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2 03:50: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縣域經濟發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縣”是我國基本的行政單元和經濟單元。“縣域經濟”主要是指建制縣域及縣級市域的經濟,它是國民經濟中相對獨立的子系統和支撐點。改革開放以來,建制縣和縣級市在我國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諸方面的作用日顯重要。當前,進一步增強泉州市的縣域經濟活力和發展后勁,對于我們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省委關于“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的要求,全面建設寬裕型小康社會,推進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建設海峽西岸繁榮帶,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一、泉州市縣域經濟發展基本情況
泉州市現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四區,晉江、石獅、南安三市,以及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待統一)五縣和清濛管委會,面積(含金門縣),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含金門縣)萬人,其中晉江、南安、安溪、惠安人口均超百萬。改革開放前,由于泉州市地處東南海防前線,國家投入少,加上人多耕地少,經濟結構單一,縣域經濟基礎薄弱,農業型、資源型、封閉型特征十分明顯。改革開放后,泉州市各縣(市)黨委、政府帶領廣大干部群眾,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狠抓機遇,銳意進取,致力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充分發揮僑臺、人文、區位、資源等先天優勢,努力增創體制、產業、市場、環境等后發優勢,以鄉鎮企業的大發展帶動了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大發展。闖出了一條“以市場調節為主,外向型經濟為主,股份合作制為主,多種所有制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具有僑鄉特色的經濟發展路子。實現了縣域經濟的“四大轉變”,即:產業結構由單一的農業主導型向多元化工業主導型轉變;發展格局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運行機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人民生活由溫飽型向小康型轉變。年,全省評出經濟發展十佳縣(市)中晉江、石獅、南安名列前三位;年,晉江、石獅、南安分別躍居“全國農村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⒌⒎位;在年以來的全省經濟實力十強縣(市)、經濟發展十佳縣(市)評比中,全市個縣(市)全部入榜。縣域經濟的崛起和壯大,為大泉州經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推動了泉州市總體實力不斷上新臺階。年全市總值達億元,占全省的強;財政收入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達億元;所有縣(市)財政收入均超億元,其中晉江市突破億元,南安市、石獅市及惠安縣超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元和元。全市經濟總量由改革開放前的全省倒數第二位躍居全省首位。泉州市成為全省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縣域經濟在福建省構筑“海峽西岸繁榮帶”中發揮了令人矚目的作用。
二、泉州市縣域經濟發展的鮮明特點
⒈民營性:形成了以股份合作制鄉鎮企業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所有制格局。改革開放以后,晉江、石獅等沿海縣市率先突破所有制框框束縛,以“三個有利于”為標準,積極大膽地利用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方式,多形式、多層次、多成份地發展民營經濟。特別是大力創辦以股份合作為主的鄉鎮企業,迅速壯大成為我市經濟的新主體。目前,全市民營企業總數已達萬家,吸納勞力多萬人,在全市國民經濟中發揮了“五分天下有其四”的重要作用。位居全省縣(市)綜合經濟實力榜首的晉江市,從年至年,鄉鎮企業總產值由萬元增加到億元,年遞增。該市農民收入的⒊市鎮財政收入的⒋農村社會總產值的是靠鄉鎮企業提供和創造的。我市這種以民營經濟為主的所有制格局,突破了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約束,在適應市場機制的進程上先行一步,使得我市縣域經濟具有較強的活力和競爭力。
⒉多樣性:形成了產業與市場互動,具有鮮明縣域特色的專業化、區域化、輕型化的產業和市場格局。我市沿海和山區縣(市)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發展,大力培育具有較強比較優勢的特色支柱產業,形成了多樣化、特色化的縣域經濟發展格局。如安溪烏龍茶、竹藤工藝,永春蘆柑、陶瓷燈飾,德化工藝陶瓷,石獅的紡織服裝,晉江的鞋帽、服裝漂染、陶瓷建材、食品飲料、玩具、電子機械,南安的石材加工、水暖、消防器材,惠安的金石雕、建筑房地產和水產品等各具特色的支柱產業。支柱產業的逐步形成,帶動了一大批專業市場迅速發展,如石獅市的服裝和布料市場,晉江市陳埭鞋原輔材市場、磁灶建材市場、安海糖煙酒市場、福埔車輛機電市場、英林布料市場、華洲水產品市場,南安水頭“閩南建材第一市場”、官橋糧油市場、英都和侖蒼水暖消防器材市場,惠安縣的石材、雕藝品市場,德化縣的陶瓷工藝品市場,安溪縣的竹藤工藝品、茶葉市場,永春縣的蘆柑市場等。這些市場有效地發揮了服務本地企業和消費者的 作用,有的已成長為輻射全省、全國的專業化、區域性龍頭市場。
⒊開放性:形成了以僑資僑力為依托,具有僑鄉特色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格局。泉州市是著名的僑鄉和臺灣漢族同胞祖籍地,全市旅居海外的華僑和港澳同胞萬多人,分布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居住在臺灣的泉籍同胞多萬人。幾個著名的僑鄉如晉江、石獅、安溪等縣(市)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人數已數倍于本地人口。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我市的一大優勢。改革開放以來,各縣(市)充分發揮僑臺優勢,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加強軟硬環境建設,不斷推動對外開放向高層次發展。利用外資經歷了“‘三閑’起步,‘三來一補’過渡,鄉鎮企業鋪路、三資企業上路、成片開發邁大步”的階段,目前已呈現外資來源多元拓展、投資領域日益廣闊、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在產企業謀求升級四個特點和趨勢,“九五”期間,累計投產三資企業多家,實現年產值多億元,外資來源和地區從“八五”期間的個增加到個。“九五”期間完成出口額億美元,出口市場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貿易國家和地區從“八五”期間的個發展到個。經濟外向度不斷提高。目前,晉江市國內生產總值的、財政收入的。是利用外資和發展外貿實現的。
⒋梯次性:形成了以“半小時城市群”為中心,由沿海向山區梯次推進的發展格局。我市各縣(市)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八五”、“九五”期間,各縣(市)城市化水平有顯著提高,一批具有較強帶動和輻射功能的新型小城鎮迅速崛起,全市建制鎮由年的個發展到現在的個,在鄉鎮中的比例由提高到;建制鎮分布密度大幅提高,達到每千平方公里個,沿海地區高達每千平方公里個。全市城鎮化水平達,一個以泉州中心城市為核心,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區、惠安縣城等次中心城市為骨干,二、三十個衛星城鎮為依托的“半小時城市群”迅速形成,成為泉州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其較強的城市互動性、區域吸附性、對外輻射性,在大泉州發展中發揮了產業主導作用,帶動各縣(市)間通過城鄉協作,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和生產力布局,推動產業由城市到城鎮再到農村的梯次發展和調整、優化、升級。形成了以“半小時城市群”為依托,沿海、沿江、沿路為重點,各具特色、優勢互補、跨越縣域的四大經濟區域,即湄洲灣南岸石化港口工業區、晉江口科工貿旅游經濟區、圍頭灣對臺貿易加工區和東西溪流域資源開發生態經濟區。
三、正確處理縣域經濟發展的幾個關系
面對世紀經濟全球化、科技革命和信息化迅速發展,以及我國即將加入的機遇和挑戰,面對國內改革、發展、穩定和現代化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我市縣域經濟發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總體產業層次較低、產業結構趨同、產業布局不盡合理、龍頭企業少、城市化水平不高、沿海山區發展不平衡、人口和資源環境壓力大、區域創新能力減弱、縣域管理體制有待理順等。在新一輪創業中,為了進一步增強我市縣域經濟發展后勁,必須針對上述問題注意處理好以下七個關系。
⒈必須注意處理好特色和優勢的關系
增強我市縣域經濟發展后勁,結構優化調整是主線。只有通過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促使縣域內生產要素和資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形成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產業和特色經濟。而要形成比較優勢,產業結構“調大、調高、調強、調新、調外、調優”是方向,但調出“特色”是關鍵。特色是營造優勢的重要條件之一,優勢通過特色在市場競爭中成長壯大而形成。因此,在發展縣域經濟中,首先,對于有特色的產業,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都必須做大做強,培育成優勢產業。如我市安溪的茶葉、永春的蘆柑就是從特產做大為特色經濟,成為區域性優勢產業的。同樣,對于我市各縣(市)的紡織服裝、鞋類、陶瓷、竹藤工藝等一批有特色的傳統產業,在結構調整中也應當正確對待,不要輕易地放棄,應充分看到其外向度高的優勢,利用我國加入后對這些產品出口的強大推動力,繼續做好做大傳統產業外向型經濟這篇文章。其次,在發展縣域經濟中,必須注意特色的不斷創新,時時、處處保持其比較優勢。如我市各縣(市)改革開放初期率先崛起的農民股份合作為主體的鄉鎮企業,曾是省內外認同的“泉州模式”的主要特征,但由于近年來在創新方面的滯后,原有的特色和優勢已大為減弱。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大創新力度,努力增創新的特色和優勢。要大力推進鄉鎮企業的體制、管理和技術創新,改變鄉鎮企業“小、散、雜、亂”的狀況及家庭式管理模式,引導大中型鄉鎮企業和企業集團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進行改組改造,向規范化股份制方向發展。要建立嚴格規范的管理制度,不斷提高基礎管理和專項管理水平,加快推行質量體系認證和環保認證,實行科學民主的決策管理,實現管理組織高效化。要努力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產權的專利產品和適用技術。第三,要善于發掘潛在的特色經濟資源,并努力培育成新興的特色優勢產業。特色經濟是區域比較優勢在產業上的體現。要立足本地實際,從大范圍的比較中找準本縣(市)域的發展定位和主攻方向。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大力挖掘縣域內旅游、資源等方面的潛在優勢,重點選擇一批與本縣產業關聯度大、市場前景好、適應生產力水平的新興產業,逐步做大做出新的特色,培育成為縣域經濟中新的優勢產業和新的增長點。
⒉必須注意處理好經濟區域和行政區劃的關系
我市縣域經濟在發展中,逐漸由行政區劃內的“點狀輻射”向跨行政區域的“塊狀推移”,形成了目前跨越
個縣(市)域的四大經濟區域,出現了縣級行政區劃與經濟區域相互涵蓋、互為包容的局面。因此,處理好二者的關系顯得十分重要。由于受長期自然經濟和計劃經濟思維定勢影響,縣(市)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和結構調整時,往往搞自求平衡、自給自足的“大而全”、“小而全”,不利于各大經濟區域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因此,處理好行政區域與經濟區域的關系,必須要有大局觀念,打破地方、本位主義,堅持全市經濟發展戰略以縣以下經濟發展戰略為基礎,縣以下經濟發展戰略以全市經濟發展戰略為指導,服從“大泉州”區域經濟規劃與布局。做到既因地制宜、分工明確、各展所長,又形成合力、資源共享、互為補充,促進“大泉州”區域經濟的合理布局和健康發展。同時,必須十分重視與周邊區域的產業對接,要突出泉州各縣域在閩東南地區建設海峽西岸繁榮帶中承接南北、拓展東西的“中心區域”作用,加強與福州、廈門、漳州、莆田等周邊地區的聯系與交流,大力發展與國內友好城市、閩東南、閩西南及周邊省市的區域經濟合作。
⒊必須注意處理好沿海與山區、先富與后富的關系
根據區域經濟理論,區域經濟發展的非均衡化是必然存在的。我市沿海與山區發展的不平衡是長期形成的,也將長期存在。如何實現區域經濟的非均衡協調發展,在泉州市突出表現為處理好“半小時城市群”內外的關系。市委、市政府基于對泉州區域經濟發展客觀規律認識的深化和實踐探索而于年提出的建設“半小時城市群”,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帶,是一個以泉州中心城市為核心,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區、惠安縣城等次中心城市為骨干,二、三十個衛星城鎮為依托的閩南沿海僑鄉城市密集地帶。區域內人口和土地分別占全市的和;、工業總產值和財政總收入則分別占全市的、和,是泉州市最具綜合實力和輻射能力的地帶。因此,要發展“大泉州”經濟,首先就必須舞活“半小時城市群”這個區域經濟的“龍 頭”,要堅持“能快則快、又好又快、好中求快”的原則,大力搞好“半小時城市群”內及沿海、沿江、沿路重點城鎮的規劃建設管理,把小城鎮建設納入大泉州城市建設的整體規劃,與各地工業小區建設、市場建設相結合,重點推進,增強這一區域對山區縣域經濟發展的帶動輻射作用。同時,安溪、永春、德化等山區縣要加大開放開發步伐,推動經濟更快地發展。要進一步加強山海協作,促進山海之間更大范圍內的生產、流通、資金、人才等方面的互補、互動。沿海縣(市)域要利用自身的經濟技術實力幫助山區大力發展資源加工型產業,利用自身市場流通網絡的優勢幫助山區開拓產品市場,把沿海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向內陸山區轉移;內陸山區要充分發揮腹地廣闊、資源豐富的優勢和承載輻射的作用,積極支持沿海經濟發達區域的發展。從而實現山海聯動,共同發展。
⒋必須注意處理好市場調節和政策引導的關系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區域經濟的分工協作主要靠市場調節手段來調控,盡量減少政府的行政干預。但是,不能因此摒棄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這是因為,一方面我們正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磨合期,市場經濟體制發育還不健全,投融資渠道窄;另一方面,我市企業家素質較低,投資行為缺乏應有理性,盲目跟風嚴重。因而,造成大量民間投資滯留在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區域間重復建設、產業結構雷同、產業惡性競爭現象十分突出,不僅影響了資源和要素的合理配置,也使區域產業分工的互補性和專業化降低,區域經濟的整體競爭力大為減弱。要克服這個問題,政府就必須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要求,運用差別性的區域財政、信貸、稅收政策等手段來加強宏觀調控,把區域傾斜和產業傾斜結合起來,對符合區域產業發展方向的投資實行扶持和鼓勵,對不符合的予以限制。通過宏觀調控,重點培育石化、電子信息、旅游服務三大主導產業,改造提高紡織鞋服、建筑建材、工藝制品、食品飲料、機械制造等五大傳統產業,促使區域內的產業結構合理調整、優化升級。
⒌必須注意處理好經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謀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和理想的發展模式,但是,在具體的操作中,一些地方領導往往為了任期的“政績”而片面追求經濟的高增長,忽視經濟增長質量和環境保護,“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現象時有發生,導致了經濟發展缺乏后勁。因此,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各個縣域的經濟社會發展同人口控制、資源合理利用、環境保護的緊密結合,實現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一是必須改變目前干部的考核獎懲制度,建立一整套包含經濟增長、環境保護等內容的新的干部考核制度,使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成為領導干部的自覺行動。二是要合理開發、保護和整治區域內國土資源,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持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全面封山育林,造林綠化,治理水土流失,保護生物多樣性,建設好生態環境。要嚴格控制工業污染和生活污染,特別是著力抓好建陶、制鞋業、水泥粉塵等污染行業的整治;強化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重點城鎮“氣、水、聲、渣”污染的綜合治理,實現“一控雙達標”,使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三是要著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要大力實施科教興縣(市)戰略,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要加大培養和引進高級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優秀領導人才的力度。鼓勵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扶持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大力實施名牌戰略,努力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
⒍必須注意處理好簡政與放權的關系
縣域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相對完整的行政區域,其政治、經濟、文化功能完善,需要有相應的事權和財權。改革開放初,針對計劃經濟體制管理過死、統得過多的弊端,中央采取自上而下的放權讓利,逐步下放經濟權限,地方政府的經濟管理權限不斷擴大,地方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縣域經濟步入一個高速增長的時期。但經達了“一放就活,一活就亂,一亂就收”的怪圈后,進入年代后期,中央加強集權,逐步把縣級部分權力收了上去,把一些部門劃歸條條管理。因此,在改革開放后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社會生活方式和組織形式、人們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的日趨多樣化的情況下,縣(市)普遍感到事情多了,權力小了,責任大了,口袋錢緊了。尤其在沿海發達縣(市),隨著經濟總量的迅速擴大、外來人口的大量涌入、基礎設施的不斷擴容,給縣(市)管理體制帶來更多、更復雜的難題和挑戰。由于縣域很多權力收歸省、市,許多事情無論巨細,事事審批、層層上報。不少企業反映“事難辦”,問題雖然出在基層,但“根子”卻在上面,縣里反映,如辦理一個項目用地手續,從縣里到市里再到省里需要十多項程序,時間至少要半年以上,又如項目無論的大小和污染程度如何,其環保手續都須經泉州市級環評,而且環評費用增加,加重了企業負擔,也拖延了時間。再者由于目前實行的財政體制不順,縣(市)普遍感到財力緊張,尤其在縣級市反映最為強烈。實施“分稅制”后,由于我省對縣級市實行“一三三”財稅體制,使縣級市上繳省財政的負擔對比同級縣高出了許多,這種“鞭打快牛”的體制使縣級市本級財力占財政收入比重逐年下降,以晉江市為例,該市本級財力占財政收入比重從分稅制前的年占,下降為年,年全市財政收入新增億多元,但本級財力增量只有萬元,財力增量僅占總收入增量的。同時,法定和剛性支出卻增加較快,今年為兌付、消化中央出臺增資政策和地方補貼及配套經費,財政需負擔多萬元,而預計新增財力不足萬元。晉江的財政正由“建設財政”向“吃飯財政”轉變,而同是全國百強縣的南安市則連“吃飯”的財政都難以維持。這足以表明我省獨有的“一三三”體制已嚴重地制約了地方經濟發展后勁和創收積極性。有鑒于此,我們在推行縣級機構改革時,必須把“簡政”、與“放權”并重。“簡政”就是要減人、減事、減機構,重點在于減少縣域行政性審批。減少縣級審批權,不能只是把審批權轉移上交,而應從環節上程序上真正減少。最根本的還須從省、市做起,根據“三個有利于”原則,明確界定取消部分審批事項,對國家和省沒有明確要求有關部門審批的事項,應取消審批;對省、市部門自行設立的審批事項,堅決予以取消等。對確實需保留的審批事項,要嚴格程序、環節和時限。“放權”就是在加強權力制約和監督的前提下,把省、市部分管理權限下放,使事權和財權相配套,進一步增強縣(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前,要盡快改變我省實行的“一三三”財政體制,變“鞭打快牛”為“放水養魚”,讓縣級市有更多的財力用于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改善投資環境,實現縣域經濟的良性循環。
⒎必須注意處理好城鎮化與工業化的關系
城鎮化和工業化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兩者相輔相成,工業化帶動了城鎮化水平的提高,而城鎮化又為工業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載體。改革開放以來,我市鄉鎮工業的崛起和迅速發展,使各縣域的城鎮化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城鎮密度和城鎮化水平高于全省水平,涌出了如安海、水頭、陳埭等一批初具規模和實力的工貿型明星城鎮。但由于一方面對工業化的發展前瞻性不夠,小城鎮的規劃和建設的滯后性非常明顯,部分城鎮規劃剛完成即面臨調整的壓力,部分城鎮建成不久的“新區”即面臨擴容改造的問題。城鎮化適應不了工業化急劇發展的需求,成為工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的阻礙因素。另一方面由于指導思想的偏差。在鄉鎮企業發展初期,過分強調“離土不離鄉”、“務工不進城”, 過多過濫發展村級工業小區,導致農村二、三產業分布零散,未能有效地向小城鎮集中。工業化的發展未能對城鎮化的進程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造成小城鎮普遍的集聚和輻射功能不強。因此,在發展縣域經濟時,就必須充分重視處理好二者的關系,使城鎮化和工業化并駕齊驅,互動發展。一是要對縣域區劃進行重新整合,通過“拆大縣市、并小鎮”和“改縣(市)設區”等,實現適度規模效應。二要規劃和建設好工業小區和市場。要在規劃和建設中有選擇地把工業小區和市場建設與小城鎮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全面禁止再辦“小而散”的村級工業小區,與此同時,大力創辦鎮級工業小區,并通過土地置換的辦法,引導村辦企業向小城鎮的工業小區集聚,走產業興鎮的路子。三是要加大體制改革力度,解除小城鎮發展的體制束縛。進一步加快農村戶籍制度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以及因地制度改革,促使人流、物資流、資金流、信息流向小城鎮集中,使小城鎮更好地成為鄉鎮工業的主要承載點,城鄉人流、物資流、信息流的主要交匯點。
摘要 縣城經濟發展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存在著互動性關系,加強縣城經濟發展應結合農村刺余勞動力轉移就業進行。山東省在加快縣城經濟發展、促進農民轉移就業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今后一個時期,縣城經濟的發展,如何更好地促進農村刺余勞動力轉移,形成縣城經濟與農民轉移就業的良性互動,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是仍,需重點研宛和著力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 縣城經濟;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縣域涵蓋城鎮與鄉村,兼有農業與非農業。是宏觀與微觀、城市與農村的接合部,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六大提出“壯大縣域經濟”以來,山東省縣域經濟進人了加快發展的新階段,在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促進農民轉移就業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對實現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山東省縣域經濟發展和促進農民轉移就業的基本情況
山東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的發展。2003年,山東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擴大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對經濟強縣和欠發達縣分別實施不同的鼓勵政策,賦予經濟強縣更大自主權,并加大對欠發達縣的扶持力度。使山東省縣域經濟和社會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綜合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一)山東省縣域經濟發展概況
目前,山東省共有縣級單位140個,除去市轄區,共有91個縣(市),包括31個縣級市和60個縣,占全省縣市區總數的65.5%,占全國列入縣域經濟統計范圍的2072個行政單位的4.4%。行政區域土地面積為125063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積的79.67%。2006年末全省縣域總人口6616.4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71.27%,占全國縣域單位人口總數9.62億的約6.89%。2006年末單位從業人員4864187人,占全省單位從業人員的52.47%;年末鄉村從業人員30179498人,占全省鄉村從業人員的79.89%。
在平均規模上,山東縣域經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由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心舉行的第四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山東省縣域經濟平均規模中人口、GDP、地方財政收人、人均GDP四項指標,分別在全國排第5、第4、第5和第6位;在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的數量上,山東與浙江省以25個并列全國第一位。2006年,全國地方財政收入預算內收入超過5億元的縣共有204個。其中山東34個,占全國的16.7%,僅次于浙江的36個。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6000元以上的縣共有118個,山東18個,占全國的15.25%,列全國第三;其中已有14個縣(市、區)地方財政收入超過10億元。不僅如此,據2007年山東省統計公報,省內30個欠發達縣亦進一步激發內部活力,各項經濟指標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總體來說,山東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總體水平在全國位于前列。但單項競爭力水平和單個縣的競爭力不突出,與浙江、江蘇相比,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而且山東省縣域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東西部差別明顯。從反映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三個基本經濟指標(國內生產總值、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農民人均純收人)可以看出,山東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存在一個均勻的自東向西遞減的狀況。2005年,縣域經濟最發達的威海和最不發達的菏澤相比,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農民人均純收人三項基本指標上,威海分別是菏澤的9.2倍、9.7倍和1.97倍。
(二)山東省發展縣域經濟促進農民轉移就業的主要成效和具體做法
山東是人口大省、經濟大省、農業大省。2006年底,全省總人口9309萬人,農業人口6055萬人,占總人口的65%,其中農村勞動力3854.2萬人。多年來,山東省政府一直把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作為增加農民收入、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重要舉措。通過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和鄉鎮企業,統籌城鄉發展就業,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轉移,取得了顯著成效。2006年,全省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5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33%。到2007年末,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的有1907.9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的比重為49.5%。2006年農戶勞動力中,從事非農產業的勞動力占41.5%,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在非農產業勞動力中,到鄉(鎮)外打工的人數占34.2%,其中,省內占75.8%,省外占24.2%。
山東省農村勞動力70%以上在縣域范圍內,可以說縣域經濟和小城鎮是吸納勞動力的主要渠道。山東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正是依托了山東省縣域經濟迅速崛起和小城鎮的迅速發展。主要做法有:
一是實施“雙30”工程,增強縣域經濟實力,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轉移構筑主陣地。“雙30”工程,即“突出抓好30個經濟強縣和30個欠發達縣,促強扶弱帶中間,推動縣域經濟全面發展”。這是山東省發展縣域經濟、統籌城鄉就業、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重大戰略舉措。2004年,“30強”和“30弱”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超過了全省平均水平,分別累計就地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336.7萬人和93.5萬人,比“雙30”工程實施前分別增長了15.2%和19.5%。
二是實施“兩集中”工程,加快縣城和中心鎮建設,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轉移提供重要載體。“兩集中”工程即“工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這是山東省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措施。該工程的實施,特別是加快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實現了全省城鎮化發展的新突破,山東省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38.3%提高到2005年的45%,共轉移了農村勞動力600多萬人。
三是實施“龍頭帶動”工程,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轉移提供基礎、和平臺。“龍頭帶動”工程,即“培植壯大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創新農業產業化經營機制,推進農業產業進程”。這是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轉移最直接的渠道。目前,山東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發展到8716個,其中銷售收入過100
萬元的龍頭企業有6822個,過億元的有684個。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共吸納149萬人就業,推動基地農戶979萬戶,占全省農戶總數的48%。
四是針對各地勞動力資源需求的實際,大力實施“西輸東接”工程。通過東部城市開展企業用工需求狀況調查,崗位空缺信息;西部地區開展基層勞動力資源狀況調查,實現東部用工企業與西部勞動力資源豐富地區“點對點”的定向勞務輸出,減少了農民外出就業的盲目性,提高了勞務輸出的成功率。僅2006年開展“為半島制造業送技工”行動,山東西部地區就向東部企業輸送勞動力達32萬多人。
此外,為提高農民技能,山東西部地區還以百家特色勞務培訓基地為中心,建立農村勞動力培訓網絡,突出特色培訓,并發放培訓補貼,開展了“訂單式”、“定向式”和“儲備式”培訓。2006年,山東省勞動保障部門共組織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47萬多人,有效提高了農村勞動力的業務技能和就業質量。
二、發展縣域經濟是現階段農民轉移就業的有效途徑
2006年末,我國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84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農村剩余勞動力約為2億左右,就業壓力較大。就山東省來講,按照2010年城市化水平50%計算,農村戶籍人口將由2006年末的6054萬下降到4500萬,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大體為1500萬人。而就我國目前的經濟、社會發展現實情況看,大、中城市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能力大大降低,而縣域是農業產業向城市延伸和城市產業向農村延伸的結合點,是溝通城鄉的橋梁和紐帶,具有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獨特優勢。可以說,縣城及城鎮在中國現代化和城市化進程中具有的獨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效途徑。
(一)發展縣域經濟。促進中小企業及服務業的發展,可以更多地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
發展縣域經濟,重在發展中小鄉鎮企業。鄉鎮企業投資規模小,投資方向和投資形式多樣靈活,適合民間資金少、資金分散的特點,容易創辦。因此,政府如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扶持,可以引導更多的農民開店建廠,可以吸納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就業,可以讓更多的農民離開土地到鄉鎮工作。
鄉鎮企業的發展,勢必促進城鄉服務業的發展。鄉鎮企業生產經營,需要水、電、氣的供應,需要通訊、燃料、衛生、金融等方面的服務。這些需求將促進更多的資本投資于服務業,從而促進城鄉第三產業的發展,帶動更多的農村人員從事各種各樣的服務,使更多的農村富余人員轉人非農勞動。
從過去情況看,1984—2007年期間,山東省農村非農產業就業增長率為6.5%,年均增量為47萬人。其中1990—2007年間山東省農村非農產業就業增長率為3.4%,年均凈增量為34萬人。而1995年以來,隨著鄉鎮企業吸納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接收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趨于減少,吸納勞動力的能力在減弱。但仍然是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一個重要途徑。
(二)農村勞動力向縣市及城鎮轉移付出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發展縣域經濟,解決當地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其就業成本也是較低的。第一,由于農村富余勞動力戶口在農村,一般外出務工都是短期勞動,務工人員對用工單位除工資要求以外,一般沒有太多的如住房、交通等特殊福利要求,這就降低了用人單位的人力使用成本,這些企業更愿意雇傭農民工工作;第二,勞動力本地就業,無需外出務工證、計劃生育證、暫住證等費用開支和辦證手續,無需支付昂貴的中介費用,政府也無需為安置務工人員花更多的資金用于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客觀上也減少了大、中城市的就業壓力,降低了大、中城市吸納這部分勞動力所進行的包括城市設施等在內的各種支出;第三,農村富余人員就近就業,亦工亦農,農忙時務農,農閑時務工,進退自如,減少了來回路費,照顧了家庭,提高了勞動效率,降低了就業成本。農村勞動力大量向縣市及城鎮轉移,每年的春運民工流的巨大壓力也會得到一定緩解。
2007年山東省轉移的農村勞動力中,轉向省會城市的占3.3%(35萬人);轉向地級市的占8%(85萬人);轉移到縣城的占17.8%(187萬人);轉移建制鎮的比重為26.7%(280萬人),小城鎮吸納勞動力的優勢在逐步體現。
(三)我國目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總體素質水平也決定了他們更加適合轉移到縣域經濟的產業中發展
縣域經濟的產業特點是以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為主,為了錯開與城市工業的競爭,也為了發揮縣域經濟的區位優勢,縣域經濟的產業選擇以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主要是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業,發展制造業、加工業,發展縣鄉服務業、特色旅游業,發展現代種植業、養殖業。這些行業一般對勞務人員的技術含量要求相對較低,對體力勞動能力要求相對要高,其提供的崗位正適合農村富余人員工作。因此,縣域經濟的發展,可提供更多適合農民就業的崗位,可以吸納沒有更多非農技能的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
三、發展縣域經濟,促進農民轉移就業的政策建議
發展縣域經濟,促進農民轉移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各級政府加強對社會經濟結構調整的宏觀調控和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組織管理非常必要。
(一)進一步推進縣域綜合改革,擴大縣級經濟管理權限。優化縣域經濟發展環境
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縣域經濟發展,確立就業優先的經濟發展思路。努力走出一條經濟和就業雙增長的新路子。按照“能放則放”的原則,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將過于集中的權力下放,賦予縣級更大的發展自主權和決策權。凡是國家產業政策鼓勵發展的、不需要國家和省里預算內投資的、不借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的項目其審批權都應該下放到縣一級;凡是能一步到位將審批改為備案的,應該一律取消審批;農村小城鎮建設的規劃權、外貿進口權也應該下放至縣一級;對于少數根據法律法規確實不能下放的審批事項,應該簡化手續,提高效率,限時審批。除了省市兩級向縣一級簡政放權外,縣一級要以全面深化 改革為重點,應該加強自身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縣域經濟發展環境。
(二)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擴大農業的自主消化能力
農業是縣域經濟的基礎。據有關方面統計,農業的充分發展,可吸納近一半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山東省地處我國東部,是農業大省和勞動力大省,有著極大的勞動力優勢和地域、氣候優勢。所以,在農業內部,要充分發揮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生產優勢,如水果、蔬菜、花卉、畜產、特產、中藥材生產等,同時要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農產品區域布局。
一是要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提高農業綜合效益。農業產業化可以讓農民實現專業化生產,使之有組織地進入市場,可以避免生產的盲目性,解決農產品的“賣難”問題,擴大農業生產規模。可以更多地解決就業;同時,農業產業化可以通過農產品的加工、購銷,延長農業的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如果把粗放農業轉變為半粗放農業或者是精品農業,就可以消化許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
二是要認真促進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山東省農村內部的第三產業還很薄弱,而第三產業是最能消化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地方。不僅要抓農村傳統三產的發展,如農村的商業服務業和交通運輸業,還要充分發揮當地優勢,推廣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服務技術,大力發展現代物流、信息咨詢、社區服務等新興產業,提高第三產業發展水平。
國際經驗表明,工業化與城鎮化的同步發展,對于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是至關重要的。城市本身的集聚效應就有利于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主要依靠“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農村就地吸納模式,已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出路問題,加快城鎮化進程將成為今后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的根本出路。而實施這樣一個新的戰略,關鍵是解決好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引導鄉鎮企業發展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小城鎮接近于農村,鄉鎮企業大多集中在小城鎮,農民就近轉入小城鎮就業,與土地的關系維持一段時間,既可以降低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成本和就業風險,又能夠有效地避免在大中城市吸納能力有限的情況下,農民大量涌入城市所產生的種種問題。為了促進小城鎮的發展,應制定優惠政策,鼓勵鄉鎮企業連片集中發展,建立大批鄉鎮工業小區,引導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集聚。
二是要形成合理的城鎮規模結構。在現階段,大中城市及小城鎮之間在就業機會、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等方面仍存在著懸殊的差距,城市的積聚效應仍然是很明顯的。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要積極發展小城鎮,使其中一部分升級為小城市;另一方面。還要進一步發展大中城市。今后,城鎮化政策的核心要由控制城市規模為主轉移到發揮城市積聚效益和形成合理的城市層級結構上來。
(四)發揮比較優勢,進一步培育壯大特色經濟
縣域經濟的生命力在于發展縣域特色經濟,山東省縣域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地區,大都有顯著的特色經濟支撐。如:壽光、蒼山的“菜園子”;招遠的“黃金”;東阿的“阿膠”;棲霞、五蓮的“果品”;沾化、無棣的“冬棗”;諸城的“貿工農”一體化等等。這些特色經濟有的是傳統品牌、資源優勢,有的是產業創新、規模化優勢,特色經濟及其鏈條式產業鏈帶動效應,使山東省縣域經濟呈現五彩繽紛的發展格局。這些特色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增加了更多勞動就業機會。
在確立縣域經濟特色時,應結合本地歷史文化、本地特產、資源條件,綜合考慮縣域交通運輸、產業結構、市場需求、科技水平等因素,做好特色經濟規劃,發展特色產業集群,建立“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競爭優勢,以此發展縣域經濟,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
(五)加強教育培訓,多渠道、多層次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社會各方面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面對勞動力市場的新態勢和縣域經濟發展的需要,積極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綜合素質,是加速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關鍵。首先,要加大農村基礎教育投入,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高農村人口的整體素質,掃除文盲;其次,要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要根據山東省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農村的實際情況設置專業和課程,使廣大農村勞動力盡快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為順利就業創造條件;最后,要建立農村成人教育體系,舉辦各種形式的專業技術、技能知識和文化培訓班,提高農村人口的綜合素質,為實現農村勞動力的順利轉移創造有利條件。
縣域經濟的發展不僅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國家政權組織得以穩固的可靠保證。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要“壯大縣域經濟”。鄧小理經濟思想博大精深,對于解決當前縣域經濟基礎薄弱問題,探索縣域經濟發展路子,具有重要指導作用。這里,本文從四個方面作些探討。
一、樹立歷史機遇觀,科學確立縣域經濟特色
鄧小平作為戰略家、政治家,從實現我國的現代化戰略目標,提高我國在世界格局中的戰略地位著眼,提出了歷史機遇問題。鄧小平為了實現我國的現代化戰略目標和提高我國在世界格局中的戰略地位,“我們要利用機遇,把中國發展起來”。“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鄧小平善于從國際形勢和我國周邊環境的重大變化中,發展和捕捉我國發展的機遇。他說,“現在世界發生大轉折,就是個機遇。”鄧小平強調抓住機遇,必須爭取時間,加快經濟發展,“要抓住機遇,我們擔心喪失機會,看到的機會就丟掉了,時間一晃就過去了。”鄧小平從復雜的矛盾中,尋找機遇,他指出:對國際形勢的變化,“不能看成一片漆黑,不能認為形勢惡化到多么嚴重的地步,不能把我們說成處在多么不利的地位。實際上情況并不盡然,對我們有利的條件存在著,機遇存在著,問題是善于把握。”
鄧小平用歷史機遇思想觀察和研究中國的發展問題,為我們進行縣域經濟建設,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觀方法論武器。主要體現在要善于用唯物辯證的觀點觀察問題,用宏觀戰略眼光分析問題,從外部條件、內部因素的有機結合中合理確定本縣經濟發展的方向或定位,進而形成特色縣域經濟。
一是搶抓外部發展機遇。要實現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必須打破依賴本地資源求發展的觀念,搶抓各種機遇。在國際國內市場方面,利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世界市場共融性、開放性的特點,進一步提高發展機遇水平;抓住沿海和發達地區經濟由東向西梯次推進的機遇。在國家方針政策方面,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各級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發展等機遇。在周邊環境方面,利用好宜賓建設一級中心城市和各區縣競相發展的機遇。
二是創造條件爭取機遇。縣域經濟的發展,必須充分挖掘本縣各種資源,做到比較優勢與后發優勢并重。通過比較優勢建立起一批具有相對競爭優勢的產業,達到一定程度的資本積累;同時,充分利用后發優勢,學習模仿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經驗和軌跡,在技術上與發達地區接軌,甚至后來居上,使縣域內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實現經濟轉型。南溪縣應確立并壯大農業、教育等優勢,同時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交通條件、產業基礎等良好環境,通過各種途徑,大力發展特色工業,形成縣域經濟支撐。
三是運用機遇確立特色。縣域經濟的發展不是孤立的,它是一個大經濟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隨著市場經濟注重專業分工、聯合協作的趨勢,縣域經濟分工協作顯得越來越重要,這種分工協作,就是一種特色經濟。為此,在確定縣域經濟發展方向或定位時,必須從更大的范圍、更高的位置全面分析發展機遇與本縣優勢,使潛在資源優勢變化現實的資源優勢。南溪縣在西部大開發、四川大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必須充分認識到宜賓建設長江上游一級中心城市的有利時機,緊緊圍繞金沙江滾動開發,結合南溪地理位置和已初步形成的農業、教育、城建等優勢,做好產業配套和生活后勤保障,大力發展食品飲料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優勢制造業,構建綜合型的發展區域,形成新的產業支撐。
二、樹立改革開放觀,努力增強縣域經濟活力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偉大歷史進程,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關于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思想,在鄧小平理論體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這實質上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動力和根本途徑等問題。鄧小平反復強調,為了更快更好地發展生產力,必須對我國經濟體制進行根本性改革,不改革就沒有出路;強調改革要在中央統一領導下,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強調改革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膽子要大,步子要穩;要求進行全面地、系統地進行改革。
鄧小平把對外開放同對內改革一樣,都作為決定中國社會主義命運和國家前途的根本大計。鄧小平指出“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意義,任何一個國家要發展,孤立起來,閉關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強國際交往,不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先進科學技術和資金,是不可能的。”“只有實行對外開放,才能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推進科技進步,提高經濟效益,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才能發揮我國經濟的比較優勢,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不斷對外貿易,吸收外國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我們領會鄧小平的改革開放理論,要在結合縣域經濟實際上下功夫,把縣域經濟活起來。當前,重點要做好四點:
第一,把民營經濟作為發展經濟的主體。民營經濟是鄧小平同志改革開放的又一重大成果。實踐證明,民營經濟有效地促進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成為財政增收、擴大就業、建設縣域小康的主力軍。因此,要完善政策,宣傳政策,使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深入人心。要不折不扣地落實政策,該放的堅持放,該讓的堅決讓,不該收費的決不收。鼓勵廣大群眾興辦經濟實體,特別是加工工業,并圍繞工業和農業產業化搞好服務業。積極引導民營
企業引進先進技術、人才和管理,逐步建立健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第二,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經濟的源頭。一個地方,只有不斷擴大開放,借助外力,才能發展自己。從國內看,一個地方要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因此,必須創造條件,抓好招商引資,大力引進國內外的資金、技術、設備、人才等,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增添后勁。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一號工程”,爭取域外資金、項目的投入,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要通過項目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擴大經濟總量,整合優化產業,以實現“你發財,我發展”的目的。
第三,把人力開發作為發展經濟的支撐。在努力開發各類較高層次人才的同時,關鍵是把縣域內的眾多人力資源轉變為人力資本。通過教育培訓實現“富腦袋”與“富口袋”良性互動,不斷提高廣大農民學科技、奔市場、創新業的意識,推進農村勞動力加速轉移。將“培訓、輸出、維權”三輪同步趨動,大力拓展勞動經濟空間;鞏固現有勞務市場,不斷開拓沿海及大中城市新的市場,穩定輸出規模,提高輸出質量。緊緊抓住農業產業化、發展特色農業和增加農民收入這一主題,從“強隊伍、建體系、促特色”的工作思路出發,進一步健全培養、儲備、管理、流動、創業等機制,不斷擴大農村人才規模,提高農村人才素質與能力。
第四,把優化環境作為發展經濟的保障。著力抓好以城市經營推動城市化建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功能。努力改善城鄉投資環境,增強安商、親商、富商的吸引力。發揮政府依法行政職能,真正形成“市場調控企業,政府創造環境”的行政工作機制,進一步建立以企業為中心的政府協調服務機制。凡是由市場解決的問題,一律由市場解決。政府主要抓好統籌規劃,信息引導,市場整頓和規范工作。建立和完善審批項目五公開、限時辦結、互聯審批、告知承諾、預約辦件、投訴責任追究等制度,實行“陽光下作業”,規范審批行為,確保按時辦結。認真治理對企業的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采取收費公示、檢查申報等制度。
三、樹立統籌協調觀,全面壯大縣域經濟實力
鄧小平同志在經濟建設中,提出了一系列關于經濟全面、持續、協調發展的觀點和理論,如“對于我們這樣發展中的大國來說,經濟要發展得快一點,不可能總是那么平平靜靜、穩穩當當。要注意經濟穩定、協調地發展,但穩定和協調也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對縣域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結合鄧小平同志的思想,具體我們應該做到:
第一,區域協調,跳出縣域發展經濟。小平同志提出了“共同富裕”論,承認和利用經濟發展的平衡與不平衡的規律,實行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后富,逐步達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他強調沿海地區也要服從這個大局。在發展縣域經濟中,認真借鑒國內外縣域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在各縣域與設區市、各縣域間開展更為開放和更加緊密的合作,逐步縮小欠發達縣域經濟與發達縣域經濟間的發展差距。南溪縣一方面要積極加強與宜賓大市的聯系,主動接受宜賓市的輻射,特別是爭取宜賓城區規劃內的外遷企業落戶南溪。另一方面,加強與川南瀘州市江陽區、自貢市自流井區及沿海相關區縣的友好協作,促進縣域經濟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區域整合。
第二,城鄉共融,打造經濟發展平臺。鄧小平同志指出,“農業和工業,農村和城市,就是這樣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這是一個非常生動,非常有說服力的發展過程”。在舊城改造基本結束的同時,打通進出城通道,將城市建設向北區延伸,構建新城框架,力爭用5年時間形成3平方公里的道路骨架,城鎮化水平達到30以上,縣城人口達10—15萬。城鎮建設中心須以規劃為龍頭,強鎮、強村建設為重點,促進農村人口、產業和基礎設施布局。通過政策激勵,鼓勵富裕起來的農民、私營個體業主以及已在小城鎮從事二三產業的農戶在小城鎮建房落戶。抓好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和各項社會文明創建工作,加大城鎮管理力度,不斷提升城鎮功能。
第三,產業互動,促進經濟優化升級。鄧小平同志指出,“工業區、工業城市要帶動附近農村,幫助農村發展小型工業,搞好農業生產,并且把這一點納入自己的計劃”。“工業支援農業,農業反過來又支援工業,這是個加強工農聯盟的問題”。“農副產品的增加,農村市場的擴大,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又強有力地推進了工業的發展。”加快工業化進程,抓好宜東工業功能區的規劃建設,培育宜南、宜瀘公路沿線企業群,注重抓好化工、輕工兩大產業和天藍、文龍等重點企業,使這些重點骨干企業迅速擴張,盡快形成對全縣經濟發展具有帶動作用的支柱產業。根據全縣資源分布、生態特點和經濟發展程度的差異,按照統一的生產標準要求,建立布局合理的綠色食品基地,發揮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推動作用,努力建設四川一流的無公害蔬菜基地縣、長江上游甜橙開發基地縣、中國白鵝之鄉。把工業的發展建立在生態良性循環的基礎上,形成一系列產業鏈條:以富民白鵝公司帶動白鵝基地的壯大、以文龍藥業公司帶動中藥材基地的建設、以絲綢公司帶動蠶桑基地建設等。
第四,生態立縣,推進經濟持續發展。鄧小平提出,“鞏固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需要我們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因此,我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無可選擇地只能是一種可持續發展戰略,這和鄧小平的發展戰略思想是一致的。生態經濟的本質是把經濟發展建立在生態可承受的基礎上,在保證自然再生產的前提下擴大經濟的再生產,最終達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用生態立縣引領經濟發展,就是把生態這根主線貫穿于經濟發展的各領域、全過程,實現生態與經濟的良性展。生態農業要走無公害有機化之路,著力抓好建立生產技術規范、監管與培訓體系,擴大生產規模,重視綠色標準體系和質量認證體系建設,形成四川白鵝、蔬菜、西瓜、甜橙等綠色品牌,以品牌來帶動生態農業的發展;生態工業走無污染清潔化之路,積極引進無污染、低投入、低消耗、科技含量高的工業 產業;生態城鎮走山水型園林化之路,強調城市建筑與和茳、縣城護城溪、北山綠化帶等周邊環境的整體協調,擴大城市綠化面積,使城市置身于綠色之中。
四、樹立實事求是觀,不斷解放全縣上下思想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沖破了“兩個凡是”和“左”傾教條主義的束縛,重新確立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改革開放和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礎。鄧小平指出,“只要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面對我國在改革開放前所經歷的曲折和失誤,改革開放后員到的一些困惑,“什么是社會主義”問題上沒有完全搞清楚。解放思想首先要從這個問題上解放。針對人們的模糊認識,他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要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從八十年代的第一年開始,就必須一天也不耽誤,專心致志地、聚精會精地搞四個現代化建設”。92年,鄧小平現場南巡時,看到仍有許多重大認識問題束縛著人們的思想,為了幫助人們增強和提高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堅定性和自覺性,他提出了“三個有利于”的嶄新觀點,即:“判斷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歸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為標準。上述的實踐標準、生產力標準、“三個有利于”標準,是鄧小平理論的三大基石。三塊基石形成于不同時期,但它們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一脈相承的,相互聯系的,三者統一于鄧小平理論體系之中。在縣域經濟發展上,要按照這三大標準,牢固樹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觀念,集中全縣人民的思想和力量,全力建設縣域小康上來。
第一,把思想統一到一心一意抓發展上來。一心一意抓發展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也是全縣各級黨委政府的重大責任。我們一定要把各項工作的落腳點放到發展上來,增強發展經濟的緊迫感、危機感和使命感,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都要堅決沖破,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都要堅決改變,一切影響發展的弊端都要堅決革除,集中全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全力以赴抓發展。
文秘站版權所有第二,把思想統一到開拓創新促發展上來。堅持破除傳統的計劃經濟思想,牢固樹立市場經濟意識,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堅決破除農本位的思想,牢固樹立工業強縣的意識,堅持用工業的理念、效益的理念抓農業;堅決破除因循守舊的思想,牢固樹立開拓創新意識,從實際出發,敢冒風險,敢闖難關。
第三,把思想統一到扎實苦干求發展上來。扎實求苦干,要有很高的工作標準,堅決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要有雷厲風行的作風,說了就算,定了就干;要有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勇氣。全縣上下要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工作上,用在學習上,用在調查研究上,不斷促進南溪經濟跨越。
第四,把思想統一到全心全意為人民上來。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是實踐“三個代表”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目的。要把群眾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企盼時刻牢記在心,把城鎮登記失業率是否降低、社會保障是否到位、群眾收入是否增加作為各級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標,常懷愛民之心、常思增收減負之策,常行排憂解難之舉,使人民生活盡快向更加寬裕的小康水平邁進。
"全能縣″縣域經濟是指那些產業齊全,產品包羅萬象,小而全,什么都有,但什么也不專,什么也不精,什么也不大的縣域經濟。"全能縣″縣域經濟雖然在我國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是很難避免的,在縣域經濟發展初始階段建設一些"全能縣″是必要的,它對我國縣域經濟發展作過一定的貢獻。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縣域工業化的推進,這種"全能縣″經濟,已經嚴重地束縛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必須改造這種"全能縣″經濟,促進縣域生產力的大發展。
一、"全能縣″縣域經濟的重要特點及帶來的后果我國"全能縣″縣域經濟有三個重要特點:一是分散。各縣市發展經濟各自蝕立,分散作戰,各自為戰;二是全面。一、二、三產業門類齊全、樣樣有、小而全、小而雜、小而散、小而低;三是雷同。分散、全面的必然后果是產業雷同,各縣市之間產業基本相同,一個縣有的產業、企業、產品,其他縣都有,或多數縣都有。例如,許多縣都有氮肥廠、水泥廠、農機廠、服裝廠、飼料廠、電廠、大米廠、油料廠、飲料廠、汽修廠。以湖南省株洲市為例,這個市市轄株洲縣、醴陵市、攸縣、茶陵縣、炎陵縣五縣市,其中五縣市都有氮肥廠(化肥廠)、水泥廠、農機廠,四縣市都有電廠、大米廠、油料廠、飼料廠,三縣市都有汽修廠、飲料廠、服裝廠。
"全能縣″縣域經濟有可能從以下方面獲取好處:
第一,能分散風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講的是分散風險的必要性。由于現代市場經濟復雜多變,任何一種產品都不可能長盛不衰,每種產品都要經歷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四個階段,縣市多搞幾種產品,“東方不亮西方亮”,就相應增加了抵御風險的能力。
第二,能擴大品牌憂勢。在一個縣市,由于有眾多的產品使用同一品牌,就會在市場上造成一種聲勢,給消費者以深刻印象和信任。而且由于眾多產品只有一個品牌,也就節約了促銷費用,縣市只需集中力量宣傳推廣這一品牌就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時,當多個產品使用同一套營銷網絡時,就會大大降低營銷費用,也能使消費者較方便地獲得售后服務。
然而,我們必須對"全能縣″小而全經濟的弊端有個清醒認識,"全能縣″小而全經濟的主要弊端有:
第一,難以形成規模經濟。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產品要想在市場上立腳并獲取利潤,生產者都必須將其生產成本降至社會平均成本之下,這就必須達到一定生產規模,沒有一定規模就必然不經濟。在全球市場上,小汽車生產盈虧點的產量是20萬輛,低于這一規模,除非政府進行市場保護,否則都不可能贏利。縣市為達到經濟規模,就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一個縣市的資金是非常有限的,要同時對多個產品進行大規模投入是多數縣市難以完成的,這就迫使企業負債,導致企業債務負擔越來越沉重,使企業陷入債務陷阱而不能自拔。
第二,難以獲得平均利潤。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市場越來越發揮了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市場競爭的結果,導致了平均利潤率的產生。這時,各個行業都將獲取平均利潤。而小而全經營由于人財物的分散使用,領導者精力分散,將使每個產品的生產相對專業化程度較高的企業趨于落后被動地位,難以獲得平均利潤,出現利潤率下降的趨勢。
第三,難以保證產品質量。小而全經營可以使多個產品使用同一品脾,擴大了企業聲勢,也節約了宣傳推廣產品的費用,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這多個產品事實上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將出現“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只要其中一種產品質量出問題,將要影響本品牌所屬的所有產品的信譽,而由于產品過多,要使管理者對每一種產品都嚴把質量關,使每一種產品的質量無懈可擊,又是難度非常大的,這就使保持品牌信譽、保證產品質量的難度成倍加大了。
第四,難以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一個縣市發展經濟的實力是有限的,又要搞小而全,樣樣搞,勢必造成力量分散,樣樣投入不足,就不可能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研究、采用、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勢必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的競爭中處于落后的地位,造成企業發展后勁泛力。
我國"全能縣″縣域經濟的以上弊端,在現代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必然帶來三大后果:低質、低效、慢速。一是低質。小而全就不能有規模效益,小而全企業很難拿出人力、物力、財力搞研發、搞技改,質量很難得到保證和提高;二是低效。由于分散、全面、雷同必然產生資源不能共享,經濟運行高成本,低效率;三是慢速。由于分散,各種生產要素得不到合理組合和優化配置,因而必將影響發展,經濟發展速度較緩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具有同一性,不管哪個縣市,不管哪個企業,也不管哪個個人,都面臨國內外同一個大市場,價值規律起著同樣的作用,適合市場需求的質量較好的價格較低的產品,才能比較好的銷售出去,實現價值,相反則不能實現價值。"全能縣″由于產業雷同分散,且成本高,效益低,質量較差,很難在市場上銷售出去,只有逐漸被市場淘汰。
二、走專業協作之路是"全能縣″振興縣域經濟長效之路
馬克思在他的巨著<資本論>中指出:"由協作和分工產生的生產力,不費資本分文"(<資本論>第1卷,第366頁)馬克思這里揭示了一條真理:這就是協作和分工產生生產力。分工、協作是當今世界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縣域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工業生產的發展,不斷要求更科學的分工和更廣泛的協作,而新的專業分工和協作,又必然會促進縣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這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客觀規律。縣域經濟只有走分工協作之路才能適應當今世界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才是"全能縣″縣域經濟發展的長效之路。
第一,縣域經濟分工協作是"全能縣″縣域生產力發展的巨大動力。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下,分工協作可以為研發和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創造條件,專才可能精,專才可能細,專才可能巧,專才可能集中縣域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攻克科技難關。一個縣市的科研力量是有限的,有些大的科技項目只有協作才能獲得成功。
第二,縣域經濟分工協作有利于"全能縣″縣域資源共享和優化配置。依據發揮優勢、提高效率的原則,高效配置勞動力、生產資料、土地、科學技術等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高資金利潤率。
第三,縣域經濟分工協作有利于資源共享,降低"全能縣″經濟發展的成本。提高"全能縣″縣域經濟效益,增加財政收入,提高勞動者收益。
第四,縣域經濟分工協作有利于各縣市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揚長敝短,趨利避害,量力而行。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發展一、兩種或幾個有優勢、有特色、有市場、有潛力的產品。
第五,縣域經濟分工協作可以在更大的區域內組建縣域經濟的"航空母艦"。使縣域經濟更好地抵御市場經濟風險,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
第六,縣域經濟分工協作也有利于國民經濟結構優化和升級。縣域經濟在我國雖然分散、規模小,但總量很大。椐統計 ,我國2861個縣級市縣區,其國土面積占全國的94,人口占全國的70.9,20__年GDP約占全國的55.1,財政收入約占全國的4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約占全國的40以上,社會消費總額約占全國的50以上。如果大多數的"全能縣″縣域經濟走向分工協作之路,經濟結構優化和升級,那么,我國國民經濟結構優化和升級就指日可待了。
在我國"全能縣″縣域經濟中,有不少是農業大縣。農業大縣也必須走專業協作的路子。農業大縣當然要發展農業,但發展農業也要搞專業化,不能樣樣都搞。山東省壽光縣主要搞的是蔬菜及其加工、銷售,廣西金鄉縣全縣從事大蒜的生產、加工、銷售,湖南省綏寧縣全縣大力發展林業生產、加工、銷售,都取得了可觀的規模效益,有力地推動了縣域經濟的發展。農業大縣必須大力發展工業,但必須選準發展工業的路子,選準工業項目。農業大縣的優勢必竟在農業,大力發展工業必須從這種實際出發,完全離開這一實際情況去發展工業,農業大縣經濟發展也會走向歧途。一方面是農業大縣的實際;一方面又要大力發展工業,這是對客觀存在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辦法是創新經濟發展思路:找到二者客觀存在的結合部,這一結合部就是大力發展與農相關產業的工業,選擇某一兩種或農產品,或林產品,或畜牧產品,或水產品,進行淺加工、二次加工、三次加工、多次加工,如玉米深加工、大米深加工、大豆深加工、肉類深加工等等,以及相應的運輸、倉儲、銷售等,并力求把它做大、做強、做優、創出名牌。因此,走專業協作的道路也是農業大縣的長遠發展方向。
對"全能縣″縣域經濟走分工協作之路的重要性,現在許多同志還認識不足。有的同志認為,現有的"全能縣″是歷史形成的,木已成舟,只能這樣了;有的同志認為,只要拿出項目和其他縣市協作生產就行了,不必觸動"全能縣″的結構,拆縣域經濟的大架子;有些同志雖然在口頭上承認要推行專業化和協作,但一遇到具體問題或困難,又習慣于走"全能縣″的老路,而不能堅持分工協作這個正確的方向。不僅今后的建設,需要堅決貫徹專業化和協作的原則,不要再走"全能縣″的老路,而且對目前我國縣域經濟中普遍存在的"全能縣″,必須進行一次革命性的改組,使它們逐步轉到專業化和協作的道路上來。如果不觸動"全能縣″的架子,不堅決改變"全能縣″的組織結構,就不能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多快好省地發展我國的工業和縣域經濟。還要看到,由于縣域經濟走分工協作之路時,要打破部門、地區、企業的界限,調整人員和設備,就會遭到某些本位主義、分散主義思想的抵抗。因此,對現有"全能縣″進行革命性的改組,首先必須從思想上進行革命,加強思想政治領導和宣傳教育工作。要堅決反對本位主義和分散主義的思想,批判那些貪大求全,不愿意拆"全能縣″架子,不愿意為別人服務,不愿意當配角的思想。那種總想搞小而全、大而全、“萬事不求人”或者“寧為雞頭,不為牛尾”的理念,早已落后于時代。英特爾公司并不生產電腦整機,它只為全球電腦整機廠商提供芯片;微軟公司也不生產電腦整機,它只為電腦使用者提供操作系統軟件,但它們都不失為IT業的巨子。今后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必將造就一大批為大跨國公司或全球企業配套的、專業制造某種零件或提供某種服務的“巨人”企業,我國各地"全能縣″應放棄只想當“龍頭”不愿當配角的舊觀念,及早將自己溶入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因此,專業協作是"全能縣″縣域經濟不錯的戰略選擇。
三、按照專業協作要求改造"全能縣″縣域經濟
根據國內和國外的經驗,按照專業協作要求改造"全能縣″經濟,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三種形式:
第一,產業、產品專業協作。在各個縣市按行業進行分工協作,一個縣市主要從事一二個產業、生產幾種產品,或幾個縣市協作主要搞一個產業、一個產品。"全能縣″中不少縣市農業占的比重還相當大,因此在選擇產業時必須高度重視農業,使農業逐步走向專業協作之路。最佳的產業組合是:"專業化的農業項目+專業化的工業項目+專業化的三產項目",如組建大米農工商聯合公司,下分大米生產專業戶或專業公司、大米深加工公司、大米深加工商品的銷售公司。
第二,工業零部件、工藝專業協作。一個縣市、一個企業主要只生產一種或者幾種零部件,或幾個縣市協作主要搞一個零部件。這是現代工業高度發達的國家,組織專業化生產的一種主要形式。把許多相同的通用工藝如鑄造、鍛造等,有計劃地在一個縣市或相鄰縣市就近就地組織起來,根據產品結構和生產工藝的不同、加工件的大小和批量的多寡,進行合理的分工。
第三,修理網點和輔助生產部門專業協作。把同一區域中分散在各縣市企業的修理力量,在一個縣市或相鄰縣市按行業統一組織起來,建立為大家服務的公用的修理網點。組織公用的工具、卡具、模具制造力量和蒸汽、煤氣、氧氣供應等專業協作公司。
改組"全能縣″是一件十分復雜、艱巨的任務,需要相當的時間,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決心要大,步子要穩,實事求是,統籌安排,全面規劃。
第一,從產業、產品的不同特點出發。有些行業,如紡織工業、輕工業,許多產品主要不是由零部件組成的,應當以推行產品專業化和工藝專業化為主。有些行業,如機械工業,產品是由許多零部件構成,各種不同的生產工藝可以獨立進行的,應當著重推行零部件專業化和工藝專業化。在零部件專業化和工藝專業化的基礎上,可以更好地實現品種多樣化。有些行業,如化學工業,既包含有加工工業,又有原材料工業,還要特別注意加強資源的綜合利用。至于組織公用的修理網點和技術后方以及輔助生產的專業化,各行業都可以推行,但也要根據各行 業的特點來進行。
第二,從各個地區產業的集中度出發。工業比較集中的市縣,專業化的程度應當高一些,細一些,可以同時組織產品專業化、零部件專業化、工藝專業化以及輔助生產和技術后方的專業化。工業企業雖然不少,但同行業企業不多的縣市,可以著重組織工藝專業化、輔助生產專業化和技術后方專業化。有條件的也可以組織一些零部件專業生產。工業企業不多的縣市,特別是縣以下的工業和手工業的某些行業,不要求組織專業化生產。這些地區的機械工廠可以比較綜合一些,有的還要修造結合,既修又造。在組織專業生產的同時,要注意保留少數企業承擔雜活和幫助其它地方企業進行技術改造。
第三,從各縣市的優勢與特色出發。不同的縣市有不同的優勢與特色,專業化的基本點就在發揮各個縣市的優勢,放大各個縣市的特色,這樣的專業化就是有根基、有活力、有市場、有前途的專業化。切不可不管有沒有優勢,有沒有特色,盲目搞專業化,這樣的專業化是脫離客觀實際的專業化,是萬萬不可搞的。
第四,縣市產品組合以長度為主,減少寬度。盡量在同一大類內多開發幾個品種,或同一品種內多搞幾種規格、花色,延長產業鏈,以占領多個細分市場,避免生產不同大類的產品,以免分散力量。縣市應集中力量,把主業做精、做大、做強、提高市場占有率,力爭獲取超過平均利潤的超額利潤。
五、建立"全能縣″縣域經濟專業協作的體制與機制
第一,中央、省、市、縣建立相應的專業協作協調機構。中央、省、市、縣四級協調機構要有明確而具體的分工。在全國范圍主要根據各大區域規劃,按專業協作原則,布局大區域的縣域經濟;在一個省范圍主要根據省內各區域規劃,按專業協作原則,布局省內各區域的縣域經濟;在一個市范圍主要根據市內區域規劃,按專業協作原則,布局市內各區域的縣域經濟;在一個縣范圍主要根據縣內區域規劃,按專業協作原則,布局縣內各區域的產業與企業。凡是有條件就近就地組織專業化和協作并且經濟合理的,原則上應該在市縣范圍內就近就地組織;凡是需要在全國或全省范圍內統一規劃和組織專業協作的,由中央或全省統一規劃。
第二,加強標準化、通用化、系列化工作。把分散生產的產品集中起來組織專業生產以后,就必然要求統一各地的零部件標準,要求同類產品盡量采用相同的零部件,要求同一類產品在品種、規格上盡量形成系列,這就促進了標準化、通用化、系列化工作的開展。而標準化、通用化、系列化水平的提高,反過來又會促進專業化的發展。提高工業的標準化、通用化、系列化水平,一方面需要各個主管部門從產品設計上整頓產品、零部件的標準。另一方面需要在組織專業化生產的過程中,把生產單位和使用單位組織起來,共同改進產品設計和統一零部件的標準。
第三,改革管理體制。推行專業協作,不但需要把"
全能縣″改組為專業縣,而且需要按行業、按產品實行專業管理,以便合理組織同行業縣市、企業之間的分工和協作。這就要求:一是成立各級各業的專業協會;二是成立各級股份制專業公司,農業大縣要舉全縣之力培育特大型農產品加工、銷售龍頭企業,以這樣的企業大量收購和消化農民的農產品,生產出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銷售給國內外市場,實現農產品的高價值;三是組建某行業或某產品的專業縣、專業市、專業鎮、專業鄉、專業村、專業組、專業戶;四是建立縣與縣協作機構,成立兩縣或多縣的協作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協作,制定各方都能接收的協作價格,爭取雙贏或多贏;五是按照專業協作的要求改造縣市、鄉鎮兩級行政管理機構,減少行政性的委、局、科、室,增加專業協會、專業公司、專業技術公司、專業管理公司及其他專業服務公司。
第四,建立專業協作的長效機制。一是加強專業協作的人才培訓,包括專業技術人才培訓、專業管理人才培訓、普及專業協作的知識;二是加強專業協作的信息工作,包括專業化生產、流通、儲藏、消費、市場等信息,建立專業化的信息網絡;三是加強專業協作的法規建設,包括加強有關行業反壟斷、行業標準化通用化系列化、行業運行規則的建設;四是加強干部的有關專業化協作的考試考核,要把專業化協作作為干部考試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廢除只把GDP作為考核政府業績的主要標準的片面考核的作法,要把單位資金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率、居民家庭財產貯量、恩格爾系數、人均年純收入等指標作為考核政府業績的主要內容;五是建立健全專業協作的政策支撐體系,要制定鼓勵發展分工協作的產業政策、稅收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礦業開發政策、人事政策、分配政策、環保政策。
“三動”“三化”戰略,是吉林省委、省政府結合吉林實際,確定的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方略,是實現全省經濟社會良性循環、又好又快發展道路的戰略選擇。在推進實施“三動”“三化”戰略中,我們伊通縣立足縣情,對經濟社會發展思路進行科學調整,確定了以“轉變方式、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富民強縣、全面振興”為目標,全力打造新興能源城、民族文化城、生態旅游城、山水宜居城的發展思路。
一、搭建經濟承載平臺,打造山水宜居城
城鎮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也是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途徑。我們縣圍繞打造山水宜居城,在突出民族特色、現代特色的基礎上,努力構建以縣城為中心、以節點鎮為依托、以其它鄉鎮為補充、以示范村為延伸的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統籌推進的發展格局。一抓規劃。完成了2010年至2030年全縣城鄉建設總體規劃及控制性詳規,啟動了鎮村兩級,特別是節點鎮、示范村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著手研究落實自然屯建設規劃。二抓建設。縣城按照“一環、兩片、三帶、四縱、五橫、六區”的總體思路(一環指一條環城帶,兩片指伊通河河南、河北兩片,三帶指伊通河及河兩岸的綠化帶,四縱指福安街、伊通大街、烏蘇大街、啟明大街,五橫指庫倫大路、人民大路、中華路、永寧路、將軍路,六區指工業區、倉儲區、商貿區、居住區、文化教育區、行政辦公區),重點推進四大工程。 一是百億元新城建設工程。總占地8.7平方公里,通過百億新城建設再造一個伊通城,使城區面積擴大到24.29平方公里。二是伊通河治理工程。總投資55億元,通過對伊通河綜合治理和加快沿岸開發,建設濱河新區。三是城市棚改工程。實施11區(片)棚戶區改造項目,計劃拆遷面積40余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00余萬平方米。四是城市功能提升工程。建成了縣城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落實了廉租房建設和暖房子改造等工程,完善了供水、供熱等管線設施,推進了縣城的美化、綠化和亮化,提升了城市品位。節點鎮以打造經濟強鎮為目標,突出鎮域特色,強化產業支撐,完善城鎮功能,增強輻射帶動能力,目前全縣的節點鎮都按既定目標推進建設。村屯重點抓了以“四清四改兩建兩化”(清垃圾、清糞堆、清柴草、清路障,改院、改廚、改廁、改圈,建設自然屯街路排水溝、建設村屯垃圾處理場,搞好村屯綠化和美化)為重點的環境綜合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村屯面貌。
二、發展區域特色產業,打造新興能源城
工業化是統籌“三化”的龍頭。我們縣堅持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提升傳統工業,壯大優勢工業,發展新興工業,打造具有伊通特色的現代工業體系。重點依托境內蘊藏的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地熱、油頁巖、煤炭、膨潤土、生物質、風能等特色資源,把能源產業確定為主導優勢產業重點發展,變優勢資源為優勢產業,著力打造新興能源城。2010年,美國MI能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推動了伊通石油天然氣的加快開發,石油產能已經達到50萬噸,年處理原油能力達到80萬噸。加大對風電、地熱、礦泉水等能源項目的開發力度。計劃“十二五”時期實現氣化伊通。積極推進煤礦建設項目和風電項目,地熱項目已經進入勘探打井階段。依托褐煤、油頁巖的資源優勢,與北京神霧集團簽訂了《合作勘探開發褐煤、油頁巖項目正式合作協議》,預計總投資30億元。
三、發展民族特色產業,打造民族文化城
把民族文化產業打造成新的支柱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我們縣把打造文化產業作為統籌“三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大對民族文化產業扶持力度,培育壯大龍頭文化企業,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加強滿族文藝創作,推動民族文化事業和民族文化產業共同繁榮發展。一是加強領導。在文化產業發展上,我們本著立足伊通、面向長春、突出特點、分步發展的指導思想,去年率先召開全縣文化產業發展大會,擬定了《全縣文化產業十年發展規劃》和《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成立了全縣文化產業聯合會,在縣委宣傳部設立了文化產業發展辦公室。二是培育體系。挖掘我們縣所具有的豐富的滿族文化資源,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滿族文化產業;大力發展滿族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火山文化旅游、地域文化旅游、農耕休閑文化旅游等產業;著力建設具有滿族特點的餐飲、婚慶等文化產業;面向長春,利用我們縣的山水田園風光和滿族文化吸引長春企業來伊建設影視動漫拍攝創作基地以及發展印刷廣告傳媒等文化產業。三是運作項目。運籌包裝了一批大中小的文化產業和文化基礎項目。文化展館方面,有東北神秘文化博物館、全國薩滿文化博物館、伊通滿族博物館、伊 通民族文化宮等。其中全國薩滿文化博物館已在國家立項,伊通民族文化宮即將開始建設。文化產業園區方面,在芮來滿族服飾公司的基礎上,成立了滿族服飾園區,得到了省發改委的批復;在吉云鹿業集團養鹿園的基礎上,擬定規劃滿族鹿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伊通皇家鹿苑;在“一毛街”(燒烤)的基礎上,規劃建設滿族風情一條街,仿清建筑風格,已經改造了部分街面;擬與長影合作,在景臺鎮核桃背村建影視拍攝基地。四是主抓重點。推進建設歷史文化展示園區、薩滿文化旅游園區、民族飲食文化園區和民族服飾文化園區4個民族文化產業園。繁榮民族文化創作,發揮牧情谷風景區對薩滿文化旅游的帶動作用、滿族博物館對滿族文化傳承的帶動作用、滿族藝術表演對文化產品生產和消費的帶動作用。積極扶持薩滿文化旅游、滿族文化傳承等門類的文化產業發展。舉辦了第七屆“國際薩滿文化學術研討會”、“吉林省滿族文化與旅游文化研討會”,參加了由吉林省薩滿文化協會和牧情谷景區承辦的“吉林省首屆薩滿文化研究論壇”。以縣政府的名義聘請省內外專家為文化產業、旅游業發展顧問。伊通滿族藝術團在上海世博會吉林周進行了滿族歌舞表演。在長春文化廣場舉辦了長春后花園伊通民俗風光攝影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實施了“五個一”工程,即在開發區建設一個文化產業園、建成一座民族文化宮、創編一場大型民族音樂劇、編排一臺文化旅游固定節目、出版一本滿族地名書籍。
四、彰顯滿族地域風情,打造生態旅游城
伊通是滿族發祥地之一,有悠久的滿族歷史和文化傳統。全縣已知的歷史遺跡有120多處,古遺址、古城址、古墓葬、古廟宇等,分布在全縣各個鄉鎮。特別是伊通中西部為開闊的地塹平原,散布著16座拔地而起的孤山,其中7座火山呈北斗狀分布,構成了伊通獨特的地質景觀。依托這些資源,我們縣圍繞打造生態旅游城,努力建設民俗風情、自然風光、宗教祈福、生態農業四大旅游區,構建伊通特色旅游產業體系。到目前為止,我們縣在發展旅游業上已直接累計投入4.3億元,建成了以滿族博物館、牧情谷、大孤山、南山、豐源山莊為代表的對外開放景區(點)13處,建設項目近百個,形成了滿族博物館、牧情谷民俗旅游度假區、大孤山旅游風景區、南山旅游風景區等為代表的一批景區(點)。其中被評定為A級以上景區(點)的4家(滿族博物館和牧情谷為國家4A級、南山為3A級、大孤山為2A級)。有國內旅行社2家,旅游購物紀念品商店5家,旅游服務公司1家。涉旅從業人員達到1.5萬人。如今伊通接待游客年均增長13%,旅游收入年均增長18%,已成為拉動伊通經濟的強力引擎。
“四城”建設的深入推進,使人民生活明顯改善。2011年與“十一五”末的2006年相比,GDP增長1.8倍,翻了一番多,從50億元突破到百億元,達到144.4億元,三產結構由38.1:31.3:30.6轉變為23.9:42.5:33.6,由以農業為主的一產為主導,轉變為以工業為主的二產穩居首位。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增長3.8倍,從1億元突破到5億元,達到5.66億元;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3.8倍,從8000萬元突破到3億元,達到3.3億元。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4580元和7085元,均比上年增長13%。財政供養人員工資實額發放,社會養老金及時足額發放,民族工作津貼提高,教師工資歷史拖欠及非教育部門的同類問題一并提前解決。累計新增城鎮就業5.5萬人。城鄉低保、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進一步擴大。18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14500戶農民看上了有線電視。
2012年是“十二五”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我們將以富民強縣為目標,以科學發展為統領,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統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深入實施投資拉動、項目帶動、創新驅動戰略,抓項目、促民生、提城建、構和諧,依托四平市“一核三帶”經濟圈加速隆起,用“四城”構建縣域經濟主框架,建設生態文明富裕的民族文化名縣。
新化是蚩尤故里,是梅山文化的發祥地,其地域廣闊,資源豐富,交通便利,人口眾多,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著眼新化自身發展的同時,如何有利地推動婁底經濟向前發展,站在商務工作的角度,談幾點建議。
一、要著力擴大內需,拉動消費
充分利用國家的惠民政策。拉動內需,擴大消費是有效應對金融危機影響,保持我國經濟平穩發展的重大舉措。在發展經濟的宏觀決策過程中,要用足用活國家的惠民政策,并不斷開拓農村市場,全面鋪開“家電下鄉”、“汽摩下鄉”、“家電、汽車以舊換新”等工作。要完善流通體系,持續推進“萬村千鄉工程”,加快配送中心建設,搞好“一網多用”工作,充分發揮市場在商品集散、信息采集、價格傳導,市場調控等方面的功能,發展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加快農超對接步伐。
不斷提高消費服務檔次和水平。要精心組織各種促銷活動。引導居民消費向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并重轉變,大力發展便利早餐、家政服務、保健養生、美容美發等便民服務業,以及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生活質量型消費。引導高消費群體的消費留在當地,避免這部分需求外溢。
大力發展旅游業,充分借力“世界溶洞極品”梅山龍宮、“梯田王國”紫鵲界梯田、“三湘明珠”大熊山森林公園、“江南峽谷第一漂”油溪河漂流、“湘中千島湖”蘇溪湖、“洞天福地”奉家桃花源、“宗教圣地”古臺山等旅游景點,挖掘蚩尤故里、梅山文化、梅山武術、新化山歌等旅游品牌,將新化打造成長株潭新型城市的后花園。
要加速推進城鎮化。推進城鎮化是擴大內需,調整結構的重要抓手,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必經之路。我縣農業人口很多,農業和農村發展相對滯后,資源配置和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消費水平整體偏低,推進城鎮化,盡早實現把新化建設成為集山水、宜居、生態、旅游于一體的區域性中心城市,讓人民群眾共同享受城市文明的成果,共同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
二、要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促進外經外貿平穩增長
堅定不移實行“引進來”戰略。切實抓住當前沿海、沿邊以及國外企業向內陸遷移,國家經濟政策向中西部傾斜的有利時機,依托本地區優勢,本著“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有利于節能減排,有利于促進社會就業”的原則。“讓一切有投資愿望的人找到投資機會!讓一切有合作意向的人找到合作伙伴!讓一切有創業能力的人找到創業途徑”。確保招商引資取得實效,確保承接產業轉移全方位進行。
著力構筑服務環境優勢平臺,“筑巢引鳳”。依法靈活運用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四年建設一批標準化廠房,切實優化環境,大力發展加工貿易,積極承接高新技術企業和有技術、有品牌、有市場的知名企業,堅持承接產業轉移與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機結合,優先承接先進制造業,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
堅定不移實行“走出去”戰略。要全力打造幾個戰略產業,如我縣的電子陶瓷,使其形成強大的規模及品牌優勢,出占領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同時要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契機,鼓勵企業走進東南亞,并努力開發中東、非洲及南美市場。
三、要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打造商貿流通中心
加大商貿市場體系建設力度。逐步建設市級中心市場、次中心城市市場、縣級市場、中心城鎮市場及農村市場體系網絡;構建批發、直營、零售的銷售形式;著力推動步行街建設;規劃建設旅游購物市場。
加快物流園建設步伐。著手規范現有物流運輸企業,建立現代標準的物流中心,著力對城區現有物流企業進行規范管理。目前,緊緊抓住新化將成為我國東西部地區的交通樞紐和中轉站的有利時機,投資10億元,開發建設好物流園。園區內要建設大型標準化倉儲基地、配送倉庫、大型貨物堆場、運輸車隊、集裝箱中轉站、鐵路專用線,要把新化物流園建設成為貨物運輸、信息交流、餐飲住宿服務齊全的縣級一流物流中心。“十二·五”期間,初步構建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節能環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
四、發展電子商務,對接全球經濟
近年來,作為網絡化的新型經濟活動的電子商務,正以迅猛的速度發展,已經成為主要發達國家增強經濟競爭實力,贏得全球資源配置優勢的有效手段。“十二·五”期間,我們有著發展電子商務的戰略機遇期,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電子商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客觀要求和必然選擇。
現在,電子商務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加速形成經濟競爭新態勢。電子商務廣泛深入地滲到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領域,改變著傳統經營管理模式和生產組織形態,正在突破國家和地區的局限,影響著世界范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配置,加速了全球化經濟進程。
電子商務服務業的蓬勃發展,逐步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技術創新加速社會專業化分工,為電子商務服務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基于網絡的交易服務,業務外包服務,信息技術外包服務規模逐漸擴大,模式不斷創新。網絡消費文化逐步形成,面向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服務范圍不斷拓寬,網上消費服務模式日漸豐富。電子商務服務業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社會活動向集約化、高效率、高效益、可持續方向
發展。“十二·五”期間,我國國民經濟將保持快速增長,經濟總量持續擴大,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加快,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的力度繼續加大,對發展電子商務的需求更加強勁。
全球范圍內資源、市場、技術、人才的國際競爭能力愈加激烈,進一步激發了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們要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重要舉措,為企業和消費者創造更多的貿易機會。
五、建立市場監管機制,加快誠信市場建設
加強商務綜合行政執法。“十二·五”期間要把商務綜合執法工作落到實處,讓群眾吃上“放心肉”、“放心早餐”、“放心菜”、喝上“放心酒”、用上“放心油”。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市場以及銷售注水肉和病害肉等違法行為,嚴格檢疫檢驗制度,規劃定點屠宰市場;加大對賓館、市場、超市、餐飲業等的稽查力度,按照食品安全有關條例嚴格管理,嚴厲打擊“物價亂”和哄抬物價的違法、違規行為;加強酒類管理,對全縣各批發企業、名酒店鋪、商場超市等場所進行專項檢查,消除監管“盲點”,杜絕管理漏洞,嚴禁不合格酒產品進入市場;打擊成品油超范圍經營、以次充好等違規行為,取締無證經營,關閉存在安全隱患的加油站(點),保障成品油市場安全穩定運營。從而切實轉變商務管理職能,履行市場管理監管職責,維護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加快誠信市場建設。信用是商務活動的基本準則,是企業的立業之本和生命線,加快市場信用建設是規范市場的基本制度,只有提高企業的信用建設,建立誠信體系,才能消除各種不誠信和違法違規的事情,從而推動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要建立行業的信用評價機制,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加快信用體系建設的部署,以改善商務誠信環境,促進信用交易為目標,以加強商業信用文化建設為基礎,以完善信用制度為核心,以建設信用基礎知識系統、發展信用服務業為手段,全面加快商務領域的信用建設。
“發展才是硬道理”。隨著新一輪加快發展重要時期的到來,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已是形勢所逼,形勢所迫,形勢所驅。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加快發展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經濟建設重于一切,壯大實力決定一切。要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困難,爭取發展先機,要更聚精會神地、一心一意地謀發展、抓發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因素,凝聚、借助各個方面的力量加快發展,絕不能錯過機遇。一定要從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全局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加快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牢固樹立機遇意識、危機意識,切實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咬緊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形成想發展、求發展、謀發展的良好氛圍。一、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營造加快發展的良好環境
解放思想是加快發展的重要前提。思想不解放、觀念不更新,就不可能萌發新的思路、產生新的動力。這些年來,雖然一直強調要大膽解放思想,但有些傳統觀念的殘余仍在阻礙著生產力發展,與發達地區相比,最主要的差距還是思想解放上的差距,最突出的表現還是干事創業的激情和膽略不夠。關鍵還是沒有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上,還是沒有強烈的發展意識。要有大發展,必須在解放思想上有新作為、有大突破。
要解放思想,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要堅持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堅持經濟和社會,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絕不能以浪費資源、犧牲環境為代價。必須牢固樹立加快發展的意識,必須堅決做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一切工作都圍繞經濟發展來安排,一切工作成效都以發展實績來檢驗。同時要正確處理好加快發展和協調發展的關系,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追求質量和效益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努力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健康發展。
要解放思想,必須創造性地貫徹落實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解放思想就是要實事求是。不同的地方,條件不同,情況各有不同,貫徹落實中央的政策,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比如增加農民收入問題,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是促進農民增加收入;在著力發展農業的同時,突出發展工業,工業發展上去了,通過工業反哺農業,帶動三產,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隨著財政實力的增強,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對中央的方針政策一定要正確理解,結合實際創造性地貫徹落實,不能從本本到本本、從條條到條條。
要解放思想,必須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市場運作,擴大對外開放。市場經濟意識不夠強,對市場規律的認識不夠深入,政府職能轉變緩慢,不大會用市場的手段、開放的手段來搞經濟建設,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充分運用市場力量,充分吸納民間資金,必須以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為重點,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效率,努力營造廉潔務實高效的政務環境;必須深入學習研究市場經濟知識和規律,不斷提高運用市場的辦法和手段來發展經濟的本領,多從市場中、從對外開放上想辦法、尋出路、求發展。
要解放思想,必須營造敢干事的良好氛圍。只要有利于發展,在黨紀國法范圍內,就應放開手腳去試、去闖、去干。共同努力營造這種環境。要很好地統一思想,統一認識。頭腦中少一些條條框框,少一些擔心顧慮,多一份激情,多一份闖勁,大膽去闖、去試。
二、立足實際,突出重點,推動縣域經濟加快發展
加快發展,進一步壯大縣域經濟實力,一定要結合實際,突出重點,真抓實干,帶動全縣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一)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工業強縣工作思路,引領縣域經濟快速發展。要把發展工業作為當前的最重要工作來抓,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抓。要搶抓當前難得的機遇,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主動接納發達地區的企業轉移以及工業擴張,打造優勢特色工業品牌,迅速擴大工業經濟的規模,提高工業在縣域經濟中的比重。
(二)加強工業園區建設,為加快工業發展提供載體。要加快工業化進程,促進縣域經濟迅速發展,必須加強工業園區建設,使園區經濟成為我縣經濟新的增長點。加強對工業園區的規劃和管理,按照一區多園的建設模式,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引進進度,努力使工業園區成為聚集產業、企業、項目、資金、技術和人才的小高地,為縣域經濟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三)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興起全民招商的熱潮。要加快發展步伐,壯大縣域經濟,必須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濃厚氛圍。要站在加快全縣經濟發展的高度,加大為招商引資項目服務的力度,對引進項目實行全程服務,做到多支持、少干預,絕不能門檻低而巷子深、陷井多,保證外來資金“低門檻進入、低成本發展、高效益回報”。要破除傳統思想障礙和思維定勢,不要怕外商賺錢,眼紅外商賺錢。只要對我們的長遠利益有利,對增加就業有利,對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有利,要堅決地引進來,并幫助他們加快發展。
(四)認真落實政策,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必須進一步從思想上深刻地認識發展民營經濟的重要意義,認真學習研究有關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落實好財政、稅收、用地、信貸、勞動保障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除國家明確限制的投資領域外,都要對民營資本開放,凡是我國政府承諾對外商逐步開放的領域,都要引導民營資本加快進入。要讓民營經濟投資者和從業人員在社會上有地位,在政治上有榮譽,在經濟上有實惠,在權益上有保障,為各種所有制經濟競相發展、平等競爭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制度環境、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
(五)加強小城鎮建設,構筑二、三產業集聚平臺。要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必須著力推進城鎮化進程,通過城鎮化集聚二、三產業,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要把小城鎮建設與工業園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與工業發展形成良性互動。要以縣城行政區劃重新調整為契機,加強縣城舊城改造力度,加快中心城鎮建設步伐,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增強中心城鎮的輻射能力。加強對小城鎮建設的規劃和管理,增強小城鎮的綜合服務功能,開拓以縣域城鎮化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新格局。
(六)統籌城鄉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要堅持城鄉“一盤棋”思想,對城鄉社會經濟發展實行統一規劃、一同實施,逐步從根本上消除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協調發展。要以發展工業的理念來發展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產業整體開發;要深化和 鞏固農村稅費改革和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加快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抓好勞務輸出工作,增加農民從事二、三產業的收入。
(七)要加強人才培養,為加快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促進縣域經濟大發展,必須加強人才工作,想盡一切辦法,造就出一大批各類優秀人才,充分利用各類人才的智慧和力量,推動經濟加快發展。要深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圍繞加快經濟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要求,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培養和引進各類人才的激勵機制,消除人才引進中的區域、行業、身份和所有制限制,使所需要的人才引得進、留得住、能發展。對當前最缺乏的企業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要下大力氣培養和引進,為招商引資服務,為經濟項目發展服務,為壯大縣域經濟服務。要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作用,要充分尊重各類人才的創造性勞動,提高各類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通過各類人才的高新知識、創新能力和豐富經驗,帶動干部群眾更新知識、轉變觀念,增強發展意識,創新企業管理機制,加強產品更新能力,增加產品科技含量,提高產品的競爭力。要加強對各類人才的教育,進一步提高他們對加快經濟發展緊迫性的認識,促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項建設事業之中,為縣域經濟的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藍山毛織城迅速崛起探秘
——兼談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的戰略選擇
縣域經濟是以縣為行政區劃的區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當前,在西部大開發、東部大開放的背景下,作為中部地區的湖南省如何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盡快融入泛珠三角經濟圈,是擺在各級各部門的重要課題。而透過對湖南省藍山縣經濟的崛起,尤其是藍山毛織城迅速崛起的深入分析和探索,對于我們研究縣域經濟發展課題,做好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的戰略選擇,都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背景一:“泛珠三角”經濟圈構建全面啟動
不久前召開的“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標志著我國最大的新型區域合作組織——“9 2”“泛珠三角”經濟圈正式啟動,并打造“1358”經濟圈,即構建1小時(大珠三角)、3小時(廣東)、5小時(大華南)、8小時(泛珠三角)人流、物流、休閑旅游圈。這是一個占全國面積的1/5,人口的1/3強,GDP的1/3的超級經濟體。對于與廣東聯系相當緊密,但又一直徘徊在廣東珠三角經濟圈外的湖南來說,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正如周伯華省長在會上表示的:“主動融入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既是湖南的責任,也是湖南加快發展的捷徑。”目前,充分發揮湖南地處泛珠三角經濟圈內環和粵港澳地區經濟發展“后院”的作用,把外源性經濟作為加快湖南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主動接受粵港澳經濟輻射,全面融入泛珠三角經濟圈,促進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已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
背景二:藍山經濟發展的“三大反常”現象
近兩年來,地處“楚尾粵頭”的湖南省藍山縣,在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的過程中,迅速崛起了一座毛織城,并相繼出現了“三大反常”現象,引起了新聞界的廣泛關注。一是“小水電”強縣沒電用。藍山“小水電”在全省小有名氣,是湖南唯一一個不歸電力局管的縣。上個世紀末,全縣小水電裝機3.5萬千瓦,大量余電外賣郴州。近三年來水電裝機增加2倍,總裝機達10.8萬千瓦,已竣工上網運行的有7.5萬千瓦。但隨著工商業快速發展,用電需求劇增,三年人均用電增加200度,達到人均用電500度,工業用電量翻了一番。目前,電力負荷缺口在2萬千瓦左右。二是新建房主沒房住。藍山以毛織業為主的外向型加工貿易企業3年時間發展到300多家,縣城人口3年增加2萬人,縣城房屋出租率提高了三成以上,近乎飽和,不少建了新房的人將房屋整體出租給別人辦廠開店,自己卻去租房子住。三是企業找不到“打工仔”。就業問題曾經是一個非常壓頭的問題。近年來,全縣外向型加工貿易企業用工缺口在1萬人以上,從無到有已發展到350家,可容納5萬人就業,目前用工3萬多人,政府不得不派出幾支隊伍到外省外地招工、求助。三大“反常”現象,從一個側面折射了藍山人氣趨旺,發展加速的現狀。有人把它稱之為“藍山現象”,或曰“藍山效應”。
背景三:藍山發展曾經歷曲折
藍山經濟曾有過輝煌的發展時期。小平同志南巡談話以后,肩扛全省發展鄉鎮企業的大旗,1993年全省首屆鄉鎮企業工作會議以藍山為開幕現場,當時與邵東并駕齊驅,名噪一世。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觀念、環境等一時沒有跟上來,到了20__年,步入低谷。石材生產由高峰期298條生產線,只剩下12條生產線,民營經濟全面萎縮,繳稅絕對額減少892萬元,縣級財政收入3年只增加501萬元,干部、職工四、五個月領不到工資,怨聲載道。《湖南日報》頭版頭條予以曝光、警示。
把壓力當作動力,把教訓變為智慧,這是藍山人邁向發展的一條寶貴經驗。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新一屆藍山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民營立縣、外向帶動”的發展戰略,鐵肩硬手抓環境,集中精力抓發展,突出解決了六大問題,即:抓戰略研究,解決了思路不清的問題;抓集中整治,解決了環境不優的問題;抓結構調整(產業培植),解決了效益不高的問題;抓招商引資,解決了投入不足的問題;抓項目建設,解決了總量不大的問題;抓機制創新,解決了存量不活的問題。短短二、三時間,藍山經濟再度崛起,民營經濟在全縣經濟總量的比重上升到八成。特別是藍山毛織加工業從20__年下半年開始起步,從無到有,從慢到快,僅二年多時間,就發展到300余家,擁有織機2萬多臺(套),用工近3萬人,年工繳費收入3億元,成為湖南承接廣東沿海外向型毛織加工企業向內地轉移的最大基地。一年中,縣城陡然增加了一萬多名外來務工人員,人氣大旺,百業大興,可租用房屋門面全部告罄,超市、餐飲、交通運輸等第三產業迅猛發展。兩家投資分別在540萬美元、350萬美元,計劃用工分別為6000人、4000人的大型外資企業和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港資電子公司相繼落戶藍山,一座毛織城迅速崛起,令人矚目。
藍山的再度崛起,呈現出的三種反常現象,從不同側面詮釋了藍山縣近年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不同內涵,三者之間也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系。這“三種反常”現象,不僅是完全符合經濟規律的,而且也符合科學發展觀。在一個縣, 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加速了,縣域經濟的發展就會加快,伴之而來出現的矛盾,也是很正常的,這是加快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我們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和困難,使縣域經濟永葆活力。
藍山迅速崛起的啟示
(一)發展縣域經濟必須有準確的產業定位
湖南的縣域經濟如何融入“泛珠三角”經濟圈?對此,應深入分析湘粵兩省產業結構差異,準確把握大珠三角產業調整升級的發展趨勢,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積極承接對方相對處于國際分工低端環節的部分產業轉移,并且在產業鏈的銜接和延伸上下工夫,從而融入大珠三角的產業分工體系中去。
審視藍山再度崛起的奧秘,最主要是得益于對自身縣情的清醒認識,對產業發展戰略的準確定位,對戰略機遇的及時把握,贏得了發展的先機。為了加快藍山發展,20__年初,該縣組織開展了全縣性的大調研、大討論,客觀分析縣情,審視發展大勢,認為藍山經濟發展具有三大優勢并面臨難得的機遇:一是藍山毗鄰廣東,永連公路開通后,去廣州可朝發夕歸,發展“歸雁”經濟和外向型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二是藍山發展個體私營經濟起步早,走民營化道路的觀念強,九五期間,推行國企改革,國有工業企業基本退出市場,具有體制優勢;三是藍山人經濟意識強,民間資本比較雄厚,35萬人就有8萬多人在外打工,其中在廣東打工的有6萬人,尤以從事毛織加工為主,且不少已成為活躍在廣東毛織加工業的精英,當上了老板或技術骨干,具有人文優勢;同時,粵港澳“珠三角”產業正在優化、升級,以“三來一補”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內地轉移的要求日益迫切,處于承接廣東沿海產業轉移前沿陣地的藍山,正面臨著良好歷史機遇。為此,該縣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果斷決策,決定以發展毛織加工企業為突破口,大力引進“三來一補”企業,把藍山建設成為內地承接廣東沿海產業轉移的外向型加工貿易區。可以說,藍山早就以自己的果敢行動,把省委、省政府關于積極融入“泛珠三角”經濟圈的設想變成了初步現實,為我省實現與“泛珠三角”經濟圈產業的全面對接,探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二)發展縣域經濟必須樹立正確的區域觀
行政區劃是一種客觀存在,經濟區域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客觀要求。隨著“泛珠三角”經濟圈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經濟發展格局從“行政板塊”向“經濟板塊”轉化,特別是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區域生產要素的組合半徑已大大突破縣級行政區域空間。過去依照行政級別來確認和培育區域經濟中心的辦法,實踐證明,已越來越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嚴重阻礙。縣域經濟要贏得更大的發展,就必須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手段,正確處理好行政區域與經濟區域的關系,跳出行政區的束縛,按照區域經濟的分工,從經濟區域的高度來審視和制定縣域經濟的發展戰略,融入到“泛珠三角”經濟圈這個范圍更大、層次更高的經濟區域中去。
(三)發展縣域經濟產業定位要突出區域特色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經濟同世界經濟一樣處于戰略性大調整階段。因此,產業優化調整是全國面臨的大問題,也是縣域經濟應當解決的突出問題。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區域經濟,一個地市、甚至一個省的產業結構都不可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自成體系,自求平衡,更何況縣域經濟這一層次。針對縣域經濟缺乏龍頭、產業層次低的現實,縣域經濟發展在多方競爭的情況下,只能實施非均衡的競爭戰略。要突出龍頭企業的引進和發展,通過產業整合把人、財、物等資源、要素集中配置到優勢產業、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上,實行重點扶持,重點突破,經營強項,發揮優勢。藍山的毛織加工、小水電等支柱產業形成過程,正是實施非均衡的競爭戰略,重點突破的結果。
(四)發展縣域經濟必須堅持民營化的道路
從民營經濟自身來看,它產權清晰、機制靈活、管理嚴明、決策科學,不用政府投資,生產成本不高,是一種富有效率的產權制度。從全國先進發達地區的成功實踐來看,民營經濟發展快的地方,縣域經濟實力就強。因此要進一步加大體制改革力度,推進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多樣化,努力把民營經濟作為縣域經濟增長的內動力和增長點,擔當起發展縣域經濟大舞臺的“主角戲”,為實現與泛珠三角產業對接提供體制保障。就拿藍山來說,全縣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突破10億元,人平超過3000元。對這筆可觀的社會財富,通過政府的積極引導,把民間儲蓄轉化為社會投資,放“虎”出籠,以增量投入帶動存量調整,推動由商貿流通、社會服務向產業投資領域的轉換,實現民營經濟質的飛躍。該縣20__年新建的49個電站的1.7億元投資,全部由民間業主投資,政府沒有出一分錢,成為藍山經濟的一大特色。
(五)發展縣域經濟必須突出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或企業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領域中,大量產業(通常以一個主導產業為核心)聯系密切的企業及相關支撐機構在空間上集聚,并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現象。我國的產業集群是在改革開放以后迅猛發展起來的,是我國傳統產業和現代制造業走向集約化、專業化的重要形式,是推進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力量。經濟學界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經濟的主體,政府是服務的主體,政府對于企業,不是指手劃腳、橫加干預的“婆婆”,而是把共同利益建立在發展地方經濟、承擔社會責任基礎上的戰略伙伴關系。盡管集群的發生往往是自發的,但作為資源配置組織者的政府卻可以起到“催生”的作用,尤其是在集群的發展階段,政府的引導作用更為顯見。其主要作用就是創造產業環境。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資本和要素是流動的。一個地方能不能吸引投資、營造商機,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優惠政策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產業環境。象麗宏、承陽這樣的大型毛織企業之所以能落戶藍山,而沒有被據說“政策條件”比藍山還優惠的地方拉去,最主要的就是看中了藍山已有數百家中小毛織企業所形成的良好產業環境,將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肥沃的土壤。同時,大型企業的引進,又可為中小企業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贏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該縣原有毛織加工企業只能完成織、縫兩道工序,現麗宏、承陽公司可把毛織加工挑、洗、染、繡、出口一條龍工序全部完成,直接與外商簽訂加工銷售合同,從而實現“雙贏”的目的,最終促進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六)發展縣域經濟必須擴大信貸資金的投入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誠信是經濟合作的基礎。而目前,地方特別是縣級金融資源流失十分嚴重。以藍山為例,20__年全縣貸款余額僅增長3.2,遠低于全省17.8和全國21.4的增長水平。20__年藍山存貸差3.8億元,20__年達到6.4億元,增長了67,扣除各種準備金和歷年虧損,可供信貸的資金超過4億元。當前,特別是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地方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切實抓好信用體系、信用環境建的建設,努力創建金融安全區,盡快將金融優勢轉為經濟優勢,防止金融資源流失,為縣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信貸支持。
(七)發展縣域經濟必須大力優化經濟環境
環境優劣關系到縣域經濟特別是外向型經濟的生死存亡。對外來企業而言,基礎設施不行就進不來,發展環境不好就留不住。為了在承 接珠三角產業轉移中,搶占發展先機,我們必須把創造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作為一項戰略決策切實抓緊抓好,在大力改善基礎設施的同時,突出抓好經濟發展環境的優化,加大行政效能監察力度,進一步改進作風,切實轉變職能,真正把政府職能轉到兌現政策、市場監督、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把政府工作的重點放在搞好服務和營造環境上來,努力營造誠信的社會環境、優惠的政策環境、優質的服務環境和良好的治安環境。
(八)發展縣域經濟要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
行業協會是企業集體利益的代表,是連接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政府的“橋梁”。對于縣域經濟千家萬戶松散型的生產、合作企業,急需有相當號召力的行業協會加以組織和引導。要加強協會的規劃和建設,賦予協會一定的職能,把應當屬于行業協會的社會職能盡快地移交給行業協會,把適宜行業協會行使的管理職能盡量委托給行業協會,增強協會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同時,要充分發揮協會的自身優勢,使其主動向政府建言獻策,促使公共政策更好地為產業發展服務,有效地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民間文藝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作的與生活實踐密切相關的大眾藝術。它包括民間文學、民間曲藝、民間戲曲、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等等。它根植于生活,流傳于民間,繁衍與口耳相傳之中,是一切文藝的根須。在知識經濟時代,民間文藝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它對經濟發展的能動效值引起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
一、民間文藝的特征決定著其能動效值。
民間文藝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獨存的基本特征。
(一)群眾性。其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特性,這是民間文藝最顯著的特點。民間文藝的創作者與欣賞者是人民大眾,其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都是人民群眾最真實的反映,對經濟生活、最直接、最生動在人民群眾中廣泛流行,具有廣泛的群眾性。
(二)立體性。民間文藝的存在形式是立體的,并且在立體的環境中活動,在實際生活中有多種社會功能和實用價值,是一種實用藝術。在表現方式上又有綜合性的一面,并且隨著環境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形成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和流派。
(三)集體性。民間文藝產生于生產勞動之中,以口耳相傳為承傳載體,無論其產生的源頭,還是流傳形式,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經過無數人的加工,無數代的完善而形成的藝術形式。
(四)直接人民性。這是民間文藝在內容上的特點。直接人民性的含義主要是:民間文藝是人民群眾創作和欣賞的人民自己的文藝,它直接反映人民的生產生活,表現人民自己的思想感情、審美趣味。民間文藝的人民性比作家藝術家創作中所表現的人民性更加直接。
(五)傳統性。民間文藝有自己的獨特的藝術傳統特征。民間文藝是人民群眾(包括藝人)在生活中創造、流傳、發展而成的。民間文藝的傳統藝術特點和它的口頭性有密切的關系。口頭性決定了民間文藝的一系列藝術特點。①語言風格的口語化,通俗易懂,明白曉暢。②深入淺出。③結構是活而單純,好聽好記。④語言瑯瑯上口,富于音樂性。⑤民間文學的風格,富于地方性的民族特色。
二、繁榮民間文藝的時代價值。
(一)實用價值:民間文藝是人民群眾勞動斗爭的工具與武器,也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良師益友。從遠古開始,民間文藝就在勞動中起重大的作用。在最原始的采集經濟時代,勞動呼號成為人類勞動的一種重要號角,咒語和神話產生的精神力量成為人類戰勝自然的重要幫手。
(二)科學價值:從哲學上來看,民間文藝反映了人民群眾各個時代的世界觀,要了解人類的原始思維,不了解原始歌謠與神話是不行的,關于原始思維的專著就大量引用神話資料作為主要依據。從政治學方面來看,民間文藝表現人民的生活情緒最及時,最真切。古代就有采風官,廣泛采集各地民間文學以了解會動態。從心理學方面看,民間文藝反映了人民的心理活動,同時,民間文藝的創作和流傳也是研究文藝心理學的記憶、遺忘、想象等心理現象的重要資料。從考古學和歷史學的研究上看,民間文藝的科學價值更加突出。馬克思說過:“古代歌謠是遠古日爾曼人的唯一的歷史傳說和編年史。”此外,民間文藝對研究語言學、音韻學、方言學、修辭學都是很重要的活材料,對民俗學、人類學、民族學也十分有用。
(三)藝術價值。民間文藝最具群眾性,民族性,可以說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礎。廣大的不識字的勞動群眾不但是民間文藝的創造者,也是文的欣賞者,體現出民間文藝最樸質的藝術價值性。在群眾性、普及性上,民間文藝超過一切其他文藝。從藝術質量上看,盡管大多數民間文藝作品是比較粗糙的,但也有不少玉潤珠圓的珍品,像孟姜女哭倒長城的傳說,其藝術概括力和藝術感摯力,一直被人民推崇,故事流傳兩千多年,始終受到人民的喜愛。所以高爾基說:“最深刻、最鮮明、在藝術上十分完美的英雄典型是民間創作,勞動人民的口頭創作所創造的”,具有不朽的藝術魅力。
(四)借鑒價值。人民音樂家聶耳,自覺地學習與借鑒民間文藝的,創造性地運用民歌素材去表現強烈的激情,反映偉大的時代。冼星海對此更有很深刻的認識,抗戰前期他在延安所寫的《為什么要研究民歌》一文中說:“民歌是一切民族音樂最豐富的源泉”,“民歌是一個民族語言藝術的最高表現。”所以,“民歌是中國音樂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國音樂,必須研究民歌。”
在舞蹈藝術上,民間舞蹈的藝術借鑒價值也是不可低估的。著名舞蹈家吳曉邦先生開始也是學芭蕾舞的,為了舞蹈的民謠化,很注意學習民間舞蹈。他曾說:“民間傳統舞蹈保存了樸素單純的特點,代表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審美愿望,抒發了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這對創造民族化的新舞蹈是不可缺少的。
民間美術對專業畫家的借鑒價值也同樣為此。著名畫家徐悲鴻對民間藝術就很重視,他的畫從民間年畫、壁畫藝術中就借鑒了許多東西。
黨的十七大和近年來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明確提出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工作任務,充分表明了發展縣域經濟是當前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推進小康建設進程中擔當著重要任務。作為建設新農村的銀行,大力支持縣域經濟的發展,農發行責無旁貸。本文結合農發行的職能定位、地位與行業優勢,就農發行在促進海安縣域經濟發展現實的表現以及發揮的作用進行探討。
一、農發行在縣域經濟資金供求中的地位
(一)在確保種糧(棉)農增收、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農產品收購,是廣大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也是關系到糧食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能否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點,因此黨中央高度重視。海安農發行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把支持糧棉油收購作為基本職責和主體業務來抓,以高度負責的政治態度較好地履行了職責。從當初的定價糧到后來的保護價糧、最低限價糧、托市收購糧以及中央、地方儲備糧,農發行都是不遺余力地敞開資金供應,切實將國家的收購政策落到了實處。
多年來,海安縣支行一直按照國家糧棉油購銷政策,適時完善信貸政策,不斷鞏固和發展農發行在糧棉油信貸市場上的主導地位。并實行嚴格的收購資金封閉管理,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同時,積極支持海安縣各類糧棉油收購主體按市場價自主收購,根據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按照“市場定價、企業做主”和“購得進、銷得出、有效益”的原則,重點支持糧棉油產業化龍頭企業及加工企業收購,擇優支持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促進企業擴大經營。盡管隨著糧食購銷企業的全面改制,我行糧食企業的支持數已由原來的43家下降到目前的13家,但貸款余額已超過5個億,為全縣“三農”經濟的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二)在培植和扶持龍頭企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上充當了主力軍的作用。
20__年以來,國家銀監會陸續批復農發行開辦多項新的信貸業務,海安農發行抓住機遇,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政策性資金支農的新路子,貸款的投放打破了支持環節、企業所有制性質以及收購品種的限制,實現了向“三農”領域全面縱深發展。在此框架內,該行堅持積極審慎的原則,開展調查營銷,并努力形成和發揮我行在資金供應、利率浮動、信貸審批、信息咨詢等方面的優勢,來增強對優質客戶的吸引力,確保成熟一家、支持一家、成功一家。該行以重點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主,在糧食加工及轉化、油料加工、棉紡產業等領域積極探索,支持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出品牌、做大做強,使他們真正成為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橋梁和紐帶,加快了我縣農業實現產業化的進程。幾年來,該行共吸納6家新業務企業,其中5家為公開授信企業,授信額度達25000萬元。僅20__年,該行累放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業務企業貸款31400萬元,占當年貸款投放總數的51%;截止20__年7月末,新業務貸款期末余額36100萬元,占比為63%,客戶結構和貸款結構趨于優化。
(三)在加大現代農業投入、全面支持農村發展上擔當領軍人的作用。
擴大業務范圍,增加支農資金,支農的深度和廣度上不斷創新,是農發行全面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必由之路。一是業務范圍向支持發展現代農業方向延伸。支持農業種子工程、大型商品糧棉油基地建設、優質糧棉油產業工程、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動物防疫體系建設、農業結構調整、農業新技術新產品新興生物資源等農業科技開發和成果轉化等關系新農村建設的關鍵項目。二是業務范圍向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向延伸。將農村的飲水工程、沼氣工程、公路村村通工程及農村電網改造工程等改善農村基本生活生產條件的領域納入業務范圍。三是業務范圍向支持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方向延伸。主要是國家對農村的教育投資、醫療衛生投資、文化事業投資等資金管理可由農發行。四是業務范圍向支持縣域經濟建設方向延伸。主要是國家對縣城和小城鎮建設方面的投資可由農發行,五是業務范圍向支持農村經濟發展方向延伸,如發放農業小企業貸款,支持農業小企業發展等。目前,該行對海安縣農業小企業的信貸需求情況調研已全面展開。
二、農發行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成功實踐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要著力培育一批競爭力、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和企業集群示范基地,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與農戶有機結合的組織形式,讓農民從產業化經營中得到更多的實惠”。國家有關部委和銀監會也已先后批準農發行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業務范圍由原來的糧棉油擴大到農、林、牧、副、漁業整個農業領域,并同意農發行開辦農業科技、農業小企業等貸款。政策豐富了農發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容和完善了農發行的職能。時代的前進與發展,要求農發行應與時俱進,責無旁貸地擔當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海安的縣域經濟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為主體,發展縣域經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主陣地。為積極推動海安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為縣“十一五”規劃的實現作出應有的貢獻,20__年下半年以來,海安縣支行在現行信貸政策框架下,就運用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我縣新農村建設的問題進行了探索和實踐,投入1個億元貸款支持海安縣里下河優質糧食生產基地項目建設,助推海安縣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一)抓住政策機遇,積極主動投入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去。
海安縣政府“十一五”規劃提出:把以龍頭企業帶動基地建設,生產優質糧食,再塑新的“魚米之鄉”,把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成為優勢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原料供應基地的生產基地。建立里下河糧食生產基地項目的提出,為農發行提供了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平臺。緊緊抓住政策機遇和海安縣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機遇,我行上下統一思想認識,認為農發行作為政策性銀行,資金為國家的資金,利率為基準利率,應主動將國家的政策變成地方經濟建設實實在在的資金,在全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應主動參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海安縣域經濟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為此,我行專程組隊去無錫市宜興、江陰等行,就新農村建設項目貸款進行了參觀學習,詳細了解了宜興、江陰等行新農村建設項目貸款的立項情況、申報項目貸款的必要條件和政府、相關部門、農
發行及企業怎樣攜手合作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并及時將參觀學習的情況及時向海安縣委縣政府作了匯報,得到縣委縣政府的重度重視。(二)立足海安實際,全力推進我縣新農村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
在深入分析海安縣新農村建設的形勢的基礎上,海安農發行對里下河糧食生產基地項目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形成了較全面的《里下河糧食生產基地項目貸款評估報告》,報告認為:該項目既符合國家農業產業政策,也有利于海安縣農業經濟發展,保護農民利益,提高農民收入,并且符合農發行關于開展糧棉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業務的有關條件,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此基礎上,我行研究制定了新形勢下信貸支農重點,就是要積極支持海安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項目,并及時向上級行提出了該項目的貸款申請,請求上級行給予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長期貸款支持,貸款金額為1億元。報告發出后,我行及時與上級行聯系和溝通,多次跑市行、省行詳細匯報該項目的具體情況,按上級行的要求,及時補充有關資料,得到了上級行的大力支持,20__年6月份終于實現了該筆1億元項目貸款的現實投放,而該筆項目貸款的成功投放,預示著我行信貸支農范圍的擴大,也表示著我行支持海安新農村建設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如今,貸款投放已經一年多時間。貸后跟蹤檢查和監測情況顯示,各項工程正按步有序實施,不用多久,一個設施標準化、耕作機械化、生產高效化的里下河優質糧食生產基地就將呈現在海安人民面前。屆時,海安里下河地區的糧食生產條件將極大改變,生態環境改善,土地肥力增強,糧食質量提高,從而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明溪縣是三明市生物醫藥產業的重點發展區域,天然藥物產業已經成為當地的新興支柱產業,是該縣經濟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關鍵詞:天然藥物產業,縣域經濟發展
明溪縣是三明市生物醫藥產業的重點發展區域,天然藥物產業已經成為當地的新興支柱產業,是該縣經濟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自縣委、縣政府提出將明溪打造成“閩西北藥都”以來,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優惠政策措施,明溪天然藥物產業發展勢頭越來越猛。本文擬對如何加強明溪天然藥物產業建設,發展明溪縣域經濟作一初步探討。
1.明溪縣天然藥物產業發展的現狀
明溪縣天然藥物產業現有加工、種植龍頭企業福建南方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利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福建省紫杉園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明溪縣大豐農林開發有限公司、明溪縣南方紅豆杉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明溪縣牡丹香料有限公司等6家,主要產品有99.5%紫杉醇、98%加蘭他敏及芳樟醇。2009年天然藥物產業總產值達2.6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14.4%以上,實現稅收1600多萬元。同時在建和擬建項目有茶葉提取茶多酚、虎杖提取白黎蘆醇、三尖杉提取三尖杉脂堿、厚樸提取厚樸酚、人工栽培臺灣金線蓮等。至今,全縣共推廣種植南方紅豆杉3.05萬畝、石蒜3200畝、厚樸3萬畝、芳樟7000畝、三尖杉3000畝、臺灣金線蓮100畝。建立南方紅豆杉優質快繁基地305畝、石蒜優質種源基地200畝、純正芳樟苗木基地100畝、三尖杉苗木基地50畝。全縣共有5000余戶農戶參與種植天然藥物,年增加農民收入超過5000萬元。
2.加快明溪縣天然藥業發展的條件
2.1有利條件
2.1.1自然條件
明溪氣候條件溫和濕潤,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水熱條件優越,適合多種林木生長。
2.1.2土地資源。
明溪土地資源豐富。全縣耕地面積17.3萬畝,農民人均1.9畝;林業用地218.9萬畝,農民人均23.8畝。土壤肥力較高。適合多種作物生長。有著不同海拔高度和立地條件,十分有利于各種植物的生長繁衍。
2.1.3社會條件
明溪縣現轄4個鎮5個鄉、88個行政村、7個居委會,總人口11.53萬人。自80年代末始,明溪有近1.5萬人遠赴西歐、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經商、務工,在帶來大量外匯的同時,也造成了農村勞動力的極大剩余,發展天然藥物種植,有著豐富的農村勞動力資源優勢。
2.1.4生物多樣性豐富。
明溪是我國南方重點林區縣,生物資源極為豐富,被譽為我國的“綠海明珠”。明溪樹種繁多,有植物種類168科1059種,其中常見植物藥材有8類304種:子仁果實類42種,根莖類94種,全草類112種,藤木類24種,花葉類20種,樹皮類6種,菌藻類4種,其它2種。南方紅豆杉、厚樸、杜仲、三尖杉、茯苓、半夏、桔梗、遠志、柴胡、葛根、石蒜、喜樹等在明溪廣為分布。
2.1.5科技條件
明溪縣近年來大力開展“縣校合作”,先后與復旦大學、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南京林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中國林科院亞林所等科研院校簽訂協議,建立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深入發展“產學研”活動,結合明溪的實際情況,引進大量的實用有效的科研成果和適用的科技人才。
2.1.6政策條件
福建省高度重視包括天然藥物產業在內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培育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著力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形成更多新增長點。
三明市同樣也對天然藥物產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關注,著力培育發展特色鮮明、支撐有力的“3+1”產業集群,把天然藥物產業提升到了對三明市經濟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戰略產業來抓,編制了《三明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并明確提出鼓勵支持明溪建設“閩西北藥都”的規劃。
依托省、市的各項支持,在“縣域經濟特色化、特色經濟產業化、產業發展規模化”思想指導下,明溪縣委、縣政府將天然藥物產業列為四大主導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明溪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更是明確地指出,在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特別要充分發揮我縣生物資源優勢,依靠關鍵技術、重要產品研制和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新突破,致力建設‘閩西北藥都’”。
2.1.7經濟條件
明溪是福建新興的內陸僑鄉,在國外務工、經商人數占全縣總人口12%以上,每年有大量的外匯轉入縣內,2009年末全縣儲蓄額 117459萬元,人均1.01萬元,民間資金量大,社會閑散資金多,這對天然藥物產業(尤其是天然藥物種植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撐。
2.2不利因素
2.2.1傳統缺失
明溪沒有醫藥傳統,缺乏叫得響的地道藥材,在藥材種植、加工等方面的經驗、人才十分匱乏。目前僅有南方紅豆杉于2006年被福建省政府認定為明溪道地中藥材,與傳統藥鄉相比,在基礎人力資源的質和量方面,都處于不利地位。
2.2.2縣財不足
明溪是一個欠發達山區縣,年財政收入僅4000余萬元,資金實力明顯不足,產業發展主要依靠外來資本投入,在提供各種必要的配套公共資源方面,存在明顯不足。
2.2.3技術瓶頸
明溪天然藥物產業基 本上是靠外源性技術發展起來的,雖然近幾年明溪天然藥物產業發展迅猛,也取得了不少科技成果(如僅福建南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近年申報了6項專利,獲發明專利1項,受理公告5項),但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這是明溪天然藥物產業發展的唯一出路。因此,需要在生產性技術層面,盡快取得突破。
2.2.4人才缺乏
天然藥物產業是知識型產業,需要大量產業工人和知識/技術型農民,以及大量營銷、管理人才。明溪現有各類科技人員2781人(不含行政管理及行政機關技術人員),從事科技活動人員占85.6%,但主要局限于農林、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就目前來看,明溪的人力資本積累尚遠遠不足以支撐產業發展的需要。
3.加強天然藥物產業建設,促進明溪縣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幾點建議
3.1天然藥物產業能規避明溪區位劣勢
明溪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劣勢,在于遠離經濟中心城市,交通條件極為不便,區位條件很不理想。近年來,盡管明溪的交通條件已經并正在繼續得到明顯改善,但其改善是在其他地區交通條件同時甚至先期得到改善的前提下獲得的。因此,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交通條件仍將是明溪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可以說,以交通運輸便利為基本條件的產業,都比較難以在明溪獲得較快的發展。而天然藥物產業終端產品體積小、附加值高,運輸量要求不高。因此,完全有可能在明溪得到迅猛發展。
3.2天然藥物產業有利于提升明溪經濟質量
首先,天然藥物產業能夠推動明溪綠色經濟的發展,在保護閩江流域上游水源保護地的生態環境的同時實現經濟總量的大幅度增長。明溪肩負著為閩江流域成百上千萬人民保護水源地的重任。因此,工業經濟發展面臨著十分苛刻的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而天然藥物產業主要依賴知識、技術和資源,無需進行掠奪性開發,無需注入大量能源,其部分廢棄物還能繼續用以生產,能大大降低產業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從源頭避免大量污染的產生。因此,完全符合閩江流域保護對明溪的要求。其次,天然藥物產業能夠促進明溪經濟的綜合利用水平,推動明溪循環經濟的發展。天然藥物產業的技術水平決定了產業對原料的利用水平。免費論文參考網。隨著天然藥物產業的發展,除植物的根、莖、葉等常規物質植物,產業的原材料可以擴展到動物屠宰后廢棄的各種臟器(如肉牛產業)、各種提取提純后的植物殘渣(現已能從紅豆杉的提取殘渣中再次提取有用成分)等等。可以預見,在產業發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產業內部(如提取提純殘渣重新變成新成分提取提純的原料)、產業之間(如天然藥物產業與畜牧業)甚至產業和社會之間都極有可能自發出現各種經濟循環鏈,將有力推動明溪經濟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的實現。
3.創建和諧的產業環境,加快明溪生物藥業發展速度
3.1大力扶持現有天然藥物企業發展,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1)政府出臺優惠政策,如在資金、人才、稅收、土地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幫助做大做強明溪現有天然藥物企業,以形成明溪天然藥物產業的發展高地與示范模板。(2)采取措施,鼓勵農民種植天然藥物,如協調金融部門對農民種植天然藥物資金的放貸,解決農民種植資金缺乏的困難,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原料供應不足問題,建設高質量的原料生產供應基地。(3)扶持龍頭企業創品牌、打品牌,擴大龍頭企業社會影響力。如著力將 “醇力康”、“福建利科”、“海天藍波”等打造成著名注冊商標,(4)延伸產業鏈。向后延伸至制劑生產、醫藥商業、藥包材生產等;中間延伸至同植物新的化學成分提取、半合成生產原料藥等;向前延伸至藥用植物種植專用生物制品生產(如專用肥生產)、種植技術服務、溶劑供應、專業設備維修生產等等。如福建南方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除生產主要產品紫杉醇、半人工合成抗癌藥紫杉醇及多烯紫杉醇中間體7-木糖紫杉醇、10-DABⅢ,還需加大對其所含的其他有效生物堿如紅杉醇的研發力度,對提取后的廢料,可以生產專用有機肥。
3.2大力引進天然藥物企業與資本,努力降低企業發展成本,加快形成產業集群
(1)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鼓勵有條件的龍頭企業(如福建南方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市。(2)進一步與復旦大學、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國藥科大學、福建農林大學、中國林科院亞林所等高等院校與相關科研院所的合作,以技術和項目為導向,引進最新科技成果,結合明溪縣生態工業園區招商工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天然藥物企業,壯大天然藥物企業集群。(3)鼓勵以投資辦廠、增資擴股、參股入股等多種方式,引入外部資本,擴大明溪天然藥物產業發展的資本總量。(4)鼓勵企業按市場需求,積極實現產品生產的配套和協作,通過分工協作,縮短營銷半徑,降低經營成本,做專做強。形成良好的集群效應。
3.3進一步加大力度,擴大對外合作,更有效地引進相關技術
(1)充分發揮福建南方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復旦大學博士后工作站、復旦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明溪工作站職能,有效引進相關技術。(2)加大“縣校合作”力度,進一步推動與其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更有效地引進相關技術。(3)抓緊落實明溪天然藥物孵化器的落地工作,加快明溪天然藥物孵化器的建設步伐。(4)進一步完善明溪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發揮天然藥物產業區域性服務平臺作用。
3.4加大人力資源引進、培養力度,夯實天然藥物產業發展人力資源基礎
(1)認真落實《關于進一步做好我縣人才工作的意 見》,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崇尚創新”的濃厚氛圍,重點做好人才政策、人才激勵機制、人才利益分配制度、人才培養制度、人才競爭機制和人才管理制度,提高人才待遇、工作環境和發展機遇,從待遇上、環境上、事業上、情感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養人才,發揮人才的作用。(2)以明溪天然藥物研究所和福建南方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復旦大學博士后工作站、復旦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明溪工作站、明溪天然藥物孵化器為平臺,從明溪實際出發,采取“加強聯系、柔性引進”方式,吸引高端科研人才為明溪天然藥物產業發展服務。免費論文參考網。(3)圍繞天然藥物產業的發展,加強企業內部自有人才的培養和造就,自主培養大量技術工人和技術農民。(4)要借用"外腦",通過產學研聯合,廣泛利用現有國內外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及各方的人才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建立"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的靈活機制,與社會共享同行的優秀人才專家。免費論文參考網。
3.5在大力開發天然藥物資源的同時,注重環境與資源的保護和培育
(1)在培育天然藥物資源的同時,注意保護好野生資源, 應正確處理好明溪縣野生藥材采摘與人工種植的關系,保護珍稀物種。(2)推廣種植天然藥物時,盡量利用閑地、山地、荒廢農田,保護好原有的生態環境,做到不與水稻等主要農作物爭良田。
我國已經加入WTO,縣域經濟必然融入國際經濟一體化,我們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存,希望和困難同在。只要我們解放思想,未雨綢繆,揚長避短,沉著應對,完全能夠加快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我認為必須把國際經濟發展走勢、國家宏觀政策大勢和本地客觀情況的實勢有機結合起來,明確工作定位,選準發展重點,做到敏于謀勢,善于造勢,敢于借勢。
第一,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面對入世,要進一步破除計劃經濟和傳統的內陸意識,樹立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大市場觀念,樹立現代化、社會化、國際化大生產的思想,大力加快產業化、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經營的步伐;進一步破除與市場經濟體制和世貿組織基本原則嚴重背離的各種形式的地方或行業保護主義,樹立促進公平競爭,遵循市場規則,依法實施保護的新觀念;進一步破除各種人治和權大于法的思想,強化法治觀念,堅持依法治縣,依法規范各市場主體的行為,維護其合法權益。要規范和管理好市場秩序,積極營造與WTO接軌的市場環境,在創造規范的法制環境、誠實的信用環境和周到的服務上下硬功夫。加強商德教育,建立健全社會信用制度,防止商業欺詐、惡意拖欠及逃廢債務等不法行為的發生。把人人都是環境,處處都是環境,事事都是環境落到實處。
第二,以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一要根據國際國內科技發展和產業轉移趨勢,著力扶持和培育高新技術產業。要充分吸收、運用現代科技來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具體到我們谷城縣,重點抓好車橋公司、東銀公司、銀紡公司、石紡公司和駱蓄公司等重大技改項目建設。要以石花鎮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和車橋公司國家級星火技術區域性支柱產業承擔單位兩塊國牌為龍頭,用足用活有關政策,重點支持鋁合金系列材料規模生產、抓好皂素新技術應用、雙密度聚氨酯泡沫墊材專利產品開發、無污染再生鉛技術開發等一批高新技術項目建設。
二要根據國際國內經濟發展集團化的趨勢,積極引導企業走聯合、集聚的道路。鼓勵那些分散、零星的企業向工業產業園區集聚,鼓勵他們逐步向集團化方向發展,鼓勵縣內中小企業向縣外大企業大集團靠攏,協作配套、松散聯合、加盟重組都可以。具體到我縣,今后主要是以資本聯合、市場聯合、生產聯合、技術聯合為紐帶,積極推進以車橋、駱蓄兩大集團為核心的兼并重組和協作配套,擴張新和公司規模,抓緊組建南河流域水電集團、紡織工業集團、紙業集團,形成規模優勢,提升競爭能力。
三要根據國際國內經濟發展區域化特點,進一步鞏固發展縣域特色產業。面對加入WTO的新形勢,縣域農業必須打破封閉型結構調整和有限開放型結構調整的陳舊思維,大膽改革農業生產方式、生產手段、生產過程,積極探索國際化、標準化、現代化農業的新流程。充分運用綠箱政策,增加用于農業科學技術推廣、基礎設施、糧食安全儲備、環境保護、扶貧濟困等方面的補帖。要增強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理念,力爭在入世過渡期內,把我縣建成全省重要的綠色食品基地縣和全國無公害蔬菜基地縣。抓住入世有利于畜禽水產品出口的機遇,發展以牛羊、肉雞、特種水產為重點的養殖業。
四要根據國際國內文化消費市場變化,大力發展區域文化消費產業。要真正把文化特別是旅游、服務等行業作為新興產業來抓,使其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不斷提升。我們谷城旅游資源比較豐富,要盡快把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轉變為強大的經濟發展優勢,這是我們今后主抓的工作重心,創建全省旅游先進縣。
第三,以城鎮建設帶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加入WTO后,城鎮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其帶動作用和輻射功能更加突出。要保證新一輪小城鎮建設的健康發展,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經營強鎮。用經營城鎮理念來指導和推進城鎮建設,把城鎮發展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舉措來抓。徹底改變城鎮建設政府投入、無償使用的舊模式,實施以城建城、以城養城。縣級可組建城鎮開發總公司,選擇一批城鎮基礎設施項目,出讓土地使用權、項目建設經營權、戶外廣告標牌、冠名權和產權,走經營城鎮之路。二是產業興鎮。有業才有鎮。要把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區域特色經濟相結合,與推進農業產業化相結合,與發展鄉鎮企業相結合,抓住已經和正在形成的特色產業,一業為主,多業驅動,使小城鎮建設得到有力的經濟支撐。三是人氣旺鎮。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解決現行戶籍制度對農民進城的束縛和阻礙問題。實行城鄉內外平等擇業,允許進鎮農民依法有償轉讓、轉租、入股抵押土地承包權。
第四,以民營經濟帶動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必須把啟動民間資本、發展民營經濟作為推動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戰略選擇。一是政策支持。取消一切所有制界限的規定,進一步完善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銀行應支持那些經營規范項目好、能按期還貸的民營企業。在經營范圍上,應放寬市場準入,一視同仁。除國家明令禁止經營或專營的商品以外,其它放開經營。二是搞好服務。政府有關部門應圍繞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這一中心,把依法管理與熱情服務統一起來。避免對民營經濟進行不必要的行政干預和限制。應及時研究和解決民營經濟發展中出現的 新情況、新問題,積極為民營經濟發展排憂解難。三是加強引導。著力推動民營經濟發展上速度、上規范、上水平。引導民營企業開發起點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競爭力強的三高一強產品,不斷提高技術和裝備水平。要積極鼓勵民營經濟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兼并、收購、租賃或承包國有中小企業,走低成本擴張之路,增強發展后勁。
第五,以項目建設拉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要搶抓入世后各類生產要素大舉進入中國的先機,搶抓沿海發達地區企業加緊建設中西部生產基地的先機,搶抓臺商紛紛搶灘大陸的先機,敏銳捕捉招商機遇,盡快打通投資渠道。在抓好現有招商項目跟蹤管理的同時,采取以外引外、上門招商、活動招商、網絡招商及中介招商等多種辦法,著力引進國內外大公司、大財團、大品牌,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提高利用外資質量。
第六,以提高經濟外向度推進縣域經濟發展。根據谷城縣特點,適應入世新變化,積極調整出口策略。在出口范圍上,由周邊國家的小額貿易,向歐、美、非洲國家大額批量貿易轉變;在出口主體上,由單一貿易主體向多元化復合貿易主體轉變。主要是充分發揮我縣具有12家自營出口企業的優勢,擴大集裝箱角件、合金鉛、不銹鋼刀盤、駱駝蓄電池等產品出口份額。要認真研究國際市場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市場狀況,尋找比較優勢,建立競爭招標和公派自營的機制,推動優勢產業和企業以項目為載體,到境外投資辦廠、開展加工貿易,帶動產品、服務和技術出口,帶動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促進縣域范圍內的開放型經濟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黨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特別是當前的經濟形勢下,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強化對黨員干部的理論教育、思想引導和本領錘煉,有利于凝聚共識,進一步把工作的關注點和著力點聚焦到科學發展上來,共克時艱、共保增長、共謀發展。因此,我們要把學習實踐活動作為推動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機遇,結合我縣實際,創新活動載體,拓展活動內容,力求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富有成效,把活動效果切實轉化為推進發展的強大動力。
一是強化學習提高,在黨員干部受教育上下功夫。黨員干部受教育,是搞好學習實踐活動的基礎。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組織開展增強科學發展能力“大講堂”、“大調研”、“大討論”活動。采取理論中心組學習、劃分專題研討、常委帶頭輔導、干部群眾面對面一起學等方式,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抓住本質學、聯系實際學、帶著問題學,加深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在深入學習調研基礎上,引導各級領導干部在解放思想中找出差距,在解放思想中形成共識。鞏固和深化去年全縣“深入解放思想、推進科學發展”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在繼續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推動發展理念的與時俱進,堅定高目標奮進毫不動搖,激勵各層各級經常算目標帳、增長帳、位次帳,全力以赴推進各項工作,努力以改革創新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真正把解放思想的無窮活力轉化為“保增長、促發展”的強大動力。另外通過開展領導干部“科學發展論壇”,“科學發展一線行”等實踐形式,引導各級黨員干部增強宗旨觀念,強化責任意識著力,提高各級干部的執行力,把縣委、縣政府各項工作真正落實到位。
二是解決突出問題,在科學發展上水平上下功夫。實踐性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特征。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關鍵是要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要緊貼“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促進科學發展”當前這一最大實踐開展活動,把開展學習實踐活動與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重大決策部署緊密結合起來,以活動推動全年各項指標任務的落實,力求將活動效果轉化為推進發展的強大動力。要突出實效,緊扣圍繞縣委工作會議提出的“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全市爭先、總量全省進位、均量蘇北一流”的奮斗目標,采取各項措施推進“項目攻堅年”、“外資突破年”、“項目投產達效推進年”等活動的開展。圍繞保增長促發展、保穩定促和諧,深入開展以“科學發展比作為”活動,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問題,幫助基層和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通過學習實踐活動,努力形成鄉鎮(區)比發展、部門比服務、企業比貢獻,各行各業爭先進位的良好氛圍,在全縣迅速掀起新一輪進位爭先、科學發展的熱潮。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在人民群眾得實惠上下功夫。人民群眾得實惠,是搞好學習實踐活動的目的。開展活動的過程,也是讓發展的成效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過程。我們要積極策應黨員群眾的新期待,樹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始終抓住黨員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邊學邊改、邊查邊改。在組織實施上重實際、出實招、講成本、辦實事,確保不走過場、不搞形式主義,力爭通過開展這一活動,促進科學發展,解決實際問題,奮力進位爭先,努力實現“保增長、促發展”目標任務。把開展活動的過程作為整改的過程,堅持從小事做起,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從黨員群眾最需要幫助的事情做起,真正讓群眾感受到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要扎實開展“心系百姓、情暖萬家”為民辦實事活動,分縣委縣政府、縣直部門、鄉鎮、村居、企業五個層面排出“百件惠民實事”,建立臺帳,采取項目化、銷號制的方式加以推進,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難、幫職工就業、幫群眾增收。要把群眾參與貫穿全過程。在活動要始終做到依靠群眾、服務群眾、凝聚群眾,堅持查找問題聽取群眾意見,分析檢查組織群眾評議,整改情況接受群眾監督,實際情況交給群眾評判,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活動啟動前,組織領導干部開展“村村訪、企企到、戶戶幫”,深入學習實踐活動聯系點,排查影響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學習調研階段,開展領導干部“領題調研”活動,開門納諫,與群眾共商發展大計;分析排查階段,請“兩代表一委員”列席民主生活會,對領導班子分析報告進行評議;整改落實階段,聘請老干部擔任整改落實監督員和整改成效評議員,提高整改實效,真正活動建設成為群眾滿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