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5 04:20: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互聯網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互聯網是一個非常開放的移動平臺,里面包括了大量的信息數據,有很多的細微點很難被監督管理機構所察覺。如果高校想要在互聯網領域占據一定的話語權,就需要盡可能的深入互聯網,占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地位。運用互聯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宣傳中存在的問題,能夠有效的實現在如今互聯網+時代下,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
一、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1.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無法實現對理念的的創新
因為我國很多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最初的關注重點只是對互聯網的批判,沒有重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組和創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創新無法跟上如今時代的理念創新。雖然目前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致上實現了在理念上的改變,也進行了理念的創新,但是也僅僅在理念上實現了創新,并沒有在實際的方法和手段上實現創新[1]。在實際生活中,高校在互聯網+時代下,仍然在運用傳統的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種灌輸式的教育宣傳方法,并沒有真正的將思想政治理念傳遞給學生,只是在形式上的教導。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時,還是對互聯網媒體存在防備和不信任,更多的只是批判的進行。我國高校的傳統媒體運用的是由點到面的單向傳播方法,對思想政治觀點進行數據資源的把關、議程設置、二級傳遞控制和框架的嵌入,能夠使對思想政治的宣傳實現一定的效果。但是互聯網媒體的傳播方法是由多個點向多個點進行的雙向或多項式的非線性傳遞,造成進行把關的成本支出增高,對議程的設置出現多樣化,對框架批判的形勢加強,導致主流的宣傳意識失去效果,影響了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
2.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無法跟上社會和技術的發展
如今,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產生了巨大的轉變,傳統的媒體漸漸被網絡媒體所代替,互聯網變成目前高校學生運用和學習的基礎媒介。站在學生運用媒體習慣的角度上看,學生大多都只是從網絡上看最新的時事新聞,幾乎不看主流的媒體[2]。很多大學生會聚集在互聯網媒體上,而且目前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又是大學生,因此,高校需要關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逐漸向著互聯網媒體轉變。但是我國很多高校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沒有因時而變、與時俱進,甚至有些高校反而對互聯網先進行了抵制,隨后才慢慢接納。并且高校在對互聯網進行接納時,幾乎是完全被動進行的,最開始根本沒辦法正視互聯網媒體環境,無法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轉變,有的高校還想要回到傳統的教育方式上去。高校在運用互聯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最初是抱著批判的眼光去實施的,只看到了網絡對學生的危害和存在的網絡風險。這種情況下,會直接影響到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和重組。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終處在互聯網媒體之外,互聯網只可以當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輔助工具[3]。這會造成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無法跟上社會和技術的飛速發展,阻礙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
二、加強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對策
1.深入互聯網,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
在互聯網+時代下,深入網絡之中實現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轉變和改革,已經迫在眉睫。針對這個問題,高校可以以的親民執政理念當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參考依據[4]。高校也要始終堅持落實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政治思想策略,較好的學習和借鑒我國領袖所倡導的平易近人風范和親民愛民的政治思想。高校需要以自身的行為給學生的模范和表率,充分的展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導學生要認真學習思想政治理念。近幾年,一首網絡歌曲《愛著》在網絡上走紅。里面的歌詞表達了只有家庭和睦,相親相愛,我們的國家才會變得強大,這樣的中心思想感動了無數網友,使其產生共鳴,向“”和“”學習的熱潮也隨之燃起,還有很多網友因此加強了心中的家國情懷和愛國精神[5]。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不需要用特別華麗的語言來渲染政治思想和理論,只需要運用最具民生、最實際的生活化語言和思想對學生進行感化。高??梢詣摻ㄒ粋€匯集趣味性、政治性和思想性于一體的網絡平臺,進行全面的思想政治創新教育。高校教師可以利用這個平臺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平時所關注的熱點,對其進行教育和解析,并解決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得到學生們的信任。還要始終貫徹服務和教育相互融合的教育方法,以人為本,增強師生間的網絡溝通,并緊抓熱點,引起學生的關注。高校要指導學生創建互動化、生活化、多樣化的互聯網平臺,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傳遞給學生。
2.將學生作為主體,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
高校要將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轉變我國傳統的以教師和課堂為重點,實施的一對多的教學方式。但是這不是要完全擯棄教育者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重要性,只是轉變了傳統的主導思想。如果教師只是想要一味地進行主導,那么師生間的關系就只是傳授者和接受者的關系[6]。在這樣的傳統關系中,教師沒有重點關注學生對學習的感受和體驗。但是如果高校教師將指導學生作為必要的職責,將學生放在和自己平等的級別上去對待,那么師生間的關系就變成了主體間關系。在師生的主體間關系里,高校教師不但可以較好的維護自身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點作用,還可以將學生的學習感受當成思想政治教學里的重點核心問題去對待。高校教師需要掌握學生的心理,重視學生的不同個性,時刻的關注著學生任何時間中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體驗感,從而實現較好的因材施教,這些都是高校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因為學生受到了教師的關心和鼓勵,課堂就會成為學生習慣的地點,學生得到了鼓勵和肯定,就會更加專注于學習。高校教師也需要試著將自身放在與學生相同的位置上,盡可能的獲得學生的好感和信任,進而使學生可以理解教師的特點和想法,更加尊重教師的思想政治教導和傳遞。在互聯網+時代下,運用互聯網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更快的理解思想政治的深刻涵義,也有利于教師增強對學生的了解,時刻了解學生的學習感受[7]。
3.實現高校教師教學的互聯網粉絲效應
因為網絡所包含的數據資源量極大,在這么多數據信息之中,有很大一部分內容幾乎沒有受到過人們的重視??梢允艿饺藗冎匾暤臄祿Y源普遍都擁有一個特征,那就是這樣的數據資源可以為互聯網使用者提供一定的體驗感。所以,高校教師可以提供給大學生互聯網使用的環節,使所有的教學環節都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互聯網體驗感,塑造成特定的商品,使學生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是促進各大高校學生,主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查看的一個必要的網絡方法。我國的各大高校中,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資源和團隊有很多,有很多的優秀人才,但是我國傳統單一的線下教育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如今的教育需求,沒辦法做到對信息資源的共享。而在互聯網+的時代下,移動平臺可以讓這些優秀的信息資源和師資力量,能夠及時的形成共享,與其它學者進行互動和交流。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優秀的數據資源和師資力量就可以在互聯網上實現傳遞和共享,還可以被吸收、消化和模仿[8]。站在大學生的視角去看,互聯網移動平臺的出現,可以幫助他們運用網絡進行數據資源和知識點的一鍵查找和選擇,獲取最適合最優質的資源信息,進而體驗到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感受。并且高校的教師也能夠利用互聯網進行數據資源的復制、下載和一鍵檢索,也可以將這些感受和體驗利用互聯網進行轉化,科學的運用到線下的課堂教學中去,進而實現對數據資源的共享和復制,使學生體會到極致的課堂感受。而且互聯網移動平臺還能夠利用對明星教師的發掘和推廣,加強其吸引力,不斷吸取關注粉絲量,逐漸形成了關注度、好感度和信任感,將這樣的關注度也發揮到線下的傳統課堂教學中,實現高校課堂簽到率的有效提升。
三、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之下,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時,需要深入互聯網,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并實現高校教師的互聯網粉絲效應,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
參考文獻:
[1]張端.“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徑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
[2]孫飛,趙攀.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6
[4]盧玥,任念文.“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索[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
[5]李金.“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徑選擇[J].學術論壇,2016
[7]張志.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
[8]劉慰.論“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6
作者:陳心怡 單位:河北經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