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3 11:05: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物流工程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引言
建筑工業工程是一門應用型和綜合交叉型科學。建筑工業工程在進入我國后,逐漸被高校、企業認識和接受,并開始應用于實踐,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筆者在實踐和研究過程中發現,建筑工業工程在我國還局限于制造業,在第三產業中的研究和應用剛剛起步,范圍非常有限。而物流行業作為服務行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已經通過供應鏈思想越來越深入地影響制造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建筑工業工程起步時,是以現場為中心,作業者為對象,采用科學管理的方法進行時間及動作研究、工作簡化、質量控制、物料搬運等工作,以提高單項作業的效率和降低作業成本。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逐步轉向以工廠為中心、管理者為對象,采用綜合的管理以及運籌學的思想,進行生產過程的分析、規劃、改進、完善等工作,并提供系統最優化的技術支持。在此基礎上,向以企業整體為中心,經營者為對象,用系統戰略進行管理的階段轉變,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系統性和綜合性,強調企業的整體效益最佳。
二、建筑工業工程技術在我國物流行業中的應用設想
1.建筑工業工程技術在我國的應用現狀
建筑工業工程技術在我國其實也有相當長時間的應用。先后以“工業管理法”、“實業工程”、“建筑工業工程”的名字向國內的教育和管理界做了深入的介紹,并已經開始局部應用于上海等當時工業發達的地區。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國民經濟由計劃經濟向市場機制的過渡,提高生產率和經濟效益成為社會與企業的客觀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工程學科開始逐漸受到重視,建筑工業工程的一些技術也被有意識地應用到工業項目的規劃、設計、咨詢、評估和改進方面。
2.建筑工業工程技術在我國物流行業的應用還過分狹隘
物流這一概念最早形成于美國,原指貨物配送。20世紀90年代末,物流的概念被進一步發展,與生產過程結合更加緊密,成為“供應鏈”中的一部分。這一特點與建筑工業工程提高效率、追求效益的目標有著天然的一致。國內也有相當多的學者應用與建筑工業工程相同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物流系統和物流動作,例如線性規劃、動態規劃、存儲論、運籌學、系統分析等。但是,從筆者的實踐中發現,目前國內物流的研究和分析還存在較大的局限性。首先,對物流的研究集中于宏觀層面,過于關注物流園選址、配送節點和道路設置等企業戰略層面問題,較少關注微觀的操作環節,例如配載、倉儲管理、搬運效率、流程優化等。其次,物流研究大多集中于硬件設計,例如選址、道路、運輸工具、倉儲和搬運設備,較少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統,對于崗位設置、人員配置、動作合理化、崗位分工、排班等的研究就更加匱乏。再次,許多物流研究與實際動作情況脫節,有許多數學方法和數學模型被大量學者研究和發展,但甚少應用于企業的實際操作,大部分企業還是憑經驗和個人意愿行事,通過作業人員的個人行為改進操作,而不是遵從和應用科學方法。總體來說,無論是建筑工業工程還是物流系統的研究,我國都已經逐步向世界先進水平靠近。但在實踐中,物流行業應用建筑工業工程技術的水平還明顯不足。
3.應加強經典建筑工業工程在物流行業的應用
回顧國外建筑工業工程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條“局部優化—整體優化—全局優化”的發展道路,這對于我國在物流行業應用建筑工業工程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
(1)設立專業的建筑工業工程職位
將流程規劃和改進的職能從管理者職能中剝離出來,聘用專業的人員進行建筑工業工程研究。這是因為應用建筑工業工程需要一定深度的專業知識,而這部分專業知識不需要管理者掌握,也難以被管理者掌握。同時,建筑工業工程的實際應用往往伴隨著大量的觀察、記錄、分析動作,需要大量的時間,而管理者往往沒有如此充分的時間跟蹤整個作業流程,分析每個作業動作。
(2)應用標準化的動作研究、時間研究、規范人員配置和班組設置
物流行業往往需要24小時保持運作,同時又會在運輸工具到達或者離開時出現作業高峰。因此,通過動作研究和時間研究,確保企業運用最合理的人員安排,達到作業效率的最大化是建筑工業工程在物流企業應用的最起碼、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上述對于建筑工業工程在物流企業應用的建議,其實都是屬于20世紀初建筑工業工程時期的典型方式,雖然看起來似乎和西方發達國家和國際先進水平有很大差距,但是我們不應該忽略我國現有在物流行業的建筑工業工程還處于起步和發展階段,管理水平不高的現狀。如果沒有一套好的、穩定的、經得起考驗的基礎標準,將會使現代建筑工業工程技術方法和先進的物流技術如同建立在沙灘上的空中樓閣,既浪費了資金、花費了時間,還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三、結束語
建筑工業工程主要是通過優化和重新組織企業系統的各種資源,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是一種投資少甚至不需投資就能提高收效的方法,是符合節約型和效益型社會的重要工業技術。雖然我國目前與歐美發達國家和日本還有很大的差距,但筆者希望通過寫出個人實踐的體會,拋磚引玉,和廣大學者和企業管理人員共同探討適用于我國實際情況的建筑工業工程應用方式。
一、建筑工業工程
建筑工業工程是一門應用型和綜合交叉型科學。建筑工業工程在進入我國后,逐漸被高校、企業認識和接受,并開始應用于實踐,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筆者在實踐和研究過程中發現,建筑工業工程在我國還局限于制造業,在第三產業中的研究和應用剛剛起步,范圍非常有限。而物流行業作為服務行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已經通過供應鏈思想越來越深入地影響制造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建筑工業工程起步時,是以現場為中心,作業者為對象,采用科學管理的方法進行時間及動作研究、工作簡化、質量控制、物料搬運等工作,以提高單項作業的效率和降低作業成本。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逐步轉向以工廠為中心、管理者為對象,采用綜合的管理以及運籌學的思想,進行生產過程的分析、規劃、改進、完善等工作,并提供系統最優化的技術支持。在此基礎上,向以企業整體為中心,經營者為對象,用系統戰略進行管理的階段轉變,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系統性和綜合性,強調企業的整體效益最佳。
二、建筑工業工程技術在我國物流行業中的應用設想
1.建筑工業工程技術在我國的應用現狀
建筑工業工程技術在我國其實也有相當長時間的應用。先后以“工業管理法”、“實業工程”、“建筑工業工程”的名字向國內的教育和管理界做了深入的介紹,并已經開始局部應用于上海等當時工業發達的地區。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國民經濟由計劃經濟向市場機制的過渡,提高生產率和經濟效益成為社會與企業的客觀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工程學科開始逐漸受到重視,建筑工業工程的一些技術也被有意識地應用到工業項目的規劃、設計、咨詢、評估和改進方面。
2.建筑工業工程技術在我國物流行業的應用還過分狹隘
物流這一概念最早形成于美國,原指貨物配送。20世紀90年代末,物流的概念被進一步發展,與生產過程結合更加緊密,成為“供應鏈”中的一部分。這一特點與建筑工業工程提高效率、追求效益的目標有著天然的一致。國內也有相當多的學者應用與建筑工業工程相同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物流系統和物流動作,例如線性規劃、動態規劃、存儲論、運籌學、系統分析等。但是,從筆者的實踐中發現,目前國內物流的研究和分析還存在較大的局限性。首先,對物流的研究集中于宏觀層面,過于關注物流園選址、配送節點和道路設置等企業戰略層面問題,較少關注微觀的操作環節,例如配載、倉儲管理、搬運效率、流程優化等。其次,物流研究大多集中于硬件設計,例如選址、道路、運輸工具、倉儲和搬運設備,較少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統,對于崗位設置、人員配置、動作合理化、崗位分工、排班等的研究就更加匱乏。再次,許多物流研究與實際動作情況脫節,有許多數學方法和數學模型被大量學者研究和發展,但甚少應用于企業的實際操作,大部分企業還是憑經驗和個人意愿行事,通過作業人員的個人行為改進操作,而不是遵從和應用科學方法。總體來說,無論是建筑工業工程還是物流系統的研究,我國都已經逐步向世界先進水平靠近。但在實踐中,物流行業應用建筑工業工程技術的水平還明顯不足。
3.應加強經典建筑工業工程在物流行業的應用
回顧國外建筑工業工程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條“局部優化—整體優化—全局優化”的發展道路,這對于我國在物流行業應用建筑工業工程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
(1)設立專業的建筑工業工程職位
將流程規劃和改進的職能從管理者職能中剝離出來,聘用專業的人員進行建筑工業工程研究。這是因為應用建筑工業工程需要一定深度的專業知識,而這部分專業知識不需要管理者掌握,也難以被管理者掌握。同時,建筑工業工程的實際應用往往伴隨著大量的觀察、記錄、分析動作,需要大量的時間,而管理者往往沒有如此充分的時間跟蹤整個作業流程,分析每個作業動作。
(2)應用標準化的動作研究、時間研究、規范人員配置和班組設置
物流行業往往需要24小時保持運作,同時又會在運輸工具到達或者離開時出現作業高峰。因此,通過動作研究和時間研究,確保企業運用最合理的人員安排,達到作業效率的最大化是建筑工業工程在物流企業應用的最起碼、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上述對于建筑工業工程在物流企業應用的建議,其實都是屬于20世紀初建筑工業工程時期的典型方式,雖然看起來似乎和西方發達國家和國際先進水平有很大差距,但是我們不應該忽略我國現有在物流行業的建筑工業工程還處于起步和發展階段,管理水平不高的現狀。如果沒有一套好的、穩定的、經得起考驗的基礎標準,將會使現代建筑工業工程技術方法和先進的物流技術如同建立在沙灘上的空中樓閣,既浪費了資金、花費了時間,還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三、結束語
建筑工業工程主要是通過優化和重新組織企業系統的各種資源,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是一種投資少甚至不需投資就能提高收效的方法,是符合節約型和效益型社會的重要工業技術。雖然我國目前與歐美發達國家和日本還有很大的差距,但筆者希望通過寫出個人實踐的體會,拋磚引玉,和廣大學者和企業管理人員共同探討適用于我國實際情況的建筑工業工程應用方式。
摘要:工業工程是一門具有較強應用性的學科,在我國當中,得到了十分鐘快速的發展。從實際出發,對西方發達國家工業工程理論的發展階段進行了回顧,并對工業工程技術在物流領域當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工業工程;物流領域;應用
工業工程是一門應用型和綜合交叉性學科,在西方國家當中,工業工程經過了上百年的發展,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學科門類,除此之外,工業工程還形成了十分完整的體系,深入到了各個行業當中。現如今,工業工程已經進入了我國十多年,在很多的企業、高校當中都得到了接受,在很多企業當中,工業工程也都得到了有效的實踐,工業工程的使用,幫助這些企業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在實際的研究當中本文發現,現如今,我國的工業工程應用較為局限,主要應用在了制造業當中,對第三產業當中工業工程應用的研究還十分有限。作為服務行業當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物流作業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希望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對適合我國物流行業應用工業工程的理論進行尋找。
一、工業工程的定義以及發展
1.工業工程的定義。現如今,工業工程的定義大多數采用工業工程學會在1955年進行修改之后的定義:“IndustrialEngineeringisconcernedwiththedesign,improvement,andinstallationofintegratedsystemofpeople,material,information,equipment,andenergy.Itdrawsuponspecializedknowledgeandskillsinthemathematical,physical,andsocialsciencestogetherwiththeprinciplesandmethodsofengineeringanalysisanddesigntospecify,predict,andevaluatetheresultstobeobtainedfromsuchsystem.”從該定義當中我們能夠看到,工業工程是對各種知識以及方法進行綜合運用,對一個由人力、信息等組成的系統進行規劃、預測等活動。2.工業工程的發展。對于工業工程的起源,現如今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工業工程是在工業革命時期起源的,而有的研究人員則認為,泰羅的科學管理以及吉爾布雷斯夫婦的多座研究才是工業工程的開端。此后,甘特、李嘉圖、穆勒等科學家也都對工業工程的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根據其原理、作用的區別,能夠將其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2.1經典工業工程時期。在是個世紀初期,一福特生產線為代表,工業革命一直延續的小規模企業成長成為了大規模生產的企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要求管理人員能夠采用全新的技術對生產過程進行改進,從而使得生產效率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從客觀的角度上來講,這就要求工業工程能夠產生。在這一階段當中,工業工程的研究對象幾種在企業生產過程的局部環節,采用作業標準化、動作研究等方法。與此同時,在這一時期也開始對了對工業工程的教學,并對專業的組織進行了成立。可以說,這一時期就是對工業工程進行奠基的時期。2.2現代工業工程時期。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之后,運籌學得到了十分長足的發展,而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后由于需要對經濟進行建設,同時也需要對工業生產進行發展,使得運籌學逐漸與工業工程結合起來,而在其中還不斷的加入了優化理論等各種理論以及方法,這些理論都為工業工程提供了更好的基礎,這樣十分有效的豐富了工業工程的研究內容。在這一階段當中,提高生產線的生產效率已經不再是工業工程的唯一目的,而是要對整個工廠進行優化。與此同時,在該階段當中,關于工業工程的專業組織以及相關教學也都得到了十分重要的發展。1948年,在美國成立了工業工程師學會,并在1955年對工業工程進行了正式定義,而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工業工程不斷的完善,形成了完成的許可,此時,美國很多大學也成立了先關的專業,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美國開設工業工程系的大學已經達到了150所。在該階段當中,亞洲的很多新興國家也對工業工程進行了引入,而日本更是對工業工程引入最為成功的國家。現如今,我們學習的豐田生產方式、準時射你國產方式等都是在這一階段當中亞洲國家對工業工程進行引進的成果。2.3創新工業工程時期。波特在1958年提出了價值鏈概念,與此同時,很多咨詢公司也提出了這一概念。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工業工程已經不再是單一為工廠服務,在戰略層面也得到了十分重要的應用,并發展處了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等全新的管理技術。除此之外,工業工程開始全面的服務到各種行業當中,甚至于有相關的學者將工業工程稱之為差你也功臣,還出現了專門的咨詢公司,為企業提供服務。在企業當中,工業工程師在所有的工程師當中占據了8%-15%,而工業工程也成為了工程學院當中最為重要的學科之一。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剛剛起步時,工業工程主要是將現場作為中心,利用科學管理的方法來進行質量控制等工作,從而使得作業的效率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而隨著不斷的研究,工業工程的的中心逐步的轉變成為工廠,利用綜合管理思想,進行分析、改進等工作。而在基礎上,以企業為中心,用系統戰略進行管理,在該階段當中,工業工程呈現出了系統性、綜合性的特點,對企業的整體效益進行了不斷的強調。
二、工業工程在國外物流領域當中的應用
在國外,工業工程發展的較早,也正是因為這種原因,工業工程較早的進入到了服務行業當中,同時取得了十分優秀的成績。在美國的快遞行業當中,工業工程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聯邦快遞的業務就是比較高端的環節,在聯邦快遞當中,有著眾多的客戶數量,因此有著很高的時效性要求。為了能夠更加準確的對貨物進行配送,聯邦快遞采用了工業工程的方法,對客服、工人進行了合理的規劃,力求能夠更加快速、準確的對貨物進行配送。
三、工業工程在我國物流領域當中的應用
對國外的應用情況進行借鑒,我國也對工業工程的的應用進行了研究。物流的概念期初是對貨物進行派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物流吸收了后勤學的概念,從而形成了現代的物流概念。現如今,在國外的物流行業當中,工業工程正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國,物流領域對于工業工程的應用還受到了很強的約束。第一,從我國物流的角度來看,國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觀理論的層面,在企業的選址、配送節點的選擇方面雖然已經進行了很多的研究,但對倉儲管理等方面卻并沒有較多的進行研究。宏觀方面的研究,對知識有著很好的要求,但微觀操作環節卻有著較高的需求,這也使得物流領域當中工業工程技術的應用受到了很大的制約。第二,物流企業的建設盲目側重硬件配置。現如今,在我國的很多物流企業當中,對于硬件的購置都十分的重視,雖然具有較強的硬件條件,但是很多物流企業對于信息系統的建設卻比較落后,相關軟件的遲鈍使得工業工程在我國物流領域當中的應用受到了限制。第三,理論與實際無法結合。在很多的企業當中,管理人員都會根據自己的個人經驗來進行實際的決策,并沒有對工業工程理論進行應用。
四、改善工業工程在我國物流領域應用的策略
第一,要對工業工程技術的應用進行重視,在企業當中設立專門的職位。利用這樣的方法,能夠減少管理者的工作量。工業工程有著十分豐富的內容,因此要對其進行應用就必須要求企業具備一定的儲備人員。第二,要注重微觀操作環節,進行優化設計。在物流領域的宏觀管理當中,工業工程的作用是很難得到有效發揮的,這就要求企業能夠重視微觀操作的環節,利用多種理論對微觀操作環節進行規劃,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第三,要運用標準化動作研究,對物流企業內部人員進行規劃設計。與其他企業不同,物流企業需要不間斷的進行工作。與此同時,在貨物運送的高峰期,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這會使得企業的成本不斷上升。因此,要利用工業工程理論對標準動作以及時間進行研究,在保證經濟條件的情況下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楊斌 單位:麗水職業技術學院
1工程供應鏈物流管理的概念
物資采購合同可能由物資供應商與施工分包商簽訂,也可能是物資供應商與施工總包商簽訂,或者物資供應商與業主簽訂。即施工分包商是物料的最終使用者,但卻不一定是物資的直接采購者。例如我國工程建設中采用較多的“業主招標施工方承包供材物流模式”,供應商與物料價格由業主通過招投標的方式確定,物資采購與運輸等活動則由施工方承擔,在這種模式下,工程供應鏈中的原材料由業主監控,施工分包商采購。綜上所述,工程建設的自身特點決定了工程供應鏈物流管理具有相關利益主體眾多、物資管理類型多樣、物流運作場地較為分散、需要對物流需求進行快速響應以及物流運作管理的不連續性等特點。這些特點在一定程度上為工程供應鏈物流管理提出了挑戰。
2工程供應鏈物流管理中的關鍵問題
2.1物資管理類型多樣導致物流合同關系復雜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業主和施工單位可以通過協商談判的方式達成多種物資采購與供應模式。目前,工程建設過程中主要有甲供、乙供、甲控乙供等多種物資設備管理類型,不同物資設備管理類型下的原材料采購、交付、進場流程均有較大差異,因而相應采購模式下的物流合同關系與庫第4期李真,等:工程供應鏈中物流管理的關鍵問題與對策研究,.033.存管理也有所不同。工程實踐中的物資采購與物流合同關系復雜多樣,即使是“甲控乙供”這一種采購類型,在不同的工程實踐中其物流合同關系也是不同的。如圖2所示,工程物流可以由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承擔,也可以由供應商承擔,也可以由施工單位承擔。不僅如此,“甲供”、“甲控乙供”、“乙供”三種物資供應類型往往同時存在于同一個大型工程中,比如水泥、鋼筋、大型鋼材、粉煤灰、瀝青等對工程質量、安全、造價有直接影響的大宗通用物資等,往往采用“甲控乙供”的物資設備管理模式;而部分通訊設備、信號設備、信息管理軟件等物資則往往采用“甲供”的管理模式。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內容,物流合同關系的復雜性將直接導致工程管理的復雜性。一方面物流合同數量較多,難以實現物流供應系統的統一規劃,另一方面任何一個合同關系發生風險,都會影響整個工程的系統績效。
2.2相關利益主體之間溝通困難
導致物流供應柔性降低在工程物流管理過程中,業主、施工承包商、物資供應商、第三方物流都可能成為工程物流的主要管理者。由于工程中存在不只一條供應鏈,每條供應鏈中關于物流管理的合同條款不同,處于核心地位的主體也相應不同。例如,某工程項目中某些供材與物流管理由業主全權負責,業主成為工程物流的主要管理者,業主通過計劃、采購、檢驗、倉儲、配送和運輸過程的監控等方式將工程建設物資供應給施工承包商。業主同時提供了物流相關的設施,如倉庫、運輸車輛、加工設備等,并成立相應的物資供應管理部門作為物流運作的實施機構等。而某些材料與機械卻需要由施工承包商負主要責任,甚至承擔主要的物流工作,此時施工承包商根據業主確定的供應廠家和價格組織進貨并承擔物流作業,施工方是材料消耗量與物流費用的風險承擔者。此外,工程物流的承擔者還可能是原材料供應商或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等。當工程進度、施工工藝與流程進行調整時,工程物流的配送也往往需要調整,但由于工程物流服務的核心單位復雜多樣,在較短時間內難以在物流管理者之間協調一致,以致貨物積壓導致庫存成本增長,不能及時供貨導致工程進度拖后等。
2.3施工場地分散導致物流運作統一協調
困難大型復雜工程的施工場地往往較為分散,例如港珠澳大橋工程建設過程中,工程被分為4個建設部分,各部分施工場地間距離較遠;此外如青藏鐵路東起青海西寧,西至拉薩,同樣被分為多個施工場地并行施工。由于施工場地的分散性,不同施工場地的物流服務商可能不同,因而導致物流運作的分散性。JtL~'t-,當工程建設被分為多個并行施工的標段時,建設過程中必然存在多個施工分包商同時作業、多個物料供應商同時供應的情況,物流服務可能由多個不同類型的主體提供,同樣導致物流服務與運作過程的分散性。例如橋梁施工過程中的拌合站建設與混凝土配送過程,由于施工標段的劃分,不同施工標段承包商往往建立自己的混凝土拌合站,不與其他施工標段共享拌合站的運輸與建設資源,導致施工成本增加、運輸能力浪費等。
2.4物料交付計劃運作彈性小導致物流快速響應能力差
訂單的響應速度是判斷物流運作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對于工程供應鏈而言更是如此。由于工程物料需求計劃的定制特性以及施工場地的存儲區域和存儲能力極其有限,施工現場對物料的快速響應需求增加了工程供應鏈物流的復雜性和物流管理的難度。工程建設的施工工序在施工過程中基本保持不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物資需求的確定性,而原材料供應商則往往采用以周為單位的交付計劃,這種物料交付計劃的運作彈性小,嚴重影響了工程供應鏈物流的快速響應能力,使得物料供應商或物流運營商的物流運作能力直接影響施工方的施工進度、施工質量。例如在工程供應鏈的快速響應能力方面,當施工工序中存在對工期、質量而言較為重要的關鍵資源或稀缺資源時,有可能需要采用運輸成本較高的汽車運輸和空運的方式,還可能發生部分資源到貨后長期不能領用,傳統的物料管理方式容易造成物流的運輸、管理費用等資源浪費。如何保證工程供應鏈物流的快速響應能力,同時降低物流的運作成本是工程供應鏈物流管理研究的重要問題和內容之一。
2.5工程短期性與獨特性導致物流運作管理不連續
工程物流活動的展開伴隨著工程的實施過程,工程完成后工程物流也隨之結束,具有短期性特征。此外,工程的獨特性也影響到工程物流的獨特性,任何工程建設的目標、條件、環境、組織關系與管理過程等諸多方面都有其獨特性,因此工程物流方案的制定也是獨一無二的,例如工程物流的合同關系、物流的起止時間和地點、物流的運輸路線、運輸工具等都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因此,在一次性與獨特性工程實踐基礎上,物流運作的規劃與管理難以形成連續性,原材料供應商、物流服務商、制造商之間難以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
3工程供應鏈物流管理的對策
工程供應鏈與制造業供應鏈相似,均是通過成員間協同合作達到價值增值的價值鏈。在工程物流運作過程中,應遵循工程供應鏈物流管理的協調優化思想,針對上述關鍵問題提出如下對策。
3.1構建集成、協調與共享的物流運作機制
在工程供應鏈物流管理過程中存在橫向與縱向的集成、協調與共享,橫向層面主要是指施工單位之間、物流服務商之間、物資供應商之間、原材料供應商之間,通過信息、資源共享,以由橫向主體所構成的聯合體的總成本、訂單響應時間等為優化目標,統一規劃物資的采購、運輸與再加工等物流運作過程。縱向層面主要是指業主、施工承包商、物流供應商、物資供應商與原材料供應商之間形成較為有效的供應鏈聯盟,及時共享物資需求信息與施工進度計劃等,一方面使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物流運作達到快速響應,另一方面使物流服務商、物資供應商、原材料供應商的運輸與倉儲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和優化,實現工程供應鏈物流管理相關主體的“多贏”。
3.2統一規劃物流運作系統,構建可靠的物流運作網絡
我國工程物流管理過程中的運輸、倉儲系統極其分散、管理手段較為落后,工程組織架構中沒有獨立的物流運作單位,多個物流單位以及多個工程組織單位間各自為政,導致項目成本增加、信息傳遞滯緩、效率低下、資源浪費,不能發揮工程物資采購的整體規模效應。此外,大部分工程物流任務承擔主體多,沒有形成第三方物流運營體系,因而物流活動的管理環節協調成本較高,不利于物流成本、運輸配送效率、信息傳遞速度等多方面的改善。而且對于整個工程系統而言,缺少對物流管理的全過程監控體系和物流風險應急體系等。因此,構建可靠的物流運作網絡,對工程施工成本、工期控制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統一規劃物流運作系統,將倉儲、運輸、裝卸搬運、采購、包裝、配送等物流活動納入統一的物流運作部門,將工程物流上升到工程供應鏈管理的戰略層高度。(2)推廣“第三方物流”的專業化物流管理,不僅有利于提高我國工程建設水平,同時提高我國物流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使工程物流真正成為“第三方利潤的源泉”。(3)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等,實現物流管理的電子化,全面、準確、動態地把握物流運作的整個過程,為JIT物流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3、3與供應商構建戰略伙伴關系,整合物流運營商的運輸能力
物資供應往往面臨多渠道選擇的問題,物資供應渠道選擇是供應鏈管理的核心。供應渠道選擇的目標是使物資從采購、租賃到材料入庫的總成本達到最小,質量、交貨期、服務水平達到頂期水平,尤其是物資供應商、租賃公司的選擇。對于工程建設的大宗物資采購、大型設備采購而言,供應渠道的選擇尤為重要,這也是工程供應鏈物流管理的重點內容之一。工程施工承包商是工程供應鏈的運作核心,可以在長期、多項目、連續施工與物流供應商、物資供應商之間形成長期有效合作,同他們形成信息共享、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戰略聯盟,提高工程供應鏈運營團隊在工程招投標中的核心競爭力和競爭優勢。而且戰略聯盟有利于統一目標,有利于合作團隊之間的溝通協調,可以有效降低工程物流的運作成本,同時降低物資供應商、物資中轉站、施工現場的庫存成本。此外,由于工程本身的復雜性與特殊性,工程物流運輸設備的購買、租賃成本較高,加之工程物資需求的變化和波動較大,在物流運營商之間的運輸能力不能進行整合時,運輸車輛和運輸能力難以實現有效優化。如在業主招標施工方承包供材物流模式下,多個施工承包商所對應的物流運營商之間缺乏有效整合,容易造成運輸設備的閑置、運輸能力的浪費。因此,當工程中存在多個物流運營商時,統籌安排物料需求與供應計劃,合理選擇運輸方式和運輸工具,整合多家物流運營商的運輸能力,減少二次運輸,保證及時供應的同時降低物流運輸成本。
3.4構建承包商與供應商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
信息共享不論對制造業供應鏈管理還是工程供應鏈管理都至關重要,是提高供應鏈運作效率的有利條件。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物料供應商接收施工承包商的物料需求計劃,根據物料需求計劃為施丁承包商供應資源。由于施工承包商在施工場地的庫存只能充當一個材料存儲的臨時緩沖器,在施工承包商與供應商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的情況下,施工承包商為了避免物料短缺常常采用安全庫存的倉儲策略,這大大增加了現場庫存的管理成本。施工方庫存成本的增加可能會使其他施工環節出現資金短缺現象,對工程質量造成影響。施工承包商與原材料供應商之間共享物料信息,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場地庫存,降低施工現場物料管理的難度。對于原材料供應商而言,他們所面臨的工程物資需求往往波動幅度較大,對于某種特殊的材料,常常集中在特定的時間內需求量大增。此外,當工程復雜性較高時,常常出現具有創新特色的施工工藝與施工材料。這些情況加劇了工程物資供應商的庫存管理難度,在相關信息缺乏的情況下往往難以優化庫存。因此,針對施工承包商的需求計劃和市場原材料供應狀況,物料供應商如想在保證工程建設過程中不發生缺貨風險的同時保持最優庫存,需要施工承包商共享其資源需求信息。
4結語
根據工程供應鏈物流管理的實際運作情況,構建了物流管理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工程供應鏈物流管理過程中所面對的關鍵問題,遵循工程供應鏈物流管理的協調優化思想,相應給出構建集成、協調與共享的物流運作機制;統一規劃物流運作系統,構建可靠的物流運作網絡;與供應商構建戰略伙伴關系,整合物流運營商的運輸能力;構建施工承包商與物資供應商的信息共享機制的管理對策,旨在為提高工程供應鏈中物流管理的績效提供理論依據。
作者:李真 杜建國 孟慶峰 單位:江蘇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1生產與物流類課程群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本專業生產與物流類課程群的教學內容存在如下主要問題:(1)課程群包含的各門課程的主流教材內容之間有重復之處。比如生產計劃與控制和ERP原理與應用這兩門課程都重點介紹生產計劃的體系、層次與方法,只是講解的側重點有所差異;物流與設施規劃和供應鏈管理這兩門課程都有一部分內容介紹物流與供應鏈的基本知識與概念;精益生產的概念在多門課程都有所提及,然而在這些課程里都只是泛泛而談,并沒有哪一門課程能詳細介紹其精髓。不同課程的教材之間的重復性使得教學工作的部分重點模糊化,導致學生難以把握這些重復的內容在工業工程學科體系里的定位。(2)各門課程的內容在本質上有很強的內在聯系,但是在目前的課程體系里并沒有充分體現不同課程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結構把各課程內容捏合成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沒有很好體現基礎課程、先修課程的作用,不利于學生對工業工程各領域知識的整體把握和融會貫通。(3)重理論,輕實踐。過于注重理論的傳授,設置的題目和列舉的例子過于理想化,缺乏和產業應用實踐的結合分析,案例的說服力和實驗環節的合理性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工業工程是結合管理與工程性質的學科,強調實踐性和應用性,目前的教學與高標準的要求相比還有差距。(4)各門課程的許多典型問題都采用啟發式方法或試驗法來求解,并沒有運用運籌優化的技能來求解,因此難以求得全局最優的解決方案。啟發式方法是一類基于經驗或直覺的方法,它一般由一系列步驟或規則組成,依照這些步驟或規則可以求得解決方案。試驗法是一種嘗試性、摸索性的方法,它提供一套定性描述的流程,學生根據這套流程通過不斷的試驗以求生成較優的方案。無論是啟發式方法還是試驗法都是短視的,不能在全局范圍內尋找最優解決方案。綜上所述,傳統教學內容與方法已成為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改善教學效果的瓶頸。有鑒于此,本專業對生產與物流類課程群的各門課程進行系統的調整與改革,重新梳理該課程群的體系結構與教學內容,加強各課程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基于運籌優化技術對生產過程管理相關課程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良,獲得一種在解決問題初期就綜合考慮實際限制條件和預設約束的方法。
2生產與物流類課程群教學的改革內容與目標
生產與物流管理各領域都存在大量優化問題,求解優化問題最有效方法是建立運籌優化模型來求解,而目前相關的課程與教材很少使用這種方法,即使采用這種方法也只是泛泛而談,只給出一個粗略的模型,并沒有寫出詳細的建模思路、布置以及編程求解的方法。因此,本研究把這一點作為主要抓手,主要工作是基于運籌優化技術(主要在運籌學課程里面講述)對生產與物流管理各領域關鍵問題的教學環節進行改革,具體改革內容主要包括:(1)分析生產與物流類課程群內各門課程的重要內容模塊,在課程群的宏觀層面理清各重要內容模塊之間的內在聯系,精簡各門課程的冗余內容,調整側重點的分布,并從各門課程中提煉出生產過程管理各領域的一系列有一定關聯性的典型問題。(2)篩選生產過程管理的若干典型問題,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對其進行合理化的抽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復雜程度適中的考慮因素和限制條件,并選擇合適的運籌學模型(整數規劃、0-1規劃、目標規劃、動態規劃或二次規劃等數學規劃模型)對典型問題進行建模。(3)基于以上運籌優化模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構造情景引導式的教學案例和上機實驗指導書,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習運籌優化模型的設計理論及其建模過程,引導學生透過這些模型理解生產過程管理問題的本質,并通過采用運籌優化軟件求解模型來獲得生產過程管理問題的最優解決方案。(4)通過行業應用案例加深學生對問題與方法的理解,設計開放式的綜合作業,鼓勵學生選擇生產過程管理的實際問題,綜合運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進行建模并編程求解,鞏固教學改革的效果。生產與物流類課程群教學的改革目標是:(1)研究生產與物流類課程群內各課程之間的融合方法與機制,促進課程之間的交叉滲透,以生產過程管理系列典型問題的定量最優化模型為范例進一步完善運籌優化技能的培養體系。(2)通過生產過程管理系列典型問題的教學方法改革來培養學生運用運籌優化技術求解最優方案的能力,包括運籌優化模型的選擇能力、建模技巧與建模能力、求解能力和分析能力。(3)調整生產與物流類課程群理論環節和實踐環節的層次結構與比例關系,培養學生運用主流商用運籌優化軟件(比如ILOGOPL或Xpress)求解生產過程管理典型問題的運籌優化模型的能力,通過上機實驗培養集合化思維方式和編程求解實際專業問題的能力。(4)使學生全面掌握生產與物流類課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增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為達到培養復合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探索新途徑。
3實施方案
本研究主要依托生產與物流類課程群的核心教學環節,結合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沿用理論分析、模型提煉與編程實驗相結合的方法展開研究。實施方案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3.1理清生產與物流類課程群各課程的重點問題之間的層次結構和邏輯關系。
生產與物流類課程群各課程以運籌學為基礎,其他課程都有部分內容與運籌學相關,而這些課程相互之間又有或多或少的聯系。因此,有必要分析生產與物流類課程群各課程之間的具體聯系,找出課程之間重復部分的內容,理清各課程的各部分重要內容之間的層次結構和緊密關系,對各課程的教學重點重新進行系統的規劃、調整。
3.2提煉生產與物流管理各領域的典型問題并建立運籌優化模型。
總結生產與物流管理相關專業課程中所涉及的重要生產過程管理問題(如圖2所示),把它們分門別類,劃分其知識層次、學習階段,并提煉其本質的運籌優化問題,再根據運籌優化問題的特點選擇最合適的運籌優化模型進行建模。以物流與設施規劃教學為例,選擇物流流程優化、基于作業單位相互關系的生產設施布局這兩類核心問題進行抽象建模,改革教學方法。物流流程優化采用線圖、多產品工藝過程圖、從至表等圖表化工具進行描述,優化的本質目標都是對不同工序、設備的順序進行安排,其實質是運籌學的排序問題;因此借助定量的運籌學數學規劃模型對這類問題進行抽象并建模描述。基于作業單位相互關系的生產設施布局包括基于物流量的生產設施布局、基于非物流關系的生產設施布局以及基于綜合關系的生產設施布局等典型問題,其本質是對多個作業單位在給定范圍內進行布局,安排它們的位置,使整個系統的物流成本最小化或者密切關系程度高的作業單位之間的距離盡量縮小。這類問題的實質是運籌學的二次分配問題,因此借助運籌學的二次規劃模型對其進行抽象并建模描述。把生產與物流管理相關問題轉化為定量模型,這是一個從文字語義描述到數學公式的轉化過程,此環節是教學的重點,也是解決問題的基礎。在教學設計中注重針對問題的具體形式選擇合適的規劃模型表示形式進行建模(包括定義變量、構造約束和目標函數等環節),避免選擇太難太復雜的規劃模型導致學生有心理負擔,喪失學習興趣。
3.3運用運籌優化軟件求解典型問題所對應的模型,積累教學案例與實驗素材。
由于建立的模型通常規模不小,因此需要使用專業軟件求解。選擇OPL專業運籌優化軟件來求解模型。運籌優化軟件編程是從數學模型到專業的計算機程序代碼的轉化過程。商用運籌優化軟件的建模語言是解釋性、描述性語言,雖然它們的語法沒有C++等高級語言復雜,但是其編程邏輯比較獨特,采用集合化編程思維,因此在設計教案時要突出這一點,刻意培養學生“集合化”的編程思維方式和使用習慣。結合生產與物流管理典型問題的圖文描述、運籌優化模型、程序及運行結果綜合編制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案例。與常用高級語言編程相比,運籌優化軟件編程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采用集合化運算。集合化運算對學生而言是一種全新的編程方式,因此應充分利用軟件使用手冊的例子并有針對性地設計例子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適應集合化運算的思維方式和編程方式。集合化運算是商用優化軟件解決大規模優化問題的技術手段,因此學習時要習慣用集合的思想來定義數據、變量和約束。統籌考慮整個模型的所有組成部分,定義若干個底層的基本集合,其他集合均由這些基本集合運算、衍生得到,再利用這些集合來編寫業務邏輯模型。
3.4與傳統解決方法進行詳細對比分析,改善模型。
對基于運籌優化模型的方法與傳統的生產與物流管理問題解決方法從求解步驟、求解效果、運算時間效率、適用范圍等多個角度進行對比。通過對比結果進一步優化模型,減少變量和約束的數量,縮短求解時間,降低模型的時間復雜度和空間復雜度。通過大量案例與傳統解決方法作對比,充分突出基于運籌優化模型方法的優勢。
3.5教學實踐與持續改進。
在教學中嘗試結合基于運籌優化模型的方法設置理論介紹、案例討論和實驗環節。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培養學生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建模與分析能力,力圖使學生在掌握生產過程管理問題求解技能的同時鞏固“運用運籌優化技能”的觀念,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并解決由生產過程管理基本問題所衍生的相關問題,促進學生從理論到實踐的全面學習。在采用新的教學方式教學的過程中,遵循工業工程學科提倡的P.D.C.A.方法和基本步驟,即Plan(計劃)、Do(實施)、Check(檢查)、Action(改善),根據新發現的問題進行持續的調整、改進、完善。
4實施結果
在課程群教學改革過程中設計生產與物流管理應用問題與運籌優化技術的結合方法,由淺入深地設置多層次教學體系,引導學生接受、適應這種融合運籌優化技能的教學方式,掌握生產計劃與調度、物流流程優化、生產設施布局等典型問題的建模、求解及分析方法,并主動采用這種思維方式去解決生產過程管理領域的其他優化問題。教學的關鍵是針對大部分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控制好建模的難度和復雜度,在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注重培養思維方式和思維品質;同時面向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有針對性地設計開放性的行業實際案例,發掘他們的潛力,給予他們自由發揮、創新的空間。教學改革方案通過長期的實施,獲得一定的成果:(1)為生產與物流類課程的核心環節教學提供創新性的支撐材料,為改進物流與設施規劃、運籌學等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提供重要案例,為學生學習運籌優化技術提供合適的學習資料,并為工業工程專業調整運籌優化技能的教學內容提供參考依據。(2)由于運籌優化應用技能是工業工程教學中日益重要的一類新興技能,因此本研究為工業工程乃至管理科學工程學科其他專業課程和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與運籌優化技能的融合提供范例,使學生培養模式更適合產業發展和地方經濟向集約化轉型的實際需求。(3)項目研究成果可在地方性院校的工業工程教學中交流、推廣,也可供各類普通工科院校借鑒,具有一定的實踐推廣價值和示范作用。
5結束語
本研究加強運籌學這一專業基礎課程與工業工程基礎、生產計劃與控制、物流與設施規劃、供應鏈管理、ERP原理與應用等工業工程核心課程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運用運籌優化技術解決工業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牢牢樹立解決工業工程問題追求最優化的精益思想觀念。本研究提出融合運籌優化技術于生產過程管理全過程的全新理念,把運籌優化技術的應用貫穿于整個課程群的教學,采用產業實際需求迫切的新型運籌優化技能來革新傳統的生產過程管理教學,打破一些典型問題采用傳統的以啟發式方法、試驗法為主的教學方式,改善問題求解效果;突出運籌優化技能的應用性及其與工業工程專業課程的深度結合,力圖從全局優化的視角運用運籌優化技能解決工業工程的典型問題,彌補傳統教學中部分工業工程經典問題解決方案優化程度低的不足;強調多學科知識融合、學科知識與產業實際的融合,借助運籌優化技術應用性很強的特點來強化實踐環節,有助于復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從而滿足快速增長的運籌優化技能人才的市場需求,突出應用型工業工程工程師培養的特色。
作者:張智聰 胡開順 李帥 黃輝宇 趙少勇 單位:東莞理工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
1打車軟件的使用體驗
目前的幾款打車軟件,在使用上具有極大的相似性,經過我們安裝使用后可以發現,大多打車軟件都無一例外定位于有打車需求的智能手機用戶和出租車司機,集中解決了乘客打車難和司機空跑率高的問題,在使用中都無需人工答錄,而直接采用快捷準確的手機定位,部分打車應用提供了手機支付甚至信用支付的功能。以一次典型的使用打車軟件的經歷更具代表性:打開手機應用直接選擇“現在用車”,然后輸入目的地,接著可以選擇加價金額并發出訂單,完成后,手機就會提示等待,大多應用都會顯示發出訂單時間并逐步累加,有的應用還會同步顯示已經將訂單傳送給多少位附近的司機,如果無人應答接單,等待時間過長則會進一步提示是否重新呼叫活著是再次加價重新呼叫。通過GPRS定位,司機到達上車地點后,應用會根據GPRS系統的提示確認乘客已經上車,通常司機會口頭與乘客確認是否是發出訂單預約車輛的乘客,隨后上車后,不同軟件應用會提供不同的手機支付服務。經初步調研可以發現,使用打車軟件可以極大節約打車人的時間成本,尤其是在交通偏僻的地方或者特殊的時段效果更加明顯,同時有效降低了出租車的空駛現象,在打車軟件使用密集的情況下,提高搭載率造成的出租車司機的收入增加值超過司機日均收入的五分之一。加之手機應用以及互聯網金融與支付的日益普及,打車軟件形成的效率提升相信將更加明顯。
2打車軟件工程需求思路分析
需求分析是指理解用戶需求,就軟件功能與需求達成一致,估計軟件風險與評估項目的代價,最終形成開發計劃的一個復雜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用戶的需求始終處于主導地位。從重復購買率和產品標準化程度考量,確實比其他交易都要更有優勢,但同時也存在劣勢,比如其交易單價低,可替代性高都是打車軟件所不得不面對的風險和困難。各款軟件因其開發者、使用偏好和技術實力的差別,在使用上還是有一些特點可供開發同類軟件時借鑒;另有軟件會在訂單需求推送時特別顯示已經推送至周圍出租車司機的數量,且按照自然數遞增,這一設計亦非常符合消費者心理的細微變化,甚至會吸引消費者在發出訂單后持續關注軟件界面,隨時查看訂單狀態。但綜其特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當前的軟件的每一個功能的實現背后都嚴謹的使用者體驗分析,其實讓使用者有良好的體驗,主要取決于以下三點:①軟件核心功能準確地滿足需求;②軟件易用性強,甚至使使用變得有趣;③軟件的使用價格合理,甚至能幫助客戶省錢、賺錢。首先是滿足客戶的需求,要做到這一點非常的不容易,這首先基于對客戶需求的準確了解和分析,所以說每一個產品經理首先得是一個人,一個能真正挖掘到人們內心深處需求的高手,才有可能針對那些細微的需求,準確地滿足。其次是使用起來非常方便,而這絕不僅僅是美工負責的事情,其設計需要考慮得包括界面的統一規劃,就是將前面發掘的需求滿足功能模塊化,再將各個功能模塊有機地進行排列組合,考慮各個模塊之間的關系和層次,這才是用戶體驗的核心,也是實現易用性的核心,隨后才是視覺風格包括色調、圖片、按鈕、文字等方面的統一規范和美化。最后,互聯網世界的規則中,免費幾乎成為一個通例,打車軟件不僅僅是免費下載免費使用,甚至在消費者使用時會贈送給消費者很高額度的現金鼓勵,這也是打車軟件能夠迅速在消費市場上打開局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這在軟件的推廣中也非常值得我們引起注意和重視。
3城市物流軟件開發的思考
需求分析工作,一般可以分為問題識別、分析與綜合、制定規格說明并最后進行評審四個方面。在這里,因為城市物流軟件與打車軟件在多個因素上具有較高的相似性,都是以實現運力與運輸需求之間平衡,所以我們可以就這兩類軟件應用的對比中得到一些啟發,利用目前已經非常成熟的城市地圖和GPS定位系統,在設定貨運物品的起始地點;捆綁已經日漸成熟的互聯網金融和互聯網支付系統,完成虛擬交易,這些都是城市物流軟件從打車軟件的成功中學習到的,但也應注意到,物流不同于客流,其多樣性和不確定性使得城市物流應用存在著諸多的特殊性:城市的出租車管理相對集中,即眾多的出租車是由有限的若干家出租車公司的管理,軟件對接的供應鏈管理相對容易,其需求也相對單一,便于統一,但城市物流運輸的供應方的主體眾多,其需求樣度就可能非常廣泛,這對于城市物流運輸應用的需求整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時效性方面,客流的時效性要遠遠高于物流運輸的時效性,這也為城市范圍內的物流運力匹配提供了較大的操作空間和效率提升的空間。綜上所述,對比打車軟件應用的種種特點,城市物流運輸應用類軟件若想實現軟件設計、開發的成熟并迎來市場的爆發式增長,還需要依照軟件工程開發的系統性方法對客戶需求進行細致深入的分析才能有效滿足消費者的心智。
作者:王明章 單位:河北省民政管理中心
1兼顧課程的前瞻性
隨著我國工業水平的發展,IE專業必將迎來較大發展。同時作為一門應用學科,IE在世界上的最新發展,往往要結合最新的技術和管理方法在企業中的應用,因此授課過程中要開拓學生的眼界,強調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具體到物流工程課程中就是要及時補充物流業的最新發展情況,及加入一些較新的科技發展情況及應用展望情況,比如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概念的提出,并且啟發學生進行思考這些未來的發展對物流的影響。
2明確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
工科專業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不在于繼續傳授知識,而在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能力[4]。因此物流工程課程在授課理念上強調學生正確思維習慣及創造性思維的養成,同時能力的培養不能脫離學生已有知識結構的實際,需要考慮學生的已有知識儲備、實際學習能力情況進行教學過程設計。因此同一門課,面對二本和三本學生,授課的過程、內容都會有所區別。
3教學內容
對于作為工業工程專業主干課之一的物流工程,授課時需要考慮學生未來的工作內容和應用需求。中國計量學院工業工程專業主要面向機械制造類企業,學生畢業后大多數進去機械行業,少數同學進行研究生學習或者是其他行業。根據調查,多數學生在畢業后剛開始工作內容都是較為簡單的操作類型工作或者一些簡單的控制層工作。因此在確定教學內容時,物流工程就根據學生進入企業后可能的工作內容及工作崗位對相關能力素質的要求確定教學重點。企業內從事物流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主要有系統分析能力、規劃設計能力和控制管理能力,結合這三方面內容,對物流課程主要授課內容進行設計,見表1。
4教學方法
4.1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在課堂上強調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強調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基本內容要求學生能夠吃透,在學生在企業中碰到類似問題時,他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思路去解決問題。因此應多通過課堂提問、課堂討論、案例教學、情境教學或者課下小組作業的形式進行學習,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整理思路進行思考,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時有利于學生對相應方法技術產生的背景、應用范圍有明確的認識,特別適用于以應用性工程性為特點的課程。但是這種方法要求老師對授課內容相當熟悉,對課本理解比較深入,通過對課程的設計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4.2精心進行教學設計
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要求老師在備課時下比較大的功夫,要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工作。設計時要考慮學生現有知識,及怎樣讓他們根據現有知識迅速理解所要講解的內容。不同層次的學生理解能力、接收能力不同,三本學生的學習內容就要適當淺顯,否則效果不好。以物流工程第一堂課為例,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物流、物流系統的概念,物流系統完成的七大功能及物流的發展階段、現狀。面對第一次接觸到物流概念的學生,為了加深他們對基本概念的理解,講課時可以遵循人類認識事物的普遍規律,從感性-理性的認識來設計教學內容。授課的流程設計則采用社會話題-重點詞匯-發散式討論的方法。為了引起學生對要探討的內容的興趣,課堂開始以網絡購物的話題引入,討論網絡購物發展的必須條件,則學生很自然的就會提到快遞公司,這時集體討論快遞爆倉這個在物流不能完全滿足社會需求情況下的特有名詞,學生就會對我國的社會物流現狀有比較直觀的認識。再放一些先進國家的物流錄像,學生自然會比較不同國家和地區物流發展水平的差異。有了這些感性認識做基礎,再接著講解物流、物流系統概念、物流功能構成和物流的發展階段,則學生就很容易理解。
4.3掌握課堂節奏,主動調節課堂氣氛
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教師需要主動把握課堂節奏。一般一節課講一個到兩個重點,圍繞這個重點發散式講解,并可以進行課堂討論、練習。重點名詞一定要講深講透。例如當量物流量的概念,對于沒有實際經驗的學生來說,理解這個概念比較費解,不知道其具體用途。在講解時,可以舉一些簡單易懂的實例。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就可以結合學生實際的情況進行講解,例如講企業物流的縱向結構的時候,可以結合學生的工作問題來講。
4.4及時更新授課內容,開拓學生思路
物流是一門應用技術,所以要時刻關注新的科學技術、新思維方法在物流系統中的應用,比如,講到倉庫中的配送,語音揀貨系統是一種新的應用;另外新型的可包裝異形物品材料的發明設計既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拓寬學生的思路。
4.5合理安排自學內容、課后練習與課外實踐
物流工程課程內容較易理解,部分內容可以交給學生自學。但是在授課過程中應該根據課程內容特點布置各類課后習題。例如在講到設施布置評價原則這一部分內容時,單純對評價原則進行講解就不如讓學生分組對某一類設施的布置情況進行調研,并進行評價效果好。這樣學生自然就能理解這些評價原則的用途。
5結語
物流工程課程在上述方法指導下經過幾輪的教學實踐,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評價較好,目前已經被評為中國計量學院校級精品課程。實踐證明,作為應用性、實踐性比較強的物流工程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拋棄灌輸型的教學方法,以教會學生靈活應用為前提,系統講授相關專業知識,強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并且采用多種方法和手段,不僅教會學生怎么做,更要教會學生為什么這么做,并能創造更好的方法。因此,物流工程課程的教學工作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的過程。
作者:杜敏 黃鐵群 劉曦澤 單位:中國計量學院 質量與安全工程學院
工業工程人才是既要了解產業技術,又要熟悉生產管理,并經過工業工程專業訓練的復合型專門人才。而這種人才又要是貼近當地社會,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能夠解決工業界和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1]。學生除具備系統分析、規劃設計和改善的能力和機械制造工藝設計和優化等發面的能力外,其制造工程管理(包括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物流管理、設備管理等)能力的培養為工業工程人才專業能力培養的重點[2]。工業工程“懂技術,會管理”的專業特性,如何設置物流系列課程的教學內容形成具有工程背景專業的物流知識教學體系,如何在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方面培養應用型的工業工程人才具有切合實際的物流知識體系,真正做到人才適應社會,是工業工程專業物流系列課程教學改革面臨的問題。
1物流系列課程的教學體系建設及教學內容改革
通過對工業工程專業課程教學的目的、內容以及達到的要求深入的研究,分析物流知識體系在工業工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形成合理的課程體系建設,結合培養應用型人才及體現專業特色的要求,對其教學內容的安排進行改革。
1.1物流系列課程的教學目標
物流課程體系的構成不僅培養學生掌握物流管理中的一些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和解決當前物流企業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同時工業工程專業有別于傳統的管理專業其具有較強的工程背景,培養其研究企業設施布置和物流系統主要包括生產系統及服務系統的物流分析、設施的位置選擇、設施的內部布置與搬運系統的設計等內容。同時應注重應用性人才的培養,理論內容在實際的應用。并能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和解決當前企業物流系統和物理管理方面的實際問題,為學生將來的后續學習和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礎。“物流系列課程”作為工業工程專業課程,在培養方案上設置《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物流管理》兩門理論課程及《物流工程仿真實習》一門實踐課程。
1.2物流系列課程教學內容體系建設
物流系列課程,形成不同方面的企業物流管理方法和技術的知識框架,其中《物流管理》的教學內容包括兩方面:第一,物流基本功能的管理,包括倉儲及庫存控制,運輸管理及配送管理。第二,制造型企業物流管理,包括企業供應采購,生產銷售及供應鏈的物流管理。《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教學的重點在于掌握企業物流分析方法,企業布局設計,搬運和倉儲系統設計及企業選址。工業工程專業的物流系列課程雖然從學時數到教學內容少于物流專業對物流知識體系的學習,但工業工程專業的物流課程更注重培養企業物流方面的知識體系,更注重物流方法及技術的應用,能夠做到緊密結合企業運營管理先進方法的學習。
1.3物流系列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物流系列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對學生進行生產實踐訓練、操作技能、技巧培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鍛煉的重要環節。《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和《物流管理》實驗主要通過“物流仿真軟件”和“物流管理”等實驗教學軟件,模擬企業物流分析規劃及物流管理過程。工業工程實踐中心的小型裝配線實驗設備,可實現物流相關研究型實驗,例如生產過程中的物料追溯追蹤。同時開展大學生科技活動,繼續完善工業工程實踐中心的開放和研究型學習。本專業同時設有物流工程與仿真課程設計(實習),實現物流知識體系的理論學習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最后通過開展到企業中的實習,實現企業運作管理知識的綜合應用。
1.4專業特色增色物流系列課程的教學內容
課程的教學內容同時要體現專業特色,結合本校海洋特色,物流管理課程除了講授基本物流管理知識體系,同時針對漁業工程的專業特色,教學內容上增加了關于冷鏈物流的講授,同時介紹了漁業物流在倉儲,包裝,運輸管理的特點,并以國家冰島漁業物流為案例,介紹其水產品冷鏈物流的優勢管理。在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中,教學內容增加以船舶企業為案例進行船舶企業的布局設計及物料控制分析,結合本校學生面向就業為船舶或漁業相關企業的就業形勢,在教學內容切合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夠在教學內容中以就業為導向。
2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
物流系列課程的教學內容的改革,為工業工程人才的物流知識體系培養起到了關鍵作用,但如果單一的教學方法,其教學效果與該課程應達到的教學目的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會有一定的差距,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對知識整體的掌握,應采用多種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方法。
2.1多媒體與板書結合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已經普遍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為了加強本科專業以掌握知識為主,同時提高學習興趣與對知識綜合運用能力,一定要做好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與板書的結合,提高教學效果。多媒體圖片、錄像、動畫的應用達到增加課堂教學內容的信息量并提高學習興趣,對于理解方面的內容采用PowerPoint進行講授比較合適。但對于一些重要的概念和計算的過程,宜采用板書教學,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重點掌握。
2.2錄像教學
可以在課堂上結合教學講課內容來進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對物流知識的感性認識,節省到企業參觀的時間與經費開支,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國內外的先進物流管理方法。教師在教學內容準備上要注重對恰當的教學相關錄像的收集。例如在本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播放物流設施設備、企業搬運與倉儲和冰島漁業物流狀況等錄像,讓學生對課程內容有了更好的理解。
2.3案例教學討論
在教學過程中選擇具有針對具體授課內容的案例,進行討論與教學,增強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案例選擇要注重案例的功能與目的,由于學時限制不可能在教學過程中增加過多案例,每章節可以選擇小案例補充學生對理論內容的理解及實際應用,大案例進行知識體系的綜合應用,例如在企業選址這部分的教學中就可以增加小案例舉例企業選址的影響因素,同時案例要針對教學的重點內容。
2.4開展網絡教學
通過多媒體教學課件、作業及習題、案例學習資料、課程錄像等內容,建立物流系列課程的課程網站,開展網絡教學,使得教學活動除了傳統的課堂,可以通過網絡展開,豐富教學方法。
3結束語
物流系列課程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應用型工業工程人才的培養關鍵。通過確定課程教學目標,分別從課程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與實踐,開展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通過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錄像教學及綜合的網絡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踐,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與實踐,完善教學方法,形成物流系列課程的教學改革。
隨著工業工程的不斷發展,其所涵蓋的領域和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兼收并蓄了許多的學科知識和高新技術,這就要求當今的工業工程學科建設要順應時展要求。經過近20年的努力探索,我國工業工程學科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開設IE專業(即工業工程專業,以下簡稱IE)的院校基本上建立了以工作研究和人因工程為研究重點的基礎IE實驗室。而如何突破傳統、設計一個符合現代工業工程發展的實驗體系?如何構建一個培養學生工程研究和實踐創新能力的工業工程物流綜合實驗平臺,這是一個亟待探討和解決的問題,直接關系到我國工業工程領域的人才培養和未來發展。
1實驗室的建設思路
實驗室的建設思路是將“工業工程專業”同“物流工程與管理專業”進行有效融合,又不失各自特色,更好地體現工業工程的系統性和現代工業信息化的發展。實驗室模擬生產制造企業布局,以工廠物流設施及裝配流水線為平臺模擬典型的生產運行流程,結合先進的物流理念,進行“模擬、綜合、設計”多層次的實驗研究工作。
1.1以“基礎IE理論為依托,IE理論體系為架構”的工業工程實驗設置思路
“基礎工業工程”、“生產計劃與控制”、“質量管理”、“精益生產”等各門專業課根據工業工程專業總體培養目標,結合該課程本身知識點,圍繞統一的實驗對象開發實驗,體現課程間的聯系,從而突出IE的系統性,建立有效貫穿理論課程的實驗教學體系[1]。系統規劃和實驗設置要充分考慮IE的系統工程的特點,不僅對學生的基本技能進行訓練,更要注重訓練學生采用系統論的方法,綜合所掌握的工程理論知識來解決工業現場的實際問題;能夠合理調度工業現場的各種資源,使效益實現最大化。這就要求實驗系統不但能夠使學生對相應專業課程得到認知和訓練;更要求實驗系統能夠綜合貫穿IE理論體系,通過一個共同的實驗載體,將各項實驗聯系起來,形成有機整體,讓學生以面向現代工業制造、體現供應鏈流程的實驗系統為平臺,進行綜合性、系統性的工程實踐與管理作業。
實驗設置可劃分為以下三個層面:
(1)工程基礎認知層面
以工程實際為背景,提供工業化設備,并且保證設備中基本涵蓋工業領域正在得到廣泛應用的各種先進控制技術和正處于物流前沿領域的物流裝備,得以讓學生接觸實際的工業設備,且營造一個模擬離散型生產制造企業的實驗室環境[2],增加學生對工程實際的感性認識。
(2)基礎工業工程理論層面
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模型親自進行生產并分析,延續經典工業工程實驗如工作研究、時間測定、動作分析等,旨在掌握基礎IE的知識和技能,樹立工業工程意識,為日后應用IE技術和方法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奠定基礎。
(3)工程實際研究層面
使實驗體系能夠模擬企業的生產制造、供應,物流、質量管理、信息交換等包括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大部分綜合IE活動,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接觸IE活動來增強“應用IE手段提高生產率和保證質量”的各項技能,從而使學生加深對IE課程體系和研究方向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工程分析、規劃、設計和方案優化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
1.2以“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理念的宏觀企業及第三方物流實驗設置思路
供應鏈管理的核心為反應敏捷(Agile)和能讓各方利益協調一致(Aligned)、適應性強(Adapta-ble)。對供應鏈進行綜合分析,應用供應鏈的策略、基本方法,可以幫助企業降低庫存、降低成本、提升反應速度、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創造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因此,物流實驗室的建設要以供應鏈管理為核心,以物流業務流程為基礎,以先進的物流設備如立體庫、條碼、射頻、電子標簽為實現手段,搭建一個兼具前瞻性、實用性、開放性的現代物流綜合模擬實驗室[3]。實驗設置通過物流流程讓學生體驗現代物流的核心活動:訂單、倉儲配送、運輸、庫存控制、客戶服務等,達到讓學生體驗真實物流場景的效果,培養學生對復雜的物流系統進行設施規劃、設計、過程優化以及流程管理的實際能力[4]。
實驗設置可劃分為以下兩個層面:
(1)了解體驗供應鏈的流程
學生可以通過系統模擬:從貨代/報關/檢驗/檢疫等進出口貨物的管理,以及貨物到達物流中心、通過入庫線進行貨物入庫操作、到原材料出庫送至裝配流水線加工、到成品入庫等一系列的供應鏈流程;還可進行成品出庫、終端配送等第三方物流流程,及超市倉儲物流的管理和配送實驗,從而提高學生對物流綜合知識的理解,擴充感性認識,綜合培養學生庫存管理、生產物流方面的意識和理念。
(2)物流系統規劃與研究
結合理論知識和經典案例,鼓勵學生進行實際問題解決的實驗實踐活動,運用運籌學的知識進行庫存管理、資源優化配置和決策分析等,利用系統仿真軟件進行生產物流設施規劃方案的設計優化等,以加深對現代物流工程的理解,培養自身的物流規劃執行能力[5]。
1.3建立適應“教學+科研+培訓”三層需求的綜合實驗室平臺
(1)工業工程及物流工程專業本科生基礎性教學實驗平臺
以“工業工程和物流專業”本科教學大綱和實驗教材為指導,進行基礎IE的“動作研究”、“標準工時”、“操作分析”、“流程程序分析”等實驗;更可作為“現代物流設施與規劃”、“自動化物流系統的設計與研究”、“物流裝備”等課程的配套實驗平臺,將典型的物流流程設計為實驗,深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2)供應鏈管理研究方向的科研平臺
實驗室的硬件設備靈活性強,且軟件的源代碼公開,可作為研究生進行相應課題的研究平臺[6]。如:可以通過修改“自動化物流系統終端任務執行軟件”的流程來重新規劃物流過程,以用來模擬宏觀物流系統的各個環節,包括供應商供貨、立體倉庫補貨、立體倉庫出貨、給超市終端配貨等一系列的供應鏈運作和管理流程。
(3)可作為“物流工程與管理”方向的培訓開放平臺
利用實驗室空閑時間,廣泛開展校外及社會物流人才的專業物流培訓,以達到最佳實驗室利用效率,更可以對實驗室維護資金形成有效的補充來源。
2實驗室的主要建設內容
實驗室的平面布局如圖1所示,全部硬件設備通過工業現場總線和計算機網絡互相連通。實驗系統具有良好的可重組性,基于ProfiBus-DP工業現場總線的I/O模塊的研發,使得流水線設備的任意組合得以實現,而基于開放式編程平臺的程序架構及ProfiBus-DP的專用通訊協議的定制,使得軟件修改相對容易,更易于滿足實驗系統要根據教學任務進行調整的需求。整體上可劃分為物流倉儲系統和生產工程系統。
2.1物流倉儲系統
硬件以自動化立體庫為中心,配置多種周邊輸送設備,包括輥筒式輸送線、倍速鏈輸送線、皮帶線及平移機等,還配備有AGV小車,電子標簽貨架,終端手持,自動標簽機等設備,并且模擬實際企業物流中心的布局特點和作業流程。軟件包括倉庫信息管理系統(WMS)和輸送設備控制系統(WCS)。WMS用于實現管理自動化倉庫中心的庫存物料,管理出庫、入庫、盤點、揀選、補貨等任務的生成、執行和結束,管理有關的查詢及報表等。WCS用于處理來自WMS和自動化設備的信息,調度并控制自動化設備的動作,并提供設備運行的監控界面給操作人員。
2.2生產工程系統
硬件以裝配流水線為中心,各工位配置一體機,攝像頭,RFID(射頻識別)讀卡器,光傳感器,電子卡尺,電子千分尺等,模擬小型企業的組裝車間;此外還配有小型數控機加單元和信息處理單元(配有12臺PC),分別模擬企業的制造車間和信息中心。軟件包括MES(制造執行系統),達寶易工業工程軟件,Witness生產與服務運作仿真系統,flexsim仿真系統等。基于現場總線技術的MES系統通過電子看板,RFID卡,傳感器,測量儀等設備采集實驗過程中的生產數據(如合格數,加工總數等),學生可根據采集數據進行在線質量監控,生產計劃調整等實驗。
3工業工程實驗平臺的建設
3.1工業工程綜合實驗平臺的構建
集成生產物流設備、柔性制造系統、生產信息管理軟件、實驗信息采集與分析工具等[7],考慮面向現代大制造、全過程[8],構建一個融合工業工程與物流工程、兼顧基礎IE與現代IE、為學生提供體驗供應鏈流程的綜合實驗平臺。實驗平臺結構圖如圖2,該平臺配置有三個模塊。
(1)基礎知識技能模塊
該模塊是整個實驗平臺的基礎模塊,為工業工程及分支提供普遍適用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術與方法。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對象(提供兩類工藝不同的產品),延續經典的工藝程序分析、動作研究、工時評價、秒表測時、環境照明、環境噪聲、勞動強度等實驗,培養其基本的IE知識和技能,為下一實驗模塊奠定基礎。
(2)生產運行模塊
該模塊是實驗平臺的核心模塊,既鞏固第一模塊的知識技能,又為下一模塊做必要的準備。搭建接近生產制造企業的物理環境,模擬企業從訂單、采購、生產計劃、現場加工、檢驗、直到成品入庫整個生產運行過程,盡量再現生產中各個子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讓學生通過體驗供應鏈流程來聯系和應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增強對工業工程綜合知識的理解。該模塊開設了ERP軟件熟悉、物料需求計劃、生產線平衡、生產線混流裝配、MES應用、在線質量追蹤、倉儲與分揀、牛鞭效應等綜合性實驗。
(3)數據分析研究模塊
經過前兩個實驗模塊的鍛煉,學生增強了對生產系統實際運行的理解,也應具有一定的應用IE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此時,學生采用上一模塊的實驗數據進行生產物流追溯、過程能力分析、流水線仿真實驗,同時配以案例實踐活動,進行精益改善降低成本沙盤模擬,優化庫存、仿真建模優化設計生產物流設施和決策分析等綜合實踐活動。
3.2實驗平臺的特色
(1)創新性
實驗平臺以培養學生應用系統論的方法綜合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IE素質為目標,有效融合工業工程與物流工程,兼顧基礎IE與現代IE,涉及多學科的專業技術,不過分強調學科化而割裂工程本身[9],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2)開放性
實驗平臺選用的基于PC和DSP運動器的開放性硬件平臺,硬件可拓展,軟件提供完善接口;且軟件采用模塊化及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源代碼開放,學生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重新設計開發控制軟件。
(3)先進性
實驗平臺使用了主流的運動控制技術、交流伺服技術、現場總線等技術,與同類設備相比具有一定的先進性。
(4)實踐性
單元設備具有較好的拆裝方便性,允許學生對某些設備進行拆裝、更改,且實驗平臺強調學生參與的主動性,打破以往被動學習的局面[10],實驗過程為學生與平臺系統的信息交換過程,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與實踐性。
4結束語
自實驗室投入使用以來,實驗課和生產實習受到學生們的普遍歡迎,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通過以實驗室為平臺的工業生產與物流的綜合性實驗實踐活動,加深了學生們對IE基礎理論和工程知識的理解,提高了綜合運用多種IE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然,今后我們要不斷完善和提高實驗技術水平,關注教學效果,加強與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動IE學科的發展,為培養出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做出不懈努力。
摘要:21世紀最明顯的特征就是經濟全球一體化,因為互聯網的普及以及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全球的經濟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即使不同的大洲之間也可以進行貿易上的往來,這樣的經濟體系使得物流行業迅速發展起來,已然成為當今世界上發展前景最好的新興服務行業,在人們對其不斷提出新的要求的同時,解決當下人們的問題,并且有針對性的提出創新我國物流工程以及技術的措施是當下物流行業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物流工程;技術創新;措施
隨著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的普及,人們利用網絡進行購物、訂餐,使得網絡消費得到了大范圍的普及,而網絡消費也相對應的帶動了物流行業,物流行業作為一種服務行業,其工程的建設水平以及帶給人們的便利能夠直接決定物流行業的發展水平,本文將針對物流行業現在的技術水平進行討論,并且提出一定的創新性建議。
1物流工程的定義
物流工程是新興的一種綜合性邊緣科學,主要以物流為研究對象,包含物流中的所有環節,即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資源合理分配、物流的實際運作過程、以及對物流的控制管理。在物流的管理中,可以將物流與信息流進行統一的研究,物流的整個過程就是一個信息不斷流動的過程,商品經過生產、流通以及消費的過程最后到達消費者的手里,就是物流的整個工程。物流工程也需要通過系統的管理來實現物流行業的穩定發展。物流工程的提出是具有較深遠的意義,但是經過時間的推移科技技術的發展,物流工程以及技術也需要進行提升,在現階段物流工程發展速度較快的同時,創新出更多不同的形式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也就相對應的促進了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
2我國物流工程的發展現狀
2.1欠缺概念以及物流設備
我國現階段的物流行業,只能說是一項工作,人們對其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幫忙送貨的概念上,固然物流的實際作用就是傳遞貨物,但是物流實質上是一項工程,需要人們糾正這樣的錯誤思想,通過系統的措施來體現物流是一項工程,需要有專門的規章制度對物流行為做出約束,也需要進行工程細化的人員分配等,總而言之我國現在的物流行業對其工程性的概念意識還是相對欠缺的,使得物流工程的實際作用沒有發揮出來;其次就是現階段物流工程中涉及到的基本設施還不夠全面,使得各個環節之間的連接不夠默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流工程的工作效率,也會使得物流工程缺乏凝聚力,一旦出現問題沒有明確的負責人,相互推脫影響物流工程的穩定發展。
2.2物流信息化的應用不健全
因為我國的物流工程是處于快速發展的狀態,人們對其的研究還相對薄弱,就已經投入到實際的使用中,再加上信息化的技術開展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使得現階段我國物流工程的信息化網絡是不夠健全的,存在很多影響物流工程順利進行的問題,首先就是信息不暢通,信息暢通對物流工程發展的前提,因為物流工程的各個環節之間都需要大量的溝通,包括商品的信息、消費者的信息以及商家的信息,本身網絡消費就存在著一定的隱私特點,如果相關的信息無法及時的確定,就可能會導致出現商品丟失、無法聯系買家等問題,對物流行業的信譽度以及穩定發展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加強物流工程的信息網絡建設,就能夠促進先進設備的實際使用,進而提高物流信息的暢通、快速傳遞。
2.3先進技術的使用不全面
因為物流信息網絡的建設還不夠全面,導致很多先進的技術雖然引進了,但是缺乏使用的平臺,不僅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還導致物流工程的發展始終跟不上現代化的進步。先進的設備以及先進的技術都是現代化物流的基礎,先進設別是物流工程的硬件,而先進的技術則是物流工程的軟件,就目前來看,我國的物流工程中保鮮技術就是相對落后的,很多的商品在需要保鮮的條件下進行物流運輸,大多沒有辦法保證其絕對性的保鮮,需要物流工程引進先進的技術來解決當下物流運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另外商品物流的查詢總是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通過創新其查詢方式,能夠提高商品物流的查詢時間,提高物流工程的工作效率。
3物流工程以及技術的創新性發展方向
物流工程的創新主要就是針對工程結構的有效控制、設備以及技術的創新,通過對應的創新措施,可以有效的加快物流的運輸速度,縮短物流的單次運輸時間,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運營成本。
3.1物流工程的工程技術創新
工程技術主要就是針對現階段不夠完善的物流信息網絡化以及先進技術使用不夠的問題,因為現在是信息化的時代,完善信息網絡不僅能夠提高物流工程的工作效率,也是為了緊跟時代的步伐,為人們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服務。首先就是提高網絡技術的使用,在物流行業,信息是相對零散的,并且數量相對較大,技術人員應該利用網絡技術將所有零散的信息整理出來進行系統的管理,并且通過一定的網絡平臺,實現信息共享,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物流查詢速度,也方便管理人員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對于每一個物流項目都能夠實現跟蹤管理,避免了丟件現象的發生;其次就是應該擴展創新科學技術,目前除了用網絡確定物流的相關信息外,GPS定位技術也可以應用到物流工程中,可以通過GPS對大批量的物件進行準確的定位,并且了解其運輸的實際情況;還有二維碼技術,通過二維碼可以實現快速的物流查詢,還有利于管理人員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進行物流銷售,也是時下比較受人們歡迎的銷售方式,具有便利快捷等優點,人們還應該積極的探索更多的科學技術,將其運用到物流工程中;最后就是創新物流的相關設備以及包裝技術。我國現在有一些大型的物流企業確實已經在包裝技術上進行了一定的創新,比如用小型的機器人取代人力,不僅系統性更強,效率也會有很大的提升,像這樣的高端技術是需要大范圍的推廣的,對于我國物流行業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當然物流企業也應該建立起與相關的高端技術相適應的物流平臺,全面的提升物流工程的工作效率。
3.2物流工程的管理技術創新
在提高了物流技術之后,其物流工程的管理技術也需要一定的創新,通過提高物流的管理程序,使其能夠標準化,增加物流各個環節之間的默契配合,從而使物流管理工程能夠實現自動化、信息化以及高效化。首先實現物流管理的自動化,自動化管理主要依靠于信息化技術,通過對各個部門進行系統管理,從而減小部門之間的管理差距,提高了整體的工作效率,并且通過及時的更新管理信息,進而實現信息庫數據的自動更新,并且能夠通過計算機軟件對其實施自動檢測,能夠準確的進行錯誤報告;其次就是將物流工程中的所有部門之間進行緊密的聯系,使所有的物流部門都是為同一個目標進行工作,使其具有較強的凝聚力。
4結語
物流工程的出現以及興起都是時代的必然需求,但是我們應該利用好物流工程,在現階段已經呈現出的問題上,進行系統化、針對性的修改,全面化的提高物流工程的工作質量,通過創新管理技術以及工程技術使物流工程能夠穩定的發展,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推動我國物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杜鵬飛 單位:東北林業大學
【摘要】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現代物流管理模式也在不斷發生變革。從古至今,變革都是任何時代的主要話題,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經濟發展的需要,傳統的物流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物流管理模式的變革是必然要進行的。在新形勢下,為實現我國物流行業的現代化管理,文中作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在總結國外先進的現代化物流管理模式中,總結了主要制約我國物流發展的因素,提出了意見及建議。
【關鍵詞】
物流管理;現代化管理;物流工程;重要性;發展戰略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以來,物流不僅僅只是聯系生產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一層紐帶,也不僅僅只是生產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其作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不僅僅被企業所重視,國家政府也越來越重視物流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現代物流管理模式的改革是必然的,傳統的物流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難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高度重視和盡快實現現代化物流管理模式是當前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有力保障。那么,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計算機水平的提高,現在物流管理模式必須要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同時,科學的物流管理制度也是實現現代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
1物流管理現代化的內涵
物流管理現代化是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有關資料調查,世界各國的生產企業中,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以及投入到消費前的產成品庫存價值量一般占生產企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日本的一家大企業,年產值達5干億日元,而其中運輸費用和保管費用就占3千多億日元,占總產值的60%。因此,對物流進行科學、合理管理,是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提高企業經營效果的重要渠道之一。物流管理本身是一個系統性很強,各環節密切聯系、相互協調,而且秩序井然的連續活動。就是說,物流管理既是流通領域中的獨立運轉系統的管理,又是與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相互銜接、相互制約的大系統管理。按物流過程的順序,從原材料的供應計劃開始,包括貨物需要量的預測、采購、供應、庫存管理、內部搬運、分發運輸等業務。按物流現代化管理的主要對象,是對物流機具設備、材料、儀器、能源等管理以及對從事物流管理的生產人員,生產效益動態和對千變萬化的物流信息的掌握和處理等的管理。
2現代化管理在物流工程發展中重要性與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技術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現代企業對于物流的要求越來越高,現代物流不僅僅是從收貨、倉儲以及配送等方面進行現代化管理,更從事人才,貨單等各方面進行全面的綜合管理。其目的主要是減少物流配送成本,縮短配送時間,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現代化管理在物流工程中的重要性。首先現代化物流管理模式有效的縮短了物流配送時間,現代企業希望更快的實現貨物的傳送,以增加該貨物流通和資金流通實現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制造型企業,為了掌握貨物的實時信息,企業需要知道貨物銷售情況及利潤,由此逐漸向下一級傳達信息。企業希望有現代化物流管理模式實現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直接溝通,取消商在中間的差價,以縮短貨物流通時間提高利潤。其次是由于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企業生產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國家下達的計劃指標,從而形成了重生產、輕流通的觀念。評價一個企業,往往只注重產量,而忽視各環節的綜合效益。因而,物流的管理一直未得到應有的重視,長期滯后于生產的發展。為了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物流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實現連鎖經營管理是當前企業的重要戰略目標,這樣擴大了銷售隊伍也降低了銷售成本。實現物流管理現代化的意義是非常巨大的,首先有利于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其次有利于降低貨物流通時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務質量,最終實現社會經濟整體效益的提高。
3當前我國物流管理現代化存在的問題
3.1物流基礎信息建設不完善目前我國物流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物流基礎信息的建設不完善,還是傳統的物流信息管理模式,這樣不僅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對于供貨信息、收貨信息、貨物的流動信息等收集不全面,基礎信息整理歸納不科學。
3.2物流管理分散雖然我國隨著物流行業的發展,我國已經出現了一批成熟的物流企業,但由于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歷程較短,目前還只是處于發展階段,國家對于物流行業的制度也不完善。我國的物流企業雖然多,但國家沒有統一制定對于物流行業的管理規范,大多數物流公司都是各自為政,使得物流市場比較混亂。同時我國的物流行業沒有統一達成行業共識,大家各自為政。
3.3科學技術引進率低當前科學技術水平已經很高了,尤其是計算機技術,現代通信技術以及現代管理技術,將這些技術引進到物流管理中來都能夠極大的提高現代化物流管理水平。但又因我國物流發展時間不長,高校培養的物流管理人才不多,目前物流業的高層管理對于先進的科學技術認識不足,因此嚴重的影響了我國現代化物流的發展進程。
4新時期我國物流管理現代化發展對策
4.1實現物流管理現代化的根本途徑是信息化、系統化在現代化的物流管理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在進行物流現代化改革或者實現現代化物流工作過程中,市場價格的波動、倉儲成本、稅務成本、供應價格、供應數量、需求價格、需求數量、以及貨物的數量、貨物的價格、貨物的規格等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物流管理現代化的水平,任何信息的遺漏或錯誤都將導致企業經濟效益的損失。因此,我們要從根本上實現物流管理現代化就要解決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實現信息系統化。
4.2構建知識庫體系知識庫體系相同與我國的大數據理念,它是實現現代化物流所必須要走的道路和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構建知識庫體系需要國家以及物流企業的協同合作,不是一家企業就能建立起來的,然而知識庫體系包含物流行業的各種數據,同時又惠及所有的物流企業,可以說是實現現代化物流管理的重要一步。
4.3局域網是實現物流管理現代化的有效途徑實現現代化物流管理就必須要實現信息的系統化,然而實現信息系統化就必須要借助互聯網的作用,互聯網技術可以實現信息的共享,信息的實時傳遞,外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且可以極大地減免人力的消耗,可以說如果要實現物流現代化管理,引入互聯網技術是必須要走的一步。
4.4努力營造現代物流發展的宏觀環境我國物流發展時間較短,政府在物流行業政策上的建設還不完善,同時隨著我國物流企業越來越多,大家都各自為政,沒有形成統一的物流行業規范,因此,物流行業的問題越來越多。當前為了實現現代化的物流管理,就必須要努力營造現代物流發展的宏觀環境,從運輸、包裝、配送、倉儲等各方面進行統一規劃,協調合作。首先就是要建立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協調,統一出臺物流行業整體規劃,加強對于不正規物流行業的監管和整理,提高物流行業整體素質和服務。
5結語
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物流行業從無到有的發展了起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物流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企業更希望有現代化的物流管理模式,但就目前現狀來說,要實現我國物流管理現代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因此,筆者分析了國外先進的現代化物流管理模式,希望我們可以正確把握產業發展方向,希望政府能夠制定更加完善的物流行業發展規劃和管理制度,對此筆者也提出了自己的部分建議,希望為我國的現代化物流管理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
作者:鄭穎 單位: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物流工程系
一、黑龍江工程學院物流工程專業發展沿革
黑龍江工程學院是一所以工科為主,涵蓋工、管、文、理、法、經、藝等學科門類,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1年,黑龍江工程學院在廣泛調研、充分論證的基礎上,依托學校首批重點建設的主干專業—交通運輸專業增設物流方面的課程,2005年開始開設物流工程方向模塊,2008年被黑龍江省教育廳批準為《交通與物流》緊缺人才培養基地指導委員會牽頭單位,同年被中國交通企業管理協會物流委員會授予《中國物流人才培養基地》,并于2010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置物流工程本科專業,正式成為培養應用型物流工程本科人才的高校之一,同年被批準成為中國物流學會會員單位,目前分為物流設施設備使用與維護和物流信息技術與管理兩個專業方向,2014年,首屆24位畢業生已經全部走上了工作崗位。物流工程專業依托交通運輸與物流工程系,經過4年的發展,現有物流工程教研室1個,物流系統模擬仿真實驗室1個,RFID技術與應用實驗室1個,交通運輸實務模擬實驗室1個,物流倉儲與分揀實驗室1個,物流管理商場實驗室1個,實驗室總面積約為300m2,具有自動化立體倉庫、堆垛機、輸送分揀系統、AGV小車、搬運機器人、電動及手動叉車、電子標簽揀貨系統、流利式貨架、補貨貨架、高頻RFID系統、條碼打印機、計算機等硬件設備,商場收銀模擬系統、運輸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eM-Plant、Flexsim等專業物流仿真軟件,設備總值400余萬元,設備功能先進,基本能夠滿足本學科教學任務需要及未來10年的設備發展趨勢。本專業培養的學生主要就業方向與崗位:物流企業或設備研發企業,從事物流設施設備的設計制造、使用維護、選型與管理,物流自動化系統與控制系統的開發、使用維護等工作;各類企業物流部門和第三方物流部門,從事企業物流信息系統、控制系統的開發設計及使用維護,物流設施設備檢測維修,物流系統設計與優化,采購與供應鏈設計,庫存管理等工作;政府和行業管理、咨詢部門,從事現代物流產業發展規劃、城市或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規劃(公共物流節點、貨運通道規劃)、城市或地區物流信息平臺設計、物流產業發展政策制定、物流方案設計咨詢等工作。
二、應用型物流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物流工程專業是一門新設置的專業,黑龍江工程學院秉承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辦學思想,根據物流工程專業的專業特點、專業發展前景、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和定位以及黑龍江工程學院的辦學條件,黑龍江省經濟發展建設的需求和方向,培養物流工程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必須從我院實際出發,以服務于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背景,實現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目標。為此,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格為:物流工程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扎實,專業知識面寬及專業實踐能力強,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一定創新精神,畢業后適合在第三方物流企業、企業物流部門、物流行業管理部門以及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工作,從事物流工程領域內的管理、規劃、指揮、決策和相應的技術管理與物流設備維護,以及科研和教學等方面工作的物流工程領域中工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三、應用型物流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標準
物流工程專業旨在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培養面向物流行業基層和生產一線,主要從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規劃、運營管理以及物流設備的檢測、維修及售后服務和管理,滿足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的應用型工程師。本標準培養的物流工程專業學生,當達到了后備工程師技術能力要求后,可以獲得后備工程師技術資格。專業培養標準為:(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和工程職業道德;(2)具有能夠用于解決物流工程領域復雜問題所需的自然科學、外語、計算機、經濟及管理等知識;(3)了解國內外先進的物流系統規劃設計、物流企業運作的基本模式,掌握物流工程領域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并能在生產實踐中應用;(4)掌握基本的物流系統組織、決策、管理及運營的基本方法與技術,能夠綜合解決工程實際中的復雜問題,具有追求創新的態度和精神;(5)具有綜合運用專業理論和技術手段進行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信息技術應用與物流管理、物流裝備運用管理與維護的基本能力;(6)具有系統的物流工程實踐學習經歷,具有應用物流工程基礎知識和專業基本理論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7)具有一定的合作精神、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在團隊中發揮作用的能力;(8)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9)對終身學習有正確認識,具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10)具有一定的專業發展前瞻性,在解決物流工程領域實際問題時,能夠綜合考慮所涉及的工程、技術、經濟、管理等方面的標準、政策、法津及法規。
四、應用型物流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
按照頂層設計的方法,在分析物流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培養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本專業具體情況,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將各種能力要求轉化成通識教育內容、專業教育內容和綜合教育內容三大部分,進而構建知識體系。通識教育內容包括:1)人文社會科學;2)自然科學;3)經濟管理;4)工具;5)體育;6)通識教育實踐訓練等知識體系。專業教育內容包括:1)物流工程專業基礎;2)物流工程專業方向;3)專業教育實踐訓練等知識體系。綜合教育內容包括:1)素質拓展;2)科技創新教育等知識體系。知識體系包括知識領域、知識單元及知識點三個層次。在每個知識體系中包含一個或多個知識領域,每個知識領域有核心(必修)知識單元和一般(選修)知識單元,知識單元又包含若干個知識點。核心知識單元是物流工程專業在本科教學中最基本的知識單元,一般知識單元是指未包含在核心知識單元內的那些知識單元。根據黑龍江工程學院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結合區域社會經濟人才需求,構建了“基于能力本位”的應用型物流工程專業本科課程體系,專業知識結構及相關能力課程關系如圖1所示。本專業定位培養應用型人才,主要面向物流等行業,立足黑龍江及東北區域、輻射全國。物流工程專業教學計劃按照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計劃的原則規定,依據學校所處地理及辦學傳統優勢,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專業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優化專業結構,加強專業特色建設,本專業總學分190學分(綜合教育學分至少10學分),其中理論課學分為129.5,實踐課學分為50.5,綜合教育學分為10。理論課設置為2136學時,其中通識教育必修課設置為6門,共872學時,通識教育選修課8門,共192學時,專業基礎課(必修10門,兩個方向模塊,每個模塊選修各3門),共672學時,專業必須課(兩個方向模塊,每個模塊各6門),共208學時,專業選修課6門,共192學時。實踐課設置為52教學周+80學時,其中通識教育實踐為10周,專業教育實踐為42周,大學物理實驗、大學數學實驗及電工與電子技術實驗共計80學時。本專業開設的主干課程有:運籌學、物流工程、物流系統工程、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液壓傳動、自動化立體倉庫設計、物流機械結構與維修、物流機械設備的運用與管理、電子商務與物流信息化、物流系統建模與仿真、物流自動化系統設計及應用、物流運輸與配送管理、集裝箱與多式聯運、國際物流與貨運、物流企業管理等。
五、結束語
物流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也是一個發展十分迅速的行業,培養物流工程人才是整個物流行業發展的需要,作為應用性、專業性很強的物流工程專業是一個新興專業,如何更好地發展該專業還需要各院校結合行業的發展和本校自身條件不斷進行教學上的研究與改革。開設物流工程專業的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須依據學校自身現有學科的特點,結合學校所在區域經濟的發展狀況以及學校大環境下的人才培養定位,制訂以市場為導向、各具特色的物流工程人才培養模式。
作者:王強 齊曉杰 吳彪 李雯 李榮 單位:黑龍江工程學院 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
1物流工程的結構
1.1物流管理工程物流工程的管理工程主要是物流工程管理理論體系和理理論工作落實兩大部分。前者主要由用戶需求帶動的從下到上的管理體制,后者是這些體制在工作當中如何落實。物流管理的具體項目包括物流信息管理、人員管理、設施設備管理、技術管理、財務管理等。通過對這些項目嚴格有效管理為企業獲取經濟效益。
1.2物流技術工程物流的技術工程主要體現在物流設備技術工程和物流信息采集管理工程這兩個方面。物流設備技術工程包括相關設施、物流規劃設計的基礎引進和創新,物流信息的采集管理技術工程主要對相關物流信息的采集、分析、檢索技術引進和創新。
1.3物流營運工程物流的營運工程主要是企業公司的物流需求。物流營運主要是為廣大用戶提供物流運輸和信息捕捉服務。同時,物流營運工程也有高低之分:低端的物流營運主要就是一般的快遞公司和小型物流經營部,它旨在為廣泛的個人物流需求提供物流運輸,適應大批量的接收運輸任務,主要與人們的生活相關,一般都是采用鐵路運輸和公路運輸,部分地區采用航空運輸,基本不采用水路和管道運輸。他的服務水平是大眾化的,普遍化的。高端的物流運營主要是為公司企業提供物流運輸服務,都是成批量的物品運輸或者是高端機密的文件技術運輸,一般采用航空運輸、水路和管道運輸,比如汽車生產的企業的運輸,主要都是采用的水路運輸,國外的進口汽車或者汽車配件都是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到港口以后在采取公路或者鐵路運輸,這樣的營運服務是高水平的,必須要保證運輸物品在一定的損壞率以內。高端物流營運是物品價值相對比較貴重,物品運輸要求比較嚴格,物流的特殊性需要特殊器材或有特殊限制或特殊服務要求以及特種技術服務或采用高科技手段等因素的物流活動。
2物流工程的技術創新策略
物流行業要想更好的面對經濟發展的挑戰,必須要進行技術創新,改革落后的物流工程結構和設施設備,加快運輸速度,縮短單次運輸時間,節約運營成本。
2.1物流工程的管理技術創新策略物流工程的管理創新主要是物流工程流程創新,管理體制創新、信息集散創新等等,物流工程的流程包括儲存保管、卸載、裝載、運輸、配送等環節,為了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增加物流營運手段,協調各部門合作開展工作,物流工程的管理技術創新是很有必要的,新時代的物流工程管理技術要求自動化、一體化、信息化、高效化。①自動化管理模式。自動化管理要求物流工程部門實現集成化協作,創新各部門管理手段,采用信息技術,時時更新管理信息,自動更新信息庫數據,自檢信息報誤。②信息化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模式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管理,不管在企業營運的哪一個環節都以數據說明真相,建立系統的信息采集、交流體系,將項目管理、計策管理、財務管理有效地聯系在一起,借助網絡技術來管理,實現財務管理、人員管理、部分管理的信息化。③一體化管理模式。物流營運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它需要把所有的工作形成一個整體,共同向著一個目標前進,這就是一體化管理模式。一體化管理模式相求各個部門、各個環節都緊密相連又各有不同,做到專業的物流營運,物流統一搬運、配用,信息統一采集、分析、收錄。④高效化管理模式。高效化管理模式需要在保障物流安全的基礎上,縮減物流運輸環節,縮減每一個環節所需要的時間,加快運輸、信息收集過程,增進物流決策的正確性和實際運用,加強物流發展前瞻技能,改進信息分析運用技術。做到以上“四化”管理技術的創新,整個物流工程的技術創新就實現了一半了。
2.2物流工程的工程技術創新要加快物流工程的發展步伐,就要重視起其物流技術的創新改進。目前,我們的物流技術還不能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在未來的物流發展道路上,也許已經不能夠適應客戶的要求了,而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卻為物流的技術創新改進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很多的高精尖技術都可以在物流行業得以運用和開拓。①采取高度集中的網絡技術。物流行業的行業特性要求物流行業所運用的網絡技術一定要高度集中,它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管理員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提高運用網絡技術的技術含量,用科技武裝管理。②廣泛運用、創新科學技術。例如現代的GPS定位技術完全可以投入到物流營運中,通過對大批物資的實時定位快速了解物流運輸情況,還有二維碼技術,二維碼技術不僅僅可以運用到物流運輸中,也適用于企業的銷售管理,建立二維碼掃描請求運輸服務是一種比較時尚的物流銷售方式,可以節約人力成本,縮短服務時間。總之,我們可以根據物流工程的不同特征創新和運用科學技術。③創新物流設備、包裝技術。實際上很多高端的物流服務都可以采取網絡運輸,例如高端技術的物流服務,物流企業大可以建立與之適應的高端技術網絡運輸平臺,通過安全的物流軟件包裝,實現高端技術的網絡安全實施傳輸。
2.3結語物流行業的出現和發展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不斷的完善物流科學技術,推動物流行業的發展,完善物流工程,從多個方面規范物流行業發展,包括物流工程教育、物流技術創新、物流行業制度等等,為國家的經濟發展作貢獻,改革物流工程的各個環節,實現物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曹志偉 單位:武漢商學院 商貿物流學院
1面向“雙師雙能”的物流工程課程體系及其實施方法
教育部分別于2007年和2011年開始實施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和卓越計劃。2013年6月,中國正式成為《華盛頓協議》的第21個成員。在以上背景下,武漢理工大學物流工程專業面臨國家教育工程專業認證和教育部卓越計劃的雙重認證要求。因此,我校物流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及其課程體系設計需要綜合考慮美國ABET標準[1]、國家教育工程專業認證標準、教育部卓越計劃標準和物流管理與工程類教指委標準。目前,一些教師結合中國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現狀[2-3],通過調研和分析,認識到課程體系是高校實施人才培養的載體,是培養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等問題的具體解答[4]。所以,課程體系合理設計是關系人才培養的根本,也是“雙師雙能”物流工程卓越人才有效培養的基礎條件,涉及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的合理設計與有效實施。
1.1物流工程國家專業認證下的“雙師雙能”課程體系設計(圖2)以“國家專業教育認證”和“卓越計劃”為抓手,分析物流工程專業培養目標、課程體系、達成能力之間的關聯,構建能力達成矩陣;在此基礎上,從專業發展和專業能力兩個方面,按照時間維度和養成維度,設計“雙師雙能”教學體系模式,為物流工程專業的理論和實踐教學提供課程體系支撐。此外,還要分析高校、企業合作的協同創新動機,以“資源共享、協同培養”為導向,通過項目實踐導引,從社會用人需求角度,形成企業、高校聯合制定培養計劃、課程目標的機制,動態修訂課程體系,實現項目資源共享,構建和諧雙師環境,為專業的理論和實踐教學提供制度保障。
1.2基于主體性和反思型的“階梯漸進、同步實踐”教學模式(圖3)以“團隊合作、思維創新”為目標,設計物流工程專業課程的主體性教學模式,結合“階梯漸進、同步實踐”教學理論,制定主體性教學目標,設計主體性教學內容及其策略,構建主體性教學評估考核程序,增加了現場模擬和團隊協作機會,突出了教學重點,讓學生學會如何去創新思考。此處,主體性教學注重的是學習、思考、過程、聯想等要素,讓學生“學會如何去學習”,而不是“學會如何去記憶”,培養的是創新和團隊協作能力。以“情景演繹、工程實踐”為目標,設計物流工程專業課程的反思型教學模式,在主體性教學下的課堂講授、案例研究與練習基礎上,結合“階梯漸進、同步實踐”教學理論,設計實踐案例及其情景演繹,凝練課本顯性知識,反思實踐隱性知識,通過行動,解決工程實踐問題。此處,反思型教學注重開放式、啟發式教學等要素,通過與傳統教學要素的結合,實現雙師教學下的顯性課本知識與隱性實踐知識的聯系,培養的是工程實踐能力。目前,我院對物流工程專業的多門核心課程(物流工程、運籌學、計算機控制技術、物流系統建模與仿真、物流自動化系統設計及應用)進行了課改,十二五期間將建設5~10門省級或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培養5名校精品名師;此外,學院近3年已聘用了30多位企業兼職教師和10多位國外兼職教授,涉及物流裝備、物流自動化、港口物流、物聯網等多個領域,他們全程參與到了本科培養計劃的修訂,負責或參與了企業實訓、畢業實習、生產實習、認知實習、課程設計、畢業答辯等實踐教學環節,部分理論教學工作也由經驗豐富的教授和企業兼職教師共同完成。以上部分成果《面向行業的物流工程專業綜合教學改革研究與實驗》也獲得了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和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2校企資源共享、協同合作的雙贏培養模式與實驗室建設
隨著卓越計劃和國家工程認證的開展,對高等學校卓越工程專業畢業生的達成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指標要求,例如:卓越計劃要求畢業生達成“具有分析、提出方案并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參與生產及運作系統的設計,并具有運行和維護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進行產品開發和設計、技術改造與創新的初步能力”;國家工程專業認證要求畢業生達成“具有系統的工程實踐學習經歷,具備設計和實施工程實驗的能力,具有綜合運用理論和技術手段設計系統和過程的能力”;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教指委要求畢業生達成“具備從事物流系統分析與規劃設計、企業物流業務運作管理、物流企業經營管理、物流信息管理、采購與供應鏈系統運作管理等基本工作與實踐能力”。顯然,這些能力的培養與達成,需要為學生提供校企聯合培養的教學模式和條件,這離不開校企協作辦學。當前,校企合作的最大障礙在于雙方出發點不同,無法達成利益共享,即雙贏。部分原因如下:企業重視盈利,不愿意花費太多精力培養人才,而是所得即所用;高校忽視企業盈利的需求,片面強調人才的實踐,對企業生產造成干擾;雙方缺乏合作辦學的基礎和平臺,尤其是科研引導,無法將雙方利益和人才需求有機融合;雙方缺乏有效的獎勵機制,導致企業基層技術人員抵觸或應付;雙方單位缺乏明確的協議,無法有效規范雙方的權責,校企無法可持續合作發展。
鑒于以上條件的約束,武漢理工大學物流工程學院探索了一條校企資源共享、協同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具體步驟如下:①大力推進科研項目的開展,密切聯系科研項目較多的企業,通過項目開展和人才輸送,擴大校企的合作,增強雙方認知;②在前期項目合作基礎上,為企業在職人員進行人才培養,通過工程碩士研究生的指導,摸清企業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及其技術,梳理適合本科實踐的內容和方向,為后續本科聯合培養進行前期探索和調研;③雙方洽談,聯合申報國家工程實踐中心或共建產學研基地,簽署具有權責分明的協議,保障雙方權益,聯合購置設備,滿足雙方研發與工程實踐的需求,并共享資源;④以技術攻關、產品研發等為抓手,雙方人員聯合攻關與協同合作,并引入本科生參與,能力優異的,優先保障就業與簽約;⑤定期互訪,通過交流和座談,了解存在的問題,例如:課程設置、課程實施手段、人員配置、考核機制等,促進校企的可持續良性發展。在以上過程中,雙方成立專門的組織體系,例如我院與河南衛華、中鐵科工聯合成立的兩個國家工程教育中心,就由企業與學校聯合組成,設主任一名,由企業主要負責人擔任;設副主任兩名,由企業與學校各派一人擔任;其他管理成員由企業人員與學校老師擔任。培養階段采用“3+1”的模式,即在校內課程學習階段為3年,在企業學習和實踐1年。為了使培養的學生具有鮮明的工程技術特色,我院以物流工程技術的裝卸設備和自動化為關鍵主線,制定了物流自動化方向和物流裝備方向培養計劃,即“1+1”工程模式。高校和企業共同設計培養目標,制定培養方案,共同實施培養過程,互相聘用雙方人員,形成雙師隊伍,豐富教學內容。
目前,我校每年均向河南衛華、中鐵科工輸送畢業生,滿足了企業用人需求;也聯合攻關了一批物流裝備、物流自動化等方面的難題,研發了克令吊、抓斗挖泥船、新型減速器、輕量化起重機等一批產品,提升了企業的研發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真正達到了雙方的共贏。此外,雙方近2年累計投入近600萬,購置了相關設備,并建設了校內和校外實驗室,通過設備共享,來滿足研發、工程實驗的需求。以上極大豐富了我校實驗室建設。在以上基礎條件下,2013~2015年我校物流工程卓越專業班級分別在河南衛華、中鐵科工進行了企業實訓,開展了嵌入式系統開發訓練、工業控制總線實驗、遠程監控系統實驗、電氣安裝實作訓練、大噸位設備電子系統集成訓練、無線網絡組網實驗、工控組態軟件訓練、電氣工藝設計訓練、主流廠家控制器和傳感器調試訓練、直流電機伺服系統訓練。
3結語
在工程專業國家認證和教育部卓越計劃背景下,武漢理工大學物流工程學院結合“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建設,探索了物流工程卓越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了該培養模式下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在物流學院和國家工程實踐中心進行了試點,利用課堂教學、企業實踐、畢業設計等環節,提升了學生“創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為物流工程卓越人才的可持續培養,提供了理論與實踐支持。研究的理論成果適用于物流管理與工程大類的專業人才培養和教學模式創新,亦可推廣到卓越工程師及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中。后續研究將引入課程體系阻抗辨識方法,探究課程體系中課程設置的短板,滿足培養模式持續改進和發展的需求。
作者:張煜 田維 李文鋒 吳青 陳志方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物流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