時間:2022-03-08 02:40: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思修社會實踐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不動產;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5-0143-02
一、人才培養目標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不動產學院是國內首家以“不動產”命名的以不動產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特色學院,目前有環境工程、城鄉規劃、土地資源管理和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四個應用型專業,涵蓋不動產范疇的資源管理、環境工程與管理、規劃設計與管理和開發管理,涉及區域空間開發、生態環境保護、城鎮化與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與管理、住宅建設與房地產開發、農村與城市社區管理等多方面應用領域。學院立足“珠三角”,放眼廣東及全國,服務于不動產業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在新型城鎮化、科學發展、和諧社會等背景下,面向人口、資源、環境、住房和可持續發展等戰略性問題,結合中國、廣東、珠三角以及珠海的實際,培養既具有全球視野、戰略眼光、系統思維,同時又具有生態意識、人文關懷、應用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實踐教學的作用
實踐教學是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實踐教學是全面推進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工作的重要途徑。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人才。實踐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是相互支撐的統一體系。實踐教學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為此必須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確保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三、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原則
1.遵循學習結合、學思結合、學行結合的基本原則,把學習過程變成思考、應用、實踐的過程。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注重知識、能力、技能和綜合素質協調發展。
3.樹立“協同實踐”理念,社會和專業協同,校內和校外協同。
四、實踐教學體系的框架
(一)實踐教學的基本狀態
學院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自建院起,就根據學科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積極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充分利用業界資源提高對實踐性教學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辦學實踐中,高度重視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從教學計劃、課程安排、教學方式、培養模式等方面均按照各專業實踐教學大綱要求來安排。在教學計劃的制定中,充分考慮不動產行業實踐性強的特點,加大實踐課程設置比重;在課程安排上,盡量安排有實踐經驗的師資授課;在實踐教學方式上,鼓勵實際操作和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實踐中深化理解理論知識;在培養模式上,盡可能整合社會資源,創造條件,組織安排學生到社會實踐中去,采用社會實踐和專業實踐兩種模式加強同學們對社會和專業的認識和理解,提高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綜合素質;在畢業實習和就業安排上,按照畢業實習、畢業論文和就業三兼顧的原則,盡量做到畢業實習和就業直接掛鉤,讓學生早接觸社會和企業,有利于畢業生順利就業,可以實現校企之間人才培養和人才使用無縫對接。
(二)不動產實踐教學體系架構
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際社會能力、工作能力、創新能力,不動產學院對原有的實踐教學安排進行了反復研討與修訂,構建了新的實踐教學體系,由兩大系統五大模塊組成。
兩大系統分別是社會實踐系統和專業實踐系統。如圖所示。
五大模塊分別如下。
第一模塊是社會實踐。
1.加強第二課堂建設,將毛概課和思修課設計為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兩種模式,加強配套化的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第二課堂。社會實踐課程主要包括學生自主發展課堂的社會服務學習課程,設有毛概實踐3學分,思修實踐2學分,素質拓展3學分。毛概實踐3學分包括社會調查、主體活動和專題研討。思修實踐2學分包括公益活動、志愿服務、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和其他自選項目。素質拓展3學分包括身心發展、專業拓展、創意創業、國際項目。將學生的社會調查、支教普法、志愿者活動、義工、各類興趣小組、學生社團、學科競賽、科技創新、科學研究、學生的自由創作、創業實踐等第二課堂實踐活動納入毛概和思修課程的實踐教學范疇,打通“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關系,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模式。
2.學院層面社會實踐課程主要包括“專題講座”、“就業指導”、學生個性能力實踐課。“專題講座”是學院為了豐富學生們的知識結構、開拓同學們的視野、培養良好的職業意識,根據專業不同設置1~3學分。此學分于第八學期進行認定,要求第一至七學期內累計聽滿規定數量的專業相關講座及提交相應的心得體會后,方可獲得該學分。專題講座1~3學分。
學院加強和優化就業指導課教學,明確就業指導課以促進畢業就業為風向標。我院向同學們發放《不動產學院就業指導學分認定卡》,要求學生在四年內必須要選擇參加不少于6次的講座,并填寫《不動產學院就業指導培訓登記表》,方能認定就業指導1學分。
學生個性能力主要包括創新創業實踐、專業技能大賽、技能證書等學生自主實踐課程。這部分內容設置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及創新能力。以參加全國“挑戰杯”大賽為動力,鼓勵同學參加各種科研和創意活動,如我院的“房地產仿真ERP實訓項目”獲全省挑戰杯大賽一等獎等,激發學生參與個性實踐的積極性,增強同學們的競爭意識,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提高綜合能力。
學院對獲獎和考取證書的學生可以認購一定的自主課堂社會實踐學分(學分認定在素質拓展學分中,1學分)。
第二模塊是課程實踐。指單項課程實習實踐,目的是通過課程實習實踐環節加深對理論教學的理解,增強同學們的動手能力。根據專業不同和教學需要,分別設置若干課程進行實訓。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學生文案寫作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的不足,我院設定了發展綜合實踐課。發展綜合實踐課分為科研方法與論文寫作、社交禮儀與溝通技巧、文獻閱讀三個環節。前兩環節以學段課集中授課形式進行教學,后一環節的學分于第八學期進行認定,要求第一至七學期累計完成指定閱讀書目和相應的讀書筆記后,方可獲得該學分。
第三模塊是專業認識實踐。教學計劃安排在第二學期完成。要求學生在全面學習主要專業課程之前,對專業和行業進行實地參觀、考察,對專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形成感性認識,為專業課程學習做好準備。各專業認識實習課程各不相同,房管專業是房地產市場調查;土管專業是土地分類調查;環境專業是地理、生態調查;城規專業是建筑認識、美術實踐。
第四模塊是專業綜合實踐。由于此實踐的特點具有綜合性,將它們設在第三小學期或第七學期集中訓練,以便學生在前幾個學期學習的基礎上將該學期學到的各專業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加以綜合運用。房管專業是房地產開發仿真綜合實訓,土管專業是土地整治項目綜合實訓,環境專業是環境監測、評價綜合實訓,城規專業是城市規劃綜合實訓。
第五模塊是畢業實踐。畢業實習6學分,時間8周,分集中實習和分散實習兩種方式。通過師生雙向選擇確定指導學生名單。為保證指導質量,通過“事前指導、全過程檢查、事后評定”實現全程控制和有效管理,每位指導教師指導學生人數不能超過20人,并要求所有實習資料必須通過學校網絡綜合平臺提交和審閱,嚴格控制、監督和管理。
關鍵詞:教材體系;教學體系;轉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9-0222-02
高等學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大學生邁入大學后首先接觸的第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學生具有道德導向、思想點明和理論啟迪的先聲作用與意義。但目前教學中還存在著重視理論講授、聯系學生實際不夠;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夠明顯等問題。為了使《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真正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甚至畢生難忘的優秀課程,我們在教學中對該課進行了從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換的嘗試,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教材體系與教學體系的關系
教材體系是構建教學體系的基礎和依據,其表現形式是比較穩定的書面文字;教學體系是授課教師系統地傳授教材內容、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其表現形式是比較靈活的課堂教學,二者相互聯結、密不可分。有好的教材體系只是為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提供了一種可能性,真正把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性,還需要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教材體系主要解決的是“教什么”的問題,而教學體系解決的是“如何教”的問題,即如何將課程的目標和內容轉化為學生可以接受的知識、理想和信念。因此,如何將教材內容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傳授給學生,提高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是目前教師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正確處理教材內容與教學內容的關系,把教材體系轉換為教學體系,實施專題教學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是得到普遍認可并付諸實踐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也很有必要積極進行專題教學的探索和嘗試,在貫徹教材和教學大綱要求的前提下,設計科學嚴謹的教學專題體系,才能在有限的教學學時內提高教學效果。
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從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換的必要性
從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換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性質和功能的必然要求。這門課既要向大學生傳授系統的理論知識,又要通過理論教學,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有很強的應用性。多年來形成的按照教材體系傳授理論知識、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難以真正解決學生的思想疑點和困惑,在部分學生中產生了政治理論課難學、難懂,不想學、不想懂的情緒,造成教師上課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總體缺失。如何把教材的內容轉化為教學內容,打破傳統的以課堂教學為主、以教師講授為主、以理論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統一起來,使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使《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真正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這是值得我們理論課教師認真思考和研究的問題,也是課程性質和實現課程功能的客觀要求。
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換面臨的問題與困難
全面剖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面臨的問題和困難,是實施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換的前提。
(一)教師專業知識有局限性
現代社會高度專業化,大學生知識面很寬,而且已經具備相當的思辨能力,面對這樣的學生,無疑對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情況很特殊,將原來的思修和法律基礎合在一起,由于教師的學科背景不同,給教師通講這門課程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比如,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很多思修課教師并沒有受過系統的法律專業訓練,加之教材對思修和法律基礎內容比例缺乏明確的規定,所以很多思修課出身的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采用淡化法律基礎內容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雖然與法律專業課相比,法律基礎內容主要側重法律意識和法律精神的培養,但教學上的這種隨意性很難保證學生法律意識的養成。另外,有的學校把這門課的兩部分由不同專業背景的教師分開來講,這種做法看似保證了各部分內容的教學質量,但卻無法體現這門課程的整體性。
(二)教學方法過于陳舊
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實效的重要保證,各高校也都進行了積極的改革和創新,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長期以來,大多數教師的教學方法仍然比較單一。教師是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和接受。教師講授理論多,聯系學生實際問題少;教師課堂理論教學多,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少。其次,教學手段也較落后。有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和水平還不高,課件制作也較為簡單,還有一些課件形式花哨,但內容卻并不能很好地適應教學需要,缺乏對多媒體教學環境下的教學設計。還有,一些教學儀器設備陳舊落后、質量不過關、更新速度慢等問題,都極大地影響了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教學效果,不能適應經濟全球化、網絡信息化的要求。
四、《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換的策略
(一)整合教學內容,變教材章節為專題
教材內容體系轉化成專題教學的內容體系,必然有所調整。但這種調整必須以教材為基礎,教師應自覺使用教材、深刻領會教材精神和基本要求,在依據教材、貫徹大綱的基礎上,設計專題教學,要在統領教材全局的前提下對教材內容進行高度而又系統的概括和提煉。同時,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結合三本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內容進行整合,分為大學生活適應篇、理想信念篇、愛國主義篇、人生價值篇、心理健康篇、社會公德篇、職業道德篇、人際交往篇、愛情婚姻篇、法律篇(刑法、民法、婚姻法),貼近學生,貼近生活,使教學更有針對性,能夠符合學生思想動態的實際需求。
(二)轉化教學語言,教學內容口語化表達
內容的口語化表達即用比較通俗的教學語言轉達教材的內涵和精神實質,而不是簡單背誦教材。簡單來講,就是將教材中的“書面式”語言轉化成教學體系中生動、鮮活的“口頭式”語言,這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換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除了常規的內容講授,還可以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詮釋教材內容。在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時,應該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詞語的選擇也可以盡量考慮學生中間的“流行語”,同時,也應該適時采用一些詼諧幽默的語言,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興趣,改變傳統教學中的嚴肅與刻板。
(三)開展互動式教學,增強教學效果
在教學改革中,除了要繼續堅持以往的理論聯系實際和啟發式教學,還應積極嘗試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由“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轉向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與學生雙向交流的互動啟發式教學。第一,學生主講和教師總結相結合。對于相對淺顯的一些內容,教師按照教學要求,列出需講內容的大綱,讓學生自學,然后選一些學生上臺講課,最后教師做必要的講解和評論。這樣既可以使學生了解教師備課、講課的辛苦,又可以鍛煉、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表達問題的能力。第二,案例分析與課堂討論相結合。通過案例深化理論問題,通過師生間對案例進行剖析、研究、歸納、總結,增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使學生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基本理論知識,而且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加強實踐教學,鍛煉學生實踐能力
教學體系固然是以課堂教學為主,但又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還應包含課堂實踐、社會實踐等等一系列環節。教學實踐證明,實踐性教學是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重要途徑,是提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實效性的重要手段。
哈爾濱石油學院非常重視社會實踐,例如每年都組織一次大學生實踐活動——生存體驗。每位學生身上只帶六元錢,然后將他們送到三十多里外的都市生活中,讓學生自尋出路、三天之后自行回到學校,使學生能夠親身體驗生活的艱辛與坎坷,能夠增強獨立面對生活、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組織并帶領學生到日軍731部隊遺址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激發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到用人單位舉辦的人才招聘會上提前了解用人需求,增強競爭意識、成才意識等;讓學生利用假期進行社會實踐調查,了解我國經濟發展、教育、環境、食品安全等國計民生問題,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五)平時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實現考核方式綜合化
摒棄了期末考試一錘定音的考核方式,采用教師考核與輔導員考核相結合的綜合評價考核體系。我院針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實行平時考核45分和期末考核55分的考核機制。平時45分當中有15分由學生所在的系部根據其日常生活表現給予評定,而另外30分由我們授課教師根據課堂上課表現給予評定,構成比例是出勤10分、課堂表現(演講、回答問題等)10分、平時作業(參觀體會、觀后感等)10分,這樣既保證了成績評定的公開性和公正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培養了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正確評價他人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明媚,陳瑩.提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實效性的探討[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
[2]韋少雄,韋群.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方法體系探析[J].河池學院學報,2007,(8).
[3]胡菊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的實現策略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4).
一、實踐目的。
配合學校教學制度,完成學校要求的實習工作。力爭早日溶入社會實踐工作。
二、實踐內容。
室內設計、室內效果圖、cad平面和立面施工布置圖、風水學、資料學、工程結構學、價格學、平面設計等內容。
三、實踐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在設計過程中,遇到不少難題,對于一位包裝專業和學過平面設計的學生來說,設計一個招牌或名片應該沒有多大問題,但對于室內設計如:要各種各式的住宅、豪宅、平面布置圖、施工立面圖,還有很多風水學、人力學的地方把我難住了。
這時,我不得不去網上尋找室內設計的資料和有關設計軟件。在網上收集的過程中,增加室內知識,積累了好多先人的經驗。外面看來很簡單,但自己做起來真坎坷,改了再改、修了再修,一次次的讓老板、職業高手、網友評教,指點。。反反復復,不斷的增加自己的設計能力和視覺鑒賞能力。
四、實踐的收獲與體會。
為期三個月的實習生活在不知不覺中落下了帷幕。在望海潮實業有限公司實習這段時間 里,我學到了很多在大學課堂里根本學不到的東西,也體驗到了很多人生中從未有過的經歷。
我的實習是從大三剛開學,被一位老師推薦到一家室內設計公司實習了!真慶幸自己平時能利用課余時間學到那些設計方面的知識,和大二暑假到那家設計公司實習啊!要不是這些,我想現在就由學校安排到廠工里當普工。但自己最大的收獲是將所學的adobe軟件用于實踐,并且通 過實踐檢驗了自己關于設計方面的假設和猜想,取得了一些令自己滿意的成績。
在推薦我進入室內設計公司之前老板已經讓我先了解有和室內裝飾、結構等方面的知識。讓我在實習前做好各種準備咯!所以工作還忙順利的,實習期間也學到不少東西,現在才知道平時的努力沒有白費。
接下來我開始在公司老板的指導后,慢慢的溶入室內裝飾的各個領域,在設計過程中,遇到不少難題,對于一位包裝專業和學過平面設計的學生來說,設計一個招牌或名片應該沒有多大問題,但對于室內設計如:要各種各式的住宅、豪宅、平面布置圖、施工立面圖,還有很多地方把我難住了。這時,我不得不去網上尋找室內設計的資料和有關設計軟件。外面看來很簡單,但自己做起來真坎坷,改了再改、修了再修,一次次的讓老板、職業高手、網友評教,指點。。反反復復,不斷的增加自己的設計能力和視覺鑒賞能力。
第一階段開始,我只懂得個軟件。評自己的愛好,還有公司的引導,我從簡單的手繪圖開始,慢慢的懂得室內視覺上的知識,慢慢的還能畫出手繪圖出來。接下來就是仿別人的作品,自己用軟件,把別人的作品一模一樣的仿出來,就這樣,我在過程當積累了不少知識和經驗。
第二階段,我再也不用一模一樣的跟著別人畫了,學會了用別人的優秀用品和家宅設計的精點,集中到自己的作品中,就這樣,我開始能獨立的出室內效果圖了,評自己的興趣和激情,很快就能應手得心的畫出個效果圖來。
第三階段,就開始運用cad繪出各種住宅平面圖和施工立面布置圖,畫施工圖,不但要會繪畫還要求要懂得人力學和各個家具的長度、高度、等比例大小!現在正著重在這一方塊的工作中。
其實除了上面的收獲外,我平時還不斷的學3dmax、還有其它室內設計的軟件。在業余上還幫公司和其它朋友做些平面設計方面的東西,如畫冊、logo工作服、vi、簡介封面、包裝袋等。
現在自己對以后從事的行業和志向還是比較清晰的啦,自己在設計這方面還有很多的興趣和潛力的,現在已經習慣了實習的公司,公司方也讓我繼續留在公司工作。而我個人覺得如果單位還有自己的發展空間和有個和諧的工作環境那就不要到處跑啦,待遇方面不要太坎坷就可以啦!!滿足常樂就是這個意思咯!!呵呵。。努力啦!!
首先,熱愛教育,下決心獻身教育。以從事教育工作為榮,以獻身教育事業為樂,自覺地用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武裝頭腦,用科教興國戰略激奮自我,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的現實面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將教師作為終身職業,孜孜以求,勤奮耕耘,在平凡的教書育人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無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稱號。
其次、在日常工作中,有時候不能平等公正地對待學生,把自己擺在高于學生的地位上,師生之間缺乏民主、平等的良好氛圍,如對成績較差的學生,或多或少地存在不重視的現象。偶爾顯露出態度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師生之間有一定的對立情緒,阻礙了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還有就是不太注重家訪這個重要環節,家校聯系溝通少。畢竟愛護學生,教書育人。是我的天職呀!教師教育的對象是學生,其主要任務是教學,而教學過程是教書和育人緊密結合的過程。面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動態,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思想,用愛心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主動與學生交流,和睦相處;要尊重學生人格,教育和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業;要用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服務思想,善待學生、寬容學生、理解學生;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熏染學生、陶冶學生、喚醒學生。將教書育人貫穿于教學實踐的全過程,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第三,屈原呼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作為青年教師的我,也總是在求索之路上!古人曾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尤其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方針指導下,教師肩負著培育新世紀人才的重托,一定要學會用面向世界的膽識和超前的眼光改革教育。教學方法創新不夠,課堂效率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從自身教學實踐中,逐步摸索并形成擁有自我創新意識的教學方法體系,使得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獨立思考,標新立異,運用已學的知識,既解決實際問題,又發現新知,于相互切磋中實現知識的飛躍,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內在潛力,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在業務學習中,作為教師我發覺沒有精深的業務知識,是很難在教育這片領域有所成就的。我沒有高文憑,沒有較好的寫作能力,在教育這片領域里,要創造一片屬于自己的藍天,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啊!
眼見2月14即將到來,玫瑰花市場的利潤又這,么大,我便萌發起了賣玫瑰花的動機。買花全過程買花團體的形成:光有動機不行,還得實干,于是我便四處拉人進伙,最后團體由5名股東進股建成。此后我們通過張貼海報招到醫學院合作者一名,電子工學院合作者兩名和民族教學部的三個女孩。至此,我們賣花團體的領導班子和員工就都齊了。團體資金:5位股東每人投資60元作為我們的活動資金,共計300元。花費預算:購花250元,剩下50元作為活動資金。宣傳工作:商品要賣的好,廣告必須要做的好。我們也遵循了這條現代法則,對我們的鮮花進行了大力的宣傳。由于能力有限,肯定不能上電視打廣告,為了使我們的廣告更引人注目,我們決定放棄用電腦打印宣傳單,改用紅色喜紙,用羊毫手寫宣傳單,以此來吸引人們的眼球。
組織進貨:這是最難辦,但卻是最關鍵的一步,直接關系花的質量,關系到我們的盈虧,關系到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的成功與否。所以三名股東親身披掛上陣,嚴把進貨關。下面是進貨的具體過程:2月10日早晨我們6點起床,趕往的早花市,可惜天公不作美,漆黑一片不說,還下著毛毛細雨,溫度很低,凍的人直打冷顫。我們到達花市的時候天已經蒙蒙亮了,花市上人不是很多,只有賣花的販子,比較冷清。我們三個人轉啊轉,看了看花的成色,打聽了一下花的價格。期間我們熟悉了一個有著多年賣花經驗的阿姨,并且和她聊的也比較好。從她口中得知,今年花市的價格上下波動也不會很大,花價也上不往。我們三名股東一商量,決定先不進貨,推遲幾天進貨,一是為了進到鮮花,怕早進的花不新鮮,二是為了找到更合適的鮮花,由于今天花市賣花的人也不是很多。我們此后又往了一些鮮花店打聽了一下他們情人節的花價,以便我們定出我們的價格。2月11日上午,我們前往的花圃基地往進行打探,但是很可惜,花圃基地內無玫瑰花可售。2月12日上午,情人節即將到來,進貨已不能在拖了,必須馬上進貨。我們三個又起了一個大早往花市。經過一番認真的挑選和激烈的還價,終于進到了貨物,費了牛勁又把它弄回宿舍。下面是進貨的清單:
名稱數目單價價錢紅玫瑰8捆16元/捆128元黃玫瑰1捆20元/捆20元粉玫瑰2捆16元/捆32元本地紅玫瑰5捆4元/捆20元滿天星2捆5元/捆10元刮刺刀2個5元/個10元大號包裝紙1卷16元/卷16元小號包裝紙1包8元/包8元合計二百四十四元
一、政治教師的素質要自覺提高
“打鐵先要自身硬”,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教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扎實、要更新,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要提高教師素質,必須扎扎實實地做到下面幾點。
1.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隨著深化改革的發展,政治理論也在不斷地 豐富和發展,作為政治教師不能滿足于學歷達標和原有的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展的需要。
2.勇于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教師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需勇于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于實踐、善于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
3.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覺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師必須以高尚的師德 為學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
二、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課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根據《中學德育大綱》中規定:“思想政治課是向學生較系統地進行社會主義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課程。”使學生較好地掌握社會主義建設基礎理論知識,必須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改進教法,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激發學習興趣。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任何一個優秀的教師,他必須是一個善于激起學生對自己課堂興趣,確立自己課程吸引力的教師。而每一學年的第一堂課能否吸引學生,是能否激起學生對自己所學課程產生興趣的 前提。因為對第一堂課學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師能抓住學生這一特殊心理精心設計導言課,使學生覺得教師的講課“有味”,學科的內容“有意思”,就會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欲,這對以后的教學無疑會有幫助。
2.鞏固學習興趣。在第一堂課激發了學習興趣,這只是第一步,要想使學生對自己所學的課程保持長久的興趣,還需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采取多種教學形式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心理學家研究顯示,在簡單重復的對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會遲鈍起來,難以產生心理反應;而新穎奇特的對象則會使人腦神經系統興奮,激發強烈的注意力。今日的中學生思想活躍,自主意識、參與意識及表現欲望較強,渴望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應正確處理好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的關系。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 師當演員,學生當觀眾;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卻不為所動,反覺得自己單純是貯存教材內容的“容器”。這樣就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的內心要求無法得到滿足,自然地失去了對所學課程的 興趣。因而在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前提下,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
3.發展學習興趣。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論聯系實際,教師除了利用課堂教學這種途徑外,還可以利用豐富多彩 、形式活潑的課外活動,使學生躍出課本,走出課堂,融入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通過自己的多方實踐來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并用所學知識去認識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不但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學生深深體會到思想政治課有用、有價值,從而真正愛學、要學這門學科。在教學實踐中,我主要采取成立興趣小組和開展社會小調查的形式。在興趣小組里,我組織學生學習有關報刊,讓大家了解、熟悉國內外大事、社會熱點,并開展時事知識競賽、新聞背景分析等活動。
三、利用好社會大課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關鍵詞: 大類招生 學生管理工作 復合管理模式
一、引言
近年來,為了實現“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目標,許多大學開始推行按大類招生,即在高考錄取時不再細化專業錄取,而是學生按照一定的專業大類錄取入校后,經過一年或者兩年的基礎課學習,再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和社會需求選擇該大類下的二級專業進行分流培養。這樣既貼近學生的專業選擇志愿,又符合社會需求,學生可以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如西安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從2008年開始,有4個專業按照材料類招生,按材料大類招收的本科生入學時不分專業,經過一年的學業后根據成才目標、學習成績、興趣愛好重新選擇具體專業。
大類招生政策的推行,在基礎課教育、拓寬專業口徑、創新性人才培養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大類招生同時也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比如一年后重新選擇專業的方法選取,生源在優勢專業和新興專業的分配不平衡,導師變更后熟悉學生程度的下降,重組班級后學生間的熟悉和凝聚力的下降等問題,都是由大類招生所帶來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因為和諧的班級成長環境不但能使學生有更為強烈的班級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而且能使學生發奮學習,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所以,對基于大類招生下的學生管理模式的探究就顯得尤為必要。
二、大類招生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的問題
1.重新選擇專業的方法選取難,導致生源在各專業間的分配嚴重失衡。
經過大類招生的學生在一年基礎課學習完成后,面臨著重新選擇專業的問題,專業劃分的方法選取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西安理工大學2008級材料類的本科生采用的是基于綜合成績的志愿申報法,即把學生一學期的加權成績和入學時摸底考試成績按照7:3的比例核算出一個綜合成績,然后在各專業進行專業教育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填報三個志愿,根據各專業招收的上限和成績排名依次劃分。這樣導致了優勢專業和新興專業在優質生源的分配上出現了嚴重失衡,如學習成績排名前60%的學生選擇了材料專業和成型專業,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學專業的第一名已是百名開外,而且成績較差的學生也都集中在了這兩個新興專業,這給這兩個專業的學生管理和長遠發展都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總結2008級材料類本科生劃分專業的經驗,我們在2009級材料類本科生中更多考慮各專業的均衡發展和生源的均衡分配,采取各專業教師擔任導師的班級學生即為該專業的學生,該班級成績排名前15%的學生可在4個專業中進行微調,這樣有效解決了2008級材料類專業劃分中存在的問題。
2.導師變更對班級學生熟悉程度下降。
導師是為適應學分制而專門為班級配備的專業老師,因經常接觸本班學生,指導學業,較容易在學生中樹立威信,便于開展工作。但一年級經過專業重新選擇后,原班級的學生分配到了新專業班級,原班級的導師所帶的新班級里熟悉的學生基本所剩無幾,甚至出現一個都不認識的情況,致使導師要重復一年級的工作,重新選擇班委,重新熟悉學生,重新樹立威望,等等,這都將嚴重阻礙導師開展日常管理工作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重組班級的凝聚力較差。
學生在入校后,經過一年的學習、生活,相互幫助,相互了解,建立了深厚的同學友情,也形成了良好的班級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在實行大類招生專業劃分后,原有班級全部打亂,重新組合,重新建立自己的交際圈較為困難,新班級學生間的融合過程較長,因此,新專業班級的概念淡化,凝聚力較差,班級活動開展往往阻力較大,同學間的交流、學習、互幫互助等方面效果較差。
4.專業劃分后的后續工作復雜。
首先,根據現有房源對各專業學生宿舍進行調整,既要確保一個專業的學生盡量在一個宿舍,又要考慮到原有宿舍同學間培養的友情問題,所以拿出一個調整幅度最小又有利于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方案確實要煞費一番心思。但即便這樣,仍會有少部分學生私下調整宿舍。
其次,重組班級的班委建立。因為學生間相互不是特別熟悉,所以多數學生只推薦自己熟悉的同學作為班委候選人,容易在重組班級里形成“小集體”現象。
再次,劃分專業后,重組班級的班級名稱及組成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而教務系統里卻因為錄取信息在上級教育管理部門備案的問題一時無法得到解決,致使導師在成績管理和學生管理方面束手無策。
最后,重新劃分專業使學生在檔案填寫、獎助學金申請、考試等方面無所適從,對究竟填寫原班級名稱還是現班級名稱產生困惑。
三、大類招生背景下學生管理模式
由于大類招生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工作者必須探索出更多適合大類招生培養模式下的高效學生管理模式。通過實踐探索,我們認為采取分階段多方法的復合管理模式更能有效地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成才環境。
1.從宏觀來看。
(1)傳承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提升當代大學生對本民族的文化認同,提高大學生的精神追求。教育學生不要太過功利化,要留出空間給精神上的信仰。
一個人要知榮辱,懂禮教,遵法紀;一個民族要有民族精神,用強大的文化認同感和信仰來凝聚力量。不斷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優秀文化,使其日益顯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社會功能,逐步彰顯國家強有力的軟實力,中華巨龍的夢想就會成真。在保持軟實力建設開放性的同時,軟實力的發展離不開硬實力的支撐,必須做到“軟硬平衡”,以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只有提高了大學生的信仰價值地位,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
(2)構建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為建立崇高信仰提供支持。
信仰和精神是人生前進的力量,是民族繁榮興旺的法寶,而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我們必須喚起青年一代的信仰意識、團結意識、憂患意識、大局意識、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喚起民族之魂,充分發掘和大力弘揚民族優秀文化,使民族優良傳統和優秀文化成為引領青年前進的一面旗幟,成為引領中華民族前進的方向和動力,為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提供支撐。
2.從微觀具體來看。
(1)國家應出臺并落實切實可行的政策方針,將出現的問題,諸如房價、物價、就業等逐步解決,深入解決好這些基礎的問題,讓大學生們能夠真正享受大學的輕松環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當然這里的學習不只是課本的學習,還有社會實踐方面的全面發展,真正實現大學教育的意義。
(2)社會上的媒體應該提高對信仰價值的宣傳力度,提高媒體的文化主導社會風尚的積極作用。
(3)學校應該回歸大學的本質,不能為追求入學率、就業率而灌輸給學生一心追求物質而忽略精神文明建設的教育。
首先,高校公共政治課教師、輔導員是大學生信仰教育的主力,他們對于大學生信仰觀的引導起到關鍵和主要作用。所以,他們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方式,通過專題形式對敏感問題、社會實踐問題、熱點問題展開討論或者實踐調查與思考,使大學生客觀實際地對這些問題有深入的了解和切實的思考和體會,通過的思想方法合理引導,幫助他們真正確立起科學的思考方式和準則。
其次,加強班級文化和校園文化的建設,使大學生能在班級和群體的活動中,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加強交流和溝通,解決精神和心理需求方面的問題。同時校園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設要突出以人為本,使大學生感受到校園的溫暖,同時使他們敢于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還可以組織各種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等,使大學生在各種活動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處理問題的能力,磨煉堅韌的品格。
最后,應該特別注意與關心大一新生和大四畢業生的精神和心理狀態,分別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個學期和畢業生的最后一個學期內,針對他們各自的特點與需求,開展一系列服務與活動(如新生或畢業生心理講座、新生校園生活輔導、新生養成教育、畢業生就業指導等),給予他們精神上與實際生活中真正的幫助,解決他們心理的各種困惑,這樣有利于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信仰追求。
四、結語
本文分析了大類招生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的問題,提出了一套在實踐中較為有效的分階段多方法的復合管理模式,對于調整學生管理工作模式有一定的借鑒價值。由于各高校政策差異和所面臨的具體情況不同,加之學生工作的組織管理涉及學校的管理、教學、科研等諸多方面,我們要不斷地實踐、探索,從而找到一條更符合校情的學生管理工作模式。
參考文獻:
[1]孫朝霞.大學生法制教育的缺失于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構建[J].成人教育,2010,(6).
[2]王戰修.法制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3).
[3]李力.加強高校大學生的法制教育[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