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農村農業發展論文

農村農業發展論文

時間:2022-05-09 05:35: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農村農業發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村農業發展論文

農村農業發展論文:農村金融及農業發展的聯系

1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研究

金融是經濟發展的持續推動力,研究表明: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具有正向關系。金融體系越完善,就能更好地促進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經濟發展得也就越快;反之,經濟發展就越緩慢。同樣,經濟發展程度越高,其金融市場與金融結構的發展水平也就越高。由此看出,努力提高金融發展水平,可以促進經濟增長;金融發展水平的滯后,將有礙于經濟增長。將上述金融發展理論應用于農村,我們可以得出如下推理:農村金融發展是影響農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為農村生產經營提供一切金融服務,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金融動員和金融資源配置,從而成為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重要保證。

國外在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問題上主要存在三種觀點:金融發展可以促進經濟增長,二者呈正相關關系;金融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被過分夸大,它并沒有推動經濟的發展;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互為因果。國內對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實證檢驗也得出了不盡一致的結論。國內對整個中國的研究得出的結論基本是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而在對區域性的某些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金融與經濟發展之間為負相關關系。結論的不同可能與學者采用的實證檢驗方法和度量指標不同有關。盡管在關于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上有不同的觀點,但主流的結論是金融發展促進經濟增長。根據金融發展理論,農村金融體系作為一種金融制度安排,是連接農村經濟發展中資金供給與需求的重要渠道,對農村經濟增長應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國外研究普遍認為農村存在金融抑制,需要對農村金融實施改革,促進經濟發展。國內學者對農村金融發展于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中,也大多認為我國農村金融發展落后,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不明顯。

2我國農村金融和農業經濟發展概況

我國農村金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初期,在河北香河縣成立我國近代最早的信用合作社。新型金融機構的運作以可持續發展為優先目標,完全由市場主體自愿參股,政府主要發揮監督、管理與引導作用。新型金融機構的引入不僅開放了農村金融市場,也給農信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促使其改革。我國農業的發展相對于整個國民經濟來說處于劣勢狀態,函待提高。同時,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幾經改革,但發展水平一直以來都比較低。我國貸款幾乎全數投向了工業和服務業,而農業僅僅占據了極小的比例。這些現象顯示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不夠完善,在對農業的金融支持上效果并不顯著,即農村金融存在抑制。研究顯示農業并不存在資金供給不足的問題,農村金融并不存在抑制,與前面進行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和農村金融規模時得出的結果相反。但進一步研究可以發現,農業貸款的余額大于農業存款,只能表明它相對于農業存款是有效率的;但這并不表示在農業的發展上,農業貸款的供給就是充分的。很可能是因為農業存款余額本身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所以農業貸款與存款相比才具有相對優勢。

3我國農村金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3.1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在農業方面存在抑制在本文中這種抑制主要表現為我國農業貸款的供給不充分,尤其是真正用于農業的農業貸款不足,它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即農村金融發展沒有顯著地促進農業經濟的增長。那么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為何存在抑制,即農業貸款為何不足。我國的金融抑制主要表現為供給型金融抑制,即我國農業貸款不足,主要是因為金融機構提供的貸款不足。需求性抑制,即農戶對該部門資金需求不足導致我國農業貸款規模小也存在,但它只是從屬現象。

(1)正規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業資金的供給不足目前為農村提供金融服務的組織機構主要有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郵政儲蓄所,但是它們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向農村尤其是向農戶提供充足的資金。

(2)非正規農村金融組織的發展受到嚴格管制,減少了農業資金供給來源非正規農村金融組織存貸款利率普遍較高,往往是官方金融組織的數倍,使借款單位的生產經營成本上升,競爭力下降,影響了農村經濟主體的發展后勁。同時它的組織行為不規范,部分經營混亂,容易產生金融欺詐,存在著較大的金融風險,甚至擾亂金融秩序,影響農村社會的穩定。另外,由于農村地域范圍廣,交通不便等原因,政府對農村金融組織監管的運營成本較高,難度很大,因此政府對農村金融采取比城市金融更加嚴格的金融管制,限制農村民間金融組織的發展,減少了農村資金的供給來源。

(3)農業貸款風險高,農戶缺少貸款抵押物

農業作為弱質產業,資金回收期長,收益率低且風險較大,因此農業貸款涉及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較高,農民收入低,借款之后還款的風險較大。金融機構從規范經營規避風險的角度出發,設置了繁雜的抵押擔保等手續。由于農戶本身資產較少,其擁有的主要生產資料土地并不能作為抵押物,金融機構缺乏放貸必需的擔保物,再加上服務對象較為分散,大大提高了放貸的交易成本和風險,因此金融機構對農村的金融服務中多存少貸、或只存不貸的現象相當突出,甚至很多金融機構逐漸退出農村市場。這樣一來,農戶無法進入融資環節,嚴重影響了其融資能力。

(4)農戶融資需求不足

市場交易中,風險大成本高。面對這些風險,在缺乏克服風險的政策工具的條件下,多數農戶選擇經營傳統農業,不敢也不愿意改變,如改種植經濟型農作物,發展牧業漁業等,從而減少了農戶對資金的投資性需求。

3.2對策分析

3.2.1增加農村金融機構的農業信貸收益考慮到農村金融市場的穩定,農戶的借貸能力等原因,貸款利率市場化將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然而在三農問題日益凸顯的今天,我們必須要解決當下農業信貸資金供給不足的問題,因此應該加大對農業的政策型支持,建立財政補償機制,提高金融機構農業貸款的收益,使其將資金投入農業領域,促進農產品的升級換代和農業結構調整。

3.2.2減小農村金融機構的農業信貸成本金融機構發放農業貸款以后,面臨一個收回貸款的問題。如果貸款不能如期足額收回,必然會增加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本,長此以往,金融機構便不愿意再提供農業貸款。因此,應該采取必要的措施讓金融機構能夠如期足額收回農業貸款。

3.2.3發展農村民間金融,增加資金供給民間金融是相對于官方正規金融而言的一種金融活動或組織。隨著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國有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為農村民間金融讓渡出越來越多的空間。發展農村民間金融,可以增加供給農業資金的金融機構,使農業信貸資金增加,促進農業經濟增長。

農村農業發展論文:特色農業發展農村經濟研究

近年來,我國農業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農業生產能力得到了極快的發展。然而就總體水平而言,依然存在于傳統農業發展階段,因而難以滿足廣大農村群眾持續增長的物質以及精神文化需求,這就十分需要采取新的發展形式以促進特色農業的發展。為此,各地均充分利用自身所擁有的資源優勢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成效顯著。事實證明,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已經成為我國農民群眾增收與農業產業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

1特色農業概述

所謂特色農業,主要是指各地以提升農業經濟效益以及可持續發展為其目標,依靠富有自身特色的現代農業資源以及農產品加工手段,生產出具備良好區域特色以及強大市場競爭實力的農產品,并且實施產業化生產的一種生產經營方式。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農業生產活動的是,特色農業可以分成兩類:其一是由歷史加以認定的且具備了地域或者品種特色的農產品的特色產業。例如,利用本地資源所實施的荷蘭花卉特色種植等;其二則是依賴于本地的特殊氣候、地形、地貌等發展起來的創意農業,主要包涵了旅游農業和景觀農業等。在此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之中,特色農業資源為其基礎,而特色農產品生產則是其依托,特色農產品成為了其中的核心環節,農產品市場是推進特色農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特色農業的開發均在新、奇和特上下功夫,從而形成自身的特色,打造出富有特色的品牌。

2當前我國發展特色農業的必要性

(一)能夠解決農民群眾增產卻減收的問題近些年來我國糧食產量不斷增加,其中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已進入到萬億斤的新臺階。然而,就全國而言,豐年往往會出現大量的農產品滯銷以至于谷賤傷農的狀況,這樣一來就會嚴重影響農民群眾種地的主觀能動性。如今,諸多關于農民增產卻不增收、種地難以收回成本的新聞報道讓此問題成為了農業領域所面臨的一大困境。這就要求各地方政府能夠依據當地土壤與氣候等各自特點,積極發展和農業有關的特色產業,運用深入挖掘農業內部的增長點或者主導農產品,以實現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之目的。

(二)能夠實現廣大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之所需我國傳統農業生產模式至今已沿用千年,盡管已經實施了數次調整,但是就總體而言依然缺少針對當前市場需求所開展的調研,以至于農產品的種類十分單一,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甚至產生了惡性的價格競爭。這就迫切需要持續調整我國農村的產業結構,從而開發出具備當地地方特色的農產品,防止產生一哄而起爭相種植某種農產品,以至于產量過剩的狀況。

(三)能夠提升農產品抵御市場競爭之壓力積極發展特色農業是適應當前我國社會消費需求與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必然趨勢。當前,各西方發達國家均十分注重發展特色農業,通過特色鑄造品牌,提高了農產品市場所具有的競爭力,從而產生了非常好的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鑒于中國農業市場的漸趨開放,國外質優價廉農產品大量涌入的壓力也隨之而產生。只要能提升中國農產品的特色以及產品競爭實力,在農業產品的特色化與產業化上有所發展,不僅能夠降低國外農產品所造成的沖擊,而且還能提升國際市場所具有的競爭力,讓中國特色的農產品真正走到國外,更好地占領國際市場。

3運用特色農業發展農村經濟的對策

(一)認真細致地抓好特色農業發展規劃特色農業可以說是牽涉農村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長期發展的重要問題,一定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首先是要精心選擇特色化的優勢產業。這些產業的確定應當以各類自然資源為其基礎,以市場化為其導向,切實尊重自然經濟的發展規律,更加尊重農民群眾之意愿。其次是要實施產業與市場風險分析。因為特色農業之發展需要有非常強的區域性以及特定性,這樣一來,產業風險就顯得十分突出,這就要求決策者們對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目標以及風險能夠有更加明確而清晰的把握。再次是特色農業產業的定位以及發展的目標。特色農業往往具備了市場性以及持續性之特點,這就需要其具備更加合理的市場定位以及更加清晰的發展目標。市場定位主要有目標客戶的定位和特色農產品的定位等,從而顯示出農業產業發展之規律。最后是要有特色農業發展之幫扶政策。資源優勢唯有切切實實地結合體制性優勢,才能最終形成經濟發展之優勢,各類支農政策更要往特色農業加以傾斜,從而推動我國特色農業的新發展。

(二)大力實施標準化生產以確保產品的質量農產品的質量可謂是特色農業之生命,這就需要在積極發展特色農業過程中做到以下幾點:一方面是一定要將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來抓。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高度重視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的宣傳指導工作,積極提升廣大農民群眾的安全生產責任感。要積極實施標準化生產,利用農產品的產前、產中以及產后等諸多環節中生產標準之設立和實施,將先進技術以及成熟經驗推廣至生產領域,從而打造出在國內與國際兩個市場都能叫得響和信得過的特色化農業產品新品牌。另一方面是要積極健全完善農產品的檢驗與檢測體系。要通過完善我國特色農產品以及農用生產資料的檢測體系,強化對特色農產品生產實施全過程檢測,特別是要強化對特色農產品以及加工品的質量檢驗、農藥殘留檢測等,從而致力于提升我國特色農產品的質量。

(三)立足科技推廣提升特色農業的科技含量開發特色農業一定要強化農業科技領域的創新,積極推廣實施新型農業技術。要通過健全完善中國特色的農產品生產技術體系,形成以政府部門為主導,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其中的多元化新型農業科研機制,有效提升我國農業科技的創新水平,更好地培育特色化的農產品新品,大力解決特色農業產業鏈之中的重要技術。在此基礎上,還應當形成特色化的農產品科技推廣機制,重點是積極推廣一大批適合于本地區域發展的新、優、特農產品品種。要使用國際標準,積極參照國內農業產業同行的先進水平,著眼于農產品生產的源頭,積極實施無公害農產品以及綠色有機農食品生產活動,從而大力提高特色農產品之品質。

(四)努力提升廣大農戶的組織化水平要將培養與開發農村專業合作組織視為效益農業與新農村建設的的重點內容來抓。要全面認識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之下建設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強化引導與扶持,真正做到引導卻不強迫,積極參與其中而不加以包辦。要與扶持我國農業龍頭企業一樣積極加大幫扶合作組織的力度,大力規范對農業專業合作社之管理,對相關人員開展全面而深入的培訓,有效提升其素質、管理能力以及市場經營之水平。要利用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積極延長特色農產品所具有的生產與加工鏈,提升農民群眾的組織化程度,提升農業產業所具有的市場競爭能力,實現提升農民收入之目的。當前,全球農業發展正在進入到嶄新的階段,農產品所面臨的國際競爭正在變得愈加激烈,而大宗農產品的銷售問題顯得難度更大。在此情況之下,特色農業依靠其所具有的地道、營養等特色,在國內與國外兩個市場中展示出非常強勁的發展實力。積極開發我國的特色農業,可以說是提升我國農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增加出口規模的戰略性措施,也是我國農業增效與農民群眾增收的重要增長點。

(五)形成特色化農產品市場營銷機制工業產品的經濟效益之所以大大超過農業產品,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工業企業極為注重市場營銷體系的建設。與此同時,在當前買方市場愈來愈發達的當下,市場營銷已經在產業發展進程中占據了重要的主導性地位。我國特色農產品為了實現比別的農產品更加高的效益,一定要切實加強農產品市場營銷體系的建設。一是要用差異和優質開發來占領農產品的高端市場。差異化營銷可以說是切斷市場跟隨者十分重要和有效的方式之一。因為特色農產品具備了天然差異性,這也是其實施差異化市場營銷之重要基礎。更為重要的是一定要運用產品技術創新以開發各類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二是要切實把握價格定位以及消費市場的定位。因為我國的特色農產品屬于稀缺資源,其產品的替代性非常小,這樣一來市場跟隨者也就很難進入到其中,所以,在特色農產品的價格定位上,完全可以采取高價化的策略,其市場主要定位于大中城市的中高高端消費人群上。在渠道營銷策略上則要更加積極地適應于大中城市,比如,依托大型商場、超市進行銷售,或者是建立專賣店與連鎖店等進行銷售。

(六)注重培訓工作積極培養新型現代農民積極開發特色農業,最終還是需要有文化、掌握技術、熟悉經營的新型農民人才。這就需要下大力氣積極實施農村職業教育以及培訓,形成以縣、市農民培訓中心為主體,以鄉、鎮科普陣地為基礎、以村級農民夜校為抓手的綜合化培訓網絡。要積極聘請農業領域專家以及農業科技人才,依據當地各自不同的農民群體以及具體生產實踐之所需,分期、分批地舉行多種類型的農業技術培訓班,從而讓農民群眾能夠掌握特色農產品在培育、栽培以及加工等多個方面的農業科技知識。在此基礎上,還應當運用網絡、電視、廣播、報刊等各類現代媒體,切實加大對農業科技知識進行宣傳的力度,提升農民群眾的致富能力與市場意識,進而為特色農業的新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保障。

作者:陳匯才 單位:濰坊學院

農村農業發展論文:新農村農業發展工作意見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深入推進都市農業的發展,全面提升本街道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本街道實際,特制訂如下政策意見:

一、扶持都市農業的發展

(一)扶持糧食生產,確保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和種糧面積。凡轄區內承包種植早稻面積在20畝以上的種糧農戶;承包土地面積100畝以上,且全年水稻多種面積1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經公示確認后每畝補助10元。

(二)扶持農業標準體系建設。圍繞竹筍、茶葉(有機茶)、蔬菜(瓜果)、水產等主導產業,建立從基地生產到銷售全過程的質量控制體系,嚴格按照級以上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標準進行生產、管理,面積在50畝以上的,并被評為當年度市星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的,每個基地一次性補助1萬元。

(三)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凡新建集中連片面積在10畝以上的蔬菜(瓜果)、茶葉采用毛竹大棚設施栽培的,每畝一次性補助500元;新建單體鋼架大棚面積連片集中5畝以上,每畝一次性補助1500元;新建鋼架連棟棚1000平方米以上,每50平方米(含零取整)補助1500元;對大棚特色基地推廣應用防蟲網、遮陽網以及棚內噴滴灌、溫濕調控等配套設施,給予投資額的20%以內補助;新添置鋼架大棚進行三園(竹園、茶園、果園)及其它地方養禽,每只一次性補助1500元;新添置大型農業機械并用于農業生產者,給予適當資金補助。

(四)大力扶持模式栽培和養殖示范戶,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和發展。對新興特色套種連作作物面積10畝以上大戶,年畝產值達1.5萬元以上,并有明顯的示范推廣作用,給予每畝補助300元;對采用大塊狀整地種植楊梅每畝20-25株,面積連片20畝以上,當年成活率85%以上,1-3年生每畝補助100元,4年生以上每畝補助300元;對坡度25度以下的低產茶園,采用全墾整地,種植無性系良種茶,連片面積10畝以上,每畝種植4500-5000株,當年造林成活率在85%以上,每畝補助200元;對當年春茶結束后進行中低產茶園改造,用修剪機進行重修剪,修剪高度離地面45厘米左右,改造后能恢復茶葉產量,連片面積30畝以上(以制作名茶為目的,每年春季修剪除外),每畝補助100元;對在禁養區外常年存欄家禽0.5萬羽,達到市標準化養殖示范戶,并未發生規定疫病的養殖戶,給予1萬元的獎勵。

(五)注重新品種、新農技項目的引進和農業品牌建設。對于茶葉、畜禽、蔬菜(瓜果)、花卉、水產等名特優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楊梅高位嫁接新品種的農戶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對于本街道主導農產品進行品牌注冊的企業和農戶,每注冊一個農產品品牌一次性補助3000元(以批準手續為準),已注冊品牌被評為國家、省、級名牌產品和知名商標的,分別給予3萬元、2萬元、1萬元的獎勵。

二、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六)鼓勵興辦農業龍頭企業和加快技術改造。積極鼓勵本地工商資本和外資開發農業基地和興辦農業龍頭企業。對當年興建辦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原農業龍頭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的(包括農業基地建辦),辦事處按其實際投入(廠房、設備、設施)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按2.5%進行補助,最高不超10萬元;對興辦新、特、優加工企業另行擬訂補助政策;對村級引進農產品加工項目投資額在100萬元以上的,一次性補助所在村1萬元。

(七)鼓勵農業龍頭企業上等級、上規模。凡當年度評為國家、省、和市級的農業龍頭企業的,辦事處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1.5萬元、1萬元的獎勵(不重復獎勵)。

三、加強流通體系和農業新體制建設

(八)鼓勵發展“訂單”農業,重視購銷員隊伍建設。對工商企業和農業企業(包括購銷大戶)通過定向投入、服務、保護價收購、分股分紅、利潤返還等形式,與農業合作組織和農戶形式緊密的利益機制和產業鏈,年銷售額在100萬元以上的一次性補助1萬元;當年度實際收購種植業農產品面積在300畝以上,以每100畝獎勵1000元。

(九)積極探索和創新農業機制。鼓勵各村、工商企業(含農業企業)、農業龍頭企業和主導產業基地負責人按照“民辦、民營、民享”的原則,積極探索和發展以農戶為基礎的多種形式的專業合作組織,每組建一個專業合作組織(有批準依據)一次性獎勵1萬元;對當年度經工商注冊登記,經營面積在100畝以上的家庭或合作加盟等各類新型農場,每家獎勵1萬元。

四、加大農業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力度

(十)繼續扶持農田水利建設。凡列入辦事處計劃的標準江塘石砌、大型抗旱排澇泵站建設,經驗收合格后,按投資總額補助30%;對村級河道疏浚每立米補助3元;對老泵站(閘)、三面光渠道改造及山塘水庫維修按改造資金總額補助30%。

(十一)增加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對畜禽養殖(場)大戶對畜禽糞便、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和沼氣設施建設(應在畜禽養殖禁養區以外),按實際建設資金投入總額給予30%以內的補助;對水環境整治試點示范村、園林式村莊建設列入上級項目的,按投資總額分別補助30%、5%。今年辦事處繼續安排專項資金用于二、三類河道保潔(村級河道包括市補助每米補1.5元)、綠色通道和生態公益林建設。

本意見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以前辦事處下發的農業扶持政策文件以本文為準。本意見的獎勵和補助政策具體實施由街道農經辦在年終按項目經驗收考核,報辦事處審核兌現。

農村農業發展論文:農村特色農業發展調研

一、存在問題

1.種植和經營中存在問題

目前,種植水八仙的農民大多都是承襲傳統的自產自銷,缺乏“領頭羊”大規模種植水生蔬菜。調查發現,該地鮮有大規模種植水生蔬菜的基地,雖然也有部分農民田地被集體承包來集中種植,但通常種植傳統水生蔬菜的本地農民只種三五畝小地,自產自銷,補貼家用,而其生產還受自然環境因素制約,產量有限,收益低下。因此種植者越來越少,人們不斷走向城鎮尋取相對較高的收入,使農村的一部分勞動力流失,更加劇了這種狀況。

2.技術問題

一方面,種植水生蔬菜采取的基本上還是以家庭為單位、精耕細作的模式,缺少種植技術性和抵御氣象災害、蟲害的能力,其產品的數量和質量比較有限;另一方面也缺少施用于水生蔬菜的機械,現在水生蔬菜在種植,采收和加工過程中是純人工進行的,費時勞力,效率低下;另外,研究領域也缺少環境友好型農藥的開發,例如上面提到過的含菊酯類農藥造成養殖業魚類死亡的等問題,都亟待解決。

3.缺乏品牌優勢

蘇州的水八仙雖然有名,但是在整個銷售市場鏈條上卻缺乏品牌性,外人無法識別到底是否為當地所特有的品牌和品質,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效益的低下。另外,水生蔬菜大多是保健食品,尤其是在我國城市出現營養過剩的今天,食用水生蔬菜產品可以幫助消費者防治高血壓、高血脂等“富貴病”,而經營銷售者卻沒有以此來加大宣傳產品并開拓市場的觀念。

4.生態環境問題

隨著現代工業以及農業的發展,水環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在工業方面,大量的工業污水,廢物被企業就近排放到附近的河流,湖泊中。在畜牧養殖方面,畜禽糞便直接通過地表徑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使水體變黑發臭。農業方面,大量施用化肥導致水體富營養化,不合理使用農藥直接污染了河流,同時,大量的農膜殘留物散落到水體中,使水體發黑散發惡臭。這些原因直接導致了水環境的惡化,進而影響了水生蔬菜種植的環境條件。

另外,水生蔬菜在種植過程中本身就需要施用一定量的農藥,這些農藥的毒性會直接殺死某些生物,破壞該水域的食物鏈,破壞生態平衡。為了維持生態平衡,農戶會施用更多的藥物,這進一步惡化了該水域的生態環境,如此形成惡性循環。

二、應對舉措

蘇州不僅擁有種植水生蔬菜的天然優勢,土地里還深埋著水生蔬菜的文化底蘊。隨著人們思想文化修養進一步提高,人們會越來越重視本土文化特色的意義,以及它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一)明確發展特色農業的重要性

特色農業具體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一是特色農業之“魂”是唯我獨存或唯我獨尊,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二是特色農業之“根”是天賦也就是自然地理環境條件。各地的自然條件自古以來就有所不同,所以要充分聯系環境因素。三是特色農業之“本”是傳統,即我們通常所講的種植、養殖或加工習慣,要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適當創新使其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使該地農業又好又快的持續發展,所以只有堅持并發展獨具特色的水生蔬菜種植才是長遠發展之計。

(二)積極引進先進技術,改進生產和管理模式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技術在生產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引進先進措施,進行大規模的生產才可以降低成本,才是特色農業的持續發展之路。而只有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的生產和管理模式,才能提高種植產量,提高產品質量,最終提高生產效益,使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

(三)打響品牌優勢,拓寬市場銷售渠道

在現代經濟中品牌不僅是用來識別生產或銷售者的產品或服務,更是產品的無形財富,為了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農民收益,當地的合作社應該建立統收統銷系統。運用一定的市場策略和營銷策略拓寬市場銷售渠道,解決生產與市場的對接問題,提高“水八仙”這優勢產品的知名度,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來共同發展當地的特色產業。

(四)政府的正確引導和全面統籌

蘇州經濟富庶,土地富饒,是率先實現基本現代化的排頭兵,更應該從長遠考慮,在發展工業和高新產業的同時,也重視農業的持久發展。在結合蘇州豐富歷史文化背景和特定土地資源的前提下,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種植屬于蘇州才能種出來,才能種的好的特色農產品,只有這樣的生產才能有生命力,才有持久的發展前途,才能以自己的特色走現代化之路。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發展特色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化———以蘇州為個案研究”的初期成果。

作者:王鵬飛方洲李蘇雯單位:揚州大學瘦西湖校區社會發展學院

農村農業發展論文:建設新農村推動農業發展新規劃

三農需要系統的改革,離開了系統我們單獨談農業生產,那顯然會有許多讓人感覺莫明其妙的地方,為此,要對新農村的農業發展規劃有透徹的認識,那我們還是必須回到系統中去。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以農業為傳承的農業大國。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我們的國家和農村勞動者對農業生產的態度是一致的;在那時,農業是國家的支柱產業,是國家稅收的主要來源。當然農業也是國家和社會穩定的基石。所以,那時我們的國家非常重視農業。同樣是那時,農業生產的收入也是我們農村勞動者的主要收入來源。所以他們也非常重視農業。回看歷史,我們會驚人地發現,國家和農村勞動者都重視農業的這種狀況持續了數千多年。

可現在,改革開放短短三十年,隨著國家工業和服務業的快速發展,農業在國民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已急劇下降到了百分之十五以下。如果單獨講GDP,那么我們國家對農業這個產業是完全可以忽視的,可是社會再怎么發展。人們還是要吃飯,如果沒有農業,這飯從哪里來?所以在今天,農業作為國家和社會穩定基石的作用依然存在。因此我們的國家也仍不得不重視農業。而在農村和農村勞動者方面情況卻大有變化;也正是由于國家工業和服務業快速發展的原故,我們農村勞動者有了大量外出打工,經商等機會。也就是在這打工和經商的過程中,我們農村以前的所謂副業收入,已大大超過了主業——農業生產的收入,另外,我們的工業和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同時還促進了我國城市的急劇擴張,而這擴張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征地,那么,這時我們的許多沿海開發區農村和城市周邊農村也就有了轉讓土地得以分享工業成果的機會,在這豐厚的土地轉讓收入面前,農民的農業收入那更是少得可憐。所以自溫飽以后,我們的農村勞動者就普遍不再重視農業,這在農村的具體表現就是。今天,我們的農村出現大量的土地拋荒的現象。

那現在我們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在當前農業生產這個問題上,國家和農村勞動者的態度已不再一致。而為了實現一致,所以國家不僅取消了農業稅,而且還制訂了農業補貼政策,而且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國家的農業補貼支出還會大量增加。

在當前,我們國家仍然重視農業,而農村勞動者卻普遍不再重視農業的時代背景下,我們來談新農村的農業發展規劃,那當然我們既要保證國家農業的發展目標,同時也要考慮到農村社會情況的實際變化。那我們具體應該怎樣做呢。

現在我們還是先回到普通農村(莊)的系統改革方案中來。當普通農村初步完成村居點的建設任務后,村集體就必須馬上重新劃分承包地(方案應早定,早公布),同時也要根據情況進行新的農業發展規劃。其具體舉措是:

第一.原則上全村土地,集體所有;在集體面前,人人平等。但對多年土地承包過程中遺留并產生的某些個人既得利益,集體仍保證村民十年以內收益。

第二.在土地重新承包之前,集體將每家每戶的宅基地,自留地,現有承包地全部丈量登記,同時還要將各生產隊的水庫,山林等公共用地重新丈量登記并折算到戶。在這里,宅基地,自留地是當作承包地來丈量,而重新土地承包時,這些地仍會優先承包給該村民(除非自己不想要,如自留地就可能會這樣;另外是水庫,水庫應按水面積丈量,但在折算到村民時,就可變成承包田。至于山林,除了有石頭,有樹木的山林外,山林其它未墾的土地做為承包土地折算到個人(折算標準應可協商)。

第三.集體將村民的所有承包地收回,然后,根據當前絕大多數農戶的承包能力和承包意味,同時也考慮到村農業市場化,現代化的需要,集體在重新分包土地時,并按村民承包權的百分之七十的標準返包給村民。余下的百分之三十,由集體在距離村居民點較遠的地方一次劃出,經集中整治,并改造成若干個集體農場,然后再公平發包給部份村民,目的就是;集體要在村內建設農場,把小數村民培養成農場主,然后在他們的帶領下,實現全村農業的市場化,現代化(這個話題我們需要另外討論).蓮山課件

第四.集體重新分包土地時,集體可將村內土地分近地(即離村距民點較近),遠地和村農場用地這三類,而在遠地方面又分遠地,遠田。經協商后,距村居民點較近村近地,所有村民承包量一致,且不論田與地,一律當田來承包(因為土地分包后,近田也大部份會被村民當地種菜)。至于遠地,遠田,則大家也是一樣多。對于多交地給集體的農戶,在集體承包村農場,山林時可多按比例多分承包費(至于多收年限,側應在十年左右加以討論)。

第五.需要注意的是;1.短期不打算入住村居民點的農戶,集體可視情況,將該農戶應有的承包地,盡量全部劃到該農戶的房前屋后。2.有村民土地拋荒時,集體除通過土地調整將拋荒地轉給村農場承包外,集體也可考慮將村承包地讓給其它村民承包3.村水庫以及一些水塘周圍水田,一律應當村農場用地優先一下性劃出來,以便建設村的水庫農場,這對水庫的立體開發,水庫的擴容,水庫堤壩加固都有好處,另外這同時也直接關系到全村的農田水利工作。4..每個農戶承包地按面積,盡量只分四塊地。5.這些年有的農家人口增加,有的農家人口減少,集體應一并清算,但前提是,這些數目應按原規矩先在各自的生產隊算好,攤勻。6.非本村居民入住村居民點,在有村民拋荒的前提下,也有機會承包村的近地,但必須交納相應的承包費(農民自己承包卻有補貼)。7.在村居民點外,村集體應劃出若干土地供村老人協會使用。8.村民在村居民點的建房面積和公攤面積都按水田面積來沖抵村民的承包權。但這些面積可完全市場化,私有化。9.村民土地拋荒一律交集體處置。

當我們把農村土地規劃承包好后,那現在我們回看農村的農業生產狀況,我們就會發現這樣的情景,在一個村,絕大多數的村民在村居民點外都會有自已的菜園,而在離村居民點較遠的地方側另有承包地和田。但在離村居民點最遠受村民關注較少的地方卻有村的農場。另外村的山林和水庫也被改造開發成集體農場。而這些農場也被公平承包給了部份村民。這樣一來,承包農場的村民就會主動引進先進農業生產技術,主動購買農機產品,主動聯系或組建農產品加工或銷售企業(即“公司加農場加農戶”的農業生產模式)。而與此同時,農場主動將技術傳授給村民,會出租機械設備給村民,會(按公司要求)以比較公平的價格收購村民的農副產品,而這同時也可以減少自己的生產風險和減輕自己的生產成本,而與此同時,農場主還可以增加自己農業生產之外額外的服務性收入。至于分散的農戶,他們減少了承包地,但卻有機會承包村農場和在村農場打工,而減少的那份地也有承包費補償,另外,這還不影響農業補貼(但那時國家農業補貼對象可能只限農場,而分散農戶只有多交地給集體,才能多得農業補貼,多收土地補償金。另有的農民為了這兩金,他們可能會多退承包地給集體。而集體側又將地轉包給村農場,這樣,村的農場就會越辦越大。而這一土地變化過程也是基本符合市場規則的)。

這是一種國家,社會,市場,市民,農村非農民和農村分散經營農戶都能從中受益的農村農業發展規劃方法,它的推廣和實施必定必寫我國農業的歷史。并從此在不影響社會穩定的情況下實現我國農業的現代化。

農村農業發展論文:農村經濟和農業發展規劃簡

從2001年開始的“十五”時期,是新世紀初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行國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進程中,農業承擔著支撐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任務。這一時期,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后的一個關鍵時期,農業面臨著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大任務和我國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形勢。為加強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指導,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切實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整體素質和效益,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根據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精神,編制《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2001~2005年)》。

一、發展進程和環境條件

(一)“九五”期間發展的主要成就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與發展,我國農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九五”期間,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中央高度重視和不斷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經過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繼續保持了穩定發展的勢頭,“九五”計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基本實現,農村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農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一是實現了主要農產品供給由長期短缺到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轉變。“九五”期間,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量持續增長,糧食除2000年減產幅度較大外,其它年份基本穩定在5億噸左右,人均糧食占有量連續達到或超過400公斤,多數農產品出現了階段性、結構性、區域性供大于求。農產品供求關系的重大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展的突出成就,也是農業進入新階段的主要標志。二是農村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非農產業占農村經濟的比重不斷提高,2000年鄉鎮企業增加值占農村經濟增加值的比重為64%,比1995年提高9.2個百分點。到2000年底,農村從事

二、三產業的人員已達1.75億人,比1995年增加1100多萬人。三是農村改革進一步深化。農村集體土地第二輪家庭承包順利完成,家庭承包經營制度進一步鞏固;糧食、棉花流通體制改革取得明顯進展;農村稅費改革開始起步,試點工作已取得成效。四是農業運行機制和經營方式創新取得積極進展。農村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初步建立,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明顯加快。五是農民基本解決了溫飽,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九五”期間,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4.7%,沒有解決溫飽的農村貧困人口由1995年的6500萬人減少到2000年底的3000萬人,基本完成了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農民消費結構明顯改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農村居民消費恩格爾系數由1995年的58.6%下降到2000年的50.1%。這些成就的取得,既為全國的改革、發展、穩定作出了貢獻,也為“十五”期間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十五”期間發展的環境條件

進入二十一世紀,經濟全球化趨勢增強,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國際競爭激烈,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將給我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嚴峻挑戰。

“十五”期間,我國國民經濟將持續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宏觀環境總體是比較有利的。一是我國正處在對國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加快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階段,需要有更加穩固的農業做支撐,農業的基礎地位將進一步得到重視和加強。二是隨著我國人口的繼續增加,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農產品的有效需求將繼續增長。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還將給我國農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國際市場。農產品消費需求的潛力很大。三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將加快西部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步伐。四是農業科技創新步伐加快,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農業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的發展及其產業化,將推動農業的進一步發展。五是隨著我國農村城鎮化發展步伐的加快,農業人口將不斷向城鎮聚集,這既有利于農業富余勞動力的轉移,也為農業產業鏈條的延伸和農業規模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九五”期間,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末期以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生了階段性的變化,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需要在“十五”期間努力加以解決。一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九五”期間,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速度逐年下降,由1996年的9%下降到2000年的2.1%,近幾年一些中西部地區特別是糧食主產區農民收入有所下降。農民收入增幅下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已成為影響擴大內需和城鄉協調發展的突出問題。一些地方農民負擔比較沉重,直接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二是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增多。人均耕地資源減少,干旱缺水日漸加劇,農業生態環境惡化的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已成為影響農業持續發展的戰略問題。農業基礎設施脆弱、抗災能力不強等問題依然存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不合理,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矛盾比較突出。三是農業科技應用總體水平不高,創新能力比較弱,科研與市場脫節、成果轉化率低、推廣機制不活等問題比較突出。四是隨著農業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特別是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農業生產和農產品貿易的競爭壓力將會加大,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

(三)主要農產品的需求分析

“十五”期間,人口增加和消費水平提高,將是影響農產品需求的關鍵因素。據有關方面測算,2005年我國總人口控制在13.3億人以內,“十五”期間我國經濟年均增長率預期為7%左右。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農產品的消費將從溫飽型進入小康型,局部地方將向富裕型過渡,居民的營養水平將不斷提高。預計到2005年,恩格爾系數將下降到46%。到2010年,全國人均每日攝入能量為2300千卡,蛋白質77克(其中30%來自動物性食物),脂肪70克。

受上述因素影響,“十五”期間對農產品的需求呈平穩增長和結構不斷優化的態勢。糧食中口糧消費將會減少,飼料糧、加工專用糧的消費將有較大幅度增長。對畜產品和水產品的需求將會增加。對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產品消費水平也將逐步提高,逐步從初級的原料產品向精包裝、精加工的高附加值產品發展。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將進一步提高。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對農產品的需求將從國內市場為主轉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我國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的畜產品。水產品、蔬菜、水果、花卉等需求量將呈增加的趨勢。

二、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方針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繼續認真貫徹黨的十五大和十五屆三中全會、五中全會精神,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客觀要求,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繼續深化農村改革,依靠億萬農民的創造精神,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迎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挑戰。“十五”期間要突出貫徹以下指導方針:

1.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堅持面向國內、國際市場,依靠科技,以提高農業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基本目標,全面調整和優化農產品品種品質結構、農業生產結構和農業區域布局,切實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程度,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業后續效益。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村

二、三產業,積極推進農村城鎮化步伐,逐步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

2.切實轉變農業增長方式。適應新階段農業發展的要求,農業要由注重產量增長為主轉到產量增長和質量提高并重,大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效益;由注重傳統投入為主轉到傳統投入與資本、技術投入相結合,努力提高農業集約化程度;由注重原料生產為主轉到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不斷延長農業產業鏈條,切實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由注重農產品產量增加為主轉到以提高農民收入為主,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3.加快實施科教興農和可持續發展戰略。貫徹《農業科技發展綱要(2001-2010年)》精神,堅持用現代農業技術和設施裝備農業,用現代農業科技知識武裝農民,把農業發展盡快轉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積極推進農業科研體制改革,切實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加強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加快發展農業科技產業化。加快創新人才培養,加強農民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合理開發利用農業資源,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4.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根本出發點。增加農民收入,不僅關系到農業和農村的發展,而且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全局。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基本目標,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拓寬農民增收領域,促進農民收入的較快增長。同時,要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二)主要目標

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業整體素質和效益進一步提高,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保持在5%左右,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扭轉農民收入增幅減緩的趨勢,力爭農民收入較快增長,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5%左右,把農村小康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顯著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更好地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生活改善的需求。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水平明顯提高,農業基本生產條件繼續得到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到2005年,全國農機裝備總動力達到6.2億千瓦。穩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郊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進程。農村城鎮化水平有較大提高,積極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到2005年轉移農業勞動力4000萬人左右,農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下降到44%。盡快解決極少數貧困人口溫飽問題,進一步改善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國國情和地區特點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產品市場體系和有效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初步形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農村經濟體制。

三、發展任務

(一)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促進種養業全面發展

在農業整體素質和效益不斷提高的基礎上,調整優化種植業,加快發展畜牧業和水產業,促進農業生產結構進一步合理化,使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分別由2000年的55.7%、29.8%、10.9%,調整為50%、33%、13%。

1.種植業。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效益為核心,以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為前提,繼續全面調整種植業作物結構、品種品質結構和區域布局,大力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作物。穩定發展糧食作物生產,突出發展高效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生產,逐步形成"三元"種植結構。推進農作物生產進一步向優勢產區集中,提高專業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經營水平,實現總量平衡和效益不斷提高的目標,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質量較高、經濟效益較好的種植業新格局。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是農業結構調整的前提。要加大對耕地資源特別是基本農田的保護力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糧食生產科技儲備,建設穩定的商品糧基地。確保到2005年全國耕地面積不低于19.2億畝,“十五”期間年度糧食總播種面積穩定在16億畝以上。

2.畜牧業。要抓住糧食供應比較充裕、人們對動物性食品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的有利時機,把畜牧業作為一個大的產業加快發展,使其成為吸納農業勞動力和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促進農產品轉化增值。到2005年,畜牧業生產結構進一步優化,主要畜產品生產能力穩步提高,產品質量明顯改善,畜產品加工程度大幅度提高,品種更加豐富多樣。發展畜牧業,必須依靠科技,走優質高產高效的路子。要加快畜禽良種繁育、動物疫病控制體系建設。開發飼料資源,擴大飼料作物種植面積,加強草原建設,大力發展飼料工業。轉變畜牧業養殖方式,改進分散戶飼養技術,發展適度規模飼養,提高專業化、集約化飼養水平。重點扶持一批規模大、起點高的現代化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鼓勵引進國外先進的畜產品加工技術和設備,提高我國畜產品加工深度和綜合利用水平,推進畜牧業的產業化經營。

3.漁業。堅持"以養殖為主,養殖、捕撈、加工并舉,因地制宜,各有側重"的方針,進一步優化漁業結構。加快發展水產養殖業。大力推廣普及健康養殖方式,重點發展高效生態型水產養殖業。有條件的地方,積極發展技術、資金密集型的工廠化養殖,發展休閑漁業。到2005年,養殖產量占漁業總產量的比重達到67%。嚴格控制近海捕撈強度,保持海洋捕撈產量負增長。調整海洋捕撈結構,重點發展遠洋漁業,在穩定發展過洋性漁業的同時,加快發展大洋性漁業,提高我國在公海生產的比重。大力發展水產品加工業,提高水產品加工綜合利用水平。到2005年漁業加工產品產量占漁業總產量的比重達到40%。加強漁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積極推進科技興漁,增強漁業發展后勁。到2005年水產良種覆蓋率達到70%,漁業科技含量明顯提高,重大養殖病害得到有效防治。加強漁業法制建設,建立健全新的漁業管理制度。經過五到十年的努力,使我國漁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基本形成健康的捕撈業、發達的養殖業、新興的休閑漁業和良好的漁業生態環境的產業體系。

(二)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

把提高農產品質量放在突出位置,根據市場需求,進一步優化農產品品種結構,大力改善農產品品質,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力爭在“十五”期間我國農產品質量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滿足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全面增強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大力優化農產品品種和品質結構。適應市場需求的優質化、專用化和多樣化,大力發展適銷對路的優質、專用農產品生產。按照口糧、加工專用糧、飼料糧對糧食品質的不同要求,擴大優質稻谷、加工專用小麥和玉米、飼用玉米、優質小雜糧生產,力爭到2005年早稻優質品率由2000年的50%提高到70%以上,優質專用小麥面積進一步擴大,加工專用小麥基本實現自給。棉花要以新疆、黃河中下游、長江中下游三大棉區為基礎,穩定發展集中連片的優質高產棉田,加強棉花生產基地建設,按照紡織業對棉花質量的要求,大力發展優質棉花生產,積極推進棉花產業化經營。積極擴大"雙低"油菜比重,建設長江流域"雙低"油菜帶。到2005年全國"雙低"油菜面積占油料作物總面積的比重由2000年的50%提高到70%。大力發展優質大豆生產,實施東北地區大豆玉米輪作計劃,發展黃淮海和長江流域大豆生產,主攻單產,改良品種,重點發展高油、高蛋白大豆生產,滿足不同用途對大豆質量的需求。穩定發展糖料生產,大力推廣高產高糖優良品種,提高糖料單產和含糖量。積極發展蔬菜、水果、花卉、茶葉等名特優新產品生產,增加加工專用型品種的比重,提高加工、保鮮水平。

養殖業要穩定發展生豬生產和禽蛋生產,加快發展牛羊肉和優質禽肉生產,2005年豬肉產量占肉類總產量的比重下降到65%,瘦肉型豬的比例進一步提高,牛羊禽等肉類產量所占的比重上升到35%;突出發展奶類和羊毛生產,積極推進奶業產業化,大力增加液態奶生產;結合毛紡工業對優質細羊毛的需要,大力發展優質細羊毛生產,重點提高綿羊個體產毛量和羊毛品質。進一步優化水產品品種結構,擴大名特優新水產品品種的比重,提高水產品的加工保鮮質量。

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力組織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到2005年,力爭大多數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的質量達到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質量安全指標全部達到國家標準,初步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初步控制種植業產品生產基地的外部污染,基本控制農業自身污染,力爭50%左右的農產品按標準組織生產,50%左右的農產品實現包裝上市。基本解決畜產品中違禁添加劑和獸藥殘留超標以及激素類藥物殘留問題,主要畜禽產品檢疫合格率達到l00%,質量安全市場抽查合格率達到95%以上。初步緩解漁業水質污染狀況,基本解決漁藥殘留、農藥殘留和有毒有害物質危害問題,力爭75%左右的主要水產品按照標準組織生產,主要水產品市場抽查合格率達到90%以上。大力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加快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發展步伐。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切實加強對農產品從生產到市場各環節的管理。

(三)不斷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充分發揮地區比較優勢

立足各地資源優勢,突出區域特色,抓住重點產業,因地制宜地發展具有明顯優勢的農產品,逐步形成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帶和產業群體。打破農產品短缺時期形成的"小而全"生產格局,促進主要農產品生產進一步向優勢產區集中。把發展特色農業作為優化區域布局的重點來抓,形成規模,創出品牌,培育支柱產業,促進我國農業向區域化、專業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

逐步確立我國農業發展的地域分工格局。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大中城市郊區,要大力發展外向型農業、高科技農業和高附加值農業,積極發展適應國際市場要求的農產品生產,增強出口創匯能力。中部地區和糧食主產區要發揮糧食生產優勢,加強商品糧、加工專用糧和飼料糧生產基地建設,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大力發展畜牧業,加快發展食品加工業,促進糧食加工轉化,提高糧食生產效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機遇,調整發展目標,突出發展重點,轉變發展模式,切實加快西部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步伐,為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作出貢獻,為西部地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順利實施奠定物質基礎。西部地區在發展目標上,既要大力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質量和效益,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又要著力保護和建設好生態環境。在發展重點上,要切實抓好草原保護和建設,有計劃地退耕還林、還草,加快發展特色農業、節水農業、生態農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把特色初級產品變為特色加工產品,形成區域經濟支柱和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點的農產品加工體系。在發展模式上,改革傳統的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堅持走依靠科技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路子,實行集約化經營,實現高起點和跨越式發展。

調整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必須充分考慮到當地水資源的狀況,走節水農業的發展道路。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堅持灌區節水和旱區節水并重,加大田間節水的力度,堅持工程措施與農藝、農機、生物、化學等措施相結合,采取多種節水技術模式,建立與當地水資源狀況相適應的農業種植結構和耕作制度,促進節水農業的快速發展。

(四)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增加農業的后續效益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立足現有加工能力的改組、改造,加快農產品加工、保鮮、儲運技術和設備的引進、開發,加強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扶持,使我國農產品加工水平有較大的提高,農產品加工業有一個大的發展。重點發展糧食、油料、肉類的精、深加工,把蔬菜、水果和奶類等產品的加工作為農產品加工業新的增長點。農產品的加工品及制成品要向多樣化、營養化、方便化、安全化和優質化方向發展,主要產品總體質量達到工業發達國家當前水平,部分特色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合理調整農產品加工業布局,在鞏固和提高東部地區以及大中城市農產品加工業水平的同時,結合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鄉鎮企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中西部地區農產品加工業。堅持大中小企業相結合,全面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種形式,重點培育一批規模大、起點高、帶動能力強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形成一批在國際市場具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名牌產品。

把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與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結合起來。這是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和附加值,增加農業的后續效益和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流通組織、中介組織等龍頭企業的發展,培育壯大一批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采取多種形式,與農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營機制,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健康發展。

(五)不斷提高鄉鎮企業發展水平和農村城鎮化水平,逐步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

繼續優化鄉鎮企業結構。按照"積極扶持、合理規劃、分類指導、依法管理"的方針,引導鄉鎮企業繼續推進兩個根本性轉變,加快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體制創新,實現新的發展。“十五”期間,鄉鎮企業增加值年均遞增率保持在10%左右,出貨值年均遞增率達到8%,到2005年鄉鎮企業從業人員達到1.37億人。貫徹國家產業政策,按照加強帶動第一產業,優化提高第二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實現各產業協調發展的總體思路,積極調整鄉鎮企業產業結構。積極引導鄉鎮企業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儲藏、保鮮、運銷業,鼓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爭取到2005年,全國鄉鎮企業增加值中,第一產業所占的比重穩定在l%左右,第二產業所占的比重下降到74%左右,第三產業所占的比重達到25%左右。

優化鄉鎮企業區域布局,引導鄉鎮企業相對集中。東部地區要加快發展提高,大力發展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和外向型經濟;中部地區鄉鎮企業要發展與提高并重,有選擇地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加工型產業;西部地區要因地制宜,加快發展。繼續推進鄉鎮企業東西合作。把鄉鎮企業發展同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鼓勵鄉鎮企業向小城鎮合理集中,支持鄉鎮企業加快發展農村第三產業。加快鄉鎮企業科技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繼續推進體制創新,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和經營機制改革,實現科學管理,從實際出發,探索企業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有條件的要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積極穩妥地發展小城鎮。發展小城鎮是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小城鎮建設要合理布局,科學規劃,規模適度,注重實效。把發展的重點放在縣城和部分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建制鎮,使之盡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發揮農村地域性經濟、文化中心的作用和輻射帶動作用。發展小城鎮的關鍵在于繁榮小城鎮經濟,把引導鄉鎮企業合理集聚、完善農村市場體系、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等與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要廣辟融資渠道,在政府引導下主要通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建設小城鎮。制定推動小城鎮發展的政策措施,改革小城鎮戶籍制度。在保護耕地和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妥善解決城鎮建設用地。

逐步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在繼續向農業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擴大農業內部就業的同時,發揮鄉鎮企業轉移農業富余勞動力的作用。“十五”期間,鄉鎮企業新安排農村富余勞動力l000萬人左右。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步伐,發揮二三產業和小城鎮大量吸收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功能。“十五”期間,農村小城鎮新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2500萬人左右。抓住國家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和擴大內需的有利時機,加大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和市場條件,積極引導一部分農村勞動力參加工程建設,增加勞務收入。

農村農業發展論文:剖析農村農業發展造成環境污染問題

摘要:在對農村發展中生態環境問題辨析的基礎上,分析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成因,并構建農村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的農村生態環境管理模式,從轉變農村生產模式、建立符合我國實際的、激勵和約束相容的區域農村生態環境決策與管理體系等方面對農村生態環境管理進行創新。

關鍵詞:農村發展;農村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創新

改革開放3O年以來,制度創新與技術進步共同帶動了農村的快速發展。其主要特征是在農產品產量大幅度提高的基礎上,農村經濟全面發展;農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不斷下降,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7年的11.7%;農村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2006年的22.2%;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加5.0%以上,2007年達到了4140元。農村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十五”期間農村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2%。

但農村發展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犧牲環境與生態資源為代價取得的,產生了一系列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對農村生產和生活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客觀上迫切需要解決農村發展、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本文首先分析農村發展中生態環境問題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礎上分析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對農村生態環境管理政策進行創新。

1農村發展中的生態環境問題辨析

1.1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特征:城鄉環境二元結構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尋求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近年來正逐步成為人們思考和行動的指南,我國生態環境狀況出現了新的特征:大中城市的環境逐步改善,而廣大農村地區生態環境呈現逐步惡化的趨勢。可見,與城鄉社會經濟二元結構相對應,我國也存在著嚴重的城鄉環境二元結構,即不斷改善的城市環境質量與逐步惡化的農村生態環境.-,這也是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的基本特征。在城市環境方面,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國家重點流域、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深入開展,城市環境質量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普遍呈現恢復轉好的態勢,一些大中城市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例如,在水污染控制方面,有些城市近十年來COD降低了近一半。截止2006年已經建成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51個、國家生態示范區116個,園林城市、衛生城市、最佳人居環境城市等日益增多,可見,城市環境保護事業呈現嶄新面貌。而在農村生態環境方面,農業面源污染、農村生活污染、農村工業污染、城市和工業污染向農村轉移、農村生態資源退化等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已經威脅到農村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1.2農村發展中的生態環境問題特征分析

目前我國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主要特征是: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業污染疊加,各種新舊污染相互交織,農村生態資源退化由局部向更廣闊的區域擴展,概括起來主要是農村生態環境復合污染和農村生態資源退化。

我國現階段的農村生態環境污染不僅類型多樣,而且來源廣泛,表現為日趨嚴重的復合型污染特征。從污染類型來看,水體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氣污染同時存在。水污染方面,2005年我國七大水系的411個地表水監測斷面中,I~Ⅲ類、Ⅳ~V類和劣V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41%、32%和27%;28個國控重點湖(庫)中,V類和劣V類水質的湖(庫)分別占l8%和43%,其中太湖、滇池和巢湖等我國重要水體處于中度富營養狀態;土壤污染方面,酸雨污染面積已占國土面積的40%以上,重金屬污染面積至少2000萬公頃,農藥污染面積約1300~1600萬公頃,據第二次全國1403個縣土壤普查來看,84.7%的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問題;空氣污染方面,伴隨著城市工業向農村轉移以及農村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空氣污染也更加普遍和嚴重。從污染來源來看,農村生態環境污染主要來自三個方面:①農村工業污染。農村工業生產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煙塵、廢水中COD和固體廢棄物嚴重污染和破壞了農村生態環境,2003年農村工業企業化學需氧量、粉塵和固體廢棄物排放量占全國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過50%,世界銀行已經將我國農村工業污染列為三大嚴重環境污染問題之一。②農業面源污染。據調查,我國集約化農區農藥、化肥等過量使用現象非常嚴重,而利用率低下,僅在30%~35%之間,同時每年近20億噸的畜禽糞便和100多億噸的養殖污水有90%以上未經過任何處理或簡單處理后直接排人河流、湖泊,成為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來源。在農業集約化程度較高的東部和中部的重要流域,農業面源污染危害已經遠遠超過工業點源污染。③農村生活污染。近年農村生活垃圾的產生量和堆積量均在逐年增加,污染加劇,僅2000年的垃圾產量就達1.4億噸,并繼續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預計到2010年垃圾產量約達2億噸。另外,據陳敏鵬、陳吉寧等(2006)測算,農村生活產生COD、TiN、TP等污染的年排放量分別達到了5.29、1.36和1.02萬噸。生態環境嚴重退化,主要表現為生態資源尤其是關鍵資源存量減少和質量.下降,并逐步由局部向更大的范圍擴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耕地數量大量減少,1996~2003年間共減少耕地826.7萬公頃,年均減少1l8萬公頃,其中86.7萬公頃是灌溉條件良好的優質耕地;森林資源總體質量呈下降趨勢,生態功能較好的近熟林、成熟林、過熟林不足30%;草原生態目前仍呈“局部改善,總體惡化”的趨勢,全國已有退化草原面積1.3億公頃,并且每年還以2萬平方千米的速度蔓延;水土流失嚴重,主要分布在陡坡山區和黃土高原。據統計,西部12個省(市、區)水土流失面積為293.7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的比例達到82.5%?。

2農村發展中生態環境問題成因分析

2.1農村發展模式粗放及產業結構不合理

當前農村經濟增長的特征是生產要素的產出率和利用率低下,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小,產業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為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農村生態環境的惡化。

2.1.1農業生產當前的農業生產技術水平較低,對農藥、化肥等物質投入的依賴性還很大?,農業產量至少有四分之一是靠化肥等化學物品取得的。我國農業增長伴隨著化肥、農藥和地膜使用量的急劇增加。以化肥為例,2005年我國化肥施用量達到了4766.2萬噸,占全世界消費量的四分之一,化肥施用強度遠遠超過發達國家設置的安全上限。過量的農藥、化肥投入造成了嚴重的農業面源污染,并已經成為水污染的主要來源。粗放的農業經濟增長方式,對致污性農藥、化肥等過度依賴增大了對農村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

農村產業結構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①種植結構的變動。不同種植業結構表現為不同的土地利用覆被,通過“源”、“匯”土地利用類型的相互作用,控制或導致養分流失。我國種植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動,1961~2005年間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連續下降了1717萬公頃,而經濟作物,特別是蔬菜、果樹和花卉等種植面積增長顯著,最近l0年中中國菜果花種植面積增長了近3倍,常年播種面積已超過3×10公頃。種植結構變動導致了施肥總量和施肥結構的變動,傳統的糧食作物施肥量穩步增長的同時,很多新興的經濟作物(如菜果花等新型產業)已經成為化肥消費的主體和化肥消費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化肥施用水平和化肥流失率具有正相關性,可見,種植結構演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業面源污染產生的潛在危險。②近年來我國畜禽養殖業發展迅猛,畜禽養殖在農業的比重不斷增加,同時也帶來畜禽養殖污染問題,并且具有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的特點。由于設備落后,不能及時、合理地對畜禽養殖固體廢棄物和廢水進行處理,造成大量養分流失,帶來嚴重的環境壓力。③盲目的調整行為造成外部不經濟。受比較利益的驅動,態脆弱地區的大量林地、草地向耕地轉化,但這些土地并不完全適合耕作,可能引起土地退化,造成較嚴重的水土流失,附在其中的營養元素也可能隨之流失,造成水體污染;另外,林地、草地大量減少也會致使農村生態系統遭受破壞,其對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大大降低,土壤中的營養元素和污染物通過地表徑流擴散形成面源污染。

可見,我國農業發展及其結構調整已逐步形成了“高投入,高產出,高排放”的農業發展格局,對農村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較大。

2.1.2農村工業我國農村工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已經進入生態環境與經濟的敏感時期。農村工業增長是一種粗放的經濟增長模式,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的特點,單位產值的資源消耗水平和污染水平均明顯高于城市工業,例如,單位產值的廢水排放量為城市的2.55倍。

因此,一定的技術和制度條件下,農村工業經濟總量越大,自然資源的消耗越快,環境污染排放越多,施加于環境的壓力越大。另外,農村工業結構的不合理也增強了整體污染水平。在工業結構演進過程中,存量污染產業和新增污染工業大都在廣大農村地區“安家落戶”,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壓力日益嚴重。從農村工業結構來看,即使在農村工業比較發達的地區,呈現出明顯產業結構偏重的格局,重工業增長相對于輕工業呈現加速趨勢。重工業是大耗能、耗材、耗水、大污染型產業,同樣的工業規模中,重工業比輕工業對資源環境的影響更大,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農村工業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農村工業大都是以浪費資源、破壞資源、污染環境為特點的企業。農村工業重型化與低端化加劇了農村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2.2生態環境管理和政策設計的二元化

與城鄉社會經濟二元結構相對應,生態環境管理政策設計也呈現二元化,主要表現為農村生態環境管理制度設計和政策工具供給嚴重滯后于城市,污染防治投資絕大部分投放在城市,農村環保設施非常少且利用率不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農村生態環境問題。

我國農村環境污染長期處于“沒法(律)管”、“沒人管”、“沒人能管”的局面,主要表現在農村生態環境相關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農村生態環境管理缺乏明確、權威的機構,地方政府以及各職能部門、農戶之間的權利與義務模糊不清,并最終導致農村生態環境管理效率不佳。另外,農村生態環境政策也表現出一定的不適應性,農業面源污染是最主要的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具有不同于城市污染、工業污染的特點,而我國的環境管理中體系主要是針對城市污染和工業污染防治而建立的,主要是“重末端治理、輕源頭防治”的污染控制模式,不適應農村生態環境的特點,無法在農村生態環境管理和保護中發揮作用。

生態環境管理和保護的法制體系不健全。主要表現在兩方面:①環境立法很少涉及農村生態環境。目前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生態環境法律體系。但對于農村生態環境管理卻很少涉及,基本上被排除在立法之外。②環保執法力度不夠。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實施細則比較滯后,執法主體不明確,環境執法部門沒有執行權,執行力度遠遠不夠,影響了法律效力。

環境法律的有關規定操作性差,對違規行為處罰力度不強,禁則多,罰則少。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環境執法工作的進行,不利于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管理。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投入資金嚴重不足。John和Pecchenino的計量結果表明只有當需要用于環境改善的投資充足時,環境質量惡化才會停止。環境保護投資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真正用于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的卻是非常有限,每年占GNP的比例還不足0.1%,造成農村生態環境建設項目和環保基礎設施的供給不足。另外由于疏于管理、投資結構不合理等原因,非常有限的污染防治設施利用效率非常低下,大部處于閑置、停運、報廢等狀態,共同造成環境污染防治速度遠遠趕不上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農村生態環境的惡化。

可見,農村生態環境管理體系的不適應性、法律體系不完善、資金不到位、農村環境基礎設施缺乏等導致的農村生態環境管理效率低下,并加劇了農村生態環境問題。

2.3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同時存在

市場機制在配置資源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在農村發展過程中,如果相應的經濟體制有利于調動各經濟利益主體的積極性,有利于農民、農村工業企業等經濟主體高效利用資源,這樣農村發展中生態環境問題也相對容易解決。市場機制將在農村生態環境污染防治、農村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等方面發揮作用。但必須看到,市場機制在環境資源配置上出現無效率,其主要原因是外部性的存在和市場機制不健全。

農村生產過程中也存在著外部性,過量使用的農藥化肥造成水體污染構成的面源污染,農村工業生產中污染物的排放破壞生態環境等是典型的負外部性。使用農家肥或者環境友好型的生產技術生產出無公害的有機食品,保護了環境,但可能減少產量;另外農村工業生產中使用先進的技術,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等都是典型的正外部性。在外部性存在的條件下,經濟活動的價值沒有通過市場得到體現,并可能導致市場失靈。當一個經濟主體僅從自身利益出發而完全忽略外部性對其他經濟主體帶來的效益影響時,這可能使生態資源配置不當,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和生態環境破壞。對于具有負外部性的產品或者行為,生產者并沒有將其視為生產成本,造成生產者的社會成本和私人成本之間的差異,而生產者按照自己對成本的預算和對收益的預期來安排生產,這就使得負外部性的生產過剩,導致資源的過度利用和污染的過度產生,對農村生態環境產生較為負面影響。對于具有正外部性的產品或者行為,可能帶來收入和產量的減少,造成社會收益與個人收益之間的差異以及投入與收益的不對等,如果生產者按照自己對成本的預算和對收益的預期來安排生產,可能導致良性產品的供給不足,不利于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另外,目前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機制不健全,主要表現為環境資源使用成本扭曲,不能真正反映其成本。當生態資源低價或免費進入生產領域,根據生產資料相互替論,就會用低價的生態資源替代其他生產資料,造成對生態資源的過度消耗。綜上,外部性的存在造成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之間的差異,可能會使環境資源處于一種無效或低效運作狀態,導致對農村生態環境的破壞。負的外部性的存在,可能導致資源的過度利用、污染物過度排放。正外部性很強的農村生態保護環境行為,使生態環境保護這種有利產品的生產和供給嚴重不足,甚至出現零供給的局面。當市場機制不健全,生態資源的價值不能得到應有反應時,可能出現生態資源對其他生產資料替代,造成生態資源的過量消耗。

生態環境因素具有很強的公共物品屬性,具有外部性,為了維護和擴大它的正外部性,減少和消除它的負外部性,需要實行適當的政府干預,這也是傳統的、效果最為直接和明顯的生態環境保護途徑。但如果干預不當,也可能對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現行的農村生態環境干預體系難以應對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激勵錯位等方面的缺陷,存在較為嚴重的政府失靈,主要表現在農村生態資源管理體制不健全且不具有可執行性、農村環保機構數量有限,農村環境保護投入嚴重不足等方面,對農村生態環境產生了負面影響。

2.4社會機制不健全

社會機制作為市場機制和政府干預機制補充,主要是通過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宣傳教育等方面在農村生態環境管理中發揮著極其重要作用。但我國農村生態環境管理的社會機制還處于萌芽階段,主要存在著以下問題:首先,社會機制有效運行的生態環境保護非政府組織的建立和發展培育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其次,農民參與環境保護的意識淡薄,不能自覺地參與到環境保護行動中;第三,公眾參與程度有限、形式單一,目前我國的公眾參與大部分限于宣傳教育層面,難以影響政府決策,再加上公眾的力量有限、層次不高,沒有形成整合的集團力量,參與效果不明顯;第四,政府對于公眾參與的重視程度不夠,營造的氛圍不夠,公眾參與的激勵和保障機制不健全。這些限制了社會機制在農村生態環境管理中作用的發揮,不能遏制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對農村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

3我國農村生態環境管理創新

我國農村生態環境管理創新的基本思路是:構建農村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的農村生態環境管理模式,將生態環境保護融入到農村發展中;建立符合我國實際的、激勵和約束相容的區域農村生態環境決策與管理體系。并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創新,以期通過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以及政策、規制的調整和改革緩解農村發展中生態環境的惡化,為改變城鄉環境二元結構、實現農村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提供有益參考和理論依據。

3.1適時對農村生態環境管理進行戰略定位

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區域和農村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加強農村生態環境管理顯得非常必要。發達國家成功的農村生態環境管理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其共同點是:非常重視農村生態環境管理,將之視為環境管理的重要部分,非常重視對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的評估。因此,在農村生態環境管理的實踐中必須結合我國實際,借鑒國外相關經驗,對農村生態環境管理重新進行戰略定位,重視農村生態環境管理,將之作為生態環境管理的重要和核心部分,并納入新農村建設之中。加強對重點流域農業面源污染負荷和重點區域農村工業污染狀況的科學評估,逐步建立完善農村生態環境污染監測監控體系,將環境檢測結果作為制定農村生態環境管理政策的前提和基礎,保證農村生態環境管理的可執行和有效性。

3.2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模式

當前粗放的農村經濟增長方式加大了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程度,因此,關鍵問題是通過農村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來實現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也就是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農業和農村工業生產過程的差異性決定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內容和形式有所差異。

目前我國農業正面I臨著農業資源緊缺與農產品需求急劇增長的矛盾,同時農業發展對生態環境壓力日趨明顯。在這雙重壓力之下,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轉變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經驗和大量研究表明,種植業和養殖業是農業污染的主要來源。Blackburn認為,種養結合和種養平衡可以通過土壤原始的循環,更好地利用各種畜禽廢物和作物殘留,在促進農業發展的同時保持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維持生態系統的功能和健康。可見,解決農業發展中的環境問題的關鍵是建立和恢復中斷的農業內部物質能量循環流動的鏈條,減少農業生產中物質和能量的流失。以循環經濟理論為基礎的循環型農業發展思路正好與之相吻合,能夠形成物質、能量梯次和閉路循環使用系統,為解決農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應以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理論為基礎,按照循環農業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利用”的要求,從投入端、中間過程、輸出端三個有機的過程構建農業發展模式。并通過新的組織安排和政策、適當的產業鏈、產業結構的調整、技術創新把專業化的種植活動和養殖活動結合起來,實現種植和養殖兩部門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利用,實現種植業和養殖業區域性的種養平衡,減少環境污染。

對于農村工業來說,應將減少農村工業污染做為農村工業增長方式轉變考慮的重要因素,納入到經濟決策過程中,在農村工業發展的過程中解決環境污染問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是優化工業結構和空間布局以及提高科技進步水平。在農村工業污染對生態環境壓力日益加重的背景下,應轉變經濟發展理念,通過機制和制度創新走新型的農村工業經濟增長道路。未來農村工業結構升級的目標是逐步建立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結構,并實現農村工業的適度集中,實現集聚經濟和基礎設施共享,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產生量和污染治理成本。

3.3構建完善的農村生態環境公共政策體系,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

由于農村環境污染復雜,來源廣泛、分散,種類繁多,表現為復合型污染,因此,有效的生態環境管理政策必須影響眾多行為者,以減少相對小的、不能觀察到的污染量。這就需要構建完整的政策體系,并通過“連鎖”

機制來激勵相關行為主體減少污染排放。結合我國實際,中國農村生態環境管理的公共政策體系重點包括農村生態環境管理中的產權制度、價格政策、稅費政策、財政政策,對政府農村生態環境管理體制、環境準入門檻制度、生態補償機制。環境管理的政策工具是多樣的,包括市場交易機制、補貼、教育、激勵和行為標準等,經驗研究表明,不能簡單地判斷哪種政策工具對農村生態環境管理最有效,農村生態環境管理政策的選擇取決于環境質量問題的性質、管理機構獲得有關農村生產活動與環境質量之間關聯關系的信息可得性以及關于由誰承擔治理成本的社會決策。因此,在農村生態環境管理中,不能僅僅依靠一種政策工具,需因地制宜地綜合利用稅收一補貼政策工具、命令一控制政策工具(主要是法規/標準)、教育與技術推廣工具等,才能建立起有效的農村生態環境管理機制。

3.4完善農村生態環境法律體系

制定較為完備的、可執行的農村生態環境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特別是對農村工業污染,農藥和化肥的生產、施用,農村環境規劃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規定,根據社會經濟條件以及自然條件的變化逐步完善和修正。同時還要按照生態利益優先、共同發展、負擔與收益相一致的原則,規范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機構的責任與義務。①應明確相應管理機構及其權力,并以法律的形式確立針對農村工業污染治理制度、農村環境規劃制度、農村環境整治制度、農藥和化肥的生產及施用管理制度、流域點源和面源污染交易制度、農村生態環境信息公開制度以及公眾參與監督制度等的任務與地位等。②對省市級、市(縣)級農村生態環境管理實施監督主體、主要內容、控制指標、考核辦法等專門規范,促進農村生態環境管理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計劃。③完善農村生態環境管理中的行政法律責任制度、民事法律責任制度、刑事法律責任制度。

農村農業發展論文:剖析新農村建設農業發展指導思想

〔論文關鍵詞〕鄧小平;農業發展;新農村

〔論文摘要〕鄧小平關于農業應放在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的首位、農業發展要實現“兩次飛躍”、農業發展關鍵要靠科學技術與教育,以及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必須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等一系列論述,對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與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溫鄧小平農業發展思想,對于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意義。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三農”問題,2005年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這對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順利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溫鄧小平農業發展思想,對于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一、始終把農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首位

馬克思主義再生產理論認為,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超過勞動者個人需要的農業勞動生產率是一切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選擇的是一條趕超型的發展戰略,為此,我國政府長期將主要注意力放在工業和城市的加快發展上,對農業的投入一直嚴重不足。特別是長期實行的缺乏激勵機制的“”制度,使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無法充分發揮,造成農業勞動生產率水平低下,糧食等主要農作物生產長期徘徊不前,導致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始終無法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鄧小平吸取了這一歷史教訓,以農村改革作為突破口,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航程。

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鄧小平高度重視農業問題,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首位。20世紀80年代初期,他在規劃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目標時指出:“戰略重點,一是農業,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學。”〔1〕他一再強調:“農業是根本,不要忘掉”〔2〕,“農業問題要始終抓得很緊”〔3〕。如果農業不能健康發展,特別是糧食問題不能解決,就會影響整個經濟的發展,甚至會影響國家的政治穩定。鄧小平還從中國的全面現代化和社會穩定的全局出發,提出沒有農村的穩定,就沒有中國的穩定;農民不能擺脫貧困,我國就不能富裕等思想。縱觀鄧小平關于農業基礎地位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我國人口眾多,解決吃飯問題始終是一件大事。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是必須重視農業的作用,維護農民的切身利益,加快農村的改革和發展。第二,農業是社會穩定的基礎。第三,農業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糧食生產是重中之重。當前我們正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農業生產的發展,這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前提。因此,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我們仍然要以鄧小平關于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戰略首位的思想為指導,高度重視農業的地位,不斷增加對農業、農村的財政性投入,增加農業、農村自身的造血功能,促使農業、農村經濟與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為建設中國全面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高度肯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鄧小平就從有利于生產力發展和解決我國糧食問題的高度,肯定了包產到戶的經營方式。20世紀80年代初,安徽鳳陽等地農村實行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的“土政策”,對糧食快速增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由于這些“土政策”與當時的中央政策是相違背的,因而這一做法存在巨大的政治風險,不可能全面推廣。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實現糧食增產,鄧小平對以安徽鳳陽為代表的農村經營制度改革探索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強調指出:關鍵是發展生產力,要在這方面為集體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他還指出,農村工作在集體化的組織形式方面應該大膽地解放思想。根據鄧小平談話的精神,1980年9月,中共中央轉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的會議紀要,這個文件首次認可了包產到戶和包干到戶,使之成為農村生產經營體制改革的方向。在中央的支持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很快擴散至全國。1982年1月,中共中央批轉的《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中,第一次明確肯定了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的社會主義性質。1983年1月,中共中央在關于印發《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的通知中指出,家庭承包經營制度“是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化理論在我國實踐中的新發展”。終于使包產到戶、包干到戶名正言順,走出了包產到戶、包干到戶是單干、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傳統理論誤區。正是由于鄧小平的支持與肯定,廣大農民探索出的家庭承包經營方式,成為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農村基本經濟制度,并因其符合生產力水平的現狀與最優地解決了生產激勵問題,從而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放了長期被束縛的農村生產力,使我國的農村經濟獲得極大發展,糧食與其他農產品全面豐收,使我國人民的溫飽問題得以基本解決,并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目前,雖然我國農業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支撐這一發展的基礎仍然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一農村基本經濟制度。因此,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我們仍然要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只有這樣才能穩定廣大農民的預期,保持農民對黨和國家發展政策的信任,這是中國新農村建設能否真正成功的基本前提。

三、堅持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逐步推進適度規模經營

鄧小平高度肯定家庭承包經營制度,認為它是我國農業發展的第一次飛躍。20世紀90年代初,根據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特別是農業發展的實際,鄧小平又不失時機地指出,到了一定時期,又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并將其視為我國農業發展的第二次飛躍。他說:“中國社會主義農業的改革和發展,從長遠的觀點看,要有兩個飛躍。第一個飛躍,是廢除,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這是一個很大的前進,要長期堅持不變。第二個飛躍,是適應科學種田和生產社會化的需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集體經濟。這是又一個很大的前進,當然這是很長的過程。”〔4〕鄧小平認為,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集體經濟,其根本目的是適應科學種田和生產社會化的需要;規模經營的實質是生產要素的合理組合和高效率配置問題;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不能僅憑人們的主觀意愿,必須在生產發展、農村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不斷發展的條件下進行。鄧小平強調指出:“這種轉變不是自上而下的,不是行政命令的,而是生產發展本身必然提出的要求。”〔5〕因此,實現規模經營,不能否定以家庭承包為主體的經營責任制,更不能簡單地把農民承包的土地收回來,由集體統一經營。而應在穩定家庭經營責任制的基礎上,隨著農業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科學技術的廣泛運用,使擴大農業經營規模具備可能性;同時也需要不斷調整農村產業結構,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只有上述兩個條件結合起來,才能實現我國農業的第二次飛躍。

鄧小平關于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的基礎上,在條件具備的時候逐步實現農業規模經營的思想,對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它表明,農業制度創新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我們必須尊重客觀經濟規律,必須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相信農民自己有能力根據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逐步發展出更有效率的農業經營制度。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我們絕不能拔苗助長,強制采取一些與我國現階段農業、農村發展實際不相符合的做法,這樣就會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造成嚴重損害。

四、指出農業的發展關鍵靠科學技術

鄧小平明確提出,農業現代化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現代化,鄧小平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6〕,“農業文章很多,我們還沒有破題。農業科學家提出了很多好意見。要大力加強農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切實組織農業科學重點項目的攻關”〔7〕,“將來農業問題的出路,最終要由生物工程來解決,要靠尖端技術”〔8〕。鄧小平關于農業發展的關鍵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的思想,對于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的新農村建設,其實質就是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農村經濟發展由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而順利實現兩個轉變的關鍵則是科技進步。特別是在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的政策已定、投入又十分有限的情況下,依靠科技進步自然成為潛力最大、效益最高的決定性因素。利用科學技術推動新農村建設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增加科技投入,促進農業技術進步。中央和地方都要逐步增加農業技術方面的投入,在科技經費投入和手段上要加大支持力度,力爭使農產品的科技含量由目前的30%-40%提高到50%以上。第二,提高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這是科技興農的關鍵。為此,必須加快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提高農民素質;同時應建立起完善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不斷提高農業技術服務的水平。

五、倡導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為了提高糧食產量,解決中國的糧食問題,鄧小平就提出必須從多方面努力,如通過增加肥料、改良種子、搞好農田基本建設、防治病蟲害、改進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來增加糧食產量。同時,他也敏銳地看到,要實現農業翻番的目標,光靠糧食生產還遠遠不夠,必須發展多種經營。他說:“農業翻番不能只靠糧食,主要靠多種經營。”〔9〕從農村經濟、農民收入的現狀來看,依靠單一的糧食生產,不可能實現農業翻番的目標,更不用說實現農村的繁榮、富足的目標了。因此,加快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和實現農民收入不斷增長,應該走多樣化經營的道路。

通過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實現農村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與升級,有利于促進農村資源的合理配置,不斷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實現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從而有利于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宏偉目標。因此,鄧小平關于發展多種經營、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的思想,對于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農村農業發展論文:農村經濟和農業發展作用分析

摘要:水保淤地壩工程是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人民群眾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程措施。定西市安定區從1986年被黃河上中游局列為淤地壩建設試點以來,通過多年的由單壩到壩系連續建設,已形成較為完整的6條壩系工程,為當地農村經濟和農業發展創造了非常有利的基礎條件,促進了當地農村經濟和農業發展,為生態環境文明建積累了豐富經驗。

關鍵詞:淤地壩;農村和農業;作用;安定區

1基本情況

定西市安定區位于甘肅省中部,系黃河流域祖歷河水系,流域總面積3638.7km2。總人口47.4萬人。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降水量380mm左右,且時空分布極不均勻,主要集中在7-9三個月,多以暴雨形式出現。年均氣溫6.3℃,無霜期141d。多年土壤侵蝕模數為5640T/km2,徑流模數2萬m3/km2。干旱、霜凍、冰雹等自然災害十分頻繁。素有“十年九旱,苦瘠甲于天下”之稱。全區境內共有大小支毛溝2.4萬多條,平均溝壑密度2.4km/km2,平均溝道比降8‰~59‰,溝谷深而狹長,橫斷面多呈“v”字型,溝道兩岸均為黃土層覆蓋,且土層深厚,筑壩土料十分豐富,溝道均適宜骨干工程和淤地壩的建設。截止目前,全區共建成淤地壩155座,其中骨干壩81座,中型壩37座,小型壩37座,分布在全區12個鄉(鎮)的20多條小流域。是全省淤地壩工程數量最多的縣區之一,約占全省總數的十分之一,占全市總數的二分之一。工程布局上主要呈兩大類布設。一類是單壩布設,這些工程大多屬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成,目前大多已達到或超過設計淤積年限。另一類是以壩系布設。主要以花岔、官興岔、石門、九華溝、稱鉤河、李家河等流域為典型,共建成各類淤地壩124座。截止目前,超過設計淤積年限的共91座(其中骨干壩45座,中小型壩46座),達到設計淤積年限的有13座(其中骨干壩3座,中小型壩10座)。骨干工程與淤地壩相間分布,主溝與支溝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溝道防護體系,這些淤地壩在流域內所形成了具有一定系列的特殊功能,其中以蓄水、防洪、灌溉、攔泥、淤地和生產最為顯著,對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發展地方經濟、促進生態建設與修復、促進農村區域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淤地壩的重要性

宏觀上來說淤地壩之所以能在安定區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最核心的還在于其攔泥作用,并且削減了入黃泥沙,防止下游河床抬高,有效地攔蓄泥沙,制止溝床下切,抬高侵蝕基點,控制水土流失,是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重要措施。淤地壩建設可為安定區生態環境建設提供基礎支持;淤地壩建設不僅可以有效地減少入黃泥沙,而且可以提高當地水資源的利用率,發展農村經濟,改善生態環境提供可靠的基礎支撐。據統計,1畝壩地生產的糧食是坡耕地的6~10倍,并且可以促進6~10畝的坡耕地還林還草,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微觀上來說一是增強了流域的抗蝕穩定性。二是淤地壩在我區的村村通道路建設中,發揮著橋梁作用,及大的改善了農村基礎條件。

3淤地壩在農村經濟和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1)攔泥保土,滯洪減沙,淤地壩的建設從源頭上封堵了向下游輸送泥沙和通道,在泥沙的匯集和通道處形成了一道人工屏障。既能抬高侵蝕基準面,有效制止溝道下切、溝頭前進和溝岸擴張,減輕溝道侵蝕,又能攔蓄坡面匯入溝道內的泥沙。調查統計。骨干壩每淤成1hm2壩地,平均可攔泥沙8000t,中型淤地壩6000t。小型淤地壩3000t。定西市安定區已建成的155座淤地壩累計攔泥沙105萬t。布局合理的6座壩系工程攔泥沙效果更為明顯。花岔和石門壩系基本實現了泥沙不出溝。有效地減少了入黃泥沙,對黃河安瀾起到了極其生要的作用,見表1。利用庫容直接攔減入黃泥沙,并在攔沙后,抬高溝道的侵蝕基準面,遏制溝道侵蝕。2)利用攔減的泥沙造地(稱為壩地),這類土地的畝產量相當于坡耕地畝產量的8~10倍,群眾圍繞壩地居住,不但改善了在坡地上耕種的生產條件,還解決了吃水問題,壩頂還可以作為跨溝橋梁,改善交通條件。3)利用壩地代替坡耕地和一部分梯田,可保障坡耕地穩定地退耕還林草。在淤地壩攔減泥沙達到一定程度后,壩地即可投入運用,在攔減泥沙完成以后壩地面積達到最大。由于坡面徑流和其侵蝕攜帶的坡面土壤有機物匯集在溝道內的壩地中,其中水量沿壩地土壤下滲,致使壩地的土壤水分遠大于坡地土壤水分,且蒸發較小、土地肥沃,可以給當地居民提供長期、穩定、優質的糧食生產基地,保障糧食供給。這時,被淤地壩所替代的坡耕地和一部分梯田,可部分用于發展經濟林,解決當地長期的經濟發展問題,其余全部自然封育,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4)解決人畜飲水,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安定區是黃土高原地區干旱較為嚴重,素有“十年九旱”,水資源極度緊缺,淤地壩在運行前期,作為水源工程,通過集蓄、利用地表徑流,對解決農村生產生活用水,發揮了重要作用。花岔、道回溝、稱鉤河等5條流域壩系多年靠窖水和幾十里外人擔畜馱解決人畜飲水,通過壩系建設,不僅徹底解決了水荒,而且每年為安定區中西河灌區補充水源350多萬m3,新增灌溉面積850hm2。同時發展蓄水養魚,目前已有21座投放了魚苗30萬尾,正在推廣,進一步為淤地壩的水面綜合利用積累經驗。5)壩路結合,便利交通;淤地壩的建設,壩頂成為連接溝壑兩岸的橋梁,改善了安定區千溝萬壑造成的極不便利的交通條件,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促進了物資、文化交流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安定區實施的馬玲薯產業,在依托水保流域治理坡改梯工程的基礎上已成為安定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年均增加農民收入近400元。這些馬玲薯的種植都在山區梯田地里,要使其變為商品必需要運送到山外進行交易。淤地壩的建設,使壩路結合,壩頂成了連接深溝兩岸的橋梁,形成了壩系經濟區的骨架,大大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降低了勞動強度,進而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發展經濟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條件。安定區建成的淤地壩有90%成為重要的交通道路。稱鉤河壩系工程已建成的21座骨干以在當地形成了65km的交通道路網絡,徹底改變過去人擔畜馱的歷史,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4結語

水保淤地壩的建設為安定人民的農村經濟和農業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改變了安定農村面貌,為安定支柱產業馬玲薯的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終以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新安定發揮它的作用。

作者:王統 董俊天 單位:定西市安定區水土保持局

農村農業發展論文:周邊農村農業發展模式探究

摘要:目前,“互聯網+農業”已經引起了政府和社會的高度關注。2015年以來,國家將“互聯網+”作為信息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化改造傳統農業。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將“互聯網+現代農業”作為11項重點行動之一。目前濟南市農業發展仍然面臨一些障礙性因素,主要表現為對于“互聯網+農業”政策的了解程度低、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問題、物流體系問題、思想意識問題、品牌化問題。為有效應對這些問題,本文通過調研整理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從銷售、物流、思想意識、品牌運營等方面進行總結,并結合“互聯網+”思維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濟南市農業;農產品銷售渠道;農產品品牌化

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利用互聯網提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促進農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的總體目標,部署了構建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發展精準化生產方式、提升網絡化服務水平、完善農副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等4項具體任務。濟南市目前還存有27萬農村貧困人口,且大多靠種植農作物為生。如何利用新興技術改造傳統農業體系,本文對傳統農戶在銷售、運輸、思想觀念、品牌運營等方面提出了專業性的相關建議。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選取濟南市周邊農村作為調研范圍,以種植農產品的農戶及農村合作社作為調研對象。作者經過實地調研,發現農戶在銷售、物流、觀念、品牌化等方面的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對傳統農戶以及各農村合作社給予了一些建議與設想。

1.1.1濟南市周邊地區農業概況

濟南位于山東省的中西部,是京滬鐵路與膠濟鐵路的交匯點,南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清單的泰山毗鄰,北與被稱為“中華民族母親河”的黃河相依。濟南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的交接帶上,地勢南高北低。濟南地處中緯度地帶,由于受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地理環境的影響,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氣候。其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涼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且在種植規模、質量提升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發展。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大豆、馬鈴薯、花生、油菜、山芋8種主要農作物。并且依靠濟南的地勢氣候特點,農作物的每年產量可觀。濟南具有良好的農業資源,悠久的蔬菜種植傳統,享有“中國精品菜籃”的美譽。

1.1.2濟南市政府關于“互聯網+”的戰略部署

2016年,濟南市人民政府印發了《濟南市“互聯網+”行動計劃(2016—2018年)》(以下簡稱《計劃》)。《計劃》圍繞全市“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中心任務,充分發揮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引導作用,積極實施開放、融合、聚焦戰略,著力加快產業更新和動力轉換,著力創新公共服務方式,提升社會管理水平,著力激發自身優勢,打造濟南泉城特色,努力形成全省引領、全國先進的“互聯網+”發展格局。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互聯網和圖書館檢索,總結出相關知識,為本文提供理論依據。

1.2.2問卷調查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濟南周邊農村的農戶及農村合作社進行了調研,共發放問卷200份,主要通過現場問答、電子郵件、郵寄等方式完成問卷內容的填寫。在收回的178份調查問卷中,有150份為有效問卷。

1.2.3數據統計法

在問卷回收后,進行資料歸類整理并深入地分析研究,結果作為本文的論證依據。

1.2.4訪談法

筆者通過實地調研、當面問詢等方式向濟南市周邊地區農戶及農村合作社員工詢問有關銷售、物流、品牌化及觀念等問題,并進行溝通,為撰寫本文提供了理論依據。

2濟南市周邊地區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農產品銷售渠道發展不健全

通過調查問卷顯示的結果發現,有14%的農戶選擇自產自銷的模式來銷售農產品,有33%的農戶將農產品售賣給了收菜小販,有40%的農戶及農戶組成的農村合作社選擇將農產品售賣給大型批發商或當地龍頭企業,只有9%的農戶組成的農村合作社將農產品售賣給零售終端超市,占比最少的互聯網電商模式只占總比例的4%。通過上述的情況整理得出,濟南市周邊農村農產品銷售渠道較為集中,將農產品直接銷售給收菜小販、大型批發商、龍頭企業占據73%,而這種模式的中間商成為了最大收益獲得者,農民并沒有獲得最大的收益,無法改善農戶的經濟狀況。除此之外,自產自銷的銷售模式占據總比例的14%,這種模式具有農產品附加值低,不易保存,流通成本高等特點,一旦農戶種植的農產品在市場中價格下降,將會面臨令農戶“白忙活”或“血本無歸的情況,嚴重傷害到農戶的利益。以超市為銷售媒介的農超對接模式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面對相對分散的農戶,超市面臨著運輸成本過高的問題。

2.2濟南市農產品物流體系發展不完善

通過調研及問卷調查顯示,有38%的農戶認為物流成本過高是農產品銷售價格低的主要因素,認為銷售渠道單一為主要因素的有28%,中間商過多的占21%,種植水平低的占總比的13%。經過調查,農戶反映農產品物流成本管理體制不健全,中間環節過多,農產品物流設施落后以上三方面導致農產品物流成本過高。

2.3思想保守,缺乏市場意識

濟南市農戶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思想理念都較為中庸保守,大多數人還保持著靠天吃飯的想法。農戶只關心自家土地的農產品經營,跟風現象嚴重,對市場變化不敏感。而在信息獲取方面,大多數農戶主要依賴于以往的生產經驗、周邊市場價格以及農戶之間的信息交流,不去研究農產品的來年市場走勢及發展趨勢。這導致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農產品到頭來因集中上市,而市場消化能力有限,最終大量積壓,銷售不暢,農民收入減少,利益受損。

2.4合作社、農戶的品牌意識薄弱

由于受到目前分散的、一家一戶的小生產方式的影響,濟南市周邊地區農戶的小農經濟思想依然根深蒂固。不少人都習慣了粗放式經營。在調查中筆者發現,大多數農戶都認為農產品品牌化可以帶來豐厚的收益,但是87%的農戶并沒有興趣將自家農產品品牌化。

3發展濟南市現代農業的對策與建議

3.1利用多渠道

對農產品進行銷售,著重發展互聯網電商模式(1)積極、深入地開展“農超對接”活動。通過把農戶與市場連接起來,來滿足現階段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超市通過擁有的資金、技術等條件為農戶進行科學的生產規劃以及技術支持。(2)隨著現代人消費習慣的改變,通過互聯網電商模式購買農產品的消費者越來越多。而濟南市政府支持的各農業示范園、農業服務平臺也紛紛試水互聯網電商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濟南市政府大力推廣農業物聯網監控體系,實施智能節水灌溉、測土配方施肥、農機定位耕種等精準化作業,提高生產效率等措施也將有利于互聯網電商模式的發展。

3.2完善物流體系建設

(1)加強農產品物流成本管理。應不斷完善物流的運作,建立規范的流程體系。在物流發展中,從倉儲配貨到裝貨、運輸,每一個環節以及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情況都會影響到整個物流運輸的效率。要建立高效的物流流程就必須使物流運輸的各個環節有效銜接在一起,減少中間的冗余環節,降低不必要的消耗。從而起到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應。(2)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減少中間環節。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依托如濟南市農科院等院所建設的物流信息化平臺推廣農業互聯網監控體系,獲取更多的物流信息。同時加大建設農產品物流可追溯體系,降低供應鏈成本。從而實現對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的控制,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3)提升農產品物流技術,加強設施設備建設。大力發展冷鏈物流等相關技術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企業營運成本,可以節省大量資金、設備、土地、人力等。有效提高冷鏈車輛的裝載率,提升冷鏈商業物流環境進而改善整體社會生活品質。(4)由于農產品自身種植的特點,其季節性的表現非常突出。濟南周邊地區的特色農產品,例如蘋果、梨、杏、大蔥、鮑芹等,都是大面積種植,集中上市,而市場消化能力有限,本地儲存條件差,儲備能力不足,于是產生大量的積壓,這幾乎成為每年必然出現的現象。因此,擴大地方果庫的儲備能力,形成農產品的全年銷售,這是濟南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3.3培養市場意識,拓寬信息獲取渠道

(1)利用廣播電視、印發資料、舉辦培訓班等形式向農戶宣傳市場經濟知識,增強農產品經濟觀念,同時制定優惠政策,鼓勵農戶積極生產,使農戶真正獲得實在利益,讓其親身感受到收益的提高,增強信心,逐步樹立市場意識。(2)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網絡普及率,加強信息引導,使用加強農民和市場的信息對稱,鼓勵高校建立農民互助的幫扶服務隊,更有效地幫助農民了解信息。增強農民獲得市場價格信息的渠道。

3.4利用濟南市歷史文化資源,深化挖掘農產品品牌形象

(1)深挖成熟品牌的文化內涵,樹立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品牌形象,將農產品故事化、形象化,同時以成熟品牌帶動地區特色農產品,強化品牌理念,增強品牌意識。重視農產品經營中的品牌維護,加強推廣濟南周邊地區特色農產品,例如章丘大蔥、鮑芹、高官寨甜瓜等知名品牌的同時,以大帶小,以點帶面,將區域農產品打造成完整的品牌體系。(2)強化文化意識,增強對文化的理解與認識的同時提升農戶經營意識,培養農產品經營主體的整體觀念。做到用文化理念包裝產品與品牌,增強對消費者的文化吸引,滿足消費者的文化需求,將原來滿足物質需求轉變為滿足精神需求。(3)濟南市政府要在資金、政策等方面對濟南市周邊農產品品牌建設予以支持,對農業龍頭企業、農村合作社及農戶開展品牌及文化方面的相關培訓,利用多種機會,例如農博會、招商會、推介會、宣講會等加大濟南周邊農產品的宣傳力度,提升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利用發揮政府的統籌作用,積極推動有關部門對區域文化的挖掘與整理,做好文化引領,為農產品走出濟南,走向全國奠定必要的基礎。

作者:陳鵬 單位: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農村農業發展論文:城市近郊農村農業發展的思考

我的老家庫前村,原為南昌縣所轄,后劃入南昌市高新區,地處風光旖旎的萬頃瑤湖之濱,為麻丘鎮所屬的一個自然村,在省城的東南方向,新航空城范圍內,距南昌市中心的八一廣場約25公里,距贛江新區約39公里。每年春節,我與家人一道回家祭祖、拜年,帶著調研任務,對老家農業生產發展進行了一番調研和思考。

庫前村的現狀

據村民們介紹,村里土地面積約2500畝,耕地約1580畝(水田約1181畝),總人口達1348人。據歷史記載族譜中有文字的歷史大約可以追溯到宋代時期,曾有鄱湖平原地區“魚米之鄉”之美稱。目前,以種植水稻、蘿卜、紅薯等為主,個別老鄉家散養有雞、鴨、耕牛(黃牛),以自食和役用為主,畜牧和漁業養殖目前沒有規模。上個世紀90年代初,村集體曾種過橘子樹,創辦了一個橘園,但遺憾卻沒有跟上市場前進發展的步伐,最終被淘汰。唯一的亮點是村里疏松肥沃的砂壤土,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依托“贛撫平原水利工程”的良好灌溉條件,種出的白蘿卜大、粗、甜,在周邊市場具有一定知名度。通過與鄉親們交流、溝通,總的說來全村農業仍以傳統粗放的生產經營方式為主,特色不明顯,也談不上規模,農業收入占農民家庭收入比重較低,農民務農積極性不高。給人的印象是,近城無市,在鄉無農,年節人聚,平日房空。這種既不象城中村因征地開發而大步轉型、也不像農產品主產區搞大規模農業產業升級的城市近郊中間地帶,我感覺,在農業發展中,都有類似的問題。一是隨著城市化進程迅猛推進,一部分農民無心耕種,即有擔心投入農業,短期見效慢,今后如土地征收將不可持續,還有的一心在外務工,等待征地拆遷;二是地處城市近郊,外出務工較其他農村更加方便,在鄉務農人員更少;三是人均耕地面積不斷減少,農業生產雖有收入,但沒有規模效益,收入占比較低。

展望庫前村未來

如何充分發揮城市近郊農村的區位優勢,搞好農業發展,實現農業產業與都市產業相融。我認為,一是明確土地政策,給近郊農民吃上“定心丸”。實行嚴格城市發展規劃,保持規劃時間內的穩定持續,加大政策宣傳落實,讓農民定心;二是加大結構調整,不斷推進壯大現代農業。緊緊圍繞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培育有吸引力的龍頭企業,利用區位優勢,重點發展網上農業、訂單農業、農業電商等;三是對個體農業生產者提供更多的土地,轉變成農場主,發展農村服務業,讓其中一部分個體農業生產者成為農業服務業成員;四是加大模式創新,建設讓城里人羨慕的鄉村田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生態休閑農業為主,探索PPP項目模式,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村集體、村民多方參與,規范農村土地流轉政策,保障農場主的利益,讓農民變股民,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自愿回鄉投身農業,實現農村城市化與農業發展齊頭并進。

作者:鄭艷紅

農村農業發展論文:農村沼氣促進農業發展

農業污染日益嚴重和農民增收緩慢的現實,呼喚著具有經濟、環境雙重效益的農村沼氣生態技術。近幾年來,沼氣事業一直被國家當作改善農民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促進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一件大事來抓。先后安排了農村小型公益設施建設項目、農村能源項目和農村沼氣國債項目,投資逐年加大,從"十五"初期的上億,到"十五"末的十個億,到今年的25個億。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從2006年起,大幅度增加農村沼氣建設投資規模,有條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戶用沼氣,支持養殖場建設大中型沼氣"。我市抓住機遇,加快沼氣發展速度,截止去年底,全市戶用沼氣保有量超過6萬戶、中小型沼氣工程104處。沼氣因其清潔、高效、制備容易且原料充足等特點而備受農戶的歡迎。隨著沼氣池的增多,沼氣發酵產物的利用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沼氣綜合利用的范圍也不斷被拓寬。實踐表明,農村沼氣生態技術模式的應用,對于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以及控制畜禽糞便和化肥、農藥污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將有力促進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農村沼氣生態模式技術

農村沼氣生態模式是一種綜合技術,是將種植業和養殖業、農村能源和環境保護充分結合起來,將種養技術、能環技術融于一體,通過植物生長、動物轉化、微生物還原,來實現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清潔化生產,克服了農業生產實際中普遍存在的種養分離,能環分離所造成的農業效益低,農民收入低和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其具體的運行模式是:養豬的糞便(其他人畜糞便、農業廢棄物)進入沼氣池發酵后,生產沼氣和沼液沼渣。沼氣作為農村新型的清潔能源,沼液沼渣則用作種植糧食,蔬菜,果樹等肥料,而糧食、蔬菜等又可成為養豬的飼料。簡稱“豬—沼—果(糧、菜、茶、魚等)”生態農業模式。

二、農村沼氣生態模式技術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1)農村沼氣生態技術能夠將畜禽糞便等農業廢棄物變廢為寶。如沼氣替代了石油液化氣、電力照明等常規能源,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據調查,一個8立方米沼氣池一年產的氣,可基本滿足3—5口之家的生活用能,這些沼氣相當于650元左右的液化氣。潛山縣黃柏鎮陸河村,地處偏遠山區,這里海拔高,氣候冷,群眾對生活用能要求非常迫切。農戶陸曉明家養了6、7頭豬,豬糞便的處理非常麻煩。前年農村沼氣國債項目安排到他家,縣農村能源辦利用沼氣生態技術,幫他新建了豬圈和2個8立方米沼氣池(其中一個自己投資)。現在好了,豬糞自流進了沼氣池,一天產氣可燒4小時,燒水做飯用不完,全年的炊事不用液化氣和柴,家里原來燒柴的伙房也不用了,燒料一年至少要省下1000多元。

(2)沼液、沼渣在農業增收中的作用十分巨大。沼液和沼渣統稱沼肥。沼液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大量元素和鋅等微量元素,而且這些營養元素基本上以速效養份形成存在的,能夠迅速被作物吸收。沼渣中營養元素種類與沼液基本相同,但其含量遠遠超過沼液(堿解氮占全氮的29%,有效鉀占全鉀的52%),其中有一部分已被改造成腐殖酸類物質,是一種具有改良土壤優質有機肥。據測定,經過發酵30天的沼液沼渣,同未經發酵的糞便相比,全氮高出14%,銨態氮高出19.3%,有效磷增加31.8%。因此,沼液沼渣具有營養成分齊全、肥效穩定、緩速兼備、成本低等特點,它不僅供給作物營養元素,還把土壤中難以吸收營養元素變成可利用狀態。長期的嫌氣,絕(少)氧環境,使糞便等農業廢棄物中大量病菌、蟲卵窒息而亡,同時由于缺氧沉淀和大量銨離子產生,使沼液不會帶活病菌和蟲卵。沼液本身含有吲哚乙酸、赤酶素和較高容量的氨和銨鹽,這些物質可以殺死或抑制種谷面的病菌和蟲卵。南京農業大學農業部環境微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提供的數據表明,沼液可預防稻飛虱、棉鈴蟲、枯萎病等作物病蟲害的發生,使水稻紋枯病病情指數下降45—67%,而其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微量元素還有促進農作物生長和增加抗病蟲害的能力。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連續5年實驗結果證實,作物用沼肥后,土壤的有機質增加,透氣性改善,保水肥能力增強,為農作物增產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沼液沼渣的使用減少了化肥、農藥的投入量和降低了農產品中殘留,提高品質,已成為了人的共識。岳西縣響腸鎮千佛塔村方元勝家,過去把豬糞堆在圈門外,臭氣熏天,蒼蠅滿天飛。去年他家修建了一個“養豬—沼氣—大棚種植”相結合“三位一體”生態模式沼氣池,當年見效。豬糞直接排到沼氣池,用發酵產生的沼氣來做飯炒菜,燒水洗澡,既衛生又干凈。塑料大棚緊挨著沼氣池,每年種兩季菜和一季草莓。他算了一筆帳:利用這口沼氣池每年為他節省燃料和電費約700元,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節支150—200元,養豬增效150—200元,因種菜和草莓無公害、品質好,價格高,增效3000元左右,一口沼氣池給他家節支增收在4000元左右。

三、推廣農村沼氣生態技術模式,有利于實現農業清潔生產

農村沼氣生態技術模式,不僅克服了農業經濟效益低的特點,還具有實現農業生產無污染的特點。技術模式中的沼氣是解決我市農村能源短缺,保護生態環境免受人為破壞的一條重要途徑。農村沼氣生態技術的中間產物沼液沼渣既具有優質有機肥與優質化肥所具有的特征,又具有高效生物農藥所具有的一切特征。實踐證明,用沼肥替代化肥,作物的產量不僅沒降低,反而增加,其原因是沼肥克服了有機肥遲緩和化肥容易流失的不足,同時具備化肥肥效快、有機肥養分全面及緩慢釋放的優點,是一種速緩兼備的無污染肥料。農藥在農產品的殘留問題,已經到了令人恐慌的程度,農產品安全問題已經引起各級政府高度關注,并且著手花力氣解決這一問題。為了降低農藥的殘留,有關部門一直極力倡導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的推廣與使用。由于受到涉及部門、農藥品種較多,作物種類繁雜、農民素質差等因素制約,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的推廣工作十分艱難。沿用已有方式很難在農藥殘留控制方面出現突破性進展。調查表明,用沼液沼渣來替代或部分替代常規農藥的使用,可以減少果樹、花卉、蔬菜農藥使用量80-90%,是控制農藥殘留的好方法。沼液沼渣抗病殺毒原因在于其含有大量的抗生素,這些抗生素能夠提高作物免疫力,增強作物的抗逆性。農村沼氣生態技術不僅解決了化肥、農藥污染問題,也有效解決了禽畜糞便污染問題。人畜糞便及時經過沼氣池厭氧處理,殺滅了許多寄生蟲,病原體,減少了蚊蠅孽生,切斷了疾病傳播的污染源,使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大力發展沼氣生態技術,推廣使用沼肥,是防治我市農村面源污染,加快農村能源建設,凈化環境,保護人體健康的有效措施,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抓手。

四、推廣農村沼氣生態技術模式的建議

(1)充分認識農村沼氣生態技術的重要性農村沼氣生態技術是種養技術,環能技術的集成,沼氣的綜合利用,可使廢棄物資源化。在農村一個8立方米的沼氣池,只要保證有足夠的發酵原料投入,就不斷產出沼氣和沼肥,沼氣用來照明炊事,還可用來保鮮水果,儲存糧食等,沼液沼渣作為肥料施用可防作物病蟲害,也可作為養豬(雞、魚等)添加料,用于種植,不但增產還能提高品質,且沒有化肥、農藥的毒害和污染。農村沼氣生態技術的優點不僅表現在高經濟效益上,還突出表現在對農作物污染的控制方面,對農業污染控制得如此徹底是其他任何技術無法相比的。近幾年來,我市在大力發展沼氣建設的同時,在沼氣綜合利用技術推廣方面也開展了一些工作,如市農村能源辦為全市建池農戶配套發了一張“農村戶用沼氣的安全管理和利用”的明白紙,讓農戶張貼在醒目地方,各縣(市、區)農村能源辦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印刷一些沼氣綜合利用宣傳手冊發給農戶。

(2)要加大對農村沼氣生態技術模式的資金投入農村沼氣生態技術的核心是沼氣,建一個8立方米的沼氣池,同時配套改圈、改廁、改廚,農戶一般需投資3000—5000元,建設標準高一點,投資更大。初始投資過大是農戶無法實現自發建設能源生態模式的最重要原因,也是農村沼氣生態技術,至今沒有得到大面積推廣的首要原因。近幾年,我市實施的農村沼氣國債項目,中央財政補貼每個建池戶800元,雖然緩解了部分農戶的資金壓力,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各級政府要幫助農民多渠道籌集資金,應對農村戶用沼氣進行部分補貼,并對補貼不足部分提供小額信貸。

(3)要加強農村沼氣生態技術模式培訓應該看到,由于部分沼氣用戶自身的文化素質原因,導致有的農戶只知道沼氣有許多用處,但不知道如何去掌握,有的對沼氣綜合利用技術掌握了一些,但不全面,凡此種種,使得沼氣應有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出來,這也無形消弱了我們鼓勵農民建設沼氣的初衷。我們要加強對農民開展沼氣綜合利用技術的培訓,做到“既授之魚還要授之以漁”,發揮沼氣潛在的多功能用途。為此,筆者認為各相關部門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利用農村廣播電視開展沼氣綜合利用技術講座,向農戶發放宣傳資料,每個建池戶一冊;二是組織有關人員下鄉舉辦農民技術培訓班,經常性開展科學技術下鄉活動,普及和推廣沼氣綜合利用生態模式;三是要因地制宜幫助農民選擇出當地所適應的沼氣綜合利用技術,“授之以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 国产乱人无码伦av在线a|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午夜性爽视频男人的天堂| 黄页网站视频|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成年免费视频黄网站zxgk|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大陆少妇xxxx做受|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2014av手机天堂网免费|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色婷婷基地| 黄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污www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 久久综合伊人77777麻豆|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浪潮在线|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不卡无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观|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 五个黑人玩一女4p|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亚洲乱亚洲乱妇| 大地资源二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小说|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密柚 |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人人妻人人妻人人片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