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3 11:34: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新課程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新課程倡導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學習,其中的探究”是核心,因為學生只有在探究過程中才能獲得“自主”,只有在探究過程中才能實現真正的“合作”。綜觀學生的三種學習方式,即:接受式學習、體驗式學習、研究性學習,每一種學習方式中也都深藏著“探究”。可見,“探究”是一個值得教師去認真探究的課題。
一、探究前的問題設計
教師設計探究教學的主要途徑是:從社會實踐中萃取案例、汲取活動、索取問題,通過設置豐富多姿的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深思、琢磨狀態,從而搭建學生和課程標準之間的橋梁,讓學生自主地達成教學目標。
1.設計探究問題的條件
“探究”是教學的核心,但也不是說什么問題都可以探究,都值得探究的。一個能夠激發學生探究熱情的問題往往是探究成功的一半。地理探究性教學目的在于幫助和引導學生主動發現書本和生活中的地理問題,產生問題意識,激發探究熱情。
那么一個高質高量的探究問題應滿足怎樣的條件呢,筆者認為條件有三:1) 要有相關基礎知識。2) 要有相關的經驗支持。3)這些內容要能組織在一個教學情境下,即能組織一個包容這些內容的教學空間。
2.設計探究問題的方法
常態的方法成為習慣,長期的習慣成為意識,長期的意識成為能力,這種遞進的結果就是探究教學的最終目的。那么究竟怎樣設計探究問題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考慮:
(1)從身邊地理環境中尋找探究問題。地理教師可以從學生關心的生活和社會地理問題開篇,使他們覺得學習地理知識確實有用,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地理知識的內需力,引發他們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例如:結合同學們生活中的小問題:現在冬天為什么不太冷?夏天,人們為什么都穿淺色的衣服?新買來的自行車,只要一遇到下雨,表層的漆就會脫落,為什么?就以上同學看到的生活中體驗到的地理現象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接著針對上面的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寫論文等。這樣的探究活動讓大家感到學習地理知識是一種迫切的個體和社會的需要,因而群體性的學習氣氛空前高漲。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就更加強烈。
(2)從地理教學思路中選擇探究問題。例如,高中地理講到“城市化問題”這部分內容,筆者讓學生就地理因素而言“96年申奧為何不能成功,2000年申奧為何能夠成功?”進行辯論。誰知這一問題的引入打破了課堂往日的平靜,在學生思維的海洋中激起了萬丈波瀾,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探究欲望。同學們爭執得滿臉通紅,有的擺北京的優勢,有的舉北京存在的問題。發言的內容有的來自親身體驗,有的來自報刊、電視廣播,有的來自電腦網絡,經過這場辯論,同學們從歷史、文化、語言、資金、交通、環境等各方面對北京進行了分析,明確了北京的優勢和北京存在的問題。而北京存在的問題也就是“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交通擁擠,環境污染嚴重,綠地少。找出北京的問題之后,大家又一起討論采取什么措施解決這些問題,“看誰的設計好,看誰的主意新”。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靈活運用了許多地理方面的知識,提出十幾條教師沒有看到,甚至沒有聽到、想到的建議。
(3)從假設自然現象中設置探究問題。例如:筆者在講地球運動時,沒有按部就班地介紹自轉方向、周期、產生的現象等內容,而是問學生這樣一些問題:假如地球不是自西向東轉會出現什么情況?地球不公轉是否會有四季變化?黃赤交角變為0°,地球上又會出現什么情況?麥哲倫的東西航行證明了地球是球形,如果南北航行,又會有這樣的發現呢?這樣的逆向提問打破了常規,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很感興趣,探究能力也逐步得到增強。
(4)從文獻資料研讀中產生探究問題。據史料中說,昔日樓蘭(展示湖邊有胡楊林,水草豐美,牛羊成群的照片。)靠著水,人們的生活十分富足。另外還有“胡楊林,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之說;現在樓蘭的勝景已經不復再,故城遺址,到處是殘垣斷壁、飛沙走石,不堪回首。筆者引導學生從“樓蘭消失之謎”探究《西北荒漠化成因與防治》問題。學生看看美麗如畫的昔日,再回首慘不忍睹的今朝,自然產生探究“樓蘭怎么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是什么?針對這樣的現象應該采取怎樣的對策來防治?”
(5)從熱點、焦點事件中創設探究問題。“中東問題”一直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讓學生關注和收集有關中東時局變化資料、新聞報道和圖片,上課時提出問題,進行探討、交流,再用“恐怖事件”,“世界杯足球賽”,“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等熱點事件,把學生對這些事情的興趣,作為他們自主學習知識、探索問題的切入點,讓學生在地圖冊上找出上述國家,并了解其概況。這樣,化平淡為生動,化枯燥為有趣,在痛苦的高三復習中擊起一點漣漪,激活學生思維,提高學習效率,優化學習方法。
二.探究時的幾點啟示
1. 探究教學要調動積極的情感因素。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學習的本身除了認知因素之外,情感因素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課堂教學中教師每一絲親切的微笑,每一個鼓勵的眼神,每一句溫和的話語,每一個明確的手勢……都會觸及學生學習的情緒,都可以促使學生放開膽子,亮開嗓子,都會誘發學生情感的積極投入。這一切又能促使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融洽、民主和諧,使大家無拘無束,盡情發揮主動作用,激起學習熱情。
2.探究教學要激活學生已有的經驗。
對學生認知理論的研究表明,學生學習不是從空白出發,已有經驗會影響現在的學習,教學只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才會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學習才可能是主動的。這樣借助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讓學生提問,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還能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3. 探究教學要營造有利的探究環境。
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學習伙伴角色出現在學生的心目中,組織學生去討論、探究,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創造民主和諧教學氣氛,鼓勵學生發表不同見解,允許學生向教師提問質疑,教師只是在適時、適當的地方給予點撥,保護學生求知發問的勇氣和興趣,營造有助學生解決問題的寬松的課堂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心情舒暢,敢于并熱衷于發表見解,積極參與教學中提出的問題討論與爭論,進行廣泛的交流,從而使探究順利進行。
4. 探究教學要重視正確的學法指導。
古人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探究學習要真正使學生從地理概念里感知地理問題、從地理事象中發現地理問題,然后進一步去了解地理問題的特征,探究地理問題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探究活動鏈,不僅使學生學會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具有自我學習、自我探索科學奧秘的能力,這也是培養學生地理素質的關鍵所在。
三.探究后的幾點思考
1. 探究的問題設計要精巧。
要從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出發,根據教材的內容,并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問題設置。探究的問題可來自書本,也可來源于實際生活。探究過程中可涉及某一地理現象所有的要素,或只涉及部分要素。設置的問題要精巧,要便于學生操作探究活動,體驗探究過程,領悟探究的思想,養成科學的探究態度,學會正確的探究方法,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如果過大、過空、過難,只能使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從而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探究教學要留思考時間。
目前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由于一些老師偏解了新課程的理念,學生一提出問題或教師出示思考題后,就立即組織學生討論,有些思維敏捷的同學很快便要舉手回答,而絕大部分同學還未來得及深思,頭腦中就灌滿了別人的意見。久而久之,再遇難題時,他們便只會附和于人,只聽別人分析講解或干脆不加思索,養成懶惰習慣,以致思維能力下降,從而失去學習的信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留有讓學生獨立思考的余地,然后再組織他們討論。這樣,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而得到答案,或達到答案的“邊緣”,都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快樂感,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
3. 探究教學確有難度。
(1)時間的保證難。在省教育廳砍掉了高中晚自習以及周末、節假日補課的今天,完成書本知識內容的教學都有一定的難度,要開展耗時較多的探究性教學,難以得到學校、教師、家長以及學生的支持,很難有時間保證;
(2)精力保證難。探究性教學更適合于小班授課和開展小組討論,但目前中學班級人數過多,教學規模過大,一位老師很難精力同時指導五、六十名學生都認真專注地參與到同一個教學內容的全部探究過程,很難讓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每一名學生都得到發展,這也直接影響了探究性教學的效果;
(3)業務保證難。老實說,教師的自身素質與探究性教學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探究性教學要求教師不但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還要了解每個學生的文化基礎、學習能力,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合適的探究性課題,課前要做大量細致的準備工作,要能預見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要求每個教師都必須全方面地更新教育觀念,提升自身素質。而這些工作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同時實施探究性教學需要較高的教學設備要求,這對我國絕大多數農村中學來講也是個很大的難題等等。
4. 探究過程允許犯錯誤。
探究教學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期望過高,要讓學生主動參與,體驗與感受知識發現、獲得的過程。探究性學習的價值重在過程,因此評價學生探究結果時,應側重考察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實際表現,要考察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思維水平的變化、細節問題的處理、合作能力、交流表達能力的強弱等等。不能以問題解決的方案設計,或者探究結果的成功與否,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總之,探究教學作為一種更加科學、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學方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不斷地在實踐中去探索與完善。在實施過程中面對常出現的問題進行梳理和總結,找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摘要:首先從思想上重視實驗教學,樹立研究性學習的觀念。加強實驗室的軟件建設,使實驗室管理人性化、制度化、規范化;充分利用實驗室的資源構建多元實驗模塊;加強實驗教學研究,探索實驗教學新模式。以適應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關鍵詞:實驗管理 探究實驗 模擬實驗 雙微實驗 網絡管理 實驗室開放
當前,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正在深入展開,隨著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教育觀念、學習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中學實驗室原有那套“中藥鋪”式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新課程實施的需求,如何構建適應新課程要求的實驗教學管理新模式?本文結合自已學校的實際情況談一談粗淺的看法。以示拋磚引玉。
一、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思想是行動的靈魂。我們首先要轉變傳統思想,轉變生物實驗可有可無的觀念,樹立實驗是生物學教學的靈魂的觀念,樹立研究性學習的觀念,真正認識到生物實驗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明白新課改在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目的和意圖,重新定位生物學實驗的內涵和地位,了解新課改后生物實驗教學在各個方面的變化,把握新課改后生物實驗教學的要求。從思想上,觀念上重視實驗教學。
二、加強軟件建設,使實驗室管理人性化、制度化、規范化
(一)、營造實驗室文化氛圍培養學生生物科學素養
實驗室的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搞好生物實驗室的文化建設,是新課標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實驗室的走廊倆傍擺放各種生機盎然的常綠植物。實驗室內,寬大的窗臺上分別建立“動物角”和“植物角”養上小魚、小蝦、小泥鍬、小蝌蚪之類的動物,含羞草、蘆葦、吊蘭、文竹之類的植物。既美化環境又能減輕實驗室有害氣體的污染,還能為生物實驗提供實驗材料。墻上懸掛科學家畫像、實驗指導語、各項規章制度等。功能實驗室的門上貼上相應的標簽牌,例如:顯微鏡實驗室門上標簽顯微鏡圖案;網絡實驗室門上標簽網絡圖案。實驗室清潔整齊的環境,擺放有序的儀器藥品,使學生進入實驗室有一種科學家在實驗的神圣感覺,培養他們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學作風。
實驗室的后墻上創建一個實驗園地,由師生共同主辦,欄目有:優秀實驗報告、實驗心得、小論文、有文有答、調社報告、生物沿前知識等。實驗樓的大廳把它布置成一個大展廳,周圍一圈常綠植物,中間多功能展柜,分別展示生物標本、動物模型、人體器官模型、DNA雙螺旋結構;動、植物亞細微結構模型、顯微鏡發展史等。定期展出學生收集的圖片、資料、制作的標本、模型、教具以及小發明、小創造的成果。通過展示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大廳的走廊傍設立“我為實驗室進一言”的進言箱或建議箱,讓學生對實驗室的使用、管理、建設提出意見或建議,教師可從中采納一些有益的建議來完善實驗室的管理和建設。通過這項活動培養學生的參預意識。
(二)、完善實驗室各項規章制度。
古人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建立和完善實驗室各項規章制度這是管理好實驗室的基本保證。
(三)、實驗室管理規范化:①學生行為習慣規范化;②儀器、藥品存放有序化;③準備實驗程序化;④維護儀器經常化。
三、充分利用現有實驗室資源構建多元實驗模塊
(一)、建“自主-—探究”實驗模塊
為了適應新課改的需要,實驗室建設應當關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活動的支持,這就需要建立“自主—探究”的實驗模塊,實驗室的座位可布置“討論式”幾個學生一組,共同圍著一張多邊形桌子,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交流與合作,更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驗室內設置櫥柜,放置常用器材和藥品供學生自主選擇。例如:在探究“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時,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設計方案,任課教師和實驗員對學生設計的方案做合理性、安全性、可行性指導。實驗室盡可能提供學生所需的實驗儀器、設備、藥品、材料。在教材要求的基礎上增加培養皿、園形濾紙、微型實驗器、蠶豆葉、小白菜葉、冬青樹葉等。把28組分成6(8人一組)大組,2人一小組,每小組做一種材料,用自已設計的方法進行實驗,根據實驗結果,推斷自已提出的假設,得出結論。小組之間交流討論,評定各自的設計方案是否科學?實驗方法是否合理?實驗操作是否嚴謹?有哪些心得和體會等等。通過親歷探究過程,學生在建構知識意義的同時,真正享受到了探究的樂趣,提高了探究的技能。
管理好探究實驗的關健在于:①盡可能提供學生所需的實驗儀器、設備、藥品、材料②對學生做設計合理性、安全性、可行性的指導;③加強多元實驗技術的研究和指導。
(二)、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建網絡實驗模塊
我們在傳統生物實驗室的基礎上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加工處理傳波技術,將生物實驗室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處理后建起網絡實驗模塊。生物網絡實驗模塊是集網上實驗室管理、實驗室教務管理、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實驗室資料管理為一體的實驗管理系統。網絡實驗模塊具有以下優點:①改變傳統實驗室繁雜的管理方法,引進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使實驗室達到自動化運行、信息化管理和無紙化辦公的目的。對實驗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行成本起到重要 的作用。②網絡實驗室建成生物實驗課件和課件庫,安裝仿真生物實驗室,與現代遠程生物實驗網站、生物教學網鏈接,使實驗教學內容得到擴充,給實驗教學本身以更大的自由度。③在網絡實驗模塊上實驗指導材料,如實驗錄象、掛圖、文字材料等,使學生在做實驗之前就對實驗設備和內容有深刻的了解,實現網上實驗預約。使學生了解實驗室現有儀器設備,給學生以更大的學習空間,同時也為教師的實驗教學帶來方便。
四、加強實驗教學研究,探索實驗教學新模式
(一)、“雙微整合”開發學生多元智能
雙微整合是微機輔助教學和微型化學實驗(M。)兩種先進教學手段共同使用,相輔相成,有機整合的一種新型的實驗教學模式。微型實驗具有藥品用量少、儀器微型化、實驗時間短、現象明顯、環保等特點。微機輔助教學可以將教師之所想,教材之所需,充分體現出來,與教材和實踐完整地結合,它具有文字編輯功能,數據處理功能,圖文組合處理功能,以及二維三維動畫制作等多樣化功能的特點。這兩種方法有機整合用于生物學科的實驗教學,具有獨特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洋蔥根尖有絲分裂實驗的教學中,利用6孔井穴板,每人一組開展實驗。實驗所用的洋蔥根尖只有2—3mm長,放在培養皿中幾乎很難找到,而6孔井穴板每孔容積為5ml,只要用1ml 10%稀鹽酸解離即可。井穴板的其他幾孔可分別用于解離—漂洗—染色等過程,既方便實驗,又節約器材、藥品。接著用制好的多媒體課件,播放有絲分裂的動畫描述過程,并在每一分裂期的前、中、后、末期加以“定格”動畫顯示分裂期與分裂間期限的時間關系。顯示有絲分裂細胞變化的照片。學生結合實際事例,參照動畫描述,對有絲分裂這一重點概念自然而然地深深印在腦海中,牢固地建構起了什么是有絲分裂?有絲分裂每個階段的特點等知識重點。
再如:學生在學習生態系統知識后,可讓學生自已動手利用各種材料制作一個微型生態系統—生態球。用透明可樂瓶、玻璃瓶等裝上水和少量泥沙、水草等“生產者”和小魚、小蝦、小螺螄等“消費者”。分別放在不同的無機環境中作對照實驗。教師則用微機輔助制作多媒體課件,展示生物圈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的實物圖。動畫展示生態系統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微型實驗從實驗教學方面充實了課堂教學,提高了學生動手的“面”;而微機輔助教學有效地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雙微整合從根本上充實了現有的教學模式,推動了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開發了學生多元智能,拓展了素質教育的時空。
(二)、重視模擬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建模思維、批判性思維能力
模擬實驗是根據相似的理論,先設計與自然事物、自然現象及其發展變化過程相似的模型,然后通過對模型的實驗和研究,間接地去實驗和研究原型的性質和規律性,這種間接的實驗方法稱模擬實驗,又稱為模擬方法。
同直接實驗相比,模擬實驗具有如下特點:①模擬實驗直接作用于模型而非實際的研究對象(原型)。②模擬實驗根據的是相似性原理:模型和研究對象之間具有相似性,模型所處的實驗條件與研究對象所處的實際條件也是極為相似的。③要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將模擬實驗的結果類推到原型上去,以揭示研究對象的本質和規律。
生物學中的模擬實驗大致分為:計算機模擬實驗;模型模擬實驗。
計算機模擬實驗是一種虛擬實驗,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優勢,把一些在課堂上無法完成的演示實驗或現象,以及在現有條件下無法完成的一些經典實驗,通過電腦模擬來實現,解決問題。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過程、噬茵體侵染細菌實驗、米勒實驗、人體內穩態的維持等,通過多媒體展示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模型模擬實驗是指在實驗過程中,通過原理替代的思想或通過小品的形式,借助某種模型實體來模擬一些生物學中的復雜現象。例如:把紅、黃、綠三種顏色的橡皮泥捏成小蟲形狀作為“模型”,隨機地分撒到一片草地中,以代表生存在綠地中的不同顏色的昆蟲等“原型”,然后讓學生們作為鳥的“模型”,在規定的時間內到草地中找回這些小蟲,最后統計那一種顏色的小蟲找回的多,從而說明保護色在自然選擇中的作用這一生物學原理。
模擬實驗是實驗教學的一種補充。重視模擬實驗,有利于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形成生物學概念、原理和觀點;有助于學生對生物學理論作出科學的解釋。模擬實驗活動是幫助學生體驗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方法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徑。通過模擬實驗培養學生建模思維和批判性思維;通過模型的制作,培養學生建模能力和創新能力。因些實驗室應積極配合任課教師,充分利用現有儀器、設備、模型并利用身邊的細小物品進行自制教具,開足開好模擬實驗。
(三)、開放實驗室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要求我們培養的學生不但要有扎實的科學理論基礎,而且要具備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和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因此實驗室要向全體學生開放,盡可能為學生提共實驗探究的條件和環境。
實驗室在保質保量完成教材要求的全部實驗任務的前提下,有計劃有組織地開放實驗室。實驗室建立實驗導學園地:
實驗基本操作區:高中生物實驗中,顯微鏡的使用,臨時裝片的制作,常用藥品的配制等內容都是要求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技能,而有些學生僅靠實驗課的時間達到實驗目的是不可能的。為此,基本操作這項內容對全體學生全年開放,隨到隨做,實驗室隨時提供顯微鏡、現成裝片、藥品以及實驗所需儀器。
必修實驗補做區:課本上的必修實驗,有的學生由于種種原因需要補做或提高。可在下一周補做,學生可以完全按照上課時方法步驟做實驗,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改變方法對必修實驗重設計,給學生自主學習提供空間。
自主實驗設計區、小制作區:學生有了自已的設計思路,提出申請,由任課教師和實驗教師審核它的可行性,然后進實驗室完成自已設計的實驗。這樣把理論與實踐真正地結合起來,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也使理論知識掌握得更牢固。
研究性學習和實習區:學生自己或在教師的指導下,以課外活動的形式進行課外活動的區域。這一區域不受時空的限制,可以是校園、社區、動、植物園、愽物館等場所。
整個活動過程主要是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實驗員只是學生實驗過程的啟發者、指導者和知識總結的升華者。開放實驗室可提高現有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并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靈活、科學的自由空間。學生到實驗室開展活動的過程,就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過程,也是科學素質的培養過程。
綜上所述,探索生物實驗教學管理模式是搞好實驗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加強生物實驗教學的管理,發揮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益,是全面提高 教育教學質量,培養21世紀高素質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證
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變革,中小學課程改革也日趨發展和進步。課程改革更加注重基礎性、社會性、人文性和發展性,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越來越面向于全體學生,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的挖掘。使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快樂的學習,獲得輕松、愉快、成功的情感體驗,將所學的知識和實踐生活相聯系、相結合,以便更好地去發現新問題、形成新思想,逐漸養成求異創新的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與熱情。但是,新課程改革中也存在許多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一、課程設計所存在的問題
普通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將化學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大類型,其中必修有兩個模塊,選修有六個模塊。但是在必修的課程內容方面和選修的管理方面卻存在很大的問題。
1、必修課程內容的基礎性不明顯
在課程內容的實施現狀上,大部分的教師將選修部分中的內容加入到了必修的部分,他們認為“必修課程中的化學知識太少、太簡單了”,這樣,實施必修加選修不但沒有減輕學生的負擔,反而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把選修的內容都加入到了必修的內容中,導致教師教學時間不夠、學生負擔重、“公民的化學”未體現而是又回到了“精英化學人才”的教育模式上。
由上述課程內容的實施現狀,我們思考:在必修課程中的化學1、2中的課程內容是不是學生化學科學素養的最基本的知識,在必修課程中只是一些非常簡單的化學知識,而將大量的深入性的知識放在了選修的部分,那么在學生選擇選修課程中的一至兩門課程,勢必造成大量化學知識的流失。比如:學生學習化學必修課程后,選擇了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科目所要求最低學分為6學分,必修4學分,選修至少選一門2學分),那么對于其他模塊的知識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基礎、化學與技術等模塊由于必修當中涉及的非常少,造成對這一部分知識的缺失。
2、選修課程的選擇性未充分體現
從化學新課程改革實施現狀來看,選修課程的選擇性并未體現出來,表現為學校指定學生選什么學生就學什么,有的省份是在考試大綱上明確指明只考選修中的哪幾個部分,學生并沒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而是跟著高考指揮棒走,高考考什么學生就學什么。
3、課程標準對內容的表述太抽象
大多數一線教師認為新課改的課程標準對內容的表述太抽象,對提及的內容在深度、廣度、難度的要求上不夠明確,也很不具體,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深淺上把握比較困難。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講多了、講難了趕不上進度,講少了、講淺了又怕達不到課標要求。[1]
二、教材所存在的問題
1、必修內容與選修內容銜接不太好
當學生學習完必修教材之后,再學習選修教材時發現所有的知識必修教材都學過,但是所有的知識在選修教材中都要重新再學一遍,這不但加重了學生學習的負擔,更重要的學生再學習選修課程的時候就會認為這一部分知識已經學習過了,就不會產生太大的興趣。
一、以課程標準為準線,解析單元目標,立足學情,厘定課時目標,調整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依據課程目標設計,課程目標應貫穿和體現于教學目標之中,因此,教學目標的內容范圍與課程目標應該一致。教學目標體系包括課程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模塊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又稱課堂教學目標)等四個不同的層次。具體可分為三個領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與技能”即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其中“知識”是指概念、原理、規律等;“技能”主要指地理圖表技能、地理觀察與調查技能和地理統計與計算技能。“過程與方法”即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學習,形成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特別是強調在教學中把重點放在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上,暴露知識的思維過程,讓學生通過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去發現真理,掌握規律;一改以往片面注重結果、關心結論的做法,對學生探索、體驗的學習過程,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過程給予高度的重視與肯定,因此,過程與方法是組織教學內容的主導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目標的設計,應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需要通過學生的無意識而發生,依附于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之中。應改變過去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直接“教”給學生的狀況。教學目標的制訂應與學生實際相結合。學生群體是動態變化的,每一屆學生情況各不相同,不同班級的學生有不同特點,同一班級內學生也有一定差異。因此,制訂課堂教學目標應立足學情,按學生的知識結構、理解能力、經驗或經歷存在差異以及個性需要的不同,剖析單元目標、分解教學難點、調整教學內容,為不同學生制訂出不同的個性目標。
案例1:“地球的運動”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①利用地球儀認識經緯線并知道如何度量;閱讀課本知道地球自轉、公轉的基礎知識。②分析“黃赤交角”和“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圖”,掌握節氣的判斷方法以及太陽直射點移動的規律。③借助多媒體動畫演示,歸納并掌握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
過程與方法:①運用各種圖表提供的有效信息,分析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②聯系生活實際,會分析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在樓間距、太陽能熱水器安裝等方面的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舉例說出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無城商品房設計的合理性,培養學生探究精神。
二、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細化單元目標,結合班情,優化課時目標,完善教學內容
課程標準與教學目標并不是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而是一種相互補充和創建的關系。國家課程標準是國家制訂的某一學段統一的基本要求,培養對象也是全國統一的全體學生,而各校學生的知識儲備、思維特征、遷移能力以及學習態度和方式等差別很大。因此,課程標準只能是制訂目標的基本要求,是制訂課時目標的依據。課堂教學目標針對的是某一具體班級的學生,教師應根據本班學生的認知特征,研究單元目標,根據課時教學內容的需要,適當拓展或補充必備的初中地理知識,形成適合本班級學生的具體目標。高中課程標準建立在對初中學生已有“三維目標”的假設之上,但是,由于初中地理知識薄弱或缺失,加上高中同時段某些相關學科新知學習滯后,例如,第1章第3節“地球公轉軌道”涉及到數學中解析幾何“橢圓”、第2章第1節“太陽輻射”涉及到物理學中“電磁波的波長”、“大氣的水平運動”涉及到“力的分解與合成”等,這些內容在高中數學、物理等學科中學習的進度遠遠落后于地理。因此,教學目標制訂要基于課程標準,再細化和分解相應的單元目標并建立一系列教學補充目標。如串講相關學科新知、補充相關初中地理知識,進行資料閱讀或課后自主學習,注重學以致用、少而精,不增加學生負擔。可見,教學目標的制訂不僅應依據課程標準,還要基于班情和教學實際進行適度“優化”和“創新”, 完善教學內容。
案例2:“常見天氣系統”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①運用簡易天氣圖,分析各種天氣系統的形成過程及其氣流特點,并綜合出各種天氣系統控制下的天氣狀況。②運用世界海平面的氣壓分布圖,識別高壓脊、低壓槽、高壓中心、低壓中心、冷鋒、暖鋒等天氣系統。
過程與方法:①讓學生能閱讀和簡單分析天氣圖,解釋天氣變化現象;②用案例說明氣象災害發生的原因和危害;③結合我國常見的天氣系統說明其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探究天氣形成和變化的興趣,培養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
上述教學目標設計成功地體現了整體性、可測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則;它是一種三維劃分的目標設計。相應的內容標準有兩條單元目標:“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和“以某種自然災害為例,簡述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教師在制訂該教學目標時,不是直接使用課程標準內容,而是對單元目標做深入研究和思考,將補充相應學科知識分解并安排在前兩節,解決本節教學難點過分集中問題,增強教學連貫性,避免教學“分神”而影響教學進度。同時,增加“我國常見的天氣系統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目標,激發學生探究天氣的形成和實際應用的興趣,通過學生的無意識而發生,巧妙地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教”給學生,這個目標的設計可操作性強,貼近學生生活,學生能夠體會到。因此,將“育人”融入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討論和探究過程中,能產生內心體驗,有效幫助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三、以課程標準為主線,配合模塊目標,以人為本,升華課時目標,完備復習內容
復習課的課時目標與平時新授課不同,內容往往涵蓋一個或多個單元知識,信息量很大。學生對已學知識雖已有所遺忘,若教師還是按照以往的教學內容逐節復習,學生會感到乏味,無法達成目標。因此,復習課的目標制訂應以課程標準為主線,融合模塊目標,以學生發展為本,研究和理解課程標準行為目標的表述要求,依照這些不同認知層次的要求,把散落在各個模塊中原本獨立的知識點、能力點重新組合起來,對學生掌握在深度和廣度上作出明確規定,以增強教學的確定性,并幫助學生構 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提升復習教學的有效性,并形成一定的學科思想。
案例3:“常見天氣系統” 復習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①運用各種圖表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分析各種天氣系統的形成及其控制下的天氣特點。②運用世界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分析鋒面氣旋天氣系統的天氣特點。③結合我國雨帶移動規律,分析“梅雨”、“副高”天氣特點及其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①學生能閱讀和簡單分析天氣圖,解釋天氣變化現象。②用案例說明臺風、寒潮、干旱、洪澇等氣象災害發生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探究天氣系統的形成和分析自然災害的危害與防御措施,培養學生科學意識,加強災害意識,提高對減災、防災的認識。
案例3也是一種三維目標分開的表述方式。“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設計與案例2有很大不同:融合了必修、選修兩個模塊的課標內容以及部分初中課標內容。設計目標時將課程目標、模塊目標和課時目標三者整合,形成“立體”教學目標,將學生所學的散落在必修1、選修5以及初中地理教學中原本獨立的知識點、能力點串起來,完備復習教學內容。如“天氣系統”、“梅雨、副高、我國雨帶、臺風、寒潮、干旱、洪澇”等,力求體現三維目標之間的相互依托、相互交融及整體性。 “過程與方法”目標設計給予充分重視,它既是對“知識與技能”維度的鞏固與提升,又促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如學生能閱讀和簡單分析天氣圖、氣象災害案例分析等。學生通過討論提出相應的防御措施,提高對減災、防災的認識,由此自然過渡到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可見,“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在讓學生對地理信息提取、分析、運用的同時,也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提出解決問題的應對措施”的能力和“表達、交流、反思、探究”等方面的能力。目標設計還考慮了教學目標的動態生成,具有一定彈性空間,像臺風、寒潮等案例分析,教師不是機械完成預定教學目標,而是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關注學生即時表現,并加以適當引導,可幫助學生增長知識,提高能力,又保護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的自主精神。
[內容摘要]:高中歷史新課程的實施,體現了新的教育理念,旨在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在實施高中歷史新課程時要正確認識它的特點,努力實現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變革。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反思,正視問題并努力尋求對策,關注學生歷史學習方式的改變,更多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關鍵詞]:高中歷史、新課程特點、教學反思
新課程教育理念認為,教育的本質是促進人的發展。歷史新課程又有自己的特殊性,不僅是對教材內容的整合,而且對歷史老師也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即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統一,課程功能“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高中歷史新課程的第一線教師,我現就教學上的點滴心得寫出,與同行們共同探討.
一、高中歷史新課程的特點
新的高中歷史課程突破了以往歷史課程內容的編排體系,依據“貫通古今、中外關聯”的原則,以專題形式構建了歷史教學的新體系。它不苛求歷史學科體系的完整性,不求面面俱到。這無疑有助于學生探究式學習方式的養成,有助于教師改變以往不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精神的某些教學方式,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途徑,也有助于學生能夠系統地掌握某一專題的歷史知識。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設置,古今貫通、中外相連的專題學習,能較好地訓練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歷史發展全局與局部的關系,辨證地認識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系。歸納起來有如下特點:
第一、課程目標的創新:新課程改變過去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并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即三維目標。
第二、課程結構的變化:改變過去學科本位,強調課程的綜合性、均衡性和選擇性。
第三、課程標準的創新:用課程標準取代過去的教學計劃和目標。
第四、注重學生體驗和知識更新:改變過去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強調注重課本知識的情況,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和現實社會和科技發展的關系,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精選學生未來發展必備的知識。
第五、課程的實施:改變學生被動接受和簡單適應,強調學生反思性、創造性實踐以構建智能和人生意義的活動。
第六、學習方法的變革:改變過去強調接受學習、機械訓練的現狀,關注體驗性教學,強調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和積極探索,提倡交流和合作的學習,推進信息技術的運用。
第七、課程評價的改變:評價由重結果變為重過程,側重學生發展,注重教師的成長。
第八、課程管理的創新:改變過去管理過于集中的情況,強調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管理。
總之,新課程注重以“人”為本,突出人文素養,具有強烈的親切感,為促進人的生命整體和諧發展這一終極目的服務,努力實現學生養成學會生存、生活和發展的經驗,培養學生根據歷史的經驗思考和認識現實問題,營造和諧氛圍,以激發探究的興趣。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較強的知識整合能力,樹立宏觀的歷史觀念,即所謂的“大歷史觀”。
二、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反思
隨著新課改的展開和新課程的實施,原先的教育教學理念、方法、范圍和過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的課堂教學的要求和實施也必然隨之發生改變。通過本人半個學期以來的教學實踐和實地調查,現就高一歷史新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實施策略談一下我的認識。
第一、問題。
1、初高中歷史教育現狀和知識的銜接問題。
新課程的編寫采用了專題的形式。而這應建立在學生掌握通史的基礎之上。但初中歷史由于中考不考或只考政、史、生合卷,課時安排少,又缺乏專業教師,往往是其他學科的專業教師代課或兼課,完全沒有正規的教學、學習和訓練環節。這就決定了眾多學生既對初中歷史知識的掌握情況不理想,無法成為學習高中歷史課程的必要的知識基礎;又缺乏必要的學習能力和方法的培養。而在激烈的高考競爭和沉重的升學壓力下,學校又非常自然地將語、數、英三門高考必考科視為“寵兒”,客觀上理科專業在數量和“質量”上的優越性,主觀上重理輕文觀念的沉淀,必然導致重理輕文的教學管理機制,數、理、化便也成為“嫡系”學科,而包括歷史在內的其他學科便當然淪為“庶族”,在這樣的氛圍中,有學文科意向的學生和屬于歷史學科的課時,以及學生予以歷史學科的重視、時間和精力便都屬于“少數派”。因此學生初中基礎薄弱已成為高中新課程推行的一大障礙,而高中課時緊任務重,新課程不得不負重前行,這可能是新課程實施者所始料未及的。
2、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問題。
新課標在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有三:
(1)新課標要求教學的知識應注重實用性。歷史教學主要是為了傳授歷史知識,但更重要的是為現實服務(學生個人修養的培養和對歷史的借鑒);
(2)教學過程中以學為主,真正做到“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教學活動中采用探究式教學,引導好學生自主學習。還要注意將課程內容的實用性與不可回避的高考應試教學的關系處理好;
(3)講究把教學延伸到課外。課本的知識容量有限,很多現實有用的知識課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沒有涉及,教師必須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提供自學所需用資料的介紹。如此這樣,在具體的教學操作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去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呢?確實是個難題。
3、知識的整體性、系統性問題。
因為新課程采用專題的形式 編寫教材,所以專題內知識的完整性和本專題知識與其他專題的聯系問題,都很難把握。而知識的系統性不強,要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知識并培養能力就不得不進行必要的補充,課時就顯得嚴重不足。
4、課時的安排和教學的深度、難度問題。
目前高一歷史課程開設情況是每周兩節課,高一上學期修完歷史必修模塊一。如要完整修完該模塊每章節知識,至少要18個教學周。在升學壓力下,在語、數、英等各科大量作業的重壓下,在對歷史學習不重視的情況下,學生極少利用課堂以外的時間來學習歷史。在這種情況下,教學的深度和難度確實很難把握。
可以看一則案例:“辛亥革命”
課程導入:利用天安門廣場節日所放的孫中山畫像,提問為什么給予孫中山如此高的地位?
課程過程:將整課分為三部分:了解(基礎)、理解(加深)、見解(新)
第一部分----了解:辛亥革命的基本知識和相關知識。以學生課前準備,課堂閱讀提問為方式。讓學生系統的知曉辛亥革命的五個方面的基本知識:
①條件(經濟、階級、思想、組織、軍事)
②爆發(武昌起義----各地響應)
③成果(建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④結果(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
⑤性質和意義
第二部分----理解:學生分小組,課前查閱資料作好準備,上課時在教師的引導下介紹三個問題:
①辛亥革命為什么首先發生在武昌?
②《臨時約法》體現西方資產階級的哪些政治觀?
③袁世凱為什么能篡奪革命果實?
第三部分----見解:方式與第二部分相同,解決三個問題:
①如何評價三民主義?
②辛亥革命是成功還是失敗?
③如果你生活在當時,你會提出怎樣的救國方案?
這節課完全體現了新課程的要求,重點、難點的講解清楚、到位。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引發,學習能動性被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思維方式和合作學習的態度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但要在一堂課上解決這些問題,時間是否倉促?
5、高考方案問題: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現在常說高考從高一抓起。課程的難度、講解的深度以及上課的具體過程受高考方式的影響極大,但目前高考方案及其細節不明,如何把握?新課程一方面主張實行學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學生在高考中以成績論成敗,這無異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壓力的存在,探究、創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績中明確反映的內容是不會被重視的,實施新課程的理想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第二、實施策略。
(1)、要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以及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促進者,教會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但是,目前歷史教育仍存在著大量的“滿堂灌”或“變相滿堂灌”現象,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仍占領課堂。教師只是為讓學生聽懂而“教”,學生更是在拼命為聽懂教師的教而“學”,教師在教學中屬于主動的主體,而學生則為被動的客體,故此,我們要及時地適應新課改發展的需要,就必須拋棄傳統的教學模式,明確教師在教學中的職責,教師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學”,不能僅滿足學生“學會”,要引導學生“會學”,變“教”為“導”,從知識的講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學生活動的導演者,讓學生從被動聽講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參與的學習主體。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歷史有可學性。如我采用的“誘思探究教學法”就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引發學生探求創新的欲望,精心鋪設臺階,把學生引入“設境--探究--分析--發現--解決”的主動學習中去,從而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發揮,創造性思維得到培養。當然還有發現法、演示法、分組法等教學方法。教師如能正確地運用這些教學方法,確實能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引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提升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但是如果運用不得法,就會適得其反。如有的教師為了營造一種活躍的課堂氣氛,把自主學習變成了學生的自由學習;把合作學習變成了學生的合伙學習;任憑學生在課堂上熱烈地討論,自己則在旁邊當看客,還冠以分組式教學、合作學習、民主教學之名。實際上,活躍課堂氣氛并不是單純地放松對秩序的控制,更重要的是放松對學生心理活動的束縛和羈絆,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良好的發展空間。教師應注重啟發、誘導和點撥,在設問回答和互動交流中,善于發現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并及時進行激發和正確的引導,以飽滿的激情和學生一起融入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不能用既定的模式和一成不變的標準去衡量學生的觀點和見解,更不能對其進行扼殺和禁錮,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個性追求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和發揮。
(2)、要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理念。
新課程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只顧自己唱獨角戲,因為:一是學生一直處于聽者、被動的地位,沒有思考、參與的機會。二是學生一課聽到底,即使有興趣,也未免有疲勞之感,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學生聽課情緒和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聽課狀況,察言觀色,因勢利導。在備課時,要心中有數。準備的問題要具有針對性,并讓學生積極參與。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檢查了自己的教學效果,同時得到了學生對知識的反饋,也有利于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實踐,我認為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合理的巧用、妙用,能使課堂教學藝術更加多彩,有畫龍點睛、回味無窮之作用,讓學生淡化緊張疲勞,在愉快、歡笑中接受歷史的熏陶。同時要利用多元評價的激勵效應促使學生學習觀念和習慣的轉變。重結果輕過程,只看考試分數,忽視學生對學習過程中的豐富感受和體驗,將不利于激勵和引導學生健康發展。過程評價可以體現在課堂討論、劇情表演、主題辯論、學生問答、提綱展示、課堂演講、社團活動、社會調查和社會考察等各種各樣的活動中,評價的及時性將給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添注了積極動力,非常有益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效能。
(3)、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面對新課程,歷史教師要以“博”、“精”作為自己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歷史教學改革和當今新形勢的基本要求和目標。一要擁有廣博的知識。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有扎實的學科專業知識,否則是不可能教好該學科課程的。為了激發學生對本學科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對本學科的更深刻、更廣泛的認識,教師還應對本學科的發展史及其發展的前沿知識有一定的了解。除了扎實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有較為廣博的文化知識,尤其是地理學和文學。二要掌握一定的現代教育技術。歷史學是一門綜合性極強,涉及內容極廣,跨度極大!的學科。而新課程的標準里面的模塊幾乎都是以專題的形式出現,黑板+粉筆的傳統教學模式很難把這些知識傳遞給學生。借用多媒體則可以做到這一點。多媒體可以將文本、圖像、動畫、視頻等多種信息組織起來,可以激發興趣,活躍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閱讀、分析、運用的能力;也便于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已提出問題。因此,要改變以往手抄式備課為電子備課。在教學手段的選擇上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而應該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在大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同時繼續挖掘和發揮傳統教學方法的積極作用,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的交互滲透和互相補充。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新課程的實施,對高中歷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新教學觀念,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不 斷反思,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投身新課程改革,我最真切的感受是“在路上”,在艱難中求索,在兩難中抉擇。只有看清問題,才能堅定前進的方向,才知道該怎么做。投身新課程改革,沒有現成的路可走,如何在兩難中抉擇,一切都要自己去探索,不能走錯,不能不走,更不能回頭。我們只能在充滿矛盾的現實中尋找出路,用智慧去化解難題,用機智去逾越障礙,用改革去實現目標!
我從事新課程教學已經有三年了。從初一的思品到現在初三的思品與社會課教學,或多或少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淺的想法,以拋磚引玉。
新課程教學改革以來,的確有了很大的好處。比如學生喜歡上思想品德課了,覺得課本里講的就是身邊的同學和發生在身邊的事,貼近生活現實。新的教材可讀性強,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在教學中老師體會到政治課長期以來未有過的學生積極、熱烈的場面。這些好處大家都很清楚。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新的思想品德課在教學中我也同樣感覺到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教學資料的缺乏
新課程的教學與過去老教材的最大區別是不能照本宣科了,特別是在課堂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后,學生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必定會提出大量的問題。但作為一個農村學校和老師來說,就深感到教學資料的缺乏。有時為了準備一堂課或者某些資料往往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而且有不少資料是很難找到的。特別是我們工作量都非常大,要準備每個課時的課件資料就成了我們的難題。所以我們強烈需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雖然網上有一些,但常常要支付費用。教育部門能不能給我們提供更多免費的服務,提供更多配套的備課資料呢?
二、新的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學生成績的問題
新課程非常強調新的教學方法,現在新的教學方法也確實蔚然成風。但是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尷尬的場面,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搞得轟轟烈烈、繪聲繪色,而一些老教師卻不以為然,他們大多還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課程老教法”。可是學生考出來的成績也不比我們差,甚至比我們還要好。這就使我們常常處于兩難的境地,繼續改革卻面臨非常的壓力,不改革卻又于心不甘了。可又如何使我們的學生能樂學、善學、巧學,且又能考出好成績呢?教學評價機制是否也要更快地跟上改革的步伐呢?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三、教材中的理想化教育與現實的關系問題
這是一個老問題。我覺得新的教材雖然很成功,提出的理念也很有時代感,但是有許多東西畢竟和現實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最簡單的如尊敬師長、自我負責等知識,學生大多是說到而做不到,好象這已經成了習慣。如果都這樣,那我們的教育不是很失敗嗎?在這方面我在思考也作了一些嘗試,一是用算清賬的辦法,學生平時往往看不帶一些責任的長遠利害關系和間接利害關系,我就給學生算清賬,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二是多講方法少說空話,如上網的危害中重要的一點是上當受騙。我就講清楚如何避免的方法,又如何面對壞人怎樣斗爭的問題,我就講一些保護自己進行巧妙斗爭的方法。我想這樣效果會好一些,但是其余的我就感到無能為力了。在這里我想聽聽大家是否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四、新課程中歷史與社會這門功課與思想品德中的部分內容有重復教學的現象
如一國兩制,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及可持續發展問題和科教興國等基本國策的內容。這些該如何處理才能使兩門功課的教學資源優化配置,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特別是有個別中學是兩門功課分別由兩位不同的教師任教,這個問題就更加嚴重了。而且在以后的總復習中變成是一遍一遍的在炒,這樣教學效果會不會適得其反呢?
五、中考試題與教材案例的城市化,農村學生被邊緣化問題
像我們浙西南山區、尤其是慶元,有一些城市里的學生司空見慣的情況,對于我們山區學生來說就覺得很不可思議。比如05年中考有一道讀圖題,是重復利用水資源的問題。我參加了中考閱卷。我們有不少學生就答出如此重復利用水:洗菜了-拖地-沖馬桶,太不講衛生、太不科學了,不利于生活環境的美化。你能說他不對嗎?因為就我們這里而言,水資源確實十分豐富,節約用水、重復利用水對于農村學生還比較遙遠。又比如關于“社區”這個教學,不少學生是一臉的茫然。因為我們的農村學生沒聽說過“社區”,只知道自己住在某個鄉(鎮)某個村。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在教材內容的設定上應該綜合考慮到農村與城市的區別。還有一些類似的問題我就不一一舉例了。
以上是我從事新課程教學實踐的一些困惑和一些粗淺的看法,在座的各位同事是否有同感?如果有共鳴的老師,我們可以一起探討,謝謝大家。
與時俱進 管理創新
——探索新課程教學管理的點滴體會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潮撲面,新的課程理念沖擊著教師已有的教育觀念。三級課程管理形式給予學校更多的課程管理權限。如何在新課程理念下實施教學管理?石家河中學探索出了教師管理抓校本(校本培訓、校本課程、校本教研),教學管理抓理念、抓章程、抓評價的教學管理運行新模式。一、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管理
1、抓好校本培訓,讓教師走上名師成長之路。人是世間最寶貴的資源。新課程改革的成敗與人有密切的關系。能否有效的建設一只充滿活力、勇于探索、業務素質高、教學基本功過硬、具備終身學習意識的教師隊伍,是新課程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應成為課改隊伍的生力軍。為此,學校制定了校本培養計劃,把課改的教師培訓工作納入了重要的常規工作中,要求校本培訓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并在培訓內容上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主要抓了以下幾方面工作:(1)開展每月一次的新課程理論講座,教師論文交流。通過校本培訓活動,切實轉變教育觀念,確立新的教師角色模式。變知識傳授者為學生學習上的伙伴。(2)繼續積極開展“學洋思”活動;利用好縣教研室設立的課改咨詢電話,幫助教師及時解決課改中的問題。(3)推出專題研究,舉辦“新課程教研日”、“教學開放周”,以備課組為單位總結、交流、反思本周教學情況,思考、研討下周教學內容,用濃厚的學習研究氛圍感染、熏陶教師。(4)進行青年教師的幫扶活動。學校制定了青年教師培養方案,開展一幫一、一對一的拜師活動,幫助青年教師茁壯成長,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能力。實施“名師、骨干教師工程”和“名師帶動工程”,努力為骨干教師的成長創設適宜的環境。
本學期我校青年教師培訓工作將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開展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會、專題講座、優質課觀摩、課件制作培訓等形式,進一步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業務素質,力爭使青年教師牢固地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完成由知識傳授型向知識創造型的轉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更好地推動新課程的改革實驗。
2、開發校本教材,讓教師嘗試專家探索之趣。20__年秋,我校進行校本課程開發實驗,主要目的是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把研究性學習引入課堂,還沒有從課程的高度來認識。進行了《追尋石家河鄉的人文古跡》、《我為石中寫校歌》等9個研究性課題的嘗試。這些課題,適于學生開展,適于學生走上社會。學生寫下了許多精美的調研文章。和音樂老師合作的《石中之歌》,“青青的楠竹園露珠閃瑩光,美麗的校園書聲瑯瑯”,每天在校園傳唱。當學生唱著自己的歌曲,怎不倍增自豪之情呢?通過試行,學生的思維活躍,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開始在學生身上扎根。這給我校實施校本課程與研究性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增添了開發好教材的信心。20__年秋,學校正式實施校本課程。對去年的校本教材加以完善,確立了《家鄉特產》、《石家河鄉地名探究》、《山區植物分類》三個專題,制定了方案與實施要求,力爭在課程綱要上進一步規范。現在,已基本明確了校本課程的一些基本理念:在教學思想上,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方法上,確立以學生自主學習的研究性學習方式;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是校本課程的決策者、設計者、管理者,也是學生學習上的鼓勵者、支持者、同行者。校本課程的開發,使學校的辦學方式有了鄉土特色;教師的教學思想,打上平等民主的烙印;學習的學習方式,開始了質的飛躍;新課程的教育理念,開始深入教師的心田。轉變教師的教學思想,推行新課程實驗,已是水到渠成之勢。
3、推行校本教研,讓教師體驗教學相長之樂。加強備課組的課題研究,力爭把備課組建設成為備課的智囊團,出經驗的主渠道。備課組的課題研究以“問題即課題”、“貼近教學實際、貼近學生實際的小課題”為原則,大力加強新課程實施的教學小課題研究。備課組的課題研究不是要在教學之外另外抽出時間做專門的宏大理論研究,而是從新課程的問題出發,從教師的需求出發,留心新課程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并設法解決,解決的過程就是研究的過程。
二、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管理
1、用新課程的理念修訂教學常規。重建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教學管理制度是推進課改實驗的當務之急。學校結合課改實驗的要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修訂:(1)、修訂教學常規。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管理。(2)積極探索對師生的評價,改革考試制度,使評價有利于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2、按新課程的理念指導課堂教學。從實施的一段時間來看,課堂教學整體上看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但實施新課程后,很多教師反映只是少部分學生活躍,還有很多學生沒有真正參與到教學中;教師在使用新教材、嘗試新的教學方式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課程資源支撐。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的活動,是課程實施的關鍵環節。新課程理念下,課堂不僅僅在教室,教材不僅僅是課本。課堂上教師的角色作用在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于有效組織起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在形成,用支持、寬容的課堂氛圍接納學生的多元思想,分享學生的成功與喜悅,與學生共同合作,一起尋找知識的真諦。只要突破“授一受”學習的模式,讓學習方式多起來,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躍起來,就能使學生主動學習的方式進入課堂。按這一理解,一切受學生歡迎的方式都可以嘗試,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實踐學習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核心。在教學管理上,我們將課堂學習方式是否轉變,作為考察教師教學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依據。
3、探索三級課程的管理模式。對校本課程的管理,本著發展性、人文性原 則制定出科學的方案制定出了《校本課程的實施要求》,對校本課程的教師培訓、課題的申報與審議、《教材綱要》的撰寫、課程的教學環節、工作量的計算、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均作了詳細的規定。特別是對校本課程的評價,做了細致的探索。著眼于學生的發展,承認差異,進行多種形式的評價。可撰寫論文,可進行展評。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了解成長中的需求。
三、探索新課程的評價機制
主要是探索教與學的評價體系。對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評價,在課程改革中起著導向作用,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關鍵環節。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按照縣教研室《課堂教學評價》,充實符合新課程標準與教材的內容,用新課程理念評價教師的教學。在評價教師的備課、上課等教學工作時,把新課程理念的體現放在重要位置;探索由教師、學校行政、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強調教師對教育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對學生予考試評價和過程評價并重,把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在評價內容上,既重視知識與技能的評價,也關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自信心、興趣等方面。具體工作為:
(1)課堂教學評價。在縣教研室《課堂教學評價》的基礎上,修訂補充符合新課程觀和新教材觀的要求和內容,不斷豐富和完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導引課堂教學過程優化。
(2)教學質量評價。改革考試評價內容和形式,努力形成發展性評價體系。堅持并完善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等級評價,增加技能操作評價含量;重視學習過程和情意態度的質性評價,試點“成長記錄袋”評定,探索取代量化評定的評價方式。
(3)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謹慎有序地進行備課改革,鼓勵“一案多改”、“教后反思”。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不斷提高教師的評價制度。總之,就是要做到:A、發展性的評價教師。按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對教師(職員)全方位、多層面的考核與評價。使評價制度和條例更能體現科學性、激勵性、競爭性、可操作性和發展性。B、動態性的評價學生。促進學生的發展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學過程就是發展學生心智,培養創新精神,訓練創新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過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促進學生發展。評價是教學過程的組成部分,應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改變只關注學生成績的評價方式,對學生做動態性的全面評價。
當然,我們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難,相信這些也是帶有共性的問題:1、課程資源嚴重缺乏。這是目前課程實施遇到的一個最大的障礙。2、教師培訓缺乏實踐性。雖然多種形式的教師培訓對于課程實驗的啟動和前期實驗工作的順利開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課程實驗的推進,教師們感到更需要具體的、實用性強的培訓。除了講授式、報告或講座式之外,教師更渴望一種探究式的學習、案例分析式的培訓。3、評價制度與方法滯后。社會與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如何評價學校,如何評價教師,如評價學生,都從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課程改革措施落實的程度。相信這些問題,都會在以后的實驗工作中克服。
論文摘要 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不再是封閉的知識集中訓練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它要求課堂教學要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觀,筆者根據自身的實踐,總結出幾點看法。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搖籃,占據了學生大部分的學習時間。數學新課程改革的制定強調從以獲取知識為數學教育首要目標轉變為首先關注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同時使學生獲得作為一個公民適應現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可以說,促進學生的終生可持續發展是學校數學教育的基本出發點。所以,課堂教學中運用什么樣的策略指導并開展課堂教學,對教學價值的體現,學生成長的方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激發學生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采取哪些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呢?首先,巧設導入語激趣。上課伊始,教師應根據該節課的教學內容、教材重難點,設計一段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的導人語引入新課,以激活學生學習動力,點燃學生思維火花。其次,設計擂臺賽出情趣。小學生表現欲強,愛爭強好勝,喜歡受人夸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如能抓住小學生這一年齡特點,有意識地設計競賽題和競賽形式.,學生會興致盎然,熱情高漲,學習空前活躍。如把基礎數學知識或口答題設計成搶答競賽形式,把中等難度題設計成限時必答競賽形式,把難度較大的題設計成小數奧賽形式,讓學生以賽激趣,以賽促學,以賽提效。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年齡特征,選用科學靈活的教學手段,不斷創新激趣方法,會使數學課趣味盎然,高潮迭起;會使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學得有趣,學得愉快,學得輕松,學得主動,學得深刻。
2、靈活運用教材
教材是落實教學大綱、實現教學計劃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善于運用教材是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第一、領會編者意圖,提高駕馭能力。是否領會編者的意圖是衡量教師對教材內容理解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教師在教學之前應從小學數學教材的整體入手,通讀教材和與之配套的教學參考書,全面了解小學數學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個小學數學教材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第二、結合教學實際,適當調整內容。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既要做到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同時也要注意改革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對教材內容有所選擇、補充或調整,進行教學再加工,從而真正達到優化教學之目的。 3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不僅關系到數學的教學質量,而且關系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人才素質。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把學生培養成為不僅具有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更具創新、探索意識的新世紀人才,就成為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問題。第一、樹立創新意識,著眼創新培養。課堂教學作為教師施教、學生求學的主陣地,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渠道。而在以往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忽略了知識、技能以外的各種品質的培養,特別是學生的創新、探索意識、創造精神,造成學生“高分低能”、只是學習的機器,不能實際運用的不良后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光要注意落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應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學生素質能力,著眼于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結果是不是唯一的、能否找出新的方法和手段,能否有更簡便、快捷、方便的途徑。第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創新能現代教育論的思想主張“以學生發展為主”在數學教學中要真正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的教就應轉移到學生的學上面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中。只有學生主動地學習了,才能使教學落到實處,創新思維才能得以發展。第三、鼓勵質疑,培養創新思維,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課課堂教學必須著眼于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培養學生能發現問題、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和發表創造性見解的能力。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激發他們主動創新的能力。
4 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關注小組合作的有效性
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要通過一定的方法適時地引導學會合作使學生意識到:一個小組就是一個獨立的群體,每個小組成員都是這個小組的一分子,小組的健康成長需要每個成員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支持、合作、促進。小組的點滴進步是小組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大家共享的榮譽。這樣,學生的團隊精神就會逐漸得到培養和加強。教會學生合作的方法:教師必須明確這樣一個道理合作能力不是與生俱來,自然生成的,它與其他技能一樣離不開后天有意識、有計劃的訓練與實踐。
5 充分利用多媒體
多媒體創造了圖文并茂、聲色俱佳、動靜皆宜、生動活潑的學習情景,為教學提供了先進的手段和方法,使教學更加充滿活力。在這種環境下,學生能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并迅速轉化為求知欲望。運用多媒體教學,能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的認知障礙,加速學習的進度,提高學習效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比傳統的教學手段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在學生的知識建構過程中能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止為動態,變復雜為簡單,變枯燥為有趣。一旦知識為學生理解和掌握,形象化、具體化、感性化的信息又逐步被深化為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的濃縮信息,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有力的認知工具,有效地突破 教學重點難點,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益。
總之,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結合小學數學學科特點,采取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形式,努力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的數學素質在和諧、民主、快樂、平等的課堂氛圍中得到全面、有效的發展。
隨著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如何進一步學好新課程理念,樹立起“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發展意識,搞好課堂教學設計,是抓好課程實施、實現課改目標的重要環節之一。
那么,作為課程的具體實施者——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學好新課程理念,搞好課堂教學設計呢?我認為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樹立課程的目標意識,由“純工具性的單一目標”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多維目標”轉變,把握好教學目標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首先必須樹立起課程的目標意識,明確《標準》到底對語文課程提出了哪些目標要求,并以此為依據來把握某一具體教學活動的目標要求。
1.把握教學目標要明確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標準》的設計思路是:①課程目標九年一貫整體設計。在“總目標”之下,分學段提出“階段目標”,體現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階段性。②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各個年段相互聯系,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③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小學1~2年級為“寫話”,3~6年級為“習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標準》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可見,《標準》已由傳統的“純工具性的單一目標”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多維目標”轉變,這是把握課堂教學目標的根本著眼點。
2.把握教學目標要整合對應項目的目標要求。在具體的課堂教學設計中,必須把上述多維目標中對應項目的目標要求整合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去,做到:①從總目標與階段目標相結合的角度把握教學目標,既立足于階段目標的現實性,又著眼于整體目標的長遠性;②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融合的角度把握教學目標,既立足于單一目標的達成度,又著眼于綜合素養的提升和發展;③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相互滲透的角度把握教學目標,既立足于單項訓練的效果,又著眼于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④從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與生活緊密聯系的角度把握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目標,既立足于語文學科特點,又著眼于學科間、課內外、校內外的互補與銜接。
二、樹立課程的主體意識,由“以教定學”向“以學定教”轉變,處理好教學關系
《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因此,教學設計時要樹立“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課程主體意識,把準“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定位,根據“以學定教”的原則,考慮并設計如何通過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方式,放手讓學生充分、自主地參與學習,演好學習的“主角”。
1.從“學”的角度,定學生“學”的任務。即要求教學設計時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來確定學生“學”的任務。一是定“學”的內容(包括知識、方法、能力、情感等),變“知識性學習”為“綜合性學習”;二是定“學”的形式(包括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選擇性學習、積累性學習、體驗性學習、觀察性學習、策劃性學習等形式),變“被動接受識記式”為“自主合作探究式”;三是定“學”的機會(包括預習、讀書、思考、討論、質疑、想像、查詢、交流、演練、展示、評價等機會),變“教師主演”為“學生主演”,從而使語文教學更貼近學生,在內容上更適合不同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發展水平和需求;在形式上更適合不同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和興趣愛好,便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在時機上更充分地給予學生學習、實踐和發展的空間。
2.從“學”的角度,定教師“教”的任務。即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讓“教”服務“學”,讓“師”協助“生”。一是定“教”的任務。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并設計如何完成“指明目標、引導深入、鼓勵進步、點撥偏差”四大任務的內容、時機和方式。二是定“教”的方式。考慮并設計如何變“講授分析問答式”為“啟發式、討論式”,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形成。三是定“教”的角色。考慮并設計如何當好“主持人”角色,控制教學過程,控制學習方向,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如何當好“向導”角色,在哪些字詞句段篇的難點上、讀寫訓練的重點上、讀寫方法的指導上用力,應為學生提供哪些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如何當好“咨詢者”角色,及時釋疑解惑;如何當好“發動機”角色,應提供哪些成功的機會,如何通過評價及情境的創設來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信心,鼓足學習干勁;如何當好“榜樣”角色,范之以“字”、范之以“聲”、范之以“文”、范之以“情”,做好學生學習語文的榜樣。
三、樹立課程的實踐意識,由“重現成結論的傳授”向“重學習過程的體驗”轉變,設計好教學流程
《標準》強調“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此,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要“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所以,教師必須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和規律,樹立課程的實踐意識,在設計教學結構、教學活動時應重視學習過程的體驗,重視在學習實踐中進行語文教育,在學習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1.在教學結構的設計上突出多樣化、個性化。要改變過去“以文章分析為重點、以師生問答為主要方法、以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分析能力為主要目標”的語文教學模式,由“重現成結論的傳授”向“重學習過程的體驗”轉變,必須提倡教學結構的多樣化、個性化。楊再隋教授所倡導的四種教學結構值得借鑒:①有的課,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感興趣的段落入手來設計結構,但注意不要割裂課文,不要打亂作者的表達思路。②有的課,以學生自讀為主,輔之以合作學習,教師從旁指點。在讀的過程中,學生的讀中感悟與教師的讀中指導要自然、和諧。③有的課,以合作學習為主,先分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組之長,師生共同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的重點以及作者的表達順序和基本表達方法。④有的課,可直接從課文的重點切入,以點帶面,從部分返回整體,引導學生用學習重點段的方法去自學其他段落。 2.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突出實踐性、體驗性。①在設計上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學生多樣、具體的生活來感悟語文教材的抽象性、概括性。②在設計上重視誦讀和探究,通過感受、體會、體驗,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內容摘要: 語文新課程下,應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習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新課程注重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在課程和內容設計上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實踐、收集資料、合作交流以及體驗、感悟和反思活動。
關鍵詞:語文新課程 學習方式 轉變
一.背景分析
80年代以來所進行的教學改革中有許多仍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且以局部的、單項的改革和操作性的修修補補居多,局限性較大,尚未能構造出一種真正體現素質教育思想的教學新體系。這次教學改革是作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而進行的,新課程、新教材既為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一個很好的支撐點,又對教學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這次教學改革要改的是舊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就教與學關系而言,教師教育觀念、教學方式的轉變最終都要落實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學習方式的轉變將會牽引出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轉變。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將因此得到真正的張揚和提升。學生不僅將成為學習和教育的主人,而且還將成為生活的主人,成為獨立的、積極參與社會的、有責任感的人。學習方式轉變因此被看成是這次課程改革的明顯特征和核心任務。
二.新課程下學生新的學習方式
新的學習方式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主動性是自主學習的基本品質,它對應于他主學習的被動性,兩者在學生學習活動中表現為:我要學和要我學,我要學不會視學習是一種負擔,而視學習是一種享受、一種愉悅的體驗,學生學習的效果會事半功倍,相反,學習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自主學習是一種獨立學習。獨立性是自主學習的核心品質。如果說主動性表現為我要學,那么獨立性則表現為我能學。本次教學改革要求我們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積極鼓勵學生獨立學習,并創造多種機會讓學生獨立學習,從而讓學生發揮自己的獨立性,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是一種自我監控的學習。一個具備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夠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選擇權利,有明確的目標,能夠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在活動中能夠自我調節、自我監控,在生活中能夠自我教育。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要素:積極的相互支持和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互動;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的個人責任;成員之間的有效溝通,并建立和維護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沖突;對于個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加工;對共同活動的成效進行評估,尋找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徑。合作學習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在合作學習中,由于有學習者的積極參與,使教學過程遠遠不只是一個認知過程,同時還是一個交流的過程。
探究學習即從學科領域或實際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整、信息搜尋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與接受學習相比,探究學習具有更強的專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學生通過經歷探究過程,可以獲得能力發展和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并掌握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轉變學習方式,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換句話說,要構建旨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樂于助人、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實現,必須實現三大轉變:
(一)教學內容,應當從過去以教材為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為以教材為軸線,以活動為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多元化教學內容。如學完新課文《坐井觀天》后,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青蛙要是跳出井口了將會怎樣?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一下被激發起來,有的和同桌互說,有的前后座湊在一起爭論……思考、討論后,一學生說,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無邊無際的大海,海濤聲嚇得它忙向小鳥求救。另一學生說,青蛙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邊的田野,田野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兒,上面飛舞著蝴蝶和蜜蜂,青蛙陶醉了,它覺得以前的日子都白過了……又一學生說:“青蛙從井里跳出來,它到外面看了看,覺得還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同學們聽了哄堂大笑,我也很驚奇,很感興趣,學生一般是順著“青蛙跳出井口后將怎樣”的思路進行想象,他怎么又讓青蛙跳回井里了呢?因此我進一步發問道:“為什么呢?”這一學生繼續說道:“青蛙跳出井口,來到一條小河邊,累了想去喝口水。突然,它聽到一聲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上漂著不少死魚。它抬頭一看,原來不遠處有一只老青蛙在對它說話。它剛要說聲謝謝,就聽到一聲慘叫,一柄鋼叉已刺穿了那只老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地掙扎。青蛙嚇呆了,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趕回去,又跳回了井里,并自言自語道:還是井里好,井里安全。”我的心被震撼了,連連點頭。是啊,河水里常漂有死魚,菜市上也常有賣青蛙的,這都是有目共睹的,讓青蛙跳回井里完全合乎情理。我不失時機,因勢利導:青蛙是益蟲,是莊稼的朋友,我們應該保護青蛙。一堂課,通過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做到了“語文學習不只是語文知識的學習,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既要學習知識,又要學習生活,學習發展。”
(二)教學方法,應當從過去以知識量為目標,以講授為基本方法,集中表現為“聽中學“的填鴨式教學轉變為以能力為目標,以活動為基本方法,集中表現為“做中學”的開放式教學。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學習魯迅小說《故鄉》,讓同學們結合課文內容,談談自己對楊二嫂這個人物形象的認識。經過思考、討論,有同學說:文章寫了楊二嫂把“我”母親的手套塞在褲腰里拿走了,后來又拿了“我”家的“狗氣殺”,說明楊二嫂有貪小自私的心里。有同學說:楊二嫂的貪小自私的言行同她不參加勞動的壞習慣有關。原先她開豆腐店時,就“擦著白粉”,“終日坐著”,招徠顧客,所以寫楊二嫂,是對她好逸惡勞的壞習慣進行嘲諷。有 同學說:過去的楊二嫂“顴骨沒有這么高”,“嘴唇也沒有這么薄”,也沒有現在這樣的“圓規”式的姿勢,生活比較寬裕。現在變成了“圓規”,說明作者在對她諷刺、批判的同時,還寄托著一種同情。有同學說:文章寫楊二嫂主要是為了突出閏土。像楊二嫂這樣早先開豆腐店的小商人都變成這個樣子,那閏土的生活就更不用說了。還有同學說:寫楊二嫂這個人物,是為了全面地反映辛亥革命前后農村衰敗、蕭條的悲慘景象……老師沒有公布什么標準答案,同學們也沒有拘泥于一個方面,而是從不同角度來談自己的認識、看法,不能不令人欣喜。
(三)教師角色,應當從過去僅作為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變為學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促進以學習能力為重心的學生整個個性的和諧、健康發展。新課程下,教師還應該是一個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于教學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使其形成規律性的認識。如初一新生入學時正值秋天,我要求學生寫一篇《我愛秋天》的作文。要寫好作文,首先應該親自去感受秋天。同學們一致認為去田野。我帶著同學們來到田野,大家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耳朵聽、用手摸,通過自主實踐,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收獲。有的說“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黃的稻子成熟了”;有的說“好多好多菊花開了,有白的、黃的、紅的”;有的說“一串紅就像小鞭炮噼里啪啦地開了”……在同學們的交流過程中,我又適當及時引導學生探究,如:當有的同學說:“向日葵的臉全向著太陽呢!”我及時引導:“是呀,那向日葵為什么向著太陽呢??有沒有不向著太陽的?”同學們馬上去觀察一同說:“沒有不向著太陽的。”可至于“為什么”就說不上來了。我囑咐他們課后自己去查閱資料尋找答案。又有同學有新發現了:“老師,這里有好多螞蟻排著隊搬東西呢!”我馬上啟發到:“那它們為什么要搬東西呢?它們是怎樣適應氣候變化的?課后仔細觀察、研究,認真查閱資料,到語文活動課上交流。”
同學們通過自主實踐、合作、探究學習,積累了了關于秋天的好多知識,回到教室,沒有同學感到無話可寫,相反,都流露出親身實地體驗豐收的喜悅。
語文活動課上,既可以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來解決語文、作文等課上出現的新問題,如以上問題:向日葵為什么向著太陽?螞蟻生活是怎樣適應氣候變化的?又可以采用專題形式,下面以一節“詞語積累”語文專題活動課為例。要求學生把課外自己從書報刊物上發現的優美詞句亮出來共同賞析,然后分門別類地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甲同學首先發言:“請聽一片斷,曉梅瞪著艷羨的雙眸,覺得自己像一只丑小鴨,萬分崇拜洋妞,認定她就是電視劇中的小燕子……這里面哪個詞用得最美?”同學們都認為是“艷羨”,但就“艷羨”一詞的意義卻各執己見。有人認為“艷羨”即“羨慕”; 有人認為是“十分羨慕”,理由是“艷”是“羨慕”,“慕”是“羨慕”,相疊應是“十分羨慕”……同學們爭論激烈,但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后我決定:各自去查找資料,獨立思考,細心斟酌,真正弄清它的含義。第二天,同學們把結果帶來了,有的同學查了《現代漢語詞典》、《應用漢語詞典》,有的同學查了《漢語大詞典》、新《辭海》,有的請教博學的父母、老師,我當然也查閱了不少資料,最后得出結論:由“艷”組成的含有“羨慕”意義的雙音詞可分為兩類:一是“羨稱”。“羨”與“稱”的詞義各自獨立,組合后的詞義相加,即“羨慕、稱贊”。二是“艷羨”“艷慕”,它們組合后的詞義是重疊關系,即與原來單音詞的詞義相同,“艷羨”即“羨慕”。這一現象是詞匯由單音向雙音發展的結果,并不是表義的手段。至此,同學們通過獨立、合作、探究學習完全理解了“艷羨”一詞的意義。
實現上述三個轉變,能夠將“活動”引入課堂,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是啊,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往前走;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煉;給學生以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討論找答案,相信他們具有獨立學習的能力,相信他們討論后能找到答案,相信他們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葉圣陶說:“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由此可見,化學教學中的“會學”,就是要使學生掌握閱讀、思考、分析、解題等的具體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自學化學知識要點的能力.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學習化學解題的思維方法,從優化解題的思路著手,強調化學實驗課程的操作能力培養,鼓勵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拓展學生化學學習的思維空間,從而幫助學生順利解決化學學習中的疑難問題,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
一、關于化學理論知識的創新課
堂實踐教學
例如,在講“原電池電解液在兩燒杯中,兩燒杯間有鹽橋,兩燒杯中的陰陽離子能通過鹽橋嗎”時,筆者進行以下分析:雙液電池使用鹽橋目的是消除液接電勢,鹽橋中的陰/陽離子經過定向的移動,進入陰極池和陽極池,從而使雙液電池形成了閉合回路.而所謂液接電位,是當活度不同的兩種電解質互相接觸時,在溶液接界處因正負離子的擴散通過界面的離子遷移速度不同,從而導致的正負電荷分離所形成雙電層,如此所產生的電位差稱之為液體接界擴散電位,即液接電位,其是引起電位分析誤差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兩種溶液之間插入鹽橋替代原來溶液的直接接觸,即可減免和穩定液接電位.另外,用作鹽橋的溶液需滿足下列條件:陰陽離子遷移速度接近,鹽橋溶液的濃度要大;鹽橋溶液不與溶液發生反應或不干擾測定.由于鹽橋中電解質的濃度很高,兩個新界面上的擴散作用主要來自鹽橋,故兩個新界面上產生的液接電位穩定,并且因為鹽橋中正負離子的遷移速度差不多相等,從而使液接電位減至最小以至接近消除.基于以上分析,學生在答題過程中即可做到頭腦清晰,解答明了.應試教育固然重要,因為它是學生通往更高級學府的“引玉之磚”,然而如果化學教師能將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作為應試教育的突破點,摒棄過去的死記硬背、流水線式的題海戰術,就可以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化學考試成績,一舉兩得.
二、關于化學實驗的創新課堂實
踐教學
化學實驗課程檢驗的是學生對于化學理論知識的掌握及動手操作能力,是新課改下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師在此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在掌握基本化學實驗理論基礎的前提下大膽嘗試動手操作,通過實驗檢驗化學理論知識,從而解答化學疑難問題.
例如,“乙醛為何能使溴水褪色?其中發生了怎樣的化學反應和變化?”通常這樣的問題會讓學生感覺到棘手.在化學實驗操作課程中,為了強化學生對乙醛使溴水褪色化學反應實質的進一步理解,筆者設計了如下的課堂對比實驗:實驗1:將1mL乙醛化學試劑加入到1mL的溴的CCl2溶液中,此時溶液會產生分層現象,下層物質顯示無明顯現象的橙黃色.此實驗證明了乙醛與溴水不能產生加成反應.
實驗2:將1mL乙醛化學試劑加入1mL的溴水中,先振蕩試管,然后靜置于桌面,此時會發現溴水褪色.該實驗證明了乙醛與溴水發生了化學反應.
在以上對比實驗中,在溴的CCl2溶液里,溴僅作為溶質溶解于CCl2溶劑中,溶質與溶劑間無化學反應發生;而溴水中的溶質溴除了溶解于溶劑水之外,還發生了化學反應①: Br2+H2O=HBr+HBrO;生成的HBrO與乙醛發生了氧化反應:CH2CHO+HBrO=CH2COOH+HBr,使反應①中HBrO濃度降低,最終溴水褪色.
這樣,較圓滿地向學生解釋了乙醛使溴水褪色的本質是氧化反應而不是加成.此外,證明檢驗乙烯的最佳試劑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而不是溴水.如此,學生對于之前的疑問就會心中有數,還能觸發學生對于新的化學知識點的探索興趣.
三、關于化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
維拓展的實踐
例如,“氮族元素”是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重要學習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這部分內容存在的疑問較多,為便于學生學習,筆者對教學過程中學生存在的疑難問題,如“氮氣有關疑難點分析”及“氨氣和氨水有關疑難點分析”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歸納和分析講解.在學習時,學生往往會產生疑問:元素的非金屬性強,為什么氮氣卻反而比白磷活潑性弱? N比P元素的非金屬性強,為什么氮氣卻反而比白磷活潑性弱?針對這疑問,根據元素周期律可知,氮元素的非金屬性比磷元素強.而物質的活潑性與其分子內的化學鍵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由于氮分子內存在的是NN三鍵,而白磷分子內存在的是P-P單鍵,氮分子內共價鍵的鍵能很大,不易斷裂,故N2穩定;白磷分子內共價鍵的鍵能較小,易斷裂,故白磷分子較活潑.
如此,在倡導學生積極思考的同時,鼓勵學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難問題,踴躍表達個人的見解,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學習效果.
總之,教育已成為世界文明發展的堅實基礎,這一理念逐漸被全社會所廣泛認同.教育關注的是人,人的素質決定了社會發展的方向和速度,因此,素質教育的提出是時展的要求.對于新課改下的化學教學改革,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任重而道遠.
今年秋天,安徽省成為新一批進入課程改革的省份。進入8月底以來,隨著我市各高級中學相繼開學,按新課程標準編寫的高一教材陸續與廣大高一新生及其家長見面。新教材讓人耳目一新,但也讓許多家長對學校、教師和學生能否適應這一巨大變化充滿疑慮。我們高一歷史備課組成員從事高中歷史教學多年,并且參加了今年暑假的新課程改革培訓,現僅就廣大家長和社會普遍存在的疑慮和困惑,擇要回答有關問題,希望通過我們的解答能夠達到解疑釋惑的目的。
新學期到來時,許多家長面對新教材既有一種新鮮感又有一絲絲隱憂,他們擔心的是學校、教師和學生能否適應這一巨大變化,在緩慢的適應過程中,學生的成績以及將來的高考是否會受到影響。僅就歷史學科而言,歷史教材改革有必要嗎?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歷史教科書的演變歷程。新中國成立初期至改革開放前,我國歷史教材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深受蘇聯影響,二是存在的嚴重“左” 傾錯誤。改革開放以后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實行“一綱一本、編審合一、高度統一”的中央集權化的教科書制度。上面兩個時期的教科書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如為了強調思想性,突出政治方面的功能,一些歷史史實“失真”,同時,過分重視政治斗爭史,而忽略經濟史、文化史;教材寫的空洞,空論、議論、說教較多,標題嚴肅、呆板,常常令學生望而生畏;中學教科書幾乎成為大學歷史課本的縮寫本,抽象的概念多,現成的結論多,敘述形式呆板,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上世紀80年代末起,國家教委(后為教育部)下大力氣改革包括中學歷史學科在內的各科教材,制定頒布符合時代精神的教學大綱,它使高中歷史教學的總體目標更加全面,思想教育目標的內涵得到拓展,能力培養的原則得到充分強調。同時,大綱還注意了吸收最新研究成果,豐富了歷史教學的內容。20__年春,教育部進一步修改了大綱,制定了更新的課程標準,組織歷史學界專家學者編寫了四套歷史新教材。我們現在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簡稱“人教版”)即是其中之一。由此看來,歷史教材改革是改革開放的時代要求,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合格人才的要求,是大勢所趨,不改不行。
今年秋季使用的歷史新教材是嚴格按照新歷史課程標準編寫的。那么,這個歷史課程標準主要有哪些特點呢?
新歷史課程標準頒布以后,我們進行了認真學習和研究。我個人認為這個歷史課程標準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①由過去過于注重知識傳授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②在課程結構上以“模塊”加“專題”的形式,構建了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的課程結構。③在課程內容上依據時代性和基礎性的原則,革新了課程的內容,精選了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增強了課程內容與社會進步、學術發展和學生經驗的聯系。④在課程實施中,強調學生探究式學習方式的養成,關注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訓練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促使歷史教師探索新的教學方式以及改善自身的知識結構。⑤在課程評價上,探索符合課改精神的公正、合理以及科學的教學評價機制。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執教的老師還是學生的家長,甚至學生自己都只關注考試的分數即學習的最終結果。這種評價體系對于中上等的學生來說確實具有一定的鼓勵性質,但對于一直處于中下等的來說,學習帶給他們的就是一次次失敗。對名次、等級的關注失去了對學習本身的關注,也就失去了歷史教育的根本目的。請問武老師,新的歷史課程標準在學習評價方面有哪些變化呢?
舊的歷史教學大綱與新的歷史課程標準在學習評價方面的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最明顯的不同點在三個方面:評價內容、評價主體與評價方法。基于這三個方面的差異,我可以斷言: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評價體系!第一,評價內容。新的歷史課程標準在評價內容有兩個方面與歷史教學大綱完全不同,這就是“過程與方法”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前者,歷史課程標準解讀中解釋為: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其學習的最終結果,更要關注學生歷史學習的過程,不能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作的努力和嘗試、所用的學習方法和策略以及影響學生學習的各種內外部因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后者,歷史課程標準解讀中解釋為:歷史學習內容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因素。根據歷史課程目標的要求,這一方面的評價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愛國主義情感,包括對民族精神的領悟和弘揚、對國家和民族的自豪感、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科學態度以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國際意識方面,是對各地區、民族、國家的發展統一性與多樣性的認識、理解和尊重以及國際交流、合作、競爭意識等。第二,評價主體。傳統教學評價的主體是教師或教育管理者,評價活動也基本上在校園環境中進行。新課程倡導新的評價觀,特別提出“評價共同體”的概念。將參與評價的人員從教師與學校管理者擴展到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第三,評價方法。評價方法實行多樣性的原則。以往評價方法很單一,主要就是考試,而現在則改變為五種形式即建立學習檔案,撰寫歷史習作、歷史制作、歷史調查和考試。由此,我個人認為,這是一次最有力度的教育改革,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八次課改中最回歸歷史教學規律的一次教育改革。
既然歷史課程標準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那么具體到歷史教材上,新高中歷史教科書和以往的歷史教科書有什么變化呢?
新高中歷史教科
書一改過去傳統的通史體裁,充分考慮了高中學生的認知水平與發展需要,按照《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把必修模塊分為歷史ⅰ、ⅱ、ⅲ三冊,共25個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的學習專題,分別反映人類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等領域的重要歷史內容。其中必修歷史(ⅰ)著重反映政治領域的重要內容,共有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等9個專題。必修歷史(ⅱ)著重反映經濟和社會生活領域的重要內容,共有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等8個專題。必修歷史(ⅲ)著重反映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領域的重大內容,共有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等8個專題。選修模塊歷史教材是供學生自由選擇學習的,有6冊,即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探索歷史的奧秘、世界文化遺產薈萃。
讓我們回到第一個問題上:新學期到來時,許多家長面對新教科書的推行普遍有一絲隱憂,他們擔心的是學校、教師和學生能否適應這一巨大變化,尤其是擔心廣大教師能否勝任新教科書的教學工作。請你就這一問題談談看法好嗎?
好的。廣大學生家長對學校、教師和學生能否適應這一巨大變化,尤其是對廣大教師能否勝任新教科書的教學工作的擔憂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們廣大教師要把家長的擔憂自覺轉化為動力,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努力鉆研教材,切實轉變習以為常的教學觀念和教師觀念,盡快完成教師的角色轉變。實際上,為了迎接這次新課程改改革,省教育廳,市教育局以及各個學校早在幾年前就積極著手準備。今年夏天,全省廣大歷史教師更是克服炎熱酷暑,本著“不培訓不上崗、先培訓后上崗”的原則,接受了嚴格的崗前培訓。我相信我們不會辜負熱心關注教育事業的廣大家長和社會的期望的。
當然,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在實施過程中對廣大教育工作者絕對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和挑戰。首先,廣大教師,要有過硬的基本功。為此,廣大教師要努力更新知識結構,要樹立終生學習的思想,加強自身學習;要加強理論學習,在新教育理念引領下迅速成長;要與同伴之間互助、合作與溝通,實現教育資源共享;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及時了解史學研究動態,使自己的知識結構迅速更新;要不間斷地進行自我總結與反思,運用各種方式彌補和充實自己。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緊扣課標,踐行課標,真正地把“三維目標”落到實處;迅速實現角色轉換,由傳統上的“傳道、授業、解惑”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設一個平等、自由、民主、信任、友愛、理解的學習環境。
當然,在這里我還想就實行課程改革后,廣大家長在孩子學習成長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談點看法。一是家長在輔導孩子過程中也應轉變角色,以平等的、合作的身份參與其中,共同進行探究式學習,要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孩子的進步,要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嘗試不同方式、方法,找到學習的樂趣,不要輕易以學習結果即考試分數作為衡量孩子進步與否的唯一標準,要從多元的角度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二是家長要轉變觀念,要允許孩子走出狹窄的課堂,走向社會,通過一切正當的途徑獲取知識,要引導鼓勵孩子通過網絡、圖書館、農業勞動、工業生產等等途徑獲取、鞏固書本知識。許多家長談“網”色變,因噎廢食,導致極好的教育資源未能加以利用,是十分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