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8 03:32: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基礎醫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前言
虛擬仿真實驗室(Virtuallab)是1989年由美國弗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ofVirginia)的教授威廉?沃爾夫(WilliamWolf)首先提出的,它描述了計算機網絡化的虛擬仿真實驗室環境[1]。虛擬仿真實驗室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在教學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是實驗教學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促進了教學觀念與教學形式的變革[2],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2虛擬仿真實驗室的發展及政策解讀
虛擬仿真實驗室自1989年提出以來,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迅速發展。目前,發達國家在虛擬仿真實驗室的建設方面已經十分普及,美國正在致力于構建一個覆蓋全國的虛擬仿真實驗網絡。近年來,國內許多高校根據自身科研與教學的需要建立了虛擬仿真實驗室,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國家相關部門對虛擬仿真實驗室的建設也越來越重視,為了進一步推進實驗教學信息化建設,推動高等學校實驗教學改革和創新,2013年教育部《關于開展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94號),明確提出高校建設虛擬仿真實驗室的重要性。
3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室的發展現狀
教學過程中實驗和實訓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技術能力的關鍵,虛擬仿真實驗室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內外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的應用現狀基礎醫學專業課程是一個對實踐性要求比較高的課程,但是一些實驗課程由于毒性、致病性、時間等原因,導致這部分實驗不能順利開展,虛擬仿真教學平臺在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就顯得至關重要。在教學過程中,虛擬仿真實驗與實際實驗相結合,以實際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作為課程設計的重點,教學內容豐富,包括常規學生實驗、設計性實驗,此外部分虛擬仿真實驗室還包括實習、臨床案例討論、自我測試、BBS交流區、網上相關資源等內容[3]。實時臨床案例討論及網上相關資源共享,既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又開拓了學生視野,從而激發學習興趣[4]。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以其獨特的優勢,在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虛擬仿真實驗與實際實驗相結合,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創造力和對實驗的感性認識,而且通過對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實驗操作的正確方法和理論知識的學習,減少了盲目操作和錯誤操作的幾率,提高了實驗的成功率[5]。此外,虛擬仿真實驗室在節省實驗投資的同時,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6]。虛擬仿真實驗室的優勢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由于傳統實驗教學存在實驗教學經費投入不足、實驗教學儀器設備緊缺和老化、實驗教學用房面積不足等傳統問題,同時在教學內容、教學時間和空間上受到限制,影響了實驗教學的質量。與傳統實驗教學相比,虛擬實驗教學有著突出的優勢,成本方面,大幅度降低實驗室改造、建設和維護的資金,節省實驗經費、時間和空間成本;安全方面,減少實驗室事故發生幾率;環境方面,減少環境污染,促進綠色實驗室的建設;教學方面,打破了傳統實驗教學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效增加學生對實驗的理解能力;教學質量方面,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7]。虛擬實驗教學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為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隨著教學行為、方式的改革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虛擬實驗教學必將成為實驗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8]。目前,虛擬實驗室在促進實驗教學現代化,推進實驗教學模式改革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虛擬實驗教學在教學實踐中也存在諸多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教學方面,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誤差分析能力等方面存在欠缺,而且虛擬實驗不能真實地再現實際實驗過程中的故障和現象[9-10];2)虛擬系統方面,教學實踐中發現存在系統不穩定、有些功能不能使用、缺乏教學監視功能等問題,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有諸如界面及畫面的任務形象的美觀度不夠,虛擬實驗項目的數量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等問題。3)建設必要性方面,雖然虛擬實驗室彌補了真實實驗室的諸多不足,但也并非任何實驗、任何專業都需要建設虛擬實驗室來輔助教學。
4構建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室的建議
虛擬仿真實驗室是一種投入少產出多、資源共享的一種全新的辦學理念,是高校未來發展的必然。在建設過程中應借鑒其他課程和專業實驗教學改革的經驗,創造出一套適合自身專業的虛擬仿真實驗室的建設方法;共享現有虛擬仿真網絡資源,節省建設成本。在實驗教學中,要注意虛擬仿真實驗和實際實驗的有機結合,合理安排分配教學比例以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在軟件技術方面,向協作式虛擬仿真實驗室方向發展,即跨越地域障礙,能夠滿足異地學生一起進行科學實驗和討論的方向。虛擬仿真實驗室雖然能大大輔助教學,但并不能取代真實的實驗室。此外,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應響應國家號召,本著“虛實結合、相互補充、能實不虛”的原則,并結合專業的自身特點。
5結語
虛擬仿真實驗生動形象,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和鍛煉了他們的創造力,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無法解決的感性認識不足的缺點,推進了醫學專業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手段的改革。虛擬仿真實驗室的建設符合當今中醫院校基礎醫學專業發展的方向,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廣闊的應用前景。基礎醫學虛擬仿真實驗室作為基礎醫學教學模式改革的方向,其建設任重而道遠。
了解教師對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設置與教學的主觀看法,進行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設置教學分析,進一步合理配置基礎醫學課程,完善基礎醫學教學。
目的了解教師對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設置與教學的主觀看法,進一步合理配置基礎醫學課程,完善基礎醫學教學。方法2008年10—11月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3組教師(有效人數77人)進行其對護理基礎醫學課程設置和教學的主觀看法調查。經專家修改后問卷的內容效度為1.0.
結果100%的教師認為基礎醫學課程在護理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重要;50%以上的教師認為應該開設的基礎醫學必修課有解剖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生理學、免疫學、病理學、微生物學、組織學、生物化學、生物學;98%的教師認為開設實驗課有必要,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尤其是在解剖學的教學中;94%的教師認為在教學中應該重視知識銜接,比較重視自身在教學中的作用。不同教師組間僅在課程設置意義和原則的部分條目上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基礎醫學課程在護理專業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教育者應將基礎醫學知識與護理專業進行緊密聯系,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考慮不同教學方向教師的觀點,適當進行基礎醫學課程設置及教學的調整。
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設置教學分析認為課程設置是整個專業教學計劃的核心,科學、符合專業教學指導思想、并富有專業特色的課程設置是培養優秀專業人才的基礎。基礎醫學課程是護生學習護理專業的先期課程,其設置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護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實踐。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設置教學分析可以更好的知道老師完成課堂內容。
一、課程銜接構建思路
圍繞中職與高職護理專業培養目標,結合護理工作崗位需求,注重于前期及后續課程的聯系,遵循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以器官系統為主線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和整合。根據課程特點和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二、中高職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銜接的實施
1.制訂基于職業崗位需求的核心課程標準教師深入醫院護理一線進行護理實際工作需求的考察,組織相關行業專家召開課程標準研討會,分析護理專業的主干課程與關鍵技術,從而確定基礎醫學課程在護理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并制定能為后續課程提供基礎理論支撐的課程標準。并將與護理實際操作密切聯系的相關基礎理論知識融入到課程內容之中去。
2.加強基礎醫學課程教材建設(1)中高職教材銜接,實現教學內容銜接根據護理專業教育的特點,組織專家和學者根據每門基礎醫學課程的知識結構,科學地設計不同的教學單元,再將不同的教學單元設計成學歷層級,明確哪些是高職必修或選修單元,哪些是中職必修或選修單元,然后向不同省市中高職院校進行推廣。同時,鼓勵教師按照區域醫院不同的特點自編校本教材,配合教學計劃完成。(2)運用信息技術,積極開發電子化教材與傳統紙質教材相比,電子教材具有多種優勢。比如可以借助網絡及時更新功能,快速掌握基礎醫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加強中職和高職在教育教學上的信息交流;可以利用網絡搜索功能,縮短中職和高職學生獲取間接經驗的時間,以便將更多的精力用于發現和解決問題上;多媒體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和真實感,將打破時空界限,實現課程的遠程教育及在線答疑上。因此,制定一些網絡教材或電子教材,可實現教材建設的多元化和立體化,可實現資源的共享,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也可以使得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加適應信息化社會的要求。
3.改進教學方法,體現中高職基礎醫學課程教學特色(1)增強基礎醫學知識的連貫性,體現正常人體活動的統一性和整體性“萬丈高樓平地起”,培養高素質實用性人才必須從基礎抓起。對于從中職升到高職的學生來說,空洞的理論與抽象的講解,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們可用啟發式教學法、對比講解式教學法及討論式教學法,將正常人體形態學(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與正常人體功能學(生理學與生物化學)等學科的相關知識有機整合在一起,以“有機體”為學習的研究對象,探討人生生命活動的奧秘,掌握其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及影響因素等。(2)結合臨床知識,體現基礎理論與臨床知識的連貫性加強基礎醫學理論與操作知識學習的基礎上,緊扣臨床知識的學習,可收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比如我們可以采用PBL教學法,根據課程內容,老師精心設計問題,并提前告知學生,由學生分組去尋找答案,在授課過程中,老師針對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點評和講解。在講解Ⅰ型超敏反應時可提出,為什么在注射青霉素前需做皮試?注射后多長時間觀察結果?為什么在注射青霉素后再在醫院內觀察15~20分鐘才能離開等?近年來,我們不斷完善和改進PBL教學方法,不僅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學習興趣吸引到學習上,而且學生對知識點理解快,記得牢,深受學生喜歡。(3)加強實驗教學,體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基礎醫學的許多知識來自實驗觀察,通過實驗觀察、收集數據、分析結果,從而使學生認識生命活動的規律。所以搞好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不經可以了解理論知識的來源,而且可以證明理論知識的真實性,從而全面正確地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對于大多數學生在中職學習期間,很多院校開設的基礎醫學實驗項目及學時較少,有些院校甚至不開設相應基礎醫學實驗,為此我們在正常開展常規實驗的同時,新開設自主設計實驗。學生分成若干興趣小組、查找資料、自行設計實驗、完成實驗,最后討論打分。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又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意識。
4.實行學分制,課程考核全面溝通建立科學、規范的考核制度是課程體系銜接的必要條件。我國大多數中高職院校教育實施的是學年制管理,中職院校的學生學習的部分知識在高職中重復出現,但不能合理地免修,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教學質量不高。采用學分轉換制度,使中職院校學生在高職中重復出現的部分知識經過學分轉換,成為有效學分,相關課程內容可以免修。因此,采用學分制為通道,可做到中職與高職的課程溝通。中高職院校制定統一各學科的學分標準,不同教學單元及學歷層次的學分標準不同,讓學科學分在中高職院校中成為相互認可的“護照”,也可作為中職學生進入高職院校的通道。但中職院校對學生學科學分評價要按要求規范操作,做到公平、公正。在學分控制方面,普通高中生源的學生文化基礎較中職生好,但專業技能訓練項目較中職生差,所以普通高中生源的文化課程學分比重應少于中職生源,而專業課程的學分比重應大于中職生源。在學分管理方面,文化基礎達標,專業知識扎實的學生,其學程相對要短,而文化基礎和專業基礎較差的學生,其學程相對要長。通過學分制管理,能夠使文化基礎和專業基礎不同起點的中、高職學生,在正常的教學過程中實現相應的培養目標,提高中、高職課程銜接的效率。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自身素質(1)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完善師資管理制度教師作為立校之本,實行一系列人性化制度,增強教師認同感。完善教師培訓、進修制度,提高師資隊伍知識能力和學歷結構。鼓勵青年教師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個人學歷層次,積極參與碩士或博士
研究生層次學習,并給予相應補貼。每年輪流選派教師參加國家、省教育廳、衛生廳及護理學會舉辦的培訓班,接受新信息,拓寬知識面,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加強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建設,建立相應的職稱評、聘、考核及收入分配機制。(2)加快“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技能中高職學生不僅要學習基礎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還需要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實際問題,這就要求學院要建設一支專業技術過硬的“雙師型”師資隊伍。而現在很多教師本身就是從“學校”到“學校”,尤其是從事基礎醫學課程教學的教師,缺乏實戰經驗,不了解醫院相關技術的進展。職業院校可把教師送到醫院對口科室進行短、中期的掛職鍛煉,讓我們的醫學基礎專業課教師掌握專業技能,并通過考取相關職業資格技能證書,逐步成為“雙師型”教師。同時,還可以直接到醫院引進一線專業人才,擴充到“雙師型”骨干教師隊伍中。 三、結語
中高職銜接的協調發展是我國中職教育發展的趨勢,如何讓中職學生適應高職階段的學習,提高相應的理論和技能能力,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課程體系的銜接,尤其是基礎醫學課程。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其重要性和緊迫性,盡快構建好具有中高職特色的基礎醫學課程體系,順利實現中高職的有效銜接,培養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1“學科極”概念的提出
隨著社會科技的全面進步,高校的學科設置呈現滯后的局面。世界各國都在研究本學科的基礎上,對學科結構進行的調整。綜合而言,出現如下趨勢:第一,科學發展與社會需要促進了知識生產方式的改變,要保持學科優勢,就必須對有限的學術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實現最優組合;第二,打破了過往的學科壁壘;第三,交叉學科、優勢學科群在各國應運而生,而原有的學科概念已逐漸模糊化。因此,如何對待現有學科研究方向、加強產學研的結合力度、加強學科隊伍建設、整合相應學科資源,形成一個具有一定競爭實力、特色突出、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優勢“學科極”,成為基礎醫學學科建設的重中之重。
1.1我國基礎醫學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所大學是否具有競爭優勢,主要是看其優勢學科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1],而基礎醫學作為重要基礎學科,是為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軍事醫學、乃至整個衛生事業培養衛生人才的重要載體,其學科地位至關重要。從現狀來看“,國內專業性醫科院校所設的基礎醫學學科存在規模散,結構、布局不合理,人員、儀器設備零亂分散,且重復設置,有限的資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等問題”。[2]某些學科研究缺乏創新,研究內容脫離社會需求;一些學科研究雖>!
1.2“學科極”概念應運而生
“學科極”是打破學科界限,將若干具有相同級次的學科進行有機整合,以形成進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多學科綜合體。“學科極”并非簡單的學科組合或者羅列,而是個相關學科的高度綜合,是學科之間交錯縱橫滲透,圍繞某一共同領域有機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綜合集成的結果。
1.3“學科極”概念對于高校學科建設的普遍意義
“學科極”打破傳統學科界限,使師資、儀器設備、科研場所、科技資料等教育科研資源實現自由共享,實現多學科有機的整合,建立起多學科合作平臺。這種整合使原有的學科特色更加顯著。同時又能帶動學科群內一些比較薄弱的學科的發展,形成新興的優勢學科。這樣的良性循環使學校能擁有眾多的前沿技術和一批有活力的優勢“學科極”,從而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2用“學科極”思想指導基礎醫學學科建設
當前單一的學科知識體系已經難以揭示物質運動的錯綜復雜的內在聯系,必須借助于多學科知識的參與和聚焦才能夠透視隱藏在事物現象背后的本質和規律。我國醫學學科建設與科技發展與在向高度綜合、共生發展、交叉滲透、優勢互補的方向發展,用“學科極”思想指導基礎醫學學科建設是學科建設發展的新趨勢,對高校學科結構優化人才培養資源共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1打破傳統院系設置,構建“學科極”發展框架我院12個主干學科按傳統的學科科目設置分類,分為4個基礎醫學學科和8個生物學科,這樣的傳統建制有助于學科的縱向深化但是,在高校承擔產學研多樣職能的今天,對于跨學科的綜合性課題研究來講,體制性的障礙嚴重阻滯了學科建設的發展。按照“學科極”思想,第三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院打破以專業為核心的傳統學科設置結構,在原有學科交叉滲透的基礎上,按照大學科觀、大人才觀、大協作觀、大資源觀和大成果觀的指導思想,組織相關專家進行了多次學科論證,逐步形成了以重大科學問題為紐帶,以現有教學、科研平臺為依托的“學科極”框架(見表2)。
2.2“學科極”思想在基礎醫學學科建設中的初步運用為打造優勢“學科極”,擴大學科交流領域,近年來我們以“學科極”為單位,不斷發揮人才集中、學科綜合的優勢,在學術研討、攻關研究、課題、成果申報、研究生培養以及教學改革等方面深入開展協作和合作,不僅實現了特色優勢學科的提級升位,還不斷提升了基礎學科的整體實力。
2.2.1科研產出情況課題申報的成功已成為體現一個單位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標,自“學科極”思想提出以來,我們在各級各類課題申報過程中均實行由科室論證“、學科極”論證、管理單位論證組成的“三級論證體系”,使我院課題申報的數質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間,我院共獲立項課題316項,經費1.2億余元,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家科技重大專項“、973”前期研究計劃、國際合作研究等課題取得了突破。自主發表國外SCI論文207篇,影響因子5分以上14篇,單篇最高9.38(PNAS)。獲中華醫學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以及軍隊、省部級二等獎9項,申請、授權國家專利72項。以“學科極”模式成功申報“重慶市神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軍隊“530”重點建設學科等一批創新平臺、重點學科的建設任務。
2.2.2學術交流情況為了濃厚學術氛圍,擴大我院學術影響力,給科技人員提供一個大范圍、多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我們以“學科極”為單位組織開展各類學術活動,通過學術活動的開展,不僅促進了廣大科技人員之間的交流,形成思路碰撞,起到活躍學術思想的作用,同時也開闊了廣大科技人員的視野,擴大了廣大科技人員的學術圈。2006—2010年間,我院成功舉辦8次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內外院士和知名專家共計259人次交流合作;與法國法蘭西大學、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等知名學府開展長期合作研究,部分海外學者定期來我院做學術交流和科研指導,其中在雙方學校的大力支持下,我們與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共同建成了“中-加神經科學聯合實驗室”,形成了集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為一體的聯合開放實驗室。
2.2.3人才培養情況為了進一步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從2009年開始,我院一直以“學科極”的方式組織研究生畢業答辯工作和研究生定期學術報告會,期間,113人順利畢業,1000余人次參加了研究生定期學術報告會。通過“學科極”聯合答辯和研究生定期學術報告會為各學科間提供了學術交流、展示自我的平臺,在我院范圍內逐步形成了鼓勵創新、爭先創新、勇于創新的理念和氛圍,對培養綜合性人才、發展新興學科有著重要深遠意義。不僅研究生培養如此,我們還將“學科極”培養模式運用到人才培養的方方面面,“十一五”以來,我們新增“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及院士后備人選1人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總后“科技金星”、“科技新星”5人,先后有15人入選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23人次獲得軍隊優秀人才崗位津貼。“學科極”打破了原有的學科界限,改變以往單兵作戰的方式,注重對學科資源的整合和優化,擁有強大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已成為當今學科發展的重要趨勢。其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科間的相互交叉、融合與滲透,還有利于優化學術隊伍,建設創新團隊,對基礎醫學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資源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將繼續以“學科極”理論為指導,以構建有特色、有重點的優勢學科為目標,不斷優化學科結構,培植新的學科增長點,求精拓新,著眼未來,為建設創新型一流基礎醫學院而不斷努力。
1示范中心的主要建設內容
在省級和校級項目建設經費的資助下,醫學院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要從下列幾個方面進行建設。
1.1合理配置教學資源基礎醫學實驗課程在打破原有二級課程結構的基礎上,重新組合,設立5門獨立的必修實驗課程體系:人體解剖學實驗、組織學和病理學實驗、分子醫學實驗、病原學和免疫學實驗。另外深入建設了1個獨立的、綜合的開放性實驗教學體系及創新性實驗平臺,形成具有特色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的課程體系和綜合平臺。
1.2實驗教學體系多層次化在原有基礎上,對實驗項目和實驗內容實行分類、分層次管理,將實驗項目分為驗證型、綜合型、設計型等多種類型。不僅為能力較強的學生提供了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同時也對學生起到較強的激勵作用,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每門實驗課程具有獨立的實驗教學大綱,多數課程包括基本實驗、提高型實驗(綜合性、設計性、應用性)等實驗。絕大多數實驗項目均有相應的虛擬或仿真教學內容,并含有相應的網絡自測內容。另外,大學生探索性實驗平臺,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參加由實驗中心資助設立的探索性實驗項目。由實驗中心統一組織,進行開題和結題答辯,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及創新能力。并在其中選拔結題優秀的項目成為校級或省級大學生創新項目。目前獲得省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計劃資助項目2項,校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計劃項目12項。
1.3教學手段現代化基于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其創新實踐能力。實驗指導采取教師傳授和網絡教學相結合,學生可利用數碼實驗室的系列虛擬、仿真實驗系統進行預實驗,熟悉實驗流程,降低實驗成本,豐富教學內容。并可在課后利用實驗教學系統復習并自測所學知識。部分與臨床課程結合緊密的實驗課程,如醫學微生物學實驗、病理學實驗的教學過程中,對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開展案例、PBL教學,并與臨床檢驗科、病理科打通,初步培養醫學生臨床診斷及研究的思維。擴大開放式管理的實驗課程比例,組成實驗小組。結合機能學實驗競賽,培養學生對機能學實驗的興趣及探索精神。
1.4實施先進的實驗管理模式實行實驗中心統一管理的制度。由實驗中心下達教學任務,中心秘書負責具體實施,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中心的實驗經費由中心主任專門管理,明確教學經費使用方法。中心資源管理室負責實驗教學的設備、耗材的供應及管理,負責每年教學儀器及耗材的計劃制定。中心主任負責組織專家論證后劃撥專款,保證教學各項運行經費的落實。中心制訂實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主要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入手,建立教學督導制度和教師聽課制度,考察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態度;學生課程紀律、學習態度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等。中心根據不同情況制定出各類型的規章制度,對教學、人員、物品、試劑等各方面進行管理、監督并落實,保證整個教學體系的正常運轉[1,2]。
2示范中心建設的初步成效
通過江蘇省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狠抓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思維這根主線,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實驗室開放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2.1建成開放的實驗教學與管理新模式實驗室
開放是培養學生技術創新能力的基本條件。充分利用已有的實驗設備,合理選擇并開發多種實驗教學方法,達到較好的實驗教學效果。同時,借助計算機網絡使實驗教學和實驗中心管理網絡化。基礎實踐教學平臺得到深入完善,建成人體生命科學展覽館、組織切片制作系統、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實驗系統、機能學實驗系統、病原學與免疫學實驗系統,滿足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的需求。建立虛擬網絡平臺,利用虛擬、仿真實驗輔助教學,使實驗教學、實驗室使用、儀器及其使用、預約、維修、報廢;耗材的倉儲記錄,人員情況均在網絡進行電子化管理。
2.2建立創新能力培養平臺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實踐創新能力為目的,在實驗中心開辟多個學生創新實驗場所,開展探索性實驗;并挑選學生以項目立項的形式進入創新實驗室。學生創新實驗室實行學生自主管理的運行模式,通過選拔確定一名同學擔任學生創新組長,負責組織、策劃和總結項目的實施。部分大學生項目得到省級和校級大學生創新項目的立項和“挑戰杯”科技競賽的獎項。
2.3以實驗教學體系的內涵建設促進學科建設
通過實驗項目、實驗教學手段、儀器及耗材管理的深入改革,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還提高了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探索精神,并且促進實驗室資源的有效共享,帶動教師科研項目的實施。近4年來,獲得30 多項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的資助,發表SCI文章30多篇。在基礎醫學隸屬的學科中,4個學科被評為揚州大學重點學科,2門基礎醫學課程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
3示范中心建設的思考
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經過近幾年的建設和發展,不僅整合教學資源、優化中心管理,并帶動了學科建設。同時,極大地調動大學生投入創新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從根本上提高學院的人才培養質量。但在建設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它們對實驗中心的建設具有重要的影響,考慮從下列幾個方面進行改進和提高。
3.1教學資源的補充與積累在教學具體運行過程中,中心所擁有的實驗場所、實驗設施可滿足所有驗證性和綜合性實驗的需求。但對探索性實驗項目來講,目前的規模、實驗場所及課題經費不能滿足所有學生進行創新性實驗的要求。只能根據實驗中心帶教老師的項目,實現教師和學生的雙向選擇,使部分學生進入實驗室。另一方面,數碼實驗室提供的電腦、軟件及其運行環境需要及時的更新。對于局部解剖學實驗課程來說,所有的虛擬、仿真教學系統均不能代替在尸體上進行的實際操作,而中心面臨尸源短缺的嚴重局面,需要引起領導重視、并從媒體宣傳上采取有效手段以解決該問題。因此,實驗中心的建設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從實驗場所、實驗設施、實驗消耗品等方面進行完善[3]。
3.2實踐教學評價和監控體系的完善一套可操作、并能夠準確衡量與評價實驗教學進程與效果的實驗教學質量評價監控體系是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的關鍵措施。在現有基礎上,必須完善實驗教學質量評價和監控體系,使其對實驗教學過程實施多方位監控,并把監控措施常規化、制度化,保證實驗教學規范、高質量運行。涉及以下幾個方面:①實驗教學監控隊伍的組成:包括同行專家、學生、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因測評的角度不一樣,評價內容應是多層次、多方位的。教師、實驗技術人員、學生三種人員之間還可以互評。②評價標準:不同評價內容、評價對象必須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以及信息反饋系統。③加強實驗考試和考核的力度。④管理層面上多項制度的支撐[4]。
3.3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必須進一步理順實驗中心和教研室之間的關系。在實驗中心剛成立時,將所有相關教研室的技術員全部歸入實驗中心管理,各教研室中不再保留實驗技術員編制,所有教學準備工作均在實驗中心進行。這種徹底整合資源的管理模式帶來了一定的缺點:①教研室沒有技術員編制,不利于教研室日常工作的進行。②教師的科研工作中有大量的實驗工作需要技術員協助和參與,如果沒有技術員的參與,教師在繁重的教學任務下,較難兼顧所有科研實驗工作,這對科研課題的順利完成會造成較大的影響。③將教師和實驗隊伍隔離開來,使實驗隊伍的專業素質得不到提升,導致其實驗準備能力不能滿足教師的需求,從而影響實驗教學質量[5]。目前,本學院通過總結和反思,認為技術人員不應全部歸入實驗中心管理,而是各教研室根據本教研室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量來定編所需的技術員,所有的實驗教學準備工作由教研室的技術人員在各教研室中完成,這樣有利于教學標本的監管和更新。同時,實驗中心根據儀器設備量和實驗教室的規模定編一到兩位實驗室專職管理人員,主要負責儀器設備的管理和中心的日常事務。但這樣的管理體制是否有利于提高實踐教學質量、促進師資隊伍的培養,還有待于時間來證明。
總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示范中心實驗隊伍、實驗室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等軟件建設,需要在相當長時期內進行持續的建設,最終為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提供根本保證。
1設立組織學技術選修課在研究生正式進入科研實踐活動之前,本校的碩士研究生有一個學期的基礎課程教育階段。在這一階段中,研究生除了學習一些英語、政治、統計等必修課外,本校還設置了很多與科研實踐相關的選修課程。其中,組織學技術便開設了相關的課程,課程設置以研究生的實踐為主,包括冰凍切片的制作、石蠟切片的制作、熒光顯微鏡的使用、HE染色的操作、免疫組化染色等。研究生的選修課程由導師根據其后續課題的需要進行主要的勾選,余下的課程研究生可依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根據選修組織學技術課程的人數,我們將學生分成多個組,每個組保持在10個人以內,每個組按照輪次分別在不同的組織學技術操作室進行培訓。由帶教老師進行技術演練后,每一名學生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獨立操作,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改正。組織學技術選修課的設置,為很多即將步入科研實踐的研究生提供了提早接觸組織學實驗的機會,為研究生后續的科研實踐打下了基礎。
2及時全面地進行入科培訓研究生剛剛結束基礎課程進入課題研究的實踐工作中,很多儀器的基本操作及維護并不清楚。作為組織胚胎學的研究生,接觸與使用最多的就是組織學技術相關的一些儀器。因此,本科室在研究生入科后,會及時進行入科培訓。入科培訓主要是將新進科室的研究生及一些對相關儀器不熟悉的研究生組織起來,結合本科室的已有的相關儀器,包括冰凍切片機、石蠟切片機、組織石蠟包埋機、組織梯度脫水機、正置熒光顯微鏡、倒置熒光顯微鏡等,和一些其他常用實驗儀器,包括蛋白質電泳轉印儀器、凝膠電泳儀、凝膠圖像分析儀、超純水過濾裝置、高壓滅菌裝置、PH計、分析天平、酶標儀等,分組進行相關儀器的講解,介紹內容包括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讓研究生熟悉本科室常用實驗儀器。在后續實驗中,課題組會實行一個博士生帶教1-2名碩士生的模式,熟悉常規實驗的操作,同時研究生作為師兄師姐的幫手,從基本的配液開始,在師兄師姐的帶教下逐漸熟悉常用儀器和實驗的操作規程。在研究生入科后的三個月,其主要任務就是熟悉常用儀器和實驗的操作,并結合實踐掌握實驗原理。
3建立技術原理的考核機制研究生剛剛接觸科研工作,他們有些茫然與盲目,因此,研究生在剛剛著手課題的一段時間,可以建立一項科研技術原理的考核,一方面督促研究生盡快掌握組織學技術的原理,另一方面可以使研究生盡早駛入科研軌道。在后續的實驗過程中,能夠少出錯,把一遍遍改正實驗錯誤的時間放在閱讀文獻上,在掌握技術的同時,把結余的時間留給構建科研思維上。這對于在有限的研究生生涯內,爭取到與時間賽跑的資格,培養具有綜合素質能力的研究生是非常重要的[3]。經過研究生入科后前三個月對各項實驗的熟悉,大多數研究生都已經基本掌握常用實驗的操作及原理,此時結合實驗中常遇到的相關問題,以問答題的形式考查研究生對常用實驗原理的掌握程度,并且成績計入中期考核成績,以此督促研究生前三個月對實驗及其原理的學習。
4加強文獻匯報的整體全面性閱讀文獻不只是為了提高科研思維。在研究生學習過程中,讀到一篇好的文獻,要做到能夠把文獻中的技術與結果、結論結合起來,知曉一個實驗思路是靠哪些實驗技術的堆積來實現的。科研思維可以天馬行空,但人類的技術是有限制的,因此,真正做到技術、思路相結合,最后才能實現真正的科研夢。研究生入科后,在動手做自己的課題前,他們在實驗室會議(labmeeting)中主要從他們自己閱讀過的文獻中找出比較經典的文獻進行全面的匯報,包括實驗思路、實驗方法、實驗結果、說明了哪些問題、有何意義等。在此過程中,導師不僅要檢驗學生對文獻思路的理解程度,還要對研究生在技術和思路結合起來理解的程度進行指導,以使研究生在接手自己的課題前,形成一套完整的課題設計的思路,以便后續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參與課題的設計、操作、結果分析中,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另外,在labmeeting中,新入科室的研究生還要學習師兄師姐們對課題實驗結果的整理和分析,并把自己在實驗中遇到的無法解決的問題提出來進行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不只是組織學技術,任何一項實驗技術都可以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被加深理解,以至熟練應用。
5及時給予技術指導打好基礎,接下來就是實踐了。基礎研究生的學習過程中,很大一部分時間就是要動手做實驗,只有在動手做的過程中,研究生才能真正發現自己對實驗技術的掌握程度。在組織學技術中,很多操作不止是簡單的動手,還要練就手感的輕重。組織學涉及的都是細微的結構,稍有不慎,可能滿盤皆空。研究生畢竟是在有限的科研經費的支撐下進行實驗操作的,為了讓科研經費能夠更有效的利用,就要盡可能地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錯誤。在課題實驗中,如果一位研究生連做三次都不能很好地獨立完成一項實驗技術,那么,在研究生第4次操作時,導師或熟練操作的師兄師姐應全程跟蹤,以排除不必要的操作失誤或試劑問題,從而及時糾正問題。
6及時記錄總結實驗技巧組織學技術作為一項以操作為主的技術,在動手的每一步可能都蘊藏著玄機。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做組織切片染色時,不同大小的組織染液浸泡的時間不同、染液濃度配方也會有不同,組織清洗時水流的速度,組織在梯度酒精中脫水的時間,二甲苯透明組織的程度等,要記憶的東西很多,如果不加以詳細及時的記錄,有些細節性的技巧都會被遺忘。所以,每一次的操作,研究生都應該盡可能詳盡地記錄整個實驗過程,記錄實驗失敗的原因和改進的方式以及實驗結果和現象。這樣,不知不覺中,研究生已經鍛煉出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是組織學技術,它也會滲透到生活中,以一種堅毅的品格解決今后遇到的一個又一個問題。
一、在實驗教學中樹立研究性教學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基礎醫學對于研究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機制及探索新的治療策略有著重要意義,是臨床醫學與生命科學有機結合的橋梁,為醫學難題的解決及醫學的發展提供了分子生物學基礎[5]。隨著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引人矚目的發展,從分子水平上探索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不僅已具有現實可能性,并且已顯露出巨大的優勢。該方法拓展了疾病的治療策略,是未來醫學發展的趨勢。作為重要的基礎醫學教學內容,基礎醫學實驗除了培養學生基本科研方法和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外,還兼具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優良的心理品質的任務,進而為其科研能力的鍛煉與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目前基礎醫學教學中,重視課堂理論教學,而對實驗課的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充分發揮實驗課的優勢,不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研究性教學,更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合作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研究性教學已在許多高校中進行了實踐,把它納入基礎實驗教學也十分必要,但要從基礎做起,在實驗教學中融匯研究性教學的理念,逐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發揮研究性教學的優勢,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二、實驗教學中貫徹研究性教學的制約因素
鑒于實驗教學的目的與任務,目前發揮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的優勢,貫徹研究性教學,培養學生科研素養和創新能力中還存在許多制約因素,主要有:
1.學生依賴灌輸式教學。由于從小學開始的灌輸式教育,學生習慣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習慣于老師逐步地展開教學內容,習慣于完成沒有研究性和挑戰性的學習任務[6]。在實驗教學中,自然也習慣按照教材或教師的講解,被動地完成實驗,而不是積極地思考、設計、實施實驗。要真正擺脫授受式教學,參與研究性教學,實現研究性學習,使實驗課能真正地發揮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的作用,還存在學生適應的問題。
2.學生缺乏基本的科學研究素養。參與研究性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基本實驗技能,如熟悉所進行實驗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操作;能利用圖書館或網絡資源查找文獻并正確篩選檢索信息;掌握科研儀器的操作與結果分析技能,以及論文撰寫技能等;此外,敏銳的觀察能力、獨立的思考能力、和諧的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長期的灌輸式教育,使很多學生在這些方面比較欠缺,在實驗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基本科研精神的培養,進而更好地實施研究性教學,同時也使實驗課走向深入。
3.教師的素質有待提高。傳統教學中,課程被視為規范性的教學內容,長期以來教師形成了被動、消極執行既定課程計劃以及按計劃培養學生的心理定勢,不僅導致教學內容陳舊單調,形式單一,驗證性實驗多而探究性實驗少等狀況,也制約了教師在研究性教學中對學生的有效指導。同時,一些教師自身科研能力或教學能力有限,如知識面狹窄、教學實施渠道單一等,也制約了研究性教學在實驗教學中實施。要在實驗教學中貫徹研究性教學模式,需要教師首先改變教學理念,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和能力,從而不斷地提高教學水平。
三、在實驗教學中實施研究性教學的方法
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只有科學嚴謹的實驗才能得出可信的結論,促進科學的發展。實驗帶教老師在輔導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貫徹研究性教學理念,不僅要傳授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使其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及探索精神,進而提高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立題、設計、到實驗的準備與實施,以及問題的解決等各個方面,都要貫徹研究性教學的理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著重培養學生獨立完成的能力。鑒于研究性教學對學生和教師都有較高的要求及其實施的難度,其在實驗教學中的實施需要逐步開展,理念現行。下面就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實施研究性教學的方法作一探討。
1.在實驗過程中,鍛煉學生基本操作技能,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為其科學素養的形成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夯實基礎。
(1)實驗前的充分準備:磨刀不誤砍柴工,沒有充分的準備,不僅會延誤實驗進程,甚至可能造成實驗結果的不可信。實驗前,要改變以往由實驗教師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學生按部就班重復實驗的傳統模式,提倡由學生獨立完成,并重視準備工作的外延和內涵,從資料準備、實驗技術準備到實驗用品準備,做好課題設計和進行研究的技術準備。這一過程對于培養學生形成嚴謹細心的實驗習慣,逐步提高科學素養有重要的意義。①資料準備。實驗前,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課題設計要引導學生大量查閱最新相關文獻,這樣不僅可以使其獲得一定的知識儲備,避免重復性研究,同時也有助于了解相關課題的新動向,拓展其實驗思路,使其立題著重解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及未曾涉及過的問題,從而使其所進行的研究更具有價值;②實驗技術準備。確立了實驗假設,明確了實驗目的,下一步就需要一定的技術手段來支持并證明假設。首先可以鼓勵學生多看相關資料,獨立選出恰當的實驗方法。此外,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實驗技術的基本原理,還要求其了解影響實驗技術的重要因素,從而在實驗操作過程中能夠很好地控制實驗條件,使實驗結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同時,規范的操作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要規范地示范每一個具體操作,盡量減少操作誤差,提高實驗的可重復性[7];③實驗物品準備。實驗前提前準備好實驗物品,要求學生對于某些實驗試劑及器材的特殊實驗條件要做到心中有數,比如實驗樣品的準備、實驗溶液的正確配置與保存,以及有特殊要求的無菌溶液及無菌器材的準備等。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實驗時間,縮短實驗進程,而且也使正確實施實驗的條件得以保證,減少失誤機會。這不僅是實驗成功和可信的前提條件,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作風。
(2)實驗方案的嚴密設計與嚴格實施。①合理設計實驗,進行有效的預實驗。首先,每一次實驗都要求學生充分認識所要做的內容,明晰實驗的目的,圍繞目的,合理設計本次實驗。同時,配合科學的科研方法從宏觀方面比如實驗組、對照組合理與嚴密的設置,到具體細節比如繪制加樣草圖等等,培養學生嚴密的科學思維。其次,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預實驗。預實驗絕對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過程,每一次實驗的環境溫度、試劑生產批號及濃度、溶液的pH值、標本處理時間,甚至是實 驗儀器的性能和穩定性等都會影響實驗結果。通過預實驗,有助于摸索具體的實驗條件,盡量減少誤差,達到最佳的實驗效果,同時還可以有助于學生熟悉和掌握實驗重點和關鍵步驟,發現實驗細節問題,有利于實驗有條不紊地進行,避免細節的遺漏。嚴謹合理的預實驗還有利于實驗本身及實驗技術的改進。此外,預實驗也可以避免時間和實驗用品的浪費,使學生形成節約的習慣;②實驗過程中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在實驗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所出現實驗的現象進行多方觀察與思考,善于從中發現細微變化或差異,并思考其出現的可能原因,同時逐步深入地進行研究,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當出現與預期不一致的結果時,不要輕言放棄。實驗過程中存在很多難以預料的因素,一方面要善于思考,從中發現問題;另一方面,要積極尋求新的解決路徑,通過多方論證來證實。在實驗過程中,鼓勵學生做好實驗記錄和實驗小結,這并花費不了多少時間,但詳盡的記錄一方面可以避免遺忘,同時在出現失誤或未能達到預期結果時,可以幫助尋找和排除原因;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更加細心地觀察實驗現象,深入思考所出現的結果的可能原因,有利于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及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3)正確客觀地分析實驗數據及實驗結果:實驗是一個培養、鍛煉、提高與創新的連續的漸進過程,在實驗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失誤或其他錯誤,要引導學生科學地分析與思考,結合具體的情況正確分析實驗數據和結果,一方面要相信自己的實驗結果,若有與文獻不符者,可擴大文獻檢索范圍,查找相關依據或比較設計的異同,找出差異存在的可能因素,但要保證結果的確實可信;另一方面,若是存在問題,則要積極考慮可能的原因,比如是操作誤差、技術誤差,還是其他因素等。把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在異常數據與結果中,發現問題,改進實驗,積累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但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相反,若是一味追求所謂的“合理結果”,會造成的實驗結果的偏倚,也可能會掩蓋問題或錯過新發現的機會,因此而失去潛在的有價值的創新點,是得不償失的。
2.結合實驗,貫徹研究性教學的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科學素養。
(1)興趣的培養: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好奇心和求知欲則是激發學習熱情的催化劑。所以,要結合學生個人的興趣及特點,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從實驗的選題,實施,到結果的討論,教師始終做好這一過程的組織者與引導者的角色,而要給學生充分的展示空間,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同時,在實驗過程中,存在著許多未知領域,對于某種實驗現象的認知,不存在所謂的“標準答案”,要培養學生的懷疑和探索精神,鼓勵提出不同的見解,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發掘自身潛在的能力。
(2)自身創新能力的培養:培養創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社會職能和根本的社會價值體現。無論何時,高校創新都不能離開培養創新人才這一根本性的任務[8]。創新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筆者認為就實驗而言,創新存在于許多方面,大到立題,小到實驗細節問題,都可以創新,其重點在于發現和提出問題并進行解決的過程,既是一種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也是一種不畏困難的實踐勇氣。我們所進行的實驗基本上都是探索性的,沒有現成的道路可循,在實驗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新問題,一方面要多和老師、同學溝通交流,聽取或者總結別人的經驗,結合自己的實驗,加以選擇地利用,少走彎路;另一方面,要多思考,不斷培養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隨時隨地都可能有新的思維和創新亮點的出現,這需要敏銳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所以,作為學生自身來說,要做好準備。創新能力的培養,一方面要鼓勵學生不斷地學習,不僅要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也要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擴寬知識面,拓展思維,擺脫思想僵化、一成不變,孕育創新,同時,要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提出合理的假說,進而設計科學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活躍的思維是創新的前提,要鍛煉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比如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縱向思維與逆向思維、橫向思維與縱向思維、直覺思維與分析思維、顯意識思維與潛意識思維等。
(3)團隊精神的培養:一己之力是非常有限的,團隊合作在當今的科研領域是一種強大的競爭力,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是關鍵的一環,都有其特別的優點,發揮每一個人的特長,可以使實驗更加高效地進行。此外,團隊的凝聚力可以激勵團隊中每個人的積極向上的精神,加強彼此之間相互合作與交流,有利于共同提高及迸發出新的觀點想法,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績。在實驗過程中注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責任心,比如首先要做好自己的職責范圍之內的工作,不影響整個實驗團隊的實驗進程,并能起到帶頭促進作用;三人行,必有我師,在團隊中要虛心學習,多探討與交流,提高默契;成員之間要彼此信任,有效溝通,等等,這些也是進行科學研究必備的基本素質。
(4)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教學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須依靠學生學習這門學科的需要、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心態、能力等心理因素[9]。在實驗過程中,要多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鼓勵其正確地面對遇到的問題,積極需求解決途徑,調整心態等。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本門學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同時,也可以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我調控、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養成健康的競爭意識與開放的心態等,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3.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實施研究性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專業功底和全面的知識結構,同時還要求其具有較強的課程組織與駕馭能力。作為教師自身,一方面,要樹立研究性教學的理念,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時整合到教學內容之中;同時,要倡導創新理念,把對于問題的獨立思考滲透到教學之中,從而給學生更多的啟迪;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教學手段的改進,提高教學水平。教學過程是教與學雙邊互動的過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是一種溝通合作進而相互促進的關系[10]。研究性教學,對教師的教學及對學生的學習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貫徹研究性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促進共同發展。醫學人才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醫學生的素質教育既是具體的、細致的,又是多元化的綜合,從基礎知識的積累及臨床專業素質的培養到科研能力的提高,從探索精神的培養到創新能力的激發,從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到人文精神的提升等,是一個循循漸進的過程。在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貫徹研究性教學理念,發揮實驗教學的優勢,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為了向社會輸送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我們應該積極倡導和相應在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開展研究性教學。
1Bloom教育目標分類理論
Bloom教學目標分類是以Bloom為代表的美國心理學家受生物學、圖書館分類學理論和實踐的啟示通過多人的共同努力,多次實驗和修改提出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包括認知、情感、運動等三大領域[1]。平時應用更廣泛更多的是認知維度,其從低階到高階分為知道、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個層級,每個層級都有特定的意義和行為特征,其中分析、綜合和評價屬于高階能力。Bloom教學目標分類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思維過程,符合人類的認知規律[2]。相對于以往抽象的知識、技能和素質教學目標分類,更能突出培養學習者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2發展高階能力的意義
2.1高階能力是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的要求
對衛生職業教育行業專家和臨床醫技能手的訪談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崗位工作任務涉及關聯性較強的不同基礎醫學課程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原有按單一學科特點設置的基礎醫學課程不能較好的與工作崗位需求相適應。為了突出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注重分析、遷移和創新等高階能力的培養。
2.2重視學習者高階能力的發展,是國際信息化教學發展的主要趨勢
信息時代改變著各行各業的運行模式,教育行業也不可能置身世外,如何利于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的發展和變革,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更好地服務于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已成為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長期以來,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始終未能有效地定位和實現自身的作用。基本上是嫁接在傳統講述法教學的基礎上,局限于低階能力的訓練和低階知識的學習[3]。目前國際上越來越重視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高階能力的培養,因此改變直接作用于學習者學習活動和學習成效的教學模式成為一種必要。
3翻轉教學
翻轉課堂是近來藉由科技所產生的一種教學模式:所謂翻轉,是指將課堂“知識講授”和學生課后作業的順序對調。實際作法是將課堂講授的部份錄制成微課,當作作業讓學生在課前先觀看,而將有限的課堂時間用于練習、問題解決或討論等教學互動,以發展學習者高階能力。教師課前發放導學案和微課。導學案提出相應的引導性問題,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外的自主學習、資料查閱和準備討論提綱。微課是把原來要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分段錄制成5~10min的微視頻,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利器,分段的微課打破了課堂直線式的進行方式,便于學生控制自己的學習進度,必要時可重復觀看較為難懂的部份。課堂中,采用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收集和整理典型臨床病例,精心設計PBL、CBL或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教學案例,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承擔課堂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責任,為學生創設合作交流的空間和發揮獨立見解的機會,以鍛煉學生分析、綜合等臨床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翻轉課堂單元教學設計。
4翻轉教學注意事項
翻轉課堂的重點不在于教師自制微課來教學,而在于教師如何進行教學設計,高效進行課堂互動。翻轉課堂可以讓學生自行學習屬于單向傳授的知識,而將面對面的時間用于解決個別問題,且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及評估等等高階能力。認為翻轉課堂就是在家看教學微視頻是一種誤解,翻轉教學真正的目的應該是將課堂時間用作更深入的學習活動上,因為講課其實僅是最基礎層次的學習活動。并希望將學生從知識接收者轉化為主動學習者,而且教師并非知識守門人,應該是學習過程的設計師與分析師。有觀點認為翻轉課堂并非創新的教學方式,在既有的教學方式中,指定學生先進行課前閱讀書本章節,然后在課堂進行討論的方式,即是一種翻轉教學。但不論其是否為一種創新的模式,科技工具的普及的確提高了其可操作性,多了一種貼近新時代的教學模式。
一、建立新型管理模式的目的與意義
構建新型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目的在于改變傳統的實驗教學體制,實現資源共享,統管共用,合理調配,為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改革提供有效的體制和制度保障。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不斷深入,基礎醫學各學科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要求醫學實驗教學理念也應隨之轉變。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融合多學科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已成為當前醫學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構建新型實驗教學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可使開設融合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成為可能,有利于培養醫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有利于使學生建立初步的科研意識和創新思維,提高醫學生的綜合素質。總之,有利于為社會輸送高素質、有能力、敢創新的應用型醫學專門人才。
二、建立新型管理模式的基本目標和思路
根據醫學教育發展的需要和實驗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建立新的實驗室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基本目標是在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合理配置的基礎上,努力構建能促進學科之間相互交融的實驗教學平臺,不斷深化實驗教學內容改革,為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項目提供條件保障,更好地促進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水平和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層次,保證醫學人才的培養質量。基本思路是:在深入調研、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根據學科和實驗內容分群建設,統管共用,全面開放,采取多樣化靈活有效的手段,鼓勵各學科課程負責人之間進行學術交流,共同探討跨學科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的開設,同時基礎醫學實驗中心也要引進高學歷的專職實驗教師,促進跨學科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的開設,最終形成以實驗中心牽頭,各學科參與,共同完成基礎醫學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實現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基本目標。
三、基礎醫學實驗中心的結構體系、人員配置與職能分工
三峽大學基礎醫學實驗中心包含基礎醫學實驗教學平臺和科研平臺兩部分。目前教學實驗室平臺分為病原學、機能學、化學與生物化學、形態學四個功能實驗室模塊。每個實驗室模塊按課程配備有專業的實驗技術人員,共12人,主要負責全院的實驗教學準備工作,模塊內的實驗技術人員在實驗教學準備工作中相互協作,實行既有專業分工,又有相互合作的工作模式。同時每個實驗室有一個負責人,負責實驗室的日常實驗教學管理工作,包括安排各課程的實驗準備、實驗材料請購計劃的制定以及實驗室管理等相關工作。科研平臺目前分為2個部分(見附圖),一部分是國家級中藥藥理三級實驗室與省級藥理學實驗室研究平臺,該平臺設有獨立的實驗室主任,受醫學院直接管理;另一部分包括省級免疫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平臺、形態學研究平臺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平臺,由基礎醫學實驗中心管理,配備有3名專職的實驗技術人員,負責儀器設備的使用和維護以及實驗室的安全、衛生等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職能是為學校所有教師、研究生和學生的科研需要服務。同時也對外單位的科研需要提供服務,發揮服務地方的社會職能。
四、新型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管理模式的初步成效
基礎醫學實驗中心成立以來,新型管理模式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傳統管理模式下的諸多困難,解決了實驗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初步顯現了新模式管理的優勢。首先是在教學實驗室的建設方面體現了優勢。新的管理模式可以集中財力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實驗室建設;可以對現有的資產進行實質性整合和統一再分配,真正實現資源共享,減少浪費,杜絕重復建設,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開支,使有限的教學經費得到了充分利用,極大地改善了實驗教學條件。比如通過集中財力一次性解決了解剖學骨標本嚴重不足的問題;一次性購買了實驗教學急需的病理學和組胚學切片、微生物學和寄生蟲學涂片等等,改變了以往湊合著用的局面,解決了實驗教學的燃眉之急。隨著教學實驗室的不斷建設與發展,這也必將導致實驗教學改革步伐的加快,有利于我院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水平上臺階。其次,新的管理模式對科技工作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實驗中心成立之后,在充分論證和調研的基礎上,對實驗室進行了大的調整,將原來各學科分散的科研用房集中,騰出6樓、7樓和部分3樓實驗室作為科研平臺,并按學科和功能分區,建立了藥理學與中藥藥理學研究平臺、免疫學研究平臺、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平臺、形態學研究平臺以及腫瘤研究平臺等,所有科研平臺均對全校的科研需要者開放,給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便利的科研條件和管理有序的研究平臺,極大地促進了我院的科技工作發展和研究生教育教學水平。此外,由于實驗室用房的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還有效改善了科研用房和教師 辦公室用房,使醫學院原本緊張的用房條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五、基礎醫學實驗中心目前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人才和人員結構問題。實驗室建設離不開實驗系列人才隊伍的建設,只有建立一支學歷和職稱結構合理的實驗系列人才隊伍,才能實現實驗中心自身的可持續發展[2]。而一個合理的實驗系列人才隊伍,既需要可以參與實驗教學,并能牽頭進行實驗教學改革有高學歷、高素質的實驗教師,也需要有扎實專業知識和過硬實驗操作技能的實驗技術人員和能夠根據實驗教學需要,自行制備實驗用材、教學標本、簡單修理儀器的專業技工。多個不同層次的人才,可以各盡其能,合理分工,使實驗中心的各項工作都有最合適的專業人員去完成,以保障實驗教學的各個環節正常、有序地運行。然而,目前我院基礎醫學實驗中心共有18人,其中實驗中心的主任由1名主管教學的副院長擔任,2名副主任來自教師系列,主要負責實驗中心教學和科研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余15個實驗技術人員中高級實驗師5人,中級6人,初級3人,技師1人。而碩士研究生學歷僅1人,本科學歷4人,專科7人,中專及以下3人。50歲及以上3人,45-50歲7人,35-45歲2人,35歲及以下3人。可見人員結構現狀是職稱較高,但學歷較低、年齡偏老化,知識結構和技術水平很難適應現代高新技術發展的要求。因此,實驗中心在多個崗位都急需引進新人,尤其是高學歷實驗系列教師。此外,有些特殊崗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如解剖學實驗員也極度缺人,因為學校的人才引進政策限制了愿意從事該崗位的低學歷人才進入,以致有些工作甚至無法有序開展,嚴重制約了學科的發展和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其次,是實驗室建設經費投入不足的問題。
醫學教育成本很高,因為要讓學生了解人體結構,就需要足夠的人體尸體供學生解剖;要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就需要開設大量的動物實驗;要讓學生學會揭示生命的奧妙,就需要讓學生學會檢測和分析人體的各項生化指標、免疫反應、細胞狀況等等技巧。這些實驗的開設就需要大量的實驗耗材經費和先進的高新儀器設備經費。此外,還有實驗室網絡建設以及實驗系列人員的知識更新、學術交流和技術培訓等都需要經費投入。而目前的實驗教學經費遠不能滿足現代醫學教育發展的需要。此外,實驗教學用房緊缺問題。隨著三峽大學跨越式的建設與發展,醫學院近幾年的醫學教育事業也取得了飛速進步,不僅辦出了自己的特色,也辦出了一定的聲譽。近年來,醫學生的招生規模在逐年擴大,現有的實驗室用房極度緊缺,一個實驗小組原本只有4-5人,現在不得不變成7-8人。學生的動手機會明顯減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質量。當然,這些困難都是發展中的困難,是可以通過多方努力逐漸解決的困難。我們相信在國家高等教育越來越重視實驗教學環節的大氛圍里,大學對實驗教學的關注和投入將會不斷加強。因此,基礎醫學實驗中心完全能夠按照新型管理模式的基本目標,完成實驗教學改革的各項工作,最終成為培養優秀醫學專門人才的搖籃。
1基礎醫學課程有效教學的教師特質
教師作為“學有專攻”且“聞道在先”的有智之士,能夠提供給受教育者所缺乏但必須具有的知識與能力。有效教師具備激勵型人格、熱情、精力充沛、幽默、可信任;有效教師的教學“以成功為導向”;有效教師的教學行為是有條理的。美國伊利諾大學心理學教授雷蒙德?卡特爾認為,可能影響教學有效性的教師特征如教師的特點、性別、年齡、知識水平及接受專業訓練的程度,以及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如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的技巧以及對學生的評價等[2]。基礎醫學課程的教師不僅應諳熟本專業的相關知識,還要了解本課程與臨床專業課程的聯系、醫學發展前沿動向。對于醫學遺傳學教師而言,在課堂教學中把握時機、合理地加入案例教學會大大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2基礎醫學課程有效教學的教學目標必須明確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高質量教學的必要條件。因此,在教學中,要把每次課堂教學目標研究制定后,形成文字,幫助授課教師準確把握每堂課的教學目標,進而提高教學質量。以醫學遺傳學為例,講授單基因遺傳病一章內容,教學目標即掌握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和性連鎖遺傳病的遺傳規律,會應用它來分析、解決臨床應用中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如計算子代再發風險,解釋近親婚配的危害等。
3基礎醫學課程有效教學須注重學生主體差異
要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個體差異。依據這一理念,教師的教學應緊緊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所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有著不同生活經驗、豐富情感和個性差異的人,這使得教師總是身處一系列頻繁切換的課堂情境中。既要了解學生的先前知識結構、當前的學習狀態、自我認識、學習風格、學習動機等,又要了解學生的需要與個體差異,如口腔專業以及眼視光專業的學生與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相較,就存在醫學遺傳學基礎知識薄弱、對課程重視程度不夠、沒有主動學習的動力等特點。
4有效教學的達成要素
4.1對話教學
對話教學是創造生成的。教師隨著學生思維的變換、心態的逆轉和情緒的波動,敏銳地把握各種教育契機,重組教學資源,以達成主體間的心靈碰撞和視閾融合。在對話式教學里,教師不能將自己定位在主角或權威這種穩定的空間里,同時學生也不能處身于隱蔽自己的安全地帶,師生之間應消弭人格尊卑的藩籬和課程進展的有限邊界,釋放學生的心智,使之在廣闊的課程空間中漫游[3]。讓互動與合作充盈著教學肌體,讓教師把握稍縱即逝的生成資源,讓課堂就像畫軸一樣逐漸展開“未曾預約的精彩”。
4.2有效互動與提問
有效互動要求準確把握“等待時間”。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應該留給學生4~5秒的時間思考其提出的問題,這段時間是學生處理問題、形成答案的最佳時間。很顯然,目前大部分教師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一般只有1~2秒,當學生回答受阻或者非教師本人所期望的答案時,教師要么迫不及待地自己回答,要么把問題轉給能快速作答的“好學生”。教師的這種做法無疑在暗示學生:如果你不知道答案,最好保持沉默。這在無形中打擊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使其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4]。因此,在基礎醫學課程教學中,針對一個知識點提問的角度、時機,是值得授課教師研究的;在問題提出之后,教師的“等待時間”及與學生“眼神”的交流,都將影響互動的有效性。
4.3生成式教學
生成式教學從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個性發展的時代意義上對有效教學的規范進行了重新解讀和再概念化,從而實現了有效教學文化范式的重要變革。生成就是打開另一種思路,重新認識課堂中生命體的真正活動狀況和自由意志的張揚程度,從而激發師生的內在生命力,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向往的地方。生成式教學的基礎是教師對教材、學生、教學環境的了解和把握,取決于學生與教師的有效互動;生成式教學關注教學的附加價值,需要教師的示范效應。
4.4教師的教學經驗
課堂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應有的教學經驗,教師教學經驗的合理性表現為能夠促進有效教學的達成。教學經驗與教學實踐有直接的聯系,它是教師在長期教學活動中對課堂教學情境進行分析、歸納和概括而形成的,是教師教學生活的一部分,能夠為教學實踐提供參考。教學經驗是一個教師的精神財富和教學資本,也是構成教師對教學認識的內隱理論的主體。教師的教學經驗實際上影響其課堂教學行為。在課堂有效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重視既有教學經驗的運用價值,充分發揮其合理成分,促進有效教學的達成[5]。適應課堂有效教學的需要,教師應該努力更新自身的教學經驗。美國學者波斯納曾提出過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因此,教師應該自覺加強教學經驗反思,通過對教學經驗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和概括,祛除原有經驗中的無益成分,提煉出原有經驗中的精華,同時與新取得的教學經驗有機結合并加以系統化。教師應該自覺地加強有效教學理念學習,特別要深刻地把握有效教學內涵與實質,同時,多關注與有效教學密切相關的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學習,努力將它們變成自己教學觀念的核心部分,從而不斷以新的教育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促進教學觀念的更新。
4.5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對課堂教學活動過程與結果做出的系列價值判斷行為,教學評價的對象和范圍是整個教學領域,它突破了學習結果評價的單一范疇,包括教與學的評價,包括對學生掌握知識過程的評價和對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價等。評價行為貫穿著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評價的主要功能是改進,它的直接目的是為教師改進教學或者學生后續學習提供全面、客觀而具體的依據。在方法和技術上,它不是單純的定量分析,而是發展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具體方式表現為: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量化表、學生評價教師課堂表現的量化表、學生自我評價量化表等。
5小結
實現有效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各要素互相影響、滲透、制約、促進。欲使基礎醫學課程成為醫學生走進臨床專業課程的橋梁,教師必須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 并應用于教學實踐,最終獲得良好的教學效益。
1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思路及實踐
1.1實驗中心的建設發展和實驗室建設模式實驗中心的建設和發展主要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進行實驗室搬遷、整合和實驗室的硬件建設;第二階段是實驗教學改革與實驗中心創新管理機制的磨合期,在轉變觀念的同時,加強中心的管理,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并加大實驗教學改革和實驗室開放共享的力度;第三階段除繼續做好實驗室“硬件”建設外,對實驗中心的“軟件”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進高學歷教師到實驗中心工作,加強了實驗中心的隊伍建設,充實和加強了專職的實驗技術隊伍。我校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建立伊始就進行了課程整合、教材建設和教學團隊的建設。為了使教學改革朝著學科交叉綜合的方向發展,統一方法,避免內容重復,提高教學實驗儀器設備的使用率,按照“優化資源,調整結構,完善功能,提高水平”的原則,把相關學科的實驗室進行合并,成立多功能、全方位的實驗教學中心。醫學院校和科研院所實驗中心的建設要立足本單位實際,全面考慮教學與科研的需要。我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實驗教學中心下設了四個平臺和一個大學生創新工作站。四個平臺分別為:形態學實驗平臺、機能學實驗平臺、分子醫學實驗平臺和病原生物學實驗平臺。形態學實驗平臺:由組織胚胎學、病理解剖學實驗組成,即用肉眼或顯微鏡來觀察人體器官的正常和異常形態;機能學實驗平臺:由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和神經生物學實驗組成,4個學科實驗技術基本相同,基本操作過程也類似,均是實驗動物的手術操作-信號采集與記錄-結果處理與分析;分子醫學實驗平臺:由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和免疫學實驗組成,主要使用電泳、分光光度計、層析等實驗技術;病原生物學實驗平臺:由微生物學和病原生物學實驗組成。基礎醫學實驗中心實行中心主任負責制,由中心統一調配實驗技術人員,統一管理實驗中心的所有實驗室,集中管理和使用儀器設備,面向全校開放,緊緊圍繞實驗教學改革來建設實驗室,圍繞人才培養來管理實驗室。在保持學科特色的基礎上,構建起基礎教學的、跨學科的公共平臺,使得實驗教學和相關教育資源的整合和利用更為有效,優質資源高度共享,受益面廣,規模效應十分明顯。
1.2實驗教學改革是實驗中心建設的關鍵實驗中心以實驗教學改革帶動實驗室建設,為實驗教學全方位服務。要做好實驗教學,建立先進的實驗教學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在實驗教學改革中我們有以下幾點認識。
1.2.1更新實驗教學內容將實驗教學從原課程中分離出來,重新整合為與理論教學既有機結合又相對獨立的完整實驗教學課程體系。新實驗課程體系分為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三層。科學合理設置實驗項目及實驗內容,在原先實驗教學計劃與任務中,減少驗證性、簡單重復性、陳舊性實驗項目;保留一定數量的單科經典性實驗科目,保留各學科與科研工作相結合的特色實驗項目,保留實驗教學常用的基本技術與方法的教學項目;增加前沿的技術與方法,增加綜合性與設計性實驗的比例,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獨立思考和發揮他們的探索精神。實驗教學內容按四個平臺模塊化進行漸進性導入,根據各專業學員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模塊適時開展實驗教學,授課任務由實驗教學中心和相關教研室共同完成。適當增加以病例為中心、以系統為中心、涉及交叉學科的大型綜合性實驗項目。如圍繞從正常組織-病理變化、機能變化-標本采集-病原檢測-藥物篩選等程序中就可以涉及組織胚胎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微生物寄生蟲學、藥理學等多門學科的跨學科知識。這樣的綜合性實驗項目更能考查學生知識的靈活運用、融會貫通,更有利于臨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1.2.2改革實驗教學手段傳統的實驗教學中老師詳細書寫實驗講義,學生則“照方抓藥”,大部分的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根本沒有動腦,沒有思考。這種灌輸式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因此,我們要大膽創新實驗教學方法,吸取成功的經驗,如現在研究比較多的PBL教學模式、網絡教學模式、研究型教學模式、問題式教學模式等。這些教學模式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研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興趣濃厚,課堂氣氛熱烈,形成教與學的良性互動;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另外本校實驗中心還大力發展教學信息化建設,尤其是計算機輔助軟件系統,中心各實驗室全部安裝了多媒體系統,實驗教學課件、視頻、操作方法等均實現多媒體播放。形態學實驗室的數碼互動實驗室擁有近百個學習終端。本中心另購置一套基于網絡的虛擬實驗平臺,涵蓋了機能學實驗60項實驗內容。該平臺進一步拓展醫學實驗教學空間,提升醫學實驗教學深度和廣度,推進醫學教育的信息化,深化教學方法改革,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
1.2.3完善實驗教學考核形式目前我部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考核方法比較單一,有的考核實驗操作,有的考查實驗理論,還有的課程實驗內容即是考試內容,這些單一的實驗考核方法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也不能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和動力。新實驗課程體系考核方法將和傳統理論考試分開,分為基本機能考核和綜合能力考核。考核方法以實驗基本操作考試、實驗結果、實驗
報告、論文答辯等不同形式進行,綜合評定成績。實驗筆試考核則由實驗教師以實驗考核大綱為依據的命題試卷;實驗操作考核采取抽簽式,學生抽到的實驗項目從實驗器材的選擇準備、實驗方法的設計、實驗結果的觀察和分析、實驗報告的書寫等方面進行核定。這樣的多元化實驗考核更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學生所掌握的實驗技能和綜合素質,激發他們的實驗興趣和創新潛能。 1.3實驗中心隊伍建設實驗技術隊伍是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主力,也是實驗教學的主力軍,這支隊伍的思想狀況、業務水平、專業技能等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實驗教學、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對實驗室建設水平和培養本科人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整體素質高、自身實踐能力強、愛崗敬業的實驗技術隊伍是非常重要的。我校實驗中心建立以來,以教授、副教授、中心主任、副主任及各平臺專門負責人、博士碩士為核心構成實驗室建設團隊,形成一支穩定的、專兼職結合的實驗師資隊伍。目前中心共有9人,其中副高級職稱及以上人員加上博士共有5人。中心定期組織實驗教師隊伍進行多種形式的學術研討和新技術交流,不斷提高實驗教師隊伍的素質。中心還長期堅持對實驗教學隊伍的培訓,參加全國各種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實驗教學觀摩活動,特別是針對新進教師,從設備儀器、軟件的使用到開設哪些實驗、如何開設實驗等方面開展強化培訓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經過努力,實驗中心目前擁有一支具有較高實驗室管理水平和較強實驗教學技術水平的實驗隊伍,同時,這支隊伍還具有一定的科研創新能力,中心成立以來,實驗中心教師發表SCI文章4篇,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
1.4實驗中心管理體制中心建立不是實驗室儀器設備和實驗技術人員的簡單合并,而應當包括實驗室的管理機制、實驗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實驗室規劃與建設、規章制度的建立等方面。此外,還應考慮中心與各教研室之間、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之間、教師與實驗技術人員之間的協調,以及重組后實驗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等問題。因此,要通過有效的機制來理順關系,通過相應配套的規章制度來規范行為,使各方面得到協調發展。如中心采用中心主任負責制,各平臺由專人負責的管理制度;根據學科發展、現代教學要求和綜合實驗室功能,進行實驗教學內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進,注意與理論課程教學的協調;實驗技術人員采取固定編制與聘任制結合,實行集中管理,統一安排,避免因體制上的差異和管理上的獨立而導致的實驗室之間、教師與實驗技術人員之問各行其是的局面。中心與各教研室之間應保持緊密聯系、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在教學人員與教學內容上形成一種“分而不離、合而不拘、方向一致、互為推動”的新型教學管理模式[4]。即相關學科的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人員在管理上分開,承擔教學任務不完全分開,并在尊重相關學科教學規律的原則下對實驗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優化整合,使得中心與相關學科,實驗課程與理論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互相支撐、協同發展。
2實驗中心展望
本校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建立還處于起步階段,人員緊缺,場地局限。在中心主任帶領下,克服重重困難,今年以八年制實驗作為試點,完成機能學實驗的重組。首先,依托實驗中心的建設,對機能學實驗室條件進行了完善,如更新計算機和多媒體示教等設備,生物信號采集分析系統更新為成都泰盟BL-420s型等。其次,對實驗教學內容進行了整合,由原來單一的實驗,成功地向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轉變。如增加了設計性實驗卵巢激素對大鼠痛閾的影響,該實驗綜合了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等知識,讓學生在兩周的實驗周期中,觀察去卵巢大鼠機械痛閾和熱痛閾的改變,以及急性給予致痛劑去卵巢大鼠和對照組大鼠之間的差異。該實驗專業性強,內容連貫系統,實踐效果良好,強化了實驗教學的實踐和創新功能,培養了學生的科研能力,提高了教學效果。
總之,醫學實驗中心的建立與運行,打破了幾十年來以課程為基礎建立實驗室,實現了對實驗用房的集中調配、對儀器設備的統管共用。對實驗技術人員的統一使用和對各課程實驗教學的統籌安排,明顯提高了實驗室管理和建設的效率和效益。它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符合學校定位和辦學思路及學校整體發展目標。實驗教學內容中的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的引入,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加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了學生理論緊密聯系臨床的實踐,培養了學生的科研思維,取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對學生自主學習、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我們將繼續探索綜合、開放、高效、可持續發展的實驗教學中心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使學校基礎教學實驗室的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協調發展,努力培養出具有高素質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力爭將其建設成為具有軍隊教學特色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進而進一步完善成為國家級基礎醫學教學示范中心。
1研究型教學的內涵與意義
自20世紀9O年代以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一些國內重點大學都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在教育改革方面形成了很多新的思路,并開始關注從傳統教學向研究型教學的轉變。在實施研究型教學方面,清華大學起步最早,成績最為突出。此外,很多大學以及大學教師都在對研究型教學進行思考、探索和實踐,但存在不系統、不自覺、非組織性等特點。研究型教學的理念迄今尚未被廣泛接受,其運行模式尚未成為國內高校教學的主流模式。因此,教育界需要加強對研究型教學的系統研究,希望有更多的大學和大學教師參與探索、實踐和交流,以推動我國研究型教學的全面進展。
與傳統的知識傳授型教學相比,研究型教學具有許多鮮明的特點。傳統教學以教學為中心,而研究型教學以育人為中心;傳統教學以傳授知識為目的,而研究型教學以帶領學生一起探索未知,發現、積累和創新知識為目的;在知識類型方面,傳統教學以陳述性知識為主,而研究型教學以過程性、全局性知識為主;在教學環境方面,傳統教學以課堂為主,而研究型教學包括課堂、實驗室、研究室、工廠、企業、社區等;在能力培養方面,傳統教學主要培養理解記憶能力,而研究型教學培養行動、認知、交流、自主學習、探索等全面能力;在教學方法上,傳統教學以課堂講述為主,而研究型教學包括課堂講授、研討、科研、參觀、設計等多種方法;在實驗教學類型上,傳統實驗教學多為驗證性實驗,而研究型教學多為設計性、探索性實驗;在教材選取上,傳統教學多固定一本教材,而研究型教學不受教材束縛,可參閱多種教材和參考資料。
研究型教學的組織形式可靈活多樣,其中研討會(seminar)模式被廣泛采納。學生根據研討課題進行調研,查閱資料,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和技術路線,并完成一篇研究報告或論文。在研討活動階段,所有學生集中到一起,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研究題目作報告,然后討論交流,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與評價。總之,對于培養創新人才,研究型教學具有許多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優勢,是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必然選擇。
2基礎醫學研究型教學的特殊性
20世紀初以來,全球醫學教育經歷了三波重大改革。第一波出現在20世紀之初,以1910年《Flex-ner報告》發表為標志,建立了以科學為基礎的課程設置;第二波出現在20世紀中期,開始了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創新;第三波改革剛剛開始,以21世紀全球醫學衛生教育專家委員會的報告發表為標志,強調以衛生需求為導向,借鑒全球經驗,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學生可自由選擇課程和學習方式。這三波醫學教育的改革進程表明,醫學教育越來越重視科學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基礎醫學作為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新世紀時代潮流的洗禮,需要實現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模式的轉變。傳統的基礎醫學教學模式基本上屬于灌輸式、填鴨式教學。其課程設置較為固化死板,教材選擇余地不大,教學內容比較陳舊,且許多內容脫離臨床實際。在理論課教學中大多采用課堂講授、大班上課,常常是老師講、學生記。實驗教學大多采用驗證性實驗,對學生的創新意識沒有明顯的提升作用。考試方法也比較單一,常常是期末考試一錘定音。基礎醫學教學長期演繹教師為中心、教材為中心、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致使學生的創造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長期受到壓抑。因此,傳統的基礎醫學教學模式存在不少弊端,不利于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性人才,有必要積極探索和推廣研究型教學模式。
與理工科課程相比,基礎醫學教學存在某些特殊性。由于臨床醫學本科階段的培養目標大多是全科臨床醫生,故必修課較多而選修課偏少,不便推行學分制。同時,由于臨床醫學專業比其他醫學相關專業更為緊俏,不便推行大類招生和入校后的專業調整。尤其近年來,許多大學招生規模擴大,師資相對不足,教學資源相對貧乏,很難實行以小班為單位的研討式教學。實驗教學中心的科研條件常常有限,不便于開展大規模的學生科研;而各系室的研究室則空間有限,也很難滿足大批量本科學生的科研需求。因此,要在基礎醫學教學中全面推行研究型教學,必須從多個層面進行探索和改革。在 學校層面,必須建立起研究型教學的教學理念,進行相關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改革,建立配套的教學評估體系和教學管理體系,塑造研究型教學的學術氛圍。
在系、室或課程層面,需要結合課程特點改革教材編寫,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增加以小班為單位的研討式教學,減少驗證性實驗,開展探索性實驗。在教師層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斷學習、更新知識,改革教學方法,提高開展研究型教學的指導水平和組織水平。
3中南大學基礎醫學研究型教學的初步實踐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是國內最早成立的西醫院校之一,基礎醫學學科伴隨著湘雅醫學院的成立而產生,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2000年,與中南工業大學、長沙鐵道學院合并組建中南大學。從此湘雅醫學教育融入了綜合性大學的發展歷程,借助綜合性大學的教學科研實力,湘雅醫學教育正在翻開新的一頁。近年來,為順應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時代要求,我們在研究型教學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3.1開設基礎醫學創新課程和基礎醫學研究訓練課程近年來我們為八年制和五年制醫學生開設了基礎醫學創新課程和基礎醫學研究訓練課程,選取歷史上基礎醫學領域的重大創新成果為范例,介紹其研究背景、研究過程、主要創新點等,由院內教授擔任主講,旨在培養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感受科學創新的艱辛和快樂。其中還特別安排了多場文獻欣賞與批判研討會,由學生主講醫學科技文獻,針對文獻中的亮點和不足之處進行廣泛討論,以培養學生對科技文獻的鑒賞和批判能力。
3.2開設PBL課我院各課程都開設了PBL課,以問題或病例為基礎,由學生自主查閱文獻、主講并組織討論,教師予以小結。
3.3開設“新生課”為使八年制和五年制醫學生早期了解醫學和醫學研究,在其進校的第一學期開設“新生課”,為其講述醫學史、學校發展史、醫學教育發展趨勢、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啟示錄、轉化醫學實例等,使學生進校后即對醫學教育和醫學科研產生濃厚興趣。
3.4大學生早期科研訓練為讓大學生早期接觸科研,我們安排了大學生早期科研訓練。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入各系室,在老師指導下開展文獻查閱、科研設計、綜述寫作、實驗技術培訓等,歷時兩個月左右。學有余力的學生還可繼續與教師保持聯系并開展課外科學研究。
3.5學生參與教改部分系室組織學生參與教改,對實驗教學和理論課教學改革進行研討和評價,實現了師生互動,教學相長。
3.6增加設計、探索性實驗近年來各課程都縮減了驗證性實驗,增加了設計、探索性實驗。其中部分探索性實驗完全由學生自主設計,擇優后予以實施;有些實驗屬命題式的探索性實驗,即由教師劃出一定的選題范圍,學生在此范圍內自主設計實驗并付諸實施。
3.7組織基礎醫學創新設計大賽為配合全國基礎醫學創新設計大賽,我院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基礎醫學創新設計競賽。近兩屆獲得全國大賽一等獎兩項,二、三等獎及優勝獎多項,有上千名學生參與了各個階段的競賽活動。
3.8建立基礎醫學強化班為培養基礎醫學后備師資和基礎臨床兩用型人才,我們于2008級起從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中組建基礎醫學強化班,為其開設基礎醫學創新課程,并安排3個月的基礎醫學教學、科研實習。
3.9廣泛開展學生課外科研各系室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科研活動。有些系室還建立了規范化的學生課外科研管理制度。學生獲創新研究項目157項,發表科研論文100多篇。
4展望
研究型教學是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必然選擇,預期將會在全國各高等學校更加廣泛、深入開展。對研究型教學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方法進行深入探討,符合21世紀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在基礎醫學教學中,有必要對研究型教學模式進行系統研究。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具有豐富的科研資源,為基礎醫學研究型教學的開展提供了很多優越條件。教師應該秉承教學與科研相統一的理念,積極投身于研究型教學,創造教學和科研的雙贏。教學科研并重型或教學為主型高校也可根據研究型教學的教學理念,因地制宜地開展研究型教學。
目的:基于“崗位勝任能力”高職護理專業實施系統課程體系整合的教學改革,教改班學生在適應醫院的工作環境所需時間、適應醫院的同事之間的人際關系所需時間、能較好地進行護患溝通、熟悉某科室的專科護理操作、根據疾病知識為患者做健康宣教5個方面較普通教學班有較大的提高。系統整合課程體系作為新生事物,雖然存在不足,但改革的思路和方向仍然受到肯定,能提高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值得推廣。
一、我國高等護理教育現狀
我國高等護理教育30年的空白,給社會形成了一個錯誤的概念,認為護理學不是一個學科,而是一種技能教育。這種觀念嚴重地影響了護理學的發展。不少護理教育工作者通過外出考查、國內調查均已提出我國的護理教育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也有國外護理專家評價中國護理教育落后于美國50年。而學科要發展,教育需先行。因此,要促進護理學的發展,必須進行護理教育改革。這是所有護理界同仁所公認的。隨著新的健康觀的形成,人口老齡化、疾病譜的改變,醫學模式的轉變,醫學新知識、新技術的應用和衛生保健體系的不斷完善,護理人才已成為我國的緊缺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國高等護理專科教育與社會需求之間,與世界發達國家之間,與人們日益增長的衛生保健、健康維護的需求之間存在一定差距。首先,在培養目標、培養模式方面的定位比較模糊,沒能充分體現知識、能力、素質并重的培養模式。其次,課程內容體系為醫學本科的壓縮版,仍然沿用傳統的老三段結構。第三,教學方法、手段單一,不能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第四,實踐教學環節薄弱,偏重理論教學。第五,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不能得到很好地體現和落實。第六,教材內容陳舊與21世紀高等護理教育的培養目標要求不相適應。因此,需要通過深化教學改革得以實現。近幾年,我國的護理教育正處于從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的時期,我國的高職護理院校正在積極地進行著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設置的改革。在目前的高職護理院校的課程設置中,基礎醫學課程都作為護生學習護理專業的先期課程。基礎醫學課程其設置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護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實踐。現代護理改革一致認為基礎醫學課程應該突出護理專業的特點,王娟等人調查發現,在基礎醫學課程設置的意義和原則上絕大多數教師認為基礎醫學課程應該為護理專業服務,強調基礎醫學課程與護理專業學習、臨床應用相聯系。目前普遍存在基礎醫學課程與臨床護理課程兩步走,在基礎醫學課程學習結束后,再開始臨床護理課程的學習,存在內容重復、分散,學生易遺忘及思維片面等問題,臨床護理課程教師往往要在授課過程中,花大量時間復習相關的基礎醫學課程知識,無形中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和教師的教學負擔,降低了人才培養的效率。
二、我院針對現狀對高職護理課程教學改革的嘗試
為了改善醫學基礎課程與臨床護理課程相脫節這一現象,我院借鑒國際護理教育理念,打破學科界限,根據人的整體理念,試點探索按“人體系統”來設置體系,將“基礎醫學課程與臨床護理課程一體化融合”,即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緊密圍繞現代護理崗位人才培養目標,根據整體性、綜合性原則及護理專業特點將原有基礎醫學課程和臨床護理課程相整合的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方向班級中選擇1個班進行試點,將課程體系的組織結構從傳統的“基礎—專業—醫院”三段式的教學模式,探索實施“基礎醫學課程與臨床護理課程一體化融合”,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按項目、任務、人體系統來設計課程體系。即將人體解剖學、組織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和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科護理、五官科護理、傳染病護理等課程有關內容進行優化整合。同時進行工學交替,課程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實現同步,實施“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減少了傳統護理教學中存在的重復教學,缺乏內容整合的弊端,有利于學生系統的掌握護理知識,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按系統進行教學實訓,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了課堂教學和臨床需求的零距離對接。我院從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和完善、課程體系的制訂和完善、教材編寫、工學交替的實施等各方面做全面的探索和實踐,將對高職護理人才的培養提供系統性、建設性和可行性的經驗,對于改變我國目前高職護理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與國際護理教育差距較大、畢業生不能滿足社會對護理人才需求的現狀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我院建立了全方位的課程改革的教學評價體系
“基礎醫學與臨床護理一體化融合課程體系”的教學評價體系主要由校內教學評價和工學交替教學評價兩部分組成。教學評價的對象主要為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實踐操作能力、學習態度和基本職業素質等。校內教學評價由過程性評價(操作技能、學習態度、階段測驗)和總結性評價(期末考核)組成。工學交替教學評價由過程性評價(操作技能、學習和工作態度、護理病歷書寫及匯報、日記、實習手冊等)和總結性評價(出科考核)組成。在學評教方面,除了學校常規的學評教之外,在工學交替環節的帶教工作方面,以問卷調查的形式評價臨床帶教老師的帶教情況及工學交替基地的教學人文環境。并召開
組長會議及學生會議,訪談了解工學交替情況。
1基礎醫學研究生課程改革的思路
寧夏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現有6個碩士學位點,涵蓋10個基礎醫學學科,這些學科也是學校研究生教育的公共平臺。為提高研究生教學質量,經過與廣大導師論證,學院大膽地進行了研究生課程的改革,實施模塊式教學。可供研究生選擇的模塊有:①平臺課程模塊,包括公共醫學基礎課程和學科課程;②進展課程模塊,主要進行學科前沿進展介紹;③實踐課程模塊,主要進行技術方法操作訓練;④學術活動模塊,開展名師講壇、博士論壇和研究生創新論壇活動。與先前的研究生課程相比,新課改中增加了基礎醫學研究進展、學術活動類課程模塊。根據醫學科學研究技術的進步,完善了技術方法類課程模塊的內容,通過打破成規、精選教學內容和豐富課程內涵,達到加強課程的基礎化和綜合化建設,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完善研究生知識結構的目的。
2課程改革的實施措施
完善課程改革組織機構。成立了基礎醫學研究生課程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由基礎醫學院院長擔任,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長擔任副組長,成員則由各學位點負責人擔任。主要職責是對新課程的實施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并及時解決實施過程的問題。課程改革實施方法。組織各學科專家進行平臺課程和模塊課程內容的整合,確定該專業該水平導師開展新進展講座。課程結束時,要求結合課程內容及自身專業研究方向進行文獻綜述。課程教師和參與課程學習的體系共同參與內容的討論。學術活動類課程模塊。2007年開設組織實施博士論壇和院士教授講壇,以營造青年教師、研究生與博士、教授面對面交流的學術環境,解決目前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很少接觸其他專業導師的問題[3]。校內共有20名博士和10名教授,校外邀請到4位院士和40位著名學者通過專題講座和報告的形式參與到研究生模塊式教學改革中。此外,以研究專題的方式,實施多學科聯合的學術沙龍,如神經生物學研究沙龍、血管發生和生成研究學術沙龍、群體遺傳學研究沙龍、寧夏地道中草[文秘站:]藥有效成分研究學術沙龍等。通過不同學科就同一問題的研究思路的展示和討論,師生的視角得到了延伸、方法獲得啟示、思路更加明確。為了提高研究生科技創新的熱情,舉辦了神經科學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研究生創新論壇,組織基礎醫學院和臨床學院從事神經科學研究的研究生站在講臺上,展示研究思路和結果。技術方法類課程模塊。技術方法的選擇直接關系到醫學研究目標的實現和結果的可行度。為此,開設了細胞培養技術、分子生物學實驗、電子顯微鏡技術、形態學技術與方法、高級生物化學技術、免疫學實驗技術、病理學技術與診斷病理學、分子病理學、生理學實驗技術。由具有豐富研究經驗的教師和技術室的技術人員擔任指導教師,提供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考試除了相關的理論測試外,主要是以學生的實驗結果作為評分標準。為了上好實驗技術課程,組織多學科導師及實驗室技術人員,編寫了兩部針對研究生的技術教材,即《女性生育力保存技術》和《形態學實用技術》。這兩套教材對課程的有效實施及研究生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各課程的質量監督和管理。實施年終學位點考核,聽取學位點對研究生課程實施的效果評價,并收集教師和學生的反饋意義,對授課內容和方法進行及時必要的調整。
3結果
使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評估研究生課程改革的效果。問卷調查針對2007級、2008級研究生,調查人數為100人,回收有效問卷80份。問卷涉及課程設置,課程教學,課程選擇和意見反饋四方面內容。同時,對20名調查人進行了此項目的定性訪談,主要內容包括上課的主動性,總體感受和需要進一步改進之處。課程設置。對課程設置的調查包括課程門數,必修課與選修課比例,知識量和課程質量四個方面,調查結果顯示,研究生對模塊式教學改革的課程設置總體認可程度為76.96%。課程教學。對課程教學的調查包括課程授課的知識量,授課內容的深度,與本科課程的區別,授課效率,專題講座的次數和跨學科課程講授六個方面,調查結果表明,研究生對模塊式教學改革的課程教學總體認可程度為72.15%。課程選擇。在所設置的兩個課程平臺和三個課程模塊共35門課程中,研究生對各課程均有選擇,其中選擇生命科學研究進展的人數最多,占被調查人數的89.78%。實踐類課程中分子生物學實驗位居第二,為61.76%。細胞培養技術(60.23%),醫學研究方法學(52.87%)和博士論壇(43.57%)分列第三、四和五位。定性訪談。分析定性訪談資料發現,課程改革后吸引力增強,多數研究生自述其上課的積極性有所提高,總體感覺良好。同時,部分研究生認為,改革后的課程安排需進一步完善,如課時偏長,時間不固定,小組人數太多,增加互動時間等。
4討論
本課程的改革是本著建立富有先進性、有利于交叉學科研究生培養的寬口徑課程體系的原則,妥善處理好經典內容和最新進展的關系,優化學科資源,構建具有創新性的交叉學科培養平臺,去掉低層次課程,整合內容相近的課程;鼓勵開設跨學科、實踐性強的課程和多樣 性、高容量、短周期的科技前沿專題講座。從培養研究型的優秀人才角度出發,制定各學科的學位課[4]。其特點在于:①在公共課模塊基礎上加上了學科研究進展,強調了在學科發展的大背景下全面地介紹課程的基本概念后,引導學生盡快進入學科的前沿。②學術沙龍的開展力求使各門課程在加深和拓寬研究生基礎理論、學科知識面和專業能力的培養等方面既有所分工,又相互補充,共享有限的研究生培養資源。③學術活動模塊通過引入院士講座提供給學生相關領域的國際前沿信息,院士的風采和對科學問題的引出和解決思路深深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生涯。④研究生創新論壇和讀書報告會鍛煉學生在課堂教學之外,提出問題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提升研究生課程的教學目標。⑤技術課程模塊不但使學生了解了各種技術解決科學問題的正確方法,且對學生技術操作進行了規范,最主要的是,學生通過技術課程的學習,與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熟知了不同科研平臺擁有的技術優勢和大型共享設備,為以后課題研究過程中技術問題的及時解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研究生課程改革實施3年后,對參與課程改革的2007級研究生問卷調查顯示,對改革后課程設置和教學的總體認可度均達到了70%以上,有效地解決了以往研究生課程分科過細,知識結構狹窄,教學手段方法單一等問題。在問卷的意見反饋中,研究生對課程改革持支持態度,并認為應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進展類和實踐類模塊課程的建設,合理制定課時,增加互動性,增加研究生動手的機會和時間,使研究生課程更具吸引力。
總之,通過學科平臺課程的搭建和技術方法類課程模塊的建設及學科進展和學術活動的展開,使學生具備盡可能寬厚的知識面,進一步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其科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并為今后進一步改善研究生課程的設置提供了參考。
作者:陳浩浩 丁明星 李旭升 單位: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1高職護理教育的發展趨勢
衛生部科教司《關于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狀況分析和加強護理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作的建議》中指出“加快推進護理教育教學改革,專業基礎課中應減少醫學基礎性知識的比重,增加與護理工作密切相關的內容,以突出護理的內容和特色”[1]。隨著護理教育改革的深入,護理專業的醫學基礎課學時逐漸減少,而社會和人文知識課程增多,這是順應社會發展,培養護理行業,實用性人才的發展趨勢。目前從國際護理教育改革來看,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采用“面向臨床”,注重解剖學在臨床護理的運用,將護理專業不常用的血管神經的小分支、一般肌的起止點等內容在教學中省略。英國的半島醫學院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不用任何的尸體材料,而是采用活體表面解剖和圖象獲取解剖學知識,這是基于“醫護人員所接觸的都是活體以及由各種成像技術提供的人體圖像”的理念[2]。這些都說明了基礎醫學的改革趨勢是學以致用,與臨床結合,與專業運用聯系。
2基礎醫學課程教學現狀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護理操作技術建立對人體形體本身了解基礎之上,基礎醫學課程是護理學專業必修的基礎課,作為護理教育的主干課程,是護士最先接觸的醫學課程,基礎醫學主要包括了《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原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和《藥理學》等課程這些課程間有著廣泛密切的聯系。學生對人體形態學知識掌握得如何,對其后續的其它護理學專業基礎課程和臨床護理學課程的學習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2.1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
目前的高職護理在教育上基本是本科的壓縮,課程體系上基本是臨床醫學專業課程的壓縮和翻版,很多內容已超出了護理學的實際需要。同時,各門課程都為了強調系統性、完整性,忽視了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忽略了與專業的相關性和實用性。
2.2教學方法
由于護理學科的不斷發展和新興學科的不斷涌現,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在日益膨脹,要在有限的課程計劃內完成繁重的教學內容,致使教師教學多采用灌輸式,以教師為中心,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動性,忽視了對學生的智能和創造精神的開發。純粹的專業知識傳授,只僵化于固定教材、大綱,重視生物、醫學護理,而忽視了社會、心理護理,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只會從事眼前的工作,缺乏做人的意識,不利于良好醫德的形成,不能滿足社會對高層次護理人員的需要。2.3實驗教學絕大多數高職教育的學校是由中專衛校升格,實驗室結構、功能、內容單一,只能以驗證性、簡單性實驗內容的開設為主。由于學科間長期缺乏橫向聯系,很少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忽略了實驗學對學生基本技術與方法、整體技能訓練的主要任務,普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實驗課時明顯偏少,安排欠合理,無暇顧及實驗教學的改革,學生不愿意或者沒機會動手參與實驗操作。結果造成實驗教學多年來基本停留在反復做幾個固定的實驗,沒有多大的改進,并且只強調實驗課的上課率,實驗質量無法保證。因此,高職學生實踐能力差的現象一直困擾著護理教育。
3對基礎醫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近年來我國醫學院校陸續進行了基礎醫學課程整合[3,4],主要是如下2種模式:一是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按照“從宏觀到微觀,從形態到機能,從正常到異常”的原則,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將《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學》和《病理學》等課程分別按人體器官系統進行整合,以人體系統逐一進行基礎醫學知識教學。從宏觀到微觀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從形態到機能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對功能的理解,從正常到異常的教學可以加強比較,增加對疾病病變認識,從而為學生學習醫學專業課程打下系統堅實的基礎。二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以問題為引導、學生自學討論為主體的一種教學法,于1969年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在加拿大麥克斯特大學首創。目前,已成為國際上一種流行的教學模式,它以模塊式教學為構架,強調多學科的滲透融合,有利于高素質醫學生的培養。對于我們高職醫藥院校,對于優化高職護理基礎醫學課程體系應以專業培養目標為依據,以理論教學的應用為目的,以必要、夠用為度,以講清概念、強化應用為教學重點,突出特色的原則對其進行整合。
3.1轉變基礎醫學課程教學理念
基礎醫學教學的重點應該是整體優化課程結構,淡化學科界線,重視課程之間的相互聯系。強化知識的整體性和實用性,做到基礎醫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應與護理專業相呼應。護理專業一直提倡理論知識須以“必需、夠用”為度,隨著發展,其對教學改革的要求更加迫切。針對專科層次的護理專業,應壓縮基礎醫學中有關疾病表現、診治方面的內容,增加與護理程序、整體護理、健康教育、護理操作等有關的內容。如人體解剖學數學中可針對護理專業的特點,將最常用的護理技術操作歸納為3類,即注射類:如臀大肌、三角肌注射等;穿刺類:如股靜脈、鎖骨下靜脈穿刺等;插管類:如胃插管術、導尿術等。通過詳細介紹這些常用操作技術的解剖部位、特點、操作方法以及可能出現的損傷、并發癥等為臨床應用莫定堅實的形態基礎,從而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實用性,使學生對解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和啟蒙作用。教學內容按專業需要進行精選,著眼于實際運用,壓縮基礎醫學各門課程的學時,如有需要可增加選修課。
3.2創新基礎醫學教學方法
改革創新教學方法,即拋棄傳統的知識灌輸型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大課堂信息量和直觀性。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將教學過程作為學生對知識的再發現過程,創造更多的師生交流空間,激發學生獨立思考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溝通合作能力、動手能力,使學生成為持續發展的個體。同時,將人文素質、健康教育和相應的社會課程貫穿于基礎醫學教育的全過程,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協調發展。
3.3突出基礎醫學實驗
實驗課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理論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5]。增加實踐教學時數,使實踐與理論比真正成為1∶2,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實踐探索調整實驗內容,順應課程整合改革,優化重組實驗項目,刪除重疊、陳舊性實驗,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探索性、綜合性及基礎與臨床緊密結合的應用性實驗,突出學生實踐技能的一體化培養,把綜合能力、創新能力和個性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根據護理學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調整實驗教學內容,選擇性的弱化與護理應用相關性不大的知識,比如解剖學實驗中可適當增加人體表面解剖的相關內容,并加入臨床護理應用知識,實現系統解剖學內容和護理應用解剖學內容的有機結合,對護理專業學生將來學習輸液、注射和常用穿刺等操作技術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p#分頁標題#e#
3.4完善實踐操作考核
完善實踐操作技能考核,根據實驗實訓教學大綱的要求分階段進行操作技能考核(即認識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及實驗結果分析考核(學生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針對不同層次的實驗,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客觀、準確、科學地評價學生成績,引導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基礎性實驗的考核主要依據:實驗預習與報告,實驗操作,實驗考試;綜合設計型實驗的考核主要依據:選題的合理性和難度,設計方案的完整性、合理性、正確性,測試結果和設計報告;創新研究型實驗的考核主要與項目作品、論文、答辯情況以及競賽結果相結合。
4結語
通過基礎醫學課程改革,逐步實現從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到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我訓練與提高為主的研究型實驗教學模式的轉變,從而創建一個傳授系統性知識、培養創新性思維、鍛煉動手能力的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應當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使實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主動獲取知識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出具有時代特征、能夠適應社會需求、具備高素質和發展潛力的護理人才。
作者:于紀 單位:吉林職工醫科大學
多年來,在醫學教學中,我們有意識地嘗試采用布魯納教學理論指導基礎醫學生物化學教學,師生主動建構學科的基本結構,以一般觀念組織教學,注意調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基礎醫學教學質量,取得了一定的教學實效。
1指導和促進學生主動建構和內化學科基本結構
醫學生必備的基礎醫學知識,毫無疑問要從培養實用型人才出發,依據基礎醫學各科教材內容及其在整個醫學體系中的作用,特別是與臨床醫學的關系來解決。從布魯納教育學的宏觀角度出發,可以把基礎醫學看作是臨床醫學的一般觀念,而這似乎正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教育學關系的實質和學習基礎醫學的意義所在。這樣,學什么和怎樣學,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基本問題。我們不是布魯納教學理論的無條件追隨者,只是消化、吸收和揚棄,提取布魯納學科結構理論的合理部分,為尋求必要的理論知識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布魯納學科結構理論從質的方面為教材提供了規定性,布魯納指出:“不論我們教什么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所謂學科的基本結構是指教材中那些具有內在聯系并起普遍作用的知識體系。教學的核心就是用基本的普遍的觀點來不斷擴大和加深學科內涵。
基礎醫學教材中涉及許多概念和原理,生物化學主要是代謝途徑,布魯納強調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學,認為這是著力之所在。教材的結構是由概念和原理等組成的,但各個原理和概念等之間又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相互聯系的。“學習結構就是學習事物是怎樣相互關聯的。”[1]這亦與埃德加?莫蘭的復雜理論的關聯的觀點相契合,從而使布魯納教學理論提前具有復雜理論的味道。(埃德加?莫蘭嘗試用復雜理論關聯前生命世界、生命世界和人類社會,予以統一的說明。)只有掌握概念和理論等的聯系,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消化教材這一部分內容。不僅如此,學科各知識還是充滿關聯的有機整體,它不僅要求我們在每一章節的教學中關聯其相關內容,還要求以布魯納教育理論和復雜理論為指導,高屋建瓴,隨時與后續章節相關內容相聯系去理解和闡釋,從而與學生一起循序建構知識的結構和網絡。
在整個物質代謝的教學中,我們將布魯納教學理論作為指導。按照系統論整體—部分—整體的觀點,從糖代謝開始,就預先向學生說明整個糖代謝和三大有機營養物質代謝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的代謝整體,從而使其對物質代謝先有一個籠統的整體預知和“信仰”,使師生走好物質代謝教學和學習的每一步,然后在具體的教學和學習中逐步去關聯、驗證和理解。我們用布魯納的眼光如實地把糖酵解解讀為整個物質代謝的一般觀念。(因為不僅糖代謝,整個物質代謝都和糖酵解或多或少有關聯,可以將它看作是承載整個物質代謝大網絡的基礎和生長點。)自糖酵解起,每學習完一個糖代謝過程,都由教師示范過渡到由學生自己將其與前一個代謝過程關聯成一個統一的代謝圖式;整個糖代謝學習完畢,學生也同步地完成了糖代謝的六大代謝途徑的代謝總圖譜。這樣,原本按照教學程序不得不一一講解和學習的代謝途徑,此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己學習和操作,已然在作業和頭腦中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糖代謝圖譜,從而深化和提高了其對糖代謝的深層理解和長時記憶力。因為在信息的任何組織中,如果信息嵌進了業已組成的認知結構中,就減少了材料的復雜性,就會使那類信息易于恢復、檢索和提取。繼之,對脂肪代謝和蛋白質分解代謝,同法效之。
最后,整個物質代謝講解完畢,由教師指導和學生手制的一個具體的和實在的三大有機營養物質代謝全譜(這也不妨看作是一種特殊的概念圖),就水到渠成地同化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這樣,原來教材中那些看似離散的靜態的符號化的布魯納的學科結構,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即建構性地濃縮地整體關聯地遷移、融合和內化到學生的頭腦中。
2根據學科知識的層次性,以一般觀念組織教學
學科知識依各個觀念的抽象性、包攝性和概括性的程度不同,形成了一個具有等級性和層次性的金字塔型結構。處于金字塔頂端的就是學科領域中的核心的基本觀念,布魯納稱之為“一般觀念”,這應是教學重點的實質所在。他認為一般觀念可以用作認識往后所接觸到的具體知識的基礎,具體知識可以當作一般觀念的特例來處理。心理學把這種現象叫做“原理和態度的遷移”。布魯納強調:“這種類型的遷移應該是教育過程的核心,用基本的和一般的觀念來不斷擴大和加深知識。”[1]他指出教師在一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反復回到這些一般觀念上,以這些一般觀念為基礎,直至學生掌握了與這些一般觀念相伴隨的全部形式的體系為止。我們在整個教學實踐中都十分注意教材各章節的一般觀念的提取,使其在教學過程中“作為統領該學科基本結構的核心”[2],以包攝和概括其他觀念,來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在物質代謝調節教學中,3種水平的代謝調節最終都要通過細胞水平的代謝調節發揮作用。細胞水平的代謝調節本身又分成對酶結構的調節和對酶含量的調節;而酶結構的調節又包含變構調節和共價修飾;對酶含量的調節又分成酶蛋白的誘導及阻遏和酶含量降解的調節———調節方式何其繁復!我們則用布魯納的眼光辨識:提取細胞水平的代謝調節這一概念為一般觀念。它包攝和概括了其他一切具體形式的細胞水平的代謝調節的概念,不但可以作為認識以后接觸的具體的細胞水平代謝調節知識的基礎,而且還可以作為激素水平和整體水平代謝調節的基石,進而關聯到整個物質代謝調節一章的內容。
在教學論上,我們不是任何時髦教育理論的“粉絲”,而是課堂教學“授—受”與“對話—互動”的統一論者,不偏廢和排斥任何一方。這亦與埃德加?莫蘭的兩重性邏輯觀念相一致:對立概念的互補———這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問題是要收放得宜,行其所當行,止其所當止。教師魅力四射的講解,對學生來說也不失為一種享受。對此,我們欣賞經濟學家郎咸平的系列電視講座,并獲得無尚的精神享受。
這一章教學伊始,我們就較充分地發揮了教師的首席作用之一———講解,示范性地、較深刻地詳解和釋義細胞水平的代謝調節這一一般觀念———借以為“進軍”其他細胞水平代謝調節的系列子概念奠定基礎:細胞水平的代謝調節歸根結底是“誰”調節“誰”,如何調節。調節者,代謝物質也。而代謝物質欲發揮調節作用,根據控制論原理,任何一個成功的調節,起碼要具備兩個相互對立的因素。代謝物質是巧妙地通過濃度變化來調節酶的活性的:高濃度的代謝物質是一種調節因素,低濃度的則是相反的調節因素,一如電器的開與關。改變酶的結構和含量都可改變酶的活性,進而改變酶促反應的速度。并且給出細胞水平代謝調節的概念圖,以此勾勒出細胞水平代謝調節諸概念的大致關系、脈絡和框架。以上均為學生學習物質代謝調節一章奠定較為堅固的基礎和提供起跑平臺。#p#分頁標題#e#
無論何種形式的細胞水平代謝調節的子概念都是由細胞水平的代謝調節這一一般觀念衍生出來的,這一一般觀念都將予以包涵和涵蓋。在學生已較深刻地理解這個核心的一般觀念和細胞水平代謝調節的概念圖的“雙重利器”的前提下,教師則可有信心地、踏實地分別依次向各個具體的細胞水平代謝調節的子概念展開教學。而每學習一個具體的細胞水平代謝調節的概念,則需反復地回到一般觀念,以其為中轉軸和指路燈,由此進入施萊爾馬赫和伽達默爾的積極的生產性的多重釋義學循環:在廣闊寬松的自由的“課堂沙龍”似的氛圍中,在細胞水平代謝調節的一般觀念與細胞水平代謝調節的各個子概念及實例的循環往復之間,由教師與學生及學生與學生圍繞其進行不拘一格的、多重的、交互的、不斷的相互對話和討論,“碰撞”,質疑,解疑,釋義;教師可不時作壁上觀,學生盡相互切磋、琢磨之本事,直至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或前理解或成見)與細胞水平的代謝調節的諸內容達成動態的視域融合(部分交疊的),產生新的更深刻的理解為止。(當然,這種理解是不可能在課堂上一次完成的,還要延伸到課后,由學生主體本人或主體間不斷地完善和深化。)
3“授人以漁”,師生共同參與“發現學習”
教材不僅是學科知識體系的載體和藍本,教學的目的并非只是要學生記住教材內容,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教材去把握滲透到其中的認識態度和科學方法,特別是認識態度,既抽象又具體。布魯納強調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發現的“興奮感”,即發現觀念間的、以前未曾認識到的關系和相似性規律,即所謂的“發現學習”,“讓學習者自己去發現教材的結構”[3]及其構成,從而產生的對本身的自信感(所有真正的學習都是主動的,是一個發現的過程,這已是當代學界的普遍共識)。所以,他主張在學習學科的基本結構時,適當保留一些令人興奮的部分,讓學生自己“跳起來摘桃子”。“掌握結構與發現結構的有機結合和統一是布魯納結構主義教學論的一大特色。”在教學中,兩者不應彼此割裂開來,而應相輔相成,貫徹始終。但是完全照搬“發現學習”,在教學時數有限的課堂等很多情況下,實行起來頗為困難。我們則更多地采用教師指導和參與下的“發現學習”,師生共同探索和發現學科結構及其特點。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發揮不同的作用。在發現學習中,要根據本學科的實際特點,事先下點功夫,費點腦筋,刻意安排,選好課題,給足認知前提,適時點撥。
在整個物質代謝學習完畢,學生對物質代謝的聯系已積累了大量的實際經驗和體會后,順其自然地提出:“三大有機營養物質的代謝為何能相互聯系和相互轉化?”但學生畢竟對自然界的一切聯系都是物質的和物質的各種存在形式,缺乏更廣泛和深刻的唯物辯證理解,即使面對自己親手制作的物質代謝聯系圖,也有許多茫然之處,不知所措。此時,教師予以適時點撥,問“:兩條直線為何能相交?兩條公路為何能交通?”學生異口同聲說是交點和交通路口。教師接著問“:那么代謝網的交點和交通路口究竟是什么呢?”面對繁雜的代謝圖,終于有學生不那么肯定地說“:是代謝物質吧?”雖欠精確,但也接近正確答案。繼之,教師讓學生以糖酵解和甘油的分解代謝為例,試看兩條代謝途徑是如何相交和互通的,一些學生輕而易舉地找到了磷酸二羥丙酮。“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是這個道理。最后,就此趁勢,以學生發現的磷酸二羥丙酮為例,師生共同討論,統一得出共同的中間代謝產物(又一個一般觀念)這個新的概念。原來整個三大有機營養物質代謝相聯系就是各種共同的中間代謝產物中介所作用的結果。大徹大悟之下,靈兮歸來,學生對整個物質代謝聯系的認識,一朝云開霧散,豁然開朗。趁此余興,教師從信息哲理的高度,進一步指出:兩極并不直接相通,一切差異統一物的聯系均須中介來介導,中介具有普遍的品性。這既是黑格爾的,也是我國哲學家黎鳴的看法。由此,破繭出蝶,又開辟一片處女地,使學生的總體認識水平更上一層樓。這種師生共同經歷一番“跋涉”的發現,就是發現的“興奮感”和“發現學習”。
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布魯納教學理論可以在基礎醫學教學中應用。它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動機諸方面,為全面培養實用型人才,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根據和實際操作方法。再結合新的教育理論、教師自己的教學經驗,以及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只要運用得當,是較為切實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