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8 03:33: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實習考察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地點 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
內容 建設幸福家園 構建和諧社區
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是洛社鎮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拓展社區服務和社區黨建工作領域,打造服務型、魅力型、特色型社區而設立的綜合性社區服務平臺。
近年來,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緊緊圍繞以人為本、服務群眾、構建和諧的理念,以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為原則,以開拓進取、居民需求為動力,以構建和諧社區為目標,不斷摸索和拓展管理科學、服務全面的社區服務工作領域,提升服務社區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精心打造洛社鎮社區服務的“示范點”和社區群眾滿意的“幸福家園”。
提升“滿意指數”,打造一流平臺
走進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大廳,“以人為本,共創和諧”幾個醒目的大字凸現出社區服務中心的服務理念和工作目標。該服務中心通過形式多樣的特色服務、貼心服務,打造社區群眾滿意的服務平臺。
社區服務中心設立了行政事務受理大廳,為社區群眾提供民政、社保、農民維權等服務,并實行了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辦事公開制等服務制度,做到“受民之托,忠民之事”,切實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根據群眾的需求,服務中心不斷地完善服務功能,豐富服務內容,改進服務方式,推出了家政、就業指導等近20個便民利民項目,做到有求必應、有事必幫,去年以來已為社區居民群眾提供各類服務15000多人次。近日,無錫市癌癥俱樂部惠山分部洛社康復活動中心和養生保健指導中心又在社區服務中心掛牌成立。洛社康復活動中心是洛社鎮癌癥患者自發組成的群體抗癌組織,主要開展宣傳防癌抗癌知識,傳播抗癌理念和信息,實施康復綜合治療等活動,幫助癌癥患者進行科學抗癌,群體抗癌和正規治癌。
在服務好社區群眾的基礎上,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以其優越的設施條件和直面社區群眾的窗口效應,成為了政府各職能部門的活動基地。去年以來,先后和鎮教育文體服務站、鎮婦聯、團委、工會、文衛辦等聯合舉辦了依法行政專題講座、消費維權服務培訓、“和風吹綠運河岸”演講比賽、創業婦女先進事跡報告會等各類活動25次,參與的群眾達上萬人,成為我鎮政府部門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執政為民體現在基層,密切聯系社區群眾的“連心橋”。
激活“文化細胞”,繁榮群眾文體
每逢星期六下午,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音樂活動室里絲竹繞梁,曲樂悠揚,社區曲藝愛好者正聚集在這里進行二胡、琵琶等民樂演奏。彈奏者輕撥琴弦,悠悠弦樂從指間流出,如泉水緩緩流淌,沁人心脾,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滿足和陶醉,興致盎然者還會上臺吟唱一曲,一曲唱罷,叫好聲不斷。這是社區文化活動一個普通場景,也是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不遺余力活躍群眾文化體育,推動社區和諧文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洛社社區服務中心根據不同社區人群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文化體育活動,讓社區居民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文明與和諧氛圍。
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把健身房、圖書閱覽室、樂器室、創作室等向社區群眾免費開放。清晨和傍晚,居民們紛紛來這里鍛煉、健身;閑暇時間,這里成為老年人讀書看報,揮毫潑墨的好地方;節假日,社區的文藝愛好者聚在一起編演節目……。同時,社區服務中心還成為了有21支特色團隊的洛社群眾藝術團的“大本營”,一批代表洛社鎮最高水平的文化藝術作品、表演團隊等從這里走出來,為洛社鎮文化事業增光添彩。去年,洛社群眾藝術團有5個節目參加無錫市群眾文藝匯演,是參賽節目最多的鄉鎮,獲得了“二金二銀三銅”的好成績,女聲小合唱《與書同行》還獲得江蘇省“五星工程獎”銅獎。
當前,隨著校企合作的發展,很多班級都以企業命名,逐步淘汰了傳統意義上的序號班級命名制度,依據不同專業與合作企業的要求,根據企業生產特點為班級命名,如蕪湖職業技術學院2007級奇瑞數控班,2008級鑫龍電氣班,2009級蕪湖港口集裝箱班等,各個班級都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以企業的名稱為自己命名,可以讓學生提前了解自己的專業和對口的企業,提高學生的責任感。
(2)培育特定的班級精神文化
為了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引入企業文化,當前很多校企合作企業出版了企業文化教材,將企業文化課作為高職院校的重要課程,企業的管理人員擔任教師,以企業的發展史、企業文化與規章制度為主要講解內容,如奇瑞合作班設置了《素質訓練》和《奇瑞文化》,安徽精誠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班設置了《企業概況及文化理念》課。任課教師在涉及"企業文化"時重點闡述企業的優秀文化,安排學生對企業文化進行考察后撰寫考察報告。將企業文化滲入到班級課程中,有利于學生全面了解企業文化,掌握企業發展理念,促進了合作班級精神文化的發展。
(3)重構合作班班級制度文化
一在班級的宿舍管理中引入企業文化內容,當前,大量高職院校合作班在宿舍管理中應用6S管理,也就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六項內容。合作班實行6S管理,使宿舍的衛生條件得到了明顯好轉,而且加深了學生的生活體會,提前接觸企業文化,提高自身素質和職業素養。二在實訓管理當中引入企業文化。在教學計劃的指導下,合作班學生完成實習任務,在實習過程中深入理解企業文化,依據企業實習管理規定規范自己的行為。
(4)企業文化進課堂
在合作班當中增設企業文化課,在學校教育中引入企業文化,讓學生提前接觸企業文化。企業的管理人員擔任教師,以企業的發展史、企業文化與規章制度為主要講解內容,如奇瑞合作班設置了《素質訓練》和《奇瑞文化》,安徽精誠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班設置了《企業概況及文化理念》課。任課教師在涉及"企業文化"時重點闡述企業的優秀文化,安排學生在考察企業文化后撰寫考察報告,讓學生親身感受企業的文化內容。
(5)企業文化進教室
在教室設計中融入企業文化,學校定期舉辦教室設計比賽,合作班的教室設計要與企業文化相一致,以突出合作辦學與企業文化為主要特點。如6S的管理口號、企業的價值觀、發展歷程和管理規章等,都可以出現在班級教室當中。再有,合作班還可以利用黑板報宣傳企業文化,使學生深入理解企業文化。
(6)加強企業文化宣傳
利用學生管理部門宣傳企業文化,要求合作企業在高職院校中建立自己的學生管理機構,如奇瑞合作班的自管會。負責管理同一企業的多個合作班,企業指定教師進行全面管理和指導。在這一部門當中,模仿企業設置管理機構和制訂管理制度,調動學生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與當前高校學生自我管理的目標相一致,也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企業的精神與制度文化。
[關鍵詞]實踐,歷史教學,廈門大學歷史系,田野調查
[中圖分類號]K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7—6241(2012)20—0055—06
當代大學的歷史課堂教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構成了當今歷史教學的核心與主體。但實踐特別是野外實踐環節較少,一些不足顯而易見。比如:課堂教學中一般是老師唱主角,注重知識的傳授,學生的主動性與技能培養不夠;教學主要是在校園之內進行,查閱資料也基本限于圖書館,偶爾會擴展到博物館、檔案館等地,且除館藏文獻之外,對于其他場所、類型的材料比較忽視;小論文的寫作不少是學生個人的應急之作,很少經過討論、爭論或修改;一些走出校園的所謂考察,不少實際是去古跡景點參觀,動眼多、動手少,觀賞多、思考少;一些史學方法的課程實際是史學方法論,或形而上學,或比較籠統,操作與實踐性較差。這些現象當然不僅僅存在于歷史的課程教學,其他學科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現,有的還更為嚴重。教育部有文件指出:
……實踐育人特別是實踐教學依然是高校人才培養中的薄弱環節,與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要求還有差距。要切實改變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觀念……以強化實踐教學有關要求為重點,以創新實踐育人方法途徑為基礎,以加強實踐育人基地建設為依托,以加大實踐育人經費投入為保障……努力推動高校實踐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開創新局面。
近年來,廈門大學歷史系本科生的教學實踐進行了若干探索,其中田野調查實習取得了一定效果,主要表現在:從傳授知識到掌握技能,主角由老師變為學生;從書齋走向田野,由書面記載回到當年的歷史現場;從利用藏館文獻回到搜集各類文本,由注重文獻到兼顧儀式、訪談與傳說;從單打獨斗到協同合作,由個人思考到集體討論、分工協作以至修改統稿。從參觀到參與,由了解到理解,較好地將實踐與方法落到實處。
廈門大學歷史研究具有注重田野考察的悠久傳統,搜集利用各類材料尤其是民間文獻是其特色。中國社會經濟史學派的奠基人之一傅衣凌先生晚年回顧自己的治史經驗時講道:“我在研究歷史中,還有一種‘史料癖’,常常記住‘當人類沉默時,石頭開始說話’。沒有史料,就沒有發言權。”可是正史、政書這些史料多半涉及“公經濟”,較少記載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所以必須另辟蹊徑來搜集史料,“方志、族譜、賬簿、契約都是研究歷史的很好史料”。這些民間文獻值得重視,而走出書齋接觸社會、進行社會調查,“把活材料與死文字兩者結合起來……以民俗鄉例證史,以實物碑刻證史,以民間文獻(契約文書)證史”,才能把社會經濟史的研究推向前進翻。這一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來的傳統,在其后繼者中得到了繼承與發揚。這在教學方面則表現為,廈大歷史系的本科生在田野實習方面得到的探索與提高。
一、田野實習介紹與分析
在例行的課堂教學與相應實習之外,這種綜合的、集體的課外實習一般放在第三學年進行,主要的考慮是:三年級本科生經過此前的學習與課堂訓練,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歷史知識與理論方法,具有進行初步研究的一些基礎;另一方面,三年級開始,大量的選修課開設,課程的教學更加專門化與縱深化。從專題來看更具體,而從技能與知識層面來看則更加綜合與全面。三年級的學年論文是四年級畢業論文的前奏與序曲,需要加強研究技能方面的訓練。限于經費等條件,在田野的實習一般是兩周左右時間,但出發之前在學校有準備工作,讓學生初步掌握考察地點的自然、人文以及基本館藏史料。整個考察實習由班主任老師帶隊,其他三至五名對于調查區域比較熟悉的教師親臨指導,同吃同住。返校后各實習小組分頭撰寫考察報告,集體討論寫成初稿,然后分頭修改,最后統稿。一般有幾個月,這樣時間就比較充裕。最后由帶隊老師作序,匯輯而成一二十萬字的總報告,打印成冊,還以多媒體形式向全系老師匯報,接受評議。
如何選擇實習地點很重要,也很關鍵。如何選擇實習地點呢?2005年7月,2002級同學在江西省寧都縣田埠鄉東龍村田野實習。之所以選擇東龍村,指導教師饒偉新的解釋是:自己曾在那里做過一些田野調查,收集了相關的文獻資料,并結識了村里的一些干部和鄉親。此次調查活動的行前準備和行程安排,都得益于這些方面的熟悉關系,更主要是因為東龍村是一個非常合適、有“東西”可調查的村落:
其一,“東龍村有大量的歷史實物和豐富的歷史文獻資料(即傅衣凌先生所謂的‘死文字’或‘死材料’)”。該地的民居建筑、祠堂、社壇、寺廟庵塔、隘口圍寨等各類功能性建筑設施,其他如族譜、契約、碑刻等,在地方志、地名志及私人文集中都能找到相關的記載。
其二,“東龍村不僅有大量的文獻資料,還有豐富的‘活材料’‘活歷史’”。如帶有濃厚特色的生計方式、禮儀習俗等。
其三,“聚落比較集中,其方圓皆在步程肉眼之內。對于我們這類短期的和經費有限的實習活動”,組織安排方便,調查對象內容集中。
可見,在易于接洽實習之外,更重要的是范圍適中,且有大量的實物遺存、歷史文獻以及習俗儀式可供考察、調查、觀察與分析。
十年來感觸頗多,對德育課的教學實踐活動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社會在不斷發展,高等教育面對新的局面,也面臨很多新問題和挑戰。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培養應用型人才和一專多能型人才需要學生在校期間不斷接觸社會、深入社會、了解社會。學生接觸社會的渠道和方式很多,有以個人為單位的打工、實習。有團委組織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也有高年級的專業實習實踐。但是社科部組織的德育課社會實踐教學對在校學生的成長成材有著其它實踐活動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實踐考察的目的是使廣大學生鍛煉能力、磨練意志、開拓視野,豐富他們的人生閱歷。與學生個人打工實踐相比較具有更強的組織性和針對性;與團委組織的“三下鄉社會實踐”相比較其達到全員參加的高普及率是不可比擬的。與高年紀的專業實習實踐相比兩者的側重點又截然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是互補的。
十多年來,學校組織了數萬學生參與其中,這項活動已經深入人心,成為沈大學子的必修課之一。也是低年紀學生入學后就一直期待的“快樂之旅”。
對于參加社會實踐考察的廣大學生來說,活動是愉快的充實的,內容豐富多彩的。而對于我們組織者來說確是責任重大。在十年的探索和實踐過程中,我們不斷總結經驗,不斷自我完善,使活動組織得更嚴密更安全,內容更充實,學生的收益更大。現就法庫基地實踐考察為例談談自己的工作體會。
一、充分的動員是順利開展活動的前提。
每一個團隊考察時間只有短短的兩天,這兩天中安排的內容非常豐富,行程也很緊張。我們要在出發前幾天進行統一動員,讓學生充分了解本次社會時間的目的、意義,并把整個行程詳細的告訴學生,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布置好任務,包括考察報告的相關內容和具體細節要求,給學生一定的壓力和動力。出發前要做好分工,給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確定小組長,同時對班長和小組長進行深入培訓。結合以往團隊的考察經驗布置好每一個細節的工作。
動員的目的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使命感,讓學生明確考察的目的,了解行程和各個關鍵步驟和相關注意事項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物質準備。
二、嚴格的組織紀律是活動圓滿成功的保障。
每一個考察團隊,少則二百多人,多則四、五百人。這樣的大團隊在考察過程中的組織紀律性和安全工作非常重要。交通安全、飲食安全、住宿安全、當地治安狀況、突發事件的防范和處理都是我們組織者要細心考慮的。首先在出發之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重點強調危險的活動不要搞、危險的地方不要去、任何情況下不允許單獨行動,考察過程中遇到問題及時同老師聯系。同時宣布各項紀律特別要強調一切行動聽指揮。
活動過程中的細節非常關鍵,由于考察內容很豐富,兩天來考察團要多次乘車往返于各個考察點,所以每次上車前必須集合隊伍清點人數,以免出現學生走散現象。考察期間學生要在當地就餐,我們規定任何情況下禁止飲酒,特別是晚間自由活動期間,有專人對學生進行監督,發現違反紀律的情況及時制止。
住宿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幾百名學生分散在當地多家賓館招待所,若管理不善將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我們規定晚間10點以后嚴格禁止外出,同時強調消防安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個住宿地點要安排一名老師負責管理。每次考察在夜間10點以后我都親自帶隊對學生住宿地點逐一進行檢查,發現沒有歸宿的要及時聯系,當學生全部歸宿后要叮囑招待所的值班人員夜間禁止學生外出。
我們在法庫一直進行一項很有意義的考察活動,名叫“舉目無親闖頓飯”,就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帶上自己買的菜去當地農戶家做一頓午飯。這項活動是和當地群眾最密切最直接的接觸,最能反映出我們大學生的基本素養。因而我們對這項活動很重視,特別關注學生在活動中的言談舉止。我們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是:“語言親切態度友善、尊重老鄉生活習慣、保持清潔文明就餐,用油用柴適當付錢、不拿老鄉一針一線”。在活動期間帶隊教師挨家挨戶的進行走訪,并征求老鄉對學生的意見,確保紀律和形象。
三、培養出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在法庫考察期間條件相對艱苦。由于經費和條件的限制,伙食只是簡單的農家飯菜,住的是簡陋的招待所,有時候還不得不兩個人合住一張床。起初我們總是擔心那些從小在市里長大的孩子難以適應,但是通過實際鍛煉,我們感受到我們的學生確實很可愛,在特殊的條件下能體現出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沒有抱怨、沒有挑剔,學生很快就能夠適應這樣的環境,并且相互謙讓。在學生成長過程中這是很難得的教育過程。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學校培養人才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職業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傳授學生一定量的知識,更應著眼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基于此,各學校對人才的培養模式也都進行了很大幅度的調整,每一門課程都面臨著教學改革,農學專業更是如此。那在農學教學中我們應當怎樣改革教學,提高農學的教學效率和教學實用性呢?
1. 靈活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師實施課堂教學,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主要載體,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它具有科學性、邏輯性、思想性等特點。但教材只是教師教學的依據,教師不應只是教材的執行者,教師應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科學地、創造性地使用好教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隨著農學類專業的快速發展,農學專業相關書籍如雨后春筍,許多教材是東拼西湊而成的;有的書內容寫了一大堆,有用的東西只有一點點;有的書還會把讀者帶入誤區,許多內容在實際工作中可能用不上。作為職業學校的農學專業教師,不應把學校的教材教完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應當在拿到新的教材時以專業帶頭人的形式組織專業教師進行研究,通讀教材,吸取精華,棄其糟粕,增加書本上沒有卻實際工作中非常有用的內容,進行教學備課。
2. 強化知識體系,精心組織教學 如《作物栽培技術》涵蓋了我國主要農作物栽培管理的主要內容,涉及到的知識點多而且零碎,課程深講和細講一方面受學時限制,另一方面會使學生感到枯躁乏味。本文由收集整理
新時期農業生產呈現新的發展趨勢,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教育大眾化的到來,其教育觀念、體制、人才培養模式等都將深刻地變革,對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提出了挑戰。闡述了農學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并對實現課程體系多樣化、綜合化、現代化,實現教學內容的現代化、國際化、信息化進行了探討。
3. 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隨著教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課件在農學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它具有傳統教學所沒有的趣味性、直觀性,具有圖文并茂、生動活潑又豐富的表觀力和交互性,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教學由平面走向了立體,由靜態變成了動態,使抽象變得具體。大大增加了教學容量,并把教學效果化難為易,刪繁為簡,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和可信性。從而能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對加強現代教育觀念,灌輸現代教育思想,形成全新的教學模式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農學課程內容涵蓋面廣、素材豐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增加教學信息量和改善教學效果,是任課教師不斷追求和研究的方向。以多媒體技術為輔助手段進行農學教學,有增加教學信息量,教學內容更加直觀;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利于知識的交流、共享等諸多優點。但在應用的過程中也應注意教學準備和教師角色的重要性。
4. 重視實踐和實習教學 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和加強作物栽培課實踐教學環節。通過實踐教學,讓學生了解現階段農村經濟發展現狀,發現、探討、解決農村作物栽培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把理論知識轉化為操作技能,服務于農村,使學生成為農村經濟建設的技術型人才。為此,要在保證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理論水平的同時,通過實驗、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科研實習等多種措施,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
(1) 合理安排生產實習的時間。 農學專業與其他專業不同,其研究對象是作物,作物生長的周期長,北方地區一年一般只能種植一季作物,所以,安排學生生產實習只能在作物的生長季節內進行,而一季作物從備耕、春播到秋收,需要近6個月的時間。將學生的畢業生產實習時間定為作物的一個生長周期是最為理想,但是在學制為4年的學習過程中安排這么長的生產實習時間是不可能的。那么,畢業生產實習安排多長時間,什么季節才合適呢?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農業生產最關鍵的季節,所以,我們把學生的畢業生產實習時間安排在春季,春季里土壤的耕翻耙壓,作物的布局,品種的選擇,播種、育苗,肥料的選擇與施用,除草劑的選擇與噴施等等,旱田
轉貼于
從備耕、播種到出苗大約需40多天,水田從播種到插秧約需50天,我們安排8 周畢業生產實習,可以完成春播生產的全過程。余下的作物生長期的田間管理實習,則安排在學校的試驗田中進行,這樣,就可以完成作物整個生產周期的實習過程。
畢業實習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是培 養學生獨立思考、適應社會以及形成良好工作認知的 重要學習階段。統計數據表明,近年來每年有60%藥 學畢業生就職于醫藥企業的研發、生產、藥品經營和 醫藥管理崗位;但不容忽視的是,國家醫療制度改革 已提出藥師應提供給患者用藥的安全、有效、經濟、合 理的必要服務,藥學高等教育應加強引導培養藥學服 務型人才。有資料表明,醫院藥劑科的工作內容將 由傳統的藥房發藥、藥品擺放等內容轉向“以病人為 中心,以合理用藥為手段”的藥學服務。因此,面向 藥學服務培養技能型人才,已成了近年藥學專業教學 改革的重點,筆者提出針對在醫院實習的藥學專業 學生,在藥學人才培養中應構建比較規范的以“藥學 服務型”為目的畢業實習模式,同時應完善基于“藥學 服務型”畢業實習的質量監控體系。
1.優化藥學服務型人才培養機制,構建“立體化”的專 業實習模式
研究表明,結合患者使用藥物的過程,我國多數 醫院目前所開展的藥學服務有用藥前藥學咨詢、用藥 中參與臨床治療、用藥后合理用藥評價。在藥學服 務工作過程中,除了專業知識之外,還涉及到與患者、 醫生、護士以及同行等交流問題,如何能將藥學工作 者認為正確的藥學服務內容傳達給不同的人群,獲得 非專業人士的認同,不僅體現出藥學服務工作者的專 業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現了 “藥學服務型”工作人員的整體綜合素質。為此長沙醫學院藥學院在“藥學服務 型”人才的培養方案中,將具有“藥學服務能力”的人 才培養目標貫穿于教學環節的每個階段。目前已初步 形成了涵蓋“藥學服務理念”的人文教育的相關課程, 基于藥學服務的實踐及畢業課題研究3個環節的實習 模式,進一步完善了基于藥學服務人才的培養體系。
1.1強調藥學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構建“服務型”的藥 學人文教育
著名藥理學家吳春福教授認為傳統的藥學教 育理念是以藥物為中心,而不是以“人”和患者為中 心;教學內容則是以藥品為中心,并沒有考慮藥學服 務型人才培養中全面素質教育。因此現有的藥學教育 思想難以滿足社會藥學服務型人才的崗位需求。所謂 藥學服務是指藥學工作者藥學工具及自己掌握的藥 學專業知識,向社會民眾尤其是患者提供與藥物使用 有關的各種服務的總稱。因此,學院在開展“藥學服 務型”人才培養的教學中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利用現 代教學技術開展了如下工作:
1.1.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創新人文教育新模式通過 多渠道開展人文知識培訓和再學習,鼓勵教師授課過 程中增加人文知識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學院鼓勵教師在教學中采取TBL、PBL、CBL等教學 活動,以多元化評價模式將人文精神在專業課教育中 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在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 的同時,要求教師自己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并起到 示范作用,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確立“以人為本,藥 學服務”的理念。
1.1.2優化課程結構,積極建立網絡文化教育陣地結 合藥學專業本科培養方案,學院依托互聯網的技術, 讓學生在學院網絡教學資源中選修相應的人文課程, 從而形成網絡教學的新途徑。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碎 片時間學習人文教學內容,解決了課堂教學時間受限 的困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1.3延伸第二課堂空間,強化校園人文建設校園活 動等第二課堂作為藥學人文教育的有益補充,將課堂 教育和第二課堂緊密銜接,建設校園文化平臺,促 進學生人文內涵的形成間。因此,通過開展藥學人文 論壇、藥學人文電影展播、藥學人文對話等特色的第 二課堂,形成校園藥學文化活動,為培養學生良好人 文素養提供堅實的保障。
1.2理論對接實踐,積極推進“藥學服務型”的畢業 實習
畢業實習是藥學人才培養的最后環節,是教學計 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理論聯系實際和綜合應用能力培養的關鍵節點。經過大學前3年的學習,學生 基本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知識體系,但在藥學實踐 中筆者發現學生并不能有效地將所學理論應用于藥 學服務。開展基于“藥學服務型”的畢業實習成為學生 走向社會的重要保障。
1.2.1落實實習單位準入制度,積極建設實習單位實 習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 能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動手能力 和綜合素質得到很大的提升實習基地的建設一直 都是學院常抓不懈的工作,結合“藥學服務型”的人才 培養要求,學院積極創造條件,幫助學生打通“藥學服 務”實習通道,選擇醫院綜合實力雄厚、藥學服務走在 前列的省內醫院和社會藥房。通過現場參觀,考察實 習基地相關設施設備,與帶教人員進行交流,評估帶 教人員專業素養等方式,與實習單位就開展“藥學服 務型”實習模式進行協商,形成考察報告上報學校,經 審核批準后建立學院實習基地。經過幾年的努力,目 前已經和省內多家醫院和社會藥房形成實習單位網 絡群,確保了開展藥學服務的實習效果。
1.2.2規范實習教學內容,落實畢業實習帶教活動實 習過程中,學生先通過對醫院藥庫、藥房、靜脈配置中 心、臨床藥學等部門的輪轉實習,了解藥品在“藥學服 務領域”流轉、存放、發放及臨床藥學研究等工作流 程,然后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自主選擇深入了解“藥 學服務”的用藥前咨詢活動、用藥中臨床指導、用藥后 的合理用藥評價等環節,根據臨床科室或者疾病等用 藥特點,開展深入學習。實習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 學態度和工作作風,提高學生“藥學服務理念”的職業 素養。
1.3開展“藥學服務型”畢業課題研究
畢業實習過程是一個全面訓練的過程,由于實習 時間的限制,學生只能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選擇藥學 服務的某一領域完成研究。在開展研究的過程中,學 生通過査閱文獻、結合實習內容,在帶教老師的指導 下完成選題、設計、開展研究、分析、總結以及撰寫畢 業論文。在畢業論文答辯時,實習學生匯報自己的研 究工作和實習內容,而后由醫院藥學相關專業的教師 組成答辯委員,按照畢業論文要求,實事求是地評定 畢業論文質量。開展藥學服務型畢業課題研究,可以 使學生在實習階段比較系統地剖析藥學服務內容,發 現藥學服務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自己的專業和綜合素 養進行解釋,使學生對醫院藥學服務有一個全方位應 用性掌握,對醫院藥學服務的工作內容和性質提前做 好職業準備。
2.構建藥學服務型畢業實習質量監控體系
人才培養需要有完善的質量監控體系做保障。 因此,學院在開展藥學服務型畢業實習過程中,建立 了初步的實習階段質量關鍵控制點,主要包括完善的 實習管理過程和規范合理的實習考核方式及內容,形 成了有效的實習質量監控體系。
2.1加強實習過程管理,健全實習管理機構
2.1.1開展實習前教育工作學院在實習前需要開展 教育工作,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為實習中 的安全紀律等規章制度教育,要求學生學會在實習單 位遵守各項規定,做好安全防范,第二是介紹實習內 容和實習要求,強調學生在實習期間的任務以及實習 中如何將通過工作完成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通過開展 教育,學生提前對藥學服務實習的工作流程、工作 內容有初步了解,讓學生更能在較短時間內適應實習 環境。
2.1.2建立健全實習管理機構為統一規范學生實習 的管理和監控,成立了以分管院長為首的實習管理機 構,主要部署和管理學生的畢業實習事宜。建立了定 期聯絡制度,以便執行和落實實習安排,及時了解學 生的實習動態,解決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1.3完善管理程序,出臺“制度化”管理建立權責明 確、紀律嚴明的管理制度,實習期間,學生由實習單位 帶教老師直接管理,實習單位通過采取實習崗位培訓 及崗位輪轉等措施,結合考勤管理制度,確保學生實 習學習時間。同時學院嚴格執行定期聯絡制度,考察 學生在實習基地的實習活動。通過有效的制度及嚴格 的執行,學院可以掌握學生的實習情況,有效地監督 實習單位帶教教師的教學質量。
2.2規范實習考核方式,創新考核內容
藥學服務型的畢業實習考核以內容案例分析為 主,主要考査學生在工作中遇到問題的應對及解決能 力。針對藥學服務型的畢業實習,制訂了 “階段化”的 考核方式。
2.2.1引導學生及時總結,提高實習效果在實習階段 初期,學生往往存在著理論知識與實際藥學服務脫節 的問題。帶教教師要幫助學生熟悉工作內容,積極引 導學生通過書寫實習心得,學會將理論知識與藥學服 務實踐相結合,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學 院定期會將實習中優秀的實習心得總結在學院實習 網站發表,給予表揚,提高學生的實習積極性
2.2.2建立“階段化”的考核形式帶教老師針對不同 的藥學服務內容,結合階段性和系統性的原則,制訂 實習培養計劃,提高學生的實習興趣和積極性。在藥 物咨詢方面,主要考察學生理解和運用藥物的能力, 向患者講解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和經濟地使用藥物, 讓學生能把理論和實踐融會貫通。在合理用藥方面, 主要考察學生處方點評的綜合應用能力,在“考核”中 讓學生加深理解產生不合格處方的原因以及如何指 導醫生開具合理處方。在臨床藥物治療方面,主要考 察學生對藥物的不良反應、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藥、 藥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儲存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通過組織開展藥學服務階段性考核,檢査學生藥學服 務的真正能力。
3.總結
關鍵詞 會計專業 實踐教學體系 建設途徑 思考
隨著高考人數的逐年下降,怎樣保證學生生源就成了各個高職院校首先要考慮的問題,而保證學生生源最主要還是要提高學生就業率,而提高就業率的核心問題是怎樣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提升學校的內涵建設。要讓教學質量得到一個質的提高和飛躍,主要是要對學校實踐教學體系做深入的改革和突破。而會計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經濟管理應用學科,實踐性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內容。高職會計專業實踐課程是學生獲得實際操作能力,掌握基本會計技能,盡快適應會計崗位工作需要的關鍵環節。筆者根據高職會計專業的特點,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作了一些探索。
一、高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現狀
實踐教學在整個高職教學體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學生就業的關鍵一環。但是以往的教學內容與就業市場實際需要表現出了明顯的不適應性,拿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來說,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實訓環境
很多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實訓課程都是在普通教室進行實踐教學。在實訓中沒有真實的企業環境,不能讓學生體會真實的會計工作流程。因此,這種流于形式的會計實訓,效果自然是很差的。
(二)教學方法
很多高職院校的會計實訓只采用會計崗位綜合實訓,就是在實訓過程中沒有明確的分工,由學生一人擔任所有的會計角色。這種方法雖然讓學生體驗了所有的會計崗位工作,但是沒有辦法體會企業的會計分工和內部管理制度,這樣教學質量自然很難有保證。
(三)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是屬于崗前練兵,是實踐性教學環節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一種直接讓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參加會計實務操作的實踐性教學形式,也是對校內實踐教學的補充。但是由于會計專業的特殊性,實習單位接納的學生數量非常有限。即使學生進入了實習單位,但真正從事會計專業崗位的很少,所以頂崗實習的預期效果比較差。
二、開展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途徑
(一)會計專業分析和調研
在新生入學的時候就開始對會計專業進行分析,可以安排經驗豐富、有實際行業經驗的“雙師型”教師擔任新生“專業分析”的主講教師,讓學生了解自己三年中將要學的知識和畢業后將要從事的崗位。這樣給學生和教師提供一個交流互動的機會,為以后的教學活動做準備。
對學生進行專業分析以后還要帶著學生進行本專業的調研,可以帶學生去校內外實訓基地去參觀,讓學生對本專業所要了解的知識、從事的崗位有一個具體的認識。專業分析和調研完成之后,可以通過一個考察報告或者專業總結的形式讓學生去展示,最后教師再進行講解和分析,這個過程是教師和學生雙方互動、展示的一個過程。
(二)校內實訓環境的強化
校內實訓基地強化的實踐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穩定性,學生在獲得會計專業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的同時,可以在學校實訓基地里進行與所學課程內容相符的實踐項目的訓練。同時學院應當與校企合作企業共同開發仿真的實訓資料,在實訓室里設置不同的工作崗位。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夠讓學生體會企業的內部流程和內部的管理制度,所以實訓效果就打打提高了。
(三)校外實訓基地的拓展
高職院校要加強校企合作的平臺,通過校企聯手,積極拓展會計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如此一來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的融合,而且通過社會實踐和頂崗實習,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會計專業人員應該具備的崗位意識。另外,通過這個平臺來提升學院和企業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更好的企業主動加入校企合作平臺的建設中去,打造校企合作的“示范”平臺。
三、高職實踐教學的評價與管理
(一)實踐教學的評價
結合能力與素質的要求,注意對實踐教育過程的控制與調節,制定切實可行的評價體系。在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不僅要重視實踐最后的結果還要關心實踐的過程,要科學的制定過程并和結果同時進行、相互滲透的評價體系。
對會計專業實踐教育的評價還應該把企業評價和社會評價融入到實踐教學體系中去,要與用人單位和企業之間建立長期有效的實踐學習反饋機制,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實踐教學的管理
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管理的核心問題是建立完善有效的實踐教學質量管理體系。首先,要保障校內外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有必要成立實踐教學組。這個小組的應當由會計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輔導員和校外實訓指導老師組成,制定實踐教學管理辦法,來協調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其次,要制定各項實踐教學管理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實踐教學體系以及校外實習的管理、考核等管理工作。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為了適應社會對會計專業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應該在高職院校中大力推進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同時我們相信,在廣大高職會計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一定能夠走出一條有別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全新之路,為社會輸出大批能力強、技術硬的會計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達.淺談職業教育實訓教學過程的優化[J].科教文匯,2009,(3).
[2]李福順,孫立華.關于會計實訓的認識與建議[J].財會月刊(下旬),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