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5 11:24: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大學課程教學改革3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0引言
借助課程思政發展契機,促進思政元素在英語教育中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融入,構建高等教育事業新格局,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認知、道德水平,切實培養具有責任意識及擔當意識的優秀接班人。
1英語課程思政潛在動力:二者具有較強的內在關聯性
1.1英語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國際視野統一英語教育和思政教育都具有國際化視野,兩者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方向一致。思政教育與英語教育相互滲透,可以提升學生的辨別能力及國際理解力,學生在接觸外來文化時,可以做到摒棄糟粕,借鑒與吸收其精華思想。此外,經濟全球化時代,國際理解能力在高等教育中愈發受到重視[1]。國家之間應具有較強的包容性,秉持理解態度展開溝通,才能減少矛盾,共建地球村?;诖耍髮W生能更好地理解與認知民族文化與傳統文化,也能借此機會提升制度自信與文化自信,確保以客觀角度看待中西方文化差異。大學生具備國際化視野,能更透徹地了解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這有利于學生成長為具有愛國意識的新時代人才。
1.2英語教育和思政教育與通識課程相關從廣義上來講,通識教育是指專業之外的所有課程,按照目前的高等教育形式,可將其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包括思政教育、英語教育等,選修課旨在培養學生的愛好,助力其個性化成長。如繪畫、烹飪、插花、酒文化鑒賞等屬于選修課。筆者通過查閱思政教育與通識課程相關文獻,發現不同學者對思政教育是否屬于通識課程認知與理解不一。但這都不影響思政課程與通識課程同等重要。思政課程與通識教育不僅豐富了學生知識儲備,有利于其全面發展,還能開拓其視野,提升其道德修養和思想認知[2]。
2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路徑
2.1立足大學英語實際,創新語言培養標準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打開了英語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突破口,為教育協調發展提供了合理依據。雖然目前大學英語與思政教育融合過程中仍存在諸多難點,其成因也相對復雜,但立足于英語教學實際的培養標準與培養目標具有超前性,幾代教育者共同根據教育、學生、社會發展需要制定的培養標準,能減少英語教學改革與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培養復合型語言人才。為實現英語教學與思政課程的有機融合,可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政元素,并利用外部力量促進英語教育育人功能拓展。例如,在英語聽力課的創新與改革過程中,適當融入思政教育,引導學生了解國家相關制度及方針。聽力教學內容的創新,不僅能提升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還可以了解中西方文化及政治的差異性,感受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價值,提升學生政治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英語教學實際中,應適當增加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比例,并拓展其學分權重,以加強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自主繼承與弘揚優秀民族文化。例如,在英語閱讀課中開設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引導學生在閱讀中了解民族發展歷史、傳統詩詞等。傳統的英語閱讀課中多閱讀英美簡史、英美報刊內容,所以應創新教學內容,提升傳統文化融入比例。抓住優化英語教學內容契機,提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比例,可助力課程重塑,將偏離的英語人才培養標準重新拉回正軌,使新時代人才擔負起民族復興的重大使命。
2.2優化英語專業教材,增強教育價值導向性一方面,英語教材過于注重培養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其中文化內容比例失衡,學生長期在多元化價值觀侵染下容易產生錯誤的思想認知。剖析優秀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魅力,是增強大學生文化認同感的重要契機。另一方面,由于英語專業教材中的西方文化內容較多,導致中西方文化比例嚴重失衡,使教材單一化、片面化。由此可見,打破傳統教材一邊倒的局面迫在眉睫。例如,在了解西方節日時,教師應適當融入中國傳統節日,介紹傳統節日的由來和背后蘊含的文化特色,由量變引起質變,促進學生了解傳統文化風貌,增強民族自豪感。英語翻譯課中可引導學生選擇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素材,并根據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多元化翻譯,讓學生在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同時,感知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同時,將思想政治元素全方位融入英語教材,可有效協調中西方文化比例,改變教育失衡的現狀,防止學生受到西方不利價值觀的侵染與滲透。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學生必須正確認識西方文化中有值得借鑒的部分。在編寫教材時,教材編寫者應嚴格篩選多元化素材,避免教材中浸染較多西方價值觀。例如,有的教材照搬西方史詩材料的內容,這些內容由外國作者撰寫,其表達的價值觀念與我國價值觀念存在巨大的差異。對此,教材編寫者應嚴格篩選教材內容,并適當增加客觀評價與批注,不能一味地為追求“原汁原味”而照搬全用。例如,修改西方意識形態滲透傾向過于濃厚的文學作品,增強英語教材的教育價值導向性,改變英語教育中西方文化教育失衡的狀態,可有效防止學生受西方價值觀影響,并為其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奠定堅實的基礎。
2.3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能力首先,教師應積極更新教育理念,增強育人意識,打破傳統教育模式,促進知識傳授與意識培養同步前進。外語的流利性不能體現語言人才的素養,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是英語教育的核心。目前,英語教師只擔負了教書責任,并未擔當育人責任,只教不育導致英語教育結構失衡,其教育框架也面臨分崩瓦解的危機。因此,英語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育人的重要性,增強其意識培養的自覺性,這有利于優化教育框架。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關乎英語教育專業發展,更關乎大教育格局的構建[3]。其次,優秀傳統文化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源泉,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核心力量。因此,英語教師應強化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理解民族文化的價值與魅力。作為教育引導者,教師若推崇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教育失衡。強化教師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了解,切實將民族文化融入英語專業教學,有利于促進英語課程思政深入發展。例如,強化教師職業培訓,針對英語教師存在的文化認同度低現象進行科學培訓,提升教師文化自信,使其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的同時,激發其英語課程思政改革自覺性,確保英語教育與思政教育的深層次融合。
3結束語
在英語課程思政發展過程中,思政元素與英語教育內容的融合,應保持潤物細無聲,依據英語教材挖掘或合理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兩者優勢互補,從而拓展學生國際視野。教師是促進英語課程思政發展的靈魂所在,強化對教師的培養,可使其為我國的教育發展貢獻力量,形成全新教育模式,實現語言教育的長遠發展。
作者:戚桂友 單位:江海職業技術學院
大學課程教學改革2
一、新時代思政課理論教學之必需
(一)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內涵要求馬克思主義產生于19世紀40年代,在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向新征程、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今天,依舊煥發強大的真理偉力。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核心的實踐觀,貫穿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全過程。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一文中指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不應該放在理論中去討論,而應置于實踐中去檢驗。實踐能夠證明人的思維真理性,實踐能夠展示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及能動的力量,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2]500。思想政治課程的理論內容,是在實踐中總結、升華、概括出的一般普遍規律,是事實、是理論真理。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情、國情、黨情、社情和民情,從思想方面入手,塑造一個品格健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建設有用的人。高校青年學生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獲取了一定的理論知識,針對世界、國家和社會形成了初步的感性認知。同時,這些認識從某種程度上說并不完全是正確的,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引入實踐教學,引導學生通過自發的社會實踐。將課堂上、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置于實踐中去檢驗,從認識到實踐,去反思通過學習得到的感性認識是否正確,同時通過實踐也能及時修正認識中存在的錯誤與偏差。從實踐到認識,基于自身實踐,通過思維的選擇與再加工,使得感性認識上升為更為深刻、完整、正確的理性認識,從認識到再實踐,運用已經形成的更為全面、成熟的思想改造生產、學習和生活實踐,即實現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通過思想政治課程,學生習得的是一種思想和理念,通過社會實踐,讓學生推導思想政治理論形成、發展的過程,用實踐去驗證和解釋理論的合理性。在思辨終止的地方,在現實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們實踐活動和實際發展過程的實證科學開始的地方[3]73。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程結合實踐教學協同育人,實現科學理論真理向實證科學的過渡與轉化,讓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能夠成為深入學生頭腦和實踐中為人所用的知識。
(二)新時代新疆高校思政課的建設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課程中,將實踐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拓展和延伸協同育人,引導學生回歸實踐,在實踐中驗證新思想、新理論的真理性,同時通過有效的課程實踐,構建學生學、思、行的良性互動循環機制。新時代新疆高校思想政治課程開展實踐教學協同育人,引導新疆青年學生立足新時代新疆發展建設實際,運用所學理論更好地認識實踐、指導實踐,投身實踐對之前的理論知識進行再學習、再反思,從實踐出發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理論形成的內在邏輯。
二、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之要求
(一)增強高校思政課實效性的現實需要時代的發展需要順應時代發展的人才,上好新時代高校思政課,需要明確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擔負著增長學生知識才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使命,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引領、塑造一個品格健全、全面發展、能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要求的時代新人。做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僅憑借理論灌輸式教育,顯然已遠遠不能滿足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發展要求。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課程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引導學生從新時代中國的改革發展實踐中去體會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通過實踐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增強青年學生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光榮感。新時代高校育人,要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嚴守高校意識形態主陣地,保證高校多群體在政治上清醒、思想上堅定、行動上自覺。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
(二)黨中央關于思政課改革的文件要求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中明確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鼓勵學生在大學,多多接觸社會、服務社會,讓專業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使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增強社會責任感?!吨泄仓醒胄麄鞑拷逃筷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文件中進一步明確在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完善實踐教學制度,探索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社會各方共同協力,在社會大環境中為思想政治課程實踐教學提供條件和環境保障。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列為面向教育現代化的十大戰略任務之首。同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明確新時代高校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同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中,更加注重發揮思想政治理論之于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素養的實效性,切實實現學生知、情、意、行的統一,強調在實踐中培育人、發展人。2021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因地、因人、因事、因時制宜地開展,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實踐中解決現實問題的作用。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實踐中,黨和國家更加注重發揮思想政治理論的教化、引導功能,以理論學習為起點,結合實踐教學,讓學生通過置身新時代偉大實踐,更加深入地了解和體會新時代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戰略,以及黨和國家出臺每一重要政策法規的戰略思考與頂層設計。
三、新時代黨中央治疆方略之需要
(一)發揮高校思政課主陣地作用的基本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邁向新征程,也為新疆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塑造了嶄新面貌。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立足新時代新疆發展現狀,通過形式多樣的思政課程實踐貫徹落實好文化潤疆的黨中央治疆方略,守好新疆高校的思想陣地,發揮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陣地、主渠道的作用。在高校各族青年學生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實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思想根基,增添文化潤疆的內生動力。
(二)貫徹好黨中央治疆方略的應有之舉毛澤東曾強調:“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薄爸劣谛挛幕?,則是在觀念形態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經濟的東西,是替新政治新經濟服務的。”[4]694-695偉大的時代孕育偉大的思想,偉大的實踐涵養偉大的文化。新時代新疆高校思政課程結合實踐教學協同育人,引導學生在深入實踐中追尋新疆建設發展的內在規律、探尋指引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思想文化之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過實踐教學構筑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互通橋梁,引導學生親身體會社會生活實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頭腦中保持思想理論清醒,實踐中保證政治立場堅定,投身實踐領會、弘揚脫貧攻堅精神、抗疫精神等新時代展現的新精神。在與各民族同學、群眾的交往中踐行各民族團結、互助、和諧,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深入理解“團結穩疆”的重要意義。通過有效開展思政課程實踐教學,在高校實現學生從“思政小課堂”向“社會大思政”的過渡與轉化,進一步增強學生砥礪前行、開拓進取,在新時代駐疆、守疆、建疆的勇氣和力量,以青年學生精神文化“軟實力”助推“富民興疆”硬實力[5]。新時代討論新疆高校思政課程實踐教學協同育人的時代意蘊,鼓勵高校學生關心世情、國情、社情、民情,讓學生成為新疆好故事的創造者、講述者和弘揚者。在實踐中厚植學生愛國、愛疆、愛黨的思想與情懷,打造社會實效性更強、教師愛上、學生愛聽的思政課,堅持思政課思想性、理論性的統一,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科學的價值理念、正確的道德觀念健全品格、凝心聚力、鑄魂育人[6]。
作者:何姝妤 單位:新疆師范大學
大學課程教學改革3
西南林業大學(以下簡稱我校)是一所有著80多年辦學歷史的林業高等院校,植物保護專業2002年開始招生[1],其中,面向研究生的課程主要有植物病理學、森林保護學、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等。分子植物病理學作為農林高校碩士研究生專業課程,對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性思維方式發揮著重要作用。[2]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發展,學生“混學分”,教師上“水課”等現象層出不窮。新時代,我國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目標更明確,迫切需要解決上述難題。國內學者對分子植物病理學課程教學改革開展了大量研究,如:張娜等人從教學內容優化、新媒體應用、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提出了進一步提高研究生學習效率和創新能力的措施[3];陳小林等人分析了學科定位、教學內容、方式、教材等方面存在的弊端[4];王永林等人從教學目標、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討了該課程存在的問題。[5]國外高校教師對該課程的講授多以分子植物病理學相關最新研究案例為主,一般不使用統編教材,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研究生的思辨能力,提升了其后續于實驗室內的實踐應用能力。本文基于中國知網相關文獻數據,以我校為例,結合實際調查問卷,全面梳理分子植物病理學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教為不教,學為創造”的教學理念出發,從教學平臺、內容、形式及考核辦法等方面提出對未來教學改革方向的建議,以期進一步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一、文獻分析
(一)主題檢索在中國知網對“分子植物病理學”進行主題檢索得出,2000年以來共有相關文獻91篇,其中,中文文獻32篇,總被引用數為160次、總下載數為7900次。87.6%的文獻屬于期刊文章,外文圖書、中國會議及其他文獻分別占9.7%、1.8%和0.9%;植物保護相關研究占比最高,為31.16%,其次為生物學相關研究,占比28.14%。上述論文中,國外期刊主要集中在MolecularPlantPathology,國內則集中在《植物保護》。
(二)關鍵詞檢索在中國知網對“分子植物病理學”關鍵詞進行檢索,分析得知該類文獻的總數為78篇,總被引用數為39次、總下載數為3601次。進一步對文獻類型分布情況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期刊論文占比高達97.05%,其中,中文期刊占比61.76%。上述論文以農業科技內容為主,占比52.94%。從論文來源分布看,《教育教學論壇》與iScience占比相同,均為8.82%。
二、問卷調查分析
(一)調查對象
以我校2020級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和森林保護專業研究生為調查對象,獲得有效樣本34份,涉及是否系統學習過分子植物病理學等7項內容。
(二)問卷分析
關于研一階段是否系統學習過分子植物病理學課程的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1人學習過該門選修課,占總樣本人數的32.35%;63.64%的受訪者認為所學內容具有一定啟發性,其中有較大收獲的僅占18.18%,36.36%的受訪者表示已經忘卻多數課程內容;45.45%的受訪者表示學習過程枯燥乏味,其中,認為學習難度較大的占比高達81.82%;9.09%的受訪者表示經常通過研究講座及網絡會議關注學科前沿;23.53%的受訪者表示修學過普通植物病理學、分子生物學等;87.55%的受訪者表示本科階段多采用閉卷考試。上述結果表明,多數研究生并未轉變本科學習方式,未能將課程內容與學術動態兩方面緊密結合起來,缺乏主動鉆研的意識。就未選課程的理由進行調查發現,26.47%的學生表示難度大,14.71%的學生表示學分已夠,29.41%的學生表示該課程與自己的研究方向關系不大,8.82%的學生表示不感興趣,17.65%的學生表示不知道有這門課程。上述結果說明,學生在選課時會優先考慮與自己的研究方向相關且相對易學、易掌握的課程,同時,由于學生對未來學習尚缺乏較為明晰的規劃,因此其選擇了諸多與后續研究不相關的課程,客觀上造成了學分修滿但并未獲得應有知識儲備的尷尬狀況。
三、教與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分子植物病理學作為農林院校植物保護、森林保護專業類研究生的課程,是21世紀植物———病原物分子互作機制的重要理論基礎,對學生構建植物保護微觀世界的思維起重要作用。然而,多數院校僅將其作為選修課程開設,嚴重制約了學生的修讀質量。此外,從我校研究生一年級課程設置方面來看,部分研學內容重復,如必修課中的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技術進展、植物有害生物綜合防控與選修課中的現代植物保護技術等。教師的授課內容往往局限于其研究領域,不利于研究生思維多元化、方法多樣化及創新性培養。此外,僅有教材及多媒體圖文知識的學習,難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研究思路也是造成其科研能力無法有效提高的因素。目前,多數農林院校分子植物病理學課程采用的教材為南京農業大學王金生教授主編的《分子植物病理學》[6],該教材詳細闡述了分子植物病理學領域的諸多重要理論,對國內相關教學具有重要貢獻。盡管該課程包含了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的遺傳和生理生化基礎、病原物致病與寄主植物的抗病相關基因、信號接收和信息傳遞、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大量知識點,但由于課時所限,多數學生無法通過課堂時間完全掌握相關基礎理論知識。此外,近年來植物與病原物互作相關領域高質量研究成果不斷涌現,急需教師將其作為教學案例庫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新和補充。教學考核作為衡量教學成果的方式,一方面是對教師教學質量的檢測,有助于檢驗教學內容的合適度,為未來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提供數據參考,另一方面是學生對其所學知識掌握程度的反饋,有助于檢驗學生獲得知識的情況,為其進一步利用所學知識開展科學研究提供重要的知識儲備。目前,高校研究生自然科學類課程考核多以撰寫論文的形式進行,分子植物病理學課程考核方式也以論文考核為主、輔以平時作業及課堂表現。相較于本科階段的閉卷考試模式,雖然論文撰寫更有利于研究生掌握文獻資料獲取方法,有助于其發散式科研思維的培養,但實際上學生對課程論文撰寫的重視度普遍不高,采用“彼課程此論文、此論文彼課程”等方法,課程論文相互套用、多課程同一論文等現象時有發生,甚至出現抄襲、拼湊等行為。歸根結底,上述現象的發生與教學考核內容不明確、考核評價標準不統一、相關課程內容重疊有密切關系。
(二)學學習興趣影響研究生的學習效率,調查顯示,多數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較低,表明學生缺乏獨立自主學習的理念。多數學生僅依據導師的研究方向或片面追求學分來選課,對研究生期間課程的總體設置缺乏認知,對課程內容缺乏深入了解。同時,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多數學生以課內學習為主,課余時間很少甚至不關注學術前沿,造成其對課程內容理解不夠、學習效果差等問題。究其原因,一方面,研究生入學后依然延續本科階段的學習方式,習慣于在課堂上依賴授課教師,局限于對教學課件內容的學習,未能形成主動獲取課程相關知識資料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多數研究生的英語掌握度不高,對英文文獻的閱讀學習普遍存在著抵觸心理,嚴重影響其對最新科學研究成果內容的獲取和學習效果。此外,學生的本科基礎一定程度上影響其研究思維的發展,本科階段基礎理論知識儲備不足制約研究生階段的研習效果,影響研究生科研成果的產出能力。首先,少數學生本科非植物保護、森林保護等專業,由于考研分數較低被動調劑到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僅在考研階段接觸了植保類專業知識;其次,多數學生在本科階段的學習模式較為固定,多以課本知識為主要學習內容,缺乏對科學研究的系統化訓練,缺乏對課本之外知識的獲取途徑,未能充分獲得思維發散與動手實踐能力,從而造成其短期內無法適應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模式。四、改革建議第一,調整課程結構。當代分子生物學技術飛速發展,調整分子植物病理學在教學大綱中的地位,將其從選修課移至必修課對啟迪學生微觀研習思維具有重大意義。[4]此外,優化研究生課程設置也是解決教學問題的重要辦法,應結合教師的主要研究方向合理化布局課程。一方面,使必修課與本專業聯系更加密切,凸顯其必修性;另一方面,不同必修課,必修課與選修課之間在保持關聯性的同時需避免過多的重復內容,以拓寬選修課程的可選性。
第二,優化授課內容。如何將教材與文獻無縫結合式授課是教學的主要問題之一。編寫一本包含近年來重要研究進展的系統性較完備的《分子植物病理學》教科書勢在必行,內容可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如Nature、Science、Cell上的植物與病原物互作相關研究為主,采用案例庫的組織形式。同時,搭配一本相關實驗教材也是進一步提高研究生實驗素養的重要辦法,并采用相關教師共同授課、“教材—文獻—實驗”融合式教學方法。[7]此外,創建動態可隨時編寫的電子教材可以解決研究前沿更新較快的問題,也可以起到節省教學資源的作用。[8]教師可通過增加模擬動畫以表達教材中部分復雜、抽象的微觀信息;將文獻作為科普知識穿插于教材相關內容之間,并重點講解文獻中的試驗思路,充分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激發學生發散式思維;圍繞“是什么、為什么、做什么”進行授課,重點在于“為什么”“做什么”,提倡“教為不教,學為創造”的引導式教學,充分激發學生的科研創新潛力。[9]
第三,拓展教學途徑。傳統教學途徑失效主要是因為教師僅注重教材知識的傳授,教學方法單一、忽視對學生個性化能力的培養。[3]教師應將新技術充分融入教學內容。例如,在課堂上以視頻播放的形式呈現教材或文獻涉及的相關研究材料、步驟、現象等。教師利用融合式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詮釋某些基本理論和現象,展現事理之間的相通性,以應對分子植物病理學的抽象性。此外,教師可以運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在班級群對教材或文獻內容進行研討、提問,以解決課堂上部分學生羞怯、不敢發言的問題。[10]教師還可以利用線上公共平臺拓展教學以彌補有限的課堂時間,包括文獻、網絡講座、學術活動、公眾號推送,等等。目前線上教學資源諸多,整體質量參差不齊,教師需要甄別、篩選線上資源,幫助學生合理、高效地使用和學習線上資源。第四,改進考核方式。研究生教學的考核形式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度。目前,研究生考核形式多以撰寫論文為主,但教師對論文的批改并不嚴謹。因此,課程論文考核可采用答辯模式,課程論文須重點突出創新性,采取學生、教師共同評分的規則。整個評分細則公開透明,促進學生對分子植物病理學研習心得的交流。
五、結語
分子植物病理學作為普通植物病理學開展分子水平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不同于傳統植物病理學,分子生物科學技術的引入更加符合當今綠色可持續化農業的發展理念,是現代綠色農業與智能農業發展不可或缺的理論基礎。鑒于其知識的交叉性,如何將這一新興課程融入農林教育大家庭是一個復雜的問題。目前,分子植物病理學教學還處于初級階段,今后還需要各高校開展多方合作研究,更好地將分子植物病理學與現代農林教育融合貫通,促進我國農林教育逐步完善。
參考文獻:
[1]韓長志,張新民,李巧.林業院校非傳統優勢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以西南林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為例[J].教學研究,2014(4):46-49.
[2]張娜,楊文香,王亞南,等.碩士研究生分子植物病理學教學現狀分析[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1(3):362-364,373.
[3]張娜,王逍冬,閆紅飛,等.研究生示范課程改革與建設———以“分子植物病理學”為例[J].高等農業教育,2020(5):113-117.
[4]陳小林,董五輩,鄭露,等.現代農業背景下植物病理專業“分子植物病理學”課程改革與創新[J].教育教學論壇,2020(39):193-194.
[5]王永林,田呈明.高等林業院?!胺肿又参锊±韺W”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中國林業教育,2017(2):43-45.
作者:夏雄飛 韓長志 單位:西南林業大學生物多樣性保護學院 南省森林災害預警與控制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