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

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

時間:2022-04-20 10:59: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

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淺談當代大學生誠信的缺失與重建

摘 要: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于提升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促進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義。當代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誠信狀況將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從總體來看,當代大學生的誠信狀況是好的,是積極向上的,然而近些年來,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象越來越突出,對此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 誠信 道德水平 重視

一、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及其危害

1.缺乏誠信,背信違約

據《中國青年報》的一次調查統計表明,在校學生中未說過假話的平均只有6.2%,其中,幼兒園小朋友占84%,小學生占51.3%,中學生占20.1%,大學生占0.48%。孩子的心靈本是一張潔白的紙,純真無邪,凈潔無瑕。隨著接觸社會,童心受到社會的玷污,誠信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匱乏,到大學階段達到了不誠實最低點。

2.抄襲成風,蒙混過關

在大學制定的教學計劃中,給學生留有很多自習時間用來預習、復習課程或涉獵課外知識。但現在有很多學生把這些自習時間用來打牌下棋、上網聊天等,要到交作業時,借其他人的作業花一、二十分鐘完全抄襲過來就算事。

3.考試作弊,屢禁不止

盡管各高校都制定了嚴格的監考制度,不僅對考場紀律有嚴格規定,而且對監考老師的職責也有嚴格的考核,但學生的作弊方式還是層出不窮,無奇不有,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勝防。

4.助學貸款,處境尷尬

為了保證經濟困難的大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黨中央、國務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大力開展國家助學貸款是一項涉及面廣、支持力度強、深受廣大學生歡迎的重要舉措。國家推行政府貼息助學貸款政策,無需抵押。如期還貸,靠的正是學生的誠信。但結果往往讓學校和銀行處于尷尬境地,這是大學生誠信素質低劣的重要表現。比如前不久,中央財經大學的一項調查就顯示,有20%的受助大學生竟然表示未曾考慮過還款問題!

二、原因分析

大學生誠信的缺失,實際上是社會、家庭、學校誠信缺失的一個縮影。導致大學們誠信缺失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外部環境欠缺

來自現實社會中的一些負面影響。如政治領域中的貪污受賄、買官賣官,文化領域的泡沫學術、假文憑等,人與人之間的虛假人情、互不信任等等,總之,從國家信用到金融機構信用,從企業信用到個人信用,幾乎都淪落到被質疑的境地。社會誠信的缺失必然影響到大學生誠信的缺失。

2.學校教育滯后

普遍存在重智輕德的現象,德育工作依然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許多中小學校把政治、歷史、地理等人文課程放在了副科的位置。在大學階段,德育工作的地位有所上升,但也有不少大學忽視德育教育,仍以分數論成敗。

3.家庭教育乏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由于父母長輩的過分溺愛,很容易產以自我為中心,考慮更多的是別人應該為我作什么,很少考慮我應該做什么,更別談什么社會責任與社會價值了。

三、大學生誠信重建的對策

1.切實加強大學生誠信的重建不僅是高校也是全社會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實踐表明,誠信的重建不是單純靠哪一家、哪個部門就能完成的,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1.1營造氛圍是誠信重建的前提

教育是在社會大環境下進行的,沒有與教育的目標相一致的環境,任何教育都是蒼白無力的,因此,營造一個政府講誠信、公眾講誠信、人人講誠信的社會大環境非常重要。

2.加強教育是誠信重建的重點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兩者缺一不可。從家庭教育來看:首先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做好誠信的表率。其次要把智育放在首要的位置來抓,從小抓好孩子的品質教育。從學校教育來看,首先,要高度重視誠信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應有地位。其次,要加強教師隊伍的管理。在學校辦學理念上要堅持誠信原則,排除權(錢)學交易對教學工作的干擾。在師德建設上,要堅決杜絕學術抄襲、剽竊等不誠信的行為。對學生的管理上,每個教師要各司其職,不論是班主任還是普通教師,都應該義不容辭。在對每個違紀學生的處理上,要根據校紀校規從嚴處理。

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當前大學生誠信缺失及重建

【摘要】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快速發展,當前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文章通過分析大學生誠信現狀及成因,以馬克思主義誠信觀審視大學生誠信缺失現象,闡釋了當前高校亟待加強和改進大學生誠信觀教育的應對策略。建立健全適合誠信觀培育的方法論,從而保證誠信觀教育的效能最佳化。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誠信觀 當代大學生 誠信缺失 培育舉措

當代大學生誠信表象分析

學風視角下的誠信缺失。學風誠信缺失主要表現在:抄襲作業、出勤違紀、考試作弊、學術造假等諸多方面。尤其考試作弊現象比較嚴重,并且作弊隊伍龐大,作弊心態坦然,作弊工具現代化,甚至出現了以賺錢、盈利為目的的作弊“職業”。據中國青年報一項調查顯示:“80.8%的大學生認為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誠信問題‘比較嚴重’,在大學生全部考試中自稱考試‘經常作弊’的人占29.2%。”①《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大學生考試作弊成為與民工討薪“并駕齊驅”的又一社會焦點,受到社會廣泛關注。②除此之外還有通過百度搜索找答案、完成作業,出勤考核和老師點名讓同學代“到”,撰寫學術論文抄襲網絡等等。據調查:“52.5%的大學生在寫作業與撰寫學術論文時有抄襲行為。”③

學費與資助款視角下的誠信缺失。高校在眾多學生中很難弄清誰是最困難的,加上學生又非常容易拿出“家庭貧困證明”,這就給惡意欠費的學生提供了可乘之機,部分大學生畢業以后就杳無音信,還款期到了也不還。這也是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一個方面。

人際關系視角下的誠信缺失。某高校問卷調查“上課老師點名時,有沒有替過同學答到”,57%的大學生選擇“雖然不想這樣做,但是出于朋友關系也得做”,39%選擇“沒什么,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只有4%選擇“這是在縱容朋友曠課,不利于他”。④由此可見,雖然當代大學生普遍認為誠信很重要,但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知行不一的現象。還有的大學生隨意承諾而不踐行,有的為了貪圖一己之私,欺騙朋友。有的在戀愛中,也不能樹立正確的戀愛觀,缺少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網絡媒體視角下的誠信缺失。網絡媒體作為一種新的信息傳播媒介,已成為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BBS、博客、播客、微博等個人公共領域逐漸成為當代大學生經營自我空間的平臺。大量的學生崇尚自由和獨立,用網絡虛擬世界代替了現實的校園生活。據統計,65.3%的大學生在網絡個人信息的填寫中有過刻意造假情況;35.6%的大學生在網絡上有過刻意參與及制造謠言的行為。⑤網絡這一虛擬世界,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當代大學生的誠信缺失。

求職、就業視角下的誠信缺失。求職、就業過程中,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表現在簡歷制作和筆試、面試中做假材料。任意提高或偽造成績,偽造未曾獲得的榮譽、資格證書,夸大簡歷內容、實踐經歷等,以騙取用人單位的信任。

馬克思主義誠信觀

馬克思認為,誠信不僅僅是一種行為道德規范,而且是一個重要的經濟范疇,它是社會經濟活動中人與人之間建立經濟關系的基礎,經濟范疇只不過是人們之間現實利益關系的一種抽象。⑥在馬克思看來,誠信反映的正是人與人的關系,這種關系的基礎是經濟利益關系。恩格斯則進一步指出,“生命的開始和進行是為了利益,而不是為了原則,只有利益能夠發展為原則”。⑦恩格斯在為《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的多國版本序言中寫道,“現代政治經濟學的規律之一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愈發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為它早期階段的特征的那些所謂的哄騙和欺詐手段……并不是出于倫理的狂熱,而純粹是為了不白費時間和勞動。”⑧列寧也認為, 誠信就是遵守社會主義道德和紀律,“為鞏固和完成共產主義事業而斗爭,這是共產主義道德的基礎,”“在這里,紀律、忠誠和統一的意志一定會取得勝利。”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對誠信的這些基本觀點,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創立者的主觀符合客觀、按客觀規律辦事的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蘊含著豐富的誠信理念。樹立馬克思主義誠信觀,實際上就是秉承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

理性審視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

外部環境因素。首先,就社會而言,轉型期凸顯出的拜金主義、功利主義和當前就業壓力等,淡化了傳統的誠信觀念。如經濟領域中的造假販假、欺詐欺騙、走私販私等違法行為;政治領域的貪污腐敗、錢權交易等;人際交往中損人利己、言而無信;擇業過程中的假信息、假材料等。這些現象使當代大學生在誠信認知上產生了一種錯覺:不誠信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種謀生手段,甚至謊言和虛偽是獲得收獲的必要途徑。

其次,就學校而言,大學生處在人生觀、價值觀的定型期,學校在塑造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處世的誠信觀方面起著很大的作用。而諸多高校在誠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重灌輸輕引導,重理論輕實踐,忽視學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體地位。誠信觀教育應有的社會作用和效力自然就大打折扣。

再次,就家庭而言,有的父母并不是十分重視對孩子的誠信教育。表現在家長自身的失信行為和家長教育方式方法上存在問題造成的不誠信影響。

內部環境因素。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發展包含思想意識的發展和行為習慣的發展。部分學生意識不到誠信乃成人之基。導致行為上自私自利,意志不堅,責任意識淡薄。不能辯證地看待社會不誠信現象,缺乏對馬克思主義誠信觀功用的反思能力,很容易將看到的一些社會不誠信現象當作社會本質,從而誘導他們失去誠信觀念。

誠信觀培育重構及方法論探究

完善學生誠信制度。首先,結合學生檔案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即在學生檔案中增設“學生誠信承諾書”、“誠信紀錄”等。誠信檔案在學生畢業時將成為一份寶貴的無形資產。大學生在校期間一定會珍惜它,重視它,不斷提升自己的誠信度。

其次,構建大學生誠信度測評體系。引進經濟領域的信用指標體系,在學校資助部門成立相應的大學生誠信度的評估機構。體系內容涉及學風誠信評價、經濟誠信評價、生活誠信評價、求職誠信評價四大領域,對諸如考試作弊和學術造假、故意拖欠學費和貸款、隱瞞健康狀況、不履行就業簽約等具體行為都明確量化指標,由相關職能部門跟蹤測評,評價結果與學生綜合測評、評先推優等掛鉤。通過誠信度測評體系可以對學生誠信現狀跟蹤,進一步預測大學生誠信品質的發展趨勢。

重構誠信觀培育舉措。首先,教師要以身作則,作誠實守信的榜樣。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教師誠實守信、說老實話、辦老實事、為誠實人、做真學問是誠信培育的根本所在。

其次,課堂教學要隨時穿插誠信培育內容,一定要充分利用課堂這個育人主陣地的強大功能。充分發揮“兩課”教學在加強誠信培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課一方面傳授馬克思主義真理,同時也要宣揚繼承馬克思主義誠信觀。要把兩課教學和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學生管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讓兩課教師參與學生管理,要用學生身邊的誠信事例來引導學生,著力提高兩課教學的實效。

再次,充分利用學生課外實踐活動,通過各種組織,開展各種活動有針對性地進行誠信知識宣傳。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班會、辯論賽、知識競賽活動和簽名活動。

營造誠信觀培育環境。高校營造誠信育人環境包括辦學理念、校園環境、網絡環境和輿論環境等方面。首先,辦學理念要把誠信辦學作為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其次,校園環境要體現誠信教育。在校園內精心設計誠信教育宣傳櫥窗和誠信箴言等;最后,營造良好的誠信培育輿論環境。要充分運用廣播、板報、網絡等正面輿論引導人,用誠實守信的模范激勵人,用弄虛作假、欺騙欺詐的反面事件警示人。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以馬克思主義誠信觀幫助學生明辨是非,提高誠信認知。

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淺析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

摘 要 近年來,大學生誠信缺失現象已經成為我國高校德育教育所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因此,各高校切實加強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就顯得十分緊迫。本文從大學生誠信缺失的表現出發,分析了導致誠信缺失的諸多因素,進而提出了提出對當代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對策與思考。

關鍵詞 大學生 誠信缺失 因素 措施

1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

1.1學習誠信缺失

在學習期間,有的學生在學習態度上表現不夠端正,具體表現在學習不認真努力,遲到早退、曠課、不遵守課堂秩序,不按時完成作業,以至于通過抄襲作業來完成作業任務,對自己的學習行為不加約束;有的學生考試弄虛作假,成績差的為了六十分而作弊,成績好的則為了評獎學金、評優等而鋌而走險,作弊手段方法層出不窮,花樣不斷翻新;論文抄襲現象在學生畢業論文答辯中時有發生。

1.2經濟方面誠信缺失

首先,借貸不還。為了使貧困大學生有書讀,并能順利完成學業,國家不斷加大教育助學貸款的發放力度,但是個別借貸大學生畢業以后卻不能及時還貸,誠信觀念淡漠。其次,騙取貧困補助。少數大學生隱瞞家庭真實情況,出具虛假貧困證明騙取貧困補助。再次,惡意欠費。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求學期間惡意欠費,一些家庭條件并不困難的學生故意緩交,甚至不交學費,而把家長給學生的學費挪作他用。最后,求職隨意違約。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壓力逐漸攀升,從而造成大學生畢業時為求得一份更好的工作,多家簽約、任意變更、撕毀就業合同的行為時有發生。不少大學生簽約只是為了解決戶口問題,有的是這山望著那山高,一旦達到目的便不辭而別,讓招聘單位措手不及,防不勝防。

2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因素分析

2.1社會因素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趨利原則客觀地對誠實守信的倫理法則形成了沖擊,而當代大學生正是在法制尚不夠健全、體制尚不夠完善的社會大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多樣的社會經濟構成,多樣的經濟利益獲得方式導致社會大眾多元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以權謀私,弄虛作假,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主義現象蔓延滋生,社會上出現的不良現象也無時無刻在侵蝕著大學生。

2.2教育因素

學生教育大致包括學前教育和學校教育兩個階段,家庭教育往往是學前教育的主要教育渠道,即家庭是誠信教育的第一學校,家長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應該首先做到言而有信,誠實無欺。但在現實中,有很多家長卻忽視了對孩子的誠信教育,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將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也成為導致部分學生誠信缺失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學生在高校學習期間,誠信缺失往往與高校教育的時效性有著一定的關系。一些高校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作為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的誠信教育多采取課堂強化的形式,缺乏多樣性,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過于理論化和教條化,學生缺少感性認識,學校誠信教育因此缺乏有效性,出現誠信教育面面俱到而缺少針對性的情況,從而影響了學生個體的誠信道德的完善。

3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措施

第一,“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一名大學生,講文明誠信,還需要從自我做起。“內化”誠信理念,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約束”。首先,要提高大學生的誠信認知水平。讓大學生能認識到誠信的真正內涵和誠信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意義,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確定合理的行動方向,進行自我約束,使自己變得高尚起來。其次,要使大學生養成誠信的行為習慣。種種規范和誠信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使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自然表現出誠信的理念。道德行為是衡量一個人道德境界高低的重要標準,在從道德認知到道德行為轉變的過程中,道德實踐發揮著關鍵的作用。最后,積極開展內在的自我道德評價,對自己的行為做出正確的認識和評價,經常通過反省自己,檢驗和發現自己思想和行為中的不誠信傾向,并及時改正和克服,從而將誠信這一道德規范逐漸形成自身的價值觀。

第二,大學生誠信教育是一個發展的教育,包括家庭誠信教育、學校誠信教育和社會誠信教育三個方面。每個個體都接受著來自這三方面不同側重、不同特點的教育,這三個方面相互銜接、密不可分地構成了一個廣泛且豐富的綜合系統。耳濡目染的效果如水滴石穿,家庭成員是否誠信的行為表達是培育子女誠信品質的第一環境。“言傳不如身教”,讓孩子在誠信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方能為大學生誠信品質的養成奠定良好的基礎。學校作為培養人的專門機構,是誠信教育的主陣地,因此,學校必須在教育教學和管理中營造和諧的校園誠信氛圍,做到誠信管理、誠信治教、誠信育人。學校應充分利用學校是先進道德文化的講壇和陣地這一優勢,主動加強與家庭、社會的聯系,把誠信教育的意義、宗旨、方式、方法等及時傳送到家庭、社會。家庭、學校存在于社會之中,政府主導構建社會誠信體系是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從政府做起,提高領導和政府的社會公信力。政府存在的根本是誠信,政府誠信是社會誠信的基礎,因此誠信首先要從政府做起。政府樹立誠信形象,進而全面喚起整個社會的誠信意識,為大學生誠信品質的夯筑提供沃土。只有形成家庭、學校和社會誠信教育的強大合力,建設和諧文化的目標才能實現。

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高校大學生誠信缺失現象分析

摘要:目前,高校大學生的誠信現狀大部分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是仍然存在著誠信缺失的現象。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中的高素質人群,誠信的缺失所引發的不良示范效應和負面影響,會更加直接、深遠。

關鍵詞:大學生 誠信 缺失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一,也是人際交往的基本行為準則。目前,高校大學生的誠信現狀大部分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是仍然存在著誠信缺失的現象。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中的高素質人群,誠信的缺失所引發的不良示范效應和負面影響,會更加直接、深遠。

1 高校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如今的大學生更加務實,功利性較強,誠信缺失現象時有發生,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1學業誠信缺失

主要表現在一是考試作弊現象,隨著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這類現象越來越突出。差生考試作弊是為了及格,優生作弊是為了更好的成績,能獲得獎學金,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榮譽,當作弊已經成為大環境的時候,這時候已經不存在羞恥、愧疚的情緒,有的也只是擔心被發現的緊張感。二是抄作業現象,當考試變得容易的時候,平時的功課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大學生抄作業現象十分普遍,大多數學生抄作業都是為了應付老師檢查,這和任課教師管理不嚴有很大關系。三是論文抄襲現象,如今的大學生在對待畢業論文時,就像對待平時的作業一樣,隨性而散漫,在網上隨便下幾篇類似的文章,東拼西湊,粘貼復制,就成了大學學習結束的最終成績。

1.2生活誠信缺失

一是同學交往時,大到借錢不還,小到答應的事情不做,都是誠信缺失現象。與同學的交往最重要的就是真誠,真誠待人能獲得珍貴的友誼。在大學生中因為誠信缺失導致的矛盾很多,同學之間失去了基本的信任與誠信,友誼也將蕩然無存。二是助學貸款違約,助學貸款是為了讓高校家境困難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的一項重大措施,部分同學畢業后不按時還款,甚至逃避還款。三是騙取貧困生補助,有些學生家境優越,但是為了獲取貧困補助,偽造家庭經濟困難材料,使貧困補助沒有發放到家庭真正貧困的學生身上。

1.3就業誠信缺失

部分同學為了獲得求職單位的青睞,在求職過程中,提供虛假的成績、獲獎證書甚至實踐活動也是胡編亂造。在求職現場,甚至出現一個班同一時期幾個班長、團支書的情況。大學生在就業求職過程中誠信缺失的另一種表現是:違約。目前,高校畢業生違約現象非常突出,有些學生已經簽訂工作單位,但是一有更好的工作單位,立馬毀約。有些同學簽約以后,又覺得工作不滿意,不去報到的現象并不少見。

2 關于高校大學生誠信缺失的教育對策

培養大學生的誠信品質已經成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十分緊迫的一項任務。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目的是培養新時代具備誠信道德的勞動者、建設者。在當前高校大學生誠信失范現象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2.1完善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制度體系

應該在課堂教學、評優評獎、個人綜合評價中形成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制度體系,對于考試作弊、論文抄襲,就業虛假信息等失信行為給予嚴厲懲罰。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記錄大學生在校期間的一切誠信情況,作為大學生以后貸款和就業的依據,這就可以有效束縛大學生誠信缺失行為,保障大學生整體上誠信的可靠性。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成績、獲得獎學金、各種榮譽、是否入黨等等學生情況,都可以作為誠信檔案的內容,并且進入學生學籍管理網絡平臺,能很大程度上約束大學生自薦書作假行為。

2.2 塑造良好的學校誠信氛圍

和諧的校園環境才能創建出和諧的校園文化,針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也應營造出濃厚的校園誠信環境。通過廣播、宣傳欄、微博微電影等各種方式進行誠信宣傳教育,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在網絡上開展文明健康的誠信宣傳,用積極向上的文化思想占領網絡陣地。輔導員應隨時給予高度關注,進行網絡監控,針對不文明行為立刻制止。利用校園文化建設,突出誠信教育的主題內容,通過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校園文化活動,使學生能潛移默化的受到誠信教育,自覺地約束自身行為,做到誠實守信、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極大的提升。

2.3加強感恩誠信教育

將誠信教育滲透到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感恩誠信教育。在平時的課堂教育中融入誠信教育的內容,提高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將外在的道德標準轉化為自身的道德要求。同時,也要樹立高校教師的帶頭模范作用,要讓教師自己首先做好誠信工作,成為實踐誠實守信的典范。要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真正了解社會,了解誠信的重要作用,大學生只有通過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才能找到誠信的真諦,改變自己的不誠信行為。

加強大學生誠信建設,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誠信道德制度建設是他律機制,從外因上迫使大學生約束自身失信行為;誠信道德觀念的養成是自律機制,從內因上提高自身道德素質。在他律和自律的共同作用下,我們應該不斷創新工作模式,積極探索和拓展新的有效途徑,提高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實效性,使大學生做誠信道德規范的積極踐行者。

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淺談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及其應對方法

【摘 要】眾所周知,誠信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當今,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展,促使人們三觀也發生著重要的改變。因為高校德育工作者工作理念的落后和社會道德觀念及規范的缺失,使得大學生誠信失現象變得日益嚴重。

【關鍵詞】誠信缺失;現狀;原因;大學生;培養

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信是一個社會性的概念,隸屬于道德范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更是一種無形的資產,是一種外在的聲譽和資源,在個人的身上表現為美好的德行和高尚的品質。高等院校是社會精英的培養地和輸出地,要有效解決大學生誠信危機,高校必須創設良好的教育氛圍,強化對大學生的誠信觀念教育,并組織學生進行開展相關典型模范人物的學習,使在校大學生切實感受到誠信的力量,從而樹立誠信的理念。推動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重塑當代大學生誠信形象的迫切要求。

一、大學生的誠信現狀分析

(一)學習行為的誠信缺失。當代大學生作為天之驕子,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學校為了學生能夠能更好的學習,給學生提拱了很多的學習機會和資源,比如圖書資料,網絡資源等。但在此過程當中,一些學生為了盡快在學術上取得一些成果,就在做科研的過程中抄襲他人的學術論文或剽竊他人的科研成果,此種不誠信的現象給高校科研帶來了嚴重的后果。此外,在大學考試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學生想要“走捷徑”以便取得優異的成績,于是大學考試中的作弊現象越來越嚴重,大學生在考試中表現出的這種不誠信行為嚴重影響了高校校園文化氛圍,不利于誠信校園的建設。

(二)誠信缺失導致助學貸款違約。為了使貧困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國家積極實行了助學貸款政策,此項政策的慈善性質不言而喻。從內外因的辯證關系來看,我們都知道,內因決定事物運動發展的方向,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就誠信而言,它是人的一種內在品質,在一個人的成長發展中屬于內因,作為內因的“誠信”在事物的發展中是起主要作用的,當今社會,高校中很大一部分助學貸款違約行為都是由于助學貸款申請者誠信意識淡薄造成的,助學貸款違約不僅會給銀行帶來經濟損失,長此以往也會使助學貸款這項政策難以實行下去,更會使社會上不誠信的風氣越來越重,不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

(三)就業時的不誠信現象。大學生畢業找工作“難”的問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究其原因,難道真的是當今大學生綜合素質不高或用人單位太過挑剔嗎?顯然不是這樣,大學生在接受了四年的高等教育之后進入社會,雖然社會經驗不足但是專業領域的知識已掌握的相當完備,據調查顯示,畢業生在找工作時,尤其在簽單位時,由于誠信意識淡薄,違約率居高不下。大部分畢業生都想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或者是本人的戶口所在地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而就當今的就業形勢而言,絕大多數大學生都懷揣著“騎驢找馬”的心態,不管什么樣的工作,先簽訂下來,等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就立馬毀約,這種不誠信的行為給用人單位帶來了極大地不便,同時也使許多知名的企業降低了對應屆畢生提供就業崗位的數量。

二、大學生誠信意識淡薄的原因

(一)社會因素。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更注重利益價值的追求。大學生在大大學期間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而此時的大學教育除了給學生教授書本知識之外,也會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以增加社會閱歷,此時學生在三觀尚未完全形成的情況下極易受到外界不良風氣和行為的影響,導致大學生對社會上不誠信行為的心理認同與模仿,從而使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越來越薄弱。

(二)學校因素。學校對學生的教育本應是素質教育,即德、智、體、美全面的發展的教育,但現實情況中,大部分學校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偏重書本知識的傳授,過分追求學生成績的提高,而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誠信方面的教育,致使許多學生不注重個人道德品質的提高,誠信意識淡薄。

(三)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的第一場所,父母是孩子最早的也是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和行為習慣都對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行為表現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而者某些家長自身的不誠信行為或言語,會引起孩子不自覺的模仿,這就為孩子將來道德品質,尤其是誠信道德品質方面的培養埋下了隱患。

三、大學生誠信意識的培養

(一)加強社會誠信機制的建設。建立健全社會誠信機制,制定相關法律條例,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制定法律法規,建立完善市場信用制度。在全社會范圍內積極樹立誠實守信的典型人物,加大宣傳,擴大其影響力和感召力,并對社會上的失信的企業和個人給予懲罰。重視政府誠信建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度,打造誠信政府。

(二)加大高校誠信教育的力度。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宣傳途徑和方式越來越多樣化。高校應充分運用現代媒體技術,利用微博、微信等公眾平臺,擴大誠信教育的宣傳范圍,宣傳誠信的社會意義,并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誠信校園行”辯論賽,演講賽,合唱比賽,充分調動大學生參與誠信教育相關活動的積極性,為校園創設“誠實守信”的良好氛圍。并將誠信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既豐富了大學生的知識內涵,又提升了同學們的誠信意識。

(三)注重父母誠信言行的榜樣作用。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老師,對孩子言行產生的巨大影響是難以想象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引發孩子模仿,要注重形成講誠信的家庭氛圍,同時父母也要通過與孩子的及時交流與溝通解決孩子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問題,潛移默化地給孩子灌輸誠信觀念,進而培養其誠信意識。

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實表現、成因及治理措施

[摘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后,我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都取得了史無前例的進步。市場的逐利性特征,使得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主體過于看重利益的獲取,而輕視誠信等道德文明,導致社會誠信缺失的現象屢屢發生。在校大學生雖然不直接參與社會生產和經濟建設,但耳濡目染之下,也會有部分大學生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肆意踐踏誠信。大學生誠信缺失不但表現在學習和生活方面,思想覺悟、政治信仰和求職就業等方面也受到誠信缺失的影響。文章分析了導致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 誠信缺失

[作者簡介]魏勇(1965- ),男,山西懷仁人,南京林業大學南方學院院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校學生管理、生態工程。(江蘇 南京 210037)

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承載于炎黃子孫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并發揮了巨大的精神作用。從孔子的“民無信不立”到“曾子殺彘”,從商鞅變法“立木為信”到“狼來了”,中國關于誠信的故事數不勝數。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不斷完善,物質文明相對發達,誠信方面的問題也不斷暴露出來。高校作為知識分子的培養場所,也同樣暴露出一定的誠信問題。對當代大學生誠信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預防和治理措施,不僅關系到高校的育人質量,同時也關系到整個民族和社會的發展。

一、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實表現

目前我國在教育部注冊的高校,包括全國重點大學、二本、民辦高校、高職專科學校等已經超過2600所,在校學生人數已經近3000萬。這么龐大的一個人群所表現出來的誠信缺失可謂名目繁多,形式多樣,其中較為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方面。十二年寒窗苦讀,踏入大學校門之后,一部分學生開始了“補償性玩耍”,網游、兼職、戀愛成為打發時間的主要方式,上課和學習專業知識成了“副業”。有些同學經常曠課,老師布置的作業基本不做,“借同學抄抄”成了一種習慣。花錢請人代上課作業,在高校也不再是什么新鮮事。畢業論文、畢業實習報告、畢業實習周記的撰寫也是以“剪刀”(剪切或復制)加“漿糊”(粘貼)的形式完成。到了期末考試的時候,打印店的生意相當紅火,各種版本的微縮小抄,有的班級甚至拿班費集體復印用于作弊,這種情況讓人觸目驚心。部分學生不但期末考試作弊,從中嘗到“甜頭”后,甚至在參加其他社會性質的考試,如英語四、六級考試也會“以身試法”。考勤方面弄虛作假,以種種虛假理由到輔導員或班主任處開假條來曠課,以替他人答到或代簽考勤表等方式應付老師或學校的考勤,為了逃避學校組織的軍訓,通過花錢托關系或裝病等方法騙取醫院的病假條等,以提前到崗見習為由逃避畢業論文設計等。為了能拿到榮譽稱號、獎學金、助學金,有些學生弄虛作假,把材料做得很“充實”,騙了同學騙老師。有些特困生平時的消費習慣與其特困生的身份非常不符,有些學生為了能在評獎學金時候拿到“職務分”,在班級評選過程中違規拉票,當選后又不履行職責。

2.生活方面。作為社會的構成部分,學校環境必然和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聯性。改革開放以來,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時,人們的逐利欲望也在快速膨脹,“重利忘義”風氣在人們的生活中體現得越來越濃。受這種風氣影響,一些大學生在校園生活中也“唯利是圖”,言而無信,視誠實守信為過時的“傻瓜哲學”,缺乏社會責任感和同情心。在互聯網等虛擬空間里,為了“博眼球”、提高關注度,很多大學生無視道德,隨意發表不負責的言論或者傳播不實信息等。在個人感情方面,也是視情感如草芥,利益至上。談戀愛不珍惜感情,欺騙對方。一些大學生愛慕虛榮又想不勞而獲,為了滿足個人需要不惜騙取國家貸款,或從事其他違法亂紀的事情。

3.思想覺悟方面誠信缺失。大學生的年齡大多集中在18~24歲這個年齡段,雖已成年,但長期單一的校園生活使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未完全成熟和穩定。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錯誤的人生觀對部分大學生產生了不良影響,他們從思想上輕視誠實守信,一切從個人利益出發,忽視社會價值、集體利益。部分大學生沒有理想,沒有信仰,不理解奮斗的價值。在政治方面突出地表現為缺乏政治熱情,不關心時事,入黨動機不純,功利性重,缺乏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筆者在所在學校的大學生中隨機發放60份問卷,進行大學生思想狀況調查,其中入黨動機一題,“信仰共產主義”的僅有172人,所占比例為34.68%。對“共產主義必然實現”觀點持認同態度的僅為39.23%,持不確定態度的高達43.32%。

4.求職就業方面誠信缺失。隨著高校擴招和就業競爭的加劇,一些大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對求職材料的制作態度極其不嚴肅。為了顯示其學習態度端正、學習能力強,對自己的成績單進行“修改和加工”,欺騙用人單位;為了表明自己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和較高的工作能力,憑空編造一些未擔任過的職務和未參加過的社會實踐活動,偽造種種打工經歷;沒有證書就花錢購買假證,或者把別人的證書改名復制。另外,在簽訂就業協議時,考慮不周、信用意識淡薄、撕毀或不履行協議的現象越來越多,甚至同時與多家單位簽訂合同。

二、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雖然不直接參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生產,但其作為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有自己的群體文化和群體意識。該群體不可能處于封閉或真空環境之中,家庭、學校、社會等外部環境都會對其產生影響。

1.學生自身原因。大學生在入校之前與社會接觸較少,生活環境單純,行為方式簡單,對自身、家庭、社會等的思考較為膚淺,生活閱歷主要來自于學校和家庭。入學之后,由于缺乏理性思辨與分析能力,對中國的國情和社會轉型時期的各種問題和困難也缺乏清醒的認識,很多大學生不能全面理解和正確認識媒體特別是網絡中傳播的信息,甚至不能科學分析和認識身邊發生的人和事。一葉障目之下,可能從片面的角度出發,錯誤地看待事物的本質,而產生出不應該的心理困惑和負面情緒。由于我國對誠信缺失的處罰力度不大,又缺乏嚴密成熟的保障和防范措施,使得不誠信行為即使被抓也不一定會付出較大成本成為一種共識。大學生不誠信的短期得利行為,如考試作弊未被抓,使誠信行為受到沖擊,產生“會學習,還不如會作弊”等消極偏激心理。久而久之,種種復雜和矛盾的心理,會導致他們的思想在某一時刻選擇不誠實的錯誤行為。

2.家庭教育中誠信教育的缺失。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家長把考試和書本教育看得過重,忽視素質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的關注點和投入點主要集中在學生的學習和智力技能的提高上。由于關注點被聚焦在學生學習和考試方面,基礎教育的十余年間,家長唯考試論,以結果為導向,輕視子女成人教育。在這種家庭教育風氣之下,學生追求和看重的是學習成績和考試成績。誠信等品德教育,要么被輕描淡寫地進行,要么干脆為學習騰時間。家長過多強調學生學習的同時,也容易忽視自身的誠信問題,甚至將自己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誠信缺陷暴露給學生,導致學生對誠信問題產生錯誤認知,并形成錯誤的道德觀。

3.學校教育制度的偏差。寬松的大學環境,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應有的環境,但作為一個系統工程的誠信教育,在誠信教育的連續性和承接性方面存在一個“斷檔”。中學在高考競爭和生存壓力之下,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特別是誠信教育重視不夠。從長期緊張的高考壓力下猛然進入到寬松的自覺自主環境中,單憑學生本身的自我管理能力來維持學生德育中的誠信秩序,必然會出現混亂。許多高校在德育方面的制度制定和執行方面存在一些偏差,如德育目標過于籠統,誠信教育重理論輕實踐,學校德育評價制度不力等。盡管學校也設有各種規章制度,但就誠信方面沒有一個專門的獎勵和懲罰制度。有些學校即使設立了一些相關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又往往流于形式。以考試為例,考前,輔導員、班主任等會多次強調不能作弊,甚至有的學校讓學生簽“誠信合同”。考試過程中,監考老師也會宣讀考場紀律,但是依然會有學生作弊。學生作弊被抓后,出于“為學生前途著想”,多數還是以“說服教育為主”的方式解決,并沒有給學生以應有處罰。

4.社會環境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傳統的封閉式社會關系被打破,國際化、信息化縮短了地球的空間距離,多元化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巨大沖擊,從自然經濟和半自然經濟的經濟模式到市場經濟模式的轉變,顛覆了占據長期統治地位的“小農意識”。計劃經濟下的平均主義和“大鍋飯”現象一去不復返,人們開始意識到發揮主動性是獲得成果的必然途徑,不管是在經濟生活還是在文化生活方面。為了提高自身素質和改善生活環境,人們變得更加勤奮和努力。但是,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建立是一種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的探索式實踐,個體的差異性和制度的不完善,在這種逐漸增強的競爭環境下,一部分人會變得急功近利和唯利是圖,導致一些違法亂紀的不誠信行為屢屢發生。因為制度的缺失,一些不誠信行為沒有得到監督和處罰,就會在社會上產生不良影響。這種影響不可避免地會滲透到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大學生也會受到這些思想和現象的影響。

5.社會懲罰機制的不完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不是非常高的前提下,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制度和法律的約束及限制,沒有相對應的處罰措施,人們便會選擇自己認為對自己最有利的行為方式來“獲利”,這種選擇有可能是非常短視甚至是有違道德的。公交車讓座靠的是人們的自覺意識,讓座者與不讓座者在做出不同的行為選擇后,沒有任何實質的差異性對待。老人摔倒了扶與不扶,影響做出決定的不是良心而是可能會承擔巨大經濟后果的風險(被摔倒者訛上并支付巨額的營養費、醫療費、精神損失費等)。大環境的“重利忘義”單靠少數人的良知良心,是無法向“重義忘利”社會轉變的。我國現行制度對不誠信行為的處罰非常輕,從利己主義和實證主義出發,大多數人選擇不誠信就會變得正常。大學生在校期間不誠信行為沒有得到嚴厲處罰,畢業前夕的就業過程中制作假簡歷與多家單位同時簽訂協議,也沒有被社會嚴厲處罰,這種現象的存在是對嚴守信用者的褻瀆和打擊。

三、治理措施及建議

從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實表現和原因分析中,我們不難發現,在高校對學生進行專業培養的過程中,大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是一個有機統一體,我們無法將學生封閉在某種理想狀態之中。因此,對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的治理,不可能只單單落在哪一個環境和部門或組織層面。

1.重視家庭教育中品德教育的投入、輔導和宣傳。一個人出生后,所接觸到的第一個群體和環境,是這個人的父母等親人和所在的家庭。父母和親人的言行舉止將是這個孩童首先學習和模仿的對象。這就對“應然”狀態的家庭成員提出較高的要求,可現實情況是,婚姻有法律條件和限制,而父母則不需要任何“上崗證”等準入條件。因此,對準父母的家庭教育知識拓展和能力培養,應該被納入公民教育之中,并且確保有效實施;對于德育方面較好家庭的宣傳和獎勵,應該成為社區生活中的一面旗幟;對于不重視家庭教育的家庭,應該制定出相關的處罰規制進行管理。在《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中,關于基本道德做了如下規定:“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這為公民的基本行為提供了一個指導和規范,不但有利于公民個人道德品德的提升,從家庭教育角度講,也有利于公民家庭生活的環境和睦健康。

2.對教育體制進行改革,把德育納入教育的系統工程之中。在教育實施過程中,從學前教育至高等教育,作為德育重要內容的誠信教育不能僅僅作為一門思想品德課或其他補充內容簡單開設,不僅理論上要學習誠信,行動上也要落實誠信,不僅學校活動要求誠信,校園之外也一樣認真執行。通過建立學生(公民)終生信用檔案,嚴格管理實施,并將其作為學生升學和就業的重要參考。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做好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是高校育人和為社會輸出合格人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3.培養良好的社會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據新華社電,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公布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大學生作為具有較高知識層次的公民,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應更深入。全社會在核心價值觀的統領下,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為大學生的誠信建設提供健康的土壤。

4.完善現有法律法規,對不誠信行為進行嚴厲處罰。在自覺意識不能約束公民行為的情況下,法律和規范將發揮糾正和警示作用。無論是社會還是學校,對于存在的不誠信行為,法律和規章如果能嚴格對其進行處罰,使其付出加倍的代價或成本,無疑會對誠信缺失現象的治理有很大助益。學校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對大學生的誠信表現加以規范,使誠實守信的人得以重獎或重用,無誠信者則應為此付出相應代價。這樣一來,既能讓誠信行為發揚光大,讓誠信人心理得到安慰,也能讓不誠信行為和不誠信人受到處罰,而對有不誠信意圖的行為和人產生警戒作用。

歐美等發達國家將個人信用與身份證明綁定,并形成終身記錄,這也為我國信用建設提供了借鑒和啟示。總之,大學生的誠信建設任重道遠,只有學校、家庭、教育部門和整個社會共同努力,才能從環境上、制度上為此項任務的完成提供必要的保證。

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納什均衡”視界下的大學生誠信缺失及應對措施

摘 要:納什均衡是一種非合作均衡,它強調在信息阻塞的情況下,信任――守信對博弈雙方都會產生積極作用。本文借此理論分析大學生目前誠信缺失的幾大表現,并提出應對措施。

關鍵詞:納什均衡 博弈 誠信缺失 應對措施

所謂誠信,也就是誠實同時堅守信用。從宏觀看,它是維系整個社會正常運轉的必備條件,就微觀而言,它是規范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關系最為重要的準則,也是建立現代社會的必備條件。本文援引經濟學著名的分析方法“納什均衡”,意在對當前大學生的誠信缺失行為進行特定角度的分析和研究,旨在為當前大學生誠信教育提供一個新的研究視角。

一、納什均衡

約翰?福布斯?納什(John Forbes Nash Jr.),21歲從普林斯頓獲得博士學位,并在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經濟學獎。納什最重要的理論貢獻就是著名的“納什均衡”(Nash-equilibrium)。“納什均衡”是一種非合作博弈均衡,也就是各方在給定的約束條件下如何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最后達到力量均衡的理論。最好體現博弈論的就是“囚徒困境”:在某一案件中,警方同時將兩個犯罪嫌疑人隔離開來進行審訊,實際上兩人都想少供自己,但結果是兩人都老實交代,因為怕對方供出自己刑罰更重。它形象地告訴人們,誠信,即使是非合作的誠信也可給各方都帶來利益,而非誠信的互相拆臺只會給各方都帶來損失。美國學者鮑克指出:“信任所產生的社會利益,與我們吸的空氣和飲用的水一樣,需要受到保護。當信任被損害時,整個社會都會吃苦頭;當信任被毀滅時,社會就動搖和崩潰。”

二、大學生誠信缺失表現

大學生的誠信行為也符合納什均衡的原則,總體來說,當前我國大學生的誠信狀況還算良好。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許多大學生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誠信缺失,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業誠信缺失

學業上的誠信缺失現象較為嚴重,遲到、早退、作業抄襲、實驗數據造假、考試作弊等現象普遍存在。而且在一些學生心目中這些做法很 “正常”。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有近兩成的大學生認為,為了能夠考試過關,作弊可以理解,有近三成的大學生曾經替逃課的同學向老師撒謊,近八成同學認為為了完成課程作業和畢業論文,借鑒或抄襲他人論文是正常的事情。

2、經濟誠信缺失

經濟方面的誠信缺失主要體現在貧困助學金和助學貸款上,為爭取到相關的助學金名額,不惜偽造貧困證明等申請材料,甚至父母雙全還要說成單親。還有些學生的國家助學貸款只貸不還,基本上每個高校都有畢業生欠貸不還的案例。惡意拖欠住宿費、學費以及書費。這是一個普遍現象,許多學生把原本需要上繳的費用用來購買手機、名牌服飾以及旅游、電腦等,一些學生是為了談戀愛、聚餐等。

3、就業誠信缺失

近年來,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有些畢業生就偽造個人簡歷、個人成績單、實踐經歷、各類證書獎狀等,甚至偽造學歷。這樣,實際提高了結業的成本,對大家都不利。

三、從納什均衡看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危害

在誠信缺失的情況下,導致了不公平的反復博弈,造成了人際環境、社會關系的惡性循環,它隱含的社會成本更大。“納什均衡”中的“囚徒困境”證明,選擇相信對方,于人于己都有利,也就是說是一種典型的“雙贏”或“多贏”關系。當某些人欺騙得逞后,被欺騙人也會反過來欺騙其他人,以求“均衡”,結果是,大家都將承擔“損人不利己”的惡果,最終產生負效的均衡。因為,“說謊者必須不折不扣地投入支撐謊言的精力。”從另一方面說,對失信的寬容就是對誠信的踐踏,是一種典型的“道德逆淘汰”。

四、提高大學生誠信度的應對措施

欲走出“囚徒困境”,改善大學生的誠信缺失現狀。筆者認為,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去解決。

1、內外兼治,提高大學生誠信水平

首先,應積極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這需要社會、個人共同參與,加大監督和宣傳,才能創設一個良好的外部誠信環境。其次,雖然大學生的各種失信行為有環境的因素,但內因才是關鍵,誠信與否主要看大學生個人誠信素養的高低。讓大學生充分認識誠信的重要性,促進其有效的自我教育,讓他們深刻感受何為“誠信”、為何“誠信”以及如何“誠信”,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大學生誠信缺失行為的發生。

2、建立健全高校學生誠信管理體系

在任何一個團體里,要想使各項工作有效的運行,除了必須具備完整的主體資格和活動空間外,還必須有規范性的秩序要求。高校要想加強大學生誠信建設,也必須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信用體系和相應制度,從規章制度上來規范和約束大學生的誠信行為,遏制誠信缺失行為的發生。

首先,建立大學生誠信電子檔案。建立學生誠信電子檔案后,要進行動態管理,實時更新,并把這些學生的誠信信息資源共享于相關教育管理部門及一些正規的企事業用人單位,建立誠信系統,這樣可以延續記錄誠信信息,更有約束力。管理誠信電子檔案時,要有專人負責,訪問權限也要逐級設置,這其中,一定要注意對學生個人隱私的保護,也要做好與用人單位的誠信電子檔案銜接工作。

其次,建立科學的大學生誠信評價體系。有了學生誠信電子檔案,學校也要形成誠信評價機制對學生進行評價,并依據一定的誠信標準進行量化考核,制定并完善量化考核指標體系,實現定量記載和定性評價。

最后,建立完善的大學生誠信行為監管制度。有了誠信行為守則后,還要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以及監督制度。獎勵措施主要是在校內樹立誠信典型,針對典型的誠信個人和集體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這中間要注意樹立典型,畢竟誠信行為本來就是應該遵守的基本道德準則,沒有獎勵也要遵守,不能出現“無獎勵,不誠信”的現象發生。當然,嚴厲的懲罰制度更重要,懲罰措施必須依據誠信行為的性質、導致的后果不同而區分對待,可以參照大學生學生手冊分別對待,如有必要,還可以配套對應的經濟處罰方式甚至報給公安部門進一步問責。

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的思考

摘 要:在社會轉型和價值觀多元的今天,各領域各漫生出誠信缺失的丑陋,大學生群體的誠信狀況同樣令人堪憂。大學生的誠信狀況不僅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而且直接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影響中國夢實現的歷史進程。

關鍵詞:大學生 誠信 誠信缺失

誠信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最根本的道德規范和價值取向,誠信是一種不分時代、不分地域的價值觀。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上,要求每個公民堅守誠信這個道德底線,這樣方可“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當代大學生將承載、見證和全程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青年的使命任重道遠,青年的修德尤為重要。大學生的誠信狀況不僅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而且直接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影響中國夢實現的歷史進程。在社會轉型和價值觀多元的今天,大學生難免受社會大環境的熏染,大學生誠信狀況同樣令人堪憂。

一 、大學生誠信缺失的表現

1.學業中誠信缺失

學業上的誠信缺失最為突出。大學生在大學面臨兩項任務一是成長,二是學習。學習是大學生的主業,大學學習是創造性地學習,探索和掌握一門學科的規律的過程,必然是揮灑的汗水和勤奮努力的過程。學業水平的高低決定人才水平的高度,大學期間能否形成科學的知識體系、嚴謹的治學態度,掌握自學能力尤為重要。一部分學生治學態度不端正,缺乏科學研究精神,缺欠孜孜以求的意志品質,面對學業不是刻苦鉆研,而是另走偏門,選擇學業上投機取巧、考試作弊不誠實的方式。盡管高校考場管理采取了嚴格的監考措施,并且制定了針對考試作弊者的嚴厲的懲罰制度,卻仍有學生甘冒風險,考試作弊現象屢禁不止,作弊手段層出不窮,而且愈趨“高明”。作業和論文請他人,或復制粘貼,或采用請吃、送禮等方式從老師那里獲得過想要的分數。學業造假嚴重影響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制約大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

2.生活中誠信缺失

大學是播撒友誼的場所,是收獲同學情誼的最好時光,同學情將伴隨每個人從青年走向暮年。大學生人際交往表里不一的學生大有人在,經濟往來欠債不還,同學關系言而無信、褻瀆感情、輕易承諾難于兌現的學生已經不是少數;對待愛情視如兒戲、褻瀆愛情的尊嚴,戀愛的目的或是空虛或是自娛,騙取愛情不負責;向學校提供過虛假乃至錯誤的家庭信息為獲取困難補助;在學生會等機構干部的競選過程中,一些學生不是靠實力去爭取,而是投機取巧拉關系達到目的。國家推行助學貸款,由于一些受惠的大學生畢業后不能按時繳還利息及本金,甚至惡意逃款,直接導致了國家助學貸款制度的無法正常運轉。

3、求職中誠信缺失

為了獲取就業崗位,一些學生簡歷注水,偽造各種獲獎證書、各類資格考試合格證書,杜撰社會實習經歷。任意變更、撕毀就業合同,不少大學生簽約的目的只是為了解決戶口問題,有的是這山望著那山高,一旦目的達到便不辭而別,讓招聘單位措手不及,防不勝防。

二、大學生誠信缺失的成因

造成大學生誠信缺失有多種原因,主要有社會、學校和學生三方面的原因。

1.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是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主要成因。

在傳統社會,誠信作為道德規范,依靠傳統習俗、社會輿論及內心信念約束人們的行為。伴隨市場經濟的建立,約定俗成的誠信維系手段漸漸失去了效應,與市場經濟相匹配的各項規章制度及法律體系,尚未建立或健全時,誠信缺失現象便在各個領域不斷出現。正是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約束機制,失信成本低于守信成本,對失信行為懲罰不嚴,守信收益不公,誠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導致、縱容了失信行為的一再發生。必然出現社會各個領域的誠信缺失,誠信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

2、學校誠信教育重視不夠。

造成大學生學習上不誠信源于學校的教育理念以及制度、措施的嚴重滯后,自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各級學校對學生學業不誠信無記載。高等學校對畢業生的學業上的不誠信有遮羞心里,態度曖昧、制度形同虛設、懲治不嚴、措施乏力,一定程度上縱容了大學生學習上的不誠信事件的發生。

大學生在經濟生活和感情中的誠信教育空缺,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經濟往來不到達惡劣程度不會引起學校的重視和懲罰,感情世界不達到一定程度也無人關注。大學生在就業方面的不誠信原因在于:大學生由于就業形勢嚴峻,為找到工作不得不美化自己,同時用人單位提出近乎嚴苛用人標準,難以達到要求只能貿然造假,為大學生求職造假埋下伏筆,高校為提高就業率學校所謂面子工程,放任大學生求職中的不實行為,客觀上助長了大學生的不誠信事件的發生。

3、學生自身對誠信重視不夠

在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社會不誠信的負面影響、家庭誠信教育的疏漏、學校誠信教育和機制的缺位,使大學生對于不誠信言行在自身發生都能網開一面,對待誠信在認識和觀念上存在誤區,沒有真正認識到誠信做人的重要性,難守內心道德防線。

三、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對策

誠信在社會倫理體系中是塔基,它的建立和維系普及通過幾種力量來實現。

1.對社會而言,要營造講誠信的社會氛圍

任何教育不能脫離社會的大環境下進行的,營造人人講誠信的社會大環境,為大學生誠信意識的確立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條件。政府應當是具有公信力的政府、政務透明一言九鼎。經濟活動中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形成良性的誠信關系。整個社會倡導言行一致、有信無欺的道德操守,增強信用意識;宣傳誠信守信鮮活事例,營造守信者光榮失信者可恥的良好輿論環境,建立健全誠信機制,形成不誠信無以取信于人、無以立足的社會良好的氛圍

2.學校加大誠信教育和誠信制度建設

第一、加大誠信教育的宣傳力度

結合大學生的認知狀況,側重“誠信收益”的啟發式教育、“失信行為”的預警式教育、“誠信卻失”的免疫性教育。

第二、建立新生大學前誠信考察登記制度

學校首先建立學生的大學前誠信考察登記制度。制作《大學前誠信登記表》,要求新生如實填寫、充分利用機會到生源地考察。明示學生要誠信、遏制有的學生對失信心理的放縱,強化誠信心理。

第三、建立大學期間的誠信考核登記制度

簽署《大學生誠信承諾書》,建立《大學生誠信考核登記檔案》內容包括學業誠信記錄、感情誠信記錄、經濟生活誠信紀錄,求職誠信紀錄,記載失信行為。明確大學期間誠信內容與要求,要求學生抄寫并簽名。

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人民文摘》理性審視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

外部環境因素。首先,就社會而言,轉型期凸顯出的拜金主義、功利主義和當前就業壓力等,淡化了傳統的誠信觀念。如經濟領域中的造假販假、欺詐欺騙、走私販私等違法行為;政治領域的貪污腐敗、錢權交易等;人際交往中損人利己、言而無信;擇業過程中的假信息、假材料等。這些現象使當代大學生在誠信認知上產生了一種錯覺:不誠信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種謀生手段,甚至謊言和虛偽是獲得收獲的必要途徑。

其次,就學校而言,大學生處在人生觀、價值觀的定型期,學校在塑造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處世的誠信觀方面起著很大的作用。而諸多高校在誠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重灌輸輕引導,重理論輕實踐,忽視學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體地位。誠信觀教育應有的社會作用和效力自然就大打折扣。

再次,就家庭而言,有的父母并不是十分重視對孩子的誠信教育。表現在家長自身的失信行為和家長教育方式方法上存在問題造成的不誠信影響。

內部環境因素。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發展包含思想意識的發展和行為習慣的發展。部分學生意識不到誠信乃成人之基。導致行為上自私自利,意志不堅,責任意識淡薄。不能辯證地看待社會不誠信現象,缺乏對馬克思主義誠信觀功用的反思能力,很容易將看到的一些社會不誠信現象當作社會本質,從而誘導他們失去誠信觀念。

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高校大學生考試誠信缺失及應對

摘 要:近年來,考試作弊尤其是在高考、考研、英語考級等各類考試中作弊現象時有發生,儼然已成為一個備受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大學生考試作弊的現象折射出當今大學生誠信意識的缺失,其導致的后果是大學生的能力與學歷不符,大學生群體公信力的下降,進而助長了社會不良風氣。本文對高校大學生考試誠信缺失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法,這對于加強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培養誠實守信的高質量人才有著積極的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考試;誠信缺失;應對

考試制度被西方學者稱之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中國是歷史上最早用考試來選拔人才的國家,而在中國這樣一個“禮義之邦”,“誠信”已經到了危險的邊緣,誠信教育已經刻不容緩。考試作弊已不再是個別學生的品德問題,而是成為高校的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以科學的方法,深層次地剖析大學生考試作弊的種種誘因,狠抓考風考紀,并制定相應的對策,刻不容緩。

一、導致大學生考試作弊的種種誘因分析

1、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是導致考試作弊高發的社會根源

在中國,目前還多是以考試作為評價和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考試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前程,這就使許多人甘愿冒險通過考試作弊的手段獲得個人利益,這也與當今社會的不良風氣密切相關。在以物欲享樂作為唯一追求的今天,社會彌漫著功利主義、弄虛作假、投機取巧等思想,社會誠信度日益下降,近年頻發的關乎食品安全、人情冷漠等社會現象不斷挑戰人們的道德底線,社會教育的負向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著學校教育的正向功能。經濟學界有一句話,當利潤超過了30%,人就不惜鋌而走險。考試作弊的成本過低使相當多的人甘愿冒險,并作為一種習慣在考生中傳播。

2、應試教育體制的缺陷是考試作弊的直接原因

素質教育呼喚了那么多年,還是走回應試教育的老路上去了。應試教育體制培養出的是一種短期功利性的學習方式,很難培養學生真正的學習動力。學生學習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能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以便將來可以為自己找個好工作。應試教育培養的是應試的“天才”或者是作弊的“天才”,而不能從宏觀和歷史的角度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從根本上培養學生對本專業一種探索的使命感,不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提高學生的學術素養。美國一些著名大學的專業考試竟然不設監考,這在我國是不可想象的。

3、考試制度的缺陷也是作弊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高校大學生考試誠信的缺失不僅僅是作弊大學生個體的恥辱,也是高等教育在誠信教育方面的敗筆。考試制度存在不健全或執行不力。如一些教師在考試前劃定考試復習范圍、劃重點;考試出題不科學 ,考試內容多是記憶性的考題。另外,高校在推行學分制和倡導素質教育的同時卻無法擺脫擴招帶來的消極影響,高校擴招導致部分教師教學任務繁重、身心疲憊,教學質量下降;導致生源質量良莠不齊,學生們“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學風每況日下。因此,高校必須狠狠剎考試作弊歪風,研究符合高校教育管理體制的誠信考試機制,努力營造良好的考試氛圍。

4、學生本身素質差、明辨是非黑白能力差是考試作弊泛濫的最直接因素

大學生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其作弊行為的主觀因素是自律性差,缺少自我約束力。由于高校中普遍存在競爭機制,考試分數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入黨就業、三好學生的評定、獎學金等,不少學生為利益所驅使而鋌而走險;有的學生搭上擴招的直通車進入高校后,基礎差、底子薄,不適應高校“自主學習”的管理方式,學生對學習缺乏明確目標且沒有興趣,早退、曠課行為屢見不鮮,轉而寄希望于考試作弊;另一些學生則是因為平時學習較為認真,而被另一些同學“看中”,要求其幫助抄襲,由此而發生“被作弊”的情況。大學生從作弊中嘗到了不勞而獲的甜頭,對他們而言只要一次作弊成功就會出現下次作弊,長此以往惡性循環,參加作弊的人數會越來越多。

二、考試作弊的對策分析

1、加強誠信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當前我國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我國教育必須補上“誠信課”。從學生進校起就開始普及誠信教育,讓學生認識到誠信教育的內涵及重要性,引導學生通過努力獲得好成績,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樹立講誠實、重信用的良好品質,自覺將誠信落實到日常行動中去。結合《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廣泛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將誠信教育貫穿于校園文化活動中。培育適合大學生心智個性發展的校園誠信文化。

2、改革現行的教學模式和考試模式,推動考試體制的變革

現行的學年制教學管理模式,沒有充分考慮學生個性的不同,不能很好地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而教考分離教考分離則在適應人才成長的多樣性、多渠道需求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所謂教考分離,就是把教學和考試分開,任課老師不參與所任課程的期末考試,包括出題、監考、評卷、登分和質量分析。教考分離旨在學考結合,適應現代社會多方面學習、終身學習的實際,引導人們更好的學習;教考分離的實質在于推行素質教育。這些年在推行素質教育方面努力而不力,其根源在于應試教育。教考分離有利

于推行素質教育;教考分離旨在貫徹以人為本。

3、學校要加強誠信教育,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誠信氛圍

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使誠信深人人心。加大對“誠信典型”的宣傳,充分發揮大眾傳媒的宣傳作用,在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誠信教育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例如,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班會,舉行以誠信為主題的辯論賽和演講比賽,建立誠信教育的專題網站或網頁等。此外還可以在師生中樹立“重信譽、講信用”的榜樣,從而激勵更多的學生象他們學習,為我國社會的道德誠信重建發揮應有的作用。

4、加大失信懲罰力度,規范大學生誠信行為

在加強對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同時,還應該對考試作弊的學生要建立相應的懲罰機制來規范他們的行為。從學生進入大學之日起,我們可以設立學生的誠信檔案,建立數據庫管理查詢系統,以加強對學生誠信的監督。誠信檔案一方面可作為學生評獎評優、申請和發放助學貸款入黨的重要依據之一。另一方面,在學生畢業時,誠信檔案跟隨學生的人事檔案一并交給用人單位,從而將學生的誠信記錄延伸到社會。它是聯系學校與社會的一架橋梁,是培養大學生誠信品質的一個重大舉措。將學生誠信表現與學生評優、申請助學貸款、申請入黨等相結合,亦有助于他們增強誠信意識,維護自己的良好信譽。

總之,在這個竟爭激烈的社會,誠信成為每個人立足社會不可缺少的無形資本,恪守誠信是每個大學生應當有的生存和法制理念之一,我們要充分發揮家庭、學校、政府、社會的主導力量,通過多種渠道培養學生的誠信品德,讓學生樹立誠信觀念,從而自覺地將誠實守信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并用一生的言行去踐行它,只有當我們對于誠信的修養提高了,我們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能真正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

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研究

摘要:大學生誠信缺失越來越嚴重,主要表現在學業、經濟、求職、生活等方面。形成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社會大環境、教育體制、大學生自身素養等方面。最后提出了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主要途徑和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誠信;對策

誠信是誠實和信用的合稱。就是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是一個社會賴以存在的道德基礎,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人在活動中相互聯系的道義憑借。無論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誠信對于建設人類社會文明都是極為重要的。誠信常常被稱為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人若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大學生是青年人的優秀代表,是國家的棟梁和希望。作為高素質人才的大學生,本應具備誠信這種最起碼的社會責任,成為誠信的代表和典范。可是隨著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經濟在發展、文化在碰撞、網絡在擴張……“象牙塔”的大學校園也快速的與社會接軌,校園愛情、校園商販、大學創業無不在沖擊己不是“天之驕子”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大學生表現出誠信缺失。高素質的人才缺少誠信,這無疑是教育的一種失敗,也是人才培養模式的一種失敗!找到解決的辦法和措施,顯得尤為必要和緊迫。

1.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

1.1學習誠信缺失

一是考試作弊。考試作弊是一種違紀,是我們上小學就知道的。可是在大學考試作弊卻屢禁不止,現在許多大學生不認為替考、夾帶、偷看等違紀行為是一種錯誤和恥辱,甚至把作弊堪稱是一種能力和自豪。大學每年的英語四六級考試,作弊人數越來越多,作弊手段推陳出新,并且出現了大量的以營利為目的的“職業作弊者”。二是論文抄襲。許多大學生課程論文甚至畢業論文都是在網上隨便下載一些,改頭換面交上來了事。畢業論文也有大量抄襲拼湊現象,“鼠標加鍵盤”的寫作模式已經在大學校園廣為流傳。

1.2經濟誠信缺失

一是不按時歸還助學貸款。大學生違約還貸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幾乎所有高校都有。國家助學貸款為許多大學生解決了在大學的學費和住宿費來源,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但是很多學生畢業后卻不按時還貸款。據江西省統計,2008年11月末僅工行承辦的國家助學貸款違約余額1053萬元,違約率達40.29%。二是學生欠費。據廣東省2008年統計,粵西4所高校欠繳學費的學生占到20%左右,年欠費總額超過2000萬。這使本來就已經捉襟見肘的高校財務狀況更是雪上加霜。而欠費學生中真正的貧困生可能不到三分之一,許多欠費學生往往把家長好不容易攢的學費隱瞞下來供自己揮霍,既騙了學校,也騙了家長。還有手機欠費后扔掉舊卡更換新卡;信用卡透支后,不到催繳從不還賬等等都反映出大學生誠信的缺失。

1.3求職誠信缺失

一是求職簡歷大量“注水”。許多大學生為了競爭好的工作崗位,通過夸大或造假履歷來充實自己“實力”。調查顯示,在簡歷“注水”中,實習經歷/社會實踐經驗造假的占31%,學歷/培訓經歷/所獲證書占26%,工作崗位/職責 、以往薪酬待遇、離職原因及工作年限,分別占19%、10%、10%和4%。二是隨意毀約。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之間通過簽訂協議,以合同形式確定雙方相互選擇的權利和義務。但是,部分大學生缺乏誠信意識,“饑不擇食”地與招聘單位簽訂就業協議,當發現條件較好的招聘單位時,就撕毀已有協議,另擇高枝。使招聘單位的用人計劃落空,嚴重影響了學校的聲譽。

1.4生活誠信缺失

在生活中有些學生出于惰性、自私、虛榮等原因,以種種假理由欺騙父母、教師和同學。如編造理由遲到、請假、逃課;在發生矛盾、犯了錯誤時,編織謊話、隱瞞事實;在同學交往中不誠實,騙取別人信任,撈取好處等。在公共事務方面,如網絡道德缺失,在虛擬網絡空間,有部分學生在網上虛假信息、編造虛假新聞、制造傳播病毒,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網絡秩序。高校圖書的流失量平均在借書總數的10%左右,而流失的圖書幾乎全部是大學生未能歸還,有的學生甚至把絕版書籍據為己有。

2.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2.1社會環境的影響

大學生誠信的缺失首要原因是社會大環境出了問題。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體制轉型期,社會上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功利主義、重利輕義、多元價值觀很盛行,誠信這一民族文化傳統在現實社會中面臨嚴峻考驗。失信者可以失信、欺騙,但同時又可以逃避監督,不必為失信給他人造成的損失付出代價,卻能為自己帶來巨大利益。這種失信所帶來的利益與成本的不對稱性,致使“游戲規則”被破壞,信用體系崩潰,蔓延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大學生同樣受到了沖擊,誠信同樣受到污染。

2.2誠信教育存弊端

我國教育體制在誠信教育方面存在問題和不足。現在的大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是以成績論英雄,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對于誠信教育都放在了一個不太重要的地位。教育體制仍將一切都量化,以具體的數據來衡量、評價教書與辦學的好壞,小考、中考、高考有升學率,為了提高升學率,有的學校和教師就想盡方法提高自己的所謂數據,于是教唆、幫助學生考試做弊。大學校園重視英語學習、重視各種證書考試,唯獨不重視我國傳統文化教育。這些都使大學生們缺乏誠信意識。

2.3道德教育的方式大于內容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讓人們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為人之道。長期以來,我們的德育教育往往簡單化,形式大于內容,缺乏因人施教,違背教育規律,缺少行之有效的辦法和手段,而對學生的人格品質的完善、水準的提高卻往往忽視,學校只重視書本的教育,忽視做人的教育,在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最重要時期缺乏強有力的正確的引導。大學生群體之所以有那么多誠信缺失行為,無疑與這種簡單的無效的道德教育是有緊密聯系的。

2.4大學生缺少自身誠信修養和實踐

說起誠信,絕大多數大學生都是清楚的,也知道作業抄襲、考試作弊等失信行為是不對的,也承認在同學或者自己身上曾經發生過。但是許多大學生對這些失信行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表現出大學生們誠信意識與誠信行為不夠統一,實際行為和心中堅持的準則不一致,這導致有的大學生隨波逐流,經常做些不誠信的事情。這正是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內因所在,亦是人類固有的趨利本性在失控。

3.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對策

3.1加強祖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大學生誠信缺失,很重要一個因素是我國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因此,要加強大學生祖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挖掘和梳理傳統文化中的誠信道德思想,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引導大學生批判地繼承和吸收我國傳統文化遺產,與時俱進地賦予傳統文化中誠信道德以新的理解和內涵,對于提高當代大學生的誠信道德水平,對當代大學生誠信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迪價值,幫助學生樹立“人無信不立”的信用道德觀念。

3.2強化兩課中的誠信教育

“兩課”教學是我國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培養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提高大學生的政治理論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要針對當前大學生思想實際,增加和滲透誠信教育的新內容。一方面,要使大學生認識到,樹立較高的誠信意識,這不僅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道德素質,也是走上社會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讓大學生懂得,誠信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是經濟社會的道德底線。在法制社會里,誠信既是道德問題,又是法律問題,法律是一種最低的道德準則。

3.3通過校園文化活動強化誠信意識

大學校園文化豐富精彩,可以將其作為誠信教育的有效載體。要將誠信教育的深刻性寓于各項活動的豐富性和新穎性之中,潛移默化地將誠信觀念融入到學生內心深處。如在班級或系院召開誠信評議會、討論會,開展誠信征文或演講賽、舉辦專題講座,進行無人監考活動,、“求職書不摻水”簽名、“遠離作弊”考紀教育、誠信校園文化節等活動。通過誠信教育實踐活動,使學生逐步樹立起誠信。

3.4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

誠實守信是一個大學生最基本的道德素質,既要求個人的內在自我修養和覺悟提高,還需要有相應的機制對大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所以建立一套大學生誠信檔案是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和誠信監督的一項重要措施。誠信檔案內容應包括:大學生本人承諾書、學生的個人基本情況、品行說明、學習成績、健康狀況、經濟狀況、信用記錄等。學生在拿到檔案的第一時間,就要在誠信大學生承諾書上簽字,樹立起誠信的觀念。誠信檔案將成為大學生的“第二身份證”。

3.5完善的誠信監督和懲罰機制。

大學應該建立科學完備的監督制約機制,用制度約束學生的行為,促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誠信品質。把教育和處罰結合起來,要建立健全失信懲罰機制,每年定期檢查、核實大學生誠信檔案,針對違反信用以及誠信等級低的行為,學校要切實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條例和規定,加大制度的執行力度,讓那些失信的學生及時受到應有的處罰。

3.6加強教師的誠信道德修養

教師是學生的楷模,一個沒有誠信的教師是教育不出有誠信意識的學生的。教師要首先樹立誠信的道德觀念,在課堂、課外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以正直、誠實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和教師是實施誠信教育過程中相輔相成、互為影響、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教師既是道德的實踐者,又是道德的教育者。教師不僅要遵守公民道德準則與行為規范,還應遵守教師職業的道德規范。

總之,大學生誠信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共同努力。在加強信用立法的基礎上,政府要為社會營造一個良好的誠信大環境,打造誠信政府,同時,全社會成員和家庭成員都應該規范自己的行為,為大學生做好榜樣。更重要的是,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和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誠信修養,以身作則,為學生作好表率。

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大學生誠信缺失成因分析及教育對策思考

摘 要:2010年全國兩會“關于提請關注大學生誠信教育問題的建議”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大學生在考試、信貸、求職和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誠信缺失現象,一定程度上受到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大學生誠信的缺失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內容和要求,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通過對大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其樹立起誠信意識,養成誠信行為習慣,進而加強對大學生的誠信缺失的對策教育。

關鍵詞:誠信缺失 成因 分析 對策 思考

當代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是我國社會獨生子女時代成長起來的85后的新一代。他們身上具有獨特的個性特征和行為方式,他們自我意識強烈,崇尚個性,強調自我,注重享受。這種崇尚自我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當代部分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欠缺,導致了當代大學生不同程度的誠信缺失。

一、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具體表現

2010年全國兩會“關于提請關注大學生誠信教育問題的建議”不僅嚴肅地指出了當今大學生誠信缺失與教育及人才培養模式的利害關系,而且深入地預見了大學生誠信缺失將會造成的社會道德天平失衡和更深層次的社會危機。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調整和完善的當今社會,伴隨著社會不良風氣和個人本位主義思想的影響,當代大學生傳統的價值觀受到強烈沖擊,部分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呈現出了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的精神迷茫,大學生群體誠信缺失現象日益嚴重。

1.考試中的舞弊行為。作弊行為是大學生誠信缺失的最簡單最直接的表現。雖然各高校考試管理辦法越來越嚴密,對作弊學生的處分也越來越嚴厲,但作弊之風改觀較小,而且作弊者的心態越來越坦然,作弊工具日益現代化,作弊方法也呈現多樣化,波及范圍之廣,影響之深著實令人震驚。近年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弊事件多有發生,買賣試題也時有出現……由此,考試的公平性不僅受到極大質疑,而且嚴重地影響了大學生的社會信譽。

2.幫困助學中的誠信危機。為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國家、學校通過各種途徑,采取獎、助、貸等多種手段。但近年來發生的謊報家庭信息,欺瞞家庭經濟狀況,弄虛作假甚至人為的謊稱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等諸如此類的事件在具體的獎助評定過程中也有出現,當然也發生過中國石油大學23名畢業生沒有按期償還助學貸款,被中國建設銀行北京昌平支行告上法庭的事件。這些幫困助學中的誠信危機也無時無刻不在反映著當代大學生誠信道德的缺失和大學生個人的信譽危機。

3.大學生求職信用缺失。近年來,隨著社會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大力需求,我院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良好,各大用人單位紛紛與我院確立了就業合作關系。2.5+0.5學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極大地保障了學院“理實一體、雙境育人”的教學模式,全面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獨創精神,使學院畢業生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依然“一枝獨秀”,然而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雙向選擇就業協議后,卻無視用人單位的利益,挑三揀四、紛紛跳槽,故意違約現象多有發生。畢業生的這種“唯我獨尊”的個人心理和挑三揀四的享樂心理,歸根結底都是大學生個人誠信缺失的表現。

4.惡意拖欠學費問題。在國家保障教育公平,絕不讓一個貧困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的今天,各高校均設有綠色通道,因此一些家庭經濟并不困難的大學生便乘虛而入、偽裝困難,試圖享受國家的幫扶政策,將他們本應繳納的學費用于吃喝玩樂、購買高檔消費品甚至談戀愛等支出,以各種理由惡意拖欠應繳納的各類費用,在美好的大學時代涂上了不光彩的一筆,失去了立身處世的根本準則。

5.個人生活的信用危機。在生活中有些學生出于惰性、自私、虛榮等原因,以種種理由欺騙父母、老師和同學。如編造理由遲到、請假、逃課;在發生矛盾、犯了錯誤時,編織謊話、隱瞞事實;在同學交往中不誠實,騙人騙錢等。這種個人生活的信用危機正逐步侵蝕大學生的心靈,損害大學生的個人形象,影響大學生的社會聲譽。

二、大學生誠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大學生在學習、考試、求職和日常生活中出現的誠信缺失現象,影響因素很多,既有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獨生子女時代家庭片面教育的潛移默化,也有學校教育的失衡等因素的影響,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社會轉型期道德約束體系的滯后。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的歷史進程中,社會的道德約束體系卻出現了嚴重的滯后,傳統道德觀缺失,新型信用體系并未完全建立,拜金主義、實用主義接踵而來,金錢面前、利益面前,趨之若鶩者大有人在,為了個人私利不惜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這種道德約束體系的滯后在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重要階段的大學生的思想和觀念,在大學生中產生了見利忘義,自私狹隘的誠信道德層面的偏差,所以也就有了大學生考試作弊、求職造假、違約多發等誠信缺失現象。

2.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現代經濟社會出現的坑蒙拐騙偷的丑惡現象,嚴重影響著社會的公平和正義,不正當競爭的存在,權力與金錢的罪惡交易等在網絡時代和信息化的今天,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侵襲和腐蝕著神圣的校園凈土,大學校園里也隨著社會上制假販假的不良風氣刮起了弄虛作假之風,急功近利的虛假行為時有發生,“說謊”、“作假”、“欺騙”、“隱瞞”等字眼污染著校園的純凈,給大學生的誠信道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3.家庭教育所致的大學生自身責任感的缺失。伴隨大學生個人成長的家庭教育是大學生情感和人格形成的重要向導,對大學生一生的性格養成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卻會竭盡全力地給予子女們更多的物質保障,恰恰忽視了子女們精神方面的需求和傳統道德的教育,久而久之,家庭教育的片面性便根深蒂固地影響了正在成長中的獨生子女們,這勢必會造成他們的傳統道德缺失,包括誠信意識的淡漠和誠信行為的缺失,因此這也是造成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另一重要原因。

三、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對策思考

大學生誠信教育,是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過一定的教育方式,根據誠信的內涵和要求,對大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其樹立起誠信意識,養成誠信行為習慣的活動過程。大學生誠信的缺失,已對我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內容和要求,作為思政工作者,我們該如何加強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呢?

1.“雙全”動員,“兩課”教育。“雙全”指的是全方位和全員,即大學生誠信教育的開展需要集中高校的全員力量,開展全方位的教育,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是學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務,高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以高尚的品格、誠信的行為、淵博的學識影響教育學生。“兩課”無疑是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課堂主渠道,因此要創新理論授課方式,增強理論授課的現實意義和實踐作用,增加誠信類專題性的討論環節和有針對性的實踐環節,這些都是現實的具體的誠信教育途徑。

2.建立大學生評估登記制度。開展大學生誠信教育,還要從制度和機制入手,具體抓好大學生誠信制度規范和大學生誠信檔案建立這兩項重要工作,在誠信檔案中不僅對學生本人的基本情況、學生在校期間的經濟活動等專向記錄,而且要把這些記錄延伸至大學生今后的工作單位,架起學校與社會誠信教育的橋梁,從制度方面強化對大學生誠實守信的教育,以他律達到自律,形成誠實守信的良好社會風尚。

3.加大誠信宣傳教育力度,打造誠信校園。為了加強大學生對誠信的認識,可以在大學生中舉辦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在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大學生誠信意識的過程中,還可以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學生能主動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誠信簽字活動,舉辦征文、演講、知識競賽活動等。通過宣傳誠信和開展活動,不僅將學生的誠信意識和誠信行為有機結合,而且也實現了思想道德教育知情意行的統一,起到誠信教育的作用,養成良好的誠信習慣。

4.營造誠信的社會和家庭氛圍。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新時期,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需要加大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加強對全社會成員的傳統文化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強化民眾的理想信念,在全社會營造弘揚正氣、促進和諧、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良好人文社會氛圍。作為85后新一代大學生的家長,既要言傳又要身教,不僅要了解當代大學生子女的特點,還要有的放矢地對其進行誠信教育,只有營造人人誠信的社會氛圍,社會的假丑惡現象才能得到有效遏制,蔓延到大學生中的誠信缺失現象才有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好轉。

大學生誠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誠信教育的構成部分。當今大學生在考試、學習和生活上的誠信缺失,不僅反映了社會道德約束機制的滯后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而且也反映了教育機制的弊端和家庭教育的片面性。而有效的開展大學生誠信教育,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整合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資源的重要任務,是實現文化傳承和道德延續的有效途徑,是關乎祖國,關乎未來的偉大德育工程。因此,誠信教育在全社會的協同努力下,通過采取措施、總結經驗、形成合力,必將會推動大學生誠信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和大學生個人誠信品質的全面提高。

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和對策

摘要:十八大報告中在“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章節中出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提出了“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代大學生作為文化層次較高的特殊群體,其誠信度也應高出全社會的一般水平,但受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影響,大學生的誠信開始出現危機,已成為制約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大學生誠信危機的原因,和誠信缺失的有效措施,對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構建和諧校園將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誠信;原因;對策

1、誠信的基本內涵及意義

誠信的基本內涵,包括“誠”和“信”兩個方面。儒家“誠信”思想的內涵主要有三點:一是以“誠”為真實無妄的本然之道;二是以“誠”為道德之本、行為之源,而以“信”為德目之一;三是重視“誠”的實踐,強調言行一致、知行合一。黨和國家強調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并重,具體落實到高等學校就是要堅持依法辦學與以德治校并舉。我們呼喚建立規范、科學、操作性強的大學生誠信度評價體系。

2、大學生誠信缺失的表現

2.1弄虛作假嚴重

一些學生在大學期間,為了考出好成績,在四六級考試及期末考試中抄襲,找人替考等屢禁不止,在畢業時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偽造各種證書,甚至一點不覺得羞恥。

2.2惡意拖欠學費

國家助學貸款本來是國家資助那些貧困學生以完成學業的,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到這樣,但是還是有些學生鉆空子,打著“貧困學生”的旗號,貸款用來自己進行奢侈性消費,且有經濟能力償還卻遲遲不還,使國家蒙受巨大損失。

2.3隨意違約

一些學生在畢業之際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之后,之后又遇到更好的單位,就隨意地撕毀合同,也不賠償違約金,這種現象普遍存在。

3、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

下面我主要從學校、家庭、社會、個人四個方面分析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

3.1社會大環境的誘惑和影響

3.1.1市場經濟的影響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使人們的主體意識、法制意識、競爭意識等有所強化。但是,由于市場經濟體制不夠健全和完善,一些人便置良心與道德不顧,不擇手段地追求自身利益,以權謀私、造假、偷逃稅款等現象不時發生.這些不講誠信的現象對學生的價值觀念、行為選擇產生強烈的不良刺激.

3.2家庭教育的影響

3.2.1家長的不誠信行為和誠信理念缺失導致學生誠信缺失

有的家長告誡自己的孩子不要太老實,人善被人欺;有的家長在與人交往中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失信于人,學生耳濡目染地就學會了他們的“生存之道”,同時家長對誠信缺乏一個具體明確的認識,誠信理念模糊不清,這嚴重干擾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3.3學校教育的影響

3.3.1學校德育缺乏有效性且學校行為存在失信

以“兩課”為主要載體的道德教育缺乏實效性,教育內容不能緊跟實際,同時老師在上課時采用的教學手段及技巧等相對滯后,不能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不重視,教師不認真教最終導致了學校的德育課流于形式,并且學校在每年統計畢業生的就業率時,虛報抬高就業率,這種行為在學生中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3.4學生個人缺乏自律

當代大學生,在接受了十幾年的高等教育以后,大多兩耳不聞窗外事,與社會接觸的機會少之又少,缺乏對失信的危害性的認識。雖然對老師所教的做人要誠信、正直等講起來頭頭是道,但是在日常生活照中,一旦涉及到與自己利益相關的事情,還是會不守誠信,以獲得相對應的利益。

4、重構大學生誠信的對策

如何解決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問題任重而道遠,下面我主要用從以下四個層面來討論解決大學生誠信缺失的途徑。

4.1建立健全大學生誠信制度

高校應為每個大學生建立個人信用檔案,詳細記錄個人基本情況、品行說明、學習成績、信用記錄以及獎罰狀況,并以此作為學生評優表先、升學就業、發放助學貸款的一個重要指標。對不講誠信的行為和個人,不僅要記錄在案,還要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使不講誠信的人受到處罰、付出代價[3]。

4.2以輿論宣傳在全社會創講誠信氛圍

媒體部門要利用現代傳媒手段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向人民群眾講明誠信的深刻內涵,同時在每年的“3.15”晚會上多通報違規企業的行為,同時對堅守誠信的企業與單位要加以頌揚,只有在全社會營造這種獎罰分明的氛圍,才能鼓勵大家更好地履行誠信。

4.3發揮學生主體意識,加強學生自我約束

哲學上講,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要想解決大學生誠信缺失的根本途徑就是動員大學生從內心深處真正意識到誠心的重要性,并且能夠很好地踐行。大學之大,在于它教會了人們如何做一個合格的,有益于人民的人,只有這樣,大學生在走向社會后,才能獲取自己事業上的成功。(作者單位: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當代大學生誠信素質缺失的原因探析

摘 要 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誠信素質缺失的現象。這種誠信的缺失是由來自社會、家庭、學校、學生自身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部分是我們能改變的,而另一部分是我們當下無法改變的,因此,誠信缺失這種現象僅僅依靠社會個體自覺自愿的道德修養和內心的自我約束,是不能夠實現社會普遍的誠實守信的。文章對當代大學生誠信素質缺失的原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 大學生 誠信素質 缺失 原因探析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時期,受到眾多外來文化的思想侵略,社會上出現了種種失信行為,對大學生誠信素質的形成產生了負面影響。同時,由于高校的教育體制、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大學生自我責任意識的缺失,都導致了當下大學生誠信素質缺失的普遍現象。因此,如何提高當代大學生的誠信素質,成為了社會、各高校、家長值得關注的問題。

1 社會因素

1.1 轉型期社會信用體系薄弱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時期,還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信用管理體系,尤其是于個人、企業的誠信評價和懲罰機制。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失信者獲利,守信者失利的現象。這樣反常的現象嚴重影響到當代大學生。在高校中也出現了這種信用狀況,自強不息、誠實守信的學生得不到獎勵,同時那些好吃懶做、投機取巧、弄虛作假的學生也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罰。沒有堅強的制度保障,道德就讓人無法接受,讓到的這成活獲益者,人們才會追隨道德。①不用為失信付出什么代價,卻能夠獲得效益,使得大學生紛紛越線。因此,培養大學生正確的誠信觀念是重建大學生的信用基礎。

1.2 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

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在解放生產力的同時,也給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和生活行為方式帶來了負面影響。由于市場經濟強調效率優先和利益最大化,導致社會上普遍出現了利己主義和拜金主義,他們為了謀取利益,不擇手段、唯利是圖,無視道德和良知,這一切都對大學生的誠信價值觀產生了負面影響。當遇到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為實現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以犧牲誠信道德為代價。在經濟行為與社會交往中也體現出了這樣的價值觀念,這最終導致了大學生失信行為的出現。

1.3 外來文化的思想侵略

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實施,“入世”、舉辦北京奧運會等重大事件表明我國正逐步走上國際的大舞臺。這種國際化在給我門帶來先進的科學與技術的同時,也將外來的各種文化與我國傳統文化融合到了一起。正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使人們在面對不同的原則與利益時,不知如何取舍,人生觀、社會觀、價值觀都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尤其是外來文化中私利主義、極端主義等糟粕,更是對大學生的誠信觀念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

2 學校因素

2.1 學校誠信教育不足和重智輕德

目前,全國高校并沒有開展系統的誠信教育工作,即便是有,其效果也是參差不齊。誠信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為專題講座、海報宣傳等,并沒有將其納入必修教學環節。學校沒有培養專業的誠信教育教學的老師。一些高校在教育過程中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重理論,輕實踐,一味灌輸,缺乏引導,紙上談兵,沒有鮮活的事例講解,學生自然提不起興趣。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強調老師的絕對權威性,扼殺了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②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又如何讓學生形成誠信的品格。除了在教育手段和形式上的落后,在評價機制上體現出一定的滯后性,重智輕德,將分數視作評判的一切依據,知行脫節的情況還較嚴重。

2.2 學校行為存在失信

有的學校為了吸引生源,在招生宣傳中夸大其詞,但當學生進入學校后發現并不是這個樣子。有的高校為了應付領導的突擊檢查,事先安排、打掃衛生,做表面文章。有的高校為了達標,甚至篡改英語四、六級通過率、升學率、考研率等數字。尤其是學校的一次性就業率,因關系到高校辦學水平和質量的衡量,學校更是弄虛作假,對學生的不實包裝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虛報數字。③這種種做法都給大學生提供了反面教材。但另一方面,學校卻在強調誠信教育,這樣鮮明的對比無疑給誠信缺失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3 教師不當的言行

為人師表,應首先保證誠信素質,但卻存在老師說話做事不負責任,做事不誠實的現象。有的教師將本該自己批閱的作業交由學生代為批改,自己批改時也是隨意給出成績和評語;有的老師只教書,不育人,并沒有將誠信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看作是自己的職責,沒有在專業課中融入有關誠信等道德教育的內容。除了專業課老師,還有學生輔導員,他們作為學生政工干部,對學生情況比較了解,但由于他們大多為剛畢業的大學生,在誠信道德教育方面缺乏理論知識和工作,知識面還需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學生工作第一線的輔導員,與大學生有類似的經歷和相同的背景,容易與學生溝通,這是他們的優勢,需要進一步地發揚以獲得誠信教育的突破口。

3 家庭誠信教育的缺失

家庭是大學生除學校之外最主要的活動場所,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課堂。家庭成員中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尤其是對孩子性格、人生觀、價值觀、道德感的確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大學生誠信品質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首先,由于家長沒有接觸過系統的誠信教育,在教育方法的選擇上產生盲目性,有的過于嚴厲,有的過于寬松,找不到適合的“度”。其次,現在大學生的家長,多是單位、家庭的主心骨,工作大力大,家務活繁重,無法兩頭兼顧,更沒有多余的精力關注孩子的誠信教育,即使關心,也更愿意關注孩子的成績表現。第三,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考入大學后,教育就是學校的事情,與自己無關,做家長的只要能保證孩子的飲食起居。因此沒有和孩子及時溝通,了解他的心理素質的變化。第四,部分家長片面認為只要學習好就是人才,偶爾發生不規范行為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有及時制止。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出現了“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輕能力”、“重成才,輕成人”的現象,這種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偏差,對學生誠信品質的養成是十分不利的。

4 大學生自身誠信責任淡薄

誠信教育要真正被大學生內化為自身的道德修養,真正實現內成于心、外信于人,這才是學校教育的成功體現。因此要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自律意識。只有意識自己的責任所在,才會真心實意地去維護自己的誠信素質。大學階段,是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更是大學生思想活躍,受到各種思潮沖擊的危險時期。只有做到崇尚科學,追求真理,講誠實、守信用,才能體現出當代大學生的良好風貌。但身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期,面對社會上種種不道德、不誠信的行為現象,大學生內心不免出現困惑和波動,內心深處充滿矛盾和困惑,對自己所堅定的信念產生懷疑和動搖,體現出誠信意識淡薄。

由于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期,社會信用體系薄弱、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外來文化的思想侵略,各高校存在著學校行為存在失信、學校誠信教育不足和重智輕德、教師不當的言行等現象,加上學生家庭誠信教育的缺失、自身責任意識的淡化,以上種種都是造成當下大學生誠信素質缺失的關鍵因素。

大學生誠信缺失論文: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的探索

誠信是每個公民必備的道德素質,是現代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伴隨著中國社會的深刻變革,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的相互激蕩,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轉變誠信缺失問題已經滲透到當今社會的許多領域。在這種影響和沖擊下,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道德理念、人生價值取向也都在發生著一定的轉變,高校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問題也日益嚴重。

一、大學生誠信缺失的表現

近年來,社會上誠信缺失現象屢見不鮮,大學生群體中不講信用、不守諾言的現象時有發生,主要表現在學習、經濟、求職這三個方面。

(一) 學習方面的誠信缺失

目前許多大學生在學業誠信上存在問題,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考試作弊現象嚴重。由于各種原因,大學生考試作弊行為已經不是個別現象,它存在于各類高校、各級考試當中,作弊的主體也呈現多元化的態勢,并且,隨著科技的發展,作弊的形式和手段也與時俱進,越來越高明。二是學術摻假。部分大學生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為了應付老師,作業抄襲、論文剽竊、隨意編造實驗數據,甚至一些大學生的畢業論文都是隨意拼湊而成。

(二) 經濟方面的誠信缺失

當前大學生在經濟生活中的誠信缺失主要體現在信用意識淡薄,惡意拖欠學費、助學貸款,騙取助學金等。助學貸款是國家為扶助困難學生完成學業而采取的一種無擔保的信用貸款,即在校大學生通過學校提供貸款介紹人和貸款學生自行提供見證人,以信用方式向銀行申請發放的助學貸款。但是,有的大學生畢業工作后不但不及時還貸,甚至隱瞞工作單位,不透露聯系方式,以逃避歸還貸款。更有少數學生用父母給的學費買電腦、換手機、談戀愛、炒股甚至賭博,惡意拖欠學費。

(三) 求職方面的誠信缺失

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失信、弄虛作假等誠信缺失現象有所增加,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虛假包裝,“美化”求職材料。部分畢業生為了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找到一份自己相對滿意的工作,把自身的誠信品質置之腦后,過分“美化”求職材料,更有甚者偽造虛假的榮譽證書、獲獎證書、資格證書等,以此來獲得用人單位的信任和青睞。二是不履合約,隨意違背。在激烈的求職競爭中,大學生缺乏對自己職業定位的認真思考,往往一份簡歷多處投放,并且當接到用人單位的錄用通知后,他們便會輕易地與其簽訂就業協議,然而一旦遇到更好的企業或單位,就會不假思索的更換。

二、大學生誠信缺失的解決對策

(一)營造誠信的社會環境

一個普遍誠信的社會環境,能夠在潛移默化中熏陶和滋養大學生的誠信品質,它對于大學生誠信品質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政府要承擔起主導作用,為強化大學生誠信教育提供完善誠信的社會環境。一是要在全社會大力開展誠信宣傳和教育,培養和提高公民誠信的道德意識。利用網絡、媒體,發揮輿論宣傳的導向作用,在全社會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風尚,使誠信理念深入人心、扎根社會。二是要建立健全誠信保障機制。要加快誠信制度的立法和修訂工作,盡快規范社會信用體系,促進誠信機制的形成。

(二)完善學校的誠信教育建設

1.營造良好的誠信校園氛圍

校園是學生與社會之間的橋梁,校園文化是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有效載體,在學校的辦學理念、教風學風、校園環境、輿論氛圍等方面都要彰顯誠信內涵,加強校園誠信氛圍營建,把誠信教育的內容貫穿到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使誠信理念貫穿在各種校園文化活動中,增強學生對學校的信任感和親和力。同時,學校要充分利用宣傳工具,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弘揚誠實守信的先進榜樣,批判弄虛作假的不良行為,以此來鼓舞和警示大學生,促進誠實守信的主流文化氛圍的形成。

2.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誠信教育

從新生教育到畢業教育,從思想政治理論課到各學科教學,都要加強或滲透誠信教育。大學生誠信教育在繼承我國優秀傳統美德的同時,還要注意借鑒西方法理誠信的合理成分,更重要的是要結合時代特征和學生心理年齡的實際情況,讓誠信教育更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尤其要將誠信教育融入到專業課教育教學中,將道德培養與知識傳授相結合,把培養大學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放在重要位置,培育和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責任心。

3.加強誠信實踐教育

要從新生踏進校園的第一天開始,抓好誠信道德教育,注重培養誠實守信的行為習慣,真正把誠信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就能培養出更多腳踏實地、誠實守信、治學嚴謹的優秀大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通過舉辦相關講座,邀請一些誠信道德方面的典型來現身說法,感受誠信對個人成長、事業成功帶來的積極作用。

(三)培養大學生自身良好的誠信心理品質

大學生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心理素質等內在因素是誠信建設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部分,是社會、學校、家庭這些外部環境優化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大學生首先要增強誠信意識,提升道德認知水平,形成良好的誠信思維,養成“以誠對人、以信處事”的良好行為習慣,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實現自我價值;其次,要在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過程中,尤其是日常行為實踐。只要始終以誠信為原則,堅持實事求是,堅持不懈,通過誠信道德實踐的長期積累,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就會潛移默化地培養起誠信品質,真正實現個人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欧美精品videosbestsex日本|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亚洲 欧美 另类 在线| 毛片在线播放a|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国产女人高潮抽搐喷水免费视频 | 老熟女高潮喷水了|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 | japan黑人极大黑炮|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老师露出两个奶球让我吃奶头 | 女人扒开腿让男人桶到爽|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视频| 欧洲肉欲k8播放毛片|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日本饥渴人妻欲求不满|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久久人妻天天av|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中文| 欧美熟妇另类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无遮挡粉嫩小泬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真实伦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japanese丰满多毛|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欧美jizzhd精品欧美| 性色欲情网站iwww|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