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3 03:57: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高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探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互聯網+”對物流管理的影響
1.云計算下的精準物流
近幾年,物流行業的飛速發展不僅僅存在于新聞報道中,更是存在于每個消費者的實際生活中。例如,近年來快遞行業的貨物運輸速度顯著提升,且實現了在線下單、在線支付、實時跟蹤、保險理賠等全過程的移動化實時操作。之所以會出現物流行業的重大變革,是由于云計算技術的支撐。云計算是在巨大的數據庫中根據某個特定的目標進行數據的全面分析,其相較于一般的計算而言具有兩個特征:第一,需要處理的數據十分龐大;第二,要進行快速的、綜合的全面分析,并強調時效性。而物流信息的龐大與多樣性為云計算提供了很好的運用場所,其實物流不是簡單的物的流動,而是在貨物流動過程中蘊藏著巨大的信息價值,通過對這些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就能挖掘出許多消費信號,針對這些消費信號供應商可以采用恰當的生產活動。例如,直接為消費者提供末端流動服務的快遞行業,就掌握著消費者的大量一手數據,包括消費習慣、消費偏好、消費水平等,根據這些數據可以預測商品的銷售趨勢,進而對商品的生產規模、生產地點,以及運輸路徑等作出更精準的安排。在短期內通過改善生產技術而使得生產效率有質的提升是很困難的,但是如果將有限的商品資源進行精準的分配,做到物盡其用,生產資源的利用率將會大大提升。精準物流的出發點首先是為每位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同時在提供物流服務的過程中收集信息反饋給供應商,在云計算的支持下促使供應商提供更為人性化的生產。同時,這種以消費為導向的生產,可以節約不必要的浪費,將資源花在刀刃上。因此,越來越精準的物流必將是物流發展的趨勢。
2.物聯網下的大物流
物聯網是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讓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現互聯互通的網絡,物聯網是信息化發展的一個重要體現,它的核心建立在互聯網的基礎之上,通過互聯網的連接將普通物體形成一個延伸的網絡,讓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也就是物物相息。例如,通過物聯網對設備、汽車等進行遠程遙控,搜索物品的精確位置、防止物品的遺失、被盜等。同時,在物體的流動中收集這些細微的數據,逐漸聚集成大數據,可以為道路的設計、城市的規劃等提供參考依據。在物聯網下的物流被重新定義,如何促進物體的快速流動是物流管理的基本目標,而在流動過程中所收集的信息,可以挖掘出更深層次的東西,為人類的持續發展提供主要的依據。同時,收集物流信息形成大數據,通過對這些大數據的分析可發現一些人類的共性,更好地為人類生活提供參考,物流的發展不再局限于當下,物流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成為物流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3.大數據下的共享物流
以往的物流信息化,僅僅是單個企業內部的物流信息化管理。例如,建設自身的網站或開發內部物流信息管理系統,這種內部的物流信息化管理,對于整個單位內部資源的整合和配置效率的提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信息化管理局限于完善單位內部的物流管理,因此無法避免物流資源的浪費。例如,一個零售超市有著近乎完美的ERP系統,并對商場的物資進行實時管理,當ERP系統根據實時銷售數據預測到商場中的某些商品將會出現斷貨時,系統會自動發出補貨信號,并啟動貨物的采購、運輸、倉儲、配送等程序確保商場的正常運營,雖然在物流的時效方面EFP系統表現得很優秀,但在實施過程中常常出現效率與效益之間的矛盾,很難做到效益與效率的協同最大化,這就是所謂的物流信息化管理的1.0時代,其特點就是大力提升了內部物流管理的時效性。而近年來的“互聯網+”思維將物流信息化管理推進了2.0時代,各行各業的物流信息開始被串聯,形成了既龐大又全面的物流信息大數據庫,利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手段實現整個社會物流信息的實時統籌管理,在這種“互聯網+”環境下的物流信息管理,在實踐過程中為提高物流資源的使用率必然會出現各類資源的共享。因此,收集的信息數據越多,資源共享率就越高,進而資源的浪費現象也就越少發生。這種大數據下的管理,是對整個社會的物流信息進行統一管理,將每個獨立的個體進行有機的融合,因此,未來的物流管理必然會向著高度共享化發展,進而實現整個社會的物流資源大融合。
二、“互聯網+”對物流管理專業教學的影響及思考
1.建立物流管理的專業性學科體系
我國物流行業起步較晚,物流專業學科發展也較晚,各類院校在開設該專業初期大多比較盲目,大量的課程設計僅停留在管理學以及物流的相關基礎知識上。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如何快速地反映并處理好物流和管理的分離狀態是物流的關鍵,能夠取得最當下的信息就讓物流的管理實現了質的飛躍,而目前的信息化正是實現了信息的實時傳播,給物流管理提供了關鍵性基礎,而在獲得信息后應如何處理信息呢?在目前大數據的時代下,信息的處理更加高效和精確。例如,A車將一車貨物運往B城,在路上A車拋錨,正好C車空車去B城,如果在以往A車只能找熟知的D車幫忙,而在大數據的時代,A車將信息,C車看到可以馬上響應,實現物流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這兩項科研技術讓整個物流管理過程實現了可視化,實時監測整個物流的漫長周期,物流和管理之間的壁壘被打通,物流管理專業的專業性得以凸顯。過去,教授物流管理課程常常會覺得是紙上談兵,而在如今的物流專業教學中,講授的是利用各類模型降低庫存時間及減少運輸資源的浪費等內容,切實提升了物流各個環節的協同性,具有了實際操作價值。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物流專業更加清晰地了解專業所需的各項專業能力,在課程設計中更加具有邏輯性、體系性和連貫性。
2.培養信息化背景下的物流實踐能力
“互聯網+”生態環境下的物流管理更加強調對信息技術包括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的運用,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獲取物流運營過程的數據,如何對物流信息流進行實時掌控、管理和決策,如何讓整個流程更加協同,實現精細化智慧管理,提升資源的管控和使用率。不僅如此,物流數據的收集更加全面,大量各色各樣、林林總總的運營數據被記錄在云端,如何去挖掘數據背后的價值,能夠實現快速精準的物流服務,并對市場進行精準分析,實現精準化的商品銷售。物流管理不僅僅是對貨物流動進行管理,背后所產生的數據將會有巨大的價值。物流其實是一個相對抽象且泛泛的概念,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物流的認識比較膚淺,只有加入實踐課程才能使得學生有具象上的認識。因此,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新的技術,并加入實地考察的項目,能夠讓學生對于物流有深刻的認識。
3.培養物流管理專業的創新創業精神
在“互聯網+”的社會生態中,中國出現了創新創業大高潮,尤其是物流行業出現了許多創業成功案例,例如外賣、滴滴打車、共享單車等物流新業態不斷涌現。這是因為互聯網創業門檻較低,且物流行業也存在許多空白點。因此,高校在培養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時,需要十分注重創新創業教育,這種教育的目的不是讓每位學生去創業,而是用問題式的學習方法去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堅韌精神。采用“互聯網+”的共享課堂,將一般的班級授課制改為討論教學、啟發教學;考核時也不再一味強調基礎知識的記憶能力;增加學校的社團活動,定期邀請社會創業人士開展創新創業講座,提高學生的創新激情。同時,舉辦各類創新創業比賽,學生根據興趣與自身優勢選擇適合的項目,通過項目計劃書的撰寫、項目實施方案的制定、項目講解等過程培養學生的雙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