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1 11:50: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應用寫作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應用寫作 應用型人才 培養模式 教學思考
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應用文作為信息的載體和交際工具,不僅運用于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各個領域,而且作為個人能力與素質的體現,逐漸被納入企事業單位人才評價標準的視野。應用文寫作能力不僅成為衡量當今社會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標準,而且成為許多員工安身立命的重要能力。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說:“大學畢業生不一定要能寫小說、詩歌,但一定要能寫工作和生活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實用的文章”指的就是應用文。應用寫作就是培養學生應用寫作的課程。那么何為應用寫作呢?應用寫作就是通過應用文寫作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合作意識和敬業精神等人文素養,并逐漸轉化為個人綜合能力,為就業和創業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筆者所在院校針對社會這一需求在很早的時候就開設了應用文寫作課程,強化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但是在常年教學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現筆者就教學過程的探索談談對應用寫作教學的認識。
一、應用寫作教學的現狀
1.在應用寫作教學過程中,筆者曾經對高職和本科院校進行調查,發現高職院校普遍開設應用寫作課程,本科院校只針對部分專業開設專業性寫作課程或者應用寫作選修課,開設的學期在大一或者大二,總課程大約30課時。現有的應用寫作課程教材一般涉及的文種不少于20個,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學生對應用寫作的掌握只限于表面,再加上當代大學生的實用主義觀念很強,大多數學生認為只要學好專業課就行,應用文寫作可有可無。很多院校盡管開設應用寫作課程,但形同虛設,學生沒有學到應用寫作的知識,寫作課程在實用型人才培養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2.高中語文教學主要學習議論文、記敘文等文學性文體的寫作,應用文作為常識性內容安排在初中階段學習。學生進入大學之后對于應用文的重視度不夠。而且應用寫作與文學創作不同,它是一門實用性、實踐性很強的技能型課程,要求大學生必須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且格式規范、結構嚴謹、內容準確、條理清晰、語言簡明。沒有記敘文的有聲有色,議論文的深入淺出,抒情文的強烈感情,學起來相對較枯燥,導致部分學生對應用文學習缺乏應有的熱情和興趣。
3.在教材建設方面。應用寫作課程教學可選的教材版本很多,但這些教材始終沒有突破介紹文種的概念、特點、種類、寫作注意事項、例文、練習題這一傳統的編寫思路,內容龐雜,重理論、輕訓練,例文遠離學生的生活環境和職業需求,寫作訓練單一、陳舊,無法開拓學生思路。
4.在教學方法上,應用寫作在長期教學過程中形成了傳統模式“知識傳授+例文分析+寫作練習”,任課教師先講理論知識,然后通過例文分析總結寫作格式,最后出題讓學生仿寫練習。這種教學模式貌似循序漸進,實則弊病很多,收效甚微。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學以致用,應對應用文寫作教學進行探索。
二、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應用型人才培養與普通人才培養有著本質的區別,應用教育具有鮮明的技術應用性特征,因而應用院校培養人才定位明確,它培養的不是學術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一是職業定位:以就業為導向,通過培養使學生知曉“做什么”和學會“怎么做”,掌握相關崗位的必備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根據專業的職業崗位要求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
二是學術定位:以學生的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通過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也就是要有較高的文化和專業理論知識、較廣的社會人文知識和豐富的現代科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技術改造、管理、研發和創新能力,包括閱讀理解能力、思考辨析能力、應用寫作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等。
在借鑒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探索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定位,筆者認為應用寫作課程應遵循“人的發展”和“職業準備”的課程理念,突破應用文寫作課程的知識學科結構和知識體系,依據“職業活動為導向、能力素質為本位、項目任務為載體”的思路,按照“職場需要、按專業發展優化、按照職業成長”的原則選擇教學內容,構建基于項目導向,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凸顯課程對接校園活動、對接職場、對接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教學改革思路。
三、應用寫作教學改革探索
1.在教學內容選擇上以“實際、實用、實踐”和“必需、夠用”為原則,以項目為載體,突出針對性和實用性,在現行教材基礎上結合專業優化教學內容,把應用寫作分為校園類、職場類、其他應用類等,然后根據學生對這一學科需要的實際情況,按一定順序講述各個部分的內容,先講校園類的應用文,如求職信、個人簡歷、實習報告、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等,接下去講述進入社會后可能需要到的職場類應用文,如公務文書、事務文書、合同等,最后其他應用類。這樣的教學安排既貼近學生的校園生活,又順利對接職場需要,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使其樂于學習,并用于實踐之中。
2.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師須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創設文體情境,以學生的實踐教學為主導,以解決實際問題滿足實用需要為目的,讓學生參與社會活動,搜集寫作材料,確定寫作目標,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引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寫作任務。如讓學生直接參與學校舉行的各種大型活動,如學校召開的畢業生雙選會、運動會、學代會等各種比賽活動,還有日常班務活動,學生通過這些活動,感受工作需求,收集各類寫作素材,學會寫作通知、簡報、計劃、總結、個人簡歷、自薦信、海報、議案、演講稿等應用文種,把枯燥乏味單調的應用文寫作理論變為具體的實實在在的操作技能。教師可以結合學校團委的社會調查工作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做社會調查,然后指導學生寫社會調查報告、市場調查報告、市場預測報告等。課堂教學同課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不僅大大拓展教學內容的空間,而且讓枯燥的應用寫作變得鮮活起來。
3.根據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應用文文種不同,寫作要求也不一樣,單一的教學方法難以滿足需求,應結合教學內容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利用學院的硬件設施開展多媒體教學,利用項目任務創設情境,還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講評教學法等。如調查報告的寫作可以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任課教師給出調查報告的題目,學生分組討論,確定調查對象,明確調查方法,展開調查,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后形成調查報告。總結和報告的寫作教學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總結是事務性文書,報告是公務文書,兩種文書分屬不同的類別,在格式上有明顯的區別,教學中可以通過比較總結和報告的例文讓學生明確其區別。在語言掌握上也是如此,應用文語言和文學性語言區別很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犯語言的錯誤,任課教師可以通過例文的對比讓學生明確應用文的語言特點,然后掌握應用文的開頭、結尾等專門用語,并用于寫作之中。
應用寫作主要是讓學生掌握應用寫作的知識,具備寫作能力,任課教師無論是任務的設定還是案例的分析,一定要明確學生是主體,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對抽象的寫作理論有具體真切的了解,再通過學生的寫作實踐將寫作知識轉化為寫作能力。
4.師資是教學質量的保證。應用寫作教學效果不佳和師資隊伍難以滿足教學要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應用文寫作課的教師主要是師范院校文學院培養的教師,他們語言功底深厚,熟悉寫作理論,但缺乏對專業課程深入的了解,沒有行業實踐背景,教學過程重理論輕專業實踐,重視寫作能力的培養,而專業職業需求無法體現,結果是學生只是簡單機械地照搬、模仿例文,無法動筆進行專業寫作,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有些院校意識到這種教學的不足,由專業教師進行教授,能彌補語文教師專業的不足,但由于他們寫作知識不系統,過于強調內容而忽視理論知識,背離寫作教學規律,教學效果難以讓人滿意。要強化教學效果就必須加強應用寫作教師的隊伍建設。學校可以通過鼓勵語文教師通過頂崗鍛煉深入行業一線,熟悉行業職業崗位,增強教學的專業職業針對性,理論聯系實際,豐富授課內容,提高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專業水平,強化教學效果;鼓勵專業教師學習應用文寫作理論,提高應用文寫作能力與水平,使教學活動符合寫作教學規律,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應用寫作這一職業基本技能。
參考文獻:
[1]陳風平,等.公文寫作精品課程建設探.應用寫作[J].2007(2).
[關鍵詞] 任務驅動;應用寫作能力;變革
[基金項目] 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基于職業需求的高職生應用文寫作能力危機與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13jyxm331)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 H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7-200-2
高等教育正在面臨著不可忽視的“寫作危機”,小到學生的請假條、申請書,大到畢業簡歷和論文創作,文理不通、錯字別字、詞不達意、標點符號錯誤、文體格式紊亂、內容條理不清、表述含糊、不得體、邏輯混亂等現象比比皆是。更不用說學生畢業踏入社會,當面對紛繁復雜的各類職場應用文書,學生將無從應對。作為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正在逐漸弱化和消退,成為新時代的“寫作文盲”。然而,作為能力培養重要陣地的應用寫作教學卻陷入困境,主要表現在一是教學內容僵化、大而全,甚至搞“一刀切”,理論教學有余,實踐實訓教學匱乏,教學模式單一;二是忽視不同專業對應用文寫作能力的需求,輕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角色定位,無視學生未來職業崗位發展需求,教學與實際嚴重脫節,最終導致的結果是教師怕教、學生怕學的“雙輸”局面,應用文寫作能力培養儼然成為了一根有名無實的“雞肋”培養。
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形成的任務驅動教學法,主張以能力培養為價值取向,以任務驅動技能,倡導學生為主體的自主探究學習,實行“教-學-做”一體,實現“學中做、做中學、做中評”。這些理論對傳統教學模式來說是一種革新與突破,符合應用寫作能力培養要更多關注實踐的理念趨勢,有效地解決當前應用寫作教學的實際困境,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應用寫作的興趣,切實提高大學生整體應用寫作能力水平。
一、任務驅動有效突破課時壁壘,實現課內外學習聯動
應用文書種類繁多,理論知識點豐富,傳統培養模式面對日益縮減的課時,教學實際陷入被動。教學付出與教學效果日益反向,應用寫作培養質量面臨嚴峻考驗。大多數教師總結的癥結之一是教學課時匱乏,我們認為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
傳統培養模式對于課堂理論教學的過度依賴,本身就是教學理念上的陳舊保守。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植入,能夠有效破解這種困境。它的優勢是不再受課程計劃學時的限制,更多的將目光關注于學生課堂外大量的空閑時間。大學生課業安排儼然沒有中學緊湊,課外時間十分充裕,應當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只是用來進行基本知識的講解以及任務設定和評價考核,大量具體的學習任務分解到課外時間中去,形成課外時間“課內化”,實現課堂內外學習聯動。例如,我們在講解“調查報告”寫作模塊時,教師只需要在講解調查報告相關知識點之后,相關任務內容和細則要求,具體任務執行需要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資料查詢和實地調查,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數據分析和總結,最后撰寫調查報告。
實現課堂內外學習聯動有著積極的意義。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在課外時間通過查詢資料和實際操作,進行有創造性的自主探究,既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又拓展了對目標知識點的認知空間。另一方面將教學重點放在課外,排遣了大學生無聊的空閑時間,實現了課內課外教學的連貫,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質量。
二、任務驅動的過程管控與新媒體平臺教學無縫對接
任務驅動的教學效果,關鍵在于過程管控。鑒于學生理論知識基礎薄弱以及自我約束能力弱等因素,其中大部分人在任務實施過程中都處于“等靠拖”狀態。讓學生實現從被動到主動,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要我做”到“我要做”的積極轉變,完全依賴學生的自主學習態度是不現實的。
過程管控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確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管”隊伍。學生既是任務的執行者,也是任務的監管者。二是任務進度管控,制定詳細的任務進度計劃表,實行時間節點檢查。例如我們在進行“調查報告”應用寫作任務模塊時,我們將設定實地調查完成、資料整理及匯總、資料分析和總結以及調查報告撰寫完成等時間點,由教師主導,學生輪值,做好每一階段的檢查和記錄工作,填寫任務日志,及時通報未完成人員或者小組并督促限期完結。
網絡普遍化的今天,為實現實時動態管理提供了便利。為了加強教學管理和溝通交流,應著力打造以博客為主的資料平臺,以飛信為主的通訊平臺,以QQ群為主的交流平臺。依托三大平臺,首先可以解決學生任務執行過程中的疑惑。針對一些學生關注的焦點問題,展開多方討論,各抒己見。其次,實現過程化考核的課內外貫通,檢查學生任務進度和成果質量,提出改進意見。最后,利用新媒體先進技術,開展對話式教學、案例式教學和專題式教學,打破課堂內教學傳統模式,實現跨越傳統時間和空間的教學新模式。
三、任務驅動過程中的合作與競爭有效融合
任務驅動在注重激發學生個體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十分關注團隊合作與競爭培養模式。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會安排幾次較大的實訓任務,學生個人是沒有辦法獨立完成的,這就需要一個團隊來進行分工協作,通過任務分解,利用集體的力量共同完成任務。教學之初,我們會對教學班級學生進行隨機分組,每個小組既是一個團隊,又是小組競爭過程中的個體。這些團隊可以依據任務進行集體討論和決策,制定任務完成計劃,分配成員任務,匯總任務數據,品評任務結果。通過協同工作,一方面最大化發揮個人專向潛力,一方面鍛煉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提升團隊協作精神認同感。
學習的動力除了來自于學生自身,更來自于不同小組團體之間競爭。充分利用學生自我榮譽感和集體榮譽感的心理,教師積極引導和開展小組任務進度評比和任務結果評價,鼓勵小組之間互評,找問題,挑毛病。我們在完成“合同”寫作教學項目后,要求所有小組公開展示各自的合同文本,小組之間互相交換評分,允許小組成員對挑出的毛病進行辯解,實行挑的毛病越多得分越多,辯解成功的越多得分越多。在整個過程,教師擔當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通過任務競爭環節,有效地加深學生對重點和難點知識的習得和理解。
四、過程化考核模式與“三位一體”評價制度的構建
任務驅動教學理論下的課程考核不同于傳統教學中“一考定終身”,關注的焦點在于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學習態度和表現的綜合評定。主要的考核范圍是出勤、課堂紀律、任務完成量以及質量、階段性測試、任務專題討論、團隊合作、實踐實訓等多個方面。制定公正透明的評分細則,對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表揚和加分獎勵,實時內部公布每次任務考核結果和評定理由。過程化考核有利于激發學生了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盡管學生學習任務比以往更重了,但是學習效果卻得到較大的提升。
傳統教學中,大學生寫作能力水平高低主要取決于教師單方面的評估,這種評價主體的唯一性,一方面使得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困境,極大挫傷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由于教師評價自身的片面性和主觀性,未必能夠真正反映一個學生的真實寫作水平。任務驅動教學的實施,教師不在是唯一評價主體,在真正意義上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二元對立,學生擁有自我學習評判機會和能力,從而構建了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動評價和教師評價等三位一體的評價新模式,而整個任務實施過程則就形成“做――評――做”循環模式。
一是學生自評。在任務實施過程中,通過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逐步學會理論聯系實際,在做中學、學中做,逐漸養成自我挑戰和評判意識。二是學生互評。任務過程的各個環節,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評價,發現問題,共同解決問題,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有利于知識學習的深入與拓展。三是教師評價。雖然教師不是課堂里的唯一主體,卻承擔任務設計、任務組織、任務指導和任務評價等多重角色。教師的評價對于學生來說尤為重要。主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注意學生共性與個性的區分評價,大學生不同于中小學生,有著強烈的自我定位,需要有針對性的評價,遵循普遍原則和特殊原則相結合。二是學生水平不均等,注重分層評價,對于優秀學生和落后學生,進步百分之十,對于兩者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進行分層級評估,有利于調動好中差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班級整體寫作水平。
五、任務驅動推進學習情境、職業情境和生活情境統一
傳統培養關注的焦點在于學生的學習情境,通過理論灌輸實現學生理論知識的習得,完全忽視應用能力培養對于實踐性的迫切渴求,屏蔽與學生現實生活的關聯,割裂與學生未來職場需要的聯系,人為的在學習情境、生活情境和職業情境三者之間設置了障礙,恰恰忽略了應用寫作為“用”而生、為“用”而學的根本基礎。
擺脫單一學習情境的枯燥和效率低下任務驅動為這一困境提供了解決方案,我們可以對不同專業未來職場對于應用文體的不同需求,結合學生現實生活的真實情景,制定高仿真的情境任務,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職業氛圍,在任務實施中充分體驗職業工作過程,將被動理論知識接受轉換為主動用知識去解決遇到的現實寫作問題,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對于具體寫作任務的真實體驗,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任務實施的過程,學生在強烈學習欲望的驅使下,應用寫作知識潛移默化地轉化為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
實踐證明,任務驅動法能夠有效促進應用寫作能力培養機制改革,它革除了傳統教學過程中的諸多弊端,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養成,構建了“做中學、學中做、做中評”良好的教學循環過程,有助于切實提高大學生應用寫作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繆泉.任務驅動教學法背景下高職院校應用寫作課教學探究[J].文學教育,2014,(4).
[2]龐明秀.基于工作過程的應用寫作課程任務驅動教學[J].教育與職業,2011,(32).
[3]邢翠玲.試論應用寫作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實施[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5).
[4]葉蓉.求真求近求趣_應用寫作教學實施任務驅動法時任務的設計原則[J].應用寫作,2013,(11).
關鍵詞:應用寫作 平臺 實踐訓練 構建
應用寫作能力是人們用書面語言來綜合表述思想、觀點,進行職業工作交流與溝通的一種能力,是現代職業技術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但現實中卻有很多大學畢業生寫不出一份完整的活動計劃、社會調查報告,甚至填寫不好畢業實結、畢業設計和一份完整的求職材料。究其原因主要是諸多高校開設的應用寫作課程均出現了低效、無效的狀況。
應用寫作是實用性、開放性、實踐性極強的職業技能課程,其課程目標就是要培養具有應用寫作能力的人才。一種技能的培養是必須經過大量的實踐才能形成的,正所謂“站在岸上是學不會游泳的”,能力應在訓練中得以生成并內化。故此,加強實踐教學,既是應用寫作課程本身的要求,也是提高應用寫作教學質量的必然路徑。將課堂內外結合起來,同時走出課堂,師生充分利用校內外豐富的應用寫作資源,搭建應用寫作初、中、高三級實踐平臺,加強在平臺上的互動,這對于提高應用寫作教學質量、實現課程目標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一、初級平臺――課堂實踐訓練
初級平臺體系主要目的是加深和加強對課堂理論知識的初步體會和掌握。課堂教學必須貫徹“精講多練、講練結合”的原則,突出技能操作性。本著理論知識夠用、實踐技能過硬的原則,強化實際操作技能,在寫作理論指導下進行模仿性的實踐活動。
1.案例教學,創建職業導向
應用寫作一般有固定的格式,內容構成按照規矩行事,語言風格已約定俗成,加上應用文法規性、政策性較強,與其他文學體式相比,內容相對單調枯燥,缺乏生動性、形象性甚至情節性,更何況由于學生自身閱歷及社會實踐的缺乏,因而一般學生拿到一個文種都有點不知從何下手,從而常常墮入無從下筆,一籌莫展的窘境。創立案例教學法的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克里斯托弗?朗道爾教授,在他的《合同法案例》一書的前言中說道:“被作為科學的法律是由原則和原理構成的……每一個原理都是通過逐步的演化才達到現在的地步……因此,有效地掌握這些原理的最快和最好的,如果不是唯一的途徑就是學習那些包含著這些原理的判例。”因此教師在應用寫作課堂上講授完一個文種的相關理論知識后,首先應該為學生提供一些寫得優秀的或是寫作上有特色的案例,然后組織同學們相互思考、討論、交流,讓學生們分別闡述對案例的個人看法和理由。也利用一些特殊的符號對重點內容加強標示,讓學生了解這個案例覺得優秀的主要因素在哪里、為什么等。同時在看過了優秀案例后,也可以放進一些失敗的案例,利用正反對比,讓學生在前面優秀案例的引導下,了解和明白案例失敗的原因在哪里,并讓學生著手進行修改。這個指正和修改的過程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的討論、交流、爭辯等,使大家有機會從不同角度對文章的寫作有更鮮明的印象。這樣不僅幫助理解,還能避免在日后的寫作中犯同樣的錯誤,起到以做效尤的作用。當然這些案例的選擇是要從現實的工作環境中選取,從而使課堂模式與職業環境相關聯,在仿真寫作模式下讓課堂教學成為職業環境的向導。使學生在強烈的正反對比、修改與現實工作內容的感受下,逐步提高分析、辨別的能力以及對實際職業場景的了解,進而促進應用寫作能力的提高。這種過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幫助學生將枯燥的理論變為直觀的感受,進而加深對理淪的認識,最重要的是,培養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今后在寫作應用文時,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為寫作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也將課堂內容和職業掛鉤,促使應用寫作課堂教學成為職業發展的向導,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搭建網絡寫作平臺,滲透職場概念
近年來,隨著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利用網絡進行交流、溝通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時網絡也成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和延伸,搭建應用寫作網絡交流平臺可以為應用寫作的實踐訓練提供巨大幫助。具體而言是利用校園局域網構建網絡平臺下的“自主交互作文”。學校利用資源搭建一個寫作網絡平臺,在上面放進有關材料,形成教案庫、習題庫、范文庫、寫作知識庫、寫作素材庫等綜合的資源庫。這個資源庫要注重兼顧應用寫作中的不同專業特色,因為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注重的應用文種不同,教師在構建資源庫時適當的與各專業教師進行溝通和探討,可以針對不同專業學生創建不同的應用文種類,擴展應用文的范圍和內容。同時資源庫要體現當今職場特色,學生學習應用寫作的主要用途就是將來踏入職場,適應職場要求。因此訓練中首先突出現今職場的特點和要求,教師要深入職場了解當今職場應用寫作的發展趨向和要求模式,并將職場內容滲透進資源庫,將實踐訓練和職場需要結合起來。教師在應用寫作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課后根據資源庫中的范圍選擇同一文種下的不同訓練內容,完成作業后在平臺上遞交作業。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寫作熱情,同時也完成了實踐訓練的任務。教師同時也在平臺上開通一個教學微博鏈接,貼出自己教學中的一些經驗、教訓,好的教學點子、教學心得、教學簡案等,同時可以利用微博處理一些學生的來信和來文,促使彼此間的聯系不再局限于課堂和現實,可以實現隨時隨地的便捷溝通和指導。網絡平臺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強、趣味性濃的教學優勢,學生通過利用這些技術工具和資源,進行應用寫作課后寫作練習、瀏覽、評價、修改和交互式評判和交流,不再受課堂的具體空間、時間限制,大大拓展了學生學習和訓練的余地。學生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實現個別化學習,每人在完成了教師統一要求的任務后,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和學習上的優劣在資源庫中另外選擇自己需要學習、掌握、實踐和鞏固的內容,并針對于自己比較有疑惑的地方通過E-mail或者是BBS獲得教師和其他同學的有效且便捷地溝通、指導和幫助。特別是一些專業性特點比較強的文種,僅僅依靠一個應用寫作教師的教學可能會在某些問題上存在欠缺,而搭建網絡寫作平臺則可以盡可能的彌補這個問題。一方面當然是在資源庫中照顧到不同專業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也便于學生尋找到更多教師和同學的指導和幫助,特別是一些專業教師可以在平臺上對學生進行無障礙的個別指導,最后一方面是適應職場特點,體驗無紙化辦公特色,體驗職場應用寫作的特點和模式。學生因為進入網絡平臺大致可以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體系:一是可以通過網絡寫作平臺實現與教師、其他同學的交流互動;二是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廣泛收集各種素材,拓展他們的學習范圍,提高應用寫作的容量;三是可以利用計算機提高工作效率,為實現無紙化辦公即利用電腦處理文稿打下基礎。寫作網絡平臺的搭建可以適應網絡時代的學生心理,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從而迅速提高應用寫作水平,并體驗學習模式與職場模式的無障礙對接,在實踐中加強學生的職場概念。
二、中級平臺――校內實踐訓練
如果說初級平臺是實現學生們依葫蘆畫瓢的目的,那么中級平臺主要是讓學生在掌握了初步的理論知識后能將這種理論進一步鞏固并逐漸內化為自身的能力,不看葫蘆自己嘗試畫出漂亮的瓢來,追求模仿基礎上的神似。這時候教師就不再是講求理論的傳授,而是更注重指點和引導,這個過程主要是在校內完成。
1.項目驅動訓練,模擬職業場景
項目驅動訓練是指在學習的主要過程中讓知識與任務之間建立聯系,以職業情境中的實際問題為中心,以知識與行動的銜接方式來組織訓練內容,強調引導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從而有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這種模式“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體現現代職業教育“以能力應用為本位”的價值取向。應用寫作引入項目驅動訓練就是在課后實訓中將班級和模擬公司結合起來,讓班級成員以自愿和協調的方式雙向選擇組成三人一組的模擬公司,每個公司可以有自己不同的,但可以確定能運行的機構組成模式,每個學生在自己的公司里擔任不同的職務。當遇到應用寫作不同文種時,就布置任務下去,每個公司以自己的名義根據應用寫作訓練文種的需要,上下行文、對外行文等,甚至是可以對自己公司銷售的產品召開推薦會、會、展銷會等,可以根據自己產品的特點進行市場調查和經濟分析等。一個公司全體內部人員可以對這個任務進行集體的準備、交流、討論、策劃,然后在此基礎上形成需要的文種。在這個文種寫完后,教師可以組織大家進行及時的評價、討論、評分。讓不同公司的學生去瀏覽和品評其他公司的應用文的好壞優劣。這種模式可以熏陶學生的職場角色意識,縮短了課堂理論教學與實際應用之間的差距,學生提前進行適應職業需要的角色轉變,及時把課堂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訓操作,為專業學習和職業能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學校各組織機構實習,試水職場深淺
學校是個小社會,學校各組織機構間因日常工作需要每天都會產生諸多用于交流和溝通的材料,這些材料都是各種類型的應用文種,主要是實現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工作布置和落實,會議召開,開展各類活動等。這些部門和各個運行環節就為學生訓練應用文提供了絕佳的實踐機會。學校的每位教師、職員、學生是這個小社會中的一員,讓學生充分利用校內資源,在應用寫作教師的指導下,結合學校小社會的交往活動進行寫作實踐互動,既讓他們實打實地鍛煉了應用寫作能力又實現他們初步試水職場深淺的別樣目的,往往能收到一箭雙雕的良好效果。
校內機構作為學生開展應用寫作實踐的平臺,既可以減輕機構人員繁雜的事務性勞動,同時又提供給學生應用寫作實習的基地,學生鍛煉應用寫作能力的重要場所可以是學校的辦公室、宣傳部、團委、學生會等組織。具體的實踐訓練可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首先是到各系辦公室見習,了解學校各類基礎部門日常應用文寫作情況,例如應用寫作的頻繁程度、寫作文種的范圍、成文的一般要求等,實地見證應用文的“出爐”經過和要求。其次是到宣傳部實習。學校黨委宣傳部領導著各種對內對外工作的運作,如網站、校報、學報、校內宣傳欄、標語、廣告欄等,有著豐富的應用寫作實踐資源,學生可以應聘為校報、網站的實習編輯,既編又寫;可以加入記者團或學生通訊社,成為里面的記者,寫作日常的通訊稿、活動簡報等。或者是進入各種社團提供社團進行日常運作時需要的應用寫作的幫助等。再者是直接參與學校團委開展各項活動。團委的每一項活動,至少要利用到四種應用文種,比如各種活動啟事、通知、活動方案、總結、講話稿(開幕詞、學生代表發言稿、獲獎代表發言稿、閉幕詞等)。最后是學生會自己工作,作為學生會的主人,從某種程度上說,開展工作的過程就是運用應用文的過程。從學生會各項制度的制定,到各項活動的策劃、活動的總結表彰、各種會議的召開……每一環節,都是學生鍛煉應用寫作、展示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實踐機會。這種利用校內的組織資源,開展應用寫作的實踐教學,可以說是真槍實彈,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而且也讓他們實地的了解了一般職場對于應用文的具體寫作要求。可以這么說,是人才的,其應用寫作能力一定差不了。應用寫作的實習互動,為培養復合型人才又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三、高級平臺――校內外實踐訓練
掌握知識并內化為能力是實踐教學的主要目標,但這種能力能否在現實中變化運用,并根據具體現狀的不斷更新而進行主體的隨機應變、自我更新,這對于學生是更高的挑戰,同時也是對他們未來職業發展的良好引導。讓學生結合學校小社會和真實大社會,把應用寫作課堂搬到社會上去,在社會的真實情境中體驗生活,運用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讓學生在真實具體的社會實踐中,感受職業環境、培養職業能力、激發學習熱情,這是最有效的實踐教學方法,并通過這一過程促使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漸入佳境。
1.現場實地寫作,檢驗職場認知(突出專業特色和背景)
教學案例的生動性,比不上多彩的社會現實;情境創設的真實性,比不上社會實踐。課堂仿真寫作訓練便于操作與指導,有一定真實感,但畢竟與現實尚有一定距離,現場感不夠強烈。因此,仿真寫作訓練還必須與現場實寫結合起來,學生才能得到應有的緊張度與新鮮感的刺激,而且現場實寫是完全依據個人能力實地發揮,真正檢驗和提高了應用寫作水平。現場實寫是實實在在就事發現場內容進行符合需要的應用寫作實踐訓練。如市場調查報告是一種對市場現狀進行調查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可以讓學生自行選擇校外或校內范圍對商場、商店的經營狀況進行調查,在老師的指導和啟發下,分析擬調查對象所包含的各種因素,如消費者方面包括日人員流量、人員結構、經濟狀況、消費水平、消費結構等,商家方面包括經營項目、進貨渠道、服務質量、價格等等。調查內容確定后,進一步落實調查活動的具體實施方案,鼓勵學生深入實際實施調查,收集充分的資料以后,指導學習運用相關學科知識(如數字統計、會計核算、成本核算等)來進行分析,不懂的請教有關教師。然后調查報告出爐后聯系被調查對象,核對調查結果的真實和可行性,檢驗學生應用寫作的實際能力。又如學校召開校園文化節,可以讓學生圍繞文化節的各項比賽出一期專題簡報,寫作新聞通訊稿發表在校報上,讓全校師生充分了解文化節概況。再或者組織有關比賽,實地見證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學校可以設立一個組織每年定期舉行應用寫作賽事,讓學生實地根據要求進行寫作,刺激學生對這門學科的實踐掌握。結合身邊的生活實際進行學習,學生能消除神秘感。這種強調實踐性,突出應用性的學習活動,促使學生活學活用,調動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形成應用能力,培養相關素質,這樣的寫作訓練,其意義已遠不止于寫作范疇了。
2.拓展訓練空間、鼓勵自主創業,完善職場能力
社會上請進來,大手筆走出去,踏上社會聯系有關活動,讓學生親身參與、了解、學習、鼓勵成立組織對外營業,主要是對校內營業,寫作需要的內容。
應用寫作來源于社會并服務于社會,所以一定的工作經驗和社會實踐是寫好應用文不可或缺的條件。由于學生接觸實際工作的機會幾乎沒有,對應用寫作的了解只能從教師那獲得,而大多數的教師自身也沒有寫作應用文的實踐經驗,這對提高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一定條件的允許下,可以請有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秘書或“大手筆”給學生進行現場教授,讓他們對應用寫作有進一步的了解。尤其是那些寫作應用文的實踐經驗,對師生來說都是一筆十分寶貴的財富。同時鼓勵學生走出去,拓展教學空間,將應用寫作訓練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促使應用寫作向學生課外生活、假期生活中全面滲透。例如,鼓勵學生在接近暑期時設計一份正式的個人簡歷去參加不同高校舉行的暑期實習招聘會,使他們在實際的工作環境里鍛煉和檢驗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其中必然包括應用寫作能力。也可以去聯系校外一些企事業單位的現場活動等讓學生去參與,例如,參加產品推薦會、商品展銷會、現場招聘會、現場招投標會等,使學生實地接觸和了解職場應用寫作的特殊要求和發展變化,實地見識職場上使用的正式應用文是怎么寫的。聯系一些街道社區或者是物業管理機構,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下基層進行實地鍛煉,在實習實踐過程中充分錘煉他們的應用寫作能力和水平,真正實現在做中學的目的。甚至也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創業,自己成立一個文化公司,主推各種文化創意產品,其中包括應用寫作,然后主要是針對學校的各種社團、職能部門、文化團體、活動組織等推出他們需要的文化產品服務,幫他們寫作計劃、總結、策劃書、企劃案、活動章程、簡報、會議紀要等應用文種。在這個基礎上逐漸面向社會推出自己的服務,這也可以算是不錯的一種嘗試,可以實打實地鍛煉和完善學生的職場能力,拓展他們的職業發展空間。通過這樣一種“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的實踐訓練模式,可以使學生感受應用寫作的各個環節和注意事項,既歷練了寫作技能,又在實際操作中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既培養了危機感,又提高了心理素質,還錘煉了他們的職業技能,從而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應用寫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若缺少實踐環節,只能是“紙上談兵”。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寫作訓練缺乏基本的生活素材,往往是學生憑空想象、東拼西湊,聽完、寫完則時過境遷,實際運用則迷迷糊糊。而通過以上三級平臺的實踐互動,可以使學生對寫作對象和工作要求產生感性認識,緊緊圍繞職業崗位能力和職業崗位素養的形成,彰顯“做中學,做中教”的高職教學改革特點,提高寫作能力和水平,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真正做到理論和實踐的互動,使學生在實踐中親自獲得材料、分析材料,利用獲得的材料撰寫成文、修改、定稿,獨立地完成整個應用寫作活動,從而使應用寫作課變得更生動、更多樣,也更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2]R?M?加涅著,皮連生等譯.學習的條件和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3][美]小威廉姆E?多爾著,王紅宇譯.后現代課程觀[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4]莫偉.應用寫作教學實踐中的若干體會[J].廣西大學學報,2009,(4).
[5]胡祖平.高職應用寫作實踐教學環節的思考與創新[J].讀與寫,2007,(11).
[關鍵詞] 高職教學;應用寫作;有效措施
隨著社會的現代化和世界經濟的一體化,應用文寫作在社會生活中所占位置越來越重要。應用文不僅是社會生活中溝通交流的工具,更隨著知識經濟,信息經濟的到來以及管理規范化的不斷深入而逐漸成為一種管理手段。正因如此,應用文在社會經濟活動中被廣泛的應用,而且也已成為用人單位要求高職各專業畢業生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能否得心應手地撰寫應用文,已成為衡量員工工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標準之一。可以說,“應用寫作十分重要”已成為當代人的共識,新文種不斷涌現,應用文已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應用文寫作這門課程也越來越引起各高職院校的高度重視,各專業紛紛結合專業培養目標開設專業應用文寫作課程,并將其確立為學生技能培養的重要課程。
一、應用寫作課程現狀分析
應用文寫作已成為各高職院校的重要課程,目前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在各專業教學實施計劃中,但由于對專業應用文寫作這門課程的性質把握不夠準確、科學,應用寫作課程目前的教學效果往往不令人滿意。許多教師對應用寫作課程做了很多教學改革,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但收效甚微。筆者通過在應用文寫作教學實踐中了解的情況及經驗來看,現行高職應用寫作的教材和教學方法還存在一些不足,究其原因,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
1、客觀因素
首先,高職學生對該課程的重視不夠高,大多數學生只認為應用寫作與所學專業關系不大,更重視所學專業的學習和訓練;其次,與學生的基礎有關,當前社會,大部分學生為90后,這些學生受網絡等新媒體影響很深,傳統的語言表達規范性也呈現下降趨勢,加之在基礎教育中,學生對應用寫作比較陌生,缺乏一般性認知。
2、主觀因素
從主觀上看,教材內容不夠實用,遠離學生生活和學習實際,學起來空洞枯燥的部分很多,因而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現行應用寫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單一且滯后,傳統模式依舊被當做現代應用教學的主要模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突破傳統模式的束縛;另外,教師在教授過程中較少關注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因此造成教學與社會、理論與實踐相脫節,難以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
二、提高高職應用寫作教學的有效措施
由以上可知,提高高職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應從應用寫作課堂教學人手,突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束縛。筆者根據多年的高職應用寫作的教學經驗,針對應用寫作的現狀,總結出幾種提升高職應用寫作教學的措施。
1、更新學生對應用寫作的觀念,加強對其重視程度
應用寫作作為一門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基礎技能課,在整個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我們應深刻認識應用文在生活中的位置,進一步認可應用寫作課程在高職院校的重要地位。與此同時,要加強學生對應用寫作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給學生灌輸應用寫作的重要性,最好可以用歷屆畢業生在其工作中出現的有關應用寫作方面的事例作為說教的素材,或者請畢業生到學院為學生獻身說法,使學生真正認識到應用寫作學習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網絡等媒體,開展互動式教學模式
應用寫作課在講授過程中,會涉及到大量的案例分析。傳統的板書覆蓋的知識面窄,傳播效果滯后而制約了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因此逐漸被淘汰。現在網絡發展日新月異,且因其使用方便,容量大,直觀生動而被廣大學生所接受。教師要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以網絡教學輔助,能夠促進教學的有效性表達,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還能增強教學互動性。在某種程度上活化了應用寫作教程。例如,教師可以收集一些新鮮的應用文案例,掃描制成幻燈片播映給學生看。講授“通知”這一文種時,可以鏈接本校最近下發的某一具體通知內容,這樣,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通知”的寫作要求,便于理解與掌握。另外,網絡教學因其互動性的特點,還可以發揮討論學習的優勢。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通過發郵件,或在聊天群組里進行討論,交流解答,有助于對教學內容的領會。
3、整合教學內容,增強應用寫作的實用性
應用寫作課程必須適應生活和專業的變化。專業應用文寫作是邊緣學科,從寫作學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角度看,專業應用文寫作是專業工作中進行交流的工具,其形式側重于應用寫作的規范性和約定性,但其內容側重于所屬專業(或行業)的專業性和實用性;因此,教師在講授應用寫作的一般規律后,必須結合所教專業的專業知識,即內容的專業性和針對性。因而,教師必須合理安排應用寫作內容的順序和比重,用豐富的案例,并且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備課,注重針對性和可行性,切忌內容空泛,所確定的內容必須難度適度,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本相符,過于懸殊則會造成學生聽課效果下降。
4、教師應具備寫作學和所教專業的綜合知識
如前所述的幾方面因素,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根據實踐和專業需要設置相關的課程體系。應用寫作涉及有關工作和生活各個方面的內容,由于此課程課時計劃較少,教師無法講授全部文種,因此教師應將教學內容進行分類歸納和取舍。應針對學生的不同專業確定教學的重點。很多高職院校將專業應用文寫作交給文科類教師講授,由于這類教師基本上不了解課程所屬專業的專業知識,在教材處理上就只能是揚其所長,避其所短,講授重點也只能是介紹文種的文體格式等寫作形式,而對于寫作內容、材料及語言表述等寫作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簡化處理,因此與專業知識幾乎完全脫離,無法體現應用文內容的專業性和針對性的文體特點,教學基本處于無的放矢的狀況。學生沒有專業知識的指導,就無法動筆進行專業寫作實踐,模仿例文的寫作也只是簡單的照搬,具體文種的形式和內容完全脫離,極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無法提高。也有的高職院校認識到了文科類教師講授專業應用文寫作的不足處,就將這門課程安排給文字表達水平較高的專業教師講授,但由于這類教師寫作學知識不系統,教材處理上過于強調寫作內容,同樣造成寫作內容、內容與材料及語言表述等寫作要素之間的脫離,背離了寫作教學規律,使得專業應用文寫作課成了專業綜合復習課,因此教授應用寫作課程的教師應兼具這兩方面能力。
5、模擬情境式教學,增強學生認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于應用寫作這門課程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簡單地向學生傳授理論方面的知識,而應該以創新的理念指導教學。對事物發生發展的環境、過程的模擬再現即為模擬情境式教學,這種方法能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提高能力。積極創造一定前提下的情境,使學生置身于和現實情況相似的情境中學習。例如:在進行“經濟合同”的寫作教學時,教師可模擬院系和出版社簽訂一份“教材購銷合同”,通過模擬簽訂“教材購銷合同”的場景,引導學生注意格式的規范性、斟酌合同條款的完備性、措辭的嚴密性,以及在諸多細節問題上的把握。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能夠讓學生通過模擬事件熟悉事件發生、發展的每一個環節,便于發現自我潛能,增強學生對實際問題的預測和處理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要認識到應用寫作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高職院校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雖然現行各種版本高職應用寫作教材還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和不足,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積極性也不夠高,但我們有責任也有足夠信心改變這種現狀。我根據應用寫作自身特點,將其與相關專業有效結合,采取以上有效措施來優化高職院校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從而實現專業應用文寫作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使學生具備適應未來崗位需要的綜合技能。
參考文獻:
[1]劉奕淺析項目教學法在高職應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廣西教育C(職業與高等教育版),2010(2).
論文關鍵詞:以發表為中心;高職;應用寫作;教學改革
為了提高高職應用寫作教學質量和效益,近三年,筆者從解決學生寫作動力性困難入手,以發表為中心改革高職應用寫作教學。這項教學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所教班級學生參加應用寫作任務或內容真實項目一百多個,寫作欲望、興趣、積極性和水平明顯提高。學生初步具備了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所應具備的基本寫作素質和語文素養。
動力性困難是當前高職學生寫作的主要困難,其次才是能力性困難。所謂動力性困難即寫作興趣、寫作熱情、寫作自發性和寫作積極性方面的畏難情緒。喚起、維持、增強學生寫作的內驅動力,無疑應成為寫作教學極其重要的出發點和關鍵點。否則,離開了學生這個寫作主體的積極性,培養寫作能力就無從談起了。而這正是高職應用寫作教學問題的主要癥結所在。“以發表為中心”改革高職應用寫作教學,就能夠有效喚起、維持、增強學生寫作的內驅動力,真正實現“要我寫”到“我要寫”的轉變,并在解決其動力性困難的同時,逐步解決能力性困難,提高應用寫作教學效果,增強應用寫作能力。
本文所說“發表”為廣義,即運用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以及其他形式向公眾表達意見,包括在刊物上登載等。所謂以發表為中心的高職應用寫作教學,就是以發表為樞紐,緊扣學生的寫作內驅動力——發表欲,以從口頭到書面、從音像到文字、從課堂到課外、從模擬仿真到實際項目的多層級發表活動貫穿始終,以發表學生的應用寫作作品為契機,以激發、鞏固、升華其創作欲、發表欲和創造性為抓手,以提高學生應用寫作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為宗旨和依歸,形成具有鮮明高等職業教育特征的應用寫作教學模式。
總之,以發表為中心的高職應用寫作教學,突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其教學時空已延伸到課外,其教學內容已經拓展到專業學習、校園生活、個人職業生涯等諸多方面,其教學方法已經擴大到最新的現代信息技術領域,對于提升高職應用寫作教學質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和借鑒意義。
多層級發表案例
高職學生寫作基礎普遍薄弱,寫作興趣、水平等參差不齊。要激發大多數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必須為所有學生創造發表作品的機會,然后再逐步引導學生走向更高級別的發表。以發表為中心的高職應用寫作教學采取多層級發表方式,形成富有親和力的“發表網絡”。一方面,鼓勵學生細讀應用文本,既要學會欣賞,又要敢于懷疑,破除發表的神秘感、神圣感;另一方面,為學生發表作品提供陣地,使發表成為可能。這就是一級到四級發表:一級發表限于小組當中。當同學互評作文時,就是學生作品初次得到發表的機會。二級發表是在全班同學或兄弟班同學范圍中進行。或口頭宣讀,或分文種舉辦佳作專刊,或開展求職信應聘書比賽,或舉行校園解說詞征集活動,等等,千方百計為學生增加發表機會,拓寬發表范圍。三級發表是投稿到校報、校刊上。四級發表是向各級刊物推薦佳作,或者讓其作品應用到現實中發揮應有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寫作熱情。這四級發表均突破了傳統作文教學中的讀者缺位現象,出現了除教師之外的非嚴格意義上的其他真正讀者,“作品”被人“閱讀”了。筆者將其歸納為“當眾表達:被閱讀”。
案例一:筆者舉行了某學院學生勤工儉學崗應聘書比賽,通過以賽激趣,激發學生學習寫作的熱情。結合典型文本的細讀,學生獲得了應聘書寫作的基本常識和寫作要求。教師現場引導每個學生合理確定最適合自己的應聘崗位目標,寫出凸顯個人特色和亮點的應聘書。隨后進入多層級發表:首先,在小組內小范圍發表,互相傳看,提出修改意見建議,進行初次完善;其次,推選出小組中的代表作在全班范圍內宣讀或展示文本,相互交流,品評優劣,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進行再次完善;再次,結合學生所學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特點,要求全班學生將經過師生反復修改定稿的應聘書,以真實、美觀的包括完成了封面、版式設計等在內的應聘文本形式,在校內公開展示;最后,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應聘書送呈相關部門,爭取適合自己的勤工儉學崗。
本案例完整地體現了多層級發表的各個層級,最大限度地使每個學生都獲得了至少兩次的發表機會。應用寫作的指導過程與文章產生和運用的實際過程完全一致,與專業相融合,與校園相融洽,直接管用,頗能激發學生的應用寫作積極性創造性。
案例二:筆者利用自己兼任指導教師的學院社團報《旖旎風報》開辟應用寫作專題文苑,為學生作品的發表提供陣地。同時,還將《旖旎風報》交流到湖南城市學院等高校,擴大了學生作品的輻射面和影響力。
本案例主要在三級發表和四級發表上著力,擴大讀者面,拓寬作品被閱讀的時空,增強作者的寫作效能感和成就感。
案例三:筆者將學生在課堂上細讀2008年第5期《應用寫作》上《對一則消息的修改及思考》所提出的質疑和修改建議進行綜合、深化,寫成論文《從一則消息病例看消息的寫作——〈對一則消息的修改及思考〉的補充》,發表在2009年第4期《語文學刊》上,使學生找到了自信,讀寫興趣大增。
本案例由文本細讀中的質疑所生,師生合作,深化提高,撰文公開發表,既使學生切身感受到了學從問出,學貴有疑,又實現了多層級發表,激發了學生的應用寫作動機。
項目式發表案例
高職應用寫作不同于一般的中小學作文,大多可采用任務驅動、項目教學等教學方法,與專業結合更緊,越來越多地與仿真乃至實際項目相結合。因而高職應用寫作中的“發表”的意義并不止于“當眾表達:被閱讀”,而更進一步延伸為“項目開發:被采納”,從而彰顯高職教育的職業性,體現應用寫作的高職特征。幾年來,筆者結合所教班級專業,有計劃地開展項目教學。2007~2010連續4年,將拍攝學院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專題片、黨建宣傳片、湖南省益陽市安化二中信息化校園建設經驗宣傳片、益陽市大通湖漁場對外形象宣傳片等真實項目引入教學,組織引導學生制定策劃方案、搜集整理素材、撰寫解說詞、參與拍攝制作。
案例一:2007年,學院接受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需要拍攝專題片,筆者受命承擔此項任務。筆者結合應用寫作課程教學,將這個真實的項目引入課堂,帶領學生學習撰寫專題片拍攝策劃方案、合同、解說詞,并與學生所學多媒體設計與制作專業緊密結合,圓滿地完成了拍攝制作任務和應用寫作教學任務。
本案例充分利用了自己學院的應用寫作項目,融專業學習、學院工作與應用寫作于一體,任務項目實在而富于挑戰性,師生都感覺受益匪淺。
案例二:2008年,湖南省益陽市在益陽市安化二中召開益陽市信息化校園建設經驗推介與現場觀摩會,會上需要安化二中以宣傳片的形式系統總結、具體介紹該校信息化校園建設的成功經驗與作法。筆者參與該項目的拍攝工作,主要承擔解說詞撰寫。筆者搜集了解大量信息材料后,將此項撰寫解說詞的任務引入課堂,引導學生細讀學院迎接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專題片解說詞、觀看宣傳片,掌握專題片解說詞撰寫的要領,根據安化二中所需宣傳片的具體情況和撰寫要求,確定框架、充實內容、反復修改,形成解說詞初稿。并將校方、拍攝機構的討論修改意見及時反饋給學生,利用課外時間,組織部分學生一起修改完善,最終定稿,獲得校方、拍攝機構和活動參與者一致好評。
本案例已經將應用寫作的真實項目拓展到校外,任務項目難度更大,周期也比較長,更多地是在課外完成。一些學生不僅參與解說詞的撰寫,還主動參與拍攝及后期制作,無論專業學習還是應用寫作,學生都感覺遠勝單純的課堂教學。
案例三:2009年,湖南省益陽市大通湖漁場拍攝對外形象宣傳片,筆者參與此事。一方面,將這個項目引入應用寫作課程教學,帶領學生學習策劃方案、合同、解說詞等應用文,另一方面,主動介紹學院專業師生承攬對方所轄企業品牌產品的包裝設計、廣告設計等業務,并結合這些教學產品說明、設計說明、廣告文案等學生急需、專業性較強的應用文種,較好地發揮了應用寫作教學服務專業學習,服務人才培養的作用。
本案例涉及的應用寫作真實項目較多,對傳統教學的沖擊比較大,需要更大的教學靈活度,對教師的教學和指導要求也更高。師生通過這樣的項目鍛煉,就不再是象牙塔里的“自娛自樂”,“孤芳自賞”,而是投身火熱、豐富、變化多端的社會實踐。大家意識到,只有與活生生的專業項目、白熱化的市場競爭對接,真刀實槍地干,才能收獲真才實學。
諸如此類的項目與專業學習緊密結合,頗能激發學生內在的寫作需求,帶著實在的任務、項目寫作,實現寫作教學與實際應用的無縫對接。
活動式發表案例
高職校園學習、生活豐富多彩,眾多的校園活動涉及日常應用寫作的方方面面。學生全面參與甚至主持其中的活動,為應用寫作提供了用武之地。通過公開征集方案等形式,廣大學生踴躍參加。一旦其苦心經營的活動方案的作品被校園活動所采用并付諸實施,其激勵作用是十分明顯的。筆者稱之為“活動使用:被實施”。
關鍵詞:應用寫作;培養模式;探索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2-0227-02
一、《應用寫作》在當前的高職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及面臨問題
《應用寫作》在當前的高職課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對提高技能人才的信息交流和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應用寫作》與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將來的工作密切相關,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掌握《應用寫作》理論和實踐能力,是高等職業院校培養合格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要求。
當前高職的《應用寫作》教學面臨著許多問題:一是課程重要性弱化。許多高職院校特別是理工類高職院校不重視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培養,認為《應用寫作》課程可有可無,或認為它僅是高職語文課的附屬課程,資源投入不足。二是師資不能滿足教學要求。高職院校許多從事應用寫作教學的教師沒有應用寫作經驗,具有企業或高校行政崗位工作經歷的“雙師型”教師比例小,或者有應用寫作實踐經驗的教師忙于教學外工作,難以抽出足夠的精力進行應用寫作教學研究,教學水平不高。三是教學方法陳舊,對應用寫作實踐和操作訓練投入不足,教學手段不適應應用寫作能力培養的要求,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缺乏。上述三大原因導致高職學生學習《應用寫作》的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佳。
二、應用文體鮮明的職業特征和濃厚的生活氣息、文化品味
高職《應用寫作》涉及文種多種多樣,這些文種往往與人們的日常工作及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因而要么具有鮮明的職業特征,要么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文化品味。
應用文體中,具有鮮明職業特征的有公務文書、事務文書、經濟文書、訴訟文書等,如通知、請示、報告、合同書、書;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文化品味的主要是一些人際交往文書,如書信、請柬、便條、啟事等。一般情況下,高職學生對應用文體鮮明的職業特征類較容易理解。這與高職院校培養的技能人才主要面向企業、高職院校課程的設置與職業需求緊密聯系有很大關系。高職《應用寫作》所講授的大部分應用文體也都是技能人才將來所要面對和掌握的,學生的學習針對性和積極性也比較高。但對應用文體濃厚的生活氣息、文化品味類,當前普遍存在高職院校教師對其認識不夠,并間接導致學生對應用寫作特點理解不全面、學習興趣和動力不足等問題。其實并非所有的應用文體都是干巴枯澀、“面目可憎”的,單舉書信一例,歷史上就留下了數量眾多、影響深遠的作品,如我國較早見諸記載的書信《子產告范宣子輕幣》、《樂毅報燕惠王書》、《魯仲連遺燕將書》,后世的《與陳伯之書》、《與妻書》等,均內容充實、膾炙人口,不但在個人生活領域,同時還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非常有學習掌握的必要。因此《應用寫作》教師要引導學生提高學習應用寫作的興趣,準確掌握應用寫作的寫作規范,根據不同的應用文種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方法,大力彰顯高職《應用寫作》的“職業美”和“文化美”,讓學生對不同應用文種的特征都要深入理解。
三、通過“三段十二環節”培養模式大力彰顯高職《應用寫作》應用文體鮮明的職業特征和濃厚的生活氣息、文化品味
大力彰顯高職《應用寫作》的“職業美”和“文化美”,可以通過實施應用寫作能力的“三個時期”(三段)和“十二個模塊(環節)”培養模式來實現。
應用寫作能力培養的“三個時期”,包括技能人才成長的“學校學習及鍛煉時期”、“企業實踐及磨礪時期”、“個人事業和職業拓展時期”,這三個階段依次推進、前后銜接,同時又相互交叉、彼此促進,有利于循序漸進地培養和提高技能人才應用寫作能力;此外,這三個時期的相互交叉滲透還能促進技能人才理論學習與工作實踐的緊密結合,實現應用寫作能力的“入職前”和“入職后”的全過程培養。應用寫作能力培養的“十二個模塊(環節)”,是按照應用寫作能力由淺入深的培養順序排列組合的,包括屬于“學校學習及鍛煉時期”的應用寫作基礎知識模塊、學習方法模塊、常用公文模塊、學生應用模塊;屬于“企業實踐及磨礪時期”的企業事務模塊、職業提升模塊、企業聯系模塊、宣傳推介模塊;屬于“個人事業和職業拓展時期”的日常生活模塊、社會交往模塊、業務往來模塊、創業投資模塊。應用寫作能力培養的“十二個模塊(環節)”,是分別針對技能人才成長的“學校學習及鍛煉時期”、“企業實踐及磨礪時期”、“個人事業和職業拓展時期”各自不同的能力要求和和努力目標,解決行業企業和個人事業需要具備的應用寫作基礎知識、常用公文、個人投資創業文書等12個專題的有關應用文體寫作知識。應用寫作能力培養“十二個模塊(環節)”所包括的相關專題,由能力提升目標一致、教學內容相近的相關知識模塊組成,如學習方法模塊,包括案例教學法、比較學習法、工作過程模擬法、項目教學法等提高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效果的主要方法;學生應用模塊,包括校園新聞通訊、大學生假期社會調查報告、求職應聘書信、畢業論文等的寫作;企業事務模塊包括單位工作總結及計劃、個人述職報告的寫作等;職業提升模塊包括競聘書的寫作;企業聯系模塊包括賀詞、開幕詞的寫作等;宣傳推廣模塊包括企業形象包裝類、史志年鑒類文書的寫作;日常生活模塊包括啟事、便條等的寫作;社會交往模塊包括請柬、介紹信等的寫作;業務往來模塊包括經濟合同、招投標文書等的寫作;創業投資模塊包括企業經營相關法律文書的寫作。
四、《應用寫作》的“三段十二環節”培養模式的特色和成效
一是可以做到課程體系與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及技術進步需要的高度契合。《應用寫作》能力培養的“三個時期”和“十二個模塊”,有“兩個時期”和“八個模塊”直接與經濟建設和產業企業實際工作需求相關聯,據此制定的技能人才培養目標、方案與相關技術領域職業崗位(群)任職要求直接對接,針對性強。二是可以做到理論傳授和寫作實踐的緊密結合,共同提高。《應用寫作》能力培養的“三個時期”和“十二個模塊”,要求教師團隊與企業或高校文秘宣傳、行政管理崗位人員保持緊密聯系,積極探索,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對教學標準、職業標準進行聯動開發,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水平可以得到不斷提升。三是可以做到傳統教學模式與現代信息技術進步的高度吻合。《應用寫作》的“三個時期”和“十二個模塊”培養模式,注重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將案例教學法、比較學習法、工作過程模擬法、項目教學法等教學方法的理論精髓體現為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以適應當前技能人才的素質現狀,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四是可以做到知識技能與綜合素質的相互促進、同步提升。《應用寫作》課程將學生應用寫作能力和人文綜合素質培養列為兩大平行目標,提倡讓學生在學習理論、鍛煉“技能”的同時,增強應對企業崗位挑戰的能力,拓展自身成長和發展的空間;引導學生結合崗位寫作需要,主動挑戰困難,自覺規劃人生發展方向,主導自身發展路徑的選擇,對培養全面發展的技能人才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五、《應用寫作》的“三段十二環節”培養模式的實施
關鍵詞: 政法 高職 寫作 調研
一、引言
應用寫作是一門公共基礎課,旨在培養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以適應實務部門的工作要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和就業能力。根據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 [2006]16號)文件精神,各高等職業院校對本院校所開設的課程均有大幅度的改革舉措,我所在的海南政法職業學院亦如此。故根據要求,對應用寫作課程開設情況再一次進行深入的調研,以便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貫徹落實第16號文件精神。
二、調研的基本情況
(一)調研方式:主要有問卷調查、座談、電話訪談三種方式。
(二)調研方法:主要探索性調研。針對我院應用寫作課程安排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學生到實務部門實習的具體情況、實務部門對我院應用寫作教學的建議和意見等進行調研,以期對應用寫作教學進行全方位(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寫作訓練等)的調整。
(三)調研事項共有幾個問題:
1. 下列公文文種,您認為哪些是必須講授給學生的?( )
①決定 ②指示 ③公告、通告 ④會議紀要 ⑤通知 ⑥通報⑦報告 ⑧請示 ⑨批復 ⑩函
其他:
2.以下的事務文書,您認為哪些是學生必須掌握的?( )
①介紹信、證明信、推薦信 ②感謝信、慰問信、賀信 ③倡議書、建議書、申請書 ④規章制度 ⑤計劃、總結 ⑥會議記錄 ⑦簡報 ⑧調查報告 ⑨述職報告 ⑩啟事、聲明
其他:
3.以下宣傳應用文,您認為哪些是學生應該掌握的?( )
①新聞 ②通訊 ③廣播稿 ④演講稿 ⑤解說詞
其他:
4.您認為公文寫作過程中最常見的錯誤有哪些?
5.您認為學生應當具備怎樣的寫作能力方能適應公檢法司安工作需要?
6.我院是三年制大專,您認為應當在哪一年開設應用寫作比較合適?
①新生入學第一年 ②第二年③第三年畢業前
三、調研結果與分析
(一)教學內容方面,不同的實務部門,因工作要求和工作內容不同,所以,要求的應用寫作教學內容不盡相同。參看表格一:
在教學內容的調研中,我們將很多的文種加以羅列,這樣可以真實地反映不同的部門需求,從而有利于我們對應用寫作教學內容的調整和安排。而各實務部門對應用寫作文種的需求是不盡相同的,可從表格一所列各項一目了然。如此一來,各系部應用寫作教師可根據專業特點選擇教學內容,有的放矢,有利于提高教學成效。
(二)應用寫作課程的開課時間
這是實務部門針對學生實習過程中所反映的問題而提出的教學建議。其結果如下:
認為應在第一學年開設的占25%,認為應在第二學年開設的占56%,認為應在第三學年開設的占19%。其理由如下:
認為應在第一學年開設的理由:應用寫作是基礎課程,學生在初高中階段已經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可以在第一學年開設。學生上大學后總是要參加一些社團,而應用寫作文種如通訊、廣播稿、演講稿、計劃、總結等在社團活動中比較常用,提前開設也有利于他們使用。
認為應在第二學年開設的理由:學生寫作基礎比較差的系部,建議先上語文課,教好學生語文基本的知識,讓學生有了一定語法基礎知識之后,再上寫作課比較好。同時,因第一學年也學幾門專業基礎課,學生亦有了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可以在寫作實踐中做到法言法語。另外,對法律程序有所認識對寫作也有幫助。因此,第二年開設應用寫作比較合理。
認為應在第三學年開設的理由:因學完后尚記憶猶新。提前開課以后學生因沒有考試壓力,就不會再學了。人都有惰性,若不再主動學習,所掌握的寫作知識會全部忘記,學習也沒有用的。
學生在高職院校只有三年的在校時間學習,如何開課才更為科學與合理,除了學院進行科學探討外,還需聽一下實務部門的意見,因為學生去實習的表現他們最清楚,故更能為我們提供比較中肯的意見。上述應用寫作開課時間建議其實各政法院校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安排。
(三)公文寫作過程中常見的錯誤
這一調研事項主要是針對實務部門本身以及我院學生在實習期間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以便今后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作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公文寫作過程中常見的錯誤匯總如下:
1. 論事不明、析理不透、邏輯不強。
2. 用詞不當、語句語病多;文字不夠簡潔,并帶有太多的感彩,不符合文種要求。
3. 內容脫離實際;內容表述錯誤、不夠精煉。
4. 相近文種之間容易混淆,如報告和請示、通知和通報、批復和函不分,混為一談;文體不當。
5. 結構紊亂,條理不清、層次不清。
6. 行文格式錯誤、行文方向不清。
7. 主題不明。
實務部門也表示,這些錯誤不僅出現在實習學生身上,而且在實務部門的工作人員的文章中有時也會出現,特別是剛參加工作的人員。同時也表明在實務部門工作至少兩年才可能準確無誤進行應用文的寫作,且要悟性比較好的人才可能。
(四)實務部門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要求
這一調研事項是為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和職業能力而設計的。從實務部門的建議可看出他們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要求,據此確立的應用寫作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就更明確清晰。
現將實務部門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要求匯總如下:
1. 簡潔、清晰、快速、清楚的表達能力,說事明白、析理透徹的議論能力。
2. 文字功底扎實、能簡練準確運用文字表達的能力。
3. 熟練運用各種應用文格式的能力。
4. 準確引用法律條文、運用法言法語能力。
5. 具備漢語語法常識。
6. 掌握相關公文知識并靈活運用的能力。
7. 具備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8. 多寫多練、不怕修改文章的思想素質。
9. 堅持不懈寫作的精神。
除司法系統外,政法類高職院校的學生進入其他政法系統工作的可能性比較低,首先學歷就過不了關。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有些工作部門并不一定就用本科以上學歷。如果根據實務部門的要求專門培養,會不會可以提高就業的可能性?培養的學生一上崗就能完成甚至獨立完成工作,想必實務部門也很歡迎吧。
四、建議
要讓學生確實掌握應用寫作這一技能,首先要從教材、教學方法、訓練等方面進行大膽的創新與改革:
首先是教材。教材是一切教學活動的依托,是教學的基礎。它會直接影響教師授課的思路和學生的接受心理。因此,教材要力求滿足實務部門對文種的需求,突出實用與訓練。同時,教材內容的編排應考慮以思維訓練和寫作訓練為重點和難點,而以各文種的理論知識方面為輔助,如此可進行大量的寫作訓練和靈活的教學。目前通行的教材版本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楊文豐編的《高職應用寫作》,這一版本的體例有新意,也符合高職院校“職”的特點和應用,但是此本面向多數高職院校,針對性不夠強。政法類高職院校應在突出“政法”“職”的特征。因此,建議教材的編寫應與實務部門合作編寫會更務實,職業特征會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