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8 09:34: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畜牧獸醫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到現代教育的各個方面。現代教育理論的提出是我國素質教育前瞻性改革的創舉,同時也是現代教育向社會化和實用化發展的強有力保證。將多媒體教學應用到畜牧獸醫學專業也是畜牧業發展的一次創新和進步。畜牧獸醫專業的種種教學特點決定了其“教學信息化”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將“多媒體教學模式”引進此專業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開展教學會帶來許多科技優勢,以及對提高教學效果具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畜牧業,獸醫學
一、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學特點與“教學信息化”的必要性
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盡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本專業所涉及的教學內容進行描述,或者用圖片和簡易模型道具等來提高學生的感官認知性,如動物疾病的病理變化、青貯飼料加工過程、雞的人工授精等知識點,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無法做到教學生動,更難以讓學生記憶深刻從而掌握專業技術要點。這一弊端在學生畢業后的工作中凸顯出來,許多學生在工作初期無法很快投入到工作第一線,無法真正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迅速應用到實踐中,甚至造成一些用人單位對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高素質人才質量產生質疑。而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形象、直觀、生動。
畜牧獸醫專業進行教學實習、實訓時,門類品種龐雜、投入巨大、運行成本高,這是各高職院校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即使是最簡單的教學實驗也面臨實驗動物和器材等高昂教學成本的問題:微生物學研究具有微觀性、傳染性,臨床獸醫學研究方向具有高風險性等,這些特殊的實踐教學難點難以使學生觀察到真實的現場、復雜的工藝過程,而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網絡共享視頻,實時互動地輕松解決這一問題。
二、圖文并茂,增加教學直觀性
畜牧獸醫課程不同于文化基礎課,它要使學生建立起一個立體的動態的生物概念,但目前很多課本內容僵化,特別是一些圖片資料不能充分說明問題,致使學生形成了片面的理解,而現代的多媒體技術可使呆板的課本知識生動起來。例如我們在講“家兔的品種和習性”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在網上查閱不同品種的家兔圖片資料,把能說明問題有代表性的圖片粘貼下來,組成一系列不同品種的圖片資料,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讓學生自己說出它們的體貌特征,特別是讓學生自己分析和比較,得出不同品種家兔的體貌差異,這樣通過學生自己分析和觀察得出的結論就很容易被學生接受,這部分知識掌握起來就容易的多。在講解家兔的習性時,可播放一段教學短片,展示家兔的幾個生活習性,讓學生從感官上認識,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教學過程從難到易的轉變。
二、信息廣泛,拓寬專業知識面
畜牧獸醫課程與其它的專業課程也有著較大的區別,其原因在于畜牧行業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新的養殖技術、疾病以及產品都在不斷的發展,特別是疾病知識整理方面經常出現新的疫病,同時人們也在不斷探索對付新型疫病的辦法和手段,因此只靠課本上對疫病的描述和防治是遠遠不夠的。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彌補書本上的不足,多媒體技術可以隨時采集信息服務教學。比如在講“禽流感”一節內容時,我們可以從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媒體上采集信息,及時了解國內外禽流感發生發展和蔓延的趨勢,掌握其發病規律、發病機理和發病特征,并且掌握防治措施。這些知識是課本上沒有的,但這些知識對教學工作是相當有利的,可以使學生及時了解某些疾病發展的動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所得到的信息來源之廣、信息量之大是其它的資料不可比擬的,也為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結合實際,增強探索求知欲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把基礎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還要將新出現科技知識介紹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知識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教師可以在每節課的最后五分鐘利用多媒體手段介紹畜牧獸醫行業發生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比如近年來通過致病病毒和細菌的更新換代,不斷出現新型微生物和高致病性微生物,導致各種家畜的傳染病頻發。從2003年牛羊豬的口蹄疫到2005年的雞鴨禽流感,從2006年的豬藍耳病到目前牛布氏桿菌病,無不使畜牧業一次次遭受重創。很多疾病的發病機理和防治措施我們不是十分清楚,在課堂上我們可以把這些問題和研究動態展示給學生,給學生創造一個想像空間,讓他們帶著問題去學習新知識,不斷增強探索新知識的欲望,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
四、言簡意賅,提高學生專業技能
多媒體技術還應用于實驗、實習、實訓過程中,由于某些技能知識需要靠專業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做演示實驗才能完成,這就從某種意義上說強調了演示試驗的規范性,而一些專業音像資料可以代替教師完成,使學生獲取技能知識。再有,學生提高技能需要一個從書本知識向實際操作的過渡,有些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的較好,一旦接觸實踐就表現的很茫然。目前比較規范和標準的音像資料大量存在,教師可根據學生應掌握的技能知識有選擇地找出具有代表性的資料,在學生實習實訓前利用多媒體進行播放,使學生在頭腦中有個比較完善的認知,學生再進行操作時就避免了盲目性。比如在講“雞傳染性喉支氣管炎”一節內容時,需要學生掌握疫苗點眼技能,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播放疫苗點眼技術操作規程,對學生強調技能要領,再讓學生實際操作,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很快的掌握這部分內容,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目的。
總之,在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特別是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學工作,多媒體技術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媒體課件可以較好地突破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課件創設誘思情境,展示相關知識背景,引導學生獨立地探索和發現、相互討論和研究,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經過長期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認知水平總是由低到高,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也總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因此,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培養其探究意識和創造性思維。作為專業教師應深入教學一線,掌握畜牧獸醫行業動態,了解新的科技知識,通過多媒體技術傳播新知識新內容,培養出更多的畜牧科技人才
摘要:畜牧業是農業的一項重要支柱產業,畜牧獸醫科技推廣與經營服務相結合,主要目的是為農民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各種實際問題,以保證畜牧生產各個環節的正常運轉,實現各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獲得最佳效益,迅速建立起以專業化、社會化為特征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文章從以下三方面展開畜牧獸醫科技推廣與經營服務關系的論述。
關鍵詞:畜牧業;科技推廣;畜牧獸醫
1 經營服務的指導思想
1.1 以服務為宗旨
畜牧獸醫科技推廣機構要以為農民服務、為商品生產服務為己任,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急,處處為發展畜牧商品生產創造條件,為農民提供方便。所以,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一是因為農民是農業經濟行動的主體,是物質財富的直接創造者,他們的情緒和心理變化直接影響著畜牧業生產的成敗優劣,只有從多方面搞好畜牧獸醫科技服務,創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使他們感到處處方便,需要什么就及時提供什么,才能保持最佳精神狀態。
1.2 以技術為核心
技術服務是提高農民科學素質的重要途徑。以技術為核心,就是把畜牧獸醫科技服務作為中心任務來抓,要求必須有一支專業技術過硬的科技推廣隊伍,解決農戶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技術問題,引導畜牧生產積極健康發展。
1.3 以經營求活力
以經營求活力,就是通過經營服務增強畜牧推廣機構的經濟實力,以改善職工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鞏固和發展技術隊伍,在科技推廣與經營服務中,農民增收,單位獲利,職工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更能促進畜牧獸醫科技推廣事業的發展。
1.4 以推廣和經營的緊密結合和相互促進求實效
在以技術為核心的前提下,正確處理經營與推廣畜牧獸醫技術的關系,統一組織協調推廣和經營服務活動,使其形成有機的整體,相互促進,同步發展,發揮良好的綜合效益,進一步發展畜牧事業。
2 經營服務的基本原則
2.1 立足推廣搞經營,搞好經營促推廣
立足推廣,促進推廣,既是畜牧獸醫科技部門搞經營、辦實體的出發點,又是最終落腳點,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2.1.1 在人員使用上,應堅持技術骨干搞推廣,非技術骨干搞經營 為了防止以經營影響推廣、以經營代替推廣問題的出現,首先要在人員的數量和質量上保證技術推廣有足夠的實力,對于畜牧技術推廣的骨干人員來說,除了搞好技術推廣、宣傳、培訓外,可直接參加與技術項目直接有關的經營活動,如畜牧良種培育、養殖結構、預防和治療疾病等,在畜牧業生產發展中準確解決養殖戶生產中遇到的各類技術問題,抓住問題中心,及時處理,解決農戶后顧之憂。
2.1.2 經營收入主要用于畜牧獸醫科技推廣事業的發展 經營辦實體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增強自身的實力,經營成果又可為畜牧獸醫科技推廣機構帶來積極的活力,因此,經營收入大部分應用于發展畜牧獸醫科技推廣事業,否則便失去了推廣機構辦實體的實際意義,還可能挫傷職工的積極性,反過來又會影響推廣事業的發展。
2.1.3 首先搞好直接為畜牧獸醫科技推廣服務的經營項目 這是堅持立足推廣搞經營,搞好經營促推廣的重要標志和具體體現,例如,在向農戶推廣蛋用雞的養殖過程中,首先應該考慮品種、健康情況、產蛋量、營養水平、適應性等因素,下一步便是養殖技術的推廣,包括各個時期的飼養標準、消毒處理、預防接種、疾病防治等,最終,農民通過購買相關的商品、技術咨詢而獲得經濟利益,技術推廣實體也在這一技術推廣與經營服務中創收。
2.2 遵紀守法,確保經營服務的健康發展
畜牧獸醫科技推廣與經營服務也象其他經濟活動一樣,必須在一定的政策、法令范圍內進行,堅持守法經營,確保經營服務向高質量、高效益、高水準的方向健康發展。
2.3 立足服務,講求信譽
這是畜牧獸醫科技推廣機構開展綜合經營服務的前提,開展經營舉辦經濟實體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展畜牧獸醫事業,服務農民。推動畜牧業的發展,必須方便于民,有利于民,所以,首先要做到堅持微利經營,這與“商人”有著本質的差別。其次,嚴禁販賣假冒偽劣商品,畜牧業生產有規律的周期性,出售的商品必須有嚴肅的科學性,質量關一定要把握好。第三,端正服務態度,在我國,農民的科學素質還很低,向農民傳輸科技知識和養殖技術,必須有耐心,不厭其煩,直到他們能理解,應用于生產。
3 經營服務的業務范圍
畜牧獸醫科技推廣與經營服務雖屬經濟活動范圍,但與純粹的“做生意”有著本質的區別,技術和服務對象決定
了它的特殊性,經營服務的業務范圍也有其特殊性。
3.1 產前提供信息和物資服務
多數地區畜牧獸醫科技咨詢服務門市擔當此任,在那里,養殖戶聚集,特別當各類養殖逐漸形成規模化、系統化趨勢,信息和物資服務便成了畜牧獸醫科技面向社會、面向廣大農戶的技術及技能推廣窗口,既賣藥,又開方,門庭若市,熱鬧非凡,切實解決農民在生產和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充分體現了現代畜牧獸醫科技推廣與經營服務在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和戰略地位。
3.2 產中提供技術服務
產中技術服務就是根據農民的生產項目,及時向農民提供新的科技成果和新的實用技術,服務方式包括各種規模不等的技術培訓、印發資料宣傳、現場實用技術及技能指導等。
3.3 產后提供貯運、加工和銷售服務
盡管這一過程帶有一定的政府行為,但作為畜牧獸醫科技推廣機構,也可從中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做好這項服務,關系到農村社會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及穩定畜牧獸醫科技事業的進步,有著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摘要:當前加快鄉鎮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對提升管理水平,加強動物疾病防控能力,促進地方畜牧業更好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文章分析了鄉鎮畜牧獸醫站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實行改革的方案。
關鍵詞:新形勢;鄉鎮畜牧獸醫站;體制改革
1 鄉鎮畜牧獸醫站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鄉鎮畜牧獸醫站是國家設在基層的肩負宣傳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發展畜牧業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以及畜牧獸醫新技術的引進、示范和推廣,指導農民科學飼養畜禽,開展畜牧業系列化服務等科技推廣和技術服務工作的事業單位,是發展畜牧獸醫事業的一支重要科技力量。鄉鎮畜牧獸醫站是畜牧業工作最基層的隊伍,為地方畜牧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鄉鎮畜牧獸醫站原來的雙重管理體制、服務運行機制已不適應現代畜牧業發展的需要;在農村稅費改革的新形勢下,原來的防治收費方式已經難以維系,導致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機構和隊伍不穩、人員龐雜、服務手段落后,嚴重困擾著鄉鎮畜牧獸醫站的建設和發展。為此,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統一認識,深化改革,創新體制。
2 改革的可行性
鄉鎮畜牧獸醫站處于畜牧業生產發展和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第一線,是發展畜牧業和推動農村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和基礎。鄉鎮畜牧獸醫站的改革與機關改革有所不同,必須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去改革,改的要對發展有利,改的要對工作有利,改的要對防控有利,改的要對工作有利,改的要對防控動物重大疫病有利,改的要對社會安全穩定有利。鄉鎮畜牧獸醫站的改革不是為了減少設站和人員,而是通過改革,進一步加強鄉鎮畜牧獸醫站的建設,提高防控滅病的控制能力和獸醫素質,建立動物防疫長效機制,促進畜牧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這才是改革的最終目的。
3 改革的主要內容
3.1精簡人員,加強管理
鄉鎮畜牧獸醫站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點是解決包袱重、人員多、素質不高的現狀。對現有畜牧獸醫人員實行資格認可、考試考核、雙向選擇、競爭上崗、擇優聘用、憑證從業。對承擔公益性職能的動物防檢人員實行以崗定員、持證上崗,明確職能,強化責任。動物防疫及產地檢疫人員的配備,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原則上以800個左右農戶配備1名為宜,防檢人員精簡以后實行聘用制;鄉鎮站行政管理人員、專職市場檢疫員、技術推廣(品改)人員的配備,根據鄉鎮規模及業務量大小確定。人員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管理。
動物診療服務是基層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治療放開、強化監督”的要求,動物診療服務市場實行資格認可、準入許可和從業年審制度。對從事動物診療服務的獸醫人員,要給予平等、寬松的服務環境和競爭條件,可采取憑證進入、治療放開、從嚴管理、加強監督的管理辦法,縣級以上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獸醫診療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的管理與提高,強化職業道德教育,規范服務行為,明確權利和義務,逐步理順動物診療服務市場秩序。
3.2嚴明紀律,搞活經營
認真搞好現有基層畜牧獸醫站的資產登記管理工作,清理和催收未到位的防疫費以及個人和單位借款,以防止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的流失。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借改革之機變相平調、占用和瓜分原有資產。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和辦法,推行站賬局管、收支兩條線的財務管理方式。在財務清理整頓的基礎上,對站辦經濟實體實行產權轉讓、租賃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盤活資產,搞活經營。同時,要鼓勵支持基層畜牧獸醫站積極參與畜產品加工開發、市場交易等,興辦各類經濟實體,不斷增強自我提高的能力。
3.3強化防疫,規范收費
為確保國家規定強制免疫的動物疫病預防工作不受影響,根據省政府有關規定,縣鄉政府應將所需強制免疫的畜禽防疫經費足額納入縣鄉財政預算。各級畜牧獸醫部門要精心組織,確保重大動物疫病的免疫密度,確保免疫效果。進一步加大基層畜牧獸醫站改革的力度,積極探索新的防疫收費形式。根據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鄉鎮畜牧獸醫站按照公開、公正、自愿委托和價值相符的原則,可直接與村組或農戶簽訂防疫承包合同,按合同據實收取畜禽防疫費。
3.4明確職能,強化責任
鄉鎮畜牧獸醫站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是穩定和加強公益性服務事業,放開搞活經營性服務。動物防疫、檢疫是社會公益性事業,是國家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按照“以縣為基礎,防檢一條邊”的管理方式,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動物防檢隊伍,承擔動物防檢等公益性服務職能,由縣市區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實行垂直管理,以確保加大畜禽防疫檢疫力度,建立安全畜禽產品制度,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動物疫病的診療、閹割、獸藥與器械經營及畜牧獸醫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等屬經營性服務,要按照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放開搞活,逐步建立一支技術過硬、服務周到的畜牧獸醫技術隊伍。從事動物防疫和檢疫人員,不得進行動物診療(閹割)活動;從事動物診療(閹割)人員,不得進行防疫和檢疫活動。
摘要:職業教育與就業密不可分,就業乃民生之本,它關系到中專學校學生的切身利益與學校聲益。因此以就業為導向是中等專業學校教育的重要理念,而實踐教學是體現這一理念的具體的重要教學方式,以中等專業學校畜牧獸醫專業為例闡述了當前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這些矛盾提出了實踐教學應在教學觀念,教學形成、教學模式等方面的一些轉變想法。
關鍵詞:中專學校;就業導向;實踐教學;教學模式;市場需求
職業教育與就業密不可分,就業乃民生之本,它關系到中專學校學生的切身利益與學校的聲益,從一定意義上說,中職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培訓;因此,以適應就業市場需要,以就業為導向,已成為當前中等專業技術教育的主要工作,畜牧獸醫專業作為我校的主干專業,也應樹立適應就業市場需要,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理念,培養一批既掌握理論知識,也具備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業精神的社會應用型人才。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實現知識和能力,專業與就業的統一呢?筆者認為,實踐教學模式為解決這一矛盾提供了新的教學途徑;然而當前實施的實踐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迫切需要在教學模式上予以一定的轉變。
一、畜牧專業的現狀與市場需求
1.畜牧獸醫的專業現狀。中國中等專業學校的畜牧獸醫專業、特別是在那些農業省市中為養殖業(或其他行業)培養出了不少人才,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的養殖業的蓬勃發展,為培養適應農村的高素質勞動者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但近幾年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進入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逐漸減少,而進入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多數是成績不理想、不想念書、又不想做事的那一部分學生。與此同時學校在管理和教學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如:師資水平滯后、教學方式落后、經費投入少、教學設備不足、實習條件差等,這樣就造成了惡性循環,使就讀學生越來越少;但行業中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養殖業發展很快,培養大量的實用型畜牧獸醫人才具有廣闊的前景。
2.市場需求。據調查大多數本科院校畢業生與大專生理論知識可以,實際動手能力欠缺,同時不想下基層,中專生雖然要求條件相對較低,但動手能力差,理論知識也非常欠缺。大部分畜牧專業只重視理論教學,甚至就沒有進行實踐教學。這就是說無論是本科生、大專生、還是中專生的教育,目前都難以培養出滿足農村地區實現需要的畜牧獸醫人才。
現在基層的一些規模小的養殖場急需大批具有適用技能而又有理論水平的實用技術人才;在基層很多養殖場,其經營者不懂養殖技術,不按常規防疫,一旦出現流行病就束手無策,有的血本無歸。另外,大部分飼料和獸藥營銷人員對疾病的診療技術都很欠缺,有的甚至連肌注、皮下注射都不會,更不用說靜脈注射了;所以懂技術又能跑業務的人才很受獸藥廠和飼料廠的歡迎;這些不要求有很高的學歷,但要求有一手過硬的基本診斷技術和診療技術。這樣一種形勢要求為農村地區培養出大量實用型畜牧獸醫人才。這也就要求中等專業學校的教育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改革。培養出具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實用型人才。
二、當前中等專業學校畜牧獸醫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當前中等專業學校畜牧獸醫實踐教學在教學內容上存在著知識老化的現象。中等專業學校畜牧獸醫專業的教材雖然經過幾次更新,但仍相對落后于行業現狀,以教材為依據的實踐教學在內容上也相應落后,因所學教材大都是2003年左右出版的,而當今社會是技術革新、創新的社會,科技發達,技術改進,學校的實驗設備,實習基地、實踐教學,難以滿足行業的市場需求。
2.當前中等專業學校畜牧獸醫實踐教學在教學方法上存在著陳舊落后的現象。實踐教學的顯著特點是突出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很顯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必須給學生實踐的機會,然而,當前中等專業學校,畜牧獸醫的實踐教學基本上是一個模式,教師示范操作,學生很少有機會自己動手,這樣簡單的模式是難以培養出一流的實用型技術人才,也直接影響培養目標的實現。
3.當前中等專業學校畜牧獸醫實踐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注重技能“專才化”的現象。當今社會及產業需要實踐能力強且具有良好職業素質的復合型、實用型人才,而中等專業學校畜牧獸醫實踐教學往往只注重以行業技能等級證為標準的訓練,這樣有目的教學就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技能專才化,而忽視了職業素質的培養,學生畢業時,面向社會,雖有證但綜合素質卻適應性相對不合格,就很難適應于市場的需求。
三、就業導向呼吁中等專業學校畜牧獸醫實踐教學模式的轉變
1.變注重“考證”為注重市場。中等專業學校教育培養目標是使教育者成為適應于生產、服務于農村工作第一線的復合型、實用型高素質人才。雖然中等專業學校按要求使學生通過實踐教學取得相應的行業技能等級證書,但在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還不健全、不完善的當今社會,有些資格證書與實際能力的等值性值得懷疑(因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相對不適應需要),人才市場更注重學生實用的職業能力,以就業為導向的畜牧獸醫的實踐教學,必須針對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對行業就業市場需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從而正確地、動態地反映出行業就業形勢,并通過分析研究,制定出適宜的實踐教學方案,以滿足社會(行業)就業市場對本專業人才的規格要求,從而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優化用人單位對本專業畢業生使用情況的評價。
2.變強調“形式”為加強實訓環節。中等專業學校教育的顯著特點是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以就業為導向的畜牧獸醫的實踐教學必須強調,加強實訓環節,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人人將掌握的理論知識向實踐轉化,使人人都具備動腦、動手能力,但遺憾的是,當今的中等專業學校的畜牧獸醫教育中對實訓問題解決得不理想,缺乏可適用的校內、外實訓場所(主要是供實訓的設備、動物),然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必須給學生有充足的實踐機會,那么如何來解決這一矛盾呢。筆者認為,一是實現學校與企業的聯合。讓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頂崗學習(而現在的頂崗實習是專業不對口),這樣對學校來說,在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的情況下,學生的實訓課有了保證,而學生通過在企業里的見習、實習,了解了社會、認識了社會,進而走向了社會。二是加強建設模擬職業崗位的實訓基地。當前大多中等專業學校已具備簡單的示范操作基地,但要使示范基地的設備儀器、實訓動物更完全,以使實訓基地的場景更接近實際,學生在這樣的基地實際操作、工作才能真正達到教學效果。三是在保證學生正常的實訓以外,學校和老師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意識地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例如,可以讓學生負責幾天的動物飼養、接生、育仔等工作,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操作技能、才藝比賽等活動。四是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可以把實訓的要點,部位講解清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學生有動手的機會。
3.變關注“專才”為關注職業技能的培養。當今的科技發展,需要具有較強職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中等專業學校的畜牧獸醫專業的學生的職業技能是指從事現代畜牧獸醫行業的技能,是理論知識、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等在職業活動中的外在綜合表現,它是由基本能力、專業技能和關鍵能力構成。基本能力是指從事社會職業活動所必須具備的通用能力,具有在社會不同職業和崗位之間普遍適用性,通用性和可遷移性等特點,是作為一個現代職業人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和從業能力,如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計算機的運用能力,最基本的判斷和辨別能力、責任感、誠信度等等。專業技能是針對所從事行業中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專業崗位知識。工作中知識運用的熟練程度以及本行業技術、技巧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等。關鍵能力是指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技術創新的能力以及職業素質等,在經濟時代,培養和發展能力比獲得知識更重要。因此,要求在畜牧獸醫實踐教學中既要注重專業技能、崗位技能的培養,又注重知識面的拓寬,同時加強思想素質、心理素質、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培養,在各種綜合知識技能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綜合職業能力,才是中等專業技術學校培養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也是為學宗旨。
摘要:應用多媒體技術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技術使畜牧獸醫專業教學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取得更大的收益。
關鍵詞: 高職院校畜牧獸醫多媒體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到現代教育的各個方面。現代教育理論的提出是我國素質教育前瞻性改革的創舉,同時也是現代教育向社會化和實用化發展的強有力保證。將多媒體教學應用到畜牧獸醫學專業也是畜牧業發展的一次創新和進步。畜牧獸醫專業的種種教學特點決定了其“教學信息化”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將“多媒體教學模式”引進此專業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開展教學會帶來許多科技優勢,以及對提高教學效果具有促進作用。
一、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學特點與“教學信息化”的必要性
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盡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本專業所涉及的教學內容進行描述,或者用圖片和簡易模型道具等來提高學生的感官認知性,如動物疾病的病理變化、青貯飼料加工過程、雞的人工授精等知識點,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無法做到教學生動,更難以讓學生記憶深刻從而掌握專業技術要點。這一弊端在學生畢業后的工作中凸顯出來,許多學生在工作初期無法很快投入到工作第一線,無法真正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迅速應用到實踐中,甚至造成一些用人單位對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高素質人才質量產生質疑。而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形象、直觀、生動。
畜牧獸醫專業進行教學實習、實訓時,門類品種龐雜、投入巨大、運行成本高,這是各高職院校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即使是最簡單的教學實驗也面臨實驗動物和器材等高昂教學成本的問題:微生物學研究具有微觀性、傳染性,臨床獸醫學研究方向具有高風險性等,這些特殊的實踐教學難點難以使學生觀察到真實的現場、復雜的工藝過程,而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網絡共享視頻,實時互動地輕松解決這一問題。
二、圖文并茂,增加教學直觀性
畜牧獸醫課程不同于文化基礎課,它要使學生建立起一個立體的動態的生物概念,但目前很多課本內容僵化,特別是一些圖片資料不能充分說明問題,致使學生形成了片面的理解,而現代的多媒體技術可使呆板的課本知識生動起來。例如我們在講“家兔的品種和習性”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在網上查閱不同品種的家兔圖片資料,把能說明問題有代表性的圖片粘貼下來,組成一系列不同品種的圖片資料,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讓學生自己說出它們的體貌特征,特別是讓學生自己分析和比較,得出不同品種家兔的體貌差異,這樣通過學生自己分析和觀察得出的結論就很容易被學生接受,這部分知識掌握起來就容易的多。在講解家兔的習性時,可播放一段教學短片,展示家兔的幾個生活習性,讓學生從感官上認識,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教學過程從難到易的轉變。
二、信息廣泛,拓寬專業知識面
畜牧獸醫課程與其它的專業課程也有著較大的區別,其原因在于畜牧行業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新的養殖技術、疾病以及產品都在不斷的發展,特別是疾病知識方面經常出現新的疫病,同時人們也在不斷探索對付新型疫病的辦法和手段,因此只靠課本上對疫病的描述和防治是遠遠不夠的。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彌補書本上的不足,多媒體技術可以隨時采集信息服務教學。比如在講“禽流感”一節內容時,我們可以從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媒體上采集信息,及時了解國內外禽流感發生發展和蔓延的趨勢,掌握其發病規律、發病機理和發病特征,并且掌握防治措施。這些知識是課本上沒有的,但這些知識對教學工作是相當有利的,可以使學生及時了解某些疾病發展的動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所得到的信息來源之廣、信息量之大是其它的資料不可比擬的,也為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結合實際,增強探索求知欲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把基礎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還要將新出現科技知識介紹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知識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教師可以在每節課的最后五分鐘利用多媒體手段介紹畜牧獸醫行業發生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比如近年來通過致病病毒和細菌的更新換代,不斷出現新型微生物和高致病性微生物,導致各種家畜的傳染病頻發。從2003年牛羊豬的口蹄疫到2005年的雞鴨禽流感,從2006年的豬藍耳病到目前牛布氏桿菌病,無不使畜牧業一次次遭受重創。很多疾病的發病機理和防治措施我們不是十分清楚,在課堂上我們可以把這些問題和研究動態展示給學生,給學生創造一個想像空間,讓他們帶著問題去學習新知識,不斷增強探索新知識的欲望,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
四、言簡意賅,提高學生專業技能
多媒體技術還應用于實驗、實習、實訓過程中,由于某些技能知識需要靠專業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做演示實驗才能完成,這就從某種意義上說強調了演示試驗的規范性,而一些專業音像資料可以代替教師完成,使學生獲取技能知識。再有,學生提高技能需要一個從書本知識向實際操作的過渡,有些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的較好,一旦接觸實踐就表現的很茫然。目前比較規范和標準的音像資料大量存在,教師可根據學生應掌握的技能知識有選擇地找出具有代表性的資料,在學生實習實訓前利用多媒體進行播放,使學生在頭腦中有個比較完善的認知,學生再進行操作時就避免了盲目性。比如在講“雞傳染性喉支氣管炎”一節內容時,需要學生掌握疫苗點眼技能,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播放疫苗點眼技術操作規程,對學生強調技能要領,再讓學生實際操作,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很快的掌握這部分內容,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目的。
總之,在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特別是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學工作,多媒體技術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媒體課件可以較好地突破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課件創設誘思情境,展示相關知識背景,引導學生獨立地探索和發現、相互討論和研究,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經過長期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認知水平總是由低到高,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也總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因此,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培養其探究意識和創造性思維。作為專業教師應深入教學一線,掌握畜牧獸醫行業動態,了解新的科技知識,通過多媒體技術傳播新知識新內容,培養出更多的畜牧科技人才。
摘要:為了使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好的適應企業生產一線對"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需要,高職院校在辦學過程中.必需強調實踐教學。因此構建高職畜牧獸醫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高職農林畜牧院校教學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需要。
關鍵詞:高職院校 畜牧獸醫 實踐教學體系 構建與實踐
1、構建高職畜牧獸醫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意義
1.1是高職教育對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
高職高專與其它類型學校本質的區別主要在于培養出“高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的設計上,對培養的人才規格要找準的定位,與其它教育相比,要突出自已的優勢。要培養出“高技能型人才”,就必需要強化實踐教學。因此構建高職畜牧獸醫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高職農林畜牧院校教學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需要。
1.2是行業、企業對高職畢業生人才規格的需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的發展,我國畜牧業也保持著良好發展的勢頭。在我區,原來許多小型的雞場、豬場、牛場,現也發展成了具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種雞場、千頭種豬場與千頭奶牛場。在這些大規模的養殖企業中,有著大量的就業缺口。但現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已不象以前小規模的家庭式養殖,簡單局限于“會做”就行,現大型養殖場更多需要的是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能、能參與及有效組織、管理一線生產的高技能型人才。因此,加快畜牧獸醫專業高級技能人才的培養,為區域經濟的服務成了我們農業職業教師的歷史使命。構建畜牧獸醫實踐教學體系,按行業崗位能力去強化實踐技能操作,確保人才培養質量,也是順應行業、企業對高職畜牧獸醫專業人才規格的需要。
2、構建畜牧獸醫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關鍵問題
2.1明確實踐教學體系的內涵
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應根據區域經濟的特點,以服務區域經濟,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原則。根據我區畜牧業主要以豬、禽、牛三大塊為主的特點,畜牧獸醫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內容應包括課堂實驗、養牛生產實習、養豬生產實習、養禽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畢業論文設計、參觀調查、(豬、雞、牛)方向技術強化班、試驗研究等環節。實踐教學各內容的實施順序、時間應與教學計劃相銜接,合理有序地安排各實踐教學環節。
2.2確立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地位
實踐教學應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頭戲”,實踐性教學要改變過分依附于理論教學的狀況。在教學計劃中,實踐性教學學時所占的比例要超過40%,甚至在達到50%左右。并且實踐教學考核的成績要按一定的比例計入課程考核成績的總評中,或單列作一門課程,作為學生能否畢業的必需條件,以確保實踐教學不只是流于形式。
3、構建高職畜牧獸醫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思路與方案
3.1根據行業崗位的需要制定教學計劃與實訓大綱教學計劃是開展實踐教學的依據,而實訓大綱則是開展技能訓練的依據。
3.1.1教學計劃與實訓大綱制定的原則
在制定教學計劃與實訓大綱過程中,我們廣泛深入企業進行調研,對職業崗位需求進行調查,確認崗位所需求的相關學科知識體系及技能結構,理論以“必須”、“夠用”為原則,著重根據畜牧獸醫崗位對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要求,以崗位能力應用為主線,以技能為單元。基礎課強調應用性,專業課突出實用性,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將基礎課與專業課內容進行融合,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的理念進行課程設置,設置好課程的內容和實訓環節,力求做到教學與生產實現零距離對接。
3.1.2教學計劃的制定
教學計劃的制定,就是要解決畜牧獸醫專業應開設哪些專業基礎課,開設哪些專業課,每門課的教學內容有哪些,應開設哪些實驗項目,應達到什么效果,學時數是多少,對必需的專業技能,要達到什么效果,怎樣進行考核等等。在教學計劃的的制訂中,要構建有相對獨立的實踐性教學體系,突出實踐教學的地位。
3.2建設一支技術過硬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這里所指的“雙師型”教師,不單是有“雙師”的資格證書,更重要的是在生產實踐、專業技能操作等方面更要有過硬的技術。“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沒有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就不可能培養出高技能型人才。俗話說“名師出高徒”,要培養較強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對教師的業務要求更高,尤其是專業課教師不單要有足夠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要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和很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應通過“專、兼、聘”結合,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來解決。所謂“走出去”,就是學校出臺激勵政策,鼓勵教師進修學習,提高學歷、學位、學識,同時鼓勵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頂崗鍛煉等。“請進來”就是通過吸收行業技術人才到學校任教,或聘用兼職教師、引進客座教授等方式,打造一支技術過硬的教學教師隊伍。
3.3 建立配套完善的實習、實訓基地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實驗實訓基地的建設是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物質基礎。要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必需要依托于實驗室、實訓基地這個演練平臺。為此,學院積極打造優質的校內外實訓基地。首先是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我們配套有各專業技能訓練的實訓場所、儀器與設備設施等,如我們有動物營養、病理藥理、解剖、獸醫等方面先進的化驗、檢測儀器設備,同時還有牛生產、豬生產、禽生產的飼養實戰演練基地,完全可以滿足學生校內課堂的實訓操作演練。我校畜牧獸醫實訓室還獲得了區優質實訓基地的稱號。其次是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我們與區內外多家大型的養雞場、養豬場、養牛場奶簽訂了生產實習協議,為學生的校外實習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校外實訓基地主要是安排學生的生產實習、畢業實習、頂崗實習等。
校內外優質的實訓基地為畜牧獸醫實踐技能體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為培養畜牧獸醫高技能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4、實踐教學體系實施過程中注意問題
在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后,只有把實踐教學體系真正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并落到實處,才能培養出畜牧獸醫專業高技能應用型的人才。為此,必需注意以下二個問題:一是考核必需要嚴格執行,不準走過場、流于形式。二是教學過程中必需認真貫徹教學大綱,執行教學計劃,在保證實踐教學的同時,不能忽視理論知識的學習。離開了理論知識的技撐,實踐教學就會顯行很空洞的,沒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學生的后勁就會不足,今后的發展就沒有空間。我校多年來一直堅持貫切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在辦學的過程中,加大了實踐教學的份量,實踐教學時數與理論教學時數在1:1以上,通過采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等教學模式,為我區乃至區外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畜牧獸醫高技能型人才,這些學生就業的崗位遍及區內外許多大型養殖場。如奶牛養殖方面,區內有名的幾個大型奶牛養殖場中,場里的技術骨干80%以上都是我校畢業生,他們在企業中擔任技術骨干、技術主管、甚至副廠長、廠長、總經理助理、總經理等重要崗位的工作,他們基礎理論扎實,動手能力強,踏實肯干,能吃苦耐勞,深受企業好評。目前我校畜牧獸醫專業的學生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
摘要:作者針對鄉鎮畜牧獸醫隊伍的建設做了一些理論和實踐的探討,包括鄉鎮獸醫存在的問題,并對加強鄉鎮獸醫隊伍的策略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鄉鎮 畜牧獸醫隊伍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國鄉鎮畜牧獸醫隊伍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但是由于鄉鎮地方偏遠、人才匱乏等原因,導致我國鄉鎮畜牧獸醫隊伍并不完善,也并不穩定,存在著很多亟需解決的問題,例如:工作人員缺乏工作積極性,獸醫隊伍沒有一個完整的監督管理體制等等,但是這些都不是主要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鄉鎮獸醫隊伍人員過少,必須要解決,而且迫在眉睫。
1、鄉鎮獸醫存在的問題
1.1技術水平落后
現在的鄉鎮獸醫大多數都是年齡結構偏大,專業知識不高,大都是不是自學成才就是子承父業,而且基本上都是憑借傳統的經驗行醫,根本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專業的培訓和學習,整體專業素質普遍不高,而對于養殖戶遇到的新問題,這些鄉鎮獸醫們僅憑借他們的有限經驗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的需求。隨著畜禽養殖新技術的不斷推廣,養殖業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養殖方式由傳統向現代化轉變,逐步提高了科技含量。現代動物疫情日益復雜化,對獸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這種背景下,鄉鎮獸醫的處境就變得非常危險,逐漸被淘汰。
1.2經濟收入水平下降
鄉鎮獸醫的經濟收入水平由于農村傳統散養戶牲畜存欄量的減少而受到了影響。首先,隨著鄉鎮生活水平的越來越高,傳統的靠養殖生活的時代已經過去,再加之近些年物資的價格一路飆升,靠養殖的話根本掙不了多少錢,從而使得絕大多數的農民放棄了養殖業:其次,隨著科學技術在農村中的廣泛應用,農民種田也逐漸實現了機械化,傳統的牲畜耕種模式逐漸被機械化模式所替代,這樣一來,農民生活中所需的牲畜的地方也就越來越少,因此,這也是牲畜減少的一個原因:再次,鄉鎮實行禁牧政策,導致放牧牲畜的地方有限,如果全都靠在家進行飼養的話,就會加大飼料、人力、物力的投入,并且這樣飼養的牲畜還不愛上膘,因此,產生的經濟效益也不高,導致農民飼養牲畜的積極性大大降低。沒有牲畜,無論獸醫的技術有多高,都沒有施展的機會,也就導致經濟收入水平明顯下降。
1.3不良競爭
鄉鎮獸醫的生存空間受到了畜牧獸醫經營性服務的市場化運作的擠壓,而由于地域和交通的限制,鄉鎮獸醫要擴展服務領域也是有一定的難度。而往往在這種情況下,鄉鎮獸醫為了拉攏生意就會想出各種優惠措施,例如,上門服務、競相壓低藥價、賒欠藥費等,這樣導致鄉村獸醫一年下來確實很忙,欠條一大堆,甚至有些賬根本要不回來,成為壞賬。另外,還有一些人為了減少成本,將目標鎖定在價格便宜的假藥、次藥上,造成獸醫行業的混亂局面和不良競爭出現。
1.4無經濟保障
目前鄉鎮獸醫沒有納入財政供養體系,是自收自支性質,工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都沒有保障,絕大部分鄉鎮獸醫都沒有足夠的資金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將來的養老問題成了他們目前較為擔心的事情。
2、加強鄉鎮獸醫隊伍的策略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人類面臨了又一個新的難題,那就是資源地不斷短缺和環境地不斷惡化,而且市場競爭力也越來越加劇,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前提下,畜牧業的發展變得尤為困難,亟需新技術和人力的支持,因此,加強鄉鎮畜牧獸醫隊伍的建設是勢在必行的。
2.1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
工作環境的好壞是決定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強弱的有效憑證,一個和諧、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可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諧氛圍的營造取決于工作環境和人際關系是否協調,如果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體驗到“家”的感覺,就會有歸屬感,做起事情來也會事半功倍,對于投身畜牧獸醫隊伍的決心也會大大增加,更加有利于攜手并進,完成共同的工作目標。
2.2加大人才培養
工作人員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獸醫隊伍的服務水平,建立一個高素質、高技能、高服務的畜牧獸醫隊伍,是鄉鎮保證畜牧獸醫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人才到什么時候都是第一生產力,鄉鎮獸醫隊伍自然也是離不開人才的參加的,因此,將強化人才作為增加畜牧獸醫隊伍的基本政策是完全可行的,優化隊伍的整體水平,不斷的對獸醫人員進行技術方面的培訓,同時不斷積極探索鄉鎮內有名的獸醫專家、能人異士,為畜牧獸醫隊伍的加大不斷的提供可能性,逐步提升畜牧獸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能力。
2.3建立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
(1)持證行醫。根據本人申請由縣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對符合條件的人員進行審查,審查合格后,經過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然后按照程序辦理鄉鎮獸醫《動物診療許可證》,對動物診療的類型和活動范圍進行核定,然后把相關的工作制度制定出來。(2)協會管理,加強培訓。以縣為單位建立獸醫協會,各鄉鎮成立分會,入會成員必須保證是吸收取得《動物診療許可證》的鄉鎮獸醫,獸醫協會的管理依據行業自律的方式來進行。縣獸醫協會要定期派一部分的人對鄉村獸醫們進行業務員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讓他們能夠及時地掌握新的專業知識,從而提高對新發病和疑難病癥的診斷治療能力。(3)公布聯系方式。對于取得《動物診療許可證》的鄉鎮獸醫的聯系方式向公眾公布,由于農村很難做到每家都會上網,因此,這種方式是最直接的讓群眾的信息暢通,這些工作主要由診療活動范圍內的鄉鎮畜牧獸醫站來完成。(4)履行防疫義務。動物防疫義務主要包括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抑制和疫情報告等,鄉鎮獸醫必須依法履行這些義務,在治療動物疾病用藥時必須開處方。(5)實施誠信監督。在每個鄉鎮獸醫中建立“誠信監督卡”,這主要由鄉鎮畜牧獸醫站來進行,監督記載鄉鎮獸醫在開展診療活動中的工作實績和工作態度,將此作為考核職業道德以及重新辦證審核的重要依據。
2.4對畜牧獸醫隊伍進行分流
所謂的將畜牧獸醫隊伍分流是指將那些通過考核,評定為優秀獸醫員工的身份劃分到鄉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隸屬于事業單位,將其他沒有經過考核的員工作為服務性人員參加服務性工作,明確其在獸醫隊伍中的職責和義務,提高獸醫隊伍的工作積極性。
3、結論
鄉鎮獸醫是我國農村養殖業最基層的技術力量,但是隨著農村現代化的發展,鄉鎮獸醫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生存下來。
畜牧業快速發展,已經成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但科技人員、技術服務人員缺乏,農民的素質還不高等問題,成為制約畜牧業發展的瓶頸,發展畜牧獸醫職業教育成為當前最迫切的任務。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巨大需求相比,畜牧獸醫職業教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畜牧獸醫職業教育體系,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脫節,管理體制落后,辦學模式僵化,產品(畢業學生)不適合市場需求,越來越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職業教育發展的出路在于改革。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落后于經濟建設,也落后于世界水平。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2002年國務院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以來,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職業教育正在走向新的崛起,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但種種原因導致發展中仍存在著問題,職業學校的畜牧獸醫專業依然面臨就業難、升學難、生源減少的困境。要改變這些現狀,必須解決師資水平滯后、教學方式落后、經費投入少、教學設備不足、實習條件差、學生基礎差等問題。
自建校以來,我校的畜牧獸醫專業每年招生1―2個班,累計為我縣培養了一千多名畜牧獸醫人才,有力地促進了我縣養殖事業的蓬勃發展,為培養適應農村的高素質勞動者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但是近幾年,隨著高校擴招,進入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逐漸減少,而且進入職業學校的學生多數成績不理想。與此同時,我校在管理和教學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教學質量不高,造成惡性循環,招生難度加大。發展畜牧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和農業資源優勢,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養牛業、養豬業發展得也非常迅速,實用型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具有廣闊的就業前景。但是,我們的招生量卻出現了退步,這不得不引起我們從事畜牧專業教學的教師深思。如何培養出高素質的畜牧獸醫專業人才,使畜牧獸醫專業得到長足的發展,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下面我就從畜牧獸醫專業自身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辦法入手,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畜牧獸醫專業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專業技能尚不能滿足專業需要。
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學習基本的文化課之外,主要是要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我校的專業課教師雖然都是高等農業院校畜牧獸醫專業畢業,但畢業時間早,專業理論水平已不適應當前畜牧獸醫發展的需要。特別是畢業后大多一直從事專業理論教學,從事專業實踐的少,教學上難以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這就要教師在掌握原有專業理論的基礎上努力學習先進的畜牧獸醫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能,成為既有淵博的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又有很強的實際操作能力的“雙師型”的教師。
(二)教學安排不合理,教學方式落后,重理論輕實踐。
職業學校在課程安排上,文化課、專業理論課和專業實踐課應有適當比例,應側重專業課教學。而目前的教學安排上往往是文化課與專業課對半,甚至于在對口升學的情況下,文化課課時多于專業課。在教學手段上,由于教學條件的限制和教師自身的問題,采用“黑板上種田”的普教模式進行教學,學生很難較直觀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
(三)經費投入不足,教學設備落后,實習條件差。
畜牧獸醫專業是理論性、實踐性、專業性都很強的專業。直觀教具、標本模型、實際操作都非常重要,但由于學校經費投入不足,實驗設備短缺,沒有實習場地,學生難以進行必要的實驗實習等實踐活動,這也是學生不能很好掌握專業技能的原因所在。
(四)注重技能“專才化”。
當前中等專業學校畜牧獸醫實踐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注重技能“專才化”的現象。當今社會及產業需要實踐能力強且具有良好職業素質的復合型、實用型人才,而中等專業學校畜牧獸醫實踐教學往往只注重以行業技能等級證為標準的訓練,這樣的教學就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技能專才化,而忽視了職業素質的培養,學生畢業時,面向社會,雖有證書,但綜合素質和適應性卻相對不合格,很難適應市場的需求。
(五)生源不足,學生文化基礎差。
近幾年來,一方面由于高校擴招,另一方面由于職業學校自身存在的軟硬件不足、就業形勢的嚴峻等問題,職業學校的吸引力降低,學生不愿報考職業學校。而畜牧獸醫專業做為“農”字頭專業,相對來說臟而累,使得許多希望孩子“跳農門”的家長,不愿讓孩子學習本專業。在這種情況下,學校不得不降低門檻,實行免試入學,這樣一些未能進入好一點中學的學生甚至一些初中未畢業的學生進入職業學校。由于文化基礎差,學習難度大,學習效果差,不能很好地掌握專業技能,造成一定的負面社會影響,從而形成招生難度進一步加大,招來的學生基礎更差的惡性循環狀態。
二、改革現狀,提高教學質量
(一)加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培養“雙師型”教師。
“打鐵還得自身硬”。專業課教師必須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過硬的專業技能,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畜牧業發展需要的合格專業人才。為此,學校可有計劃地派遣教師到對口高校深造,學習先進的專業知識,也可定期安排教師到現代化養殖場或獸醫站去學習實踐,學習先進的飼養管理技術和診療技術,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良好的師資隊伍。
(二)改變教學模式,側重技能發展。
組織教學要突出能力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參加對口升學的學生,課程安排上可以適當增加文化課的課時,但總體仍應側重專業課的教學。對于不參加升學,畢業后即從事本專業工作的學生,可實行模塊教學,使學生主攻養殖或獸醫等方向,在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側重專業技能的掌握。在專業課教學中多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書本知識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直觀,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徑地向學生傳遞信息,較好地完成教與學、學與練的全過程,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試驗室建設,組建專業實習基地。
要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僅僅依靠教材是不行的,必須配備較完善的實驗室。為此,學校需要配備標本室、解剖室、疫病診斷室等專業實驗室。為了更好地使學生掌握專業技能,學校需組建實習基地或校企結合,為教師隊伍實踐鍛煉和學生專業實訓、就業搭建一個廣闊的平臺。定期安排學生進行生產實習,使學生在干中學、學中干,邊干邊學邊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了不怕臟、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并培養了 嚴謹務實的求學態度。
總之,中等職業學校畜牧獸醫專業辦學困難問題的核心是師資隊伍薄弱及實訓基地建設不足,故搞好師資隊伍及實訓基地建設,狠抓教學質量成為解決中等職業學校畜牧獸醫專業辦學困境的主要出路。
近年來全國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在教育部的號召下,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學校內涵建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課程改革為切入點,大力加強教育教學質量。在此形勢下,我將自己對本專業的課程改革思考和實踐總結如下。
一、課程改革的總體思路
傳統的普通高等教育以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的學術型、研究型人才為培養目標。高職教育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就業教育,是培養市場上需要的、有一技之長的高素質勞動者或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而不是那些基礎知識扎實但畢業后仍需要進行較長時間的培訓和再教育之后才能勝任工作的人才。課程改革作為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與學的效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課程改革要以學生今后就業職業實踐活動為導向,以職業資格認定為目標,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將職業學習領域與工作領域相統一,加快課程內涵建設,以往那種“三段式”的課程設置,顯然已不適用于現在職業教育。我們的原則是對準崗位設課程,然后分析每個崗位需要哪些課程作為支撐,以此來確定課程的設置。在教學安排上遵照就業職業實踐活動為導向的原則。實踐教學是職業教育的靈魂。
二、具體措施的實施
(一)深入生產一線,圍繞專業建設,積極開展課程改革的調研工作。
1.有針對性地開展調研。專業調研目的是了解專業設置是否符合社會的需求,課程的設置能否滿足專業職業崗位的需要,這些不是學校單方面說了就能算的事情,必須進行市場調研,了解生產一線對人才的需求現狀和崗位要求。
2.在調研的基礎上進行課程教學內容調整。以“必需、實用、夠用”為度。如發現教學過程中有很多的與目前專業崗位需求有偏差的課程內容,應及時進行調整。比如對《動物微生物》中關于免疫章節的內容可適當進行刪減。在《家畜傳染病》課程中應加強人畜共患傳染病的講解力度,對目前常發的動物疫病如口蹄疫、禽流感、炭疽病、布病、結核病等疫病進行重點講解,而對于馬的傳染病可以不講,對目前不發的病如牛瘟、牛肺疫等疾病可以不講或略講,對牛場常用的“四病”普查程序及方法進行規范講解與實地操作。
(二)從內涵建設出發,完善課程體系。
高職課程體系的構建應以職業素質形成和職業能力的培養為主線。現場解決技術問題的能力和必要的相關技能是高職教育課程體系內容的重心所在。所以在高職教育課程體系內容中,不僅技能占有較大比例,而且知識和態度的選擇與安排也常為技能的要求所左右[2]。高職的理論知識方面,應依據應職崗位需要合理確定基礎理論、專業技術與專業知識三者比例,在態度方面,應注重合作精神、創新意識、開拓精神的培養。
1.依照養殖企業對人才培養的能力要求和職業資格標準分析畜牧獸醫專業高職人才知識、能力、素質。根據畜牧企事業單位、養殖場和動物醫院職業崗位工作和職業能力需求,將高職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規格進行準確定位。
2.課程體系構建。根據人才規格要求,以畜牧獸醫專業生產流程主要崗位工作必備的專業技術技能,如畜禽飼養、品種繁育技術技能與獸醫臨床診療技術操作等,并與職業工種考核一體化結合為主線,以實踐性教學為突破口,以生產性實踐教學為主體,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同時根據實踐體系中各項能力對理論知識的要求,按照“必需、夠用”的原則,將主要專業理論教學鑲嵌于實踐教學主線上,并充分重視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注重校企文化融合,雙重熏陶學生。將優秀的校園文化與先進的企業文化結合,培養學生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把學生思想素質教育貫穿于工學融合、在企業中辦學的全過程。
3.課程的教學運行。分析畜牧獸醫專業所對應的畜禽飼養、畜禽繁殖、執業獸醫職業技術崗位能力需要,遵從職業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按照工學融合,在企業中辦學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第一學年學生主要在校內各個實訓室和校外實訓場工讀見習,以專業單項技能學習為主,同時利用校內資源完成相應必需理論課程的學習。第二學年學生選擇一個專業方向進入校外畜牧獸醫實習企業,圍繞畜禽飼養、疫病防治、執業獸醫職業技術等崗位協崗鍛煉。注重學生專業綜合技術能力培養,實現二個輪回的崗位循環。理論與實踐教學交融在一起,按照工作過程技術環節和生產任務要求,通過以師帶徒、現場指導、企業培訓等教學方式組織學生完成相應技術模塊理論的學習。第三學年學生在企業定崗并進行頂崗實習。
(三)工學結合核心課程改革
1.課程內容改革。根據市場調研結果,及時調整課程內容,總體要求理論以“必需、實用、夠用”為度[3]。理論知識要緊密結合實際進行。按照多元整合型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課程內容的多元整合中“知識、技能、態度”三要素中各個成分的多重、多種綜合,選擇有價值的重要內容,理論與實踐并舉,把職業道德教育融入課程教學,明確與能力培養相對應的課程地位性質任務,注重課程內容銜接,架構綜合化、階段化、柔性化、個性化相結合的課程結構,采用項目課程開發方法實施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手段改革。
2?郾課程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教學方法是課程教學實施的工作方法,常規的教學方法是以講授為主,又稱為“填鴨式”教學法,往往是“教師一支粉筆講到底”。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進行集中授課,但有嚴重的缺點,僅是教師單方面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能有效得到檢驗。為此,我提倡進行“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如:(1)互動式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引導,適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2)案例教學和模擬教學。如在講《動物普通病》時,教師可給定一個病例,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診斷、開寫處方、用藥治療,然后組織全體學生進行研討。(3)采用現場教學法。現場教學是將課堂搬到牛場、羊場、動物醫院等地方,充分利用真實的教學場景、實物給學生進行講解,直觀可信。(4)采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如多媒體課件、電化教學、掛圖講解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摘 要: 在中專校畜牧專業教育教學工作中,校外實訓教學活動是整個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強化專業教學理論聯系實際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當前培養綜合性實用人才的有效舉措。實訓教學成效對于提高教學質量與學社工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學生未來就業競爭能力的提高意義重大,應當引起教師足夠的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落實強化。
關鍵詞: 中等專業學校 畜牧專業 校外實訓
在中專校教學工作中,對于學生的教育培養應當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職場競爭能力為中心,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的專業知識教育,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予以強化鞏固和有效掌握,如果缺少校外實訓的有效培養,學生就很難實現全面發展。在當前各學校校內實訓規模與條件存在不足的前提下,開展校外實訓工作成為了重要的研究課題。我多年從事畜牧專業校外實訓工作,積累了充足的經驗,本文將做簡要論述。
一、創新教學理念,統籌安排校外實訓活動
(一)目標定位準確。中等專業學校畜牧專業培養的學生,主要就業崗位是農村基層一線相關崗位,如規模養殖場、獸醫門診、動物飼料銷售企業,等等。在校外實訓工作安排中,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的這些方面特點進行針對性考慮,將校外實訓的培養內容設定在動物防疫、動物疾病防治和獸醫藥銷售等領域的實踐技能方面,在選擇校外實訓單位與對象時便于緊密聯系。
(二)時間安排合理。在畜牧專業學生的校外實訓時間分布上,以三年制為例,一般情況下,可以將校外實訓活動安排在最后一學年進行,可在第五學期設置4周左右的實訓時間,結合學生的專業與技能狀況進行能力鞏固性訓練,在第六學期直接與用人單位聯系,進入到單位進行崗位實習,提前熟悉工作,進入狀態。此外,在前四學期的時間里,教師還可以采取分散方式安排學生就近實訓。
(三)實現資源互補。在前四學期的實訓中,教師可以采取化整為零的方式,穿插進行,與周圍的農技中心、養殖場和銷售企業聯系,季節性忙碌的時候,分批安排學生進行校外實訓,一方面可以幫助這些單位彌補技術力量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實訓機會。
二、充分開展準備,全面落實各項前期工作
(一)合理選擇實訓時間地點。為了保證實訓成效,在實訓的時間與地點選擇方面要仔細考慮,在前四學期的實訓時間安排上,應當以春秋季節為主,因為在這兩個季節,相對屬于繁忙的時段,實訓內容較為豐富,同時也受實訓單位歡迎,增加幫手,地點應當以學校附近為主,側重于在教師的指導下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在第五學期的綜合性實訓中,時間應當以實訓單位方便為宜,地點盡量距離學校近一點,最后一學期的頂崗實訓則結合學生的就業期望直接工作,時間、地點為次要因素。
(二)精心編寫實訓指導材料。在實訓時間與地點確定之后,教師還要與實訓單位進行研究,共同制定實訓的教學目標、措施,以及實施計劃,保證整個實訓活動有序進行,同時提高實訓教學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結合實訓單位實際情況,編寫簡練的實訓指導材料,為學生實訓活動提供必要幫助。
(三)全程跟蹤對接實訓單位。為了保證實訓活動的順利進行,教師還要及時與實訓單位對接,保持經常性的聯系,協調處理突發狀況,確保整個實訓活動能夠如期有效開展。
三、強化綜合保障,確保實訓活動有效進行
(一)注重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校外實訓基地是彌補校內實訓基地建設不足的有效載體,采取多元化建設校外實訓基地的方式,能夠為職業教育拓展廣泛的生存空間,提高學生綜合培養能力,同時能夠進一步密切學校與用人單位的聯系,為打造人才輸出的綠色通道奠定基礎。學校可從三個方面強化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首先,可以建立校企技術指導合作關系,利用學校在畜牧生產方面的技術優勢,以有償服務或者技術入股的方式,密切相互之間的聯系,為學生校外實訓提供良好平臺;其次,學校可以借助用人單位的需求建立實訓基地,為用人單位提供崗前實訓考察,既讓學生有了全面的實訓崗位,又為下一步就業奠定了基礎;最后,學校還可以與周邊的和專業相關單位建立良好互助關系,在業務繁忙時間段提供短時間實訓,互助共贏。
(二)注重校外實訓培訓動員。學生在對待校外實訓的態度方面具有較大的差異性,有的學生是帶著學習技術、鍛煉能力的目標開展校外實訓的,也有的學生是帶著散心、放松的心態參加校外實訓活動的。對于學生的不同心態,教師應當開展有效的培訓動員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首先,讓學生明白,校外實訓活動是教學中的一個必需環節,能夠將大家的理論知識有效運用于實踐之中,增強自身能力。因此,參加校外實訓活動既是教學的安排,又是自身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其次,要教育學生珍惜學校為大家創造的來之不易的機會,應當在有限的時間里進行認真學習實踐,提高學習成效,增強自身的專業技能訓練,為將來的就業奠定良好基礎。
(三)注重校外實訓管理考核。每一位帶隊老師都要向學生再三闡明組織性與紀律性問題,要求學生既要遵守學校制定的實訓工作規章制度,又要嚴格遵守實訓單位的規章制度,不僅要認真做好實訓,而且要為實訓單位留下良好印象。同時,教師要強化對學生的考勤管理、生活管理、業務評估,為學生的實訓綜合考核搜集素材,為實訓活動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
四、開展總結點評,促進專題科研成果形成
(一)強化學生實訓成效點評。在學生開展校外實訓的過程中,一方面教師要結合學校的實訓工作要求,對學生進行成效點評活動,讓學生及時彌補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聯合實訓單位技術人員對學生的實訓活動進行綜合點評,提升實訓成效。
(二)強化重點難點問題研究。面對實訓工作中出現的各種矛盾與問題,教師應當選準突破口,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活動,站在學校、學生和用人單位等不同的角度開展分析研究活動,充分整合資源,創新思維,尋求突破的途徑。
(三)強化科研論文研究撰寫。在充分調研與實踐的基礎上,教師應當積極搜集素材,做好記錄與整理,篩選實訓中的良好經驗,分析存在不足,分別開展分析與研究,通過科研論文的形式來展示成果,為校外實訓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提供指導。
綜上所述,在畜牧專業校外實訓工作中,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應當高度重視,科學組織,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營造良好條件,促進學生提高綜合素質,提高未來就業競爭力。
【摘要】以畜牧獸醫專業為試點,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確定“企業、學院、學生、教師共贏”的產學研實踐教學原則,以“三圍繞”開展產學研實踐教學工作,以“五提高”為目標,實現產學結合實踐教學效果,形成生產、教學并舉,服務、培訓、就業一體化的產學實踐教學模式。
【關鍵詞】畜牧獸醫 產學結合 實踐教學
1.設計產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人才培養方案和模塊教學大綱。
1.1 市場調研。為了設計好畜牧獸醫專業產學研實踐教學方案,共走訪了哈爾濱周邊36個養殖企業,問卷調查了27名校友和145名畢業生。調查的結果表明,若使產學結合實踐教學方案設計科學而又符合實際,必須遵循企業、學院、學生、教師“四贏”的原則。只要這“四贏”關系能和諧共存,就能將產學結合實踐教學長期友好地開展下去。
1.2 設計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確定產學合作內容。根據畜牧業崗位群分布、教育對象、學生就業趨向,本著以能力為教學中心,態度、知識和技能并重的宗旨。在院企專業建設委員會的反復研討下,確定了畜牧獸醫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模塊教學大綱。這套教學文件體現了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資源“五俱全”的實踐教學風格。展示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教學場所與教學內容、教學情境與教學時間、專業教育與素質教育、頂崗實訓與學生就業“五結合”的實踐教學特色,形成了生產、教學、科研并舉,服務、培訓、就業一體化的產學研實踐教學模式。
1.3 確定產學結合實踐教學內容。
1.3.1 篩選課堂搬到企業的教學內容。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設計了與產學研實踐教學相關的11個專業模塊(每個專業模塊又分一級單元、二級單元和三級單元若干個)。我們從中篩選出實踐性強、技術難度大、凸顯本專業特點的養牛與牛病防治,養豬與豬病防治,養禽與禽病防治3個教學模塊作為產學研實踐教學的主要內容,并將這3大模塊的教學場所搬到企業中去。
1.3.2 篩選教師與企業的科研項目。高職學院與企業有產學結合合作關系,學院必須篩選科研能力強、專業技術好的老師到企業中去與企業共同進行技術改造、技術攻關和應用技術研究。
1.3.3 確立緊密的校企合作關系。建立由行業主管部門、學校和企業的領導專家組成的董事會,統籌協調產學研合作教育的重大事宜,共同審議學校的辦學方向、發展規模、專業建設、招生與就業等重大辦學決策問題,并通過產學研合作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必要的實訓場地、辦學經費和設備保障。學院與企業簽訂產學合作協議、實訓基地協議、就業基地協議和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協議。還可以簽訂教師在企業中進行技術指標承包的獎罰條款。
2.遵循“四贏”原則,推動產學研實踐教學工作。在“互利互惠”的市場經濟運行規則下,我們擬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企業、學院、學生、教師在產、學、研實踐教學過程中最大化地達到“四贏”:
2.1 企業贏。企業利用高素質的學生作為生產一線的技術勞動者,不僅可以節省部分勞動力支出,還可以考核學生的理論與實踐水平、思想素質,為企業選拔人才提供參考;專業教師到企業中來,可提供部分技術服務和技術培訓;企業高級管理者走進學校從事部分教學任務的同時,也將企業的文化和經營理念帶入學校,從而提高企業的知名度。
2.2 學院贏。利用企業的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學院可節省教育開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學院辦學的知名度;提高教師的實踐水平、科研水平和課改水平;實習與就業相結合,使校企的產學研合作為學生就業的一種渠道。
2.3 學生贏。學生技能提高,減少了畢業后到企業工作的“后熟期”,同時也相對地減少了家庭經濟負擔,預計學生半年實踐教學可以節省經濟支出約3000元/人(補助費200元/月?人;伙食費300元/月?人)。
2.4 教師贏。教師可提高實踐能力,使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為生產力,在提高了在業界中的影響的同時,還可增加個人的收入。
3.以“三圍繞”為中心開展產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
3.1 圍繞生產程序,開展產學研教學活動。遵循企業生產計劃,按企業的生產程序和學校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模塊;按企業的生產時間安排師生從事生產活動并適當地開展專業技能訓練;按企業提出的技術問題進行技術研發與技術改造;按企業的考核要求規范學生的組織紀律和勞動操作規程。
3.2 圍繞教學內容,互聘實踐指導教師。學校需要聘請企業中有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承擔學生的實踐指導教師、專業指導委員會專家。企業也需要聘請學院的實踐教師作為企業中的技術骨干,開展技術改造、培訓學員和服務咨詢等工作。
3.3 圍繞生產技術環節,采用不同的理論與實踐教學方法。
3.3.1 實踐教學“五步”程序法。實踐教學“五步”程序法為:教師演示――學生模擬訓練――教師指導――學生反復實踐――技能考核或比賽等五步教學過程。
3.3.2 理論教學“五步”程序法。在企業中進行理論教學是對已實踐的技能進行知識和原理上的認識過程。采取的理論教學“五步”程序法:學生實踐總結法――教師提問法――學生討論法――教師點評法――知識評估法。
3.3.3 減少生產損耗的“五種”技能訓練法。為了減少實訓過程中的生產損耗,采取觀察判斷法、口令訓練法、模擬模仿法,讓學生遵守在減少生產損耗的情況下強化技能訓練,達到實踐教學的原則。
3.3.4 強化理論知識的“四種”記憶方法。在企業教學中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在理論講座與實踐訓練之后,還要利用卡片強化記憶法、知識歸納提煉法、問題雙方辯論法、師生授課換位法和課后成績評估法來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強度,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4.以“五提高”為目標,實現產學結合實踐教學效果。
4.1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學生通過在產學研實踐教學基地學習與鍛煉,可以提升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協作能力、與人溝通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對企業的忠誠,從而全面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4.2 提高教師教研能力。
4.2.1 提高了教師靈活地安排實踐教學時間和教學場所的能力,使有限實踐時間得到充分地利用。
4.2.2 增強了實踐教師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的意識,利用企業、學校及企業的技術服務對象的各種資源來完成教學與科研工作。
4.2.3 更新了教師的專業理念。提高了教師企業文化意識,提升了教師解決生產技術與難題的能力。
4.3 提高專業教學改革的引領作用。對探索與研究新的教學模式起到推動作用;對傳授新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起到促進作用;對研究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考核方法起到引導作用;對課程體系的改革起到培訓作用。
4.4 提高校企資源共享的水平。人力資源共享,教學場所、教學設備共享,專業資料共享,科研條件共享,使校企資源得到發揮與挖掘。
4.5 提高校企雙方的社會效益。雙方在合作與宣傳的過程中提高了知名度;企業通過學校的參與可提高科技含量和生產員工的全員素質;學校通過參與企業生產實踐可提高師資隊伍的業務水平和學生的就業渠道。使學校成為企業首選畢業生的人才庫,企業成為培養畢業生首選的工作場所。
5.形成生產、教學、科研并舉,服務、培訓、就業一體化的產學研實踐教學模式。圍繞教學、生產、科研相結合的實踐過程,依據技術服務、在崗培訓和學生就業的實踐嘗試,可以探討如下教學模式:
5.1 形成理論與實踐零距離的教學模式。把人才培養方案中的主干模塊的課堂教學搬到企業現場進行,形成先實踐后理論,技能融合知識的理論與實踐零距離的教學模式。
5.2 企業、學院、學生、教師共同經營的實踐教學模式。通過企業與學院代表簽訂技術指標承包協議書和生產效益承包協議書,教師帶領學生以某一個畜舍的單元進行技術指標或生產效益承包。通過技術攻關、科學研究和共同經營來實現“四贏”效果。
5.3 互利互聘式實踐教學模式。通過教師服務企業客戶、培訓企業員工,為企業進行技術指導等方式成為企業的顧問。企業中的技術人員通過為學生進行理論授課、技能訓練、科研指導,參與學院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的制訂等方式成為學院的兼職教師,從而增加了學院“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比例,提高實踐教學效果,推動教學改革進程。
5.4 學生實訓與就業一體化模式。通過學生在企業中進行實踐教學,企業可以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專業技能,與表現優良的學生簽訂就業協議。學生也可以考查企業的文化理念、企業領導人的胸懷和魄力、企業的發展前景和專業技術實力作為自己就業選擇的依據。如果符合自己的就業目標就與被選擇的企業簽訂就業協議。
[摘要] 筆者通過對本區域內畜牧行業企業認真調研,與同行、同事深入教學研討,借鑒兄弟院校教材開發經驗,結合自己的高職教學經驗,認為基于生產過程的項目化教材開發應考慮下述幾個方面:①課程體系的構建是教材開發的前提;②課程標準是教材開發的依據;③生產過程分析是教材開發的關鍵。
[關鍵詞] 課程體系項目化教材教學情境
近10年的發展,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不僅在數量上擴大了數倍,而且在教學平臺建設、專業設置改革、課程模式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的進展與成果。教材是課程建設中一個微觀的、操作層面的問題,但卻反映了課程建設深層次的矛盾,傳統的畜牧獸醫專業高職教材已不能適應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更滿足不了基于生產過程開發的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實施的要求。基于生產過程開發的項目課程教材能有效克服人才“培養”與“使用”脫節的現象,更符合高職教育規律,符合服務于區域畜牧業經濟的專業培養方向。筆者通過對本區域內畜牧行業企業認真調研,與同事、同行深入教學研討,借鑒兄弟院校教材開發教學經驗,結合自己的高職教學經驗,認為基于生產過程的項目化教材開發應考慮下述幾個方面:①課程體系的構建是教材開發的前提;②課程標準是教材開發的依據;③生產過程分析是教材開發的關鍵。
一、課程體系的構建是教材開發的前提
1.根據本行業調研構建課程體系
筆者通過對本地區畜牧業的工作領域及其工作崗位調研與分析,明確了各個工作領域及完成崗位工作任務對專業人才的技能要求主要有六個方面:家禽生產技能、禽病防治技能、牛生產技能、牛病防治技能、豬生產技能、豬病防治技能。綜合六大技能,構成了工作崗位兩大專業核心能力:動物生產能力、動物疫病防治能力。按照工作崗位能力培養、職業資格證書獲取和后續課程開設的要求,將畜牧獸醫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為:4門專業平臺課程,3門專業核心課程和3門專業支撐課程(見表1)
2.依據課程體系配套教學資源
按照重新構建課程體系,配套相應的教學資源,如教學計劃和課程標準的擬定、校內外實訓基地和實訓室的建設、教材和教學課件的開發、授課計劃和教案的撰寫等。其中與重構的課程體系配套的基于生產過程的項目化教材開發是配套教學資源的重點與難點工作內容之一。
傳統的高職教材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①符合高職教育特色的教材缺乏;②教材編寫的依據不充分;③教材內容不能很好體現本區域畜牧業經濟發展特點,更新慢,不能及時反映畜牧業新技術、新方法、新理論、新材料;④教材缺乏對職業氛圍構建的要求。
二、課程標準是教材開發的依據
課程標準規定了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組織等課程要素,提出了教學建議和課程評價。是編選教材、組織教學、課程評價與考核等課程建設的基本依據。是加強課程建設,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課程標準一般由本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相關行業專家、課程專家和骨干教師,通過對課程所包含的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進行深入分析,參照課程教學目標、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的相關要求、學生的基本素質等,遵循系統性、發展性和實用性原則編寫的。因此,在開發教材時,要根據課程標確定教材內容,把握教材的深度與廣度。
三、生產過程分析是教材開發的關鍵
1.依據工作崗位確定教材項目
深入規模化、標準化畜牧行業企業調查,了解企業崗位設置,各個崗位應完成的工作任務以及完成各種工作任務所必須的專業技能。通過對各個企業崗位設置分析,確定畜牧行業企業所必須的生產崗位設置,將這些崗位整合成教材體系的教學項目。例如,筆者通過對本區域內養禽行業企業調查,通過這些企業生產崗位設置情況分析,確定了養禽行業必須的崗位設置,并整合成教學項目見表2。
2.將工作任務整合成學習任務
參照工作任務確定學習任務就是將工作任務整合成學習任務。由工作任務到學習任務必須經過整合過程,在進行任務整合時必須充分考慮如下幾個方面。(1)必須明確完成工作任務所必需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2)必須結合國家畜牧獸醫行業職業標準;(3)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以專業技能培訓為重點等職業教育規律,(4)注意學生獲取職業資格證書所必備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
3.按照工作過程設計教學情境
通過對完成工作任務的工作過程分析,一般認為完整的工作過程由明確任務(獲取信息)、制定計劃、做出決定、實施計劃、檢查控制和評定反饋等6個步驟完成。按照完成工作任務的工作過程,將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情境設計成任務分析、獲取信息、制定計劃、實施操作、檢查評定和復習考核等6個步驟。為了便于在教學中進入設計的教學情境,在編寫教材時,根據設計的教學情境設置每個學習任務的欄目。筆者認為教材中的每個學習任務應設計任務分析、相關知識、制定計劃、實施操作、檢查評定和復習考核6個欄目比較適宜。
2010年是實施畜牧業加快發展三年攻堅戰的第二年,也是推動畜牧業加快發展三年上新臺階的關鍵年。年初以來,輝南縣畜牧獸醫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肉雞、生豬、肉牛等重點產業,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舉措,以農民增收為目的,推進牧業標準化規模經營,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養殖效益,畜牧業生產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切實完成了全縣畜牧業三年攻堅戰“兩年大見效”的預期目標。
2010年,全縣家禽可發展2750萬只,同比增長3.7%,完成全年任務2700萬只的102%;生豬可發展35.5萬頭,同比增長6.6%,完成全年任務35萬頭的101%;肉牛可發展34.8萬頭,同比增長6.7%,完成全年任務34.5萬頭的101%。肉類產量可達7.9萬噸,禽蛋產量可達1.31萬噸,同比可分別增長5%、7 %。畜禽養殖業產值可達10.53億元,農民人均牧業收入可達2010元。
在規模養殖方面,輝南縣畜牧獸醫局不斷加強畜禽良種、飼料供給、動物防疫、養殖環境等基礎服務工作,改善牧業生產環境,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在項目建設方面,吉林國原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應用細胞培養技術生產動物疫苗項目目前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一期工程處于收尾,預計年底可接受驗收;吉林康大兔業有限公司實驗動物廠項目已經完成了12棟兔舍鋼結構建設,已投入使用。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吉林卓越公司進一步完善產品結構,拓寬產品市場。研發了小康牌畜禽系列飼料、卓越牌雞肉分割產品和卓別林系列雞肉精深加工產品品牌,產品已經銷往國內30多個大中城市,并順利進入了香港地區和亞美尼亞、格魯吉亞、阿爾巴尼亞等東歐國家。
在防疫、檢疫、監督方面,截止目前,全縣沒有動物疫情發生,屠宰檢疫率達100%,處理各類違法案件36起。
在畜牧、飼料、畜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畜禽繁殖改良工作扎實推進。全縣已經對200名畜禽繁殖員的陽光工程培訓, 全縣青貯玉米種植面積達到5.3萬畝,播種優質專用飼草0.82萬畝,加工調制秸稈飼料15.3萬噸。對7家飼料生產企業、57家飼料經銷點、115家規模養殖戶進行專項檢查,查扣過期飼料120公斤,全部進行了銷毀。共監管獸藥經營戶80戶,責令整改15戶。
2011全縣牧業發展將依托全縣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用工業化思維、市場化理念謀劃現代牧業經濟發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政策性支持為手段,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為目標,加快生產方式轉變,加強良種化繁育體系建設,強化動物衛生安全,做強畜產品精深加工,全力推進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加速擴能升級,建設畜牧業大縣,推進全縣牧業經濟再上新的臺階。生豬發展到38.2萬頭,肉牛發展到37萬頭,家禽發展到2800萬只。肉類產量達到8萬噸,禽蛋產量達到1.44萬噸。全縣畜禽養殖業產值達到12.8億元,農民人均牧業收入達到2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