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戰略性新興產業論文

戰略性新興產業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2-07 06:09: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戰略性新興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戰略性新興產業論文

篇(1)

目前理論界對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效率的研究多是利用DEA績效評價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入測度影響因素的回歸模型,從實證的角度對金融支持效率進行分析研究。馬軍偉選取在深交所上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為樣本,利用上市公司2008-2011年連續12個季度數據,通過DEA模型,評估了我國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及細分行業的動態效率與變化情況。認為我國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發展的總體效率的趨勢是下降的,沒有實現金融對新興產業的資源最優配置,在影響因素方面,銀行的間接融資對興產業的資源配置效率較高,公司成立年數對金融支持效率有負向影響,股權投資、公司所有制形式及公司所在地區對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支持效率的影響存在較大的行業差異。[8]熊正德等用DEA方法,構建了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績效和影響因素模型,并對金融支持七大新興產業的效率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與低碳相關的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高端設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三大產業效率不高;在影響金融支持效率因素方面,宏觀形勢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影響很大,市場性金融支持行為在經濟波動期存在效率缺失,在間接融資驅動力不足情況下,直接融資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主要支撐。[9,10]除實證研究外,也有學者從定性分析的角度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效率的評價指標。王健通過問卷調查和專家訪談的方法,結合新興產業的特征,在兼顧定量研究可能性的基礎上,從產業發展性、產業關聯性、產業帶動性、產業長遠性四個方面,構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特有的發展效率評價體系。[11]目前理論界對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績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實證研究領域,且所用方法以DEA為主流,衡量績效好壞的產出指標多以可量化的利潤、收入等指標為主,較少涉及資源消耗、污染排放、就業帶動、出口帶動等方面。同時所采用樣本均以上市公司為參考,而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多屬于未上市的處于初創或成長期的中小企業,用上市公司數據分析整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行業的發展顯然不夠全面。

二、金融創新與戰略性新興產業

為更好地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我國各地區,尤其是經濟、科技實力較強的發達地區,加大了金融創新力度,出臺了許多有針對性的措施:創新信貸模式和擔保方式,發展集合融資工具,設立創業投資基金,開展金融綜合經營,等。[12]但由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對資金的需求有自身特有的特征,它對金融供給模式有更高的要求,對金融創新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唐斯斯、董曉宇提出了由政府引導與市場選擇的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相結合的交互式融資模式,創新金融管理組織形式,在拓展新市場,適應市場結構的變化上進行突破。[13]余劍基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正外部性和不確定性特征,在金融需求決定金融供給機制下,創新性地運用軟預算約束模型(DM)和金融工程原理,提出采取差別化的宏觀調控和監管措施,“獎與罰”并用,創新銀行類金融機構的盈虧平衡關系,增強其向新興產業提供資金支持的內生動力;大力開發專門針對處于高風險,資金需求強的初創期中小企業的金融工具;探索政策性資金的“股轉債”模式,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完善相關扶持政策體系等。[14]金融創新是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助推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有效發展的動力。金融主體要根據新興產業企業主體特點提供差別化的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產品,克服傳統金融供給模式的障礙,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三、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路徑選擇

產業生命周期理論認為,一個產業的發展會經歷培育、成長、成熟和衰退階段,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其培育和發展過程也將經歷這些階段。處于不同階段的產業其風險不同,對資金的需求也有差異。胡海峰、孫飛14在產業生命周期的基礎上,闡述了金融在我國新興產業培育中的作用機理以及存在的問題,認為可通過建立金融與財政的協調配合機制,打造多層次金融支持體系等政策手段來發揮金融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中的支持作用。[15]顧海峰從業態演進的角度,構建了以資本市場、政策性金融與市場性金融支持三者結合的支持體系。[16]趙天一結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律,提出把科技金融的資金鏈、技術創新的價值鏈、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業鏈結合起來,通過政府政策引導和安排,建立市場科技金融-混合科技金融-公共科技金融支持體系,實現不同新興產業階段、不同金融產品與科技成果的相互交叉與促進,形成多層次、立體化科技金融支持模式。[17]

四、未來研究展望

篇(2)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 國內研究 總結和評析

引言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提出的一個新概念。2009年9月,總理首次提出要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2010年9月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現階段選擇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七個產業,在重點領域集中力量,加快推進。自此,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也成為近年來學術界和各級政府部門研究的重要課題。可以說,在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個剛起步而已被較廣泛研究的領域。為系統深入地研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有必要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研究現狀進行梳理,從中找出研究脈絡,并提出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文獻回顧方面,有兩位學者已經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相關的文獻回顧研究。歐陽 (2010)總結了國內外學者對戰略性產業、主導產業等概念的描述,科技革命、國際金融危機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間的聯系分析。馮春林(2011)總結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概念、發展需要具備的條件及發展對策方面的研究。但這些回顧都只是從某種角度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研究進行歸納,而且并未對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設想和總結。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研究方興未艾,短時間內成果不斷涌現,對于文獻的回顧也須更新。本文的創新之處即在于此,通過5個分類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國內研究進行相對全面地整理和述評,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過對國內文獻的梳理,有關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文獻主要從五個方面展開:戰略性新興產業概念和內涵的界定、國際發展經驗、產業選擇與評價、產業培育和發展的對策以及與其他產業的關系,下面逐一進行分析。

戰略性新興產業概念和內涵的界定

當前國內學者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概念并無統一認識,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看法:從“戰略性”和“新興”雙重內涵來界定和側重“戰略性”內涵的界定。持前一種看法的學者較多。

總理(2009)指出,“戰略性”是必不可少的,“新興”則是指市場尚未形成規模。華文(2010)指出,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戰略性”指這些產業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及國家安全具有全局性影響和極強的拉動效應;“新”是相對當前的經濟發展階段,這些產業的產品服務或組織形式是以前沒有的;而“興”就是指剛剛嶄露頭角,未來可能會高速增長、規模擴大,對經濟發展有主導作用的產業。駱祖春(2011)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屬于技術密集、知識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產業,其中,“戰略性”是針對結構調整而言的,“新興”則主要在于技術的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

科技部部長萬鋼(2010)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首先是在國民經濟中具有戰略地位,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長遠影響;其次,這些產業必須具有能夠成為一個國家未來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的可能性。朱瑞博(2010)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實現未來經濟持續增長的先導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轉換具有決定性的促進、導向作用,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引導科技進步的能力,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命脈和產業安全。牛立超(2011)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指那些利用先進科技成果而建立起來的一系列對經濟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

國際發展經驗

關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發展經驗的研究,現階段較少,主要集中于對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政策支持和發展現狀特點的總結。駱祖春(2011)分別研究了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新興產業發展態勢、特點與經驗,提出了對我國政府的建議:尊重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資金支持為主向政策支持為主轉變等。陳文鋒(2011)從產業規模、產業技術方面描述了國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狀,并總結了三大關鍵發展措施:提升戰略地位、加大科研創新力度和擴大開放程度。劉鐵(2011)概括了美、日、歐、韓等發達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要措施,指出重要經驗在于:政府的規劃、調控、引導是新興產業崛起的關鍵,實施財稅優惠、構建政策支持體系是保障。鄒輝霞(2011)從復雜科學管理整合論視角,提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國際經驗與我國的對策。程郁(2011)以風能產業為例,比較了其國際政策經驗,提出了我國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選擇。

產業選擇與評價

由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概念及內涵并無統一說法,導致它所涵蓋的產業領域并無一致認識,這就引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問題。大部分學者認為產業選擇的同時又需借助一定的評價標準,因此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與評價的研究往往結合在一起進行。現有研究可以分為兩個層面:國家層面和區域層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選擇與評價。

(一)國家層面

高友才(2010)認為要根據產業創新力、產業引領力、產業持續力、產業聚集力、產業碳減力五力特征,正確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劉洪昌(2011)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應遵循國家意志原則、市場需求原則、技術創新原則、產業關聯原則、就業吸納能力原則和可持續發展原則。賀正楚(2011)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應體現產業全局性、產業先導性、產業關聯性、產業動態性這四個特征,在此基礎上選取了13個評價指標,利用Weaver-Thomas模型來選取戰略性新興產業。

(二)區域層面

胡振華(2011)分析了層次分析法(AHP)、信息熵法(IE)和主成分分析法(PCA)等現有產業選擇與評價方法應用到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不足,根據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與評價的特殊性,構建了相應的指標體系,嘗試性地提出了基于”AHP-IE-PCA”組合賦權的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選擇模型,并進行了實證分析。郝明麗(2011)提出了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選擇的四大原則:比較優勢、市場需求、技術自主、生態化,并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了評價指標體系。胡鶯(2011)用因子分析法,處理遼寧省19個高新技術產業的科技含量和研發效益、產業規模、產業生產效率的分數以及產業的綜合評價分數,得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結果。臧學英(2011)、歐陽佳妮(2011)分別從非糧生物質能源領域和生態學視角研究了京津冀、武漢城市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

此外,少部分學者專注于已被選擇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評價研究。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有:張良橋(2010)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對生物醫藥產業進行了評價;樊茗 (2011)結合波特鉆石理論,構建了以產業資源潛力、產業聯動效應、產業需求能力和產業競爭能力為一級指標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評價模型。

產業培育和發展對策

作為應用研究的熱點,國內眾多學者從多角度、多層次提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對策,文獻非常豐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定位,財稅、金融等政策的支撐,產業集群建設,產業創新以及區域單一產業的發展路徑、發展模式等。

朱瑞博(2011)認為政府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機制應由創新鏈整合機制、產業鏈整合機制、創新鏈產業鏈融合機制、社會系統配套機制四部分構成。于新東、牛少鳳(2011)、劇錦文(2011)認為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策一定要圍繞市場,以市場為導向,遵循市場主導下的內生發展路徑。在發展初期屬于幼稚產業,需要包括政府在內的外力扶持,但政府仍然屬于外生性因素,市場調節才是其發展的內生變量。

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政策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金融和財稅政策。袁青松(2011)提出了商業銀行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信貸策略:明確方向、創新思路、創新產品、綜合服務。顧海峰(2011)以生命周期理論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業態演進為切入點,構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演進的政策性金融支持體系,并分別從政策性直接金融、政策性間接金融層面設計了戰略性新興產業演進的金融支持政策。李波(2010)認為應做好戰略性新興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稅收政策的銜接,并提出了具體的稅收政策內容。童汝根(2010)認為人力資本對于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應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人力資本的投入。鄧保生(2011)認為,應明確完善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稅收政策支持的基本思路,通過具體稅種的優化,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良性發展。

劉志陽和程海獅(2010)探索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群培育模式,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形成實質上是戰略性新興企業創業擴散的過程。衍生式、裂變式和復制模仿式創業擴散分別促進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龍頭型集群、核心企業型集群和橫向產業集群的形成。李揚(2010)在闡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創新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三種典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進行了比較。孟玉靜(2011)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是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加速器”。

劉輝鋒(2011)認為當前我國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質在于抓住國際上產業結構轉換和升級的“機會窗口”,提升我國產業的技術實力和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鄧龍安(2011)根據產業技術范式轉移下的一般創新理論,得出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進行模塊組合和構架組合的產品創新管理、模塊網絡的組織創新管理和綜合開發的市場創新管理的結論。陸國慶(2011)、吳福象(2011)用不同的模型和實證分析進行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績效研究。

李趕順(2011)、王薇(2011)、薛艷杰(2011)、吳先滿(2011)、陳蕊(2011)、杜丹(2011)、黃先海(2010)等學者分別探討了河北、江西、長三角、江蘇、云南、廣東、浙江等區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現狀、對策與趨勢。張雄(2010)、張吉吉(2011)、仲雯雯(2011)等學者分別探討了現代中藥、光伏、海洋產業的發展問題。

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其他產業的關系

熊勇清(2010)提出了戰略性新型產業與傳統產業耦合發展的解決思路,對兩類產業間的耦合關系和耦合內容進行了理論分析,并就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耦合發展的主要階段及作用機制進行了具體研究。劉嘉寧(2011)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與區域產業結構升級之間存在強烈的耦合關系,二者之間耦合通過產業內部網絡系統實現,耦合點包括科技創新、產業結構升級著眼點和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段煉和趙德海(2011)、裴長洪(2010)認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離不開制造業的發展,提出制造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即制造業服務化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條件。

總結和評析

近兩年來,國內學者們就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了多角度、多層面的研究,短時間內形成了大量具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戰略性新興產業正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其理論研究也必將不斷發展,目前研究中的主要不足之處有以下幾點:

(一)內涵、特征界定不清晰

學者們在實際選擇和評價戰略性新興產業時,往往更加重視“戰略性”特征,忽視“新興”特征,導致選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往往與高新技術產業、支柱產業沒有區別,使得選擇失去意義。同時各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確定應在抓住“戰略性”和“新興”兩大本質特征的基礎上,根據區域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應具有自己的區域特色,不可能與中央政府制定的七大產業完全一致。

(二)理論基礎薄弱

由于這一概念提出較新,缺乏理論積累,現階段關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大量研究集中于應用層面,如發展現狀、發展對策等,卻忽視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機制、作用機理、替代機制的基礎理論研究。可以看出,各組織機構和學者的研究成果大多以研究報告或期刊論文的形式出現,相關專著和學位論文較少,也反映了理論研究的相對薄弱。

(三)定量研究、實證分析較少

目前少量的定量研究僅集中于產業的選擇與評價、產業績效的創新方面,缺乏其余環節如國內外發展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的定量研究。此外,實證分析較少,僅有少數文獻利用區域性單一產業方面的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

(四)對策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針對各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出的對策普遍相似。實際上每一個產業都有自己的產業特性,使得其培育和發展的對策不可能相同。這是因為研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學者大部分都是產業經濟方面的專家,并非某一個產業的專家。同時,現有的關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對策的研究,大都注重宏觀的思想性材料的列舉,比如提到產業引導、科技支撐、優化環境等,都是一些比較宏大的、抽象的策略與建議,沒有具體的、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

可見,國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研究,不論從理論上、實踐上還是研究方法上,都存在不足。這需要廣大學者在產學研合作、跨學科整合的基礎上,研究和把握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征及內涵,根據區域特色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基準,并更多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其發展現狀、關聯效應、發展績效等,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針對性和操作性更強的策略。

參考文獻:

1.歐陽,生延超.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述評[J].湖南社會科學,2010(5)

2.馮春林.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綜述[J].經濟縱橫,2011(1)

3.華文.集思廣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學內涵與領域[J].新湘評論,2010(11)

4.陳磊.抓住機遇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N].科技日報,2009-9-7

5.朱瑞博.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3)

6.牛立超.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與演進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

7.駱祖春,范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國際比較與經驗借鑒[J].科技管理研究,2011(7)

8.陳文鋒,劉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主要經驗與我國的對策[J].經濟縱橫,2010(9)

9.劉鐵,王九云.發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經驗與啟示[J].學術交流,2011(9)

10.鄒輝霞,姜棱煒.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國際經驗與我國的對策—基于復雜科學管理整合論視角[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20)

11.程郁,王勝光.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選擇—風能產業國際政策經驗的比較與借鑒[J].中國科技論壇,2011(3)

12.高友才,向倩.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與發展對策[J].經濟管理,2010(11)

13.劉洪昌,武博.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原則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1,32(3)

14.賀正楚,吳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評價與選擇[J].科學學研究,2011(5)

15.胡振華,黎春秋,熊勇清.基于“AHP-IE-PCA”組合賦權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選擇模型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1(7)

16.郝明麗.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選擇評價研究[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7(4)

17.胡鶯,趙景蘭.應用因子分析法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研究[J].社會科學輯刊,2010(6)

18.樊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評價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21)

19.于新東,牛少鳳,于洋.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背景分析、國際比較與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1(4)

20.劇錦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變量”:政府與市場分工[J].改革,2011(3)

21.袁青松.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信貸政策研究[J].宏觀經濟管理,2011(5)

22.顧海峰.戰略性新興產業演進的金融支持體系及政策研究—基于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視角[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1(7)

23.劉志陽,程海獅.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群培育與網絡特征[J].改革,2010(5)

24.李揚,沈志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創新發展規律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0(10)

25.孟玉靜.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研究[J].商業時代,2011(3)

26.劉輝鋒.自主創新與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機會窗口”[J].中國科技論壇,2011(9)

27.鄧龍安,劉文軍.產業技術范式轉移下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自適應創新管理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1(2)

28.熊勇清,李世才.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耦合發展的過程及作用機制探討[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31(11)

29.劉嘉寧.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區域產業結構升級耦合機制分析[J].求索,2011(7)

作者簡介:

篇(3)

國際經濟學界以往都把新興產業作為幼稚產業對待,并且著眼于以構筑保護性政策來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而在市場經濟與全球化的新背景下,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對于大國來說,單純性的保護發展并無出路,開放發展是振興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途徑。而在開放性的國際環境下,評判新興產業是否具有競爭力的標準,在于創新性與商業性的結合。

無疑,創新性是衡量新興產業是否具有競爭力的標準之一,只有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率先實現技術創新的國家,才有可能在實現產業發展方面取得領先地位,在全球經濟競爭中脫穎而出。

然而,僅有創新,還遠遠不能實現新興產業的成熟發展,與任何其他產業一樣,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在市場上實現自身價值。只有在市場競爭中顯示其高成長性、高附加價值和高收益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戰略性才能得到體現。沒有商業性支撐的技術創新,是無根基的創新,除了大量資金注入外,其創新性會因為缺乏商業性支持而缺乏可持續性,也不能得到市場的良好評價。反過來看,新興產業的商業性也離不開創新性,如果缺乏創新性的持續支持,產業增長會出現活性減弱、惰性增強的結局,新興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會因為動力枯竭而衰減,產業的成長空間會受到限制。

由此可看,把戰略性技術創新的支點放在企業層面是十分恰當的。

這是因為,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在推出新產品和以創新實現更大價值的推動下,企業具有加強技術創新的強烈動力,也會根據市場需求評價技術創新的投入效果。因而,尊重企業的創新行為,引導更多企業參與創新和實現創新價值,推進企業實現基于市場需求為基礎的創新,使其能夠在市場中實現商業化,符合政府的政策傾向。

再看我國,無論是創新性,還是商業性,新興產業都無法與世界其他國家競爭。根據有關資料,世界十大跨國種業集團在農業生物技術方面的專利份額達到50%~60%,而我國的企業所占比重極低,我國農業生物技術專利甚至不及美國的1/10。國外農作物品種的研發70%來自企業,而我國90%來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相當一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研發行為,最終落在價值不大、引用率不高的論文和專利上,一如《紅樓夢》中所說的“銀槍洋蠟頭”,表演功能過度而實用功能不足。

與此同時,我國的企業還停留在微笑曲線的底部,加工能力較強而創新能力不足,嚴重影響到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這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也有表現。一些領域的企業如電動汽車領域的生產企業,雖然在創新上有一定進展,但是因為沒有尋找到可行的商業化模式,影響到創新技術的產業化擴張。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明確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可以推進自下而上的創新實踐,體現創新性與商業性在微觀層面上的高度統一。

篇(4)

【關鍵詞】河北省廊坊市 航天戰略 新興產業

【中圖分類號】F276.44 【文獻標識碼】A

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過改革開放多年努力,已經取得了重要實質性成果,尤其表現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增長。但是,隨著全球經濟和金融一體化趨勢不斷深入,我國各項產業正面臨著嚴峻考驗,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國民生產總值和貿易出口額獲得了進一步增加,這一結果主要還是以高額資源消費為代價。世界各國都更加關注高新科學技術和構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制高點,如何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產業結構和培植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產業,已經成為國家宏觀政策制定的主要方向和學術界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

2012年,我國出臺關于《“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更加明確我國著力發展新興產業的相關政策和指導方針,由于航天產業從自身建設和功能性外延等特征,更加成為我國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性支撐石。2011年,河北省政府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簽署區域地方和航天產業系統發展戰略框架協議,在“十二五”期間,共同促進河北省社會經濟和航天產協同發展,主要包括:運載火箭制造及實驗、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五個主要內容。而廊坊市在河北省具有得天獨厚的位置優勢,廊坊航天戰略新興產業建設,對于我國航天工業可持續發展、京津航天產業的拓展和延伸、地方傳統產業調整和產業結構全面系統升級都有著關鍵性的實踐性理論意義。

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基于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相互融合,代表著我國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方向,近年來,河北省在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突出新興戰略產業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導向性政策措施,而這些實踐性政策性策略,對于航天戰略新興產業長足進步起到關鍵性作用,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回避的是,河北省產業調整和戰略產業培育過程中,受到理論和經驗等多維度影響,以及實際客觀條件局部限制,產生很多新問題。

河北省航天產業發展的必要性

航天產業發展將會直接帶動一系列戰略新興產業培育和學科技術的融合式發展,我國經過幾十年的航天工業的探索和建設,已經構建出我國航天產業體系結構,并且航天產業的發展邁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和歷史時期。

航天產業具有重要的戰略導向性。航天產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高端裝備制造建設和發展,是我國眾多行業中具有高新科學技術應用產業之一,同時對于我國企業產業發展,起到戰略導向性作用。①航天產業技術創新和應用,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技術支撐和推進性作用效果,在提升我國人民生活質量、國際地位和綜合國力方面,更加強調其戰略性影響意義,一方面代表著我國在國際航天發展領域地位,另一方面也能夠表示我國核心國防實力。例如美國航天協會關于航空航天技術的相關說明,②即該技術是否領先于世界水平,直接關系到國家各個方面戰略性安危,發展航空航天技術是現在乃至未來長期投入和建設國家安全戰略。可見,航天產業在我國社會經濟和軍事中占據核心地位,河北省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將會直接關系到我國航天產業整體規劃和可持續發展。

航天產業的技術多樣性和鏈條可擴性。航天產業建設和發展具有戰略現代性作用,主要體現在航天產業技術的構成技術多樣性和鏈條可擴展性,一是技術多樣性,航空航天產品制造和生產是一項高精端、多學科技術融合而成,從某種程度上講,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水平能夠直接代表我國先進科學生產力的基礎建設情況。由于航天產品生產工藝的復雜性要求,制造生產需要在特定環境下完成,涉及多個學科和技術領域的協調配合,例如要求航空航天材料具有高可靠性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這也能夠進一步說明航天產業在我國各產業領域前瞻性地位。同時技術多樣性還體現在,生產航天產品需要小批量和多零件構成,這也要求在加工工藝選擇和技術上,呈現出明顯柔性生產力。二是鏈條可擴性,據有關部門相關數據統計,③航天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帶動我國80%的新材料研發,促進多產業鏈條企業之間融合式發展,技術能夠直接提升企業核心市場競爭力,能夠更加有效促進其他產業結構的有效調整。未來10年,一個航天項目與產業效益的比值為1:180,推進國民生產總值增長值為 0.714%。

河北省航天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河北省在航天性戰略產業培育和發展方面,具有獨特發展優勢。一是區域位置屬于京津經濟的三角區域,符合產業延伸和資源互相滲透互補的要求,河北省航天產業的發展,將帶動區域多元新興產業發展,并且能夠具有影響和被影響的區域經濟發展優勢;二是河北省的產業優勢,2012年底,河北省物流產業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同比2011年增加23.4%,物流產業已經成為河北省現代服務性的優勢性產業,這也為航天戰略新興產業全國協同發展,提供重要基礎性保障,同時河北省在推動我國“十二五”新興產業方面,具有明顯的發展成果,尤其是先進制造、新材料和高科技電子信息技術等;三是河北省航天產業政策性優勢,主要體現在“十二五”綱要中明確指出進一步促進和實現河北省沿海地區發展,這也為河北省航天產業發展,提供上層政策性保證。由于河北省航天產業建設過程中基本無樣本參照,屬于探索性發展模式,目前,河北省航天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依然存在兩個重要問題。

航天戰略新興產業集群模式偏低。從國家統計據的相關數據分析可知,④河北省是我國一個重要經濟型大省,但是從河北省國內生產總值產業分布情況看,不屬于一個以新興產業為主導經濟強省。主要體現在河北省的基礎性還是以粗放式、高資源消耗為主的,例如鋼鐵等傳統產業,企業規模雖有所增加,但是系統化歸類集成程度不明顯,低水平生產現象還很明顯,這也是河北省產業發展過程中一個基礎性問題。河北省航天產業有其自身特有發展模式,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從布局上,充分考慮集中性,并通過相應產業集群模式,進行統籌式發展,構建出航天產業企業之間協調、多贏和技術互補促進融合的創新發展模式,并積極帶動與之相關輔產業發展,初步形成以廊坊市為主的新興航天產業集群,而對比河北省其他產業來說,還是屬于較小規模產業集群,并且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系統框架上的組織協調發展,形成航天戰略新興產業的協同發展機制,形成大產業鏈條下的規模性循環經濟,從而形成以河北廊坊為中心的航天產業集群基地。

缺失高新核心支持性技術。全球范圍內已經掀起了新一輪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新時期,我國航空航天產業雖然在一些關鍵性技術領域,例如載人和火箭技術,已經達到國際航空航天的世界領先技術,但是從整個航天產業發展上,卻具有明顯的缺點和不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航天產業原始創新能力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性,尤其是一些關鍵性核心支撐技術,不能滿足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要求,例如民用和軍用飛機在我國社會生產生活中需求量急劇增加,而我國大型航空工業,還承接一些國外外包業務,嚴重影響航空科技技術創新資源。同時航天產業相關技術研發過多關注于數量而不是質量,2012年航天制造產業的申請專利數達到908件,但是具有整個行業高新技術比例不足2%,美國申請8654項,核心技術占26%,這一數據顯示,我國航天產業原始創新能力和驅動力存在著較為嚴重問題,這也是河北省航天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一個關鍵性問題。二是創新體制上存在著一定問題,尤其是在航天產業高新技術研發和市場結合方面的問題,河北省政府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具有戰略性協同發展關系,在航天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已經感覺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具有明顯的計劃經濟體制形態,企業之間管理上還存在行政領導關系,各個企業的自主經營權受到了重要限制,這也是導致原始創新動力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中航集團強調科研是主要,直接影響科研成果的市場性技術轉化,導致與河北省航天戰略新興產業發展中的資源浪費和技術擱置情況,這也是河北省以及廊坊市航天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性抑制性問題。

促進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河北省航天產業發展是一項多技術、多企業相互融合,協同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模式,在河北省產業結構調整和新興產業配置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地處京津兩大城市之間的廊坊市其地理位置優越,并且具有較好的航天產業發展基礎和條件,已建成的固安航天科技城正在成為對接北京、借勢發展的契合點,預計在未來幾年,固安航天科技城將形成航天技術研發、應用、服務一條龍的完整產業鏈,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此外,廊坊市還擁有較好的科學研究平臺,“河北省航天產業發展軟科學研究基地”和“河北省航天遙感信息處理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均設在廊坊市北華航天工業學院,這將為我省航天產業發展提供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在我國“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推動下,廊坊市航天產業必然會成為河北省社會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因此,在促進河北省及廊坊市航天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可以以廊坊市航天產業發展為著眼點,集中一切優勢資源,制定符合區域經濟發展可行性政策引導和支持,完善航天產業鏈條發展支持性渠道,運用多維度協同共進機制和手段,加大培養和促進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具體建議及對策如下:

促進廊坊航天產業集群模式和產業鏈條協同創新。航天產業自身特點是一個大型復雜、多技術、多產業組合,要實現國家航天戰略創新導向目標,不斷創造和提升航天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增長點,就要更加關注和強調航天產業集群模式合理化構建和產業鏈條中各個相互企業之間協同創新能力。廊坊市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可持續發展,需要產業系統良好外界政策性環境和產業鏈條中各個企業創新,兩者直接相互協調,直接影響航天產業發展實質性效率,也制約著航天產業價值鏈條各企業均衡性發展。因此,河北省及廊坊市航天新興產業發展,就要不斷完善和優化航天產業各企業外部發展環境,即給予政策性的引導和稅收支持,構建出符合產業發展航天產業鏈條各個企業協同創新和共生平臺,加大對于產業關鍵性核心共性產業技術研發突破,作為其他產業發展的技術導向和配套支持,從而更好服務于河北省傳統產業結構轉型和新興戰略產業發展。

實現廊坊特色航天產業核心技術創新。河北省航天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要充分和依靠自身,地理、科研和政策性優勢,強調和突出以廊坊市為產業中心,支持和培養企業核心技術發展。核心技術企業發展是航天產業鏈條中心臟組成部門,直接代表著航天產業專業化和高信息技術性,這也直接需要政府政策性導向和引入社會資本進行長期可持續建設和發展。例如,國際上航天產業的一些核心技術都是由寡頭企業壟斷,由于利益驅使,其更加注重核心技術保護,使得其他國家難以獲取。而我國在掌握航天產業關鍵技術中,具有較好產業發展優勢,核心技術研究就是要依靠企業原創性,要耐得住長期投入和風險,建議河北省構建出航天產業核心技術創新保障平臺,增加航天產業核心技術研發抗風險能力,關注國外航天同類技術反向工程求解、結合我國本土技術,進行核心技術再創新。在實現以河北省廊坊市為代表的航天產業核心技術創新的過程中,要始終明確兩個支持問題:一是結合國內外航天產業發展新形勢,解決關鍵性技術核心問題,以點蓋面,充分把握住航天產業發展必要性和特殊性,建立廊坊市航天戰略新興產業良性發展合理化機制,形成一種產業優勢發展穩定環境。二是以中央國企混合制改革為背景,不斷整合河北省航天戰略新興產業鏈條,推進航天產業軍用和民用相結合模式,更好地實現航天產業研發性向服務性模式轉化,促進河北省及廊坊市區域社會經濟航天新興產業和其他產業的聯動協調發展。

結語

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航天產業發展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航天產業具有先天的戰略導向性和航天產業的技術多樣性和鏈條可擴性,戰略導向性是航天產業發展的必要前提,而產業技術多樣性和鏈條可擴性是航天產業推進自身和促進其他產業建設的著眼點,可見構建我國大戰略背景下的航天產業航母,促進河北省航天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具有現實客觀需求。河北省在產業結構調整和培育新興戰略產業上,具有更加突出的京津翼黃金三角區地域優勢、更加完備的產業配套服務保障體系和航天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扶持導向優勢。

近幾年,河北省航天戰略性產業發展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明顯不足和問題,主要是航天戰略新興產業集群模式偏低和缺失高新核心支持性技術,而產業集群模式是航天戰略新興產業價值鏈條協同發展的保障性措施,高新核心技術支持是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礎,也是推進河北省其他產業模式創新發展推動力。對于當前所存在的問題,文中建設性提出促進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主要包括,航天產業集群模式和產業鏈條的協同創新,及河北省具有特色航天產業核心技術創新。河北省航天戰略產業發展需要來自各方面的多維度創新,只有創新才能走出一條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航天產業發展之路。我國航天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是一項理論和實踐反復結合的工作,需要更多機構和學者,進行系統性和關鍵問題研究,希望筆者文章關于河北省廊坊市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問題探究,能起到拋磚引玉之作用,更加有利于航天戰略新興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進一步探討和研究。

(作者單位:北華航天工業學院;本文系2013年度北華航天工業學院科研基金項目“加速廊坊戰略性新興高端產業發展,助推綠色崛起”階段性成果并受“河北省航天產業發展軟科學研究基地”資助,項目編號:KY―2013―24)

【注釋】

①傅培瑜:《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研究》,東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第6~9頁。

②張春玲:“加快培育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對策研究“,《生態經濟》,2013年第3期,第30頁。

③王新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與發展策略研究“,《生產力研究》,2011年第8期,第155~157頁。

篇(5)

關鍵詞: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問題與對策

本文是江西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新余市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GJJ151310研究成果。

進入21世紀,科學技術發展迅猛,新興產業在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新余市重視新興產業的發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新鋼公司為核心的鋼鐵產業、以賽維LDK公司為核心的新能源產業、以江鋰公司為核心的新材料產業等三大產業。新余不斷加快經濟轉型發展步伐,提高了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一鋼獨大”到“由剛變柔,多業并舉”的轉變。

一、新余市新興產業創新發展現狀

作為江西省地級市,新余高度重視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戰略產業的發展,并把其作為優化經濟結構的主攻方向,舉全市之力支持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形成了新興產業發展的思路即向科技要空間要資源,向創新要質量要效益,向發展方式轉變要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思路。先后出臺了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等系列文件,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通過剛性與柔性引進、引資與引智等相結合,努力推動科技人才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注重科研平臺建設,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研發平臺5個、省級6個、市級24個,科技創新項目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一個支柱的多元化發展模式。

為了支持企業創新,政府制定出臺了相關獎勵政策,支持高端研發機構建設,最高補助50萬元;開展技術創新,最高補助50萬元;開展產學研合作,最高獎勵10萬元;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最高補助20萬元。同時大力實施科技創新“543211”工程和人才引進培養“十百千萬”工程,努力推動科技人才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目前該市共聘請政府顧問26人,引進博士53名、碩士189名其中院士13名。

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組織開展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技能比武、勞動競賽等,引導全市職工在競賽中提升各項技能。最近幾年,新余市每年組織30多萬人次職工參加各類技能競賽,涌現出首席技師、金牌員工1000多人,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動力。新余市兩企業申報的年處理提鍾廢渣12萬噸項目和年產高敏電動空調壓縮機60萬臺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列入國家資源型城市吸納就業、資源綜合利用、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和多元化產業體系支持范圍,有望獲得國家中央預算投資計劃1237萬元。江西贛鋒鋰業成為中國深加工鋰產品行業的龍頭企業,是全球最大的金屬鋰生產供應商。以上這些是新余市創新驅動引領經濟轉型升級成為發展“正能量”的成果。

二、新余市新興產業在創新驅動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為了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實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新余市新興產業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一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少,創新驅動發展動力不足。二是產品科技含最不高,大多數產品還不具備企業核心競爭力;三是企業缺乏創新能力,高科技人才比較欠缺;四是鋼鐵、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支柱產業受到沖擊,企業效益下滑。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傳統產業。我們必須認識到發展新興產業并不是與傳統產業相脫離,傳統產業基礎薄弱也影響到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壯大。作為中國制造業企業 500 強企業――新余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因當前鋼鐵行業和市場形勢比較嚴峻,企業生產經營也面臨困難。鋼鐵工業作為一個原材料的生產和加工部門,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國防先進武器、核電建設所需的核心、關鍵、難以替代的材料,處于工業產業鏈的中間位置。鋼鐵行業遇到的問題勢必影響新興產業發展。

三、新興產業創新發展舉措

(一)政府大力扶持

推動新興產業創新發展,需要政府大力扶持。一是政府要優化投資和融資環境。對于進行技術改造和研發新產品的企業,在貸款時就可以適當的優惠利率,鼓勵企業創新。二是注意政策的延續性。政府要制定支持新興產業的政策,要做到政策有延續性,不能發生變化,否則,企業的發展將難以為繼。三是建立獎勵機制,調動企業參與創新的積極性。四是培育創新載體。高新區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搖籃,要以高新區為載體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江西新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于2001年11月掛牌成立。2010年11月29日,新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園區現有各類企業300余家,其中光伏產業發展較為迅猛,已經形成以硅料提純、硅錠鑄造、硅片切割、電池組件封裝、系統設計集成、光伏產品研發應用為一體的完整光伏產業鏈條。高新區要在企業中開展大范圍的調查摸底,找到困擾企業發展的“共性”癥結,有的放矢予以精準定向破解。可采取“政府出資購買、市場化運營、專業機構服務”的新思路,通過統一招標聘請相關專業機構,為園區企業提供免費的專業服務。

(二)重視培養人才

人才是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的決定性力量,是制約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企業發展的關鍵靠人才,動力在于人才。企業擁有人才,就擁有競爭優勢。企業界要與學校和科研基地聯手培養知識型、應用型人才,資助大學合作科研,從而為企業培養更多的人才,開發更多的科研成果,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要從自身實際出發,從高校、人才市場等渠道引進高、精、尖的創新型人才,突破制約企業發展瓶頸。同時,要留住人才,做到“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和待遇留人”,搶占新興產業發展制高點和主動權。

企業要與高等院校開展合作,破解人才難題。作為“新余現象”民辦高職院校而言,培養更多的懂技術、懂管理,能為新余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是擺在學校面前的一大任務。新余職業院校在為企業提供人才支持方面做出了貢獻。如2009年,針對新余打造新能源科技城,江西工程學院增設光伏發電技術及應用等新專業。該校為了開拓學生視野,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并獲獎。為此,一方面,企業要與學校主動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產教融合;另一方面,學校要向企業推薦所需人才,輸送畢業生到本地工業園區企業就業。

(三)產學研相結合

企業的研究開發,需要新的理論、原理和創意。企業與高校開展科學研究的過程,可以把科研成果運用到企業生產中,以最快的速度實現科研成果的轉化。企業的發展,需要高科技人才。學校與企業可以聯合進行技術攻關,開展各類課題研究,提高創新能力。如針對電子商務企業發展現狀,江西工程學院與新余電子商務企業聯合攻關課題。通過課題研究,從而拓寬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渠道,提高專業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共同破解人才供需矛盾,為新余市電子商務企業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該校與江西劍安消防公司聯合攻關課題《消防系統的智能化研究、小型轎車自動滅火裝置的研究》,為企業發展提供科研支撐。2013年6月,江西省萬家屋頂光伏發電示范工程開始啟動,該校安排專業技術團隊與江西泰明公司合作,為江西省11戶符合條件的居民屋頂安裝了戶用光伏發電示范工程,以此項目為紐帶,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使企業在獲得需要的人才的同時獲得了先進的科技成果,得到了實惠。企業要從自身特色和優勢出發,與大專院校聯合組建技術研發平臺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促進創新資源融合。

此外,要解決新余市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問題,要以市場化為導向,更加注重發揮市場需求對創新的激勵和拉動作用,進一步完善技術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機制和考核激勵機制,營造一種只有創新才能獲得更好更快發展的市場環境。

參考文獻:

[1]任曉,"十一五"溫州新興產業興起之路徑[J].浙江經濟,2005(11).

[2]覃成林,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一種有效的市場與政府作用模式[J].經濟縱橫,2002(2).

[3]陳洪濤,新興產業發展中政府作用機制研究[P].浙江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

[4]馬頌德,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現狀和對策[J].經濟世界,2003(10).

篇(6)

論文關鍵詞: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難題,發展方式

一、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內涵

培育壯大城市增長極,對于區域經濟的振興,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佩魯(1955)從技術創新與示范效應、資本的集中和輸出及聚集經濟三個方面分析了增長極對區域經濟增長產生的重要作用。他認為,如果把發生支配效應的經濟空間看作力場,那么位于這個力場中推進性單元就可以描述為增長極。增長極是圍繞推進性的主導工業部門而組織的有活力的高度聯合的一組產業,它不僅能迅速增長,而且能通過乘數效應推動其他部門的增長。因此,增長并非出現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強度首先出現在一些增長點或增長極上,這些增長點或增長極通過不同的渠道向外擴散,并對整個經濟產生不同的最終影響

在此基礎上,布代維爾(1955,1972)又從兩個方面豐富了增長極的內涵:一是作為經濟空間上的某種推動型產業;二是作為地理空間上產生集聚的城鎮,即增長中心。并尤其強調推動型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因此,他定義:增長極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斷擴大的工業綜合體,并在影響范圍內引導經濟活動的進一步發展。他認為,經濟空間是經濟變量在地理空間之中或之上的運用,增長極在擁有推進型產業的復合體——城鎮中出現。主張通過“最有效地規劃配置增長極并通過其推進工業的機制”,來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此外項目管理論文,繆爾達爾(G.Myrdal)、赫爾希曼(A.0.Hirschman)等經濟學家對增長極理論都進行了不斷的補充與完善。在繁榮區域發展理論的同時,也為全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支持。然而,隨著國際發展格局的演變,現有的相關理論在適應當前日益復雜多變的經濟發展形勢,并對之提供相關的指導與借鑒等方面,出現了欠缺。基于此背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課題提出創新性概念: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論文格式模板。

當前形勢下,就產業的發展方向而言,世界各國在不同程度遭受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之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成為各國走向經濟復興的選擇和重點。對我國而言,在綜合考慮當前世界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以及我國當前發展所面臨的國內外形勢的基礎上,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既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需要,更是我國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科學發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從區域發展的角度出發,實現區域協調共進、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則是依托新興戰略性產業,培育壯大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

作為本課題提出的創新性概念,“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城市增長極,它主要指:城市發展的源動力來自于關鍵核心技術,通過充分利用現有和潛在的優勢,實現產學研的結合,科技與經濟的結合,創新驅動與產業發展的結合,并且能夠有效推動產業結構合理化與高度化進程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能夠統籌規劃產業布局、城鎮發展規模和建設時序的、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新型城市、城市群或城市帶。它以經濟實力雄厚、產業聚集水平高、城市之間的協作度強、產業結構優化、基礎設施完善、科技實力強、對外開放程度高、經濟與社會和諧共進等為基本特征;它著眼于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矚目于城市內生增長潛力的培育。它是推動重點項目建設的載體、是利用外資的平臺、是對外貿易的窗口、是加大經濟技術合作的橋頭堡。因此,通過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培育,以此來成為撬動區域經濟崛起的支點,進而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社會和諧度的提高,具有戰略意義。

綜上分析可以看出,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在區域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其培育與發展過程中會遇到諸多難題,對這些難題的認識深度和解決程度在很大意義上決定著這一事項的進程。因此,深入探討這些難題,就具有了尤為突出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二、培育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需要破解的難題

1,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不同于一般意義的城市增長極項目管理論文,準確把握其內涵,擺脫過去粗放式的發展模式,是制定科學的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的重要前提

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不同于一般意義的城市增長極,它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核心在于創新的發展和關鍵核心技術的掌握。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很多城市的高速增長是通過對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的過度使用與高消耗、對土地和水等稀缺資源的大量占用與開發、對廢水、廢氣、廢渣等污染物的高排放來實現的。粗放式的發展道路已經給城市的后續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后遺癥。例如,造成了嚴重的產業結構失衡。從2003年以來,針對部分產業的過快擴張,如鋼鐵、水泥、電解鋁等的盲目發展,國務院相關部委進行了嚴厲的調控。事實上,相關產業的結構失衡與城市的粗放發展直接相關。房地產業的過快發展,在拉動鋼鐵、水泥、建材等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既導致了產業結構的畸形發展,也直接導致了由于大量的耕地被占用而使得農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損害。再如,城市的粗放式發展還導致了投資與消費的嚴重失衡。投資的快速增長與消費,尤其是國內消費的持續低迷形成鮮明對比,既造成了產能的非理性擴展,也為國民經濟可持續化的發展埋下了隱患。此外,粗放式的城市發展,還導致了城鄉差距的日益擴大,以及社會事業的發展嚴重滯后于經濟的發展。總之,日益嚴峻的環境代價、高度失衡的城市發展速度與能源消耗比率、資源的過度開采與利用、土地的大量被占用……無不彰顯著粗放式城市發展模式給經濟與社會發展帶來的日益凸顯的弊端。

與此相對應,培育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則是通過充分利用城市現有和潛在的優勢,以產學研的結合、科技與經濟的結合、創新驅動與產業發展的結合,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產業發展模式集約化的演進路徑中,推動資本與產業的融合、產業與創新的融合、創新與發展的融合,進而實現城市發展由要素驅動向資本驅動、創新驅動的升級。

第二,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關鍵在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與發展。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國都把搶占經濟科技制高點作為戰略重點,把推動科技創新作為重要的戰略投資,把發展高新技術及產業作為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突破口。新興戰略性產業,作為各區域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選擇,已經逐步被納入各地的發展戰略規劃之中。事實上,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僅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有效舉措,而且對于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培育城市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項目管理論文,實現科學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其將會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

鑒于此,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培育與發展,亟需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為契機,充分發揮其所特有的:長期穩定并廣闊的市場前景;關鍵核心技術的掌握,良好的經濟技術與社會效益;產業關聯度高,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產業鏈條長;以及能有效兼顧一、二、三產業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等諸多特點,推動傳統的高投入、高排放、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粗放型產業發展模式向集約式、低碳型、高附加值和高效率型產業發展模式轉換,實現統籌規劃產業布局、結構調整、發展規模和建設時序,提高發展效率和創新能力,培育區域經濟的新增長點,在全球新一輪的利益分配格局和國際分工中提升區域的主導權與話語權論文格式模板。

第三,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重點在于經濟發展與社會事業的協調共進。無論是佩魯,還是布代維爾,亦或其他的經濟學者,在增長極相關理論中,都矚目于主導產業的發展,強調產業的關聯效應,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社會事業、公共事業,給予的關注度較少。當前我國的區域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側重于經濟的增長,對于社會事業、環保事業等公共事業則重視不足,從而導致我國形成了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尷尬局面。社會事業的發展滯后于經濟的發展,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正在日益顯現,并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不和諧”音符。

而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它既著眼于經濟的快速發展,也著眼于社會的和諧發展;既著眼于產業競爭力的提升,也著眼于對資源的保護和環境承載力的提升;既著眼于城市實力的提高,也著眼于城鄉之間統籌力的提升;既著眼于區域物質文明的建設,也著眼于精神文明與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總之,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是一個融合了城市競爭力、產業支撐力、城鄉統籌力、環境承載力、文化軟實力等多元因素的有機體系。因此,通過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培育與發展,一方面,可以有效加快城市周邊的中小城鎮、縣域經濟以及新農村的建設步伐,增強城市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力與帶動力,擴大城市發展的外溢效應,縮小城鄉差距。另一方面項目管理論文,還可以推進城鄉社會公共服務網絡體系的建設,加快形成和諧、平等的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同時,還有利于開發、弘揚當地的文化資源,通過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彰顯地域民俗風情,突出城市發展的個性化與特色化,增強文化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力;此外,也有利于生態功能區的建設,完善生態涵養,保障生態安全,通過對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的研發,達到對資源的合理開發、有效治理、科學利用,實現自然生態系統、社會發展系統與經濟運行系統,三大體系的良性循環,進而增強城市發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續力。

2,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兼具新型性、戰略性與增長性等多元化特點,在動態中把握均衡,是實現城市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

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新型性,主要體現在:其區別于過去一般意義上的粗放型城市增長極。它強調科學技術對城市發展的支撐力,矚目于社會事業的協調共進,通過創新的發展與產業的升級演進,有效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與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從而使城市發展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廣闊發展前景的若干新型城市、城市群或城市帶。

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戰略性,主要體現在: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培育與發展,無論是從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還是從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等領域,都是對過去長期沿襲的發展路徑的重大變革。這一變革的長期性、歷史性與艱巨性決定了其發展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作為城市發展的方向,其所有具有的戰略意義與時代價值則是不可忽視的。因此,要將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培育與發展,作為一項長期的歷史戰略任務加以統籌規劃,既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也不可半途而廢。

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增長性,則主要體現在: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其出發點和落腳點依然是城市的發展與增長。而城市的發展與增長則主要體現在:經濟的發展度、對外的開放度、人民生活的滿意度、社會的和諧度、發展路徑的可持續度等諸多領域。因此,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培育,離不開城市的發展,并且與城市的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密切相關。

總之,兼具新型性、戰略性與增長性三者于一體的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培育與發展,有利于提升產業的競爭力、提高城市發展的可持續力項目管理論文,增強區域發展的生命力,對于加快建設發達城市、生態城市、和諧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3,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培育與發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改革當前對地方政府官員的政績考核體制,實現考核標準的動態化、科學化,是實現城市和諧發展的重要保障

公共選擇學派將政府看作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地方政府作為整個政府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有其自身利益,包括地方公共利益、地方政府內部的部門利益和地方政府官員的個人利益等。

而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培育與發展,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歷史過程,不可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的發展歷史階段,受財政預算、產業成長歷程、治理成本等因素約束,財政收入、稅收等凸顯地方政府政績的一些指標還會出現增長放緩甚至停滯。而地方政府作為中央政府在一定轄區的者,二者之間的委托——關系使得地方政府官員既面臨政績考核壓力又面臨一定的財政壓力;地方政府作為地方利益的代表者和具有自身獨立利益的主體者,還面臨著同層級的地方政府之間激烈的競爭博弈關系。積累足夠政治資本的愿望,競爭的壓力、政治晉升的動力以及實現增長的執行力,這些都強化了任期有限的地方政府在一定時期內實現轄區發展的各種政策與行為的期限性、時效性和功利性。而這些政策和行為與培育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政策和行為并非總是呈一致性,甚至在一定的情況下,還會呈現相逆性,從而不利于城市戰略性增長極的培育與可持續發展。例如:培育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需要不斷完善創新體系建設,加快科技與研發進程,推動城市發展向創新驅動型、科技驅動型轉變。而這是件耗時、耗財、耗力、風險大、見效慢的長期工程論文格式模板。一屆政府任期最多只有五年,地方政府官員作為“理性人”,不會去從事“自己耕耘,他人收獲”的行為。這是直接導致目前我國諸多城市創新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再如,培育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就需要對現有產業結構進行調整與優化,培育一批具有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強、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資源消耗等特征的主導產業。這種情形下,一方面,這些產業的發展需要一個長期過程,見效緩慢;另一方面,需要對現有產業發展格局進行有進有退、有保有控的調整。在“退與控”的過程中就會有財政的損失、就業的下降。在“指標決定政績”、“提拔干部看數字”的習慣思維影響下,地方政府缺乏主動“退”、甘心“控”的積極性,也缺乏積極“進”、盡心“保”的主動性。因此,在過多突出城市經濟運行的規模,而忽略城市運行的內涵與質量的地方政府政績評估指標體系和考核制度帶來的弊端日益突出的情況下,構建全面的、科學的、系統的區域發展評價指標系統,迫在眉睫。

鑒于此,就需要改革當前地方政府績效考核過程中對地方年度國內增加值和增長幅度、財政收入和增長幅度、吸引內外資額和增長幅度、外貿出口完成額和增長幅度等一系列剛性指標的過度重視項目管理論文,建立并完善科學、客觀、合理的地方政府績效考核機制。例如,考核地方政府官員,既要看GDP和增速等經濟指標,也要看城鎮失業率、人均收入水平、產業附加值、投入產出回報率、資源利用效率、科技創新成果、品牌數量、集群效益、市場秩序、環境保護力度、企業污染度、社會保障事業的支出等反映國計民生、社會進步、生態建設的指標。并且還要“善于用全面、歷史、客觀的眼光評價政府的工作成果。不僅要肯定政府的“顯績”,也要考察政府的“潛績”。評估政府工作得失,不僅要觀察當前的效益,也要分析長遠的影響……淡化預期性指標,強化約束性指標,為地方政府推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樹立正確航標。”[2]從而為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培育營造寬松、寬容、寬廣的發展環境。

三、結語

總之,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新型性”、“戰略性”和“增長性”,對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充分重視并發揮其所具有的發展模式的新型性、發展期限的戰略性以及發展目標的增長性,以戰略眼光,進行戰略思維,作出戰略規劃,實施戰略舉措,創新工作模式,借助強勢城市(城市群、城市帶)的出現、優勢區域的形成,多措并舉的推動新型戰略性城市增長極的培育與發展,以此來實現區域資源的共享、城市之間優勢的互補,進而實現區域互惠雙贏、協同發展的目標,為城市經濟的發展培植內生驅動力。

參考文獻

[1]趙健仲,震古,改進政府績效考核體系——訪全國政協委員歐成中,中國經濟時報[N],2010,03,05

篇(7)

AS-I中國專業委員會重裝打造2011年技術推廣系列活動

西門子工業業務領域深耕中國行業及服務市場

西門子高效電機助力中國提升工業節能水平SimoticsGP1LE0高效電機面向中國中端市場

ABB在“2011工博會”展示機器人領先實力

TüV南德意志集團功能安全技術論壇分享ISO26262標準及其應用

攜手·共贏——2011年魏德米勒工業以太網新產品暨技術研討會在三亞召開

2011中國(丹東)國際儀器儀表博覽會

羅克韋爾自動化的安保策略和解決方案

在役自控系統的運行風險評估

用IEC61508標準分析福島核災難源頭與失策及其Profi-Hierarcky解決方案

中國PROFIBUS&PROFINET協會(PI-China)2011年度會暨論文大賽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

首屆“工業控制網絡PROFIBUS&PROFINET技術論文大賽”頒獎典禮在上海工業博覽會期間成功舉辦

精確、便捷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重慶偉岸測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寧靜致遠傾力推進——《現場總線CANopen設計與應用》新書

十年征程從頭越海闊天空任翱翔——菲尼克斯電氣中國公司2011年媒體聯誼會紀事

給機器人一雙智慧的眼睛

基于LPC2368的便攜式機車供電檢測儀的研制

儲罐中的超稠油液位檢測設計與實現

發動機臺架自動測控系統的開發

物聯網時代——儀器儀表產業的發展機遇——2010年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儀器儀表發展論壇上的講話

射頻微波電路發展動態及測試解決方案——2010年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儀器儀表發展論壇上的講話

新能源與儀器儀表的關系(二)——訪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丁未先生

服務于心,創造非凡價值——訪ABB工程與服務中心總經理楊大衛先生

推陳出新,引領流量儀表新紀元——訪ABB儀器儀表部產品經理程崢嶸先生

輝煌“十一五”:節能減排攻堅初戰告捷

節能·低碳·變革——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解讀“十二五”規劃能源領域三個關鍵詞

SAC/TC124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八、第十分技術委員會第四屆第三次全體會議在重慶召開

《工業通信網絡現場總線規范類型10:PROFINETIO規范》會在京召開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七道難題待破解

菲尼克斯電氣中國公司上海中心開業新聞會隆重召開

ABB持續投入Symphony控制系統的研發前瞻性和繼承性相結合的產品策略滿足用戶目前和未來的需求

艾默生逆變器技術將把太陽能陣列產生的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

鄱陽湖水下科考將啟中國“百慕大”沉船之謎有望破解

HONEYWELLDCS系統升級改造概述

城市供熱自動化節能減排控制技術及其應用

多熱源聯供方案

WebFieldJX-300XPDCS在NIDIC煙氣脫硫裝置上的應用

HAZOP分析方法在油氣管道系統中的應用研究

設計和使用V錐流量計應注意的問題

信息與動態

振興我國電鏡產業勢在必行——訪軍事醫學科學院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張德添教授

我國地鐵建設狀況分析

與中國制造業共同成長——訪科寶儀器儀表(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衛平先生

PROFIBUS適用于過程自動化的現場總線

基于PROFIBUS網絡的原料倉監控系統應用及設計

CC-Link在電能表自動生產線的應用

基于SPC3的Profibus-DP智能從站接口設計

基于Modbus協議的儀表上位機與PLC的通信

煙氣在線監測系統應用經驗探討

以SLED為光源的甲烷濃度檢測系統的研究

GNDT鋼絲繩電腦探傷儀在電梯檢測中的應用

工業無線技術ISA100.11a的現狀與發展

EDDL的技術概述(續)

臺階高度的評定方法

基于PCI數據采集卡和LabVIEW的智能傳感器測試平臺

熱電廠熱工自動化的改造方案

煉鋼廠鋼坯庫管理系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又爽又刺激的视频| 婷婷午夜天|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影视| 欧美极品少妇×xxxbbb| 国产97在线 | 中文| 办公室撕开奶罩揉吮奶头漫画| 亚洲熟妇av一区| 久久婷婷日日澡天天添| 中文字幕av一区中文字幕天堂|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丁香| 欧美丰满熟妇乱xxxxx图片|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熟女俱乐部五十路二区av|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 好爽…又高潮了免费毛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洲美女与动性zozozo|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欧美人牲交|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a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入口| 亚洲av无码av在线影院| 午夜视频久久久久一区|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成人久久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 黄色a级国产免费大片| 男人的好看免费观看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