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9 04:10: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農業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 農業職業教育;誤區;改革途徑
論文摘要: 農業職業教育要走出專業設置的誤區,就要從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出發,充分認識三農問題,建立新的課程體系,健全激勵機制,加大實習基地建設,走出一條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
一、目前農業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專業改造的誤區
農業相對效益較低,使農業職業學校或學院的涉農專業在生源競爭中處于弱勢,為了追求生存、發展,多數學校都在大刀闊斧地進行老專業改名、新專業設置,目的是為了吸引生源。但忽略了與之配套的相關改革,改造后的專業大多數換湯不換藥,新專業師資力量匱乏;實習基地數量少、規模小,甚至沒有,專業課教學依然存在“實驗室養豬、黑板上種田”的現象。
2、教學環節的弊端
專業變化快,課程設置跟不上步伐,征訂教材教師參與少,教材與實際需要和學生能力脫節,學生水平評價主要以理論考試為主,教師水平評價仍然是傳統的方式(教案的規范性、教學環節的完整性、學生對教師的滿意程度、領導的印象等),使工作缺乏推動力,教師缺乏開拓進取精神,導致教師隊伍新技能欠缺或技能熟練程度不高,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脫節,技能訓練不到位。
由于上述原因,培養出來的學生基礎理論不扎實又缺乏特色和職業能力,畢業后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雖然新名稱、新專業在招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很快就被扼殺在搖籃中,生源又會陷入困境。
二、抓住機遇、深化改革
1、充分認識三農問題
眾所周知,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力舉措。近幾年各級政府對農村勞動力的跨地區轉移在政策上給與諸多照顧優惠,使其待遇有所改觀,但我們看到大中城市大多選擇發展資本、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需要的是高素質的勞動力,況且城市本身存在大量的富余勞動力,農村勞動力在與城市富余勞動力的競爭中多處于劣勢,數量龐大的農民工仍然是城市的貧民階層,低成本、低風險的土地將成為農民生存的最后保障,況且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最終也只能靠農民自己,因此,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轉移既是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根本出路,也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根本要求。
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地轉移是對農業職業教育提出的挑戰,并帶來機遇。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未來農業將成為一項新型產業,同樣也要求造就新一代農民來改革傳統農業的生產經營方式,適應現代農業生產需求。農業發展趨勢表現在由單純的數量增長轉向優質高產高效,產品系統轉向名、特、優、稀、新、少,林果牧漁各業及產品生產規模擴大,發展工廠化基質栽培技術,產業化經營成為農業的走向。以上各項戰略均對農村從業人員的種類布局、技術結構和能力的層次規格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農村勞動者整體素質低、優秀科技人才奇缺、信息渠道不暢通阻礙著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效益的提高。職業教育應密切關注“三農”需要,實施全面的、多元化的專業和培訓,同時加強與之相配套軟硬件建設。抓住機遇,以優質“產品”迎接挑戰。
2、走出一條“憑實績體現質量,以質量創造品牌,以品牌帶動就業,以就業促進招生”的良性循環的發展路子
(1)建立新的課程體系。學校應根據當地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特點,構建與當地人力資源開發相適應的課程新體系。該體系應突出職業教育特色和能力的培養,根據職業能力需求,自制教學方案和教學大綱,強調適用、夠用,突出實用性、體現地方化、模塊化和現代化。設置區域性或鄉土性專業課程,組織編寫適合地方特色的實用教材。結合實際增減課程,培養學生熟練使用各種工具書、手冊及圖表的能力,提高學生適應新形勢的能力。
職業的現實性因素決定了職教的課程和教材是多變的,教材的選擇要依靠有能力把握現實職業環境、有能力創新的專業教師。至少有內行教師和德才兼備的人員參預訂購教材事宜。
(2)打破傳統教學模式。職業教育,如果忽視了實踐性教學環節和專業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就等于喪失了辦學生命力,所以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體系,從職業能力分析入手,建立以能力培養為中心“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給學生創造一個客觀真實的環境,增加學習接觸實際技能和社會實踐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職業意識和崗位業務能力。
突出“應用性”的 教學內容。基本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專業課程的理論部分應削枝強干、刪繁就簡,體現知識能力的“崗位針對性”。教學過程強調結論和應用,教學重點告訴學生“是什么”和“怎么用”,加強基礎專業技能訓練、實習等實踐性教學內容。
(3)啟用教學能力評價模式。評價機制對提高教師教學能力至關重要。作為價值導向,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職業能力更是教師能力最直接、最有說服力的評價指標。把學生對常見的一些專業現實問題,有沒有深入分析問題的能力,有沒有通過查找資料、廣泛尋求合作、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作為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衡量標準。刪減當前的理論考試,把單獨進行理論知識測試和技能測試有機地結合起來,作為教學水平的測試方式。有說服力的評價指標可以促進教師在教學上將傳統的文化課教室變成“教、學、做”相結合的理論課堂,將實訓基地作為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應用課堂,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要做到在學中做,在做中學,邊做邊學,教、學、做合一,手、口、腦并用。這樣既對學生實行了“高標準、嚴要求、強訓練”,使學生所學習的理論和掌握的技能融為一體;又對教師完善自身理論知識、技能水平和技能熟練程度無論從主觀和客觀上都起到推動作用。
(4)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無論是改造老專業還是設置新專業,教師能力欠缺是改革的最大障礙。育人先育師,教師的專業培訓,應當成為專業建設的前提,只有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教師隊伍建設與新專業建設相匹配,新專業才具有生命力。
學校體制、政策對能力的發揮和積極性的影響同樣至關重要。學校應以實績作為能力標準、待遇標準。取締效益甚微的崗位和影響職工積極性的一勞永逸的待遇,以公平、公正、公開的獎罰制度,建立、健全鼓勵扶持政策,使全校職工個個有壓力,人人有動力。
支持、鼓勵實訓基地建設中教師技能的創新、名特優品種的引進、示范、試驗。農業受天時、地利的影響明顯,允許一二次的失敗,鼓勵教師大膽實踐、探索、創新。支持、鼓勵教師建立自己的指導專業戶或自辦實體。以實體和專業戶的效益、學生能力展示評價教師能力,并作為評選教學能手和學科帶頭人的依據。獎勵應傾向于技術含量高、難度大、艱苦、能力要求高、對學校發展影響大的工作和崗位,真正體現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充分調動全體職員的工作熱情,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精神。鼓勵專業課教師充分利用寒暑假期,在節假日深入各行業一線參加生產、管理實踐活動。經過鍛煉,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計劃的對教師進行外出培訓、考察學習。積極采取引進人才、校企聯合等完善師資隊伍。
(5)加大實習基地建設。農業職業教育要辦好,就要確立培養實用技術型人才的目標,加大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在自己的實訓基地上依靠它的技術優勢、人員優勢,建立一套與專業對口、科技含量高的實體,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生產實踐中去,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學有所練,學有所得。而且該實體能對外營業,效益可觀,使基地具有較高的示范性和較強的輻射功能,以此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走出了一條“憑實績體現質量,以質量創造品牌,以品牌帶動就業,以就業促進招生”的良性循環的發展路子。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系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沒有農村的穩定,就沒有全國的穩定;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要實現跨世紀的宏偉目標,必須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當前,在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的基礎上,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農業產業化要求農業增長方式由傳統的粗放型向現代的集約型轉變,使農業的增長由依靠土地、資本、勞力等生產要素的投入為主,轉變為依靠科技進步、以促進全部生產要素生產率的提高為主,實現農業增長方式質的飛躍。
農業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核心是知識和技術的集約,關鍵是提高農業從業人員的科技文化素質。只有培養大量的科技與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并研究、引進、開發和應用先進的生產與管理知識,才能不斷提高農業生產和經營效益,才能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而大力發展農業職業教育正是提高農業從業人員素質的有效途徑。
目前我國農村從業人員的素質狀況要實現農業產業化與現代化,必須擁有一批高素質的農業勞動者。沒有高素質的農業從業人員,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廣應用,現代化的農業機械就無法普及,農業勞動生產率就難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實現農業現代化。目前,我國農業從業人員的素質低,科技在農業增長中的貢獻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項能應用的科技成果推廣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農民接受新技術的能力差,大部分勞動力不能掌握現代科學技術,仍然沿用傳統的生產方式和方法從事生產,加上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不足,致使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方法難以推廣。另外,我國建國以來培養的104萬農業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萬左右尚留在農業戰線,平均每萬農業人口中科技人員僅6.6人。由此可見,目前我國農業勞動者素質極為低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嚴重不足,這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的實現。因此,大力發展農業職業教育,普遍提高農業勞動者科技文化素質,培養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是實現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的前提條件。
農業產業化經營對人才的需求農業產業化以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促使農業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級化為基本特征,它注重農業生產的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因而,對人才的需求非常廣泛,歸納起來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
1.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術與操作技能,能運用新型農業機械從事農業生產,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農業生產者。
實現農業產業化,需要不斷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資源在農業生產中的利用效率,以生產出更多更好的、適應市場需求的農產品來滿足社會需要。它有賴于農業生產新技術和新型農機具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而這些應用離不開新型農業生產者。
2.能研究、引進、開發和推廣應用優質、高效的農業生產新技術,能直接服務于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環節的技術指導與推廣者。
我國農業生產基本上以家庭為生產經營單位,規模較小,缺乏對新技術的研究、引進、開發和應用能力,而農業產業化注重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非常需要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在產前、產中環節提供有效的服務,這就離不開大量的農業技術指導與推廣人才。
3.具有現代經營與管理知識,市場意識強,有開拓精神,懂經營、會管理的農業產業的經營者與管理者。
農業產業化強調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而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產現狀是以家庭為單位分散生產和經營,不利于農產品的銷售,也影響生產效益與生產者的積極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經營管理人才去做好產后服務、開拓市場、促進銷售,從而帶動農業生產。
4.能不斷開發和應用農產品貯藏、保鮮、加工與包裝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農產品加工者。
實施農業產業化,要使農業產業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質產業向著高效益產業轉變,需要不斷延長農業產業鏈,增加農產品附加值,以適應市場需求,這就需要進一步對農業初級產品進行保鮮、貯藏、加工和包裝,而這些都需要農業職業教育為其培養大量的專門人才去完成。
搞好農業職業教育,適應農業產業化需要我國目前農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還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農業生產中科技含量低,與現代農業相配套的農業服務體系不健全,市場信息閉塞,農業生產管理落后,不能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廣大農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廣應用,有限的資源不能有效利用,嚴重阻礙了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進程。農業職業教育應充分發揮本身優勢,為發展農業產業化培養出大量的農業技術人才和經營人才,為提高農民素質作出應有的貢獻。
1.明確培養目標,調整專業設置。
農業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應該是面向農業、農村和農民,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要適應以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為基礎的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需要,培養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直接在農業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一線工作的應用型、創業型人才和新型農民。
農業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應圍繞上述培養目標,適應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進行調整與優化,使之與農業產業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相聯系,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從總體上保證人才培養的適銷對路,以更好地為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服務。
2.調整課程結構,優化教學內容。
農業職業教育的課程結構與教學內容,應以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為出發點,打破以學科為本位的教學模式,逐步樹立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觀念,圍繞當地農業主導產業,有選擇性地開設課程,注重課程與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先進性、針對性、實用性和靈活性;在傳授給學生以先進的知識和實用的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適應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自主選擇能力,以提高其為農業產業化服務的本領。
3.加強實踐教育,注重能力培養。
實踐教學是農業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操作技能、動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實踐教學中,通過師生共同承擔實習基地的生產、經營任務,產教結合,教師既傳授知識,又作為師傅傳授技能,實地指導生產與經營;學生既學習知識,又直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增加感性認識,掌握生產技能,使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既掌握了知識和技能,又培養和提高了生產經營能力。因此,農業職業教育應加強實驗實習基地建設,創造良好的實驗實習條件,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去培養和訓練實踐技能,并加強考核,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
4.推動教師深造,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是培養合格人才的關鍵,農業職業教育中的教師,不僅是理論教學的設計者與執行者,還是聯系實際的實踐者和指導者。教師素質的提高是實現農業職業教育目標,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根本保證。教師應加強學習,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更新專業知識,樹立素質教育新觀念,積極探索和實踐農業職業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積極參加農業生產實踐與專業學術交流活動,積極開展農業科研活動,密切關注教學與專業發展新動向;努力學習,拓寬知識面,提高學歷和職業技能。
5.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農業產業化要求農業職業教育培養輸送的新型勞動者,應是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應用型、創業型人才。因此,農業職業教育應把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與素質的提高有機結合起來,牢固樹立起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素質為目的的素質教育觀念;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素質和良好的身心素質;使學生在農業產業化建設中體現出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具備深厚扎實的文化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及獲取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具備創新意識、競爭能力、適應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一專多能、能適應多個職業崗位的能力;具備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頑強的意志,能經受挫折和承受環境變化的良好的心理素質。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農業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模式
論文摘要:本論文在進行調查研究和查閱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并結合鹽城農業職業技術教育的實際情況,在剖析鹽域市農業職業教育現狀基礎上,找出問題,提出鹽城農業職業教育發展對策,以推動鹽城市農業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改革開放20年來,農業職業教育呈現了開放搞活和生機勃勃的發展勢頭,成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隨著職業教育全面走向市場,中等農業職業教育在發展中遇到許多新困難、新問題、新挑戰。
一、鹽城市農業職業教育現狀
鹽城市農業職業學校目前主要有四家:城生物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射陽職業高級中學、建湖二職中、東臺二職中。
1、鹽城農業學校建于1952年,是一所知名度較高的省部級重點學校,長期開設果樹、農學專業、2004年3月,鹽城農校升格為鹽城生物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2、射陽職業高級中學是一所在全國有影響的農業類職業中學,江蘇省射陽職業高級中學創建于1983年,設有13個專業,50個教學班,師生員工3000多人。
3、江蘇省建湖第二職業高級中學是省級重一皇職業中學,學校化于建湖縣東郊鐘莊鎮,學校設有現代農業、園林等專業,為學生成才就業創造優越的條件。
4、蘇省東臺第二職業高級中學創建1968年,是一所省級(國標)重點職業高級中學:學校擁有多種經營、半自動化雞場等20多個文習場地和多種經營等專業實驗室。
二、鹽城市農業職業教育模式分析
1、鹽城農校培養人才模式
鹽城農校培養的是實用技術人才,它要求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掌握農業生產所需的實用技術.具備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
2、射陽職業高級中學培養人才模式
鹽城市射陽職業高級中學是鹽城市的四所農業職業高中之一。教學的組織模式和鹽城農校是一樣的教學大綱、教材的要求相對低一些。學制為二至三年,但是它的教學大綱、教材的要求相對低一些。
三、鹽城市農業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鹽城市農業學校辦學方向不明晰
隨著鹽城丁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許多農業職校把視角從農村轉向城市,紛紛停辦原來的涉農專業,改辦而向城市的機械、電子等專業,農林專業規模相當小,2008年鹽城中職招生中涉農專業僅占2.2%,且多為參加汀蘇對口單招升學班,加入應試行列。許多農業職校沒有為新農村建設服務思想相當嚴重。
2、鹽城市中等農業學校生源下滑
招生難的問題已成為制約中等農業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1997—2000年鹽城市農業巾專經歷了歷史性轉折和困境,前:年基本保持穩定的發展勢頭,但到2000年,農業中專招生人數嚴重下滑四所不同層次的農業類學校學生培養米看,都存在著在招生規模不斷擴的同時,農、啦類學生招生比例不斷下降的明顯反差。
3、生源基礎素質差
從鹽城農校近十年錄取學生的平均成績統計(見表)可以看出.并軌前錄取的學生平均成績較高,但并軌后錄取的學生平均成績呈逐年下降趨勢,到了2004年以后,入校學生的平均成績還不到300分。這是由于招生困難,中等農業學校為了維持辦學,文化基礎再差的學生只要愿意讀農校,還得招收進來培養。
4、辦學經費不足
農業學校的建設起點普遍較低,財政投入少,收費低,基礎設施差,實驗設備落后,現代化教學手段裝備不足,實習基地科技含量和產業化水平較低。
5、師資隊伍整體素質不高
由于嚴重缺乏專業教師,所以中等農業學校不得不從校外聘請專業人員從事專業課教學,有的外騁人員甚至只會操作不會講,有的只是為了一些課時費而上課,責任心不強。
6、農業學校辦學模式封閉
許多教師還是習慣于傳統教學方法一支粉筆、一本書,于是出現了“教室里養豬,黑板上種田”的現象比比皆是。這對于適用性很強的農學教育以及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來說,已經嚴重的不能適府當前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
7、畢業生就業難
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農業中專業生主要就業單位一鄉鎮農技推廣部門基本滿編,甚至趟編。農科類畢業生對口從業率不足20%。許多畢業生走上外出務工的路子。
四、鹽城農業職業教育發展對策
鹽城農業職業教育取得了較大成績同時存在不少的問題。經過分析現階段中等農業職業教育面臨的形勢,借鑒一些發達國家農業職業教育發展經驗,筆者提出發展鹽城農業職業教育的對策。
1、明確辦學指導思想
農業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非常廣闊的空間和前途、相對于其他職業學校,積極“投身科教興農主戰場,堅持為‘三農’服務”,必須貫穿在學校各項工作的始終。
2、實行農業專業優惠政策
當前鹽城要通過招生宣傳,增強全社會的職教意識加快鹽城農業職教免費的步伐,可以以職教券的形式實行減免費政策.實施農貧同學生助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政策輔以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學費減免、校內贊助等措施。
3、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讓學生到生產第一線直接感受“大農業”的生產經營方式,開展科學研究,把研究成果整合到教學內容上來,小斷更新知識。并積極推行學分制,實行彈性學習制度和靈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半工半讀、工學交替、分階段完成學業創造條件:
4、構建多元化辦學機制
突破中等農業職業教育長期單一部門辦學的管理格局,構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多元化的辦學機制。
5、提高師資隊伍建設
鹽城市應加大農業職教師資培養力度,從以下幾方面蕾手培養農業職業教師:一是要依托1-2所高職院校人力培養巾職師資;二二是要大力引進專業教師和聘請農業專家、技術人員為兼職教師,改善師資隊伍結構。
6、改進辦學模式
農業職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必須按照“產教結合”的教育思想,根據學習需要,自己從電腦網絡中查詢信息、最新資料等;圖書館全面向學生開放,學生可隨時查閱或復印材料,使用針對性、實用性很強的“活”教材。
7、加強畢業生就業工作
加強畢業生就業工作力度,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保證畢業生的就業。
結語
隨著前不久困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江蘇沿海開發正式升格為國家戰略。鹽城作為江蘇沿海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利用沿海獨特資源,積極發展海洋產業、鹽土特色農業和沿海農產品加工業,鹽城農業職業教育必須溶入沿海開發大戰略中去,為鹽城地方經濟振興作出應有貢獻。
論文關鍵詞:農業 物流人才 教育教學體系
論文摘要: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是農業產業化,核心是形成先進的農業產業鏈。將農業職業教育的專業優勢與現代物流經營理念相互滲透,構建培養現代農業物流人才教育教學體系,對于建設和諧、節約型社會將具有極其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中國農民收入低和農村的生產方式、觀念是密切相關的,今天的農村生產經營仍舊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為主,分散、跟風經營的高生產成本,銷路不暢的瓶頸現象,堪憂的是,農村有資源卻貧窮。解決“三農”問題亟待在中國農村形成生產規模化、深加工;經營產供銷一體化;結構綠色生態鏈,從而走出一條新型農業產業化道路,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物流。
中國是農業大國,適應現代農業產業化的人才何在?如何培養?如何發展、構建培養現代農業物流人才教育教學體系并以此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就成為一個重要的戰略問題。
目前由于物流業在我國正向著現代化邁進,但從總體上看,我國尚未形成以物流科技創新和知識型物流人才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標體系,尤其是農業物流人才教育領域更是缺乏規范化的物流人才培養途徑。因此從教育體系的構建入手,以國家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決心為契機,結合現代物流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圍繞農業物流人才培養的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實訓建設、師資建設、教材建設四大方面構建教育教學體系,努力探求培養高素質農業物流專業人才的途徑已勢在必行。
農業職業教育要真正培養出能夠帶動農業、農村、農民擺脫貧窮的現代農業物流人才,應從以下三點出發:第一,首先改進人才培養模式,調整課程設置結構。在職業教育中淡化專業間的界限,拓寬專業的口徑,增強專業的彈性,加強專業間的交叉性和互聯性。今天中國農村不僅需要農業技術人員,更需要既懂農業又懂市場運作、產業經營、銷售、管理、信息技術的實用性、復合型人才;第二,加強實踐環節,物流業所需要的專業人員須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只有理論和實踐真正得到良好的結合,物流業才能得到較快的發展。高水平的物流教育培訓體系,才能保證農業物流業專業人才較高的專業素質。同時針對農村經濟落后、復雜的現狀,構建農業物流教育體系一定要實現對學生的創新、適應、分析、判斷、經營能力以及團隊精神和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的綜合能力的培養,這是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計的基礎;第三,廣大的生源應該立志于農、取之于農,立足于農、服務于農。因為解決“三農問題”無論以人為本還是抓經濟源頭,聚焦點是要有農業規模、循環、生態、綠色經濟的建設者。
作為高等職業教育者欲從教育教學領域尋找解決“三農”問題的途徑,構建培養現代農業物流人才教育教學體系,是一項富有時代使命的重要課題,也是當今職業教育改革的創新之處。具體應該體現在三個比較優勢上:農業產品產業鏈規模經營比獨立經營和單品經營農產品所具有的成本效益優勢;學科相互交叉、滲透的人才培養模式比獨立專業學科的人才培養,具有理性、前瞻性和適應性的優勢;傳統產業(農業)和現代新興產業(現代物流)相結合,具有古典精粹與現代潮流相結合的創新理念優勢。
總之,按照我們現有的農業職業教育的專業優勢與現代物流新型經營理念相互滲透,構建現代農業物流人才教育教學體系,培養適應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現代農業物流人才,對于解決“三農問題”,構建和諧社會、節約型社會將具有極其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論文關鍵詞: 農業職業教育;誤區;改革途徑
論文摘要: 農業職業教育要走出專業設置的誤區,就要從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出發,充分認識三農問題,建立新的課程體系,健全激勵機制,加大實習基地建設,走出一條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
一、目前農業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專業改造的誤區
農業相對效益較低,使農業職業學校或學院的涉農專業在生源競爭中處于弱勢,為了追求生存、發展,多數學校都在大刀闊斧地進行老專業改名、新專業設置,目的是為了吸引生源。但忽略了與之配套的相關改革,改造后的專業大多數換湯不換藥,新專業師資力量匱乏;實習基地數量少、規模小,甚至沒有,專業課教學依然存在“實驗室養豬、黑板上種田”的現象。
2、教學環節的弊端
專業變化快,課程設置跟不上步伐,征訂教材教師參與少,教材與實際需要和學生能力脫節,學生水平評價主要以理論考試為主,教師水平評價仍然是傳統的方式(教案的規范性、教學環節的完整性、學生對教師的滿意程度、領導的印象等),使工作缺乏推動力,教師缺乏開拓進取精神,導致教師隊伍新技能欠缺或技能熟練程度不高,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脫節,技能訓練不到位。
由于上述原因,培養出來的學生基礎理論不扎實又缺乏特色和職業能力,畢業后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雖然新名稱、新專業在招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很快就被扼殺在搖籃中,生源又會陷入困境。
二、抓住機遇、深化改革
1、充分認識三農問題
眾所周知,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力舉措。近幾年各級政府對農村勞動力的跨地區轉移在政策上給與諸多照顧優惠,使其待遇有所改觀,但我們看到大中城市大多選擇發展資本、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需要的是高素質的勞動力,況且城市本身存在大量的富余勞動力,農村勞動力在與城市富余勞動力的競爭中多處于劣勢,數量龐大的農民工仍然是城市的貧民階層,低成本、低風險的土地將成為農民生存的最后保障,況且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最終也只能靠農民自己,因此,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轉移既是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根本出路,也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根本要求。
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地轉移是對農業職業教育提出的挑戰,并帶來機遇。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未來農業將成為一項新型產業,同樣也要求造就新一代農民來改革傳統農業的生產經營方式,適應現代農業生產需求。農業發展趨勢表現在由單純的數量增長轉向優質高產高效,產品系統轉向名、特、優、稀、新、少,林果牧漁各業及產品生產規模擴大,發展工廠化基質栽培技術,產業化經營成為農業的走向。以上各項戰略均對農村從業人員的種類布局、技術結構和能力的層次規格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農村勞動者整體素質低、優秀科技人才奇缺、信息渠道不暢通阻礙著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效益的提高。職業教育應密切關注“三農”需要,實施全面的、多元化的專業和培訓,同時加強與之相配套軟硬件建設。抓住機遇,以優質“產品”迎接挑戰。
2、走出一條“憑實績體現質量,以質量創造品牌,以品牌帶動就業,以就業促進招生”的良性循環的發展路子
(1)建立新的課程體系。學校應根據當地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特點,構建與當地人力資源開發相適應的課程新體系。該體系應突出職業教育特色和能力的培養,根據職業能力需求,自制教學方案和教學大綱,強調適用、夠用,突出實用性、體現地方化、模塊化和現代化。設置區域性或鄉土性專業課程,組織編寫適合地方特色的實用教材。結合實際增減課程,培養學生熟練使用各種工具書、手冊及圖表的能力,提高學生適應新形勢的能力。
職業的現實性因素決定了職教的課程和教材是多變的,教材的選擇要依靠有能力把握現實職業環境、有能力創新的專業教師。至少有內行教師和德才兼備的人員參預訂購教材事宜。
(2)打破傳統教學模式。職業教育,如果忽視了實踐性教學環節和專業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就等于喪失了辦學生命力,所以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體系,從職業能力分析入手,建立以能力培養為中心“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給學生創造一個客觀真實的環境,增加學習接觸實際技能和社會實踐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職業意識和崗位業務能力。
突出“應用性”的 教學內容。基本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專業課程的理論部分應削枝強干、刪繁就簡,體現知識能力的“崗位針對性”。教學過程強調結論和應用,教學重點告訴學生“是什么”和“怎么用”,加強基礎專業技能訓練、實習等實踐性教學內容。
(3)啟用教學能力評價模式。評價機制對提高教師教學能力至關重要。作為價值導向,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職業能力更是教師能力最直接、最有說服力的評價指標。把學生對常見的一些專業現實問題,有沒有深入分析問題的能力,有沒有通過查找資料、廣泛尋求合作、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作為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衡量標準。刪減當前的理論考試,把單獨進行理論知識測試和技能測試有機地結合起來,作為教學水平的測試方式。有說服力的評價指標可以促進教師在教學上將傳統的文化課教室變成“教、學、做”相結合的理論課堂,將實訓基地作為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應用課堂,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要做到在學中做,在做中學,邊做邊學,教、學、做合一,手、口、腦并用。這樣既對學生實行了“高標準、嚴要求、強訓練”,使學生所學習的理論和掌握的技能融為一體;又對教師完善自身理論知識、技能水平和技能熟練程度無論從主觀和客觀上都起到推動作用。
(4)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無論是改造老專業還是設置新專業,教師能力欠缺是改革的最大障礙。育人先育師,教師的專業培訓,應當成為專業建設的前提,只有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教師隊伍建設與新專業建設相匹配,新專業才具有生命力。
學校體制、政策對能力的發揮和積極性的影響同樣至關重要。學校應以實績作為能力標準、待遇標準。取締效益甚微的崗位和影響職工積極性的一勞永逸的待遇,以公平、公正、公開的獎罰制度,建立、健全鼓勵扶持政策,使全校職工個個有壓力,人人有動力。
支持、鼓勵實訓基地建設中教師技能的創新、名特優品種的引進、示范、試驗。農業受天時、地利的影響明顯,允許一二次的失敗,鼓勵教師大膽實踐、探索、創新。支持、鼓勵教師建立自己的指導專業戶或自辦實體。以實體和專業戶的效益、學生能力展示評價教師能力,并作為評選教學能手和學科帶頭人的依據。獎勵應傾向于技術含量高、難度大、艱苦、能力要求高、對學校發展影響大的工作和崗位,真正體現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充分調動全體職員的工作熱情,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精神。鼓勵專業課教師充分利用寒暑假期,在節假日深入各行業一線參加生產、管理實踐活動。經過鍛煉,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計劃的對教師進行外出培訓、考察學習。積極采取引進人才、校企聯合等完善師資隊伍。
(5)加大實習基地建設。農業職業教育要辦好,就要確立培養實用技術型人才的目標,加大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在自己的實訓基地上依靠它的技術優勢、人員優勢,建立一套與專業對口、科技含量高的實體,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生產實踐中去,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學有所練,學有所得。而且該實體能對外營業,效益可觀,使基地具有較高的示范性和較強的輻射功能,以此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走出了一條“憑實績體現質量,以質量創造品牌,以品牌帶動就業,以就業促進招生”的良性循環的發展路子。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系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沒有農村的穩定,就沒有全國的穩定;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要實現跨世紀的宏偉目標,必須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當前,在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的基礎上,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農業產業化要求農業增長方式由傳統的粗放型向現代的集約型轉變,使農業的增長由依靠土地、資本、勞力等生產要素的投入為主,轉變為依靠科技進步、以促進全部生產要素生產率的提高為主,實現農業增長方式質的飛躍。
農業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核心是知識和技術的集約,關鍵是提高農業從業人員的科技文化素質。只有培養大量的科技與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并研究、引進、開發和應用先進的生產與管理知識,才能不斷提高農業生產和經營效益,才能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而大力發展農業職業教育正是提高農業從業人員素質的有效途徑。
目前我國農村從業人員的素質狀況要實現農業產業化與現代化,必須擁有一批高素質的農業勞動者。沒有高素質的農業從業人員,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廣應用,現代化的農業機械就無法普及,農業勞動生產率就難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實現農業現代化。目前,我國農業從業人員的素質低,科技在農業增長中的貢獻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項能應用的科技成果推廣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農民接受新技術的能力差,大部分勞動力不能掌握現代科學技術,仍然沿用傳統的生產方式和方法從事生產,加上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不足,致使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方法難以推廣。另外,我國建國以來培養的104萬農業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萬左右尚留在農業戰線,平均每萬農業人口中科技人員僅6.6人。由此可見,目前我國農業勞動者素質極為低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嚴重不足,這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的實現。因此,大力發展農業職業教育,普遍提高農業勞動者科技文化素質,培養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是實現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的前提條件。
農業產業化經營對人才的需求農業產業化以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促使農業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級化為基本特征,它注重農業生產的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因而,對人才的需求非常廣泛,歸納起來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
1.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術與操作技能,能運用新型農業機械從事農業生產,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農業生產者。
實現農業產業化,需要不斷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資源在農業生產中的利用效率,以生產出更多更好的、適應市場需求的農產品來滿足社會需要。它有賴于農業生產新技術和新型農機具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而這些應用離不開新型農業生產者。
2.能研究、引進、開發和推廣應用優質、高效的農業生產新技術,能直接服務于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環節的技術指導與推廣者。
我國農業生產基本上以家庭為生產經營單位,規模較小,缺乏對新技術的研究、引進、開發和應用能力,而農業產業化注重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非常需要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在產前、產中環節提供有效的服務,這就離不開大量的農業技術指導與推廣人才。
3.具有現代經營與管理知識,市場意識強,有開拓精神,懂經營、會管理的農業產業的經營者與管理者。
農業產業化強調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而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產現狀是以家庭為單位分散生產和經營,不利于農產品的銷售,也影響生產效益與生產者的積極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經營管理人才去做好產后服務、開拓市場、促進銷售,從而帶動農業生產。
4.能不斷開發和應用農產品貯藏、保鮮、加工與包裝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農產品加工者。
實施農業產業化,要使農業產業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質產業向著高效益產業轉變,需要不斷延長農業產業鏈,增加農產品附加值,以適應市場需求,這就需要進一步對農業初級產品進行保鮮、貯藏、加工和包裝,而這些都需要農業職業教育為其培養大量的專門人才去完成。
搞好農業職業教育,適應農業產業化需要我國目前農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還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農業生產中科技含量低,與現代農業相配套的農業服務體系不健全,市場信息閉塞,農業生產管理落后,不能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廣大農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廣應用,有限的資源不能有效利用,嚴重阻礙了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進程。農業職業教育應充分發揮本身優勢,為發展農業產業化培養出大量的農業技術人才和經營人才,為提高農民素質作出應有的貢獻。
1.明確培養目標,調整專業設置。
農業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應該是面向農業、農村和農民,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要適應以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為基礎的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需要,培養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直接在農業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一線工作的應用型、創業型人才和新型農民。
農業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應圍繞上述培養目標,適應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進行調整與優化,使之與農業產業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相聯系,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從總體上保證人才培養的適銷對路,以更好地為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服務。
2.調整課程結構,優化教學內容。
農業職業教育的課程結構與教學內容,應以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為出發點,打破以學科為本位的教學模式,逐步樹立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觀念,圍繞當地農業主導產業,有選擇性地開設課程,注重課程與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先進性、針對性、實用性和靈活性;在傳授給學生以先進的知識和實用的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適應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自主選擇能力,以提高其為農業產業化服務的本領。
3.加強實踐教育,注重能力培養。
實踐教學是農業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操作技能、動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實踐教學中,通過師生共同承擔實習基地的生產、經營任務,產教結合,教師既傳授知識,又作為師傅傳授技能,實地指導生產與經營;學生既學習知識,又直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增加感性認識,掌握生產技能,使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既掌握了知識和技能,又培養和提高了生產經營能力。因此,農業職業教育應加強實驗實習基地建設,創造良好的實驗實習條件,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去培養和訓練實踐技能,并加強考核,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
4.推動教師深造,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是培養合格人才的關鍵,農業職業教育中的教師,不僅是理論教學的設計者與執行者,還是聯系實際的實踐者和指導者。教師素質的提高是實現農業職業教育目標,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根本保證。教師應加強學習,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更新專業知識,樹立素質教育新觀念,積極探索和實踐農業職業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積極參加農業生產實踐與專業學術交流活動,積極開展農業科研活動,密切關注教學與專業發展新動向;努力學習,拓寬知識面,提高學歷和職業技能。
5.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農業產業化要求農業職業教育培養輸送的新型勞動者,應是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應用型、創業型人才。因此,農業職業教育應把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與素質的提高有機結合起來,牢固樹立起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素質為目的的素質教育觀念;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素質和良好的身心素質;使學生在農業產業化建設中體現出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具備深厚扎實的文化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及獲取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具備創新意識、競爭能力、適應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一專多能、能適應多個職業崗位的能力;具備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頑強的意志,能經受挫折和承受環境變化的良好的心理素質。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農業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模式
論文摘要:本論文在進行調查研究和查閱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并結合鹽城農業職業技術教育的實際情況,在剖析鹽域市農業職業教育現狀基礎上,找出問題,提出鹽城農業職業教育發展對策,以推動鹽城市農業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改革開放20年來,農業職業教育呈現了開放搞活和生機勃勃的發展勢頭,成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隨著職業教育全面走向市場,中等農業職業教育在發展中遇到許多新困難、新問題、新挑戰。
一、鹽城市農業職業教育現狀
鹽城市農業職業學校目前主要有四家:城生物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射陽職業高級中學、建湖二職中、東臺二職中。
1、鹽城農業學校建于1952年,是一所知名度較高的省部級重點學校,長期開設果樹、農學專業、2004年3月,鹽城農校升格為鹽城生物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2、射陽職業高級中學是一所在全國有影響的農業類職業中學,江蘇省射陽職業高級中學創建于1983年,設有13個專業,50個教學班,師生員工3000多人。
3、江蘇省建湖第二職業高級中學是省級重一皇職業中學,學校化于建湖縣東郊鐘莊鎮,學校設有現代農業、園林等專業,為學生成才就業創造優越的條件。
4、蘇省東臺第二職業高級中學創建1968年,是一所省級(國標)重點職業高級中學:學校擁有多種經營、半自動化雞場等20多個文習場地和多種經營等專業實驗室。
二、鹽城市農業職業教育模式分析
1、鹽城農校培養人才模式
鹽城農校培養的是實用技術人才,它要求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掌握農業生產所需的實用技術.具備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
2、射陽職業高級中學培養人才模式
鹽城市射陽職業高級中學是鹽城市的四所農業職業高中之一。教學的組織模式和鹽城農校是一樣的教學大綱、教材的要求相對低一些。學制為二至三年,但是它的教學大綱、教材的要求相對低一些。
三、鹽城市農業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鹽城市農業學校辦學方向不明晰
隨著鹽城丁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許多農業職校把視角從農村轉向城市,紛紛停辦原來的涉農專業,改辦而向城市的機械、電子等專業,農林專業規模相當小,2008年鹽城中職招生中涉農專業僅占2.2%,且多為參加汀蘇對口單招升學班,加入應試行列。許多農業職校沒有為新農村建設服務思想相當嚴重。
2、鹽城市中等農業學校生源下滑
招生難的問題已成為制約中等農業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1997—2000年鹽城市農業巾專經歷了歷史性轉折和困境,前:年基本保持穩定的發展勢頭,但到2000年,農業中專招生人數嚴重下滑四所不同層次的農業類學校學生培養米看,都存在著在招生規模不斷擴的同時,農、啦類學生招生比例不斷下降的明顯反差。
3、生源基礎素質差
從鹽城農校近十年錄取學生的平均成績統計(見表)可以看出.并軌前錄取的學生平均成績較高,但并軌后錄取的學生平均成績呈逐年下降趨勢,到了2004年以后,入校學生的平均成績還不到300分。這是由于招生困難,中等農業學校為了維持辦學,文化基礎再差的學生只要愿意讀農校,還得招收進來培養。
4、辦學經費不足
農業學校的建設起點普遍較低,財政投入少,收費低,基礎設施差,實驗設備落后,現代化教學手段裝備不足,實習基地科技含量和產業化水平較低。
5、師資隊伍整體素質不高
由于嚴重缺乏專業教師,所以中等農業學校不得不從校外聘請專業人員從事專業課教學,有的外騁人員甚至只會操作不會講,有的只是為了一些課時費而上課,責任心不強。
6、農業學校辦學模式封閉
許多教師還是習慣于傳統教學方法一支粉筆、一本書,于是出現了“教室里養豬,黑板上種田”的現象比比皆是。這對于適用性很強的農學教育以及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來說,已經嚴重的不能適府當前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
7、畢業生就業難
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農業中專業生主要就業單位一鄉鎮農技推廣部門基本滿編,甚至趟編。農科類畢業生對口從業率不足20%。許多畢業生走上外出務工的路子。
四、鹽城農業職業教育發展對策
鹽城農業職業教育取得了較大成績同時存在不少的問題。經過分析現階段中等農業職業教育面臨的形勢,借鑒一些發達國家農業職業教育發展經驗,筆者提出發展鹽城農業職業教育的對策。
1、明確辦學指導思想
農業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非常廣闊的空間和前途、相對于其他職業學校,積極“投身科教興農主戰場,堅持為‘三農’服務”,必須貫穿在學校各項工作的始終。
2、實行農業專業優惠政策
當前鹽城要通過招生宣傳,增強全社會的職教意識加快鹽城農業職教免費的步伐,可以以職教券的形式實行減免費政策.實施農貧同學生助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政策輔以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學費減免、校內贊助等措施。
3、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讓學生到生產第一線直接感受“大農業”的生產經營方式,開展科學研究,把研究成果整合到教學內容上來,小斷更新知識。并積極推行學分制,實行彈性學習制度和靈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半工半讀、工學交替、分階段完成學業創造條件:
4、構建多元化辦學機制
突破中等農業職業教育長期單一部門辦學的管理格局,構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多元化的辦學機制。
5、提高師資隊伍建設
鹽城市應加大農業職教師資培養力度,從以下幾方面蕾手培養農業職業教師:一是要依托1-2所高職院校人力培養巾職師資;二二是要大力引進專業教師和聘請農業專家、技術人員為兼職教師,改善師資隊伍結構。
6、改進辦學模式
農業職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必須按照“產教結合”的教育思想,根據學習需要,自己從電腦網絡中查詢信息、最新資料等;圖書館全面向學生開放,學生可隨時查閱或復印材料,使用針對性、實用性很強的“活”教材。
7、加強畢業生就業工作
加強畢業生就業工作力度,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保證畢業生的就業。
結語
隨著前不久困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江蘇沿海開發正式升格為國家戰略。鹽城作為江蘇沿海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利用沿海獨特資源,積極發展海洋產業、鹽土特色農業和沿海農產品加工業,鹽城農業職業教育必須溶入沿海開發大戰略中去,為鹽城地方經濟振興作出應有貢獻。
作者:高吭 李玉柱 姬江濤 賀智濤 李心平 貌建華 羅四倍
論文關鍵詞:行業人才;教學改革;人才培養
論文摘要: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致力于為社會培養農機專業人才,具有明顯的行業背景。面對我國新農村建設對專業人才需求的變化,調整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人才隊伍已勢在必行。通過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構建農機專業教學人才隊伍,建立產學研有機結合的教育模式是本次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本次教育教學改革通過人才隊伍的調整與完善,構建新型的人才培養方案、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實現為行業和地方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人才。
在長期產學研合作教育探索與實踐的基礎上,本專業教學團隊于2003年起,在“河南省教育廳高校創新團隊”計劃項目和河南科技大學教改課題的資助下,以河南科技大學具有50年辦學歷史的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為試點,以“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國家級建設點建設為契機,系統地開展了“農業機械專業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創新與實踐”項目研究。
教學團隊在國內外進行了廣泛調研,走訪了日本筑波大學、吉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江蘇大學、沈陽農業大學等國內外同類高校。在查閱大量資料和參加國內外教育教學會議交流經驗的基礎上,剖析了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多種典型模式,樹立了產學研合作教育新觀念。走訪了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收獲機械有限公司、河南省坤達農業機械設備有限公司、鄭州三中收獲實業有限公司、河南強豫農業技術裝備有限公司、洛陽卓格哈斯機械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業,發放調查問卷1000多份,對畢業生的狀況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進行調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提高認識,明確教學改革思路
樹立產學研有機結合的合作教育新觀念,進一步提高對產學研合作教育的認識。確定了“一條主線、兩個突出、一個強化、一個目標”的教學改革思路。以產學研合作教育作為主線,貫穿于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突出學科基礎,加強學科基礎教育;突出工程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強化專業方向特色,凸顯辦學特色優勢;實現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人才為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工學、農學、管理學齊備的多學科優勢,拓寬專業發展空間,開設具有明顯行業特征的專業課程,培養學生農業機械設計制造及經營管理的綜合能力。
二、全程互動,探索產學研合作教育新模式
結合多年的校企合作辦學經驗,提出了“校企全程互動”的產學研合作教育新模式。全程互動主要體現在招生計劃、培養方案、理論實踐教學、基地隊伍建設、課程教材建設、科學研究和就業創業等環節的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校企緊密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推動人才培養質量的穩步提高和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具體實施方式有:(1)利用科研與生產提升辦學條件。自2000年以來,本學科共計入校經費1000余萬元,在進行科研的過程中,研制成功各類實驗樣機如切割器實驗臺、風扇實驗臺、犁體外載測定裝置等12臺,價值60余萬元。通過設置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開發項目,內容涵蓋專業課實驗內容的50%以上。(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生產實踐能力。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一直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夾具設計、沖壓模具設計、畢業設計等38周的實踐環節,強化了實踐環節,提高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在加強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同時,還建設了若干個滿足專業教學要求的、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保證學生受到與現代生產技術水平相對應的崗位實習訓練。(3)生產實踐發現的問題反饋于科研。針對我國玉米機械化收獲存在的問題,對玉米收獲機械、玉米秸稈處理、玉米根茬處理等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玉米聯合收獲機的作業功耗,解決了雙行背負式玉米聯合收割機配套主機寬度較大,田間作業開道困難等問題,正是生產實踐對科研的反饋為科學研究提供了不竭的動力。(4)利用科研成果和生產實踐豐富教學內容。專業教師將科研和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穿插到本科生課堂教學中,以實際積累的工作經驗和科研心得豐富本科生教學內容。(5)用科研培養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專業教師十分注重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本科生到研究項目中來參加課題工作,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學有所用。要求專業教師在進行校基金與校實驗技術開發基金的研究中要有本科生參與,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與實踐能力。
三、校企聯合制訂人才培養新方案
針對農業機械行業的新發展、新需求,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共同研究教學計劃,制訂了“厚基礎、精專業、重實踐、強能力”的人才培養方案。低年級學生統一開設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術基礎課程,構建高素質創新應用型人才的完備知識結構,以利于學生長遠發展,使學生就業后能迅速勝任企業的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高年級學生主要強化實踐環節和動手能力。
建立了與生產實際、農村社會發展需要相結合的“二平臺+專業方向+創新教育”的課程體系。二平臺是基礎課程教學平臺和農業機械綜合實踐教學平臺。基礎課程教學平臺由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兩個模塊構成,開設課程主要包括科學基礎、人文社科基礎、工程學基礎和專業基礎四大部分,占總學分的65%,實現厚基礎教育。農業機械綜合實踐教學平臺由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和專業實驗室構成,為學生基本技能訓練、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專業方向包括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2個模塊,占總學分的8.5%。創新教育包括全校公選課、素質教育和綜合創新3個模塊,占總學分的9%。將創新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滲透到教學科研、工程實踐和公益活動等各個環節,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
四、強化能力,優化實踐教學新體系
建立與理論課程體系相適應的“四層次、八模塊”實踐教學體系。四層次由基本素質、基礎技能、專業技術和綜合訓練組成。八模塊由素質拓展、科技創新、科研訓練、工程訓練、專業技能等模塊組成,構建了學生基本素質、基本技能和專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框架,占總學分的18%。
充分利用一批省級重點實驗室、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教學科研基地,以現代農業裝備設計技術和先進農機制造技術為基礎,以農機設計與制造信息化技術為紐帶,整合、充實、提升原有實驗室資源。同時,依托形成的行業合作優勢,校企聯合建立校內外教學實習基地,全方位構建集農機設計與制造、智能控制、農業機器人技術、測試測量技術為一體的開放式農業機械綜合實踐教學平臺。
五、專兼結合,形成教師隊伍新結構
學校為企業舉辦不同層次、不同模式的農業機械學習班,教師在行業協會兼職,到企業進行技術指導、講學或短期工作、實踐進修,聘請企業院所高層管理和技術人員為兼職教授,為學生開設專業課和學術講座、聯合指導畢業設計等,企業設立專項獎學金。校企雙方互動,相互滲透,形成一支了解社會需求、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熱愛教學工作的高水平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
師資隊伍建設堅持走培養與引進相結合的道路,立足培養,重點引進,盡早規劃,分步實施,使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擁有學術造詣較深、基礎理論雄厚、專業知識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逐步打造一個教學科研能力強,結構合理,綜合素質高的教師團隊,從而帶動整個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情況采用具體情形具體分析的策略,鼓勵碩士學位的教師讀博的同時加強對在職人員的培養。鼓勵和支持教師到國內條件好的重點實驗室去進修學習、參加科學研究,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支持教師出國進修。在學校人事部門統一籌劃下,加強人才引進工作,提高引進人才的質量。對青年教師予以扶持,吸收青年教師進入科研梯隊,鍛煉其科研能力。做好骨干教師的培養工作,使他們在培養期結束后,都有較大的提高,成為合格的學術、學科帶頭人。
六、人才培養質量跟蹤調查
通過近兩年對用人單位的畢業生情況調查發現,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總體評價中,優秀與良好占90%以上。普遍認為本專業的畢業生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較高,基礎扎實、踏實肯干、動手能力強。在對畢業生的隨機抽樣調查中發現,畢業生對所學專業教學形式、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及教學效果的總體評價優秀與良好占91%。畢業生對多個教學環節的教學效果也比較滿意。從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可以發現,除了考取研究生的畢業生之外,近三年本專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都達到100%。這幾方面肯定了本次教育教學改革路線的正確性。
論文關鍵詞:鄉村教育運動;高等農業教育;農村
論文摘要:從歷史的視角,探索在近代鄉村教育運動中高等農業教育的興盛與改革、知識分子走向農村與農村建設結合等教育實踐,以期對當代高等農業教育更好地服務新農村建設以啟示。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中國曾經興起過一場以鄉村教育為起點,以復興鄉村社會為宗旨,由知識精英推進的大規模鄉村教育和建設試驗,形成了中國近代波瀾壯闊的鄉村教育與建設運動。在鄉村教育實踐中,各高等農業院校和眾多博士紛紛走向農村,以農業教育、農業科技推廣為基礎,開展了各具特色的鄉村教育與建設試驗。如北京大學農學院的羅道莊鄉村建設試驗區,金陵大學農學院的烏江試驗推廣區等,在農村先后設立的鄉村教育與建設實驗區有193處。通過連續多年的鄉村教育建設試驗,積累了通過教育和科技改造鄉村、建設鄉村的寶貴經驗,而且創造了各具特色的鄉村教育理論。這一運動持續十余年之久,對中國農村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今天我們仍面臨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艱巨任務,而且高等農業院校責無旁貸。2006年12月教育部、農業部、科技部及全國農林院校在河北農業大學召開“高等學校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的座談會,進一步明確高等院校的辦學方向和社會服務職責,堅持走“太行山道路”,使高等農業院校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而近代鄉村教育運動中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建設相結合的實踐探索,為高等教育服務新農村建設提供了許多現實啟示。
一、鄉村教育運動促進了高等農業教育的勃興和農業學科調整
教育與經濟社會的關系決定了教育必然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并體現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職能。為適應鄉村教育運動的需要,20世紀二三十年代全國各地相繼成立了一批農村教育或建設學院,有些綜合性大學還設置了為農村培養人才的涉農學科。據不完全統計,當時成立的鄉村教育學院有河南村治學院、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四川鄉村建設學院、安徽農村合作研究訓練院、河北定縣中華平民教育總會專科學校、上海農村服務專修科等多所,這些學校都帶有農業教育或農村教育的內容,聘請農科大學的教師前去任教。一批學校增設了涉農專業或農業學院增設了服務農村的學科。1933年后,教育部曾指定中央大學、金陵大學、武漢大學分別辦理農藝、園藝、機械等職業師資科,如1939年金陵大學農學院奉命令舉辦園藝職業師資科;1934年燕京大學正式成立農村建設科,1930年成立的江蘇教育學院附設了農事教育專修科。一些大學還設置了農業教育系。如金陵大學農學院農業教育系、四川省立教育學院農業教育系、福建協和大學農業教育系、國立青島大學教育學院鄉村教育系、湖北教育學院農業教育系等,根據教育部1939年的規定,一些大學設立的與農業培訓有關的農業專修科、鄉村教育科等統一改為農業教育系。農業教育系中開設了鄉村社會學、農業合作、農村教育概論、農業推廣學等貼近農村實際的課程。
在鄉村教育運動的影響下,加之教育行政力量的推動,許多教育家關注農村教育和建設問題,創辦了一批農村教育學院,綜合大學增設了農業教育學科,使得近代農業教育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涉農學校、涉農學科快速增加,而且創造了許多更快、更有效地為農村服務的教育培訓形式,培養了一大批農業教育、鄉村教育人才。
二、鄉村教育運動帶動了知識分子走向農村
鄉村教育運動的發起者和參與者以大批洋博士、洋碩士和高校的教授學者為主體,他們以其拳拳報國之心,走出高樓深院的象牙之塔,離開繁華的大都市,向農村,到鄉村施展自己的抱負,與農民為伍,為農民服務,成為鄉村教育運動中的靚麗景觀。
1926年底,陶行知先生聯合趙叔愚教授在南京近郊籌辦鄉村實驗師范學校,1927年3月15日該校正式開學,標志著中國近代知識分子下鄉的開始。1929年后,以晏陽初為代表的定縣實驗,更是延攬了相當數量的一流知識分子。在各鄉村教育流派和各建設試驗區中,都有一批高層次的知識分子參與其中。如在農業和鄉村教育方面,有美國康乃爾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馮銳,衣阿華大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農業工程專家劉拓,康乃爾大學鄉村教育博士傅葆深;在衛生教育方面,有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陸志潛;在鄉村文化教育方面,有曾留學日本的原國立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校長鄭錦,留法歸來的原北京大學教授、北京《晨報》副主編孫伏國,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曾擔任政法大學教授兼教務長的矍菊農等等。中國農村社會學的開拓者之一、留美博士楊開道教授,康乃爾大學教育碩士、金陵大學農學院院長章之墳教授,金陵大學農學院主任章元瑋教授等等均參加了鄉村建設實驗;還有一批農業專家被鄉村建設學院聘請講課。這些參與鄉村教育運動的博士人數,已很難統計準確,它以定縣、南京曉莊和山東的鄒平為中心,形成了波及全國的博士下鄉運動。他們積極參與鄉村教育改造,“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為鄉村教育與建設盡心盡力。
以洋博士為代表的近代知識分子對廣大農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懷著振興農村與改造社會的美好愿望,從城市走向農村,以埋頭苦干的精神,把做學問與做社會服務結合起來,走知識分子與民眾相結合的道路,并在不同程度上做了大量有益于“三農”的工作,尤其在改良農業生產技術,推廣農業科學知識,改造鄉村衛生條件,推進掃盲運動,普及文化科學知識,提高農民的道德水平和改善農民精神面貌上,取得的明顯的成績。鄉村教育運動對農村和農民問題的高度關注以及他們那種敢于走出城市,走出書齋,走到鄉村與農民結合的精神,不僅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就是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鄉村教育運動實踐,探索出了高等院校和知識分子如何與農村發展相結合、如何為農民大眾服務的途徑。他們走向鄉村獻身鄉村教育的精神值得進一步倡導,他們的行動為今日知識分子走向農村、建設農村做出了榜樣。
三、鄉村教育運動促進了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建設相結合
“教育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偉大的無形的手”,正因為如此,鄉村教育家們認為“改造中國必先改造鄉村,改造鄉村的關鍵是重視鄉村教育”。正是基于這一共識,鄉村教育派才全身心地投人到鄉村教育運動。在鄉村教育和鄉村建設試驗中,盡管各派的教育理念和實踐方式不盡相同,但綜合不同鄉村教育流派的觀點和實踐,“培養鄉村教育人才、改進農業、改良鄉村生活”是三條途徑是共同的,因此,農民教育、農業教育和農事推廣工作,成為鄉村教育與建設運動中的重要內容。正如黃炎培所說:“我們要以新農業推行到普及到農村,而農村經濟農村自治也都是相連不可分的。于是我們的職業教育中農業教育就變成到農村去作一種整個農村改進運動了。”
鄉村教育運動的特點決定了高等農業院校和農業專家在這場運動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鄉村教育和建設運動中,高等農業院校、綜合大學農學院和一大批留學歸國的洋博士、農業科學家紛紛走向農村,加人到鄉村建設的洪流中,他們不但參與了各種教育團體建立的鄉村試驗區,成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而且許多農科高校、大學農學院利用農業學科和技術優勢,以農業教育、農業推廣為基礎,創建了各具特色的鄉村建設試驗區,開展綜合性的鄉村建設試驗,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了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建設的緊密結合。
以晏陽初為代表的定縣實驗區,由南京東南大學農科教授馮銳擔任其農業教育部主任,傅葆深教授擔任鄉村教育部主任,農業工程專家劉拓也參加了農業和鄉村教育工作。中華職業教育社與中華教育改進社、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東南大學農科和教育科等單位,在1926年共同開辟了江蘇昆山徐公橋實驗區,由職業教育家黃炎培負責,成立鄉村改進會,建立農藝實驗場,推廣金陵大學農科的改良品種,進行農業新品種的實驗、農業技術和農機具的推廣、組織合作社等。1931年,梁漱溟在鄒平縣創辦的鄉村建設研究學院也匯集了一些農業教育專家,并與山東大學在濟南合辦實驗場以改良農業生產。
農業大學或綜合性大學農學院在鄉村教育中的活動也各具特色。如北京大學農學院在京郊羅道莊建立“農村建設實驗區”,其組織辦法大綱中規定:農業推廣教育業務既包括教育事業,也包括社會事業。教育事業包括農村成人補習學校、婦女補習學校、兒童簡易學校,社會事業包括農業科學之推廣、農民知識之提高、農民自治之提倡、農民生活之改良、農民健康之促進。可見,鄉村建設實驗不僅僅局限于農業技術的推廣、生產生活的改善,也注意到了農村整體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全方位的農村建設試驗。
而金陵大學農學院在農村建設中成績斐然,贏得了國內外關注。自金大農科創辦以來,就采用美國農科大學的教學、科研、推廣三位一體的制度,十分重視社會服務。先后建立了江寧農業推廣示范縣和烏江試驗推廣區,其中烏江試驗推廣區是1930年與中央農業推廣委員會合作創辦,其宗旨是:(1)從農業生產、農村經濟、農村教育、農村衛生、農村組織及地方自治等方面,推進試驗區的鄉村建設。(2)作為金大農學院農業推廣工作試驗地,將大學研究成果推廣到該區農民。(3)作為金大農學院學生及其他機關研究鄉村問題的實習地。
試驗區成立以后,成績卓著,名聲在外,許多機關團體相繼前去參觀和考察,認為烏江“講求實際干的很好”,所進行的事業,使農民獲得了利益,無論是農業技術的推廣、經濟生產上的合作事業,還是提高農民文化水平與素質的各種教育、改良農民生活狀況的社會活動,都對農民的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思想觀念等產生積極的作用。而且,試驗區成為了金大農學院的實驗實習場所,幫助了農學院的科學研究和學生培養,形成了雙方良勝互動。
四、啟示
1.高等農業教育的目的需進一步明確。雖然我國高等農業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其教育目的仍需要進一步明確。盡管傳統的觀念認為,大學從事知識的普及與推廣,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荒唐事,是不必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使自己庸俗化和機械化”。但自從大學的社會服務職能在1904年發端于威斯康星大學后,不僅為當時美國其他州立大學所接受,而且逐漸影響到美國乃至世界各國大學成為大學的重要職能之一,從此為社會服務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不可逆轉的潮流。近代農業教育家過探先認為,農業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一般有知識的人,為現在的農業謀發展、為現在的農業謀福利罷了”。他用一句話概括了他的農業教育思想,“農業教育的宗旨,在輔助農民,改良農業,發展農村”。高等農業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為改良農業、改變農民、發展農業服務。只有高等農業教育通向農村,才能使農業人才、知識、技術通往農村,使其在農村建設中發揮作用,實現其教育的最終目的。
2.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建設的結合仍需加強。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建設緊密結合,才能促進教育與經濟的和諧發展,互動提高。高等教育為農村服務的前提是要適應農村的實際需要,符合農村的生產、生活實際,符合農民的文化知識水平。學院式的研究,往往容易脫離實際,研究成果束之高閣,不能為實際所用和被實踐檢驗。鄉村教育運動的實踐證明,專家走出書齋,深人農村,就會使高等教育和農村生活打成一片,從中不斷修改研究課題和研究計劃并獲得新的研究課題。這不僅可以使農村的發展直接得益于高等農業院校的科研成果,而且也使高等農業院校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質量不斷提高,達到“和諧發展,互利雙贏”之目的。
3.農民素質的提高仍是農村建設的關鍵。在鄉村教育運動中,盡管各教育家所關注的重點不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重視農民的教育。如中華職業教育社在上海潛河徑創辦的“農村服務專修科”,晏陽初在定縣創辦的“平民學校”、“平民職業學校”、“平民教育講習所”,陶行知的“鄉村工學團”,梁漱溟的“鄉村服務人員培訓部”等等,都是通過教育培訓來提高農民知識水平。而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人力資本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決定性要素,農民的素質更決定了農村的進步和可持續發展。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農村興,則中國興;農村富,則中國富。而農村的興與富,最終依靠的是大批有知識文化的新型農民。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農業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模式
論文摘要:本論文在進行調查研究和查閱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并結合鹽城農業職業技術教育的實際情況,在剖析鹽域市農業職業教育現狀基礎上,找出問題,提出鹽城農業職業教育發展對策,以推動鹽城市農業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改革開放20年來,農業職業教育呈現了開放搞活和生機勃勃的發展勢頭,成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隨著職業教育全面走向市場,中等農業職業教育在發展中遇到許多新困難、新問題、新挑戰。
一、鹽城市農業職業教育現狀
鹽城市農業職業學校目前主要有四家:城生物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射陽職業高級中學、建湖二職中、東臺二職中。
1、鹽城農業學校建于1952年,是一所知名度較高的省部級重點學校,長期開設果樹、農學專業、2004年3月,鹽城農校升格為鹽城生物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2、射陽職業高級中學是一所在全國有影響的農業類職業中學,江蘇省射陽職業高級中學創建于1983年,設有13個專業,50個教學班,師生員工3000多人。
3、江蘇省建湖第二職業高級中學是省級重一皇職業中學,學校化于建湖縣東郊鐘莊鎮,學校設有現代農業、園林等專業,為學生成才就業創造優越的條件。
4、蘇省東臺第二職業高級中學創建1968年,是一所省級(國標)重點職業高級中學:學校擁有多種經營、半自動化雞場等20多個文習場地和多種經營等專業實驗室。
二、鹽城市農業職業教育模式分析
1、鹽城農校培養人才模式
鹽城農校培養的是實用技術人才,它要求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掌握農業生產所需的實用技術.具備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
2、射陽職業高級中學培養人才模式
鹽城市射陽職業高級中學是鹽城市的四所農業職業高中之一。教學的組織模式和鹽城農校是一樣的教學大綱、教材的要求相對低一些。學制為二至三年,但是它的教學大綱、教材的要求相對低一些。
三、鹽城市農業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鹽城市農業學校辦學方向不明晰
隨著鹽城丁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許多農業職校把視角從農村轉向城市,紛紛停辦原來的涉農專業,改辦而向城市的機械、電子等專業,農林專業規模相當小,2008年鹽城中職招生中涉農專業僅占2.2%,且多為參加汀蘇對口單招升學班,加入應試行列。許多農業職校沒有為新農村建設服務思想相當嚴重。
2、鹽城市中等農業學校生源下滑
招生難的問題已成為制約中等農業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1997—2000年鹽城市農業巾專經歷了歷史性轉折和困境,前:年基本保持穩定的發展勢頭,但到2000年,農業中專招生人數嚴重下滑四所不同層次的農業類學校學生培養米看,都存在著在招生規模不斷擴的同時,農、啦類學生招生比例不斷下降的明顯反差。
3、生源基礎素質差
從鹽城農校近十年錄取學生的平均成績統計(見表)可以看出.并軌前錄取的學生平均成績較高,但并軌后錄取的學生平均成績呈逐年下降趨勢,到了2004年以后,入校學生的平均成績還不到300分。這是由于招生困難,中等農業學校為了維持辦學,文化基礎再差的學生只要愿意讀農校,還得招收進來培養。
4、辦學經費不足
農業學校的建設起點普遍較低,財政投入少,收費低,基礎設施差,實驗設備落后,現代化教學手段裝備不足,實習基地科技含量和產業化水平較低。
5、師資隊伍整體素質不高
由于嚴重缺乏專業教師,所以中等農業學校不得不從校外聘請專業人員從事專業課教學,有的外騁人員甚至只會操作不會講,有的只是為了一些課時費而上課,責任心不強。
6、農業學校辦學模式封閉
許多教師還是習慣于傳統教學方法一支粉筆、一本書,于是出現了“教室里養豬,黑板上種田”的現象比比皆是。這對于適用性很強的農學教育以及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來說,已經嚴重的不能適府當前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
7、畢業生就業難
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農業中專業生主要就業單位一鄉鎮農技推廣部門基本滿編,甚至趟編。農科類畢業生對口從業率不足20%。許多畢業生走上外出務工的路子。
四、鹽城農業職業教育發展對策
鹽城農業職業教育取得了較大成績同時存在不少的問題。經過分析現階段中等農業職業教育面臨的形勢,借鑒一些發達國家農業職業教育發展經驗,筆者提出發展鹽城農業職業教育的對策。
1、明確辦學指導思想
農業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非常廣闊的空間和前途、相對于其他職業學校,積極“投身科教興農主戰場,堅持為‘三農’服務”,必須貫穿在學校各項工作的始終。
2、實行農業專業優惠政策
當前鹽城要通過招生宣傳,增強全社會的職教意識加快鹽城農業職教免費的步伐,可以以職教券的形式實行減免費政策.實施農貧同學生助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政策輔以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學費減免、校內贊助等措施。
3、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讓學生到生產第一線直接感受“大農業”的生產經營方式,開展科學研究,把研究成果整合到教學內容上來,小斷更新知識。并積極推行學分制,實行彈性學習制度和靈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半工半讀、工學交替、分階段完成學業創造條件:
4、構建多元化辦學機制
突破中等農業職業教育長期單一部門辦學的管理格局,構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多元化的辦學機制。
5、提高師資隊伍建設
鹽城市應加大農業職教師資培養力度,從以下幾方面蕾手培養農業職業教師:一是要依托1-2所高職院校人力培養巾職師資;二二是要大力引進專業教師和聘請農業專家、技術人員為兼職教師,改善師資隊伍結構。
6、改進辦學模式
農業職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必須按照“產教結合”的教育思想,根據學習需要,自己從電腦網絡中查詢信息、最新資料等;圖書館全面向學生開放,學生可隨時查閱或復印材料,使用針對性、實用性很強的“活”教材。
7、加強畢業生就業工作
加強畢業生就業工作力度,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保證畢業生的就業。
結語
隨著前不久困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江蘇沿海開發正式升格為國家戰略。鹽城作為江蘇沿海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利用沿海獨特資源,積極發展海洋產業、鹽土特色農業和沿海農產品加工業,鹽城農業職業教育必須溶入沿海開發大戰略中去,為鹽城地方經濟振興作出應有貢獻。
作者:張延華 姚江林 徐燕 周磊
論文摘要:以華中農業大學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為調查對象,對大學生陛別滿意度、性別觀念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期望對高校性別教育的深入開展、促進男女大學生都獲得充分、自由、平等和全面發展有所幫助。調查發現,大學生對自身性別總體比較滿意,男女生的性別滿意度存在一定差異,性別觀念體現出傳統與現代的交織。基于高校性別教育的相對缺失以及大學生對于性別教育的強烈需求,建議高校特別是農業院校盡快開展性別教育。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性別;教育
20世紀70年代以來,性別教育在發達國家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教育觀念的進步與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開展,性別教育在高校開始有了自己的聲音和陣地。本文以華中農業大學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為調查對象,對大學生性別滿意度、性別觀念和性觀念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期望對高校特別是農業院校性別教育的深入開展有所啟示。
一、調查資料與方法
本次調查時間為2009年5月,調查對象為華中農業大學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共調查學生200人,收取有效問卷195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7.5%。其中男性30.3,女性69.79%;年級分組方面,大一42.1%,大二46.7%,大三10.8%,大四0.5%。全部問卷資料經檢查核實后進行編碼和數據錄入,采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分析類型主要為單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和雙變量的交互分類統計。
二、結果分析
1.性別滿意度
調查發現,總體來說,大學生對自己的性別比較滿意。其中認為非常滿意的占39.0%,比較滿意的占47.2%,說不清楚的占8.7%,比較不滿意的占4.1%,非常不滿意的占1.0%。男生和女生對于自我性別的滿意度存在一定差異,男生對于自己的性別的滿意度比女生高,男生對于自己的性別持“非常滿意”的占61.0%,持“比較滿意”的占35.6%,而女生對于自己的性別持“非常滿意”的僅占29.4%,持“比較滿意”的占52.2% (見表1)。進一步分析表明,在對自己的性別滿意度上男女生存在顯著差別。
2.性別觀念
(1)對性別歧視的看法。調查顯示,對于“你是否認為現實社會中有性別歧視現象”時,絕大多數認為有性別歧視,比例高達93.8%。在這一點上,男女生無顯著差異,一致認為性別歧視現象普遍存在。
(2)對性別平等的看法。對于男女平等,《墨西哥宣言》早就作了比較權威的界定:它是指男女的人格尊嚴和價值的平等及男女權利、機會和責任的平等|。我國憲法也明確規定,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和家庭生活各方面都享有和男子平等的權利,法律意義上的“男女平等”早已成為一種現實。時至今日,社會現實和公眾觀念層面上的“男女平等”究竟如何呢?受訪大學生中84.0%認為“有了進步但還沒有完全實現”,認為是“一個美好的愿景,不可能完全實現”的占11.9%。
(3)對部分傳統性別觀念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對于“男性學習能力天比女性強”和“男性受教育程度應該比女性高”的說法,被調查者大多數持否定態度。對于“男性應該有更廣的交際面”和“男性比女性在就業方面更有優勢”,持傳統肯定態度的占大多部分。
(4)婚姻家庭觀念。近年來,在大學女生中間“學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說法不脛而走,這既反映了部分女大學生擇偶標準的變化,同時也折射出女性應該固守婚姻家庭角色的傳統觀念。在全體被調查者中,對“對女性而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觀念“不同意”者占64.6%,“同意”者占22.7%,“說不清”者占12.9%。而對于女大學生而言,65.9%堅決否定“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但持“同意”態度的女大學生也占有一定比例(20.7%)。進一步分析表明,男女大學生在“學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觀念上的差別不顯著。這說明“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雖有一定的市場,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女性主體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女性勇于開拓事業,努力實現自我價值。
另外,相對于一般人群來說,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思想觀念更具現代性,因而大多數學生對于“對女性而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說法持否定態度。少數學生持同意態度,反映出部分女大學生在社會競爭面前的退縮和無奈,以及陳舊觀念和社會壓力帶給她們的認知變化。
在婚姻家庭觀念上,對于“男人以社會為主,女人以家庭為主”的觀念,“不同意”者占64.6%,而對“女性應避免在社會地位上超過丈夫”的觀念,大部分也持“不同意”態度(56.9%)。另外在家庭的家務分工上,對于“結婚后女性比男性應該承擔更多的家務”的觀點,傳統性別角色分工受到了挑戰,持否定意見的居多,“反對”和“強烈反對”之和占到61.6. %
(5)性別角色特征比較。國內外的許多研究證明,“人們普遍認為男性是有抱負的、有獨立精神的、富有競爭性的,女性是依賴性強的、溫柔的、軟弱的”。勇敢、堅強、理性通常被認為是真正的男子漢品格,而溫柔、賢惠、感性常被認為是具有女人味,這就是歷史傳承下來的性別刻板印象。本次調查發現,男性角色特征排名前六位的依次為粗獷、剛烈、冒險、包容、進取、堅強而女性角色特征前六位排名依次為:賢良、溫柔、弱小、細致、堅強、包容。可見,兩性角色特質中堅強、包容是共有特質,這與調查中屬于中性特質的主要集中在排名前四位的進取、堅強、包容、冒險有著一致之處。大學生選擇男性角色獨有的特質主要是粗獷的、剛烈的,而選擇女性角色獨有的特質則按重要性依次為賢良、溫柔、弱小、細致。
研究表明,大學生對男性角色觀認同更趨傳統,將男性描繪為粗獷的、剛烈的、冒險的、包容的、進取的、堅強的;而對女性角色觀認同既體現了傳統觀念影響(賢良、溫柔、弱小、細致),同也體現出一定的現代性(認為女性堅強、包容,而這是以前男性的獨有特征)。可見,大學生對于男女性別角色特征雖然還存在一定的刻板觀念影響,但這種差異并不明顯,并且已出現中和的趨勢,發展出相對中性的性別角色特征。
3.對開展性別教育必要性的認識
調查顯示,大學生對于高校開展性別教育的期望和要求比較迫切,認為“非常有必要”的占41.8%,認為“有必要”的占51.0%,兩項之和占到了92.8%。
三、對性別教育的思考
1.大學生對自身性別總體比較滿意。男女大學生存在一定差異
性別教育是使男女兩性都獲得充分、自由、平等和全面發展的教育,其實質不在于消除兩性發展上的差異,而是如何使兩性都獲得全面發展。性別教育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何為男人?何為女人?男女兩性對于自己的性別滿意嗎?滿意或不滿意的原因是什么?調查發現,大學生對自己的性別總體比較滿意,性別滿意度處于一般水平,同時發現,男大學生的性別滿意度比女大學生高。究其原因,可能與有些學者所指出的那樣,男大學生的職業角色與性別角色的關系具有較高的一致性,這有利于他們增強自信和確立較大的自我發展目標,而女大學生卻會因性別角色和職業差異的矛盾沖突產生困惑,由此會成為她們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2.性別觀念體現出傳統與現代的交織
(1)大學生主張兩性平等、自由和充分的發展,呼喚性別平等早日實現。大學生大都認為性別平等雖然有了進步但還沒有完全實現,現實社會中性別歧視現象仍然普遍存在,“男女平等”目前還只是一個美好愿景。調查發現,在人際交往和就業方面體現“男強女弱”的傳統性別觀念比較明顯,而在學習能力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絕大部分學生對于“男性學習能力天生比女性強”和“男性比女性應該擁有更高的受教育程度”的說法持否定意見。近年來,政府在促進女性教育與就業方面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社會為女性成長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平臺,女性受教育程度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社會生活中涌現出大量優秀女性人才,凡此種種使得大學生看到女性的學習天賦和職業能力并不亞于男性,應該也可以通過發揮自身聰明才智努力實現自身價值。在婚姻家庭觀念方面,無論是擇偶觀、兩性社會地位還是家務分工,都體現出對于傳統性別角色的挑戰。
(2)傳統性別角色特征呈現模糊化,雙性化課題值得關注。調查發現,大學生對男性角色觀認同更趨傳統,而對女性角色觀認同既保有傳統觀念,又具有現代傾向。男女性角色特征的某些概念特征已經模糊化,“中性”以及“雙性化”越來越受到關注。這其實就是近年來有學者指出的雙性化人格的表現形式。“雙性化人格又稱兩性化人格、心理雙性化或雙性同體在心理學層面上的表現”。在雙性化人格理論研究者看來,傳統意義上的男性人格特征和女性人格特征是可以在一個個體身上得到很好的融合,很多被舊有文化約定為男性或女性單獨擁有的人格特質,實質上是屬于兩性共有的性別特征。陜西師范大學李少梅1998年對319名男女大學生的調查研究證明,“在人格發展及適應水平上,雙性化者最優,男性化者、女性化者次之,最差者是未分化者”。可見,雙性化教育有利于減弱性別刻板印象的消極影響,有助于形成大眾化的性別意識,值得深入研究。
3.農業院校開展性別教育迫在眉睫
性別觀念和行為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機組成部分。大學階段正值青年大學生性別角色選擇和準備時期,他們面臨著諸多性別角色選擇和定位的困惑。在社會民主化和多元化的歷史進程中,大學生的性別意識、性別態度和性別角色定位,不僅關系到他們自身的發展,還將直接影響到成千上萬未來家庭的質量、未成年人的發展和社會和諧程度。性別教育就是要使男女兩性都獲得充分、自由、平等和全面發展的教育。高校開展性別教育,可以促進大學生對性別問題的理解,克服性別刻板印象和性別偏見,強化性別平等和社會和諧的意識,為大學生特別是女大學生提供一個客觀認識自我、理性認識社會的性別視角,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
在中國這樣一個擁有幾千年男權制度歷史的國家,文化和傳統對民眾影響至深,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同時,新中國女性解放運動自上而下推進的歷史也使得性別平等在法律層面和公眾觀念層面出現不對等,科學性別意識的引導、理性性別行為的塑造還需時日。多數農業院校學生來自農村,家長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受“重男輕女”等傳統思想影響較重,部分地導致農村學生性別刻板印象濃重。而學校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農業院校多囿于傳統,在校園精神上存在保守傾向,師生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相對欠缺,校園文化活動還缺乏對性別問題的關注。因此,相對而言,農業院校開展性別教育的形勢更嚴峻,任務更重。
調查發現,部分學生性別意識懵懂不清,性別觀念受傳統影響至深,對“男女平等”等某些性別問題的看法還停留在經驗感知階段,缺乏深入分析與理性應對的能力,這與高校性別教育的缺失不無關系。
同時,調查也表明在校大學生對于開展性別教育課程的需求非常迫切。長期以來,高校缺乏“因性施教”的理念,對學生實施的是“無性別教育”。由于缺少社會性別意識,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未能充分考慮到女大學生的性別視角和心理需求,更不可能專門為女大學生營造成才的氛圍和成才的條件,當女性潛能未被挖掘出來時,“無陛別教育”在整個高等教育的大氛圍中可能就忽略了女性成長的空間拓展和潛能開發時機,這就會給女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帶來滯后性影響,進而影響男女大學生發展的同步性。
我國政府在2001年由國務院通過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中規定“將性別平等意識納入教育內容”。高校貫徹“因性施教”的原則,就是要針對兩性心理發展所存在的客觀差異及其產生的原因,按照教育的目標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的標準,主動塑造和發展個體的性別心理特征,并完善和提高不同性別個體的整體心理水平。在具體路徑方面,正如學者閆廣芬所指出的那樣,要將先進性別文化納入到大學文化建設中去,成為學校全體成員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其中包括有形的制度建設、課程設置、教育教學活動等,也包括無形的大學的教育理念、校風、學風、教風等學校風貌的建設等。開設性別教育課程是目前最重要也是最便利的措施之一。目前,少數大學開設了部分性別系列選修課,但從全國來看,性別教育課程建設還是處于起步孕育階段。我們應在學習外國經驗的基礎上,把性別教育課程納入國家高等教育課程體系之中。可以加強教師性別意識的培養,鼓勵性別教育融人課堂;開設性別教育公選課程,舉辦各種性別教育知識講座,通過開展“女大學生風采展”等第二課堂特色活動營造校園性別氛圍,鼓勵和指導學生開展性別問題調查研究,多層面、全方位地普及和滲透性別教育,強化新時代科學性別意識的培養,促進大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素質提升。
摘要:
農業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其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更是我國人們生活的基礎模塊。而農業科技則是我國農業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依據。青少年一代肩負著促進國家強盛、民族興旺、社會進步的責任,是現代農業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后備軍,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加強青少年對農業科技的了解學習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下面就“新時期農業科技推廣與推進青少年農業科普教育工作”進行一下探討。
關鍵詞:
新時期;農業科技推廣;推進;青少年;農業科普教育
我國發展希望都寄托在未來的創新人才身上,而創新人才的科學培育離不開青少年的教育模塊。即青少年進行科學合理的教育可進一步推進我國科技實現可持續發展,也能夠確保青少年實現健康成長。農業科技推廣是科研發展創新的拓展延伸,也是培育農業人才的重要途徑。在進一步推動農業科技在新時期的發展中,借助農業科技提供相關的教育資源,面向農村青少年開展科普活動,發展農村青少年科技普示范基地建設工作,充分發揮廣大青年的主力軍作用。
1新時期農業科技推廣在推進青少年農業科普教育過程中的作用
農業科技是我國青少年進行科學教育工作的重要源頭之一。其包含大量的農業科技成果和農情信息,為我國青少年帶來充足的科普條件,把農業知識有機貫穿于各類學校教育中,利于提高青少年學科素養和學業質量。青少年通過學習了解我國農業科技的內涵知識、對農業生產進行觀察體驗,有利于其身心實現健康發展、增強青少年的智力發育,有效培育其科學創造精神、提升其對科學知識的研究興趣與探求欲望,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對我國青少年產生的積極影響。
2新時期農業科技推廣與推進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進展
開展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建設工作,是落實農業部和共青團中央“十二五”《共同實施農村青年創業就業行動框架協議》精神的重要內容,是為現代農業發展培養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的重要舉措,從2011年開始,全國青少年科普基地建設工作開始認定,在面向農村青少年開展科普活動中成效顯著,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我國青少年在實際進行科普工作過程中可以借助很多機構,如:科技展示園、農業嘉年華平臺活動、農場大觀園、農業科普基地等,其中休閑農業科普基地受到了廣大青少年的青睞,農業科普基地不但能夠向我國青少年普及農業的技術知識、動植物生長環境、生態養殖感官認識等,還能夠讓青少年參與科普實踐環節,增添了解、學習的趣味性與探索欲望。下面我們用深圳光明區的農場大觀園為例,簡單介紹一下有關內容,為開展科普活動提供參考和建議。【案例】休閑農業是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生產經營形態,既可以發揮特色農業的休閑旅游功能又滿足休閑需求,增進青少年對農村生態環境和農耕文化的體驗,達到農業科普的目的和作用。光明區的農場大觀園根據功能分區可開展的科普資源活動如:經濟動物養殖區,其建有生產區、親牛園、自動擠奶大廳、通過展覽、示范講解、品嘗等形式,開展奶牛生產、飼養、擠奶等科普內容,使青少年實地了解奶牛生產概念和技術、奶牛飼養營養搭配知識、奶制品生產鏈及自動化生產的優勢等;瓜果蔬菜及花卉區,通過展示栽培模式、生產管理技術、基質培養等讓青少年了解植物品種的多樣性、繁殖方式的多樣性及現代生物育種知識等;還有其他形式多樣的農業科普展示,都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我們的青少年了解到大自然的奧秘、學習更多的農業科學知識和農業技術。
3新時期農業科技推廣與推進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建議
3.1凸顯農業科技研究的特色進行多元化青少年科普活動
農業科普活動最重要的環節即其活動的具體內容,其內容的優劣能夠決定該活動是否能夠有效激發青少年的參與興趣。為了不讓農業科技科普活動變成形式化活動,我們要對活動的展示內容進行完善改進,根據農業科技的各種發展特點,進行各種豐富多樣的科普活動。(1)我們可以舉辦觀察類的農業科技科普活動,讓青少年對我國現有的農業科技試驗過程或者成果進行觀察,進一步提升青少年對農業科技的理解與研究興趣,加強其觀察能力。(2)我們可以舉辦體驗類的農業科技科普活動,讓青少年參與到農業的具體管理生產工作中,結合農時農事的不同管理階段,讓他們自己動手進行田間管理并了解現代農業設備的簡單操作,激發其動手操作興趣。(3)我們還可以舉辦探索類的農業科技科普活動,讓青少年對農業科技方面的某一內容進行探索,如:做實驗、查資料、做記錄等,從而進一步加強其思考能力。(4)我們還可以舉辦應用類的農業科技科普活動,讓青少年選擇蔬菜、花卉、畜牧小動物、魚類等的種植和領養。培養其參與農事活動的興趣,提高對農、牧、漁等不同領域的了解和基本管理技術特點,提高應用的實踐效果。總之,有趣的體驗和科普活動,傳遞的不僅是每一份“農產品”都來之不易的理念,也是影響青少年愛惜糧食,珍愛生命的教育主題,更讓他們發現、經歷農業科技背后的精彩,實現科學素質潛移默化的整體提升。
3.2發揮農業科技優勢資源將科普活動的合作機制進行完善
農業科技研究機構可以憑借自身的各種資源優勢,加強與我國各大高校的合作力度,建設相應的農業人才培養機制,組成具備專業農業知識、能進行科學傳播的隊伍,讓其發揮三種功能。(1)第一項需要發揮的功能,根據青少年科學教育的需求,規劃出與其能夠實現有效結合的科普活動形式。該農業科普活動需要具有專業代表性,同時還要契合我國青少年的健康發展需求。(2)第二項需要發揮的功能即其聯動效能,該機構可同時擔任組織宣傳活動的任務。(3)第三功能,即可以充分發揮該機構農業科技科普活動的優勢,能夠有效推廣、宣傳農業科技成果、傳播相關農業專業技術信息等。
3.3借助大眾傳媒加大農業科技推廣與青少年科普活動的宣傳推廣
農業科技推廣傳播力度能夠對其科普教育工作最終質量產生巨大的影響,若想要對我國青少年起到良好的科普教育效果,我們需要充分利用新興媒體與傳統傳播媒介,這樣才能夠將農業科技理念與成果向大眾進行展示傳播。其中我們可以利用的傳播途徑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重點媒介,即:期刊、電視、網絡、微信、報紙雜志等等。如此我們才能夠增強農業科技科普力度,進一步推動我國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工作。
4結語
本篇文章針對“新時期農業科技推廣與推進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有關內容,為大家詳細講解了目前農業科技推廣在推進青少年科普教育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該科普教育工作的詳細進展。同時并針對其有關特征提出了新時期農業科技推廣與推進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工作的建議,如:發揮農業科技優勢資源將科普活動的合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凸顯農業科技研究的特色,進行多元化青少年科普活動;借助大眾傳媒加大宣傳推廣有關農業科技科普活動等等。
作者:劉彥俠 單位:廊坊市農業科技站
關鍵詞:
農業院校;創業教育;人才培養;路徑選擇;培養模式
摘要:
農業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有其特殊意義,承載著培養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人才的重任。以創業教育為契機,加強大學生人才培養,可以提升學生品格、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筆者通過對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相關性的分析,提出“四個基準點,三種路徑”的人才培養模式,針對創業教育組織實施提出對策和建議。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的來襲和大數據時代、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作為人才儲備庫和資源庫的高等院校,其人才培養方向也悄然發生著轉變。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常務會議、夏季達沃斯論壇、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場合中多次提到創業及其重要意義:“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可見創業不僅能夠緩解新形勢下嚴峻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而且能夠創造工作崗位、轉化創新成果并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對指導大眾化教育階段高校的人才培養改革有著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和意義[1]。農業院校是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其生源數量和質量逐步下降、教學經費投入偏少、專業思想不牢固、重理論輕實踐等現象一直存在。
1創業教育理念與創新人才培養的相關性
創業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是指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素質、創業技能的教育活動,即培養學生如何適應社會,提高生存能力,以及進行自我創業的方法和途徑[2]。在一份關于農業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調查中,運用SPSS專業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得出總體狀況均值水平為3.56(單樣本檢驗值t=3),處于中間值偏上水平[3],說明大學生對創業教育的認可程度值得對其進行積極引導。
1.1創業教育理念為創新人才培養提供有效平臺
參加創業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實踐鍛煉提高的過程,在創業教育過程中可以了解創業的基本內涵、基本政策、企業運作、市場競爭、企業文化、資本經營、團隊意識等內容,對于提高大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鍛煉創新思維等都有著很好的作用。比如現在采取的比較多的形式———企業家進校園講創業活動,學生通過與創業成功人士面對面地交流,能夠直面企業家的風采,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樹立創業的信心。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或遇到的困難,也必然要去主動學習相關專業知識,通過閱讀思考、積累、剖析研究,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質,這就是創新能力培養和形成的過程。
1.2創業教育理念有利于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創業教育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提倡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走進基層企業,在實踐中學習與運用專業理論知識,有效調動大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某農業高校的一份針對學習自主性的問卷調查中,總體狀況均值水平為2.78(t=3),其中學習態度僅為2.38[4]。說明目前大學生在自我學習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通過實踐方式加強。在創業教育學習過程中,學生面對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剖析,以團隊或個人的形式找到解決新情況、新問題的對策與辦法,大學生不斷補充專業知識,不斷積累,不斷發現與解決隨時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通過自主學習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和體系,以此良性循環,積累實踐經驗,為成功踏入社會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1.3創業教育理念有助于發掘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創業教育的推行及其理念有利于發掘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它沒有按部就班的理論,更沒有可套用的模式,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實踐,極大地啟發了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大學生作為創業教育的對象,從創業計劃、創業要素、創業類型、創業過程、創業融資、創業管理、創業風險、創業者個人素質等諸多方面都需要審慎斟酌與思考,這個過程恰恰就是求同存異、啟發思維的過程,也是大學生個人品質形成的過程。教育者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給每個有創新意識的個體提供平臺,為其鋪平道路,也要充分激活大學生在創業教育中顯現的個人能力和創新思維。
1.4創業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
創業教育本身與社會實踐、基層一線結合緊密,需要隨時關注動態發展、變化趨勢、信息更迭等。通過創業教育將腦海中的創新點轉化成實踐成果,每個環節中都考驗著創業者的動手與動腦能力。將抽象的創新點和思維逐步轉化,并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進而提高了實踐能力。
1.5創業教育理念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團隊協作精神
團隊協作是所有創業教育必須倡導的理念之一,一個良好的創業團隊會帶來1+1>2的效果。在一個團隊里,所有的個體各自發揮所長,承擔著不同的分工與任務,各司其職、各展所長、通力協作。團隊協作能夠較好地提高大學生的集體意識、榮辱與共觀念、互相幫扶精神和頑強拼搏意志,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也較好地鍛煉了大學生的溝通、協調等組織能力。
2創業教育理念的“四個基點,三種路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總體設計應遵循“強化基礎、突出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加強實踐、拓寬專業、提高素質”的原則,重點突出創新[5]。基于創業教育理念的“四個基準點,三種路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即以理論體系教學、創新創業競賽項目、創業實踐訓練、后期追蹤反饋為四個基準點,實施學科優勢與專業背景、高校創業產業孵化園、校企合作與聯合培養三種路徑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對培養創新型人才具有獨特優勢。
2.1四個基準點
1)以創業教育理論體系教學作為創新人才培養的主要基礎。創業教育的重點在于對創業教育基本理論、知識點和技能點的理解和掌握。課堂中的講授是獲取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最主要形式,任課教師必須高度重視課堂教學對理論知識的傳播,特別應在培養目標、培養要求、課程設計、教學方法、考核方式、評價指標等人才培養方案中進行設計,充分發揮系統理論教學對創新人才培養的基礎性作用。注重基礎課的安排,注重實踐環節的落實,注重對學生的創業能力與素質的培養。同時,開展參與式、互動式體驗和研究,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枯燥的理論知識,在體驗中對理論進行思考,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建立跨學科、多學科交叉的嘗試,拓寬知識面,培養敢于批判的自由學術氛圍,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大膽假設,小心求證。2)以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項目作為創新人才培養的主要載體。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主要包括創新訓練項目、創業訓練項目和創業實踐項目等三類主要形式,旨在促進高校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創新創業能力,以增強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需要的高水平創新人才。創新創業競賽項目自實施以來,得到了在校大學生的積極響應:他們在導師指導下,以個人或團隊的形式完成創新研究項目、編制商業計劃書、開展可行性研究、模擬企業運作、撰寫創業報告、開展創新型實驗和實踐活動。通過一系列的實踐載體,充分激發大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鉆研與刻苦精神,培養大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3)以創業實踐訓練作為創新人才培養的主要手段。通過創業教育實踐訓練可以較好地鍛煉大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在實踐一線將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相結合,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知識二次創造的過程,它能有效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大學生通過創新創業實踐項目,在學校或企業導師的指導下,開展符合市場規律的創新型項目的基礎實踐設計和基礎性實踐實訓,對于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創業教育實踐環節的訓練過程,在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上加大實踐訓練的比重,讓大學生走出教室和校園,走進基地和一線,走進企業內部和核心,通過最為直接的感官進行學習的再提升,從而達到理論與實踐的融合。4)以創業教育后期追蹤反饋為創新人才培養的具體體現。從創新人才培養的角度來說,作為創業教育培養機構的高校在完成大學教育之外,其并未完成終身教育的歷史使命,而應該繼續進行后期追蹤、加強反饋、統計分析。通過后期追蹤形成人才培養報告,以此來指導在校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使其不斷地得到完善與提高。比如:2015年“兩會”期間,政協委員溫思美對國內17所高校近6000名大學生進行了創業教育的調查,其中“三低”(創業率低、創業層次低和創業成功率低)是擺在高校創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最大挑戰,其中“大學教育對創業幫助”觀測點在10分制的評分中還不到3.0分,為所有觀測點的最低分。這組數據充分說明了創新人才培養工作不能局限于大學教育階段,更要注重終生學習和后期持續培養工作,這種倒敘式的人才培養理念應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2.2三種路徑
1)學科優勢與專業背景促進創新型人才培養。以廣州某高等農業院校劉某某為例,該生為2003級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生,后攻讀動物科學領域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該生專業成績名列前茅,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過學術論文,也曾獲得省級、校級優秀碩士論文等榮譽。該生碩士畢業時,放棄了高薪的飼料廠職位、體面的大學教師和令人羨慕的公務員等工作機會,到珠海斗門農村,養殖南美白對蝦。創業路上充滿艱辛,靠著堅定信念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摸爬滾打,勤奮執著,矢志不渝,愈挫愈奮。通過兩年創業努力,已經在當地水產養殖領域初具規模,創造千萬財富,水產養殖事業也正以蓬勃的態勢高速發展,成為了該校畢業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典范。2)高校創業產業孵化園促進創新型人才培養。以廣州某高等農業院校為例,該校歷來重視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與扶持,通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紅滿堂”計劃等,鼓勵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大刀闊斧地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每年經費投入過300萬。截止2015年,共成立了大學生創業工作室103個,有55個創業團隊入駐創業孵化基地,有45個企業正式注冊落地。學校為有志于創業的大學生提供政策扶持和場地,孵化大學生創業實體,推進校園創業環境建設,提高創業者綜合能力與素質,同時開展創業教育與研究工作,為進一步深入推進孵化園建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3)校企合作與聯合培養促進創新型人才培養。以廣州某高等農業院校為例,為了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途徑,該高校自2011年起,與廣東某大型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創新型人才培養合作協議,共同組建某某創新班,針對該企業的農科專業特點,實行訂單式創新型人才培養。該模式主要采用“學校課程學習+企業課程學習+企業實習”的校企聯合培養方式,探索校企協同育人的新型辦學模式,旨在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應用技能。進入該班的學生,由公司從大二開始資助學費及住宿費,企業安排學生進行實習鍛煉,學生畢業后,公司優先錄用,為畢業生在集團發展提供空間和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在管理上,采取精細化培養,由學校和企業各派一人擔任班主任,每1~3名學生配備1名導師。在教學上,除開展通識教育和專業理論教育外,還涵蓋管理、營銷、經濟、法律等多方面的課程,力圖打造該農科領域的領軍人才。三種路徑均取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無論是劉某某扎實的專業技能和堅忍不拔的毅力,還是學校主導開展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與校企合作訂單式聯合培養,其最終的目的就是培養又博又專的優秀創新型人才,這三種路徑相結合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均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個體的創新意識和主觀能動性,拓展學生創新思維的迸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進一步完善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6]。
3組織實施的對策與建議
3.1保障機制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首要前提
機制建設是保障創新型人才培養持續開展的首要前提,農業院校可依托農科專業的資源優勢,開展適合學校特點的創業教育式人才培養,以其為突破口,將創業教育及其理念融入其中。加強教學條件和資源平臺的整合建設,充分利用實驗室、孵化基地、圖書館、高校聯盟等資源,開展創業項目宣講、論壇、沙龍等系列活動;充分利用受大學生歡迎的微博、微信、BBS、APP、O2O等新媒體平臺和線上線下形式,積極參與創新型人才教育;充分發揮農業院校校內外實踐基地、實習基地、校友等資源的作用;逐步提升對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的認知程度,在制度、管理、隊伍、硬件、環境、經費等多方面加以傾斜。
3.2激勵機制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主要措施
激勵機制是通過一定的方法與管理體系,將個體工作效能最大化的過程,它主要包括精神激勵、薪酬激勵、榮譽激勵、工作激勵等,能夠對系統本身的生存和發展進行調節,起到助長作用和致弱作用[7]。在農業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結合創業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地運用激勵機制能夠更好地做好人才培養工作。可以考慮恰當地運用機會均等、階梯晉升和破格提拔等措施,對人才進行規劃和培養,公平競爭、惟才是舉,特別是對非常之才、特殊之才等稀有杰出人才應該不拘一格,以激勵促成長,以激勵促成才。
3.3約束機制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
約束機制是為了規范組織成員行為,便于組織有序運轉,充分發揮其作用而經法定程序制定和頒布執行的具體規范性要求、標準的規章制度和手段的總稱[8]。無規矩不成方圓,對于農業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更應該如此。根據農業院校辦學特色、學科特點、師資力量、學生生源等多方面實情設立相應的約束機制。規范合理的約束機制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充分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三公”原則,讓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教學能力的教師能夠真正融入人才培養創新工作中來,也能夠讓具有創新思維的大學生得到更好地培養,真正使教與學融合統一,共同發展。
3.4轉化機制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價值體現
成果轉化機制是進一步推動創新型人才培養持續發展的一種長效機制,成果展示能夠起到模范引領作用,發揮擴散效應,持續保持創新型人才新鮮血液的引入。充分利用現有的實驗室、教研室、教研團隊等資源平臺,將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成果如論文、專利、創新項目、實踐教學成果、基地建設特點、學科競賽優勢、學術講座成果、素質教育成果等進行互動展示。以創新型人才培養為中心,加強對技術型專業技能的培養,嘗試開展校企聯合招生、校企聯合培養,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徑與方式。結合創業教育理念,遵循創新培養規律,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全面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開創農業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新局面。
作者:李偉 林佩云 陳雄鋒 單位:華南農業大學
摘要:
我國歷史悠久,擁有很多優秀的農業文化,這些凝聚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的智慧。茶葉作為我國農業職業教育中的一個部分,它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茶葉農業職業教學模式需要改革。本文基于互聯網+背景下,從茶葉農業職業教育模式的現狀入手,談論分析茶葉農業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據茶葉農業教育在互聯網+中所出現的問題,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法,最后總結文章。
關鍵詞:
互聯網+;茶葉;農業;職業教育;網絡教學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茶葉作為其中一種,若能利用好互聯網+,在當下茶葉農業的職業發展教育中可以解決很多棘手的問題。我們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以拓展的眼光去認識茶葉農業教學模式的問題。目前,互聯網+已經成為了推進茶葉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的大趨勢。在國務院頒布的關于互聯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鼓勵學校逐步探索網絡化教育新模式,適應互聯網+新趨勢。茶葉農業職業教育能夠為祖國培育茶葉專業技術人才,促進農村茶園建設。因此,只有利用好互聯網+,才能夠更好地開展茶葉農業職業教育。
1互聯網+背景下茶葉農業職業教育教學現狀
茶葉農業職業教育模式利用互聯網+符合當代的社會發展需求,有助于實現傳統茶葉到社會教學的轉型。社會越是發展,我國對于茶葉精神、農業信仰、學習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利用好互聯網+顯得尤為重要。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對于農業職業教育的學術文章已經越來越多,社會正逐步重視茶葉農業教育。從85年的幾篇論文逐年增長到上百,直接反映出我國對于茶葉農業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當然,任何一門學科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學科之間都需要相互連接和溝通。要想創新茶葉農業職業教育模式,我們只有把握住互聯網+的精髓,才可以更好地在茶葉農業職業教育中將其傳承和發揚。理論是實踐的指南針,探究我國茶葉農業職業教學模式的創新,有利于把握住互聯網+的核心,有效帶動茶葉農業職業技術的發展,從而帶動農村經濟的水平提升。總之,茶葉農業技術以一種創新形式在延續著傳統的精神,換句話說,茶葉農業技術是不會消亡的,它代表的是我國的傳統精神,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茶葉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會變得更好。
2茶葉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存在的問題
2.1茶葉農業職業教育重視力度不夠
我們對于相關茶葉農業的人們做了一個調查(如表2)。從數據中可以看出,農村真正懂得茶葉農業技術的人才并不多,大多都是通過面對面的形式進行教育,相較城市,利用互聯網+模式學習的茶葉技術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見,互聯網+茶葉農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如今,諸多職業學校的領導對于茶文化信息傳播的重視度不夠,我國農業職業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并缺乏茶葉播種實地操作。
2.2茶葉農業職業教育技術人才的缺失
缺乏專業茶葉技術知識是影響農業職業教學的一大因素。作為茶葉農業職業教育,要想具有核心競爭力,就必須要重視對于茶葉技術人才的培養問題。當下,諸多農業職業學校沒有重視人才的管理,將專業技術人才作為一種資本來投入。只是一味地讓職業教師給學生講道理,重復一樣的工作。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茶葉的專業知識已經革新,如今已經是互聯網+的時代,若農業職業學校依舊遵循傳統,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欠缺互聯網+茶葉技術的最新知識。這將會增加農業職業學校的流失,影響互聯網+下教育模式的全新定位。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要想掌握茶葉農業技術,就必須要尋求復合型人才,指導職業學校。面對互聯網+的挑戰,我國茶葉農業職業教育不能再止步不前,必須重視人才的培養,有效提升教師整體素質。
3互聯網+背景下茶葉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創新的措施
3.1加大支持力度,更新互聯網+觀念
在互聯網+背景下提升農業職業教學的教學效果,需要對原有的茶葉農業教學模式和內容進行創新。首先要提升茶葉技術上的課程設置,而不能紙上談兵。茶葉農業職業教育能夠豐富學生們的知識面,是我國農業教育價值的體現。茶葉涉及到的知識面很廣,同時應當強調實踐性。學生在理論學習的同時,應當積極地參與到實踐當中,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知識的價值,否則很有可能遇到實際的問題時也會束手無策。在這當中,政府和學校應當加大支持力度,首先要從增強茶葉農業職業教育的規范性入手,制定相關條例,采取一定的措施來保護茶葉農業職業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促進資金的投入,充分保證互聯網+茶葉農業職業教育有足夠的資金來源,才能讓茶葉農業職業教育不斷往前發展。學校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充分借助互聯網讓教學更加有趣和高效。譬如利用互聯網+課程的形式,擴散覆蓋面。利用互聯網+教學的形式,搭配多媒體設備,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重新設置教學時間,更多的時間讓給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此外,無論是政府還是學校,應當努力為學生創造實踐的平臺,讓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地走出校園,去茶葉農業基地進行實踐操作,這樣教學效果才能提升上去。
3.2促進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
互聯網+背景下茶葉農業教學和以往不一樣了,對教師的要求會更高。而對于教學效果來說,沒有好的師資就沒有一切,所以學校要切實提升茶葉農業職業教育教師的素質水平。對教師來說,要讓茶葉農業職業教學的課程更加規范化,茶葉農業職業教學的教師,應至少有茶學專業的教學實踐經驗,嚴格招聘流程。只有專業的教師,才能夠專業地指導學生,傳授專業的茶葉農業技術。在培訓教師時,要著力體驗式教學,將互聯網+技術貫徹在茶葉農業職業教學中,真正的發揮互聯網的價值。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有利于茶葉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將互聯網+引入農業職業教育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促進茶葉職業教育的信息化與網絡化。在互聯網+背景下,為職業學校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對挖掘傳統茶葉技術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作者:曾志娟 單位:宜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摘要:
農業繼續教育是對農業系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知識更新、補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種高層次的追加教育,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農業發展中起著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很多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培訓基地進入了一個誤區:觀念陳舊、固步自封,以完成任務為目的,輕視或忽視了教學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無效性,并未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作為培訓工作的實施主體,就必須在培訓教學上狠下功夫,不斷摸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作者通過對農業系統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調研和實際參與,認為用“有效教學理念”來指導農業繼續教育培訓工作事半功倍。
關鍵詞:
農業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有效教學;培訓效果
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教育,是對農業系統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知識更新、補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種高層次的追加教育,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今天,繼續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和參與,甚至英國、美國、法國等眾多國家開始利用政府的行政手段強有力地推動這一工程,用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各行業繼續教育工程的范圍、對象、要求和方式。上世紀60年代,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曾邀請各國專家成立了“繼續教育工程國際專家工作組”,對各國繼續教育工程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研討和論證,并介紹和推廣了先進經驗。此后,我國也相繼開始了專業技術人才的繼續教育工程。農業系統自1979年以來,各級農業部門在抓好農業領導干部培訓的同時,也積極開展了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由此可見,農業繼續教育在農業和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方面所起到的推動作用。但是在工作實踐中,很多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作為繼續教育實施主體的培訓機構進入了一個誤區:觀念陳舊、固步自封,以完成任務為目的,教學形式單一,雙師型教師匱乏,部分課堂氣氛死板,輕視教學效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無效性,并未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那么,作為培訓基地如何在操作層面保證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落到實處,保證參訓學員學有所獲,學有所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培訓工作的實施主體,就必須在培訓教學上狠下功夫,不斷摸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這里,通過我本人對農業系統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調研和實際參與,認為用“有效教學理念”來指導繼續教育培訓工作事半功倍。
1基本概念
1.1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投入,為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其具備三種特征: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1.2有效教學培訓與傳統繼續教育培訓
傳統的農業繼續教育培訓一般采用直接的教授式方式,以課堂授課為主,教師是課堂的主角,有著課堂上的絕對權威性,屬于知識傳遞型的教學方法。有效教學培訓一般采用構建問題情境、學員自我探索、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以學員學習為主,學生是課堂的主角,課堂相對傳統而發言較輕松活潑,屬于知識建構型的培訓方式。
2有效教學理念下繼續教育培訓的前期籌備
2.1農業繼續教育培訓的教學設計
農業繼續教育教學設計應根據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的實際需求確定教學培訓目標,細化到各個知識點,培訓目標應該具有明確性、適度性和實用性。包括創設情境模式、學員自主探索、協同學習、評價效果等。例如:《番茄無土栽培技術》課程講授中,分組創設栽培中各個環節的情境,利用道具讓學員自己參與模擬栽培全過程;《果樹的修剪技巧》課程講授中,在理論知識講授結束之后,開設田間實踐,讓學員通過理論教學內容自己做枝條修剪,相互檢查和評價,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最后做課堂效果評價,總結經驗,查找不足,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2.2農業繼續教育培訓的教學設計原則
在農業繼續教育的教學設計中,有以下3個原則需要遵循:一是注重人際關系與教學環境的融洽性。大家知道,在課堂教學中,若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人際關系,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創造欲望和創新才能。同時師生關系融洽,教師熱情、學生信任,可以導致健康愉快、活躍的課堂心理氣氛。相反,不和諧的、僵化緊張的師生關系則易釀成消極的、沉悶的課堂氣氛。二是教學的要素要適應學員需求。教學要素包括三個構成要素和三個影響要素。即:構成要素———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影響要素———教學目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設計者與指導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學內容主要是課程標準、教材和課程等。教學目的反應的是學生的需要,教學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教學環境是指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教學條件。我們做農業繼續教育培訓的教學設計時,要根據學員需求提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的,選擇適合學員需求的老師,設置符合實際的教學課程,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構建融洽和諧的教學環境,使學員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才能收到好的培訓效果。三是學員是學習的主體。學員是繼續教育培訓教學中的學習主體,他們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直接決定著繼續教育培訓的成效。作為繼續教育基地等培訓機構在設計各項教學活動時,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構建全方位、多渠道的學員參與平臺,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3有效教學下繼續教育培訓的學員分析
2.3.1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的學情分析
包括學習的起點狀態和潛在狀態兩個部分的分析。起點狀態分析包括3個方面。①知識上:學員的認知基礎。如:預防獸醫課程的難易程度要針對上課對象是否是專業院校畢業的學生。②技能上:學員已有的學習能力程度,專業技術人員一般都已經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③素質上: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意志品質。專業技術人員均為成人,一般地學習態度較為端正,教學工作重點要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意志品質。潛在狀態分析:教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狀況和可能性。學員在教學過程中,對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能參與到什么程度,達到什么狀態,適宜于采取哪種教學方法完成學習。如:學員對某一問題可能會怎么反應,教師應該怎樣應對。
2.3.2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的心理分析
一般地技術人員都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學習中帶有指向明確的動機,同時其對過往的經驗有很強的信心和依賴,有著很強的速成學習心理。
2.3.3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學習特性分析
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學習一般是在全年的工作過程中完成的,主要表現為插曲式、問題式、即用性、結果式等學習形式。
2.4教學素材使用
根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包括理論知識壓縮、實踐內容、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等。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媒介,一般地傾向于充分調動學員興趣和積極性,使得其視覺、觸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如在《蔬菜嫁接技術》中的多媒體課件中添加操作技術視頻,在實踐課程中設置嫁接手操課程,增強學員的參與性和主動性。
2.5教學模式選擇
教學模式主要分正規教學模式、非正規教學模式和高適應性教學模式3種。正規教學模式主要有課堂講授模式、開放課堂模式和模擬教學模式;非正規教學模式包括實訓式模式、研修式的培訓模式;高適應性的教學模式主要有專題講座模式,討論交流模式,互助學習模式,活動學習模式,競爭比賽模式,才藝展示模式等。一般農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應多采用高適應性的教學模式。從近年的培訓工作中,我們發現,采取“專題講座+討論交流+活動學習/互助學習”或者“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的效果顯著。
3有效教學理念指導下繼續教育培訓的后期實施
3.1教學實施
在教學過程的實施中,作為培訓方要構建一種和諧、輕松、互動性強的教學環境,教師在課堂上應該采取講解式、對話式、討論式、發現式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員自主學習,從而達到有效的教學目的。
3.2教學效果評價
教學效果評價中一般分為學員評價和教師評價。
4師資隊伍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農業繼續教育培訓的師資隊伍,不同于一般性學校的師資隊伍,在構成上較為復雜,有雙師型的專職教師,又有農業行業的技術專家;有大專院校的教授學者,也有田間地頭的“土專家”,他們的學習經歷和實踐經驗各不相同,師范類教師更是少之又少。為了能更好地讓教師隊伍掌握好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各個重要環節,更好的開展各項培訓工作,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應該啟動師資隊伍綜合素質能力提升的培訓工作,不斷加強專兼職教師隊伍的培養,為農業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提供有力地智力支撐。第一,提高學校現有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通過多種方式有計劃地選送系統內骨干教師到省內外高等院校接受再教育,加速知識更新,努力提高骨干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服務能力。第二,邀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涉農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培訓服務工作。通過開展技術指導、項目開發、試驗示范、技術培訓等活動,增強專業教師隊伍力量。第三,發揮鄉鎮涉農干部、農機農業大戶、農民科技能手等基層人員的實踐技術優勢,通過加強業務培訓,進一步提高兼職教師素質和能力。
綜上所述,如何才能達到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的有效教學,作為培訓機構,需從這幾個方面下功夫,開展學情分析,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構建和諧輕松的教學環境,選擇高適應性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實現學員自動學習,進行適時的教學效果評價,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綜合素質,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作者:李聞珠 單位:四川省達州市農廣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