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民族文化論文

民族文化論文

時間:2022-04-09 05:07: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民族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民族文化論文

民族文化論文: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的重大課題

──關于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問題的思考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我國進入了追求現代化的歷史性轉折時期,顯然,社會的現代化依賴于人的現代化 ,而人的現代化的內在基礎則是人的文化素質,因此,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 目標的主體性前提和保證,亦是我國當代文化建設和教育發展的當務之急。因此,研究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 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一、問題提出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現代化事業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它同時也清楚地昭示了,現代化作為一個 總體性進程所應具備的更為深刻、復雜的內涵。在具體的技術操作和經濟運行/,!/的背后,人們發現了從傳統向現 代轉變過程中出現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的沖突,以及這些沖突對現代化的制約和影 響。從而表明,以人的素質提高和文化轉型為內涵的人的現代化就同社會的現代化即經濟、政治和科學技術的 現代化一起,構成了中國現代化的基本歷史任務。

民族文化素質是一個涵蓋廣泛的概念,從歷史縱向的角度,民族的文化素質與民族的文化傳統具有內在的 、邏輯的聯系;從文化主體性的層面,它至少包括文化基礎和技能、思想道德與心理質素、價值觀念和思維方 式等方面。因此,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是一個整體的、有機的系統工程,缺乏文化教育的基礎,思想道德和 心理素質的提高是沒有根基的;而只局限于文化的智力性教育,忽略思想道德及心理素質的教育,人的現代素 質則是片面的、畸形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從我國近十余年來社會迅速變化的過程來看,應該說物質文明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 就,精神文明的發展在掙脫“左”的片面性束縛之后,人的主體性意識獲得了空前的解放。但是,在人的主體 性獲得解放的同時,又出現了一種新的主體性迷失的情形,這就是過度的物質化、功利化的傾向,文化世俗化 的流行,精神與心理健康被忽視等,具體表現在正義感、責任感的淡化,榮辱觀、是非觀的混淆,公德心的普 遍缺乏,個人行為的失范以及個人主義的抬頭,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警醒。誠然,當一個社會從封閉走向開放 ,從一種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過程中,必然引起社會價值觀、道德觀的分裂,由于心理 、情感和認識的原因,分裂的結果客觀上往往會發生與原來定勢相異的某種逆向傾斜。同時新舊觀念更替之際 ,必然出現某種理論斷層和價值真空,因此,對于主體性新的迷失情形,我們需要進行全面的、歷史的分析。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思想道德文明的建設提供確實可靠的資料。但是,我們又不能對某 種片面的傾斜采取放任自留,“順其自然”的態度,這不僅因為市場經濟本身并不能完全自然衍生出符合科學 理性的道德精神,而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客觀上提出了建立新的人文精神和規則的迫切要求。顯然 ,中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推進必須重視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諧調發展,在當前,關于國民的人文精神和思想 道德的建設問題,尤其需要予以特別的關注和研究。這既是一個世界現代化進程的普遍性問題,又是中國現代 化亟待解決的特殊問題,如果我們不予以充分地認識,就會犯歷史性的錯誤。

二、思想道德教育的失衡與傾斜

我國從70年代末實現歷史性轉軌以來,在否定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極左路線的同時,對教育領域中輕 視、貶低智育,以政治沖擊一切的狀況實行了全面拔亂反正,從而為補就十年動亂造成的損失,縮短與發達國 家的人才距離,以及為實現我國現代化目標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奠定了基礎,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是,當 我們理性地回顧和省察這十余年社會推進的歷程,不能不說某些歷史性的忽略對于今天發生的主體性的新的迷 失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系,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第一,在扭轉輕視智育的左傾錯誤時,某種程度上忽略了人的思想道德及心理素質的教育。

第二,在商品經濟全面推進之時,教育的回應缺乏力度,傾斜于“適應”經濟規律,忽略了教育自身的規 律。

第三,思想道德教育的滯后性某種程度上造成人們對直接利益誘惑的傾斜。

綜上三個方面,要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及心理素質,必須正視某種歷史的、現實的片面傾斜,同時要在研 究和把握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向上來考慮“如何才能提高”和“怎樣提高”的問題。

三、突破“傾斜”的思路與基本點

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及心理素質是一個關于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建設問題,而這種“基礎建設”的基本途徑在 于教育。廣義的教育是一種社會性的教育,狹義的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有目的的系統性教育,人的思想道德與心 理素質建設當然要由這兩個方面共同承擔。在我國社會發展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才能發揮教育在對人的思 想道德與心理素質中的作用?怎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在當前我們需要關注三個層面:

第一,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時代前提。與傳統人生活的社會基本處在同一共同文化,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念 、宗教信仰及行為模式相對應,現代社會的開放性必然打破單一、孤立和自成體系的封閉。工業文明的進步, 電子、信息等技術的發展不僅是溝通各種社會關系的手段,同時必然分解文化、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及行為模 式的一元性。因此,對于個體來說,從思想觀念到行為方式等選擇都必置于多種參照系的聯系之中。如果我們 不能自覺地將教育置于這樣的時代前提去考慮和把握,就會陷入極大的被動,就不可能取得充分的、有效的教 育效果。

第二,關于教育主客體定位的問題。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教育主客體的定位是長者優位的,尤其是思想 道德教育。但事實上,現代社會的教育已日趨連續化,道德教育方面也越來越呈現出全年齡階段的傾向,所不 同的是教育關注點上的差異。

第三,思想道德素質的“硬件”和“軟件”。毫無疑問,關于人的思想道德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必須 要有長遠的規劃和切實可行的措施,必須要有“硬件”和“軟件”的相互配合。從硬件的方面,要建設青少年 成長的良性環境。一個城市、一個地區應該有一流的博物館,一流的藝術館,一流的科技中心,一流的教育中 心,從宏觀上給下一代的成長創造精神文化的廣闊空間,讓人們在自然的熏陶中了解高雅文化,凈化心靈,提 高涵養,對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軟件的方面要強化公德心和責任心的基本教育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理論部)

民族文化論文:傣族民間舞蹈的民族文化特征

一、 引言

舞蹈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它是一種文化的集合體,這個集合體有效地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典型狀態和樣式。民間舞蹈是一切舞蹈之母,民間舞蹈源于民族文化。傣族民間舞蹈的動作特色、表演技巧、肢體語言運用等方面的特色,是其深遠和厚重文化內涵的反映,如果只關注舞蹈形式的絢麗、結構的精密、表現手法的完美而忽視舞蹈背后文化內涵的價值,是無法真正理解傣族舞蹈的真美內涵的。因此,我們在研究傣族民間舞蹈時,應對其民族文化內涵給予高度重視。

二、安詳、舒緩的動律

傣族舞蹈蘊藏著神秘而濃厚的民族氛圍,有極高的文化品位和濃郁的民族文化色彩,極盡東方韻致。傣族舞蹈中透出山JlI秀美、人文毓秀的奪目光彩,充滿著平和、恬靜、雋永、含蓄的風格,樸實自然毫無雕鑿之感。舞蹈動作中那些人體的頭、手、臂肘、肩、腰、胯、膝等每一個關節都盡量彎曲,使整個體態由多種曲線組成,形成婀娜多姿的s型,無論手的推拉和腳步起伏的動作,還是孔雀舞中的美麗造型的流動美,都具有造型豐富而個性鮮明的特點。這些特點不僅會使人們感到秀麗山河的自然律動美,還會使人們感到傣族人民生活的寧靜祥和,樸實自然,更能使人感受到他們對美的追求和對恬靜幸福生活的向往。

傣族民間舞蹈風格濃郁,特點突出,感情內在而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感。傣族舞蹈中上肢的手和下肢的腳以及頭都極富有表現力,下體多保持半蹲狀態,以膝部柔美的起伏,身體與手臂形成豐富多彩的三道彎造型。舞時雙腿半蹲,雙手叉腰,上身向旁傾斜為基本舞姿。舞時一般前腳掌著地,但不強調有力地踏和跺,落地時輕而穩。傣族舞除下肢有豐富的步伐、小腿的靈活運用外,手和上身豐富的舞姿也極具特點,手式多樣,同一姿態,同一動作,手式不同就有不同的舞蹈形象和含義。在動態形象上,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均勻的節奏中,膝部的屈伸帶動身體上下顛動和左右輕擺;舞步的踏或跺,看似著力而下,卻是重起、輕落,全腳掌平穩著地等,是動律的基本特征。這種均勻的舞蹈動律中,有孔雀輕盈、柔美的舞姿,有大象漫步森林和緩、穩健的步態,更有舞蹈者的生活感受和創造。而且,這些動態形象,是在象腳鼓、銘、鈸等樂器和諧打擊的伴奏樂聲中,像河水、小溪泊泊流淌,賞心悅目,沁人心脾。象腳鼓發出的“崩、巴、比、潑”等音響形成各種鼓點,緊密配合舞蹈表演中的動作變化。鼓的節奏平穩、綿延的樂音和舞蹈均勻的動律相呼應,增強了安詳的氣氛和熱帶的風情。這種靜態的雕塑感和柔中帶剛的動態舞蹈韻律,使傣族舞蹈既有靜態的造型美,又有動態的韻律美。以上說明了傣族舞蹈的內涵及其形式特征,都是與傣族所居住的自然條件、民族性格、生產方式、審美心理、文化信仰以及宗教意識分不開的。

三、“三道彎”和“一順邊”的舞姿造型 “三道彎”源于古代百越人的蛇鳥圖騰崇拜和對水的深切感情,而“一順邊”的美,則源自高原地區的勞動生活,兩者融合后形成的體態是傣族特色的舞蹈造型,這是傣族民間舞蹈的又一特點。

“三道彎”的舞姿造型表現在舞蹈中為:保持半蹲狀態下腿部做韌性屈伸與顫動,手臂、身體、腿部都是“三道彎”的特殊動作與造型,這一舞姿特點,一直保持下來。現在還可以在“軟舞”(嘎溫)中窺見過去跳舞時的一些蹤跡。相比傳統的孔雀舞,經過創新改編的孑L雀舞表演,演員取掉了面具,加強了手、眼、身法的配合。首先是模仿這種鮮明的曲線特征除了其他相關因素外,讓人聯想起它與小乘佛教的靈動教義似乎有一種內在的吻合,使傣族舞蹈的風格特點更進一步地發展完善了。

過去,傣族在秋收后揚場中不使用風車,而是兩手各持一把大竹篾扇,用扇風的方法篩選稻谷,這種篩法就是別致的一順邊的動態。當她們右手高舉篾扇的同時,右腳亦彎曲并高高抬起,然后 ,手腳同時向下用力地扇風,身體由右方向左側轉動,左手扇風時,姿態和轉動與右手一致 ,都是手腳同出一側,作為舞姿造型的一順邊,又和審美情趣有關。“一順邊是高原舞蹈特有的動律和形態,高原民族的舞蹈中都有這種文化現象。而傣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在于“三道彎”和“一順邊”融和后,又在傣族也有的安詳、舒緩的動律中體現出來,成為民族審美情趣和舞蹈者的動態形象。

四、孔雀和象的意境

在傣族民間舞蹈中,“孔雀舞”“象腳鼓舞”廣泛流傳,傣族視孔雀為神鳥,視大象為圣象。把孔雀大象這些珍禽異獸升華到舞蹈藝術意境,是傣族民間舞蹈的又一文化特征。

由于氣候及自然條件關系,傣族地區孔雀較多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飼養孔雀的習慣。傣族人民認為孔雀美麗、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對它懷有崇敬的感情。傣族群眾常把孔雀作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來表達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頌美好的生活。

大象,也是熱帶森林中的珍貴動物,它和孔雀一樣深受傣族人民的喜愛。傣族人民聚居的地方被稱為“大象之國”。唐·樊綽《蠻書》說傣族地區“象大如水牛,土俗養象以耕田”,象不僅可以耕田,還可以搬運木材,負重至遠,甚至可以組陣打仗,象皮還可以制成堅固的甲宵。由于象的特殊作用,傣族人把象當成財富的象征,傣族人對象的崇拜滲透到傣族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傣族人民長期與象和睦相處由此使得象在今天傣族群眾中,具有了吉祥、幸福的文化內涵。

五、水文化的特征

傣族人民喜愛水,勤于洗濯,對水有深切的感情,民族心態似水樣平和溫靜。傣族民間舞蹈普遍平和溫靜,正顯示出水文化的這一特征。說到傣族的水文化特征,就不得不提及著名的潑水節。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傣語稱為“楞喝桑堪”或“桑堪比邁”。傣語的“楞喝桑堪”,其意就是六月新年。由于歡度新年的時候,要舉行熱烈而隆重的潑水祝福活動,外地人都把它稱為潑水節。

傣族人民對水有著深切的感情,并以水表示無比的真誠。從流傳下來的《挖井歌》《祭祀歌》等古歌謠中,就可以感受到這一特點。傣族 自己解釋,“傣”有兩種含義,一是英雄勤勞的意思,一是酷愛自由的人,和平的意思。傣族也自稱為“魯傣魯喃”,意為“傣家的兒子,水的兒子”。傣族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他們濱水而居,他們愛水,祈水,對水有著特殊的感情。

傣族人民勤勞勇敢,溫柔善良,這是大家公認的;“水一樣的民族”,這是對傣族性格的又一描述他們待人禮貌溫和,但外柔內剛,聰明又幽默詼諧像水一樣,有時潺潺細流,溫柔而細膩,有時像大江洶涌而澎湃。其性格也是豐富多彩的。舞蹈中也充分反映了這一特點,傣族舞蹈動作,大多婀娜多姿,節奏較為平緩,但外柔內剛,充滿著內在的力量。瀟灑輕盈的篾帽舞,靈活、驕健、敏捷,充滿陽剛之氣的象腳鼓舞,刀舞和拳舞等都具有水文化特征。而在孔雀舞的表演中,時而節奏緩慢,動作內在含蓄,時而節奏快速多變,動作靈活跳躍,感情狂放而豪爽 ,也是水文化的表現。此外,傣族舞蹈以特有的屈伸動律手、腿、身體都是“三道彎”的動作造型特點,剛柔相濟,動靜配合的表演,也是水文化中柔和溫情的表現。

這從上世紀 80年代由傣族舞蹈家刀美蘭表演的《水》這一舞蹈節 目中,便可看出端倪。這個在傣族民間舞蹈基礎上創作的節目,它之所以深受群眾歡迎,久演不衰,就是因為她深刻地表現了傣族水文化的特征。而別人模仿表演《水》時,觀眾們常常感到和刀美蘭相比大為遜色,這種差別產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他藝術表演者對傣族水文化的理解不夠深入。

民族文化論文:民族文化可持續發展的研究

摘要: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風情,是少數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重要元素。然而,旅游正如一把雙刃劍,在其介入的同時,少數民族文化正迅速函化甚至同化。在此,以龍勝金坑紅瑤寨為例,從物質、制度、精神三個層面揭示旅游所帶來的民族文化變遷,并提出民族文化可持續發展策略。

關鍵詞:民族文化;文化變遷;可持續發展

少數民族地區多位于地理位置較偏僻的地區, 除具有風景優美的自然環境外, 還具有少數民族人民在長期與自然生態環境相適應的過程中所創造的民族文化。

一、金坑紅瑤概況

(一)村寨概況

金坑紅瑤寨是龍脊十三寨之一,隸屬廣西桂林市龍勝縣和平鄉,位于和平鄉東北部, 因地下金礦多和地形酷似一個大天坑而得名[1]。村寨距離桂林市約100km,距龍勝縣城30.6km,東經103°26′,北緯103°26′。村土地總面積22.28平方公里, 有水田746畝, 旱地425畝, 林地3 656畝。大寨地處桂北高寒山區, 境內山體陡峭, 地勢險峻, 屬季風氣候, 雨量充沛,氣候宜人,且森林覆蓋率高,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冷熱分明, 干濕明顯, 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8.1℃, 年平均降水量1 543毫米[2]。

(二)旅游開發現狀

金坑梯田的開發是從2000年以后開始的,旅游開發前金坑是龍勝各族自治縣最貧困的山村之一。2003年政府投資400多萬元,開通了雙河口至大寨村的公路,大寨的旅游業迅速發展。如今,全村共有農家旅館52家,床位達1 500多張。結合“文明衛生屯”創建工作的開展,到2005年底,大寨村已有180多戶完成了“五改一建設工程”,全村的衛生面貌大大改善。硬化的旅游道路達3 000多米,寨底建有能停80輛汽車的停車場。如今大寨村共設有三個旅游景點,以石階鋪級而上。有“千層天梯”景觀、“西山韶樂”景觀、“金佛頂”景觀等。站在觀景臺,游客可以盡享梯田美景,領略瑤族風情。據統計,2007年,到金坑梯田觀光的中外游客已經達到了15萬人,日游客量達180人,黃金周每天更是高達2 000多人。隨著游客增加,農民的收入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均收入從2002年的948元猛增到2007年的3 000元。

二、旅游開發中金坑紅瑤文化面臨的問題

(一)物質文化變遷

1.建筑文化變遷。旅游開發前,金坑紅瑤建筑為全木結構的半邊房, 以杉木為材料,采用幾何原理搭建而成,一層是用作關豬、牛、羊、雞、鴨,堆放材料、安置廁所,煮豬食爐灶、砌房等。二層用來住人, 中堂作香火神龕,左間為火塘,用來取暖、進餐,其余為臥室。三層則做儲藏室,堆放糧食和雜物。隨著旅游業的到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當地傳統建筑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紅瑤建筑無論是在結構、功能、還是在建筑材料和建筑工序上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往日的下羅盤、安梁木等儀式更是鮮有見之。

2.服飾文化變遷。服飾文化可謂是紅瑤文化的亮點,也是紅瑤得名的原因。旅游開發前紅瑤,女性幾乎都著民族服飾,以紅衣為主,繡有春牛、龍鳳、獅子、麒麟、鹿、山羊、蝴蝶、雞、鴨、鵝、魚、竹木、花草、八角等圖案,特別是衣背正中挑繡的一對老虎印最為醒目。關于這對貌似官印的老虎印還有這樣一段動人的傳說:傳說有一天皇帝上山打獵遇險,差一點被老虎吃了,是一個紅瑤女救了他,為了答謝救命之恩,皇帝砍下虎爪,蘸上虎血,像印章一樣印在瑤女的衣背上,傳旨以后面君不用下跪。回家以后,這個瑤女在她所有的衣服上都用絲線繡上了虎爪印,就這樣一代傳一代,至今你還能夠看到這虎爪印。旅游開發后,為吸引游客,節省成本和時間,紅瑤服飾在制作方法和材質上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他們更愿意從市場上買來現成的布料,用機子織布,擯棄了原來從種桑到制絲,從紡線到挑繡、從織布到蠟染的工序。

(二)制度文化變遷

紅瑤自古以來都有選族長、定族規的習俗。凡較大的寨子也都有以寨子為單位的寨老組織,成年男女不拘姓氏、職業、貧富均可加入。對寨老的稱呼,有的地方叫“寨老”,有的地方叫頭人或“乖人”。寨老一般是自然形成的,由那些為人正直,聰明能干,熱心公益,能說會道的中年男子擔任,對內處理寨內村民糾紛,制定寨規,對外代表本寨與鄰寨寨老共同處理如破壞公共水利,越界毀林開荒等公共事宜。寨老如其他村民一樣參加勞動,沒有報酬。如今,族長和寨老早已被村長和村支書這樣的名稱所取代,當筆者在大寨村問及族長和寨老的事情時,只有年紀稍大者能夠說出先前寨老的名字,形成過程,原因以及權利和責任,年紀在20歲左右的幾乎一無所知或半知半解。

(三)精神文化變遷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紅瑤不僅在其顯性的精神文化,如宗教信仰、語言及文藝方面發生了變化,其隱性的精神文化——傳統價值關更是受到了消極的影響。

紅瑤的傳統價值觀念,是紅瑤民族人民內在的共同的心理素質在態度、行為上以穩定的形態表現出來的民族的個性特征。它記載著紅瑤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軌跡,是紅瑤民族人民在改造窮山惡水的自然環境活動中,逐步形成的自己的傳統優良道德。

誠實善良、淳樸厚道是紅瑤人民的普遍心理和品格。紅瑤民族人民從一生下來就接受這樣的教育,養成了整個民族尊老愛幼、克制忍讓、互幫互助的性格特征。金坑紅瑤寨旅游業的發展,使村民的物質和經濟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新的經濟來源方式,以及與外界的接觸交流增多,對村民們的思想觀念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傳統的價值觀念正在逐漸消失。這種價值觀念的轉變首先表現在村民對待老人的態度上。其次,紅瑤傳統價值觀的改變還表現在村民之間的利益爭端上。在與金坑紅瑤寨村民的訪談中,筆者了解到,搞旅游后村民之間早已不再是互幫互助,不計報酬了。由于經濟利益的爭奪,競爭的存在,村民之間因相互拉客、壓價,進而導致反目的事情時有發生。再次,紅瑤傳統價值觀的改變還表現在對待游客的態度上。游客的增多使村民經常性的接觸素不相識的人,

由于這種人與人之間偶然短暫的接觸關系是建立在經濟利益基礎之上的,村民傳統的好客習俗就大打折扣。于是旅游發展到今天,就出現了帶路、穿民族服飾照相、與文物古跡合影都被索要金錢的現象。

三、可持續發展——民族文化保護的必然選擇

(一)實現資源可持續發展

1.要提高紅瑤民族人民的整體素質,加強民族文化保護的宣傳和教育, 鼓勵旅游地當地群眾積極參與。特別是要提高管理人才和導游人員的人文素質, 尊重少數民族文化和傳統習慣,并維護和保持其完整性,使之真正能承擔發展民族文化旅游所應開展的各項工作。

2.建立民族文化管理機構,成立一支專業性強、有責任心、有能力的保護隊伍。要保障民間藝人的生活和保護其知識產權,尊重他們的勞動,使他們樂于傳承民間文化,保證民間文化后繼有人。

3.建立完善的游客服務體系,進行環境影響和環境承載力評估。首先建立不同環境管理條件和環境管理技術下的環境容量評估體系,以及確定環境破壞和資源消耗的指標體系,盡可能地減少旅游對景觀和環境造成的破壞。其次在旅游開發建設過程中,盡量把傳統建筑保護下來,保持紅瑤原生態文化環境。最后是要對資源進行補償。在資源的開發中同時要發展資源,開發可再生資源。努力做到既要滿足當代人開發的需要,又要滿足后代人開發的需要。

(二)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經濟可持續是實現民族文化保護的條件。民族文化與經濟的關系如水與舟的關系:“水可載舟也可覆舟”。

1.要實現紅瑤地區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政府應根據開發旅游,規劃先行的原則,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強化民族文化的保護工作。一方面集思廣益,制定與各個時期的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發展相適應的科學合理的旅游發展規劃以及旅游景區開發規劃,確保旅游開發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從財政上支持紅瑤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組織社會各界力量維護、修復重要的文化遺產,對文化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民間藝人給予獎勵。

2.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旅游管理部門應當適當將景區門票收入用于歷史文物古跡的保護工作,并借助于居民經濟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賴于旅游業發展這一特點,通過宣傳教育提高紅瑤民族人民參與民族文化保護的積極性,深入挖掘、整理、更新和提高傳統民族文化的品位,如此也有利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進一步開發。

(三)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1.要消除旅游業與當地社會的“隔離”現象。充分顧及紅瑤居民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傳統的延續和發展,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消除村民之間因參與旅游程度不同而帶來的貧富差距,使人們在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產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保護意識。

2.要提高居民文化水平,促進居民和外來游客之間的文化交流,學會與不同地區人交往,增進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增強是非分辨能力,增加展示當地歷史與文化的機會。

四、結語

金坑紅瑤寨作為全國15個經典少數民族村寨之一,其旅游開發過程中所遭遇的文化變遷尷尬對整個社會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和啟示。同時也向我們說明,在現代文明沖擊中,如何使民族文化旅游得以保存、發展,如何使民族原生態文化資源所依托的人文環境得以保持,如何可持續健康的開發利用獨特的民族文化,已成為旅游資源開發面臨的重要課題。只有合理引導,正確執行,方能保護民族文化,達到民族文化可持續發展。

民族文化論文:言語交際中的漢民族文化心理透視

論文摘要:不同民族由于歷史發展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漢民族文化心理豐富且復雜.對言語交際產生了很深的影響。本文主要對漢民族言語交際中講究禮節,注重和諧,語詞速信等方面獨特的文化心理現象進行探索討論。

論文關鍵詞:現代漢語;漢民族;言語交際;文化心理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同時語言又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載體,是民族文化重要的表現形式。一個民族的文化最能通過民族的語言表現出來。靜態的語言,語言負載的文化因素是固定在語音、詞匯、語法這些語言要素中的;動態的語言,就產生了言語和言語行為,在言語使用中,民族文化心理就伴隨著言語行為表現出來。“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言語使用者怎么說,如何說,認為這樣表達是合適的,樣表達是不合適的,與言語使用者的心理密切相關。民族文化心理就是一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的相同或相似的思維習慣、行為準則。不同的民族由于歷史發展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動態的語言最能反映出言語使用者在言語活動中的思維形式、行為準則,有什么樣的思維形式、行為準則,在言語表達時就有什么樣的表達模式。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對言語行為產生了很深的影響。如受到夸獎時,西方人往往采取迎合的方式,表示高興,通常是道一聲“謝謝”;而漢族人的反應則往往是以否認或自貶的方式,通常要說“不行,不行~差遠了”等。這種言語交際中表現出來的表達差異,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可以說,言語交際中,人們的言語行為無不浸染著濃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蘊含著獨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對言語交際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揭示,有利于我們學習并正確掌握和運用民族語言,有利于口語交際中言語表達得恰當、得體、適度符合民族審美心理,以取得最佳的表達效果。漢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像血液一樣漫瀾在漢民族的文化肌體當中,并在言語行為中處處留下“痕跡”。本文試從言語交際中透視漢民族獨特的文化心理。

一、講究談吐文雅.彬彬有禮的心理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隸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中國人為人處世講究“知禮數,“懂禮貌”,交戰雙方也要“先禮后兵”,深諳“禮多人不怪”的道理。儒家視“禮為立國之本.其中就包括待人接物的禮儀內容。受儒家思想的長期熏陶,漢民族在言語交際中,深知。禮之用,和為貴,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言語交際中的禮貌表達在漢民族為人處世中占有重要地位,講究談吐文雅、彬彬有禮是道德高尚有修養的表現。漢民族言語交際中講究禮節的心理,使得漢語積累了豐富多彩的禮俗詞語,并且怎么表達頗有講究,亂不得,錯不得,濫不得,否則就要失禮。這種注重言語禮節,講究言語禮貌的心理在言語交際中處處體現。如對人的稱呼,是漢民族禮貌表達的重要標志,小孩見到大人,學生見到老師,下級見到上級等熟人相見,首先要有個稱呼表示禮貌,有些場合恰當適度的稱呼,對交際效果起到關鍵作用。漢民族在交際時為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常用敬稱和謙稱,這樣,經過長期積累,在漢語中就形成了內容豐富的有明顯區別的敬稱和謙稱。敬稱和謙稱早在秦代就廣泛使用,如敬稱有“足下、殿下、執事”等,謙稱有“寡、孤、不轂、不才、在下等。現在我們還常用敬稱“令尊、令堂、貴姓、貴公司、貴校”,謙稱“敝人、愚弟、寒舍、拙作”等。漢民族注重長幼有序和血緣宗親關系,見到長輩一定要有稱呼,以示尊敬,而不像西方為表示親切,對父母或其他長輩都可直呼其名,在漢民族看來,這樣是少教無禮,沒有修養。對無親屬關系的人使用親屬稱呼.就顯得與說話人特別親近,無形中拉近了雙方的距離,如平常稱呼“老伯、叔叔、大哥、大姐”等。上街購物,個體老板為體現服務態度之熱隋誠懇,常“大媽、大姐、老哥、老弟”地叫,以表現對顧客有禮貌和親近,符合漢民族文化心理,顧客心里愉快,購物熱情也會大增。表示禮貌的敬稱謙稱還有許多,不再一一列舉。

還有言語交際中的祝福語,就是吉祥話,也是漢民族講究言語有札的重要內容。和睦吉祥、福壽安康是人們千百年來追求的美好理想,漢民族有在喜慶的日子里道個喜、送個祝福以示禮貌的傳統習慣。什么樣的場合說什么樣的祝福話有特定的內容和講究,如給老人祝壽,常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福壽齊天…福壽無疆”等。漢民族有注重傳宗接代,長久計議的心理,常用“多子多福,子孫滿堂來祝福,結婚時,就用“白頭偕老~百年好合”“鸞風和鳴”的祝福話,開張時用“財源廣進…生意興隆”“恭喜發財”等吉祥話,不論祝福語能否實現,圖個吉利吉祥,以示禮貌。

漢民族言語交際中講究禮節、注重禮節,力求談吐文雅、彬彬有禮的心理,在言語交際中隨處可見,尤其在問候語、道謝語、恭維語等中都有充分體現。

二、貴和諧,重人情.愛面子心理

漢民族在人際交往中的民族心理是“和睦相處,“以和為貴,把和諧作為人際交往的目的。漢民族在人際交往中極重人情,愛面子,表現在言語表達上受儒家“中庸之道”思想的影響,力求措辭有度,不偏不倚,適度得體,在言語表達上表現為含蓄、婉轉、模糊,形成漢民族言語表達上獨有的文化模式。

漢民族在人際交往中提倡“以仁愛之心示人”,“以寬恕之心對人”,就是對別人要有仁愛之心,要關.愛護別人,對別人的錯誤過失要原諒、理解,少計較或不計較。俗語道“樹有皮,人有臉”,“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要得饒人處且饒人”,要給人面子,留“臺階”,少得罪人。如我們常見的批評,漢民族的心理是既要達到目的,又要讓對方接受,并給他留面子,在表達上就常用含蓄婉轉的方式,先表揚或肯定成績,然后再轉折“但是……或“……不妥,不足”“然后”“希望……”。老師批評學生:你關心集體,熱愛勞動,同學們應該向你學習,但在學習方面下的工夫還不夠,希望你今后上課注意聽講,不要說話,把學習搞上去就更好了。目的是批評學生,但在表達時講究“藝術”,就更易使對方接受。在交往中,有些時候需要拒絕別人,如果直接拒絕,會使人難堪,在漢民族看來容易產生“不和”,不夠禮貌,違犯了漢民族待人處世的原則,為了不得罪人,給人留面子,常用含蓄模糊的語言“間接”地拒絕對方,更多的是讓對方自己體會話外之音。用得較多的就是“考慮考慮”,“研究研究”,“等等再說吧”,婉言謝絕,如:“馬主任,我的調動問題……~這件事我知道,我們再研究研究吧。

漢民族較之于西方人性格內向、沉穩、含蓄,不像西方人性格外露、直率。在西方注重突出個人及個人價值,而漢民族傳統觀念是重社會,重集體,突出一個“和諧,不突出個人,涉及個人則習慣于含蓄或婉轉表達。一篇文章明明是個人見解,但習慣上要謙稱“我們認為”。個人取得的成績,常要說領導的支持,集體的智慧。漢民族不突出自我的心理。含蓄婉轉的表達模式,形成了交際中內容豐富的客 套話、寒喧語。干某件事明明準備得很充分,但要講準備不足,請大家多多指教;宴請客人,飯萊準備得很豐盛,客人酒足飯飽,主人還要說“粗茶淡飯,不成敬意”,或者準備不好,沒有什么可口的,管飽不管好”等,這些話對同一文化背景下的漢族人聽來,不足為怪,因為有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但讓西方人聽來,就莫名其妙,不可理解。前幾年,有一則報道,說是記者采訪一個中國著名的演員,問道:“你認為當今中國最優秀的演員是誰?”演員回答:“是我。”這個回答使許多人意外之余覺得演員太張狂了,引來了頗多微詞。從心理上講,漢民族傳統觀念認為,就是最好的是自己也要謙虛一下,含蓄一點表達。由此可見,演員的回答引來非議,是有著民族文化心理基礎的。

漢民族言語交往中的重和、貴和、重人隋、重名聲、愛面子的思想根深蒂固,含蓄、婉轉、模糊的表達方式體現在言語交往的方方面面。人常說的“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都體現了和睦相處、相安無事的人際交往的理想,這些漢民族獨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對言語行為產生了很深的影響。

三、喜聯想、善比附的語詞迷信心理

語言本是人類社會的交際工具,但人們在使用過程中,總是把語言的功能夸大并神秘化,對語言有著一種崇拜和信仰的心理,即語言拜物教(word fetishism)。把語言和它指向的事物和現象合為一體,認為語言有著超自然的精神力量,能降福也能招災,由此,人們耽于語言幻想,希望通過語言來溝通人與自然的關系,借助語言來趨吉避兇。自古以來,每個民族都有對語言的崇拜心理,漢民族在言語交際中耽于語言幻想,語詞迷信的心理突出且執著,表現在語言表達上就是特別喜聯想,善比附,講究有說頭,討個好口彩。如最常見的給人或事物命名,像人名、地名、商品名、庭院名等,都要煞費苦心,起出意義來,起出好來。在言語使用中,漢族人更喜歡說話討個好彩頭,也就是說吉利話,聽吉利話,把自己的愿望、追求寄托在語詞上,對語詞的迷信特別認真。《羊城晚報》曾報道,一彩民對體育彩票中彩500萬一直心神向往,為博好彩,就將自家豢養的小狗取名“五百萬”,經常對小狗作勢呼喚“五百萬,來”,小狗聞聽主人聲音,立刻俯首帖耳趨向前去,主人心花怒放,仿佛500萬元在“來”的叫喊聲中真的到來。漢人還喜歡借助同音或諧音討口彩,漢語中的“8與“發”諧音,…9與“久”同音,帶有…8’…9’數字的日期、號碼、名稱就被認為是吉祥號,能帶來好運氣,帶有…8的日子街上開業的商店最多,帶有“888”、“159”、“168”、“198”的車號、牌號等許多人不惜重金買下。還有發糕、發菜、發財樹等為人喜愛,都是為圖一個吉利。結婚時常見的在床上撒下紅棗、花生、桂圓、蓮子,為的就是取諧音“早生貴子”。漢民族言語中表現出來的這種為追求美好生活而聯想比附的心理在生活中處處可見。

由于人們對語詞的迷信心理,在言語交際中,認為是吉利話,能帶來好運的話,人們愛說多說,而有些話的指向是不好的事物或人們厭惡的現象,則認為是不吉利的話,就不說或少說。有的場合甚至特別忌諱某些話,魯迅在《野草·立論》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富貴人家生了孩子,作滿月時,請了幾位客人,大家都看了看弦子,一個客人說:“這個孩子將來要當官的。”得到大家的一致稱贊。另一個客人又說:“這弦子將來要發財的。”又得到了大家的一番喝彩。最后一個客人說:“這弦子將來要死的。”結果得到一頓痛打。在喜慶的日子,人們最忌諱不吉利的字眼。前兩個客人說的話不管是真心話,還是虛偽話,都是吉利話,主人愛聽,當然更希望吉言能成為現實;而最后一個客人說的確實是大實話,但不分場合,不合人們心理,是人們最忌諱的話,挨打是必然的。生活中人們的語詞迷信還有很多,如從“分梨”聯想到“分離”,從“進鐘”聯想到“送終”,從“傘”聯想到“散”。不同的地區由于方言不同,還有許多地方性的語詞迷信。

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一種符號系統,人們的語詞迷信程度與整個社會環境和個人文化素養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應該本著科學的態度,積極引導,摒棄那些妨礙社會文明的語詞迷信。

漢民族言語交際中反映的文化心理豐富多彩,本文對漢民族言語交際中的講究禮節,注重和諧,耽于語言幻想等心理的揭示,只是漢民族言語交際中文化心理的-d’部分。漢民族言語交際中還有許多獨特的方式和內容,如問候、交談、拜訪、辭行、避忌等,其中蘊含的民族文化心理,有待于我們進一步探索研究。

民族文化論文:民族文化藝術價值功能透析

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資源的構成

其構成可做如下粗略地分析:首先,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資源表現為物質形態的資源,是其衣食住行活動及其活動的過程與成果。從存在的樣態來看是居于文化藝術表層的、可見的物質形態的資源。從各民族衣食住行生活中的取材、結構、造型、款式、空間利用、功能分區、裝飾工藝等方面,均能體現少數民族感知、認識、想象、征服改造宇宙自然中的智慧和能力,表現出少數民族敏銳細膩的感知能力、觀察能力、認知能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審美創造能力。如秦淮以南農耕民族的服飾,燕山長城以北及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的服飾,從材質、款式、制作、挑花刺繡工藝、裝飾等既彰顯地域特性、生產生活方式的特性,也標示著不同民族的歷史與文化特性。再從各民族的建筑而言,藏族、哈薩克族的帳房,蒙古族的蒙古包,傣族的竹樓,土家族、苗族的吊腳樓,羌族的碉樓,黎族的船型屋等民族建筑,無不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杰作。少數民族的日常生活本身就是其文化藝術資源的物態化載體。在物質層面從其性質來說,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資源是一種不同于煤炭、礦石、石油、天然氣等形態的物質資源。從其功能來說是以滿足少數民族基本生存、娛樂和審美需求為目的的物質文化。其次,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資源是存在于其深層的,滿足其娛樂、歸屬、信仰、心理、認知、審美的精神文化,以少數民族的神話、傳說等文學形式、音樂、舞蹈、美術、宗教、哲學等精神文化形式存在,積淀著少數民族千百年來對自然山川、花草蟲魚、天文宇宙、人際社會和人自身的感知、想象、理解、認識及所形成的生命觀、幸福觀、愛情觀、宇宙觀等觀念。如維吾爾族的十二木卡姆就是維吾爾族與戈壁、沙漠、綠洲對話時靈魂深處的呻吟哭泣、對抗與和解、喜悅與歡樂,是肉體在時空中湮滅后精神的遺留,是集中反映維吾爾族人喜怒哀樂之情感、善與惡之認識、美與丑的觀念的藝術。以其演奏的樂器而言,就有熱瓦普、手鼓、薩塔爾、艾捷克、胡西塔爾、笛子、維吾爾族揚琴等豐富的樂器種類。從木卡姆中的幾句歌詞足以看出其功能與價值:“我的薩塔爾琴以生命的紐帶為弦,它能慰藉不幸者,予其悲愴與凄婉。我深深投入于木卡姆使之縈回于心,若耽于愛的憧憬即彈奏于伊人尊前……”[2](P10)。“心靈的秘密用文字永遠書寫不盡,愛情的神話用書卷永遠解釋不清。世上花兒有刺,珍珠與貝殼緊緊相連,哪有不受苦的手藝,不受折磨的愛情。”[2](P28)歌唱生命、愛情的魅力,解說生活的道理與人生的哲理。許多民族至今仍通過故事、民歌、諺語、神話、傳說等文學形式表達其鮮活的感知與豐富的情感。每個少數民族的表層物質文化和深層精神文化構成民族文化整體,并在不同層面表現各民族的精神及其民族個性。其豐富的存在不僅是維護民族精神文化生態平衡的基礎,也是社會轉型時期促進和豐富人的感性、心靈、情感,促進人格完善、人性升華的重要途徑,表現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層面的少數民族審美教育資源,正是當下我們急需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審美教育資源。

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資源的特征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資源是一個包羅萬象的資源庫,從開展審美教育的要求來說,這些資源具有以下特征:(一)原生性千百年來,由于自然條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以及科學技術的制約,我國少數民族的審美實踐沒有走上職業化、專門化、學院化、理論化、系統化的道路,具有顯著的原生性,這充分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少數民族審美教育資源就是其日常生產生活本身。我國少數民族的審美活動豐富多彩,但無論音樂、舞蹈、美術、文學、戲劇,還是建筑、工藝、服飾等都不是專業化的,而是與其日常生產生活緊密相連的,可以說少數民族的審美活動就是其生活本身。在少數民族中,幾乎沒有專門從事藝術活動的職業劃分,在田間地頭,在中堂聚首,在節日禮儀,在篝火晚會,舞蹈和音樂交相輝映,人人都是歌手,人人都是舞者。在建筑群落、生產工具、日常器具、穿戴服飾上,美術、工藝無所不在,無一不彰顯少數民族對自然的感知、對世界的認識、對美的追求。因此,許多民族學家、民俗學家、人類學家感嘆,少數民族的生產生活以質樸純真的方式向我們展示出他們“藝術化生存”的人生態度、生活方式。他們沒有專門的劇院,也沒有專門的舞臺,但是,他們生活的整個地域既是劇院又是舞臺。他們沒有專業的藝術家,也沒有專業的藝術院校,但是,他們人人都是藝術家,人人都是民族藝術審美的傳承者。因此,要想了解少數民族的審美文化,唯一的途徑就是深入他們的生產生活。反過來,少數民族的生產生活及其文化藝術中蘊含著豐富的審美教育資源。二是少數民族審美文化資源傳承的習得性。少數民族審美文化的傳承十分獨特,既沒有專業的學校,也沒有專門的職業教師,家庭和社會的代際傳承是主要方式。以學習刺繡為例,刺繡是既實用又有觀賞性的十分精巧的工藝美術,對刺繡技能、技巧的傳授和學習實際上就是少數民族的審美教育。我國苗、瑤、土家、布依、哈薩克、黎族等民族在教與學兩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他們一般往往是自幼學藝,個別教授的,擔任教員的一般是祖母、母親、姐姐等親屬,而且學無定規,不用教本,完全是經驗傳授,學用結合,經年不輟。再例如少數民族的建筑,建筑的過程既是工程的建造過程,也是年輕一代向長輩學習的過程。長輩既是施工者,又是教師,年輕人既是工程參與者,也是學生。年輕人在參與實際的房屋建造過程中,自然習得老一輩的建筑技術、建筑工藝和審美觀念。三是少數民族審美資源存在形態的混合性。少數民族的藝術形式雖然豐富多彩,但大多數都和生產生活緊密相關,既包含著民族審美的精神追求,也滿足了生產生活的各種功能需要。從實踐來看,我們很難在少數民族審美資源寶庫中找出比較專門化的、純粹的藝術作品,它們大多既有其實用的價值,又有宗教的、象征的、審美的等多重精神的價值。從理論上說,審美是人類超功利的精神追求,但從少數民族審美實踐來看,這一點需要具體分析。從人類審美歷史來看,審美實踐的突破性發展在于它的獨立化,需要有職業化,使審美活動在實踐的基礎上有一個獨立發展的空間。由此看來,我國少數民族審美實踐是處在非職業化的階段,他們的審美文化產品具有功利的深刻烙印。對此,我們不能用先進與落后的標準去衡量少數民族審美藝術資源。但在理論上需要清楚地認識到,我國少數民族審美資源的原生性正是其最突出的特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是人類審美實踐的活化石,需要大力研究、開發和利用。(二)地域性我國少數民族從地理分布上來看,呈現為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且大多居住在中國版圖的邊陲地帶。由于其分布的自然地理條件的限制,各少數民族之間、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在文化藝術審美資源的占有上和審美實踐上呈現出鮮明的地域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少數民族的審美 文化反映所在地域的自然環境特色。我國少數民族居住條件差異較大,有高山,也有平原;有草原,也有丘陵和水域。蒙古族的長調、苗族的山歌等等都深刻地反映了廣漠草原和崎嶇丘陵等不同的自然環境。二是少數民族的審美文化反映了獨特的生產方式。少數民族的生產方式是其審美活動的核心內容,土家族的農耕生產方式只能孕育出擺手舞,而不可能產生反映海洋文明的漁獵工藝。三是少數民族的審美文化反映了濃厚的鄉土氣息。一定的自然條件、生產方式只能產生相應的生活方式、生活習俗。侗族大歌和維吾爾族的木卡姆等等,它們反映了侗族和維吾爾族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從而打上地域文化的深刻烙印。(三)民族性少數民族的審美文化不是個別人的創造,而是全體民族成員世世代代審美實踐的結晶,因而具有鮮明的民族性,這充分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少數民族審美文化反映了本民族獨特的發展歷史。我國少數民族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程,作為對這種歷程的反映,少數民族的審美文化是重要的載體。我國許多少數民族的文學、歌賦、音樂、舞蹈都對本民族的發展歷史有充分的表現。二是少數民族審美文化反映了本民族的獨特文化。民族文化包括許多方面,在狹義上主要是宗教、信仰、語言、文字以及風俗習慣、禮儀制度等等。少數民族的審美資源是和這些民族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共生共存的。我們不可能想象壯族的山歌用的是維吾爾語,也不可能想象朝鮮族的舞蹈表現的是對基督的虔誠。三是少數民族審美文化反映了本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各民族審美文化的主題。我國少數民族審美文化資源實際上就是展現各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寶庫。

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資源的功能與價值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是指漢族文化藝術以外的55個少數民族的文化藝術的總體。幾千年來,中國各民族共同締造了中華民族文化藝術整體。各民族文化藝術既是一種客觀的、歷史的歷時存在,也是當下多樣性的共時存在,從其內涵來說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教育資源、審美資源、文化資源。與歐美現代文化和漢族文化藝術比較,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擁有其獨特的文化發展模式和民族精神個性。以少數民族藝術為核心的審美教育資源,在其物質形態和內在精神方面呈現出的民族性、多樣性、原始性等特征,在激發、啟迪人的審美洞察力、感知力、想象力、豐富的情感方面具有無限豐富的資源優勢。甚至許多人類學家認為,少數民族的生產生活以至他們的整個人生是近于“藝術化”的。如人們常說:“少數民族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說明能歌善舞近乎于少數民族的一種本能的行為能力。而從少數民族的后天生活實踐而言,正如侗族民諺所說:“飯養身子歌養心”[3],說明音樂藝術在陶冶其精神、養育其身心方面的作用。對比受“工具理性”甚至拜金主義熏染的現代都市人群、都市生活,許多少數民族的生活更富有人性和豐富的情感特征,更具有生活家園感。雖然部分少數民族曾一度處于與世隔絕的邊緣狀態,甚至被認為“落后”、“原始”,但從整個人類社會實踐的歷史看,各少數民族的文化藝術是人類發展處在一定階段的產物。由于歷史、地理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社會經濟發展程度可能處于較低階段,但是,從審美文化、精神文化的意義上說,審美體現的是不同族群對宇宙自然界,對人自身生命的觀念和價值取向,不存在高低之分,先進與落后之分,更不是不斷更新換代的科學技術。因此,在審美文化的意義上,民族文化不存在先進與落后之分。少數民族文化藝術是我們認識和升華人性內容和品格的不可多得的資源,其中的審美教育資源尤為值得關注,是現當代人們通過審美維度認識和完善人性的不可替代的參照系,也是發展國民審美教育的不可多得的豐富源泉。

民族文化論文:關于言語交際中的漢民族文化心理透視

論文摘要:不同民族由于歷史發展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漢民族文化心理豐富且復雜.對言語交際產生了很深的影響。本文主要對漢民族言語交際中講究禮節,注重和諧,語詞速信等方面獨特的文化心理現象進行探索討論。

論文關鍵詞:現代漢語;漢民族;言語交際;文化心理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同時語言又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載體,是民族文化重要的表現形式。一個民族的文化最能通過民族的語言表現出來。靜態的語言,語言負載的文化因素是固定在語音、詞匯、語法這些語言要素中的;動態的語言,就產生了言語和言語行為,在言語使用中,民族文化心理就伴隨著言語行為表現出來。“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言語使用者怎么說,如何說,認為這樣表達是合適的,樣表達是不合適的,與言語使用者的心理密切相關。民族文化心理就是一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的相同或相似的思維習慣、行為準則。不同的民族由于歷史發展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動態的語言最能反映出言語使用者在言語活動中的思維形式、行為準則,有什么樣的思維形式、行為準則,在言語表達時就有什么樣的表達模式。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對言語行為產生了很深的影響。如受到夸獎時,西方人往往采取迎合的方式,表示高興,通常是道一聲“謝謝”;而漢族人的反應則往往是以否認或自貶的方式,通常要說“不行,不行~差遠了”等。這種言語交際中表現出來的表達差異,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可以說,言語交際中,人們的言語行為無不浸染著濃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蘊含著獨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對言語交際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揭示,有利于我們學習并正確掌握和運用民族語言,有利于口語交際中言語表達得恰當、得體、適度符合民族審美心理,以取得最佳的表達效果。漢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像血液一樣漫瀾在漢民族的文化肌體當中,并在言語行為中處處留下“痕跡”。本文試從言語交際中透視漢民族獨特的文化心理。

一、講究談吐文雅.彬彬有禮的心理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隸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中國人為人處世講究“知禮數,“懂禮貌”,交戰雙方也要“先禮后兵”,深諳“禮多人不怪”的道理。儒家視“禮為立國之本.其中就包括待人接物的禮儀內容。受儒家思想的長期熏陶,漢民族在言語交際中,深知。禮之用,和為貴,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言語交際中的禮貌表達在漢民族為人處世中占有重要地位,講究談吐文雅、彬彬有禮是道德高尚有修養的表現。漢民族言語交際中講究禮節的心理,使得漢語積累了豐富多彩的禮俗詞語,并且怎么表達頗有講究,亂不得,錯不得,濫不得,否則就要失禮。這種注重言語禮節,講究言語禮貌的心理在言語交際中處處體現。如對人的稱呼,是漢民族禮貌表達的重要標志,小孩見到大人,學生見到老師,下級見到上級等熟人相見,首先要有個稱呼表示禮貌,有些場合恰當適度的稱呼,對交際效果起到關鍵作用。漢民族在交際時為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常用敬稱和謙稱,這樣,經過長期積累,在漢語中就形成了內容豐富的有明顯區別的敬稱和謙稱。敬稱和謙稱早在秦代就廣泛使用,如敬稱有“足下、殿下、執事”等,謙稱有“寡、孤、不轂、不才、在下等。現在我們還常用敬稱“令尊、令堂、貴姓、貴公司、貴校”,謙稱“敝人、愚弟、寒舍、拙作”等。漢民族注重長幼有序和血緣宗親關系,見到長輩一定要有稱呼,以示尊敬,而不像西方為表示親切,對父母或其他長輩都可直呼其名,在漢民族看來,這樣是少教無禮,沒有修養。對無親屬關系的人使用親屬稱呼.就顯得與說話人特別親近,無形中拉近了雙方的距離,如平常稱呼“老伯、叔叔、大哥、大姐”等。上街購物,個體老板為體現服務態度之熱隋誠懇,常“大媽、大姐、老哥、老弟”地叫,以表現對顧客有禮貌和親近,符合漢民族文化心理,顧客心里愉快,購物熱情也會大增。表示禮貌的敬稱謙稱還有許多,不再一一列舉。

還有言語交際中的祝福語,就是吉祥話,也是漢民族講究言語有札的重要內容。和睦吉祥、福壽安康是人們千百年來追求的美好理想,漢民族有在喜慶的日子里道個喜、送個祝福以示禮貌的傳統習慣。什么樣的場合說什么樣的祝福話有特定的內容和講究,如給老人祝壽,常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福壽齊天…福壽無疆”等。漢民族有注重傳宗接代,長久計議的心理,常用“多子多福,子孫滿堂來祝福,結婚時,就用“白頭偕老~百年好合”“鸞風和鳴”的祝福話,開張時用“財源廣進…生意興隆”“恭喜發財”等吉祥話,不論祝福語能否實現,圖個吉利吉祥,以示禮貌。

漢民族言語交際中講究禮節、注重禮節,力求談吐文雅、彬彬有禮的心理,在言語交際中隨處可見,尤其在問候語、道謝語、恭維語等中都有充分體現。

二、貴和諧,重人情.愛面子心理

漢民族在人際交往中的民族心理是“和睦相處,“以和為貴,把和諧作為人際交往的目的。漢民族在人際交往中極重人情,愛面子,表現在言語表達上受儒家“中庸之道”思想的影響,力求措辭有度,不偏不倚,適度得體,在言語表達上表現為含蓄、婉轉、模糊,形成漢民族言語表達上獨有的文化模式。

漢民族在人際交往中提倡“以仁愛之心示人”,“以寬恕之心對人”,就是對別人要有仁愛之心,要關.愛護別人,對別人的錯誤過失要原諒、理解,少計較或不計較。俗語道“樹有皮,人有臉”,“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要得饒人處且饒人”,要給人面子,留“臺階”,少得罪人。如我們常見的批評,漢民族的心理是既要達到目的,又要讓對方接受,并給他留面子,在表達上就常用含蓄婉轉的方式,先表揚或肯定成績,然后再轉折“但是……或“……不妥,不足”“然后”“希望……”。老師批評學生:你關心集體,熱愛勞動,同學們應該向你學習,但在學習方面下的工夫還不夠,希望你今后上課注意聽講,不要說話,把學習搞上去就更好了。目的是批評學生,但在表達時講究“藝術”,就更易使對方接受。在交往中,有些時候需要拒絕別人,如果直接拒絕,會使人難堪,在漢民族看來容易產生“不和”,不夠禮貌,違犯了漢民族待人處世的原則,為了不得罪人,給人留面子,常用含蓄模糊的語言“間接”地拒絕對方,更多的是讓對方自己體會話外之音。用得較多的就是“考慮考慮”,“研究研究”,“等等再說吧”,婉言謝絕,如:“馬主任,我的調動問題……~這件事我知道,我們再研究研究吧。

漢民族較之于西方人性格內向、沉穩、含蓄,不像西方人性格外露、直率。在西方注重突出個人及個人價值,而漢民族傳統觀念是重社會,重集體,突出一個“和諧,不突出個人,涉及個人則習慣于含蓄或婉轉表達。一篇文章明明是個人見解,但習慣上要謙稱“我們認為”。個人取得的成績,常要說領導的支持,集體的智慧。漢民族不突出自我的心理。含蓄婉轉的表達模式,形成了交際中內容豐富的客套話、寒喧語。干某 件事明明準備得很充分,但要講準備不足,請大家多多指教;宴請客人,飯萊準備得很豐盛,客人酒足飯飽,主人還要說“粗茶淡飯,不成敬意”,或者準備不好,沒有什么可口的,管飽不管好”等,這些話對同一文化背景下的漢族人聽來,不足為怪,因為有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但讓西方人聽來,就莫名其妙,不可理解。前幾年,有一則報道,說是記者采訪一個中國著名的演員,問道:“你認為當今中國最優秀的演員是誰?”演員回答:“是我。”這個回答使許多人意外之余覺得演員太張狂了,引來了頗多微詞。從心理上講,漢民族傳統觀念認為,就是最好的是自己也要謙虛一下,含蓄一點表達。由此可見,演員的回答引來非議,是有著民族文化心理基礎的。

漢民族言語交往中的重和、貴和、重人隋、重名聲、愛面子的思想根深蒂固,含蓄、婉轉、模糊的表達方式體現在言語交往的方方面面。人常說的“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都體現了和睦相處、相安無事的人際交往的理想,這些漢民族獨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對言語行為產生了很深的影響。

三、喜聯想、善比附的語詞迷信心理

語言本是人類社會的交際工具,但人們在使用過程中,總是把語言的功能夸大并神秘化,對語言有著一種崇拜和信仰的心理,即語言拜物教(word fetishism)。把語言和它指向的事物和現象合為一體,認為語言有著超自然的精神力量,能降福也能招災,由此,人們耽于語言幻想,希望通過語言來溝通人與自然的關系,借助語言來趨吉避兇。自古以來,每個民族都有對語言的崇拜心理,漢民族在言語交際中耽于語言幻想,語詞迷信的心理突出且執著,表現在語言表達上就是特別喜聯想,善比附,講究有說頭,討個好口彩。如最常見的給人或事物命名,像人名、地名、商品名、庭院名等,都要煞費苦心,起出意義來,起出好來。在言語使用中,漢族人更喜歡說話討個好彩頭,也就是說吉利話,聽吉利話,把自己的愿望、追求寄托在語詞上,對語詞的迷信特別認真。《羊城晚報》曾報道,一彩民對體育彩票中彩500萬一直心神向往,為博好彩,就將自家豢養的小狗取名“五百萬”,經常對小狗作勢呼喚“五百萬,來”,小狗聞聽主人聲音,立刻俯首帖耳趨向前去,主人心花怒放,仿佛500萬元在“來”的叫喊聲中真的到來。漢人還喜歡借助同音或諧音討口彩,漢語中的“8與“發”諧音,…9與“久”同音,帶有…8’…9’數字的日期、號碼、名稱就被認為是吉祥號,能帶來好運氣,帶有…8的日子街上開業的商店最多,帶有“888”、“159”、“168”、“198”的車號、牌號等許多人不惜重金買下。還有發糕、發菜、發財樹等為人喜愛,都是為圖一個吉利。結婚時常見的在床上撒下紅棗、花生、桂圓、蓮子,為的就是取諧音“早生貴子”。漢民族言語中表現出來的這種為追求美好生活而聯想比附的心理在生活中處處可見。

由于人們對語詞的迷信心理,在言語交際中,認為是吉利話,能帶來好運的話,人們愛說多說,而有些話的指向是不好的事物或人們厭惡的現象,則認為是不吉利的話,就不說或少說。有的場合甚至特別忌諱某些話,魯迅在《野草·立論》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富貴人家生了孩子,作滿月時,請了幾位客人,大家都看了看弦子,一個客人說:“這個孩子將來要當官的。”得到大家的一致稱贊。另一個客人又說:“這弦子將來要發財的。”又得到了大家的一番喝彩。最后一個客人說:“這弦子將來要死的。”結果得到一頓痛打。在喜慶的日子,人們最忌諱不吉利的字眼。前兩個客人說的話不管是真心話,還是虛偽話,都是吉利話,主人愛聽,當然更希望吉言能成為現實;而最后一個客人說的確實是大實話,但不分場合,不合人們心理,是人們最忌諱的話,挨打是必然的。生活中人們的語詞迷信還有很多,如從“分梨”聯想到“分離”,從“進鐘”聯想到“送終”,從“傘”聯想到“散”。不同的地區由于方言不同,還有許多地方性的語詞迷信。

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一種符號系統,人們的語詞迷信程度與整個社會環境和個人文化素養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應該本著科學的態度,積極引導,摒棄那些妨礙社會文明的語詞迷信。

漢民族言語交際中反映的文化心理豐富多彩,本文對漢民族言語交際中的講究禮節,注重和諧,耽于語言幻想等心理的揭示,只是漢民族言語交際中文化心理的-d’部分。漢民族言語交際中還有許多獨特的方式和內容,如問候、交談、拜訪、辭行、避忌等,其中蘊含的民族文化心理,有待于我們進一步探索研究。

民族文化論文:西方文化與民族文化的對外傳播

一、歷史上的東學西漸與西學東漸

東學在本文泛指以中國文化為主的東方文化。東方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根據優勢文化擴散的原理,無論是精神文化還是物質文化,優勢文化的擴散力較強。因此,相對而言文明程度高的文化容易向文明程度低的國家和地區擴散。古代東方無論是物質文明程度還是精神文明程度均符合向西擴散的條件。而每逢西方遇到危機或西方學者遇到無法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時都樂意向東方文化尋求幫助。然而,現代東學西漸的過程卻阻力重重。獨特的近代世界歷史和東西文化交流不暢,加之東學西漸理論和方法的滯后和不足,由此導致的結果是,要么西人對東學一無所知,要么西人用透鏡方式看東方,或有如視而不見,或橫挑鼻子豎挑眼。由此產生的矛盾和沖突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東學西漸需要以一種新的方式來重新審視。西學本文泛指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文化。較之東方文化而言西方文化的發展和中心處于不斷變化之中。西方文化的定義在歷史上是一個變化的過程,它隨西方一詞概念的變化而變化,時而豐富、時而轉移。

西方文化中的西方,從地域上講,主要指歐洲,18世紀以來開始包括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及其他歐洲移民聚集地。從內容上和發展歷史上看,則先后出現了中世紀文化、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啟蒙運動、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現代各種西方哲學思潮幾個階段。由于西方文化在各個歷史發展階段對西方世界的社會生產力產生過不同程度地推動作用,使得西方文化及其衍生的現代化在21世紀的今天,成為文化擴散的主流。西學東漸亦伴隨著西方文化擴散同時發生。近代以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西方崛起,東方勢危。無論是思想、經濟、科技,還是軍事、政治和社會生活,西學都在東方文化中擁有其特殊的地位和影響。

在西學東漸的歷程中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敗的一面。西學中的精華,諸如科學和民主觀念已融入東方文化,并與東方古典文化相結合,形成指導人們的價值觀和方法論。現代技術落后的民族在西學東漸中學習了現代西方科學技術,快速提高了生產效率。然而,在西學東漸中,東方民族亦飽嘗西方文化殖民的苦果和屈辱。此外,西學中的糟粕,諸如極端個人主義、歐洲中心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等作風和觀念則與東方文化格格不入,并時常成為文化沖突的禍根。對此,德國學者施賓格勒指出西方文化必然沒落,英國學者湯因比也預言西方文化難以帶領人類走向未來。因此,我們認為西學東漸需要一套合理的理論和方法,并要在正確的西方文化教育基礎上發揮西學東漸的積極作用。

二、西方文化教育在西學東漸中的作用

西學東漸要取其精華,摒其糟粕。要想做到這點必須進行正確的西方文化教育,提高相關的理論和方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和手段來推進國內的西方文化教育。要在教育的過程中使教育者認識到由于地理環境及其所造就的不同的人文環境使得東方民族和西方民族有著迥然不同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各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和歷史環境不同,因而對不同的事物和經歷有著不同的編碼、分類;不同的民族由于宗教信仰存在差異,因此其篤信、崇尚和忌諱心態和方式也不盡相同。世界文化就是由不同民族文化互相聯系、互為交織構筑在一起的。通過學習西方文化,我們可以從文化的各個角度了解西方世界,并意識到世界不同民族和文化都是在相互吸取、相互吸收、相互滲透的過程中發展起來并各自延伸。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我們不免要接觸大量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只有具備多元文化觀念,尊重異質文化,發展跨文化交際能力,樹立全球文化和多元文化觀念,世界各民族才能順暢、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學習西方文化要與時俱進。在學習西方文化的過程中,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才能獲取真知,客觀地了解西方文化。與時俱進突出地表現在對創新精神的弘揚和堅持上,因此學習西方文化還需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西方文化從形成到發展,其各個側面在不同時期都具有不同特點,這些特點又是不斷變化的,從這個角度看,與時俱進顯得尤為重要。如果不以與時俱進的眼光看待、批評西方文化,我們便只能片面地、狹隘地認識它的一個方面,這樣會以偏概全,陷入形而上學的泥沼。堅持與時俱進是全面、正確地了解、學習西方文化的主要途徑和重要前提。此外,要建設一支西方文化教師隊伍。正確地教育和傳播西方文化不但需要教師具有高尚的人格、正確的世界觀、科學的方法論,還要具備豐富的經驗、成熟的閱歷和淵博的知識,真正做到學貫東西。因此,教師在教授西方文化的時候要不斷地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政治和文化素質。教師在熟悉西方文化各種現象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分析西方文化背后的原因,帶領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教會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大量閱讀西方文化典籍,經常與國內外學者交流,以獲取最新文化研究理論和方法,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文化批評能力。

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方面要注意多種理論和方法的綜合運用。在教學過程中,凡是遇到體現文化差異的地方,都要把東、西文化進行比較,交代歷史、時代背景,以全球化的大歷史觀分析西方文化現象,提高學生辨析文化差異的能力和敏感性。在指導學生進行文化文本解讀和批評的時候,要綜合認識西方文化各階段發展的不同內容和特點,要詳細地交代其產生原因、發展過程、流變緣由、文化后果等方面,并做逐一分析,借文化批評來達到認識西方文化的目的。此外,還要充分利用先進的電化教學手段,模擬真實的西方文化語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到科學、合理地西學東漸。

三、民族文化的對外傳播對東學西漸的意義

隨著中國的崛起,東學對西學的影響日甚。但還遠沒有形成與近代西學東漸相匹敵的氣候。而且,在現代東學西漸中還存在著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對外傳播和樹立良好中國形象的問題。中國是禮儀之邦,禮高德廣被中國人視為對外交往的基本準則。然而,當代對外交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表明,中國恭敬謙卑的虛心態度有時并換不來對等的尊重。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的經濟社會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在文化上,尤其是對我國民族文化的對外宣傳和傳播方面應加大力度,并做到有意識、有目的、有方向地對外傳播。季羨林先生認為21世紀應該是“東化”(東學西漸)的世紀。因為西方大眾對中國的了解遠遜于中國大眾對西方的了解。甚至有所謂“政治精英”“、文化名流”在懵懂無知的狀態下對中國文化進行想象式建構,不斷誤讀、誤解中國文化,其中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還懷著偽善的目的惡意曲解中國的民族文化政策。由此造成民族間心理和現實沖突的后果是嚴重的。

我們認為,文化的發展建立在構成這一文化各民族的共同生活經驗上。這種共同生活經 驗包括在同一個文化地理范疇內產生的相同和不同的語言、風俗、宗教、生活方式、族群制度、意識形態等一系列文化表現形式。各民族在發展各自文化的同時要加強對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求同存異,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和諧世界的目標。因此,為了建設一個和諧的世界,中國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時,迫切地需要西方認識和了解中國文化。不可否認,思維方式和語言轉換的技術障礙在一定程度上阻滯了中國文化西傳的進程。中國的文化學者應努力克服困難,擔當起東學西漸的歷史重任,并在這一過程中解難釋疑、糾正西方誤讀、調和民族文化沖突。通過民族文化的對外傳播,樹立正確的中國形象,引導西方以公正、合理的視角正確看待東方文化。作為新世紀的文化研究者,要努力在國際學術、文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要立足于中國本土,在充分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下大力氣對外傳播。其中可以提出自己的理論、構想和文化觀念,來解釋中國特有的民族文化現象,籍此來消解文化誤讀引發的不良后果。

現階段,在中國民族文化對外傳播的過程中,我們應立足現有的民族問題研究成果,多采取包括經常性學術專題交流和鼓勵高質量翻譯等多種手段,增強溝通,消除語言轉換等文化交流的技術障礙,增加西方對中國民族文化了解,籍此,消除誤解,增強互信。對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蔡武在北京“中譯外———中國走向世界之路”高層論壇上發表演講指出,中譯外是當前文化界所面臨的重大問題,用外語對外介紹中國,傳播中國文化和政策絕不僅僅是一項普通的業務性工作,而是關系到中國國際形象的大事,同時,也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性問題。這既體現出國家對民族文化和政策對外傳播的明確性,又表現出國家戰略上對這一工程要求的急迫性。以開設孔子學院為標志的文化吸引更多國外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學者和學生研究和學習中國文化,在西方教育界樹立了良好的中國形象,在人民大眾間培育了解中國文化的友誼火種,為中國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做出了貢獻。我國將實施更多舉措,向世界各國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充滿生機的現代文化,同時也向中國人民介紹世界各國優秀文化。

民族文化論文:魯迅對民族文化心理的刻畫及文學價值

“文化”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對“文化”定義為作為社會一名成員的人所獲得的全部能力與習慣,而文化的存在和表現方式就是人們的社會生活現實。人的心理過程是一種文化現象的反映和體現,而一個民族的文化意識所形成的民族心理,將折射在人們的價值觀念、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各個領域。而民族文化心理是指特定民族每一時代都有的基本相同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等,它構成了一個民族意識的其他種種形式的基礎和內容,如人們的風俗習慣、人生態度、思維模式和價值取向等。由于自然地理環境等條件的特殊性和民族文化發展的歷程差異性,每一個民族形成了自身獨有的特殊精神面貌和氣質。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任何歷史記載都應當從這些自然基礎以及它們在歷史進程中由于人們的活動而發生的變更出發。這里的自然基礎就是指人們的生理特性和自然條件。魯迅對民族文化心理進行的思考立足于民族的地理環境等客觀條件。在幾千年的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對整個民族性格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在舊社會時期,中國遭遇了文明失落和西方文化的沖擊,給整個民族的心靈帶來了創傷。本文以魯迅的民族文化刻畫心理為研究視角,通過分析魯迅對民族文化心理的思考、反省與批判,進而探討其文學價值。

一 魯迅對民族文化心理特點的認識

1 主奴根性

主奴根性是魯迅對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刻認識和批判。魯迅認為,“先儒”之所謂“一治一亂”,不過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的一種循環。魯迅對中國人的奴隸地位的認識滲透著他對民族歷史的憂思。在中國歷史上,儒家創建了以家族宗法制為核心的倫理,這一倫理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影響很大。比如,周公所制定的“周禮”有上下等級、長幼尊卑等明確而嚴格的秩序規定,這些禮儀對每個社會成員具有極大的強制性,這便成了中國的官方意識形態,進而逐漸形成了一種穩固的社會禮治秩序。由此所帶來了“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正如魯迅所描述的:“但我們自己是早已布置妥貼了,有貴賤,有大小,有上下。一級一級地制馭著,不能動彈,也不想動彈了。”失去個性的人們在這個社會中被規定著,性格的表現往返于既可以此也可以彼的兩個極端。魯迅在《阿Q正傳》中刻畫了一個時羊(奴)時兇獸(主)的阿Q形象。面對著假洋鬼子等“兇獸”樣的人物時,阿Q便成了“羊”;面對著小尼姑時,阿Q便是那“兇獸”。在這樣病態的文化氛圍中,一個人的完整人格被分裂開來,即做主和做奴。由此可見,這是魯迅對禮治秩序下中國國民性的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判斷。這種主奴根性凝聚成為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成為每個社會成員靈魂的主宰,成為國民的“集體無意識”以及靈魂深處的“劣根性”。

2 民族自大病

一個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的形成,既有地理環境的制約,又有其歷史演變的過程。在較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人一直認為自己的文化是世界的中心文化,這反映了國民一種天生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逐漸積淀為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和盲目自大的病態文化心理。在《文化偏至論》中,魯迅對這種民族自大病的病因作了分析:由于長期的自我封閉,使中國自處于“屹然出中央而無校讎”的狀態,這無疑就種下了走向沒落的禍胎。由于沒有受到威脅壓力,人們連看到別人的長處也不想去學習了,這就逐漸形成了以民族自大為中心的病態文化。魯迅把這種民族自大病稱為合群的愛國的自大,這使整個民族沉湎于“殘存的舊夢”里,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向前發展的絆腳石。

3 個體與群體

文化的表現形式是穩定的,孔子所創立的一整套的“仁學”模式是傳統文化的核心所在,在長久的中國奴隸制社會中,已無孔不入地滲透在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情感之中,構成了民族的某種共同的心理結構。所謂“仁”是通過一種“自覺的投入”把個體淹沒在群體之中,而儒家文化中強烈的群體主義性質使“個性的張揚”成了無源之水。魯迅認為,在中國歷史上,統治階級為實現統治,他們在思想上趨于一致,時常“以獨治眾”,從而泯滅個體的獨立思考。為此,使得中國少有“獨具我見”之人。這是民眾對獨異者“以眾虐獨”的惡果。對此,魯迅在《我之節烈觀》中,為女子鳴不平。同時,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中闡述了他所理想的長幼關系原則,要求人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合理地做人,其目的在于恢復人應有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4 關于“靜”的人生主張

魯迅認為,“儒道互補”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是使人消除缺陷和不平,達到穩定的心理平衡狀態,形成“靜”的人生主張。魯迅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較為全面和深刻。在《摩羅詩力說》中,魯迅寫道:“人有讀古國文化史者,循代而下,至于卷末,必凄以有所覺,如脫春溫而入于秋肅,勾萌絕朕,枯槁在前,吾無以名,姑謂之蕭條而止。”在魯迅看來,在這些中國書中,多的是“古訓”,而“古訓”就是教人“不要動”,“沉靜”下去或者“茍活”下去。“攖人心”的概念就是魯迅提出的,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之治,理想在不擺”。這首先是“帝”所需要的,“故性解(Genius)之出,必竭全力死之”。同時,也是國民“攖人心”所需要的,其意在安生。為此,魯迅呼吁“摩羅詩人”少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其目的是為了“活動”。

二 魯迅對民族文化心理的批判與反思

在魯迅看來,長期以來形成的民族自大病,使中國人喪失了主體人格,失去了與世界交流的機會和能力。對此,魯迅對這種傳統的民族文化心理展開批判,進而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

首先,中西文化沖突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發展之困境。中西文化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這兩種文化一旦交匯,不可避免地造成騷動。19世紀,隨著西方帝國勢力的入侵,中國在政治和軍事上遭遇了接連失敗,這讓當時原本自豪的“安、足、靜、定”變成了“茍安、保守、退縮、落后”。這種突變,使國民對眼下的處境產生一種“恐懼”,這種“恐懼”促使一批批“先進的中國人”走上一條艱難而又痛苦的反思和改革之路。魯迅在這樣的形勢下,開始接受了進化論思想,開始對西方文化中的科學、自由等的向往和崇尚。比如,在《文化偏至論》中,他列舉了尼采、施蒂納等一批崇尚個性自由的英哲之士,表現出對“人各有己”主體性的向往。魯迅認為,中西文化沖突中民族文化心理發展的困境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第一是“國粹主義”。所謂國粹,是一國獨有、他國所無的事物了。這所謂的“國粹”多是中國人的一些病態的嗜好,如女人的小腳、食鴉片等。第二是“文化同化”。魯迅認為,在當時特定的形勢下,“文化同化”實際上是在為歷史上的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失敗尋找心理依托。正因為中國受西方的壓迫,有人才不得不高舉一些所謂的精神價值作為重塑民族自信的基點。這在魯迅看來,正是“國民性”中最典型的“瞞”和“騙”的一種方式。由此可見,“國粹主義”和“文化同化”本質都體現了中國人在激烈的文化沖突中所表現出來的極度自欺。

其次,“立人”的反省。魯迅在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的特定歷史時期,作出了一個以“立人”為核心的文化反省。這是他對中國人如何最終擺脫奴役和貧困不斷思考的結果,不僅對中國人的自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對人類個體的自立也有著普遍的影響。魯迅認為,要建構一種新的民族文化體系,必須正確對待“固有之血脈”和“世界之思潮”,這顯示了魯迅獨特的文化觀。魯迅以“暫時做穩了奴隸”和“想做奴隸而不得”的兩個時代的交替與循環對中國歷史進行剖析,提出了“是故將生存兩間,角逐列國事務,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若其道術,乃必尊個性而張精神”的理想。魯迅旗幟鮮明地提出了“立人”之道,即在“尊個性而張精神”,形成了由“立人”而“立國”的思路。魯迅選擇從揭示國民劣根性的角度入手,對民族性格進行梳理,形成了以“立人”為起點,以改造“國民性”為手段,達到“立 國”的目的。

三 魯迅民族文化心理刻畫的文學價值

1 啟蒙者的焦慮與命運

魯迅揭示了傳統文化對國人所造成的精神創傷,他強調個體生命的精神自由,消除抹殺精神自由的奴性。因此,魯迅在文本世界中塑造了另一類形象——“啟蒙者”,比如“狂人”、“孤獨者”等。這些啟蒙者是魯迅所呼喚的“精神界戰士”。在《狂人日記》中,魯迅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社會文化的真正本質是“吃人”的“狂人”;在《孤獨者》中,魯迅勾畫了一個對別人有真愛、不失赤子之心的“怪人”;在《在酒樓上》中,刻畫了善良而溫情的呂緯甫的人物形象,等等。在魯迅的筆下,這些人是時代的先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是最先覺醒的。同樣,這些人物形象體現了魯迅以“立人”為核心的文化啟蒙主張。然而,對于中國幾千年歷史的儒道互補的傳統文化,每個國民都自覺奉行著“從來如此”的規矩。因此,在魯迅的文本里,啟蒙者們無一例外地遭到了社會環境的扼殺。如《狂人日記》中的“狂人”,遭受著敵視和冷漠的大恐懼,病愈之后“赴某地候補”去了。可見中國的傳統文化所具有的殺傷力,它造就了一批“庸眾”,也讓一批“戰士”在無物之陣中老衰或壽終。這些是魯迅文本世界中關于啟蒙者自身的焦慮,也是魯迅內心深處焦慮的反映。這些是魯迅小說文本中提出的如何改造和重塑民族文化心理、進而走向現代化的命題。

2 揭露出國民的病苦

文學是民族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實,總是要表現一個民族的意識、精神狀態和心理素質。魯迅以文學的方式來實踐他對民族文化心理改造的主張,這遵循了文學特性。魯迅認為,從小說來看,民族性就是一個好題目。他的小說也正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來進行著國民性問題的探索。魯迅以超常的勇氣和深刻,藝術地展示了國人靈魂病態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一個個具體的“病理標本”。魯迅的《阿Q正傳》無疑是最為著名的,阿Q的劣性就代表國民性的若干面。魯迅筆下的未莊是一個“老中國的文化生態”,生活在其中的人視現有的一切為當然,他們滿足著眼前的一切而痛恨變動。這里充滿了習慣與惰性、愚昧與無聊、閑人與看客。從某種層面上說,阿Q是抽象與具體的統一,他讓我們從“這一個”中讀出了“這一群”。再如,在《藥》中,魯迅寫出了華老栓們的愚昧和麻木;在《離婚》中,寫出了愛姑精神上的奴性;《祥林嫂》、《孔乙己》中,寫出了主人翁的冷漠與無聊,等等。由此可見,魯迅冷靜地勾畫出了國民的精神狀態,寫出了國人的“魂靈”,真實地展現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中國現狀,由表及里,對傳統的民族文化心理進行了最深刻的批判。

民族文化論文:用民族文化促進旅游業發展的建議

用民族文化促進旅游業發展

我市旅游業現狀:我市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擁有__等國家風景名勝區,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眾多,旅游資源豐富;境內民族眾多,民族文化繁榮;生態保護良好,氣候四季宜人。但由于我市旅游業起步較晚,各種旅游資源未被充分利用,旅游經濟尚未真正形成,“優秀旅游城市”還處于有名無實階段。

我市旅游業發展的建議:要想真正做強、做大我市旅游業,必須摸清家底,揚長避短,在全國皆搞旅游的大環境下,獨樹一幟,脫穎而出,就旅游業全國大環境而言,北方主要是“看文化”,南方主要是“游山水”。作為南方城市的__,肯定要圍繞山水、生態作文章。就省內而言,我省是旅游大省、民族文化大省,各縣市都在做旅游的文章。不可否認,現在我市的旅游業,民族文化與經濟建設是相對脫離的,景區就是單純的自然景觀,民族文化旅游就是單純的民族村寨,但在全省范圍而言,比景點,我們的景區知明度比不上黃果樹瀑布、龍宮、荔波小七孔等;比民族文化旅游,我們比黔東南起步晚、發展慢。以短擊長,無疑是自尋死路,這也是我市旅游業長期得不到發展的原因之一。作為新興的旅游景區,我們必須揚長避短,走民族文化 自然景區的民族文化生態旅游之路,把民族文化與自然景區有機的融合起來,讓民族文化與自然景觀互相輝映,相得益彰。

如何融合民族文化與自然景觀呢?“鹿回頭”的傳說,讓海南的天涯海角聞名中外,“劉三姐的山歌”給漓江的美景增添了無限的靈氣。我認為,在加強自然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要下大力氣挖掘、整理并發展民族文化(已有的要加強整理,沒有的要找、要編),讓少數民族文化與各景區的景點有機的聯系起來,讓民間傳說、愛情故事、名人軼事賦予山水風光以靈氣,增加景點的文化內涵,讓游客來都勻有所觀、有所玩、有所悟、有所憶,增強景點對游客的吸引力。

民族文化論文:守護民族文化家園打造土家風情品牌

印江是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全縣42.8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71.5%。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沉淀了豐厚的民族民間文化,有獨具魅力的民族節日,絢麗多姿的民族歌舞,特色鮮明的土家民居建筑,眾多的歷史文物,精美的民族民間工藝,艷麗繽紛的民族服飾,風味別具的民族食品等構成了我縣極為豐富、頗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資源。為了挖掘整理這些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化,守護這方土家族文化家園,縣民宗局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突破工作重點是做好民族文化工作的重要前提

縣民宗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梵天凈土,桃源銅仁,書法印江”的戰略目標,以打造文化旅游大縣為契機,突破工作重點,把民族民間文化作為20__年的重點工作來抓,加強領導,成立了民族文化工作領導小組,專人負責抓落實。使該項工作得到全面深入的開展而未流于形勢,這是做好民族文化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活動是做好民族文化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是做好20__年春節“七天樂”民族民間文藝活動。我局認真搞好春節期間的“龍騰盛世”民俗大拜年活動,精心組織,周密安排7片龍燈具體的活動時間、路線、活動場所,飛動的龍燈,歡快的花燈,充分展示了土家族的民俗文化特色,營造了喜慶的節日氛圍,讓群眾渡過了一個歡快祥和的春節。

二是開展花燈健身舞大賽,努力打造土家花燈品牌。3月8日,由縣民宗局、婦聯、縣文廣局聯合舉辦第二屆“土家花燈健身舞”大賽,以此促進土家花燈的廣泛開展,使土家花燈得以完整保存和流傳,并在傳承中不斷加以創新,使土家花燈具有體育性、藝術性、娛樂性,從而達到健身和娛樂目的,通過多種形勢多種渠道,努力打造土家精品花燈,塑立印江土家花燈品牌。

三是抓好民族民間歌舞調演,提煉精品節目。

為了更好地挖掘整理利用我縣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11月由縣民宗局、文廣局聯合舉辦了第二屆“梵山凈水印江情”民族民間歌舞調演。來自全縣縣直機關和17個鄉鎮的53支表演隊伍參加了活動,演繹了印江原生態的聲樂、曲藝、舞蹈。演員大部分來自農村的群眾,有六七十歲高齡的老人,也有五六歲的小孩。表演的節目全是印江少數民族質樸生活的再現,有鑼鼓、嗩吶、長號等器樂節目,有山歌、高腔山歌、石工號子等聲樂類節目,也有儺堂難、花燈等舞蹈戲曲類節目。民族歌舞調演內容豐富,異彩紛呈。通過民族民間歌舞調演,挖掘了很多優秀的民族歌舞,如永義鄉編排的《茅古斯舞》,以其豪放、原始的魅力榮獲一等獎,發現了很多少數民族藝術人才。在社會上引起了積極的反響。

通過民族歌舞調演,我縣命名了一批文化藝術村和民間文化傳承人,并予以授牌。有力地推動了我縣民族文化工作的開展。

此次活動得到了專家的認可,他們認為印江民族歌舞調演節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彰顯了印江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品牌。

五是精心組織召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與發展研討會以提升我縣民族文化品位。

20__年9月12日,我縣召開了民族民間文化保護與發展研討會,省、地、縣有關領導、專家等70余人參加了會議。通過播放我縣民族民間文化宣傳片。介紹了我縣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民族民間文化,有淵源的書法文化、古樸的原生態文化、靈異的佛文化、神秘的儺文化,多彩的花燈文化等,引起了專家、學者濃厚的興趣,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縣民宗局近年來,對我縣的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做了大量工作,挖掘、保護、整理、利用民族民間文化工作所取得了眾多成果。先后編輯出版了《印江土家風情》、《印江花燈》、《民族文化》等系列民族民間文化叢書,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深受讀者好評。

通過召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與發展研討會,專家討論了《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民族民間文化保護與發展實施意見》,專家們各抒己見,對印江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與發展提出了精碎的建設性意見或建議。對我縣打造文化大縣,提升民族文化品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為了著力打造土家風情旅游,提升印江知名度,11月27日至29日,經民宗局、建設局、旅游局精心策劃聯合舉辦了貴州土家族建筑文化特色研討會。來自省內外的40多位領導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他們實地參觀考察了我縣土家特色建筑物。有被譽為“江城砥柱”的文昌閣,古風濃郁的依仁書院,獨具匠心的土家封火桶子,古老的宗祠建筑文化,更有民風淳樸的梵凈山團龍民族文化村落。會上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各自獨到的見解,對印江的特色建筑科學把脈,提出了指導性意見或建議。對印江打造土家風情旅游文化大縣提供了決策參考。

六是扎實抓好民族文化進校園工作,培養后繼人才。

民宗局積極抓好民族文化進校園工作,先后編制了《印江自治縣民族文化進校園規劃》及其實施方案,積極申報民族文化進校園項目學校。把木黃民族小學、縣民族中學作為民族文化進校園示范學校。組織專業人員編寫了民族文化校本教材。把民族文化納入課程教學。開設了書法、擺手舞、花燈歌舞等內容,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進了校園,步入了課堂,為我縣培養了民族民間文化后繼人才。

七是打造團龍民族文化村,帶動土家風情旅游。縣民宗局大膽圍繞民族文化做文章,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資源打造梵凈山團龍民族文化村。為了打造團龍民族文化村,帶動土家風情旅游,10月份由民宗局資助永義鄉政府組織團龍村支兩委等24人前往黔東南考察民族文化進村寨,收益匪淺。

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

是做好民族文化工作的重要保證我縣的民族文化工作離不開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懷。為挖掘、保護民族民間文化,自治縣成立了古籍保護工作協調領導小組,落實了保護措施,縣政府為此特解決了5萬元古籍普查工作專項經費,使我縣的民族文化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為展示宣傳印江的民族風情,推介旅游資源,縣委、縣政府尤其重視民族陳列館的文明窗口作用。20__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通過重新調整民族陳列館部分展板以來,民族陳列館以其全新的面貌接待了各級各部門領導、中外游客、中小學生、社會各屆人士5000余人次,深受好評。從而樹立了單位窗口形象,有力地宣傳推介了印江。

縣民宗局的工作成績離不開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更離不開縣委、縣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一年來,縣民宗局扎實開展民族文化工作,執著地守護著民族文化家園,弘揚民族民間文化,有力地促進了土家風情旅游事業的發展。

民族文化論文:民族文化與中國企業文化發展之我見論文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重要特征,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只有將民族文化與企業文化相結合,才能創造出企業文化的品牌,才能顯示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才能展現企業文化的生機和活力。人們常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誠如是也。

一、對文化及民族文化的理解

要全面理解民族文化的內涵,就必須先從解讀“文化”的含義入手。從漢語的角度來看,我國《周易》曾載:“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里的天文,是指天道,即自然規律;人文則是指人倫社會規范,即指“以文教化”。后來,“文化”一詞一般是指“以文教化”。從西方語言的系統來看,“文化”一詞,最早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指耕作、培育、教育等。其實,“文化”的實質性含義應是“人類化”。這是隨著19世紀中葉民族學和人類學的發展而逐步明確的。其代表人物就是英國人類學家泰勒(E·B·Tylor),他于1871年曾對“文化”一詞作過這樣的表述:“文化就其廣泛的民族意義來說,是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習得的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任何其他能力的和習慣的復合體。”這里,他首次把文化與民族聯系在一起。由此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的發端。

可以說,文化是人類有意識地作用于自然界與社會的一切活動及其結果,是一個民族的整個生活方式,它包括了人類通過學習獲得的法律、文字、藝術、語言及其創造和傳承的信仰、價值、道德、風尚等。

當然,文化就其概念而言,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包含了人類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了人類社會所創造的一切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

關于廣義的文化結構,可以進行多種分類,譬如把文化分成物質的和精神的兩個方面,即二元結構說;有將其分為物態文化、關系文化與心態文化的三元結構說;也有將其分為智能文化、物質文化、規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四元結構說等。

單講三元結構說吧。物態文化,亦稱物質文化,它是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品的總和。物態文化的內容較多,包括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建筑文化、園林文化、日用器物文化、舟車交通文化等。它反映了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程度。

關系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兩個方面。所謂制度文化,是指人類在其社會實踐及社會生活中所組建的各種社會規范構成的文化層,包括社會的政治法律制度、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家庭制度等。所謂行為文化,是指人類在人際交往中以禮儀、風俗、習慣等形態出現的行為方式。因此,行為文化更多地活躍在各種社會風尚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心態文化,即精神文化或社會意識,包括人們的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它是由人類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以及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等主體因素構成的心態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狹義的文化,則專指知識和信仰的有組織的系統。它是一定社會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是精神文化的總和。實際上,它也屬于心態文化的范圍。當然,人們通常所講的文化,一般都是指狹義的文化,亦即單指人類的精神文化。

需要指出的是,人類社會目前對于文化的認識和對文化概念的表述,還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仍然處在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之中。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一個民族的人們長期共同生產生活的產物,是維系一個民族生存、發展和延續的重要因素。

一個民族的文化,是該民族智慧的結晶,體現了該民族的精神,是構成該民族的重要標志。文化對民族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了解一個民族,就要首先了解這個民族的文化;尊重一個民族,也應當首先尊重這個民族的文化;發展一個民族,更要發展這個民族的文化。

二、民族文化必須與企業文化相結合

在物質文化生產中,民族文化必須與企業文化相結合,才能創出企業文化的品牌,才能顯示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才能展現企業文化的生機和活力。

中國企業文化必須突出民族文化之特色,這是毋庸置疑的。[1]

就以民族服飾文化來講,人們早期的服飾文化先后經歷了文身(紋面)、草裙及遮羞物、獸皮及披風、批氈與貫頭衣、交領(或稱大領)衣、大襟衣等演變過程。現在,服飾加工已成為企業文化中最富有文化韻味的一種企業。因為人們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服飾文化的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審美要求的核心實際上是對文化的品味。

(一)民族服飾具有族徽作用

服飾文化本身就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如傳統服飾的族徽作用。這種族徽的作用,已超出了服飾本身的御寒、護身及其審美功能,是一種與民族心理素質密切相聯的特殊功能。民族服飾對于群體的作用,很重要的一條是凝聚其族人的精神,吸引其族人心理的向心力,以形成其民族集團的團結、統一、秩序,增強其集體為生存而拼搏的戰斗力。也就是說,民族傳統服飾的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功能,就在于它對于族人的凝聚力,這就是我們所講的族徽的作用。任何一種傳統的民族服飾,都是一種標志,對外用以區別于其他民族;而在本民族內部,則是相互體認的旗幟,是結成整體的可視性、可觀性較強的紐帶。

在我國各民族中,傳統服飾的族徽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它往往通過不同的服飾款式、五花八門的頭飾與首飾、裝飾工藝或各種典型的花紋圖案等表現出來。各具特色的傳統服飾早已同各自的民族形象融為一體,成為一個民族的重要的形象特征。甚至可以說,民族服飾是各民族穿在身上的名片。如蒙古族的蒙古袍與蒙古靴,滿族的旗袍、大頭翅與高底鞋,朝鮮族的交領短衣和長裙,鄂溫克族與鄂倫春族的狍皮衣,赫哲族的魚皮衣,維吾爾族的袷袢與繡花帽,回族的白帽,哈薩克族的白色男氈帽與綴羽毛的女帽,苗族的交領繡花衣、百褶裙與花披肩,彝族的批氈、披衫與寬腳褲,藏族的藏袍與氆氌圍腰,納西族的“披星戴月”披肩,景頗族的織花長筒裙,黎族的對襟長衣、織錦筒裙,傈僳族的珍珠帽等等,都成了各民族的鮮明標志。盡管隨著時代的變遷,各民族的典型服飾已經有所改變或正在改變,但傳統的東西已經給人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已經為人們所認同。所以,現在如果要發掘或弘揚民族服飾文化,就必須要將傳統的民族服飾文化與人們的現代審美理念相結合,才能與時俱進,不斷推陳出新,創出嶄新的時代品牌。

(二)民族服飾是寫在民族身上的歷史

有些民族的傳統服飾上所反映出來的圖案往往是對歷史上重大事件或重大歷史變遷的一種朦朧記憶。特別是那些沒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其傳統服飾上的許多圖案則被稱為“無字史書”。如不少苗族的傳統圖案就反映了苗族歷史上的大遷徙。以貴州赫章、水城、威寧一帶的苗族為例,他們不論男女都佩戴花披肩,披肩上或挑或織,均裝飾著各種精致的幾何圖案。據傳說,這些圖案是其先民為紀念遷徙前故鄉的田園、樹木等而留下來的。而婦女蠟染麻布裙上段的紅、黑兩條花紋,則象征天地,中部三圈黃、藍、綠色條紋,則代表黃河、長江和平原。四川南部的古藺、敘永、筠連一帶的苗族女裙上,也有黃河、長江一類的裝飾紋樣。這些,無疑都是古代先民在大遷徙時留在人們觀念中的痕跡。在滇南哈尼族的支系葉車中,女青年均戴尖頂白巾;少女梳12條長辮;15歲前將發辮挽成一個發髻盤在頭頂。這12條辮子表示古代先民在部落戰爭中突圍時的12條路線。而頭上的尖頂白巾則是當時為躲避追殺而用來遮臉的偽裝物。當然,并不是所有民族的傳統服飾都有類似的圖案。這種典型的圖案 只保留在為數不多的民族之中。但是,它卻能從某個方面揭示出民族服飾文化的史學價值,甚至能為民族的發展變遷提供某種佐證。

(三)民族服飾是穿在民族身上的藝術

傳統民族服飾往往也被人們稱為是穿在民族身上的工藝美術,是人類最早的裝飾藝術之一。同時,它也是綜合性的裝飾藝術。據考古學家考證推斷,北京山頂洞人就知道戴項鏈裝飾自己了。遠在五千年的新石器時期,我國遠古人就有了戴手鐲的習俗。目前已發現了大量新石器時代的手鐲,有石、玉、陶、蚌、牙、骨等多種,還有骨及玉質指環等。河南偃師二里頭還出土了四千年前的綠松石項鏈。可見,人類早期的裝飾藝術,多半與服飾有關。人類美化世界的第一步可能首先就是從自身的裝飾開始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與服飾藝術相關的工藝美術,發展成了獨立的藝術門類,如刺繡、挑花、蠟染、織錦、玉雕、銀器等,大都是從服飾藝術派生出來的。有些地區的剪紙,也是用繡花底樣。這說明,剪紙藝術與服飾藝術也有著某種淵源關系。應該說,我國民族地區的各種傳統服飾文化,給人們展示的是一個絢麗多姿、熠熠生輝的藝術世界。它也為現代藝術家、企業家們美化生活、進行藝術創作、加工、創造財富提供了豐富的藝術源泉。而現代社會的人們,也開始認識到服飾文化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值得注意的是,當今世界上越是現代化程度高的國家,越是喜愛傳統的、民族的、民間的東西。所以,我國的傳統民族服飾文化藝術,在國外受到了異乎尋常的歡迎和贊賞。如以苗族挑花能手王朝珍、蠟染高手楊金秀等為代表的一批中國少數民族民間藝術家的許多作品,都已走出國門,受到世界各地藝術家們的青睞。還有許多少數民族藝術家也不斷到國外去傳藝。

三、應用戰略眼光看待民族文化與企業文化的關系

在如何看待民族文化與企業文化的關系時,無疑應有戰略的眼光。具體到服飾文化上,不僅要在深刻認識我國民族服飾文化豐富內涵的同時,還要用前瞻性的戰略眼光來看待我國民族服飾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發展的價值及其意義。因為服飾是人類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精神文化的載體,是人類審美觀念在服飾文化上的外化形式。古代服飾是人們了解古代物質與精神文化的一面鏡子或窗口。但是,由于古代服飾本身大都是以麻布、綢緞、獸皮等一類不易長久保存的材料為原料的,所以能夠保存至今的就非常少見。尤其是歷代的民間服飾,能夠保存下來的就更難。人類服飾從簡到繁的各個發展階段,各種形態的服飾幾乎都可以在現代各民族地區流行的傳統民族服飾中找到其相對應的款式。如有人將古代楚人的服飾同現代苗族的傳統服飾作了對比,認為現代盛行在黔東南一帶的右衽大領衣同考古發現的楚人上裝基本形態完全相同。在傳統服飾的制作方法上,楚人與苗族均保持著較原始的“縫合型”特征。再如,東北地區的朝鮮族傳統女裝,在很大程度上,則保留了我國唐代女裝的鮮明特點。

服飾是人類特有的文化現象。不論哪個國家或哪個民族,在其服飾文化上都有許多共同的特點。特別是在服飾文化的起源與發展上,更是有著許多共同的規律可循。而流行在我國各民族中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服飾文化,恰好從人類學、民族學的視角向人們揭示并展示了人類服飾文化的發展脈絡及早期形態與功能等,使我們能夠更清楚地窺見到人類從山頂洞人到近代以來的近兩萬年間的民族服飾的主要類型及其演變。可以說,我國各民族地區保存了當今世界上最完整、最豐富、最珍貴的民族服飾文化發展史的活資料。它為我們進一步認識、研究、開發、利用民族服飾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幫助。

無論是精美的刺繡作品、蠟染作品或各種織錦等,都是各民族數千年來傳統文化的積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湛的技藝。這些藝術品能給人們帶來一種古雅、質樸的美感,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得到放松和休息,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實用價值。很多藝術家從傳統的民族服飾文化藝術中吸取營養和靈感,并進行某種改革或創新的嘗試,推陳出新,賦予它以新的生機和活力,使傳統服飾文化藝術業,從原來狹小的空間里解放出來,運用到美化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直接為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務。譬如,有的設計出蠟染壁掛、蠟染與扎染時裝。有不少風格獨特的民族圖案,被成功地運用到現在流行的各種紡織品之中,深受消費者的歡迎。有些來自民族地區的某些古老的服裝款式,如旗袍、百褶裙、寬腿褲等,也被服裝設計師們巧妙地用于時裝設計上,打破了都市時裝款式單調、呆板的缺陷。也有的通過現代設計師的手,把原來只屬于某一個民族的服飾文化藝術,變成了全社會、全民族甚至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在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傳統文化的領地日益縮小。而作為民族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服飾文化的藝術價值卻越來越高,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民族服飾文化的發展,為進一步適應人們快節奏、高效率的現代生活,人們不再愿意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服飾的加工制作上面。各種簡潔、輕便、舒適、美觀的時裝應運而生。這種現代服飾,打破了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的格局,用現代化手段成批生產出來,使整個社會甚至整個世界都連為一體,形成了一個大的服裝市場。從前表現在傳統民族服飾上的種種個性,諸如豐富多彩的款式、色彩紛呈的圖案及各具特色的穿著習俗等,都在迅速地淡化或部分地消失。與此同時,我國民族傳統服飾加工業作為我國企業文化的一種形式,正以萬紫千紅、方興未艾、生機勃勃的態勢展現在世人面前,前景看好,令人鼓舞。

因此,將民族文化與企業文化相結合,用前瞻性的戰略眼光來開拓民族文化與企業文化相結合的新途徑、新品種,是民族文化與企業文化相結合的未來發展之路。本文以民族服飾文化如何與企業文化相結合的見解,只是如何將民族文化與企業文化相結合之一例。還是人們常說的那句話: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有將民族文化與企業文化相結合,才能將民族文化發揚光大,才能將企業文化發揚光大,才能實現民族文化與企業文化的雙贏

民族文化論文:加快文化產業發展 建設民族文化大旗

烏審旗人杰地靈,具有悠久的歷史、光榮的革命傳統和燦爛的文化,“鄂爾多斯人”(原“河套人”)在這里生息繁衍,孕育了舉世聞名的“薩拉烏蘇”文化;薩岡徹辰、賀希格巴圖等文學巨匠曾在這里著書立說,留下了《蒙古源流》等不朽著作;大夏國都統萬城等多處古跡“風韻猶存”。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淳樸渾厚的民族文化、源遠流長的宗教文化、蓬勃發展的現代文化,為烏審旗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烏審旗不僅歷史遺存豐富獨特,而且自然風光秀麗,景色優美,有全區最大的天然沙地柏自然保護區,有風景如畫的“大漠明珠”巴圖灣和“塞外江南”納林河。

隨著國家和自治區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的出臺,2008年3月,在全區旗縣中率先提出了建設民族文化大旗的戰略,在文化大旗建設中加快開發文化產業,并且將文化旅游朝陽產業確立為與工業支柱產業、農牧業基礎產業、城鎮新興產業并重的四大主導產業之一,旗幟鮮明地加強文化產業建設。在文化產業發展上認真實施“五四三二一”戰略,著力發展“鑄魂工程”、文物“保護工程”、文化精粹“搶救工程”、文學藝術“創新工程”、文化產業“開發工程”“五大工程”;精心構筑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現代文化“四個層面”;全力打造西、南、中部三條文化旅游專線;科學培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兩大板塊”;最終形成“一大支柱”。做大做強全旗文化產業總量,提高文化產業對GDP的貢獻份額,推動第三產業快速發展,使其成為全旗最具活力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加快文化發展、建設民族文化大旗,是烏審旗黨委、政府著眼新世紀發展而做出的一項重要戰略決策。為此,烏審旗著重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文化產業開發保護領導小組,把文化旅游朝陽產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同時,在全區率先成立了民間專抓文化產業的組織——薩拉烏蘇草原文化促進會,形成了政府和民間組織合力同抓文化產業的工作格局,有力的推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二是實施科教興旗戰略。 抓住“文化教育年”有利契機,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普及提升國民教育,全面提高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為建設綠色烏審提供不竭的人力資源。

三是實施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將2008年確定為文化教育年,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上檔次,上水平。在文化產業定位上,提出了培育人文鏈條,服務循環經濟,凝煉烏審精神,建設綠色烏審的目標。通過實施文化發展戰略,發掘不同文化的內涵,充分調動各地區特色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以區域文化的發展合力,推動民族文化大旗建設,指導全旗文化產業發展。

四是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根據我旗文化資源優勢,圍繞深厚歷史淵源、著名歷史人物、重大文化活動、絢麗民族風情以及草原文化研究等等,有重點地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實現文化品牌的商業化運作。全力構建薩拉烏蘇草原文化體系,打造薩拉烏蘇草原文化品牌,逐步豐富我旗所特有的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和現代文化內涵。抓緊搶救傳統文化,開發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科研考古等精品旅游景點,創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藝佳作,鑄就品牌,力爭使之成為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大型文化活動知名品牌。在全區第三屆烏蘭牧騎藝術節上,我旗烏蘭牧騎以其優秀的節目,精湛的演技征服了評委和觀眾,獲演出金獎榮譽稱號,共贏得各類獎項7項。

五是加快旅游開發戰略。走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運作之路,廣泛吸引民間投資和外來資金,形成多元開發局面,挖掘整合文化旅游資源,進一步拓寬蒙陜寧草原文化旅游協作領域,加快全旗文化資源開發,把文化旅游開發作為建設民族文化大旗的突破口,整合文化資源。今年烏審旗成功組織召開薩拉烏蘇草原文化促進會成立大會。引進資金近2億元對薩拉烏蘇文化遺址、巴圖灣水庫、成吉思汗九游白纛生態旅游區進行綜合開發。投入500萬元對烏審召廟進行修繕。

六是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強文化交流,是促進民族文化創新和發展的重要途徑。烏審旗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扶持我旗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走向國內外文化市場,促進文化對外交流,提高烏審旗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建設文化大旗戰略的提出,為迅速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創造了良好的歷史機遇,成為提高文化軟實力的良好的機會,烏審旗的文化產業正以其朝陽產業的前景和潛力,不斷推動全旗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向前發展。

民族文化論文:中國現當代文學與多民族文化

中國作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包括文學在內的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皆為中華各族兒女共同創造。“各民族的文學在長期的共同發展過程中,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借鑒、互相推動。各民族文學異彩交輝、相融并進,使得中國文學具有了歷史悠遠的、多元化的民族蘊涵好極為深厚、極為豐富的民族特色。”[1]古代文學如此,現當代文學也是如此,這是一個客觀的事實,也是歷史的規律。

在21世紀的今天,認真總結歷史的經驗,探索梳理多民族文學融匯發展的規律,對于中國文學健康發展,走向未來,繁榮昌盛,增進民族團結進步,同心協力建設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一、中國文學史存在的現狀是一部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文學史

自20世紀初,中國的現代大學體制逐漸形成,中國文學史成為各高等院校中文(或國文)專業開設的主干課程,林傳甲諸人在北京大學講授該課,相關的教材、講義、專著汗牛充棟,不計其數。然而,傳統的各類《中國文學史》,包括古代、現代及當代文學史,卻普遍存在兩個方面的嚴重缺憾:一是介紹內容基本上是正統的書面文體,即所謂詩文詞賦,以及小說戲曲之類,而對于數量十分廣泛的民間口傳文學則幾乎不予理會。第二,除個別少數民族著名作家的漢字文獻作品之外,主要內容皆為漢族作家文學,多民族文學作品幾成空白。這就使得《中國文學史》多為名不副實,實際上只是“中國漢族文學史”或者是“中國漢字書面文學史”,與中國多民族文學實際情況不符,未能全面的反應其文學成就。

這種情形的產生,當然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簡單歸納大概有這樣兩個重要原因。首先是歷史的原因。由于中國傳統的問題等級觀念,以詩文為正宗,予以特別重視,其余文體則為小道,不登大雅之堂,直到王國維先生強調:“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2]其后,詞曲小說之類方在大多數學者眼里占有一席之地。在此之前,元曲長期以來遭受的境遇,亦如王國維先生所論:“元人之曲,為時既近,托體稍卑。……后世儒碩,皆鄙棄不復道。”元曲如此,其他民間俗文學為論者所不屑一顧更是十分自然了。

其次,是客觀條件問題,主要是語言障礙,由于漢民族數量眾多,漢語影響力強大,成為境內乃至東亞地區主要的交流溝通工具,少數民族語言使用地區和范圍都有較大局限。因此,除了少量翻譯成漢語的少數民族文學作品或者少數民族作家直接用漢語創作的作品得以較廣地流傳之外,各民族豐富的文學成就多限于在本民族內部傳播,大多不為其他民族所了解。學者們這種因語言問題而導致的知識結構缺陷,是造成學術研究和中國文學史書寫不可回避的客觀障礙。

此外,由于前面兩種原因的結合,即客觀障礙所造成的對民族文學成就實際情況缺乏了解,對民族文化審美心理特征差異的認識和接受程度及對不同文學體裁藝術表現手法的喜好程度等,都會形成對各民族文學、民間文學以及各種非主體文學樣式有意無意的忽略。

二、中國文學史是一部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文學史

作為中國文學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文學成績尤為突出,為中國文學發展作出卓越貢獻,不可忽視,更不可分割。

綜觀中國多民族文學歷史長河,作家群星璀璨,文學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百花盛開,成就輝煌,令人驚嘆不已。古代文學雖然因客觀原因存在較大差異,但無論是書面還是口傳文學都取得了不容忽視的成就。古代從先秦到明清,匈奴、鮮卑、羌、女真、蒙古、藏、彝、回、滿、等各族均取得較大的文學成就,涌現了北魏宇文氏家族詩人、唐之元結、獨孤及、元稹、金代元好問及完顏氏家族詩人、11世紀尤素甫·哈斯·哈吉甫、元代耶律楚材、薩都剌、馬祖常、貫云石、余闕、明代李贄、清代納蘭性德、六世達賴倉央嘉措、趙藩等大批各族著名的作家和詩人,許多優秀的書面文學作品如南方土著人《越人歌》、古羌人的《白狼王歌》、鮮卑的《敕勒歌》、維吾爾族古典長詩《福樂智慧》、蒙古的《蒙古秘史》、藏族的《倉央嘉措情歌》等曾產生廣泛的影響,并且還有如舉奢哲《彝族詩文論》、阿買妮《彝族詩律論》一類文學理論著述,說明其文學成就已經達到相當之高度。在民間口傳文學方面,更是貢獻突出,不僅數量眾多,而且許多作品影響廣泛。其中如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王》、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及柯爾克孜族英雄史詩《瑪納斯》、彝族長篇史詩《勒俄特依》《梅葛》以及羌族英雄史詩《羌戈大戰》等,均顯示出中國古代史詩的輝煌成就,破除所謂中國文學無長篇史詩之偏見與謬說,堪稱中國文學之瑰寶。

五四以來尤其是建國以來,中國多民族文學更是不斷走向繁榮,名家如林,精品倍出,族別廣泛等成為突出的特點。這里有滿族作家老舍、端木蕻良、啟功、黃裳、馬加、舒群、柯巖、葉廣芩、巴音博羅,苗族作家沈從文、蒙古族的瑪拉沁夫、蕭乾[3]、李 、納·賽音朝圖克、席慕容,回族的穆青、郭風、木斧、張承志、霍達、白先勇,土家族的家族的黃永玉、彝族的李喬、吉狄馬加,朝鮮族金哲,藏族的饒階巴桑、益希單增、降邊嘉措、扎西達娃、阿來,維吾爾族尼米希依提、包爾汗、特依甫江·艾里耶夫、鐵木爾·達瓦買提,壯族的華山、黃勇剎,白族詩人曉雪,東鄉族的汪玉良等等,閃光的名字數不勝數,其中許多著名作家不僅僅是作為現代文學中少數民族作家的杰出代表,同時也進入到中國第一流作家的行列。

多民族作家不僅人數眾多,而且有許多作品影響深遠。《正紅旗下》、《四世同堂》、《龍須溝》、《茶館》、《邊城》、《科爾沁草原的人們》、《茫茫的草原》、《李雙雙》《黃河東流去》、《黑駿馬》、《心靈史》、《雞毛信》、《劉三姐》、《歡笑的金沙江》、《穆斯林的葬禮》、《冰山上的來客》、《格桑梅朵》、《塵埃落定》等早已為人耳熟能詳,成為20世紀中國文學經典之作。

此外,尚有難以統計的各民族作者在辛勤耕耘,從事文學創作,除漢語創作外,還有不少民族的作者用各民族的母語進行創作,或者使用雙語創作。雖然各民族文學發展不完全平衡,但卻各自具有其風格和獨特的意義。到1997年,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在京頒發,以前從未獲獎的珞巴、基諾、塔塔爾等三個民族作者獲獎,形成我國56個民族都有作品獲獎的民族文壇大團圓,標志著我國多民族文學不僅廣泛,而且在質量和藝術上均有了長足的進步。當代文學中中國當代多民族文學崛起的象征。

三、多民族文學觀的意義和價值

(一)多民族文學作品內涵豐富,形象生動,形式多樣,帶給我們藝術審美的同時,也為我們了解祖國豐富的民族文化、風土人情提供了寶貴的資料,為當代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提供了借鑒和基礎條件。20世紀50年代起,大規模的采風運動在民間文學搜集搶救和整理方面取得較大的成績,1984年起,又啟動《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普查搜集編撰工作并陸續分省區出版,包括《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國歌謠集成》、《中國諺語集成》三套。卷帙浩繁,資料十分廣泛,其中也包括著各族民間文學。同樣,編寫少數民族文學史和文學概況問題在五十年代即已提出,幾經周折,1983年出版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一書,其后,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牽頭編寫的包含55個少數民族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叢書》也陸續推出,該書為族別文學通史性質,所論古今貫通,可以一覽各族文學概況,此后的研究更為深入,分期的 斷代文學史也不斷出現,如《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史論》之類。2004年,《民族文學研究》和四川大學文學院、西南民族大學等發起召開了“首屆多民族文學論壇”,促進了對各族學者對相關問題的討論、觀念的轉變,隨著論壇的逐年召開,加深了相互了解、溝通交流,認識的深化。

(二)促進文學創作借鑒和交流。

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各民族文學既有聯系又有差異。往往相互影響相互學習,兼收并蓄,吸取精華,彼此差異正是特色所在。

就形式而言,各族文學就有許多可以互相借鑒之處,以口傳文學為例,許多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如蒙古族的數來寶,藏族的魯體、諧體民歌,維吾爾詩歌的“阿魯孜”、格則勒、柔巴依,苗族的“賈”、嘎別福、恰央,壯族的“歡”,朝鮮族的“阿里郎”、時調,滿族的子弟書,侗族的大歌,琵琶歌、多耶,瑤族的信歌、香哩歌、石牌話,白族的打歌、白族調、大本曲,土家族的擺手歌、哭嫁歌,傣族的贊哈,僳僳族的莫瓜調、掰史掰,水族的雙調、單調、詰俄伢,土族的家曲,達斡爾族的舞春,仫佬族的古條,撒拉族的撒拉曲兒,毛難族的羅海歌,仡佬族的排歌,京族的唱六八,赫哲族的伊瑪堪,珞巴族的夾日,西北多民族地區的花兒等等,以民歌、說唱等藝術保存豐富的文學資料,也是一朵朵文學藝術爭奇斗艷的奇葩。

通過對多民族文學成就的欣賞和了解,還可以加深對中國文學發展的規律的認識。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幾乎每一個民族或成功的作家,都是在學習借鑒多民族文學和文化營養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李白、杜甫、蘇軾等大家都有著從多民族文化文學學習的經歷,偉大詩人屈原深深地受到荊楚和南方巫覡文化與藝術的影響而創作楚辭,唐代巴蜀、西域等中原之外的多民族文化對李杜的深刻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生長在四川的蘇軾隨著游宦譴謫的行跡不斷地吸取東西南北乃至嶺南地區海南黎族文化的營養。在現代作家中,從郭沫若的《孔雀膽》、曹禺的《王昭君》,到王蒙的《王蒙新疆小說散文選》、高櫻的《達吉和她的父親》等等名家名作中,都可以看到漢族作家學習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學的縮影。反之,古今少數民族作家同樣也受到漢族及多民族文學的影響,歷史上接受漢文化比較早的匈奴、鮮卑及其后裔都出現許多有影響的詩人,如著名的元結、元稹、元好問都是鮮卑后裔,金代初期實行借才異代政策,對促進其文學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蒙古、回、契丹、女真、滿族都有許多從事漢文創作的著名作家。老舍、沈從文、瑪拉沁夫、張承志、吉狄馬加、阿來等均是將本民族文化特色與漢族文學傳統密切融合的佼佼者。古代蘇東坡貶謫海南,傳播中原文明的同時,也學習當地民族文化。當代艾青、王蒙在新疆與各族人民相互學習并進行語言文學交流也已傳為民族團結的佳話,這一切,都是多民族文學彼此交匯促進共同繁榮的成功經驗,也是未來中國文學的必然走向。

(三)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促進文化繁榮和民族團結。

孔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文學對社會有著巨大的影響。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學的社會功能表面上似乎有些減弱,實際上卻依舊發揮著巨大的為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今天我們進一步深化多民族文學觀念和意識,不僅對于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本身具有價值和意義,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真正貫徹憲法賦予的各民族平等的原則和精神,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保障各民族自由選擇使用語言文字的權利。通過多民族文學的學習交流,促進相互了解、幫助和尊重,也滿足各族群眾對文學藝術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創作出更多有影響的作品,潛移默化,以此推動各民族對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的認識,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即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相互也離不開的思想觀念,為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反對民族分裂,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健康發展與精神文明建設而積極努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盡到當代文學藝術工作者的神圣職責。

民族文化論文:多民族文化背景下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與策略探析

21世紀,教育已被視為應對未來種種挑戰及社會進步的一張必不可少的王牌。人們對高質量的教育充滿希望和期待,而高質量的教育則依賴于高水平的教師,故而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提高已成為教育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少數民族教育一直是多民族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牽涉到國家的穩定和發展,也牽涉到各少數民族的和諧安定及發展。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具有多民族文化的社會特性,即民族的多樣與文化的多元共存。新中國成立后雖經幾十年的努力,但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的教育發展仍存在不均衡狀況。在這種文化與教育背景下,如何達到各民族文化之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和諧局面,使少數民族既保持他們獨特的民族傳統文化,又能順利地融入主流文化,作為文化傳承和發展的載體——教師,起著決定性作用。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群體,教師專業發展如何定位,在其專業成長上應作出怎樣的變化和發展?我國著名民族學家哈經雄、滕星注意到少數民族地區教師專業發展的特殊性,認為要實現少數民族教育與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相互適應并相互促進,必須特別關注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只有教師的素質提高,才能使學生的素質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得以提升。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可表述為在一個社會或社會環境中一種以文化傳統或式樣不同程度的互動和互聯。多元文化含有“大熔爐(meltingpot)”或“混雜(mish-mash)”的意思。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球多元文化大會”的報告中對“多元文化”的內涵做了如下總結:多元文化包含族群平等享有“文化認同權、社會公平權以及經濟受益需求”。從層次上來說,多元文化不僅指全球范圍內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共榮,而且也意味著單一民族國家中的傳統文化對其他民族文化的寬容以及必要的吸收。

(二)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個體專業不斷發展的歷程,是教師不斷接受新知識、增長專業能力的過程,它具有非常明確的三個特征:第一,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有意識的過程。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是使教師對專業的認識不斷深化,包括對專業素養的認識,對教育、學校的理解以及對教師成長與發展中的價值認識等。第二,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不斷發展,教育是一個動態的專業領域,其知識基礎在不斷地擴展。第三,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系統的過程。教育系統本身的復雜性需要系統的專業發展觀。

二、多民族文化背景下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在多民族文化背景下,教師的專業內涵及水平得到顯著提高,逐步達到較為成熟的境界,但是通過對教師進行問卷和訪談調查后,可看出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了民族院校教師專業的理性發展。

(一)專業發展意識淡薄

對影響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因素統計如下:“擠占業余時間”占8.55%,“主觀不努力”占7.69%,“教育理論和技巧缺乏”占6.84%,“教師認識不足”占2.56%,“專業發展流于形式”占11.11%,“與薪金不掛鉤”占5.98%,“參加教育和培訓的機會少”占11.11%,“監督機制不順暢”占1.71%,“學校領導不重視”和“學校環境與氣氛不足”占11.97%,“培訓選拔制度不完善”和“實施教師專業發展的辦法不得力”占10.26%。上述統計數字表明,教師本身的專業發展觀念淡薄。

(二)專業發展得不到重視

通過對院校是否重視教師專業發展的情況調查,71%的教師都選擇領導對教師的專業發展不夠重視,其中19%的教師甚至表示“根本不重視”。從調查結果來看,民族師范學院中教師的專業發展存在著學校管理問題。學校領導對教師的專業成長缺乏重視,專業發展流于形式,領導的重視程度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作為負責學校一切工作的領導者,是學校發展的“掌舵人”,是辦好學校、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俗話說:“一所好的學校取決于是否有一個好的領導者”,因為領導者負有領導管理學校全部工作的重任,有責任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民族院校含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師生群體,作為民族院校的領導者,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遇到多種多樣的困難,面對教師專業素質的參差不齊、教師的情緒不滿、教學設施的不完善、資金的短缺等,不僅應該具備一般院校的組織管理能力,還必須重視不同民族傳統文化對教育發展所造成的影響,重視民族教師的專業發展,真正通過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來增強民族院校的教學質量。學校要堅持將教師專業發展擺在學校發展的重要位置,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

(三)缺乏民族地方課程設置

在對民族院校教師調查時,大多數教師認為本地課程沒有重視多元文化的內容,只有極少數的教師持反對意見。前者認為某些課程只是在內容中涉及其他民族文化,并未設有專門的少數民族文化課程。后者可能是認為課程內容會讓學生在民族文化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不必專門去學習。學院沒有專門開設具有民族文化特點的歷史、科學、藝術、習俗、語言文學等課程,不利于傳承民族傳統文化,不能很好地調動和激發少數民族對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參加教研和培訓的機會少,培訓體系不完善

在調查中發現,許多教師提出沒有固定的培訓機構,培訓機會少,培訓模式單一,由于所參與的培訓總是以集中培訓的形式開展,而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山區,校點分散,教師緊缺,致使教師參加集中培訓的難度很大,他們認為多元文化方面的培訓做得不夠,培訓內容缺乏地方特色,不適應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的實際需求,也不適應教師多樣化的學習要求,培訓實效性不強。

學校應為教師創建完善的培訓體系,為民族地區教師提供嚴格而專門的職前培訓;提供多途徑、多形式的在職進修機會;使民族地區學校積極開展參與式教師培訓,比如,專設課題,專家引導,教師討論、反饋;通過切實有效的措施,鼓勵其積極參與培訓和科研,并獲得成效。

(五)教師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民族院校教師培訓選拔制度不完善,從而出現政策限制的門檻過高,年青的雙語教師引進困難的現象。民族院校大多數雙語教師都在40歲以上,很難找到70后的進行“雙語教學”或“三語教學”的年青教師,80后就更別說了。如今民族院校在擁有雙語教師方面出現嚴重的斷層,師資隊伍日趨老齡化, 缺乏年青的雙語教師,教師專業發展后勁不足。

在現今學校教育中,由于學校對教師高學歷的片面追求,使得學校在教師選拔和任用制度中存在高度重視對教師學歷的要求,輕視甚至漠視掌握少數民族語言的雙語人才。學校認為,只要教師的學歷高,就一定能把書教好。這樣無疑使民族教育走上一大非常危險的誤區。“雙語”教師是確保藏漢“雙語”教學模式的根本保證,無論是從培養民族學生目標上,還是教師選拔標準上,都應無一例外地將它作為考慮的方面。確立和實施藏漢“雙語”教學模式,需要一支高層次的能熟練進行“雙語”教學的雙語師資隊伍,所以在選拔任用民族教師隊伍時,完善關注教育內部公平的教學管理機制也是很有意義的。

(六)雙語教師負荷大,無合理的獎勵機制

雙語教育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需要有一支精通漢、藏的雙語教師,需要有漢、藏雙語對照教材、讀物。這些都需要大量的物力與人力投入。鑒于目前許多教科書及教學資料都沒有專門的雙語教材,同時又為了能夠使學生獲得比較全面的知識技能,不得不利用自己的業務時間將教材自行編譯成藏語版,這樣無形中就增加雙語教師的工作量,而這部分的“勞動”是無形的,如果沒有一種科學、規范的計算工作量的獎勵辦法,在很大程度上會消減教師專業發展的積極性。

三、多民族文化背景下教師專業素質發展的策略

(一)加強領導的重視

1.學校領導要提高對教師專業發展重要性的認識。俗話說:“學校成就教師,教師成就學校。”民族院校的領導應當充分認識到,只有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提高,才能在更高的層次上求得民族院校的生存和發展。二者之間存在著一種既互為前提、又互為結果的互動關系。

2.大力宣傳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學校領導在自己提高認識的基礎上,應該利用會議、完善制度、落實獎懲措施等各種辦法,在校內大力宣傳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在學校內部造成一種濃濃的氛圍,以推動教師專業發展工作的開展。這種宣傳應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即教師專業發展能提高教師個體整體素質的提高;能保證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能培養出高質量的學生。

(二)建立多元的培訓體系

民族院校應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結合民族教育發展的需要,結合少數民族院校分布不集中、教師素質良莠不齊的實際情況,制定并完善一整套的多元教師培訓體系,對教師的專業發展開展多元化培訓,促進民族院校教師專業能力的成長,提高民族院校教師的整體素質水平。在具體落實上,各民族高校可根據學校教師培訓需求的實際情況,設置校級培訓機構,各院系設置相應的分機構或機構。校系(院)兩級培訓機構可根據學科、專業、職稱、層次等不同需求制訂出具體培訓規劃,按照教師專業發展提高的指導思想,根據教學工作的實際安排層層落實。各學科專業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有一個共性問題,即培訓層次問題,現分述如下。

1.提高學歷。根據有關規定,民族高等教育教師中那些學歷不達標或偏低的教師應該繼續深造高一級學位,到正規形式的教育學院和教師進修學校及高校進行在職、脫產讀碩讀博的學習與培訓,獲得更高學歷證書。

2.更新知識。這是以更新知識、增強專業能力為主要目標所進行的培訓。培訓內容要適合教師專業發展的實際需求。民族院校教師應規定在教師崗位上工作滿3—5年者,必須到特定的培訓機構參加一年左右的脫產培訓。

3.提高雙語教學能力。這項措施是提高民族院校教師“雙語”教學能力的培訓。這種培訓應讓教師針對自己教學任務有針對性地提高語言能力,一般說來,這種培訓不宜安排太長時間,定期專題培訓即可。

4.業務性提高。這是針對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隨時出現的問題而進行的學習。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而受到困擾時,教師可以與同事協作研究共同解決。

5.宏觀性提高。學校應該根據本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在假期安排一定時間,請若干不同研究領域的教授、專家開展學術的講座報告,對教師專業發展進行引領和提升。

(三)完善教師管理制度

教師管理制度是使教師保持群體一致性的一系列約束和激勵機制,是教師共同遵守的規范與行動指南。在促進民族教育發展的今天,為提高民族院校教師的專業素養與專業發展水平,教師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強化不可或缺。因此,民族院校要樹立解放教師、發展教師的管理觀念,把民族院校教師專業發展與其生存狀態和切身利益聯系起來,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教師選拔、任用、培訓、晉升、評估等管理機制作為民族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的保障,從而使民族院校教師專業發展從隨意性走向制度化。主要包括:教師選拔和任用制度、雙語教學評估制度、教師考核制度。

(四)落實保障措施

民族院校應遵循教師專業成長的規律,恰當運用監督措施、激勵機制、獎懲措施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調動教師專業發展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打造一支出色的民族教師隊伍,推動民族院校的內涵式發展。

1.監督機制。對學校制定的管理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各種制度、措施、辦法等,學校應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以督促其保障落實。這種監督機制,既要有隊伍,又要有措施。學校應建立監督機構,由主管教學的校長牽頭,包括學校各相關部處的領導、各院系的相關領導參加的監督組織,并制定出具體檢查監督的措施辦法,定期、不定期地對全校各教學單位實施監督檢查。

2.激勵機制。激勵機制,即激發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的措施辦法,它和獎懲機制密切相關。激勵機制對民族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相當突出,也相當關鍵。在國家實行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尤其明顯。激勵機制反映在民族高校教師的專業發展上,主要表現在精神和物質兩個層面上。對成績突出的教師,在評優獎先、職稱晉升、職務升遷等方面所享受到的優先待遇,則既有精神鼓勵,也有物質鼓勵。因此,激勵機制的建立和落實,充分體現我國市場經濟背景下“按勞分配、效益優先”的分配原則的合理性,從而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全面素質提高的大局上起到以先進促后進和以點促面的巨大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寂寞少妇做spa按摩无码|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美女扒开内裤让男生桶|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 色哟哟最新在线观看入口| 夜夜添狠狠添高潮出水| 柠檬福利精品视频导航| 99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乱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仙踪林| 18岁日韩内射颜射午夜久久成人|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亚洲日韩∨a无码中文字幕| 99这里只有精品| 一本大道加勒比久久综合|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vps私人毛片| 日本强伦片中文字幕免费看| 国产情侣真实露脸在线| 亚洲人成无码区在线观看| 蜜桃最新网址| 久久免费看黄a级毛片| 真人床震高潮全部视频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精品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的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一区二区在线 | 欧洲|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少妇特黄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mv大全视频网站| a级毛片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小鲜肉自慰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www污污污|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