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7 06:25: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農村小學數學情景教學創新探索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村教育是當代中國教育的重點。但農村由于政府決策、交通不便、地域差異、信息不暢等多方面制約因素,教育水平還達不到全面均衡。農村經濟環境和文化背景更是對農村小學教育有著直接影響。情景教學是“某種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動而產生的一種特有的心理氛圍,就是以生動形象的情境激起學生學習情緒為手段的一種教學方法”。合理利用情境教學,培養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實踐的能力,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和諧統一起來,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1農村小學數學教育的現狀分析
1.1優質生源流失,影響整體教學效果
我國農村地區因為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年輕的勞動力大量流失到城市,父母需要外出打工,沒有時間督促、引導孩子學習,并且很多學生家長自己的文化水平就很低,尤其是小學數學,即使學過也可能無法輔導孩子進行學習,這樣一來就導致農村地區留守兒童問題增多,尤其是教育問題;另外,隨著我國城鎮化發展的逐步深入,大量農村人口進城定居,導致農村學校出現了嚴重的生源危機。調查表明,流失的生源中,優質生源比例很高,差生相對較少。學校“優質生源流失”導致教學質量嚴重下滑,農村小學“生源不穩,質量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
1.2對國家統編教材內容的不適應
農村小學由于學生知識接觸面的限制,對國家統編教材中呈現的情境學生往往不易理解,教師在教學中也感覺無所適從。目前數學國家統編教材使用的主要是人教版和北師大版兩種,都是經過學科專家多輪論證、修訂的,從知識體系、教材內容和目標設計等方面都是符合我們國家兒童認知發展規律的優秀教材。但對于農村兒童來說,因為教材涉及的情景素材少有農村生產生活實際,教材中的部分教學環節學生很難聯系實際情景,導致農村學生對這兩種版本的小學數學教材太適應,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水平難以提高。
1.3教學模式陳舊、教學方法單一
數學教學方面,農村小學可以用到的數學模型、圓規、格尺文具等的配備十分匱乏;農村地區交通、通訊條件也很差,一些最新的數學教學資訊校方也不能及時的傳達給老師,進行相關的培訓。導致不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灌輸式”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枯燥、單調,課堂教學氣氛不活躍,不適合農村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
2農村小學數學實施情景教學的意義
2.1符合新課標中課程實施建議的要求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求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建構主義者認為,任何知識都有其賴以產生意義的背景,即情景。要理解并靈活運某一知識,首先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理解產生這一知識的背景。”新課程標準對小學階段數學教學的要求更高,對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是一種挑戰。情景教學法是小學數學課程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能夠將抽象的數學課程簡單化,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也可以有效培養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
2.2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興趣
課堂教學創設的各種情景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把枯燥乏味的數學變得有趣,因為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是學好數學的保證;使每一位同學都能懷著極大的興趣來知道數學的魅力在何處,它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2.3有利于教學模式的改革
農村小學生處在一個特有的氣息和特色的環境中,農村的自然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該通過對農村自然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改變單調、枯燥的數學教學方法,有效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也有利于教學模式的改革。
3新課標下農村小學數學情景教學的有效創新
如何利用農村兒童的數學經驗和文化背景去改革農村小學的數學教學,將教材中的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植根于農村兒童的日常生活實際?農村小學數學情景教學的有效創新應該是一條現實且可行的路徑。
3.1情景教學素材應充分滲透和展示農村的文化屬性
農村兒童進學校之前,有過幼兒園或學前班的學前教育,課余時間隨家長參與過較多的農村本土的數學實踐活動,這些數學實踐活動具有“普及性、滲透性和非規范性”的特點,對兒童心理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可以作為農村兒童進一步學習學校數學的出發點。農村小學數學情景素材如若從農村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數學實踐活動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農村生活生產實際相結合,在數學教材與現實生活之間建立起一種聯系,為農村兒童的數學認知、數學理解提供必要的現實素材和認知經驗,將能激發農村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能有效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進一步感受數學的魅力。
3.2情景教學的情景創設應符合農村小學生身心特征
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身心特征,設置適當的情境,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3.2.1設立問題情景,啟發學生探究問題。在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教材中有《買菜》的教學環節,教材中對本節知識的教學,是以生活中的買菜為情境,使小學生掌握小數加減法。由于農村小學生年齡還小,社會實踐能力差,對于教材中提供的情境還很陌生,且很少有買菜的經歷。教師在設計和開展教學時,如果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再列舉買文具等等例證,因為買文具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活動,這些都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學生很容易回答,然后教師提出數學問題,再讓學生估算,水到渠成的呈現出探究的問題,學生就會很輕松地掌握小數加減法。這些抽象、易混淆的小數加減知識,教師從身邊的實際情境著手,學生看得見經歷過,對于小數加減的意義與小數加減的方法,很容易辨別掌握,學生學起來就感到輕松無壓力,真正在愉悅中掌握小數的加減方法和知識,讓學生感悟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真正達到數學學習的目的。3.2.2演示實體模型,增強小學生感性認識。在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什么是周長》教學環節,教師可以不局限于教材中安排的“認一認,說一說”,而是選用農村學生學習中隨處可見的課桌面、簿本面等實物,學生在初步感知課桌面、數學書封面或數學簿本面的周長后,通過小組合作活動,實際量一量,再算一算它們的周長;還可以選用農村小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樹木、田地、池塘以及各種瓜果等等去測量,與教材緊密聯系在一起,教師既給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探究知識、啟發心智的機會,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主動求知,增強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3.2.3體現“以人文本”,發揮小學生主體作用。在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溫度》教學環節,教材中呈現的情境是北京、漠河、西安、臺北、拉薩等地的氣溫情況,雖說有中國地圖標識出各地的地理位置,但對于農村小學四年級學生來說,這些地方都很陌生,只是在電視中聽說或看過,很少有親身感受過的。如果教師直接將這一情境引入教學,學生將是被動的接受學習,很難說有生氣靈動的課堂。教師在結合教材之時,創造性地以本地區的氣溫為情境,這是學生實際感受得到的,以此為資源展開教學,從學生的生活情景出發,抽象的知識具體形象起來,學生的好奇心就被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高,課堂互動性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更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
3.3情景教學應充分考慮學生多樣性,實行分層次教學
分層次教學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在共同的培養目標下,根據受教育者的個體差異進行分類指導,使所有學生都能參與課堂交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農村小學中留守兒童多,由于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不當,意志品質相對薄弱,尤其是數學學科,極容易因為長期學習困難造成厭學情緒增長,變成所謂的“差生”。如果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層次教學,采用針對性強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區別對待,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狀況也能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這樣可以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及時調整,看到自己在數學課程中的進步與不足,持續保持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4結語
總之,在實際教學中,一方面教師要依托教材,因為教材畢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藍本,借助教材提供的情境與案例開展教學,不能偏離教材;另一方面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巧用身邊的資源,在遵循教材是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的同時,不能把教材看成是唯一的課程資源,要充分認識到豐富多彩的現實世界應當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好資源。作為農村小學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課程資源觀,摒棄非課件不能上好課的意識,因陋就簡,因材施教,處處留心,捕捉提煉身邊可用的課程資源,挖掘利用創新,就能更好地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諧發展,構建輕松和諧生機勃勃的課堂。
參考文獻:
[1]錢莉.用主題情景的方式玩數學———小學數學“主題情景”設計與教學的實踐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6,(1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劉超.基于新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小學數學情景教學素材開發研究[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5,(4).
[4]關英南,趙松梅.基于新課標形勢下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5).
作者:張黃明 單位:安徽省桐城市金神鎮洪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