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3 11:50: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自貿港發展定位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海南省位于中國的最南端,北臨近廣東廣西兩省,南部與東盟國家隔海相望,在人文和民風習俗上海南與東盟國家有很多相似之處,海南與東盟地區經貿文化交流歷史也十分久遠,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目前來看,海南省處于探索自貿港建設的初期,整體方向和定位還不是很明確。而中國-東盟自貿區人口多、面積廣,對海南自貿港及世界經濟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近年來,海南開放力度不斷加大,與東盟國家貿易額不斷增多,占海南自貿港貿易總額的比例越來越大。研究海南自貿港的發展定位,充分利用海南的政策和與東盟國家臨近的區位優勢,對于海南自貿港的建設發展十分必要。
一、海南自貿港與東盟國家合作發展的基礎
(一)海南自貿港與東盟國家合作發展的地緣基礎。海南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它是中國連接東南沿海和東盟、東南亞的區域航運樞紐,是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海南自貿港的交通運輸主要依賴海運和空運。從海運條件來看,海南島四面環海,港口優良,靠近國際深水航道,海上運輸繁忙。目前,海南一共有四個深水良港,開辟了諸多與東盟國家的海上航線;從空運條件來看,海南省距離東盟國家十分接近,且海南目前有包括海口美蘭機場、三亞鳳凰機場等在內的七個機場,已經與所有東盟國家在空中實現了聯系溝通,這些條件對與東盟國家的合作交流十分有利。
(二)海南自貿港與東盟國家合作發展的政治基礎。自我國與東盟國家建交以來,我國與東盟國家的關系可以說是曲折前進式發展的。20世紀末,在改革開放中,我國經濟和國際地位的提高讓很多東盟國家感受到了威脅,而且在我國南海問題的爭端上與東盟不少國家存在矛盾,因此我國與東盟國家在發展初期并沒有取得很大成果。但這些并沒有阻擋我國與東盟國家的合作共贏,我國通過在前些年的金融危機問題上幫扶東盟各國,提供資金援助東盟國家的經濟建設,在近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提供藥品、呼吸機、防護服等幫助東盟國家戰勝疫情等,這些都讓東盟國家感受到了我國的暖心舉動,雙方的關系就這樣不斷加深,在近30年的交往中信任度也不斷提高,在政治合作和經濟發展方面達成了眾多共識。這些都為海南自貿港與東盟國家的聯動發展提供了政治基礎。
(三)海南自貿港與東盟國家合作發展的經濟基礎。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海南對外貿易伙伴涉及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東盟是其第一大貿易伙伴,但海南與東盟各國的貿易量存在較大差異。海南與新加坡、越南等國的貿易量最高,主要是因為這些國家工業發展情況較好,經濟基礎好;因印尼、馬來西亞制造業基礎一般,與海南的貿易量不多;而緬甸、老撾等國發展較為落后,且國內政局比較不穩定,所以貿易量較低。總體來看,海南與東盟還是有著密切的經濟往來。從產業發展角度來看,海南地處熱帶,陽光燦爛,土地肥沃,其熱帶農業較為發達,在作物學、農業育種等方面技術先進,全島旅游業也十分發達,旅游業效益的提高也帶動著服務業的發展。而東盟國家內部差異較大:新加坡的電子電器工業和金融業是其優勢產業;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擁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文萊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而柬埔寨、越南勞動力豐富且價格便宜,尤其是越南近年來吸引了不少跨國企業的投資,工業發展十分迅速。整體來看,海南與東盟國家都有各自的比較優勢,互補性較強,所以海南與東盟國家合作發展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二、海南自貿港發展的重點領域
通過對海南與東盟國家在產業基礎與結構、資源要素與市場等因素的分析,筆者認為海南自貿港的發展應當聚焦于農產品行業、旅游消費行業、醫療健康行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一)農產品行業。從氣候上看,東盟國家都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主要表現為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常年高溫多雨是主要特征。這就導致這些地區適合種植熱帶農業作物,比如椰子、菠蘿、棕櫚果等農產品。雖然海南也處于熱帶,但其種植面積狹小,導致我國在這些農產品上嚴重依賴進口。東盟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貿易伙伴,也是中國農產品第一大出口市場,海南自貿港應充分發揮其背靠大陸,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這一優勢,進一步挖掘農產品市場的潛力。目前,中國-東盟自貿區下基本所有的農產品關稅已經為零,這讓越來越多的農產品走近了中國內地市場。另外,海南在果汁、飲料加工方面也存在很大潛力。海南自貿港可以大量從東盟國家進口水果,然后進行加工做成椰汁等飲料。實力更強的企業還可以利用東盟一些國家廉價的勞動力和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在東盟國家進行投資辦廠,把產品銷往內地,這樣經濟效益會提高很多。
(二)旅游與消費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歡在空閑的時候去旅游度假。而海南島旅游資源豐富,海南省接待的游客數量也逐年增多。2020年7月1日的離島免稅政策,將每人的離島免稅購物額度由3萬元提高到10萬元,更是吸引了廣大游客,使得“國際旅游島”的影響力不斷提高。海南省的旅游業主要在東部地區,東部地區的旅客接待數量是最多的,大概占據了海南整島游客接待數量的八成,其次是西部地區,最少的是中部地區。所以,海南的旅游業主要帶動的是東部地區經濟發展,而對西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帶動較少,旅游業發展在地理上很不平衡。主要原因是東部地區主要是海口市和三亞市,而中西部地區旅游開發力度小,交通較為不便,大部分還是以農村為主。由此可見,中西部地區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海南自貿港應該推動中西部農村市場的開發,加快中西部高速公路的建設,帶動全島的發展。除此之外,東盟國家也有很多的濱海旅游勝地,泰國、新加坡、越南每年都吸引著廣大的中外游客。海南自貿港應該加強與東盟國家在文旅產業方面的合作,共建產業園區,打造具有自貿港特色的旅游名片。
(三)醫療健康行業。聚焦醫療健康行業的原因是完全利用了海南氣候上的優勢。海南島是我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空氣優良、氣候濕潤、飲用水純凈,特別是冬季,我國大部地區冰天雪地之時,海南省的溫度還能夠保持在20℃,這就使得海南成為了國內國外諸多游客休閑養老的首要選擇地之一。我國養老負擔問題日益嚴重,特別是當年響應“獨生子女”政策的這批人群,都已變成老年群體。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的同時,老年人對于醫療健康也看得越來越重。海南完全可以其優勢滿足市場需求,發展醫療和養老等特色產業。另外,由于自貿港的稅費優惠,醫院引進設備的成本將大大降低,海南自貿港完全可以引進醫療設備、技術、藥品等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的醫院或者醫學機構,這樣老百姓花相同的錢,就能得到更好的服務。(四)高新技術產業。海南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上有巨大的潛力。海南擁有眾多的野生動植物種類,并且海南靠近南海,南海的海底資源十分豐富,不僅有藥用價值的物質可以開發利用,有利于海南生物醫藥科技的發展,還有大量的石油、可燃冰等豐富的礦產礦物資源,這些資源對于新能源開發、石油化工、新材料行業的發展都有很大幫助。除此之外,海南還可以進一步發展航空航天產業,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承擔過發射嫦娥五號、長征八號等重大發射任務,為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海南完全可以依托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展以航空航天、空間技術為主的產業集群,同時歡迎國內國際更多有關航天航空產業入駐自貿港,打造面向世界的海南文昌航空航天平臺。
三、海南自貿港建設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一)海南自貿港建設面臨的挑戰。海南雖然享受著政策上帶來的好處,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是除了海口、三亞等相對發達的地區,海南全島還有五分之四的地區是農村,還有將近一半的人口是農民,20%的農業比重仍然不小,農業的發展水平也沒有走向現代化的階段。海南的經濟基礎比較差,據有關數據顯示,海南省在2021年的全國31省份GDP排名中位居第28,與2020年同期排名一致,位次在甘肅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間,按2020年全年經濟數據來看,海南的GDP總量仍然不過5,532億元,低于弱省會南昌,放在東南沿海經濟大省面前,只能相當于一個中等城市。海南的工資水平普遍較低,很多人的工資都在3,000元左右,相比于工資而言再來看看海南的房價,最高的是三亞,平均房價達到了32,696元/m2,其次是陵水平均房價為29,603元/m2,海口的平均房價則是16,820元/m2。而反觀其他城市的房價,以湖南為例,長沙作為新一線城市,其平均房價是11,488元/m2,其他地方的房價也都在6,500元/m2以下。除了房價高,旅游業所帶動的物價水平也水漲船高,蔬菜肉類的價格經常高得離奇,與其他省份相比,很多時候蔬菜價格要高出3~4倍。這不禁讓人感嘆海南低工資與高房價、高物價給普通老百姓帶來的巨大生活壓力,這也成為了海南自貿港人才留不住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海南自貿港的工業基礎薄弱、企業較少、就業機會少都是制約海南自貿港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海南自貿港發展對策。第一,對于嚴重的“三農”問題,必須因地制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村地區的開發。深入挖掘農村地區的旅游價值,并充分利用海南的熱帶氣候,發展農業,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通過農業與旅游業的雙重發展,帶動農民致富增收。第二,對于房價問題,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嚴格執行限購、限貸、限制轉讓等一系列的調控措施,繼續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第三,對于人才留不住的問題,則要加快人才購房新政,降低人才購房的門檻,還要做好子女入學、醫療等工作,讓人才留得住。第四,對于工業基礎薄弱的問題,海南應該充分利用東盟國家內部的差異,加強與東盟各國的合作。比如,在金融、醫療和電子電器方面,應當加強與新加坡的合作,在制造業代工方面,應該加強與越南的合作。同時,雙方還可以就很多行業共建產業區,帶動海南當地居民的就業。第五,要解決企業少的問題,就必須要優化投資環境。要進一步簡化企業生產經營的審批手續;鼓勵創新創業,積極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給予東盟國家前來投資辦廠的公司優惠政策,吸引它們參與自貿港的建設;逐步提升與東盟國家的貿易自由化水平。總體來說,海南自貿港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與東盟國家合作有良好的政治基礎和經濟基礎,發展前景巨大。海南自貿港應明確自身的發展定位,加快建立面對東盟國家的市場,還要應充分結合自身特性,聚焦于農產品行業、旅游業、醫療健康行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深化改革開放,促進貿易自由化,加強與東盟國家的合作,才能解決好低收入與高房價、高物價的問題,留住人才,留住企業,使海南自貿港的發展越來越好。
主要參考文獻:
[1]謝彥君,衛銀棟,胡迎春,王丹平,陳楓.文旅融合背景下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定位問題[J].旅游學刊,2019.34(01).
[2]劉家誠,楊樂,樊燕.進一步優化海南自貿港營商環境的調研與思考[J].中國經貿導刊(中),2020(05).
[3]陳波.海南自貿港的區位優勢與產業發展方向[J].人民論壇,2020(27).
[4]趙晉平.海南參與自貿港國際合作競爭的優勢與不足[J].中國外匯,2020(13).
[5]鄭慶材.淺議當前海南自貿港“三農”問題轉型升級[J].農村實用技術,2020(11).
[6]蔡貴麗.海南自貿港的建設與發展研究[J].投資與合作,2021(02).
[7]司成瑋.海南自貿港建設中技術與就業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1(06).
[8]左琳.海南自貿港如何發展實體經濟[J].全球商業經典,2020(10).
作者:劉亞蘭 單位: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