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30 04:11: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小學生家庭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教育問題。家庭教育作為學生早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學生終身的成長和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近年來,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小學生與家長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家庭教育出現了明顯的缺失,作為一名小學生的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傳授小學生應知應會的知識外,往往更加關注學生的內心需要,彌補家庭教育的缺失。教師針對小學生的特性,總結出幾點關于小學生家庭教育的策略,目的在于為小學生的家庭教育提供理論依據,促使小學生家庭教育更有效果。
一、注重親情陪伴,與學生共度美好時光
小學生的依賴心理比較強,缺乏安全感,因此,小學生對于家長以及班主任有較強的依賴,小學生希望自己的父母以及教師能夠多一些時間陪伴自己,并且能與自己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但是,現實是不少家長工作繁忙,學生都是爺爺奶奶在照看,父母陪學生的時間短是造成小學生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這就會導致不少學生孤僻、內向,不愿意與別人交流的現象,對學生的成長十分不利。因此,家長要注重親情陪伴,與學生共度美好時光。例如,在家庭生活中,教師每天都會用15分鐘到1小時的時間來陪學生閱讀,在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學生會天真的提出“為什么小女孩的家人不管她呢?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呢?”等類似的問題,此時,正是家長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最好時機,“賣火柴的小女孩沒有親人了,她并不像你這么幸福,你現在可以和親愛的家人一起喝茶一起讀書,而世界上還有很多小朋友正在遭受苦難,你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快快長大,快快懂事,不調皮,不讓家人擔心……”,學生會在交流中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家長對學生錯誤的思路和想法做出指導,讓學生能夠分清是非,并且對于家長的教導牢記于心,陪伴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親情的陪伴是現代小學生最需要也是缺失最嚴重的,作為家長,要想真正將家庭教育做到位,花費時間和精力陪伴學生是必不可少的。
二、創造和諧氛圍,為學生提供溫馨環境
對于小學生而言,家的溫馨是任何環境都無法替代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為學生提供溫馨的家庭環境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冷漠的社會關系往往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父母,進而影響著家庭生活,學生的父母回家后,和學生交流少,長時間抱著手機過個人生活或者長期沉浸于復雜的社交環境,習慣晚歸,往往也會引發家庭的不和諧,這就容易對學生的心靈造成影響。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創造和諧的氛圍,也要做出表率,讓學生當作標桿和榜樣去模仿。學生的母親做飯時,父親可以和學生協商,一起幫母親摘菜,摘菜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有更多的話題和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今天在學校學了什么?”“其他小朋友回家后也幫媽媽摘菜嗎?”不僅能夠了解學生的生活,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生活技能,飯后,父母還可以陪學生做游戲,游戲的輸家負責洗碗,不僅促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同時,也可以讓家長與學生更加親密。生活中,父母精心地為學生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愛和溫暖,家長也在不知不覺中高效地完成了家庭教育。
三、重視挫折教育,鍛煉學生的適應能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出現了溺愛學生的現象,由于父母工作忙,陪學生的時間短,不少父母認識到自己沒有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責任,于是,為了彌補學生缺失的家庭教育和親情,往往對學生百依百順,甚至到了過分溺愛的程度。這些溫室里的花朵往往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校園里往往會出現“孤芳自賞”的情況,沒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遇到問題也沒有人幫忙解答,很難適應校園生活,而面對更加復雜的社會環境更是不言而喻。因此,父母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可以促使學生的適應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為學生設置困難,適當性地不滿足學生的需求。某次其中考試,教師已經許諾學生數學考試成績高于95分,送給學生一個兒童手表作為禮物,因為部分考試題目超出了學生的學習范圍,學生考取了92分,但已經是全班第一的成績,出于挫折教育的目的,盡管對學生的成績十分滿意,已經準備好的兒童手表還是被鎖在了抽屜里,并與學生進行了長達2小時的溝通,鼓勵學生面對挫折,要有勇氣邁過去,期末考試中,學生數學成績考取了全校唯一的滿分。挫折教育往往會讓學生更加獨立,也能夠促使學生的心智更加成熟,家長要讓學生在困難中樹立信心,戰勝挫折,在挫折的歷練中逐漸成長、成熟。小學生還沒有形成科學的世界觀與人生觀,可謂是一張白紙,父母是在這白紙上第一個下筆的人,因此,家庭教育是十分關鍵的。家庭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滲透給學生的,學生將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有什么樣的性格都與學生接受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教師深刻體會到家庭教育缺失的學生成長是不健康的,從這一角度而言,父母重視家庭教育,給學生最溫馨、最直接的愛與幫助往往會讓學生終身受用。
作者:丁秋芳 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萬紅小學
一、我校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狀況
(1)家庭教育觀念。在我們的調查中,大多數家長認為,教育孩子的責任應當由家庭、學校、社會共同承擔。但也有6%的家長說不清楚,5%的家長認為是社會責任,10%的家長認為是學校責任,35%的家長認為家庭教育對流動兒童不太重要,但同時也有78%的家長認為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問題,79%的家長認為,教育孩子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也是為了國家。(2)家庭教育行為。首先,我們從教育投入上分析。調查發現,家長在時間投入上并不多,有12%的家長因為工作太忙了,沒有時間有意識地與孩子在一起,有10%的家長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在4小時以上,分別有56%、34%的家長一天中與孩子有意識在一起的時間在1~2個小時和2~4個小時。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家長在教育費用的投入上要比時間多一些,有8%的家長認為,為了教育孩子花多少錢都值得,有12%的家長認為不是這樣,有80%的家長認為要看具體情況而定。36%的家長認為,孩子每學期的學雜費是家庭生活的負擔。62%的家長認為還可以,不至于成為家庭生活負擔,但絕大多數家庭沒有額外的教育費用支出,如購買課外書、參加各種興趣班、為增長知識而進行的娛樂活動等。其次,我們從教育的方法上來考察。有82%的家長認為,教育孩子要講究方式方法,但同時也有18%的家長認為,不一定或根本不用講究科學方法。當孩子有了進步或取得一定成績時,42%的家長表示主要給予精神獎勵,20%的家長主要給予物質獎勵,38%的家長表示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當孩子犯了錯誤,28%的家長會幫助分析原因并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59%的家長會給予一定的處罰,如打罵、不給買東西等,也有3%的家長認為隨他去,孩子大了就自然懂事了。再次,從教育信息來源看。流動家庭的家長中有26%的家長能夠主動去學習教育孩子的相關知識,但是也有32%的家長表示不會去有意識地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依次主要來源于以下渠道:家長學校、看電視書報、上網、上輩家庭教育經驗、向親朋好友請教等。可見,他們的教育知識的來源渠道還是比較寬的,關鍵還是家長本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積極性。
二、改善流動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措施
1.大力改善流動人口家庭教育環境
家庭環境對子女健康性格的形成至關重要。因此,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必不可少的。(1)作為家長,要做到互敬互愛,互諒互讓,保持恩愛的夫妻關系。(2)父母與鄰里之間和平共處,互幫互助,建立良好的鄰里關系,引導和鼓勵子女加強與同齡群體的交往,不要限制孩子外出,不要限制孩子接觸社區生活。(3)父母對子女要平等相待,多一份體貼,少一些訓斥;多一分愛護,少一些冷淡;多一份理解,少一些專橫。既不能動輒嚴厲懲罰,也不能過分溺愛和保護。(4)在流動人口家庭中,大部分孩子要幫助父母承擔一定的家務勞動甚至生產勞動,如幫父母做飯、守攤點、值班等。針對此特點,家長可有針對性地開展勞動教育,動員子女做好自己的事,幫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參加一些公益活動,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對父母的職業持正確的看法,明白父母就業過程中的艱辛。
2.廣泛開展宣傳,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在全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現代傳媒方式,以及家長會、巡回報告團演講等形式,深入宣傳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傳播成功的教育方法和經驗,普及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科學知識,形成一個全社會關心家教,重視家教,支持家教的良好氛圍。建立以家長學校為平臺的培訓機構,對家庭教育進行科學指導。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與子女的互動活動,家長的素質直接關系到家教水平。因此,加強對家庭學校的管理,使家長能得到較為全面、系統、科學的家庭教育指導,對流動人口家庭教育特別重要。
3.推行協同教育,建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聯系機制
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割裂開來,要積極推行協同教育,具體采用以下方法:(1)建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機制。流動人口居住偏遠,工作時間長、不穩定。家庭與學校的聯系相對松散,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建立家庭與學校的定期聯系機制。在社區成立家長協會,由居委會主任兼任,學校方面由學校牽頭,定期召開家長會,討論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對個別存在的問題,以班主任為主,完善家校聯系制度,將學生在學校存在的問題及時與家長或家長協會取得聯系,妥善有效地加以解決。(2)建立家庭教育與社區教育的聯系機制。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人口流動性進一步增大,建立家庭教育與社區教育的聯系機制很有必要。以社區為單位,由退休教師、居委會干部及熱心教育事業的人士一道指導建立社區教育中心。主要職能:一是監護那些家庭教育缺位的孩子;二是為孩子提供集中學習活動的場所;三是協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
作者:李敏賢 單位:山東省臨沂市洗硯池小學
一、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
溫馨和諧的家庭才能讓孩子有安全感。如果父母經常吵鬧或是冷戰,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負擔。我至今還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吵架的情形,當時我特別擔心媽媽會離開我們。孩子有了安全感才會有信心、興趣學習。給孩子一個愉快的成長空間,讓孩子在家庭中有幸福感對孩子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
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家都會遇到一些困難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孩子入學,擇校,養老一系列的問題讓人覺得壓力大。但是這些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提起,因為孩子都很敏感,擔心自己會成為家里的負擔,擔心自己不能上學,擔心沒有飯吃,不能買玩具。去年我的女兒上小學前,聽到小區里的人們談論擇校費的話題,回家問我:“媽媽,我能上小學嗎?我上小學是不是要花很多錢,我們家有錢嗎?”我說:“當然能上小學了!而且不用花錢,我們是片內的學校。”她聽了非常高興地出去玩了。
三、盡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傾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自由地表達己見
每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的重視。在我們工作之余每天抽出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玩游戲,讀書,進行戶外活動,這樣既可以增進與孩子的關系,也能讓孩子喜歡讀書和戶外活動,少看電視,少玩電子游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有益。很多家長除了賺錢,已無余暇關心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與感受,對于孩子的意見不重視,態度粗暴,一切都代孩子決定,不考慮孩子的想法,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吃力不討好,弄得與孩子的關系非常僵硬。孩子小的時候,敢怒不敢言,到青春期矛盾非常尖銳。其實并非每個家長都是教育學家,我們的教育方法很難保證不出現錯誤。如果是在一個民主、平等、親子關系好的家庭,即使家長意見不被認同,孩子也會體諒父母的心意,把自己的想法勇敢地說出來,與父母交流,不至于出現尖銳的矛盾。
四、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隨著孩子的長大,給他越來越多的自由和管理自己生活的權利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在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上給孩子做決定的自由,將他們做決定的事情的范圍慢慢擴大。可以從“明天穿什么衣服、鞋子”,放學回家后“什么時候做作業,先做什么作業”“一周的零用錢,怎么花”慢慢地擴大到“一個月的零用錢怎么花”。隨著孩子年齡和能力的增長,我們還可以讓他完成更難的事情,從而使孩子更加自信和自律。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們信任和尊重孩子,這樣孩子會更加尊重我們。有些家長凡事替孩子做決定,除了學習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這些過分勤勞的家長顯然不是好家長,實際上已經成為孩子成長的絆腳石,剝奪了孩子獨立自主的權利。由于我國特殊的國情出現的“獨生子女一代”現在已長大成人。我們身邊已經過了而立之年,還張口閉口“我媽媽說”“我要和媽媽商量一下”不會自己做決定的大有人在。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吸取教訓。
五、培養孩子的耐心、毅力和自信心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要引導孩子盡心盡力地做事情。即使結果不盡如人意,只要孩子盡力了就應該給予表揚,讓孩子體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有充分的耐心,正確對待孩子的成績,不能以成績論英雄,不能急功近利。如果家長以成績論英雄將導致孩子不喜歡做或不敢做有難度的事情,只喜歡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來獲得好評,這不利于培養孩子的毅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孩子向困難挑戰的勇氣,戰勝困難的毅力。
六、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一年級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關鍵的一年。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會有好成績,要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必須立規矩。比如不能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一邊做作業一邊講話或者做作業時要求大人陪伴,做作業時不能拖拉,寫一個字或做完一道題玩一會兒,原本半小時能做完的事情,一小時也完成不了。他們感覺不到學習的樂趣,把學習當成負擔,常常要家長督促才能完成作業。所以我一般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過時不許再寫。這樣做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現代教育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統一體,三者的目標是一致的。很多人把教育的責任推給學校,自身很少參與。可是到了我們這一代,有些家長過分關注孩子,一切以孩子為主,把孩子看成唯一的希望,放棄自己的愛好、事業。對孩子的要求過于嚴格,不允許孩子犯錯,要求孩子聽話、順從,以優秀的成績回報自己的付出。孩子的表現與家長的期望不一致易產生挫敗感和怨恨情緒。給孩子帶來太大的壓力,反而會成為孩子的成長阻礙。
七、結語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對孩子非常重要,甚至將影響孩子的一生。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充分尊重孩子。要把孩子培養成正直,善良,勇敢,寬容的人,決不能讓他成為有豐富知識而性格古怪的人。
作者:包淑華單位:內蒙古教育出版社
以家庭教育研究會為依托切實做好中小學生家庭教育指導工作
幾年來,我們**市婦聯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在上級婦聯的指導下,緊緊圍繞“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的宗旨,積極探索,努力實踐,走出了一條以學校為主體、以家庭教育研究會為依托的新型家庭教育指導模式,收到了明顯的成效。到目前為止,全市共創辦家庭教育研究會*個,家長學校**所,形成了市、縣、鄉、村四級家庭教育網絡。參加學習的中小學生家長達**萬人次,占中小學生家長總數的90%以上。我們本著“積極牽頭,調動各方力量;高舉旗幟,抓住育人根本;著眼實際,服務每個家庭”的基本原則,積極部署工作,精心研究載體,廣泛開展活動。做到一年突出一個主題,對熱點、難點問題,每年都有新突破,使家庭教育工作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開展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組織保證
一是建立組織,形成網絡。早在**年**市婦聯就牽頭成立了**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十幾年來,研究會始終堅持以開展宣傳普及家庭教育知識,促進家庭、學校、社區“三結合”的教育方式,培育“四有”新人的教育宗旨。研究會的會員單位由過去的五個單位發展到現在的由婦聯、關工委、教育局、衛生局、文化局、廣播局、公安局、**日報社等八個單位組成。研究會辦公室設在婦聯兒童部,負責指導、協調、規劃、督促、宣傳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同時建立了市、縣(市)區、鄉(鎮)街和村、社區四級家庭教育機構,形成了家庭教育網絡,為規劃的落實提供了組織保證。幾年來,我們一直堅持例會制度,每年都召開1-2次會議,總結工作經驗,研究討論問題,安排部署工作,從而使家庭教育工作思想上有認識、組織上有位置、行動上有載體,并納入了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盤子。
二是制定規劃,形成體系。為了增強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和有效性,我們在對全市整體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長短結合、統分結合的原則,制定規劃,使家庭教育工作逐步納入全市整體工作布局,克服了盲目性、隨意性和零打碎敲的現象,提高了工作成效。近年來,我們先后制定了家庭教育工作“八五”規劃、“九五”規劃和“十五”規劃。工作中,我們將工作定位在督導上,既督促全市總體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又指導團體會員單位規劃的制定和落實;既督促城鄉、中小學的家長學校建設,又指導家長學校注意提高師資隊伍的綜合素質;既督促中小學校抓好家庭教育,又指導中小學校將家庭教育工作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同步推進,從而推動了家庭教育工作有目標、有步驟的向前開展。
三是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加強組織領導是實現家庭教育管理工作運行機制形成的根本保證。為加強對全市各級家庭教育研究會組織的管理,市委、市政府的領導非常重視、關心并積極參與家庭教育工作,指導各縣(市)區層層建立了由婦聯、教育等相關部門參加的“家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人由市、縣(市)、區政府主管領導或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主任擔任,其他負責人則由各相關部門主要領導擔任。大家齊抓共管,有分工有合作,各施其職,各盡其責,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不但有組織網絡、機構健全,而且師資齊備、工作活躍,并納入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規劃之中,促進了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強化家庭教育意識,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
家庭教育機構的建立和完善,使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有了組織依托。幾年來,我們家教會的教育心理研究組、宣傳服務組先后幾次就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身體的發育與教育、知識增長與智力發展的基本規律等問題在全市中小學家長中開展了問卷調查,做到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
一是通過新聞媒體宣傳家教知識。為把家庭教育工作不斷推向高潮,引向深入,達到提高家長素質、教育學生的目的,我們市家教會指導各縣(市)區家教會同教育局密切協作,在家庭教育的宣傳、培訓上下功夫,層層組織培訓班,在新聞部門開辟專欄、設專題、辦專版,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家教環境。如**年,**縣家教會同電臺聯合舉辦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有針對性地向家長講解了中小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標志、獨生子女的心理特征及青春期性格的培養,請省優秀家長**介紹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怎樣架起與孩子溝通橋梁等多種形式的家庭教育,深得廣大家長的好評。家教講座播出了十一期,許多聽眾朋友打來電話說:“聽了家教講座,端正了教子觀念,扭轉了在家教中對孩子缺點指責多,正確指導少;按父母意志成長多,自身優勢發揮少;關心身體健康多,關心心理健康少”等十個教育誤區。從**年下半年開始**縣家教會針對中小學生家庭教育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創辦了“家教周會”專題節目,利用周末黃金時段播放十分鐘家教節目,**日報校園版同時全文刊發,并每周推出一期“名人教子”文章,刊登廣大家長教子言論。在電臺、電視臺家教講座的同時,我們又在《**日報教育專版》刊登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有論文、有事例、有問答,內容豐富,針對性強,教育面廣。一年來,播發6個專題、38講。目前我們正在與**日報籌劃開設家庭教育專版。
二是抓家長學校建設,規范家長學校管理。從家長學校創辦至今,我們一直在探討著規范化管理的形式與模式。根據我市家長學校的創辦情況,為了切實發揮好家長學校的作用,我們指導各縣(市)、區實施了三項措施:一是每年下發“家庭教育工作”活動方案,提出具體工作指示,制定措施。二是強化對家長學校的管理責任。指導各縣(市)、區成立了由縣(市)、區主管領導任組長,婦聯主席、教育局局長任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各學校校長為其家長學校的第一責任人,教育局德育辦公室、婦聯兒童部具體負責家長學校的日常管理。三是擴大協調單位范圍。家長學校建立后,根據不同時期的授課內容,我們又把科協、司法等部門都動員起來,組建家庭教育講師團,下到各中小學校和社區、村、屯向廣大家長宣傳科學的家教知識、法律知識。現在,全市的家長學校已步入“五化”(既組織建設網絡化、工作程序規范化、管理方式制度化、人員配備嚴格化、工作操作標準化)的軌道。全市涌現出優秀家長學校**所,其中省級示范家長學校**所,**縣實驗小學家長學校的經驗還在省家長學校骨干培訓班上做了交流。為了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我們市婦聯分別為兩所家長學校舉行了隆重的掛牌、授匾儀式,并以現場參觀、經驗交流等方式將他們的經驗在全市進行了宣傳和推廣。組織訂閱《家長學校系列教材》、《現代家長應知應會手冊》,培訓家教輔導員和家教骨干,還根據家教會、講師團的工作經驗,自行編印數千本《家長行為規范》和《中小學生家庭教育“十要”、“十不要”》等家教知識宣傳手冊,發放給中小學生家長,受到廣大家長的歡迎和好評。
三是讓家庭教育進社區,拓展家庭教育空間。社區是家庭教育最好的依托,是學校、家庭與社會教育之間重要的橋梁與紐帶。我們**市是全國城市社區建設示范市,社區建設覆蓋率高,標準高,設施完善,每個社區都建設了高標準的居民學校,我們緊緊抓住這一優勢,把家長學校融進居民學校。一是由教育局負責,先后出臺了社區家庭教育工作會議制度、工作匯報制度、街道定點聯系制度、監督管理制度、幫教制度等十幾項規章制度。為了系統掌握每個家庭、每個學生的詳細情況,我們指導建立了在籍學生花名冊;少先隊、共青團員花名冊;特長學生花名冊;特困學生花名冊;幫教學生花名冊;單親學生花名冊;老教師、老干部花名冊;志愿者花名冊;需要幫扶貧困戶花名冊等十二冊。二是強化社區家庭教育功能。協調市教育局從全市教育系統選派**名優秀的中青年后備干部進駐全市**個社區,擔任校外教育輔導員。三是定期召開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會,開辦服務熱線,對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和學習輔導等方面的服務。**社區、**社區、**社區和**社區的輔導員還在社區內開設了青少年心理輔導站和心理咨詢臺,幫助家長對一些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心理和行為問題給予及時的幫助和矯治。還利用寒假和節假日,組織青少年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培養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等等。
四是抓典型的示范,帶動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知識得到廣泛普及的今天,用典型引路、現身說法是廣大家長們比較樂意接受的。因此,我們積極指導各縣(市)區家庭教育研究會在培訓典型、發揮典型的引導作用上下功夫。為推動這項工作的開展,我們在全市廣泛開展了評選教子有方好家長活動,推出了一大批優秀家長,其中縣(市)、區級**名,市級**名,省級優秀家長**名。我們還分別請省級優秀家長在電臺談體會,在報紙編發經驗文章,向家長們介紹他們的教子經驗。幾年來,在各地新聞媒體宣傳集體和個人典型上千個,充分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
三、完善工作措施,使家庭教育工作進入科學化、正規化的軌道
為了實現家庭教育工作發展《規劃》中提出的各項目標,切實把家庭教育工作納入科學化、正規化的軌道,我們不斷完善工作措施,主要做到了“四個結合”:
一是落實工作計劃與開展調研相結合。我們在制定“九五”家庭教育工作發展規劃的同時,根據形勢的發展和工作的需要,經常針對熱點和傾向性問題進行調研。**年市家教會就農村家庭教育的現狀和農村中小學生家長對家教的認識及需求等多方面問題開展了調研,并對調研內容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總結,形成農村家庭教育調查報告,上報省家教會,獲得了好評。同時,我們又根據在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和總結的經驗教訓,及時指導各縣(市)區家庭教育研究會有針對性地加強了農村家庭教育工作內容,從而推動了我市農村家庭教育工作向縱深發展。
二是陣地建設與骨干培訓相結合。幾年來,我們一直注重指導各縣(市)區以創建“標準化家長學校”活動為載體來抓陣地建設。目前全市創建“標準化家長學校”**所,占家長學校總數的50%以上。為了保證陣地活動質量的不斷提高,我們對全市的家教工作者采取普遍輪訓、骨干重點培訓和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方法,使家長學校的教師在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方面不斷得到提高。**年我們請來**博士做“如何培育優秀子女”的大型報告會,從而激發全市家長開展家庭素質教育的熱情,為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起到了促進作用。
三是理論研討與知識傳播相結合。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充分發揮“龍頭”作用,廣泛深入地組織全市家長學校及中小學家長開展理論研討活動。在其指導、帶動下,全市家長學校都能夠定期開展理論研討活動。同時把理論研討所形成的科學的、系統的家教知識以讀書交流、知識競賽、試卷問答、演講等活動形式傳播給廣大家長,通過這些活動,不但使家長接受知識傳播率大大提高,而且又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家長學習家教知識的熱情,增強了做好家庭教育的信心。
四是工作評估與總結表彰相結合。從**年開始,市、縣兩級每年對家庭教育工作進行檢查評估,并將評估結果作為工作總結的重要依據。由此總結推廣了家教工作經驗,樹立了一批優秀家長學校、家教工作者以及教子有方的好家長。
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們在以家庭教育研究會為依托,切實做好中小學生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深知,我們面臨的任務還很艱巨,今后我們要虛心學習其他單位的先進經驗,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指導水平,為我市家庭教育工作邁上新臺階做出更大的貢獻。
家庭塑造人的力量,遠大于人們的想象。然而,在現代大多數的小學生家庭教育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嚴重影響著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小學生的家庭教育不容忽視。下面本人就農村小學家庭教育中常見的問題及對策談談自己的看法 。
一、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家長思想認識不夠,教育過分依賴學校
據我校調查,學生家長真正認識到自己對子女教育負有責任,并能較好地擔當起這一責任的家庭只占約2成。絕大多數的家庭認為只要讓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責任在老師、在學校。有的家長和監護人甚至說:“孩子在學校,家長出X學校管,自己還操什么心?”這種教育理念與思想認識,大大增加了學校對這部分學生教育管理的難度。更有一部分父母或監護人教育理念差,認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兒孫自有兒孫福”,認為只要能掙錢,讀書也沒什么用,不讀書照樣可以賺錢,大學生不是還找不到工作嗎?這些觀念勢必影響孩子,產生學習無用的情緒。
(二)家長教育孩子能力不足,缺乏引領
1.對親子關系的塑造認識不足,不能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同時也是終身的老師。只有在親子關系良好的家庭中,孩子與父母的情感溝通和有效互動很容易形成,孩子的問題可能只是成長的問題。但是,多數家長認識不到這些,不能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有的夫妻之間存在諸多問題,帶給孩子的人格問題非常多。
2.家長普遍重智輕德現象,使教育功利化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制約,大部分家長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學習成績,而在他們眼中,往往是分數代表著一切,只關注孩子“成才”而不是“成人”,過度看重學習成績的好壞、名次的位置,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現象嚴重,忽視了對孩子品德修養和心理素質的教育,忽視了健全人格、優良品德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3. 教育方式與學生成長脫節,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1)期望值過高,家教過于嚴厲。面對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壓力,很多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值非常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因此對子女嚴加管教,甚至剝奪孩子起碼的休息、游戲、娛樂的時間,扼殺了孩子全面發展的自由個性。
(2)盲目溺愛或疏于管理。據調查了解,大部分家長忙于家活或打工掙錢而無暇顧及孩子,更談不上與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溝通,疏于對孩子的教育管理。有些家長素質低,不辨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為,妨礙孩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的家長過分縱容子女,對于子女不正確的言行不管不問,放任自流,管教不嚴、一味縱容,認為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對孩子的愛,孩子 “驕”、“嬌”二氣嚴重,性格變得任性而脆弱。
(3)教育方式簡單粗暴,過分嚴厲。部分家長封建家長作風嚴重,家長至尊,不顧孩子的自尊,經常要求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自己不理解的規則。有的甚至認為 “棍棒下面出孝子”,信奉棍棒教育,覺得孩子是打出來的,父母打孩子天經地義,對孩子動輒打罵、訓斥、體罰等。有的家長對孩子考試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以物質獎勵;家長缺乏與孩子的交流,缺少對孩子正確的思想教育,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從,根本沒有與孩子溝通的意愿。長此以往,孩子變得膽小、退縮、冷漠,或以攻擊和敵意對待他人。
二、 家庭教育的對策及建議
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連續性、權威性、感染性、及時性等特點,為此家長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
教育孩子是每個家長的責任和義務,父母的言行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發生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所以,必須重視和加強家庭教育,強化家長的垂范意識和責任感,不斷學習家教知識,給家庭教育注入新的內涵與理念。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備條件,同時更是優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作為家長只有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覺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盡好家長的責任與義務,才能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二)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
因為環境因素有廣泛性、經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點,所以,兒童會受到種種影響。尤其是自然性的特點,它有與教育相平行的影響,也有與教育相矛盾的影響,這時兒童的身心發展有時可能是有利的、積極的,有時可能是不良的、消極的,所以,不能低估環境因素的作用。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長的兒童,往往會具有不同的個性心理傾向,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義說明上說明了環境對人影響的作用。古代曾有“孟母三遷”,從“其舍近墓”到“遷居市旁”,最后徙居“學官之旁”,終于使孟軻在學官的影響下,成為學者,這說明人們很早就重視環境影響人的作用。溫馨和睦、民主寬松的家庭人文環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三)樹立現代家庭教育思想
家長要改變過去教育子女要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狹隘觀念,努力把孩子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改變子女必須無條件服從家長等傳統觀念,積極培養孩子的科學民主、自立自強、公平競爭與合作等現代意識;要改變重智輕德體,重知識輕能力的觀念,重視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和人際關系協調能力的發展,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四)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多看一些關于家庭教育的相關視頻、講座、圖書等,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方法,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能力。
(五)建立良好的家庭關系,為孩子做好榜樣
家庭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夫妻間互敬互諒,團結一致;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給孩子正能量,遠離一些不好的生活方式和壞習慣。給孩子樹立榜樣。
要學會與孩子溝通,通過言傳身教,把理性的教化、愛的滋潤、美的熏陶有機融為一體,傾注到孩子的成長過程,指導孩子在做事中開智明理;要尊重理解自己的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孩子,尊重孩子的愛好興趣,給孩子一個充分展現自我的空間;要多鼓勵,不要總是與其他孩子作橫向比較,要多看其自身的發展與進步;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并給他改正錯誤的機會。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的強盛是扎根在家庭這一基礎之上的。只有齊抓共管,進一步形成家庭教育工作的合力,才能推進和發展家庭教育,才能真正促進農村學生健康成長,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
摘 要:小學是兒童思想品質形成的最重要階段,這一階段的教育對孩子以后的性格、品行、思想傾向等各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對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不僅要依靠學校,更要重視家庭教育的發揮。主要從家庭教育方面闡述對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響及作用。
關鍵詞:家庭教育;小學生;思想品德
對小學生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地位一樣重要。雖然這三者的教育方法、教育內容等都有所不同,對小學生思想教育所產生的作用也不同,但其目的是相同的,地位也是平等的。為了保證孩子健康成長,需要學校、社會和家庭三者的共同努力。
一、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作用
由于小學生還不能接觸社會,所以其成長環境比較簡單,主要是學校和家庭。在這樣的情況下,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成長的影響就顯得比較重要。如果家庭環境和諧,家庭教育得當,將有助于小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時對孩子以后的成長和學習也會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如果家庭環境比較復雜,家庭內部矛盾沖突很激烈,孩子整日處在一個不安、動蕩的環境之中,家庭教育就會出現很大的副作用,孩子的身心不能得到健康發展。同時,這種家庭教育帶來的后果十分嚴重,對孩子以后各個階段的教育以及成長都產生難以抹滅的負面影響。
其次,孩子在進入學校學習以后,學校會對學生進行系統全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十分強的。當孩子回到家以后,會模仿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思想品德教育理論和方法,或者根據自己所接受的思想品德教育來分析家長的行為和言談。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孩子的@種有利于思想健康發展的行為可能會被抹殺,或者得不到鼓勵而使孩子對思想品德教育失去興趣。同時,孩子在家里的模仿或者實踐行為,也是對自己在學校所學到的思想品德理論和方法的拓展與延伸。簡而言之,家庭教育在小學生思想品德中發揮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延伸和提升作用。
不僅如此,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補充作用。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雖然比較全面系統,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實踐應用教學課較少,對于在實踐應用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分析不夠全面。小學生心智還不成熟,當他們把在學校思想品德課上所學的理論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學校沒有及時講到,學生可能會出現錯誤的選擇。此時,就需要家庭教育發揮其補充作用。對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行為進行正確教育,幫助學生正確健康地發展。
二、家庭教育可以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自古以來我國就把家庭教育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如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在當今社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明顯。時代的發展使人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人才對于提升國家綜合國力的推動力。而家庭和教育則是培養人才的關鍵。對于家庭教育來說,作為整個教育事業中的一部分,其好壞決定著孩子未來的成長。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健康成長,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也有帶動作用。
三、現階段我國家庭教育出現的問題
第一,很多家庭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所扮演的角色。他們受舊觀念的束縛,認為對孩子的教育應當并且只需要由學校來負責即可。同時,還有一部分家長認為思想品德教育是可有可無的。家長只需要為孩子提供好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孩子只需要學習好就行。在這種錯誤想法的引導下,很多小學生都沒有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家長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對。有些家長堅持棍棒教育。對于孩子,總是采取一些過于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孩子的心靈受到很大傷害。還有些家長始終堅持自己的權威性,從不與孩子進行平等溝通,使孩子在家長面前有一種畏懼感。這些不正確的教育方法,不僅不能使家庭教育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產生正確影響,有時反而會帶來負面影響。
第三,當今社會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過分遷就和保護孩子。對于小學生在學校或者家庭中犯的一些思想品德方面的錯誤,有些家長甚至采取縱容包庇的態度,這對小學生的品行教育是十分不利的。
家庭教育實質上是小學生接受教育的開始,它對于孩子未來的成長有著無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學校和社會都要重視起來,要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家長自己也要改變觀念,認識到自己在小學生成長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采用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品德。
作者簡介:高燕(1996―),女,仡佬族,貴州遵義市人,單位: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專業,研究方向:小學教育理論與實踐。
摘要: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農村教育正受到廣泛關注,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農村家庭作為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課堂,應發揮出特定的教育優勢。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因此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本文試圖從分析當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入手,從家庭方面描述了錯誤家庭教育對他們心理造成的危害和影響,并針對這些錯誤的家庭教育因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通過這樣可以讓家長、學生及有關社會成員系統地了解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心理的影響,促進農村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農村家庭;教育;小學生;心理
一、當前農村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1、農村家庭教育出現真空現象
家庭給孩子的教育不完整,要么缺少父愛關懷,要么沒有母親陪伴成長,這主要是由于單親家庭子女多、父母外出務工家庭學生比例大,隔代監護子女多、獨生子女多、由于當前社會環境影響和計劃生育政策影響,家長觀念轉變,獨生子女增多、不良的家庭環境多。不良的家庭環境主要有三類:一是風暴型家庭。這種家庭大多是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成員互不信任,孩子在不安定的環境里成長,再加上外界復雜又不良的環境影響,孩子就像風暴一樣報復社會,報復他人,最終毀滅自我;二是專制型家庭。這種家庭往往以家長自居,要求孩子惟命是從,對孩子專制壓服,濫施處罰,孩子得不到家庭的絲毫溫暖,沒有自由民主氣氛,孩子的個性以及愛好皆被扼殺,這樣即使天資聰明也不被允許發揮便會導致一事無成;三是放任型家庭。這種家庭往往是父母一方外出,一方忙于家務勞動和種地,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或是家庭成員有不良習慣(如賭博、酗酒等),疏忽了孩子,使孩子成為了“流浪者”,放任自由,缺乏正確引導。
2、家庭結構的變遷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離婚率上升,離異家庭子女有所增加,也由于交通事故、意外事件的頻繁發生等原因,單親家庭增多,這些家庭子女由于缺乏親情關懷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產生一些問題,一是任性、自私、冷漠的性格,缺乏同情心,叛逆心理重,常有違規違紀甚至違法現象;二是性格怪癖,不與人交往,合作意識差,合作能力低。三是無上進心,道德品德較差。四是學習成績低下,作業普遍完成差,學習缺乏積極性。五是由家庭無稱職監護人或無監護人,學校和家庭無法溝通,學生厭學情緒日趨嚴重,直接影響成績下降,產生流失或輟學現象。
3、家長素質的適應性
農村家庭教育存在誤區,阻礙孩子成長。教育誤區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1)教育方法不正確、不科學、重撫養、輕教育、重分數、輕能力、重時間、輕效率等現象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家長不以身作則,教育孩子言行不一,自身修養差很難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2)家庭教育觀念滯后。有些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老師都教不好,家長能有啥辦法?有的家長甚至不懂家教,認為“樹大自然直”,當時爹媽都沒怎么管我,不也長這么大了,對家教放任自流。
(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孩子期望過高,不能從孩子的天資、年齡、學習基礎、有無興趣特長等實際出發,僅憑主觀愿望對孩子提出難以實現的要求,致使孩子壓力過大,學習不好,過不開心。
(4)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脫節,有的家長從來不與學校聯系,不參加家長會,不過問孩子在校的表現情況,家長不知孩子在校的學校情況,老師也不知學生在家的復習情況,老師與家長都不知道孩子的具體情況,又如何對學生因材施教呢?
二、農村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心理的影響
小學生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群體,正處于生理、心理迅速發育的關鍵時期,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在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上,心理健康被定義為:“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到最佳的狀態”。那么在農村家庭教育下,小學生的心理到底是怎樣的呢?
1、單親家庭的孩子比同齡有完整家庭的孩子早懂事,早當家,但她們由于受家庭的影響,往往比較自卑,膽怯,內向。獨身子女往往是家里的霸道王子、掌上明珠,在他們身上不難發現自私,高傲,獨來獨往的心理特征。像父母外出務工維持生計的家庭孩子雖能吃苦耐勞,艱苦學習,但他們內心自認低人一等也能明顯表露。不良的家庭環境教育對學生的心靈更是造成無法抹去的烙印,對孩子專制壓服,濫施處罰,日積月累中,學生的逆反心理日趨嚴重,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傷害孩子自己,同時也可能對周圍的人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2、“留守孩子”大多由隔代撫養或寄宿在學校,致使學校、家庭在“留守孩子”的實際教育過程中遇到了“四難”:一是溺愛放縱,教育難;二是缺乏管護,安全難;三是隔代管教,監護難;四是管理脫節,磨合難。可見,“留守孩子”現象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由此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了教育的一個新的難題。他們生活在角落里,感受不到外面世界的精彩,感受不到社會的飛速發展,這樣的自閉,格格不入對孩子的終身發展是根本沒有好處的。
3、社會貧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分學生長期生活在心理壓抑之中,眾所周知,農村都是相對貧窮的,小學生往往產生自卑心理。如果沒有人及時引導小學生的心理的話,那么其心理問題只會日趨嚴重,嚴重到其心理自信不能正常建立。
三、關于當前農村家庭教育的對策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家庭物質文化生活狀況的改善,許多家長普遍提高了對孩子的期望值,凸顯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但縱觀農村家庭教育的狀況,卻不容樂觀,需要我們深思去解決問題。
1、提高農村家庭家長教育能力
家長教育能力低對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沒有促進作用,為了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這就要求引領家長轉變教育觀念,理解科學的小學教育。家長要轉變對孩子學習、生活、發展的認識,而一個健康的心理是孩子學習好,生活好,發展好的根本保證。家長要投入精力,要有毅力“研究”孩子的心性,提高對孩子的教育能力。
2、提高家長的文化知識水平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長的榜樣作用是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因素。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提高家長的文化水平,增強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圍,可以優化家庭教育的外部環境,對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極為有用。
3、提高家長的文化素質是搞好農村家庭教育的根本
作為基層教育管理部門,應從提高家長的認識,轉變觀念入手,鼓勵農村家長掌握一些現代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教育方式從傳統家庭向學習型家庭轉變,學習方式從家長權威向親子共學轉變。同時,利用農閑時間舉辦各類家長培訓,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家庭教育滯后的問題,以此培養出合格的家長,做好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續。
4、積極配合學校教育
家庭與學校只有步調一致,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各盡其職,才能使孩子受到全方位的教育熏陶。因此在家長沒有意識到兩者配合協調的重要性時,學校有責任主動和家長聯絡,諸如通過家長會、家訪、電話交流等方式與家長交流,將學校的教育觀念帶給學生家長,以共同完成對孩子的教育。
5、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須了解孩子
家長要與孩子建立起心靈的橋梁,進行心與心的溝通。家長應放手讓孩子接觸社會,包括社會的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并給予正確引導,讓孩子增強抵抗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時,家長要重視孩子思想素質、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家長必須時刻留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心理行為,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
總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因此,家長要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履行好家長的責任和義務,積極創造有利于孩子身心發展的家庭環境。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也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場所。中國教育中家庭因素對孩子成長影響的故事不計其數。孔子對兒子傳授學習方法,孟子的母親為教育孟子多次搬家,龔自珍從小受到外祖父段玉裁的影響,在文學上造詣很深,這都說明了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為此我僅對農村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做粗略的分析,并向社會呼吁:教育在一線的教師及各位家長請給予農村孩子多一點的教育、關心,他們是被遺忘的天使,他們十分渴望教育,希望農村教育能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改進,能得到熱愛教育的人士的支持配合。
由于學生的心理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此我只能作一個相當膚淺的分析,希望由此引起更多人的熱忱關注。我們不能只關注孩子是不是吃的飽,穿的暖,身體有沒有病,而是應該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農村的小學生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我們不希望他們產生一些心理上的問題而不能開心的過好這一生!
【摘 要】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在教育中小學家庭教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身心健康。在當前家庭教育中,在整體上過度強調在教育中的理論,而忽視了在具體方法上的學習,進而對小學生的終身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作用。
【關鍵詞】小學;家庭教育;具體策略
在教育體系中,家庭教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大體上來講作為一種獨立的形態,對社會以及學校的影響是不可替代的,在一定層次上不僅引起了家庭的重視,還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對于小學學生來說家庭教育對自身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自身形成正確的認知觀念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時對今后發展也產生重要的影響。本文將針對小學生家庭教育的策略進行分析。
一、家庭教育概述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家庭是最主要的成分,在家庭中的環境、家庭氛圍、家長自身的教育方式等都構成了家庭教育。伴隨著時代的快速的發展,許多專家將家庭教育作為一種學科進行系統的研究。對于小學生來說最開始接觸的就是家庭中的教育,其次接觸的就是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等。在這三者中進行相互影響以及相互促進,在大體上來講缺少哪一種教育都不是較為完整的教育,對于學生綜合發展來講都難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這三者教育中父母是小學生中的首任老師,在小學生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學生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具有的特c
對于家庭教育來說在整體上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以及相關的先導性,在大體上能夠彌補在學校教育中的不足,對于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自身具有一定的特點,父母是孩子中的第一任老師,同時也是小學生成功的起點。作為小學生的人生第一位導師,在日常生活以及學習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作為家庭教育還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在一定條件下家庭中的情感教育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最后對于家庭教育來說在根本上還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對于針對性來說主要是指在一些事件中而采取的一些措施,針對相應的情況進行因材施教。在大體上來講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僅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對孩子終身教育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決定性作用。
三、當前小學生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良好的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在大體上來講只有學校以及家庭和社會三方結合開來,才能在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小學生家庭教育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如:家長在教育觀念上的缺失、家長在教育能力上較為低下以及家長自身的教育方式較為不當等等。
(一)在教育觀念上存在一定錯誤的認知
當前家庭教育中在認知方面存在著錯誤的認知,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在家庭教育中缺乏一定的認知,在總體上沒有形成正確的認知觀念。許多家長尤其是農村家長認為只要為孩子提供一定的物質條件,在生活上不餓著凍著孩子,就能保證他們順利健康成長,在大體上將對孩子的教育推給學校的教育者,說出什么“孩子就全靠老師你來教育了”“我們家長的話孩子就是不聽,只聽你們的”“我們都不知道要用什么方法來教育孩子了,就拜托您了”之類的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一些家長將自身經歷注入在自身事業當中,在根本上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大體上來講缺乏一定的主動性。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學生的學業沒有那么重要,他們說現在就算是考取了大學照樣要自己去找工作,還不如少讀幾年書,給家里節省一些開支,這種消極落后觀念給學生的終身發展也帶來一定不良影響。
(二)在教育方法和教育要求上存在著錯誤的認知
在小學生實際教育中一些家長存在著錯誤的認知,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校學習,只有把學習成績提升上來,才能有較好的發展。這樣的觀念致使大多數家長在實際教育中只要求孩子努力學習,提高學習成績,卻在大體上沒有促進孩子全面能力的提升,進而導致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不能得到綜合的發展。同時,在一些家庭中還存在著對孩子學習的管理采取的是非打即罵的原則,進而導致孩子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只注重自身在成績方面的提升,而對其它方面關注較少,這樣的方式在一定層次上對于孩子綜合能力的人提升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同時也不利于孩子全面發展。
四、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的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在家庭教育方法上應該進行積極改善
對于家庭教育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先導性以及感染性,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對于父母的信任也是與生俱來的,在一定層次上來講父母的言行對與孩子來說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對于學生終身發展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所以在新的形勢下,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在具體教育技巧上應該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在整體上應尊重孩子內心的想法,進而營造出一種和諧平等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真正意義上能夠感知到家庭帶給自身的呵護與愛。同時作為家長在學生成績上不應監管太嚴,否則,長期以往,就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在大體上應該以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在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在整體上提高家庭教育認知
在現代教育中家庭教育是一個較為重要的環節,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在某種意義上能夠促進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形成正確的認知觀念。作為家長在孩子教育觀念上應該改變傳統的落后觀念,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這樣才能讓孩子在良好環境下茁壯成長。同時家長在孩子教育上應該培養孩子獨立以及公平競爭的意識,這樣才能更好的增強孩子的綜合能力,在真正意義上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家庭教育來說在整體上是一種長期的教育活動,不僅需要家長應該具備足夠的耐心,在一定程度上還應有正確的方法進行教育,這樣才能在真正意義上保證孩子綜合能力的提高,在大體上能夠促進孩子的發展。
作者簡介:袁清明(1977-),男,湖南省邵陽市人,民族:苗,職稱:中小學一級教師,學歷:大學專科,研究方向:家庭在學生成長過程中作用和影響。
農村小學階段的孩子,同時接受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港灣,孩子的身心發育、品德熏陶、習慣的養成,都是首先在家庭中形成的,家庭教育對農村小學生的成長具有深刻的影響。但是,在目前的農村小學階段,我國的家庭教育還存在著一些誤區。
1.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的誤區
1.1 重知識灌輸,輕興趣培養。在我國目前農村的家庭教育中,不少家庭最關心的就是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而對孩子是否對學習感興趣不聞不問,從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孩子的大多數時間都在書桌前度過,甚至有的家長不讓孩子報興趣班,不讓孩子參加喜歡的公益活動,怕影響學習。家長認為,只要學習好,以后就能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才。在他們看來,成功的家庭教育就一定是孩子上所好大學。這樣,家庭教育就算完成了,殊不知,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是一個呆板的考試機器,而且孩子經常處于被動接受狀態,根本無法體驗學習的樂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
沒有興趣、就沒有內驅力,學習就變成了一件枯燥的事情。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學習興趣的培養和保護,不能過早的傷害孩子的學習熱情。
學習興趣培養宜早不宜遲,如果農村的家長們能盡早的改變教育觀念,讓孩子知道為什么學習,并慢慢引入正確的軌道。孩子帶著對知識的渴望主動學習,效果會更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比過早的灌輸知識更值得重視。
1.2 重學科成績,輕能力培養。在新世紀,教育成為人的終身需求,學習能力也成為每個公民的必備素質。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方法不對或不適當,往往適得其反。在大部分農村家庭,分數成了家長的命根,追求孩子的高分成了家長的教育目標,家長把分數作為衡量孩子優劣的標準,忽視孩子基本生活能力的培養,過分溺愛孩子,把孩子視為心肝寶貝,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只要學習好,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不但不制止,反而一味縱容,甚至過于保護孩子,做錯了事情也由父母出面解決,沒有責任感,就不讓孩子做家務,不參加集體活動,沒有與同伴交往的能力,不能承受生活中的挫折,使孩子失去了很多鍛煉的機會,能力也得不到提高,高分低能,很難適應社會。
這些家長可向有關研究機構進行咨詢,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心理教育矯正。通過對孩子進行科學的學習能力測試,找出偏差,進行有針對性的聽視覺或閱讀能力、自我控制及身體動作協調性等方面的訓練,提升其與年齡不符的基本能力,幫助孩子找到適合個性的學習方法,突破學習上的瓶頸,進而開發學習潛能,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
1.3 重權威意識,輕心靈成長。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時期,在當代的農村,忽視兒童心靈成長是當前農村小學家長中普遍存在的一個誤區。他們往往憑自己的意愿來教育孩子,用自己的理解來干預孩子的自然發展,有的家長甚至違背孩子的意愿,以大人的權威企圖說服孩子,以期減少他們成長所必須付出的成本和代價。在功利心的驅動下,家長僅僅是把孩子看成自己實現夢想的工具,根本不考慮孩子的想法,這是揠苗助長的愚蠢之事。關愛不是嚴厲的"禁錮",教育不是簡單地"克隆",孩子的未來也絕不是父母理想的延續,家長只強調權威和服從,把孩子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看重自己主觀方面的單向塑造,忽視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和孩子的自我心靈成長。
1.4 從眾心理嚴重,人生目標欠缺。家長把大眾化的考學、做官、擁有富裕的物質生活作為孩子"光宗耀祖"的學習動力,卻忽視了其作為獨立生命系統個體的存在意義。有些家長從來就不學習甚至不知道家庭教育知識,沒有自己系統的家庭教育理念,看別人怎么教自己就怎么教,對孩子的成長沒有長遠規劃,對孩子的引導不到位,這也是有些孩子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原因。
2.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的規避之道
2.1 轉變家長陳舊落后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讓家長正確意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是一個系統工程,缺一不可,共同為促進人的終身發展服務,而家庭教育又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重要補充,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與良好習慣,優秀的家庭教育會使孩子受益終身,甚至超過了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因此,家長必須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重視家庭教育。
轉變家長陳舊落后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讓家長正確意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長們首先要自己成為一個學習者,認識到自己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誤區,并一點一滴的用正確的方法來鼓勵引導孩子。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家長的知識水平、審美情感、價值觀念等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孩子,孩子是站在家長的肩膀上看世界的,家庭教育是一門綜合性的教育,家長必須不斷補充新知識,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完善教育方法,才能有效對孩子實施素質教育。大量事實證明,家長具備較為正確的教育思想,就能選擇較為恰當的教育方法,運用較高的教育藝術,妥善解決和處理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因此,農村的家長也要跟孩子一起學習,在孩子成L的不同階段,學習新的家教知識和技能,不斷自我反省,積累豐富的經驗,必要時,還可以向一些專家咨詢、請教,獲得直接的幫助。家長的學習也要積極主動、與時俱進。
2.2 家長要給孩子做好目標規劃。家庭教育是父母對孩子進行的全方面教育,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有規劃才能有目標,有目標才能有進步。那么父母如何給孩子制定成長規劃呢?
規劃要"相對自由":孩子畢竟還小,不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更不知道她以后會走上什么樣的道路。家長應該適度引導孩子,發現孩子的優勢和興趣,幫助孩子逐漸找到自己未來的道路,而不再是迷茫。因此,"自由"實際上是有條件的和相對的,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學習環境是必要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教育問題。家庭教育作為學生早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學生終身的成長和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近年來,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小學生與家長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家庭教育出現了明@的缺失,作為一名小學生的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傳授小學生應知應會的知識外,往往更加關注學生的內心需要,彌補家庭教育的缺失。教師針對小學生的特性,總結出幾點關于小學生家庭教育的策略,目的在于為小學生的家庭教育提供理論依據,促使小學生家庭教育更有效果。
一、注重親情陪伴,與學生共度美好時光
小學生的依賴心理比較強,缺乏安全感,因此,小學生對于家長以及班主任有較強的依賴,小學生希望自己的父母以及教師能夠多一些時間陪伴自己,并且能與自己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但是,現實是不少家長工作繁忙,學生都是爺爺奶奶在照看,父母陪學生的時間短是造成小學生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這就會導致不少學生孤僻、內向,不愿意與別人交流的現象,對學生的成長十分不利。因此,家長要注重親情陪伴,與學生共度美好時光。
例如,在家庭生活中,教師每天都會用15分鐘到1小時的時間來陪學生閱讀,在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學生會天真的提出“為什么小女孩的家人不管她呢?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呢?”等類似的問題,此時,正是家長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最好時機,“賣火柴的小女孩沒有親人了,她并不像你這么幸福,你現在可以和親愛的家人一起喝茶一起讀書,而世界上還有很多小朋友正在遭受苦難,你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快快長大,快快懂事,不調皮,不讓家人擔心……”,學生會在交流中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家長對學生錯誤的思路和想法做出指導,讓學生能夠分清是非,并且對于家長的教導牢記于心,陪伴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親情的陪伴是現代小學生最需要也是缺失最嚴重的,作為家長,要想真正將家庭教育做到位,花費時間和精力陪伴學生是必不可少的。
二、創造和諧氛圍,為學生提供溫馨環境
對于小學生而言,家的溫馨是任何環境都無法替代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為學生提供溫馨的家庭環境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冷漠的社會關系往往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父母,進而影響著家庭生活,學生的父母回家后,和學生交流少,長時間抱著手機過個人生活或者長期沉浸于復雜的社交環境,習慣晚歸,往往也會引發家庭的不和諧,這就容易對學生的心靈造成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創造和諧的氛圍,也要做出表率,讓學生當作標桿和榜樣去模仿。學生的母親做飯時,父親可以和學生協商,一起幫母親摘菜,摘菜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有更多的話題和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今天在學校學了什么?”“其他小朋友回家后也幫媽媽摘菜嗎?”不僅能夠了解學生的生活,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生活技能,飯后,父母還可以陪學生做游戲,游戲的輸家負責洗碗,不僅促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同時,也可以讓家長與學生更加親密。
生活中,父母精心地為學生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愛和溫暖,家長也在不知不覺中高效地完成了家庭教育。
三、重視挫折教育,鍛煉學生的適應能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出現了溺愛學生的現象,由于父母工作忙,陪學生的時間短,不少父母認識到自己沒有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責任,于是,為了彌補學生缺失的家庭教育和親情,往往對學生百依百順,甚至到了過分溺愛的程度。這些溫室里的花朵往往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校園里往往會出現“孤芳自賞”的情況,沒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遇到問題也沒有人幫忙解答,很難適應校園生活,而面對更加復雜的社會環境更是不言而喻。因此,父母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可以促使學生的適應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為學生設置困難,適當性地不滿足學生的需求。某次其中考試,教師已經許諾學生數學考試成績高于95分,送給學生一個兒童手表作為禮物,因為部分考試題目超出了學生的學習范圍,學生考取了92分,但已經是全班第一的成績,出于挫折教育的目的,盡管對學生的成績十分滿意,已經準備好的兒童手表還是被鎖在了抽屜里,并與學生進行了長達2小時的溝通,鼓勵學生面對挫折,要有勇氣邁過去,期末考試中,學生數學成績考取了全校唯一的滿分。
挫折教育往往會讓學生更加獨立,也能夠促使學生的心智更加成熟,家長要讓學生在困難中樹立信心,戰勝挫折,在挫折的歷練中逐漸成長、成熟。
小學生還沒有形成科學的世界觀與人生觀,可謂是一張白紙,父母是在這白紙上第一個下筆的人,因此,家庭教育是十分關鍵的。家庭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滲透給學生的,學生將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有什么樣的性格都與學生接受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教師深刻體會到家庭教育缺失的學生成長是不健康的,從這一角度而言,父母重視家庭教育,給學生最溫馨、最直接的愛與幫助往往會讓學生終身受用。
摘 要:家庭教育對于小學生形成健康、樂觀、向上的心理至關重要,探析了家庭教育與小學生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希望正確的家庭教育能夠幫助小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關鍵詞:家庭教育;小學生;心理健康
當前在小學階段,大多數小學生還是走讀形式,并不住校,因此,除了在學校之外,家庭是他們主要的生活場所。由于小學生分辨是非善惡和心理承受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指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父母和親人作為孩子從小接觸的人群,對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將重點探討家庭教育與小學生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
一、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1.家長的教育方式
通常存在兩種不健康的教育方式。一種是家庭條件相對優越的家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通常一個孩子周圍圍繞六個家長,對孩子所提的要求百依百順,孩子如果遇到一些困難也不舍得讓孩子吃苦,家長幫助孩子解決,這樣一來,孩子將沒有一點兒抗打擊能力,倘若在沒有家人保護的環境下遭遇一些困境,往往會備受打擊,手足無措,也不會自我調整心態。另一種方式是第一種方式的相對面,在一些家庭,父母對孩子所抱期望過高,超過了孩子的承受范圍,倘若孩子沒有達到家長嚴苛的要求,就會挨罵,甚至挨打,這樣的孩子往往學習成績較好,但是卻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快樂地學習和生活,往往有一種怯懦和自卑的心理。
2.家庭環境的影響
家庭環境對于學生的心理造成較大影響。家庭不幸福或者家境不好的學生,往往獨來獨往,不善于與人交流,在這樣的家庭中,家長往往忽略了對學生的教育問題,因此,老師也不能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對于他們不成熟的心智來說,倘若不加以重視,他們可能會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
3.家長的文化水平
家長的文化水平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響。學習需要一定的氛圍,在學校如此,在家里也是如此。倘若父母文化水平不高,那么可能對孩子的學習不太重視,或者只重視了孩子成績如何提高,對于孩子的心理特點、情緒變化不懂得如何去正確引導和教育。
二、結語
小學生的心理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出于對各種事物的好奇心,他們也喜歡模仿。因此,針對以上提出的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建議家長可以從自身做起,為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積極的、樂觀的榜樣,以保證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價值觀是人們區分好壞、美丑、益損、正誤,符合或者違背自己意愿的觀念系統,為人的正當行為提供充分理由,是影響人們決定目標、選擇行為方式以及解釋行為結果意義的核心因素。而這個核心因素,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就是清澈的泉水,潔白的紙張,對世界的一切都充滿好奇的目光。這時候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都將作為價值觀形成的最初元素,永遠的沉淀在腦海中。
目前,處在歷史轉折期的中國,社會深刻變革,信息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日益加速,我們的社會呈現出多元的價值觀取向。個人主義、功利主義、拜金主義、虛無主義之風比比皆是,嚴重的影響了小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如果不加以教育和正確的引導,勢必會影響一代人的成長和祖國的希望。從大的方面來講,小學生的價值觀形成主要受三個方面的影響:即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三位一體,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缺一不可。而在這三者之中,家庭教育似乎承擔了更為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習慣、道德、品行和興趣,當然也包括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經指出,家庭教育對兒童的價值觀形成有著重要作用。隨著黨的十八大的召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其中就明確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小抓起,從家庭教育抓起。但就目前而言,家庭教育中存在著許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將直接影響小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一、成績決定一切
在家庭教育中,幾乎一邊倒的家長認為,只要成績好,其他問題都可以忽略不計,成績決定了一切。這嚴重違背了“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抱著這樣以偏概全的錯誤教育理念,家長在引導、評價孩子的時候,往往會只重視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而忽視了孩子身體、心理的健康發展,放松了對孩子意志品質、獨立精神、辦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這樣教育的結果,往往會培養出一些高分低能、缺乏生活能力的“書呆子”,也使相當一部分學習成績一般,但綜合素質高的孩子被打入另類,更使得我們可愛的孩子,陷于無邊無際的學習海洋中痛苦掙扎。更有甚者,個別家長只看分而忽視德,這種忽視則可能誘發嚴重的后果。馬加爵案件、復旦投毒案這樣活生生的案例還少嗎?
二、盲目參加興趣班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教育間的競爭也愈演愈烈。“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道出了許多家長的心聲。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廣泛的興趣、特長,希望孩子有更多的出路,甚至還想著自己的孩子有一天能成為體育明星、藝術家。不顧孩子的喜好,盲目地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特長班。讓孩子學彈琴、學舞蹈、學書法、學畫畫、學奧數、學英語、學游泳、學武術,學了這個學那個。其結果是勞民傷財,既影響了孩子正常的學習生活,又增加了家庭經濟的壓力。而這樣快節奏的生活,難免讓孩子心煩氣躁,失去自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做些什么?不知道到底自己喜歡什么?長此以往,孩子就失去了學習生活的興趣,逆反心理也隨之而來。“五技鼠”看似有五技,但實無一技之長。不妨靜下心來,問問孩子喜歡什么,需要什么樣的發展。
三、嬌生慣養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所以他們從出生就注定凝聚了更多人的關愛。爺爺、奶奶、姥姥、老爺、爸爸、媽媽,這樣的家庭環境心無旁騖,一心只為一個孩子。所以,他們要什么就給什么,吃什么就做什么,玩什么就買什么。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全家總動員,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健康幸福快樂。這樣的聚光燈下,我們還能看到孩子的缺陷嗎?孩子還能正確的認識自己嗎?蠻橫、自私、任性、冷漠……他們怕吃苦,以自我為中心,看不到他人的長處,只看到自己的優點,對他人缺少關愛和尊重,和同學不能和睦相處。這樣的孩子,不懂得團結,更何談集體主義?愛國主義?他們在順境中“幸福”成長,看似無憂無慮,但卻危機重重。就像溫室的花朵,稍有風吹雨打就可能會半路夭折。
四、功利主義
功利主義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烙痕,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哀。而這樣的烙痕和悲哀,偏偏又出現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好好學習,光宗耀祖!”“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掙大錢!”這種功利主義的傳統使得中國人的教育觀念里歷來重成績、重成果,而忽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很多家長認為,一切與考試無關的都可以忽視。父母的功利主義無形之中影響了孩子的價值觀。當問到孩子們的人生理想時,當大官、掙大錢、當明星,這幾乎成了現在孩子最崇高的理想。反之、解放軍戰士、醫生、教師則被很少有人向往。因為孩子們知道,權勢可以左右一切,金錢可以換來一切,明星可以得到一切,在這樣幾乎扭曲的價值觀念下,孩子們不但不能健康成長,甚至會讓孩子走上歧途。有時候,家庭教育中應該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正確的認識世界、認識自己、認識孩子,還他們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
顯然,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價值觀的影響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家庭教育的主導者,應該與時俱進的結合孩子的實際,正確的引導教育孩子,才會讓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會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美好的前途!
[摘要]:小學是培養學生思維模式和思想品質的關鍵時期,在學生成長道路上占有重要位置。與此同時,小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離不開學校的教育,更離不開家庭的引導。因此,在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有效結合學校與家庭,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結合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進行分析,探究在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如何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 思想品德 家庭教育 影響
小學是培養學生思維意識、品行、習慣的重要階段,直接關系著小學生以后的發展。思想品德具有多樣化特點,是人們在相關思想的指導下,通過品德行為表現出的心理特征、思想傾向等,具有穩定性。針對小學生而言,其正是思想品德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外部力量給予正確的引導。家庭教育與小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息息相關,是培養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中堅力量,在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中顯得尤為重要。
一、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
首先,基礎性作用。小學生成長環境相對單一,主要包括家庭與學校。在此情況下,家庭環境儼然成為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若家庭環境處于和諧、溫馨的狀態下,將有利于小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與完善的個性,同時促使小學生理解、認知能力得到發展。反之,若家庭環境處于復雜、動蕩狀態下,易導致小學生身心健康受到影響,阻礙小學生思想品德朝著正確方向發展。
其次,延伸性作用。思想品德課程是小學生接受系統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媒介。然而,小學思想品德課程主要涉及思想品德教育理論與方法,缺乏實踐性。因此,需在家庭教育的基礎上,迫使思想品德得以延伸。在家庭生活中,學生將學習到的思想品德理論知識進行實踐,在模仿與分析家庭行為的基礎上,致使相關理論得到印證,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最后,補充性作用。小學思想品德均以“一對多”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導致老師難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家庭成為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補充。家長采用具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的家庭式思想品德教育,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在學生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增加思想品德教育內容的生動性與形象性,更利于學生接受,進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學效果。
二、探究在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如何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1.正確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家長忽略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性已成為普遍現象。諸多家長認為思想品德教育屬于學校的責任,家庭在于提供生活物質條件,并非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體,影響小學生思想品德發展。因此,學校應以組織家長會的方式,引導家長正視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問題,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做到及時與學校溝通、聯系,共同促進學生發展,致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與此同時,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摒棄落后的教育思想,將思想品德教育與物質基礎放置同等位置,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與價值,為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提供保障。
2.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環境是影響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與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密切相關。因此,家長應以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為指導,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一方面,以家庭實際情況為依據,為子女創造相應的物質條件。另一方面,家長作為子女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諸多時候,家長已成為子女模仿的對象。因此,家長必須規范自身行為舉止,做到言傳身教,為子女樹立楷模。在此背景下,家長為子女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促使子女身心健康發展,彰顯家庭教育的作用。
3.優化家庭教育方法
目前,諸多家庭存在思想品德教育方式不科學等問題,導致家庭教育作用難以發揮,阻礙小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例如,部分家長教育方式屬于簡單粗暴式,部分家長采用體罰的方式,此類教育方法均屬于極端教育方式,易導致學生身心健康受到傷害,阻礙學生發展。由此可見,優化家庭教育方法的必要性。因此,必須引導家長采用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保證家庭教育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首先,以平等溝通為基礎,正確開展家庭教育活動,與子女構建可信任、可理解的朋友式關系。摒棄傳統的“說教式”教育方式,促使子女接受家長的教育理念。其次,避免采用極端教育方式,例如,打罵、恐嚇等。此類極端教育方式,一方面,易導致子女與家長間的關系不斷疏遠;另一方面,達不到家庭教育目的,甚至適得其反。最后,以子女性格特征為依據,進行有目的性、針對性的思想品德教育,以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由于內外因素的影響,學生呈現的性格特征以及認知水平存在差異,因此,家長應以自家子女特點為依據,采用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達到家庭教育的目的。
三、小結
總而言之,家庭教育作為小學生接受教育的開端,在學生成長環節中具有不可磨滅的意義。因此,在開展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學校與家庭應加強交流與溝通,充分發揮家庭作用的作用與價值。同時,家長在正確認識家庭教育作用的基礎上,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采用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手段,顯示家庭教育在學生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的優勢,為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供保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摘 要】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學習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它極大地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果。而家庭教育方式對學習習慣的培養,尤其是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起決定性作用。因此本文針對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影響原因和改善策略作了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小學生;學習習慣;家庭教育
一、小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主要表現
1.課前學習習慣存在的問題
課前學習習慣存在的不良問題首先便是難以形成預習的良好習慣,預習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的積極影響是廣所周知的,可是小學生基礎知識不多、學習自覺性也較差,課前預習工作實施起來仍然難度很大。其次便是上課鈴響心卻難以收回,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通常會在課間進行一些劇烈的活動,追逐打鬧使得情緒和身體都很難再短時間內得以平復,等到上課鈴聲響了便很難把心及時收回到課堂上來。
2.課中學習習慣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聽課方面,由于小學生的精神集中時間相對比較短,在聽課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周遭環境、事物的影響,容易做一些小動作、東張西望嚴重影響聽課效率;其次是課堂上的發言情況,有些學生對課堂提問表現的極為積極,,有些學生對答案沒有信心便悄不吱聲,有的同學雖然內心有回答問題的欲望,可是膽小要么不敢舉手要么回答聲音很小;最后是與同學的課堂合作情況不好,如今小學生中基本為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強缺乏團隊精神,不怎么喜歡與同學一起交流合作。
3.課后學習習慣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小學生課后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小學生不能夠獨立完成作業。據了解很多小學生寫作業的時候,家長都會陪在身邊,幫忙看、讀題目、叮囑他們字跡不要潦草或者坐姿要端正之類的;二是小學生幾乎不會自己去檢查作業,這個學習環節都是家長來代替完成;三是小學生缺乏內在的學習動力,大部分的小學生回家寫作業都是在家長的督促下進行的,他們很少積極主動的離開電視機自覺的去想要完成家庭作業。
二、小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形成原因
1.家庭不正確的教養方式
一個孩子其成長發展的情況怎樣,很大情況上取決于家長的教育。但從筆者的調查結果看來,對孩子教育不上心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不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甚至在孩子們面前不注意收斂自己的壞習氣,把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傳染給孩子。很多家長雖然知道要教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可是自己卻沒有帶好頭,沒有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還有一些家長在生活中過分寵愛孩子,不利于之后吃苦耐勞學習習慣的養成。
2.家長的文化程度
直接監管孩子學習的家庭人員的文化程度對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有重要的影響。如果他們擁有良好的文化教養,那么對于孩子們的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無疑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若是他們自身都存在著一些學習上的陋習,那么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肯定會是很大的。父母親外出打工無法監督自己孩子學習生活這已經是現在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現象,因此“留守兒童”在此一方面的學習問題較為突出,他們的學習通常是在爺爺和奶奶的看管下進行但這個階段的爺爺奶奶文化程度高的并不多。
3.家庭精神氛圍的影響
雖然家庭中的文化氛圍對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有很重要的影響,但是家庭中的精神氛圍也事不容忽視的重要一點。家庭精神氛圍即整個家庭中每個家庭成員的為人處世風格和價值取向的融合而表現出的一種整體家庭風貌。這種整合后的精神氛圍對整個家庭之中所有成員的行為都具有一定的指導性和作用力。這種作用力對處于小學學習習慣養成的孩子來說影響力遠遠大于家庭中物質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三、通過改善家庭教育促進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地方,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因此很多家長便想錯誤的認為家長主要負責孩子的監護責任,而孩子的教育責任則主要是學校和老師的。其實,相比于學校與老師,家長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導師也是孩子終生的老師。雖然小學生大部分的是時間實在學校度過的,可是父母與家人才是與孩子關系最為密切的,孩子對生活學習中很多事情的認識、了解,都是通過自己的父母得知的。所以家長潛移默化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創建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
家庭是心靈的港灣,是成長的避風港,是人一生中所處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因此一個家庭的風氣對中孩子人格的塑造和習慣的養成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之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的行為習慣會受到其家長的正確的引導和熏陶,便會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相反,一個生活在充滿陋習的家庭氛圍中的孩子,必不可少的會被家中的不良風氣所感染,養成一些不利于個人發展的壞習慣。因此,家長要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溫暖的家庭教育環境,有利于養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學習教育不僅僅是校方的責任,家長需要對學校方面安排的學習任務,布置的工作全力配合,全力支持學校對孩子的教育工作。平時應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家長會,定期與老師溝通交流多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狀況。達到家庭與學校兩方面相互配合、共同為了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努力的局面。
四、小結
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為孩子今后的終生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身處小學階段的他們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家長應該抓住這一良好時機不遺余力的做好家庭教育,培養出孩子優良的學習習慣。
摘 要:家庭教育一般是以品德教育為主,所以我認為它是小學生德育的重要途徑。本文探討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教育的影響,其目的是要當地小學生家長和學校及教師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起高度的重視,并希望當地小學生家長積極主動配合學校教育工作,家、校共同擔負起小學生的德育工作。 首先,通過列事例充分論證了“家庭教育”凸顯其重要性。然后,運用學生家長調查問卷和教師調查問卷分析,通過畫圖表、列數據的方法,比較直觀、科學的論證了武都城區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不容樂觀。接著,通過圖表、列數字、舉例子、講道理等論證方法引出文章主題“家庭教育是小學生德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最后,得出結論“新時期,當地小學教師在重視校內德育的同時,做好學校德育與家庭教育的銜接工作。”并進一步作了詳細論述。
關鍵詞:家庭教育;小學生德育;重要途徑之一
在我國,家庭教育早已登上歷史的舞臺,主要體現在“育德”方面。戰國時期(孟母:公元前392-公元前317) “孟母教子”的典故就是最好的證實。由于學生家長素質層次不齊,造成孩子們家庭教育千差萬別,家庭教育質量難以保證,因而家庭教育經常被人們所忽視!唐朝時期,偉大的文學家韓愈,于貞元十八年,著《師說》廣為流傳,其中的 名句“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闡明了教師的職責是教書和育人。因而,從古至今 “育人”的職責 主要由學校教師來承擔,人們普遍認為學校才是教育的主陣地。
在日益激烈的就業競爭背景下,在高考“指揮棒”的指引下,雖然提倡素質教育,但是社會上普遍仍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唯一標準來衡量學校及教育部門的工作業績,這種錯誤的認識影響著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的相關制度無法脫離應試教育的束縛,在教師考核方面仍偏重于智育。隨著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迅速推進,基層小學班級人數在70以上的大班教學越來越普遍,可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卻越來越不盡人意。于是在教學任務的驅使下,平時工作繁雜的教師更是整天忙于學生的學業輔導,無暇顧及德育方式研究。在“禁止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等一系列教育法律的出臺、實施,使得有些家長總是以教師體罰教育學生為理由來找教師的麻煩,因而多數教師面對“問題學生”似乎顯得束手無策。
以上這些綜合因素,加速了當地小學教育“重智輕德”現象的形成。學校教師在工作上片面追求小學生學科成績的提高,并形成了激烈的“成績角逐”,似乎從小學一年級就已提前開始“高考倒計時”。因而,除了學校課堂教育教學之外,教師根本無暇顧及其他學科,甚至連品德課也成了主課老師的輔導課,“育德”工作在校內已名存實亡!
面對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和日趨激烈競爭的社會就業,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教師只是某一領域里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們只是普通人,而不是萬能的“神仙”。“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的教育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家長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其中,并積極主動配合學校教師抓好學生的家庭教育。家長、學校共同關注孩子成長的過程,家、校共抓孩子教育。這,是一個全新的教育格局;是新時期全社會高度重視教育的真實反映。隨著我國教育的發展,以及國民整體素質的不斷提升,家庭教育的作用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和重視,家庭教育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亦越來越凸顯其重要性。
自古以來,家長被認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綜合素養及教育方式,是直接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因素。家庭教育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成長、未來發展的命運!那么在我國基層教育中,特別是我們武都城區,這個當地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小學生家庭教育又如何呢?下面是武都城區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分析:
據調查顯示,家長和孩子的交流方面,有57%的家長只是偶爾和孩子交流;34%的家長能做到經常交流;還有9%的家長不與孩子交流。在家長教育方式上,仍然有64%的家長用打、罵來教育孩子,而36%的家長對孩子進行說服教育。 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認識方面, 43%的家長認為自己沒多文化不會教育,35%的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22%的家長認為工作忙顧不上教育孩子。
從圖1數據顯示可知,多數家長對孩子教育關注不多。關注孩子教育的家長,多數又對教育理解有誤區: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
通過問卷調查可知,有57%的教師認為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與煩惱來源于家長不配合;26%的教師認為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與煩惱來源于繁雜瑣事多。
從圖2數據顯示可知,多數教師認為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難與煩惱是家長不配合。
由此可見,多數家長對教育認識不全面,只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因而造成家、校教育思想不統一,出現家長不配合教師工作的情況。武都城區小學生的家庭教育現狀不容樂觀,它是當地城市和農村“家庭教育’的一個縮影!
如下圖3所示:武都城區有65%的教師在培養學生好習慣方面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但收效不理想。
據我走訪、調查的幾個學校,從校內觀察,學校德育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校外觀察所見:學生的行為習慣與校內恰恰相反!校內行為表現很好的學生,在校外的行為表現卻很差。具體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在校內的環境衛生很整潔,學生言行舉止很文明;而在校門外附近的地面上到處是垃圾成堆,時常聽到有學生說出粗話、臟話;在公交車上搶座位、亂丟垃圾等現象很頻繁。小學生校內外的言行舉止不統一。小學生的養成教育為何在學校外作用不大?
有人說在校內有老師監管,校外沒人監管;也有人說,在校外反正大家都亂扔垃圾;在公交車上也沒有學生主動讓座;在校外打罵、說臟話不但沒事,而且玩得開心!難道我們的言行需要時刻有人監管嗎?當然不是。養成教育需要時間和空間來慢慢內化,只靠學校教育遠遠不夠!小學生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而它們的模仿能力很強,武都城區人文環境很復雜,不良惡習的負面影響直接沖擊著小學生所受有限的正面教育。如何保護小學生減少或免受不良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呢?我認為,應重視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小學生德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長與孩子朝夕相處,對他們的情況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變化,即使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領神會,作為父母通過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能及時掌握他們的心理狀態,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及時教育,及時糾錯,不讓問題過夜,使不良行為習慣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學校教育,教師面對著幾十個孩子,只能針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進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體教育,因時間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孩子的特點,容易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因此,家庭教育是小學生重要的德育途徑,它可以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
家庭教育是學校德育不可替代的。如今,有些家長認為自己有條件,總想把孩子送到昂貴的私立學校,希望通過擇校讓孩子能夠受到最好的教育。其實,他們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片面地認為“孩子的教育是學校的問題”,這是錯誤的觀點。孩子的教育是一個系統而龐雜的工程,其中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周圍環境的影響等等。私立小學教育也屬于學校教育,它不能等同于教育這個系統而龐雜的工程,更不能替代家長對孩子無私的關愛與耐心的教導。我認為,在小學階段“家庭教育”質量的優劣,才是孩子教育成敗的關鍵因素。
新時期,當地小學教師在重視校內德育的同時,做好學校德育與家庭教育的銜接工作。
不要因為學生家長文化素質不高,而影響孩子的成長輸在家庭教育的起跑線上,進而影響孩子未來發展。為了給當地小學生盡力創造良好的德育環境,為使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能夠在基層這片貧瘠的教育土壤里茁壯成長,作為當地教師在重視學校德育工作的同時,更要重視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的德育途徑。我們應有直面教育現狀的勇氣,勇于承擔并做好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銜接工作。
首先,校領導要重視小學校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引導教育工作者深刻認識學校育德工作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則改變“重智輕德”教育不良現狀。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學校德育工作具有全面性。既要考慮培養高智商的人才;又要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未來發展,更應考慮大多數提早步入社會的學生,應先教他們學會做人。隨著基層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盲工作的迅速推進,小學生德育意義尤為突出。
小學生德育具有“及時性、時效性”,應從小抓起。當地小學德育意義遠大于智育,學校應高度重視小學生德育工作。在具體工作中應以“德育為先、智育并重”的思路來抓小學生教育。從小學習良好的仁義道德,從小掌握基本的道德認知技能,從小學會辨別和認知善、惡、美、丑等言行舉止,如果學生出現問題要及時加以引導、教育其改邪歸正。在“重智輕德”的教育環境中,假如等到學生不能考入高校再回頭給他們育德,就好比讓一棵已經長歪了的大樹再重新讓它長直是不可能的一樣!
綜觀我國小學教育,但凡知名度很高的名校都既重視學生校內德育工作,在育德方面都做的很出色而全面。比如“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 北京市中關村第一小學、上海市世界外國語小學、西安大雁塔小學、四川省成都市實驗小學、甘肅省蘭州實驗小學”等等,這些名校無不都在倡議和實施育德育人的教育思想。
然后,要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對學校教育的影響。
如今,家庭教育的好壞不但影響孩子的成長,而且直接影響一個學校教育教學的綜合質量。現在有些知名度很高的學校,很重視學生家庭教育,在學生入學時不是考查學生而是考查家長的綜合素質。這,充分說明了家庭教育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很大!
家庭教育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武都城區小學的教育現狀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如江南小學、東江小學、鐘樓小學等學校,這些學校的學生大約有65%以上是從農村轉入的,這些小學生家長,多數一邊陪讀,一邊打工。對于孩子的教育雖然很重視,但自己在家不懂得很好的監管和教育,或沒時間監管,以致孩子在校內外的行為表現,學習習慣等都不是很好。有的家長甚至不主動配合學校教師的工作,這給學校教育工作帶來很多的麻煩!而眾所周知,蓮湖小學,特別是實驗小學,先不說這些學校的學生生員來自哪里,但是學生家長中大約有65%以上的是工薪階層,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但很重視而且在家很會監管和教育。所以,這兩所小學在教育教學等各方面遙遙領先于當地其他小學!
其次,努力做好校內與校外德育的銜接工作。
(1)學校創建有效家校交流的體制、機制,實現家校交流的有效性;(2)學校要創設有效家校交流的平臺,為家校交流提供便利;(3)教師要改革、創新與家長交流的態度和方法,構建和諧家、校聯系氛圍;(4)開好家長會,實現家、校交流的全面性和普遍性;(5)學校應加強與社區的聯系,創設校外良好的德育大環境;
最后,重視當地家庭教育的宣傳工作,做好當地家庭教育的指導、幫扶工作。
在武都城區,這個當地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小學生家庭教育整體不高。首先、部分學生屬于留守兒童,在家教方面缺失較多;第二、家教沒有現成的章法可循,小學生從接受教育開始,已沒有“公平”可言。學生家長文化素養及家教知識參差不齊,造成一校之內、校與校之間的學生受教育千差萬別。我們應重視家庭教育宣傳工作,做好家庭教育的幫扶工作,為當地家庭教育“鋪路搭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