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4 17:42: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紫砂壺“隨風提梁”的創意設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國人愛好喝茶,有著悠久的飲茶史,飲茶方式也由最初的煮茶法到泡茶法不斷改變,紫砂壺因飲茶方式的改變而誕生,且自身材質有獨特的雙氣孔結構,透氣不透水,因而具有優越的實用性。隨著時代的發展,紫砂藝人將時代與傳統相結合,不斷完善制壺技法,為紫砂壺造型多樣化的呈現提供了可能,文人雅士們又慕名參與其中,自然質樸的色澤加上藝術家們的巧思創造,帶給人們閑雅、幽靜的審美,讓紫砂壺成為實用與觀賞價值兼備的藝術品,超越了眾多傳統文化工藝品繁榮至今,在當代文化藝術之林閃耀著熠熠光輝。
紫砂壺之所以能繁榮至今,除卻其優越的實用價值,與它的觀賞價值也密不可分,時代日新月異,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審美逐漸趨于多樣化,紫砂壺造型日益豐富,滿足了人們不同的審美。在眾多器型中,紫砂筋紋器深受人們的喜愛,它模仿瓜果、花朵的形態,經提煉加工創作,納入精確嚴格的紫砂設計當中,使得原本素靜的紫砂壺中帶出一份明快的節奏韻律。筋紋器效法自然,制作歷史悠久,與茶道所追求的“淡泊和平、超世脫俗”的意境相合,一直備受中國文人墨客的喜愛。無論是明清時期紫砂妙手時大彬,抑或當代紫砂七老中的顧景舟、王寅春等,皆有紫砂筋紋器作品。筋紋器型與圓器、方器不同,它以變化多端而又規律有序的線條形成與其它器型迥異的風格,似花枝怒放,如壁立千仞,那行云流水般的排布演奏出別樣的旋律,令人驚艷。如果說光素器代表的是一種清簡、素雅的古樸之美,花器象征了自然與藝術結合的超自然之美,那么筋紋器更是將線條藝術演繹得淋漓盡致,呈現一派對稱的美學藝術。紫砂作品“隨風提梁壺”(見圖1)是典型的筋紋器,對于筋紋器而言,筋紋越多,制作難度越大,常見的筋紋器有四等分、六等分或八等分,此作筋紋線條之多市面少見,也決定了作品的難度之大。此壺把生動流暢的筋紋組成于精確嚴格的結構之中,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尤為難得的是,此壺筋紋展現出一種動感,線條從蓋面至壺身呈現一種旋轉的形式,恰好到處地呼應了“風”的主題,其筋紋隨著造型形體的變化而深淺自如,筋囊線條紋理清晰,疏密變化得體;壺嘴三彎流形式,從壺身蓄勢而出;提梁式壺把從壺肩上方劃過一道圓潤的弧線,線條與壺身筋紋呼應,以略微傾斜的形式展現風的動態感和力量感,壺流與提梁相得益彰,使壺顯得挺括有神,展露出一種大氣風范;壺鈕飽滿圓潤,細密的筋紋深淺自如,與壺身形成統一的整體。此作筋囊線條紋路明晰、外鼓內漲,每一拋物線面都潤張有力,制造精工、互換壺蓋的方向都口蓋合縫。整壺最大的特點在于筋紋線條的傾斜組合所形成的動感和力量感,凸顯出隨風的主題,作品器型優美、形式大方,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2紫砂壺“隨風提梁”的自然意境
一把優秀的紫砂壺,總能讓人從中感受到超越器皿本身的審美意境。欣賞此壺,仿若有一陣清風撲面而來,讓人感受到自在從容的意境美,心靈不禁變得無拘無束。人生苦短,世事紛繁。不爭長短,是非跑遠。淡看名利,天高地寬。把余生的時間還給自己,還給快樂。不爭芬芳,自帶清香,隨緣便是自在,安心過好小日子就是寶貴的清福。凡事須看淡,萬事皆隨緣,順其自然,隨遇而安,方能有好心情。若把人生際遇作清風,不期而來,無意而去,所來所去無憂喜,霜寒風亦勁,炎炎風聲低,人生的苦樂,隨際遇而生,苦于一時之困,惑于一處之迷,樂中自有悲欣處,悲中常作笑由頭,際遇多,苦樂不定。讓苦樂隨風,由它悲時搖落葉,由它樂時拂秋水,當下的快樂,只在當下,曾經未得,未來難有;過去的悲憂,皆在過去,曾經所來,眼下已去。從來處來,向去處去,漸行漸遠的人生行旅,行至柳暗處,又遇花明時,所有奔走,皆向歸途。苦作清風,樂作絲雨,隨緣而遇見的,隨風而散了去,心以從容,不憂其苦久,不哀其樂短,揮手一別長亭外,回眸一笑闌珊處,生活多有不平,而人生很公平,來所從來,去所歸去。瘦馬西風,流水落花。無謂苦,無謂樂,心自從容不隨悲喜,人生起落,歲月流轉,皆是緣起緣散。“往事隨風去,且行且從容”,這便是我希望賞壺人能從中體悟到的精神境界。
3結語
歲月漫長,我們總需要些什么來寄托自己的精神與情懷。在這紛雜的世界中,無數人在追求物欲,可欲望是無法填滿的,不如養一把紫砂壺,朝朝暮暮溫情相伴,一次次使用,一次次濕潤,溫養出滑潤的包漿,亦散發動人的光澤,讓我們的心也在這養壺的時光中自在沉淀,變得從容厚重。
參考文獻
[1]陸琴.論《葵花提梁》的筋紋藝術之美[J].陶瓷科學與藝術,2020(6):58.
[2]徐南香.紫砂筋紋器之“菱花提梁壺”的藝術美[J].江蘇陶瓷,2013(5):75,77.
作者:徐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