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繼續教育研究論文

繼續教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05-28 04:02: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繼續教育研究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繼續教育研究論文

繼續教育研究論文:城鎮化建設繼續教育發展研究

[摘要]

邊疆民族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在給繼續教育發展帶來眾多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挑戰,對這些機遇與挑戰進行科學分析有助于探索繼續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有效路徑,實現繼續教育與邊疆民族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良性互動。

[關鍵詞]

邊疆民族地區;新型城鎮化;繼續教育

在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城鎮化不僅是其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破除其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舉措。邊疆民族地區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離不開來自各行各業優秀人才的支撐,在整體受教育水平普遍較低的現實條件下,大力發展繼續教育將是實現為該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依托。云南省作為邊疆民族地區重要的構成,其城鎮化是在“山區、民族、邊疆、貧困”四位一體的基本省情下推進的,具備邊疆民族地區城鎮化建設的典型特征。因此,選取云南省為代表,對其城鎮化進程中的繼續教育發展進行研究,闡述繼續教育享有的新機遇、分析繼續教育面臨的新挑戰、并以此為基礎探索繼續教育在云南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的發展策略,這對于促進邊疆民族地區“人的城鎮化”以及解決邊疆民族地區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出現的“城鎮化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農業轉移人口難以享有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務“”城鎮規模結構不合理”“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以及“城鎮產業發展支撐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邊疆民族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繼續教育發展的新機遇

(一)新市民的學習需求增大

隨著邊疆民族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新市民的學習需求在規模與內容上都在極速增長,這是繼續教育發展所擁有的最重要的機遇。近年來云南省在“守住紅線、統籌城鄉、城鎮上山、農民進城”城鎮化發展新思路的指導下,人口城鎮化增速明顯。據統計,2011—2013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36.8%上升到40.48%,年均上升12.3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從16.5%上升到27.2%,年均上升5.35個百分點。①按照2013年底統計數據(全省常住人口達4686.6萬人,全省戶籍總人口4604萬人)計算,云南每年新增576.4518萬常住城鎮人口和246.314萬戶籍城鎮人口,這些新市民進入城市之后迫切地需要融入新的生活,在生產技能、行為習慣、娛樂生活等方面都需要不斷的學習,這給云南繼續教育提供了非常廣闊的市場。

(二)政府政策支持

1.各級政府普遍重視“人的城鎮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處于城鎮化深入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關鍵時刻,中央政府在總結以往城鎮化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充分認識到雖然我國城鎮化建設已取得突出成就(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3.7%、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36%左右),但這仍然遠低于發達國家80%的平均水平,并且存在著諸如“大量農業轉移人口難以融入城市社會,市民化進程滯后”“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鎮化,建設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務水平不高,“城市病”問題日益突出”①等諸多問題,為了實現城鎮化的健康持續發展適時地提出“新型城鎮化建設”戰略。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明確指出“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充分肯定了“人的城鎮化”的重要地位,并將“以人為本,公平共享”作為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首要原則。而在云南省政府印發的《云南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也明確指出“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人為核心”,對“人的城鎮化”同樣非常關注。人的城鎮化就是指不斷提高人口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的市民化,而這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教育特別是繼續教育的支持。

2.各級政府關注繼續教育的發展

進入21世紀以來,“終身教育、終身學習與學習型社會”的理念在我國廣泛傳播,并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繼續教育作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踐行終身學習的重要途徑和實現學習型社會的重要依托在新形勢下引起了各級政府的普遍關注。一方面,在國家層面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不但制定了“繼續教育參與率大幅提升,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年參與率達到50%”宏偉的繼續教育發展戰略目標和繼續教育發展階段性目標“從業人員繼續教育由2009年16600萬人次增至2015年的29000萬人次,到2020年達到35000萬人次”②,并在第二部分發展任務中設專章對繼續教育進行規劃,提出“加快發展繼續教育”“建立健全繼續教育體制機制“”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等發展任務,對繼續教育的發展從國家層面上進行了科學規劃。另一方面,在地方層面上《云南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同樣的制定了繼續教育的發展目標,即“繼續教育參與率大幅提升,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年參與率達到45%③。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促進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同時也立足于地區發展實際設專章對繼續教育發展進行區域規劃。從以上政府文件可以看出,繼續教育的發展受到了各級政府的普遍重視,這給繼續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

(三)繼續教育體系逐步完善

1.政府辦學體系不斷優化

隨著“終身教育、終身學習、學習型社會”理念在邊疆民族地區的廣泛傳播,邊疆民族地區各級政府對繼續教育的關注程度逐年加深,在這些區域逐漸形成了“由國家教育部統籌、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門審批、各辦學單位實施教育”的繼續教育辦學格局,其中有政府主導的辦學形式有:開放大學、職工高等學校、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干部學院、教育學院、獨立設置的函授學院和普通高校所屬的成(繼)教院等多種形式。在云南省,經過建國后65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以高校成(繼)教院為龍頭,職業技術學院、教育學院、獨立設置的函授學院等為輔助,開放大學、職工高等學校、農民高等學校、管理干部學院等為重要補充的政府繼續教育辦學模式,政府辦學體系逐年優化。

2.市場辦學蓬勃發展

隨著邊疆民族地區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愈來愈大,而以政府為主體辦學的繼續教育由于體制、運行新模式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表現出專業設置較為死板、對社會需求反應過慢等問題,不能夠有效地滿足人們的學習需求。因此,在這一大背景下,邊疆民族地區在市場廣泛需求的支配下出現了大批的市場繼續教育辦學機構,各種民辦的培訓班、總裁班、證書班、職業學校層出不窮,極大地補充了繼續教育發展的不足。以云南為例,在2011—2014的三年期間,民辦中等職業學校招生人數由32358人增至41629人,三年來共增加9271人,平均每年增加平均每年增加3090.3人;而民辦中等職業在校生人數由原來的92234人增至102929人,三年來共增10695人,平均每年增加3565人。由此,我們可以管窺邊疆民族地區市場辦學之蓬勃發展。

二、邊疆民族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繼續教育發展面臨新的挑戰

(一)特色城鎮化建設挑戰繼續教育辦學模式

在邊疆民族地區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各地區依托自身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文化背景對城鎮化建設路徑進行不斷探索并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云南,人們也取得了眾多突出成果:其一、從全省國土面積94%為山區的實際出發探索出了一條獨具云南特色的“山地城鎮化”之路;其二、立足于城鎮化水平遠低于全國53.73%的平均水平的發展階段,提出要持續推進特色小城鎮發展,充分發揮小城鎮的能動性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其三、從省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聚集的實際出發,提出加強歷史文化名城(鎮村街)保護與發展,保護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維護文化的多樣性;其四、從25個少數民族聚集的現狀出發,提出積極推進沿邊和少數民族城鎮村寨發展,充分展現民族特色、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和邊疆繁榮穩定。如此眾多頗具特色的城鎮化發展模式給傳統的繼續教育辦學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戰,如何探索出與特色城鎮化發展模式相適應的繼續教育辦學模式成為邊疆民族地區在以后很長一段時期內繼續教育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二)少數民族人口城鎮化速度加快挑戰繼續教育的教學內容與規模

近年來,邊疆民族地區依托自身優勢逐漸探索出適合自身特色的新型城鎮化之路,城鎮化建設取得了突出成就,人口城鎮化速度加快。在云南,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以每年12.3%與5.35%①的速度增長,大量的農村人口涌進市區,他們原有的知識技能無法滿足新的生活,因此人們選擇參加繼續教育以提升自身的生存生活技能。在這些區域,由于少數民族聚集,這就使得繼續教育在面臨人口城鎮化快速增長挑戰的同時必須擔負起團結各民族共同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努力的使命。這一現狀是邊疆民族地區繼續教育在發展過程中不得不面臨的挑戰,如何在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的基礎上開發新的資源,以滿足來自不同民族與文化的“新市民”的學習需求是繼續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三)產業機構優化升級挑戰繼續教育專業設置

在邊疆民族地區進行城鎮化的進程中,人們逐漸認識到傳統的產城分離的發展模式是制約城鎮化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重大阻礙,因此不斷對產業發展和城鎮建設之間的“良性互動”模式進行探討,并及時的對產業結構進行優化布局。產業的升級直接影響了對不同專業人才的需求強度,這給繼續教育的專業設置提出了巨大挑戰。如何確保自身所開專業是“市場所需、人們想學”,這是邊疆民族地區繼續教育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面臨的又一個重大挑戰。

三、繼續教育服務邊疆民族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策略探究

(一)探索適應特色化城鎮建設的繼續教育發展模式

邊疆民族地區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是獨具特色的,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山地城鎮化模式“”特色小城鎮發展模式“”沿邊和少數民族城鎮村寨發展模式”等多種新型城鎮化建設模式。很顯然,成熟于平原地區和大城市的傳統繼續教育發展模式不能夠滿足特色城鎮化建設的需求。因此繼續教育為了實現自身與邊疆民族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良性互動,必須積極探索適應特色化城鎮建設的發展模式,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二)重視新市民特別是少數民族新市民的學習需求

新型城鎮化的關鍵在于“人口的城鎮化”。在邊疆民族地區人口城鎮化的進程中,大量來自農村的人員向城鎮流動,并決定在此長期或永久定居下去,這一大批新市民的融入給城鎮的各個方面帶來巨大的挑戰,繼續教育當然不能視而不見。因此,繼續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新市民特別是少數民族新市民的學習需求,從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出發不斷優化自身的課程與專業設置,切實地為邊疆民族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培養所需人才。

(三)關注民族文化的傳承

新型城鎮化的建設倡導城鎮要延續自身文化特色,反對走“千城一面”錯誤路線,這在邊疆民族地區顯得更為重要。在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的歷史任務面前,繼續教育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繼續教育的對象是邊疆民族地區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他們在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過程中創造和傳承著民族文化,因此繼續教育在服務邊疆民族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應始終關注民族文化的傳承。這不僅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應有之意,更是邊疆民族地區作為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的重點區域,維護國家文化多樣性與民族文化獨立的有效措施。

(四)注重與社區特別是少數民族社區的合作

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人們生活的幸福安康,而人們的幸福安康離不開所處社區的和諧發展。因此,邊疆民族地區繼續教育為了更好地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服務,必須重視與社區的合作,特別是少數民族社區的合作。少數民族社區的穩定發展關乎著各民族的平等團結和邊疆的和諧穩定,是不容忽視的重大問題。繼續教育在發展過程中應積極推動社區內教育資源的優化整合,調動社區成員學習的積極性,提升社區整體素質,為社區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服務。

作者:朱勝暉 寧莎莎 潘艾倫 單位:云南大學職業與繼續教育學院 云南大學人文學院

繼續教育研究論文: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機制研究

[摘要]

社會經濟的進步,特別是近二十年來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加之建筑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終身教育”這一概念在建筑行業的繼續教育中變得十分重要。這不僅要求建筑業專業技術在職人員要具備最前端的知識技能,而且更要求他們具備強烈的學習意愿,從而保持旺盛的競爭力和創新力。建筑類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創造力和專業技術水平。如何提高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機制的靈活性,從而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最大限度地提供便利,增強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學習的自覺性和效果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關鍵詞]

建筑業;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機制;靈活性

一、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的概念、意義及發展趨勢

繼續教育的概念源自于一個多世紀前,開始主要是指對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的再教育,后來逐步延伸擴展為“完成基礎教育以后的成人所進行的教育”。建筑類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是指對在建筑類專業技術崗位上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的,具有一定學歷和職稱的,以提高其專業技術水平和創造能力為目的的教育活動。建筑類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是提高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水平和創新能力,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促進建筑業健康、持續發展的保證。

二、影響建筑類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決策因素

建筑類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需付出精力和財力,也是自我消費的一種形式。因此,我們可以引入恩格爾消費者決策模式(下稱“恩格爾模式”)來探尋影響建筑類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決策因素。

(一)什么是恩格爾模式

恩格爾模式是目前為止消費者行為研究中較為完整、清晰的理論,此模式是由恩格爾、科特拉和克萊布威爾三人在1968年提出的,于1984年修正而成的理論。恩格爾模式共分為四個部分,即中樞控制系統,信息加工過程,決策過程和環境因素。恩格爾模式的研究認為,在有形、無形等因素的作用下,外界信息被輸入中樞控制系統,通過個人經驗評價標準、態度等過程的過濾加工,形成信息處理程序,對外部探索進行評估,進而形成決策方案。整個決策、研究、評估、選擇過程中,同樣要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最后產生購買過程,并對購買的產品進行消費體驗,得出是否滿意的論斷,再通過反饋進入中樞控制系統,形成信息與經驗,從而影響未來的購買行為。

(二)影響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因素的類別

1.心理因素:參加繼續教育的態度、動機等;2.個體因素:年齡、性別、收入、受教育程度等;3.環境因素:如社會價值觀、經濟狀況等。按照恩格爾模式的觀點,從消費者個體行為的角度來看,可以把這些行為分成兩個研究范疇:一是解釋性質的,主要研究受外在變量影響之后的建筑類在職人員參與繼續教育的個人態度等所產生的決策因素,借助多變量統計方法找出各因素對繼續教育行為的影響程度。二是反應性質的,如人口變量、情境結構等因素,這些因素由刺激和反應聯系起來。

(三)影響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的主要因素

1.能力因素:如現有經驗、工作能力、學歷背景等;2.家庭因素:如生活壓力、家庭經濟條件、居住地點、親人朋友的態度等;3.上級領導的態度:如支持與不支持的態度,單位考核、管理方式等;4.心理因素:如求知欲望、適應繼續教育的能力等;5.單位規定:在職人員繼續教育受單位規定的影響大??;6.單位期望:繼續教育是否符合單位需要,是否有利于集體的發展;7.社會輿論:社會輿論對于參加繼續教育的看法和觀念;8.工作因素:如工作時間、地點、性質等是否與繼續教育沖突等。根據進一步調查,影響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的決策因素按影響力大小排序如下:1.單位規定;2.工作因素;3.家庭因素;4.上級領導的態度;5.心理因素;6.單位期望;7.能力因素;8.社會輿論。

三、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提高繼續教育機制靈活性的必要性分析

(一)工作與繼續教育學習的矛盾不易解決

許多建筑類專業技術人員在單位中承擔著繁重的工作,加之家庭負擔重,難以抽出時間參加集中學習,而目前建筑類繼續教育又大都是傳統的集中授課的方式,形式老套、僵化,造成學員學習積極性差,常常處在應付或被動學習的狀態。

(二)功利心較強,重視程度不夠

有些建筑類專業技術人員認為,評職稱、加薪升職等功利性目標是參加繼續教育的唯一目的,認為繼續教育學習中的很多內容與實際工作沒有聯系,因此不能以正確和積極的態度對待繼續教育。

(三)繼續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單一,缺乏吸引力

現階段建筑類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大多采用“一個老師,一塊黑板,一本書”的傳統形式,無法滿足建筑科技日益發展變化的時代對繼續教育的要求。另外,繼續教育學習內容的實效性、針對性不強,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等因素導致繼續教育效果不理想。

四、提高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機制靈活性的對策、建議

要轉變以往對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的功利性認識,轉變不適應時代要求、不適合專業技術人員發展的繼續教育模式,建設靈活多樣的,形式新穎的繼續教育機制。

(一)提高對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加大資金投入

積極籌建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發展基金,堅持繼續教育經費由國家投入、單位出資和個人負擔相結合的原則。重點抓好建筑類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落實建筑類專業技術人才出國深造、定期進修等政策,完善在職進修、國際合作、交流掛職、崗位實踐等多途徑的繼續教育制度。

(二)建立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教師資格認證和選拔制度

優秀的師資隊伍,是搞好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的重要保證。建設一支專、兼職教師相結合的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隊伍是基本的發展趨勢。通過聘任來自建設工程一線的優秀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擔任繼續教育的教師,加強繼續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按照以兼職為主,專、兼職結合的方針,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滿足工程實踐及建筑科技發展革新的需要,提高繼續教育的實效性和靈活性。

(三)建立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教學評估機制

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機制,保證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更好地為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術素質服務。通過評估還可以發現僵化和薄弱環節,尋求教育教學規律,從而使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整體水平不斷提高。

(四)嚴格實行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登記制度并進行考核驗證

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登記制度是加強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知識更新,提升其專業技術水平的有力措施。同時,也是了解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業務能力的提高狀況,對他們進行科學管理的必要手段和措施。為此,要堅持、完善和嚴格開展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的登記、考核和管理,并將繼續教育登記作為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業務考核、升職加薪、職稱評聘的重要依據,推動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的終身化發展。

(五)創新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的模式,探索開展繼續教育的新途徑

1.改革傳統的集中面授方式,學習、借鑒、運用和豐富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方法。如,采用合作研究、情景模擬、學術技術交流、案例教學等形式,開展“集中+分散”的,靈活多樣的繼續教育活動。

2.研究、開發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繼續教育數據管理軟件,全面實現信息化。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發展遠程教育,向廣大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提供建筑行業主要專業和相關專業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擴大他們獲取專業知識和信息的途徑,為廣大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進行“終身教育”提供便捷、高效的學習條件。

(六)結合實際,探索建筑類專業技術在職人員的CEB繼續教育模式

CEB是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的縮寫,其含義可概括為“以能力為基礎的教育”。CEB繼續教育模式以滿足社會和產業界對繼續教育對象所需的職業能力為目標和評價標準,按照企業的實際要求開發課程并強調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以職業能力由易到難安排教育教學計劃。CEB繼續教育模式摒棄了傳統繼續教育模式以學歷文憑為目標,并將系統知識灌輸給學員的弊端,按照企業需求、學員的實際技術水平和能力進行個性化教學,能夠滿足時代對建筑類專業技術人才的要求。我國建筑業要培養出具有復合型知識體系和技能的技術人才,完全可以借鑒并靈活實施CBE繼續教育模式。

作者:張超 單位:聊城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繼續教育研究論文: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問題研究

摘要:

在進入新時期,我國會計制度改革持續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各類會計準則及法規相繼出臺,會計管理模式也有所更新發展,這都使會計從業人員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素質能力,以有效應對會計行業基于會計人員的高要求。本文圍繞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分析其重要性,探究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此基礎上,總結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為提高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提供參考。

關鍵詞: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問題;對策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各類經濟業務及活動趨于增多,在此趨勢下,社會行業對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能力有了更高要求。現階段,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是會計人員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會計工作環境,提高自身理論及實踐水平的重要途徑,但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也應得以研究及解決。

一、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當前階段,在社會各行業中,會計職能的重要性得以凸顯,而會計人員作為行使會計職能的主要載體,其素質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會計核算及會計監督功能能夠得到有效發揮,在此背景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就顯得必要且重要。具體地說,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必要性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我國近年來實施的各項會計新準則及新制度要得到有效貫徹落實,需要會計人員在遵循原有的會計準則的基礎上,對新準則及制度加強學習,及時消化吸收。第二,現代企業改革的深化和知識經濟的到來,使財會工作在內容及形式上趨于復雜,客觀上需要會計人員通過繼續教育,掌握必要的會計處理技巧。第三,各類會計信息問題頻發,反襯出我國會計人員素質能力存在一定的問題和缺陷,需要以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來對其從業行為加以規范矯正。

二、當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中凸顯出的問題和不足

1.基于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我國在2006年頒布實施了《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當前,多數會計人員能夠意識到繼續教育及培訓工作基于自身的重要性,能夠自覺參與到繼續教育中,但也有少數會計人員對繼續教育的重要性沒有給予相應的重視。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會計從業人員的部門領導將會計人員的職能簡單等同于記賬、報賬及報稅等,從思想上不重視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會計人員參與繼續教育的時間被壓縮。其次,會計從業人員將繼續教育視為自身職位晉升的渠道的現象較為普遍,盡管參與到繼續教育中,但沒有認真領會相關內容,繼續教育形式化嚴重。

2.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在內容及形式上過于單一化。

當前會計人員參與繼續教育的方式主要為網絡遠程學習,通過下載課件及參與網絡測驗的方式對繼續教育的成效加以考核。在這一教育模式下,雖然相應的教育課件質量有所保障,但過于單一化的教育內容及形式欠缺實效性和針對性,沒有認識到會計人員所處的單位和行業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由此也導致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標。而過于簡單的網絡考核,又為會計人員的舞弊提供了機會,考核的實效性大打折扣。

3.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市場較為混亂,師資水平高低不均。

在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實施方式上,主要有培訓和自學兩類。在培訓環節,一些不具備會計培訓資質的單位及企業通過開設會計人員培訓班的方式,擾亂了培訓市場秩序,導致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市場混亂。此外,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構在師資水平上也呈現出高低不均的現象,外加各類會計考試種類較多,使得相當部門也無法集中精力對會計繼續教育工作加以監管和整治,阻礙了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目標的實現。

三、提高當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水平的相關對策

1.轉變觀念,強化宣傳,提高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重要性的認識。首先,作為會計管理部門來講,其應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重要性加以明確,一方面,要與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構一起,結合我國出臺的各類會計準則及制度,制定出詳細的繼續教育內容及計劃,提高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另一方面,要聯合其他職能部門做好宣傳,強化企業及事業單位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重視性的理解和認識。其次,作為會計人員任職部門的管理者,應認識到會計人員在促進其企事業單位有序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轉變對會計人員的固有觀念,給予會計人員一定的時間參與繼續教育,在企事業單位內部形成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良好氛圍。第三,作為會計人員自身來說,其應積極響應國家相關的規定,自覺認真地參與到繼續教育中,以有效提高自身素質能力,為更好地應對復雜的會計工作內容。

2.豐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模式方法,注重教育成效。

要有效提高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成效,完成繼續教育的基本目標,應對當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過于單一乏味的教育方式加以補充和改革,在有效兼顧繼續教育內容和時間的基礎上,豐富繼續教育方式方法。一方面,應采用網絡教育和課堂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劃出培訓的重點和關鍵,結合培訓人員的來源、職務、需求,選擇合適的培訓方案和培訓方式。另一方面,要借助于信息技術,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教學方法進行整合,例如可以利用互聯網、多媒體、小組交流、案例探討、情境模擬等方式,使培訓內容及形式更加靈活多樣,既有效調動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學習的熱情,又能夠有效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3.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考核及評價制度加以優化。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考核及評價機制是鞏固及提高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成效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考核及評價制度加以優化。首先,要嚴格執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中涉及到的關于繼續教育考核的相關標準和指標,將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構的培訓權和考試權加以分割,由我國財政部門統一對繼續教育培訓人員進行考核,其考核結果與其本人的職務,崗位流轉掛鉤,從而起到強化會計人員學習積極性,凈化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市場的作用。其次,在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成果加以考核的同時,針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構也要開展相應的資質考察及篩選工作。在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構進行考核時,著重對其師資水平、培訓質量加以考察,獎勵資質優秀的培訓機構,處罰培訓資質不足,培訓質量差的培訓機構。

4.強化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市場的監督管理,提高培訓機構師資水平。

首先,在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中,要充分尊重會計人員的自主選擇,對會計培訓函授機構及會計培訓社會機構同等對待。其次,要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市場進行監管和疏導,一方面對培訓機構的軟硬件設施進行監督考察,確保其滿足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構進行季度及年度考核,為繼續教育培訓機構的有序競爭創造條件。其次,要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構的師資水平加以提高,以省為單位,開設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師資培訓進修班,集中培訓師資隊伍,通過教學評比,研討等方式,從整體上提高培訓機構師資水平。

四、結語

在新形勢下,社會企事業單位都經過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財務管理及會計人員的作用及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和顯現。針對當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會計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領導、會計從業人員自身應強化對繼續教育工作的認識,通過多種途徑,多方聯動,提高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為促進企事業單位持續發展提供會計人才保障。

作者:孫海麗 單位:凌源市非稅收入管理局

繼續教育研究論文: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設計研究

摘要: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聽障學習者通過網絡課程完成繼續教育學習成為可能。結合聽障繼續教育者的特點,從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的設計原則、內容設計、交互設計、頁面設計等方面對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的設計進行了初步探討,以期構建真正的聽障學習者無障礙網絡課程。

關鍵詞:

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設計

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殘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明顯低于普通人群,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殘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比例也遠遠落后。究其原因,與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的發展相對落后,接收殘疾學生的學校少、模式單一,殘疾人高等教育專業設置少、層次低,專業化的特教教師人數少、素質不高等無不相關[1]。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應運而生,在人道主義、全納教育思想的指導下,現代遠程殘疾人教育也逐漸得到人們的關注,信息無障礙的理念也逐步成為大家的共識。本文針對聽障繼續教育者的特點,對聽障網絡課程的設計進行了初步探討,以期通過真正的無障礙網絡課程,優化聽障學習者的繼續教育學習。

一、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的界定

網絡課程是在各種課程理論、教學理論、學習理論的指導下,以課程目標為導向,以網絡技術為支撐,按照一定的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某門課程的內容、資源、活動、評價、支持等的總和。網絡課程具有開放、共享、自主、協作、交互等特點,特別適合時空分離的學習者參加學習。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是指為達到課程目標,針對聽障繼續教育者的特點而專門設計的,旨在幫助參加繼續教育的聽障學生學習,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的總和。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豐富了聽障學習者有效學習的方式,為聽障學習者架起了通向未來的橋梁。聽障網絡課程設計與普通網絡課程設計相比,對設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聽障網絡課程設計不僅要遵循一般網絡課程設計的基本理論,而且要特別關注聽障學習者的特點,針對他們的特點設計、選擇、組織、呈現課程元素。

二、聽障繼續教育者的特點

分析聽障繼續教育者的特點,是有效設計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的前提。

(一)一般聽障人員的特點

聽障人員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聽力嚴重受損或喪失,以致聽不清或聽不到聲音,不能通過自然聲音符號進行交流與溝通的特殊人員[2]。聽障人員由于聽力受損,在性格、心理、認知方式、行為表現等各個方面都存在不同于常人的特點。首先,缺陷補償理論認為,一個人在某個方面存在缺陷,就會在其他方面得到補償。聽障人員由于聽力受損,視覺功能則相對強大。研究表明,聽障人員的觀察力敏銳,模仿力強,但他們整體認知能力不高,以形象思維為主,語言能力發展緩慢,理解力不強,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差。與此同時,聽障人員雖視覺功能強大,但由于易產生視覺疲勞,大多數聽障人員注意力不夠集中,視覺分配能力和穩定性不高,注意力的轉移不夠靈活。其次,在性格與情感體驗方面,大多數聽障人員由于身體的缺陷,均不同程度的表現出孤僻、自卑、敏感、多疑且自尊心強、意志力薄弱、自我效能感低、依賴性強等性格特點。由于交流方式單一,大多數聽障人員人際交往圈子小且單一,對社會的信任感差,對事物的認識比較膚淺,社會適應能力差。

(二)聽障繼續教育者的網絡學習條件及需求分析

參加聽障繼續教育學習的學習者大多都是??啤⒈究破瘘c的在職人員[3],據調查[4],聽障學生上網基本普及,他們大多數上網方便;上網頻率較高,95%以上的人每周都有3次以上的上網機會;上網形式多樣,手機上網已被聽障學習者普遍接受;不少聽障學生具有較強的網絡自主學習能力,對當下流行的主流網絡文化具有一定的認識。大多數聽障學生上網是以學習和聊天交友為主,他們渴望通過網絡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渴望通過網絡擴大自己的交際圈,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時,他們愿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和經驗,由于受身體缺陷和生活環境的影響,他們渴望學到更多實用性的知識與技能,特別關注殘疾人就業方面的信息。目前,對于特殊教育領域而言,網絡上雖然有一些特殊教育網站,但是這些網站呈現的大多是單位介紹、資訊、新聞類的信息,平臺資源建設不足、個性不強、網絡功能不完善且內容陳舊,更新遲緩。針對特殊人群,尤其是聽障繼續教育者的學習資源嚴重匱乏。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看不懂無字幕的視頻和缺乏網絡歸屬感是在使用網絡過程中遇到的最棘手問題。因此,優化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的設計,為聽障繼續教育者創造一個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設計

聽障繼續教育者身心的特點以及聽障繼續教育者網絡學習的條件和需求決定了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的設計要求。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要依據課程目標,根據聽障繼續教育者的特點,進行專門、專業化的設計。

(一)設計原則

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的設計,要針對聽障繼續教育學習者的特點,遵循一定的原則。

1.缺陷補償與適度的原則

聽障學生聽覺受損,視覺發達,在進行網絡課程設計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正確運用缺陷補償原則,揚長避短。針對聽障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差的特點,更多地借助直觀、生動的圖片、視頻、動畫等形式表達抽象概念,運用色彩元素突出重點、難點等。另一方面,凡事都要有度,過猶不及。研究表明,聽障人員所獲得的感知形象往往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大量與課程內容無關的裝飾性元素會引起聽障學生的無意注意,影響學習效果[5]。

2.直觀與抽象相結合的原則

直觀要求將知識以形象的方式展現,注重的是感受;抽象要求將知識向縱深引導,注重的是理解和概括。掌握知識不是對事物表象的簡單記憶,必須從大量的直觀材料中去提高、概括和抽象[6]。聽障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較差,但這并不意味著就不需要發展聽障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恰恰相反,我們在進行課程設計時,要充分利用聽障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的特點,通過直觀、形象學習的同時,指導學生積極思考,逐步擺脫具體形象的限制,不斷發展聽障學生的抽象和邏輯思維。

3.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原則

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是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教學中應用的最基本要求。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的科學性,一方面是指學科內容的準確性,另一方面是指內容表現手法和頁面結構設計的科學設計,是網絡課程設計的前提和基本要求。技術性是指網絡課程要有效利用教學設計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為網絡課程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藝術性是科學性與技術性的辯證統一,是為科學性與技術性服務的,是網絡課程的品質保障。

(二)內容設計

我們在進行網絡課程的設計過程中,首先要考慮“選擇什么樣的內容”、“如何呈現所選內容”等問題[7]。聽障繼續教育的教學內容除了要求能反映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成果與未來趨勢外,應特別關注聽障學生的社會需求,選擇他們能力所及的學習內容,如為他們提供電子商務方面的課程,幫助他們在信息社會實現自己的價值。網絡課程是基于Web的課程,能夠充分利用文本、圖片、動畫、視頻等多媒體元素表現課程內容。但是對聽障繼續教育者來說,課程內容的設計有其獨特的要求。

1.文本設計

文本是網絡課程最基本的元素,通過文本,可以給學習者提供大部分的學習內容,高效、信息含量大是文本最顯著的特點。聽障學生由于聽力受損,語言能力差,理解力、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能力不強,大片段、抽象的文本會加重聽障學生的學習負擔,久而久之,會使大多數聽障學習者感到枯燥、乏味,再加上他們的意志力、自我效能感差等特點,部分聽障學生會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的文本設計要重視文本形式的直觀和文本內容的直觀設計。研究表明,聽障人員在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時間注意文字本身(識別符號),因此,文本形式的直觀要求網絡課程中的文本應給人和諧的美感,在字體、顏色等方面要避免粗枝大葉,在文字段落上應避免沒有重點的長篇大論。文本內容上的直觀要求對抽象概念的文字描述上,盡量結合與聽障學習者生活、工作、學習密切相關的案例、場景,運用比喻、聯想等方式,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同時,要有利于聽障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2.圖片設計

戴爾的“經驗之塔”理論認為,學習知識是一個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結合的過程。我們總是傾向于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學習內容。圖片的直觀、生動等特點,一方面能夠吸引學習者的眼球,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將抽象概念具體化,有助于學生理解學習內容。對于聽障學生來說,更毋庸置疑。然而,在網絡課程的設計中,并非圖片越多、越花哨越好,恰恰相反,若不能正確利用圖片,會適得其反。在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的圖片設計中,首先要堅持適度的原則。只選對的,不選花哨的;只選有相關的,不選無關的。其次,堅持系統性和整體性的原則。對于一些必要的、能夠輔以文字內容幫助學習者理解的照片,也應注意文字內容與圖片內容的整體性。第三,堅持簡潔明了的原則。圖片內容、圖片的呈現方式都應簡潔明了,文字包圍式的圖片呈現方式會給聽障學習者帶來意想不到的困難。

3.動畫設計

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中的動畫是指通過動畫制作軟件制作的逐幀播放的一系列畫面或畫面與聲音的組合。通過動畫,可以模擬現實場景,以更加直觀和生動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激發聽障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中的動畫在設計上應該盡量做到簡單清晰,動畫的內容要充分體現學習內容,無關的裝飾性、趣味性動畫不利于聽障學習者的注意力集中。此外,動畫的制作要根據內容,合理使用人機交互,方便學習者自由控制學習進度。

4.視頻設計

對于大部分網絡學習者而言,視頻是最好的學習資源,其集圖、文、聲、像于一體的特點,能夠充分調動學習者的多種感官。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中的視頻資源應針對聽障學習者的特點,從畫面、字幕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設計。首先,聽障網絡課程的視頻畫面應多拍近景和特寫,聽障學習者通過觀察畫面中人物的表情、唇型等,能夠更好地理解講授內容。其次,對于操作類的課程,可以以實際操作為主,在演示操作步驟的同時,應在畫面適當的位置增加文字提示,且文字提示的時間應早于操作時間,便于學生能夠提前了解接下來的學習內容。第三,由于聽障學生存在聽力障礙,注意力的分配比較困難,所以,聽障網絡課程中的視頻,要特別注意手語、字幕、畫面的有機配合。對于簡單的內容,可以考慮用手語的方式,對于專業性比較強的學習內容,建議用畫面(錄屏)加字幕的方式。對于字幕的要求并不是要把說話人說的每一個字都呈現出來,而是有選擇的根據畫面內容加配字幕,字幕的字體、顏色應符合視覺規律,避免視覺疲勞。此外,要充分考慮聽障學生文字閱讀時間長等特點,特別注意畫面、字幕、手語的節奏,給學生預留必要的思考時間。第四,為了方便聽障學生反復觀看,視頻的時間設計要具有可控性。第五,選擇大眾的播放格式,保證播放器使用的無障礙。第六,視頻長度不宜過長,結構完整、重點突出的微視頻是聽障網絡課程視頻設計的不二選擇。

5.音頻設計

盡管聽障學習者聽力受損,但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工耳蝸技術的日益成熟,他們當中也有不少學習者能夠借助助聽器聽到聲音。因此,聽障網絡課程中的音頻應經過特殊處理,如進行數字化降噪、采用雙聲道等,使之與視覺元素緊密結合,加深學生記憶,優化學習效果。

(三)交互設計

沒有交互就沒有網絡教育的質量保證。網絡課程的交互設計可以從學習內容、學習支持、教學策略、教與學活動四個方面入手。本文主要從學生學習活動設計和學習支持服務設計兩個方面加強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的交互設計。

1.學生學習活動設計

聽障繼續教育網絡課程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應結合聽障學生的特點和學習需求,合理選擇活動內容,有效運用教學策略,采取多樣化的活動形式。對于實踐性、實用性比較強的課程,可以選擇典型的課程案例,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并根據案例制作新的作品、完成新的項目等,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性以及學以致用的能力。在課程測試的環節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采取分層的策略,對于文化基礎好、認知水平高的學習者可以為其設置難度大、實踐性強的綜合項目,引導他們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基礎上完成學習任務;對于底子弱,認知水平低的學習者可以采用程序教學的方法,將復雜的問題分解成小步子、由易到難的問題序列,引導學生逐個攻破,并注重及時給予學生積極的反饋,確保學生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

2.學生支持服務設計

聽障繼續教育學習者主要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參加網絡課程的學習,聽障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勢必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因此,網絡課程需要為聽障學習者提供解疑答惑的渠道,如答疑系統、在線QQ、電子郵件、論壇、自動答疑庫等。網絡課程的管理者或教師應盡量及時回復學習者提出的問題,及時掃清學生的學習障礙。重視聽障學習者的學習過程管理,通過技術手段幫助聽障學習者標注網絡課程中已學、未學以及正在學習的學習內容。通過為聽障學習者提供學習支持工具,如標注等,幫助聽障學習者根據自己的情況,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此外,在網絡課程的設計過程中,要注重人文關懷,開辟一定的空間,滿足聽障學習者聊天、交友的要求,讓每一個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歸屬感。

(四)頁面設計

頁面是網絡課程內容的載體,頁面設計是保證聽障學習者能夠準確獲取學習資源、積極參加學習活動、進行有效學習的關鍵。整個網絡課程要做好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避免無效鏈接,確保頁面與頁面關系的正常化。首先,網頁設計要遵循自左向右、由上而下的視覺習慣。同時,有關研究表明,人們在觀看平面圖像時,對右上方位置的信息記憶尤其深刻。因此,做好導航設計和學習指南設計的同時,要把導航和學習指南放在學習者易于獲取的位置。其次,聽障網絡課程的頁面大小要適宜,頁面設計應力求精簡,過于復雜的頁面設計不利于聽障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正確判斷。第三,由于聽障學習者獲取信息的途徑主要靠視覺,因此,聽障網絡課程的色彩設計非常重要。頁面的背景色應選擇對人眼刺激小、能夠緩解人眼疲勞的淺藍、淺綠等冷色系色調,重點部分可選擇具有刺激作用的暖色系色調。第四,頁面中文字的大小、字體等的設計應具有層次性,相同層次的文字應盡量做到整齊劃一。

作者:梁膠東 鄒燕 單位: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 山東廣播電視大學

繼續教育研究論文:執業藥師繼續教育水平研究

摘要

分析我國執業藥師的從業現狀,指出執業藥師在培養及繼續教育過程中,應充分發揮高校和網絡等各種途徑的作用,在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加快課程體系改革,加強繼續教育中臨床類知識的培訓,發揮網絡繼續教育優勢,建立繼續教育效果評價體系,做好執業藥師的繼續教育工作,不斷提高依法執業能力和業務水平。

關鍵詞

執業藥師;繼續教育;途徑

我國從1994年開始實行執業藥師資格準入制度以來,執業藥師的數量和質量都有明顯提高,但由于與國外相比基礎較差,施行時間較短,執業藥師隊伍的人數、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距離現實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根據國務院2012年1月12日頒布的《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要求,我國將配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制訂實施執業藥師業務規范,推進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工程,提高執業藥師整體素質,推動執業藥師隊伍發展。同時在《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取得《執業藥師資格證書》的人員每年須自覺參加繼續教育,并完成規定的學分?!鞭k法還規定“具有執業藥師資格人員每年參加執業藥師續教育獲取的學分不得少于15學分,注冊期3年內不得少于45學分。”但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我國的執業藥師繼續教育仍存在一定的問題。

1中國執業藥師現狀

1.1執業藥師社會需求量大

根據《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中所提出“新開辦零售藥店均需配備執業藥師”、“2015年零售藥店和醫院藥房全部實現營業時有執業藥師指導合理用藥”的明確目標,否則取消售藥資格。根據中國藥店管理學院2012年的調查,按照一店一“藥師”的要求,即使所有執業藥師都配備到藥店中去,仍然有18萬左右的缺口。

1.2執業藥師社會認知度差

雖然中國執業藥師需求量很大,但是執業藥師社會認知度差,地位尷尬?!夺t藥經濟報》在上海做了一個關于用藥安全關注度的調查,調查顯示,群眾雖然對用藥安全很關注,但是對藥店中的執業藥師了解甚少,大部分的病人去藥店只知道有藥店服務人員為其服務,但并不關心為其服務的是否為執業藥師;另外大部分人都認為執業藥師確實比普通店員更懂得用藥知識,仍把所有的藥師當成賣藥的。因為醫院和藥店的藥劑師工作仍然是以藥品供應為中心,也導致公眾對執業藥師的認識有偏差,認為執業藥師只是“藥店營業員”和“處方調劑人員”,甚至僅僅是推銷藥物的營業員。

1.3執業藥師職業素質不高

執業藥師的主要工作為處方審核,指導合理用藥等,以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為了能夠勝任這份工作,執業藥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技能。如前文所述,目前執業藥師存在地位尷尬等方面問題,除了與社會認知度不高等外界因素有關以外,與其自身素質也密切相關。目前,美國、英國、日本等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執業藥師的準入門檻基本上是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學歷,且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的藥學人員。而我國,根據《執業藥師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和獲準在我國境內就業的其他國籍的人員具備5個條件之一者,就可申請參加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其中最低要求是取得中專學歷,從事藥學或中藥學專業工作滿一定年限。從這個規定可以看出,我國執業藥師的學歷門檻要求極低,只要有藥學背景的人員,從事藥學相關工作,都能參加執業藥師考試,通過考試即可取得執業藥師資格,這就造成了我國執業藥師的知識層次存在較大的差別。所以,我國取得執業藥師資格人員的學歷結構、技術職稱、知識結構、工作能力、自身素質等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基于這些差異以及藥師平時相對狹隘的工作內容,執業藥師迫切需要繼續教育以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適應工作需求。

2提升執業藥師繼續教育水平的途徑

2.1充分發揮高?,F有課程資源優勢

開設藥學專業的高等院校有著眾多藥學知識豐富的專任教師,也有網絡和地域資源能夠開展形式豐富的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可以成為我國開展執業藥師教育的中堅力量。高等學??梢蕴峁┈F有的課程資源,如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微課等網絡教學資源,供這部分藥師學習,提高執業藥師隊伍的業務水平和能力。高校應注重發揮現有課程體系的作用,特別是精品課程的作用,向執業藥師開放網絡課堂,建立合理的管理體制及學分計算方式,為低學歷、非藥學專業畢業或畢業時間長的執業藥師提供學習便利,提高執業藥師隊伍的素質。對于那部分學歷較低、藥學專業知識結構不完善的執業藥師,在繼續教育的時候,充分利用基礎課、專業課的教師、教學資源,查漏補缺,側重加強知識結構的完善。

2.2加強繼續教育中臨床類知識的培訓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本科院校不斷擴招,預計到“十二五”末,新增執業藥師將以本科及以上畢業生為主,執業藥師隊伍中,本科及以上學歷者的比例將逐年提高。這部分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的藥學專業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的課程設置上主要以化學為主,即使學了藥理、藥劑、藥分等專業課程也滿足不了現在臨床藥學的需求。執業藥師要指導臨床合理用藥,但是其大學課程體系中,臨床專業知識匱乏,導致部分藥師甚至連基本的病歷、化驗單都看不懂,無法指導臨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藥。所以,高校必須要對高等學校藥學專業的課程進行改革;對于已經獲得執業資格的藥師,在每年的繼續教育中,除了要加強藥學知識的培訓以外,還要強化臨床藥學知識的學習,彌補執業藥師的知識缺陷,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組織執業藥師進行臨床實習。

2.3加強執業藥師網絡繼續教育資源建設

系統的繼續教育課程、便捷的繼續教育課程學習途徑是獲取臨床醫學和藥學專業知識的重要因素。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展,在互聯網上開發豐富和系統的繼續教育資源,加強網絡執業藥師繼續教育課程的建設和資源整合,必將有力推動繼續教育工作快速發展。西方國家如美國早已通過其先進的網絡技術,組織各種培訓和學術課程進行藥學繼續教育。中國起步較晚,但目前也已經建成了許多相關網站,如國家級遠程醫學教育網雙衛網,解放軍濟南軍區總醫院藥學信息網站《臨床藥師》,另外,還有很多的交流、討論版,如國內最大的醫藥學交流平臺丁香園,再有創建于2001年的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學術站點之一,小木蟲論壇。這些網站會員主要來自國內各大院校、科研院所的博碩士研究生、企業研發人員,這里擁有旺盛的人氣、良好的交流氛圍及廣闊的交流空間,已成為聚集眾多科研工作者的學術資源、經驗交流平臺。內容涵蓋化學化工、生物醫藥等學科,除此之外還有基金申請、專利標準、留學出國、考研考博、論文投稿、學術求助等實用內容。在這里執業藥師在工作中有任何疑問,可以獲得大家的幫助,為解決臨床藥師工作中的問題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平臺。

2.4建立執業藥師繼續教育評估制度

培訓效果是檢驗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優劣的關鍵。執業藥師繼續教育課程分為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拓展課和研討課四種,每種類型課程的性質不同,評價體系并不相同。所以應當對每種課程進行分析,建立相應的評估制度,以促進執業藥師繼續教育水平的提升。培訓效果分析是培訓體系中最終的成果檢驗過程,能夠起到檢驗培訓實際效果、驗證培訓內容和培訓科學性的作用。實際工作中,培訓效果大多數情況下難以量化衡量,所以培訓效果分析一直是培訓工作中的難點。但從總體來看,可以嘗試建立以定量衡量為主,采用四級評估法,進行培訓效果的檢驗:培訓效果第一級———滿意度(Satisfaction),即學員在課程結束時對于課程整體設計和教授方式的滿意情況。這僅僅是一個微小的開始環節,通過調查問卷就可以解決。培訓效果第二級———學習度(Learning),即學員是否真的掌握了傳授的內容,這種方式比較直接,一般考試、面試和課程案例研究就可以完全測評出學員的知識掌握情況。培訓效果第三級———應用度(Adoption),即學員多大程度地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工作實踐中了。培訓效果第四級———績效改善度(Performance),即學員多大程度地通過自己的知識運用提高了自身和組織的績效,一般可以應用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來回顧在培訓前后員工的績效變化程度。執業藥師在培養及繼續教育過程中,應充分發揮高校和網絡等各類媒介的作用,在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加快課程體系改革,發揮網絡繼續教育優勢,建立繼續教育效果評價體系,做好執業藥師的繼續教育工作,不斷提高依法執業能力和業務水平,認真履行職責,維護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使執業藥師始終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以患者和消費者為中心,開展藥學服務,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有效、經濟合理,為我國培養更多、更好的能與國際接軌的執業藥師后備軍。

作者:俞迪佳 單位: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藥學院

繼續教育研究論文:少數民族教師繼續教育研究

一、教師繼續教育

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專業發展的組成部分,是指對取得教師資格證的在職教師進行的思想政治和專業素質等方面的培訓,旨在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思想政治素質,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提高教育教學成效。初級中小學少數民族漢語教師是針對我國各少數民族學生進行漢語教學的民族教師,本質上是在充分掌握漢語的基礎上以漢語為第二語言進行教學。基于其特殊地位和性質,初級中小學少數民族漢語教師比一般漢語教師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他們掌握本民族的語言,熟悉本民族的文化,對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差異、語言遷移、習得偏差等方面都更能隨機應變,靈活處理。然而,在教學實踐中,初級中小學少數民族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普遍存在漢語專業知識不過硬,教育教學技能不夠強,現代教育技術不熟悉等問題。因而,對初級中小學少數民族漢語教師進行富有實效的繼續教育就顯得格外重要。

二、初級中小學少數民族漢語教師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繼續教育缺乏針對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7號)》,接受繼續教育既是廣大教師的權利,也是義務,廣大民族地區的漢語教師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在現行的體制下,教師是繼續教育成本的直接承擔者,廣大教師在繼續教育的形式、內容、時間等方面的個性需求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繼續教育的組織實施靈活多樣,針對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學科,不同的教師采取不同的繼續教育方式。但從現行的繼續教育模式看,繼續教育更多的是針對地區,針對學校,基本上沒有基于教師的人本需求,廣大教師基本上沒有選擇的機會。有的教師希望參加更高級別的繼續教育,但此類教育又對教師的學歷、職稱提出了明確的限制。有的教師已經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也參加過不同層次的培訓,但依舊要參加統一安排的基礎性培訓,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

(二)繼續教育缺乏實效性

雖然教師繼續教育讓部分教師提高了基本功,比如三筆字、普通話、信息技術的使用等方面。但更多的教師則認為,繼續教育不過是走形式,跟教學現實的需求有差距。少數民族學生需要提高漢語聽說讀寫的能力,教師需要掌握切實的技巧。但繼續教育課上,授課教師講的內容并沒有能夠給廣大少數民族漢語教師帶來多大的實用。繼續教育結束后,初級中小學少數民族漢語教師仍然只有憑自己的教學經驗,甚至是摸著石頭過河,教學效果始終不理想。筆者認為,導致繼續教育實效性不強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第一,盡管大多數培訓者都是該領域的專家學者,但仍然不排除部分培訓者教學實踐經驗不足所帶來的問題。目前,少數民族漢語教師的實訓者主要由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專家學者組成。部分實訓者在培訓中存在培訓內容陳舊老化,培訓方式呆板單一,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等等問題,很難讓參加繼續教育的少數民族漢語教師真正學有所得。第二,教育內容陳舊,理論與實踐脫節。實訓者培訓中講授的內容多是死板的教學理論,甚至嚴重過時。這些理論不能為廣大少數民族漢語教師提供實際可操作的技巧性的東西,也無法讓參加繼續教育的教師將這些理論轉化為教學技能,更無法讓廣大教師將其內化為自身的素養。第三,繼續教育形式單一。在建構主義理論的影響下,西方國家早已將課堂更多地交給了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的地位由傳統的講授者、灌輸者變為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學生自覺建構的協助者。在我國廣泛推進的新課程理念也有類似的要求。但少數民族漢語教師在參加各種繼續教育時,普遍認為形式太過單一。培訓課堂仍然以講授者為主體,很多培訓基本上是一講到底,參訓者沒有實質性地參與,充其量也就只起到了陪襯的作用。培訓者多半也不了解參訓教師的需求,基本上都是大而化之地講授。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學科,不同的教師應有不同的繼續教育形式。在信息化程度低的鄉下,不應當采用遠程教育的模式;在資源豐富的城區,繼續教育的形式更應當多元化,不應局限于某種單一的形式。第四,繼續教育考核不力。有培訓就應該有考核,沒有考核就無法反映培訓效果。對于當下的培訓,不少少數民族漢語教師都認為是在走形式,或者為了完成上級部門的任務,或者是為了湊足課時。因而,不少培訓基本沒有考核。有的多半也是所謂的“考查”,或者“課后論文”。還有的考核的時間和形式安排不合理。一些技能性的培訓,參訓這不是培訓結束后就能掌握的;一些教育理論,教師也不可能再短時間內熟練地運用在教學當中。關鍵要看教師參訓后取得的實效,而不是參訓者得到的分數越高,培訓的效果就越好。繼續教育不能空談理論,更要講求實效。

(三)經費保障有待加強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7號)》規定,教師繼續教育的經費以各級政府財政撥款為主,同時,多渠道籌措,在地方教育事業經費中專項列支。但是,隨著漢語教學力度地增大,初級中小學少數民族漢語教師培訓力度地增大,繼續教育經費的保障遇到了不少問題。有的培訓需要教師自己出錢買單,教師為了職稱評定,年度獎懲又不得不掏錢。

(四)教師參訓積極性不高

不少初級中小學少數民族漢語教師認為,繼續教育只不過是為了完成上級部門的任務,并沒有認識到參加繼續教育是自己的義務,同時也是一種權利。當然,客觀來講,培訓實效性差,個人缺乏自主選擇權,繼續教育與工作矛盾等問題也確實存在。此外,工作和繼續教育的矛盾也比較突出。初級中小學少數民族漢語教師的繼續教育有學時的規定,教師平時都有教學任務,因而繼續教育多安排在節假日。這就造成了培訓時間過于集中,培訓內容過多,培訓難度大的問題。有的教師平時教學任務重,工作中已經非常勞累,再占用休息時間來參加繼續教育,心中確實不大情愿。

三、完善初級中小學少數民族漢語教師繼續教育的策略

針對初級中小學少數民族漢語教師繼續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

(一)完善組織領導,加強監督管理

初級中小學少數民族漢語教師的繼續教育是一個系統性極強的大工程,為有效完成這項關系到整個民族地區的事業,需要各級政府部門的堅強領導,需要各主管部門的有力組織,需要廣大初級中小學少數民族漢語教師的積極配合和主動參與。政府要發揮組織領導的作用,加強協調,完善監督,保障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保證繼續教育取得實效。各級各類學校應嚴格貫徹落實相關文件和會議精神,大力支持初級中小學少數民族漢語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理論與實踐結合

當下的繼續教育普遍存在理論與少數民族漢語教師的教學實踐脫節的問題,對此,實訓者和主辦機構都要多深入教學一線,采取多種方式廣泛調研,認真聽取一線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線初級中小學少數民族漢語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多了解少數民族漢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認真研究分析調研信息,準確定位存在的問題,結合有關教育教學理論尋找有效的解決措施,在培訓中做到有的放矢,為廣大參訓教師提供切實可行的措施,增強繼續教育的實效性。

(三)認真挑選組織實訓者

要保證初級中小學少數民族漢語教師的繼續教育真正取得實效,要讓廣大參訓教師確有所得,首先必須保障實訓者的素質,倘若實訓者的素質都不高,一切都是空談。當下的繼續教育中,有的實訓者照本宣科,空談理論,大話連篇,不可能給參訓教師多少實惠。在實訓者中應當引入競爭或聘任機制,對于不能勝任,或者參訓教師反映強烈的實訓者應當停止其實訓工作。

(四)改進模式,豐富方式

當前,初級中小學少數民族漢語教師的培訓模式以培訓機構模式和高校模式為主,這兩種模式都是以實訓者為本,而不是以廣大參訓教師為本,嚴重忽視了廣大參訓教師的實際需求。高校模式下的培訓偏重理論,對教師亟需的東西研究少,不能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培訓機構為本的模式在師資力量、時間安排等多方面都存在缺陷。因而,初級中小學少數民族漢語教師的培訓應當選取一種更為恰當的模式,首先派選人員深入基層學校,深入教學一線,認真調研,了解情況,聽取一線教育工作者的意見,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再根據培訓計劃,聘請適合的專家學者,或者一線教師進行有效培訓,避免理論與現實脫節的問題。其次,還要改革培訓方式;改變當下繼續教育中一講到底的傳統灌輸式培訓;采取案例式、調研式、體驗式、觀摩研討等多種方式,靈活多變地適應不同的培訓需要,增強培訓的效果。針對西部地區教育資源相對缺乏的問題,可以廣泛利用發達的現代遠程教育技術,突破空間和地域的限制,實現與發達地區的資源共享。各級培訓機構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為廣大參訓少數民族漢語教師提供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和平臺,推動少數民族漢語教師的繼續教育朝著現代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作者:許曉娟 許海軍 單位:西南大學人文學院 和田地區實驗中學 和田師范??茖W校

繼續教育研究論文: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研究

一、受訓者的個體特征

受訓者特征指影響受訓者學習效果的受訓者個體特征。受訓教師的培訓態度、動機極大地影響著培訓學習的效果。如果受訓教師參加培訓是抱著一種“既然讓我去,那么去學學也沒有什么壞處”心理,或是只希望通過培訓獲得一個證書或取得相應的學分,以便將來能因此獲得晉升或技術職稱的提高,而沒有去思考學過之后如何把受訓所學用來改進自身的工作行為的話,這樣的動機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削弱培訓的實效性。即使某些受訓教師主觀上愿意積極參加培訓學習,但是由于缺乏培訓所要求的基本技能或知識準備,因而只能進行一知半解而非深度理解的學習,這同樣會削弱培訓的實效性。

(一)培訓動機

培訓動機指參加培訓學習的內在驅動力,表現為受訓者在培訓學習活動中心理與行為情態。培訓動機影響著受訓者的培訓積極性,不同水平的學習積極性又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效果。教師參加培訓學習的動機強度取決于受訓者個體對于參加培訓能夠帶來的結果能滿足個人需要的價值與意義的判斷,以及自己取得這些結果的可能性的判斷。對受訓教師而言,其個人需要是多元化的,但教師普遍珍視的一些需要有:提高教學成績的需要;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需要;得到獎勵的需要;興趣的需要。如果參加培訓所帶來的結果能夠滿足上述需要,且受訓者認為通過個體努力能夠取得這些結果的話,受訓者參加培訓的動機就高。成人學習理論的研究也指出,成人具有一種實用主義的學習傾向。即對直接與工作或生活相關的主題感興趣,當學習的主題與內容可應用于其工作或其他有價值的實踐活動時,他們才有學習的動力。然而,現實情況是,教師培訓既沒有嚴格的學員學習評價,也無法滿足教師的興趣,更無助于提高教學成績,且在解決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教育教學實際問題上也無法提供操作性的建議,唯獨參加培訓能夠獲得相應的學分對教師還有一點直接利益,因為這往往與教師的職稱評定與職務晉升有關聯。對教師追求專業發展的理想的需求調查中,平均60%的教師有比較強烈的專業發展需求。然而這些教師中的大多數并沒有把培訓作為一個滿足自己專業發展需求的途徑。這表明,許多培訓無法真正滿足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成人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內部,如興趣、成就需要等,而不是外部,如各種獎勵措施等。因此,在培訓無力滿足教師的內在需求的情況下,僅僅靠培訓學分這項激勵措施往往無法激起受訓教師強烈的學習動機。受訓教師是否取得學分往往與出勤率、作業完成與否等較為簡單的量化指標有關,至于受訓者學得怎么樣,是否達到了預期的學習目標則很少被理會。在這種培訓目標價值較小,且不需要什么努力就能達到目標的情況下,受訓者缺乏學習動機的狀況也就不難理解了。

(二)專業知識準備

受訓者的專業準備指受訓教師在參加具體培訓前已有的知識儲備、技能方法掌握與情感價值觀達成的狀態。受訓教師的專業準備情況與培訓學習的效果是有密切的關系。教師的專業發展經歷各有不同,他們在教育觀念、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以及專業態度方面存在差異。具體的教師培訓項目要想取得預期的效果,在對受訓者的要求方面,除了要求他們具備適度的學習動機之外,還需要他們做好必要的知識技能、經驗和價值觀的準備。對于那些準備適當的受訓者,在同等的學習動機下,能夠取得較大的學習效果。教師專業準備的差異不僅影響著學習的效果,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給培訓教學造成了困難,因為師訓教師必須照顧到受訓者的個別差異,而這在當前的許多培訓活動中是很難做到的。為了使受訓者在培訓前做好相應的培訓準備,一些有經驗的教師培訓者會在受訓教師名單基本確定了以后,在培訓前告知學員應該做好哪些培訓準備,譬如學員理論書籍閱讀與思考,課堂教學案例的準備,一份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制定,對自己教育教學工作和自我培訓工作的反思。

(三)學習風格特征

學習風格指受訓教師對不同培訓學習條件的偏好或需求。學習方式與學員的經驗和文化背景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學習方式的傾向性與其經驗和文化背景一致,那么此種培訓往往有效,但未必對來自另外一種經驗和文化背景的學員有效。在對學習風格的分類上,不同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些學者提出了兩種風格迥異的學習方式:一種是“聆聽講座”的學習,另一種是“注重學習實踐”的學習。偏好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方式的受訓教師喜歡課堂講授的培訓方式,偏好“注重學習實踐”的學習方式的受訓者喜歡親自體驗、實踐方式。調查顯示,有的學員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中學得較好,有的學員則在以實踐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中學的較好。教師的學習方式歸納為活動家、沉思者、理論家和實用主義者四種類型。其一:活動家。受訓者總是精力充沛地投入新的活動而且不存在偏見。他們喜歡沉浸于直接的經驗中;他們思想開放,對新事物不抱新的懷疑態度,這使他們對一切新事物抱有熱烈的歡迎態度;他們的宗旨是:任何事情都想試一下。他們趨向于先動手做,事后再考慮結果;總是設法使自己成為活動的中心。其二:沉思者。沉思者擅長在冷僻平靜的氛圍中靜思、善思。他們會詳細而耐心地收集和分析有關經驗和事情的數據資料,并盡量推遲作出最后結論的時間;他們的宗旨是小心瑾慎;他們在會議場合下,常常選擇不起眼的位置坐下,傾聽和記錄他人的聲音,結合其要點,構思出自我的觀點;他們的行動是過去和現在的經歷、別人和自己的觀察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三:教育家。教育家把教育現象加以梳理,并使其融合為復雜但更完善的理論。他們往往以垂直的、程序化的方式思考問題;他們通過運用哲學普遍聯系的原理把似乎不相關的教育現象同化為教育理論;他們是完美主義者,不把事情搞得妥帖、統整為一個合理的體系就不罷休;他們擅長通過具體與抽象、分析與綜合即理性思維進行理論架構的創建。其四:現實主義者?,F實主義者頭腦中充滿他們想要在實踐中試行的新念頭;他們喜歡踐行與操作,遵照想法迅速而自信地行動起來;他們對反思、思考和商討極不耐煩。具有上述極端表現的人可能很少,一個人的身上往往表現出以一種或兩種類型的風格為主,同時綜合了其他類型風格的情況。因此,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培訓活動,要了解他們對學習、教學方式的偏好或需求,并提供多樣化的培訓形式,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習風格的受訓者的需要。

二、培訓課程設計

培訓課程設計指依據一定的理念,對本次師資培訓方案及實施策略作具體的規劃。當培訓方案的規劃注重受訓者的主體參與,以對受訓者培訓需求的深度調查為基礎,同時培訓方案的內容與實施滿足受訓者的培訓需求時,培訓設計最能促進受訓者的學習,提高受訓者的學習效果。

(一)成人學習理論及其對培訓設計的啟示

在職教師的學習符合成人學習的一般特點,然而,自上世紀成人教育作為一個實踐性的專業建立起來以后,至今理論界對此仍然沒有形成統一的理論范式,“我們所擁有的就是一幅包含了成人學習知識基礎的各種理論、原則和解釋的拼圖?!背蔀榻逃龑W理論的五個基本假設將成人學習描述為這樣的人。

1.成人有獨立的自我概念并能指導自己的學習

他們是自我導向的學習者。學習者一般都具有較強的學習自主性和獨立性。他們知道學習什么以及為什么學習。成人學習者的這一特點對教師培訓的啟示有三點:第一,在師資培訓中,培訓者與受訓者是一種平等的伙伴關系。即培訓者要從傳統培訓教學中的以“教”為主的角色,轉移到圍繞培訓對象的“學”而給予引導和服務為主的角色上來。第二,在教學方式上,培訓者要避免單向講授的培訓方式,而應多采用啟發式的教學,使受訓者投入到學習中。第三,教師培訓的設計以受訓教師真實需求為基礎。

2.成人具有豐富的學習經驗、工作經驗和生活經驗

這些經驗對于學習來說是豐富的資源,即他們的學習是基于已有經驗的學習。成人學習者的這一學習特點對師資培訓的啟示在于:師資培訓要充分利用成人帶來的大量的個性化經驗,并把這些經驗作為重要的教與學的資源。如何以受訓者的某些經驗作為培訓教學的案例,用這樣的案例進行培訓,可以使培訓更具典型性、真實性和親切感。在培訓形式上,培訓者可以采用學員間互動學習的方式,通過經驗交流與分享、合作學習等促進受訓者的相互學習與提高。

3.成人的學習需求與變化的社會角色緊密相關

成人的學習不是盡可能多地積累知識,不是簡單地模仿和復制,而是需求什么學什么。學習需要既是個體專業化發展的需要,又是教書育人崗位的必然需要。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提高素質,更重要的是滿足崗位提出的工作要求。我國60%以上的教師認為他們需要的是能力的提升,而在這些能力中,教師們認為最重要的是教學能力的提高。這點對于教師培訓的啟示在于:培訓者應深入了解受訓者的工作實際和培訓需求,按照受訓者的實際需求而不是培訓者個人的主觀意志來設計培訓。

4.成人以探討問題為中心注重培訓的實踐應用傾向

成人的學習是任務導向的學習,當學習主題對成人具有直接價值時,成人學得最好。這對于教師培訓的啟示在于:教師培訓要堅持實踐的原則,學以致用。在設計師資培訓的目標時,要注意考慮應用性的目標;在設計培訓內容時,應盡量與受訓教師的工作實際相關,突出實用性;在培訓模式上,應多采用“做中學”的實踐性形式,讓受訓教師在體驗中學習,把學習過程與應用過程有機地結合起來,避免重“講”輕“學”,重“理論學習”輕“實踐應用”的傾向;在培訓學習結束后,受訓者要督促參訓教師所在學校為其學以致用提供支持性的環境。

5.成人的學習動機來源于內在的訴求而不是外部的壓力

成人學習的動機主要是興趣、成就需要和個人利益。他們的學習動機因對良好的學習情境的主動參與而獲得發展與增長。這點對于師資培訓的啟示是:培訓設計要發現與識別受訓教師內在的學習需求,然后設計相應的培訓,培訓設計要充分調動受訓教師的主體參與性。

(二)教師學習特性及其對培訓設計的啟示

在職教師作為成人,其學習符合成人學習的一般特點。綜上所述,隨著對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視,教師學習的具有如下特點:

1.教師的學習是以提高績效為目的的學習

教師受訓是以提高績效為導向的。培訓之前,他們會花相當多的時間衡量參加學習的利弊所在,考慮通過學習能夠解決自己哪方面的問題。教師這種學習特點具體地反映在學習內容的選擇上,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追求實效的愿望,即一種十分執著的學以致用的追求。教師在學習活動中所關注的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今后的發展以及適應組織、社會的要求而積累知識,更是為了能夠及時地把所學到的應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現實社會的生活以及實踐活動當中去。因此,這一點對于教師培訓的啟示是,培訓設計要以解決受訓教師的實際問題,啟發受訓教師形成適合個人工作實際的操作性思路為指向。

2.教師的學習是基于情境的學習

最好的學習環境是存在社會關系及工具的現實社會情境。學習來自于社會實踐的參與,來自于與社會中其他更有經驗的人的交流。由此可見,基于情境的學習強調在具體情境中,通過學習者與學習者、學習者與指導者之間的交流、觀摩、模仿、操作以及反思改進等方式來進行。教師的學習就是基于情境的學習。那些有成就的教師往往是在工作情境中,通過同伴間的相互學習、專家的引領以及個人的反思性實踐成長起來的。這一點對教師培訓的啟示是:教師培訓要給受訓教師提供適當模擬的或真實的情境,加強受訓教師間的交流,以及受訓教師與培訓者、專家之間的對話與交流,讓受訓教師在適當的情境中通過社會性的學習來提高。因此,在培訓中教師的學習是一種團體學習,其建立在一種共享的文化基礎之上。

3.教師的學習是主體自我完善與踐行的過程

教師的學習不是被動接受和簡單模仿的學習。教師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大量豐富的個性化經驗,他們的學習是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任何教師培訓如果不能調動受訓教師的積極性,不能引導受訓教師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建構意義,就無法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學習特性對教師培訓設計的啟示是:培訓以解決受訓教師的實際問題、啟發受訓教師形成適合個人工作實際的操作性思路為指向;培訓要注重在模擬的或真實的情境中,通過讓受訓者參與研討、模擬練習、實踐應用等方式來提高其學習效果;培訓形式應注重受訓者間的合作學習與對話、交流;培訓應充分調動受訓者的學習積極性,受訓者是學習的主體,培訓者應發揮幫助、促進、支持與引導等作用。

(三)有效的培訓設計的原則

課題組通過對教師樣本的調查研究發現:受訓教師期望的校外培訓的特征如下:(1)培訓教師是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資深專家,或自己同行中的佼佼者。(2)培訓內容與自己的實際工作需要非常一致,且能夠結合工作實際解決普遍存在問題,并能針對問題提供可行的方案或具體的方法。(3)培訓形式是與培訓內容緊密相關的現場示范或實踐,有探討及相應的專家指導,有相輔的溝通渠道,有充分的時間在培訓后及時討論。(4)培訓結束后,在本職崗位上嘗試運用所學的相關知識或技能時,培訓專家愿意并能夠提供后續指導或幫助。(5)培訓是免費的,在教師工作較為寬松時進行且采取脫產的形式,時間不要太長。研究發現,受訓教師期望的校本培訓的特征包括以下幾點:(1)在培訓內容上應該關照全體教師均急欲了解的新思路或教法等;針對具體的專業、班級和問題開展個別化的培訓;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普遍性難題;分享工作中取得的關鍵經驗;提高教師急需提高的綜合素質。(2)在培訓形式上,培訓后有及時、充分的討論;采用“研究課+專家點評”的方式;專家上門指導;領導得力且全程參與;有針對性地請專家培訓相關內容。綜上所述,教師有效培訓設計的原則如下:

1.培訓要重視主體的參與性

在規劃培訓方案前,培訓者要充分調查、識別受訓教師的培訓需求,要征求受訓者對培訓方案的意見與建議;在規劃培訓方案實施中要采取多種培訓方式,讓受訓者參與到培訓中來;無論在培訓中還是培訓結束后,要重視了解參訓者對培訓的意見與建議,并及時作出調整。課題調查表明,越尊重受訓教師的主體性,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越高。然而現實情況并不令人樂觀。教師培訓活動很少關注到受訓教師的培訓需求,受訓教師在選擇培訓機構、培訓課程、培訓時間等方面基本沒有什么發言權。長期以來形成了受訓教師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尊重,受訓教師的培訓需求得不到滿足的狀況。在此背景下,受訓教師的培訓愿望不強烈,視培訓為負擔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2.培訓要重視實踐性原則

培訓內容應有助于啟發或幫助教師形成適合個人工作實際的操作思路。在培訓形式上采用的實踐性培訓形式,通過模擬的或真實的情境中的觀摩、模仿、練習與應用等,以便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然而,培訓的實際效果滿意度不高。課題組曾對中小學教師參與過的各類培訓進行過調查:有61.9%的受訓者認為培訓效果一般,有16.7%的受訓者認為培訓對提高教育教學工作成效沒有效果,持積極態度的僅占19.5%。究其重要原因就是培訓內容不實用。各類培訓在培訓內容的安排方面普遍存在著培訓內容“脫離教育教學實際”,“名目繁多,難于應付”等問題。

3.培訓要遴選好優質的培訓師資

受訓教師期望在具體培訓內容方面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資深專家或自己同行中的佼佼者來充當培訓教師。我國一些教師培訓機構的培訓教師對中小學的教育教學內容不夠熟悉。不能較好地組織貼近培訓對象實際的教學討論;因為擔心討論“冷場”,在培訓方式上往往選擇以講授為主的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培訓的有效性。因此,必須建立遴選優質培訓師資的機制,按程序來挑選優秀的師資,這直接影響到培訓的結果。

4.培訓要安排適切時間與地點

受訓教師期望校外培訓采取脫產的形式,時間不要太長。在職培訓的時間不要完全安排在休息日,培訓的地點不要離工作地點過遠。校內的面向全體或部分教師的集中培訓要安排在他們工作較為寬松的時候。在職培訓往往安排在寒暑假或雙休日。雖然大多數教師表示可以接受這種培訓安排,但他們也反映這種時間安排占用了屬于自己的休息時間,給個人帶來了較大的壓力,主要緣由是中小學教師平時教學任務繁重,工作日要完成教學任務,休息日還要參加培訓,缺乏自由支配的時間來充分安排工作和調整心態,長久如此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參訓壓力也就自然出現。

三、培訓環境分析

培訓環境是培訓活動所處的物質與精神環境。它包括物理、人文;教學、社區等。培訓環境間接影響培訓活動的質量。

(一)培訓的教學、生活環境

良好的教學、生活環境,如大小適中的培訓教室,強弱適中的光線,冷暖適中的教室溫度,舒適的、易于移動的座椅,數量充足、易于移動的桌子,有茶點、休息的空間,以及良好的生活環境,如可口的飯菜,舒適的住宿條件等,均會使教師產生愉悅的心情,從而享受培訓的過程,提高培訓的效果。

(二)教師培訓的政策、制度

在教育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的文件要求之下,一個開放的、多元化的教師繼續教育實施體制在我國正逐步形成。江蘇省還提出了教師參加校本培訓的學分不低于繼續教育學分的50%。辦學主體的多元化有助于教師培訓競爭機制的形成,促進教師培訓質量的整體提高。這也使國家對教師培訓的政策和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1.培訓師資的選用

在我國當前的教師校外培訓中,教師學院和師范學院開展的教師培訓占據主體。這些培訓機構的培訓師資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教師培訓的質量。從理想上來說,一個專任的教師培訓者既應是教學人員、培訓課程的開發人員,又應是培訓的組織管理人員。作為教學和教師培訓的課程開發人員,教師培訓者應了解中小學教師的實際需要,根據實際需要設計課程方案,安排教學內容,解決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或給其提供啟發性的解決問題的思路。然而,現實情況是,這些培訓機構的大部分教師并不是從最為優秀的中小學教師中選拔上來的。即使有些教師是從優秀的中小學教師中選拔上來的,但由于過去學歷教育的任務以及促進這些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機制的缺陷,他們已越來越遠離中小學第一線的教育教學實踐,跟不上教學實踐的發展,自身的知識、技能難以滿足一線教師的實際需求,故他們作為培訓教師越來越不自信。面對此種情形,迫切需要改變培訓教師的任用與培養體制,充實一批在教學和管理方面有獨到之處的教師、校長到專職和兼職的培訓教師隊伍中來,同時打破培訓教師終身任用體制,找準培訓與中小學教師實際需求的結合點。

2.培訓課程的開發

中小學教師培訓課程設置是否科學、合理,培訓內容能否貼近受訓教師實際需求、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能否為區域教育服務,直接關系到培訓質量的好壞。我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課程與內容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陳舊、更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夠實用、課程重復建設等問題。這些不適合中小學教育教學實際的培訓課程與內容之所以能夠存在,除了培訓教師自身的素質問題外,還與培訓課程的開發與審定制度不夠完善有關。教育部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課程開發指南》中指出,國家規定課程設置方向,地方根據實際需要設計課程方案,確定學時、學分,科學地配置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然而,實際課程的配置是否科學,具體的培訓內容是否與受訓教師的實際需求相一致則缺乏有效地的監控與審定機制。此種狀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培訓課程與內容的良莠不齊,從而影響到培訓的實效性。

3.培訓活動的運行

教師培訓活動的運行機制指開展教師培訓活動的運作程序及相應的落實措施。對任何培訓機構來說,完善以下六個方面的運行機制非常重要。一是培訓方案制訂的運行機制。培訓方案一般包括背景說明、指導思想、培訓目的、課程設置、課程評價、保障條件、師訓及受訓教師情況分析。培訓方案審批的一般流程是師訓教師小組向教師培訓機構提出申請,培訓機構初審,然后交給專家指導小組指定,再然后是培訓機構下達通知,最后由教育行政部門備案。二是師訓教師申請課程任教的運行機制。首先由師訓教師向培訓機構培訓處提出申請,任教申請報告應包括本人介紹、研究專長、相關內容研究現狀、內容組織設想、受訓教師分析報告和師訓教師所在小組鑒定意見;然后由培訓機構培訓處初審,分管領導核定;最后培訓專家指導小組核定。三是培訓課程設置的運行機制。程序是:培訓機構向培訓專家指導小組提出申請,然后由培訓專家指導小組初審,培訓領導小組核定,最后由教育行政部門下達通知。四是培訓課程考核的運行機制。程序是:師訓教師向培訓機構培訓處提出考核人員安排申請;然后由培訓機構培訓處做出核定同意,及時考核要求;最后由培訓機構組織有關人員參與培訓課程的考核。五是受訓教師選擇的運行機制。程序是:首先培訓機構核定受訓教師學習考勤情況,并對受訓教師作出考核評定;最后,培訓機構通過網絡等途徑將培訓考核情況反饋給受訓教師和其所在學校。

4.培訓質量的評估

教師培訓質量的評估包括辦學機構的辦學與管理水平的評估,教師隊伍與教學水平的評估以及辦班質量的評估。對教師培訓質量的科學評估有助于我們了解實際的培訓效果,反思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改造培訓方法,使教師培訓更好地促進受訓教師的專業發展,更好地為中小學的教育教學服務。教育部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中強調,要“建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評估體系”,各省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全面負責本地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實施、檢查和評估工作”。然而,許多培訓機構很少對培訓方案實施情況、師訓教師任教情況等進行有效評估。據了解,一些教育行政部門目前也只是對各區和市屬中小學校開展的教師培訓情況進行評估,還沒有組織對培訓機構辦學質量的評估。在教師培訓中占據半壁江山的校本培訓,其質量取決于校長的重視程度、校長領導與規劃教師隊伍建設的能力以及學校的資源條件。由于各學校在上述因素、方面的差異很大,所以校本培訓質量參差不齊。因此,我們急需建立并健全多角度、全方位、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教師培訓評估制度,建立有效的、全面的教師培訓評估機制。

(三)社會、教育大環境

我國各級各類中小學教師培訓活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小學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重要任務是使中小學教師具備勝任基礎教育新課程教學任務的能力與水平。但是,在素質教育實施多年、基礎教育新課程全面鋪開的今天,由于嚴格的、高風險的中考與高考制度的存在,應試教育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在嚴格的考試選拔制度下,分數的高低成為決定學生上什么類型的學校,獲得什么樣的地位和取得多少報酬的職業的主要依據。分數成了學生的“命根”,也成為評價教師教學業績和學校教學質量的主要依據,甚至成為衡量教育官員政績的一個重要指標。在此種背景下,社會各界人士對學生的考試分數,尤其是升入重點高中和名牌大學的升學率極其重視。目前部分中小學校長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置若罔聞。在“分數至上”的社會氛圍中,很多學校和教師只選擇“實用”的教學方法,通過大量的補課和訓練提高學生的應試水平和能力。畢竟,“熟能生巧”是多年來被證明了的應試教育不二法門。有些學校把以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為目的培訓與教育科研工作等視為“務虛”的工作。在此種社會教育背景下,一些教育管理者和一線教師對那些能夠立竿見影地提高學生成績的培訓抱有極大的興趣和強烈的需要。教師培訓如果單純地迎合教師的此類需要,受訓教師的培訓積極性比較高漲。但未免會陷入功利主義、只追求短期效應、不利于學生未來發展的應試教育的泥潭。但如果無視教師此類需要,案例從貫徹、落實新課改的理念來組織教師培訓,又會影響教師學習的內在積極性,從而造成一些地方的素質教育搞得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抓得扎扎實實的矛盾現象。因此,為了切實提高教師培訓的效果,教師培訓必須在教師個體的需求、戰略層次的需求和組織層次的需求之間找到平衡點,在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間找到平衡點?,F實情形是,在課程與評價、培訓、教學及科研還無法有機整合在一起的情況下,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培訓的平衡點,把個體需求與外部需求,教與學有機地統一起來。大多數培訓機構的現實選擇是一切按上級的指令行使,無暇顧及各地區、各層次受訓者的實際;一些中小學教師的實際應對是,把完成培訓等視為完成任務??傊?,如果當前我國課程與評價、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間的矛盾不能得到有效解決,教師培訓整體的實效性將難以真正提高。

作者:茹紅忠 單位:淮安市三堡中學

繼續教育研究論文:體??蒲泄芾砝^續教育研究

一、終身學習理念及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繼續教育的內涵

(一)終身學習理念

終身學習理念是在終身教育提出后出現的,是對終身教育思想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1965年,保羅?朗格朗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成人教育促進國際會議上首次專門以“終身教育”為題作了報告。終身教育提出后,在整個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此后終身教育思想開始在世界各國傳播。隨著人們對終身教育思想的不斷學習和理解,終身學習理念接踵而至。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終身學習理念在原法國總理,著名文化、教育人士埃德加?富爾及其志同道合者的合作研究工作之中正式出現。20世紀70年代初,“終身學習”正式提出。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倡導“每一個人必須終身不斷地學習”。1994年,在羅馬召開的首屆“世界終身學習會議”,提出“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生存概念”,終身學習在世界范圍內形成共識。終身學習是指一生中所需的知識、技術,包括學習態度等應該如何被開發和運用的全過程。終身學習具有四個關鍵特征:它是有目的的——學習者意識到他們正在學習;它有具體的目標,這種目標不是那種含糊的概述,如“開發思維”;這些目標是進行學習的原因(學習動機不是簡單地出于厭倦生活);學習者有意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保持并且運用所學的知識。終身學習強調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是有目的的自主性學習并貫穿人的一生,是人在未來社會中的一種生存方式。終身學習是全人類的共同需求。

(二)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繼續教育

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是體育院??茖W研究活動的組織者與管理者,一般來說,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是指分管科研工作的校(院)長、學術委員會委員、科研處處長及副處長、科研處其他管理人員、各院系分管科研工作的院長(系主任)及科研秘書,但有一些體育院校并沒有設科研秘書,而是由教學秘書或辦公室人員兼任。從目前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的來源看,主要分為四類:一是在本校從事專職教學工作,后來轉到科研管理崗位的人員;二是在本校其他行政管理崗位或教學輔助崗位工作,后調動崗位轉到科研管理崗位的人員;三是應屆或往屆畢業生通過公招考試或直接考核招聘方式,進入體育院??蒲泄芾韻徫坏娜藛T;四是在其他高校工作,后調入體育院??蒲泄芾韻徫坏娜藛T。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繼續教育是指對已經脫離正規教育,已參加工作和負有成人責任的體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員進行的各種各樣的教育,通過科研管理人員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新信息和新技能,促進體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員知識更新、補充、拓展和能力提高,進一步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創造力和科研管理水平,以適應科技發展、社會發展和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是體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員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終身學習理念下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繼續教育的必要性

(一)建設學習型城市的需要

2013年10月份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學習型城市大會,提出了建設學習型城市的主要戰略。在知識經濟時代,城市越來越成為終身學習的主要陣地。在戰略意義上,繼續教育對于建設學習型城市有著重要作用。體育院校是促進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而科研管理人員作為現代城市全民中的個體,加強繼續教育,重視終身學習,有利于推動學習型城市的建設,增強個人能力和社會凝聚力,促進經濟和文化繁榮、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對科研管理知識、技術和工作規律的認識和掌握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必然要求體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員在工作中,加強繼續教育,隨時接受最新的教育、知識、理論和方法,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二)推進體育院校內涵式發展的要求

推動體育院校內涵式發展,是新形勢下我國體育院校改革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是我國體育院校實現變革轉型和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管理質量的提升是體育院校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內容,提高管理質量必須要促進體育院校管理隊伍建設??蒲泄芾砣藛T是體育院校管理人員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必然對科研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繼續教育是更新、補充各種知識與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徑。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應積極主動參加繼續教育,不斷學習新的管理知識、理念與方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綜合能力素質,以科學的管理態度和方法有效地促進體育院校改革,促進體育院校內涵式發展。

(三)促進體育院??蒲惺聵I發展的重要保證

體育院校科研事業要發展,必須有高素質的科研管理人員隊伍。目前一些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科研專業知識水平低,而往往體育院校對科研管理人員重使用輕培養,經常針對教師與科研人員舉辦各種知識培訓與交流,卻很少對科研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不利于學??蒲惺聵I的發展。因此,體育院校應重視科研管理人員繼續教育,而科研管理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也要不斷學習,積極主動地參加科研管理方面的培訓班,或者繼續接受高學歷層次教育,學習新知識,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這樣才能適應科研管理工作發展的需要,才能促進體育院??蒲惺聵I的發展。

(四)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職業生涯發展的必然要求

人才資本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第一資本。在知識經濟時代,體育院校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知識型管理人員。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在職業生涯中站穩腳跟、順利發展的唯一決定因素是自身的職業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職業生涯發展是終生性的,科研管理人員要想在體育院校保持自身的發展,獲得職業生涯的成功,就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加強繼續教育,通過有效的職業生涯與管理,針對職業發展階段的不同特點,確定繼續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素質,最大程度的激發個人潛能,不斷提高體育院??蒲泄芾砉ぷ鞯穆殬I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終身學習理念下體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員繼續教育的對策

(一)轉變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的繼續教育觀

體育院校的重視和努力是做好科研管理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基礎和原動力??蒲泄芾硭街苯佑绊懙襟w育院??茖W研究水平的發展,影響學校的內涵式發展。體育院校各級領導要轉變對科研管理人員重使用輕培養的觀念,充分認識到對科研管理人員開展繼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政策制度、經費投入、組織規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導科研管理人員樹立終身學習的繼續教育觀。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要提高對繼續教育重要性的認識,積極主動地參加繼續教育。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技術更新速度越來越快,科研管理人員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根據個人和工作崗位需求選擇適當的繼續教育內容和形式,不斷學習更新理論知識和技能,掌握現代管理手段,在科研管理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從而提高科研管理人員自身的管理知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促進自身不斷發展,以適應體育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促進體育院校內涵式發展。

(二)營造繼續教育的終身學習文化氛圍

終身學習文化氛圍是體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員繼續教育得以實施的重要保障。終身學習文化包括終身學習政策、架構與制度,以及全民終身學習的理念、態度、價值觀、行動與習慣。營造繼續教育的終身學習文化氛圍是推進體育院校內涵式發展的保證,能提高科研管理人員終身學習意識,促進其積極主動參加繼續教育。體育院校各級領導要為科研管理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在一切場合積極建立、維護和發展終身學習文化氛圍,讓繼續教育變成每個科研管理人員自覺的根本要求,讓科研管理人員自覺地探索為什么學習、如何學習、學習什么,從而使繼續教育學習成為工作的一部分,成為提高科研管理工作質量的重要手段。要讓科研管理人員了解通信媒體、圖書館、博物館等相關場所作為學習空間的作用;為所有科研管理人員提供足夠的信息、指導和支持,激勵他們通過不同的途徑學習;認同在非正式和非正規場合學習的重要性,發展各種學習形式的認可和獎勵體系。體育院校應為科研管理人員創造和保障參加繼續教育學習的機會與權益,促進科研管理人員自身素質的提升。

(三)以學習者需求為中心確定繼續教育內容

繼續教育的內容直接影響繼續教育的效果。體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員要了解科學,要懂得技術,要善于組織管理,要有清醒、敏銳的分析頭腦,處事要客觀、公正,要熟悉并善于掌握與科研工作有關的國家政策。這就要求體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員需具備綜合素質,因此,繼續教育內容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職業素質,包括政策知識、職業道德、服務意識、組織協調溝通能力;二是知識素質,包括管理學知識、檔案學知識、現代信息技術知識、知識產權、外語知識等;三是創新素質,包括創新品質、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另外,在信息化社會,知識更新速度日益加快,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必須及時了解掌握科研管理工作的前沿知識,優化自身知識結構,在面對大量的知識信息時,要善于區分并選擇合適的繼續教育內容。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要清楚的了解自己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崗位職責,同時要注重理論知識與崗位實踐相結合,根據自身的學習需求確定繼續教育內容。繼續教育的內容還應根據不同崗位、不同職務有所不同,以滿足不同層次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的需求。

(四)開展多種多樣的繼續教育形式

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的工作崗位是行政管理崗位,平時工作比較繁雜,工作時間固定化,因此,對體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可以采取多途徑、多形式進行,主要有六種形式:一是在職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有目的的推薦或選送思想基礎好、科研管理工作優秀的人員到相關高校和單位在職學習,更新知識結構,提高科研管理能力。二是骨干科研管理人員進修班。利用寒暑假時間,開設科研管理工作所需知識和技能的相關課程,科研管理人員自己選擇時間進修學習。三是短期培訓班。舉辦管理學知識、檔案學知識、現代信息技術知識、知識產權、外語知識等理論知識班,講授科研管理前沿理論知識和技能,彌補科研管理人員的知識不足。四是利用網絡開展遠程教育。體育院??梢院推渌咝O嚓P院系合作,開發具有針對性的科研管理方面的相關課程,并將課程到網絡平臺上,方便科研管理人員隨時隨地學習。五是舉辦專題學術講座。體育院校邀請主管部門領導、科研管理專家或某一知識領域的專家到學校開展學術講座。六是參加學術交流或經驗交流會。通過經常性地參加一些科研管理方面的學術交流會或者與其他高校及科研管理人員相互交流學習,促進體育院??蒲泄芾硭降奶岣?。

(五)建立健全繼續教育管理機制

提高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必須建立健全繼續教育管理監督機制。第一,上級主管部門要制定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繼續教育政策和法規。上級主管部門要從體育事業及體育科學研究的可持續發展考慮,制定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繼續教育政策和法規,明確體育院校及科研管理人員在繼續教育中的權利和義務,在政策上幫助科研管理人員清除參加繼續教育的障礙。第二,體育院校要建立科研管理人員繼續教育規劃和制度。一方面,體育院校要建立繼續教育規劃,將科研管理人員繼續教育納入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規劃中。另一方面,體育院校要建立繼續教育獎勵制度,在制度上引導和激勵科研管理人員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并將其參加繼續教育的情況納入到體育院??蒲泄芾砣藛T的全面工作考核中。第三,加強繼續教育培訓機構的建立與管理。繼續教育培訓機構要根據不同的崗位和職務,針對體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員提供不同層次的繼續教育,另外,要加強繼續教育培訓機構的管理,不斷促進繼續教育管理隊伍和師資隊伍建設,提高體育院校科研管理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質量。

作者:臧娜 單位:成都體育學院科研處

繼續教育研究論文:信息技術與繼續教育發展研究

一、信息技術與繼續教育課程整合的背景與意義

從20世紀90年代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在當今世界快速崛起并風靡以來,許多國家紛紛制定各種相應的政策將教育信息化作為每個國家的教育現代化進程下發展的重要舉措。2001年,在我國教育部頒發的文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提出了“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的過程中普及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程之間的整合,并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及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繼而充分發揮了信息技術的巨大優勢,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和發展狀況都提供了比較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巨大用處的學習的工具。”近年來,伴隨著現代社會的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對原有的繼續教育的教學模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所以,未來的繼續教育課程的發展將會迎來巨大且深刻的歷史變革。繼續教育課程的不斷革新與變革,對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要加快繼續教育課程改革的步伐。

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概念

北京師范大學信息科學學院的余勝泉博士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策略》中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下了這樣的一個定義: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InformationTechnologyCurriculumIntegration)意味著在已有的課程的學習活動中使用信息技術,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它是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僅僅是被動的加入其中去,而是應該主動地適應和變革課程的過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所強調的是信息技術要服務于課程,強調信息技術要應用于教育中去,強調信息技術被應用于哪些地方可以最好的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本身并不能被自然而然的引入到課程中去,而是課程改革的有力的促進條件。所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在于把先進的教育理念通過基于信息技術的課程研制,構建出一系列信息化的課程文化。

三、信息技術與繼續教育課程整合的未來發展趨勢與展望

1.課程傳授方式的轉變。

在信息化時代下的科學技術水平快速發展的洪流中,出現了一種知識快速膨脹的現象。曾經有個人這么推測,在2050年前后,人們當前所獲得的知識量將僅僅只是所有知識總量的1%左右,這也說明了這樣的一個事實,在社會進入信息化,人們將更新創造出大約達到99%以上的新的知識內容。這種知識的快速更新和極度膨脹,讓課程邁向了一個非常尷尬的情景。首先龐雜的新的知識將會被加到課程內容當中去,其次就是不可避免的課程的難度也隨之增大了,同樣的學生的負擔也會越來越繁重。但是每節課程所開設的多長時間是固定無法改變的,這就是說教育者不可能隨便把學習者的上課學習時間延遲,然而隨著近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不斷更新,接踵而來的知識的量度也隨之飛速增多。那么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解決它呢?人們一致同意其最本質的出路在于改革這種觀念“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簡單的繼承?!苯處熢诮o學生們講解一些基礎知識課程的時候也同樣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們的適應性和創新性能力。針對學習者來說,最迫切的是要學會如何進行學習活動,并且要培養自己養成終生學習的能力和終生學習的動機,也就是說要要求學生最起碼具備對自身的知識結構進行更新的實力。

2.課程培養方式的轉變。

未來的社會是以信息為主流的社會,那么它最基本的特點就是信息,信息就變成社會活動和社會生產的核心。第一點,在當今信息化社會大潮下,知識的信息產業的發展狀況將決定著經濟的走向,知識經濟又是經濟的奠基。根據一系列的報道所說的,目前歐盟主要成員國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的50%以上以知識為基礎的內容。在信息社會的大洪流下,信息產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信息能否及時的獲取并且利用它,基于知識的信息產業目前位置是競爭最激烈、變化最迅速的產業。在這一領域中,知識就是生命線,誰能及時地獲得并且完善利用知識信息,誰就是勝利者。其次,在知識經濟時代下的知識,是通過對大量并且復雜多樣的信息進行加工,然后對其進行系統的分析,然后加以存儲重組,最后對其進行利用而得到的一系列信息。信息時代的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信息大爆炸,所以這些信息將會是紛繁無章的,我們只有針對這些大量的信息進行分析并且綜合提煉和加工,最終才能從其中獲得我們所需要的知識,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在信息的洪流中迷失。

四、信息技術與繼續教育課程整合發展的個性化特征

在信息社會的大背景下,課程整合的變革也隨著時代的發展進行了開拓,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的影響。首先,在課程整合的實施與設計方面,信息技術為其提供了全新的技術手段,使課程整合設計的范圍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展與開闊。其次,信息技術促進了課程向個性化的方向發展。課程的個性化最主要體現在以下這兩個層面上:一層是各個學科課程向其個性化的方向發展,這就是說不同的學生對同一課程都有不同層面的要求;二層是課程結構的個性化發展,這就是說不同的學生選修的課程有所不同。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繼續教育課程的四個基本的要素都有了很大的變革,這就是說課程發展對課程內容、課程目標、課程方法到課程的實施手段和結構等,進行比較全面的革新。在當前的教育界中,有一種強烈的呼吁,就是要求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新課程模式、新課程設計理論的誕生。這對于創新繼續教育課程理論和課程設計模式擁有極其深遠的意義。不單單是因為在信息社會的背景下,文化基礎包含信息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然而信息能力和知識的培養明顯依賴于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而且教育技術理論對計算機為基礎的教學氛圍和繼續教育的每個學科以及教學的深化改革都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五、信息技術與繼續教育課程整合的發展展望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教育的看法在不斷更新中,從而產生了一系列的新的教育理念。同樣,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向前發展,這些新的教育理念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實現,從而誕生一系列不同于傳統教育的教育分支結構。在移動通信技術不斷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移動學習這種方式應運而生。在現如今這個社會中,移動通信技術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快速發展,相繼的移動通信設備正被人們廣泛應用,手持移動設備的更多的功能正在被不斷開創出來,這就保障了人們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可以隨心所欲地應用它。人們現已不滿足于在固定的某一時間和某一地點進行學習活動了,而是轉變于可以在任意時間和任意地點進行學習活動,從而可以更加方便地獲取到知識。而為了滿足人們的這種訴求,移動設備的這種模式的學習方式被人們普遍看好,從而使得人們的這一學習意愿得以實現。在以后的社會發展環境背景下,信息技術會毋庸置疑地被廣泛地應用到繼續教育的課程教學中來。

六、信息技術與繼續教育課程整合的誤區及改進方法

在信息技術與繼續教育課程整合的發展中,雖然使得教學活動得到了一些改變,然而有些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中往往會陷入形式主義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例如,有些教師為了追求可以在課堂中更多的使用信息技術,從而改變了原來計劃好的一些非常優秀的教學計劃,這樣做就難免有些本末倒置了;還有一些教師為了使用更多的信息技術在課堂上,而開展了一些相應的教學活動,這些活動也許能達到活躍課堂的效果,但對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來說效果可能不盡如人意。那么最后總結造成以上這些問題的原因都有哪些呢?最后發現這些原因大多數源于人們對于信息技術與繼續教育課程整合概念的理解不正確,往往只一味的追求形式,而不是對于最后課程的真正效果的關注而引起的一系列問題。那么,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如何解決它呢?首先,應該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這就是說,教師應該在課程的整合中更加地側重于信息技術與繼續教育課程整合之后的具體所達到的實際課程教學效果,這應該主要體現在更加側重信息技術與繼續教育課程整合最終是否真正的使得學科教學得到了相應的優化、是否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其次,教師應該對信息技術與繼續教育課程整合有一個比較客觀的、合理的評價整合課程的觀念。從以往的只看重形式而忽視內容的思想觀念中走出來,真正的關注課程教學自身的好壞。最終,達到逐漸提高每個教師對于課堂各個教學環節的質量正確的意識。

作者:李輝 石瑞祥 單位:東北石油大學

繼續教育研究論文:高等繼續教育資源建設研究

1研究思路和調研過程

圍繞陜西省繼續教育資源建設的主題,按照研究的目標要求以及預先確定的研究思路,以需求帶動和促進資源建設,以需求檢驗資源建設結果,分析目前以函授形式為主的非全日制學歷教育狀況,探求下一步繼續教育的發展趨勢,以確定其資源建設的發展方向和重點。隨著網絡技術發展和網絡使用的日益廣泛,利用網絡進行教育作為繼續教育的主要手段已成為必然趨勢。對繼續教育工作來說,如何利用網絡開展非全日制學歷教育或非學歷教育已經迫切的提到了日程上。因此,我們的資源建設研究著重放在網絡教育資源建設和利用網絡資源方式的探討方面。具體過程如下:第一步,廣泛調查。我們調查了目前省內高校(不含民辦民營學校)繼續教育資源的占有狀況、資源使用情況、資源建設情況、資源需求情況等方面的內容。同時也走訪了外省與本校同行業的高校,系統了解了其資源使用等方面情況。我們還對本省公辦高校的繼續教育學院開設的專業數量和開設的課程數量進行了統計;對2009至2011年本省從初中生源到大學招生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對近幾年本省繼續教育的學歷教育招生情況進行了對比,對生源的變化情況進行預測和分析,期望從需求方面來預測繼續教育的發展變化,以把握繼續教育資源建設的方向和力度。第二步,實踐中探索。項目組成員參與到西安石油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進行的遠程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的具體工作中,將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的思路融入到實踐中,并通過具體實際工作探索實施路徑和方式,在建設中形成制度,探求籌集資金的方式和路徑,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有目標地進行市場調研與建設。針對本校準備從傳統函授教學方式向網絡教學方式轉變的要求,仔細設計函授教學與網絡教學的對接與過渡,使部分學員由函授的面授教學轉變到遠程網絡教學。由此,使我們對繼續教育網絡教學資源建設有了完整系統的、較深入的認識和總結。第三步,分析評價,形成成果??偨Y本校網絡教育平臺建設和教育資源建設過程的收獲與不足,提出一些建議,并將實際工作中的做法盡量形成制度。具體內容如下:(1)本校網絡教學及教學管理、學生學習平臺建設投入正常使用經歷的經驗教訓;(2)對第一年所開設課程的課件已購置完成投入使用,并對課件建設的過程、方法和技術要求等形成了完整資料;(3)課件錄制平臺論證、實施以及開展課件試制作形成了完整資料;(4)形成網絡學習、教學、管理平臺的各項制度;(5)嘗試在本校小范圍建立師資資源庫,與其它院系建立教師共用機制,保證繼續教育的師資需求;(6)對本省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發展進行了分析,對今后的繼續教育教學資源建設提出了建議。

2調研內容和實踐情況

2.1陜西省繼續教育需求情況

人口年齡結構變化以及普通高等學校毛入學率提高等因素,對本省繼續教育中成人學歷教育的影響非常明顯。我們調查了2009年至2012年陜西省高中在校生、畢業生數量的變化;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數量與毛入學率;同期成人學歷教育的招生數量。隨著人口結構變化,普通高等教育入學率的提高,一方面在職人員學歷結構發生了變化,大專以上學歷比例大幅增長;另一方面大學生就業困難,一般單位對學歷要求越來越高,造成對成人學歷教育需求明顯下降。2010年到2012年,連續二年成人招生人數下降,同時普通高校招生人數增加;從2012年的數據看,成人招生下降7.4%,普通高校招生增長6.3%,說明普通高校的招生增長對成人學歷教育的招生影響顯著,并且這種趨勢還會繼續若干年。這樣的形勢逼迫成人學歷教育的培養規格和教學內容方式必須改革,否則將很難適應其變化。從近幾年陜西省各高校繼續教育學院的招生情況可以明顯看出,考生在向教育部所屬高校集聚,特別是網絡學歷教育招生規模大大多于函授形式招收學歷教育的學生規模。尤其是近兩年民辦辦學機構與普通高校聯合舉辦的函授生規模銳減,反映出函授形式的成人學歷教育呈逐漸萎縮趨勢,并且其變化在加速。目前,陜西省成人學歷教育已完全形成買方市場。據2011年數據統計,5000人以上成人招生人數的學校有2所,4000~5000人有3所,2000~3000人有3所,1000~2000人5所,1000人以下16所。從規模效益角度看,招生量過小將無法維持正常教學運轉,而成人學歷教育完全是靠學生學費來維持運行,因此有些學校的成人學歷教育面臨關門的危機。全省共有31所公辦高校開辦成人學歷教育,共計招生18.5萬人,學生大部分集中在10余所有較好資源的學校,特別是有網絡教育開辦權的高等學校。這種買方市場對學校的資源要求越來越高,不僅是質量要求、教學內容要求,而且有學習便利要求、學制要求、學費比較要求等。從需求的角度分析繼續教育的資源情況,成人學歷教育的市場需求比較全日制的普通高等教育需求因素要多很多,隨著社會發展這種需求因素會更多。要想滿足這種不斷變化的需求,資源建設必須要不斷加強和完善。從陜西省非全日制學歷教育招生數量變化中還可以看出,考生在向教育部部屬高校匯集。教育部部屬高校非全日制學歷教育招生數量近幾年不僅沒有下降,甚至還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同時其非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專業在增多,招生區域也在擴大。究其原因,教學資源優勢,政策導向是其根本。大部分在陜西的部屬高校都設有網絡教學平臺或網絡學校,網絡學校學制比陜西省規定的函授學制少半年,考生向優質資源高等學校匯集是一種必然。這對省屬高校成人學歷教育的資源建設提供了很多參考。

2.2陜西省繼續教育資源狀況

(1)專業資源情況。

通過對西安市17所主要高校2012年招生簡章的統計,共開設成人學歷教育本科專業164個,??茖I352個;省屬西安市內高校開設成人學歷教育本科專業102個,專科專業289個;教育部部屬學校開設成人學歷教育本科專業62個,??茖I49個。但各高校繼續教育學院得到批準的專業比每年實際招生的專業要多很多。沒有招生的原因主要是生源問題,如果招生范圍擴大,這些資源可以利用起來。另一方面原因是資源問題,雖然專業批下來,但并沒有真正具備教學資源,因此不能進行正常的教學,也就不招生了。招生的專業有一些學校是相同的,但所有招生專業是否涵蓋本省社會發展所需的專業沒有做調查。從部屬學校與省屬學校本專科專業數比較看,省屬學校??茖I數量過大,本科專業數量偏小,因為目前成人學歷需求的本科比??埔獜娏?。教育部部屬學校的本??茖I的比例明顯比省屬學校的比例要合適。另外,經測算平均一個??茖I開設課程17~20門,本科專業開設課程25~30門,以此計算西安市高校一個教學周期需開設總計近8000門課,當然其中有部分課程相同。但這也是相當大的數量,對資源建設就是一個相當大的市場。

(2)教師資源情況。

根據調研陜西高校教師資源總體編制緊張,2012年按同比計算全省師生比接近1∶20,比教育部高校水平評估的師生比標準1∶16要高。同時各學校也存在教師專業結構問題。高校有繼續教育學院建制的基本沒有配備專職師資,只有個別學校與三本等掛鉤的學校有專職教師。繼續教育學院教師來源基本是本校教師,專業設置大部分與學校統招本科專業一致。各校聘用成人教育的教師的機制不相同,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是繼續教育學院與校內其它專業院系簽定協議,給專業院系一定比例的管理費用,由專業院系指派相關的教師。第二種是繼續教育學院在校內自由聘請教師,有時使授課受到影響。第三種是成人學歷教育的課程安排完全交給校本部教務處統一安排,繼續教育學院只對學生進行其它管理。各學校繼續教育學院在校外聘教師的數量較少,一般是因為本校無此專業教師。在這種師資情況下成人學歷教育的教師層次差異較大,較難保證穩定發展。然而,有些教師可能沒有被充分有效利用,用以保證成人學歷教育開展。高校以外的師資資源沒法了解,高校退休教師資源也沒有統計資料。據了解民辦院校使用高校退休教師的較多,多是口口相傳或私下聘請,沒有公開市場。

(3)網絡教育平臺資源。

省內有繼續教育網絡平臺的學校7所,部屬5所、省屬2所,經批準的網絡學校3所。在幾所高校中,網絡學校有較全面的教學課件并對外可以有償使用的只有一家,課程覆蓋的專業與現省屬院校開設成人學歷教育的專業有較大差距。陜西教育網有一些課件是屬于文化普及和基礎教育的課件,沒有高等教育所使用的課件。陜西省教育廳于2013年4月成立了陜西高等繼續教育平臺和學分銀行平臺,于2013年7月開始運行,但資源中心和資源建設兩項還沒有內容。從行業角度,我們聯系較多的有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西南石油大學。西南石油大學還沒有建設網絡教學平臺,也沒有建設網絡教學課程資源。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是教育部批準開設網絡學校之一,建設起步較早,也較為規范,已形成較為完整豐富的課程資源,同時也形成較為完善的課程資源建設管理體系;從課程設計、規格制訂、角本制作、攝制、播放、建設費用、教師的聘請、教師酬金與教師管理的費用、使用費用等已有較完善的制度。西安石油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前期購置了40多門課程,已上線供教學使用。在購置過程中,我們經過教學管理剖門與教師多次論證,并按學校購置資產規定程序一項項握關運行,為今后資源購置提供了很好經驗。

(4)可用于遠程網絡教學的課程資源情況。

我們了解到陜西省有網絡教育資源庫,其中有300多門課程,屬于有償使用,課程資源分別屬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54門,陜西師范大學133門,西安交通大學46門,西北工業大學80門。課程門類為文科類、數學、計算機及網絡、醫學、電子、經管。工程類課程沒有。網頁上沒有明確的使用方法,沒有價格。陜西省教育資源網有課件較多,但絕大部分為基礎教育類;其他內容較少,也屬于有償使用,但沒有價格。面向全國的“愛課程”網,資源屬于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是教育部出資建設的精品課程和各省級的精品課程。這些資源分為視頻公開課和資源共享課,可免費觀看視頻公開課有135門課992集;可免費觀看資源共享課有937門;每門課有教學大綱、教學視頻、教學計劃等。這些內容的規格都是按照教育部頒布的“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規范”的標準制作和,可利用性很高。但由于是精品課程,所覆蓋的專業面有限,教學輔助內容不夠齊備,與各層次使用的適應性還有很大差別。教師個人建設的教育網站沒有看到。據相關資料反映,國外有教師個人的教育網站和教學資料。這說明我國的教育還不發達,能夠提供教育資源的渠道很有限。從現有了解的信息看,省內各高校的校園網上都有一些課程資源,但只對校內開放,各學校的教育資源不能充分交流。在這種情況下,應建立一個什么樣的機制和平臺,鼓勵社會各界積極發展教育資源,并把網絡上眾多分散的教育資源集中起來,使教師和學生能夠方便地運用,這已成為我國繼續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和利用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3遠程網絡教育資源建設實施情況

西安石油大學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目前已經采用函授教育的方式進行教學,實踐中也碰到諸如工學矛盾、教師派出困難、教學成本高、招生數量大幅度下降等問題。為此經過調查研究,學習有遠程教學平臺的學校的經驗和做法,認識到網絡平臺的利用對改善函授教學面臨的諸多問題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它可以極大改變工學矛盾,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方便學生與教師有效交流,增強教學過程的互動性,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有明顯作用。因此,西安石油大學從2011年開始論證網絡教學平臺,2012年初開始建設,2012年底投入使用。具體情況如下:

(1)資金籌措。

西安石油大學現代遠程教育平臺建設的資金為繼續教育學院歷年積累的發展基金,在資金使用時經過了校本部批準立項。如果沒有發展基金,要學校另外拿出資金可能性很小。其原因:一方面學校資金緊張不可能短期內列入學校預算,另一方面繼續教育僅是學校非常小的部分,并且是學校非主流。因此從我們的經驗看,繼續教育學院要建設發展必須要有自有資金,有學校的政策支持,有對發展前景的充分認識。

(2)調研論證。

教學平臺建設前期首先對學校校園網進行了深入調研,因為校園網是遠程教學平臺建設的重要基礎。西安石油大學有完備的校園網,學院只需要投入少量資金做相應改建就可滿足需要。經過論證,通過校園網與互聯網連接,使得費用問題、網絡安全問題、繼續教育學院沒有專門網絡人員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

(3)建設過程。

建設現代遠程教育平臺必須有專業人員,既要懂網絡又要懂教學管理,了解熟悉平臺各功能模塊及其原理。為此學院專門派人到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進行專門培訓,領導分組多次到中國石油大學以及省內有遠程教學平臺的學??疾鞂W習,請專家到學院進行專題講座,使教職員工對遠程教學平臺知識有了基本了解。設備的軟硬件購置都按照學校的采購程序進行。平臺設備選用經過多次研究論證,要求適合本校的特點,還要考慮繼續教育的培訓與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從功能上對開發平臺設備的廠家提出完整的設計要求。建設過程要協調好廠家、學校信息中心和繼續教育學院幾方的關系,以保證進度。要做好驗收使用的各項工作,準備各項規范和制度,確定使用平臺的學員范圍。本院確定,2013年招收學員已全部使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授課、學習和管理。在具體實施中,事先與函授站進行詳細深入的溝通,將管理制度、學習方法、答疑等做了詳細宣傳解釋,進行多次示范,正式開展教學后及時聽取學員的反饋意見,在運行中調整。目前實施情況基本正常。在本校課程資源尚未開發的情況下,我們與對口的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聯系,建立課程資源的有償使用方式,解決開辦函授網絡教育方式無課程資源問題。華東目前有1000多門課程資源,我們經過論證,購買了40多門適合本院專業需要的課程。按照規劃2013年暑假開始課程錄制資源建設,其目標是達到能夠適應網絡教學平臺需要錄制的標準,能與現行的網絡與多媒體技術相匹配,能有高質量的錄制、編輯、制作,并能方便傳播完整的錄播系統。同時研究制定錄制教師聘請、課件設計、腳本制作錄制等一系列課程錄制流程的規范。我們討論了錄制經費籌措機制,教師錄制課時酬金的標準問題,錄制課程工作人員的費用問題以及錄制成本有償使用的價格問題等。截止2014年9月,本校自主研發制作完成一門網絡課件,并已上線供學員使用,目前在建2門。目前存在的問題,缺乏錄制專業人員和經費,教學輔導和考試機制也在探索中。

4分析與建議

經過調研分析以及參考有關的研究成果,并對學院在教學資源建設實踐過程的經驗進行總結,歸納出以下建議:

(1)省屬繼續教育中函授教育的方式已到了必須調整的時期。

函授教育作為最早的遠程教育方式之一,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當時采用通訊方式和技術,目前已明顯不適用了。在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的今天,如果不利用新技術,不進行改革,繼續教育將無法適應時展的要求。針對目前普通高校招生率不斷提高的形勢,繼續教育的招生政策需要做較大調整。針對目前繼續教育對象中的學歷教育的需求,調整繼續教育的指導思想,調整教育方式和培養規格;加強對繼續教育的理論研究,解決繼續教育的定位問題、適應社會需要問題和投入問題。面對成人學歷招生情況,建議放開招生,不要再進行計劃控制。要整合省屬高校繼續教育資源,促使各高校繼續教育招生達到規模效益水平之上,以促進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形成繼續教育的自我發展與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力。應該組織研究成人繼續教育的培養規格和教學內容,以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養規格和教學內容;突出其與社會實踐、生產實踐和技術發展實踐結合緊密的優勢,以適應社會、科技、經濟發展對成人繼續教育的要求;使已形成和將要形成的教學資源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時代要求,凸顯出繼續教育的特點。

(2)加快統一的陜西省繼續教育資源平臺建設和各校的平臺建設,以支持繼續教育方式轉變。

陜西資源平臺從數量、學科專業種類、使用規格、課程內容都無法適應目前函授教育方式向其它方式或網絡教育方式轉變的需要,省屬高校大部分沒有建立遠程網絡教學平臺。主管部門應研究出臺陜西函授形式向網絡形式轉變的政策,促進各校網絡教育的平臺建設。應盡早制訂出平臺建設的標準規范,以保證平臺建設的效果。建立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共享、聯絡、管理、運行規范,充分利用網絡功能,建立技術開發基地,推動平臺建設與使用。

(3)建立繼續教育資源開發機制。

從經費的籌措、錄制設施的建設、課件的設計與制作、教師的聘用、設計人員的聘用、課件標準評定、課件的使用、平臺建設以及有償使用的價格形成都需要研究,形成標準。建議引入市場機制,促使現有高校教師或其他有專長的人員,不分履歷、不分內外投入這種教學資源建設,促進繼續教育資源建設。繼續教育課程資源的開發,需要多種要素參與,資金、技術、各類專業人員,包括授課教師、課程設計人員、課件錄制人員、課件制作人員、網絡工程人員、設備設施以及各類激勵機制和制度等。有效的匯集、使用這些要素,是繼續教育資源建設面臨的重要課題,每一種要素都需要深入研究其開發利用的規律。接受繼續教育的范圍比普通教育要更寬泛,其教學內容的應用性,與實際聯系的緊密程度要更強。接受教育人員的心態和認知能力不同,對教育方式的要求也會不一樣,因此繼續教育的課件與普通高等教育的課件應有些不同。例如:上海交大李莉、李鋒在“中國網絡遠程教學滿意度指數、模型實證分析”一文中指出,學生對網絡課件的滿意度達0.88,原因是網絡課件的可重復性。但普通大學在校生更歡迎面授方式,左證是學校的精品課的課件收看率并不高。因此,對繼續教育課程資源開發過程的特點規律的研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在觀念認識上或教學習慣上都是按照普通本專科教育的模式進行的,很容易將全日制教學的認識和習慣帶到繼續教育中來,全日制教學的系統性、連貫性和時間安排的嚴格規范性與繼續教育的教學有很大差異。例如,在本校論證錄播設備建設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提供了一種錄制規則,網絡課件的定制是15分鐘一個知識單元,30分鐘一節課,這符合學習規律。但是,教師在課程內容設計、備課和錄制中很不適應,常有沖突,原因教師的備課是按45—50分鐘內容設計;當轉到錄制網絡課件時,課程設計人員與錄制教師就產生很大分歧。這僅僅是時間上的差異,而內容上差異也很大。這些都需要進行深入探討,尋找規律。

(4)建立繼續教育資源的有償利用機制。

按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提供的標準,教育部部級精品課程項目經費30萬,學校補助10~20萬。學校精品重點課程經費為20萬,一般為5~10萬。各級別的要求與工作都有較大差異,特別是內容上的差異。目前陜西高校網絡教學資源沒有固定經費來源,部屬高校網絡教學資源是按精品課建設渠道來籌集經費,分為校級、省級、國家級,給予不同的經費支持。省屬高校中也有這樣的方式,但大部分是為本科教學使用,對外很多是封閉的。目前很多公開課以錄像方式播放,對一些專業性的學習基本沒有用或者是不適應。為了有效推動繼續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建立繼續教育資源有償利用是籌集開發資金的有效手段。建立資源市場,形成交易規則,制訂課件技術標準,這樣可以有效推動繼續教育教學資源建設。

(5)繼續教育資源建設應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

建立有償利用繼續教育資源的市場平臺是資源建設的基礎性工作。由陜西省主管部門建立統一的專門的高等教育課程資源交易市場,制訂交易的規則,根據制作成本制訂最高與最低限價,由使用方與提供方根據雙方的情況在上下限內商議是價格。教育行政部門應組織專家對課件的技術標準作出明確規范,建立交易課件的技術與內容的審核制度。同時建立課件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對制作人、出品人的知識產權提供保護。在校內建立課件交易收益的經費分配制度,除補償成本消耗外,要建立課件研發基金和新制作設備建設準備金,為課程資源建設的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6)建立陜西省教師資源庫和繼續教育教師公開網絡聘任平臺。

高校繼續教育學院基本沒有專任教師,在校內聘用教師實際是在校內的市場行為,校內教師不能滿足教學需要時,在校外聘請教師會碰到很多壁壘,如不知道哪里有合適的教師,或各校有自己的要求從而聘不來。還有普通高校教師普遍對繼續教育的理解有誤區,認為繼續教育的學歷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要低一個層次,這樣會出現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課程講授的編排缺乏針對性的設計,從而對學生的接受、繼續教育的質量和發展都有影響。另外,繼續教育不僅有學歷教育還有非學歷教育,所涉及范圍更寬,教師需求更是多層次、多種類,有些專業性更強。任何一個繼續教育學院的發展僅靠自己進行師資建設是無法適應發展需要的,因此建立繼續教育教師市場就成為發展的必然。建立繼續教育教師庫,實行資格驗證和登記入庫方式,形成一個教師人才交易平臺,各個繼續教育學院可在此聘用教師。同時,教師庫的信息可以反映出某類學科專業教師的供需情況,由此可以促使教師或有志成為教師的學生向短缺的學科方向發展。這種市場信息的實時和反饋,對繼續教育教師資源配置會有明顯效果。

作者:肖文俊 楊衛杰 謝輝 單位:西安石油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繼續教育研究論文:舞蹈繼續教育教材研究

一、融“韻”于“技”,增強學員對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風格韻律的把握

融“韻”于“技”,即在中國古典舞基本功的教學和訓練中,將中國古典舞身韻納入到基本功訓練中。中國古典舞是在吸收戲曲、武術等元素的基礎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經過提煉發展和創新,形成了一套比較科學系統的教材,包含著中國傳統藝術審美范式,其風格韻律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因此,在中國古典舞的基本功訓練中,融入中國古典舞身韻的訓練,把身韻所呈現的“形、神、勁、律”,所體現的中華民族人體文化在靜態、形態、動態上的擰傾圓曲、剛柔相濟、陰陽交合、動靜交錯、氣韻生動等融合于基本功訓練之中,增強學員對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風格韻律的把握,同時達到古典舞基本功訓練的要求,由淺入深通過組合的學習,使得身韻與基本功訓練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融“韻”于“技”,主要是基于繼續教育階段教學對象的特殊性。一般繼續教育階段的教學對象多為在文化館、幼兒園等單位從事大眾傳媒普及工作的人員以及舞蹈業余愛好者,她們受身體條件限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專業訓練,在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中,專業性很強的軟開度和技術技巧就不能成為教學重點內容,而應該在一般能力訓練基礎上注重學生對中國古典舞風格和韻律的把握,以及通過中國古典舞的學習培養對傳統文化的審美認知,力求通過組合形式的學習使得學生在解決基本功、基本能力的同時更加了解中國古典舞的傳統文化底蘊,增強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的可舞性、文化性和審美性,從中國傳統藝術所特有的“形神”、“情理”、“氣韻”、“意境”等來學習了解中國古典舞。通過融“韻”于“技”,中國古典舞的基本功訓練既實現了基本的身體技能提升,同時也將重心傾向于學生對中國古典舞風格韻律的把握和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審美認知能力,滿足了繼續教育階段特殊教學對象的需求。

二、以“韻”促“技”,增加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的普適性和趣味性

中國古典舞基本功的教學和訓練,由于自身的程式化和重復性,以及對技術技巧和身體素質的要求,往往會使學習者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學習興趣,或是感到學習困難和吃力。這樣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中國古典舞基本功教學,在“學習古典舞基本功訓練課程中遇到的困難是什么?”這一問題的調查中,30%的學生認為“扶把動作還可以,而跳、轉、翻等動作由于成人自身條件原因不能完成”;28%的學生認為“訓練太枯燥”;10%的學生認為“動作難度太大,完成不了”。此外,在“您對中國古典舞基訓的興趣如何?”的調查中,認為“喜歡”的僅為3%;認為“一般”的有50%;“不喜歡”的35%。通過這樣的調查數據足以看出,在繼續教育階段學習的學生,約有2/3認為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存在難度大和教學枯燥的問題。而在對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的改進方面,約有33%的希望能夠更加富有趣味性,43%希望教學更加具有韻律性,提高舞感。以“韻”促“技”,就是通過中國古典舞身韻和基本功訓練的結合,以身韻獨特的風格韻律和審美特征,提高學生學習中國古典舞基本功的積極性,增加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的普適性和趣味性。具體來講,中國古典舞身韻所呈現的“形、神、勁、律”,不只是身韻的內在涵義,從“中國古典舞”的整體形態來看,對基本動作的要求都離不開“形、神、勁、律”。在繼續教育階段,中國古典舞基本功的訓練從一定程度來講,并非要求學生達到多高的技術技巧水平,更多的是通過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最大程度地使學生掌握符合他們需求的中國古典舞基本功。通過將提、沉、沖、靠、含、腆、移、旁提、橫擰等中國古典舞身韻的基本元素與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相互結合,使原本程式化、單一的動作變得富有韻律,有效地增加了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中各種程式化動作的可舞性,克服了基本功訓練的把上、把下以及一些簡單技術技巧訓練的枯燥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中國古典舞基本功的教學和訓練。此外,基本功訓練是學習中國古典舞的基礎,其中的一些動作、舞姿、技術技巧等都是中國古典舞的典型元素。而在學習中國古典舞的過程中,僅僅掌握動作的形態是遠遠不夠的,再加上繼續教育階段的學生不具備掌握具有難度的身體素質訓練的能力,因此,對中國古典舞內在風格韻律及審美特征的把握應該是繼續教育階段學習“中國古典舞”的重點,中國古典舞身韻正好可以成為這一方面的補充,也是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的重要突破口。

三、“技韻相融”,提升學員對中國古典舞傳統審美特征的認知水平

中國古典舞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在提煉了戲曲、武術中的動作和造型的基礎上,強調呼吸的配合,富有韻律感和造型感,獨有的東方式的剛柔并濟的美感,令人陶醉。中國古典舞身韻的基本元素,如提、沉、沖、靠、含、腆、移、旁提、橫擰等,身韻遵循的“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開先合”、“從反面做起”等運動規則,與“平圓、立圓、8字圓”的“三圓”路線規則,構成了身韻語言的內部結構,加上身韻“形、神、勁、律”的表現方式,使中國古典舞具有了中國文化特色的舞蹈美學。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沃土的古典舞蹈非常強調“形神兼備,身心互融,內外統一”,可以說,“身韻”是中國古典舞的靈魂。繼續教育階段的教學對象大多是非舞蹈專業及少數具有一定舞蹈專業基礎的舞蹈人群,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的目標是使學生了解并掌握中國古典舞的基本形態、用力方法及運動規律,同時體會中國古典舞的內在精神氣質和審美內涵。因此中國古典舞基本功的訓練,就必須注重“技韻相融”,在基本功的訓練中注重“以神領形,以形傳神”的意念情感,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課程安排上,要考慮到內容的難易程度,教學中要有選擇地弱化基訓課中軟開度和技術技巧的訓練,增加身韻課元素,突出中國古典舞所特有的藝術規范和審美特征,這二者的相互滲透與有機結合,真正體現中國古典舞審美上的神韻與風采,實現“神在中而形于外”,并從中提升學員對中國古典舞傳統審美特征的認知水平,這樣才是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的真正“要旨”,也符合繼續教育階段學生學習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的要求。“技韻相融”的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既使學生體會到中國古典舞的獨特審美風格,同時也使學生在身體的素質能力和技術技巧方面得以提高,有能力完成具有一定難度的古典舞語匯,最終能夠使廣大學員達到“形神兼備,身心并用,內外統一”這一中國古典舞不可缺少的藝術修養與素質。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繼續教育階段,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和教學的有效實施,必須考慮到教育對象的特殊性、教學目標的針對性和教學實施的有效性,因為不論是現今舞蹈成人教育的需求還是未來的繼續發展,都需要探索適宜于自身發展的教學方法,要充分考慮教學對象的學習特點和需求,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嘗試,從繼續教育階段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來說,通過“身韻”與“基本功”的有機結合,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韻律性、趣味性和可舞性,提高學習效率??梢姡袊诺湮枭眄嵑椭袊诺湮杌竟τ柧毾嗳诤希钥晌栊缘慕M合方式為載體,不失為繼續教育階段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一種較為實用和便捷的教學方法,二者相得益彰、相互促進。既是對當下繼續教育階段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存在問題的解決辦法,也是繼續教育階段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長遠發展的可行之路,實施這種充分考慮到學生自身特點以及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方法,并編寫相應的教材,才是真正貫徹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作者:安歌昕 單位:北京舞蹈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繼續教育研究論文:財會專業教師繼續教育模式研究

一、傳統繼續教育模式

傳統的教師繼續教育模式就是以高校為本或以專門的教師進修機構為本的模式。該模式往往因只重視知識和理論講授,難以有效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而受到較多批評。近年來,高?;蚪處熯M修機構已意識到這個問題,正采取措施逐步加以改進。比如,在對教師的培訓中加上外出實地考察、參觀或崗位實踐等環節,同時輔之以職業技能證書教育(如會計行業的會計電算化師、物流行業的物流師、電子商務行業的電子商務師等)。這些改進不僅有效地提高了教師技能,還提高了被培訓教師所在學校的雙師證率,使傳統的繼續教育模式煥發新的生機,再一次受到被培訓學校的認可。雖然如此,該種模式仍存在一些缺陷。一是該模式的繼續教育是上級教育部門為推廣某項教育改革或某種教育模式而組織的,雖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卻不一定符合各受訓學校的實際,結果經常由于受訓學校的條件難以達到要求而出現“教師個人業務水平提高了,但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作用不大”的情況。二是該種模式的繼續教育時間大都在1—2個月,用時較長,大多數的教師由于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所礙,不能外出接受該種繼續教育;而且該種模式所需經費較多,受經費所限,能接受培訓的名額就有限,致使該種模式的繼續教育覆蓋面有限。

二、校本培訓模式

1.校本培訓的界定

20世紀70年代中期,作為“教師在職培訓的新概念與新策略”的校本培訓計劃由英、美等國首先發起,并很快在世界各國盛行開來。目前,許多職業學校都開始以這種理念為指導對教師實施繼續教育培訓。校本培訓主要有兩種界定方式,一種是以培訓地點為依據,指完全在學校內進行的教師在職培訓活動;另一種是以培訓內容為依據,主要是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改善學校和教學實踐為中心的計劃與活動。無論是完全在學校內進行的,還是在學校與其他機構合作開展的,都屬于校本培訓。第二種定義被普遍認為更加具有現實意義,即校本培訓是一種以教師任教學校為培訓基地,輔之以大學或師資培訓機構提供必要課程和人員而開展的師資培訓活動。

2.校本培訓模式探討

無疑,校本培訓能有效避免傳統繼續教育培訓的缺陷。第一,它由受訓教師所在學校本身發起、組織,方便了解一線教師的繼續教育需求,有利于安排切合實際的繼續教育內容;第二,受訓教師不用長時間外出,所需經費也會大大降低,受訓范圍也可大大擴展;第三,它并不排斥高校或教師進修機構所提供的繼續教育,只不過是形式發生了一些改變,從“走出去”到“引進來”。校本培訓經過幾十年的實踐,不同學校針對具體的培訓內容和培訓對象摸索出不同的適合自己的培訓方式。我們也在力求探尋適合財會教師繼續教育的校本培訓,以期在此基礎上構建起適合財會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模式。

(1)個體式培訓。

據調查,被列為國家改革示范校的中職學校的教師,其學習的積極性明顯比較高。每位教師都制訂了書面的個人成長計劃,并按計劃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學習。教師們不僅隨時關注最新的改革進展、勤練會計技能,而且開始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主動聽別的教師的授課,撰寫教學日記、教學小結,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而那些沒有被列為示范校的教師的積極性明顯不夠。這就說明,個人的積極性需要一定的外在壓力來觸發,示范校改革對教師們做出的硬性要求恰好提供了這種壓力,同時為教師們的繼續教育指導了方向。在沒有這種改革的學校,為鼓勵個體學習,學校就應采取適當的考評和獎勵措施,以及適當的資源支持來激發教師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如學校定時為教師提供精練技能的訓練室、機器、軟件、訓練用物料等;定期安排一些教師技能比賽并對優勝者予以精神、物質獎勵,同時將之作為加分項并與職稱評聘掛鉤;對考取雙證的教師予以費用報銷(現在大多數職業學校正在這樣做)或一定的物質獎勵等。當然,學校還應規定予以獎勵或支持的繼續教育項目,以使教師們的自主性繼續教育符合學校的發展目標。

(2)師徒式培訓。

師徒式培訓基本上就是一種一對一的培訓形式。一般由教育教學經驗豐富且愿意指導新教師的教師擔當師傅角色,通過傳、幫、帶的方式引導新教師將教育教學理論、學科知識與具體工作實踐結合起來,幫助新教師更快地適應教育教學工作,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過去的賬房先生是由徒弟直接跟師傅學習而成,且由于直接在實踐環節進行,效果良好。對于財會教師的繼續教育,無論是教育教學技能,還是財會學科技能都比較適合采用這種方式。然而,在一對多的學校教育中,這種培訓方式越來越被學校所忽視。在很多學校,幾乎沒有校方指定的師徒式的傳、幫、帶培訓形式。老教師對新教師的經驗傳授一般局限于偶爾的展示課或新教師的主動請教。由于沒有校方的強制性約束,老教師自然也就沒有主動指導的積極性,這對于校方而言其實是一種很大的資源浪費。所以,校方應該重新重視起這種培訓方式,制定一定的規章制度和激勵政策,使這種培訓方式常規化,在財會教師的繼續教育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3)小組式培訓。

小組式培訓,就是根據教師共同的需要、興趣及學科等,由教師自愿組成或由學校劃分成小組,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開展的校本培訓活動。這種培訓在劃分小組時主要依據的是小組成員的共同特征,重視組間的特殊性,且其組成以自愿結合為主,這就為教師之間保持開放的學習心態提供了心理基礎,為教師之間分享教育教學經驗提供了組織保障。在很多學校中,小組式培訓主要體現在教研小組活動和課題小組活動上。教研小組的教研活動以教研室為依據簡單劃分成小組,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小組成員的共性,但忽視了個別成員的特殊性,且小組的形成不是教師自愿結合的,自然很難實現教師們的暢所欲言。筆者認為,學校應重新審視教研小組活動,使之成為財會教師們繼續教育的平臺,比如可設立問題研討室、教師論壇等專門的小組活動空間,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其發揮實際作用。問題研討室每兩周定期開放,設立一至兩名負責人,由教師們自愿結合,交流討論日常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應對的方式方法。鼓勵大家不論問題大小,不論語言長短,自由發言即可。最后由負責人組織教師們以書面形式整理出有代表性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在室內的問題研討園地上,并以電子稿的形式留存,形成隨時可供查閱、學習的資料,要求研討室每月至少形成一篇文稿。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參加三次,每學年至少在問題研討園地上發表一篇文稿,否則不予評優。如此,將會激發教師們參與問題研討的積極性,有力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4)全員式培訓。

這里主要是指針對全部財會教師的集中式培訓。比如可設立財會教師學習報告室。學習報告室在教育教學、財會學科知識、法律法規等方面需做專題講座或外派學習人員回校報告、宣講所學知識時開放,對全體財會教師進行集中式培訓。其中,專題講座可由走在教育教學前沿的領導、學科帶頭人來講,也可由經驗豐富、與時俱進的老教師或外請專家來講,講座所用資料力求每人一份,同時保存留檔。當然這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而要求外派學習人員回校后宣講所學知識,一方面可以督促外派人員在外出期間認真學習;另一方面既可節約外派經費,又可變相擴大外派繼續教育的覆蓋面,還能使沒有時間或沒有機會外出學習的人員也學到前沿的知識。當然全員式培訓也存在明顯的缺點:培訓過程缺乏互動,效果較差,往往是“聽著激動,聽后不動或學后不用”,對教師實際教學與技能的提升影響不大。所以,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須采取一定的后續措施,比如小組研討、撰寫培訓心得體會、優質課評比、技能比賽等相結合,實現培訓內容的內化。

(5)校際式培訓。

校際式培訓主要是指中等職業學校與高等院校合作開展的校際培訓項目和與兄弟院校之間開展的校際合作交流項目。高等院校一般被認為是科研的前沿和知識的發源地,所以教師進修一般選擇到高等院校去。但傳統的中職學校與高等院校之間的這種縱向交流存在些許缺陷,前面我們已述及。要改善這種交流方式,使之能更好地為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服務,就要在原來“派出去”的基礎上,外加“請進來”。根據教師的需求,請高等院校的教師到中職學校來對中職教師進行培訓。當然這種培訓會局限于中職學?,F有的設備和資源條件,可能不能進行一些較前沿的技能傳授,但由于在自己學校的緣故,會使更多教師敢于提出自己的困惑,對解決教師當前面臨的問題更有實效性。越來越多的中職學校已注意到這個問題,在保持“外派”進修的同時,加強“請進來”的方式。與兄弟院校之間的橫向交流目前也只是局限于落后的學校派教師向先進的學校學習,真正的互利合作較為少見,還在不斷探索中。

(6)校企合作式培訓。

校企合作式培訓就是學校與企業合作來對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的培訓方式,以增強教師們的實際會計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有實際會計能力的學生。所以,當前校方都非常重視這種培訓方式,越來越多的教師在學校的支持下,選擇到企業或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去實踐;校方也會請企業或事務所的資深會計師到學校來授課。但有時由于涉及商業機密等原因,可能無法接觸到一些核心業務的會計處理操作,無法取得較好的效果。解決這個問題的較好方法是學校最好有自己的校辦企業、事務所,這不僅需要大量的財力資源,也會耗費學校很大的精力,對于一些規模較小的學校來說可能比較困難。如果學校能另辟蹊徑,選擇參股、控股企業或事務所,或許是一種比較好的解決辦法。這樣,既可節約資源,也可節省精力,還能使教師們接觸到實實在在的業務培訓。

(7)職稱考試輔導培訓。

財政部門應該允許財會專業教師參加職稱考試,而不該限定為在職會計人員。允許財會教師參加會計職稱考試,便于教師接受財政部門安排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同時,也為教師學習財政、稅法和會計知識提供動力。因為能夠參加會計職稱考試,所以他們愿意學習國家現行的財經法規,愿意接觸財會實踐活動,從而擴大財會專業教師繼續教育的內容。

三、總結

綜上所述,以上各種校本培訓方式各有利弊,學校應統籌安排、綜合利用。筆者認為,學校應以傳統的外派方式為輔助,實施以學校為主導、以教師需求為方向、以教研小組活動為平臺,各種方式綜合利用的校本培訓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繼續教育效果。

作者:萬慶平 單位:山東省濟寧市高級職業學校

繼續教育研究論文:盲人按摩師繼續教育研究

1吉林省盲人按摩師技術特點

盲人按摩師按摩技術扎實,按摩操作專注用心。認真是社會對盲人按摩的評價,也是對盲人按摩行業的認可。對于盲人來講,按摩是最適合他們的工作,他們大多非常珍惜這樣的學習和工作機會。盲人因其自身身體特點,其在工作過程中會專心致志,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工作中。而按摩這項工作,更需要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密切結合,盲人因很少被外界發生的事情干擾,更容易用心專注的努力做一件事情。

1.1盲人點穴精準

觸覺是盲人接觸外界的主要方式,因為視力障礙導致盲人觸覺極其敏感,所以盲人在按摩過程中,手下感覺準確,能夠很好地感覺患者的經絡和穴位,體會病情的寒熱虛實,以采取適當的力度和手法對病情進行調理。

1.2盲人按摩師手法固化,有的有一定技術偏差

盲人一旦形成對事物的認識,很難改變。對于按摩手法而言,從操作到想法,盲人最初接觸和學習到的知識,很多將伴隨一生,而實際上不但是按摩,包括各個領域的知識都在更新和再認識,而盲人接觸新事物的渠道和能力有限,所以對于按摩的技術提高而言,難度很大。很多盲人是“師父帶徒弟”的方式學出來的,沒有系統的理論學習,還有部分盲人文化底子薄弱、理解能力差,更有一些盲人按摩從業人員只是經過培訓班的短期學習,理論和實踐經驗相對不足,這些都是導致盲人按摩技術提高難的原因。另一方面,部分盲人在給患者治療過程中,更多的精力放在手下感覺上,認真體會手感,把精力和想法放在局部,想辦法解決局部的肌肉軟硬、勞損等,往往注重局部,忽略整體。這種手感的認真體會,容易對疾病整體缺乏認識,不能從整體出發對疾病認知,而“整體觀念”是中醫的一大特色,也是其精髓所在。

盲人按摩師治療缺乏整體觀念除了個人的技術原因和身體原因外,還有工作性質的原因。盲人按摩更大程度上屬于服務性質,盲人每次操作都會追求當次的效果,否則會擔心客人下次是否會再來,而忽視了疾病的治療應該按療程操作,打亂治療程序。盲人按摩行業是介于保健按摩和醫療按摩之間的,它既有別于保健按摩,客人找盲人按摩除了保健的需要,更多的人希望通過盲人按摩來解除病痛,而很多客人又不是抱著治病的目的,因為他不完全相信盲人治病,只希望能夠得到緩解。所以,盲人在按摩操作過程中,既要依據患者的需要選擇手法,又要根據患者病情調整思路,不可能完全根據自己的治療思路選擇手法,導致盲人按摩技術出現偏差。

2盲人按摩師技術局限性

盲人按摩技術缺乏特色,服務項目單一,是盲人按摩缺乏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在吉林省,盲人按摩多是三五個按摩師的小按摩店,有規模、上檔次的少,而服務項目基本就是簡單的局部保健、全身保健、足療等,有的加上了簡單的拔罐刮痧等項目。多數盲人從事的都是既簡單又繁重的按摩勞動,按摩店經營單一、技術上沒有自己的特色,導致盲人按摩院經營壓力大、盲人按摩師收入低、保障差、競爭能力弱。盲人按摩繼續教育和技能培訓工作就是要分析盲人按摩師技術特點、掌握吉林省盲人按摩行業的發展現狀,因勢利導,切實提高和改進盲人按摩師的技術水平,使盲人真正做到具有一技之長,健康而有序的發展是吉林省整個盲人按摩行業發展的目標。

3盲人按摩師繼續教育和培訓策略建議

3.1政府扶持

根據吉林省政府、吉林省殘聯等部門聯合制定的我省“盲人按摩妙手興業”工作的實施方案,努力做好盲人按摩師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培訓出高素質的盲人按摩人員,以技能培訓為主,以理論學習為基礎,采取技能培訓與學校教育相互結合的形式加強盲人按摩人員的培養、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1)市、縣等基層殘聯必須做好地方城鄉盲人生源,特別是農村盲人生源調查、摸底、篩選等工作,制定合理、有效的培訓計劃。(2)扎實做好吉林省盲人按摩師的培訓、繼續教育工作。這項工作要以國家保健按摩師職業培訓標準和培訓職業資格教程為指導,依托長春大學特教學院、各市縣盲人學校、盲人按摩機構、盲人職業培訓機構及社會盲人職業培訓機構,認真組織盲人按摩師做好技能培訓,為保證我省盲人按摩師的培訓質量,盲人初級按摩師資格培訓時間要在240標準學時以上,盲人中級、高級按摩師資格培訓時間要在160標準學時以上。(3)吉林省殘聯的盲人就業指導中心組織各市、縣殘聯的盲人就業指導中心,組織當地的盲人按摩工作人員,每年進行20個學時以上的繼續教育,以持續有效提高盲人按摩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競爭能力。(4)吉林省定期選送有培養前途、有組織能力、能勝任按摩教學工作的盲人醫療按摩骨干和高級保健按摩師到中國盲人按摩指導中心進行培訓。(5)吉林省殘聯相關部門盡職盡責,做好盲人的醫療按摩職稱評審和盲人保健按摩師職業資格鑒定等工作。(6)各市、縣(市、區)應建立盲人按摩從業人員就業培訓實踐基地,開展臨床實踐及教研教學工作,為當地盲人按摩人員的培訓、繼續教育和就業提供支撐。

3.2鼓勵盲人按摩師走出去,學習先進經營模式

吉林省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來看相對落后,省政府、省殘聯對盲人按摩行業發展的扶持受到經濟能力的制約,力度相對較小。吉林省地處內陸,經濟、保健意識、消費能力等都與沿海省市相差較大,受這一地區消費觀念及經濟能力的局限,致使我省盲人按摩行業的發展在很長時期內難以趕上沿海經濟發達省市。所以,應該鼓勵盲人按摩師走出去,到發達省市學習先進的盲人按摩經營模式,從而改變吉林省現有的盲人按摩經營狀況,提高盲人按摩師的技術水平。

3.3做好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

對于合格按摩醫生而言,真正掌握高超的按摩技術,需要系統的理論學習和扎實的技能訓練。由于多數盲人受教育程度偏低,加上盲人從事按摩行業的門檻較低,導致盲人按摩師的綜合素質偏低。另外,我省從事按摩的8000名盲人中受過正規、系統專業教育的人數只占較少比例,甚至還有一部分人是所謂的“三無”,即無學歷、無職稱、無醫師資格,加之一部分盲人按摩人員學會技能后,大多專注于經營逐利,很少關注醫療按摩方面理論和技術的更新,不積極參加學習和培訓,知識儲備和技能已經落后于行業發展的需求,最終造成盲人按摩師整體專業素質不高。吉林省的盲人按摩教育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長春大學特教學院(五年制本科),四平盲校、四平衛生學校等中專學校每年培養出層次較高的盲人按摩人員,為吉林省盲人醫療按摩師隊伍不斷輸送較高層次人才,所以我省應利用此優勢,制定鼓勵政策,鼓勵有能力的盲人接受繼續教育或學歷教育,提高專業技術水平,以優化按摩醫師隊伍的學歷結構。

3.4矯正技術偏差

根據對吉林省盲人按摩師執業技術的分析結果,因為盲人生理和心理因素、個人學習及理解水平因素、工作性質因素等導致盲人按摩師出現技術偏差現象,我們在做好盲人按摩師培訓工作的過程中,要針對以上實際情況進行矯正。

3.4.1生理心理因素

要克服盲人摸象這種只看到局部忽略整體的生理缺點,樹立中醫的整體觀,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學會中醫中的辨證論治,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學會臟腑辨證、經絡辨證、氣血辨證,對疾病有清楚的認識,這樣在按摩操作過程中才能運籌帷幄。

3.4.2工作性質因素

因為盲人按摩師大多數工作在按摩院,他們的工作性質處于保健按摩和醫療按摩之間,這樣很多時候盲人按摩從業人員不能完全以自己的治療思路指導按摩手法,往往會受到患者的感受的干擾,影響治療效果。要想解決由此引起的技術偏差,最好的解決方案是盲人按摩師從保健按摩轉型為醫療按摩,從思想上樹立治病的信心和治療的權威,這也需要盲人按摩師提高自身技術水平,以糾正偏差。

3.4.3學習和理解水平因素

各級殘聯執業培訓部門要定期舉行盲人按摩技術交流活動,舉行盲人與盲人之間,盲人與健全人之間的技術交流,從而使盲人脫離坐井觀天,接受更多的外界信息。

3.5增加服務項目,康復與按摩相結合

盲人按摩的一個缺點就是項目單一,沒有特色。我們要根據這一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積極尋找適合盲人操作的特色項目,如按摩減肥、小兒推拿、正脊手法、特色理療、輔助藥物、中風康復手法等,盲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或具體情況,增加服務項目,改善自己的技術水平。

4結語

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盲人按摩師隊伍能夠提高盲人按摩師的專業素質,提升盲人就業率,是盲人按摩抓住機遇、快速發展的基本保障,是我省經濟建設及和諧社會發展的要求。通過以上措施,經過盲人自身努力和社會的關懷和支持,盲人的技術必將得到提高,得到社會的認可,從而促進整個盲人按摩行業健康發展。

作者:楚洪波 徐明 單位: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

繼續教育研究論文:高校繼續教育能力轉變研究

一、實現高校繼續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方式能力轉變的意義

地方經濟的發展,主要靠各種企業的發展,來形成各種產業的鏈條。當今時代,企業要立足和興盛,離不開創新的理念,創新需要人才,所以企業引進先進人才關系著成敗與否。再者,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地方經濟發展方式創新也至關重要,這是對知識資源在質和量上的要求,這就要求作為高智力人才培養陣地的高校在地方經濟發展方式創新中擔負起此項重任。高校繼續教育部門憑借其技能型人才培養優勢、理論技術研究優勢、技術服務優勢而對地方經濟的發展起著明顯的支撐、引領作用。隨著我國地方經濟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技術梯度轉移的逼近,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比重會不斷加大,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國地區人力資源狀況與地方經濟發展尚有很大差距,特別是各層次技術型人才缺乏成為制約地方經濟發展的瓶頸。高校繼續教育工作作為人才資源開發的著力點,一是可以緊貼區域實際設置專業,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化技能型人才;二是可以依據區域發展需要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技術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三是可以利用學校的理論、技術、人才優勢開展技術研發與服務,為實際生產部門解決技術難題;四是可以憑借學校對周圍經濟的輻射而拉動相配套的服務業的發展。這些多元化的創新優勢對于轉變高校繼續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方式的能力意義重大。

二、依據地方經濟發展實際.轉變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繼續教育要緊跟地方經濟發展實際,在探索中不斷轉變人才培養模式。

1.要對準地方經濟人才需求市場設置專業,使專業與地方經濟的產業結構及其發展趨勢相適應。高校繼續教育部門對地方經濟發展情況必須有敏銳的覺察力和快速反應能力,要有專門機構和人員研究市場、地方經濟發展方向及其對人才的需求,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建設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新專業。

2.要對準崗位設課程,使教學內容與崗位及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相協調。課程建設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與教育質量的提高。高校繼續教育的課程設置必須“需要”、“適用”,在兼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同時更應考慮職業崗位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既要不斷吸取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保證教學內容的時代氣息,又要緊貼地方經濟發展實際,體現教學內容的區域特色。

3.要對準實踐抓教學,使人才培養質量與區域經濟發展要求相一致。注重學生職業能力、動手能力培養是高校繼續教育的基本要求與特色所在。因此,高校繼續教育部門的教學必須對準實踐要求來抓。一方面是要建設一支水平較高的“雙師素質”教師隊伍。教師的動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水平。職業技術課教師必須了解本專業領域技術前沿動態和地方經濟發展動態,根據實踐要求組織教學。另一方面要抓好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為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搭建平臺,使學生在具有仿真職業氛圍的校內實訓基地實訓或在校外實訓基地(或企業)頂崗實習的過程中培養職業能力、動手能力。

4.要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目標,提升產學研合作教育水平。要實現高校繼續教育的區域化,學校必須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充分調動行業、企業參與辦學的積極性,讓行業、企業參與教學的全過程。諸如聘請能工巧匠、企業技術人員來校兼職以改善教師隊伍結構;建立校外實訓基地以拓展技術技能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作用,參與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與層次的確定、新專業的設置論證、教學計劃與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與教材開發、綜合實訓指導、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的指導;等等。

5.要實行多層次辦學,使高校繼續教育適應地方經濟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多層次需求。根據地方經濟發展的實際,高校繼續教育要堅持兼辦中職教育與職業培訓,形成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辦學格局。

三、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轉變就業導向

高校繼續教育除了職后培訓,還應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不斷提升辦學質量,增強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2j。所謂“以就業為導向”,實際上就是以用人市場為導向,以用人市場所需專業人才及對畢業生的素質與能力要求為導向。

1.“以市場為導向”一定是具有區域特色的市場,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特殊需求構建兩大體系,即專業與課程體系、素質與能力體系。

2.“以市場為導向”一定是具有變化的市場,高校繼續教育部門可針對現有的區域人才市場需求采取一種微觀式操作,即“訂單式”培養,以期于實現畢業生的充分就業;但還應有前瞻性的思路,研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變動規律與發展趨勢,實行超前的宏觀的規劃,有計劃地適量培養一批“以未來就業市場為導向”的專業技術人才,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對某些類型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潛在需求。

四、實現繼續教育培訓資源社會共享,轉變服務地方經濟方式

在地方政府的組織和支持下,高校繼續教育部門要主動轉變服務地方經濟的方式,充分挖掘現有教育資源潛能,以職業培訓、科研力量為依托,以滿足地方企業的人才需求和職工的成才需求為目的,按照企業的需要開展企業員工的職業培訓,為提升勞動者素質作出應有的貢獻。高校繼續教育部門要堅持立足區域,積極開展高校繼續教育培訓、技術研發和服務,成為面向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的教育服務基地。要積極為地方行業企業提供應用技術開發等科技服務。加大高校繼續教育科技產業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高校繼續教育科技研發與推廣指標;鼓勵高校繼續教育部門參與地方經濟課題研究,建立適合于高校繼續教育部門的科技推廣研究基金和課題;建立健全科技研究機構,組建與教學密切結合的科技產業園,使更多的科研項目轉化為產品,提高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力度。直接參加地方經濟高新技術攻關。高新技術是地方經濟發展的瓶頸,地方上有很多高新技術項目有待攻關。高校繼續教育部門可以組織有相當的科研實力、擁有很多掌握高新技術、具有較強科研能力的專家和學者,應鼓勵他們直接參加地方高新技術攻關,借以突破地方經濟發展的瓶頸,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當前,高校繼續教育要特別重視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服務。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農民工培訓是高校繼續教育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高校繼續教育應結合自身專業特點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加大對農民工培訓方面的工作力度,采用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有效地提高農村轉移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和適應城鎮生活能力。

五、調整高校繼續教育發展策略,轉變校企資源對接方式

高校繼續教育能否有效地服務地方經濟,不是“口號”工程,而是要將國家的相關政策堅實地貫徹下去,使學校的領導扎扎實實地做好相關調研、制定科學的校企對接渠道,使相關專業教師踏踏實實地到企業進行所涉及專業領域的鍛煉。很多高校繼續教育部門,依托本校教育資源,在硬件設備的數量和質量上,并不遜色于一個中小型企業,這是不是意味著這樣的高校繼續教育部門就不需要和地方企業進行對接或者不需要與那些規模小的企業對接?其實,高校繼續教育部門與企業的硬件資源,不僅僅是指各類專業設備,還應該包括這些設備在企業生產中的有效“合作”,這恰恰是高校繼續教育部門與企業的硬件資源實現對接的核心。一個規模再小的“麻雀”企業,也是五臟俱全;一個條件再好的高校繼續教育部門,也不可能擁有一個完全真實的企業。至少現狀基本如此。明確了這一點,如何實現高校繼續教育部門與地方企業的硬件資源的對接的問題便可迎刃而解:借鑒企業的經營模式,以高校繼續教育部門為媒介,將高校的設備(部分或全部,視具體情況而定)打包掛牌,吸引有經驗的企業家與高校繼續教育部門合作,在滿足學生實習要求的前提下辦廠生產,營造出近乎真實的企業氛圍。高校繼續教育部門與地方企業的軟件資源的對接主要是指以高校的專業教師群體和企業的技術人員群體的技術與思想的充分交流。在我國師范生培養機制陳舊的現階段,從事高校繼續教育工作的教師仍然是來自學校各教學部門的教師,這些專業教師對企業很陌生,在較為繁重的教學任務和壓力下,他們與地方企業得不到好的接觸。企業的技術人員,特別是年齡較大的師傅,雖不是正規專業畢業,但他們平時長期工作的經驗積累尤其顯得寶貴。給高校的專業教師和企業的技術人員充分接觸的機會,才會讓學校的教師不斷地提升專業內涵。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有兩個:

1.把教師派出去。高校繼續教育部門委托一些教師走訪地方企業并下到指定企業鍛煉,高校要配合繼續教育部門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一是給予教師下企業的機會與時間,學校與企業應主動合作,建立交流平臺,為其鍛煉創造好的機會,減輕教師的課務負擔,讓其能在下企業期間集中精力學習;--是給予教師下企業學習的工作酬勞,可進行績效考核,教師下企業學習看似不上課,沒有工作任務,但教師所學內容恰恰是明日學生需學知識,應該將其計人工作量。

2.把師傅請進來。企業的技術人員是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專業人才,也可以到高校繼續教育部門來為專業教師或學生授課,進行特色教學,事半功倍。要轉變高校繼續教育服務于地方經濟方式的能力,需要高校繼續教育與地方經濟的協調發展。目的就是通過二者協調發展,達到高校繼續教育和地方經濟發展的結合,以促進地方經濟的良性發展。通過二者的良性互動,實現共贏的局面。這種關系的協調對于深化高校繼續教育體制改革和提升地方經濟競爭力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對我國實現可持續經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教育外部關系規律理論認為“教育必須受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所制約,并對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的發展起作用”,很明顯地說明了高校繼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外部的經濟,同時又要發揮自我服務于地方經濟的作用。高校繼續教育部門要積極參與地方經濟發展規劃,為地方經濟發展建言獻策,解決地方經濟發展的各種技術難題,不斷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男人www免费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内射人妻视频国内|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www牛牛|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日韩内射美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换人妻仑乱| 少妇高潮喷水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熟妇人妻中出|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鬼色|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无码免费看| 亲近乱子伦免费视频| 久久www色情成人免费|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 亚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 欧美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 日韩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无码免费| 亚洲av日韩av无码污污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免费看国产精品3a黄的视频|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入口|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在线观看免费a∨网站| 青青草原精品99久久精品66|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图图等你 | 99re久久资源最新地址| 国产精品久久久国产盗摄|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 少妇下面好紧好多水真爽播放 |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 亚欧色一区w666天堂|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不卡黑寡妇 | 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