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4 17:27: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鄉村文化建設現狀及路徑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 國是農業大國,鄉村地區主要是農民聚居,農 業是農民的生存根基,因此,農村發展問題尤 為重要。鄉村文化建設是一項實踐活動,以走進農民精 神世界為前提,通過一系列活動及舉措,改善農民精神 風貌,使農村經濟蓬勃發展,社會安定和諧。隨著農民 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日漸增 強。農民作為武陵山民族地區鄉村文化建設的主體,既 是受益者又是參與者,文化建設供需不對等的情況在一 定程度上不利于鄉村健康發展?,F找出武陵山民族地區 鄉村文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并究其原因,提出對策建議 來推動武陵山民族地區的鄉村文化建設。 鄉村文化建設研究的重點 鄉村文化建設能指引農民產生文明的自覺性,在精 神和道德方面發生改變,從思想提升到踐行文明行為這 一過程中,不斷釋放正能量,從而在整個農村社會營造 良好社會風氣,達到改善思想環境的效果[ 1] 。從軟文化 發展的角度出發,以傳統文化資源為載體,充分發揮人 才優勢,煥發傳統文化活力,助力鄉村文明建設[ 2] 。以 道德為指引,促進社會新風尚的形成,以教育為支撐, 發揮教育的思想導向作用[ 3] 。關注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 和弘揚,注重與時代接軌,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污 染的治理,設置完善的農村社會救治體系等[ 4] 。政策應 該向民族地區傾斜,采取人才激勵機制,營造良好的法 治氛圍[ 5] 。鄉村文明建設需在農村經濟方面下功夫,促 使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提高農村的文化服務能力。 在基層組織方面,劉保慶等認為干部需提升思想認識, 注重鄉村經濟和文化建設,重視村民素質教育培養[ 6] 。 鄉村文化建設需要加大財政支持,推動移風易俗,發揮 文化價值[ 7] 。 武陵山民族地區基本概況 武陵山民族地區地處鄂、湘、貴、渝交匯之處。武 陵山區總面積11萬多平方千米,總人口為2300多萬人, 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多個少數民族1100多萬 人,約占總人口的48%。武陵山民族地區是跨省交界面積 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是國家西部大開發 和中部崛起戰略交匯地帶。武陵山民族地區文化底蘊深 厚,以少數民族人口聚居為主。該地區優秀傳統文化的 傳承和發展應該引起關注,烏江畫廊、桃花源、鳳凰古 城等風景優美的景點,吸引國內外游客紛紛前往游玩, 拉動了當地經濟以及文旅產業的發展。武陵山民族地區 在發展旅游的同時融入生態理念,以民俗節日為依托, 打造“女兒會”“四月八”“侗年”等極具地域文化特 色的節慶活動,助力文化傳承,增強區內民眾的文化認 同感。 武陵山民族地區鄉村文化建設現狀 本文通過抽樣調查,選取了武陵山民族地區的8個 行政村進行調查,這8個行政村分別來自湖北、湖南、 重慶、貴州四個省市,共發放問卷300份,收回問卷298 份,剔除無效問卷2份,有效問卷共296份,問卷有效率 為98.7%。通過問卷調查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的形式對武 陵山民族地區的鄉村文化建設狀況進行分析與總結。
一、 武陵山民族地區鄉村文化建設的成果
1.優秀民俗文化保護意識有所增強
鄉村文化的建設離不開傳統民俗文化的支撐,優秀 的民俗文化有助于推動地域經濟發展。優秀的民俗文化 既有助于塑人,也有助于塑魂。根據調研,村民對民俗 文化所持的態度不同。8.1%的村民對鄉村民俗文化持淡 漠的態度,15.5%的村民認為民俗文化的發展與自己無 關,民俗文化可有可無,31.8%的村民持積極態度,認為 民俗文化對現代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44.6%的村 民認可從優秀文化中吸收精華,在文化創新的過程中注 重文化傳承的觀點。從中可以看出,對民俗文化持積極 態度的村民占多數。文化是鄉村文明發展不可缺少的因 素,通過優秀文化的學習,可以在村民的心中種下真善 美的種子。
2.村民綜合素質有所提高
村民的文明程度受到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的影響。 而鄉村文明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村民文明程度的影 響。根據調研可知,村民之間發生糾紛時,更傾向于尋 找村委會或者村里有威望的人來調解,采取這兩種方式 解決糾紛的比重分別為34.8%和37.2%。而通過家族成員 介入調解糾紛的方式占比為13.8%??梢钥闯?,村民的 綜合素質逐漸提高,能采取非暴力的適當方式去解決糾 紛,化解矛盾。同時也反映出村民遇事處理方式趨于文 明,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和諧社會的發展。
3.村民教育理念趨向合理
社會文明離不開教育的支撐,科教才能興國。改革開 放之前,武陵山民族地區部分村寨受經濟水平的制約,多 數家庭教育理念淡薄,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導致很多孩 子沒有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中接觸到良好的教學資源,造成 該地區與其他經濟發達地區之間教育差異化現象嚴重。由 于很多家庭無力支付多個子女的教育費用,男女接受教育 的機會不平等。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家政策的扶 持,村民普遍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紛紛轉變教育觀念。 根據表1可知,有61.5%的村民重視孩子的教育,對孩子的 前途寄予厚望,認為子女應該接受大學及以上的教育。但 是仍有3.7%的村民認為子女只需接受小學教育,8.1%的村 民認為子女接受初中教育就可以。
二、武陵山民族地區鄉村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落后
鄉村文明建設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和保障制度,難 以在建設過程中形成約束力,不利于鄉村文明建設工作 持續且規范推進。據表2可知,沒有采取積極措施來宣傳 政策以及開展教育活動的占比為8.8%;而入戶宣傳的方 式僅占18.9%。由此可見,基層組織對鄉村文明建設的重 視度不高,多數村委宣傳政策的方式單一且無新意。人 員少、文化水平低、年齡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在村委隊伍 中尤為明顯。由此滋生的在編不在崗、專干不專用等問 題嚴重阻礙了武陵山民族地區鄉村公共文化的發展。同 時,缺乏規范管理、干部履職不力等問題,影響了鄉村 文明建設的進程。另外,在鄉村文明建設過程中,多數 村干部的思想認識存在偏差,干部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 經濟建設上,忽略了鄉村文明建設。
2.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薄弱
村鎮公共文化設施是文化傳播的載體,但目前來 看,其仍然是鄉村文化建設的薄弱環節。據表3可知,在 村鎮公共基礎設施中,村民文化活動中心設置最多,比 重達到42.5%,其次是村鎮圖書館,約為31.7%,而設立 的體育鍛煉廣場僅占12.4%。由此可知,農村公共基礎 設施建設不完善,滿足不了村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 求。通過調研得知,部分村鎮雖設立了文化活動中心, 但由于資金投入不到位,出現了停工的情況。在調研過 程中也有村干部表示,村委會雖然有加強村民基礎文化 教育以及完善基礎文化設施建設的計劃,但由于資金不 足,無法提供完善的硬件配套設施供村民學習。部分農 村雖然成立了圖書館,但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部分村 民的求知欲望并不強烈,導致圖書館成為擺設。
3.農村傳統文化習俗傳承缺失
農耕文明是中國文化的起源,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 不斷延續和發展。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城鎮化進程不斷 加快,農村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也受到了影響。農村 中年輕人的鄉土情懷、家風傳承等傳統觀念逐漸淡薄, 其更多地傾向于追求現代的文化。根據調研,村內從事 傳統手工藝、鄉村文藝的村民并不多,僅占56.1%。有的 村甚至出現了無人從事傳統手工藝、鄉村文藝的情況, 占比達18.6%。長輩希望子女繼承傳統手工藝,但傳統手 工藝品制作程序煩瑣且耗時長、收益少、生產效率低, 難以滿足客戶大批量訂單的需求,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 打工賺更高的收入;再加上現代文化和現代工藝的沖 擊,傳統手工藝品的生存空間更加狹小。 武陵山民族地區鄉村文化建設路徑 加強鄉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服務意識 設置科學的體制機制和完善的組織制度,有助于調 節農村社會關系,讓村民辦事有章可循。政策的制定和 實施需要考慮村內的實際情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采 取合理的激勵機制選人用人。轉變組織結構,創新活動 方式,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改善基層經費被擠占的情 況。建立現代化鄉村社會治理體系,即黨委起統領作 用,政府負責工作,公眾參與,從而提升基層黨組織的 戰斗能力和領導能力。 建設鄉村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文化服務設施的建設需要財力、組織、機制的保 障,要整合各項資源,嚴要求高標準,促進科普、娛 樂、文化宣傳等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化、合理化。通過加 強農村題材的文藝作品創作、科教文衛“三下鄉”等形 式,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強化村民職業技能培訓, 提高村民職業技能和在市場經濟中的抗風險能力,促進 村民增收。例如,鄉鎮和村兩委可以選擇適宜的時間舉 辦實用技術培訓班,邀請相關專家和能手向村民講授專 業知識、實操技巧、經營管理心得等,切實提高村民自 我發展的能力。
三、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武陵山民族地區鄉村文化的建設根植于優秀傳統文 化,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離不開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 群眾的積極參與。在建設鄉村文化的過程中,要深入挖 掘具有民族文化底蘊的思想理念、道德規范,順應時代 要求,注重新舊思想的轉變,按照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的發展要求,重視文化創新,發揮道德教化作用, 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
參考文獻
[1]劉子滕.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淺析[J].南方農 業,2016,10(09):139+141.
[2]李震,祁莉莉,董義春,等.文化自信視角下的鄉風文明建 設思考[J].農業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03):9-14.
[3]張才行.鄉村振興背景下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路徑探討 [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03):228-230.
[4]鄭自立.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策略研究[J].中共珠海市委黨 校珠海市行政學院學報,2016(06):17-21.
[5]劉武軍.論民族地區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困境與對策 [J].百色學院學報,2010,23(02):57-60.
[6]劉保慶,陳雨昕.鄉村振興背景下鄉風文明建設的實現路 徑[J].農業經濟,2020(10):50-52.
[7]趙廷陽,張穎,李怡欣.鄉村振興背景下的鄉風文明建 設——基于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典型案例分析[J].西北 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1(03):46-53.
作者:田羲單位: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