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6 11:11: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能力培養探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學前教育專業并不是一個只單純學習某項特定內容的學科,而是結合了文化理論、專業技能等多門學問的綜合學科。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國家將幼兒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社會、語言、科學、藝術五個領域,這顯示了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近年來,學前教育成為熱門專業,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作為培養下一代幼兒的主力軍,應該掌握各項技能,因此,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中的舞蹈課程顯得尤為重要。當前,許多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畢業后真正走到工作崗位上時還是會感到迷茫,同時,許多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舞蹈基本功不夠扎實,學習幼兒舞蹈很吃力,所學習的幼兒舞蹈作品不具實用性,缺乏表現力。如果舞蹈課程以“產出”為導向,與大學生們的“畢業要求”緊密結合,就能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專業舞蹈知識和技能,這樣一來,他們在進入工作崗位后就能直接應用這些知識和技能,并更好更快地適應新工作,為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打下扎實的基礎。
一、培養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創編能力的意義
(一)幼兒舞蹈編創的意義
對于舞蹈創編,美國現代舞大師瑪莎·格雷姆認為,理論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的,實踐以理論為基礎,理論也通過實踐得到發展。他曾說,如果想要編出一部好的作品,就要先編出一百個糟糕的作品。由此可見,舞蹈創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千錘百煉的。要想創編出適合幼兒的舞蹈,就應該以幼兒為本,多學習幼兒教育學、心理學等基礎知識。幼兒舞蹈創編對幼兒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一是可以提升幼兒的社會性認知能力;二是可以提高幼兒的發現美的能力;三是可以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情感體驗。
(二)培養學生幼兒舞蹈創編能力的重要性
1.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幼兒舞蹈創編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對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兒期的孩子們骨骼比較軟,平衡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喜歡模仿,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在這一時期,參加適當的舞蹈活動不僅可以促進他們肌肉骨骼的發育,還可以促進他們心理的發展,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孩子們既可以體驗到快樂,也能開發自己的智力,養成優良的心理品質。由此可見,幼兒的全面發展離不開幼兒舞蹈教育。
2.促進幼兒成長發展的需要
舞蹈不僅是一種肢體語言,也是一種內在的心理語言,是一種幼兒表現行為及情緒的方式。舞蹈創編是進行幼兒舞蹈教育的重要方式,但是,幼兒舞蹈創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規范。首先,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舞蹈創編者,除了要具備專業的舞蹈素養外,還需要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及特點,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其次,在進行創編的過程中,創編人員一定要遵循幼兒教育的規律因材施教,落實以幼兒為本的原則。在《學前兒童心理學》一書中,勞倫茲指出,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處于一個特殊時期——關鍵期,這是幼兒對特定技能和行為模式最敏感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正確運用幼兒舞蹈創編能夠使幼兒的特定技能或行為模式得到及時開發。在參與舞蹈創編的過程中,幼兒能夠大膽地表現自己,并與教師溝通交流,釋放天性。當幼兒能夠真正地創編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動作時,會獲得心靈的滿足,這對促進幼兒的成長發育有很大幫助。
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創編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高校對藝術教育的支持越來越多,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幼兒舞蹈創編作品。盡管這些作品為幼兒學習舞蹈奠定了良好基礎,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幼兒的需求在不斷變化。目前來看,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對創編技巧的運用還有很多問題。
(一)創編目的功利化
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學一門才藝,給孩子報少兒舞蹈班、鋼琴訓練班、音樂補習班等,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進行舞蹈創編時都以比賽獲獎、演出展示、為工作獲利等為目的。近年來,國家對藝術教育的支持越來越多,社會上的舞蹈培訓機構和幼兒園的數量也越來越多,這就意味著機構間的競爭壓力在不斷增大。一些幼兒園特長班的開設、培訓機構中舞蹈動作的標準設計等,都在凸顯本機構的專業性,而決定這些機構發展前景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生源。為了擴大生源,這些機構大都會采取比賽、演出展示等方式來做宣傳,在這個過程中,受影響最大的就是幼兒。這導致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進行舞蹈編創的過程中,功利化現象日益嚴重。
(二)創編內容不符合幼兒實際生活
優秀的舞蹈作品離不開新穎的題材和明確的主題思想,題材和主題能直觀反映舞蹈作品的內涵,表達舞蹈作品的情感。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許多人創編的幼兒舞蹈存在內容脫離幼兒實際生活的現象。例如,題材跟不上時代變化,舞蹈主題思想不突出等。實際上,幼兒舞蹈創編是一項很復雜的工作,在創編的過程中,幼兒應居于主體地位,而現階段,創編者把所有工作都攬到自己身上,沒有讓幼兒參與創編過程。
(三)創編形式忽略幼兒情感表現
幼兒舞蹈應該集中體現幼兒的生活狀態和情感體驗,無論是動作的選擇還是音樂的選擇,都要關注幼兒的情感體驗。而現在的創編形式忽略了幼兒的情感表現需求,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過于注重動作和基本功,選擇的音樂并不貼合幼兒實際。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優先考慮的并不是幼兒的情感體驗,而當幼兒得不到情感滿足時,便很難在舞蹈中流露出真實情感,也就無法表現出幼兒舞蹈該有的靈性。
三、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創編水平的對策
每位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該多觀察幼兒,仔細聆聽幼兒真實的想法,在創編的過程中以幼兒為本。
(一)創編思想以幼兒為本
首先,按照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進行創編。《指南》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預期,并明確提出嚴禁超前教育和一把尺子定長短等先進教育理念。基于這種教育理念,幼兒舞蹈創編者應該依照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舞蹈創編,每位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都不一樣,因此,學生要以平等的態度進行觀察,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捕捉幼兒的身心變化,真正做到為幼兒創編。其次,尊重幼兒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每位幼兒都是不同的存在,都會散發屬于自己的光芒,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舞蹈創編者,應該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讓每位幼兒都展示出自己的個性。杜威的活教育理論強調關注幼兒體驗,幼兒舞蹈作品的主體應該是幼兒,幼兒應該參與到舞蹈創編過程中來。如果老師一個一個動作地教幼兒,那幼兒的體驗只是停留于表面,很難體會創編的樂趣,作品也就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當幼兒能真正融入環境的時候,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將會是無限的,他們會做各種嘗試,并在一步一步的嘗試和體驗中感受樂趣,從而生起對舞蹈的興趣。身為舞蹈創編者,應該給予幼兒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應該鼓勵幼兒去想象、去創造,可能幼兒創造出的動作并不是教師內心所想的,但是,這些舞蹈動作卻表現了幼兒內心最真實的情感,這樣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幼兒舞蹈作品。
(二)創編內容貼合幼兒生活
在傳統的教學中,學前教育專業的基本教學內容由舞蹈基本功模塊、幼兒舞蹈基本功模塊、幼兒舞蹈編舞以及幼兒舞蹈鑒賞模塊等組成。盡管這些模塊都有相對應的課程規劃,但是,這些模塊并沒有很好地與學生的必要需求相結合,在學習這些內容之后,學生的幼兒舞蹈教學能力并沒有得到大幅提升。要想創編優秀的幼兒舞蹈作品,首先要選擇好的素材。好的素材來源于生活,因此,創編者要熱愛生活,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出發,觀察幼兒的各種行為,這樣才能為創編作品提供更多思路。每一次觀察都可能激發靈感,學生要及時捕捉幼兒細微的小動作,不斷揣摩思考,創編出屬于幼兒的舞蹈動作。其次,如果在整個舞蹈作品中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動態畫面,那這個作品就缺乏主題動作,進而就缺少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一個舞蹈作品的主題最能表現創作者的心聲,因此,舞蹈作品要有一個貫穿始終的典型情緒,這種情緒可以是喜怒哀樂,也可以是酸甜苦辣。同樣的道理,幼兒舞蹈作品的形象也要突出而具體,要能夠被幼兒理解,要讓幼兒知道自己跳了什么。
(三)創編形式滿足幼兒所需
首先,動作的設計。在中國傳統民族舞蹈中,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性舞蹈動作,其他的舞蹈動作都是在這個代表性動作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這個具有代表性的動作就是舞蹈的主題動作,幼兒舞蹈創編也應有主題動作。幼兒舞蹈主題動作的設計并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需要創編者以幼兒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為準進行創編。3到6歲的幼兒喜歡模仿,喜歡亂蹦亂跳,因此,動作的設計要體現出幼兒可愛活潑的特點。幼兒舞蹈創編者可以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感知體驗,在與幼兒的相處中發現一些特殊的動作并記錄下來,以便日后使用。其次,音樂的選擇。音樂同樣是一個好的舞蹈作品的重點,一首恰到好處的音樂能激發幼兒的天性,讓幼兒盡情地釋放自己,并通過舞蹈來展示自己。音樂的選擇要充分結合幼兒的興趣,教師可以嘗試自己創編音樂,可以選擇一段活潑的純音樂伴奏,也可以即興彈奏,同時,觀察幼兒跟著音樂節奏做出的舞蹈動作的細節,進而找到真正適合幼兒的音樂。學生也可以對已有音樂作品進行適當的改編,重要的是節奏要快慢適宜,要表現屬于幼兒的童真樂趣。四、結語學前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受重視,其中,幼兒舞蹈創編是其重要部分,近年來,有關幼兒舞蹈創編的理論和實踐性研究越來越多,其中,最具有爭論性的話題是怎么創編幼兒舞蹈?什么樣的幼兒舞蹈更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怎么才能創編出幼兒感興趣且喜歡的舞蹈?要解決這些問題,最主要的策略是以幼兒為本創編舞蹈,這也是幼兒舞蹈教育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作者:劉 爽單位: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能力培養探究2
在全球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創新實踐型人才越來越受到就業市場的歡迎,高職教育也承擔了培養創新實踐型人才的重要責任[1]。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要把解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作為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著力點,融入人才培養體系,豐富課程、創新教法,推進教學、科研、實踐緊密結合,突破人才培養薄弱環節,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對于極其注重實踐性與創新性的藝術設計類專業來說,培養創新實踐型人才具有其獨特的優勢。在此背景下,探討高職院校如何培養創新實踐型的室內設計專業人才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江蘇城市職業學院室內藝術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住宅空間設計》為例,以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為研究目標,希望探索出一個立足專業培養方案、對接室內設計市場動態變化與需求的《住宅空間設計》課程的創新實踐教育方案。
一、《住宅空間設計》課程基本情況
《住宅空間設計》課程是面向高職“室內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一門核心課程,對接室內設計師(中級)職業標準,針對室內設計企業、環境設計企業的室內設計崗位,是培養室內設計師(初級)以及助理室內設計師職業技能與素養的重要課程,是一門理實一體化的課程。《住宅空間設計》在室內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設計原理與相關軟件課程的后續課程,課程在前期空間設計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理論知識,同時注重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活動中,完成理論知識的內化過程,強調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住宅空間設計》課程改革背景
(一)社會背景
當前,職業教育已經發展到一個較為成熟的階段,課程的建設與改革已涉及育人核心。職業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還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踐行“三全育人”理念。另外,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大國工匠需求的迫切性越來越顯著,而其內涵也越來越豐富。這些問題都要求職業教育課程要不斷革新,適應和滿足時代的要求。
(二)專業教學背景
當前,高職室內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內容處于較為陳舊狀態,現有的教學內容、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專業的發展,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亟須更新。尤其是在大文科背景下,室內設計的內涵和構成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互聯網+”為驅動力的現代教育技術,不斷豐富傳統的教育教學,正促進職業教育課程的教學模式和設計理念的變革。
(三)行業市場背景
眾所周知,室內設計行業發展迅速,行業市場更新的速度極快,各種新興的材料與工藝不斷考驗著設計師的適應能力。在此背景下,室內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也要求適時地貼合動態的市場需求。因此,無論是室內設計專業還是《住宅空間設計》課程,都需要持續建設,這樣才能適應行業市場對于人才的要求。
(四)創新實踐型人才需求
在城市更新、鄉村振興政策指引下,急需一大批具有創新實踐能力的室內設計人才投入到國家建設中,這就要求高校培養的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還需具備創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新文科背景下,室內藝術設計專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新技術、新理念以及多學科交叉為室內設計培養創新實踐型人才提供可能。創新實踐能力是高校培養綜合型人才的重要目標[2]。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指出:“高校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要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重點,強化創新創業實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強大的人才智力支撐。”[3]
三、《住宅空間設計》課程現狀
(一)課程教學模式落后、教學資源匱乏、課程教學內容與行業市場相脫離
目前,本課程的教學模式主要以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采用線下課堂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學過程與實踐過程基本處于割裂的狀態,忽視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地位。此外,課程教學資源匱乏,課程教學內容陳舊,在項目設計環節仍然以虛擬的設計需求來進行教學,嚴重脫離了市場的實際需求,不能跟隨設計市場的更新節奏做出調整。(二)課程教學中“理論與實踐不平衡”本課程是一門理實一體化課程,理論與實踐在課程教學中都非常重要。在當前的課程教學中主要存在兩個問題:
1.重理論而輕實踐。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過度重視理論的教學,缺乏切實有效的配套實踐環節。理論與實踐之間沒有能夠發揮相互促進的作用,也就導致學生無法實現在“做中學,學中做”,阻礙了課程理實一體化的培養目標。
2.過于重視實踐,缺乏理論支撐。雖然在當前的課程教學活動中也認識到實踐是職業人才培養的關鍵,但又過于注重實踐,認為只要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做,職業教育的目標就可以實現。最終出現的結果卻是,學生陷入“長期模仿”的狀態,在遇到新的問題時,就不知所措,在項目設計過程中缺乏創新設計思維的能力,設計作品也就缺乏深度。如“以人為本”設計理念是理論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實踐創作的內在價值核心,缺乏了實踐檢驗的理論學習沒有了趣味,而缺乏了理論指導的實踐則是“亂作為”。
(三)課程缺乏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室內設計是一個不斷更新的創意型產業,新技術、新材料、新理念都在不斷發展,行業對于創新應用型設計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然而,當前《住宅空間設計》課程教學中卻忽視了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限制在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中,不能變換多角度思考問題。此外,專業課程沒能與創新創業課程做好融合,導致創新創業課程“不專業”,專業課程“不創新”,制約了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提升。
四、基于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住宅空間設計》課程改革路徑
(一)以真實項目為載體,重構課程知識體系,對接市場需求,增強學生實踐能力課程基于室內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化課程體系,進行項目化的課程設計,其中將“真實”項目引入教學中是本課程的一大亮點。真實的項目能夠為學生構建一個真實的設計情境,通過真實項目的設計流程對本課程的知識體系進行解構、重構,讓學生提前適應室內設計市場的工作流程。在課程正式上課前,利用學生第二課堂時間,結合寒暑假社會實踐完成課程項目的前期調研工作。指導學生選擇所要調研的目標并制定調研計劃。在此過程中,學生自己去面對真實的業主、需求與問題。然后通過對項目基本數據的梳理、分析,得出設計需求,形成設計任務書。根據設計任務書進行方案設計與表達,從而完成整個項目的設計過程。在項目實踐過程中,使學生不斷加強自己設計師的角色身份,激發其解決問題的動力,能夠更好地完成課程任務,同時也滿足了行業市場對學生的能力要求[4]。
(二)以項目化教學為手段,拓展學習空間,建立課程資源庫項目化教學是藝術設計類高職人才培養的最為有效的方式,《住宅空間設計》課程依托“項目化教學”的形式,按照設計前期調研、設計需求梳理與分析、方案設計、效果表現等具體設計流程,將住宅空間設計的基本知識內容融合進項目中進行教學,打破了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以設計師的角色獨立把控項目,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地調研階段,突破傳統的教室學習空間,將學生的學習空間拓展到廣大的鄉村、城鎮,學生能夠在知識更加豐富的空間實現沉浸式學習體驗。在對項目進行需求梳理與分析階段,引導學生查閱相關專業網站,又將學習空間延伸到了虛擬空間。在方案設計與表現階段,鼓勵學生去到材料城、家具商場等市場空間,最終形成“教室空間—項目空間—網絡空間—市場空間—教室空間”的多維學習空間路徑。項目化教學形式可以幫助課程建立豐富的教學資源庫。本課程資源庫建設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通過在行業市場中的項目設計,整理形成了實際項目圖紙案例、項目現場施工照片、常見材料樣板等教學資源,建成課程的教學資源庫。另一方面,通過項目化教學手段,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調研收集課程資源形成課程項目資源庫。學生在進行項目實地調研時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資源庫,如在調研中要求對目標鄉村或城鄉(社區)進行場地測繪、場地拍照、業主視頻采訪、當地文化資源記錄等,每位同學形成一個項目資源包,資源包經過不斷整理、積累即形成本課程的資源庫,為后續的教學活動提供了項目資源。
(三)以賽促教,以賽代練,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項目化教學的效果和質量不僅取決于項目的實施效果,還在于這些效果是否符合企業的實際需要,能不能獲得企業以及其他第三方的認可。本課程在設計中,將江蘇省室內裝飾設計大賽、“夢想小屋”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室內設計大賽、挑戰杯、“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等項目引入課程,通過項目的設計,鼓勵學生積極參賽,通過參賽獲獎增強學生專業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也為后續的就業和企業認可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建立多元的課程評價體系,對標行業需求
傳統的成績評定主要以教師單方評定為主,這種評定方式過于片面。課程成績評定方式可采取教師評定、學生評定、業主評定以及專家評定相結合的評價體系。教師評定:教師通過學生出勤率、課堂表現、作業完成等情況給出評價。學生自評與互評:學生在進行方案匯報時,進行學生自評與互評。業主評定:學生將設計好的方案反饋給項目業主,讓業主進行方案評定。專家評定:方案可邀請行業專家進行評定以及參加設計大賽由組委會給出評定,幫助教師和學生發現課程建設與專業學習中的不足。這種多元的評定體系讓成績評定更加科學、合理、公正,同時也可以了解行業市場對于本專業人才的真實需求,為學生畢業后無縫對接市場做充分準備。
五、本課程改革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當前改革方案繼續實施的同時,也還需要進行實時的調整與更新,具體如下:
(一)課程內容實施動態建設在沿著當前改革思路大方向下繼續前進的同時,積極關注行業市場動態并適時調整課程教學內容以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如近兩年將著重關注“鄉村振興”與“城市更新”方向,將設計項目放置于鄉村與城市社區中,符合國家政策方向和行業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
(二)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壁壘,建立課程學
習資源庫,構建專業學習的全程體系因課程學時與課程教學空間的限制,教師不能全程跟隨指導學生學習。因此,本課程希望能夠通過建立課程學習資源庫,如依托學習通資源、項目手冊、案例庫等形式,讓學生在基本的任務、流程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幫助構建學生全程學習的新模式。
(三)校企合作,讓教學與實踐深度融合
創新實踐是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重要目標,學校教學應該與企業實踐無縫銜接,深度合作。未來,可以通過“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讓更多的企業真實項目引入課堂教學中,深化產學研融合。
作者:秦健高峰單位:江蘇開放大學
能力培養探究3
古典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在語文教學中歷來備受關注。隨著當今信息社會的飛速發展,古典詩詞這一傳統文化形式正以文字、聲音、圖像、視頻、多媒體等多元符號形態呈現在我們面前,深深震撼著我們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可見,以書面語言符號為基礎的識讀能力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要求,有必要在多模態語境下對古典詩詞的多模態識讀能力培養進行探究。
一.古典詩詞的多模態識讀能力
1996年,新倫敦小組成員發表《多元讀寫教學:設計社會未來》,第一次提出了多模態識讀能力的概念,引起了國際各個領域的廣泛關注。由于研究時期較短,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學者對此沒有形成統一的概念。本文的研究是基于國內學者張德祿的觀點,他認為多模態識讀能力是“通過語言及非語言符號系統,如圖像、顏色、聲音、音樂、手勢等進行識讀語篇和寫作語篇的能力。”[1]他還進一步分析了多模態識讀能力的三種類型,包括:語言讀寫能力、社會交際能力、技術讀寫能力。在此框架的啟發下,我們認為在古典詩詞教學中學生的識讀能力應該從單一模態下的誦讀、識記能力發展為多模態識讀能力。那么如何來界定古典詩詞教學中的多模態識讀能力呢,我們發現,學生在學習古典詩詞的過程中,大致可以從教材語篇、課堂教學語篇這兩方面來源獲取意義,而課堂教學語篇又包括教學交際語篇和教學媒體語篇。據此,我們可以將多模態識讀能類劃分為以下三種類型,而每種類型都涵蓋語言和非語言兩個層面識讀能力的形成:第一類:教材語篇識讀能力。此類能力的形成語言層面包括對教材語篇中的語音、詞匯、語法、結構等的識讀能力,而非語言層面包括對教材語篇中的字體、字號、背景、色彩、圖片、印刷版式等的識讀能力,這兩類能力的形成所調用的感官模態為視覺模態。第二類:教學交際語篇識讀能力。此類能力的形成語言層面主要是對教師教學口語的識讀能力,非語言層面包括對課堂身勢語中的表情、動作、語音、語調、空間、位移等模態的識讀,調動的感官主要有聽覺、視覺、觸覺等模態。第三類:教學媒體語篇識讀能力。此類能力形成的語言層面主要是對多媒體信息技術中的語言文字的識讀能力,調用模態為視覺模態,而非語言層面包括圖像、聲音、視頻等內容的識讀能力,主要調用視覺和聽覺模態。
二.古典詩詞教學多元識讀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時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
在多媒體信息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引導學生能夠更好地更理解和傳承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古典詩詞作品,這一問題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胡壯麟在《社會符號學研究中的多模態化》一文中指出“傳統以讀寫為主的識讀能力在多媒體時代已經不夠用了。”[2]對于古典詩詞作品識讀來說,當前資訊發達的社會,我們在微信、互聯網頁面上看到的詩詞語篇作品往往不再局限于語言文字這一單一的呈現方式,例如“為你讀詩”“唐詩宋詞元曲”等微信公眾號平臺,常常調用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多元手段進行詩歌的意義闡釋,再如中央電視臺《經典詠流傳》、河南衛視的《舞千年》等傳統文化類節目,更是調用了舞臺表演、舞蹈、歌詠等多種形式來傳達傳統文化作品的意義。這些以“視覺閱讀”或“聽覺閱讀”為主體的信息傳遞方式,對傳統以文字閱讀為主體的單模態識讀能力形成了沖擊與挑戰,迫切需要我們改變傳統的古典詩詞教學觀念,打破原有單一模態構建的封閉意義系統,構建多模態媒體意義協同的新系統。
(二)深入理解古典詩詞語篇意義的需要
古典詩詞作作品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常以委婉精妙的語言、獨具匠心的立意,含蓄雋永的手法來表達詩人獨特的情感世界,多以意象、意境、隱喻來構建語篇的抽象意義。詩篇中這些隱晦的內容和信息的傳遞,往往給人以看不見、摸不著的感覺,給學習者在理解上帶來很大困難。因此,在課堂上僅靠單一模態的語言閱讀很難喚醒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味蕾。這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處,如果調用多模態的方式進行呈現,將抽象的文字信息轉化為具體可感的視覺、聽覺甚至味覺、觸覺信息,就會大大提高學生對詩篇的理解能力,解決教師和學生“說不清、道不明”難于表達的困境。比如在講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大弦嘈嘈如急語,小弦切切如私語”時,插入急緩相間的琵琶的樂音,通過喚醒學生的聽覺模態來加深對詩句的理解,或是借助圖畫的形式直觀表現“嘈嘈”與“切切”的狀態,這樣的多模態形式協同轉化,可以更直觀闡釋白居易“以聲傳聲”的寫作手法,對書面語言的表意起到了強化和補充作用。
三.古典詩詞教學的多模態資源
(一)教材中的多模態語篇資源
1.基于視覺的教材語篇資源
在以往的古典詩詞教學中,我們往往關注的是教材中的書面語言所傳達的內容,而忽視它在編排形式和印刷體式等視覺因素對學習活動產生的影響。而詩詞作品在排版時的所占空間、字體、字號、顏色、圖形、圖像、圖表等這些視覺符號常被默認為“無意義”的形式,很少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以Kress&Leeuwen為代表的“視覺語法”理論認為,任何社會符號系統都具有類似語言符號傳遞信息的功能,諸如印刷體式此類的視覺符號,同樣可以看作一種成像符號,也是表意的載體,并可分為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三種表意功能。所謂再現意義是指視覺符號像語言一樣具有忠實反映客觀世界的功能。互動意義是指由接觸、距離、視角、情態來反應呈現對象與觀看者之間微妙互動關系過程中的意義。而構圖意義一般是指多模態符號系統的整體布局,同樣具有生成意義的張力,因此,印刷體式作為視覺符號系統在古典詩詞教學的過程中應予以充分重視。語文教材中古典詩詞多模態的構成要素主要有文字視覺模態和非文字視覺模態兩種類型,文字視覺模態的構成要素主要是書面文字符號,所體現的表意功能為再現意義,而非文字視覺模態構成要素體現為印刷體中的字體、字號、背景、色彩、圖片、布局等,所體現的表意功能為互動和構圖意義。例如《普通高中教科書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的第一單元中國古典詩歌單元中,書面文字大多采取了橫向排版,字體印刷布局整體靠左或靠右,頁面兩邊留白。這樣的設計提示學生養成古人圈點勾畫進行批注閱讀的好習慣。除了文字之外,配圖大多采用歷代名家名作,如《揚州慢》配有清代石濤的作品《淮揚秋潔圖(局部)》,《離騷》配有明代陳洪綬的作品《屈子行吟圖》,畫面色彩以暖色為主,凸顯古典詩詞恬淡溫潤,古樸雋永的悠長意蘊。另外還特別根據詩詞作品內容設計畫幅的大小與位置,如《揚州慢》的配圖選取了大尺寸橫軸的居中呈現,畫面中一片秋水蒼茫,幾點紅葉,一葉孤舟襯托出秋天蕭瑟悲涼之感。在閱讀文字時,這些畫面的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的呈現,對書面文字符號的再現意義起到了補充作用。
2.基于聽覺模態的教材語篇資源
古典詩詞在音律方面有合轍押韻、平仄相黏、節奏疏密的變化,這就使我們在朗讀詩歌時,要注重它的音律所調用的聽覺模態所建構的意義。比如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七言律詩形成每句四步四排的節奏,詩歌的平仄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形式上為“二二一二”或者“二二二一”的體式,每兩句用韻,韻腳為分別為“殘”、“干”、“寒”、“看”,且一韻到底,朗讀起來給人一種凄涼悲傷、痛苦纏綿之感,而這些意義正是由詩歌所喚起的聽覺模態所建構的。
(二)教學語篇資源
教學語篇資源集中表現為教學交際語篇資源和教學媒體語篇資源。教學交際語篇資源,除了我們經常提到的教師和學生的口語,還包括說話人的語氣、表情、手勢、位置、衣著、板書等等,而教學媒體語篇資源,一般常用的就是教學ppt,其中包括文字、圖像、視頻等等,如果按照刺激感官的不同,我們也可以將他們分為視覺模態資源和聽覺模態資源兩類。在課堂教學中,每一種模態的表現方式都有著最適合自己的獨立的功能。從傳統教學來講,口語模態比其他形式的教學模態傳達信息更快捷、更方便。然而,作為古典詩詞作品,除了表層陳述性知識外,有很多朦朧詩性的意境、意象,構成很多“空白處”和“未定點”需要召喚讀者去填充,這些內容的學習更多的是要調動想象、聯想和心理體驗活動來完成對作品的理解,因此,單靠口語講解的方式往往不能很理想地達成,這就要靠其他更適合的模態來協助完成。比如在講解《題破山寺后禪院》這首詩歌中“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聲”一句時,可以配合口語講解播放寂靜寺院空谷傳音的視頻,喚醒學生的視聽感官,更真切地感受作者以動寫靜,表現空門禪悅的微妙所在。再如講《詩經·蒹葭》的時候,教師可以假以自身為伊人的形象,在教室中通過位置的走動,讓學生感受“在水中央”“在水之湄”“在水中坻”“在水之涘”“在水中沚”這樣遠近交替的位置變換,在口語描述中借用電影鏡頭行動中搖、移、推、拉、跟的表現手法,創設畫面情境,深化對伊人苦苦求索,愛而不得情感的體驗。
四.古典詩詞多模態識讀能力培養策略
(一)提高學生對古詩詞多模態認知的敏感力
在平時的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古典詩詞多模態識讀的敏感性。通過讓學生關注與詩詞內容相關的書面語言、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甚至排版布局等多元符號模態,喚醒學生視覺、聽覺、觸覺、甚至味覺、嗅覺等多種感官模態,完成識讀過程從靜態到動態的協調配合和轉化。從而使他們對古典詩詞能夠進行立體化的解讀,轉化為有深度的審美鑒賞能力和文化創造能力,并有效地遷移運用到自己的表達或寫作中。這也是語文核心素養所強調的重點內容所在。
(二)利用模態轉譯提高古典詩詞多模態識讀能力
“有時候,由于交際的需要,人們需要將一種語境中產生的多模態話語的意義轉移到另一種語境中去,這就是多模態話語的轉譯現象。”[3]從某種意義上說,轉譯是符號的再設計,是“再符號化”的過程。古典詩詞的語言凝練、含蓄,通常由大量的意象構成意境來表達作者的情感,這些意境和意象,在頭腦的認知中往往又是朦朧抽象的,是“言有限而意無窮”的,所以,最難以把握。通過轉譯進行詩詞語言符號的再設計,可以將抽象含蓄的意義更加直觀、形象的呈現出來,有助于加深對詩詞意義的理解。比如我們將《關雎》中的第一段運用現代漢語改寫成白話詩歌的體裁,它的形式和意義就發生了如下變化:關關雎鳩,(關關對鳴的雎鳩)在河之洲。(棲歇在河中沙洲)窈窕淑女,(美麗賢淑的姑娘)君子好逑。(真是君子的好配偶)可以看到,《關雎》進行改寫后,原文中四字一句,兩句一拍的節奏和韻律,在被轉譯成現代漢語的過程中發生了變化,押韻的韻腳也發生了變化,在表意層面,譯者加入了自己的解讀,使詩歌的意蘊更加豐富,表意也更加明確。再如北京朝陽外國語實驗學校的張媛老師,在“中語杯”教學大賽講授《蒹葭》時,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重章疊句這一寫作手法,引入了歌曲《我的祖國》中相關段落的重復部分,并以演唱的形式將其表現出來,這一教學活動中,就運用到了多模態的轉譯,使學生加深了對重章疊句這一知識的認知和理解。
(三)構建古典詩詞教學中的多模態協同關系
古典詩詞語多模態的構成要素中,各種模態在傳達信息和意義的協同關系上是有所不同的,所存在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主次、強弱之分,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存在于教材語篇中的古典詩詞,它的語篇構成形式一般由語言符號(標點、詞匯、語法)和圖像符號(印刷體式、圖畫、圖表等)構成,這兩種符號系統中,語言符號是主要的表意模態,在識讀過程中我們應給予充分的重視,而圖像符號模態是輔助性的表意模態,它和語言模態之間表現為互補關系中的強化。此外,在學生進行古典詩詞模態轉譯的過程中,要使學生認識到模態轉譯的目的是為更好地理解語言模態所傳達的意義服務的,不能濫用文字、圖像、聲音等模態形式喧賓奪主,影響了對主模態的理解和識讀。在古典詩詞教學活動中,教師為了深化學生對詩詞的理解,往往也會采取一些多模態的教學手段,比如調動學生聲覺注意的模態,如:口語講解、朗誦、配樂;調動學生視覺注意的模態,如:表情、動作、手勢、移動、圖像、物象;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綜合運用的模態,如多媒體PPT,甚至還有調動學生味覺、觸覺的模態等等,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這些教學話語模態的識讀,使其能夠科學嚴謹地建立起與主模態之間的關系,從而深入理解詩詞的意蘊。教師在選擇模態時,也要遵循模態選擇的有效性、適配性和經濟性原則,例如,韻律節奏突出的詩詞,可選擇朗誦作為教學手段,多多調動聽覺模態的輔助作用,而意象鮮明,意境雋永的詩詞,可選擇口語講解、圖像、音樂等模態相互配合創設情境,來輔助學生的感知和體驗。在模態調用過程中,要注意各種模態的有效互補,避免出現重疊、冗余、排斥等消極關系的出現,從而影響學生對古典詩詞的有效識讀。綜上所述,古典詩詞多模態識讀能力的培養能夠有效提高古典詩詞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幫助學生分辨并構建各種模態之間的協同表意關系,運用多模態手段對古典詩詞進行創造性讀寫,這對于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有效的引領學生傳承、理解和創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德祿.多模態學習能力培養模式探索[J].外語研究,2012(2):9—11.
[2]胡壯麟.社會符號學研究中的多模態化[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1):1—10.
[3]張德祿.多模態話語中的轉譯現象研究———以從大學英語課本到英語課堂教學的轉譯為例[J].外語電化教學,2015(166):17.
作者:李穎 單位:唐山師范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