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2 16:15: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班級管理探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研究背景及研究現狀
在我國“雙減”背景下,對中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現狀研究意義重大。通過深入調查與分析雙減背景下中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實際現狀的基礎上,充分利用SPSS進行科學的數據分析,找到中小學班級管理質量提升的辦法,進而提高班級管理質量。目前部分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仍存有一定的不足之處:首先是班主任缺少與學生和家長的溝通,班級里運用從上到下的管理模式,只與班級干部溝通較多,而忽視了與每位學生的溝通。然后是沒有做到“以人為本”,在班級授課制的環境與教師注重分數的背景下,教師往往不能做到真正關心關愛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發展,不能用增值評價的模式來評判學生的進步,往往“以成績論英雄”。雖然前人在中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方面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雙減”背景下進行針對性的研究還是比較少的。筆者通過問卷查閱文獻以及問卷調查的方式對“雙減”背景下中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情況作出了分析,結合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現狀,為班級管理的研究提供數據支撐以及科學合理的發展建議。[1]
2研究方法
本文運用了兩種研究方法:第一,文獻研究法:通過查找相關文獻,包括但不限于期刊、書籍、碩士論文等資料,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搜集。第二,問卷調查法:通過利用相關理論知識來設計調查問卷,從而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
3實施步驟及數據分析
3.1實施步驟此次調查總共有以下的步驟,首先是查閱文獻和編寫問卷,然后是預測階段,接下來是正式調查階段。利用網絡對中小學班主任這一群體進行問卷調查,并用SPSS26.0軟件對問卷調查的數據進行科學分析。最后是:整理分析調查和訪談結果,提出“雙減”背景下中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相關對策和方法。
3.2數據分析問卷調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筆者利用“問卷星”來收集信息。此調查包括了教師的基本信息和“雙減”前后的班級管理對比狀況。在第二、三部分中設計了四個維度,問卷中每個維度對應3~5題目。維度的總分為對應題目的均值得分。滿分為5分,使用的是Likert的5級量表(5、4、3、2、1)。總共發放了100份調查問卷,在這100份中,有11份問卷由于信不全或者多選漏選等原因視為無效問卷。用SPSS進行可靠性分析,得出Cronbacha‘sAlpha值為0.812,表明量表信度比較高。將所采集到的問卷調查整理成表格的形式并導入到SPSS26.0中進行分析。將問卷調查中“第二部分-雙減政策前班級管理狀況”求均值,得到“雙減前班級管理評分”的值,將問卷調查中“第三部分-雙減政策后班級管理狀況”求均值,得到“雙減后班級管理評分”的值。對計算得到的兩組值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分析。為了確保數據的有效性,對兩組數據進行正態性分析,如表2所示。從表2可得兩組數據的漸進顯著性p值>0.05,根據K-S檢驗的相關原理可以認為兩組數據服從正態分布。在確實數據服從正態分布后,對兩組數據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分析,判斷雙減前后班級管理兩組樣本之間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利用SPSS26.0進行數據處理,統計及檢驗結果如表3、4、5所示。表3對兩組數據進行了描述性分析。表4對兩組數據的相關性進行了計算,分析表明“雙減”前后班級管理評分這兩組數據的相關性較弱。從表5對對兩組數據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可以看到,其p值小于0.05。這表明“雙減”前與“雙減”后班級管理評分的差異性非常顯著。而從表3可以看到,“雙減”后班級管理評分的均值4.2121,比“雙減”前班級管理評分的均值2.2102提升了近2倍,這表明在“雙減”大環境的影響下,中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總體效果呈逐漸向好的趨勢,這也滿足《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習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等教育部文件中所提出的希望。針對班級管理評分,調查問卷從以下4個維度進行了設計。每個維度都有3~5項具有針對性的問題。為了分析這4個維度對班級管理效果的影響,筆者使用SPSS26.0對數據進行了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如下所示。表6反應了模型的自變量和因變量,筆者通過建立多元Logistics回歸模型分析調查問卷中4個維度對班級管理的影響。表7中不管是R方值還是調整后的R方值都大于90%,這說明建立的回歸模型是基本合理的。表8中維度“班級教學管理”“班級組織建設管理”以及“班級教育力量管理”的顯著性p都<0.05,而維度“班級活動管理”的顯著性p>0.05。這表明在本次設計的調查問卷中“班級教學管理”“班級組織建設管理”以及“班級教育力量管理”這三個維度都是決定班級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而“班級活動管理”對班級管理效果的影響則相關性不強。所以對中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方面的對策分析也將這三方面進行分析并給出對策。[2]
4班級管理的對策
通過上述的分析筆者對中小學班主的班級管理工作給出以下具有針對性的對策:第一,班主任需要提升管理班級的能力,提高自身管理經驗與管理水平。[3]因為一個班集體管理的好壞,不僅與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有關,也與班主任自身的素質水平有關系。第二,加強班級的組織建設,促進班級良好的班風,加強班級文化建設來構建出創造出優秀的班集體。一個班級的文化建設非常重要,建立良好的氛圍,能無形中提高班級的凝聚力與團結精神。第三,加強班級的教學管理,學生成績不好有時是因為不知道正確的學習方法,作為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與學習能力的指導。第四,實現各個教育力量的合力,將班級與校內外聯合起來,發揮出最大效果。[4-5]
作者:李楠 郝春東 單位:黑龍江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
班級管理探究2
Excel作為基本的辦公軟件,在學校中運用較為廣泛。既有常見的學生花名冊,也有測試成績錄入[1]。現代教育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其對學校的標準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要求不僅體現在教學水平上,更貫穿整個教學管理過程。使用Excel函數不僅可以完成許多復雜的計算,而且還可以快速完成很多重復性的工作。將以幾個常用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如何利用Excel函數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進行信息收集與整理。
1基礎數據庫的建立
1.1班級花名冊整理班級花名冊是班級管理的基礎資料,是教學過程中一種常見的表格。花名冊實際就是最原始的基礎數據,不宜過于復雜,需遵循的原則是避免表中有表,一個數據對應唯一的行列號。這樣就能保證最簡單的邏輯關系,在后續維護數據或者進行分析工作的時候,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學生的信息可由幾個分表組成,個人直接信息表格中包括學生姓名、學號和身份證號等,家庭信息可作為個人間接信息統計,關聯的邏輯關系可以劃定為名字和學號(避免重名現象)。基本的數據庫隨著教學工作進行,可定期進行維護更新。
1.2家庭戶籍信息收集戶籍信息為學生信息的基礎,教師可以通過其直觀了解學生家庭背景,學校管理中經常需要從中提取相關信息。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戶籍信息有助于了解學生學課堂外的活動規律、生活狀態。臨近入學或者畢業時,教師需核對戶籍所在地等信息。因此,建立學生戶籍信息庫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接手新的班級時便應當建立相應的戶籍信息庫,內容主要包括:學生姓名、性別、戶主姓名、出生日期、與戶主關系、身份證號等。身份證號信息中包含了出生日期和性別信息,可利用函數實現提取或判斷,教師對戶口本信息進行整理可避免再手動輸入出生日期和性別信息,提高準確度和工作效率。具體操作如下:出生日期的提取:運用MID函數,可對某字段中的字符進行提取[2],公式中主要包括3個參數,即:MID(字符串,開始位置,字符個數)。如:D6中的身份證號碼為“123456199806010058”,“MID(D6,7,4)”即為學生出生年份,相應地用“MID(D6,11,2)”和“MID(D6,13,2)”,可相應提取出生月份和日期。性別的識別:我國身份證號的第17位數字表示性別,通過采集和識別既可獲得學生的性別信息。實現該功能可采用兩個函數。(1)IF,可對某結果進行判斷,包括3個參數,即:IF(判斷條件,結果為真的返回值,結果為假的返回值)。(2)Mod,可用該函數求余數。如:“MOD(5,2)”表示5被2除后的余數。以上述D6為例,“IF(MOD(MID(D6,17,1),2)=0,"女","男")”即可對性別做出判斷。在實際應用中,為避免判斷出錯,還會使用IFER-ROR函數。該函數可在判斷出錯后指定錯誤值,即I-FERROR(值,錯誤值)。將性別判斷結果代入,最終為“IFERROR(IF(MOD(MID(D6,17,1),2)=0,"女","男"),"")”,錯誤值為空值。
1.3移動通信錄整理借助移動通信錄,教師可以在電腦或者手機等設備錄入查看聯系人的相關信息,進行相關的修改。通過移動通信錄教師可實現與學生、同事,其他學校,各級教育管理部門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因此必須確保整理清晰化。教師可在前文所述戶籍信息的基礎上,添加學生實際監護人的聯系方式,根據學生信息進行相應的備注,通過第三方軟件批量導入到手機通信錄,即可實現來電即顯示對方身份信息。具體操作:“&”在Excel中意為連接符。如:表格C6為學生姓名張某某,C3為家長張三,可以通過“C6&”的爸爸“&C3”得到通信錄的名字“張某某的爸爸張三”。對方來電時即可了解的對方稱呼,家長第一時間感到老師的尊重和重視,有利于下一步溝通。實際應用中,此舉對于增進教師與家長間的溝通效果顯著。新教師入職時也可用該技巧整理校區甚至集團的通信錄,便于與同事工作交流,也可加強與學校各職能部門聯系。
1.4模板信息編輯新冠疫情期間,指揮系統下發大量電話數據,部分學校集中安排教師進行核對。具體流程如下:(1)屬地派出所派發電話清單;(2)屬地政府針對每一批次數據建立共享文檔;(3)教師撥打對方電話,對照模板逐一填寫相關信息。對于此種格式,可在“&”函數連接的基礎上加入換行符,即“=A1&CHAR(10)&B1”。具體到案例中,“"姓名:"&B65&&CHAR(10)&"身份證:"&C65&""”,另外選擇相應的“自動換行”功能,即可實現模板化信息。通過使用該函數,單條信息的復制粘貼可節省時間10s以上,若每天每個教師需核查超兩百條信息,每人可以節約時間超半小時,整個電話專班(按40人計算)則可省下12h工作時間,同時提高準確率,減少后期核對帶來的不便。
2數據的提取、整理和判斷
2.1數據庫的信息引用班級管理中,教師經常需要對其他部門轉交的數據進行補充核實。如: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學生通過APP進行填報,出于對個人隱私的保密要求,心理老師通過APP導出的數據只包含學號和填寫的答案,班主任需要對測試結果進行整理反饋,這時就需要利用學號補充添加學生的姓名,可通過VLOOKUP函數實現。VLOOKUP為Excel中的查找函數,具體使用為VLOOKUP(查找值,數據表,列序數,匹配條件)[3]。在心理調查表中插入一列(B列)引用名字,B5輸入“=VLOOKUP(D5,花名冊!B3:C12,2,FALSE)”,該公式理解為D5做檢索依據,“花名冊”表中B3至C12的區域作為檢索區,“2”表明目標值位于檢索區的第2列,“false”表示為精確匹配。為使公式批量生成,需要對檢索區進行鎖定,“$”可對后面的行或者列進行鎖定,添加后為“=VLOOKUP(D5,花名冊!$B$3:$C$12,2,FALSE)”,直接下拉至列末即可自動生成。上述案例為VLOOKUP函數的一種應用,函數還適用于其他補充完善表格的應用場景。
2.2教學質量分析每一階段的測試后,教師往往需要針對學生成績進行教學質量分析,這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教學質量分析可指導教學計劃,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學校通過成績管理系統導出的成績通常包含分數和等級,如:某學生數學成績為“98(B+)”,98為分數,B+為等級。教學質量分析除了直接應用等級,還需對部分具有潛力的學生進行針對性分析,如:某次測試成績中,A等級分數線為102,該學生實際成績低于分數線4分,沖擊潛力較大,可根據易錯點或弱項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提升。下面介紹等級和分數的轉化方法:“98(B+)”中提取數字分數:(1)剔除法:首先使用Ctrl+H調出菜單,上方切換到“替換”,選擇需替換范圍;查找內容輸入“(*)”,下方直接選擇“全部替換”即可。替換后的數據即為原分數。如圖1所示。(2)字符法:用前文介紹的MID函數,取括號前的全部字段。括號前的字段長度,可通過FIND函數實現判斷。即FIND(目標字符串,被查找字符串所在表格,開始位置),以對E1中表格中“89.00(A)”操作為例,FIND("(",E1,1)即可得到6,意為“(”位于第6個字符。再用“MID(E1,1,FIND("(",E1,1)-1)”即可取出相應字符。LEFT與MID類似,是從最左邊開始取,“LEFT(E1,FIND("(",E1,1)-1)”同樣可以達到上述目的,可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選擇。“98”中判定分數等級:如A+、A、B+、B、C+、C、D、E對應的分數線為115、102、89、73、5945、27。針對F2中的表格可通過前文介紹的IF函數嵌套公式做出判定。即“=IF(F2>=115,"A+",IF(F2>=102,"A",IF(F2>=89,"B+",IF(F2>=73,"B",IF(F2>=59,"C+",IF(F2>=45,"C",IF(F2>=27,"D",IF(F2<27,"E"))))))))”。再通過“&”加上前后綴即可。教師可運用上述方法量化不同學生相應的提升空間,針對性地開展下一步的教學工作。學生也可以直觀地看到自我差距,激發內在動力。
3數據輸出
3.1“條件格式”中“色階”和“數據條”的使用測試完成,教師需按教學要求對測試成績進行各種分析。表格直觀程度,決定了用戶的理解程度,下面介紹色階的使用。表格色階的使用方法如下:選中相關學生成績,點擊“開始”,選擇“條件格式”下的“色階”功能,選擇相應的色階方案,表格會依據數據大小填充相應顏色,圖2依次對應數據的大-中-小部分。在此基礎上,可以相應選擇“色階”下的“其他規則”。以“三色刻度”為例: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顏色,中間值也可以更改,便于直觀地看到個人和班級成績整體分布情況。類似的,“色階”下的“漸變填充”和“漸變填充”可實現百分比率的縱向對比。
3.2迷你折線圖和表格樣式的使用增加迷你折線圖可直觀了解數據走向和趨勢。可在學生成績中添加,點擊“插入”下的“二維折線圖”,選擇相應的樣式。插入圖表后,右擊選擇“數據源”,便可生成相應的折線圖,如圖3所示。通過迷你折線圖,教師可直觀地了解每位學生成績的變化趨勢,而無需再通過具體的成績的一一查看分析獲得相應成績變化趨勢邏輯。表格再套用美觀的表格樣式輸出,整體會更加豐富和生動,無論對于同行交流還是家長理解,都是學生的其他信息如:回家時長、喜好特長、性格特點、易錯項目、視力、身高、是否獨居等,都可以作為基本數據加入表中進行管理維護。教師在班級的日常管理中如能熟練運用,可以進一步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和水平。
4結語
文中的案例,是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比較常見的情況。Excel函數還可以結合部分簡單的DOS命令進行文件夾批量重命名,或者對問卷星等APP的輸出結果進行整理優化。一線教師如能靈活應用,舉一反三,完全可以憑借簡單的函數解決復雜的工作。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師要主動用信息化建設的思維來提升班級管理水平。
作者:梁林霞 單位: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
班級管理探究3
一、分層管理為班級管理的必然選擇
(一)班級管理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不同階段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每一階段也有相應矛盾的存在,所以在班級管理中再使用傳統的管理方法,進行“一刀切”,肯定是不合時宜的,也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尤其在初中階段,學生即對周邊事物充滿好奇,又不敢于作出新的嘗試;既渴望得到同學和老師的關心與愛,又對他們有著叛逆的心理;不知現在的自己處于什么角色,也不知未來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同時又渴望著能夠對自己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標、價值觀等得到自我實現,達到真正的獨立。在此時如果再用傳統的班級管理方法,不僅很難調動積極性,并且容易將逆反心理加重。基于不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在分層管理中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去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教師也可以在對學生分層時,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班級真正的主人。
(二)班級管理要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既要讓他們的智力和體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又要讓德智體美勞均衡發展。就目前的素質教育而言,要想讓學生能夠達到此目標,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就變得尤為重要。在以往傳統的班級管理中,主要以學業成績為導向,即使使用分層管理的方式,絕大多數也都是以成績為標準來進行分層,但現在更要關注到學生的個性差異特點及不同方面的發展情況。這樣在班級管理中,不僅能讓在某一方面表現突出的同學,有充分的機會來表現自己,使之提高自信心和榮耀感;在展現自己的同時,也讓那些在此方面落后的同學,通過對其觀察和模仿能夠有所進步。這種班級分層管理模式,使全體學生都能在不斷地進步與發展之中,完成全面發展的目標與需要。
二、動態分層因材施教
分層管理是指通過個別指導來完善群體,克服集體教育的弊端來幫助各個層次的學生進行自我實現,同時促使學生轉變獲得知識的方式。根據人本主義理論,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并處于不斷發展和變化之中。[1]如果使用單一的分層管理模式,不僅不會幫助學生完成自我實現,可能還會阻礙他們的進步。所以要始終把因材施教作為班級分層管理的指導思想,不斷觀察和了解學生,在觀察和了解過程中改進分層管理模式,使之達到動態分層,來適應學生未來的發展和需要。
(一)按需分層按需分層時要考慮到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是層層遞進,從低級的基本需要到高級的自我實現需要。我們會發現學習成績差或不良行為背后隱藏的都是這些基本需要滿足的缺失。例如:當班級中有家庭極其貧困的孩子,并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黃金期,不能得到衣食上的滿足。即使尚年幼,大部分已承擔起家務勞動,且要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穿暖吃飽對于他而言都為需要解決的問題時,這時此學生就處于生理需要的階段。教師不能一味關注如何學習或者采取什么樣的教學策略,或者只是不斷地進行心理疏導,而是應與其他同學一起幫助其滿足此項需要;對于單親或者留守兒童而言,他們會產生復雜的心理情感,如寄人籬下的不適感、隔代的疏離感,甚至被整個世界拋棄的孤獨感;父母對成績過于關注,忽略情感交流,此時就處于歸屬與愛的需要;對于一些學習拔尖,家庭及生活氛圍和諧的同學,需要使用方法進行引導與鼓舞達到自我實現的需要,教師要不斷地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即使在一個班集體中,通過觀察與分析不同的學生都處于不同的需要層次,某一層次需要的缺失,都會影響到其發展與進步。班級組織又是由學生這一單元組成,學生的不斷進步才能實現高效的班級管理。在班級按需分層時教師需要全面客觀地進行了解觀察,先對每位同學處于不同的需要層次進行分析,了解不同學生的不同現狀,避免教育的盲目性。再根據不同的需要編排成不同的小組,例如:根據班級總人數分成若干小組,然后將不同層次缺失的學生編入小組,使之每個小組都能形成金字塔式的需要層次結構。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幫助小組內的其他同學,同時缺失需要的同學也得到了幫助,這樣按需分層就會在班級形成良性循環,既關注了群體,也關注了個體差異,以集體來幫助個體,又以個體來推動集體的進步。
(二)按管理權限分層在按管理權限分層時,要求教師必須將權力下放給班干部及各個小組長,利用他們的積極作用分層解心結。在實際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很難靠自己的力量將所有任務都分配到每一個學生的手中。對于權利感興趣的同學,教師要根據該學生的日常表現來判斷是否可以擔任分層小組的小組長或者是權利的行使者。當每個小組選出最適合的組長之后,教師可以采取“認可激勵策略”,對學生正確的行為給予肯定和鼓勵,發展組長的能力來帶動整個小組的進步,從而循環遞進地實現班級的高效管理。當組長完成任務時可以鼓勵組員進行任務的傳遞,來讓組內的每一位同學都能得到發展,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每位同學不斷參加到班級管理之中,不僅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并且在此過程實現了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指導思想。但在按管理權限分層時,要想完善班級干部管理體制,就需要將權限分層做到公正公平,不偏不倚,做到定時輪換。當然,教師對于組長權利的使用要更加關注,督促其不可濫用職權。
(三)按排位分層班級中的人際關系也是影響班級管理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班集體中最容易形成非正式群體的結構,即為座位相鄰的同學。所以在按排位分層的班級管理模式中,要尤其注意小組及座位周邊同學的人際關系。例如:按排位分層時,要將每一小組都分入人際關系較好的同學,他們在平時學習生活中,一定是待人接物和善、對人有禮貌、懂得尊重別人的看法、在學習及生活上為其他同學排憂解難等。每個小組都會由于這樣同學的存在,形成溫馨和諧的氛圍,并由這些同學帶動人際交往較弱的同學。當他們體會到了溫暖,定會將這份溫暖傳遞給其他學生。班級課堂紀律的管理也定會有很大的改善,從而對每個學生都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就順其自然形成高效課堂。
三、如何有效進行班級分層管理
(一)觀察和了解學生為首要內容通常教師會教育學生,或者開導學生要去適應新的環境、新的生活,面對新的挑戰。反過來,教師也存在適應的問題,即使始終在一個班集體中,這個班集體也是不斷變化的,需要教師不斷去適應。作為班主任要時刻的觀察和了解學生,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尤其是在班級分層管理制度中,動態分層已經成為班級分層管理的必然選擇。所以更體現出了解學生的重要性,以及要把它當作班級分層管理的首要內容。在了解學生的過程中,要擴大了解學生的視野寬度,不僅要了解學生現有的水平,還要了解學生可能發展到的水平,對最近發展區要進行精確掌握。所以教師要善于觀察,以科學全面的眼光去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進行分層管理。
(二)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為關鍵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即為“一刀切”的形式,把維護好班級的秩序當成最終的目標,對以人為本和因材施教的思想貫徹較少,也很少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但無論學生的起點如何,有何差異,他們在教學上都是平等的。[2]在分層時教師要把學生當成一個獨立發展的個體,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班級分層管理可以充分體現出學生的個性差異,但在班級分層管理的同時,必然會把學生的層級以及優缺點外顯出來,在這時尊重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分層對學生的內心產生影響時,教師要善于用教育機制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肯定學生的優點給予其自信心;更要發動班集體和分層小組的力量去互幫互助,在贏得尊重的同時打造溫馨和諧的班集體。
(三)以學生的自我實現為核心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自我實現的需要為最高層次的需要。在班級分層管理中,無論學生處于哪一層次,教師都希望學生能夠身心全面發展并可以完成自我的實現。班集體又為一個整體,要以自我實現較強的同學為基礎去帶動整個班級的學生朝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向前。其實無論使用哪種分層管理班級的方法,最終都是想要讓學生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并將個人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在身心全面發展的同時完成自我實現。自然可以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學風以及班風,打造出人人有目標、人人向上的班級氛圍。
(四)溫馨和諧的班級氛圍為必要保證良好的班級氛圍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必須具備嚴格的自律性、積極的競爭環境、良好的讀書氛圍、給學生自由選擇和發展的空間,并且可以充分調動班級干部的力量使之溫馨和諧。在班級分層管理中,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渴望著成功,教師就要給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能感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的感覺。反之也只有在溫馨和諧的班級氛圍中才能保證班級分層管理的順利進行。
(五)優化班級管理制度為根本每個學校都會有自己的規章管理制度,當然也會有下屬的班級管理制度體系,包括:日常管理中考核、獎懲、班干部選舉等制度。班級管理制度的存在能夠規范班集體每個成員的行為,使得班級正常的運轉,形成班集體的凝聚力,以及完成初始目標計劃。但班級管理制度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學生作為獨立發展的個體,組建而成的班集體必然也會在不斷發展與變化之中。所以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不要認為制度就是固定的,或者把它的功能簡單的定義為是用來約束人的行為。管理制度其實是一個靈活的體系,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在調整過程中將高效的管理制度保留。通過科學、有效的班級管理制度來打造高效的班級管理。
四、分層管理在實際班級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一)團體的凝聚力不夠當班級進行分層管理時,隨之就會形成不同的小組,但是在不斷與其他小組競爭時,大家卻忘記了全班同學都是一個班集體。除了自己小組內的成員其他人也為自己共同進步的好伙伴,甚至過度競爭會把自己組外的成員當成自己的敵人。所以教師在班級分層管理時,要加強與各小組的溝通,在競爭中學會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在互相幫助中進行取長補短,最終達到共同成長、共同進步。也可以采取聯合小組的方式,各層次進行良性競爭,加強團體凝聚力,努力打造朝氣蓬勃、努力爭先的集體氛圍。
(二)心理調節不及時當班級進行分層管理的同時,必然會將學生的個性特征及優缺點外顯出來。對于分到較低層次的學生剛開始會有情緒波動,認為自己被“拋棄”,自己被貼上了“好壞”標簽,自己不如別人甚至低別人一等。班主任要及時對這部分同學進行心理調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看待自己,防止消極心理的產生。多鼓勵、多肯定該同學在其他方面的優點,給予其自信心以及展現自己的機會,激發他們向上的內驅力。
(三)理論與實際相分離在實際班級管理中,教師能否依據理論進行班級分層管理;是否能時刻注意到學生思想的變化;是否能進行科學有效的分層;甚至在分層之后能否放手讓學生去進行自主管理,還是簡單地將任務下放;能否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需要層次,還是簡單關注學業成績和紀律表現而進行分層管理。在進行班級分層管理時,我們既要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又要在實踐中去檢驗理論,要將二者統一為一個整體。
(四)家校交流不統一面對班級分層管理,家校交流不統一也為阻礙班級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有的家長認為要把孩子放在高層次的小組才能更好地發展,甚至作為家長會更有面子。因此,班主任要做好家校溝通,向家長講清楚分層管理的優點及其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要家長能理解和接受分層管理,并且要及時將孩子的進步表達給家長,用事實證明只有把孩子安排在適合他的小組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才能得到最好的發展,讓家長成為班級管理中強有力的后盾。分層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模式,更是一種班級授課制形式下的基于學生差異基礎上的個性化教學模式。[3]現如今,班級分層管理為班級管理的必然趨勢,動態分層又能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既可克服集體教育的弊端,又為各個層次的學生都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最大限度地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體現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使每個學生爭取到一個屬于他自己的學習和發展的主動權。[4]但在實際班級管理中,理想與現實還是有一段差距,這就要求我們要在不斷克服困難中實現高效班級管理。
參考文獻
[1]于宏,宋延敏.分層教學中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及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2004(6):36-37.
[2]葉琳,劉文霞.國內分層教學歷史發展概述[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32(3):5-8.
[3]毛景煥.談針對學生個體差異的班內分組分層教學的優化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9):40-45.
[4]李建年,陳曉筑.關于“分層教學”的理論及策略[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6):40-43,98.
作者:王瑩 楊平 單位:黑龍江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