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2 10:29: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科研成果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醫院科研成果檔案特點
1.1形成的周期長,連續性強
醫學科研具有研究時間長、涵蓋內容多、涉及范圍廣、知識連續性強等特點,而科研檔案形成是與科研活動密切相關的,因此,醫學科研特點決定了其檔案形成也具有周期性長、內容豐富、歸檔要求高和檔案不易整理等特點。
1.2檔案專業性強,綜合性強
醫學科研成果檔案具有專業性強的特點。醫學科研中,不同學科具有鮮明的學科特點。研究課題都是按學科專業范圍來進行研究的,對于某一方面的研究、課題或者課題的一部分,都有明確的專業分工。因此,科研檔案也有明確的專業分類,檔案歸檔也體現出專業性的特點。醫學科研過程中,很多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的出現使其體現了較強的綜合性,這就要求必須加強學科之間的協作配合,從而完成研究工作。學科之間融合也造成了醫學科研課題研究的形式多樣,數量大,涉及范圍廣和內容復雜,故在檔案歸檔時,兼顧各個學科的相對獨立性和專題的綜合性性有一定難度。
1.3檔案數量大,形式多樣
正是由于醫學研究的領域寬泛,內容復雜,研究對象記錄形式多種多樣,如各種標本、儀器檢測結果、照片、音頻、視頻等材料,因此對于每一項醫學科研,其檔案量大,檔案載體形式趨于多樣化。
2醫院科研成果檔案歸檔存在問題
2.1檔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監督
醫院對科研檔案歸檔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缺乏系統性。一方面,醫院相關部門并未把科研檔案歸檔工作納入管理之中,沒有完善的、切實可靠的規章制度來保證醫院科研檔案的完整性,何時整理收集、哪些歸檔整理、出現意外情況如何補救等問題都缺乏完備的制度,因而醫院科研檔案管理工作缺乏指導和約束,導致科研歸檔工作無法順利有效進行。
2.2相關人員責任心不強
醫學科研檔案管理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工作能力不強,影響醫學科技檔案歸檔再利用。許多檔案管理工作者不熟悉文件材料的歸檔范圍,實際工作中常常出現歸類不當和數據保存以及歸檔不及時的現象,導致科研數據的缺失,造成較大損失。除此之外,科研檔案歸檔工作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檢查,造成了檔案管理人員工作缺乏積極性和責任感,不能很好地指導和協助科研人員做好科研文件形成、積累、整理和歸檔工作,導致科研檔案歸檔材料不夠齊全詳實,完整率和歸檔率低。
2.3檔案管理技術落后
傳統的醫學科研檔案管理,管理技術和設備落后,歸檔材料以紙質材料為主,易損壞、低效率、不便于存儲和調出[2]。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辦公自動化的普及,計算機、網絡和信息處理在醫學科研檔案管理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科研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但在一些基層醫院,科研檔案管理還基本上是手工操作,利用先進技術手段進行科研檔案管理沒有得到普及,這就造成非紙質形式的材料如圖像、光盤、磁帶等科研記錄材料不能有效歸檔,造成記錄不全,無法完整全方位反映醫學科研實際情況。
3.醫院科研成果檔案歸檔管理對策
3.1完善管理制度,創新管理方法
科學合理的檔案管理制度是醫學科研成果檔案管理的可靠保證。運用科學手段對檔案實行統一管理,這就要求從科技檔案的整理、歸檔、保存、再利用等每一個環節都應有具體而明確的規定。比如,設立檔案盒,存放每個科技項目的項目申請書、合同書、成果證書、、專利等重要資料存放其中,并制作歸檔目錄,記錄項目歸檔材料,使檔案資料便于查找。另一方面,要明確檔案管理部門各自的職責,責任到崗,責任到人,促進科研檔案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從醫院科研實際出發,創新檔案管理辦法。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提高檔案信息化服務水平;運用先進信息技術,對科研成果進行管理,讓使用者能夠準確、迅速、完整、多渠道地對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檢索。達到科研檔案管理現代化、規范化、信息化的要求,使科研檔案的積累、歸檔等環節得到科學的保障。
3.2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醫院相關部門應對科研人員進行檔案意識的培訓,加強檔案及時歸檔的教育力度,提高科研人員的及時歸檔的意識,使其認識到科研檔案歸檔工作的重要性,有利于調動科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并在科研過程中自覺積累、保存科研檔案資料,從而一定程度上配合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提高檔案歸檔的快速、完整和準確。檔案管理人員自身也要端正工作態度,增強工作責任心,主動學習檔案管理知識,積極參與各項培訓,相互交流經驗,提高的自身綜合素質。在信息化時代,科研檔案管理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并掌握文件的歸檔與管理知識,學會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將所學的熟練運用于工作實踐中。同時要熟練操作各類現代化辦公設備,如打印機、傳真機和計算機等,另一方面,也要掌握常用辦公軟件,如Word、PPT和Excel等,從而有利于采用合理的手段進行相關文檔進行維護,滿足科研檔案管理的需要。
3.3提高管理技術,加強信息化建設
通過手工操作管理醫學科研檔案,工作質量和效率都十分低下,難以滿足發展的需要。隨著當代信息化、網絡化高度發展,醫學科研檔案的管理也要適應時代的發展,這就要求在管理過程中要推進檔案的信息化管理[3]。醫院要著力加大信息化投入,及時更新設備或配備新設施,如電子計算機、打印機、刻錄機、掃描儀等,便于收集整理科研檔案以及實現科研資料的共享,如電子文檔、圖片和光盤等,逐步建立科研檔案的現代化、信息化、標準化管理系統。要運用科學合理的信息技術,加強對不同載體科研檔的積累、編錄、索引、歸檔等工作的監督指導,保證歸檔的文件系統、完整和安全。同時規范制作數據與檢索標識,提高科研檔案數據檢索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使利用者可以迅速準確、多途徑、多角度地對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檢索。
4結語
醫院科研工作中必須重視科研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與利用。醫院科研檔案管理是現代醫學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科研檔案管理人員要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更好地管理和開發利用科研檔案,醫院本身也要完善制度,運用新理念、新方法去強化內部管理,積極采取新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斷開發利用科研檔案信息,更加有效地為醫學科學發展服務。
1缺乏科學高效的基礎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機制
科學高效的管理運行機制是基礎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工作的重要保障。深究當前我國師范院校基礎教育科研工作的種種弊端,不難發現推廣應用過程中矛盾重重。一是在對基礎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上缺乏嚴格的制度約束和高效的激勵機制,導致教育科研人員不去關心成果是否進行推廣應用以及推廣應用的程度和成效如何,進而嚴重影響到教育科研人員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二是在當前的教育科研體制機制下,科研工作者從項目選題立項、申報審批到科研成果的鑒定、評審、評獎等一系列程序,往往只注重學術成果,而對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即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視程度不夠。在這種避重就輕、重心發生偏移的機制引導下,許多科研工作者處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將更多精力和時間傾注于學術論文和科技成果數量的追求上,而對這些科技成果能否得到推廣應用、實際價值有多高根本漠不關心,導致基礎教育科研工作的推廣應用本末倒置。三是師范院校基礎教育科研工作的后續管理不足。部分師范院校由于對基礎教育科研工作缺乏科學高效的后續管理措施,對已取得的科研成果沒有進行登記、整理、公布,加之管理不得力、對外溝通不順暢,導致一些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率不高,許多含金量較高、應用價值較大的教育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從而造成科研資源的巨大浪費。
2加快師范院校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路徑選擇
2.1做好管理工作,引導教育科研工作者樹立正確價值取向
正確的價值取向是確保教育科研工作者潛心研究,積極進取的必備措施。深刻反思近年來我國師范院校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工作進展較為緩慢的重要原因,就是科研人員在對待本職工作上缺乏科學正確的態度和價值取向,對教育科研是第一生產力等同于直接生產能力,錯誤地認為教育科研成果可以直接轉化為教育效益。在這種錯誤觀念的主導下,教育科研人員過分注重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數量,忽視對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同時,由于科研成果可以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是一個較為緩慢或具有周期性的過程,因此部分科研人員在急功近利心態的驅使下,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在成果的取得上。因此,學校管理部門要加強科研隊伍的管理工作,積極教育引導科研人員自覺摒棄錯誤的觀點和認識,實現由重數量、輕質量,重成果、輕應用,向既要重視成果數量,更要重視科研成果質量和應用的轉變,把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作為科研工作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
2.2以供需為導向,提高成果推廣應用的效益和水平
師范院校基礎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工作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即科研成果的取得與推廣應用二者是密不可分,有機統一的。科研成果只有得到推廣應用,才能實現自身價值,而科研成果得到推廣應用的首要前提是成果的優秀和優質。要實現二者的有機統一需相關部門和人員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提高教育科研成果的質量。教育科研成果的研究只有立足教育實踐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教育科研工作者在做好基礎教育科研的同時要加強開發應用研究,努力做到基礎教育理論知識與應用實踐相結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改革方案,為基礎教育科研工作提供第一手資料。積極順應當今時代的發展要求,根據相關課題的性質和內容,組織相關的一線教育者和長期從事科研的工作人員共同參與到課題的研究之中,提高課題研究質量,努力推動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二是加大對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煉升華。實踐證明,那些已經推廣轉化為現實教育生產力的重大科研成果,之所以貢獻巨大,歸根結底在于這些科研成果的信度和效度上。相反,一些科技成果存在的推廣難、應用難現象,歸根結底是由于可靠性的缺失引起的,經不起實踐的檢驗。因此,對待基礎教育科研成果的取得一定要進行細致縝密的分析論證,從中提煉總結出精髓和要點。還要將這些科研成果與教育實踐相結合,去偽存真、去粗存精,提煉精華,增加科研成果的信度和效度。三是建立科研成果研發單位與應用單位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捆綁機制。一方面,作為教育科研單位要把加大成果研發力度作為自身使命,勇于突破,善于創新,對自身的科研成果既要充滿信心,又要有接受實踐檢驗,發現不足立即糾正的勇氣和魄力。另一方面,對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單位講,要充分考慮科研成果是否與本校的辦學目標、教學條件與自身特色相適應,切忌脫離自身師資水平、人才培養目標和科研水平。科研成果研發單位與推廣應用單位二者之間只有真正合作,密切協調,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進行捆綁式研究,才能不斷把基礎教育科研成果及其推廣應用工作引向深入。四是制定科學縝密的推廣計劃,積極開展推廣活動。對師范院校而言,一項基礎教育科研成果從研發到推廣應用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特別是在成果推廣階段,由于師資狀況、學生狀況、體制機制、市場風險、受眾群體等因素制約,而困難重重。因此高度重視成果推廣工作,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制定嚴密的組織推廣計劃,完善各項程序環節,對加快科研成果向現實教育生產力的轉化顯得尤為緊迫和必要。
2.3建立健全科學規范、運轉高效的激勵評價機制
激勵機制的導向作用至關緊要。對師范院校基礎教育科研工作來說,科學規范的激勵機制能夠引導科研工作者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對科研成果的研發和推廣應用中來,進而推動教育科研事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營造人人尊重科研、支持科研和參與科研的濃厚氛圍;反之,則會導致更多人把科研工作當成為己謀利、逐名逐利的工具和跳板,引發更多的學術腐敗和不正之風。因此,加快建立科學高效、運轉協調的激勵機制,已成為深化我國師范院校基礎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工作的重要內容。實踐證明,科學高效的教育科研激勵機制應是個人理性約束和激勵約束的有機統一。個人理性約束主要包括:對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取得顯著經濟社會效益的科研人員根據有關規定予以財物方面的重獎,將科研成果推廣應用與個人獎勵直接掛鉤,通過入股或參與分紅等方式從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中取得更多經濟利益;另外,還有對科研人員社會地位和價值的認可,對在基礎教育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或單位借助媒體的力量進行大力宣傳,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尊重科研人才的氛圍和觀念。激勵約束主要是指鼓勵科研人員深入基層,加大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力度,創新產學研合作方式,建立科研成果研發者、推廣者、應用者、接受者相互之間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達到有效降低科研風險、平衡利益分配、促進教育科研成果轉化的目的。
作者:王洪 單位:曲靖師范學院
摘要:
通信工程專業是一個重視實驗實踐環節的應用型專業,需要大量的動手操作深化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專業教師的科研成果與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方向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將教師的科研成果引入實驗教學,使學生深刻理解專業知識,明晰應用領域,促進了教學與科研的緊密結合。同時,學生參與科研項目,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關鍵詞:
科研成果;實驗教學;創新思維;創新能力
伴隨工業4.0時代的到來,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是大勢所趨,也是高校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向。我國《高等教育法》明確指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務[1]。通信工程專業是一個重視實驗、操作性極強的工科專業[2],實驗教學目前多為課內實驗[3],每門專業課結合自身的核心內容或重要知識點設立若干個實驗項目,這些實驗多是結合課內章節進行設計仿真或利用實驗箱動手操作觀察實驗結果。如“通信原理”課程中的“常規雙邊帶調幅與解調實驗”“模擬通信系統實驗”等,這樣的實驗可以使學生直觀感受學科基本理論所產生的現象,但是并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理論的深入理解和知識的融會貫通。很多學生反映每門課程都很用心的學習,對所學每章知識點都很理解,通過實驗教學也能很好地驗證或觀察到結果或現象,學透了理論,聯系了實際,但離開書本仍然對所學專業研究的具體內容和應用方向沒有概念。究其原因是缺乏承載所學知識的載體,對理論的理解再透徹,也只能推導公式,對具體應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仍就一片茫然。隨著大學本科教育的普及和研究生教育門檻的提高[4],當前的實驗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及社會對實驗教學的要求[5],急需對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和突破,將教師的科研成果引進傳統的實驗教學,改變傳統的照本宣科,將研究生階段的研究學習模式提前引入本科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發掘學生的潛力。
1目前通信工程專業的實驗教學模式
實驗步驟五分法包括:提出問題、設計方案、實施操作、處理數據、分析和解釋結果五個部分,根據學生在整個活動中的參與度,大致分為基礎驗證性實驗、應用設計性實驗和科學研究性實驗三類[6,7]。
1.1基礎驗證性實驗最為普遍基礎驗證性實驗是目前高校實驗教學中占比最大的實驗課程設置方式,是學生理解消化理論知識的手段,通過動手,驗證理論知識的正確性,解決“為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教學方式以提示為主,即教師通過講解、示范、指導等提示活動,學生被動接受、理解、做實驗、消化教師所提示的內容。根據實驗步驟的五分法,“提出實驗問題”“設計實驗方案”兩步由教師完成,學生完成后三個步驟,學生參與度60%。如“ASK、FSK、PSK(DPSK)調制解調實驗”中,教師預設實驗目的為“理解ASK、FSK調制的工作原理及電路組成”,設計了實驗方案為“觀察ASK等調制信號的波形”,學生真正操作的步驟只有將信號源模塊、數字調制模塊、數字解調模塊、同步提取模塊、頻譜分析模塊固定在指定實驗箱內,接通電源并觀察各種解調模式下的圖像即可。簡而言之,學生在這個實驗中的主要參與行為就是觀察,解決的問題就是驗證理論,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空間極少,沒有創造性。
1.2應用設計性實驗比例逐步提升應用設計性實驗較基礎驗證性實驗對學生和教師的要求更高,學生的自主性更強,實驗結果的多樣性對教師評判實驗的成功性負擔更大,但因其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此種模式的課程設置比例正在逐步增長[8]。與基礎驗證性實驗相比,應用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如何設計”是比“怎么做”更高的要求,教學方式除提示外,師生還需要通過教學對話、課堂討論等教學形式,共同思考、探求、解決學生設計實驗方案中的問題。根據實驗步驟的五分法,“提出實驗問題”由教師完成,學生完成包括“設計實驗方案”的后四個步驟,學生參與度80%。如“模擬信道傳輸實驗”,教師提供實驗設備,學生自行設計信道傳輸的過程,包括信道中噪聲的疊加、信號的調制與解調、濾波器的設計等環節,最終完成信號在信道中的傳輸。由于方案及實踐過程均由學生自主完成,學生間也可作為小型競賽,以信噪比最小的方案為最佳方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1.3本科階段科學研究性實驗較少科學研究性實驗是指在不預設結論的情況下,根據所學所知,主動提出問題,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實驗步驟驗證問題真偽的實驗教學模式。此種模式的實驗課程設置在高校本科階段較少,更多的是在研究生階段才有所參與。與基礎驗證性實驗及應用設計性實驗相比,科學研究性實驗的目標是“做什么”比較明確,教學方式不再是教師的提示,而是在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采用指導和研討的方式參與其中,從而在實驗過程中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根據實驗步驟的五分法,從“提出實驗問題”到“分析和解釋實驗結果”幾乎全部由學生完成,學生參與度100%。
2科研成果引進實驗教學的優勢
2.1提升實驗教學教師整體層次科研成果是教師科研水平的集中體現,對科研成果轉化的期望是科研成果引入實驗課程的潛在動力,將科研成果引入實驗教學實踐,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科研成果的含金量產生感性認知,可以提升教師的成就感。與此同時,將科研成果引入實驗教學,也對從事實驗教學的教師形成倒逼機制,催生更多優秀科研成果,達到科研和教學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2.2優化實驗課程設置將科研成果引入實驗教學,可以優化實驗課程設置[9],在基礎驗證性實驗課程居多的情況下,適度增加應用設計性實驗和科學研究性實驗,讓各種模式的實驗課程達到均衡配置,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在大學教育中完成學習———實踐———應用的三步轉化,適應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2.3豐富實驗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必須與時俱進,教學實驗課程的設置也應及時更新,科學研究位于專業技術領域的前沿,更能反映出本專業的主要發展趨勢。將科研與教學實驗相結合,不斷充實實驗內容,可使實驗教學更具新穎性和先進性,解決學生所學課本知識與社會科技發展相脫節的問題[10]。
2.4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和熱情在研究性實驗中,教師只給出若干思路,實驗前學生并不知道實驗結果,由學生根據實驗條件和研究目標,自行查閱相關資料,設計實驗方案、步驟,處理數據和分析結果,可能實驗的結果不如人意,但通過綜合訓練,使學生對科研的基本方法和過程有了初步的認識和體驗,有效調動了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使學生養成了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開放式學習方式。
2.5增強學生的專業認知通過與學生接觸發現,很多學生在報考大學之初根本不知道專業研究什么,學習四年之后對于要報考的研究生專業同樣也是一片茫然,因為不了解專業發展方向及研究內容,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學習的盲目性和個人發展方向的錯位。通過將科研成果引入實驗教學,使學生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深入了解本專業最前沿的知識,明確本專業的發展方向,對準確自我定位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3改進后實驗教學效果顯著
天津商業大學通信工程專業將部分科研成果與“通信原理”課程實驗相結合,設計了基于Matlab軟件的研究性虛擬實驗,旨在使學生了解前沿的信號處理、消除干擾等技術。以蟻群算法[11~13]為例,利用其較強的適應性、正反饋性和魯棒性優化神經網絡[14~16]的初始權值,能夠有效提高神經網絡的收斂速度,避免陷入局部最優,將其用于盲均衡算法[17]進行信號處理,通過Matlab仿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實踐發現,學生完成實驗后,不僅對先進的算法和應用理論有所了解,還通過動手操作及程序的編寫增強了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成就感。
3.1實驗問題的提出實驗課前,教師將蟻群算法、神經網絡、盲均衡算法的基本思想、公式推導、程序分析等提前教授于學生,使其理解消化。對信道傳輸過程中,信號所受影響及可能存在的畸變加以詮釋,使學生對實驗背景及應用意義得以了解,也為后續實驗提出問題奠定基礎。針對神經網絡存在收斂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優的缺點,引導學生利用具有較強適應性、魯棒性的蟻群算法對其進行改進,使學生自己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將兩種算法結合,并應用在信道的盲均衡中,體現其實用價值。
3.2實驗內容的設置采用Matlab軟件對算法進行編程,給學生提供開放的源代碼進行學習,并要求在實驗中修改相應的參數評測可靠性。輸入信號設為2PAM信號,神經網絡結構為7-9-1,仿真信道選取普通信道H1(z)和典型電話信道H2(z),其傳輸函數分別為H1(z)=1+0.5z-1+0.25z-2+0.125z-3(1)H2(z)=0.005+0.009z-1-0.024z-2+0.854z-3-0.218z-4+0.049z-5-0.016z-6(2)實驗中給出各參數的參考值,系統權值個數Dim=72,螞蟻數為權值數的2倍,即M=144,最大迭代次數為NC=40,信噪比為20dB,信息素蒸發率ρ=0.02,迭代步長μ1=μ2=0.02。這些參考值都是可變的,但其變化會對實驗的結果產生影響。
3.3實驗結果的解析根據文獻[18]中的結果,蟻群算法優化神經網絡的盲均衡算法和遺傳算法優化神經網絡盲均衡算法在普通信道與典型電話信道中的收斂曲線進行了比較,如圖1和圖2所示。該曲線是經過了10次仿真實驗后的平均結果。從圖中可以看出,在普通信道中蟻群算法優化的神經網絡盲均衡算法和遺傳算法優化的神經網絡盲均衡都能達到快速收斂的效果,收斂后的均方誤差沒有遺傳算法的穩定,收斂速度明顯高于普通神經網絡盲均衡算法。在典型電話信道中蟻群算法優化的神經網絡盲均衡收斂速度高于遺傳算法優化后的結果,體現了蟻群算法的優勢。圖3和圖4分別給出了在普通信道與典型電話信道中各算法的誤碼率比較曲線。可以看出,蟻群算法優化神經網絡盲均衡算法具有較低的誤碼率。由于學生對程序的改進方式略有不同或參數設置不同,以及迭代和實驗次數的不同,實驗結果會有所差異,如在正常收斂范圍內均可認定實驗的正確性。本實驗設計內容意為學生對算法的理解和分析,并與遺傳算法優化神經網絡盲均衡算法相比較,使學生更能理解優化算法的優勢所在。
4結語
將科研成果引入實驗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實驗教學的層次,豐富實驗內容,優化課程設置,還可以促進成果的轉化,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將所學用到實處,深切感受所學如何所用,同時在大量的實驗過程中推動科研的進程,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對師生都有極強的推動作用。而且消除了學生的迷茫,對今后的學習深造或參加工作都起到了很好的啟迪作用,對培養創新性應用人才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者:耿艷香 張立毅 徐文超 單位:天津商業大學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教科研成果也不斷涌現。學校在加強教科研建設,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同時,需要引進外面的一些適合于本校實際的教科研成果,也需要將本校教師的教科研成果予以推廣應用,來營造學校教科研氛圍,提高教師教科研水平,提升學校“科研興校”的品位。現將我校教科研成果推廣情況介紹如下:
一.從本校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做好教科研成果推廣工作。
1.召開教師課題或論文成果學習研討會。
教師課題或論文成果學習研討會,每學期開一次。研討會的舉行,采取分組學習方式(如分文理科組),在研討會上,先讓獲得課題或論文成果獎的教師介紹自己的教科研成果,要求著重介紹自己的有效的經驗做法和取得的成果,介紹時不照論文原稿讀,而輔之以講解,并有時間限制,然后圍繞著學校教師的教科研成果交流學習的體會,分組展開研討,著重談自己對教科研成果的體會,說說哪些做法值得自己借鑒,哪些做法值得商榷,提出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做法、建議。研討時有記錄人做好研討情況匯總,并由代表在全體教師大會上作匯報。這種做法能提高教師的參與程度,使教科研成果深入人心,使教科研成果在學校得以有效推廣應用。
2.借助校本培訓的有效方式推廣成果。
(1)校級教研制度化,校際教研經常化。學校專門制訂了校本教研的制度和計劃,提倡教師相互聽課,共同探討教育思想和教學規律,研究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2)繼續實行備課組每周一次、教研組兩周一次的教研活動制度。要求:每個組根據組內教師的空課時間合理安排,可以分時段;每次活動要有專題、有記錄、有實效。方法:推行教法研究、問題會診、案例分析、實踐反思、觀摩討論等,并積極倡導即時交流、即時研討和即時反思。(3)實施“藍青工程”,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學校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以師資培訓為突破口,對青年教師提出了“三年成型,六年成才,九年成名”的奮斗目標,每個學年都為教齡未滿三年的新教師舉行隆重的新老教師結對儀式。平時通過聽課、學習、交流、指導,促進新老教師共同提高。期末,學校組織首席教師從課堂教學、聽課、匯報課、教學成績、獲獎及特色等方面對其進行全面考核。
3.每年召開一次教科研成果推廣現場會。
我校把召開教科研成果推廣現場會作為學校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學年召開一次,由教科室直接負責。對于在推廣會上交流、推廣的課題成果和獲獎發表的論文,學校教科研領導小組認真篩選。做到先布置,認真準備,印好交流材料,人手一冊。同時,學校還舉行課題成果匯報課。就是讓取得教科研成果的教師上成果實踐課(指與課堂教學聯系密切的成果),一般把上課放在開會之前進行,那些能充分體現教師教科研成效,又能結合課堂教學得以展示的課題實踐課,是教科研成果推廣最有效的見證。
4.創辦校刊、宣傳欄,宣傳推廣教科研成果。
校刊和宣傳欄是推廣學校教科研成果的主陣地,是學校教科研建設的重要內容。目前我校正著手創辦校刊,內容包括一些固定欄目:如(1)學校教科研活動信息報道;(2)教師課題研究過程中相關論文選登;(3)教師在報刊上發表或在上一級論文評比中獲獎的論文選登;(4)本校師生作品選。也設一些不固定欄目,如(1)外校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教科研成果選登;(2)上級教育政策法規或學校規章制度選登;(3)教育教學熱點問題探討等。
二.加強對外合作交流,讓教科研成果走出校門。
1.與西苑中學實行連鎖辦學。在教學上,兩校規定各備課組每兩周進行一次教學交流。公開課,兩校教師互聽互評;新教師匯報課,由兩校的評委一起聽課、打分、評課。這一嶄新的辦學模式,實現了名校帶新校、兩校優勢互補、攜手共進的發展目標,開創了金華教育領域的先河。近兩年的連鎖辦學,使南苑中學的教育教學穩步朝著“更高、更快、更強、更實”的方向發展,使西苑中學快速步入正軌,校園環境建設、教育教學管理方面都取得了本質性的變化。
2.經常與上級教科研部門保持聯系,爭取教科研工作的指導。積極參加教研片區活動,認真承擔活動任務。如婺城區、金東區、開發區的語文、數學、自然、英語等學科教研活動,多次爭取到我校舉行。從教育教學管理、教科研開展、優質課展示等方面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如年2月,金華教育學院政史專業學生在我校實習;10月,浙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學會會員來校進行教學研討;11月,徐霞老師到金華四中參加新教材課型展示暨經驗介紹活動;12月,金玉石校長應邀參加省教育學會“適應新時代、創建特色學校”研討會,并在會上作典型發言;同月,金華教育學院校長提高班45位校長來校參觀學習,等。
3.與兄弟學校教科室經常聯系,加強信息溝通和工作交流。如年3月,金華江南五校課改研討活動在我校舉行。不定期請有關專家、領導、名師來我校舉辦教科研講座,進行教育實驗工作指導。同時經常走出去或者通過網絡,學習人家的教科研經驗,以促進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向著正規、科學、深入的方向健康發展。
4.通過報刊,推廣成果。
通過報刊,推廣教科研成果是我校教科研建設的重要一環。教師將成果寫成論文,通過投稿,發表到省市或國家級刊物上,教科研成果推廣范圍廣,其價值也逐級升高。近年來,我校教師在各級各類報刊雜志已達近百篇。
5.充分利用學校網站上的教科研主頁進行學習指導和交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起到宣傳推廣的積極作用。
新的一學期又開始了。談及新學期的教科研設想,我們會堅持自己的做法,那就是:以研導教,以教促研。
在x中學,老師們對教科研不再陌生,因為x中學的教科研就是解決老師們在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新學期伊始,展望前面的教科研之路,老師們對自己,對學校都充滿了信心。作為學校教科室成員,在以校為本的教科研前提下,為實現“培名師,育優生,出高質,創名校”戰略,我們將落實“以研導教,以教促研”,具體做到“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一個中心”,就是以教育教學為中心。
我們知道,產品的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同樣的道理,教育教學的質量也是學校的生命。因此,學校的教科研,必須以教育教學為中心。以教育教學為中心的學校教科研,不應該只是一句空話,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上。我們將進一步作如下努力。
首先,教科研課題的選擇要體現教育教學。新學期第1——2周的時間,可以讓老師們提出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再由學校科教室將老師們的困惑和問題匯總,并結合區教科室規劃的教科研選題擬好科研專題,交學校各教研組選擇一個或兩個探究專題,來明確新學期學校各教研組的教科研任務。這樣教科研課題的選擇更切近教育教學實際,且課題是由教師們自己選擇的,那老師們對教科研課題會有著濃厚的興趣,并積極參與課題的研究。
其次,是課題研究過程不脫離教育教學。只有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研究出來的成果,才會對教育教學有真正的指導價值。否則,會誤人子弟。事實上,各學科有()各學科的特點,哪怕是對同一課題的研究,不同的學科也會有不同的收獲。將各學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教科研成果進行分析并推廣,就可以使各學科間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這也是我們所說的以研導教吧。
“兩個基本點”,是指課堂觀察和案例研究。
教科研要深入學生,深入課堂。離開了學生,離開了課堂,我們的教科研將是紙上談兵,沒有多大的價值。課堂觀察在我們學校進行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本學期我們會進一步加強課堂觀察的落實。
課堂觀察作為研究課堂的一種方法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關注。我們教師參與的課堂觀察是方法與行動的結合,教師參與的課堂觀察是有系統、有計劃的觀察活動。教師在實踐中參與課堂觀察要經歷課前會議、課中觀察與課后會議三個環節,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課堂觀察活動。而課堂觀察的意義最終指向學生的學習。像這樣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完成的教科研才更有生命力。
案例研究是教師記錄耳聞目睹的教育教學個案,當然也可以是自己的親身感受。教師對案例進行分析研究,不再是個人行為,應有同伴的參與。這樣分析更透徹,研究更深入。老師們從分析研究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就能有所感悟。用這些感悟再去指導教育教學,就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老師們從自己的親身感悟中學習,比從其它任何方面學習都要來得快,來得真切,且更具有實效。
教研過程實際上是教育教學的設想與嘗試,在這些設想與嘗試的過程中,預設與生成之間總會有這樣與那樣的差距。分析差距的原因,調整預設,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實現出高質的目標,這是我們應作的努力。
除此之外,教科研對常規工作也不能放松。常規常抓,常抓常新,那么我們就離工作目標不遠了。
具體工作進程安排如下。
九月份:
1、各教研組召開教師會,了解教師對教育教學的需要。
2、召開教研組長會議,擬定教科研課題。
3、課題交學校審核后,反饋到各教研組,并告知全體教師。
4、召開教科研積極分子會議,邀請有關專家來校作教科研講座。
十月份:
1、配合學校的各級各類競賽,再競賽中推動教科研進一步發展。
2、收集教師課堂觀察的材料和案例。
3、召開教科研積極分子會議,邀請有關專家來校參加會議,共同分析研究堂觀察的材料和案例。
4、會后要求教科研成員上交一篇感悟材料。
十一月份:
1、召開教科研積極分子會議,探討老師們上交的感悟材料。
2、課題專題研討。邀請專家作材料寫作培訓講座
3、對材料作修改、補充、完善。
十二月份:
1、召開教科研積極分子會議,對教科研專題作進一步的研究,審查修改后的材料。
2011年元月份:
1、整理教科室各類課題材料,對課題研究研究進展情況分類匯總。
2、教師在全校交流一學期來教育教學研究成果。
3.完成教科研工作總結。
采用計量分析的方法,分科研項目、論文、著作、作品和專利類別,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2008-2015年的科研成果進行了統計與梳理,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現了學校近8年的科研成果,便于學校充分掌握其科研現狀,為學校制定科研發展規劃、制定科研政策提供有效依據。文中所采用的數據來源于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科研成果登記檔案,納入統計的均為第一作者或獨著署名為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的成果。
12008-2015年學校科研成果基本情況
1.1成果數量和科研人員數量
2008-2015年學校有檔案記錄的科研成果共計1577項,參與科研的人員累計648人。具體的科研成果數量和科研人員數量年度分布情況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學校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員基本保持持續增長的趨勢,特別是近三年,科研成果數量增長迅速,2015年成果數量是2008年的3.68倍:一方面是學校加強內涵建設,逐步重視科研工作,2012年成立了獨立的科研管理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科研政策措施,如科研獎勵制度、科研項目管理辦法,有效調動了教師科研積極性;另一方面學校規模化發展,教師規模擴大,到達年限需要晉升職稱的青年教師數量增加,有限的職數增加了職稱評審的競爭壓力,客觀上也調動了教師科研積極性。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成果數量相較于2009年有一個回落,諸多因素綜合作用造成了這一現象:2010年學校集中力量申報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項目,全校教職工全力投入申報工作;科研工作具有周期性,科研成果的出版具有滯后性。
1.2科研項目情況
2008-2015年學校獲得立項的縱向科研項目共125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項,包括國家藝術基金項目1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1項,省級各類項目97項,市級項目5項,校級項目19項,總研究經費818萬余元。具體的縱向科研項目年度立項情況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縱向科研項目立項數保持平穩增長趨勢,2010年相較2009年立項數減少,2009年湖南省教育廳新增了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的申報,學校有4項課題獲得立項,之后兩年該課題沒有組織申報;2013年立項數達到頂峰,之后有所回落,2013年學校組織了第一批校級課題的申報,資助了19項課題研究。
1.3和書籍出版情況
2008-2015年學校共1101篇,其中核心期刊26篇,出版各類書籍75部,其中教材62部。具體的和書籍出版年度分布情況如圖2所示。從圖2我可以看出,2008-2013年數保持平穩,稍有增長,2013-2015年數迅速增加,這與學校成果數量增長趨勢保持一致:學校一系列科研激勵政策,教師科研積極性的提高,更直觀地通過呈現出來,論文占據成果總量的69.8%。書籍出版平穩增長,2009年、2014年數量高于相鄰年度:出版的書籍中教材占82.7%,教材的更新、修訂有一定的周期性,這兩個年度是學校教材集中修訂、出版的時間。
1.4藝術作品獲獎和專利情況
2008-2015年學校教師參加由各級政府和美協、文聯等主辦的展覽獲獎的作品共245項,取得專利37項。具體的作品獲獎和專利年度情況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藝術作品獲獎數量波動較大,沒有明顯的趨勢:一是作品創作需要一定的積累,具有周期性;二是各級展覽分布不均衡,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2011年學校實現了專利零的突破,2015年獲得授權的專利迅速增加至31項,但2014年沒有專利:一是學校日益重視社會技術服務,將專利納入科研獎勵、職稱評審范疇,鼓勵教師申請專利;二是專利從申請到授權需要較長的時間,就出現了從2014年的零項到2015年31項井噴式發展這一現象。
2存在的不足
一是科研人員方面:學校近幾年發展迅速,教師規模不斷擴大,2015年已有專任教師400多人,但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師僅122人,多集中為當年或次年需要晉升職稱的教師。二是科研項目方面:省廳級項目多,高級別項目難有突破,校級課題有待穩定。在省廳級項目中,立項單位集中在教育廳,社科系統、科技廳、文化廳等部門的項目較少。三是科研論文方面:隨著教師科研積極性的提高,論文數量大幅度增加,但論文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近8年發表的1101篇論文中,核心論文僅占2.36%,如何改變唯數量論英雄的局面,引導教師潛心開展研究,確保科研成果具有代表性、創新性,構建標志性成果評價體系是科研管理部門亟需解決的問題。四是科研管理方面:高職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起步晚,對科研的重視性不夠,科研實力較弱。近年來,為提高教師科研積極性,學校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措施,有效提升了教師科研積極性,但仍存在不少問題:基本保持單打獨斗,沒有形成穩定的科研團隊,表現為論文基本為獨著,項目多是主持人一人完成,沒有團隊導致競爭力弱,高級別項目和獎項拿不下來;科研成果的轉化力較低,教師社會技術服務沒有很好的納入學校管理。
3建議
一是加強學術交流和合作:學校應加強同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的合作,引進高級別人才,這是提升科研實力的重要途徑;鼓勵、支持科研人員參加國內、國際的學術交流活動;加強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和水平,在新進人才時,注重專業的連續型、發展性。二是健全科研政策和計劃:在已有科研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科研管理制度,根據藝術類高職教育的特點,明確近期、遠期科研目標,引進專業學術帶頭人,形成科研梯隊,確定研究課題,連續滾動支持,形成穩定的科研團隊;落實考核制度,切實將科研業績納入教師年度考核、中層干部考核、部門考核,形成競爭機制;強化社會服務功能,建立和完善教師社會服務的制度與政策,引導教師面對行業企業開展技術服務;根據藝術類高職教育的特點,建立柔性的評價管理機制,對基礎理論型人才和應用技術型人才分類評價,將項目、論文、著作、藝術作品、專利、社會科技服務、學術交流等多項定量和定性指標納入評價標準。三是優化科研環境:高度重視科研工作,將科研與教學同等對待,教學科研兩手抓;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建立科研平臺,培養科研隊伍,改善科研硬件軟件條件,為教師申報各級各類項目提供便利條件;就學校重點專業和專業群設立專項科研經費,鼓勵標志性成果的產出,形成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良好局面。
作者:包文婷 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摘要:在美術院校教育中長期存在重教學、輕科研的問題,已不能適應當今社會需求。因此本文從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入手,旨在更好的將學術研究成果運用到教學中去,達到教學牽引科研,科研促進教學,形成教學、科研、教學的良性循環,從而實現美術院校辦學水平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美術教學;科研
鄧小平同志指出:院校的任務,“一是教學,二是科研”。美術院校既是科學研究的前沿力量,又是中堅力量。只有逐步增加科學研究的比重,認真搞好科學研究,才能把美術院校建設成為既是教學的中心,又是科學研究的中心。美術院校的職能、任務與教學對象,都客觀地要求我們把科研與教學結合起來,多出成果,多出藝術人才.
一、科研與美術教學的關系
對于一名大學的美術導師而言,應具備系統的美術、教育理論知識及過硬的專業技能,科學的教育方法和較強的教學能力,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整個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教學工作中,教學和科研是兩個相輔相成的部分,這兩個內容的協調和平衡是教師發展的重要內容,同時也直接關系著學校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因此必須得到充分的重視。綜合來看,教學和科研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從多年的教學經驗中可以看出,教學和科研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立的,但是同時在一些方面又是相對統一的。首先,從對立面來看,不可否認的是,教學和科研是存在沖突的,教學目的和科研目的具有明顯的不同。對于教學而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進行知識的傳輸,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而科研則是對知識的創新與創造;從對個人素質的要求方面來看,教學除了專業技能之外還需要道德、人格以及表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但是在科研方面則主要側重對知識的創造性和智力的高要求,對表達能力、口才等方面要求較低;最后從時間上來看,因為一個教師的精力是固定并且有限的,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中去自然會減少科研方面的投入,從而影響到科研成果的質量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反之也是如此,因此處理好科研與教學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尤為重要的方面。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可以得到的結論則是教學與科研是相對統一的,同樣從目的角度來看,教學和科研的目的雖然在細微的方面有一定的沖突,但是在大的方向上都是以推動社會發展為共同目標,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因此可以說二者是統一的。另外在長遠的影響上來看,教學和科研是相輔相成的,互相起到促進和提高的作用。對于教學而言,首先,科研的創新能夠提高教學的質量,是教學內容的豐富和深化的基礎,并且能夠將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多元化,從而最終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其次,教學對科研也是有促進作用的,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教育出優秀的人才,而優秀的人才同時也是在為未來的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師生之間的互動和總結也會深化科研的內容。對于個人而言,教學是果,科研是根,所以要真正做到教學與科研的統一和諧就需要不斷研究教學手段和內容,避免出現教學的空洞,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同時要想得到優秀的教學成果必須加大對科研的投入力度,奠定好根基才能夠更好的結出教育的果實。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教學和科研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所以在我們具體的工作和考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需求和工作性質來進行權衡。對于一位高校的美術教學和科研工作者而言,科研重于教學的方式更為適合。因為大學生對于教師的學術水平要求更高,相對而言對于教師的表達和口才能力則要求較低。所以對于一位高校教師而言,保障更高的教學質量需要以學術質量為基礎,尤其對于大學的美術教學而言,科研不可忽視,沒有科研學校就難以出現名師。
二、美術教學中應用科研成果對美術院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科研與教育不是單純的對立或者互不相關,從大量的科研成果實踐工作中我們可以看出,“應用”、“推廣”、“轉化”,是關于科研成果的三個重要的推廣方式,雖然在一些理論書籍中沒有對相關概念進行明確的解釋和分類,但是它們之間還是具有一定的區別的。首先,“應用”是指的科研成果被一些相關人員的小范圍使用,使用范圍相對較小。“推廣”則具有更大的范圍,主要是指某些成果在更大的空間范圍內得到廣泛的應用,范圍小的情況下不能算作推廣,只能算是應用。例如在農業方面有的科研學者表示,當某項科研成果推廣的覆蓋面應達到適宜推廣面積的15%以上方可稱之為推廣。在美術科研方面也是如此。“轉化”則是在應用的基礎上,更多的強調了理論向成果的轉變,將效益轉變為現實。這三個概念都包含了理論和實踐的充分結合。本文針對科研成果的應用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方面是選擇一些對學生專業發展有利的成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另一方面是運用一些科研知識進行課堂教學,從而豐富課堂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科研能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最終提高美術的教學質量,更好的為社會輸送人才。因此,在美術教學中科研成果的應用對美術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1、應用科研成果有利于美術專業學生觀念的更新
觀念的更新是美術專業學生成長的重要環節。然而,現行的美術教材已不能滿足這種需要。我國現在發行的美術教材,大都存在內容陳舊落后,缺乏時代性,國際性和最新的藝術思想與學術信息等問題。如果美術教學仍然根據教材照本宣科,不能把那些新的科研成果及時傳授給學生。那么,學生就會跟不上社會前進的步伐,像井底之蛙一樣眼界狹窄,這對他們的專業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必須結合教學內容,有重點,有選擇性地把最新、最先進的科研成果納入教學內容中來,不斷擯棄陳舊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水平,使新的、先進的理念內化為美術學生的專業素質,促進學生的專業成長。
2、應用教育科研成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
現在我國大部分中等本科院校的教學都存在“重教學,輕科研”的現象。教師缺乏科研能力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由于教師缺乏科研能力,他們不能將新近的教育科研成果應用于自己的實踐中。結果事倍功半,成效不大,使教學工作很難提高到更高一層的水平。如果教師具備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就能批判性地選擇和接受新的教育理論,并將自己的科研成果運用到教學中去。在教學進程中學生受到教師的啟發,可以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促使他們向研究者的角色轉變。
3、應用科研成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教學中應用科研成果,就必須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這樣能夠大大提高教學質量,避免學生出現讀死書的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科研成果,還可以通過借鑒性的研究,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和思考,通過課題的自主選擇和調查研究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使學生轉變為主動的“學習者”,最終保障教學質量。
三、科研成果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如果將科研和教學進行形象的比喻,那么可以聯想到車的兩個輪子,科研和教學作為兩個輪子承擔著整輛車的運行,而車軸則是結合與運用,只有通過結合與運用才能夠實現教學成果的充實,教學課堂的優化,科研成果在教學中的應用,結合與運用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內容。
1、運用科研成果,既要“遵書”又要“求新”
科研成果的運用首先要做到的是“遵書”,所謂“遵書”就是緊扣教學大綱,根據教材內容來進行講授。但是,同時科研成果運用到美術教學工作中還要“求新”,所謂“求新”就是在現有的課堂內容和教學基礎上不斷的深化教材內容,創新教學方式。對于教師而言,教材是教師授課的工具。對于學生而言,教材是獲取知識的媒介。“遵書”能夠將教材精華內容系統的傳授給學生。“求新”則能夠緊隨社會動態,將最新的科研成果補充到課堂上,避免在教學中照本宣科,滿足不了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書上的成果固然是精華,但新的科研成果也是尤為重要的。所以在課堂的授課過程中,必須充分把握教材的觀點,圍繞教材內容進行學術研究的觀點介紹,從而擴大學生視野,啟發學生創新,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運用科研成果,要概括精辟
科研成果的運用必須在進行總結和研究之后才能夠在課堂上進行講授,高于現用教材并且成熟的科研成果才能夠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到科研成果的新。所以在科研成果的運用過程中要注重科研內容的精辟概括,保障科研成果的實用性,讓學生受到啟發,引起學生的思考。
3、科研成果的運用必須恰當
如果將科研成果的恰當運用比喻為一部電影中的插曲,那么插曲的應用得當可以讓整個電影水平升華,推動劇情的發展,反之則會成為敗筆。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內容就需要對科研成果進行正確的運用。首先,科研成果的應用必須扣緊主體。這就需要教師根據科研成果的內容進行大量的積累和篩選,從而抓住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科研成果的運用終究只是輔助,不能夠喧賓奪主,必須有個范圍的保障,以教材為基本點,相互配合,避免將課堂做成學術討論會。所以科研成果的運用必須把握好度。
4、運用科研成果,要巧妙安排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科研成果運用于課堂教學,不能隨心所欲、臨堂應付。這就要求科研成果的運用必須是符合基本的教學要求。教學的目標和大綱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基礎,科研成果的運用必須與之配合,運用到什么地方,什么時間更適合都需要進行斟酌,不能再課堂上信馬由韁。在應用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綜合課堂教學的目的和全局結構,采取科學安排,將科研成果的理論滲入到教學課堂中去,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科研成果的運用要注重一個活字,通過準確生動的插入和講解讓學生更多的思考。除此之外,學生參加科研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方式。通過教師的指導,發揮學生主體性,提高學生積極性。通過學生的自主參與來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通過業余時間的研究活動來更好的得出學術價值高的科研成果。對于教師而言具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對于學生而言也有更好的學習效果。總而言之,在美術院校的教育中,將教學和科研結合起來,通過科研和教學的有機權衡來實現科研興教的目標,真正的將教學科研提到辦學的中心上來,以教學目標來引導科研,以科研成果促進教學,真正形成一個教學和科研的良性循環,從而促進學校的辦學水平的全面提高。
作者:吳秋萍 胡博 單位:黑河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摘要:科研管理的信息化、網絡化,使科研管理工作實現動態實時跟蹤,提高科研管理效率,是高職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教師科研成果管理系統設計目標、功能模塊,探討了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模式的教師科研成果管理系統數據庫設計,為使科研管理規范化、科學化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教師科研成果管理系統;數據庫設計;瀏覽器/服務器(B/S)模式;ASP;SQL數據庫
隨著院校科研實力日益增強,我院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迅速增長,科研管理部門針對論文及成果的管理難度加大,傳統的科研項目管理思維、管理方法、管理模式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為適應自身發展的需求,以院校科研管理為應用背景,紛紛采購或者自主研發符合院校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對科研項目和論文的信息化管理,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使科研項目管理科學化、規范化,進一步對科研項目實施流程監控,已成為各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發展趨勢。
1目前我院教師科研成果管理存在的問題
1.1科研信息收集管理人工操作,缺乏系統、規范的信息管理手段
以往科研管理人員對科研論文、申報文件的主要處理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紙介質的手工處理,對科研信息的處理是通過人工統計、查詢來進行,工作量大,容易出錯,運做的效率低下。若能通過科研管理軟件,發揮計算機管理、網絡共享的優勢,將會及時、準確、有效的進行學院科研情況的處理,提高信息處理的速度和準確性。
1.2管理部門重視不夠,成果經常處于沉淀狀態,成果利用難展示少
教師科研論著作為一種特殊的文獻信息資源,學校管理部門忽略了對本校教師科研成果完整性、連續性的收集和管理,缺乏對科研成果的宣傳和開發利用,廣大師生不了解教師科研成果的作用和價值。只有在需要時,例如教師進行職稱評比的時候,或者進行國家級和省級自然基金申請時,或者當學校向上級統計匯報科研成果時,才會對教師的科研成果進行集中的管理,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院科研水平的提高。
1.3科研項目流程管理資料不健全,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
在此次研究項目之前,我院教師科研成果管理還沒有統一規范;在科研項目的管理中,項目申報、項目中期管理、項目結題、科研成果登記等流程管理資料部分缺失,而科研項目這些連貫又交錯的業務流程都是密切關聯的,致使所收集的信息缺乏系統性、完整性和連續性。為提高系統設計水平,我們在項目初期走訪了兄弟院校后了解到,在具體管理中,大部分學校的科研成果由科研部門統計收集,有的由院系資料室負責統計收集,也有些學校是圖書館作為專題負責統計收集。各校數據庫建設標準各異,用戶檢索語言、檢索界面、數據的標引、分編、檢索點不統一,缺乏統一的建設和質量控制規范。考慮到建設教師全文數據庫的難度和工作量很大,可以先期實施科研成果管理系統,等到累積一定的經驗后將全文數據庫檢索和展示作為以后的研究目標,所以我們擬建立陜西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科研成果信息管理系統,應用本系統對本校教師科研成果進行管理,為專任教師、專業技術人員提供教科研工作衡量標準和有效的考評依據,立足系統具體實施應用,進行系統實踐的探索,為其他院校建設本校成果庫提供借鑒和參考。
2系統分析及設計實施
2.1教師科研成果的范圍
教師的科研成果類型主要有:專著、專利、論文集、學術論文、學術報告、精品課程與試點專業、教師獲獎、指導學生競賽、參展作品及其它成果等。
2.2系統功能設計及模塊結構
2.2.1系統功能設計原則
在教師科研成果管理系統設計的過程中,我們以技術適用、系統實用、結構合理、運行可靠穩定、低成本、低維護量作為基本建設原則,遵循階段開發原則,將整個工作劃分為多個目標和階段,明確各個階段的工作目的、步驟和要求;在實際開發中,注重實用性和先進性的結合,充分考慮系統的容量及功能的擴充,具有與其他應用軟件進行數據交換和數據共享的能力;后期運行中,充分考量服務器安全、數據的備份和安全訪問機制,以確保數據信息的安全性,綜合考慮系統的建設、升級和維護費用。
2.2.2系統功能模塊
系統主要包括三個工作模塊:“系統管理員模塊”“,科研管理工作模塊”和“科研人員(教師)模塊”三部分組成“。系統管理員模塊”用于科研人員創建及用戶權限分配“,科研管理工作模塊”用于進行科研成果申報及審核、科研文檔管理、科研成果跟蹤、科研經費管理、信息查詢統計“,科研人員(教師)模塊”用于進行各類科研成果的登記、信息變更、統計查詢。
2.2.3系統結構及功能
1)用戶權限管理:為了保證管理系統的安全性,需要建立用戶、角色和權限數據庫表,按角色不同享有不同的權利,對于不同的用戶可以分配不同的權限,根據系統設置的安全策略,用戶可以訪問而且只能訪問自己被授權的資源。2).查詢統計系統:應當建立不同的搜索機制,可以對不同信息項目進行搜索。科研成果信息項目包括項目名稱、項目來源單位、項目審核狀態、項目組成員、課題起始時間和結束時間、項目備注信息等。可以按照多種條件進行搜索,例如科研項目狀態為正在申報,還是通過審核后的狀態。系統中進行查詢時,可依據不同的用途加載查詢項,多維度顯示不同的檢索結果:可以按成果題名,主題/關鍵詞,著者,著者部門,所屬學科,出版/發表/結題時間,成果出處,獲獎時間,基金資助等檢索點來查詢。查詢輸出功能,還應根據查詢項統計結果,具備輸出各種報表的功能,以方便統計某一年或月的所有成果量或某學科、某專業及某課題的成果量,方便統計歷年來本校全部科研人員或者某部門教師所發表的科研成果篇數、專著專利數據等。3)項目類別管理:將不同類的科研項目劃分不同的項目種類。4)項目流程管理:項目申報管理、項目審批管理、項目結題管理5)系統管理:用戶管理、權限管理、密碼管理。6)系統幫助
3數據庫設計
通過分析,本系統需要輸入的數據如下:1)學院:包括學院編號,學院名稱。2)行政機關:單位名稱,單位地址。3)系:系名稱,學院編號,聯系電話。4)教職員工:職工編號,姓名,系名稱,單位名稱,性別,出生年月,政治面貌,籍貫,畢業院校,聯系電話。5)科研活動的信息:承擔課題,發明專利,撰寫論文,創作著作。6)科研項目的信息:課題(立項,鑒定,獲獎),專利,論文,著作。7)課題:課題編號,課題名稱,承擔單位,合作單位。8)專利:專利號,專利名稱,授予時間,主持人,人員,專利類型。9)論文:論文名稱,主編,副主編,出版刊物名稱,刊號,刊物級別。10)著作: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職工編號,姓名,著作類別。11)課題立項:立項編號,課題編號,課題來源,參與人員,職工編號。12)課題鑒定:鑒定編號,課題編號,成果等級,參與人員,職工編號。13)課題獲獎:獲獎編號,課題編號,獲獎級別,姓名,職工編號。我們在SQL數據庫設計階段,根據系統的需求情況設計了若干個數據庫表,如項目信息表,個人信息表,學院信息表、項目申報管理表、項目申報批次管理表、表等,并設置了表與表之間的關系,力求滿足實際使用中各種多變的需求。
4系統運行環境及開發工具
本系統采用瀏覽器/服務器(B/S)模式進行設計,由客戶端(IE瀏覽器)、WEB服務器(Windows2003Server+IIS)和數據庫服務器(SQLServer2005)組成。采用ASP(ActiveServerPage)、VBScript、Dreamweaver等軟件作為開發工具。
5系統運行效果及存在問題
教師科研成果管理系統服務于科研管理人員,實現了對科研項目的有效管理,及時地將教師所發表的論文、獲得的獎項、科研項目流程信息等內容進行數據庫存檔管理,能夠做到對科研活動從申報到結題的全程跟蹤,為教師和學校管理層提供界面美觀一致的科研信息查詢和統計平臺,既能實現對科研活動的高效管理和控制,又能夠為高校對院系的評價以及院系對教師的評價提供依據,避免職稱評定中一些虛假信息的負面影響,滿足學院的決策者對科研活動的宏觀管理與決策的需要。系統采用ASP架構分層明確、便于擴展和復用,采用B/S架構,系統安裝部署和后期維護簡單,采用IE瀏覽器訪問,界面相對統一,縮短了軟件的學習培訓時間,便于科研人員使用。經過近三個月的運行,系統發生故障或者錯誤的概率在預定范圍內。由于采用B/S模式開發,難免會出現一些兼容性或者服務組件的可用性等問題,這些通過我們的協調和努力基本能夠得到解決。
目前,我院正在進行數字化校園建設,教師科研管理系統為“數字化校園”的一部分,需要和教務管理系統、辦公OA、人力資源系統、財務系統、資產管理、郵件服務器等系統整合為一體,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如何使各個子系統兼容,需要構建統一的數據標準平臺,建立數據中心,對業務流程進行整合,使業務數據同步兼容,將在隨后繼續努力解決。
作者:趙蕊榮 王文通 張 騫 馬曉榮 單位: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企業創新能力激勵指標的選擇、樣本與數據來源;數據分析;結論與建議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企業是最能了解市場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的主體、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指標確定和說明、企業內部激勵因子、企業創新程度指標、評價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指標一般可分為四大類、采用Pearson簡單相關系數分析方法、企業投入的R&D經費直接影響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企業在R&D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企業更加重視自主創新、主要經濟產出指標保持良好增長勢頭、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有待提高、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是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等,具體請詳見。
企業是最能了解市場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的主體,能夠有效地把握自主創新的方向,在技術創新中起著最重要的作用。為使自主創新的技術、產品等成果符合社會需要,企業本身在自主創新過程中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資源。企業可以通過市場將投入的科技成果轉化為商品而收回研發成本,并取得收益,以此體現科研成果的作用和價值。因此,科技成果產出的價值則成為評價企業激勵機制實施效果的最直接要素。
一,企業創新能力激勵指標的選擇、樣本與數據來源
1,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以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為對象,采用數據分析的方法,將研究時間界定為2002—2008年之間,以樣本的歷史數據為基礎,研究其歷年來的技術創新能力,研究過程中收集了評價期內相關的數據資料。
2,指標確定和說明
(1)企業內部激勵因子
企業對技術創新的激勵體現在創新資源的投入上。創新資源投入包括兩個部分:資金的投入和人力資源的投入。資金的投入主要是投入到R&D活動中的資金。而人力資源的投入主要可以用企業科技人員及全體員工的平均工資指數來計量。因此,本文選取企業R&D投入、企業R&D人員、平均工資指數這三項指標代表企業對技術創新的激勵程度。見表1。
(2)企業創新程度指標
評價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指標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創新投入指標、創新環境指標、創新資源指標和創新程度指標。其中企業創新程度指標最能直觀評價大中型企業投入資源的成果,因此選取企業高技術產品工業產值、主營業務收入、新產品銷售收入、工業增加值和年末從業人員數等五個指標,包含了技術創新的深度和創新的廣度。其歷年數據見表2。
二,數據分析
采用Pearson簡單相關系數分析方法。使用SPSS14.0forWindows統計軟件中的Pearson簡單相關系數計算功能,對表1的企業內部激勵因子和表2的企業創新程度指標的數據進行相關系數分析,結果如下:
從表3中的相關系數數值可以看出,在檢驗年度內企業R&D投入與評價創新程度五個指標均呈正相關,并且相關系數均達到0.900以上,相關程度很高,具有統計學意義。可以體現出企業投入的R&D經費直接影響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到其自身的經營成果,為企業帶來良好的業績。
企業連續五年的R&D從業人員數成增加趨勢,并與評價創新程度五個指標有很高的相關程度,其相關系數均超過0.900。從這一程度上說明大中型企業R&D從業人員的遞增會直接引起產品工業總產值的增加,導致新產品銷售收入比重加大,使得企業總體銷售收入呈現良好增長趨勢。
在檢驗年度內的企業平均工資指數和創新程度五個指標的仍呈正相關,但相關程度明顯小于企業R&D經費的投入和R&D從業人員與創新的相關程度,pearson值均低于0.900,該檢驗仍具有統計學意義。同時提高企業員工的平均工資指數,使其與企業的科技資源和人力的投入成正比,應該得到企業的重視。
三,結論與建議
1.企業在R&D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
企業R&D資金來源以政府資助和企業投資為主。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企業R&D資金中來自政府資金813.5億元,企業資金545.3億元,分別比2006年增長17.3%、9.0%,同時國外資金和其他來源的資金261.7億元,增長10.9%。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企業R&D活動絕大部分依賴于國家財政的資助。近年來,企業R&D經費的來源結構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政府對R&D的資助保持在50%—60%,企業的投資超過三分之一。從R&D強度來看,2008年,R&D經費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1.13%,也高于上年的1.09%,說明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已對自主創新給予了很大關注,創新投入強度不斷增加。體現了在國家大力提倡自主創新過程中,企業已經逐漸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的趨勢。
2.企業更加重視自主創新
2007年我國的R&D經費總額實現高速增長,躍升至世界第五位。2008年,我國科技投入和人力資源總量繼續增長,全社會投入科技活動和R&D活動的人力數量達到歷史新高。2008年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達到4200萬人,比2007年增加500萬人,增長10.5%,與全國對科技資金的投入成同比例增長。其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約為1800萬人,比2006年增長12.5%。根據美國《科學與工程指標2008》,我國本科級以上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已經趕上美國。僅2007年我國R&D人員占科技人員的38.20%,而在為企業服務的R&D人員就占全國R&D從業人員的49.42%。直觀的數據顯示出,目前國家對培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視,以及企業無論從資金和人力的投入上都認識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已經是當務之急。
3.主要經濟產出指標保持良好增長勢頭
根據2008年的數據統計,全國大中型企業全年營業總收入突破了5萬億元大關,達到5.93億萬元,工業增加值達到10715.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了26.8%和25.8%。其中新產品的銷售收入1.25萬億元,占總收入的22.78%,比2007年增長2.06%。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59736億元,實現凈利潤3159.3億元,上繳稅額2614.1億元,進出口總額達到2495.2億美元,其中進口總額964.2億美元,出口創匯1728.1億美元。與2007年相比,工業總產值、主營業務收入、新產品銷售收入和工業增加值分別增加14.42%、10.48%、4%、16.04%。均實現了企業經濟實力的穩定增長。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新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4.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有待提高
以2002年為基準的連續六年職工工資平均指數雖然有所提升,但增長速度緩慢,只有2008年有顯著提升,但排除通貨膨脹的因素外仍舊增長較慢。可見企業在科技經費投入中對研究人員的薪酬激勵沒有與科技人員增長達到同步,這樣會導致科研人員甚至普通員工不能實現個人滿足,從而降低創新效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高低,取決于該企業人力資源素質的高低,取決于人力資源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因此針對員工的激勵對于企業經營業績至關重要。激勵機制的根本作用是正確地誘導員工的工作動機,使他們在實現組織目標的同時實現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滿意度,從而使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繼續保持和發揚下去。激勵機制運用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乃至決定企業自主創新的成敗,對有創新精神的高管層、高素質的科技人才及員工進行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是企業創新成功的關鍵。因此,企業應加強對員工實行薪酬、績效、福利以及自我發展的激勵措施,以保證創新的有效進行,進而全方面提高企業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是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也是企業制定和執行激勵機制的目標。激勵機制將企業遠景目標轉化為具體行為,結合國家為企業提供的直接人力財力支持和間接的政策扶持,以及企業內部的動力,朝著組織所期待的目標做出持久努力。反之,自主創新能力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收益和競爭地位的提升,企業擁有了收益權、支配權,才能為企業自主創新活動注入資金,承擔風險,為激勵機制能夠在企業內部順利進行提供了物質上的保障。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共同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直接動力,同時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才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一造成各種成果轉化低下的原因
1.1高校科研成果脫離了社會的實際需要
科研成果本身的先進性、創造性、成熟度、可操作性是科研成果轉化的關鍵因素。[1]首先,很多高等院校立項的初衷就偏離了為社會服務的方向,立項的原因主要是為了評職稱、漲工資、買房子等個人利益,對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缺乏深刻認識,由此導致了立項的意義偏離社會和企業的實際需求;再者,由于長期以來受經濟辦學模式和研究模式的慣性所致,一部分從事科研人員在研究選題時,只注意文獻的檢索,專為學術而研究,成果遠離市場需求,遠離市場。在高校,許多教師和學生有很多奇思妙想,但是這些想法和實踐得出的成果要轉化為現實的產品,市場才是關鍵,科研成果需要十分契合市場的需求,有突出的競爭優勢才能夠吸引投資,得以轉化,但是高校的很多科研成果在這些方面往往很難完全符合市場的要求,從而很難將投資者的目光吸引過來。
1.2企業的科研水平對高校的科研成果也嚴重的不適應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是科技創新和進步的主力軍,技術創新是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前提。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可記得創新在企業中的作用,為了節省資金企業往往和乖哦等學校進行合作,利用高的那個學校的科研力量來增強企業的科研能力。但是企業對高校科技成果的消化、吸收高校的科技成果,最后必須通過企業的行為才能轉化為生產力。一方面企業需要創新的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高校也有許多這方面科研成果,但由于許多企業缺乏對高等學校科研情況的深入了解,特別企業是對高等學校科研運行機制了解的更少,對高校的研究能力和水平知之甚少,另一方面高校對企業的科技成果需求不甚了解,所以二者很難結合到一起。另外,一些企業熱忠于所謂的“概念”炒作,不愿意真正投資于高新技術,致使許多高新技術的轉化中途夭折。
成果考核制度缺陷。高校科研管理部門對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商品化缺乏明確的計劃和指標要求,對科研成果的轉化軟約束。大多數高校管理部門仍按教學機制運行,科技系統的結構格局和資源配置不合理。只重評估研究前期理論成果,不重評估后期成果社會效益,科技成果主要*相關專業人士進行“評估”,而不是按照成果的市場轉化前景和可能效益來評估。
1.4資金的缺失使許多高校科研成果束之高閣
在我國,從課題研究到實驗室成果的研究經費,大都是由高等院校自己組織或者通過國家科技項目撥款或自籌資金投入的,[2]雖然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科研的重視,對高校的投入也越來越大,但是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教育經費在國家預算中的所占比例還明顯偏低。資金上的欠缺使得某些高等院校,雖然有好項目,也有好的人才,就是缺乏資金和設備導致項目流產,或者進度緩慢,或者雖然已經取得成果,但是缺乏推廣,形成不了生產力。因此,許多科研成果實際上成了放在保險柜里的一紙空文,如同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二增強我國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手段
2.1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體制制度
最大程度地減少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對科研項目是否入選的干預,關鍵是要在科研領域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和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建立科研項目“同行評審”機制。科研項目的評審人員,必須是科研和學術同行,對評審項目擁有足夠的前沿知識,而不宜采用如候選人的職務、職稱、資歷、學術組織成員等與專業水平無關的標準。同時,要堅持利益相關時的回避原則,凡是評審者的個人利益會影響評審結果,或評審結果會影響評審者個人利益的,都應當實行回避,尤其要防止朋友、同學、學生、導師、同事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相互評審”。最后,還要保證項目評審人員對評審對象做出獨立評審,評審機構在綜合所有評審人員的意見后,再得出最終評審結果。
2.2高等院校的科研立項要面向市場
要加強高等學校與企業、科研機構的聯合協作。高校科研人員積極從事技術發明,并通過專利許可和技術轉讓等形式,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高校科研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在開展科技創新的同時,不斷為社會提供經過嚴格科研訓練的各類專業化人才。為了促進科研成果推廣的順利進行,要多方面采取措施。要面向市場需要,加強立項的審查工作;要積極采取那些技術開發與推擴使用緊密結合的組織形式;要采用各種形式,進行技術轉讓或入股;要加強技術培訓和宣傳工作;要面向廣大企業的技術改造,采用新的技術成果,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使科研成果形成顯示生產力,才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2.3增加科研投入
科研的基礎是科技經費的投入,高等學校要加大對科研經費的投入,尤其重點學科、重點項目的投入,使之有充足的資金組織精兵干將,有充足的資金購買各種試驗設備,高校財務部門應及時掌握國家有關政策、教育主管部門的重大決策,協助院領導和各部門認真規劃,加強預算的科學性性、可信賴性,盡量通過項目申報等方式來爭取財政撥款。[3]為科研創造最好的條件和環境。同時,也要加大對科研成果轉化的投入,建立起專業的科研成果推廣人或者借助社會上專業的科研成果中介人,最大程度的利用社會資源,是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這不僅會創造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帶回的資金又可以反過來增加對科研的投入,形成良好的資金循環鏈。再者,科研投入不單單是學校的事,也是政府的事情,事實上在中國主要是考政府的投入,政府要在資金安排上把對學校的投入放在最頂端,把科研投入作為重點,政府還要努力的做高等學校和企業的“媒人”,努力促成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2.4高校要進一步完善其科技成果推廣體系
要注重和技術需求方或潛在技術需求方進行多方面、多層次地溝通和交流,注意把研發人員、技術需求者以及投資機構、社會科技服務中介機構都吸引到統一的平臺中來,通過多種形式進行科技成果的評估、檢測、包裝和推廣。要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的配套條件,這需要政府牽頭,吸納企業、高校、市場和技術中介等組織參與并使各方面共同努力。特別是各相關方需要協調利益關系,分擔風險,共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配套條件建設。
總之,基于高等院校組織結構與其職能上的獨特性,要將我國傳統上以教學為主的高等院校塑造成教學與科研并重的機構,就必須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高等院校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獨特作用。
摘要近年各級政府和高等學校對科學研究的投入不斷加大,公眾對投資回報的期望值也日益增高,這就要求科研管理部門對科研的投入進行嚴格管理,并以強有力的手段對科學研究的過程與結進行績效評估,以提高研究的質量、效益和效率。對國內外科研評價體系進行了較系統的分析和比較,以期對管理部門提高科學決策水平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科研成果評價體系
1科研成果評價的概念及作用
科研成果即科研人員通過對一個問題的認識和研究,采用不同形式所表達出來的研究結果,如論文、著作、專利、標準、品種、產品、圖紙等。科研成果的評價即用科學民主的方法對科研成果進行分析和評判,以此來考察管理部門在資助科學方面的政策及相關措施,審查科研經費的使用效果,證明科研工作的效率和成就,向公眾展示科學研究的價值。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科教興國已成為全國上下的共識,各級政府及高校都加大了對科技的投入。如何加強科研管理,尤其是如何評價投資效益,成了投資者和科研管理部門考慮的重要問題。
1.1為科研管理提供信息
科研評價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詳細地向資助機構報告科研的執行情況、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成就。資助機構常常需要這方面的信息,以考察他們所要投資的對象及其取得的各方面成就。可以說,評價是獲取科研管理信息的一種重要來源。
1.2闡述職責及其履行情況
評價是公共部門闡明其責任的一種重要手段。公共部門不僅要讓納稅人理解公共資金資助的科學研究提供了哪些收益,而且,需要通過評價證明它們的資助工作獲得了有價值的結果,從而有助于爭取更多的經費支持。
1.3為科研決策提供建議
評價可以對科研決策產生直接影響。例如,對科學政策進行評價,可以發現它產生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后果,為下一階段制定科學政策提供有價值的經驗和建議。特別是對期限較長的研究活動,評價對研究決策的影響尤為顯著,因為,它在下一階段能否獲得連續資助依賴于對上一階段研究績效的評價。
1.4提高質量與績效
評價是資助者、管理者和研究人員認識其工作質量和績效的一種機制。通過評價,可以提供成功與失敗的有關證據,分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向人們揭示成功與失敗的過程,同時也可以促進研究人員努力使自己的研究符合評價框架內確定的質量標準,從而影響研究人員的行為。由此,評價能提高研究活
動的質量和績效。
2科研成果評價的主要方法
在我國高校科研評價經歷了大約行政評價、同行評議、指標量化評價和國際科研計量評價四個發展階段,主要使用的評價方法可以歸納為評議和計量分析。
2.1評議方法
評議是某一或若干領域的專家采用同一種評價標準,共同對涉及相關領域的某一事項進行評價的活動,其評價結果對有關部門的決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目前多采用同行評議,它也是合理判斷研究績效的最基本方法。
由于同行評議是一個主觀過程,它依賴于評議者的看法和過去的經驗,因此,在這種不完美的環境中,利用同行評議合理判斷研究績效不僅要遵循同行評議的運作機制、過程、方法與程序,而且更應該注重針對具體評價目標與對象,采用適當的評價戰略。
2.2計量方法
計量方法可以把復雜現象簡化為指標及相關數據,從而可以對研究活動進行數值上的比較。一般而言,有兩種類型的計量方法:一是文獻計量法。以出版物、出版物的引文和專利、專利的引文為對象;二是經濟計量法。主要與資金的測度有關,范圍包括從成本/效益分析到R&D經費。
其中文獻計量分析在研究評價中的作用是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因為,對于某些組織性和結構性較強的問題,如某個國家與其他國家比較在各學科領域的研究影響力;國際合作的規模和特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在新技術開發中的作用;學科結構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等等。盡管“學科同行”能根據自己的專長對它們進行定性評判,但是,這些評判一般都是零散的,而組織性和結構性較強的問題需要從整體上進行評價,特別是對于交叉學科研究以及具有特殊社會和經濟目標的研究,經驗證明,同行不能對它們做出較圓滿的評判。而且,現代科學發展迅速,新的特征不斷涌現,即使是科學家,也不能清楚地闡明科學研究的
資源和其他形式的館藏資源。在成員館之間實施公共檢索、館際互借、文獻傳遞、聯機合作編目,特別是發放大學城內各成員館通用的圖書證或讀者證和復印優惠等,從而達到成員館之間各種館藏資源的共享,為大學城內各高校的教學和科研提供更高的文獻保障水平。
(2)人力資源共享。各成員館人力資源的積累是不同的,就專業人員而言,不僅是數量和水平層次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專業方向和特長的不同。通過聯盟,使各成員館的專業人員及其他各種人員實施互通有無,調劑使用,從而在整個聯盟范圍內實現人力資源的共享。
(3)信息資源共享。這里的信息資源,是指上述館藏資源以外的,圖書館運行中各種經營管理信息如各種資源提供商信息、價格信息、讀者信息、人才信息、技術信息等。這些信息資源的共享,對各成員館自身的運行和經營管理有利。
(4)其他各種物質資源共享。尤其是館舍和運輸工具等,如舉辦各種學術報告、展覽、聯宜、學習等活動時所需館舍的調劑使用;再如人員和物資運輸時所用車輛的調劑使用等。通過聯盟以實現資源共享。
2.3有利于協同發展
大學城圖書館聯盟建立后,以資源共享為出發點,將各成員館的發展納入聯盟的總體范圍內,進行統一規劃,協同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館藏建設。首先,各成員館不要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在聯盟的統一規劃下,避免不必要的重復采購,擴大整個聯盟館藏的覆蓋面,減少資金浪費;其次,對于某些價格昂貴的館藏資源(特
別是電子資源,如具有多媒體功能的電子圖書閱讀器,不僅價格貴,而且產品升級快,不定型),小館無力購買,合各成員館之力共同購買,大館節約了資金,小館也獲得了無力購買的資源。
(2)員工培訓和繼續教育。可以由聯盟統一規劃,多渠道組織員工開展繼續教育;并集全聯盟的力量,將各成員館的員工合在一起,按不同專業方向和不同水平層次,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
(3)館舍和其他物質資源的建設。館舍的新建、改建和擴建,在選址、規模、規劃等方面,不僅要和本校的總體規劃協調;而且還要和整個大學城圖書館聯盟內各成員館協同發展。除館舍建設外,其他物質資源的建設,也可納入聯盟的統一規劃之內協同發展。
2.4大學城圖書館聯盟的獨特優勢
大學城圖書館聯盟與其他的圖書館聯盟相比,至少還有如下獨特的優勢。
(1)各高校圖書館的地理位置相近而且集中。結成聯盟后,各高校師生可以更加方便地利用各成員館的各種文獻資源,有利于讀者節約時間和費用。
(2)大學城內各高等院校是按整體規劃建設的,其目的是為了各校的公共設施和后勤服務形成規模效應。因此,各高校圖書館的方方面面,也會隨之形成規模效應,這對大學城圖書館聯盟的建立和建設非常有利。
(3)我國大學城本身都是近年來的才興起的。各高校圖書館的館舍、各種設施和其他資源,有的剛建成不久的;有的還處在擬建或在建之中。因此大學城圖書館的聯盟與其他圖書館的聯盟相比,可以更具整體性、計劃性和科學性。
(4)各高校圖書館在服務對象、開放時間、服務和管理方式等方面所具有的共性,使聯盟更具可操作性。就服務對象而言,都以高校師生為主;就開放時間而言,都有相同的寒假、暑假和作息時間;此外在服務和管理方式也很類似。這是其他圖書館聯盟所沒有的獨特的優勢。
3大學城圖書館聯盟的途徑
大學城圖書館聯盟建設的途徑,主要包括聯盟合同的訂立;聯盟機構的設置;聯盟運行機制的建立等。對此,筆者有以下看法和建議。
3.1聯盟的合同應由各高校校長訂立
大學城圖書館聯盟是通過訂立合同創辦的,但該合同不能由大學城內各高校圖書館之間訂立,因為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不同,不是法人實體,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由此訂立的合同沒有法律效力。所以大學城圖書館聯盟的合同應由各高校之間,并由各高校校長(法人代表)或受其委托的人出面依法訂立。
同時,只有各高校校長統一思想,更新觀念,高度重視,才能保證聯盟的有效運行,因為每一個成員館不僅僅擁有權利,還要承擔義務。如每一個成員館都是各種資源的輸出館;都要在聯盟的統一規劃下運行;各成員館之間還要共擔一定的風險。
3.2應設立專門的組織機構
大學城圖書館聯盟是大學城內各高校的一種橫向聯系,需要強有力的組織形式才能達到預期效果,所以應當設立專門的組織機構。至于該機構是否法人實體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如有條件,最好將其辦成非贏利性的有限責任公司(法人實體)。董事會由各高校校長組成,當然各高校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由校長(法人代表)全權委托分管圖書館的副校長或圖書館館長加人董事會。董事會下設執行機構,由該執行機構具體操作,并對董事會負責。須注意,該執行機構宜小不宜大,我國著名的圖書館聯盟——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簡稱CALLS)的專職人員也只有9名。大學城圖書館聯盟機構的專職人員應由各種專業人員擔任,尤其是首席執行官,應由專業經理人擔任。
其實,設立非法人實體的專門機構也不錯。當然,有時會不大方便,如每一次集團采購合同的訂立,都要由各校蓋章簽字。
3.3應建立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
要使大學城圖書館聯盟獲得預期的效果,還應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首先是制度,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按制度辦事,聯盟才能有效的運行;其次是流程,特別是要制定各種科學的操作規程,并要嚴格執行。嚴格按規程操作很重要,CALLS聯機編目,約有90%的重復記錄是由于人為原因造成的。第三是標準化,由聯盟組織各方面的力量制定統一的標準,或選用同一標準,以供聯盟和各成員館共同執行。
摘要 科研成果評價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環節,高職院校教師科研成果評價有效性如何,是充分發揮評價導向作用和激勵作用的關鍵。通過創新科研管理的手段與方法,構建導向機制的評價體系,凈化當前浮澡的學術風氣,營造和諧的科研環境。通過建立產學研合作教育體系,加強成果的推廣應用,來提高社會形象,服務經濟建設,增強高職院校科研競爭力。
關鍵詞 高職院校;科研成果;評價意義
高職院校應通過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科技成果轉化來服務于社會經濟,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高職學院科研工作由其辦學定位及層次所決定,其成果評價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做法。現在一些高職院校無論是在院級課題還是省級立項課題的研究中,應用型的課題大多是以論文的形式結題,有些雖說能做出“樣品”或“模型”,但社會是否需要?有無開發應用前景?能否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果評價體系,不然投入巨額資金的研究課題,最終只能發表幾篇檔次并不高的論文或只能做出僅能成為教學模具的“成果”,那“產學研”功能就無法實現。因此,迫切需要在高職院校構建教師科研成果評價體系。
1 創新評價體系,形成導向機制
美國教育家斯塔費爾比姆認為:“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開展科研成果評價是為了更好地引導廣大教師開展科學研究,并從中發現問題、找出不足,以不斷獲得完善和發展。科學合理的科研成果評價體系,對整合高職院校的科研資源、促進科研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力,從而使高職院校整體科研實力得到提升。
建立教師科研成果評價指標體系是科研目標的具體化。從某種意義上說,構建以質量為核心的科研成果評價體系,對高職院校科學研究工作健康有序地開展起著積極地推動與導向作用。一方面使全體教師明白質量要求與標準,另一方面通過依據評價指標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和激勵政策,使教師知道應朝什么方向努力,從而引導教師的科研行為,形成目標導向作用。高職學院應根據自身的辦學定位及科研定位,來決定各專業、學科和應用技術的推廣應用項目的研究,各專業的教師應明確自己的研究方向,對非專業范疇內的非學術性論文不能計算科研業績,以防止不講質量的急功近利傾向, 避免制造過多的學術泡沫,節約有限的科研經費。
2 凈化學術風氣,營造和諧環境
國家科學技術部、教育部等聯合下發的《關于改進科學技術評價工作的決定》中指出:“科學技術評價應該有利于營造寬松的創新環境,激勵科技工作者勇于從事原始性創新研究。”在高職院校開展科研成果評價,應當看其在本研究領域的實際創新和貢獻,而不應簡單地看其發表的論文數量;應看其在“產學研”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不是只看他的文字材料;應看其所在系部科研團隊的整體協作能力,而不是看一兩個人的“單打獨斗”。
客觀的科研評價指標是一堆量化了的規章,特別是在學術論文、科研成果、科研項目、科研獎勵、發明專利等等都能建立數學模型來量化,它在約束與規范個體或集體科研工作任務的同時,還能夠提供一種無人為因素或較少人為因素干擾的客觀標準,為教師的職稱評定、科研能手評定、專業帶頭人等榮譽的評定提供較為客觀的依據。量化了的評價指標體系,其考核的核心是質量與實績,關鍵是公平競爭,這種公平的考核能保證優秀的年輕教師有機會進入專業帶頭人、青年骨干教師隊伍,使廣大的青年教師感到有盼頭、有勁頭、有奔頭,有利于引進和留住人才,有利于教師隊伍特別是年輕骨干教師的穩定,更有利于那些熱愛研究的人員可專心搞科研。
3 合理考核教師,構建激勵機制
馬克思對動力源泉最精辟的概括:“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的利益有關,每一個具體的現實的人,都有其自身的需要,并且總是在為滿足需要而堅持不懈地努力。”華中師大張燮教授指出:“人的工作動力包括三個方面:內在動力、外界壓力和目標吸引力。”科研獎勵政策的實施主要是依靠科研評價指標體系的設立。目前,存在著急功近利、學術浮躁、甚至學術腐敗,這些歸根到底都是學術獎勵制度與科研評價體系存在嚴重缺陷或弊端所造成。事實上,客觀科學的科研評價指標體系,直接影響到教師的科研熱情和發明創造潛能的激發,不僅能夠吸引人才,更能夠穩定人才,能夠激發人才潛能高水平的發揮。反之,在科研成果數量大幅提升的同時,會出現科研水平滑坡、科研道德有所淪喪的情況。
高職院校教師承擔著教學、科研雙重任務,進行科研業績評價,必須考慮學校定位和教師實際,科學、合理地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關系,使教學工作業績和科研工作業績可以相互比較和換算。避免采用同一標準評價所有科研工作的“一刀切”式的方法,達到質量和數量相統一、教學和科研相統一,真實地反映出教師的科研業績。科研量化考核的結果與教師的職稱評聘、崗位津貼、獎勵懲處等緊密掛鉤,通過量化考核,人人都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差距,明確今后努力奮斗的方向。通過科研業績評價,教師的階段性科研勞動業績得到認定,同時按照考評結果實施獎懲措施,能激勵科技人員更加努力工作。
4 完善管理制度,實現規范管理
教育部社科委委員、山東大學教授曾繁仁指出:“學術評價體系的建立是學術管理工作走向科學化與正規化的標志之一。事實證明,一種科學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必將對學者和學術工作產生極大的激勵作用,對于學術的發展與創新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高校科研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同時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具有較大的靈活性。經過相關調查,目前在高職院校對教師科研成果質量進行評價的管理制度很少見,通過研究探索以質量考核為主體的績效評價體系,能夠使科研管理部門明確學院科研業績的狀態,有利于科技資源的利用率和功能發揮,同時也為科研決策提供依據,使科研管理從粗放型的成果統計管理向規范的科研績效化管理轉變。同時,對從事自然科學與哲學社會科學的成果實行不同的考核辦法,使科研業績考評更符合科學研究的規律。
5 提高社會形象,服務經濟建設
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指出:“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技術轉移中心,把應用研究放到重要位置,主動參與創新項目,加強與企業合作。要創新產學研結合模式,提升產學研結合層次和水平,積極構建網絡化產學研結合體系,為企業提供更為有力的系統支持。”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是高職教育健康發展的成功經驗,是今后加強內涵建設的核心內容。高職院校應通過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改革實踐,積極參與企業技術服務活動,為企業解決生產第一線常出現的技術問題,這樣既鍛煉了教師隊伍,提高了教師和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能更新了教學內容,使教學與生產緊密結合,將課堂搬到了社會。科研課題研究要與行業企業緊密結合起來,將“產學研”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向公眾媒體展示,向社會展現高職院校的科研實力,突出應用型研究和技術開發型研究這個重點,面向生產實踐第一線,注重從社會中最熱門、最需要的技術、工藝中找項目,使科研來源于地方、服務于地方、受益于地方,成為地方科技創新的助推基地。通過提升高職院校的科研實力,來改變社會、家長、學生、用人單位對高職院校的看法,最終達到提高高職院校的社會聲譽與地位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