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30 17:33: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校園文化建設方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二、目的
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讓學生有豐富多彩、絢麗燦爛、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讓新生快速融入學院之中,開始自己多彩的大學生活。
三、實施內容
1、文化活動
包含演講比賽、歌詠比賽、文化講座(禮儀、勵志、藝術欣賞等)、書畫攝影展、2009年開學典禮文藝晚會、社團活動等,《準空姐的私密生活》演員校園海選活動。
2、體育比賽
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等比賽。
3、社會公益活動
積極參加新老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
4、校園媒介
利用《西航院時報》、《西航院廣播站》、《西航電視臺》等校園媒介,長期推動校園文化活動,促進校園文化發展。
四、實施方法和步驟
第一階段(新生軍訓期間8月8日——8月27日)
1、宣傳學院的已有社團,組織有興趣的新生加入相關社團,創建新的社團,組織有興趣的新生參加。在學院原有的校園社團基礎上,擬組建的社團有:①、國標舞社團;②、西航話劇團;③、攝影社團。
2、組織新生在軍訓期間舉辦歌詠比賽。
3、協調有關部門擬在軍訓期間給新生放1—2場電影。
4、組織新生在軍訓期間開展各種體育比賽(包含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成立新生足球隊、籃球隊,開學后與老生進行四場(籃球、足球各兩場)友誼賽。
5、舉辦文化講座(主題擬定為心隨夢想,一起飛翔系列講座之大學——我夢想起飛的地方)。從心理、生活、學習上輔導新生,讓他們快速適應大學生活。
6、舉辦新生軍訓生活征文比賽(主題擬定為“結緣西航,放飛夢想”之軍訓生活征文)。征文可通過校園媒介播出、刊發。
7、與相關部門協調,組織新生進行一次社會公益活動,既是對新生進行了一次思想教育,也為日后學院的宣傳積累了素材。
8、舉辦感恩專題講座,弘揚感恩文化,倡導新生在軍訓期間,給自己的父母寫一封感恩信,以此彰顯我院與眾不同的校園文化和教育模式。家長收到信后定會有所感動,家長會對學院有更新更高層次的認識,這樣更有助于新生的穩定工作。
9、校園廣播站每天給新生免費送上祝福歌曲(開學后收費)。
第二階段(開學階段8月28日——9月28日)
舉辦第一屆西航院“校園文化月”,活動包含:
1、開學典禮文藝晚會(院長在晚會上宣布“校園文化月”開幕)。
2、新老生體育賽事(籃球、足球等)。
3、演講比賽(主題擬定為“我的大學”)。
4、開展系列文化講座(禮儀、勵志、藝術欣賞),此項活動可延續至寒假。
5、舉辦全院學生、教職工合唱歌詠比賽。
6、舉辦“西航院第一屆書畫攝影展”。
7、學院各學生社團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院領導深入社團,給予各社團一定的經費支持,掀起社團文化活動的。
8、啟動《準空姐的私密生活》電視劇拍攝的前期工作,在校園內海選演員。
9、組織新老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
10、校園媒介全力跟進,為校園文化活動宣傳、造勢。
五、實施部門與參與人員
在院領導的直接領導下,協調學院各個部門,全力配合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與活動。院學生處、團委、院辦和宣傳處牽頭,組織實施。
六、相關問題說明
1、校園文化建設與活動需要經費的支持方能實現。
2、校園文化建設與活動需要全院每一位教職工的配合與支持方能實現。
3、部分校園文化建設與活動可延續至寒假前,社團活動為長期開展。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教育方針和上級有關精神要求,著力體現“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健康人格的顯著特征,是推動人不斷進取的動力系統和心理支撐”這一根本規律,在“揚起自信的風帆”教育理念引領下,構建并不斷完善與時俱進的、具有濃厚育人氛圍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
二、總體目標
校園文化體系建設要以培養優良校風、學風為目標,努力將“尊師、愛生、文明、守紀”的校風和“勤奮、踏實、認真”的學風鑄就成校園精神,加強學校精神文化、形象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設工作,通過多彩的校園文化陣地和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提高的文明育人的環境。
三、工作原則
1、堅持弘揚時代主旋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
2、堅持抓特色、創品牌,突出不同區域、不同活動的特色和育人功能。
3、堅持整體氛圍營造充分體現教師和學生的主體性。
四、內容規劃設計
1、創設校園文化氛圍
(1)營造健康優美的校園文化環境。
從凈化、綠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設計和規劃校園環境建設:
思想道德:名人宣傳欄(每月一名人)、評比欄、校園新聞、警示牌(節水、衛生、愛護花草)
文化素質:英語走廊、教學動態展示欄、英語伴你成長
科技教育:氣象觀測站、科學家掛像、班級圖書角
藝術教育:學校整體建筑風格、學校大門、操場圍墻圖文、我有一雙靈巧的手專欄
心理教育:知心小屋
安全教育:警示牌、宣傳欄
(2)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
堅持開展符合學生特點、引導學生全面成才、深受廣大同學喜愛和支持的校園文化活動。
學校:學校每年要舉辦1—2次全校性的大型文化藝術教育活動,倡導學生參加,使廣大學生的藝術素質得到普遍提高,引導校園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發展。如讀書節、藝術節。
各部門:要積極開展各種健康有意的課外文化活動,占領學生的業余生活陣地。如:
教導處:古詩誦讀賽、朗讀比賽、演講比賽
德建組:六一兒童節以及各種重大節日的慶祝活動。
體音美組:運動會、各單項賽
各班隊:要利用班隊會,經常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小型的文化娛樂活動,活躍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讓全校學生自主參與,豐富第二課堂內容。
(3)建設良好的校風。
結合本校實際,通過制定校訓、校服等形式,形成自己的特色,使全體教師、學生在認識自我、改變自我、超越自我校訓的引導下,逐步確立校風,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素質和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
2、開展校園文化教育
(1)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育。
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教育片;利用各種紀念日,組織開展讀書宣傳活動;新隊員宣誓。舉辦各種知識競賽或演講會等活動,使學生從中受到直觀熏陶和潛移默化的教育。
——萬載縣第二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總結
回眸2016,從一開始,就有夢想。一句“同心筑夢”,讓我們現在仍然能夠感受到全校師生一年來為了萬載二小教育事業發展所展現出來的勇氣、毅力、智慧和汗水。2016年作為萬載縣教育系統校園文化創新年,我校積極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努力突顯本校特色和文化底蘊,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氛圍,取得了富有成效的提升,進一步推動學校以“清雅立德”為主題的校園文化發展,用頗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樹立學校育人品牌。
一、群策群力推動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是育人場所,而校園文化是展示學校魅力、突出環境育人的重要因素。萬載縣第二小學自搬遷到新校區以來,學校領導班子就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為了做好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讓校園文化不斷創新、得到長足發展,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成立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專門負責校園文化項目的打造與建設。
為了讓校園文化不斷創新,把校園文化作為學校育人的特色,學校專門成立了以校長丁瓊瑩任組長,后勤負責人郭學斌與主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林建華任副組長,其他行政人員任成員的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通過領導班子的集體智慧,群策群力,緊密圍繞我校以“清雅立德”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展開構思與設計,力求創新顯特色。
2.不惜代價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
雖然在2013年剛搬到新校舍來時我們設計了一個全新的校園文化建設方案并全面施工,讓校園著上了濃厚文化氛圍的彩裝,但隨著時間的侵蝕,有不少設施都陳舊脫落。學校乘著“校園文化創新年”這一活動之機,為了進一步校園文化建設上樹立品牌,更好地在教育均衡發展國檢上展示學校環境育人的魅力,2016年我校再次大投入地對校園文化進行了創新建設。
3.環境文化與內在文化并進,深化校園文化主題。
為了使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主題得到深化,在過去的一年,學校在打造校園文化方面采取了環境文化與內在文化雙線并進的做法開展校園文化建設。使得校園文化突顯環境育人之功效,更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活動設計與校歌等加強學生的精神文化建設。
二、至善至美展示校園文化成果。
通過精心設計與構思,2016年里萬載縣第二小學校園文化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總體來說主題更突出了、育人氛圍更濃了、由原來單一的環境文化發展為了環境與活動育人并行的立體式校園文化。通過校園文化的深入構建,學校特別注重借校園文化對學生素養的培育。
1.綠色長廊為孩子展示環境育人之特色。
為了讓校園環境文化主題突出、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打造優美的育人環境,學校特設計了一條綠色長廊,這一長廊不僅是學生接受校園文化熏陶的好場所,更是學校打造“清雅立德”主題文化的特色之路。整個長廊集育人格言警句、學生作品、令人奮進的勵志名言于一體。這條長廊的起點設于行政樓前廣場,廣場中有展示學?;顒蛹稗k學特色的展板,有醒目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字等安裝于廣場兩側墻體,使得一進校門就能體會到學校育人先育德的教育思想。除了墻體的美化以外,在長廊中還有一大特色就是在地面上也畫上了孩子做游戲的各種圖案,從而展現了學校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讓孩子在校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2.精美書屋為孩子提供精神食糧之陣地。
讓學生懂得讀書好的道理,知道讀好書的重要性,學校特建造了兩處精美的小書屋,并通過學生好書共享活動——各自提供一些自己覺得好的書放進小書屋與全校學生共享和學校再購置一些適合小學生讀的書充實到小書屋。這一個學期以來,在課間及放學后小書屋處就門庭若市,孩子們都喜愛到小書屋去找自己喜歡的書閱讀,與此同時學校再設計了一個大型讀書活動,把學校讀書風氣推向。
3.動聽校歌為孩子樹立立德愛校之思想。
在這校園文化創新年里,我校新譜寫制作了學校校歌——追夢。校歌的創建,不僅體現了校園文化再上一檔次,還將校園文化向立體方向發展。再通過全校性校歌的推廣學唱活動,對進一步強化校風、教風與學風建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效果顯著。
4.紛呈活動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之平臺。
在譜寫校歌的同時,學校還請校園文化專業設計機構結合校園文化主題策劃了一套校園文化活動方案。利用這個方案指導學校各類精彩紛呈的活動開展。通過各類活動的開展,不僅充分體現了學校素質教育這一育人根本要求,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自我展示平臺。與此同時,學校還將學生參加活動的精彩圖片及相關優秀作品再次上墻展示,不僅讓孩子在校嘗試到成功的喜悅,還激發了他們參與教育活動的熱情。
三、再接再厲譜寫校園文化新篇。
雖然說我們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已初具規模,同時也得到了上級部門的高度評價與贊揚,但我們深知,校園文化建設之路是無止境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教育理念的更新,在校園文化建設上也需要不斷創新發展。在今后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中,我們還想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發展:
1.編輯具有校園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
至今為止,我校還缺少一套具有我校校園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結合全縣教育系統開展的“三愛三淳”主題教育與學校特定的校園環境。對校本教材的內容我們有了一個初步的構思與設想,計劃將古城文化與學?!扒逖帕⒌隆蔽幕嘟Y合,編寫一套以古城文化為背景,以愛黨、愛國、愛家鄉為素材的校本教材。本套校本教材預計在2017年七月前定稿。
2.開設具有校園文化特色的校本課程。
要做到淳校風、淳師風、淳學風之“三淳”。認真用好校本教材、開設有針對性的校本課程顯得非常重要。我們計劃利用2017年上學期編寫出校本教材,在2017年下學期將開設與校本教材配套的校本課程,通過校本課程深入開展“三愛三淳”教育,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
3.布置具有校園文化特色的辦公環境。
關鍵詞 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家庭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23-0048-02
1 引言
校園文化對一個學校的發展尤為重要,因為它代表了校園精神,是校園整體環境以及文化形態的一種表現形式,同樣也是根植于校園中外顯文化與內隱文化的結合,對校園內學生的發展能夠產生極大的影響[1]。自“九五計劃”以來,我國開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教育”成為我國頂層戰略設計中最為關鍵的一步之一,近年來,雖然我國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由于城鄉差異等一系列現實問題,使我國城市教育與農村教育之間在各個方面仍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因此,農村的小學教育是必須要關注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國在農村教育方面的投入逐步加大,使得農村小學的教學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在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尚未能做到同步發展,存在一些不足。筆者結合多年在一線農村小學執教的經驗,就如何加強農村校園文化建設談幾點體會和建議。
2 我國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性不強 眾所周知,校園文化建設關乎是否能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這樣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近些年,政府及相關部門開始大力推動校園文化建設,使很多農村小學開始重視這一問題,但是,很多農村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都過于紙面化、形式化,與實際聯系不夠緊密。部分農村小學雖然也開展一些與校園文化相關的活動,但是這些活動還無法與校園、學生、教師很好地融合,使校園文化建設這一活動成為與農村小學校園格格不入的舶來品,不僅沒有給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以及成長環境,還浪費了公共資源,所以,我國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最主要、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沒有聯系農村小學校園的實際情況,可操作性、持續性不強。
校園文化建設的形式單一 農村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形式比較單一,只看重物質文化層面,忽略了人文精神層面,一味地追求校園文化活動的形式,忽略內涵[2]。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通常會采取文化墻、主題班會等活動形式。文化墻的設置大都是懸掛名人名言、名人畫像等,但這些內容中有很多并不符合小學生成長的實際;主題班會會選在重大節日時開展,而主題班會的開展過于形式化。這些形式單一的活動無法讓學生真正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除此之外,似乎也找不到其他更為豐富有內涵的有關文化建設的內容和形式。因此,形式單一是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另一個問題。
校園文化建設中師生參與度不高 在農村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參與其中的多為教師骨干,或者是學生班干部等,而大多數教師和學生多處于旁觀者位置。這樣就使得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無法真正融入、滲透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顯然,這樣的校園文化無法讓全體師生認同,也難以促進形成具有共同價值觀意義的校園文化。因此,校園文化建設師生參與度不高是我國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又一個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只有提升教師和學生的參與度,才能使校園文化建設獲得應有的效果。
3 改進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的思考
我國農村小學校園文化的建設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分別為政府方面、社會方面、校園方面以及家庭方面。
教育行政部門需加強規劃和指導 農村小學校園文化的建設需要一定的政策或者制度來規范和推進。相關部門應通過實際調研對校園文化建設制訂出適應當地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規劃,形成具體方案和指導意見,將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列入議程;要建立監管體系,對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進行監督和指導,確保農村小學校園文化的建設落到實處。
學校方面 在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學校是主體。我國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之所以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還是因為學校的主體責任沒有完全兌現。農村小學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時,首先應從本校、本地實際情況出發,制訂好本校規劃和實施方案,這一過程應最大限度引導、組織全校師生共同參與討論,將這一過程作為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實施過程要注重引導師生廣泛深入參與,同時對學校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善于發現,聯系實際及時修正,要突出校本特色;鼓動、調動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只有提升農村小學師生的校園文化建設的參與度,才能使農村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起到真正的作用和效果[3];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形成自我評價機制,有較完整的評價體系,不斷完善、提高校園文化建設水平。
動員社會方面參與 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不僅與政府和學校相關,社會廣泛參與對推動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同樣具有積極意義。首先,要加強社會溝通,爭取重視和支持,包括社會公益組織或社團組織,在很多情況下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是缺乏資金的,這就需要動用社會公益的力量,給農村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一定幫助;其次,社會上的一些公益組織也可以加入到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之中,可以和農村小學的學生、教師一起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活動,擰成一股繩,會給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帶來更多的力量;最后,社會方面應當在各個方面都配合農村小學校園文化的建設,并通過我國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調動家庭積極性 在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中,家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長期以來,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考試成績忽略了孩子的全方位健康發展,部分家長對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缺乏認識,不支持、不鼓勵,學校要積極通過組織家校共建活動方式,打消家長顧慮,引導積極參與,這樣,不僅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同時也會豐富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形式和內容,促進全方位的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如此,學生家長的積極參與為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獻計獻策,不僅有利于校園文化建設,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羅然.對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J].現代教育科學,1995(6):35-37.
[2]楊愛華.校園文化建設的反思與實踐探索[J].教育導刊,2009(11):24-26.
[3]郭嬋英.現階段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7(33):16-17.
[4]李乃仁.農村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1997(3):59-61.
關鍵詞: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38
1 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高等學校肩負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歷史使命,當前我國正處在一個信息化日益發達、思想日趨多元化的社會變革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1 部分高校尚未形成校園文化建設合力,認識上存在一定的誤區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需要高校全體教職員工一起努力付出,才能實現這一漫長而又艱巨的工程。高校的學生、教師、領導干部以及后勤服務人員等等都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F實中我們部分高校的團委和學生管理部門都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附屬部門,從而使得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只能局限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的層次上,并沒有在高校整體辦學方向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大背景下來實施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有的高校把豐富大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等同于校園文化建設,重視校園娛樂文化的發展,忽視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精神文化建設。這實質上就是沒有全面、正確認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表現。
1.2 沒有全面發揮學生及教職員工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并沒有挖掘學生深層次的潛力,很多活動表面上轟轟烈烈但所包含的文化內容十分貧乏,對學生缺乏深層次的影響和教育,很多學生對此類活動喪失了熱情,逐漸失去了校園文化建設的真正意義。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只有將師生的參與熱情全面調動起來,充分發揮師生自身作用,這樣才能實現校園文化建設的大發展。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涉及人員眾多、涵蓋內容廣泛,我們要努力實現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動,建立一支高效全員化校園文化建設良性互動隊伍。努力改變當前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組織隊伍渙散、專業性不強、配備人員不齊以及參與人員水平不高等問題。
1.3 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滯后,建設的方法與途徑缺乏新意
網絡的飛速發展使得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同時網絡的影響對于高校也說也越來越深入,網絡的出現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從事這方面的教育者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教育新機會。然而,網絡文化又是一把“雙刃劍”,由于宣傳和管理的力度不夠,很多大學生整天沉迷于網絡的虛擬世界不能自拔,許多大學生因此荒廢了學業,這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這都是與高校網絡文化建設滯后不可分割的。當前,我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缺乏新意、缺乏特色是最突出的問題之一,開展的活動也是人云亦云、沒有個性。校園文化建設趨同的問題在很多高校越來越突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缺乏新穎已經成為非常突出的制約因素,看到別的高校有的活動搞得很盛行立馬就效仿而行之;看到哪家社團開展得很有氣勢,立馬就全盤照搬也不加以吸收。如此下去,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也就無法發揮出他的育人功能,改進迫在眉睫。
1.4 部分高校因多元文化沖擊,理想信念的教育被弱化
在全球化經濟背景下,中國的文化格局、政治及經濟發展開始出現新的變化。在文化方面,多元化的價值取向,還有當前已經嚴重影響社會進步的信仰危機和道德缺失,日益嚴重地侵害大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規范。從社會文化的總體布局來看,作為社會一個單元的高校,他的發展不能獨立來進行,不能游離這個社會的大環境,因此這樣的社會大背景加劇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多樣性和挑戰性。與此同時,弘揚優秀傳統和時代精神的主流文化的主導地位,在社會、高校及學生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不斷弱化。當前校園里面存在著艱苦奮斗被淡化、理想信念模糊、團結協作較差、誠信缺失、社會責任感缺乏等嚴重問題。
2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對策分析
2.1 全面重視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高校要全面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宣傳力度。作為學校的領導層應發揮校園文化建設的正確引導作用,使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深入到高校所有員工的內心,最大限度地激發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作為高校政策上的支持與保障是必要的,在高校的長遠發展計劃中納入校園文化建設,形成一個校園文化建設齊抓共管的大好局面。當前,我們可以按照“八榮八恥”的具體要求,在課堂以及學生日常起居的場所實施道德教育,正確引導學生積極認識社會現象,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實效性,確保校園文化建設朝著正確的方向有序發展;另一方面,高校學生社團應加強自身優勢作用的有效發揮,不能一味的依靠開展活動來維持,而應設法創新創意更好的精神食糧,促使校園文化的積極發展。
2.2 重視教育主體德育功能的發揮
關鍵詞:特色校園文化 職業院校 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職業院校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教學過程不能替代的。加強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就是為給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創造一個積極向上、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成長的環境。校園文化建設能夠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感化熏陶,更好地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綜合職業能力,能夠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將企業文化融入校園,對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是職業院校建立特色校園文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培養中職學生綜合職業素質、使其提早適應企業氛圍的重要基礎。構建融入了企業文化的校園文化,對引導學生塑造良好的職業素養,完成由“職院人”到“職業人”的轉化、順利就業,具有重要意義。
一、職業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1.是建設特色校園文化的需要
職業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必須以企業文化為引導,形成特有的融入企業文化的、個性鮮明的校園文化。如筆者學校是一所因鐵路而生、倚鐵路而長、隨鐵路延伸而不斷發展的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中著力傳承鐵路精神、融通校企文化、培育鐵路先鋒的精神。
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引領作用,對于提高筆者學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成功打造出具有鮮明鐵路特色的校園文化起到積極的作用。
2.是實現與企業對接、零距離就業的需要
筆者學校作為一所鐵路行業的職業院校,想要得以長足發展,就勢必要針對鐵路企業用人特點和基本素質的要求,堅持“辦學不脫軌,育人不離道”的辦學特色,營造濃厚的鐵路文化氛圍。將企業、職業等要素融入校園文化,營造相應的工作情境,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感受到職業、企業的文化氛圍,孕育師生對于鐵路行業的親和力和歸宿感。
這是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在要求,也只有這樣,學生進入企業后,才能更快地被接納,才能留得下,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也才能更好地實現。學校才具有吸引企業的巨大魅力和競爭力。
3.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職業素養的需要
鐵路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運行過程中,形成了“高度集中、大聯動機、半軍事化”的優秀企業文化,鐵路企業職工具有團結協作、吃苦耐勞、服從命令的優良傳統和職業精神。這種職業素養的獲得,不僅需要通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來形成,更要通過一定的企業文化氛圍的陶冶來實現。根據我們的調研,鐵路企業各部門普遍認為學生除了應具備必要的專業技能和心理健康素質外,更看重學生是否吃苦耐勞、團結協作,是否具有嚴格的職業紀律等職業素養。而筆者學校部分學生缺乏團隊合作精神、缺乏良好行為習慣、法制紀律觀念淡漠、吃苦耐勞和聽從命令服從指揮意識不強,不能適應鐵路企業“高、大、半”職業特色要求。我們將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就是使學生以企業的標準要求和塑造自己,規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二、職業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
校園文化,一般泛指校園中物質、觀念、行為諸多文化形態有機結合的整體系統。如果從表現形式上區分,可以分為顯性文化、隱性文化、行為文化。顯性文化主要通過活動進行,如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教學活動、社會活動、文化藝術活動、社團活動、體育比賽、實踐活動等。隱性文化,大到校園布局、建筑風格、環境美化、凈化;小到教室、宿舍,各個活動場所具體布置;學校、班級群體活動的組織等。行為文化,主要指學校、班級、學生的管理,學校的好傳統;校風、教風、學風、校紀建設等。
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就要圍繞這三個方面建設,突出行業企業特色。如筆者學校根據企業對用人標準提出的要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制訂了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在教學中,各專業課程依據企業調研中的學生職業素養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據吃苦耐勞精神、敬業精神、團隊合作與協作能力、誠信品質、心理承受能力、專業技能的排序,將認知目標、能力目標、育人目標結合起來,讓學生熟知自身應該具備的職業素養。以環境文化為平臺,發揮特色環境熏陶人的功能。
學校制訂了融入企業文化的校園文化建設方案,提出了校園的美化、綠化、凈化目標,合乎育人的要求,學校的景觀、板報、標語具有教育意義,學校的校風、班風、學風反映時代風貌。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突出了鐵路企業文化特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1.以精神文明為核心,傳承辦學傳統,突出辦學理念
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在共同的辦學理念、價值觀、生活觀念和職業道德觀念作用下,傳承歷史傳統、精神風貌,從而形成優良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和人際關系。良好的文化氛圍和價值導向能夠起到精神激勵的作用,將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動與激發出來,把人們的潛在智慧引導出來。樹立構建企業化的校園文化理念,吸收和融入企業文化的內涵,實施和企業一致的嚴格、規范、標準的管理,在運行和發展中,校園文化建設的特色也就逐漸得以呈現。
2.以企業文化為導向,搭建融入企業文化的校園文化的平臺
筆者學校將培養目標定位為鐵路企業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這就要求培養目標要與企業人才的需求目標相適應。勞動者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職業學校培養的人才能否經受得住市場競爭力的沖擊和洗禮,還得要看職業學校培養的人才是否適應市場,是否與企業需求相適應。這就要求學校在培養合格專業技能人才時,以企業精神為靈魂、以企業道德為準則、以企業環境為保證、以企業形象為重點、以企業創新為動力的系統理念。
一個企業脫離了企業文化,就不能長遠發展,就不能在市場的浪潮中前行。同樣,一所職業學校不能依據企業精神來培養職業技術人才,它也終將被淘汰。良好的企業文化是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和依據。
3.以制度文化為抓手,建立良好的保障機制
校園文化建設包括精神文化建設、物質文明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三方面,只有這三方面相輔相成、協調可持續發展,才能使校園有凝聚力和創造力,才能使學校得以長遠、穩足發展。學校制度文化是學校精神文化的轉化器、激發器和推進器。要促進學校發展,必須進行系統的制度安排。
在制度建設中,突出行業、職業特色。一方面是融入企業制度文化所構建的校園制度文化,另一方面是加強學校內部用于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比如對照企業紀律、規章對學生的行為紀律要求設立學生個人量化考核,對宿舍施行宿舍量化評比等制度來完善和規劃制度文化。
4.以物質文化為基礎,不斷優化育人環境
優美校園的教育作用,不是通過詞語或者說教能起到的,而是立體的、多彩的、潛移默化的。環境時時處處對師生的思想情操、行為習慣起著熏陶、滲透和影響的作用。職業學校的校園文化建立更應立足于職業特色,吸取企業文化的精神,在硬件設施設備中創設,讓企業文化滲透到校園。
三、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和途徑
1.精神文化建設
筆者學校堅持“厚德精技,包容創新”的辦學理念,繼續探索完善“政府、行業、企業、學?!彼妮嗱寗訖C制,豐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以精神文化為平臺,融入鐵路企業文化,發揮特色環境熏陶人的功能。通過融入企業文化特色的校園環境建設,把學校的辦學理念、歷史傳統、精神風貌、辦學特色、辦學目標、校風、教風、學風等,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展示,強化校園文化中的鐵路企業元素和職業特色。
筆者學校繼承“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傳統,注練“團結、奉獻、求實、創新”的新時代校風建設,將企業、職業、職工等要素融入校園文化,營造相應的工作情境,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感受到職業、企業的文化氛圍,孕育師生對于行業、職業的親和力和歸宿感,以良好的校風影響人、陶冶人、塑造人。
筆者學校根據調研得出的企業對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的要求,結合學校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將學生日常言行文明度、勞動態度端正度、社會活動參與度、校紀校規執行度和課程考核合格度作為學生綜合評價的五個維度,構建并實施了五維多元的綜合素質評價模式。將企業對學生素質能力的實際要求,融入綜合素質測評指標體系中,將企業與學校的要求、學生表現及自我評價有機地結合,提高了學生對職業能力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學生不斷增強職業素養、提升職業技能。
定期參加、舉辦各級各類技能運動會和校園藝術節等具有企業、職業特色,強調技能的第二課堂活動。在展示學校辦學成果和學生實踐技能、文藝才能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學校與企業聯合培訓,組織參加自治區、國家級技能大賽,取得名次后,學校在精神和物質上給予重獎,并向企業重點推薦,使之逐漸成為學校的一個校園特色文化品牌。
2.制度文化建設
把企業文化的基本理念體現在各項規章制度之中,滲透到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之中,使鐵路企業精神更具文化力。我們在鐵路工作過程中建立統一的服務標準、制度、規范等,統一服務用語、服務流程、服務行為,并對各項制度進行整合。實際上統一的制度建設,是制度文化的具體體現。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制度建設,就是制定和完善符合企業文化理念、符合鐵路企業和跨越式發展實際的各項管理制度、操作規范、工作職責。
實施鐵路企業半軍事化的管理模式,將鐵路企業制度文化融入學生養成教育中。借鑒和引入鐵路企業的管理模式,培養職業學生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紀律嚴明、文明禮貌、吃苦耐勞、團結合作、不畏艱險、樂于奉獻的作風和品質,使學校人才培養規格更加貼近鐵路企業發展需求。具體包括:學校半軍事化管理條例;建立軍、企、校合作方案;學生一日生活規范化制度;操行分評分細則紀律、衛生檢查評比制度。
3.教學和學術文化建設
形成良好教育、教學、科研氛圍。從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目標出發,不斷完善訂單培養、工學交替等“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繼續深化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教學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促進學生知識、技能、職業素養的協調發展。
突出職業特色,強化德育和素質教育在各專業、各學科的滲透。圍繞人才培養目標,以職業為切入點,結合職業、專業特點,不斷完善學生活動項目庫建設,構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體系及全面素質教育體系,對學生進行職業理想、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與創業精神教育。
4.環境文化建設
學校的育人環境是校園文化的外在表現,在育人的諸多因素中,形象和環境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通過環境文化建設,學生置身于一個文化氣息濃、職業特征明顯、文明程度高的氛圍之中,具有外塑形象、內聚力量的作用。
校園環境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外在形式。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筆者學校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取得一定成效,校園實訓鐵路線路與蘭新鐵路正線接軌,接觸網、變電站、高速鐵路線路一應俱全,仿佛置身于企業之中。室外綠化、室內美化、環境凈化、校園硬化,在戈壁沙灘上建成了一所“花園式”的學校,優美的環境對學生起到了明事、悟理育人功能。
在教室、演練地、實訓場所懸掛格言警句、標語、學校、企業的規章制度。使學生仿佛置身于企業當中,走近和了解學校和企業的文化理念。同時,加強教室文化、寢室文化、餐廳文化等建設工作,營造文明、健康、和諧的文化氛圍。
統一校園、樓宇、道路、景觀命名。學校的各條道路均以鐵路線路命名,諸如“蘭新路、京廣路”等,在校園中設置了具有鐵路特征的雕塑、宣傳欄;教學樓的每間教室均按共性加個性的方式,分別懸掛主題標語和規章制度;增設校內大屏,定時或不定時進行安全、規章制度等內容的宣傳;蘭新線上列車的鳴笛聲和鐵路文化元素覆蓋了校園的每個角落,處處能育人的氛圍已取得成效。
四、小結
融入企業文化的校園文化建設,對教育教學有著非同尋常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職業院校想要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為市場、企業所接納和承認,就必須具備可持續的競爭優勢。而良好的特色校園文化正是形成和維系競爭優勢的戰略基礎。特色校園文化一旦形成,便可構成職業院校最基本、最持久的競爭優勢,成為職業院校持續的活力和發展潛力。
參考文獻:
[1]都玉洞.職業教育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生管理[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
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雖然都有著文化的共同屬性,但在理論、信念、價值觀、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不同點。首先是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建設主體不同,校園文化的建設主體是師生員工,而企業文化的建設主體是企業員工;校園文化在建設目標上區別于企業文化高職教育的“職業”特性要求,必須是將具有職業屬性,但頗具差異的企業文化引進校園,并與校園文化實現交集甚至發生有效碰撞,產生火花。校園文化要具有不可替代性,就應在校園文化建設和人才培養過程中凸顯校園文化的“職業”性,并與人才培養所需的企業文化與職業能力實現對接。在校園文化建設與人才培養過程中,無論是校園文化理念,校園文化載體在人才培養方案制訂中都需融入企業文化的元素,特別是兩者共需的職業道德、吃苦、敬業、堅毅和團隊協調精神等文化元素,在學校形成一種具有企業和學校雙重文化特征且互融的特色校園文化。
二、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在人才培養方案及過程中的主要元素
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必將通過一定的途徑和載體來實現,學生對企業文化的吸納主要應通過人才培養方案來保證。除了文化、技能培養外,還必須在職業素質和企業精神等方面用具體的項目和課程來保證。在人才培養方案中,企業管理、職業道德觀、企業精神,核心價值觀,團隊協作能力,工作作風等企業文化的主體內容必須在人才培養中用具體的項目加以實現。
三、實現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的路徑與形式
1.校園文化吸納企業文化元素的方式,學??梢酝ㄟ^校企合作的方式實現。我們知道,校企文化的融合傾向性主要是企業文化對校園文化的影響,學校為適應企業需求應主動積極吸納企業文化,特別是以有行業相關背景的主體專業為重點。企業文化向校園的滲透往往具有單向性。學校往往可以通過校企聯合辦學、學生定向培養、產學結合等方式實現企業文化的融入。具體可安排教師到企業參加頂崗鍛煉,參加項目研究,解決企業技術問題等方式來使教師感悟企業文化與精神。教師在學生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應主動把企業核心價值理念、管理制度等企業文化主體內容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通過課堂、社會實踐和企業實習等渠道,按照企業的綜合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讓學生在學校就能夠感受到企業文化的熏陶和潛意識的引導,且不斷積累職業能力和素養。要按照企業需求,緊密聯系企業,保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教學內容與企業的需求協調并行。在措施上可邀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到學校對學生開展有關企業文化的教育和培養講座活動,聘請企業專家參與學校教學改革活動。在教學活動中組織學生到企業參加工程實踐,真正實現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企業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的有機結合與碰撞,促進校園文化建設中企業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真正建設具有企業文化特征的特色校園文化。
2.找準突破口,實現校企文化的真正結合。在校學習期間,學校應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提高綜合素質為突破口,把企業文化的精髓作為重點實現校企文化的對接。同時主動吸納優秀企業文化加以推廣。如煤礦企業文化的精髓就是把“安全為天“”生命至上”等理念運用于生產經營管理中。再如企業在管理方面還要求人們具有質量意識、服務意識、團結協作能力等理念。所以說校園文化吸納企業文化的落腳點,就是要通過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教育學生熟悉并深刻領會企業文化的精髓,糾正認知上的偏差,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3.集企業人員和學校師生之智慧,共建特色校園文化。校園文化的形成是歷史的積淀,在歷史的進程中,無論是校訓、校歌,還是校園建筑的布局創意、教室宿舍的文化布置,都要精心設計,充分體現學校精神的文化內涵。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善于收集和吸納來自學校師生員工和企業的反饋信息,特別要對有畢業生的企業積極回訪,收集、分析他們的成長經歷和職業的牽引能力。對偏離校園文化建設目標、不符合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行為,適時調整,對有助于校園文化建設、保障學生培養的行為予以加強。同時,校園文化建設需要行業、企業的參與和支持??烧\邀企業人員,特別是校友等為校園文化建設出謀劃策,提出富有企業文化元素的獨特見解。通過對畢業生跟蹤調查了解畢業生對企業文化的適應狀況和企業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建議和意見。
四、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將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并在人才培養中實施,必將對人才培養的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對培養企業所需的人才將會實現有效對接,讓學生自信,企業滿意,效果明顯,作用與意義重大。
1.能夠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增加職場經歷并縮短適應職業崗位的時間周期。現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一般較高,但穩定性較差,就業質量低,頻繁跳槽現象嚴重,不管是主動跳槽或是被動跳槽,都說明了畢業生對企業職場環境的不適應。雖然絕大部分畢業生基本能適應企業對職業崗位能力的需要,但是由于缺乏適應企業管理和人際關系溝通的能力和素質,對企業精神和行為文化認識與體會不足,無法在企業的環境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最終,逃離企業或被企業所淘汰。
2.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與好習慣的養成。職業崗位實踐和企業文化對學生的熏陶,是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職業行為的重要途徑。將企業文化引入校園文化建設,并落實于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中加以實施,在知識與能力培養的同時,把職業素質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過程始終,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藴含一定企業文化的校園文化來培養和規范學生的思想與行為,使學生逐步了解、習慣和自覺遵守企業對職業的素質要求。
3.提高了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企業的能力。為行業企業服務、為區域地方經濟建設服務是高職教育的辦學宗旨,它決定了高職學院應該有很強的服務功能。教師必須對企業要有強烈的服務意識,企業文化的融入,既可以使學校的教師學習企業的管理,領悟企業精神與服務理念。由于企業文化的融入,將使學校與企業有更多的溝通和共同語言,對教師參與服務企業將更加有利。
4.搭建了形成高職院校辦學特色的有效平臺。辦學特色是強校之本,職業性是高職院校的特征之一,而職業性又是企業的固有特性,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融合,必將在專業、課程、管理服務等方面辦出特色來,從而形成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最終辦出具有特色的高職院校。只有在文化建設上吸收不同類型企業的優秀企業文化才能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
5.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成為社會有用之才。通過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融合,讓學生直接接觸企業及企業文化,體會企業參與社會競爭的現實,感受優秀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價值觀、企業精神和團隊意識,從而親身感受到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在企業安全生產與經營活動中所能發揮的重要作用,體驗企業的競爭壓力與工作職責,激發出學習知識、技能,提高綜合素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