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9 15:54: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價值教育在高師音樂課程中的重要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為了塑造學生價值觀、提升學生價值理性、建立正確的價值原則,價值教育是對其進行價值塑造的最好手段。本文通過厘清課程思政與價值教育的關系,利用《外國民族音樂》課程中外國多元音樂文化與本民族音樂文化為例來探討價值教育在高師音樂課程中的必要性,明確主流音樂價值與多元音樂價值之間的關系,實現價值塑造與知識能力的培養相結合。在高等師范院校中,對于學生價值觀的培養會直接影響到未來的教師素養。音樂教育也不僅僅只是知識技能的傳授,它已然成為美育以及德育的工具,在這個全球化的社會中,多元價值觀沖突不僅會影響學生的正確認知,同時還會使我國的本土文化受到影響。《外國民族音樂》是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本科專業的必修課程,該課程是對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等地區的音樂形態與文化內涵的學習,包括學習上述地區的音樂體裁、樂器、音樂思維、歷史、文化等。多元音樂文化價值觀會使學生忽略對我國本土的音樂文化,在課程中要處理好主流價值與多元價值的關系。
一、價值教育理念
1.價值教育的含義
價值教育這一思潮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是國際教育界所重視的一種教育思想。在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觀的影響下,人們的思想正在被多種信息刺激著,多元的信息能帶給人們豐富的生活方式與認知體驗,但同時也會帶來許多消極影響。如在美國實施價值教育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多種文化并存,比如黑人文化、白人文化、亞洲文化等,以及種族的不同,生活方式也存在著差異,同時還存在著極端的個人主義等。在此時代背景之下,價值教育的誕生便是為了在多元化的社會生活實踐中以及教育實踐中正確地引導人們。在解釋價值教育的含義時,首先要解讀“價值”的含義是什么。“價值”通常被用作經濟學領域,廣泛的解釋通常是“有用、意義與作用”。在哲學領域,大部分的哲學書籍把“價值”解釋為“價值是客體滿足于主體需要的關系”。在價值教育中的“價值”是指用正確的標準來指導人們的認知,規范人們的生活,引導人們的實踐。總而言之,價值教育注重的并不是學生所學的事實性、程序性的知識或者某項技能的獲得,它更關注于如何在教育中形成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學生的價值理性、建立學生的信念以及價值原則和學生的生活方式。價值教育也不是解決當下職業或者生存方式的問題,而是指向當下與為未來的生存與發展。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外國民族音樂》課程對學生價值觀的影響
1.《外國民族音樂》對學生音樂價值觀念的影響
高等師范院校是培養未來教師的園地,由此可見,價值觀引導對高等師范院校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當前社會發展的指引方向,同時也是實行課程思政的關鍵點。石中英對我們應該如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進行了思考,提出傳統價值與現代價值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好西方價值與中國傳統價值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好價值多元與主流價值之間的關系?核心價值觀在音樂教育中起指導作用,學校音樂教師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要結合音樂中的人文因素來培養學生的價值觀。不僅要在音樂課程中融入主流價值觀的學習,學校也要進行主流價值觀的建設,這是學校文化與風氣的體現。在一些發達的城市,核心價值觀早已成為高校文化建設的核心,高等師范院校更是要具有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外國民族音樂》這一門課讓學生了解到了世界各地的音樂文化,從音樂內容、音樂體裁類別、旋律、節奏以及文化背景等感受到了其他地區的音樂價值,這種多元的音樂價值使學生對主流音樂價值的認知發生改變,同時對學生本國的音樂文化認同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外國民族音樂》對學生音樂審美的影響
在當今社會,審美教育如何面對當今社會與文化的諸多挑戰是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隨著學堂樂歌的開展,西方的音樂體系進入了我國音樂教育體系,并逐漸成為主流,西方審美范式也成為了人們的主流審美,音樂教育徹底進入到“西方中心主義”。在我國古代便有孔子等思想家對美學有了一定的研究,在中國的音樂審美觀中,自周代就開始重視音樂對社會的作用,西周的樂教具有倫理化、政治化、宗教化的作用,以此達到內外兼修的目的。所以各國的音樂審美取向都有著各自的側重點,有的重客觀世界、有的重主觀世界,而在中國的審美觀中所重視的是自身與外部世界的共同和諧。隨著外國民族音樂的涌入,學生在欣賞外國音樂時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外國音樂的審美取向。
3.《外國民族音樂》對我國音樂文化傳承的影響
當今的音樂教育已成為多元文化的音樂教育,德國音樂教育學家君特·克萊南認為“多元文化的音樂教育要考慮到交叉文化和分支文化的差異”,同時還提出了問題:“支持文化價值多元論,是否會丟失自己的文化認同?”以北美音樂為例,印第安人是土著北美人,他們有著自己的音樂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佩約特音樂(PeyoteMusic)和鬼舞(GhostDance)。但隨著歐洲文化抵達“新大陸”,對北美土著印第安人不僅進行了地域殖民,同時也進行了文化殖民,特別是17世紀中葉非洲“黑奴”的到來,各種音樂文化相互交融,但同時也失去了各文化的純粹性。這一點在中國也有一定的體現,中國有著豐富的音樂文化資源,音樂的形式多種多樣。隨著全球化的到來,網絡、媒體等技術的進步,流行音樂與先鋒派音樂進入大眾的視野,這凸顯了文化轉移性,各類音樂風格相互滲透、變化。這雖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使得音樂文化更加豐富包容,但同時也影響著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純粹性以及傳承性。由于在音樂教育中對世界音樂的不斷重視,以及部分學生對外國音樂的認可或崇拜,所導致的是對我國的本土音樂文化的興趣降低,有可能將導致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逐漸走向沒落,這對我國的文化傳承是十分不利的。
三、價值教育在高師音樂課程中的實踐探析
1.價值教育在高師音樂教育中核心化
首先高校要明確國家對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要求。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出了義務教育藝術課程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這一要求的提出意味著價值教育在音樂課程中的必要性。在其核心素養內涵中,提到了“文化理解”有助于學生價值觀的形成,這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的核心素養中也有體現,把握好音樂課程中對各國文化的理解是教師的一項重任。因此,在高等師范院校《外國民族音樂》這一課程中,將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和文化觀核心化,引導師范生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中學習外國民族音樂,這樣才不會“迷失”在多元的音樂文化之中。第二,擴大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功能和影響力。在《外國民族音樂》這門課中,我們在第二部分已經探討到對于外國民族音樂的學習如果把握不好度會使我們的音樂文化價值觀、音樂審美價值觀以及文化傳承帶來消極的影響。在高師音樂教育中,有關民族音樂的課程在高師音樂院校中開設得很少,特別是少數民族音樂教育,既然要發揚我國傳統音樂文化,就應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及時調整課程結構,加強中華民族音樂教育(包括少數民族音樂)與世界民族音樂教育齊頭并進。英國民族音樂學家約翰·布萊金認為只有根據音樂產品在社會中的功能和影響,才能評價音樂在社會和文化中所體現的價值。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只有擴大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功能和影響力,才能讓我國本土的民族音樂重拾主流音樂價值的話語權。
2.價值教育目標在高師音樂課程中具體化
價值教育是在新時代課程思政背景下的題中應有之義。但價值教育對于許多高校還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在音樂教育中更是如此,那么高等師范院校如何去實施價值教育?首先就應該使價值教育目標具體化。首先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就《外國民族音樂》這一門課來說,首先就要從課程目標之中來強調正確價值觀的樹立。在《外國民族音樂》課程大綱中,注重學生對人類多樣性音樂文化的學習與認識,提高學生的整體音樂素養,同時具備一定的辯證唯物主義思維品質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外國民族音樂》是對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等地區和國家的音樂形態以及文化內涵的認識,還包括各個地區的音樂體裁、樂器、音樂思維、歷史等。如何才能使學生不被“亂花漸欲迷人眼”,這需要學生了解各國音樂文化發展的歷史,學會在歷史的發展中來找到我國與他國音樂文化的共通性。如在東亞音樂的學習中,就日本來說,公元3世紀,中國的儒家經典便被帶到了日本,長期以來,中國的儒家倫理學說被日本所吸收,成了日本文化的核心,日本音樂受到中國傳統音樂中所形成的“中和之美”以及“寫意”的音樂美學思想的影響,后又根據自己本國的社會背景、文化觀念對這些思想進行了改造,便形成了日本獨有的音樂美學觀和音樂形態。從東亞這一地區的音樂文化背景來是說,它們的發展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也在潛移默化中提到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美學思想,使學生對我國本土的音樂文化更加自信。
第二,培養學生“融入”和“跳出”的雙視角。“融入”和“跳出”的雙視角模式是民族音樂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利用雙視角的方法,把自己置身于“局內人”與“局外人”兩個角色來研究各個地區的音樂,再利用比較音樂教育學的方式來對中外音樂進行比較分析。美國教育學家路易斯·拉思斯在《價值與教學》中提出“價值觀始終與形成和檢驗它們的經驗相聯系”。價值觀的形成是在一系列的環境中所生成的,它并非一成不變的真理。在《外國民族音樂》的學習中,教師也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以不同的視角和身份來學習這門課程,創造雙重身份的音樂環境。在聆聽外國音樂時,要結合該地區的音樂審美視角、音樂形式、節奏特點等來欣賞外國音樂,但是我們也要及時地“跳出”這種外國的審美視角,用“局外人”的身份來感受中西方音樂的共性與個性。比如把歐洲的宗教音樂與中國的道教儀式音樂作比較,考察它們的音響色彩、節奏、旋律等特點的不同與相同之處。只有把中西音樂放在比較的視野中,同時尋找各音樂文化之間的交匯點和不同點。這樣才能體現我國本土音樂的價值所在,不僅有助于我國本土音樂文化主流價值的形成,而且也把中國的音樂放在世界音樂的發展之中,這樣才能用平視的眼光看待中外音樂。高師音樂教育,是培養中小學音樂師資的搖籃,擔負著未來國家基礎音樂教育的重任。高師音樂課程應將價值塑造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相統一。筆者以《外國民族音樂》為例來論述價值教育在高師音樂課程中的重要性,并非割裂中外音樂文化,而是在多元化的社會中,應將本國的主流音樂文化價值根植于各個音樂學科之中,利用比較的視野來學習外國音樂文化,才能更好地突出本國音樂文化的價值。
作者:張程程 單位:安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