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2 16:21: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初中物理實驗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什么是高效課堂?為什么那么多教師都在追求高效課堂的構建?高效課堂,是一種教學效率、效果達到一定程度的課堂。[1]它具有時間短、內容足、質量高的特點,通過高效課堂,能夠對學生邏輯思維、實驗能力、辯證意識、質疑能力都具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就教學做合一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進行了研究分析。
一、教學做合一在初中物理高效課堂中的滲透分析
“教學做合一”思想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重要理論之一,他認為在教學活動中“教學做”應該是一件事情,而不是相互分離的三件事情。“教學做合一”的本質,就是實現學生在“做中學”“做上學”,教師在“做上教”“做中教”的全新課堂教學模式,通過這種模式,學生在課堂中將會從被動學習狀態轉變主動學習狀態,而教師也能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個體的能力、基礎和特點,從而實現高效教學。初中物理學科,本身就是一種以“做”為主的學科,讓學生在實驗中感悟理論真知,在理論中辯證實驗過程、結論,促進學生探究意識、質疑思維的形成。[2]從這個角度來講,“教學做合一”和初中物理有極大的相似之處,因此,在其滲透物理學科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具有諸多便利,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帶動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
二、教學做合一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現狀分析
(一)教師理念認識缺乏透徹很多初中教師,都是具有多年物理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在教學方面擁有著一套完整的、自我的教學思想和模式,因此,在對待“教學做合一”的思想上,缺乏對其先進性、長遠性的認識。在貫徹“教學做合一”思想的過程中,常常會將其進行拆分落實,從而將統一的“教學做合一”教學理論,搞得七零八落,失去了其原本的價值和作用。
(二)教學手段方法單調死板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由于各種教學工具的缺失,教師能夠使用的教學手段非常單一。[3]而在新時代背景下,初中生對各種新奇事物充滿了好奇和渴望,這和傳統物理教學的模式、思想極不相符,甚至背道而馳,從根本上給予學生一種單調、死板的感受,并不利于“教學做合一”思想的落實和學生能力的提升。
(三)學生沒有充足干勁熱情興趣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最好的老師,但是,很多情況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并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在傳統課堂中實驗部分的缺失,也是學生缺乏干勁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利用“教學做合一”理論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才能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做好鋪墊。
三、教學做合一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
(一)由虛到實——激發學生興趣教學做合一的核心是“做”,而不是“教”和“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降低教師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凸顯學生課堂主人的身份,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活動。情境教學法,是一種由虛到實的教學方法,它是利用各種現代化工具,在課堂中為學生搭建和現實內容相似的場景,讓學生在熟悉場景中獲得最真實的感受和體驗,從根本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4]情境教學法的形式有很多種,可以是故事情境,也可以是問題情境,總之無論是哪種形式,都可以將“教學做合一”思想的價值發揮出來。例如,在學習九年級“電路連接的基本方式”時,教師結合家用電路的內容,為學生創設電路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對電路知識產生興趣。情境:一天王小明回到家,打開墻壁上的電燈開關,屋子里電燈一個接一個地亮了起來,客廳明亮了、臥室明亮了、廚房明亮了,整個屋子變得非常明亮;李曉麗回到家后,同樣是打開電燈開關,不過,她們家的電燈是一起亮起來的,客廳、廚房、臥室都是同一時間亮起來的,她:“亮得這么快,我一個人再也不怕黑了!”教師:“同學們為什么出現這種現象呢?”學生A:“電的速度不一樣”學生B:“小明家該交電費了!”學生C:“為什么我們家的電燈不可以一起亮呢?”教師:“這個就涉及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知識,電路的連接方式。請同學們自主預習,嘗試連接微課中出示的實物圖,并按照要求畫出電路圖。”學生自主預習,積極思考。教師將學生的實物圖連接與所畫的電路圖用投影展示。教師:“請學生A說一說兩個電燈是怎樣連成串聯和并聯的?”學生A:“兩個小燈泡首尾相連,然后接到電路中,我們說這兩個燈泡是串聯。兩個小燈泡的兩端分別連在一起,然后接到電路中,我們說這兩個燈泡是并聯。”教師:“常規的電路連接一般分為串聯和并聯,哪位同學能夠結合生活實際,分析一下我們家庭中電路連接情況。”學生B:“我們家庭電路通常都是串聯電路,即電燈是一個一個亮起來的,而并聯則是一起亮起來。”學生B:“明白了,回家讓我爸爸把我們家電路改成并聯電路。”教師:“大家已經了解串并聯電路的概念了,你們完成串并聯電路需要哪些條件呢?二者有什么區別呢?如何用畫圖的方式,表示出家里的電路呢?”在初中物理中通過情境教學,不僅可以落實“教學做合一”思想,還可以通過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透過淺層知識探究到物理知識的本質。經過情境引導,學生在課堂中,可以找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和模式,讓學生“一課一得”。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的使用,已經不是新鮮事,它因其虛實結合的特點備受教師群體的歡迎。而“教學做合一”理論的滲透,并不屬于物理課堂內容,必須采用一些柔性化的方式,如情境教學法,才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和認可,幫助學生找到正確“學”和“做”的方法。
(二)豐富內涵——強化物理思維初中階段,物理學科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全新學科,在物理學習思維、學習方法和習慣上難免會產生不適心理,影響學生學習和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在傳統課堂中,教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總是處于單方面的狀態中,一個單一教,一個單一學,很難對物理知識形成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在生活和實驗中無法靈活運用教材知識和內容。[5]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要改變傳統模式,學會將“教學做合一”理念滲透到教學中,以此為教學指導思想,鼓勵和支持學生多發言、多參與、多動手,從而成為一名合格物理學知識學習者。例如,教師在教授八年級“二力平衡”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應當結合“教學做合一”的思想,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而不是一味地講解理論知識。在帶領學生進行探索二力平衡條件實驗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彈簧測力計、硬紙板、細繩、剪刀等工具。之后,教師對學生的思維和思想進行引導,培養學生動手實驗的習慣。教師:“老師已經給大家準備好了實驗工具,這些工具能夠輕松完成本節課程的實驗內容。”學生A:“老師,可是我們并沒有接觸過相關的實驗啊?”教師:“這個老師知道,但是,你們作為學生更應該明白今天所學的物理知識,都是物理學先輩在沒有人指導的前提下,經過一次次實驗和失敗才形成的知識和理論,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這里的實驗材料管夠,大家開始動手嘗試吧!”學生B:“好的老師!”教師:“在實驗開始之前,請同學們分析討論以下問題:(1)靜止在水平桌面的物理課本受到哪些力的作用?(2)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學生積極討論,了解到什么是平衡力,什么是二力平衡。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后。學生A:“老師,二力平衡就是兩個物體拉動一個物體啊!沒有什么好探究的。”教師:“你為什么確定二力一定就是拉動一個物體呢?還有二力拉動物體的時候,為什么一定要在一條直線上呢?”學生B:“老師!我聽懂了,A同學我們一起來做吧!”學生A和學生B根據教師的提示,利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討論實驗步驟。物理實驗和物理理論課堂相結合,才是一節完整的物理課。很多初中物理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通常過于追求理論教學,從而忽略了實驗活動對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意義和重要性。因此,在踐行“教學做合一”教學理論的過程中,必須豐富教學內容和內涵,構建“學中做、做中學”的模式,才能推動高效課堂的形成。內涵的豐富,可以讓教學具有深度,讓學生學習更具層次,實現師生間的和諧、友好發展。同時,教學做合一思想的本質是“做”,而不是“教”,所以教師必須從“教”的狀態中走出來,圍繞“做”去設計和開展“教”的內容和模式,最終完成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集思廣益——培養合作意識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越來越離不開各種現代化設備和技術。它們的出現確實給我們帶來了便利,但是,社會生活的正常運轉仍舊離不開其核心——人。在初中物理課堂中滲透“教學做合一”思想的時候,可以運用一些信息技術設備,輔導學生完成物理知識的學習和應用,一方面可以降低課堂乏味性,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學生對物理概念、定理的理解,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發展。[6]小組合作模式的開展,能夠進一步弱化物理學科抽象性、邏輯性,實現學生間的優勢互補,促進學生整體發展。例如,在教學八年級“光的折射”這一節課程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播放一段“光的折射”微課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了解“光的折射”現象、特點,能夠區分折射和非折射現象,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習慣;其次,根據學生的能力、特點和個性,將學生分成多個探究學習小組,保證每組人數、戰斗力相近;最后,就是給實驗工具讓學生完成“光的折射”實驗。教師:“同學們,小組已經分好了,不過具體負責工作內容,還需要大家進行討論和分析,如××負責記錄實驗內容、××負責實驗過程、××負責整理表述語言等,大家分完工就可以進行實驗了。”1小組:學生A負責水槽搬運,學生B負責將激光筆固定在鐵架臺上,學生C負責往水槽內添加一定量的開水和記錄實驗……實驗開始:學生A:“水槽、激光筆、手電、筷子、玻璃棒、紙筆等準備完畢。”學生B:“實驗開始,進行第一次記錄,激光筆照射水槽。”學生C:“好的,已添加熱水,激光筆照射水槽完成。”學生B:“激光筆照射水槽發生折射現象,第二次實驗記錄,筷子插入水槽。”學生C:“好的,筷子插入水槽完成”學生B:……學生A:“報告!1小組完成折射實驗。”小組1學生分析得出實驗結果:光從空氣斜射向水面時,會有一部分光反射回空氣,還有一部分光進入水中,但傳播方向發生偏折。通過小組合作實驗,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間的默契,增強同學之間的情誼,另一方面學生可以找到更多實驗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實驗探究習慣,從而提高學生“做”的積極性和有效性。教學做合一都是以“做”為中心展開活動的,而小組合作模式的運用,可以讓學生和學生之間共同探究、集思廣益,從學生群體內部形成正確“做”的方法,繼而和教師對“做”的指導形成內外合力、內外呼應,實現高效教學的目的。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效課堂的構建對學生和教師的成長、發展都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和作用。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必須科學、全面、深入認識“教學做合一”思想,這樣才能增加教學活動中“有用功”,減少“無用功”,讓教師可以在一堂課中教授更多的知識和內容,充實和豐富學生當節課的收獲,從而快速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和完善。
作者:劉存 單位:連云港市東海縣駝峰中學
初中物理實驗研究2
虛擬實驗室是在計算機端創造一個可輔助或代替傳統現實實驗的可視化虛擬空間,該虛擬空間可從視覺、聽覺等感官方面,高度模擬真實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和實驗效果。胡玲等提出了虛擬實驗室在測量性、驗證性、探究性和學習性等類型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模式。吳榮華和方欽華分析了虛擬實驗室的虛擬呈現功能和微觀可視化視頻的特點,并展開其應用于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研究。嚴煒和楊曉梅將NOBOOK虛擬實驗室軟件中的初、高中物理實驗進行了分類,并展示了其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徐錢欣等對虛擬實驗在初中物理中的實驗特點和教學類型進行了分類,并通過案例具體展示了虛擬實驗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李雯君分析虛擬實驗室在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中的可行性,結合科學探究的七個關鍵要素,將其應用于實際的物理教學實踐中。目前,國內多數研究都是從實驗特點和教學類型等宏觀角度對虛擬實驗室的應用進行分析,而對于虛擬實驗室在具體實驗教學中實施策略設計的研究較少。鑒于此,以滬科版八年級物理全一冊第四章“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為例,結合中央電教館虛擬實驗室服務系統,設計了基于虛擬實驗室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實施策略,以期為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創新設計提供參考。
一、基于虛擬實驗室的教學策略設計案例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1.教材分析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是本章的核心,也是學生在學習科學探究過程中的初始端倪,是“凸透鏡”知識的延伸和升華,同時又是學習“神奇的眼睛”和“凸透鏡的應用”的理論基礎,在本章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本節課教材先是通過介紹凸透鏡在生活中的投影儀、照相機、放大鏡等中的應用引入新課,讓學生使用凸透鏡觀察不同距離物體的成像情況,提出“凸透鏡成像有何規律”的問題,促使學生思考并猜想“物、鏡之間的距離是否就是影響凸透鏡成像的主要因素?”針對實驗猜想設計實驗和制定計劃,根據計劃完成實驗并對收集的證據進行分析與論證,最終得出結論。探究過程中需要注重輔助學生自主探究,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記憶,增進學生對于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理解和應用。教材探究過程充分實現了物理新課標中“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
2.學情分析本節課前,學生知道了如何區分實像與虛像,認識了凸透鏡的結構特征,知道它對光具有會聚作用,學會了利用平行光聚焦法測量凸透鏡的焦距,但并不了解凸透鏡成像有何規律。凸透鏡成像性質變化多樣,學生會因此倍感興趣。已有的知識儲備能夠促進學生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認識,但部分學生對如何設計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會感到困難。
(二)“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教學策略設計
1.課前預習實施策略“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是探究型實驗,對初中生來說,此類型實驗難度較大。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往往是指導學生按照實驗導學案努力做對實驗,而不是讓學生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和進行自主探究,最終導致學生只能死記硬背地“記住”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而不能靈活運用。為了提升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和自主探究的能力,筆者設計了虛擬實驗室在課前預習的實施策略,如圖1所示。教師通過中央電化教育館虛擬實驗室服務系統的“創編系統”功能,可以創設一個沉浸式虛擬實驗教學空間。教師在虛擬實驗教學空間中可以從用品欄中調用實驗所需的器材資源,并在步驟選項中編輯了解實驗原理、認識實驗器材及作用、理解物距和像距概念、實驗猜想、實驗方案設計等預習任務,如表1所示。教師可將實驗資源和預習任務發布并推送給學生,學生可以在計算機或手機端開展實驗預習,通過實驗任務引導完成預習任務,并初步完成實驗方案設計,嘗試進行虛擬實驗操作。教師可以對學生完成預習后生成的反饋報告進行學情分析,并及時調整備課方案。
2.課中授課實施策略從筆者的教學經歷來看,在現實實驗操作過程中,蠟燭的燭焰通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所承接的像可能會出現不明顯、不穩定等現象,點燃的蠟燭在實驗操作時也會存在安全隱患。教師可以采取如圖2所示的虛擬實驗與真實實驗相結合的實施策略來解決此類問題。在授課時,教師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同組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分析各成員在預習任務中已設計實驗方案的可行性,優化并形成統一的小組實驗方案。教師通過對各小組虛擬實驗情境的設置,讓各小組調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鏡進行虛擬實驗,并完成對所收集數據的分析與論證。完成虛擬實驗后,教師可以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我展示獲取的實驗數據和總結的實驗結論,分析使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得到的實驗結論是否一致,從而得到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凸透鏡成像規律。教師可針對學生在虛擬實驗過程中容易出現的錯誤進行答疑講解,并通過虛擬實驗室服務系統中的“實驗測試”功能,現場將已編輯好的實驗測試推送給學生完成。該功能中的AI測試助教將會對學生的操作過程和實驗記錄進行自動批改和解析,并再次生成新的測試題推送給未過關學生重新測試,待組內同學全部測試過關后,方可讓該組學生進入真實分組實驗。
3.課后復習實施策略課堂虛擬實驗與真實實驗相結合教學后,部分同學可能出現對課堂上的實驗現象記憶不深刻或對實驗操作步驟不熟練等現象,教師可通過如圖3所示的實施策略指導學生進行課后復習。教師可以在“實驗測試”功能設置虛擬考核情境,發布并推送虛擬實驗課后練習。AI測試助教會生成學生課后練習的反饋報告,并對學生練習情況進行分析,針對不同學情的同學再次發送個性化習題資源,對優生進行提高性訓練,對差生進行基礎鞏固學習,使絕大部分同學都能熟練掌握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過程和規律。
(三)教學效果分析
為了探究實施基于虛擬實驗室的教學策略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分別對筆者任教的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前、后測對比實驗。1.實驗前檢測成績的差異分析在對比實驗開展前,利用第三章適應性訓練試卷作為檢測工具,讓實驗班與對照班開展實驗前檢測,并對前測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從平均分來看,實驗班與對照班前測的平均分差別較小,兩個班前測成績差異不顯著(t=-0.073,p=0.942>0.05),即說明在對比實驗開展之前,兩個班學生的物理學習基礎是相當的。2.實驗后檢測成績的差異分析筆者對實驗班采取基于虛擬實驗室的教學策略,對照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并在完成教學的當天,對兩個班進行測試,測試內容為“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的相關知識。對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結果表明,對照班的平均分明顯低于實驗班的平均分,兩個班后測成績差異顯著(t=2.510,p=0.014<0.05),說明采取基于虛擬實驗室的教學策略能夠較為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實驗總結
本文結合中央電教館虛擬實驗室,并以“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教學為例,通過引入虛擬實驗室進行實驗情境的創設,從課前預習、課中授課和課后復習三個環節,設計了基于虛擬實驗室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實施策略。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筆者所任教的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后測成績差異對比實驗,在實驗班和對照班前測成績相當的前提下,采取基于虛擬實驗室的教學策略的實驗班后測平均分明顯高于對照班,且存在顯著差異。實驗結果表明,采取基于虛擬實驗室的教學策略不僅能使實驗內容、現象與條件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還能增進學生對于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理解和應用,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作者:朱志綠 單位:福建省福州屏東中學
初中物理實驗研究3
信息技術的出現,促進初中物理教學改革發展進程不斷加速的同時,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升也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初中物理教師通過信息化智慧課堂的構建,進行知識講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對學生興趣進行培養,逐漸提升學生各項學習能力。另一方面,信息化環境影響下,在適應與使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思維、觀念以及方式也會發生改變,這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很是重要。因此,教師要積極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
一、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實際上指的是教學領域中教師與信息技術相互融合后,一種新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師使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學過程、環境會被優化,學生學習積極性會有所提升,學生智慧會得到培養,思維也會變得更加活躍。智慧課堂和傳統教學理念不同,其完全是以現代化教學理念為指導,主要目的是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新型綜合人才[1]。人機教學融合模式的提出,既可以進一步加深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也可以促進教學改革發展。那么為什么智慧課堂有這樣明顯積極作用呢?根據相關研究發現,自信息技術與教學逐漸融合后,教師發生如下改變,第一,教師教學觀念開始發生變化;第二,教師教學模式開始發生變化,據結果顯示500名教師中有56%的教師觀念發生了變化,有60%的教師教學模式發生變化,具體調查如表1。教師觀念與模式發生變化,學生也會受到影響,這對學生學習與發展很重要。
二、智慧課堂教學特點
智慧課堂和傳統教學模式有明顯不同。傳統教學中,主要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教師的關注重點一直都是學生是否學會這些知識,會用這些知識解決考試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取得一個好成績[2]。但是,智慧課堂教學中,主要是對學生智慧進行培養,通過不同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探索物理知識,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提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會為學生設計不同教學活動,增加學生知識獲取途徑,促進教學質量與效率提升。根據筆者對智慧課堂和傳統課堂教學相比較調查發現,現階段智慧課堂主要特點有如下幾個,第一,教學結果數據化。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教學后,將學生學習效果用數據的形式展示出來,也可以幫助教師找到學生薄弱點,有針對地進行補充教學,促進教學質量提升,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630名教師中,有65%的教師教學質量有明顯提升;第二,課堂氛圍有所明顯變化。智慧課堂中,生生、師生溝通機會明顯增加,互動方式也發生明顯變化,其中,有73%的教師表示學生互動渠道明顯增加;第三,學習內容更加豐富[3]。信息技術不僅是一個技術,還是一個大的資源庫,教師可以利用資源庫中的教學資源豐富課堂內容,其中,有70%的教師使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第四,其他特點,比如教學評價時效性提升,其中有63%的教師表示智慧課堂教學有這一特點,詳細調查如表2。
(一)教學結果數據化初中物理教師構建智慧課堂時,會按照新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中心設計智慧活動,以此保證智慧課堂有效性。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會按照物理教師的引導,逐步進入到相關知識探究中,而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課堂表現對其進行分析,并將分析結果轉化成數據,對教學活動中不足之處進行查找與調整,這樣既對教學質量、靈活性、科學性提升有幫助,也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機會[4]。同時,在教師將教學結果轉化成數據的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數據結果為學生制定專門的學習計劃,開展個性化教學,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心,也可以讓學生掌握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
(二)交流互動形式多種多樣傳統互動教學中,以師生互動為主,互動主要特點是時間短、內容簡單。在互動過程中,學生基本沒有自主性,完全是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互動。比如,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要聽教師安排,得到教師允許后才可以提出問題,或者是回答問題。但是,自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后,師生互動方式明顯發生改變。根據筆者對目前智慧課堂中師生、生生互動交流方式調查發現,調查結果有明顯多樣化特點。首先,一共參與調查的教師有280名,調查方式是問卷調查。其次,調查結果為有80%的教師表示主要使用微信互動;有74%的教師表示,主要以課堂互動為主,比如微課互動[5];同時也有85%的教師表示會用其他方式互動,比如微博、知乎、其他教學軟件等,具體調查如表3。
(三)課堂教學資源更加豐富課堂教學資源的多與少和教師有直接關系。如果在初中物理教師教學時,僅以教材為主,那么學生獲得的知識也會受限,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即使想要擴展自身學習范圍,也比較困難。但是,在智慧課堂構建中,教師完全可以借助數據資源庫中的資料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促進學生知識積累量不斷提升的同時,促進其綜合素質提升[6]。比如,在資源庫中,有較多視頻、音頻相關的教學資源,教師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從中選擇這些資源,借助信息技術將全部教學資源進行展示,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多自主選擇的空間,促使學生根據自己實際需求選擇物理知識,這樣既可以對學生個性化進行培養,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教學質量提升等都有積極影響。
三、信息化環境下初中物理智慧課堂構建方式
初中物理智慧課堂的構建,對教師教學、學生學習都會產生較大影響。一方面,在智慧課堂活動設計過程中,初中物理教師要遵守新教學原則,要明確新時期教學任務與目標,這樣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才會得到更多保證;另一方面,智慧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對活動進行整體把控,不能使活動偏離跑道,這樣學生學習才會有效[7]。
(一)開展智慧預習活動預習教學對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有重要作用。如果學生自主預習效果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使學生擁有更多問題研究與探討時間,這對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很重要。但如果學生自主預習效果不好,教師教學難度也會增加,相關知識講解時間也會延長,這樣學生自主探討時間減少,其問題探究與解決能力提升也會減慢。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師設計智慧課堂時,教師可以開展智慧預習活動,通過相關資料發送或者是線衫任務布置,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預習,提升學生自主預習效果,促進學生能力提升的同時,為課堂教學活動爭取更多自主時間。例如,在講解《運動的描述》之前,教師要設計智慧預習活動。首先,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借助信息資源庫收集和本章節教學相關內容,比如運動速度變化視頻。而后教師可以將找到的資料傳輸到相關學習平臺上,讓學生對運動過程進行描述,比如微信學習群。其次,預習任務發布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交流學習群內討論相關內容。在學生討論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研究任務,比如生活中運動情境有哪些。這些問題比較簡單,學生只要稍微思考,就可以說出答案,這對學生探討積極性與預習效果提升很有幫助。最后,教師將學生預習中遇到的問題整理成數據,同時也要求學生整理自己預習中遇到的問題,為課堂教學中互動活動開展做準備。
(二)借智慧豐富學生課堂學習內容課堂教學內容越豐富,學生可探究的空間就越大,自主選擇性也會越高。在初中物理教師構建智慧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中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而后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索與研究。在豐富內容的同時,物理教師不能盲目選擇課堂內容,要根據學生特點、興趣愛好等進行選擇,這樣教學內容才會對學生有吸引力,學生才會在教師有效引導下,進入無線探究中。例如,在教師講解《熔化和凝固》時,首先初中物理教師要以學生為主完善教學內容。初中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對較多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都有好奇心,這時教師可以借助學生這一特點選擇教學內容。比如,學生喜歡看影視視頻放松自己,這時教師可以將“熔化和凝固”變化過程制作成短視頻,讓學生觀看。其次,在視頻中,教師可以加入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如,生活中哪些食物的制作和熔化和凝固相關。最后,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從生活角度出發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究,這既可以讓課堂知識研究變得簡單,也可以讓學生將物理和生活自然關聯到一起。
(三)借助智慧開展新互動教學互動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可以激發學生思維,可以讓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由于傳統教學中,受教學模式與理念影響,教師對互動教學重視度并不高,導致這一教學方式有效性一直沒有體現出來。但是,在新時期教學改革影響下,互動教學的作用也越發明顯,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師構建智慧課堂時,也可以開展智慧互動教學。例如,在講解《二力平衡》時,首先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始前,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為學生互動創造更多機會。其次,科學分組完成后,教師可以直接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如,讓學生研究什么是二力平衡,力平衡的條件是什么。任務布置完成后,為保證學生可以進行有效互動,教師可以告知學生任務完成后,會對各小組學生進行隨機考核,如果考核合格,可以獲得一個獎勵,但是如果考核不合格,學生要接受懲罰。在懲獎活動影響下,學生會變得積極與主動,互動效果也會大大提升。結語總而言之,信息化環境影響下初中物理智慧課堂教學,既符合新時代教學發展要求,也可以有效促進教師做出改變,促進教師思維發生改變的同時,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教師在改變過程中,會自然的起到帶動作用,使學生學習相關事宜發生變化,這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升很有幫助。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明確智慧課堂教學作用,積極開展與創新智慧課堂。
作者:高遐林 單位:甘肅省臨洮縣程家鋪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