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3 03:45: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景觀設計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本課程改變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主要采用分組教學。根據設計任務的難易程度及教學時間,以及學生現有的年齡和興趣特點、認知和技能基礎、性別和性格差異等情況,將學生組合成5~6人的協作小組,每一小組有小組長作為負責人,來協助老師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課程任務布置后,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共同利用資源,互相支援,進行學習,制造團隊比賽的氣氛,增進學習成效。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采取教師評價與團隊小組成員評價和學員自評相結合的方式。在評價體系中,除了知識和技能的考核外,教師還注重對學生學習態度、吃苦耐勞精神和合作意識的評價。在實踐成績評定中,從實訓過程、實訓效果以及職業素質等方面進行多元過程考核評價,并對有創新的設計、承擔組長工作的學生有鼓勵加分。實踐成績中職業素質考核占20%。實驗報告占10%,實際操作占70%。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1.設計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教師進行任務設計時,要考慮學生現階段的心理和認知規律,遵循由淺人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此基礎上設計具有一定梯度的任務,從而實現從統一規格的教學模式向個性化教學模式的轉變。教師在任務設計時,要根據學生情況設計出不同比例的“獨自”學習和“合作”學習任務。對于“獨自”學習的任務,讓學生選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來獨立完成,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和自學能力。對于“合作”學習的任務,則要求由小組成員共同協作完成,學生們在相互交流中學習新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教師設計主題,引導不同層次的同學進行研討,教師給予適當地點評,使學生相互取長補短。
2.體現“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特征?!叭蝿镇寗印苯虒W法是以“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為基本特征。這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是知識建構過程的創造者,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起組織、指引、促進、答疑的作用。學生應明確每一階段的學習任務和目標,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積極主動、有目的地獲取知識和技能來實現目標。在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完成工作任務,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情感、知識和技能得到提升。
3.教師及時反饋和評價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根據課程的特點,教師應多關注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理論知識應用與實踐的能力和植物景觀設計的創新意識,以及獲取知識的方法與經驗。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反饋信息,這樣做既可以幫助他們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還可以使得他們了解其學習能力的提高程度,從而為今后更好地學習奠定基礎。不管何種評價,教師事先都要確定公正可行的評價標準,評價完成后,還要對各小組或成員進行評比,使各個小組形成一種團隊合作與競爭的意識,使學生體會分工與合作的重要性。教師只有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有效管理、及時評價,才能真正有效地實施教學計劃,完成教學目標。(本文作者:朱紅霞 單位: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作者:萬丹 單位:長春建筑學院公共藝術設計
景觀設計與現代美學的淵源
在人類歷史上,任何設計和藝術都是分不開的,美國的湯姆林遜在其20世紀的園林景觀設計中-始于藝術,也在開篇就提到“在整個西方世界的歷史上,園林設計的精髓表現在對同時期藝術、哲學和美學的理解”。意大利文藝復興之后西方園林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從圓廳別墅巴西利卡,從法國凡爾賽宮到英國畫家園林都是當時社會、經濟、藝術、繪畫、雕塑等的間接體現。其中更是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很大程度上每個時期的藝術風格決定了當時園林景觀的設計手法和表現形式。從同時期的藝術風格中獲取靈感也不失為當時景觀設計的一大靈感來源。各個時期的景觀園林設計都受到了當時美學思潮的影響。當代國外的景觀設計中多可找到繪畫上的抽象主義,印象派,后現代主義,結構主義等思潮影響的痕跡。而我國的景觀設計也與國畫、書法等有著不解之緣。例如我國古代名園至今仍是旅游勝地的拙政園即使明朝畫家文徽明為王獻臣設計的一處私家園林,處處體現著國畫之美藝術之精粹。要想充分認識乃至理解一個成功的景觀設計必須先了解設計年代的文化背景、藝術背景、社會背景、人文背景等等,沒有一個成功的景觀設計師是一個毫無藝術修養,孤陋寡聞的白丁。那些已經成名的景觀設計大家無不是對多種學科涉獵廣泛,造詣頗深的。
現代藝術影響下的景觀設計
現代藝術對景觀設計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是藝術觀念上的影響,其次是藝術形式語言的影響。自莫奈的印象派產生以后,西方藝術的模式和標準不斷受到挑戰,同時藝術家呼吁的要以自由的精神投入藝術創作成為西方藝術發展的根本驅動力。最后,單一的標準被推翻,“多元”成為藝術的核心觀念。各種藝術思潮層出不窮,抽象表現主義、波普藝術、極少主義、觀念藝術等都在不同方面拓展當代藝術的內涵。在新的藝術觀念的推動下,新的景觀藝術觀念也得到了發展,相應的新的景觀形式語言也開始在園林設計上的得到不斷的應用。
低碳美學下景觀設計的實際案例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世界大環境的不斷惡化,低碳已成為越來越多人提出的觀點和關注所在。從北京奧運到上海世博近幾年國內景觀設計一直圍繞著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進行。如何讓自然做功,如何讓景觀設計既保持現代美學的特點又符合當代低碳環保的概念,對于當下的設計師而言是一重大問題。在這一問題上俞孔堅大師無疑是國內低碳景觀的代表人物和領軍人物。從稻田大學到世博會后灘公園等都是一個個低碳美學景觀設計的代表佳作。盡可能地保持原有狀態最少地進行人工干預,使設計施工中釋放最少的二氧化碳。以生態為目標的景觀設計和低碳環保的城市濕地設計是近幾年來的主旋律。在這些方面俞孔堅從切身體會到身體力行,一個個成功的案例使得低碳藝術美學成為影響當下景觀設計的主要因素。當代城市的景觀設計已不僅局限于美,而且要實用要讓設計說話要讓自然做功。使景觀設計不僅僅是紙上談兵的空口號,而是真正作為城市的環保系統和城市名片的VI系統成為現代生活中的主角。
結語
無論我們是否承認,景觀設計和現代藝術美學之間都必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現代藝術的發展和改革對景觀設計的表現形式和手法有著深遠的影響。千百年的現實告訴我們,現代美學是景觀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參考是明燈。我們無法想象一個毫無藝術修養和感覺的設計師設計出的景觀設計是怎樣的,我們也無從證實一個毫無美感的景觀場所是多么的晦澀無味。我們知道藝術雖然不是景觀設計的全部但是它是靈魂是生命,它給予景觀設計以無限的想象空間。一個優秀的景觀設計師必然會從多方面考量其功能、形式、美感等等,綜合各方面的調研做出合理的判斷和設計,最終形成出色的設計方案。
摘要:景觀設計課程作為環境設計專業的核心主干課,應具有明確的課程定位。該文針對高校景觀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創新改革思路,并通過探索多種教學方式,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景觀設計;實踐教學;創新能力;教學改革
一、景觀設計課程發展現狀和存在的不足
1.發展現狀
我國景觀設計課程還處于起步階段。該課程主要開設在建筑、規劃、藝術學等學科背景下,各高校對該課程有不同的側重點。自2012年新版的本科專業目錄將“環境設計”作為設計學門類下一個獨立的專業后,環境設計專業的定位更加明晰,專業涵蓋面廣泛,由建筑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等內容組成。由此可見,景觀設計在環境設計專業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不同院校的環境設計專業中,景觀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不同,對接社會需求也有差異。
2.不足之處
其一,課程設置缺乏聯系性。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學以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兩大方面為主。在課程設置上,前期為專業基礎課,然后是室內設計基礎課和專業課,到開設景觀設計課程時,學生雖然已經建立了室內空間感和思維方式,但是對景觀設計的大尺度空間感一時仍然難以適應。加上課程時間短、內容廣泛,教師往往泛泛講些概念,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弱。其二,學生綜合設計能力欠佳。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藝術功底相對較強,在方案的表現能力上具有一定優勢。但景觀設計課程的作業要求大多是一人一題,一些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缺少相互溝通與交流,難以鍛煉表達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在步入社會后很難適應項目組的工作方式。其三,沒有真正實現符合環境設計專業特點的實踐教學。環境設計是實用性較強的專業,該專業畢業生必須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才能夠較好地適應行業需求。但一些學生在課堂上難以接觸到實戰項目,缺少實踐機會,就業后難以快速地適應崗位需求,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才能承擔具體的設計工作。景觀設計課程的實踐環節在教室里很難完成,主要表現如下:一是課堂教學以理論講解為主,一些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也不好;二是一些學生在課堂上難以感知空間概念并鍛煉準確的尺度感;三是一些學生欠缺材料知識,無法從教室里獲??;四是缺乏實戰項目,一些學生對設計項目操作流程一知半解。
二、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1.鍛煉學生的調研分析能力
調研分析作為景觀設計的前期工作至關重要。因此,在景觀設計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強調調研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將項目背景的調研與分析工作做扎實了,才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景觀設計工作。教師可以在景觀設計課程教學中加入社會調研,讓學生親自實測小型的景觀設計實例,引導學生感受室外空間的尺度、空間組合方式,分析景觀設計要素。
2.提高學生的設計思維能力
對于環境設計專業而言,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是非常重要的。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過程較漫長,教師只有在實踐過程中逐漸引導學生,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讓學生相互啟迪與激勵,學會不斷地發現、分析并解決問題,才能夠使學生具備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設計表達能力
景觀設計表達不局限于手繪和計算機的表現,模型制作表現也能夠輔助方案的表達,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也是設計表達的重要部分。在環境設計專業的課程設置中,手繪表現、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模型制作都有相應的專項訓練課程,語言表達則需要在不同的課程中通過相應的環節進行訓練。教師可以通過在不同的課程中加入方案展示和匯報等環節訓練學生的設計表達能力。
三、探索多種教學方式
1.參觀——實景教學
要想讓學生深切地感受景觀設計的精髓,僅憑單純的課堂講授是不夠的。因此,在景觀設計課程教學中非常有必要增加實景教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植物園觀察各種植物的外觀特點,了解植物對環境的要求;也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公園、廣場,學習空間、道路的組合方式和不同的材料、工藝要求等;還可以讓學生參觀名勝古跡,體驗大師作品。這種實景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能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是不可或缺的教學方式。
2.項目——案例式教學
在學生對景觀設計有了初步認識之后,教師可以在課程教學中采用案例式教學的方法。教師應該盡量使用自己參與過的景觀設計項目,由于是親身實踐,所以更加了解項目的設計背景,對于設計過程的體會會更深刻,能夠將項目講解得更加透徹。
3.模擬情境教學
在學生完成設計方案后,教師可以將課堂模擬為投標現場,讓學生扮演相應的角色,采用電腦演示、設計手冊展示、上臺解說匯報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投標相關活動。在學生匯報之后鼓勵其他學生開展討論,和教師一起對方案的優缺點進行點評。結語景觀設計課程應具有明確的課程定位,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為目標。教師在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應探索多種教學方式,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
作者:唐茜 曹艷
摘要: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是風景園林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也是學生從基礎理論知識到實踐過渡的一門重要課程。文章介紹了“嵌入式”教學相關的教學內容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通過五個教學模塊進行詳細說明“嵌入式”教學策略。
關鍵詞:嵌入式;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教學策略
風景園林專業升成一級學科后,其專業課程都面臨著升級整合,“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作為風景園林專業的必修課程及特色課程,主要是運用有觀賞價值的植物,根據其生態習性和觀賞特性,將植物與植物,植物與其他造園要素進行合理配置,創造具有意境的優美景觀,供人觀賞。本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起著重要作用,既是前期植物認識識別等基礎課程的總結,又為后續園林景觀設計課程、園林工程、畢業設計等綜合性課程打下基礎。
1“嵌入式”教學及其內涵
1.1園林植物景觀設計
“嵌入式”教學的界定風景園林專業課程有著很強的操作性,尤其是園林植物景觀設計這門課程,很多學生都缺乏對植物景觀設計的整體把握,直到畢業了還對植物配置不甚了解,因此,在教學中如何彌補這些都顯得很關鍵。本次教學方法是將與其相關的教學信息融入“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的教學新方法,是一種借鑒計算機軟件工程等專業開展“嵌入式”教學。
1.2園林植物景觀設計“嵌入式”教學的內涵
園林植物景觀設計“嵌入式”教學在授課過程中,對涉及到相關知識的理論點、實踐內容知識或者相關專家進課堂等對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理論研究前沿的問題及實踐內容通過一定的模式都嵌入到課程當中,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打破固定的思維,使學生在學校課堂中就能接觸到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更為直觀地感受園林植物景觀設計。
2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介紹
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是天津城建大學風景園林系在原有的“植物造景”課程的基礎上改革和擴展所形成的,并于2016年在制訂風景園林培養方案的時候重新制訂了新的教學大綱,是風景園林專業重要的專業必修課程之一,從原有的24課時,擴展到64學時,并從以往的純理論講解擴展到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在新的培養方案中,“園林植物景觀設計”這門課在大三開設,在學習階段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把“嵌入式”教學應用在這門課程上,既然是對以往的理論知識的一個總結,又可以對新的知識有大體的認識,為新的課程打下伏筆。
3“嵌入式”教學方法在景觀設計課程的應用
3.1課程現階段的問題
3.1.1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不夠很多學生在聽講或做作業的過程中,對之前講的內容一知半解,如對植物形態不了解,“張冠李戴”;在選擇天津本地的植物做設計,往往會出現南方的樹種;有的應該是適宜種植在陰面的植物,就在沒有遮蔭的陽面地方出現,學生普遍缺乏對植物動態欣賞的把握,這都是由于學生對之前知識儲備量不足造成的。3.1.2學生對空間關系的把握缺少尺度感學生對于空間關系的把握還是停留在建筑的尺度上,不能夠正確處理植物和空間之間的關系,設計的時候缺乏層次感。3.1.3學生圖紙表達不規范,表達效果不理想學生在和老師交流的時候有很多的想法和理念,但是最終交圖的時候卻與當時的設想有很大的差距,學生在最終表現的時候有點“力不從心”,所以在課程當中應該“嵌入”相關的內容,來提高學生的表現能力。3.1.4教學實踐環節課時較少以往24學時的教學理論占主要課時,只有最后的4學時是對學生下達任務書,布置結課作業,結課作業往往是針對某一花園或小區居住花園的植物景觀設計,在缺少實踐環節的情況下,導致作業的效果和學生的掌握程度往往不是很理想。以上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嵌入式”教學來解決,通過對理論知識的嵌入(如園林樹木學、植物生態學、設計初步等理論知識)、空間關系的嵌入和實踐能力的嵌入來貫穿其中。
3.2“嵌入式”教學策略
筆者針對新的培養方案對“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課程內容重新進行的脈絡清理,把課堂教學分成五個模塊,在課堂上始終以理論教學為主線,見表1,以知識點(相關理論內容)的嵌入、實際項目(實踐課程)的嵌入為主要途徑,提出五大模塊,每一模塊都有明確的教學內容和嵌入的內容:通過作業來考察學生掌握的情況。模塊一,要求學生掌握植物的種類、習性和識別,這一模塊把園林樹木和花卉學的內容嵌入在里面,通過校外實踐識別常見的園林植物,來強化這部分內容,最后這一部分考核是完成一份天津本地植物調研報告;模塊二,主要在“嵌入”美術基礎、設計基礎及風景園林藝術原理,把課程重點放在對種植設計和對形式美法則的應用上,從植物形狀、大小、顏色、質感和立面形式以及組合的形式美法則等方面進行詳細論述,因為藝術都是相通的,這樣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能夠更感性地把植物設計提升到藝術的層次上,這部分考查要求學生運用植物群落的季相、色彩、層次等方法,完成一份植物景觀案例調查分析的PPT;模塊三,主要是講解植物造景的生態學應用,這部分內容就需要“嵌入”光、溫度、濕度等植物生態學的內容,通過學生課下查找網絡及書籍資料,來獲取植物生態設計的案例,以課上匯報的方式來進行考核這部分內容;模塊四,是把學生分組,為天津市近幾年比較成熟的公園和新建的廣場、居住區小游園等空間進行測繪,并以組為單位進行平面圖、立面圖和剖面圖的繪制,這一模塊是通過“嵌入”景觀規劃設計原理和城市規劃原理,使學生在做小項目的時候從宏觀規劃考慮出發更能深入地了解植物選擇的內涵和文脈;模塊五,是最后一個也是比較重要的內容,考慮到課時的限制,由教師提供一塊規劃好的場地,由學生進行自由改造或提升,在考察完現場之后,這就要求學生對植物的布局和種類選擇進行設計,讓學生在項目布置任務書階段就介入,通過對任務書的解讀更好地理解場地的設計,之后通過功能分區的設計、景點的規劃、植物的選擇等進行討論說明,完成植物景觀設計,最后通過“園林工程”相關理論知識的嵌入,使學生有意識的讓設計達到施工圖的標準,使學生意識到什么樣的植物設計才能夠在以后的工作中實施。
4結語
“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通過對“嵌入式”教學的探索,為系統的教學和實踐教學拓展了改革的思路,拓寬了學生的學習內容,并學以致用,進一步提高了學習興趣,拓展了知識面和實踐能力,調動和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王琳 單位:天津城建大學建筑學院
摘要:景觀設計初步為環境設計專業本科學生開設,是對初學者進行設計啟蒙教育的關鍵課程,對后續的設計課程教學和專業設計至關重要。該文分析環境設計專業設計初步課程的教學現狀,提出目前環境設計專業設計初步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改進的措施,以期為新形勢下高校環境設計專業設計啟蒙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環境設計;景觀設計初步;教學改革
景觀設計初步是環境設計專業本科生入學后接觸的第一門主干型專業基礎課,主要目的是對初學者進行設計啟蒙教育,使其獲得環境設計基礎能力。該課程是引導學生由基礎教育進入專業教育的關鍵課程,對后續的專業設計至關重要。國內外往往將同類專業課程教學的改革重點放在初步課程上。目前國內各大院校對建筑、城規、園林等相關專業的設計初步課程教學改革研究開展較多,而對于藝術設計、環境設計專業的此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較少。以西南科技大學環境設計專業為例,從設計初步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出,該課程對學生起到了較好的專業入門作用。但是設計初步課程開課歷史短,該課程教學還處在摸索階段,在教學內容上,借鑒了建筑學等相關專業的類似課程。在教學方法上,采取以往的教學方式,以傳授式教學、引導設計為特點,即以大量反復的線描制圖,表現技法練習,臨摹、抄繪為主。線描制圖包括墨線制圖、字體練習等;表現技法包括鋼筆畫、水彩渲染等。在教學手段上,單向思維線性深入。在設計實踐上,教師作為主體,引導作為客體的學生進行模仿性設計。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熟練掌握設計技巧,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從根本上把豐富性、多樣性、綜合性的環境設計教育等同于一種單一性的技術訓練,忽視對學生設計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在設計創新能力培養已經成為21世紀國際工程教育的核心、成為中國當代社會對環境設計專業人才根本需求的背景下,西南科技大學的環境設計專業教育應努力培養學生的設計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設計初步作為專業基礎課程,在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尤其重要。教學模式的轉變應以設計為重點,從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出發,注重過程性教學,突出認知、訓練和表現的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的設計能力與創新能力得以提高。
一、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重點不突出由于景觀設計初步是新課程,還沒有較好的針對環境設計專業編寫的景觀設計初步教材,該課程教學只能借鑒《建筑初步》《園林初步》等相關教材。景觀設計初步和建筑初步、園林初步等知識體系大體相同,但建筑初步、園林初步等教材過于強調設計初步的系統性與完整性,導致景觀設計初步教學內容太多。此外,景觀設計初步部分章節內容又與其他課程重復,理論環節的講授與實踐環節的知識點不同步,導致理論與實訓脫節,教學重點不突出。2.作業過重以往的景觀設計初步課程教學注重讓學生完成繁重的制圖和表現作業,反復機械式訓練占主體。3.模仿占主體以往的景觀設計初步課程教學以臨摹、抄繪范圖的形式進行,學生的基本功訓練通常采取對照范圖臨摹的方式。作業評價則以作業圖面效果接近臨摹對象的程度為標準,學生臨得越像,作業圖面效果越接近臨摹對象,得分越高。如此一來,主要培養了學生的臨摹技能、技巧,而對學生缺乏設計思維訓練。4.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教學模式僵化,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停滯,學生開動腦筋的機會較少。在以往的景觀設計初步課程教學中,教材所介紹的范例往往接近于實際工程,這對剛接觸設計的學生而言,容易遏制他們的思路。教材實際上只是為授課教師提供教學內容的大致范圍和一般教學序列。學生應從大量的專業資料中汲取營養。大量的資料才能為學生提供專業知識,濃厚的專業氛圍才能培養學生的專業思維。西南科技大學在景觀設計初步課程專業資料方面雖然已有一定的建設,但還是供不應求。
二、具體改進措施的嘗試
1.結合實地測繪調研,以認知和分析為教學起點
優秀的風景園林設計實例能較好地引起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初步課程教學中,教師可選擇西南科技大學校園建設較好的局部地段,如庭院、小型廣場等,使學生初步建立對環境空間、比例尺度等的認知。該訓練的特點在于:著重強調對環境空間的分析和認知而不局限于對建筑單體的刻畫。目前,各大高校在相關課程中已普遍應用這類做法。通過讓學生對西南科技大學校園局部景觀的環境測繪,培養學生熟悉學校環境,認識場地文脈,對空間、環境要素、材質進行認知和測繪調研。
2.引入作為造型基礎的構成知識
藝術學成為一級學科后,西南科技大學環境設計專業的構成課程壓縮合并為一門立體構成課。而注重形式造型訓練的包豪斯教育模式有著不可磨滅的時代性。因此,嘗試在景觀設計初步課程內容中引入平面構成知識,并且區別于純藝術專業的構成訓練,將構成訓練和專業相結合;嘗試將平面構成與景觀設計布局結合,把色彩構成的理論知識與景觀空間氛圍營造結合,并導入立體構成的造型、空間塑造力和想象力,培養學生的抽象提取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新形態的創作能力、動手能力。
3.從模仿到創作的嘗試
校園環境的認知和場地設計是實現景觀設計初步教學從平面—空間—平面的引導式教學法。將前期空間認知與分析的對象加入功能限制和要求,在后續的小場地設計中進行改組與再創作。在這個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積累相關知識,了解風景園林設計的方法與步驟等。
結語
文章在充分借鑒建筑學、風景園林學設計初步課程的基礎上,突出環境設計專業特色。貫穿上述思想,從多方面嘗試改革。結合以上研究的理論成果,以西南科技大學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為培養對象,進行實踐檢驗。經過實踐驗證,學生對設計初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有較為明顯的提升。在景觀設計初步課程的過程化教學模式實施中,反映出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整體水平較為穩定,設計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有較為明顯的提高,專業學習興趣較高。目前,西南科技大學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初步課程的改革與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之處。今后仍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方法,以期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環境設計人才。
作者:程袁華
摘要:景觀設計行業迅猛發展,推動了對景觀設計人才的巨大需求。高校承擔著為國家和社會輸送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務,高校對綜合性景觀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決定著我國景觀設計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的創新改革刻不容緩。該文深入分析了目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從改變教學模式、促進學校學習與市場實際項目的結合、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等方面提出景觀設計課程的優化方案。希望通過該文的分析和探究,能夠為提升景觀設計人才的綜合素質提供一定助益,促進我國景觀設計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景觀設計;優化策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隨著時代的發展,工藝和科技獲得了長足的進步,藝術飛入尋常百姓家,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社會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物質生活極大豐富,隨之人們對美的精神需求也更加迫切。藝術與文學綻放出迷人的光彩,人們的審美趣味愈加傾向于人性化。在這種背景下,景觀設計逐漸成為現代裝修行業的代表,受到了消費市場的追捧。景觀設計適用于大空間如廣場、公園等的設計,涉及對材質、軟裝以及色彩等方面的規劃,從而使景觀更加宜人,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帶給人們心靈的撫慰。景觀設計要考慮人的需要,將以人為本貫徹到整個設計理念中,涉及人體工程學、設計心理學等多門學科,從多方面滿足受眾的需要。景觀設計行業熱度的提升,促進了對景觀設計人才的培養。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旨在培養專業的景觀設計人才,使學生能夠系統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品位,并使其掌握景觀設計流程與具體的設計操作方式。如何提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景觀設計課程質量,進一步拓展其課程建設的創新維度,使學生能夠在課程學習中掌握更多的技能,從而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與綜合素質,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相對落后
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著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各國都在大力推動本國創新人才的培養,未來的競爭將是人才的競爭。我國順應時代潮流,不斷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推動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在新時代的人才培養標準下,部分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教學理念仍然相對滯后,需要根據國家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進行一定調整。以往的景觀設計課程教學理念更傾向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觀念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囿于對書本知識的被動學習,而缺乏結合實際工程的具體理解;同時,測試體系圍繞測驗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難以考查學生的具體設計能力。隨著藝術的不斷發展,消費市場的審美需求也不斷發生變化。目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仍然遵循舊有的藝術審美價值理念,未能將新的審美體系納入教學理念,導致學生學習的內容與市場需求脫節,難以迎合時代的需要、滿足消費市場的審美需求。景觀設計課程教學理念的落后,影響了高校對符合國家和社會需要的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不利于專業人才進入社會后在具體工作實踐中的能力發揮,難以讓學生充分發掘自身潛能設計出更加適應市場需要的景觀設計作品。景觀設計課程教學理念與當前人才培養需要、設計風格需要之間的不一致,阻礙了景觀設計人才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進一步發展。
2.教學設備有待更新
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為藝術設計教育打開了更為寬廣的維度。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軟件操作能力,并能夠在實際項目中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與其他專業不同,具有邊緣化和多元性的特點,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對教學設備的要求更高?,F代化教學設備的介入能夠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令學生能夠通過多媒體投影、計算機等設備,學習專業涉及的軟件操作,有利于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師講授的專業內容。目前,一些高校的教學設備難以保障實際教學的需求,計算機設備老化、實踐操作設備陳舊等問題突出,一些教學設備形同虛設,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由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的跨學科領域的特殊性,學生要學習更多相關專業的知識,以滿足日后的實際工作需要,如人機工程學、心理學等領域的相關知識,甚至還有建筑手繪、3D建模等專業知識。因此,對于景觀設計課程教學設備的強化不應僅限于設備的組建,而應該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涉及的領域作為一個整體,構建包含各領域相應設備的工作室,從而真正滿足景觀設計課程的教學和學習需要。目前,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設備建設中,部分學校難以實現工作室制的一體化設備構建,更談不上對系統性硬件設備的整體維護,很難發揮現代技術的優勢。
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優化策略
1.轉變教學模式
以往的教學模式過于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只被動學習專業知識,教師本位的思想成為教學的主導。在國家教育教學體制不斷深化改革的當下,素質教育理念得到廣泛推行,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成為教學宗旨。因此,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摒棄固有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主,以學生為輔”的陳舊思想,而是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則轉變成為課堂的引導者和幫助者、參與者,與學生一起營造相互交流、相互討論的學習氛圍,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興趣,接納和吸收專業知識。以往的景觀設計課程教學對理論知識的傳授更為側重,課程檢驗方式多為檢測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程度的試卷測試,難以考查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景觀設計要求學習者不僅具有專業理論知識,還具有應對實際設計項目的能力,同時具備相當的審美能力。因此,以往的授課與測驗方式難以滿足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高校應當及時轉變教學思路,改革教學模式,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幫助學生全方位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同時,改革景觀設計課程測驗方式,從單純的理論測試轉變為項目操作測試,真正讓學生能夠通過測試檢驗自身的學習成果,并在一次次測試中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
2.與市場掛鉤,理論結合實踐
高校肩負著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專業人才的艱巨任務,是輸送具有綜合專業素質的創新型人才的重要端口。高校對社會與國家的人才輸送,決定著國家與社會的未來發展。走向社會工作的高校畢業生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生力軍。因此,高校對人才的培養應該遵循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使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前就具備相當的實踐能力,而不是在企業進行新的培訓后才能真正投入實際工作。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積極與社會項目掛鉤,使學生能夠在實際項目設計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鍛煉自身的綜合專業能力。高校可以考慮構建景觀設計工作室模式,讓學生自主分組,參與到工作室中,在教師的指導和組織下參與社會項目或相關的專業比賽,在實踐中不斷發現自身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能力。一方面,在參與社會項目操作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消費市場對景觀設計的審美需求,并在實踐中學習項目設計流程;另一方面,在工作室的項目小組結構中,學生可以相互學習、借鑒,在團結協作中體會步入社會后的實際工作情況,從而提早鍛煉自身的社交與專業素養。
3.提升教師能力,轉變傳統思維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及,改變了社會生產方式與社會心理,從而影響了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與學習心態。在現代科技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大學生,同樣受到這種新的信息傳輸與接受方式的影響。信息時代為人們帶來的知識共享的便利,使人們不愿意耗費時間和精力深入探究知識的內涵。相較于以往,學生能夠接觸的信息更為廣泛,思想更加活躍,但相對缺乏對知識的深入研究。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就需要提升自身的知識素養,并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想法并對其進行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深入學習專業知識。首先,教師應當加強自身的學習,拓寬知識面,并提升專業素養。一方面,知識面的拓寬能夠幫助教師更加理解學生的想法,和學生成為朋友,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引導者,在與學生共同推進課程的同時,及時了解學生的新想法、新觀念,幫助學生答疑解惑,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實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宗旨。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深入發掘景觀設計的內涵,并不斷吸納新的景觀設計精髓,以擴展自身的專業知識體系。教師積極學習專業知識,可以提升教學質量,并在景觀設計課程中為學生提供更為寬廣的學習思路,拓展學生的設計維度,擔當起課堂引導者的角色,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專業學習深度。
結語
景觀設計行業的迅猛發展,推動了企業對景觀設計人才的巨大需求。高校承擔著為國家和社會輸送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務,高校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決定著我國景觀設計行業的進一步發展。目前,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的創新改革刻不容緩。景觀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如,難以滿足時展的需要和國家素質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未能形成較為系統的具有完備硬件設施的工作室模式,等等。因此,高校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對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進行適當優化,改變固有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作為課堂中的引導者和幫助者。同時,改革測試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學校與市場項目的結合,促進學生盡早實踐,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并擴大教師的知識面,強化其知識結構,使其能夠更好地與學生交流,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景觀設計課程的優化,提升了景觀設計人才的綜合素質,為我國景觀設計的長足發展提供了助益。
作者:任虎
摘要:在進行景觀設計過程中,不僅要融入一定的藝術要素,同時還需要運用各種的材料以及技術。要想確保景觀設計獲得成功,必須將藝術和科學進行有機的融合。藝術是景觀設計的靈魂,科學是景觀設計的動力,景觀設計中藝術與科學因素的融合是必然,景觀設計未來也必定向著以人為本、和自然和諧共存、個性化以及系統化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景觀設計;藝術;科學;融合
科學是通過具體語言對世界上所存在的各種客觀規律加以概括,而藝術則是通過形象語言形式來表現我們對于世界的感悟,兩者均是為了揭示世界上不同事物的內在規律。不過,他們之間卻有著差異的特質??茖W揭示的是事物所存在的客觀規律,而藝術揭示的是情感世界中的一些規律。景觀設計涉及內容主要是對土地和其上方的物體進行規劃,使我們獲得更加安全、舒適、宜居、健康環境的藝術與科學。目前,景觀設計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也更加重視景觀設計中的精神文化,確保景觀具有較強的經濟性以及實用性?,F代景觀所面向的對象是廣大人們群眾。而以往的園林景觀,主要是針對個別貴族所建設的。和以往的園林景觀設計比較,現代景觀設計會更多的受制于城市規劃以及建筑材料影響。因此,要求我們在進行景觀設計過程中,應當更加善于對藝術與科學進行合理的利用,通過對有限土地資源的利用,設計出更加美觀與舒適的園林景觀。
一、藝術是景觀設計的靈魂
在人文科學的發展過程中,藝術文明作為重要的主體,其與自然文明相輔相成,形成了人類文明發展的主流。無論是從我國的敦煌壁畫以及兵馬俑,還是從國外的金字塔等,均能夠證明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藝術的發展是與之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藝術作為人類文化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內容,其和政治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宗教的發展以及種族的發展等均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在進行景觀設計的過程中,不單單是對形式美原則加以運用,更重要的是景觀設計過程屬于涵蓋非常復雜藝術因素的一個設計過程。通過對藝術的運用,能夠確保景觀設計更加具有內涵,能夠讓景觀擁有更為精湛的藝術表達能力。環境和空間屬于客觀世界存在的事物,并且擁有極強的可塑性。在對環境以及空間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效果是好還是壞,最重要的是要看設計者對于“神韻”的把握與運用,而“神韻”卻需要經由一些“視覺符號”才能傳遞至欣賞者。經過我國長期的歷史發展,逐步將不同類別的建筑符號體系化,同時也將不同建筑符號賦予了各自的內涵。例如,愛尼爾柱頭代表的是歐式風格建筑,斗拱重檐代表的是中式風格建筑,劵拱門則是代表伊斯蘭風格建筑。進行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如果能夠科學、合理的應用這些視覺符號,便能夠將觀賞者內心的情感喚醒。由于人們對事物產生一定美感是受到心靈的影響,而通過符號的運用則能夠引發美好感覺。并且,各種符號在經過不同的組合以及架構以后,同樣也能夠呈現更為豐富的內涵。藝術所擁有的包容性沒有邊界,其除了包含有和建筑藝術存在一定關聯性的符號以外,同時還包含有和我們生活存在關聯性的各種事物以及理念等。在進行景觀設計中,最為重要的是設計人員對于景觀內涵理解,然后再采用和景觀存在一定聯系的藝術元素加以重新創造。例如,在設計吉隆坡機場的過程中,設計師將環境以及建筑物更加緊密的融合于一體,展示出了“綠色文化”的設計理念。其將機場的選址設計在森林之中,不管是在候機廳位置還是在外部,均保留有之前的森林,在室內又專門設計出了瀑布、溪流等森林元素,還把森林之中的流水聲、鳥叫聲等采用一定的技術融入其中。通過這一設計我們能夠得出,藝術因素之中的文化具有非常大的包容性,在景觀設計過程中能否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要看設計者有沒有正確理解了藝術因素的包容性,是否將藝術因素加以合理的應用。因此,我們說藝術是景觀設計的靈魂。
二、科學是景觀設計的動力
藝術是景觀設計的靈魂,不過,景觀設計的靈魂需要依附于客觀世界所存在的事物之上,而藝術所表現出來的各種視覺效果、觸覺效果以及聽覺效果等,需要借助于相應的材料以及技術才能表現出來。采用怎樣的工藝以及材料,才可以更加適宜的展示出景觀所擁有的靈魂?在景觀設計所采用方法方面,主要體現在科學因素之中。文化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工作平臺才能展示出來,其中技術便是工作平臺。要是我們將藝術因素看成是人們心理方面的享受以及精神方面的愉悅,則科學因素能夠讓我們感受到生理方面的享受以及功能方面的便利。所以,科學因素是景觀設計不斷前進的動力。景觀設計的過程中,不僅涉及到自然科學,同時還涉及到社會科學。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的向前發展,讓景觀設計工作擁有了更為全新的工具以及材料,同時,還促進了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以及發展,使得設計的理念不斷革新。
三、景觀設計中藝術與科學因素的融合是必然
我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一般所采取的方式包含有科學方式以及藝術方式,兩者具有差異性的特點,不過,在思維方面以及創作方面,兩者之間卻可以相互滲透,使得科學和技術之間融合擁有了非常好的基礎??茖W和藝術兩者的出發點相同,均是為了能夠尋找到真理,保證社會文明不斷的發展與進步。兩者之間在本源方面同樣也相同,均是來自我們的實踐活動。景觀設計屬于交叉性的學科,不僅涉及自然學科方面的內容,同時也涉及社會學科方面的內容。景觀設計不是僅僅針對環境表面加以美化處理,其涵蓋了結構、功能以及造型等不同方面的設計內容。要想確保不同方面內容能夠得到更加科學的安排,要用到非常多的自然科學方面知識與理論,例如,工程學理論、力學理論以及數學理論等。進行造型設計過程中,我們同樣要重視藝術的追求。所以,成功的景觀設計必然要涉及到自然科學方面知識以及社會科學方面知識。不然,景觀設計也僅僅能夠達到裝飾的效果??茖W屬于重要的資源,而我們若是想享受到科學這一資源,應當應用一定的載體,便是設計。設計也是一種藝術的延伸形式。在景觀設計中,涉及有非常多的內容,屬于一種綜合性的藝術表現形式??茖W和藝術之間互補的趨勢其實屬于一種客觀存在,通過對多學科發展的有效利用,能夠進一步的拓寬藝術創作途徑與手段。
四、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
1.以人為本的發展趨勢
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其更加的強調人所擁有的主體地位。不管是對于景觀進行規劃的過程中,還是在對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均應當站在人的角度去思考,以更加符合人們在生理方面以及心理方面的需求。在進行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當注重設計的經濟性,不過,也不可一味的講經濟。目前,景觀設計要求不僅能夠有效的解決人們在功能方面的需求,同時還應當有效解決人們在心理方面的需求。進行景觀的設計過程中,第一,應當為人們營造一個非常理想的環境,要確保景觀設計中的通風設計、采暖設計以及照明設計等均能夠達到人們在功能方面的要求,并且,也要考慮衛生以及安全的因素。當這些全部達到要求后,還應當達到我們在心理上的要求,這也是開展景觀設計工作中極為困難的一項工作。進行造型設計過程中,應當多采用曲線造型,要重視層次感,并且應當確??臻g更加適宜人體的尺度,避免設計不合理的大體積空間。通過這樣的設計,才可以引起人們的關注,讓人擁有更為深刻與美好的印象,確保給人們提供一個更加舒適以及優美的環境。
2.和自然和諧共存的發展趨勢
自然是我們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基礎,而且自然中的地形、地貌以及植被等,均是景觀之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確保自然和人工環境能夠和諧的共存,會更加有利于我們社會的發展?,F階段,城市之中到處都是鋼筋混凝土建筑,在這些建筑物之間引入一定的自然景觀,能夠確保城市中的生態達到一種平衡狀態,可以極大的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在進行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更加應當重視和自然和諧共存理念的應用,要追求一種人和自然的融合,不斷強化景觀設計中自然要素的運用,使得我們周圍的生態環境得以恢復,保證我們能夠融入自然之中,能夠達到和自然共生存的目標。現階段,因為受到了資源短缺以及能源不足問題的影響,加之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導致了社會與經濟發展過程中,和自然之間的矛盾不斷突出。所以,在進行景觀設計過程中,應當將可持續發展理念作為指導始終貫穿于整個設計過程中,通過和自然和諧共存的景觀設計,為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3.個性化發展趨勢
在對景觀進行設計時,需要突出一定的形象特征。不同的地域以及城市,都有自身的歷史以及文化,同時還擁有不同的氣候條件,人們的生活習俗或多或少都會存在差異。因此,在進行園林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將這種個性化加以展示。尤其是在我們邁入了信息化時代以后,由于信息的傳播更加便捷與快速,不同地域以及城市之間的差異性逐漸減小,但是人們在生活中卻越來越重視個性化的需求。景觀園林設計能夠充分的反映出一個城市所擁有的風采以及特征,展示出了城市中居民的精神面貌,也會彰顯一個城市的整體實力。所以,景觀設計是對于城市最為集中以及整體的概括,也充分體現出了城市擁有的個性。
4.系統化發展趨勢
景觀設計屬于一項非常具有系統性的工程,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內容,其中不僅包含有社會形態方面內容、地理環境方面內容,還包含有人文精神方面內容以及歷史文化方面內容等。之前進行景觀設計時,僅僅依靠設計人員直接以及主觀性加以設計的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景觀設計的要求,面對如此復雜以龐大的設計對象,要是不采用系統的設計方法,便無法更加快速以及整體的對設計加以把握,更會影響到設計的質量以及水平。系統論最為重要特征便是整個系統所擁有的功能,要較每一個構成系統因素的功能總和大。所以,在進行景觀設計的過程中,也只有建立起了科學的系統,才可以更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通過采用系統化的設計手段,可以在總體上對設計對象本質特征加以把握,確保進行設計過程中擁有更為可靠的參考與依據。所以,在進行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要借助于系統性的方法,同時,這也是未來景觀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五、結語雖然藝術和科學屬于我們認識以及了解世界過程中所采用的兩種不同方式,不過,兩者在最終的目標方面卻可以保持一致,兩者均是為了不斷推動社會的進步。在思維方面以及創作方面,兩者之間卻可以相互滲透,使得科學和技術之間的融合擁有了非常好的基礎。所以,進行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將藝術和科學進一步的進行融合,確保我們生活的環境空間能夠更加充滿活力,為景觀設計開創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作者:蔣良艷 單位: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 視覺藝術學院
摘要:文章從地域特色校園角度以青島大學小游園為例,提出校園景觀設計的因地制宜與特色彰顯,探討如何將校園的特色文化與景觀營造有機結合,以期塑造校園景觀功能與地域特色有機融合的高品質校園戶外活動空間。
關鍵詞:校園文化;功能特色;小游園
景觀,又稱為文化景觀,現在正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重點。它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不僅尋找功能上的效益,更蘊涵深厚的審美價值[1]。隨著社會與文化的發展,校園環境的營造已不單單局限于滿足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而是以城市人文、地域特色、校園景觀3者有機結合,以彰顯校園場所精神為立足點,營造本校特色與城市文化有機結合的景觀設計。本文以青島大學小游園為例(以下簡稱小游園),提出校園景觀設計的因地制宜與特色彰顯初步的構思和探討。
1基地概況
1.1區位特點
青島大學坐落于青島市中心的香港路與寧夏路交匯處,繁華但不喧鬧,背依浮山,面朝大海,鄰近青島東部商圈及五四廣場、極地海洋世界、奧帆基地、浮山森林公園等景區,其校園西南大門正對主要市區主干道高雄路,交通便利,生活便捷。校園風景秀麗,被譽為青島東部花園,不僅作為學生日?;顒拥膱龅兀彩侵苓吘用裥蓍e健身的重要場所。而本次設計區域正位于大學主入口東南側,地理位置較為優越。
1.2場地特點
場地現狀植物基礎情況較好,存在大片長勢良好的槐樹群,植物品種單一,缺少特色植物組團,植物沒有形成好的群落,空間品質有待提升。此外,場地內有天然形成的自然水系,但未與景觀節點、道路路網、公共設施有機結合,致使整個場地缺乏特色,主體功能不完善。
2基本思路
2.1校園景觀的營造
對于小游園的校園景觀營造,主要著眼于以下幾個層面。(1)校園屬于學生與教師。對于大學校園而言,其最重要的使用者是在校的學生與教師,方案在進行功能組織重構時,需將學生及教師的心理訴求、功能需求放在第1位,打造一個充滿自然氣息的知識殿堂,在小游園的細部營造上,著重關注學生的人文情懷與校園歸屬感。(2)校園屬于市民與游客。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校園已不單服務于在校的學生與教師,而是肩負起宣傳大學形象、建立對外交往的功能?;匚挥诔鞘兄娘L景旅游區內,方案力求打造一處充滿溫馨氣氛的休閑花園,將健康、怡人的校園環境與都市旅游勝地有機結合,從地緣出發,成為宣傳學校與城市形象的有效載體。
2.2設計理念
校園讓城市更美麗,打造休閑式市民公園。小游園的景觀打造突破傳統校園活動空間的營造,將其置于更高的城市層面參與討論,建成后的小游園成為宣傳城市形象的城市休閑公園。
3功能整合與主線串聯
通過對基地環境及文化的有效調研,方案對場地功能進行有效劃分,歸納總結出3大主題功能:休閑娛樂、學習晨讀、運動健身。將學生、教師、市民、游客等納入到校園景觀服務對象中,增強環境歸屬感,注重校園文化的人文內涵和景觀環境的生態保護[2]。通過對功能的整合劃分,結合場地現有豐富的植被資源及水資源,將空間組織通過3條主線有機串聯,分別為植被線、水系線、“百米長廊”修讀線。(1)植被線。充分利用小游園原有植被,在此基礎上對植物品種進行豐富,通過不同季節的樹種所表現的不同季相效果營造濃郁繽紛的植物景觀。同時結合現有的各類大喬木和開闊的陽光草坪豐富視線效果,并利用綠化營造半私密及公共開敞空間,提供林蔭閱讀、交流、公共活動平臺。(2)水系線。利用周邊山體匯聚之水作為水系水源,設計生態溪流,豐富視覺空間的同時增加景觀的親和感和豐富性,增強人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充足的水源可保證溪流的四季流水,結合植物空間的營造,為整個小游園增添流動的生命氣息(見附圖)。(3)“百米長廊”修讀線。“戶外修讀”是校園文化中一道美麗的風景。小游園景觀設計充分考慮學生戶外讀書交流的需求,在場地東北側設計1條約400m長的紫藤長廊,并結合植物空間的搭配圍合,營造出一條具有大學特色的戶外修讀空間,滿足學生學習交往的需求。
4植物種植特色設計
(1)挖掘青島當地自然的植物群落規律,結合本區域土壤結構和自然條件,利用復層混交的手法配植綠化,營建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植物群落景觀。(2)將適于當地種植的鄉土樹種作為骨干樹種,在色彩和形態上創造豐富的視覺效果,同時注意季相的變化,力求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綠化效果。(3)使植物群落組合形成良好的自我循環系統,以喬木為主,喬灌草結合,形成層次錯落的植物景觀。常綠樹與落葉樹的比例大約4∶6,根據植物的不同習性進行配置。(4)注重植物造景的藝術性,體現校園文化氛圍,結合景點立意,配植相應的植物,渲染景點意境,體現景點的命題。(5)在植物群落的空間圍合上,注重人在不同空間場所中的心理體驗與感受的變化,從密林小徑到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再到緩坡草坪,形成疏密、陰暗、動靜對比。同時,充分利用自然力,如光、影、霧等因素,在富有生命的自然中創造出具有生命活動的多元化感悟空間[3]。(6)根據各功能分區不同的特點,打造不同的植物景觀特色,如公共活動區以林蔭樹陣為主,營造莊重、大氣的景觀效果。生活區以圍合小空間為主,種植方式更為自由,營造輕松、活潑的景觀效果。植物景觀設計在整個環境規劃中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是整個環境設計的核心內容之一。本次規劃設計中本著回歸自然的生態效果,對植物進行合理搭配,形成良好的景觀效果。整體植物構架形成軸串、帶狀、綠島的結構?,F有槐樹林繁茂,充滿自然氣息,通過園路的曲折和植物的布置營造自由舒展、疏密相間的空間,植物設計配合活動場地設置,形成林下圍合空間。植物種植方式主要以自然式為主,主要樹種有雪松、黑松、刺槐、樸樹、櫸樹、五角楓、紫藤、金銀木、薔薇、女貞、大葉黃楊、二月蘭、紫薇等耐陰樹種。
5結語
校園,一片充滿綠色的美妙環境,同時還揭示了更為深層次的思想內涵,即一種堅持不懈的“學院精神”,一種“智慧的場所”的概念。這種獨特的思想內涵,賦予了校園景觀與眾不同的魅力和功效,使校園景觀具有某種神圣而莊重的氣息,以及一種永恒的力量。
作者:仲蕾 任震 單位:青島新都市設計集團 青島市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隨著我國對高素質勞動者需求量的增加,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已經成為社會的共同目標。各中高職院校都在努力完善人才培養計劃,發揮專業特色,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強化其職業技能。面對市場對于技能型人才的素質要求不斷提高,各個專業都在不斷調整教學方法與學科設置,以達到和崗位對接的目的。景觀設計作為推進城市建設必不可少的專業之一,其發展勢頭良好,社會對于景觀專業職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量也日趨增加,因此如何使景觀專業的職業化教育與市場相接軌,成為景觀教學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職業教育;景觀設計教學;實訓;頂崗實習
1引言
景觀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在城市外環境的建設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景觀設計專業對于學生要求的本質是對于科學、藝術與技術的綜合運用,因此相對于本科教育,景觀設計專業在職業教育背景下的發展前景更為良好,也更能體現其偏重實用性的特征。在職業教育的背景下,景觀專業的教學相對于本科學校,其辦學宗旨、生源水平、教育側重點等各方面都有所差別,因此發揮自身特長來培養職業技術型的景觀專業人才,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2職業教育景觀專業教學的主要問題
2.1專業就業形勢景觀設計專業目前的就業前景良好,可選擇的單位也比較寬泛,相對應的就業單位主要包括各大建筑設計院、城市規劃院、綜合性設計院、景觀設計公司及效果圖公司。從近些年的畢業生就業情況來看,本科生、研究生畢業后就業于設計院及大型設計公司的較多,在工作中展現出的方案能力、思維創新能力、溝通能力等方面與職教畢業生相比更加占有優勢;中高職畢業生畢業后多任職于中、小型設計公司和效果圖公司,職教畢業生的優勢在于對建筑材料、施工工藝、工程技術以及效果圖繪制方法的熟練掌握,其在專業技能方面更加具有特長。職教畢業生出色的職業技能與實踐能力,在設計項目的完成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為一個項目從方案到具體實施提供充足的技術保障,同時景觀專業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美術基礎,也可以在效果圖的繪制上發揮其特長。2.2現存問題分析盡管景觀專業當前的就業形勢良好,但是市場需求也在不斷產生變化和更新,企業對于畢業生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既定的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方案也要不斷推陳出新,從而適應新的市場導向。從另一角度來說,在各大院校擴招的同時,生源的數量在不斷增加,質卻難以保證,導致學生進校后由于基礎水平不夠而難以達到教學目標。因此,職業院校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調整學生培養方案,使學校的教學與不斷變化的企業需求相接軌,研究出有效的市場應對策略以發揮出職業教育的優勢。2.2.1培養目標脫離實際各職業院校對于景觀專業的培養目標有著共同點,也各有其特點,其總體目標都是為了滿足市場相對應專業崗位的能力需求,不同之處是各個學校專業側重點不同,培養出的學生技能特長也有所不同??傮w來看,許多學校對該專業的培養目標都出現盲目向高等學校培養目標看齊的現象,卻忽略了??茖W生本身的特點和長項,從而導致了學生難以吸收消化所學的知識,對龐雜的科目也難以把握其中的關聯性,畢業后很難將學習的專業技能運用到實際項目中去,從而出現在崗位上競爭力減弱的情況。2.2.2課程設置過于龐雜根據不同的培養階段,景觀專業的課程通常可以劃分為兩大類:專業基礎課和專業必修課。專業基礎課主要是指構成基礎、建筑速寫、建筑制圖、電腦效果圖等課程,其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設計基礎能力,包括構圖能力、手繪能力、制圖標準的掌握等。專業必修課是指分專業方向后的設計課程,包括景觀設計、空間設計、公共環境設施等,其培養目標是使學生通過學習專業必修課達到掌握設計方法的能力??傮w來說,課程的設置過于細分,不同課程又是由不同的教師去完成教學,往往導致課程之間的關聯性不強,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仍無法領悟課程之間的關聯,總而影響整體的教學效果。2.2.3頂崗實習缺乏監管在職業院校中,頂崗實習是促使學生將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重要課程,一般頂崗實習的時間是一個月到三個月不等。由于校企合作的公司數量有限,每個公司又只能安排有限的崗位供學生實習,而學生數量相對較多,因此實習單位的選擇一般不由學校安排,而是通過學生自主選擇的方式進行,這就導致了專業教師在頂崗實習期間難以對學生有針對性、系統性的進行輔導,缺少了實訓課當中應有的監督和管理,難以保證學生所遞交實習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也無法及時對學生的學習任務提出意見和反饋。因此,頂崗實習作為職業院校教學當中的特色課程,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學管理手段進行監督考量,就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3職業教育景觀專業教學的總體策略
3.1發展職教特色,明確培養目標培養目標規定了一個專業教學的總體方向,在整各專業教學當中起著引領作用。在職業教育背景下,景觀專業總體的培養目標一直是致力于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實踐型人才,但培養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跟隨最新的市場需求和就業形勢相適應,通過總體方向的把控和細節的調整,以適應新型崗位需求。職業教育分為高職教育和中職教育兩大類,這兩類教育培養的是受教育者的專業知識技能,具有專門性的特征,畢業后要求其能夠迅速適應工作崗位。對于景觀專業而言,職業教育畢業生對于知識的整體把握程度較弱,在一個項目的團隊當中很少擔任項目負責人,但其能夠充當團隊中的技術支持,例如場景模型的構建和后期的效果圖渲染人員等,可以作為項目的助理設計師。因此,職業教育背景下的景觀設計專業培養目標應該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落實到與崗位的實際需求上,著力于培養具有較強實際操作能力的景觀專業技術人才和助理設計師。3.2適當調整課程,拓展教學思路在課程的設置方面,當前職業院校的課程門類普遍偏多,課程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課程的時間安排邏輯性不甚嚴密,使學生難以把握其中的聯系和規律。因此,景觀專業的課程設置應該緊跟市場導向,將現有課程進行模塊化整合和精簡,將基礎類課程巧妙地融入到設計主體課程中去,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設計與技能之間的關聯性。例如,表現技法、建筑制圖等基礎課程可以與景觀設計等專業課程整合,并將學時適當延長,這樣,教師在教授設計思維和方法的同時,還可以教授學生繪圖技法和制圖標準,并告知學生整個項目的設計順序,使其將所學知識連貫成一個整體。通過課程的調整,發展專業主干課程,使課程設置一方面可以滿足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另一方面使其專業技能得到提升。3.3增加實訓課程,重視頂崗實習職教院校的景觀設計專業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設計思考技能和實際操作技能,因為僅在培養計劃中設置理論課程是不夠的,還應該重視實訓課程的設置。在實訓課程中,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培養,發揮學生所長。培養學生的設計思考技能可以通過多種模式,例如讓學生講解對于項目的理解并用文字進行分析,或是采取口頭表達的方式講解自己的設計思路等,均可以不同層面上提高學生的設計思考技能;另外還可以訓練其繪制效果圖的能力、匯報文本的排版與設計說明的撰寫能力等,使其通過訓練能夠清晰地表達出設計者的設計思路。景觀專業對于實際操作技能的要求,主要包括對國家施工規范的了解、市場建筑材料的認知、施工工程技術的掌握等。通過實訓課程,使學生能夠將抽象的設計性思維,轉換為具體的圖紙和文本的形式,清晰地表達出設計意圖,最終完整的體驗整個景觀項目的設計施工過程。實訓的開展既需要在校內有計劃的訓練學生專業技能,也需要到企業中去進行學習技能實踐和工作體驗,也就是頂崗實習。通過在企業的專業崗位中實習,使學生發現已學知識的漏洞和不足,針對比較薄弱的環節進行實踐和完善。在實習期間負責的專業教師,應對整個實習期做出詳盡的學習計劃,并在實習期間予以監督和指導。可以考慮先制定出學生實習要達到的總體學習目標,在分階段進行任務的布置和檢驗,以達到預計的學習效果。實習階段結束后,教師應對每個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作出檢查和評價,從而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有的放矢,對不同的學生有側重點的進行教學。
4結語
本文針對職業教育背景下的景觀設計專業教學方法進行了研究和探索,發現了目前職業學校景觀專業存在的一些比較普通的問題,并通過研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目前市場的需求變化很快,教學培養目標的制定是關鍵,課程設置也需要不斷調整以適應企業崗位對于人才的技能要求,教學方法要不斷推陳出新,以更好的提高教學效果。雖然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具有多樣性,我們無法用一個標準去衡量并解決所有問題,但是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重點進行思考:4.1發揮職業教育的特點藝術類職業院校與普通職業院校在藝術類專業教學上具有天然的優勢,其對于藝術類專業的教學具有更加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更加系統化的教學模式,應當發揮其特色專業的優勢以提高市場競爭力。景觀專業作為藝術類專業中的新興學科,其藝術性與實踐性的特點更加符合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與目標,在專業教學中應努力發揮其專業特色。4.2明確職業教育的目標職業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幫助學生順利走向就業,景觀市場需求的變化會直接影響職業院校專業培養計劃、目標的制定,因此景觀專業的教學不應該一成不變,應該做好畢業生的就業反饋調查工作,從中了解企業崗位需求而去進行不斷的自我調整和修正,使學生在就業后能夠更快更好的適應崗位要求。4.3做好職業教育基礎工作應該為新思路下的景觀專業教學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例如利用假期給在崗教師進行專業培訓,為教師提供機會定期到企業實習,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實踐水平;配備足夠數量的實訓工作室與電腦培訓教室,給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設置實操性較強的課程等。只有將培養計劃落到實處,將基礎教學條件和教學理念相協調,才能給學生帶來更加貼合實際的課堂教授模式,在職業教育背景下將景觀專業更好的發展起來,使教學目標穩步的實現。
作者:曹琦 單位:河南省工藝美術學校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法和實地調查法分析了設計心理學在景觀設計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從情感設計的角度分析了現在的景觀設計的主流趨勢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即人與環境之間的精神認知和交互影響。環境設計的最終目的,就是讓人們居住得更加舒適,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就需要考慮人與環境之間的交流,了解目標人群的需求和期望,了解在運用過程中彼此的行為特點,了解人們的心理需要。
關鍵詞:設計心理學;環藝設計;校園景觀設計;情感設計
1情感在設計中的應用
在景觀藝術設計中,“情感化”設計是將情感的因素融入到環境中,使來到這個環境的人們產生某種情感的共鳴。它通過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等元素的設計,加入了人的情感體驗和心理感受,尤其是現代設計中。由于人們對于環境的要求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提高,科技的發展也讓人們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例如,家居環境能夠體現主人的自身價值和品位素養,公共環境設計可以豐富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動場所。以著名的巴洛克風格建筑為例,巴洛克風格教堂的建造方針,意在匹敵甚至超越中世紀以前的文物古跡的建筑結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是教會權力的象征,其始終具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即吸納所有的天主教徒,堅定他們的信仰,重新團結異教徒和他們的教會,將真正信仰之光照耀在非教徒的身上,讓人們感受到宗教的神秘感、威嚴感、神圣感等。
2通過藝術心理學對景觀設計的分析
從人與環境的藝術設計角度來說,人們心目中的理想的居住環境應該是一個人與大自然和諧發展的空間。人們在其中學習和居住都有一種舒適感、安全感和歸屬感,所以,校園中的軸線設計首先應確定的目標是,設計出一個以人為本,寧靜自然而優雅清新的自然生態空間。根據我校實地調查分析,從學校校門到觀書塘的區域,主要有噴泉、石碑、廣場和升旗臺,學生經常在這片區域進行娛樂活動。而現在的狀況是,水池不太整潔、池底覆蓋滿了青苔顯得不太雅觀,與觀書塘后廣場沒有呼應。觀書塘處于我校中心地帶,是區域環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設施影響著整個校園環境。存在的問題有:水域寬闊,無便捷性路徑;廣場石凳夏熱冬涼沒有遮擋物,幾乎沒有實用性;水域周圍樹木雜亂,沒有供學生學習、休閑的地方;缺乏半私密空間的設施;傳統的石柱圍欄與周圍環境不相協調;觀書塘后廣場沒有考慮晚上的照明效果,缺乏安全性;區域中間沒有休息座椅、垃圾桶少;空間破碎,缺乏集會的大場地。同時,圖書館前廣場幾何化的形式感、現代感很強,各種材質的變化富有節奏感。但針對的人群需求的利用率較低;整個廣場設計較為破碎,缺乏整體感;交通路線不夠明確、便利;廣場硬質鋪裝較多,過于生硬,特別是夏天,硬質鋪裝對陽光的反射,會讓整個廣場更加炎熱;植物缺少層次變化,過于單一;廣場上的大屏未盡其用,同時,整個廣場也缺少人文內涵。作為校園景觀的設計,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基地位于湖南工業大學大門、圖書館中軸線,其受眾主要是學生及老師。應增加更多的藝術氣息、校園景觀與學生的情感聯系,使學生在這里交流思想、增進感情。作為大學生活的載體,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地記憶青蔥歲月,可以是我們對藝術最初的開始與碰撞。這個方案以情感設計為重點,在滿足校園基礎設施的基礎上,抓住師生之間的情感寄托,突出“一心一景”,“一景一憶”,在情感內容上突出“亦心亦憶”。方案的設計應在細節上打動師生的心,應抓住學校包裝專業這一特色,讓參與其中的師生能夠對湖南工業大學留下美好的回憶。該方案是學校從進門到圖書館這條路線上的改造設計,主要服務人群是學生、老師和工作人員。首先,該設計要與現有環境相融合,其主要目的是改善目標區域的缺點,為目標人群提供更方便的路徑導向、防暑防寒的休息以及娛樂場所、安靜舒適的學習工作環境。該設計應主要以規整的布局為主,在水池廣場以及部分觀景區采用自然的布局,做到人工和原始生態相互結合,讓人產生寄情于山水間的美好環境。此方案設計主要分為四個區域:校訓廣場、觀書塘、觀書塘后廣場和圖書館前廣場。其中,重點體現情感的就是觀書塘前的許愿池噴泉。世界上最著名的許愿池,是羅馬的許愿池噴泉,它是羅馬最后一件巴洛克風格的杰作,擁有著許多美好的傳說。此方案中的許愿池,截取了羅馬許愿池中的美好希望,希望每個投幣的學生、老師或者其他人員能夠再次回到學校來觀賞。校園是教書育人的場所,也希望能培養出杰出的人才,使其將來再回到學校,激勵下一代的學生努力學習。然后,是觀書塘的情感設計。原來的觀書塘本身有一個曲折的木質橋,很多學生喜歡在橋上給魚兒喂食,橋的兩頭綠樹成蔭,是個觀景的好地方。該方案保留了這個橋,還在觀書塘中間位置增加了雕塑景觀,是由包裝盒拼接而成的雕塑,體現了學校以包裝設計為重點學科的特點。觀書塘后廣場設計成了一個酒瓶形狀,在兩邊分別設計了三條流通路徑,方便學生通過。同時,增加了座位以讓人休息,中間的廣場采用比較平滑的地面鋪裝,可以讓學生進行滑板、溜冰等娛樂活動。湖南工業大學的校園文化應該體現學校特色,以及所在城市的文化內涵。本學校的文化是厚德博學、和而不同,以及包裝設計文化,城市的文化是火車頭文化、炎帝文化等?!昂竦虏W、和而不同”是學校的校訓,體現了對學生寄予的要求和期望,也是一種教學理念。
3結語
環藝設計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人們的情緒和行為,能確立交往的范圍和適當的人際距離,使人們的行為有據可依。將藝術心理學方法運用到環藝設計中,可以使人們更貼近環境,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藝術的美感和自然環境的完美融合。
作者:皮紹南 單位:湖南工業大學
摘要:景觀設計教學需要應用多學科知識展開互動式教學,由于各種因素影響,現階段我國景觀設計互動教學過程中存在諸多的問題。本文中,筆者通過闡述景觀設計與多學科互動教學的重要性,從不同角度剖析了當前景觀設計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而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景觀設計與建筑學、市政設計及城市規劃方面的互動教學及其應用,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及實踐參考價值。
關鍵詞:景觀設計;互動教學;多學科;路徑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計算機及信息化產業的不斷創新,給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與活力。我國教育事業也不斷朝著科技化、信息化的方向前進。景觀設計學科作為一門較為綜合的交叉學科,涉及到建筑學、美學、規劃學等多學科的內容體系,而且利用先進的計算機設計軟件,能夠更為直觀和準確的向人類展現出擬設計的建筑空間作品或效果圖。因此,教師有必要對現階段的景觀設計與其他學科的互動式教學進行分析與研究,以期能夠促進景觀設計的多元化發展,提高景觀設計在不同學科領域中的應用。
一、景觀設計與多學科互動教學的重要性
首先,景觀設計與多學科互動教學能夠極大的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對景觀設計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通過分析景觀設計與多學科互動教學過程,能夠為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活動提供多角度的理論支持。由于景觀設計學科的多元化和特殊性,在實際的景觀設計教學活動中,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師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有利于對傳統單向的知識講授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最后,景觀設計與多學科互動教學能夠為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提供實踐指導或者參照。多學科的授課模式,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
二、當前景觀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基本功訓練不扎實
現階段景觀設計專業學生的基本功還遠遠不夠,很多教師對于設計功能、設計空間、尺度、場地知識的教學大多是一帶而過,自以為學生都了解了,而沒有過多的訓練來強化基礎知識。由于缺乏必要的重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盲目強調圖形的構造與創意設計,學生缺乏基本常識和基本知識的靈活運用。這就造成了學生在設計中只關注平面效果,而忽略了基本的空間、功能、尺度、地形等要素設計。
2、實踐教學不足
從我國景觀設計教學整體情況來看,普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而景觀設計是一個需要較強實踐能力的學科,因此必須讓學生經過案例的分析、實踐設計等方式來強化對知識的應用及實踐能力的掌握,只有在實踐學生才能培養學生的空間感和立體思維,并提高甄別設計作品優劣的能力。而實際的景觀設計教學中,教師大多給學生布置虛擬設計作業,以至于學生無從下手,難以僅憑想象而構造出空間實體,實踐教學課程的缺乏使得景觀設計的學生缺乏必要的設計經驗。沒有足夠的觀察和分析,就難以設計出合理的優秀的空間作品。有些教師為圖省事,把實踐課程積攢到一天來授課,讓學生們突擊觀摩,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3、對互動教學的理解存在誤區
很多教師在互動教學中很容易出現角色混亂,甚至將對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把握超過了一定的“度”,致使將學生混淆成教學的主角,互動課堂難以充分發揮其師生互動的實效性。筆者認為,教育應當讓學生主動接受知識,獨立思考,并且能夠根據自身現有的經驗展開高效的學習。因此,實踐教學、互動教學都是教師設立相應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合理進行分析與探究,運用已學知識處理并解決問題。但是現階段我國各學校及教師對互動教學的理解還片面的認為學生全部自己去探究,而教師沒有及時的對學生加以引導和顧慮消除,以至于學生很盲目,帶來的只是表面的“互動”,而難以實現深層次的教學,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景觀設計與多學科互動式教學的路徑
1、景觀設計與建筑學的互動
建筑產業要求景觀設計與建筑物完美的融合,因此,景觀設計與建筑學的互動要注重景觀設計的地位和對建筑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景觀設計對建筑的價值,提升建筑文化的內涵。在實際的互動教學中要積極融入時念與現代化的精神,促進景觀與建筑的融合,并合理融入優秀的古典文化或民族風韻,使得建筑更具韻味,更有品味。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應當是與周圍環境協調統一,提高環境的整體美感。所以,景觀設計時應當充分考慮建筑影響因素,將景觀與建筑有機結合,追求環境的和諧與美感。在互動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對建筑所處的周邊環境、選址環境等進行全面的分析,按照系統性、協調性的原則進行設計。
2、市政設計中的景觀設計的互動
首先,要提高市政設計中的景觀設計水平。公共工程是市政工程的設計重點,在進行景觀設計時應當注重公用工程的功能性,還應當注重公用工程區域的美觀性,確保景觀設計時的規劃達到整體與局部協調的效果。作為市政設計中的專項設計,景觀設計應當具備較強的專業水準,并能夠充分反映市政工程項目的重要功能與作用。景觀設計不單單是對市政美化與點綴,更是重要的設計組成部分,因此,在景觀設計互動教學中,要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處理好景觀設計與市政設計的內在關系,提升城市景觀的功能性及美譽度。其次,在景觀設計與市政設計互動教學中,應當營造合理的競爭氛圍。比如在市政工程規劃設計之前,可以通過招投標的方式,擇優選取優質的設計機構進行設計分析,并挑選出最優方案。市政公共空間的設計要以功能性為主,并在此基礎上選擇圖案效果更佳的設計方案,選擇的標準應當具有城市整體與局部協調的理念、綠色的理念等的方案。通過良性競爭促進人才培養方向的合理化。再次,市政設計中的景觀設計的互動還應當加強各部門、各成員之間的協作。市政設計是一項綜合的、復雜的、系統化的工程,因此,市政設計中景觀設計應當建立在多方專業溝通、并基于一定的認識與了解的基礎上展開。在教學中,應當加強對學生市政工程基本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對市政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再有針對性的進行專業的市政工程的經過設計,實現功能與形式的統一。
3、城市規劃學與景觀設計的互動
景觀設計是城市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城市規劃設計中都會包含有景觀設計。城市大多都是高樓林立的共性特征,而景觀往往是某一所城市規劃中的閃光點,更對城市的氣候調節與環境美化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景觀設計是對“以人為本”的理念的詮釋和展現,所以景觀設計與城市規劃的互動的契合點應當放在城市生態化的綠色設計方面。另外,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也是在不斷的相互影響過程中的相互滲透。不論是景觀設計還是城市規劃,前期都需要對特定區域進行全面的社會、經濟、文化、自然環境背景調研與分析,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具體合理規劃與設計。優秀的景觀設計都是在對城市整體情況把握的基礎上開展的,而城市的形態、發展程度、格局空間對景觀設計影響也十分重大。因此,在實際的景觀設計與城市規劃互動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正確的把握兩者之間的關系,并尋求多方部門的協同配合與參與,形成獨具城市特色的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
四、結語
景觀設計并非獨立存在的,其與教學中的各個學科都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其與多學科之間所進行的互動,并注重融入越來越多的內容和知識,豐富景觀設計學科的內涵,讓其在未來的發展中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劉德志
【摘要】現代景觀設計注重以人為本的理念,而如何做到以人為本,就要對環境心理學這一門學科進行深入的學習并加以運用。如今新式大學校園景觀的設計更應該突出環境心理學的內涵,吸引更多師生前來工作學習,體現新時代高校教育的新理念,同時也是高校之間相互競爭的方式之一。
【關鍵詞】環境心理學;大學校園;景觀設計;內涵體現
現在全國各大高校每年都持續擴招,生源的不斷擴大帶來的是高校學習、住宿用地的緊張,許多高校紛紛建立新校區和大學城,這成為當下熱潮。但就目前許多高校的校園及新建的大學校區,校園景觀的建設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如部分大學校園內的廣場、草地缺乏生機活力。缺少規劃和設計感,老師學生經過也不愿過多地駐足停留,這些景觀久而久之成為擺設。不少高校的建筑仍然照搬模仿,缺乏鮮明的個性,意境深遠的作品。究其原因,這些建筑、景觀的設計并未深入了解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忽略了校園景觀與適用人群的互動關系,出現這些現象的重要原因是現在部分大學在建造新校區的過程中設計者并未深入研究環境心理學,沒有真正將它運用到大學校園景觀的設計上。
一、環境心理學的相關理論
環境心理學是研究人的行為和經驗與人工、自然環境之間關系的整體科學。相對于人工環境而言,過去設計者忽略了什么樣的環境才可令人感到舒適,還有在創造人工環境時應該如何選擇側重點。雖然心理學重視過環境,但因注意力只是放在解釋人的行為上,所以對環境的理想狀態的探討被忽視了。如今人工環境日益增多,因而探討環境的優劣問題引起了專家學者們的廣泛關注,這種以心理學的方法探討環境的一門科學就是環境心理學。
(一)環境知覺和環境認知
我們通過自身的視覺、聽覺、嗅覺亦或是內心來感知和體驗周圍環境,我們既可以獲得關于周圍環境的事實和認識,同時還可以記住通過經驗習得對周圍環境的情感反應,所以,把感知對象及其前后關系結合起來形成了人對環境的知覺。知覺輸入人大腦的具體形式有所不同,但人們會運用知覺對周圍環境的實際狀況“描繪”成一幅幅“圖畫”或對其進行最佳猜測。這樣知覺呈現給我們的或許是一副自然風光的遠景,或許是一個充斥著聲音和彌漫著氣味的城市街道。這些信息通常都以意象或地圖的方式在我們大腦中存儲和再現。試想,我們也許能用這種關于自然環境的心理意象來制定計劃、了解地形或解決現實存在的環境問題等。
(二)喚醒理論
環境刺激所產生的影響之一就是提高喚醒的強度。主要表現在生理反應上的自主性活動增強,如心跳加快、血壓增高、呼吸加速和腎上腺分泌增多等,也可表現為行為反應上的肌肉運動增強,或者簡單的自我報告喚醒水平。喚醒是評估環境的維度之一。喚醒模型通??梢灶A測,低喚醒行為和高喚醒行為的不同結果,還可以有效地解釋諸如溫度、擁擠和噪音等環境因素導致的行為后果。不論是愉快的或是不愉快的刺激,它們都能提高喚醒程度。
(三)個人空間與領地性
個人空間可定義為一個圍繞在人們身體周圍的可移動的無形的區域,其他人不可以進入這個區域,它界定了人們彼此之間以多近的距離交往,它隨著人們的移動而移動,隨著人們所處情境的改變而擴大或縮小。相反,領地是相對固定的區域,具有可見的界限,規范著什么人能相互交往,另一方面,領地通常以家為中心,可以與人分離。領地更多地反映群體的行為,而個人空間更多地反應個體的行為。二者的結合可以提高人對環境的依賴及滿意度,同時也會增加環境的豐富程度。
二、環境心理學相關理論在大學校園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現在大學校園的景觀設計應該堅持以人為本、設計為人的理念,不斷滿足使用者的要求,處理好使用者及環境之間的關系,深刻理解環境心理學有關理論的內涵,并將其運用于校園的景觀設計中,建立具有能滿足使用者要求的豐富環境內容又可以體現環境心理學深刻內涵的大學校園。
(一)因地制宜,突出校園特色
保羅?貝爾在其書中說到“你決定進入你們學院或大學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你做出這種決定難道僅僅是出自于你的理性考慮嗎?還是受到你獨特品味的影響甚至是源自于你的突發奇想呢?調查表明,60%的寄宿大學生都把外在的視覺環境列為他們選擇學校最重要的因素”。根據環境—行為關系理論中的喚醒理論,外在環境景觀給使用者最直接的感覺便是視覺上的感受,或愉快或冷淡,校園景觀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寬敞、舒適、干凈的校園環境對師生的工作及學習以促進作用。在突出校園特色,展現校園特色文化的同時,突顯綠色教育、綠色校園的設計理念,建設集校園特色文化和綠色建校理念于一身的大學校園。清華大學在校園綠化與突出校園文化方面實現了完美結合。清華大學校園景色,像一幅畫卷一樣,各種各樣的綠化設計恰如不同的線條和色塊相互交織輝映,組成一個多彩的整體,既避免了建筑群的呆板堆砌組合,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學校的特色。校園西部近春園的“零零閣”,以及著名學者朱自清筆下荷塘周圍的“自清亭”等古典式的園林設計,強調自然和諧,它與大禮堂和主教學樓前開闊的、具有現代化風格的大草坪形成有機的結合,既展現出這所世界著名大學的充滿活力的現代氣息,又時時令人想起其校園的深遠文化背景及代表的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和底蘊。
(二)合理規劃校園功能區,突出領域性內涵
校園是集中了教學、生活甚至是旅游觀光等功能于一身的環境空間,如何合理規劃和分配校園用地,以至于不浪費材料與每一塊空地,一直都是校園景觀設計的重要環節。校園是是師生工作學習的地方,在給學生提供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的同時,還要不斷豐富校園景觀,滿足在校師生及外來參觀者對校園文化的理解。廣西師范大學的王城校區是在桂林市靖江王府的基礎上建立的校區,靖江王府是明代的藩王府,是國家五A級景區。校區的建立兼顧了旅游觀光和教學的功能,校園的觀光區與教學區并非交錯布局,王城的中間有連成一線的古榕樹,附帶一條幾乎貫穿王城的人工花圃,形成一道天然的綠色屏障,隔而不絕,左邊是端禮門、承運門等景點,右邊是主要教學區,中間綠色屏障既不顯沉悶亦不顯呆板,渾然天成。校區以歷史系的學生為主,更給校園增添了幾分文化特色的氣息。王城倚獨秀峰而建,師生在學習工作的同時,亦可感受靖江王府當年的巍峨壯麗;目睹奇妙的自然風光與中國傳統的建筑、園林藝術的完美結合;領略千年沉積的桂林山水文化與歷史文化的豐富多彩。
(三)豐富校園景觀
大學校園作為一個中型的環境空間,其組成元素包括建筑、場地、道路和標識,類似于一個小城鎮,老師學生長期生活于其中,為了滿足師生不同的活動需求,大學校園應為他們提供豐富的景觀空間,要做到這一點需利用這些元素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借用材料肌理、植物種植及其色彩的配合,如可以利用地形的交錯、植物的遮掩來營造一個私密空間,地形、植物都起到了遮擋視線、隔絕噪音的作用,可供學生靜思、密談。而開闊的草坪、操場則可以成為師生運動休閑,進行戶外活動的公共空間。
三、結語
新世紀我國的景觀設計除了要突破照搬模仿的桎梏外,設計的過程中還要堅持以人為本、設計為人的理念,對人的心理和行為需求投入更多的關注,深入學習研究環境心理學于景觀設計的重要性。大學校園作為一個小型社會,其不僅僅是師生工作、學習的場所,使用者對其景觀設計提出更多心理上的需求,大學校園的建立并不僅僅只是一個形象的樹立,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表征,給師生以歸屬感。我們的心理和行為上的要求影響著校園景觀的設計,而校園環境也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我們,久而久之,我們的行為、心理不斷與校園環境融為一體,甚至產生共鳴,如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等。環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優美的環境對人的身心具有“塑造”的作用,環境可以影響人的思維知覺,長此已久形成人的思維定勢。所以,新時期大學校園的景觀設計要不斷融入環境心理學的有關理論,關注并滿足師生的心理、行為需求,建設符合新時念的大學校園。
作者:陳虹 單位: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摘要:大學景觀設計專業課程實踐性強,在現在的教學中,分組教學的應用越來越多,分組教學在發揮優勢的同時也容易出現問題。文章歸納總結分組教學的優劣勢,并提出一些相應的見解,探索通過分組教學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創新型設計應用人才。
關鍵詞:分組教學;設計實踐課程;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課程的實踐教學部分是景觀設計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居住區景觀設計、濱水公園景觀設計、單位附屬綠地景觀設計等,都是景觀設計專業的主干課程。此類課程的設立對學生的設計水平和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因此,通過實踐鍛煉學生的設計能力,結合實際并以學生為本,將分組教學模式應用到景觀設計專業課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團隊意識和創新能力,從而提高景觀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水平。分組教學是將學生按能力或學習成績分成不同的小組,根據課程需要由小組成員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在景觀設計專業教學中,分組教學的實施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景觀設計專業教學中分組教學方法的使用率相對較高。這是由于設計專業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既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又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分組合作可以鍛煉學生的協作能力與溝通能力,使學生在相互學習中不斷進步、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善于思考并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體現出專業實踐課程的教學目標。其次,分組教學的分組方式通常有兩類。其一,將水平不同的學生平均分配到各個小組,利用優等生帶動學困生,共同學習進步。但是,此種分配方式容易造成學困生投機取巧的懶惰心理,依賴優等生完成任務,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了團隊協作能力,產生了負面情緒和影響。其二,整體按照好、中、差進行分組,優等生充分發揮優勢創作出更好的作品,但弊端在于容易給學困學生造成心理壓力和自卑情緒,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逐漸探索更合適的分組教學法。
在日常教學實踐中,通過對分組教學進行課程總結,具有以下優勢與弊端。分組教學的優勢在于可以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通過實際項目的引導與推進,在實踐中學習設計,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教師僅提出建議與指導。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更能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管理能力和協作能力,對于實用性人才的培養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組內學生合作完成設計任務的同時,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另外,分組教學不僅要培養優秀的設計能力,還要培養良好的溝通能力,這就要求組內學生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設計觀點和理念,學會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優中取優,采納不同意見。因此,分組教學能夠更快地幫助學生掌握項目設計的流程。分組教學隨之帶來的問題也較為明顯,如管理與考核。分組中容易出現責任感較差的學生,在管理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協調組內分配,將會影響其他學生的積極性,容易出現學生互相推卸責任的問題,導致最終作業效果不佳。同時,在考核成績時,很難準確評估每一位學生的成績。因此,如何將分組教學合理應用到教學實踐中,需要教師進行全方面研究。關于分組教學在課程中的應用,筆者有以下幾點思考:其一,分組的方式。以往教學模式中教師占主導地位,在分組教學中給予學生過多的自主發揮空間容易造成方向偏差,所以教師要進行統籌協調。如,可以由教師先提出基本的任務要求和分組后相應的工作任務,再由學生自主選擇、結合,之后在小范圍內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能力水平調整組員搭配。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因個人關系親疏結組而造成專業水平不均、責任不清等不良情況。同時,教師通過合理調整可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在組內形成良好的競爭態勢。
其二,分組的管理。首先,要明確任務,在人員配置上選擇管理和行動能力較強的人作為小組長配合教師工作,傳達教學任務。小組長可根據實際能力、組員的自主推薦或投票選舉的方式選定。其次,教師要對階段性任務說出明確的要求,并規定完成時間和完成要求,建立組內合理的管理制度,保證教學計劃和目標的實施,避免出現渾水摸魚的現象。再次,對于組內實踐過程中出現的不同意見,教師要積極引導,從專業知識方面給予肯定,促進項目方案的順利推進。如開展頭腦風暴,組內成員各抒己見并選擇最優方案,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其三,分組的考核。分組完成實踐項目本身就是模擬設計公司進行項目設計的過程,最終的考核可以匯報方案的形式完成。匯報可以單人代表完成也可以多人共同完成,在講解方案時把組員的工作情況與完成情況也進行匯報說明,這樣可以使教師更直觀地對每一位學生的工作和作業質量進行評定,準確給出相應的評價,避免籠統打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分組教學方法是景觀設計專業實踐課程常用的教學方法,是迅速提高學生設計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這就要求專業教師進行充分的準備。一套設計作品的形成需要整體的、連貫的設計思路,從最初的分組到中期方案的敲定再到最終方案的實施,都需要教師作為總設計師把握整體方向,在分組管理中處處需要教師各方面的協調,這樣才能將分組教學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筆者在分組教學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對分組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還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以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實用型專業設計人才。
作者:寧沛曄
摘要:人與自然環境協調相處、相互包容已經成為了人類必然的選擇,因為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速度的加快,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態問題。這當然也意味著以人為本的景觀設計必將成為各大高校的熱門專業方向。所以,為了使我們培養的人才能夠在將來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教學進行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就勢在必行。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克服我國園林景觀專業方向起步相對較晚以及其他一些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出真正意義上的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教學的創新模式,為社會培養出一批真正的人才。
植物學、氣候學、美術學、工程學、藝術設計等都與園林景觀設計息息相關,可見,其涉及到的基礎知識是十分廣泛的。園林景觀設計涉及面廣的這一特點也使得學者與師者都難以面面俱到;然而,在如今經濟、文化發展迅速的大背景、大舞臺下,如果不能面面俱到,將自己的能力提高到一定境界,被這個社會無情吞沒將是我們的必然歸路。尤其是在園林景觀設計這一領域,不能探索出一條課程教學的創新之路,師者、學者都將難有建樹。
1.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教學創新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我們這方面的師資力量較弱、課程起步晚是我們的不足。園林景觀課程開設時間較晚;而且,一些學校都沒有專門的園林景觀設計院系,要想引進相關專業的教師,如園林規劃、建筑學、工程學、機械學等專業的優秀老師的難度也很大。另外,課程設置不合理、配套的基礎課程難以開設也是一個大問題。一些高校的景觀設計課程都是在大三才開設的,學生在大一大二時都僅僅是開設一些美術專業和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大三才開始上專業課,到了大四時就開始安排畢業實踐以及畢業設計了,這樣一來,學生又能真正意義上掌握多少專業知識呢。與園林景觀設計專業相關的基礎性課程,如園林美學、園林史、土木工程學和園林藝術原理等必修課,由于學校的師資問題,也不能正常開設。接下的問題就是園林景觀設計專業方向性不強。根據調查發現,我國當前高校園林景觀設計專業建設在環境藝術專業的基礎之上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的現象;然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主要方向卻是以室內裝飾設計為主,這又在無形中加大了園林景觀設計課程創新過程中的困難。長期以往,沒有生態科學的理論基礎和理論熏陶,有關專業的學生就難以成為現代意義上的園林景觀設計人才,也很難在自己的領域取得一定的建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學生的自身能力不夠強。由于國家的相關政策,全國各大高校都有擴招的趨勢,這也導致了許多專業基礎知識不夠的學生也都進去了大學的大門,特別是一些三本院校,這個問題更加突出。如果一個學生連藝術表現、園林學、工程學等基礎知識都沒有過關,卻要求他們去做更高層次的園林藝術,可能他們連自己的工作對象都沒有很好的了解,這又怎么能要求他們做好這些工作呢!如果不能夠克服以上論述的各種問題,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勞,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就永遠是一場空談,不會有什么實質性的進展,所以,克服這些困難不能再拖了。
2.如何做好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教學創新模式
知道了問題所在,要想上好景觀設計課,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就是件很容易的事兒了。因為我們只要針對上述問題想出解決方案就可以了。第一,我們有必要健全園林景觀設計課程體系,針對已知的景觀課程設置不合理的現象,在今后多開設一些與園林景觀設計有關的課程是必不可少的;相關的配套課程也必須結合園林景觀設計專業方向的培養目標,并結合本校實情進行配置。當然,也必須吸收、借鑒、升華發達國家高校景觀設計課程的成功實驗,如哈佛的景觀設計課;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吸取國外成功教學經驗的過程中,決不能生搬硬套,必需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取舍、創新,若是照搬原法,不如不學。再者,我們必須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那么,具體的又該怎么去做呢?其實方法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與名校名師合作,聘請名譽教授、客座教授來給予優惠的待校講學;鼓勵本校教師到國內外有關機構進修,提高教學能力;鼓勵本校教師提高學歷,設計專業建設強的去高校讀碩士、博士。當然,整過過程中可能需要巨額的付出,這也就要求相關領導人要有長遠的目標,不能被眼前的得失蒙蔽雙眼。接下來就是要改革和創新教學方式了。首先就要更深層次地加強實踐活動的教學環節,因為現在的學生大多存在動手能力弱、創新能力差的問題。然后,學校在進行課程安排時,必需充分考慮到學生間的合作能力的培養,因為這在將來的工作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學校也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舉行一些有關教學創新的授課比賽,時常刺激老師們的創新意識,不至于刻板教條化。最后,必需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為只有學習主動進行學習獲得的知識才是穩固的,才是真正學到手了的東西,如果進行被動學習,結果只會事倍功半。那么,又如何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這當然得靠教師的引導了——如果老師能夠認真觀察自己的每一個學生、用心與他們交流,一旦發現他們思想上的懈怠就及時矯正他們的思想,這樣,不知不覺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然會得到提升。
總結:
園林景觀設計已經成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大背景下的一個熱門行業,人人都向往它,但是,沒有足夠的能力,這也不會意味著成功??傊瑘猿肿邎@林景觀設計課程創新模式的道路,我們才能培養出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
作者:馮楠
摘要:本篇文章針對景觀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一題展開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同時結合景觀設計專業中所存在的常見教學問題與筆者的自身經驗總結出了幾點可行性較高的創新措施,其中包括進一步明確景觀設計專業的課程定位、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推理能力與想象能力、進一步加大對師資團隊的建設力度以及進一步加快景觀設計專業的教學創新速度等等,以期能夠對我國景觀設計專業教學水平的提高獻上筆者的一點綿薄之力。
關鍵詞:景觀設計;教學改革;創新探索
一、景觀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高校中景觀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即為,通過專業化的課程設計來為景觀設計行業培養出一些專業技術較強,且具備一定園林植物的種植與管理經驗的高技能型人才。在最近幾年,伴隨著國家與社會各界對景觀設計專業的高度重視,我國的各大高校也在原有課程設置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景觀設計專業的知識覆蓋范圍,在其中加入了諸如建筑學、計算機學以及管理學等多項內容。此外,在新課程改革工作不斷深入的當下,我國高校的景觀設計專業還要盡快的將原有的“園林”教學重點逐漸的過渡到“現代景觀”的相關內容中,爭取能夠為現代人類聚居觀念的改變帶來一些正面的促進作用。
二、景觀設計專業所存在的教學問題
(一)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較差,體現不出有關于現代
景觀設計的理念與內容高校中的景觀設計專業最為主要的授課內容即為景觀規劃設計,在以往的教學課堂中,教育者所采用的均為類型化的教學模式,在學期開始之前先設計出三或四個不同類型與教學功能的研究課題,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中展開討論與研究。此外,為了能夠鍛煉到學生的實踐能力,教育者還會根據課題規模的大小來進行適當的調整。此種教學方式存在著針對性差的弊端,經常會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不知所措和無從下手的狀態,從而讓抄襲和過度模仿現象時有發生。
(二)景觀設計專業的發展時間較短,師資團隊的水平不高
在我國,景觀設計專業的教學時間較短,因此在高校中很少有教學經驗非常豐富的景觀設計教育者,很多教師的本修專業都是美術或設計,更有甚者還對園林規劃的專業知識根本一竅不通,大大降低了本專業的教學水平和授課效率。
(三)學校的教學專業性不高,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薄弱
在國內,很多高校的景觀設計專業都是由環境設計所衍生出來的,然而,由于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學內容和發展目標多以室內設計為主,因此會在不同程度上導致高校的景觀設計專業存在著缺乏專業性的弊端。除此之外,由于我國的絕大多數高校都在擴招學生,因此讓很多美術功底較差的學生也進入到了景觀設計的專業中,不妨試想一下,那些連設計對象都不甚明了的學生怎么可能學好專業性極強的景觀設計專業課程呢?
三、促進景觀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進一步明確景觀設計專業的課程定位
通過上文中的介紹可知,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絕大多數的景觀設計專業教育者都對此專業的課程定位制定的比較模糊。為了能夠進盡快的改變這一現狀,教育者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調整:首先,教育者要將理論知識作為本專業的教學基礎,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景觀概念,并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能力來調整教學目標,例如熟練繪制設計圖紙、獨立撰寫說明書等等;其次,教育者還要確立出班級課程組的教學方向,并且對原有教學模式中的漏洞和問題展開及時的修復與調整。
(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推理能力與想象能力
直白一些解釋,景觀設計其實也是空間規劃的一種,在學生從已知的室內空間轉移到更加寬闊的室外空間以后,難以避免的會出現一些把握生疏與界定不準確的情況。基于此,教育者應當在日后的景觀設計課程中適當的加入一些培養學生空間能力的內容,在課堂中引入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來更加自如且熟練的將空間推理能力應用到生活中。
(三)進一步加大對師資團隊的建設力度
為了能夠更好的滿足當前社會環境對景觀設計人才所制定出來的更高標準,高校的管理者要進一步加大對本校師資團隊的建設力度,從根本上提高景觀設計專業的教學水平。首先,高校管理者要加大與名校名師的合作頻率,聘請一些高水平的名譽教授來到學校中來進行教學指導;其次,管理者還要通過提升薪資待遇的方式來將那些優秀的名校畢業生吸引到學校中來,及時為景觀設計專業的師資團隊注入新的血液;最后,校方還要為那些表現優異的教育者提供出國深造與再教育的進修機會,大力扶持本專業的教育者去專業性更強的高校中繼續攻讀碩士與博士學位。
(四)進一步加快景觀設計專業的教學創新速度
在日后景觀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工作中,教育者要經常性的在課堂中引入一些嶄新的教學方法,并且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創造一些實踐操作機會,讓他們可以將設計要點與理論課程知識進行更加充分的理解。首先,教育者要增加案例教學的課時,并根據學生的喜好來設計案例教學內容;其次,教育者在授課開始之前還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搜集任務,讓他們利用互聯網來找到一些景觀設計的真實案例,并且在課堂中對自己所搜集的資料進行簡要的講解;最后,校方還要為學生提供一些獨立設計和動手實踐的機會,集合當地的旅游資源與企業力量來為學生安排一些實習項目,全面提升大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加深他們對行業市場的了解。
作者:周琴華 單位:臺州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