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2 08:48: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淺談大棚蔬菜栽培技術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介紹大棚葡萄套種蔬菜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定植前準備、葡萄行間套種小菜、田間管理等方面內容,以期提高栽培效益,供農戶參考。
關鍵詞葡萄;蔬菜;套種;大棚;栽培技術
發展大棚葡萄套種蔬菜生產是農民增產增收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葡萄適應性強,市場需求量大,經濟效益好。2010年葡萄最高價格達20元/kg左右,具有高產穩產、投資小、見效快等特點,葡萄的發展為農村經濟騰飛早日奔小康奠定了基礎。
1品種選擇
苗木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產量,北方地區最好選擇巨峰品種,其耐寒適應性強、生長健壯、根系發達。巨峰葡萄品質極佳,穗形美觀,色澤鮮艷,肉質較硬,果實大,酸甜適中,且易于管理,高產穩產,適于棚膜栽培[1-2]。
2定植前準備
大棚巨峰葡萄的立架栽植模式中,株行距為1.0~1.2 m。定植前,根據行向,開挖深80 cm、寬100 cm的定植溝,施農家肥和適量的磷鉀肥,將肥料與土混拌均勻回填入定植溝內,溝底覆土10 cm,澆水沉實,然后按照不同栽培的株行距進行定植。
3葡萄行間套種小菜
利用大棚葡萄套種蔬菜,大棚面積460 m2,栽培55株巨峰葡萄,利用余地種植蔬菜。大棚內共有60個池子,每個池面積6 m2(1 m×6 m),當年種2茬小白菜、油菜、茼蒿,每茬40 d左右,小白菜每池產15 kg左右,每棚小白菜純收入5 400元,每棚產葡萄550 kg。
4田間管理
4.1萌芽期管理
2月上棚,2月中旬取土上架,棚溫達12 ℃左右,出芽時間15 d左右,萌芽率在85%以上即進入萌芽期。出土上架后及時灌水,灌水時要一次灌足,保證土壤持水量達70%。苗木發芽后,仍留1個健壯新梢,培育為一側的主蔓。待新梢長至1~2 m時摘心,摘心后副梢萌發,為提早成形,可利用副梢整形[3]。即在新梢距地面約80 cm處,選留一年生健壯的副梢培養成另一側的主蔓,其余萌發副梢位于此副梢以下的全部抹除;位于此副梢以上者,除頂端1個留4~6片葉摘心外,其余均留2~3葉摘心,以保證選留副梢的健壯生長。待選留副梢長至1 m左右時摘心。二次副梢的摘心處理:除頂端留1個長至35 cm左右再摘心外,其余的一律留1片葉摘心,以促進枝蔓加粗生長,并有利于花芽分化,為第2年結果奠定良好的基礎。冬季修剪時,將副梢全部剪去,樹形結構基本形成,以后的培養同單臂水平整枝一樣。開花期為了提高花粉發芽率,保證授粉受精過程的順利進行,白天保持溫度15 ℃左右,夜間溫度不低于10 ℃,以后逐漸提高溫度,花前摘心主要控制養分向頂端輸送,使養分集中到花序、幼果和副梢上。摘心時間:原則上見花序開花開始摘心。大棚葡萄開花期比露地長2~3 d,且棚中間葡萄先開花,兩頭晚開。因此,摘心也要先摘中間,再摘兩頭[4]。花期不能灌水,坐果時溫度保持在28~30 ℃。
4.2新梢成熟和落葉期管理
進行2次整枝。第1次是花前16 d左右,結合第3次抹芽把交叉枝、背后枝去掉,第2次是花前8 d左右,主要是去掉過密枝。可在開花(坐果后)以后定梢[5]。這期間必須停止灌水,以免落花,下架施基肥,深挖溝施肥,最好農家肥和適量的磷鉀肥與土混拌均勻回填。
4.3成熟期管理
一般100~112 d成熟。大棚栽培于5―6月成熟,比露地栽培提早2~3個月,經濟效益高。坐果30 d,此時期含糖量增加,酸及單寧含量減少,果肉變軟,此時85%的新梢停止生長。
4.4休眠期冬剪下架
10月25日葉落后就可以進行剪枝,在10月下旬采用地訂木樁把枝干盤好綁在木樁上,上埋土保持濕度,再蓋樹葉棉被等。要求防寒土寬1.5 m、高0.5 m。防寒之前及時灌封凍水。
4.5病蟲害防治
4.5.1白腐病。一開始并不腐爛變褐,后期病果粒及穗軸病部表面產生灰白色小顆粒狀分生孢子器,濕度大時由分生孢子器內溢出灰白色分生孢子團,病果易脫落,病果干縮時呈褐色或灰白色僵果。枝蔓上發病,很快蔓延至果粒,果粒變褐軟爛,初期呈水浸狀淡褐色病斑,形狀不定,病斑多縱向擴展成褐色凹陷的大斑,表皮生灰白色分生孢子器,呈顆粒狀,后期病部表皮縱裂與木質部分離,表皮脫落,維管束呈褐色亂麻狀,當病斑擴及枝蔓表皮1圈時,其上部枝蔓枯死。葉片發病多發生在葉緣部,初生褐色水浸狀不規則病斑,逐漸擴大略成圓形,有褐色輪紋。一般來說,甲基硫菌靈、福美雙、苯醚甲環唑、氟硅唑、波爾多液的銅制劑等對白腐病有一定的療效[6]。
4.5.2霜霉病。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葉片。葉片初發病時為細小的不定形淡黃色水漬狀斑點,后病斑逐漸擴大成不規則形或略成圓形的黃褐大斑,直徑可達14 cm左右,病斑邊緣界限不清,當新梢和幼果在葉片正面出現黃斑時,葉背面形成白色的霜狀霉層。發病嚴重時,葉片焦枯蜷縮,早期脫落。冬季應加強管理,將落葉、病枝深埋或燒毀。及時摘心、整枝、排水和除草,增施磷鉀肥。發病初期即應開始噴藥。在北方每隔18 d噴藥1次,22%瑞毒霉或國產甲霜靈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或用35%乙磷鋁300倍液、80%乙磷鋁450倍液,或1∶0.5∶200波爾多液防治,根施端毒霉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7]。原則上可結合防治黑痘病同時進行噴藥防治。進入秋季,重點防治霜霉病,以波爾多液防治效果最佳。霜霉病發生時,應及時噴灑25%甲霜靈600倍液,或80%乙磷鋁600倍液,根施甲霜靈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摘 要 本文論述了大棚蔬菜的栽培技術要點,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可供菜農學習、運用。
關鍵詞 大棚蔬菜 栽培技術
一、春季夏菜早熟栽培技術
茄瓜類蔬菜早熟栽培是大棚栽培應用最普遍的項目。露地栽培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定植,5月上旬至7月收獲。大棚栽培可提前在1至3月定植,3月下旬至7月收獲。上市早、產量高,開花結果期延長,經濟效益明顯。另外還可根據市場需要,提早播種莧菜、木耳菜、空心菜等喜溫綠葉蔬菜,提早上市。
1、品種(組合)選擇:番茄早熟品種選用早豐、日本大紅×矮紅;中熟種選用浙雜5號、蘇抗4號、5號等,甜辣椒選用熟性早、抗病、豐產而且適銷對路的優良品種。辣椒:雞爪×吉林F1、早豐1號;甜椒:加配3號;茄子:閩茄1號、屏東長茄;黃瓜:津春2號、3號等。
2、定植:定植前10天進行扣膜蓋棚。每畝施入廄肥或腐熟垃圾肥3000公斤、人糞尿20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開深溝施或全層施,翻入土中。番茄,一個大棚整4條畦,畦帶溝1.5米,采用雙行定植,行距75厘米,株距20―30厘米,每畝種植2500―3000株。辣椒畝植3000株。茄子株距40―50厘米,每畝栽2000―2400株。黃瓜畝栽植2000―2400株。
3、田間管理:(1)溫度管理:定植后一周內不通風,以保溫為主,特別是茄子和黃瓜,應適當保持較高的溫度,以利還苗。還苗后還要保持較高溫度,番茄苗期生長適溫白天20―25℃,夜間10―15℃;茄子生長適溫為20―30℃,氣溫低于15℃時會引起授粉、授精不良;甜(辣)椒生長適溫為25―28℃;黃瓜為28―30℃,夜間溫度不能低于10℃,5月中、下旬氣溫逐漸上升,可逐漸拆除裙膜,苗期揭膜通風換氣時間在9時―10時,下午15時―16時后要關門蓋膜。
(2)肥水管理:定植還苗后,提苗肥以稀薄人糞尿或牲畜肥。①番茄第一穗果膨大期,復合肥10公斤/畝;第2―3穗果開始膨大期,復合肥30公斤/畝;第4―5穗果開始膨大期,復合肥20公斤/畝。②甜(辣)椒提苗肥施后,在整個生長期間,保持田間濕潤,不過干、不積水,薄肥勤施。(3)搭架整枝:番茄、黃瓜要插竹扶持植株及引蔓上架,有利結果。甜(辣)椒開花結果很有規律,在生長、開花結果過旺,植株生長勢小的情況下,把上部花果摘除,以利于下層花果正常生長。(4)保花保果:春季氣溫低,番茄第一、二穗花需用激素保花保果,以提高前期產量,用防落素40PPM點花梗;茄子在開花前1―2天(喇叭形)點花或者用防
落素15PPM噴灑;辣椒也可以用防落素噴灑。
二、夏菜秋冬延后栽培技術
夏菜秋冬延后栽培一般采收期在10―12月,如果通過貯藏保鮮,可延長到春節,經濟效益高。
(1)番茄:7月上旬播種,苗齡30天,8月下旬至9月定植,10―12月收獲。品種選用浙雜7號、早豐。
(2)黃瓜:7月底到8月中旬直播,9月至11月收獲。品種選津研4號、津春4號、秋黃瓜1號、夏豐等。
(3)秋番茄:9月中旬以前開的花,常因夜溫過高而落花,而10月后開的花,又因溫度低而不易座果。因此,均需使用10―15PPM的防落素噴花,或用40PPM濃度涂花梗,防止落花落果。
三、葉菜類栽培技術
大棚除了瓜茄等高桿蔬菜外,還可栽培經濟價值較高的葉菜類,如木耳菜、空心菜、西芹、生菜等,進行春提前、秋延后,以及越冬栽培,以達到避免凍害,促進生長,提高產量和延長供應以及反季節上市的目的,經濟效益好。
一、精細整地
大棚蔬菜栽培要求精耕細作,種植前要求做到墑平、土細、溝直、肥足、無雜草。
二、品種選擇
品種選擇重點以喜溫類早熟或晚熟品種為主,適栽品種有茄子、番茄、青椒、黃瓜、菠菜、芹菜、白菜類蔬菜、結球甘藍、韭菜、大蒜、蔥類、芥藍、蘿卜、瓜類、青花菜、紫甘藍、豌豆、草毒等。
三、溫度調控
大棚栽培的蔬菜多為喜溫型,最適溫度為26―32℃,生存溫度上限為40―45℃,低限0―3℃。溫度高于32℃時要采取降溫措施,即打開棚門或換氣孔、天窗和進行噴霧等。溫度低于5℃時要采取加溫措施,如爐火加溫、熱風加溫、蒸汽加溫等。
四、濕度調控
大棚內空氣濕度過大,直接影響蔬菜的光合作用和對礦物質營養的吸收,且有利于病菌孢子的發芽和侵染。因此要進行透風換氣,促進大棚內高濕空氣與外界低濕空氣交換,降低棚內的相對濕度。采取滴灌技術、地膜覆蓋栽培、棚內加溫也可大幅度降低空氣濕度。
五、肥水管理
基肥一般使用肥效長的r家肥,但必須腐熟后才能施用,畝用4000~5000千克,主要結合深翻或整地時施人。化肥作基肥時,一般每畝施用量為過磷酸鈣40~50千克,二氨或復合肥15~20千克,可采用溝施,其中過磷酸鈣最好與有機肥一塊堆漚混合施用。追肥量一般約占作物全生育期需肥總量的1/3,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以磷鉀肥為主,施用方法有沖施、撒施、埋施、根外追肥等。大棚蔬菜栽培既怕澇又怕缺水,除滴灌、霧灌外,主要是人工澆水,嚴禁放水漫灌。
六、病蟲害防治
人工防治主要是人為去除病蟲害枝葉及病株,物理防治包括選擇抗病品種、合理輪作、深翻深耕等。藥物防治要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實踐中要認清標簽上的防除、防治對象、藥劑用量及使用方法,做到對癥下藥。
摘要 總結了大棚蔬菜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棚室構建、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內容,以期為大棚種植者提供相應技術參考。
關鍵詞 蔬菜;大棚;栽培技術
“三農” 問題始終是關系當前我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重大社會發展問題。農業科技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充分解決“三農”的根本路子。在這樣的背景下,反季節大棚蔬菜的種植與銷售不僅能滿足城鎮居民的生活需要,還可以極大地提高農民的收入。但在大棚蔬菜的種植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技術問題和病蟲害防治問題[1]。鑒于此,筆者就大棚蔬菜的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提出科學意見,為今后農業生產工作提供參考。
1 品種選擇
大棚蔬菜產量高、品質好才能滿足市場需求,提高經濟效益,因而蔬菜品種選擇至關重要。應因地制宜,選擇耐低溫、光照要求低、抵抗力強、耐高濕、產量高、種植時間短的雜交品種,如番茄毛粉802號、辣椒中農202、辣椒中農11等[2]。
2 棚室構建
一般情況下,選擇棚型跨度為8~12 m,大棚長度為60~120 m,三面土墻、三排立柱,在立柱上最好使用竹或鋼立架,在棚面使用覆蓋無滴膜,從而增加大棚內的溫度。種植的地塊一定要選擇完整的地塊,要求地面平整,并要進行大水漫灌[3]。
3 播種
大棚種植蔬菜,選擇的種子要小。由于播種量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種子的頂土能力,造成種子出苗率降低。因此,應合理把握種子播種量和播種深度,以促進生長,保證蔬菜產量[4-5]。
4 田間管理
4.1 施肥
考慮大棚特殊的生產環境,肥料施用一般采取追肥的方式進行,將肥料埋入土中,不僅可以避免肥料的浪費,而且可以滿足蔬菜的生長需求。
4.2 溫度管理
大棚內氣溫變化趨勢與露地相同,但晝夜溫差變幅大。即使在雨天,棚內最低氣溫也要比棚外高1~3 ℃。棚內地溫則比較穩定,通常為10~20 ℃。棚內氣溫中間高、兩邊低;白天有太陽輻射時,溫度頂部高、下部低,夜間、陰天則相反。
4.3 光照管理
太陽輻射、覆蓋材料等因素都對光照造成影響。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盡量選擇新塑料膜(透光率80%~85%);被塵泥污染的舊膜或膜面凝聚水滴均會造成透光率不佳。同時,棚架和壓膜線以及高桿蔬菜的架材都會遮光,在大棚管理上要盡可能避免和排除減弱棚內光照的因素。
5 病蟲害防治
大棚蔬菜病蟲害會極大地影響到菜農的經濟收入,因而了解、掌握、研究大棚蔬菜病蟲害的防治方法至關重要。大棚蔬菜病蟲害防治的基本原則為“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5.1 農業防治
選用抗病蟲害的優良品種;施用腐熟有機肥,推廣配方施肥;科學澆水,大力推廣滴灌和膜下暗灌技術,降低土壤濕度和空氣濕度,水肥一體化優先選用水溶性肥;合理密植,防止栽植過密;實行深耕細作和輪作等[6]。
5.2 生態防治
生態防治方法是按照有機蔬菜種植要求和規定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大棚蔬菜的生長環境較容易滋生病蟲害的發生,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需要通過生態控制的方式降低棚內的酸性環境,并適度地進行密封升溫,從而達到高溫殺菌的功效[7]。
5.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方法通常建立在天然植物保護的基礎上。建立生物共存的生態環境,保護病蟲害的自然天敵。適度使用石灰、硫磺,限制施用醋等含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