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4 10:30: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環境藝術論文范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室內陳設藝術概況
室內陳設藝術是設計師通過對管線和色彩等諸多因素進行分析和構思,布置出來的一種景觀效果,是環境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陳設品原來只是環境藝術中處于附屬地位的物件,但隨著社會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它在環境設計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比重越來越大,成為體現環境設計品位的重要標志。陳設藝術品不僅要與環境融為一體,又不能被周邊環境壓制,且藝術陳設品的大小、形式和位置都需與整個環境取得良好的比例關系,才能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從1877年室內設計作為一個行業出現在國際上到1930年美國正式成立室內學科,室內陳設藝術經歷了從誕生到成熟的偉大歷程。許多案例證明室內陳設藝術設計具有很好的發展潛力。只要有室內設計就會有陳設設計,只是表現形式不一樣。在當今社會,無論什么樣的建筑形式,陳設品或多或少的根據不同的室內風格設計出現在室內環境中。
二、室內陳設品存在的問題
陳設藝術在室內環境中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即,室內設計普遍只關注對空間的規劃及界面的處理,幾乎沒有或只是很少的把陳設藝術放進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范疇內,造成重室內裝飾裝修,輕陳設設計的現象發生。沒有經過設計師嚴密精細的設計,隨意擺放陳設品,會破壞整個室內環境的視覺效果,使室內設計空間、界面、風格失調,讓原本較好的室內設計失去原有的效果。室內設計的三大元素為:室內空間設計、室內裝修設計、室內陳設設計。室內空間設計作為室內設計的第一要素,主要包括對室內空間形態尺度設計和對室內空間格局、大小、比例進行物理改造,來滿足人們對空間的使用功能需要;室內裝飾裝修是對改造后的空間環境進行美化和修飾的一種設計,如將原始建筑結構、電路、水管、煤氣管等裸露在外的東西進行掩蓋,在空間設計前提下,對空間的形態、裝飾的塑造。陳設設計,又稱為軟裝飾,是除去建筑塑造之外的其他,包括家具、植物、燈具、布藝、綠色植物等搭配,用來體現不同的室內空間風格。
三、陳設藝術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室內設計是確定了建筑主體后,根據建筑性質,功能等要求對空間進行再次深入設計與界面裝修設計,而后利用一系列藝術陳設品創造出二次空間,創造一個特定個性的完美空間,所以要處理好室內環境設計和室內陳設設計之間的關系,使室內環境設計更加完美。
(一)加強體現室內空間的個性,賦予空間價值一般來說,空間應達到舒適美觀的效果,特殊的空間需要其具有一定的內涵。因此,室內環境中的陳設物品、裝飾物要符合室內設計的風格,與室內的空間環境融為一體,這樣才能增強室內設計風格,烘托室內空間環境的整體意境。在對室內環境的陳設進行設計時,可以讓陳設物、裝飾品的風格與室內風格有少量的不同,利用對比的設計手法使視覺具有一定的沖擊性,若能夠運用好這一對比關系,定能打造一個新穎、奇特的空間環境,出奇制勝。這就需要在進行陳設設計時注意兩點:一是控制與整體空間設計風格迥異的陳設物數量,采用極少數、起點綴作用就好,不宜過多;二是控制部分體積、面積,使風格不同的陳設物只占整體設計的小部分,并保證它能處于大面積設計風格的控制范圍內,使之協調、統一。
(二)強調室內環境與陳設的整體化藝術體現室內環境設計的功能性和裝飾性需求,突出其風格,需把握空間、造型、管線、色彩間的虛實、襯托關系,協調家具、家用電器、器皿、裝飾物間的關系,利用空間對陳設品創造出明顯的層次變化,如在室內環境中占大比重且構成室內環境的重要部件家具。家具分為實用性家具與觀賞性家具兩種,實用性家具包括:坐臥性家具與儲存性家具,沙發、柜子、床等;觀賞性家具包括屏風、陳設架等。家具不僅實用性強還能用來分割、組織空間,形成特定的風格。比如中式風格,用博古架與屏風來分割前廳和客廳的空間,滿足了功能性需要求也起到了裝飾作用,體現了中式的裝修風格,因此,在做陳設設計時,首先是滿足人對它的使用需求,再是滿足對它的裝飾需求,按形式美的原則考慮家具的尺寸、比例、色彩、質地和裝飾效果等,以達到突顯整體設計風格和室內環境總體統一的設計要求。
(三)強化地域性空間環境、體現個性化設計不同的國家與民族間由于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生存環境背景,產生不同的地域特色,裝飾手法、風格也不一樣。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如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和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兩種文化風格迥異,個性鮮明。中國文化秉承回歸自然、天人合一的傳統,講究對稱、端莊、溫文儒雅的文化藝術,在陳設設計中有極高的審美品質。室內設計中多采用字畫、屏風等民族文化鮮明的物品進行設計,較多使用樸素的木質、有流光感的金屬、沉重且具有靈性的石頭等材料,加上富貴華麗的施工工藝,展現其獨特的風格,完美和諧;而西方人崇尚自然、伸張個性的文化,在設計裝飾物是更注重寫實性的描繪與自然化的塑造,如壁畫、壁紙、壁爐、吊扇、紗簾、歐式立柱、浮雕物等,構成了獨特的西方裝飾風格。因此室內陳設設計可以通過具有裝飾性陳設品本身,感受室內環境空間文化一精神性因素的存在,感受不同的設計手法和藝術風格,體現地域性和具有民族特色的風土人情。
(四)柔化空間、調節環境色彩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城市里高樓林立,大多采用的都是玻璃幕墻和光滑的金屬材料等,但是這種結構空間過于冷漠、壓抑,這時人們對悠閑的自然界有了強烈的追求和欲望,把植物、紡織物、家具等陳設物融入其中,使鋼筋混凝土建筑室內環境充滿了活力,顯得親切,柔和。人們在觀察室內環境的色彩時,會很自然地把目光放在面積占有率最大的色彩身上,所以陳設物的主體色彩由室內的整體環境決定。家庭的室內陳設布置受到室內面積、建筑程度、人口等許多問題影響,有一定的局限性。家庭室內的陳設布置應從一個家庭的實際居住情況來決定,合理擺放生活必備設施的同時還要留有一定的活動空間。為了使家庭室內居住環境舒適,布置美觀、統一,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滿足室內環境的功能需求,舒適、實用。室內陳設設計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能夠滿足家庭成員的生活需求,需要從居住和休息區域、做飯與就餐、存放衣物、室內擺設、學習和休閑娛樂、會客等區域體現,首先需要創造出一個舒適實用的室內環境,保證居住與休息的功能需求。因此,室內布置需要具有合理性和適用性。
2.布局完整統一,風格協調一致。陳設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室內陳設與整個室內環境相匹配。布局的主要風格需要根據居室的客觀條件和房主的主觀因素,如房主的性格、愛好、職業、興趣等來決定,圍繞這些因素,對室內的裝飾物、陳設品、設材的搭配、裝飾手法作出合理化的安排。因此,室內陳設設計雖追求基調一致,但是室內布置因人而異,風格千變萬化。
3.器物疏密有致,裝飾效果合理。做為家庭室內的主要器物家具,它其實占據了不少活動空間,所以需合理安排它的擺放位置,使所有的陳設品能夠均衡、疏密有致。在布置上需有對比、層次分明、切記不可堆積在一起,沒有空間感。室內裝飾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生活質量、精神享受與審美要求,在一定的物質條件下,裝飾陳設不必追求高貴、豪華,應該樸素大方、舒適美觀。
4.色調統一,可有少許對比變化。能最快反映出一個室內陳設基調的就是室內的整體色調,所以陳設品的色彩,要與室內的整體色彩保持一致。可相應的做出些許變化,點綴一點小物件,增強藝術效果,但是要以色調統一為主,變化為輔。
陳設品作為最好的敘述語言,在空間設計中向人們傳達一種生活方式、地域形態、民族氣質,作為室內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室內環境中起到舉足輕重的效果。傳統的硬裝潮流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現代室內陳設設計生活方式的塑造成為現代家庭的重點,專業的軟裝設計師行業日益為人們所重視,室內陳設藝術的發展令人充滿期待。
作者:王沛
一、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回歸
近年來,境外建筑逐漸參與到國內建筑設計之中,境外建筑的設計方案具有較高的國際水準,不僅能拓寬國內設計師的思路,還能激發國內設計師的自尊心。當今時代,我國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一些國內設計師精心鉆研中國現代建筑史,期望從十大建筑到后現代主義建筑中尋覓到典型的中國特色建筑。具有代表性的優秀建筑必須反映中國文化特色和民族風格,揭示了由境外建筑向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回歸的必然性。
二、現代環境藝術呈現的文化性、地域性和民族性
人們以往對“現代”標志的各類事物具有空前的熱情,并且以此為驕傲。轉瞬間,中國傳統文化遭受了重大的沖擊,西方的技能、知識、審美方式、處世之道風靡全球,占據著重要的統治地位,這種不可或缺性致使政治、經濟、文化的趨同性越來越嚴重。全球化使民族不同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弱小國家的文化淹沒在現代化的浪潮中,最終消失殆盡。這是一種異變的文化傳承,民族特色文化不應該被新事物所取代,而應完美融合于新事物之中,實現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將本土特色文化發揚光大。現代化為民族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提供了自我發現和認證的新途徑。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道路上,民族面臨著無限的壓力,覺醒似乎成為重塑民族特色的一條捷徑。因此,在現代化進程中,民族文化特色攜手本土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和宗教席卷而來,在世界之林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人們逐漸認識到本土文化的魅力和傳統文化的獨特性,開始有意識地發展地域文化,執著追求區域特征、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越具有本土文化氣息,越能激發人們的興趣,才能逐漸推廣到世界各地,得到人們普遍接受和認可。目前,我國環境藝術設計領域較為混亂,非常有必要重新提出本土化和地域化設計方案。環境藝術設計的文化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樹立中國本土化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自信心中國設計師經過時間的洗禮,積累環境藝術設計經驗,在成長中不斷進行自我反思,期望能夠經過鳳凰涅磐獲得新生。設計師領悟到“現代化”并非是以“拿來主義”對西方所有模式的全盤接收,而應該自主選擇后工業社會,為本國挑選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自我發現和認證的新道路。正如柯里亞所說,如果現代主義建筑在印度傳統建筑基礎上發展起來,那么它就不會是今天的模樣,而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因此,國內設計師必須正視本國實情,深入挖掘特色本土文化,對國家和民族文化充滿自信心,避免盲目地崇拜、模仿西方環境藝術設計模式。
(二)分析比較世界各地文化兵書上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國內設計師只有對本國文化特色和外國文化特色都了如指掌、成竹在胸,才能真正博采眾長、取長補短、融會貫通,實現本土特色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和推廣,使本國經典傳統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
(三)增強對傳統文化的深入研究面對“現代化”的沖擊,設計師應該堅守本國傳統文化,廣泛吸納外來先進文化精髓,擺脫僵化的思維模式,立足國內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大膽追求創新型環境藝術設計模式,廣泛吸收各國文化精華。一些環境藝術設計師胸無點墨,未能體會到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缺乏對民族特色文化的深入研究,因而在設計時困難重重,不會產生通透之感,進而導致設計時出現傾向。
(四)對環境藝術設計進行創新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環境藝術設計也應與時俱進。設計師應該創造性地繼承發揚本國特色文化事業,挖掘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力,才能走在時代前沿,設計出既符合本國國情、滿足人們需求,又能與世界接軌、發揚傳統文化特色的環境藝術設計作品。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設計師肩負著為環境藝術空間創造文化價值的重任,需要考慮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體現本土民族文化特色、展示風俗習慣和地方特征。在現代社會中,環境藝術設計師可以通過直接實踐或間接學習來獲取國內外設計經驗,避免了許多彎路,能夠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創作方法,盡早設計出富有民族特色的環境藝術設計作品,將我國環境藝術設計發揚光大。
三、傳統文化要素在現代環境藝術中的地位
環境藝術設計作品是人們審美習慣的直接反映,時代、地域、民族、年齡、社會地位和文化修養等諸多因素都能反映出不同的審美習慣和審美需求,在迥異的審美習慣背后,蘊含著對傳統文化始終如一的青睞和追求。遺憾的是,現代化思潮的瘋狂沖擊動搖了人們對民族特色和傳統文化的堅守,發酵出一些似是而非、淺薄空泛、不求甚解的環境藝術設計作品。一部分作品照搬照抄西方模式,一部分作品嚴格遵循古法,還有一部分作品采用形式主義把本土“符號”強加于環境藝術設計之中。總體看來,這些藝術創作可以概括為矯揉造作、簡陋粗糙、空間混亂、附庸風雅、理念不清,完全背離了環境藝術設計的初衷。民族文化深深植根于每個人的腦海里,根深蒂固、揮之不去,時代的更迭和風雨的的沖刷無法抹平傳統文化的印記,地域風俗反而會隨著歷史的沉積而歷久彌新。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文化并非一成不變、固步自封,而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革新,呈現出多元化的風貌。傳統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展現出多樣化的形象,但無論形式上怎樣變化,民族特色始終居于主導地位,是新興事物的靈魂和本質。
四、傳統文化要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優勢與局限性
要探討傳統文化要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作用,首先需要了解現代建筑精神。現代建筑思潮形成于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一戰的殘酷現實和災難毀滅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幻想,正視現實逐漸成為現代建筑藝術的指導思想,而環境藝術設計也別無選擇,只能尊重現實。現代主義建筑擺脫了傳統形式的束縛,勇于探索滿足工業化社會需求的全新建筑風格和樣式,具有激進主義和理性主義色彩。這些現代建筑以幾何形體作為構圖元素,整體形象簡潔大方,基本上沒有裝飾性的雕刻。現代建筑的最顯著特點是充分發揮了建筑的實用功效,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但這并不代表現代人們審美價值和審美取向的遺失,只不過現代人們的美學觀念有所轉變罷了。現代主義既是對當下、新穎、現代和普遍性的強調,又是與古典、古代、傳統的決裂。正如林內斯庫所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主要指的是“新”,更重要的是,它是指“求新意志”——基于對傳統的徹底批判來進行革新和提高的計劃,以及一種比過去更嚴格更有效的方式來滿足審美需求的雄心。雖然后現代建筑風格各異,但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反對以結構和功能主宰建筑形式,認為建筑形式應該顯露出歷史文化的情感因素和傳統的形象,糾正了現代主義建筑精神理念。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都具有非理性特征,現代主義強調實體性,而后現代主義則強調功能性。現代主義利用力量、生命和意志等非理性實體取代傳統理性實體,本質特征在于“居”。后現代主義的理性不僅包括了傳統與現代的理性實體,還包括消弭的非理性實體,所以是功能性的。后現代主義無中心、無終結,其本質特征在于“流”。西方建筑將抽象的幾何關系和數的規律絕對化,其建筑理念割裂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追求純粹與完美,建筑形體簡潔明晰、因果邏輯分明,體現了西方建筑的優勢。相比之下,中國古代建筑設計形式更為抽象,不能用幾何體進行歸納。
五、總結
總而言之,環境藝術設計師應該科學客觀地評價技術,正確處理技術與環境、傳統文化之間的矛盾關系,根據中國國情和人們生活實際來調整技術與環境的關系,探索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之路。
作者:皮佳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一、民間美術概述
1.概念。民間藝術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它是以婦女為勞動主體,通過經驗的總結,辛勤的勞動所創造出的各種藝術總稱。民間美術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發展于人們的勤勞與智慧,是人們日常生活的真實反應和民族發展的特色體現,不僅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而且在其它領域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
2.特點。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民間美術具有自身的顯著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就其分布來看,它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具有顯著的地域特征。地域分布不同,民間美術的形式、功能、價值也不完全一樣。同時,民間美術的制作簡單,材料基本上來自木、布、紙、竹、泥土等,但制作技藝高超,構思巧妙,技藝嫻熟。滿足人們日常工作的需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日常生活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
3.分類。民間美術具有多種不同類型,按照其制作工藝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玩具、紀念品、裝飾品、文體用品、兒童用品等不同類型。類型不同,這些作品所具有的特點不同,可滿足不同人們的需要。
二、民間美術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意義
民間美術具有豐富的內涵,有著多種不同的種類,適應環境藝術設計工作的需要,在具體工作中運用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說,其重要意義體現在以下幾點。
1.豐富設計內容。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通過合理采用民間美術,對其進行有效利用,能夠豐富設計內容,突顯藝術特色,設計出形態多樣的藝術形式,可以更好的滿足人們審美需要,也能夠為人們日常生活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
2.拓展設計思路。要想提高環境藝術設計水平,根據設計工作需要,拓展設計思路是十分必要的。民間美術含有多種不同類型,不僅風格多樣,特色鮮明,還具有豐富的藝術內涵,能夠為設計工作提供啟示,在設計中對其進行合理有效利用,有利于拓展設計思路,設計出更為豐富多樣的產品,推進整個環境藝術設計工作順利進行。
3.提高設計水平。要想提高環境藝術設計水平,必須綜合運用多種藝術形式,拓展設計思路,豐富設計內容。而民間藝術能夠滿足這種工作的需要,為設計工作提供便利,有利于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綜合考慮具體工作需要,合理運用設計策略,將民間藝術更好的融入實際工作當中,進而促進環境藝術設計水平的提高。
三、民間美術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策略
為了促進民間藝術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得到更好的運用,提高設計工作水平,結合具體工作需要,筆者認為今后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采取相應的策略。
1.造型的運用。民間美術造型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總結經驗,編制出優秀的圖案,并將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和精神需求。對民間美術來說,圖案與造型是其重要的表現方式,例如,年畫、剪紙、泥塑、刺繡、面塑等,都是通過圖案與造型來表達一定的意義,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日常使用和觀賞的需要。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這些圖案得到人們的重視,并運用到藝術設計領域,推動藝術設計工作的順利進行。例如,在標志、裝飾、廣告、包裝、服裝等設計行業,大量民間圖案與造型得到了運用,促進了設計水平的提高,同時在設計過程中,考慮實際工作的需要,對民間美術進行創新,也推動了民間美術的創新發展。另外,民間美術形與意的結合,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產生重要的影響。其中最為顯著的表現是飛機的造型,具有鳥的翅膀、燕子的尾巴、汽車的輪子等,這是民間藝術在環境設計中運用的具體體現,對整個設計工作具有重要現實作用。
2.色彩的運用。民間美術色彩設計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平面設計中,很多海報、廣告、字體、包裝設計,借用民間美術,通過合理利用色彩,吸引觀眾的注意。中國聯通的標志運用紅色,代表熱情、奔放、有活力,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感,與創新、活力、時尚的企業定位吻合。又如,民間繪畫色彩在產品設計中得到運用,發揮色彩的暗示作用,引起消費者的興趣。一般兒童喜歡純度、明度高的色彩,年輕人富有創新意識與活力,對服裝色彩的要求更高。民間繪畫色彩在現代裝飾藝術中也得到廣泛的運用。例如,南京地鐵一號線的現代壁畫,對民間美術色彩進行了巧妙的運用。作品“金陵攬勝”運用陶瓷繪畫中的青花裝飾手法,將南京的自然色彩與名勝古跡納入繪畫中,整個畫面簡潔、明快,增強了美感和視覺沖擊感,也與周圍空間裝飾相協調,相輔相成,為人們營造了更為舒適的環境氛圍。
3.符號的運用。民間美術賦予了各種符號豐富的文化含義,并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得到廣泛的運用。例如,中國銀行的中字,通過運用民間傳統圖案準確地表達特定的意義。又如,民間美術創造的龍鳳呈祥圖案,被人們廣泛用于表達吉祥的場合。又如,鳳頭魚尾、魚戲蓮、陰陽魚、魚鉆蓮等圖案,在剪切、刺繡、染織等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四、總結
總之,民間美術具有豐富的內涵,有著多種不同的種類,能夠表達不同的藝術理念,滿足環境藝術設計工作需要,在設計中運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設計者今后應該根據環境藝術設計工作的具體需要,從造型、色彩、符合等方面采取措施,推動民間藝術得到更好的運用,促進環境藝術設計水平提高,為人們生活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
作者:秦飛科單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一、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現狀
(一)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2]要求學生既具有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裝修及景觀施工與管理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相關行業規范,具有良好的社會生產實踐能力、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能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又要具有創新思維和設計能力,能夠在生產第一線從事室內外設計、施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然而許多高職院校并沒有認識到其教學的特殊性,尤其不了解高職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的現況,機械照搬本科教學的理念和方法,培養的學生不僅基礎理論知識不夠扎實,而且實際操作能力又欠缺,根本無法滿足市場對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
(二)教學模式缺乏系統性當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安排總體上分為三個階段:基礎課學習,專業課深化,綜合設計課程實踐。雖然這三個階段的教學目標很明確,教學重點也很突出,但是它們之間缺乏系統的聯系,存在嚴重的脫節現象。基礎課學習僅僅停留在理論層次,過于抽象和空洞,不能很好地結合案例進行解說,使得學生無法領會其實質和內涵。而專業課學習又過于局限在專業技能的培訓上,使得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終的結果就是在綜合課程實踐過程中,學生往往提不出有創新的想法,也發現不了問題。即使發現了問題也不知從何處著手解決問題。這就是目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存在的突出問題:學生基礎課學習的理論和方法難以運用到專業課中去,專業課的學習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層次的創新和靈感。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環境藝術設計的學生在學業結束之時往往覺得自己什么都接觸過可又什么都不精通。
(三)師資力量薄弱,專業教師緊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一個新興行業,且是多個學科的復合。既要有藝術的修為,又要有軟件操作基礎,還要有教學技能,我國尚沒有此類完善的師資培養體系。因此,大多數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都是從計算機、美術等專業轉變過來,難以滿足實際教學的需求。尤其是在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隊伍素質有待加強,教師教學經驗、學術水平和專業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改革創新
(一)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機制市場是檢驗人才培養的風向標,以市場就業為導向,以企業所需人才為培養方向,積極調整改革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利用企業的人才資源、管理模式和技術手段,拓展教學內容、改進辦學條件。建立實訓基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他們創作的動力和靈感。要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市場就業競爭力。
(二)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專業,因而在教學內容特別是在課程設置上需要進行系統的規劃。既要合理安排好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比例,又要解決基礎課和專業課聯系不緊密的現狀。要改變以往孤立死板的教學方法,要根據各門課程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將基礎設計原理應用到各個專業設計課題中去,增加設計原理學習的趣味性,強化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的聯系。而專業課教學過程中,也可采取靈活合作的方式,采取模塊式教學或者項目式教學等教學方法,既可改變傳統教學方法中教師起主導作用的填鴨式教育方式,又可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總之,教學必須理論聯系實際,要突出知識的前沿性和探索性,要牢固樹立市場觀念和實踐觀念,要瞄準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市場要求,要強化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提高院校的辦學水平,需要有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團隊。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不斷改革教學方法,與時俱進。學校要完善師資隊伍的專業結構,改變環藝專業存在的師資學歷不高、學術成果不多的現狀;要鼓勵教師外出進修學習,鼓勵年輕教師在完成教學、科研任務的同時,應加強對專業和跨專業知識的學習。要樹立以教學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師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交流,樹立良好的學術風氣,逐步提高教學質量。
(四)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屬于應用型學科,是多種學科的交叉組合,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環境藝術設計不是只在紙面上設計就能夠實現的,還要通過不同的施工工藝才能完成。而沒有一點實踐經驗,不了解各種施工的特點與銜接關系,是不能實現環境藝術設計的構思和效果的。因此,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教學上,要面向社會,要加強實習實訓環節,使學生對各種裝修施工工藝及具體運作要領有所掌握,較好地協調處理設計藝術效果與施工工藝的關系,正確地運用新工藝新材料,提高藝術效果。
三、總結
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一門目標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我國起步雖然較晚,缺乏相關經驗,但只要社會和學校足夠重視,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改革創新,必能摸索出一條適合我國高職發展方向的環境藝術教育之路。
作者:譚向婷單位:岳陽職業技術學院
1壁畫在環境藝術中的應用價值
眾所周知,壁畫與環境空間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襯托的關系。因為,壁畫的題材、形式、風格、材質都要取決于空間的功能與特性,而空間的視覺審美與文化藝術氣息則要靠壁畫來升華與超越。故此,壁畫在環境藝術中的應用價值主要體現在了兩個大的方面:一是滿足視覺感官的需求,這是最直接也是最基本的。二是滿足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就是在審美的同時啟人心智、升華思想。
1.1壁畫在環境藝術中的視覺感官價值
(1)裝飾美化環境。當今社會,無論是在公共環境空間還是在私人生活空間,人們往往都會通過形式、內容各異的壁畫藝術來裝飾美化環境。這是壁畫的基本屬性,也是壁畫應用價值的最直接體現。單調無變化的視覺環境會給人們造成心理壓力,也會破壞人的生理、心理節奏。因此,根據環境的需要,融入一定主題內容的壁畫,再加上與環境相和諧的風格與材質,就會使原本枯燥單一的環境變得豐富多彩。這不僅充分滿足了人們的視覺審美需求,而且還會使身心得到愉悅與放松,進而提高生活的品質。用壁畫來裝飾美化環境,其獨特的視覺特征與審美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壁畫的設計制作要整體考察建筑空間及其空間界面的關系,因為,壁畫與建筑及其環境在空間比例尺度上的和諧才能產生美感;其次,就是內容與形式,一件好的壁畫作品不僅在內容上要有創意,在形式上也一定要有其獨特之處。作品是否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此外,材料與材質的多元化、多樣性在壁畫設計中也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對不同材料形態美的認識與使用,可極大程度的豐富我們的創作手法。例如,由馬克?夏加爾創作的位于美國芝加哥第一銀行廣場的壁畫《四季》就是一個令公共環境美感大增的豐碑之作。它是由來自世界各地二百多種彩色碎石和玻璃鑲嵌而成的,單材料的豐富多彩就帶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更為重要的是作者極具想象力地通過兒童視角和筆法,將芝加哥四季輪回的奇特景觀再現于大眾眼前。此外,淡綠與金黃間雜的色彩配置和周圍環境極為契合。無論炎炎夏日,還是數九隆冬,在廣場你都會因為那一份童趣景致而心情暢然,忘卻原本周邊鋼筋混凝土所帶來的壓抑氛圍。
(2)拓展改變視覺空間,隨著現代壁畫技藝的大幅提高,它不僅對環境的美化裝飾起到積極的作用,還可以讓原有的視覺環境空間得到改變與拓展,從而呈現出新的環境藝術效果。這種拓展與改變主要是從視覺和心理兩個層面來實現的。客觀上,我們確實無法改變一個空間的實際面積,但是通過對壁畫的巧妙利用使人們產生視覺錯覺和心理變化,進而從主觀上拓展視覺空間,這對于我們來說卻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法。例如,具有凹凸效果的浮雕式壁畫,就可以將燈具等物隱藏到墻面之內,使空間層次感、立體感在視覺上得到加強,空間功能得到豐富。再如全景畫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視覺空間,全景畫作為一種壁畫獨特表現形式,不僅可以使環境增加平面的視覺空間、加強空間環境的空間感和縱深度,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加強畫面深層含義。比較有代表性的像英國的《滑鐵盧戰役》、德國的《茶塔努加戰役》、保加利亞的《解放普列文》等都是此類型的經典之作。同樣這種方法在家庭裝飾、裝修時也很常用,將墻面繪制上大面積的風景墻畫以加強透視感和寬敞感,從而產生視覺空間擴大的感覺。此外,壁畫的位置、內容、形式、色彩、材質等也都是影像視覺空間大小的重要因素。
1.2壁畫在環境藝術中的文化思想價值
(1)教育啟迪民眾。這是壁畫在環境藝術中應用價值的深層次體現,主要通過多種主題壁畫在公共環境的展示,向世人傳遞先烈英雄、圣人先哲的偉岸事跡、道德情操,從而實現教育啟迪的作用。例如,為了紀念新中國成立10周年,王錫良和康家鐘創作了浮雕陶瓷壁畫《井岡山》,在這幅壁畫經典中我們除了領略藝術家的高超技藝之外,可以體味革命先烈為了民族大業英勇奮斗的崢嶸歲月,特別是革命先烈的偉大精神。另外,位于紀念堂由黃永玉、袁運甫等創作的絨繡壁畫《祖國山河》也是一幅精品,從這幅壁畫不僅可以一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更可以一睹革命偉人的風采,從而迸發出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偉人的敬仰之情。除了追憶革命先烈、弘揚革命情懷、引發愛國熱情之外,壁畫在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也是價值頗大,比如位于大慶石油廣場的壁畫《發展締造未來》就通過花崗巖浮雕的形式展現了“新時期英模群體”“石油勘探開發”“建設學習型企業”“創建百年油田”的畫面,不僅體現了祖國建設過程中石油工人的偉大成績,而且讓公眾看到了石油勘探的基本過程,同時更是表達了大慶石油工人不斷探索、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對廣大民眾,尤其是青少年具有良好的啟迪教育意義。
(2)傳遞美學思想。壁畫在環境藝術應用中不僅有著較高的視覺審美價值,而且還要蘊含深刻的美學思想,即通過壁畫藝術形式的呈現,展現一定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情趣。這一點對于裝飾環境,促進環境布局革新,增強環境的服務功能和文化表現力都有重要意義,這也是壁畫在環境藝術中最高層次的應用價值。它可以借助具象之美、意象之美、抽象之美表達獨特的美學思想。我國陶瓷之所以藝術成就突出,就在于進入現代以來陶瓷壁畫藝術創作日趨成熟,尤其是在意境營造方面達到了美妙絕倫的境界。我國陶瓷壁畫創作大都采用了含蓄的表現手法,傳達出一種情韻悠遠的意境和朦朧模糊的藝術效果,既有文靜雅潔之美,又有君子風范,在充滿力度和動感的外形中,散發著靜態的、充滿東方特色的優雅和精致的詩情畫意,從而把“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等源于道家、儒家的美學思想體現出來。而日本陶瓷藝術家會田雄亮則在壁畫創作中融入了一些非常規的材料,從而把美學思想獨特地展現,如在其壁畫《水階》中融入了繪畫中不常見的水元素,通過流動的水和樸素無華的無釉陶材結合,使水的輕盈流動與陶材的古樸厚重相得益彰,體現出動靜結合、古今融合、剛柔并濟的美學效果,從而把環境的奇特氛圍以及精神內涵完美表現出來。
2結語
壁畫這項古老的藝術與環境藝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也是壁畫廣泛應用于環境藝術的基礎。壁畫在環境藝術中的應用價值不僅僅局限于裝飾美化環境、改變拓展空間等淺層功能,而且可以從深層次教育啟迪民眾、傳遞美學思想,因此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我們一定要根據環境的空間布局、主題內容、社會效應、審美效應等因素充分挖掘壁畫的應用價值,既要注重其實用價值,也要彰顯其美學價值,從而打造更為和諧的環境藝術。
作者:馬斐單位:河南大學歐亞國際學院
1當前獨立院校環境藝術設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環境藝術設計教育專業的培養計劃應該以終身教育和素質教育理念為依托,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掌握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和扎實的專業技能,體現出踏實的基礎性和綜合性。
(2)課程內容與教學形式及教學手段不適應。獨立院校多半都是曾經依托一本院校的資源辦學,培養方向和教學體系都是沿用一本院校的教學模式,但獨立院校的辦學定位和培養方向都不同于一本院校,而且獨立院校的生源也和一本院校的生源也有很大差異,學生文化水平及專業能力的差異也不可忽視,所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原有的教學形式、教學手段及教學體系并不適合獨立院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同時獨立院校在科研、教改等學科建設上的能力也相對薄弱,而且這種能力的培養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努力才能得到顯著的提高。
(3)專業技能缺乏社會實踐訓練。大部分獨立院校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教學實踐還是停留在理論教學和方案設計訓練層面,沒有完善的實習基地進行良好的社會實踐,就無法清晰的理解設計方案的實際優劣性,更不能了解材料特性及工藝做法,這樣很不利于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發展,能力的滯后也會對專業實習及日后的就業帶來直接的影響。
(4)在教學要求上只強調教師“教”的作用,而忽視了學生“學”的積極性引導和培養。教師事無巨細的教學,學生不動腦筋的接收,實際上無異于知識的被動灌輸,長此以往,非但沒有取得實際效果,反而養成了學生的惰性,抑制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形成,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更缺乏創業精神。
2獨立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方法途徑
(1)全面發展,綜合培養,整體優化。獨立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創新人才的培養計劃中,應努力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強調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確立,注重掌握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和扎實的專業技能。以整體優化的知識結構為基礎,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提高綜合素質水平為終極目標。
(2)改革傳統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在教學方式上,變傳統的課堂講授為以實踐訓練為主、講授與實訓相結合的方法,重視啟發引導。在教學活動組織上,雖為課堂教學,但不僅局限于教室,而是將其擴展到工作室乃至學校之外的實習基地或者施工現場,建立設計實踐為中心、地點可變但人員集中、形式多樣但任務明確的教學活動組織模式。同時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建立起團隊協作的精神,學會明確分工并同心協力解決實際問題。
(3)“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和訓練,發展同社會實際工作部門的合作培養,促進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是今后獨立院校的主要辦學方向。比如可以在環境藝術設計的教學中以設計工作室為紐帶,擴大合作企業的范圍,強化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將企業真實設計項目引進工作室,由教師、企業技術人員和學生共同完成設計項目,實現教學指導、施工生產、技術開發的共同發展。在此過程中也為獨立院校的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創建了相互結合與進步的平臺,使學生獲得更多工作實習的機會和實際設計項目的參與體驗,更為具體的了解設計施工及工藝做法;也有利于為實現專業培養、實習就業一體化的獨立院校改革體制創造條件;同時也可以有計劃的改善辦學條件,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可持續發展準備良好的基礎。
(4)在教學上強調教師“教”的作用,更注重學生“學”的積極性引導和培養。強調教師“教”的作用,主要是要加強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除了嚴格公正地執行教師管理制度,還要重視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知識的更新,教師本身應該積極了解國內外專業建設前沿,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發展的新動向、新材料和新工藝的運用,這樣才能深化知識點,豐富教學內容。而學生積極性引導和培養主要應明確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明確學習的目的性,即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所要達到的目標,并由此產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二是學生的成就愿望,學生希望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好成績,也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專業設計競賽,并以此獲得相應的榮譽、自尊或周圍師生的贊許。學生一旦有了明確、自覺的目的,他就會為了實現這個目的而以極大的熱情和堅定的毅力,按一定的方向去努力奮斗。在此過程中實行“工作室制”培養,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教師的教學內容和課堂案例可直接來自企業的實際課題,使日常教學、設計施工和學術研究相互促進,在教師自己進行實踐創作的同時,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3結語
面對當今飛速發展的社會市場經濟,環境藝術設計相關行業不斷發展,也對獨立院校的環境藝術設計教育及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們應該結合自身的優勢和特色,不斷在教學中采用新方式、新方法,加強實踐性教學及訓練,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應對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努力提高教學科研成果水平,最終實現為社會培養出一批有競爭性、創造性、應用型高素質人才。
作者:姚丹麗單位:武昌理工學院
1環境藝術設計中綠色設計理念的主要原則
1.1自然性原則
所謂的自然性原則,就是在使用綠色設計理念時要尊重自然發展規律,遵守自然變化,將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進行和諧處理,在依靠自然生態環境發展生存的同時,還應該對其進行保護,盡可能地消除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矛盾。
1.2節約性原則
工業革命發生之后,社會的發展速度又一次提升,但是,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資源大量消耗問題,卻成為了當代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所無法避免的主要問題。在進行綠色環境藝術設計時,應該嚴格地遵守節約型原則,將設計的藝術性與主題性作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基礎,對設計方案進行簡化"降低在設計中所浪費及使用的不必要的資源。但是,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所謂的簡化設計也需要能夠盡善盡美地展現環境藝術設計的主旨及內涵,絕對不能對該含義進行斷章取義,在設計中一昧地降低資源及材料的消耗。
1.3安全性原則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必須在安全性原則指引下,進行綠色設計理念的延伸及應用,遵守該原則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有效地保障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的安全,體現“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念。
1.4真實性的原則
在綠色設計理念下,環境藝術設計不能過于“天馬行空”,應當注意保護當地環境的真實性。比如當地整體地形地貌"建筑風格"人文風俗"氣候條件等。要利用環境藝術設計語言,來表達當地環境的原生屬性,使環境藝術設計能夠與當地環境最大限度地融合起來。
1.5舒適性原則
在人均收入逐漸增加的今天,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生活環境,并對自己居住的環境提出了越來越為合理的"健康的要求,其中確保生活環境舒適性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所以,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時,一定要將綠色設計理念作為設計基礎,然后通過分析各類人群對環境舒適性及健康性的不同需求,在嚴格遵守舒適性原則的基礎之上,進行現代高質量生活環境的設計。在該過程中,可以把提高環境的空氣質量"降低生活環境的空氣污染指數"降低周邊噪音對人們生活休息的影響,為居住者提供一個舒適的"適合他們居住和生活的良好環境。
2綠色設計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實踐應用方法
2.1突出設計者在綠色設計理念應用實踐中的主體性
在環境藝術的設計中應該引入綠色設計理念,將人與自然"環境設計與自然的關系處理好。所以,為了保證能夠達到融合恰當的效果,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時就應該在細節方面加入綠色設計理念,對設計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環境問題進行假設分析,對環境建設中所能夠設計的相關物品的設計制作方法進行探討,力求達到優化及協調的效果。同時,做好眾多物品使用方法的改良,完善對廢物的處理能力"優化處理方式,做好材料的選擇及使用等,都是一個設計師或設計團隊在進行實踐設計中所要把握的關鍵所在。a)設計師可以根據自己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及多年來的經驗進行自然空間的設計及優化,通過合理的設計方式將室內外空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保證內部空氣的有效流動"確保陽光和水分能夠在設計的空間內部進行自由游走,同時,還應該擴大室內視角,保證能夠看到室外的美麗景色;b)可以在內部設計中添加一種純天然的自然風格,將自然"復古的建筑美感融入到住宅的各個部位當中,使人們對這個地方產生一種青睞及熱愛;c)在現在環境藝術的設計中,當對內部環境進行設計時,是可以采用室內造園法進行設計的,該種方式將綠色更為直觀地引進來,并在其中添加大量的綠色色彩,如植物"花卉"盆景等作為室內綠色效果的增強感;d)做好室內施工材料的選擇及建筑物使用部件顏色的搭配也很重要,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將大自然的韻味融入其中,將自然的味道完全地體現出來,通過這種顏色與材料的完美搭配,提高環境設計與綠色理念的有效結合。
2.2提高設計的健康性與和諧性
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應該將自然環境與藝術性的融合及污染和人文因素與自然因素之間的關聯工作處理好,如果這兩個問題中任何一個出現了問題,都有可能影響綠色理念價值的應用。將環境藝術設計的內部空間單獨地拿出來分析,就應該對其室內的空氣質量進行分析,如果發現室內存在了大量的甲醛氣體,那么一般這是在施工過程中由于裝修所造成的。這是因為在裝修時,有些需要使用的材料存在著大量的HCHO,面對這種有害物質一般我們需要開窗通風處理,由于其進行自然揮發的時間會相對較長,對周邊環境的溫度反應比較復雜,所以,作為一名有效的設計師,就必須掌握這種能力,對待施工問題要從所有角度"全方位地去分析問題。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還應該充分地考慮環境中可能存在的放射性物質,有一些放射性物質主要存在于裝修的石料當中,所以在設計時如果需要應用石料,那么最好選用純天然石料,實在不行,就將那些石料設計在人們不經常接觸的地方;不僅如此,還應該對室內采光"空氣流動性等進行良好控制,在保證室內陽光能夠自然照射進來的基礎上,應通過合理設計完善室內的自然通風效果,保證室內的舒適性,盡可能在最低狀態下減少對資源的浪費,促進環境與自然能夠達到融為一體的效果,保證人工因素是在自然環境的依托下形成一種和諧的自然發展關系。
2.3盡可能地應用綠色材料
在現代環境藝術的設計中,所使用的設計材料大多打上了“綠色”標識,這種材料的使用能夠有效地解決傳統材料中所存在的缺點,并為綠色理念的延伸提供了保障。綠色材料在使用中可以有效地降低資源的消耗"減少使用數量"提高使用效率"降低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依賴性。同時還能夠有效地發揮自然生態的綠色共軛NGN,保證其能夠達到回收再利用的目的,進而最大程度上去滿足當代綠色環境的設計理念。通過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大量地應用綠色材料,即為人們的健康問題提供了保障,還可有效地降低環境污染,所以在設計中為了實現綠色設計理論的實踐應用,大量使用綠色設計材料就顯得十分重要。
2.4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率
能源利用在全球范圍內都出現了吃緊狀態,在當代先進科學技術的影響下,自然環境中所存在的原生態資源遭受了大量消耗,在這種情況愈演愈烈的今天,不僅沒能夠有效根治能源危機的出現,還導致了能源危機的加速到來。所以,解決好能源的采購及利用問題,就成為了一個重點。在進行環境藝術的設計中,必須將能源的利用效率問題添加到設計中去分析,保證在能源消耗最低的基礎上滿足人們對現代環境所產生功能的需求。一般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以從溫度"光線等幾個角度進行實踐。由于在現代環境建筑的設計中,門窗正在被大量利用,所以它們對溫度的影響也十分巨大,合理地設計門窗的排布位置,對其使用的環境空間進行有效約束,保證在能源浪費最低的狀態下完成溫度的控制。并且,做好對水源的控制工作也十分重要。在進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可以將收集天然雨水作為一個重要的綠色設計實踐方案,然后對其進行綜合處理利用,提高其利用價值。
3對綠色設計的前景展望
倡導綠色設計以追求并促使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自身三大動態和諧為基本觀點的環境藝術設計,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代表了社會的進步,因而它的廣泛運用是必然的。今天我們正站在21世紀的門檻上,可持續發展是整個世界在新世紀面對的重大課題,在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綠色設計已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雖然綠色設計必須靠高新技術的支持,實現生態建筑也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但至少可以先改變室內設計行業的從業觀念。綠色設計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我們應對綠色設計的前途和發展充滿信心。
4結語
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所使用的綠色設計理念的實踐應用進行了簡要的分析研究,只有合理地協調二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夠有效地發揮現代環境設計與綠色設計理念在實踐中的應用價值。
作者:李藩 單位:同煤集團同家梁礦衛生科
本文作者:戴珊珊 單位:華僑大學
環境藝術設計中生態文明的歷史溯源
生態文明對環境藝術設計來說,是一個新名詞,但就其實質,其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早有溯源,最集中的體現莫過于道家美學思想中的“道法自然”。道家認為,宇宙間萬物皆有“道”,任何行為必須遵循“道”,違背“道”而行事必將受到“道”的懲罰。這其中的“道”,其實就是自然規律,違背自然規律必然會受到自然的懲罰,就這一點而言,人類已經深深體會到了。“道法自然”注重的是對自然規律的遵循,強調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的統一和諧;生態文明觀注重的同樣是對自然的尊重和保護,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因而兩者有著本質的相同點,可以說“道法自然”即是現代生態文明觀的思想溯源。道家美學思想對中國的環境藝術設計影響頗深。自古以來,住宅選址首選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其目的也是滿足人們親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在住宅建設時注重朝向的自然采光和通風效果,以得到舒適宜人的居住環境。在園林建設中也以模仿自然的“自然山水園”為主要風格,仿自然形態的假山石、不規則形態的池塘、潺潺流水、生機勃勃的植物等都是中國傳統園林的主要設計元素,而亭臺樓閣等人工建筑仿佛卻變成了自然山水畫中的點綴,力圖在城市中營造出濃濃的自然情趣。時至今日,中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仍然處處有著道家美學思想的痕跡,因此遵循“道法自然”思想的中國環境藝術設計在理解和貫徹生態文明觀的過程中有著自身先天的優勢。
生態文明觀對環境藝術設計的具體指導
如何在現代室內空間和室外空間中構建環保、健康、和諧、可持續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一直在努力探求的發展方向,十七大將建設生態環境提升到社會文明的高度無疑是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可持續發展有著現實的指導作用和積極的推動作用。下面將從室內和室外兩個角度分層次地闡述生態文明觀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具體指導作用。
生態文明觀對室內環境設計的具體指導
第一,利用生態建筑模式營造良好的室內空間環境系統。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類思想的進步,傳統的建筑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需求,更無法滿足生態文明的思想要求,要營造舒適健康、生態環保的室內空間環境首先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外部構架———生態建筑。生態建筑,是根據建筑所在地的自然生態環境特點,運用生態學、建筑學的基本原理和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合理安排組織建筑與周邊及內部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使建筑和周圍環境有機結合,保障建筑內部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調節能力,以滿足人們舒適宜人的居住要求,在人、建筑與自然環境之間形成良性的循環系統。目前國內生態建筑的特點主要有:使用非粘土磚墻體減少對土壤的破壞;利用新型磚墻實現減輕建筑自重、隔音、隔熱、保溫等目的;利用雙層中空玻璃等材質有效隔音、保溫;利用太陽能技術等先進科技手段實現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活垃圾的降解等。生態建筑能為未經過設計和施工的室內空間創造出良好的基本條件,在進行室內裝修時,充分利用這些條件,進行適當的補充即可營造出舒適宜人的空間環境,這無疑減省了室內裝修的內容和過程,減少了裝修帶來的各類環境污染與破壞。
第二,通過簡潔的造型、減省的用材構建舒適宜人的室內空間環境。過去“材料堆砌”式的室內裝飾方法應該徹底成為歷史,復雜而繁瑣的形式既不適合現代人崇尚簡潔、人性化的審美觀,又消耗了大量木材、金屬等自然資源,與此同時室內空間裝飾所使用的大量膠合板、黏合劑、油漆等材料產生的一些毒性大、揮發速度慢的刺鼻氣味對居住其中的人們也造成了生理上的傷害,無法創造一個舒適宜人的人居空間。因此,在當今社會我們應該大力提倡簡約、時尚、健康、可持續的室內空間設計觀。就室內設計領域來看,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簡約主義風格數十年來長盛不衰。究其原因,一方面簡約的造型和雅致的細節能夠不易導致受眾審美疲勞,能夠在最大范圍內和最長時效上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另一方面,簡約主義風格中蘊含著生態文明的精神,這種設計精神與時代主旋律不謀而合,因此有著良好的發展土壤。
第三,利用自然的光線和空氣環境、綠色植物營造健康生態的室內空間環境。具體的做法包括:充分利用建筑自身朝向和大面積的透明玻璃窗引進自然光線、保持空氣流通;充分利用建筑墻體本身和開窗的熱傳遞效應保證室內外溫差合理,營造接近自然的室內物理環境;在室內空間中適當地使用綠色植物進行裝飾,達到凈化空氣,增添自然氣息的目的。
第四,盡量使用生態環保型的裝修材料以保證健康的室內空間環境。不合格或環保系數不達標的裝修材料是目前室內環境中的主要污染源,人造板材中的甲醛、油漆中的苯,都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傷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盡可能多使用玻璃、藤、竹等天然環保的裝飾材料或一些有害成分易揮發的裝飾材料;在選擇人工板材或化學成分的材料時,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環保系數達標的材料,盡量將室內污染降至最低程度。
第五,在設計中注重對資源能源的節約和二次利用。可考慮的做法有:使用可循環或帶有部分可循環成分的材料和產品;開發和使用可循環利用的裝飾部件和家具;通過水的再利用裝置和節水裝置減少生活廢水,節約水資源;選擇規模恰當的照明、供熱、通風和空調系統,以節約電力資源;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為室內空間環境服務。
第六,盡量避免裝修過程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誠然,室內的污染及對外界環境的破壞主要來自于裝修材料,但在裝修過程中一些不合理的方法也同樣會帶來嚴重的污染。比如,現代裝修材料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往往也都進行了較好的包裝,而包裝材料的大量廢棄同樣會造成環境污染,因此在選擇購買裝修材料時盡可能選擇大容量或簡易包裝的類型,以減少包裝材料廢棄物產生的環境污染,或者盡量選擇那些使用可降解包裝材料的產品以減少裝修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再者,一些使用者為了追求奢華或個性化的視覺效果,喜歡大量使用一些昂貴的非本地產的材料,非本地產的材料在運送到本地使用時,必然需要火車或汽車的運輸,既消耗了能源又增加了環境污染,因此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盡量使用本地的材料以減少運輸過程對環境的影響。
生態文明觀對室外景觀環境設計的具體指導
第一,合理地利用土地(尤其是城市中的土地)進行生態的、自然的景觀環境設計。如果說濕地是地球環境的肺,那綠地可以說是一個城市環境的肺,綠地不僅能夠給城市居民提供接近自然的空間,同時也能對周圍的小環境、小氣候起到微調的作用,進而通過量的累加對整個城市的生態環境發揮重要作用。而在混凝土森林的現代城市中,一小塊可供市民休閑駐足的綠地卻不多見。因此,我們應該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中的一些建筑余留空間和邊角地帶進行城市綠地系統的營建,為營造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服務。另外,在涉及到具體的一個景觀空間的設計時,要盡量多運用各種植物、山石、水體組成具體的景觀形式,保證景觀空間有充足的綠地系統,突出現代景觀設計應有的生態性和自然性特點,以滿足城市中人們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渴望。
第二,在景觀設計中尊重設計區域內環境和棲息者的自然屬性,有效利用現有的基地自然條件,避免大規模的工程改造,以免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景觀環境中的基地自然條件主要包括地形、水體、土壤、植被,對自然條件的大規模改造會對基地的微氣候和生活在基地中的生物鏈造成直接破壞,從而對基地以外的生態環境造成間接影響。而現代景觀設計的根本目標之一就是為人類接近自然、了解自然、認識自然提供場所,最終達到人與自然的協調,而非破壞人與自然的關系。因此根據建設生態文明的政策精神,我們在進行景觀設計時,可以考慮從維護和強化整體山水格局的連續性,保護和恢復濕地系統,溶解公園、完善城市綠地系統,將城郊防護林體系與城市綠地系統相結合,將維護和恢復河道海岸的自然形態與環境整治相結合、保留和利用現有植被資源等幾個方面入手,盡可能保留設計區域內的自然景觀原貌,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小規模地適當地增加部分人工景觀以滿足使用者的各類需求。
第三,在景觀設計中重視植物種類多樣性和本土化產生的生態服務功能。從生態學的原理我們知道,過于單一的植物種類和過于人工化的綠化方式,其綠地系統的綜合生態服務功能都不是很強。因此在景觀設計中要注意物種多樣化和本土化兩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使植物品種多樣化,利用物種之間的相互作用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另一方面物種多樣化要在本土化的前提下進行,即是避免或減少外地購買植物的設計方案,盡量利用本土的植物品種和現有的植被,避免異地購買和移植對植物的生存適應造成困難,同時也可防止外來物種對本地生物鏈可能存在的破壞威脅。
第四,在景觀設計中合理規劃景觀形式,避免一些體量過大、質感過硬、能耗過多、成本過高的景觀形式。在現代景觀設計中,動輒追求全國第一、亞洲第一的名號,從而導致有些設計耗資巨大卻華而不實,這種情況在全國許多城市都曾經出現過。比如大體量的噴泉,占地面積大、成本高、耗電量高、水損耗量大,而且由于選址多在新城區,人流量較少,因此大量時間都處于閑置狀態,這種華而不實的設計其實是對土地資源、水電資源的浪費,是與建設生態文明的政策導向背道而馳的。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之路
在生態文明觀的指引下,“和諧”成為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總體發展方向。和諧,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小和諧,更是人與自然的大和諧,只有實現了大和諧,人類生存環境才能不斷改善,社會才能真正可持續地發展。環境藝術設計恰恰是聯系人與自然的一種方式,人的生存環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它來進行協調。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就是要改變過去為了人的生存環境而破壞自然環境的做法,而應該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前提下滿足人們對生存環境的要求,實現人與自然的大和諧。
在當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人與自然的不和諧問題存在已久,國家這些年來開始大力提倡科學發展觀,提倡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等發展理念和宣傳口號,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生態文明觀已經上升到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文明層次。這既是約束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發展的正確軌道,同時也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發展的一個契機,如何在設計中貫徹生態文明觀的精神實質,如何通過設計擴大生態文明觀的影響,應該是值得每個環境藝術設計工作者思考的問題。
處于我國中原地帶的河南古代書院,都很講究選址,刻意營造一種恬靜宜人的意境,如陽明書院建在大山、紫云書院建在紫云山、百泉書院建在百泉;至少也要符合鬧中取靜的要求。再如靈芝書院建于新安城北芝泉之畔、弋陽書院建于潢川城南原清真大寺廢墟、寡過書院建于長垣縣城東南隅。
白鹿洞書院的山水環境是古代文人仕子孜孜以求的理想境地。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熹,(字考亭,號紫陽)。第一次來到白鹿洞書院時,對它所處的環境贊美有加,感嘆“白鹿洞四面山水,清邃環合,無市井之喧,有泉石之勝,真群居講學遁跡之所”,并自任洞主,廣招門徒,制定學規,致力于白鹿洞書院的振興。
當時間的跨度進入九十年代,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專家評估廬山申報世界遺產,首先考察的就是白鹿洞書院。他們對書院古建筑優美的自然環境贊不絕口,認為它最能代表廬山“以其獨特的方式,融會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相聯的世界文化景觀”的特征。
儒學崇尚天人合一、自然比德、人與自然的親和。儒學之祖孔子在《論語.雍也》中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以自然山水來比喻君子“智”和“仁”的品德。山水本無情,而從儒家道統上來說,山水映照人之智和仁,山水即文章,充滿了哲理和寓意。
北宋歐陽修《醉翁亭記》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一句,把歐陽修這一文人仕子寄情山水,安民樂豐的內心世界描寫得淋漓盡致。醉翁亭因歐陽修及其《醉翁亭記》而聞名遐邇,數百年來雖然歷遭變劫,但終不為人所忘,正如醉翁亭中一副對聯所言:“翁去八百載,醉鄉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明代文震享的《長物志》稱“居山水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白鹿洞書院“傍山帶水,盡幽居之美”,其間充滿詩情畫意,是隱逸清淡之士詠頌的絕佳境地。
陶淵明在《歸去來辭》中以“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細流”;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以“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詠嘆蘭亭所在的山水環境。
白居易在《別草堂之三》詩中以“三間茅舍向山開,一帶山泉繞水回”思念他在廬山香爐峰下所筑的草堂。
佛家講究四大皆空、凈土修行,對類似白鹿洞這樣的“四面山水,清邃環合,無市井之喧,有泉石之勝”的環境當然是積極推崇的。
明朝著名文人畫家徐渭在紹興前觀巷的舊宅“青藤書屋”,僅兩間平房相套,但主人的經營卻極為精到:書屋南向套一天井,沿檣植一株青藤,蒼老弘勁,似主人那坎坷人生的寫照。窗下一方石砌水池,徐渭稱其“通泉,深不可測,天旱不涸,若有神異。”而號之“天池”的池中一石柱稱為“中流砥柱”,寓意極深。
從白鹿洞書院現存的“列嶂成垣,永護考亭之遺跡;環溪作泮,遙通泗水之真源”的對聯以及御書閣“泉清堪洗硯,山秀可藏書”的檐柱之聯中也可知其中所蘊含的山水之理。
北宋司馬光的庭院“獨樂園”中最得意之處就是“弄水軒”。“岳陽天下樓,洞庭天下水”,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鸛雀樓等歷史名樓無不是得水之要。
林木是中國古代書院營建環境藝術的重要方面。白鹿洞書院林木的種植受古代先哲“自然比德”思想的影響。院內外最多的林木是松樹,后山有竹林參布其中。
袁甫的《白鹿洞君子堂記》還記載宋代白鹿洞書院曾作蓮池、君子堂,君子堂“瞰蓮池也,并題周敦頤愛蓮語,匾以是名”。袁甫感嘆“先生(指周敦頤)之學說貫天地萬物,而獨愛蓮,何哉?”他自己解釋“蓮亦太極也,中通外直,亭亭靜植,太極之妙具于是矣”,把蓮與太極相提并論,把周敦頤和蓮這兩位“君子”推上最高的境界。欞星門內的泮池內曾種荷蓮,取周敦頤所作《愛蓮說》的微言大義,寓意“荷蓮中空外直,出污泥而不染”。松以壽長之生生不息、竹以正直之剛正不阿、蓮以高潔之君子之態為儒家所崇尚。
白鹿書院的環境藝術較江西古代著名的吉安白鷺洲書院、弋陽疊山書院、鉛山鵝湖書院更勝一籌。白鷺洲書院位于贛江奔流直下的滔滔江水之中,無曲水輕流和山林環抱之美;疊山書院面對信江,遠有山障隱現,但無背山可倚。鵝湖書院倚鵝湖山,一派田園風光,惜無清流環于前。
自古以來,儒家以蘭香為人格的至高境界,詩經中亦多有詠唱,《孔子家語》云:‘芝蘭生于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大詩人屈原以幽蘭自喻,故有“蘭為王者香”、“天下第一香”之譽。
聯想到現今的圖書館,有內庭院的完全可培植一些蘭花,清淡、可人,給讀者以書香與蘭香相交融的愜意。沒有內庭院的亦可布置盆植蘭花。
清初桐城派名士戴南山曾在《意園記》中,描繪中國文人仕子理想的居所環境藝術和精神家園,“山數峰,田數畝,水一溪,瀑十丈,樹千章,竹萬桿”。在古人心目中,無論是一葉小亭、兩間書屋,還是山石、流水和草木,都賦于了它們悠長的文意和鮮活的生命力。
現代文化和教育類建筑環境,可從我國書院的環境營造中汲取豐富的積累和厚重的文化底蘊。以現代人的眼光,使校園、圖書館及其他文化建筑真正成為學子和讀者尋覓知識的一方凈土、陶冶情操的幽幽綠洲。
1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概述
中國傳統文化是匯集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集國家歷史長河中優秀的道德品質、先進的文化思想和積極的民族精神為一體的文化總體。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涵蓋甚廣,不僅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更是我國五千年文明的文化特征,其傳承與發展不僅促進了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基礎。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是指環境藝術工程的綜合計劃和構想方案,其包括空間與裝飾計劃、環境與設施計劃、造型與構造計劃和使用功能與審美功能計劃等方面,涉及園藝、美術、裝飾文化等多個領域,相比之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涉及的文化層次比建筑工程更龐大,也比其他藝術設計項目更加富有美學意義和情感色彩。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要想符合人們的審美觀,就要合理利用中國傳統文化,加深藝術設計的文化蘊涵。
2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影響
2.1提供發展動力(肖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是包含多個學科的系統性工程,從宏觀角度來說,其設計的內容是以空間環境為主,以人和環境的和諧發展為根本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傳統文化是環境藝術設計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中國傳統文化是歷經幾千年發展沉淀累積而來的文化產物,其包含的道德素質、歷史文化和思想精神對我國各個領域的發展都有著不可小覷的促進作用,環境藝術設計是依據以人類文化為設計基礎的工程。因此,中國傳統文化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了發展動力。
2.2創新設計理念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設計者的設計理念均來自不同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涉及較廣,其不僅匯聚了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更聚集了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文化,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設計理念,而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只要借鑒其中的小部分文化,加之設計者自身的設計思想,便可以創造出新的設計理念,既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又避免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雷同。
2.3加強文化氛圍中國作為文化泱泱大國,其幾千年的文明是我國人類最璀璨的瑰寶,文化若不加以利用,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文化遺失,只有在現今的藝術設計項目中加入中國傳統文化,才能將文化發揚光大。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屬于文化藝術范疇,其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設計理念,在我國的空間環境中填充許多文化內涵,加強了我國的文化氛圍,也提高了我國的人文精神。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是相輔相成的,二者的融合不僅使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更富有文化內涵,也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2.4提高設計水平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融合就是文化與藝術的融合,在設計過程中,有效利用傳統文化因素,并結合當下的時代潮流和時代特征,豐富藝術設計的文化內涵,使藝術設計更具人文性,并且設計結果還要符合人們的審美觀,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這不僅推動了藝術設計工作的創新,也有利于提高我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整體水平。
3促進中國傳統文化回歸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策略
3.1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現今許多環境藝術設計師受到國外影響,對外來文化偏愛過重,在我國環境藝術設計中,模仿西方環境藝術的現象較多,導致我國本土的傳統文化遺失,中國特色的環境設計越來越少。另外,現今我國許多具有中國歷史特色的都已經被現代潮流磨滅,失去了原本該有的歷史氣息。例如,我國的一些古鎮,因為現今市場經濟中旅游業蓬勃發展,導致個別古鎮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歷史意義,而變成了商業化的“現代古鎮”。為了促進中國傳統文化回歸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我國環境藝術設計師應該加強對本土文化的重視,合理利用傳統文化,使中國文化得到傳承。
3.2結合中國現代文化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設計理念,中國傳統文化是環境藝術設計的主旨,但其設計過程必然受到現代文化的影響。隨著現今科技和文化全球化發展,我國的現代文化也頗受西方影響,融合成了既具有中國本土特色,又具有世界潮流的新時代文化。在當下的環境藝術設計中,將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結合,既能體現出我國歷史悠久的文化底蘊,又能突出我國的現代化氣息。例如,中國首都北京這座城市,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結合體,其既有具有歷史和城市特色的“四合院”、“故宮”等歷史遺址,又有結合現代氣息的設計巨著“水立方”“、鳥巢”等,北京就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高度融合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產物。
3.3兼并文化、勇于創新不管是傳統文化還是現代文化,是中國文化還是西方文化,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都需要在兼并文化的同時勇于創新。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藝術特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存在歷史意義的區別,而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具有地理意義的區別“,和、而不同”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最為珍貴的設計思維“,和”是指不同時間、空間的文化特色進行匯聚交融,并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而“不同”是指各領域的文化特色融合在一起卻不失本真,依然飽有自身與眾不同的特色,這就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最高理念。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需要的不只是文化的融合,還需要創新,每個藝術設計項目的不同特點才是設計項目的價值所在。成功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項目是集各個領域的文化為一身,即展現出不同文化的特色,又有其獨特的意義。所以,兼并文化、勇于創新是我國當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重中之重。
4結論
中國傳統文化是民眾從生活中積累、從勞動中總結出的知識精華,它本身的歷史厚重感是任何現代文化都無法比擬的,如果不能夠將傳統文化很好地傳承,那么一個民族將會失去生存的根本,發展就更加無從談起,但是在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的過程中不能夠按部就班的挪用,因為傳統文化是在歷史背景下總結而出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社會條件已經發生了大幅度的改變,所以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對待傳統文化,使之更好地與現代元素相融合,現代環境藝術同樣源于生活,所以從生活中總結而出的傳統文化必然會對它的發展起到借鑒意義。
作者:丁甜甜單位:南陽理工學院
一、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手繪表現
1.手繪表現的發展和特點手繪表現在古老的建筑學發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大師可謂稱全才,他們在藝術活動中把創造與表現融為一體;如:被稱為文藝復興后“三杰”之一的米開朗琪羅既是建筑師又是工程師,同時還是畫家、雕塑家、詩人。在建筑教育始祖布扎的理論中,建筑師要接受大量的渲染訓練。隨著現代建筑業的蓬勃發展,社會需要精致性設計,從某種意義上出發它需要的是精細的分工、各自發揮所長的就業模式,西方一些國家早已如此實行。近十年計算機及輔助軟件的成熟孕育了一批計算機繪圖技術人員,國外早已出現、國內在近些年也陸續出現許多專業效果圖及模型事務所,逐步形成一個專業表現工作隊伍;他們是建筑師表現之手外延的—對建筑師創造性工作的再創造。而對于手繪來說則又是一種狀況,手繪表現可以隨心所欲地在短時間內再現表達內在對具體環境空間形態、材質及色彩的感受和理解進行提升和加工;它能夠恰到好處地利用設計者具備繪畫這項技能,融合設計者對藝術活動的理解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表達創新理念和意圖。簡而言之,手繪的特點在于它能夠充分通過對對象的外部特征和空間氛圍快速、直觀的呈現出來。
2.手繪表現的價值我們知道,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搞設計研究也要研究人們的需求,并將需求轉化成產品使人們能通過設計感受到產品的品質,從而產生購買的欲望;因而設計也是在為人服務。設計為人服務,而手繪因設計而體現其價值,如設計師在與客戶溝通一個產品的設計或方案時如果單純通過語言的交流是無法達到溝通效果的,無法讓客戶充分明白設計師的意圖;因此往往需要通過圖形語言表達方式展現出來,圖文并茂讓客戶一目了然。從某種意義上說,設計也促使手繪富有深度與內涵,使得它不僅僅只停留在表面的技法上,而是作為一種表現設計思想的手段;它是一名優秀設計師必備能力之一,是與客戶溝通交流的橋梁;它具有創造力、表現力,能把一閃而過的的靈感,馬上躍然紙上,并可以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設計的寶貴素材。在電腦藝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繪圖已成為設計表現的主要手段;其表現方式更加具體、真實化,能將設計師的想法最大限度展現出來。手繪作為傳達設計意圖的普遍應用的基礎技能,推動著環境藝術學科的發展,依然要求設計師具備扎實的繪畫基礎,手繪技巧、色彩搭配意識及一定的美術素養。設計師可從藝術設計的多元化角度出發,積極利用手繪表現的特點,開拓思維、提高審美和造型能力,優化體現手繪表現價值。
3.手繪表現的技巧方法手繪表現在環境藝術中的表現過程是產生技巧和方法的根源和基礎,是刻畫形象、塑造環境的思維過程。如果把表現技巧理解為描述設計的形象語言形式,那么具體的筆法技巧就是構成這種語言形式的基本符號。因此,技巧服從表現過程的需要和規律才可彰顯其作用及意義。在構建環境形象的過程中,一個點、一條線、一個面的組織和安排都是環境空間、形象形態、色彩明暗調子的具體要求;對于點、線、面色塊之間的構成應有它們的內在邏輯關系,與美術礎繪訓練人物頭像一樣,絕非孤立的去摳某一個部位造成貌合神離于整體的散漫無章現象;因而正確認識技巧間的相互滲透關系是提升表現技巧,達到藝術高度的基礎。在環境藝術設計行業中,設計師在對空間形象的思維理解中尋找表達藝術規律非常重要。因為豐富的技巧往往產生于環境想象、形態特征把握、體面材質、色彩調子以及構圖;布局的要求也是設計師的藝術修養、造型功底、表現習慣、思維方法甚至性格特點的流露體現,它如同旋律中的音色、調子中的色彩作用一樣決定著形象語言的特色。由于手繪表現技巧和方法自由和隨意的特點,在豐富表現語言方面具有其他表現手段無法比擬的優勢,藝術生動的技巧在設計師靈巧的手筆之間流暢并貫穿于表現的始終,是設計師能動藝術地掌握環境表達效果的能力體現,靈活運用常用各種繪圖工具(如鋼筆、簽字筆、馬克筆、水粉筆、水彩顏料等),以簡練而不單調嚴謹而不呆板的點線面技巧(如勾、劃、點、描等)形式配合色彩的渲染展現一個直觀的空間。形象而準確、筆順有序和諧是藝術地增強畫面效果感染力的有效手法。同時,手繪是豐富而自由的,設計師應不為一種固有的概念和表現形式所困,而應敢于嘗試利用和發揮各種工具的優勢去表達整體環境,不從僵化恪守“外造化而不為造化所役”的信念,才能不斷的所創新和突破,發現新的形式美感。對于環境整體關系表達方法筆者認為在手繪表現中設計師應重點把握環境物象的形、色、質的內在關系要領,對環境空間的遠、中、近景層次的先后處理、體面與體量關系的把握、色彩與色調關系的理解、環境氣氛與藝術效果都應慎密安排,理性思考與感性表現應相輔相成,而不是使之成為相互羈絆的繩索。只有做到對表現方法的辯證理解才能達到“盡精微、致廣大”的思想境界,在表現中方可得形內質傳象之神,達到形神兼備的藝術水平和高度;要知道,手繪表現不僅僅是一項設計作品,它更是一件藝術作品。
二、手繪表現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重要性
1.流暢的手繪有助于在創作中捕捉靈感現代設計的奠基者王受之曾經在設計中指出:“設計不僅僅是一種設想和計劃,而且還是一種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同時借助視覺形象這種形式展現出來。”從王受之的思維理論中很容易理解,設計不能單純地稱為一種手段,它還是設計者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的體現。設計者并非每時每刻都有設計靈感,靈感的產生依靠一定的條件及氛圍,它也依賴于一種非物質基礎條件。因此,當產生的靈感倘若不能夠及時得到捕捉、提煉加工也許很快消失。所以設計者往往需要能夠在短時間內借助繪圖呈現方式記錄保存,再對這些“標本”深入細致地挖掘和改良。手繪成為設計師創造活動的基本“法寶”源于手繪促使創新意識在設計工作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如梁志天、高文安等當代著名環境藝術藝設計大師將手繪效果視為設計的工具和表達設計理念的基本方式。在進行的設計工作中,設計師應能夠把設計所要達的意圖和效果以及創新理念完美的結合起來,并實現二者和諧統一。
2.手繪的過程即是藝術創作的過程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中進行手繪創作的過程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設計師進行思維創造的階段。設計者憑借對物體形態的科學把握,能夠借助手繪的形式實施藝術形象地展現,設計者的思維是沒有邊界的。設計師在進行一個方案設計任務從開始介入到深入創造的過程中,通過手繪描繪其構思方案過程中,設計師能夠在對整體空間氛圍把握的同時像雕塑一尊石像進行形體塑造,在反反復復精雕細琢塑造神態中其實屬于一個細心篩選和刷新的過程,除此之外反復斟酌的過程能夠使人激發新的靈感。
3.手繪是電腦的補充工具是手的延伸,手是大腦意志的執行者。現在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都用數位板之類的電子產品繪圖,雖然實現了無紙化,卻實現不了無手化,操縱數位板和壓感筆的模式還是模擬在紙面繪圖的方式,從用手握筆的角度來說其實還是手繪。目前還未出現直接用意念或其它器官操縱的繪畫工具,可以說只要畫就一定會用手。手繪是基礎課,畫插畫、游戲動畫的人物設定、場景設計都會用上,尤其是做設計光有創意是不夠的,最忌眼高手低。設計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社會中,設計無處不在。世界正從傳統的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迅速轉變。在這一社會變革中,設計方法和手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設計領域出現了傳統的手繪設計逐漸為電腦設計所替代的趨勢。隨著電腦技術在設計界的廣泛應用以及電腦技術的日趨成熟和完善,過去需要雙手完成的大量設計工作逐漸由電腦來完成,且工作時間及強度都大大降低。電腦在設計領域開始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任何復雜的圖形和需要耗費時間的工序,通過電腦操作就能輕而易舉地處理,而且在設計過程中可以不斷地進行修改,這大大提高了設計效率。由于電腦設計軟件越來越便于學習和使用,有些沒有繪畫基礎的人稍經培訓,竟然也能通過電腦進行各種設計,無視手繪設計之重要,豈不知手繪設計是必須具備相當程度的繪畫基礎,且是需要長時間學習和練習才能掌握并運用自如的一種技巧。因此,電腦設計的普及化和數字化的確對傳統手繪設計產生了巨大影響,然而,電腦真的會完全取代傳統手繪設計嗎?答案是是否定的,暫且不論現象,我們先把目光瞄向設計的實質;以正本清源。王受之曾說過:“所謂設計,指的是把一種計劃、規劃、設計、問題解決的辦法通過視覺的方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它的核心內容包括三個方面:⑴計劃、構思的形成;⑵視覺傳達方式,即把計劃、構思、設想、解決問題的方式利用視覺的方式傳達出來;(3)通過傳達之后的具體應用。”從這段論述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設計領域,設計的靈感來自頭腦,來自思想撞擊之后產生的激情;設計的核心是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其次才是設計手段,手繪方式和使用電腦的方式只是手段的不同。所以,電腦軟件不能代替手繪的地位和作用,手繪應成為電腦應有的補充。
三、結語
在環境藝術設計的工作中,借助手繪能夠更加全面地展現設計者的技能,手繪實現了理論與現實的完美結合。手繪表現的特點、價值和風格是設計者的綜合能力的體現,是設計者在設計工作中能技能的展示。流暢的手繪有助于在藝術設計活動構思中捕捉靈感;便于與客戶之間的溝通交流;手繪是電腦的補充,現今這個信息時代仍離不開手繪。
作者:付偉單位:智創控股集團<海南州府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
一、傳統文化
隨著歷史長河的流逝,我國積淀了很多的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歷史久遠,擁有著獨特的民族風,同時還有很多優良的名族傳統。中國傳統文化在發展的歷史中,流行著各種各樣的文化學派和文化理論,還包括著名的儒家文化以及佛家道家等。正因為這些特色的文化推動這中國的文化體系一直在不斷地發展和弘揚,顯示出了中華名族在這上下五千年久遠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持有的獨一無二的文化魅力。
二、環境藝術設計
環境藝術是文化藝術的一類,其主要包涵了藝術方案構想,工程中空間的規劃,以及環境藝術等。同樣的是,環境藝術設計還包括設施規劃和環境,構造和造型計劃,裝飾和空間規劃。最重要的是還包括色彩,材料,布光,采光等,使得環境設計同時擁有審美和使用功能等。環境藝術設計就表現的形態和表現的手法上是千變萬化的,而環境設計對于藝術設計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環境藝術設計只是藝術設計中一個部分,想對比建筑行業來的更為工程浩大,規劃也相對更為廣闊,也更具有感情的色彩。環境藝術設計在如今的社會是一門較新的學科,雖起步的時間比較晚,但隨著我國的傳統文化的推動,環境藝術設計集現代科學,現代藝術,經濟和傳統文化并與之與時俱進,實現了審美性和實用性的統一。
三、環境藝術設計與傳統文化
(一)環境藝術設計風格與傳統文化作為一位成熟的設計者都具有自己獨特的設計風格即環境藝術設計風格,環境藝術設計風格指的是設計者透過自己設計的作品所展現出的鮮明個性和獨特的藝術特點。環境藝術設計風格的形成受很多方面的影響,其中包括了空間和人而又與環境三者之間關系的處理方法,而在進行的過程中,人,空間,環境都隨著人類文化不斷的改變著,同樣的環境藝術設計風格從一開始就被中國傳統文化所影響著。而今,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環境藝術設計已逐漸成為一種時尚潮流,今天的環境藝術設計不只是隨著設計師的理念,更多的是注重人們的審美觀點,更專注于綠色生態與大自然的理念與傳統文化融合的思想來演繹歷史的魅力,展現了環境藝術設計風格與傳統文化所融合呈現的奇跡。
(二)環境藝術關于空間形態設計與傳統文化在環境藝術的空間構成設計方面,為了通過空間的古樸感和屬于原始隨性的美感,來向人們傳達出鮮明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視覺效果,我們會通常選用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裝飾品,例如石獅,彩繪,石橋等并使他們相互協調。這樣的裝飾方法突出了空間,讓空間充滿著設計者的靈感,也顯現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風。
(三)環境藝術關于空間造型設計與傳統文化在環境藝術的空間造型設計是以空間為基礎,而空間所體現的是結合現代材料,技術和理念憑借空間的造型或者一些特別的材料和圖案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例如,我們到一些古跡去參觀,會看到各種各樣的門樓,石刻,花墻等通過刻畫空間,使得空間被奇妙的分割,使人有種迂回曲折或神秘的感覺,還有會看到一些奇特的花草樹木利用了傳統的插花藝術使其本身更有藝術感。
四、中國傳統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里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中,“天”指的是大自然,“人”值得時人類,“天人合一”的意思指人與自然相互和諧。地球萬物,要做到“天人合一”,只要掌控好事物相互之間的度就可以。在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越來越多的新的產品,新的材料,新的技術,新的工業促進其快速的發展,但是隨著工業行業的發達,導致的自然問題也越來越多,也逐漸受到人們的大肆關注,人們開始呼吁“綠色”,漸漸的,人們隨著審美觀的提高在追求更高的文化價值時,意識到,社會和自然,人和自然、應該互相融合,所以一起大膽追求,渴望能夠達到天人合一。如今的環境藝術設計中,特別是關于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是最能體現“天人合一”這一構思的,在室內設計的時候可以選擇例如木頭、棉、竹、石等或者一些其他的合成材料作為元素。這樣的布置不僅可以讓人感覺自己正處于大自然的“美感”中,更重要的是它拉近了人和大自然的距離,更讓人感受到親切的感覺。在如今,將天人合一通過對色,光,物,質,形自然的處理表達出來,是相對最合乎人們的審美,也是人們追求綠色的最好一種呈現的方式。
傳統文化是隨歷史長河發展而來,這不代表落后,一成不變,墨守成規,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傳統文化也一路隨之發展而來,不斷的與時俱進。在如今的環境藝術設計中,中國的傳統文化已成為最主要的概念,所以設計師為了更好的融入中國傳統文化還需要對其不斷的挖掘和發現,并準確的找到環境藝術設計和傳統文化的磨合點且必須對傳統文化充分的了解并能夠有準確的判斷力和構思將傳統文化設計的精髓融入設計中,將設計的主要思想與設計的風格得以鮮明的體現并優化,繼承與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將傳統文化融入環境藝術設計中,讓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了解和學習我國的文化,從而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和弘揚。
作者:屠辰飛單位:河南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一、目前環境藝術教育的社會現狀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在社會上的就業前景還是非常可觀的,那么就業應該是很容易解決的問題,但是企業給出的設計工作是實踐型,不是學校教學模式的紙上談兵,所以就業率與以前相比較逐漸降低;出現這個問題是由于很多的因素所造成的,一方面就是我們的教學體系問題,太過于著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在理論和實踐結合上脫節了,導致了他們不能勝任實踐工作。教學方式過于傳統,老師經常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善以教師的角色來教導人,而不是讓更多的學生自己理解實踐,總是沿用老式的套路來教學很多時候將學生的創新思維扼殺,讓他們沒有專研的興趣,只是等待老師的告知,并在最后養成了這樣的學習習慣。老師傳授的方式太固定式,導致最后學生沒有結合實踐,對于實際的工程設計中的很多的問題都不了解。
二、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相互結合,建立實踐教學基地
(一)引入實踐教育,多動手,提高操作能力以理論知識為基礎,用實踐動手能力來解決實際的問題,這是設計教育的核心點,要解決設計問題必須要擁有良好的理論知識。理論知識相對來說非常的枯燥,但是不學習理論知識,設計問題根本就不能進行分析和解決,也根本無從下手。針對于純粹的理論知識,很多是沒有生動形象的事例,因此會導致很多的人失去學習的激情,因此要將理論知識和動手實踐有效的結合在一起,讓理論知識能夠更多的融合在一些工程實例中,這樣就能夠避免學習的枯燥,而且還能夠進一步的讓同學實踐。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參觀,或者是老師在實驗基地進行授課,讓學生能夠近距離的感受到每個設計在工程中的原理,在這樣的一個實踐中,讓學生能夠將老師講的內容,馬上進行感知,加強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
(二)模擬實踐,確定課題,展開設計僅僅是通過學生的視覺和感知是不夠,還要讓他們真正地動起手來。環境藝術專業真正在工作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一名真正的設計者對于項目的全過程肯定是了如指掌。從項目的招標、投資成本、預算、設計等多方面都有一個設計,然后通過一系列的計算分析能夠得到最終想要設計的東西需要的成本和所獲得的價值。而在課堂上根本就不存在這些,因此沒有一個實際的項目作為事例,就沒有真正的問題出現,因此也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老師就可以做一個模擬的實踐練習,首先要選擇一個課題,然后和實際的項目結合起來,進行“真正的實踐”,也可以通過校企合作企業的幫助讓學生針對去實地參加實踐,或摘要:對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中面臨的問題,本文針對此特點提出適合于實踐教學的發展方向方法。根據改變和創新實踐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對于環境藝術設計有更多的激情,讓他們更喜歡這個專業,為儲備專業型人才做好工作。關鍵詞:環境藝術;實踐教學者通過實踐模擬大賽來進行。在實踐模擬中,老師可以確立課題后讓學生自己去做市場調研工作,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實踐中可能要遇到的一些問題,并且試著去解決這些問題。例如:材料類型、成本、工藝流程等多方面問題;然后制作方案,并且畫出草圖,做出模型,分析可實施性。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策劃能力和應變能力。同時大家都能夠看到別人實踐中比比自己好的方面,使其能夠找到自身的劣勢,這樣能夠促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的交流和互動。
三、建立或通過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基地
設計最后的結果就是要完成一個“作品”,在完成這個作品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怎么來解決這些問題就是一個設計者所必備的知識。現在設計專業的學生更多的是局限在理論知識上,沒有一個適合實習的基地。因此學校應該根據實際的情況建立一個教學、實踐一體化的基地,可以通過校企合作,讓相關的企業入駐到學習,讓學生能夠真正的進行實踐學習。讓他們能夠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也能夠在實踐中進行,讓學生能夠參加到合作的單位中參與工程的設計和管理,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讓學生獲得實踐的經驗。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能力也可以為合作單位提供潛在的人才。
通過本文對于環境藝術設計的教學方式與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培養方面能夠看出它們之間的相互關聯支持和不同的地方,說明了教學不僅僅只是理論性的,更要注重實踐操作,只有理論和實踐并重,將兩者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才能夠真正地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就業現狀得到改善;只有它得到了更好的發展,那么這個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專業才能夠為社會更好的服務,造福更多的人。
作者:歐陽尙海單位:長江大學藝術學院
1環境藝術設計空間構成教學特征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空間構成表現形態復雜多樣,這也是任何一門傳統的造型藝術都無法與之相比的。作為一種以建筑藝術空間作為主體,以其他造型藝術空間為輔的空間體系,空間構成不是簡單地基礎造型設計,而是與設計相關的創造性思維的體現。環境技術設計工作研究的對象主要為空間與造型,對于空間的研究與設計,必須要遵循心理學、人體工程學以及透視學等諸多方面,同時也保持理性與感性的空間思維與空間創造力。構成類教學是藝術專業中的一門基礎課,空間構成主要的教學內容為空間概念的基本認識、探索空間的構成手法、構成類型以及空間的創新手法。環境藝術設計空間構成教學則是環境設計專業重要的重要課程。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空間構成教學,主要教學目標在于對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以及空間創造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了解空間的基本涵義,明確空間構成設計語言、設計方法與步驟,掌握空間設計基本規律與形式;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對于空間色彩、形態、光線的敏感性,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將創造性思維發揮在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建筑設計等設計實踐當中。
2完善環境藝術設計空間構成教學的對策
環境藝術設計中針對空間涵義與構成的教學,教師需要尋找出于環境藝術專業相適應的教學模式,而不是將建筑專業的空間構成教學內容進行簡單地復制。同時教學當中也需要將造型藝術作為主體,廣泛吸收不同造型藝術的空間理論實踐知識,促進學生對于園林、建筑空間營造方式的研究與感悟,掌握環境藝術空間涵義與空間表現技巧。注重空間意識培養。空間構成教學中有著非常多的概念與理論,課堂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后期的主體性專業課教學中,教師往往會發現一些學生在實踐設計當中對于空間的功能性考慮欠缺,空間造型語言不同意,創造性不足。究其根本性原因,在于對空間感與空間想象力的掌握力度不夠。因此,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學生初期的空間形態構成教學,在此過程當中,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空間涵義知識理論基礎,也要在教學中貫穿針對人的生理與心理空間需求設計的理論分析。具體教學當中,教師必須要注重對學生的空間意識的培養與教育,打破傳統造型藝術空間概念與習慣。以造型藝術作為根本,促進學生掌握雕塑、繪畫以及工藝美術的空間表現技巧,領悟園林營造以及建筑的空間表現;并且也要借鑒舞蹈、音樂等藝術對于時間空間駕馭的方式,加強對于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時空綜合屬性的領略。重視空間審美固定性。環境藝術教學中注重環境整體的設計意識及設計風格的教學研究。一些教師在環境藝術教學實踐中,由于忽視了環境的空間藝術特征,忽略了對于地方環境特征及本土文化的研究,過于追求流行,盲目宣揚“舶來品”,對“洋”工藝與材料的效仿與抄襲使得設計脫離了本土地域文化特色。沒有個性與文化內涵的環境藝術形象必然無法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因此,教師在空間構成的教學當中,需要加強學生整體意識的灌輸,環境藝術根植在周圍的環境當中,同周圍的環境保持著內在的聯系,這也是空間審美的固定性的體現。只有讓學生領悟并掌握這種固定性風格,才能夠發揮出個性化的藝術創造,打造出區別其他造型的藝術。鍛煉創造性思維。我國南朝文學家劉勰在《文心雕龍》當中提到:“歌謠文理,與世推移”,其意思為時展會使得文學藝術的創作環境發生變化,文藝創作以及設計觀念也應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演變。而如何在不斷發展的時代以及不斷變化的社會審美需求中創造出更好的作品,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具備創造性思維。空間構成教學中,需隨時注意空間設計最新的發展動態,通過先進的網絡資源以及新媒體方式,有效結合最新的設計觀念與思路。新的時代觀念語境為空間構成教學帶來了鮮活的意識。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對時下一些優秀的空間設計案例進行欣賞與分析,提升學生的創作興趣,增添設計思路。
3結語
總而言之,環境藝術設計空間涵義與空間構成教學既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同時促進學生利用設計原則,設計出符合人的心理空間與生理空間的環境藝術作品。只有抓住空間才能夠抓住設計之魂。誠然,對于學生的環境藝術設計空間意識與運用能力的培養,并非短時間內可以解決,需要學生在領悟與實踐當中不斷體驗累積。
作者:計宏宇單位: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1藝術設計生態理念及其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實際應用方式
運用生態理念能夠在傳統設計基礎上創新使用各種自然環境保護措施,并構建滿足各種生活需求的景觀格局,促進能源物質獲得循環利用與再生,降低廢棄物的產生與排放,從整體上強化景觀格局生態服務水平及質量。生態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實際應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作用延伸及拓展方式。保留原有場地或場地中具有的部分元素是生態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一種有效應用方式。例如,美國西雅圖煤氣廠公園設計者首先保留了工廠各種廢棄機械設備,包括蒸汽機、壓縮塔及煤氣裂化塔等,在突出工廠歷史基礎上創新,將蒸汽機與壓縮塔涂刷成紅、黃、藍、紫等顏色,此外,這些廢棄設備還可以攀爬游樂,契合了煤氣廠公園的設計需求,充分挖掘了固有元素延伸作用。
(2)能源物質循環利用方式。能源物質循環利用思想應該始終貫穿在環境藝術設計整個過程中,設計者應該充分挖掘各種原材料的再次利用與開發職能,盡最大努力創造材料與資源循環利用的平臺。
(3)強化場地原貌維持方式。發展可持續的處理技術已成為當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生態理念應用的又一典型。例如,四川成都利用自然的力量實現了生態系統的恢復和再生,大大節約資源,并且減少廢棄物的產生。他們將府南河人工濕地系統的污水,注入部分厭氧池、植物塘、植物床、養魚塘、氧化溝等凈化系統,使之由濁變清,最終重返府南河。
(4)有效利用能源方式。現在設計師們一方面通過科學技術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又大量地使用自然界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以適應現代生態環境。提高住宅的隔熱性能,保證自然通風,利用太陽能蓄熱等,這些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也是設計中的有效手法。此外,以太陽能的熱與光為主,通過相應設備來利用自然能源的方法也在住宅的應用上得以實現。
2環境藝術設計生態理念審美特征
環境設計關系到人們的居住環境的設計在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的環境也需要設計。人們的生活活動是各種各樣的所以對環境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環境設計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環境設計的多學科性。環境藝術設計包含了很多學科專業需要建筑學、城市規劃和設計等學科的相互結合共同設計完成。所以,環境藝術充滿了廣泛性和豐富性。
(2)環境設計的多層次性。環境設計首先要滿足人們最基本的需求。讓人們在生活中達到使用安全、方便、經濟的目的。不同的設計對象其設計要求和方法也各不相同。
(3)環境設計的關聯性和空間的統一性。在環境設計中必須要穩扎穩打考慮到設計的整體綜合性。
(4)環境藝術設計的實用性。環境藝術設計不僅展現出設計的美而且必須具有實用性。就像房子內的裝修設計最基本的就是要滿足人們在生活中的使用和需求。
(5)環境設計的審美特征對環境設計教育的影響。由于環境設計的學科專業比較多,所以要求設計人員必須具備很高的專業性和綜合性。
3影響傳統設計理念與審美特征的主要因素
(1)生產力與經濟基礎的制約。環境設計觀念受到生產力與經濟基礎的制約。古代,生產力低下,農業、手工業生產占據主導地位。農民希望天遂人愿、但愿風調雨順以至五谷豐登。達到“天上人間”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是最高的追求。人們的環境觀念則是將自我融于大自然中,享受大自然的恩賜“。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劉禹錫),反映在環境設計上則是建筑選址注重“背山面水”,營造小氣候。19世紀隨著蒸汽機的發明,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文明。大生產所追求的高效率與高利潤,打破了封建社會時期人們恬靜悠閑的生活。當人類還自我陶醉在工業文明“人定勝天”信念中的時候。工業污染所帶來的全球溫室效應,洪水、旱災等異常自然災害的發生,使人們認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在工業領先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環境治理已經從簡單的單一治理轉向可持續發展。在生產技術落后的時代,人類對自然持消極的態度,高科技的今天,人類步入創造自然的時代。設計應該從創造第二自然的觀念出發去美化生活。
(2)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古中國地處溫帶地域,溫和的氣候形成了以長江、黃河流域為中心的農業文明,環境理念也緊緊貼合這一“溫和”特征,表現出以農業文明為主導,期望與大自然和睦相處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思想,主張“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士人得志,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仕途失意,歸隱田居、遁跡山林。這些思想都導致了中國人所特有的審美特征——融于自然“,崇尚自然,師法自然”的理念也成為中國園林遵循的亙古不變的法則。
(3)社會制度與社會文化的影響。影響環境設計理念和藝術特征的因素是綜合的,除了前二者外社會制度、宗教、哲學思想、民俗等文化因素對于人們的環境觀、自然觀和審美藝術特征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有時甚至還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道教“道法自然”,認為自然界本身最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老莊),大自然之所以美,不在于它的形成,而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體現了“無為而無不為”的“道”,大自然本身沒有意識去追求什么,卻在無形中造就了一切。
作者:羅希單位:江西泰豪動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