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1 01:41: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雙邊貿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巴西;中巴貿易;貿易結合度;顯示性比較優勢
一、中巴貿易的快速發展與存在的問題
中國和巴西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經濟發展各有特色。從20世紀90年代起,兩國經過多年的努力,雙邊經貿關系取得了穩步發展。巴西成為中國在拉美的最大貿易伙伴,而中國則于2009年4月成為巴西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巴于1993年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之后兩國經貿關系保持穩定增長。1993年,雙邊貿易額僅10.55億美元,到2000年,雙方貿易總額翻番,上升到28.45億美元;之后又以加速的態勢猛增至2008年的480多億美元,創歷史新高。0中巴間的貿易在20世紀90年代平穩增長,進入21世紀以后,中國經濟始終保持著持續、快速增長的勢頭;巴西也在逐步擺脫經濟危機困擾的情況下,步入經濟增長周期。在此背景下,中巴經貿關系不僅持續增長,而且呈現直線上升的增長態勢。
但有一點我們應當注意到,在中國與巴西的雙邊貿易中,中國始終處于逆差。2001年以來,中對巴貿易逆差持續擴大,其原因一是和巴西貨幣大幅貶值有關,貶值后其出口競爭力增強,進口相應下降;二是反映了中國對巴西產品的需求加大,巴西出口也更加有賴于中國這一巨大的市場;三是同巴西的貿易保護較為嚴重有直接關系,巴西對中國產品頻繁采取反傾銷措施已成為雙邊貿易中一個突出的問題。
二、中巴兩國貿易的商品結構分析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中巴兩國貿易的商品結構。一般來講,雙邊貿易的商品結構能夠反映雙方產品供求,尤其是產品需求的狀況,而把握這一點對于調整國家對外貿易產品、制定符合市場需求的進出口策略至關重要。我們將用結合度指數分析中國和巴西進出口貿易的結合緊密程度,用集中度指數分析兩國各自出口的重點產品類別,最后用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比較中巴兩國不同類商品,并得出結論。
1雙邊貿易結合度分析
貿易結合度指數主要用于分析兩個國家或地區之間貿易聯系的緊密程度。雙邊貿易的結合度分析是通過計算一國對另一國的出口額占本國出口總額的比重,以及另一國進口總額占世界進口總額的比重之比,了解兩國貿易關系是密切還是松散。
貿易結合度的計算公式如下:1ij=Xij/Xi/Mj/Mw×100其中爭表示Xij/i國對j國出口占i國出口的百分比,MjW表示j國進口總額占世界進口總額的百分比。該指數以100為基準,超過100表明兩國貿易關系比較密切,小于100則表明兩國貿易關系較為松散。
表1測算了1998-2007年十年間中國和巴西的貿易結合度。指數表明,中巴兩國相互貿易結合度是不平衡的,這與中國對巴西貿易一直處于逆差的狀況相吻合。1998-2007年,中國對巴西的貿易結合度平均小于100,這表明巴西市場對中國出口商品而言關系較弱;2001年以后,中國對巴西的出口結合度不斷增長,至2006年貿易結合度指數突破100,說明中國企業對巴西市場的開拓卓有成效。多年來,巴西對中國的貿易結合度遠遠超過100,說明巴西出口貿易與中國市場結合緊密;2004年后結合度指數一度出現下滑,主要是2003年巴西已基本度過金融危機,貨幣貶值帶來的出口競爭力增強效應減弱所致。
總之,上述結合度指數說明,第一,巴西出口貿易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遠遠超過中國對巴出口的依賴度,這從數據上說明了為什么中國是巴西在全球最主要的貿易伙伴,而巴西尚未進入我國貿易伙伴前十名的原因;第二,中國對巴西市場的開拓較為欠缺,對巴貿易仍有較大空間;第三,進入本世紀以來,中國與巴西的雙邊貿易得到較快發展,雙邊貿易聯系日益緊密,相互貿易結合度不斷提高。
2雙邊貿易商品結構的集中度分析
進出口商品集中度是指一國進出口商品集中于某類商品的程度。這里采用經濟學的市場集中度測量指標赫芬達爾一赫希曼指數(HHI)來表示,這一指數主要用于判斷產品的市場集中度和壟斷程度,同樣能夠用來分析商品貿易結構的問題。該指數在0-1之間,越接近1說明商品的集中程度越高,越接近0則表明商品集中程度越低。這里將進出口商品按照聯合國的《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計算,得出中國與巴西進出口商品的集中度指標。
從表2來看,近幾年中國對巴西出口商品的集中度低于進口商品,這說明中國從巴西進口商品的多樣化程度相對較低,進口種類比較單調,偏向于集中在某幾類行業;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也可以說巴西某幾類商品在中國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比較而言,中國出口巴西的產品較為多樣化,近年來主要對巴西出口計算機、通訊技術、電視機、無線電訊設備零附件、焦炭及半焦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零附件、電子技術、生命科學技術、鋼鐵板材、DVD機、針織服裝、摩托車及自行車零件等商品。同時數據也表明,中國在出口商品的種類選擇上,仍有改善和調整的較大空間,可進一步開拓巴西市場。中國和巴西貿易產品的集中度分析有利于在中巴貿易過程中做出更加準確的市場判斷,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符合市場需求的進出口策略。
3雙邊貿易的顯示性比較優勢分析
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是指一國某種商品的出口額占國家出口總額的份額與世界該類商品出口額占世界出口總額的份額的比率。該指標反映了一國某產品的出口與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較的相對優勢。由于它能夠較好地反映該產品的相對優勢,因而是衡量一國產品或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具有說服力的指標之一。RCA的計算公式如下:RCA=Xki/Xi/Xkw/Xw。
其中,Xki為國類產品的出口額;置為i國所有類別產品的出口總額;Xkw,為世界k類產品的出口總額;XW為世界所有類別產品的出口總額。若根據日本振興協會所制訂的標準,出口競爭力可區分為四個等級:RCA大于2.5以上,代表該類產品具有極強的出口競爭力;RCA介于2.5與1.25之間,代表具有次強出口競爭力;若RCA介于1.25與0.8之間,代表具有中等出口競爭力;若RCA小于0.8,代表出口競爭力較弱。這里我們采用聯合國的《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方法,將所有進出口商品分為0-9共十個類別進行分析。
分別測算了中國和巴西2001年到2007年出口產品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0類(食品和食用活動物):巴西RCA遠遠大于中國。可以看到,2001年到2007年巴西的RCA大都在3.4以上,屬于具有極強競爭力;而中國都在1.0以下,差距十分明顯。1類(飲料和煙草):巴西的比較優勢也較中國明顯,巴西的RCA始終徘徊在1.7左右,具有次強比較優勢;而中國為比較劣勢。2類(非食用原材料,燃料除外):巴西的RCA每年均遠遠領先于中國,一直在5.0上下,有非常顯著的比較優勢;而同期中國卻屬于比較劣勢。3類(礦物燃料、劑等):雙方RCA均不具優勢,但巴西較高于中國。4類(動植物油、脂和蠟):巴西的比較優勢超過了2.5,且2001年到2005年都在3.3以上,比較優勢極強;而中國一直處于劣勢。5類(化學品及相關產品):雙方情況大體相當,中巴均處于比較劣勢,RCA偏低。6類(以材料分類的制成品):兩國比較優勢相似,屬于較有競爭力的商品,巴西相比中國有較微弱的優勢。7類(機器和交通設備):中國產品的競爭力在逐年遞增,成長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品;而巴西這類產品的競爭力明顯較弱,且長期維持在同一水平。8類(包括房屋裝飾用品、家具寢具、箱包容器、服裝、鞋帽、各種儀器和自動化設備等各種制成品):中國產品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而巴西處于明顯弱勢地位。9類是STIC未分類的貿易產品,這里不再比較。
綜上可見,巴西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主要是食品、煙草、飲料、原材料(非礦物燃料)、動植物油、脂和蠟;而中國的優勢產品是機器交通設備、房屋裝飾用品、家具寢具、箱包容器、服裝、鞋帽、各種儀器和自動化設備等各種制成品。兩國除了5類和6類產品類比大體相當,其他類產品兩國的相對優劣勢較為明顯。由此證明,中巴兩國貿易產品具有較強的互補性,這對于進一步發展雙邊貿易是十分有利的。
三、加強中巴雙邊貿易的途徑選擇
1加大我國對巴出口,充分挖掘兩國貿易的合作潛力
從對中巴貿易結合度的測算明顯看出,盡管中巴貿易往來的密切程度在整體上呈上升趨勢,但是在市場開拓方面,巴西比中國做得要充分得多,中國對巴西市場的貿易結合度較弱。對于巴西這樣一個擁有實力基礎的拉美發展中大國,我國應當在市場開拓上多下些功夫,從而使長期對巴西貿易逆差的狀況得到改善,使中巴進出口貿易趨向合理。而兩國貿易的顯示性比較優勢分析恰恰說明,在出口商品種類上,中巴雙方的互補性是大于競爭性的。這一點在客觀上為我國發揮自身產品優勢,有計劃、有選擇地加大對巴貿易出口提供了可能。這與中國和另一“金磚四國”之——印度之間的經濟情況不同,中印經濟互補性較弱,商品競爭性明顯,因此相對而言,中巴兩國能夠尋找到更多的合作空間。
比如,巴西能源礦產資源非常豐富,而我國雖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但人均占有量不足,因此與巴西開展貿易及投資合作,進口包括石油和天然氣在內的能源礦產資源,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兩國在此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此外,在生物能源的開發和應用方面,中巴之間也存在廣闊的合作空間。巴西是全球的酒精生產和出口大國,而這種生物燃料是汽車燃料的很好替代品,其應用將使汽油的緊缺狀況得到有效緩解。同時,中國在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輕工產品上也具有明顯的優勢,擴大此類產品的出口是我國的強項,并有助于拉動國內其他產業的發展。
2優化商品結構,有效應對反傾銷,促進中國在拉美地區的市場多元化
從中巴進出口商品的集中度來看,巴西出口品種相對較為集中,某些種類的產品,如鐵礦石、大豆等原材料,對中國市場的開拓富有成效,占巴西對中國貿易的76.5%。中國出口巴西的產品相對多樣化,品種較為豐富,其中工業制成品占97.7%。鑒于2008年我國對巴西貿易逆差已經達到100億美元的現實,中國需要大力優化商品結構,不斷實現出口結構的升級,加大出口力度。目前,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性較強,輕工業、家電等產品大量進入國際市場,雙邊貿易磨擦時有發生,同時也對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具有一定影響。巴西近年來對我國的反傾銷產品大多為工業制成品,我國可以根據巴西市場的需求情況,結合自身的比較優勢,有選擇地增加互補性產品的輸出,并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而對非互補型的低端產品的輸出加以限制,對中巴雙方具有相似性的輕工產品降低出口量,以削弱對方反傾銷的意愿或動機,減少雙邊貿易摩擦和我國的損失。
關鍵詞:中日關系;經濟貿易;現狀;影響因素
一、中日貿易現狀
縱觀近年來各國間國際貿易蓬勃發展,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發展可謂是如日中天,發展勢頭銳不可當!在諸多貿易伙伴國中,日本一直是我國的重點關注對象。作為我國近鄰,自1972年9月兩國經濟破冰以來,中日兩國就開始建交開展全面的經濟合作,截止到2014年日本已成為中國第四大貿易伙伴和第三大外資來源地,中國則成為日本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進出口貿易額均位列第一。
(一)雙邊貿易規模擴大
從商務部2001年到2014年數據分析,中日經濟發展十分穩定,形成良好的貿易合作趨勢。總體來說,以2012年為界,2012年以前總量規模都是逐年增加,常年保持20%之上的貿易增速。在2009年,受到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出現偶然年度的負增長,但金融風暴過后的2010年雙邊貿易煥發強大動力,進出口分別增長35%、23%,總體來看,2001年到2012年的12年間,中日雙邊貿易總額增長到近4倍。自事件發生后,導致中日政治關系幾近斷交,這種政治冷氣候明顯蔓延到經濟領域,兩國雙邊貿易量在此之后每年縮減,中日貿易關系出現明顯下滑信號,態勢萎靡。
(二)貿易逆差加劇
2001年到2014年中日貿易數據顯示貿易逆差呈明顯擴大趨勢。雖進口增幅和出口增幅相差不大,但常年維持貿易逆差態勢。其中,2001年逆差額為21.5億美元,到2012年逆差額高為261.6億美元,相比大幅增長了12倍。雖然在2012年后兩國貿易因政治等原因一時冷卻,使得在中國進口猛降,同時出口只是受到微弱影響的共同作用下我國貿易逆差在急速縮減,但逆差態勢依舊不變。
二、影響因素分析
中日兩國緊密的經貿關系來源于中日兩方不同優勢的要素稟賦和互補性的產業結構,經貿規模則又受制于國內經濟和政治外交環境等。
(一)積極因素
1.要素稟賦差異
要素稟賦制約一國以何種角色參與國際分工,其結果是該國貿易生產方式必定傾向于生產和出口密集使用豐富要素的產品。中國掌握著絕對龐大數量的廉價勞動力,使得我國的勞動密集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存在極大優勢!日本自1970年開始,其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就轉向具有高附加值的資本密集型產業,其工業制成品一度稱霸全世界,截止到現在制造業一直處于產業鏈高位。兩國要素稟賦帶來的貿易分工方式決定了中日貿易有巨大的發展可能性!
2.產業結構互補
中國出口產品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初級產品上。2014年間商務部網站顯示中國出口位列前三的是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占出口額三分之二,同年中國進口額有近六成左右產品集中于機電、賤金屬及制造和化工業。雖然個別行業如機械電子等行業中日貿易也存在競爭性,但日本處于產品研發和設計的上游階段,而中國則處于原材料的提供方或是產品的組裝低檔環節。
(二)消極因素
1.迥異的經濟發展形勢
入世以來中國以舉世矚目的增速趕超其他各國第二大經濟體,成為國際奇談。入世后我國在實施穩健或積極財政政策同時積極轉型產業就結構,需求動力十足。日本則是國內需求萎靡,財政赤字嚴重,繼2008年次貸危機后,日本緩慢恢復的經濟再遭2011年日本大地震影響,日本經濟一盤慘淡。綜上,生產貿易的結果必然是中國對日本的逆差不斷增加!
2.不穩定的政治關系
由近兩年的貿易額很直觀明了地看出政治影響或將成為未來中日經濟穩步發展的關鍵因素。2004年日本時任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致使兩國政治緊張同樣波及經濟,中日雙邊貿易額雖增長,但對比2003年的高位增長率,2004年當年及之后年份的增幅卻黯然失色。事件發生后日本出口額也明顯縮減。
三、加強中日合作的建議
中日是隔水緊鄰的貿易伙伴,未來中日經濟合作的空間和潛能仍值得發掘。
(一)轉變外貿產品模式
從貿易模式可知,中日雙邊貿易中中國角色是勞動密集產品的出口方,附加值低,浪費嚴重,生態壓力大等,中國應盡快促使產業結構,增加人力資本投入,賦予中國制造產品更多價值!
(二)建立多元化外交關系
國家對日政治態度殃及我國對日貿易,作為拉動我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的“國際貿易”,不能把重心過多過大地放在某一伙伴國身上,我國應進行多元化投資,尋求與其他各國的貿易合作,分散風險。
(三)加強經濟貿易對話
中國和日本的雙邊貿易合作關系對兩國的戰略規劃都意義深遠,但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兩國的政治關系數次冷卻甚至斷交,雙方外交關系千瘡百孔。為避免政治因素殃及經濟,中日雙方都應主動出臺措施加強經濟合作回話機制,著力經濟外交!
參考文獻:
[1]徐長文.建立中日韓自貿區促進亞洲一體化進程[J].國際貿易,2013.
[2]王楊陽.中日貿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中國外資,2012.
關鍵詞:需求偏好;收入水平;貿易結構;計量分析
The Empirical Research to Similar Preference of Demand
Abstract: The preference of demand is not always reflected by the incomes level of the varieties of country ,so it is determined by various ingredients ;under the open market condition , the countries which have the similar income level and preference of demand are likely to form trade structures that obviously deviate from the situation of the theory of demand preference , because there are so much determinative ingredients ,for example ,the different prices of commodities and services caused by process and the endowment of factors of products or technologies ,and the restriction by governments or FTAs.
Keywords: the preference of demand ;the income level ;trade structure ;econometric analysis
一、前言
2003年全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高達8512.1億美元,比上年?粼?304億美元,增長37.1%,為1980年以來增速最快的一年;進、出口貿易規模分別突破4000億美元大關,其中出口4383.7億美元,增長34.6%;進口4128.4億美元,增長39.9%;全年實現貿易順差255.3億美元,比上一年度降低了16%。2003年,年中國與主要貿易伙伴雙邊貿易實現全面快速增長,2003年中國的三大貿易伙伴國分別是日本、美國和歐盟,與日本、美國、歐盟等3大貿易伙伴的雙邊貿易總額均突破千億美元大關。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日本連續11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2003年中日貿易額的增長幅度為31.1%,貿易總額達1335.8億美元,但新華社沒有給出進口和出口的分類數字;中國同其第二大貿易伙伴美國的雙邊貿易在2003年增長了30%,達到1263.3億美元,中美貿易順差超過500億美元;而中國同第三大貿易伙伴歐盟的雙邊貿易在2003年激增了44.4%,達到1252.2億美元。
中國與韓國和東盟國家的貿易也保持了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雙邊貿易增長速度均在20%以上,貿易增長速度均超過了40%。
中國同世界各國進出口貿易發展勢頭良好。依據瑞典經濟學家林德爾(Linder,1961),影響不同國家之間貿易格局的主要因素是國內需求特征,因此各國應該與具有相似需求的國家存在大量貿易額。中國的貿易情況是否符合林德爾的需求相似偏好理論呢?本文將通過對中國2003年國別貿易結構進行實證檢驗,說明中國的貿易情況偏離了需求相似偏好理論。
二、中國貿易結果的計量經濟分析
(一)需求相似理論簡述
需求相似理論又稱偏好相似理論,是瑞典經濟學家林德爾于1961年在其論文《論貿易和轉變》提出的。林德爾認為國際貿易是國內貿易的延伸,產品的出口結構、流向及貿易量的大小決定于本國的需求偏好,而一國的需求偏好又決定于該國的平均收入水平。這是因為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產品的出口建立在國內基本需求基礎上。其次,產品流向、貿易量取決于兩國需求偏好的相似程度。最后,一國需求偏好取決于該國的平均收入水平。平均收入水平越高,對消費的需求的質和量都會提高;平均收入水平越高,對先進的資本設備需要越高。因此兩國人均收入相同,需求偏好相似,兩國間貿易范圍可能最大。但如果人均收入水平相差較大,需求偏好相異,兩國貿易則會存在障礙。
若兩國中一國具有某種產品的比較優勢,而另一國沒有對這種商品的需求,則兩國無從發生貿易。因此,各國應當出口那些擁有巨大國內市場的制成品,即大多數人需要的商品,一國在滿足這樣一個市場需求的過程中,可以從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國家獲得出口該類商品所必需的經驗和效率,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國家之間的貿易量是最大的。基于該理論,企業首先應選擇國內市場巨大的產業進行出口貿易,同時最有可能發生在偏好相似的國家之間(往往是相鄰國家市場),因此,國際化經營往往表現為漸進式。漸進式國際化經營的產業往往是國內外需求偏好相似的產業,根據林德爾的理論,國際貿易被視為國內貿易的延伸,因此產業一開始往往表現為國內經營,待國內市場飽和后或因偶然機會(被動地)才向外延伸到國際市場,根據需求偏好相似原則,首先選擇的是相鄰國家市場,而后才是全球市場。
林德爾還認為,一國將出口那些國內需求規模大,或如他所聲稱的“具有代表性的需求”的產品。按其所述,這種結果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廠商往往對國內生意的機會更敏感;發明、創新也往往由國內市場沒能解決的問題所激發;對新產品的不斷改進也只有在為國內消費者的接受的情況下,才能帶來顯著的成本降低。
(二)對中國貿易的實證檢驗
中國貿易結構是否符合需求相似偏好理論,與貿易國的國民收入水平高度相關呢?下面筆者將對中國2003年的貿易情況進行分析,分析中國貿易結構對該理論的符合程度。
1. 中國貿易國別綜述
中國2003年國別貿易情況結構如下圖所示:
1. 數據來源:《國際貿易》,2004(2);吳海英,劉仕國《世界經濟統計資料》。
2. 世界銀行在《1997年世界發展報告》中規定,低收入國家:1995年人均GNP低于765美元;中等收入國家:766~9385美元;高收入國家:高于9386美元。中國1995年人均GNP為620美元。
圖1 2003年中國國別貿易結構圖
由以上圖示可以看出,中國的大部分貿易伙伴國集中在亞洲、歐洲,中國與美國和日本的貿易量占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相當大比重(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國2003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1051美元,屬于中低收入國家,而中國的幾大貿易伙伴國美國(37460美元)、日本(33063美元)、中國香港(24163美元)、中國臺灣(13252美元)、韓國(10915美元)、德國(26046美元)等都屬于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根據林德爾的需求相似理論的觀點來看,中國與中低收入國家或地區的貿易應該占較大比重。而從上圖1的結果來看,初步判斷中國的進出口貿易情況與需求偏好理論有較大出入。
2. 計量經濟分析
(1)模型的建立
根據2003年中國進出口貿易國別情況,對中國貿易伙伴國國民生產總值與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差額絕對值的對數、三類收入水平的國家、前二者的乘積、以及中國與各國進出口總額的對數構建回歸方程,前三者為自變量,最后一個變量為因變量,檢驗三個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程度。利用數理統計分析方法,可以建立多元線性回歸的數學模型:
LNXM = C(1) + C(2)*LNAVGDP + C(3)*CLASS + C(4)*GDPC………..(1)
其中,LNXM為中國與各國進出口總額的對數,LNAVGDP為中國貿易伙伴國國民生產總值與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差額絕對值的對數,代表貿易伙伴國的收入水平;CLASS為依據世界銀行按收入將各國分為三類,代表貿易伙伴國的收入類別;GDPC為CLASS與LNAVGDP的乘積,代表伙伴國的收入階段;我們構造CLASS和GDPC虛擬變量的目的在于考察收入結構對進出口貿易總額的影響。
論文摘要:對國際勞工標準是否應與國際貿易掛鉤問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有截然相反的態度,本文闡述了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相掛鉤的原因,分析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問題兩種不同態度的理論基礎,并論述了當前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1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的關系概述
“國際勞工標準”是由國際勞工組織制定的,一般是指由國際勞工大會通過的公約和建議書等一系列國際法文件所體現的旨在保護全世界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國際規范。國際勞工標準的產生一定程度上源于國際貿易競爭。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之間的聯系可追溯到19世紀,美國率先于1890年開始禁止進口囚犯生產的產品,并于1930年將禁止進口的范圍擴大到所有強制性勞工生產的產品。
二十世紀末以來,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極力主張將勞工標準問題與國際貿易掛鉤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1)在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緩慢,而廣大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迅速增強,發達國家惴惴不安,因此發達國家將自身發展困境統統歸咎于發展中國家的低勞工標準。(2)wto多邊貿易體制中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際勞工標準所特有的復雜性、隨意性、隱蔽性等特點迎合了發達國家設置新的貿易壁壘的需求。通過將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不僅扼制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競爭力,而且轉嫁了其國內經濟發展危機。
2對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問題兩種不同態度的理論基礎
2.1支持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的理論依據
在主要發達國家,認為國際勞工標準與國家貿易應予掛鉤有“人道主義論”、“貧困進化論”、“移民壓力論”、“社會傾銷論”等幾種觀點,但其主流觀點是“社會傾銷論”。
“社會傾銷論”認為,一些發展中國家使用童丁以及囚犯來生產出口產品,導致產品的勞動力成本很低。還有些發展中國家禁止勞工建立工會組織,導致工人工資被隨意壓低,工時被隨時延長,這事實扭曲了產品的正常成本,致使生產成本降低。該情形使發達國家的出口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大為減弱。這種因低勞動力成本形成的出口產品競爭優勢使其在國際貿易中具有“比較優勢”,這種優勢,可以認為是對出口產品的變相補貼,違反了國際貿易自由化的宗旨。這種由于種種原因致使勞動工資低下及其他社會條件惡劣形成的出口產品競爭優勢就是社會傾銷或日勞動力傾銷、福利傾銷。這種社會傾銷現象會導致執行高勞工標準的國家將面臨一系列負面影響。所以該理論認為應將勞工標準和國際貿易掛鉤,對低勞工標準的國家予以貿易制裁,而不能僅僅是發展中國家獲得利益。同時將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以貿易制裁促進勞工標準的提高是防范不正當競爭、恢復和維護公平競爭局面所必需的。
2.2反對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的理論依據
對發達國家的勞工標準應與國際貿易掛鉤的主張,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均持否定態度。其否定的理論大致包括特“比較優勢論”、“特定文化論”、“投資區位調整論”、“與貿易無關論”等幾種觀點,但其主流觀點是“比較優勢論”。
“比較優勢論”認為,不同國家的勞工標準存在差異符合公平競爭原則。發達國家的“社會傾銷論”完全抹煞了國際貿易的理論基石即比較優勢理論,否認從發展中國家獲得利益。有“優勢”是進行國際貿易的基礎。目前的發展格局只能是發達國家的資本、技術優勢和發展中國家勞動力資源優勢的比較格局,國際貿易自由化也只能在此基礎上的逐步自由化。如果按照發達國家要求制定統一的勞工標準來限制發展中國家比較優勢的邏輯思路,也就意味著發展中國家也同樣可以要求限制發達國家資本、技術優勢的發揮。這樣有違開展國際貿易的宗旨。發展中國家認為,勞動力成本的國際差異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勞動力成本如同各國的自然享賦一樣是一個外在變量,它所形成的比較優勢是國際分工和貿易的基礎,這種比較優勢,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有好處,不會對發達國家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是兩個領域的范疇,要真正提高世界的整體福利水平是通過貿易自由化發展全球經濟,而不是將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限制國際貿易的自由化發展。
3當前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3.1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的實踐
雖然到目前為止發達國家沒有將勞工標準納人wto多邊規則中,但為了進一步促進貿易與勞工標準問題掛鉤,發達國家正以雙邊貿易協定為突破口,積極推行國際勞工標準。例如。2001年正式生效的《美國一約旦的自由貿易協定》,首次將勞工與環保標準納人其協議內容。此后,2003年,美國與新加坡、智利、越南、柬埔寨等國的雙邊貿易協議中也都納人了勞工標準。
3. 2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的發展趨勢
作者認為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是必然趨勢,其理由主要在于:
(1)它符合各國的長遠利益。目前仍存在著生產商為獲得較高利潤而壓榨勞動者的情況。低成本策略不僅損害了人權,更破壞了國際貿易中的公平競爭秩序。各國出于自身經濟利益的考慮可能很難對某些不當的降低標準行為做出公正的處理,但各國對自己的進出口貿易都相當敏感,因此將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有利于促進國際勞工標準的實施,最終更好地維護各國勞工的基本權利,它符合各國的長遠利益。
【論文摘要】中印兩國互為鄰國,也是世界上經濟產出增長率最快的兩個國家,雙邊貿易額在近10年內增長了近20倍。同時兩國貿易摩擦態勢也愈演愈烈,目前印度已經超過美國、歐盟等發達經濟體成為對華發起貿易摩擦最多的國家。本文以中印貿易摩擦所面臨的新形勢為出發點,分析兩國貿易摩擦的新特點,并且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論文關鍵詞】中國;印度;貿易摩擦
21世紀以來,中印雙邊貿易迅速發展,與此同時,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也逐年上升。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后,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印度出臺了一系列針對中國產品的貿易救濟手段,對中國出口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那么,中印貿易摩擦呈現怎樣的新形勢,具有什么特點,應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應對?本文將集中回答上述問題。
一、中印貿易摩擦的新形勢
印度一直是貿易救濟領域較為活躍的國家,1994年,印度對中國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由此揭開對華貿易摩擦的序幕。十幾年來,中印貿易摩擦不斷發展,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后,印度更是開始超常規地使用貿易救濟措施,中國成為印度貿易保護措施的主要對象,中印貿易摩擦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08年,印度對中國共發起17起貿易救濟調查。2009年,印度全年對華貿易救濟調查達到26起,從涉及的行業看,包括:化工產品12起,鋼鐵2起,紡織3起,汽車2起和其他產業7起。從貿易救濟的形式上看,包括反補貼1起,保障措施9起,特殊保障措施7起,進口限制措施1起。
除了對華頻繁發起貿易救濟下的各類調查以外,2008年下半年以來,印度還不斷地推出對中國出口產品的貿易歧視措施,主要包括對一些中國出口產品采取不合理的進口限制措施和重征進口稅。例如,頒布進口禁令,先后禁止中國玩具、牛奶等產品的進口,還對中國部分鋼鐵產品重征進口稅。上述歧視性的貿易措施,不僅在中印雙邊貿易關系中從未有過,在中國與其它WTO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交往中,也從未出現過類似情況。
與2009年相比,2010年印度對華貿易調查的案件數有明顯的下降,全年僅為11起。但是,橫向比較,印度對華貿易摩擦仍令人擔憂。以2010年上半年為例,共有13個國家(地區)對華啟動37起貿易救濟調查,在這些貿易救濟調查中,歐盟啟動了7起,位居各國之首,占比為18.9%;其次即是印度,為6起,占比達16.2%。在發展中國家啟動的19起貿易救濟調查中,印度啟動的調查數則位居首位,占比31.6%。這6起案件均為反傾銷調查,占同一時期印度對外反傾銷調查數的1/3,位居各國之首。從中國的角度看,印度則是同一時期對華反傾銷最多的國家。這樣一來,印度已成為金融危機以來對我國商品發起貿易救濟案件最頻繁的國家。
二、中印貿易摩擦的新特點
進一步觀察這一階段的中印貿易摩擦,不難發現,除了發生的頻率提高之外,該摩擦還呈現出以下一些新的特點:
(一)印度對華發起貿易摩擦的形式以反傾銷為主,但趨于多樣化
相比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對華貿易保護措施,2007年以前,印度對華發起的貿易摩擦手段顯得比較單一,主要是反傾銷,保障措施僅為1起。2008年后,印度對華發起的貿易摩擦中,反傾銷案件的總數及所占比重依然最大,但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反補貼措施都開始應用,且有不斷增加之勢,其中僅2009年1月,印度對中國發起的6起貿易救濟立案調查,就包括反補貼1起,保障措施2起,特殊保障措施2起以及進口限制措施1起。
(二)印度對華發起的貿易摩擦涉案金額增大
2005年之前,印度對華反傾銷案的數量雖多,但大部分案件的涉案金額較小,2005年之后,印度對華貿易調查案的涉案金額開始大幅提高。2008年后,涉案金額更是屢創新高。其中,2008年印度對華貿易調查涉案金額達16.7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20倍。僅2008年10—12月,印度即連續對華發起10起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達15.4億美元。這一時期的子午線輪胎案、青霉素工業鹽案、熱軋鋼案涉案金額均過1億美元,青霉素工業鹽案金額達2.3億美元,成為國際上對華醫藥產品反傾銷涉案金額最大的案件,而熱軋鋼案則達到創紀錄的6.86億美元。
(三)印度對華貿易摩擦觸及新的領域,對個別產業影響深刻
一直以來,印度對華貿易摩擦的產業比較集中,涉及的多是勞動密集、低附加值的產品,主要包括化工產品、藥品、紡織品、日用品和鋼鐵產品等。金融危機以來,在傳統領域摩擦頻繁的情況下,印度對華貿易調查開始觸及新的領域,最典型的案件是,2009年4月,印度對我國生產的同步數字傳輸系統(SDH)發起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達8.8億美元,這是中國高科技產品遭受的首起反傾銷案件。 轉貼于
與此同時,在我國部分產業所遭遇的貿易摩擦中,印度已成為最主要的發起國,對這些產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以2009年為例,當年共有8個國家(地區)對我國石化產品啟動貿易救濟調查。其中,印度就啟動了12起,占比52.2%,位居首位。而在國外對華紡織產品發起的19起貿易救濟調查和對有色金屬啟動的6起貿易救濟調查中,印度也分別和美國、澳大利亞同時位居首位。其中,在紡織品貿易救濟中,印度和美國啟動的調查數均為3起,占比各為15.8%;而在針對有色金屬的貿易救濟中,印度和澳大利亞啟動的案件均為2起,各占1/3。
(四)印度對華發起貿易摩擦的隨意性增強
金融危機的爆發使本就奉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印度對華發起貿易摩擦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印度政府為了保護國內企業,增大了對中國產品發起貿易摩擦的隨意性。比如,2008年10月,印度專門針對中國的電力設備設置標準。同時,印度存在對同一產品前后多次發起調查的情況,如2008年5月對瓷磚反傾銷日落復審做出繼續征稅裁決,2008年10月又提起瓷磚反傾銷,并于2009年10月裁決征收反傾銷稅。而2009年以來,印度大量使用的貿易救濟手段轉變為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相對反傾銷而言,這兩種措施具有更強的主觀隨意性,而且周期極短。
三、中印貿易摩擦的應對策略
(一)加快產業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
中印兩國主要生產國際分工中的勞動力密集型產品,技術含量低、競爭性和可替代性強使這些產品貿易容易引發摩擦,貿易摩擦的破壞力也尤其突出。當前印度制造業結構調整的趨勢并不明朗,產業優勢依然集中在低技術含量的產品生產上,產業升級明顯慢于中國。因此,中國應抓住這一時機,加快產業升級,提高自身產品技術含量,出口中、高附加值產品,減少利用低價戰略向印度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避免成為印度貿易保護的主要對象。
(二)針對印度的國家貿易政策實行產品差別化,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
研究發現,中印兩國貿易摩擦涉案集中的產業均是印度國內重點發展并且實行貿易保護的產業。因此,在對印度出口商品時,企業應該針對自身產品做好出口計劃,注意避開受印度政策保護的商品領域。同時企業應做好并完善自身的貿易預警機制,控制商品的出口增長率。另一方面,企業應該實行多元化市場戰略,降低自身對單一目標市場的依賴程度。
(三)增強企業應對保障措施的能力
2009年以來,印度大量使用的貿易救濟手段轉變為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尤其是專門針對中國的特保措施。對于中國企業而言,應對保障措施的經驗和能力還比較欠缺。對此,企業平時要對產品的原始資料多做整理和積累,應該在行業協會或者商務部的幫助下及時應對,同時要注意進行積極的法律抗辯和游說工作,力爭用數據和事實證明自身在調查期內并沒有擾亂對方市場。
論文關鍵詞:中亞五國,農產品貿易,互補性
中亞五國與中國毗鄰,地域遼闊,土地資源豐富,屬于典型的大陸氣候,具有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條件,農業生產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中亞五國在以土地密集型為主的農產品生產上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如哈薩克斯坦的小麥,烏茲別克斯坦的棉花等。然而,在以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為主的農產品生產上還比較欠缺國際貿易論文,尤其是反季節水果、蔬菜以及加工農產品等。我國是農業生產大國,農業生產的優勢不在于農業生產資源而在于農業生產水平高,因此,我國與中亞五國在農業合作領域,尤其是農產品貿易方面存在著十分廣闊的合作前景。隨著上海合作組織自由貿易區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和中亞五國農產品貿易會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布媧鶼·阿布拉2008)。總的來說,積極開展與中亞五國的農產品貿易,加強農業區域經濟合作,對于我國農業“走出去”戰略和農產品貿易市場多元化戰略的實施,對于提高我國糧食安全和資源性短缺農產品的供給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期刊網。
一、中國與中亞五國農產品貿易現狀
(一)農產品貿易總量與趨勢
中國與中亞五國的經貿合作由來已久,聞名與世的古絲綢之路就是雙方經濟貿易與文化往來的有力見證。在經貿交往的過程中,中國與中亞五國在農產品貿易領域形成了較好的歷史基礎。自2000年以來,中國與中亞五國農產品貿易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時期。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給雙邊農產品貿易合作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合作平臺。2003年《上海合作組織多邊經貿合作綱要》規定把農業等領域作為經濟合作的優先方向,并制定出了相應的實施措施和計劃。2006年上合組織部長級會議也再次強調,要把農產品貿易和農業合作作為重大的合作領域。在近十年中,中國與中亞五國農產品貿易得到的高速的發展。
2000年中國與中亞五國農產品貿易總額僅為10102萬美元,其中出口2941萬美元,進口7161萬美元。到2009年國際貿易論文,雙邊農產品貿易總額已經上升到52386萬美元,其中出口27335萬美元,進口25051萬美元。不考慮物價與匯率的情況下,總貿易額增加了4.2倍,年均增長17.89%,其中出口增加了8.3倍,進口增加了2.5倍。從貿易趨勢來看,在過去的十年中,除2002年和2009年外,中國從中亞進口農產品要大于出口農產品,雙邊貿易一直呈逆差。從貿易總量來看,中國與中亞五國農產品貿易規模還較小,農產品貿易額占中國農產品貿易的比重不到1%。
表1中國與中亞五國的農產品貿易額單位:百萬美元、%
年份
進出口額
哈薩克
斯坦
吉爾吉
斯斯坦
塔吉克
斯坦
土庫曼
斯坦
烏茲別
克斯坦
中亞五
國合計
占中國農產品進口、出口及總額比重
2000年
出口額
13.49
2.97
0.27
2.09
10.59
29.41
0.18
進口額
47.30
7.16
3.43
3.71
10.01
71.61
0.37
進出口總額
60.79
10.13
3.70
5.80
20.60
101.02
0.28
2001年
出口額
16.55
3.50
0.51
2.47
11.68
34.71
0.21
進口額
49.22
13.10
2.12
1.12
2.99
68.56
0.03
進出口總額
65.77
16.60
2.63
3.59
14.67
103.27
0.05
2002年
出口額
29.28
5.60
1.14
2.42
11.77
50.21
0.27
進口額
17.32
3.04
0.77
0.42
24.66
46.22
0.21
進出口總額
46.60
8.64
1.91
2.84
36.43
96.43
0.24
2003年
出口額
34.81
7.90
4.12
1.49
10.17
58.48
0.26
進口額
48.05
6.74
13.60
3.50
162.84
234.72
0.77
進出口總額
82.86
14.64
17.72
4.99
173.01
293.20
0.56
2004年
出口額
30.14
7.80
2.27
1.66
15.46
57.33
0.24
進口額
51.90
13.56
3.36
9.91
339.40
418.13
0.99
進出口總額
82.04
21.36
5.63
11.57
354.86
475.46
0.72
2005年
出口額
53.83
21.90
2.38
3.07
15.38
96.57
0.35
進口額
42.90
17.74
5.49
16.90
389.98
473.00
1.05
進出口總額
96.73
39.64
7.87
19.97
405.36
569.57
0.78
2006年
出口額
54.12
60.05
3.78
1.80
15.92
135.67
0.42
進口額
61.45
28.86
7.42
9.40
512.28
619.41
1.20
進出口總額
115.57
88.91
11.20
11.20
528.20
755.08
0.90
2007年
出口額
85.19
74.79
6.68
2.59
24.81
194.07
0.50
進口額
35.22
34.17
1.45
21.48
320.15
412.47
0.63
進出口總額
120.41
108.97
8.13
24.07
344.96
606.54
0.58
2008年
出口額
123.62
90.67
9.23
6.71
39.57
269.79
0.81
進口額
26.72
42.76
3.82
24.73
291.60
389.64
0.45
進出口總額
150.34
133.43
13.05
31.44
331.17
659.43
0.55
2009年
出口額
127.16
94.01
12.12
6.31
33.75
273.35
0.67
進口額
19.19
10.50
3.28
27.65
189.88
250.51
0.33
進出口總額
146.35
104.51
15.40
33.96
223.63
國際物流是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是國際貿易的必要條件,并已成為影響和制約國際貿易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國際物流與國際貿易的關系已被廣大學者所關注。吳正芳(2007)在其碩士論文《湖南省國際物流產業發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一文中運用計量經濟學的方法,通過對湖南省國際物流產業與湖南省進出口貿易的相關分析以及湖南省出口貿易與湖南省國際物流總產值、湖南省進口貿易與湖南省國際物流總產值之間的多個模型比較分析,應用平穩性檢驗、基于 VAR 模型的協整分析方法和格蘭杰因果檢驗,實證了它們之間存在著長期穩定的關系和明顯的格蘭杰因果關系,而且國際物流產業對進口貿易的影響最為顯著。
楊長春(2007)選取了北美、日本、歐洲三個國際物流發展較早和貿易最為活躍的地區,對其進出口貿易總額和貿易貨物海運運輸量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了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得出了二者之間具有反饋性的互為因果關系的結論。
林青(2009)以貿易成本作為切入點,將國際物流的每一過程融入到國際貿易相關的商品流通環節中,最后論證了物流成本的降低可以節省公司財務成本、時間成本以及信息甄別成本。王領(2010)運用協整理論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對上海市1978-2008年間的貨物運輸量、港口貨物吞吐量與進出口貿易數據進行了分析,得出了三者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且港口進出口吞吐量和進出口之間具有單向因果關系,進出口額的增加會在長期內促進上海市港口吞吐量的增加,但吞吐量的增加并未對進出口額的增加起到促進作用。而另一方面,在短期內進出口額的增加是貨物運輸量增加的單向Granger原因,長期內,運輸量的增加是進出口額增加的單向Granger原因。
王友麗, 王健(2011) 對臺灣1989-2007年間水產品進出口貿易額和運輸、倉儲與通訊產業值數據利用協整理論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進行分析,得出臺灣水產品進出口貿易與物流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即長期均衡關系),且物流是水產品貿易的單向Granger原因,物流能促進臺灣水產品的貿易而反之不然。張永浴(2011)運用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對中泰邊雙邊貿易額和貨物吞吐量進行了分析,得出中泰貿易和中泰物流間存在反饋性互為因果關系,并且雙邊物流能力對貿易的促進作用比貿易對物流的促進作用大,從而奠定以物流為著力點,促進雙邊貿易額增長的觀點。
高秀麗,孟飛榮(2012)根據廣東省1978-2010年進出口貿易額、港口吞吐量和貨物運輸量年度時間序列數據,運用協整理論和VAR模型、脈沖響應函數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廣東省對外貿易與國際物流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廣東省對外貿易與國際物流之間存在長期均衡的協整關系; 國際物流對對外貿易的影響較為顯著,而對外貿易對國際物流的影響不顯著。
2、國際物流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研究
早期的國際貿易理論研究建立在“零交易成本”的嚴格假設基礎上,不考慮貿易的交易費用和國外的運輸成本,但這一假設并不符合實際情況。隨著研究假設條件的逐步放寬,國際物流成本作為國際貿易交易費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Zhong Ming(2011)文章利用協同機制分析了港口物流與對外貿易的協同度,以大連港為研究實例,結果證明了模型的有效性。鄧鳳祥(2003)指出國際物流成本是為了實現國際貿易,貨物自生產完畢到投入銷售的整個為國際貿易需要的物流過程所支付的成本總和。王昱祺(2010)從地理與經濟條件、物流規模、基礎設施、港口管理與服務水平以及發展潛力幾個方面考慮,建立了我國國際物流發展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并應用該指標體系對我國主要港口的國際物流發展水平進行了客觀地評價。鐘建軍(2010)從產業集群視角出發研究港口物流集群化發展及其對對外貿易的影響,構造了港口物流產業集群集聚度指標,并以寧波港為例實證分析了寧波港港口物流產業集聚規模與港口物流吞吐量對實際自營進出口總額的影響,認為港口物流產業集群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港口物流產業集群的集中度越高,對對外貿易影響的增量系數、彈性系數越大。彭汝佳(2011)在分析港口物流水平對對外貿易影響作用機理的前提下,建立了港口物流評價體系,選取我國五大港口群中具有代表的 18 個港口為樣本,建立結構方程模型分析沿海港口物流發展水平影響對外貿易發展的程度以及從哪些方面來影響對外貿易發展。齊領軍(2012)將貿易時間分解為貿易便利時間和物流時間,通過擴展的引力模型研究貿易時間對東亞地區貿易的影響。認為貿易便利時間和物流時間都會對國際貿易產生顯著的影響,但是物流時間比貿易便利的影響更大。一國出口總貿易時間延長10%,該國出口貿易量將減少5%。且不同出口國之間的相對總貿易時間增加10%將導致時間敏感產品的出口比值下降5.5%。而零部件出口比值將下降7.7%。
3、綜合述評
從上述國內外研究現狀可知:學者們在研究國際物流對對外貿易的影響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研究所選取的指標如港口貨物吞吐量、進出口總額、港口物流增加值等較為單一,但為什么選取這些指標并沒有給出詳細原因,且通過計量經濟模型分析得到的各研究結果能對國際物流對國際貿易的影響進行概括描述,但研究重復性較高。
參考文獻:
[1]王領.對外貿易與現代物流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上海市 1978-2008 年的數據[J].國際貿易問題,2010(1):59-65.
[2]段虹宇.國際物流與國際貿易[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8(32):18-20.
[3]孔原.國際物流與國際貿易關系的實證研究 [J]. 沈陽工業大學學報 ( 社會科學版),2010,3(4):335-340.
[4]張寧.淺析現代物流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J].國際貿易, 2010(1):97-98.
[5]陳虎,楊勇攀.區域經濟發展與物流能力因果關系的實證檢驗 [J]. 統計觀察,2010(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