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9 16:34: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ICU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顧名思義,icu重癥腦損傷主要是病情較為嚴重的腦部損傷,實施機械通氣的目的在于保障患者呼吸通暢,尤其對于存在昏迷、休克的患者,以維持患者生命安全。而機械通氣也屬于一種侵入性治療技術,容易引起患者出現相關并發癥,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肺部感染、導管堵塞等,一旦出現以上并發癥,便可能導致治療中斷,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影響患者的療效和預后,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臨床開展ICU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期間加強患者的護理干預對于ICU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的恢復和預后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近年臨床在ICU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管理中逐步引入了舒適化淺鎮靜護理模式,對于提高ICU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治療效果和減少并發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此,本文選取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ICU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對ICU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應用舒適化淺鎮靜護理的效果進行臨床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ICU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本組患者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經經腦部CT或磁共振成像確診為重癥腦損傷。②患者無既往腦損傷史。③患者機械通氣時間超過3d;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內容了解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準文號:2019010)。排除標準:①患者存在精神疾病。②患者伴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③患者存在不符合機械通氣指征。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36例)和對照組(38例),觀察組中男22例,女14例,年齡最小32歲,最大78歲,平均年齡(54.16±5.15)歲,發病至入院時間最短5h,最長11h,平均(7.14±0.88)h;患者的病情類型包括:顱腦外傷11例,腦膜瘤6例,顱內血管性疾病15例,另外4例為腦膠質瘤;入院GCS評分介于6分~12分范圍,平均GCS評分(11.35±1.46)分;對照組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最小33歲,最大77歲,平均年齡(54.24±5.22)歲,發病至入院時間最短6h,最長12h,平均(7.36±0.95)h;患者的病情類型包括:顱腦外傷13例,腦膜瘤5例,顱內血管性疾病16例,另外4例為腦膠質瘤;入院GCS評分6~11分,平均GCS評分(11.68±1.53)分;兩組患者性別比、平均年齡、GCS評分、病情類型、發病至入院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ICU重癥腦損傷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ICU重癥腦損傷患者應用舒適化淺鎮靜護理,包括:1.2.1成立鎮靜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包含1名重癥監護室護士長、1名??谱o士和6名責任護士、1名康復師,由康復師和??谱o士對小組成員開展培訓活動,培訓內容包含:適化淺鎮靜護理的優勢、實施方法、各量表使用方法、關鍵事項、注意事項等,完成培訓后對小組成員進行考核,考核合格之后方能正式上崗。1.2.2鎮痛鎮靜護理責任護士積極對患者的疼痛狀況進行評估,評估工具為重癥監護室疼痛觀察工具法(CPOT)評分表進行,若疼痛評分在3分以上則表示患者存在程度很重的疼痛,對這部分患者遵醫囑按時按量使用舒芬太尼、地佐辛等藥物降低疼痛程度,并將干預目標設為CPOT=0,幫助患者保持無痛狀態;另外對患者鎮靜情況進行評估,評估工具為RASS鎮靜程度評估法,并根據醫囑按時按量對患者應用丙泊酚聯合右美托咪定實施鎮靜,應每隔30min評估1次患者的鎮靜深度,并根據評估結果對鎮靜藥物的使用劑量進行調整,鎮靜干預的目標值為:RASS評分維持在-2~0分。
1.2.3人文關懷
護理人員在患者蘇醒后積極詢問、關懷ICU機械通氣患者,因為ICU機械通氣會對患者產生不適,護理人員應隨時掌握患者的主觀感受和心理狀況,由于大部分患者病情本身較重,患者心理負擔較大,不良心理會加重病情,所以護理人員要充分注重患者的心理安撫,注意與患者溝通過程中保持微笑,及時了解患者的情緒狀況、心理想法,通過有效的溝通、安撫減輕患者不良心理,在患者出現不適的時候第一時間給予處理;積極為患者講解機械通氣的實施原因、配合方式、注意事項等,加強患者的健康宣教,積極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增強ICU機械通氣患者對病情、治療方案的認識,消除患者的顧慮和不必要的擔憂,糾正患者對ICU機械通氣的不良認知,還可通過圖文資料、宣教片、多媒體、新媒體等方式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擔憂,提升患者配合度。
1.2.4呼吸機護理
首先是在體位上應協助患者保持頭部抬高15°~30°的體位,保持患者舒適的同時滿足治療的需求;通氣期間注意檢查導管是否通暢,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通氣流量,加強患者的反應情況監測,在患者出現不適的時候第一時間予以處理。1.2.5舒適度護理及時幫助患者翻身拍背,每日早晚用溫水浸泡患者的手足,并給以四肢按摩,避免發生肌肉萎縮;每日至少清理3次患者的口腔,積極對呼吸機導管及冷凝水進行更換,防止肺部感染發生;盡可能保持病房環境的安靜,減少燈光、噪聲的刺激和影響,可適當播放輕音樂,為患者入睡創造良好的條件。
1.2.6排痰護理
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排痰方式積極排痰,防止ICU機械通氣不足或通氣不佳等各種意外情況;在呼吸機撤離之后給予吸氧,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吸氧濃度和時間,為患者講解呼吸功能練習方法,以采取正確的呼吸方式,促進患者肺功能改善。
1.2.7并發癥護理
積極通過加濕器干預、正確咳嗽咳痰、負壓引流等方式做好胃脹氣、排痰障礙等并發癥的預防,若患者機械通氣期間發生排痰無力則需要應用吸痰器處理,有效的吸除氣道里存在的分泌物,確保呼吸通暢;
1.2.8營養支持
為患者建立合理的飲食方案,通過Harris-Benedict公式[1]對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進行計算,同時依據不同患者的性別、病情類型、機械通氣時間、年齡等情況制訂針對性的飲食方案,確保機械通氣治療期間患者每日攝入的營養供給的合理性,尤其是在機械通氣24h內,考慮到實際情況,可以給患者通過重力滴注進行經胃管間歇管飼。
1.3觀察指標
1.3.1評測兩組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平均癥狀消退時間,指標包括咳嗽、咳血、咳痰、氣喘。1.3.2評測兩組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麻醉藥物使用劑量,主要包括右美托咪定、丙泊酚使用量。
1.3.3評測兩組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指標包括譫妄、肺部感染、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意外拔管、氣管堵塞。1.3.4評測兩組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舒適度評分,舒適度判定通過舒適狀況量表(GCQ)進行,該量表判定內容總共包含30個條目,并采用4級評分法,每個條目分值為1~4分,各條目合計總分為最終得分,總分30~12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舒適度也就越高[2]。
1.3.5評測兩組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改善(指標包括:社會功能、生理功能、睡眠質量、情感功能,生活質量判定工具為健康SF-36量表[3],各單項的分值范圍均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3.6評測兩組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的預后情況,判定指標包括:ICU入住時間、機械通氣時間[4]。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軟件對本次研究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采用樣本t檢驗計量資料,以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時提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改善對比觀察組ICU機械通氣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癥狀消退時間比較觀察組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咳嗽、咳血、咳痰、氣喘等癥狀消退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2.3兩組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兩組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譫妄、肺部感染、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意外拔管、氣管堵塞等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兩組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右美托咪定、丙泊酚使用劑量及舒適度評分對比觀察組兩組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右美托咪定、丙泊酚使用劑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舒適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兩組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ICU入住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對比
觀察組兩組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ICU入住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5。
3討論
研究表明[5],近年來由于高血壓導致的顱內出血及意外傷害造成的腦外傷患者不斷增多,重癥腦損傷患者搶救期間往往會通過機械通氣幫助患者維持正常呼吸,而機械通氣的應用雖然能夠保障患者的呼吸,但也容易產生應激,且容易導致多種并發癥,因此,患者在接受機械通氣治療期間需要加強護理干預。例如通過加強心理護理能有效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機械通氣期間容易發生低氧血癥、炎癥、發熱等,導致患者處于高代謝狀態,機體會消耗大量的能量,通過加強營養供給則可以保障機體的營養需求,避免營養不良問題出現,并增強患者的機體免疫力,促進患者康復[6]。舒適化淺鎮靜護理是當前臨床廣泛應用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這種模式充分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在滿足鎮靜的條件下盡量減輕疼痛,從而降低機械通氣對患者造成的不適,提升患者的舒適度[7]。本研究中,采用舒適化淺鎮靜護理模式的觀察組ICU機械通氣患者咳嗽、咳血、咳痰、氣喘等癥狀消退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右美托咪定、丙泊酚使用劑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譫妄、肺部感染、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意外拔管、氣管堵塞等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舒適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ICU入住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分析其原因,舒適化淺鎮靜護理借助于多次評估患者的鎮靜狀況,密切監測患者的鎮靜狀態,以此及時的對藥物劑量進行調整,以最小的劑量發揮最好的鎮靜作用,從而保障了鎮靜效果的同時減少了鎮靜藥物的使用劑量,并減少了麻醉藥物引發的不良反應,并縮短了機械通氣及ICU入住時間,同時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這一結論也與李建芳等[8]所報道的結論相符,楊蘇紅和譚燁[9]表明,舒適化淺鎮靜護理通過加強鎮靜鎮痛護理,并配合以人文關懷、并發癥預防、飲食干預,有效的增強了患者機體免疫力,改善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況,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有利于促進患者的預后改善,本文研究結果與這一結論相符[10],進一步證實了ICU重癥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應用舒適化淺鎮靜護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顯著減少機械通氣期間的并發癥和麻醉藥物使用量,促進患者的各項癥狀更快速的恢復,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生活質量評分。
參考文獻
[1]周燕,衛妙蓉,陳佳,等.早期腸內營養和延期腸內營養對重型顱腦外傷患者術后營養狀況和并發癥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22,34(6):163-165.
[2]魏小珍,馮海青,盧笑顏,等.FMEA護理模式在重癥腦外傷接受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J].沈陽醫學院學報,2021,23(4):383-386.
[3]張莉,金利玉,郭倩玉.ICU腦外傷昏迷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9,19(93):345,354.
[4]徐英,張建惠,李彩玲.基于護理活動評分下的神經外科ICU護理工作量與人員配置的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9,16(70):34-35.
[5]李蘭香.重癥監護病房應用分級護理制度對重癥顱腦外傷患者ICU入住期間院內感染、護理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2(28):129-130.
作者:徐文潔 單位:福建省順昌縣醫院重癥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