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護理醫學論文

護理醫學論文

時間:2022-04-03 02:55: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護理醫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護理醫學論文

護理臨床醫學女生心理對比

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于2004年12月采用整群抽樣法抽取濰坊醫學院護理系和臨床醫學系2001~2004級女生各300名,最終各確定有效被試272名和290名。年齡19~22歲,平均(20.7±1.4)歲。

二、方法

⒈工具:采用張作記主編《行為醫學量表手冊》中的癥狀自評量表(SCL-90)[1]測查被試的心理健康狀況。采用華東師范大學1989年修訂的《卡特爾16種個性因素量表》對被試進行人格測量。

⒉實施:測量由心理學專業教師主持,按系別、班級對被試進行集體施測,各量表的測量一次性完成。

⒊數據處理:利用SPSS11.5軟件包,對收集數據進行t檢驗、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結果

一、護理系女生與臨床醫學系女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護理系女生在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8個癥狀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全國常模,差異呈顯著性。臨床醫學系女生在強迫癥狀、人際關系、焦慮、恐怖、偏執、精神病性6個癥狀因子的得分高于全國常模,差異有顯著性。護理系女生在強迫癥狀、抑郁、敵對3個癥狀因子上的得分高于臨床醫學系女生,差異有顯著性。

二、護理系女生與臨床醫學系女生的人格特征比較

護理系女生在聰慧性、恃強性、幻想性、獨立性人格因子上的得分低于臨床醫學系女生,并呈顯著性差異。護理系女生在憂慮性人格因子上的得分高于臨床醫學系女生,差異有顯著性。在其他人格因子上,護理系女生與臨床醫學系女生差異無顯著性。從次元人格因素看,護理系女生在怯懦與果斷型(X4)因子上的得分低于臨床醫學系女生,并呈顯著性差異。在其他次元人格因素上,兩組女生無顯著性差異。從應用性人格因素看,護理系女生在心理健康因素(Y1)和創造能力因素(Y3)的得分低于臨床醫學系女生,并呈顯著性差異。

三、影響護理系女生與臨床醫學系女生心理健康的人格特質比較

分別以兩組被試在SCL-90上的總均分為因變量(總均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以人格的16個特質因子為自變量,在α=0.05水平上進行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表明,降低護理系女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人格因素按貢獻率大小依次是情緒的高緊張性、低穩定性、高憂慮性、低聰慧性(標準化偏回歸系數依次是0.217、-0.216、0.216、-0.112);降低臨床醫學系女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人格因素按貢獻率大小依次是高緊張性、高憂慮性、高懷疑性、低幻想性/,!/(標準化偏回歸系數依次是0.259、0.244、0.165、-0.152)。

討論

本研究表明,護理系女生和臨床醫學系女生在SCL-90眾多癥狀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全國常模[1],這與國內的一些研究結果一致———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偏低[2]。我們認為,造成醫學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狀況偏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與其他專業相比,醫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加之女生普遍比較看重學習成績,不甘落后,更容易導致焦慮、緊張、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心理健康。護理系女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低于臨床醫學系女生,主要表現在強迫癥狀、抑郁、敵對方面。我們認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與護理系女生群體自身的特殊性有很大關系:一是護理系女生群體性別構成單一,在日常學習、課余活動中與男生交往、接觸機會比臨床醫學系女生少。我們認為,在學校生活中,缺乏與異性交往和“關注”的環境使正處于“親密對孤獨”期[3]的女大學生與異性交往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是導致許多護理系女生產生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導致整體心理健康水平偏低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二是護理系女生在交往過程中,由于缺乏與異性的互補與平衡,女性特有的敏感、心胸較狹窄、多愁善感、虛榮心等人格特征,導致她們更容易產生人際沖突,影響心理健康。

護理系女生在聰慧性、恃強性、幻想性、獨立性人格特征方面不及臨床醫學系女生,說明從整體上來說,護理系女生在獨立性、幻想性、抽象思維、學習能力方面較臨床醫學系女生差,并且比臨床醫學系女生更容易順從,缺乏積極進取精神。次元人格因素分析表明,護理系女生人格中的怯懦型個性因素高于臨床醫學系女生,說明較臨床醫學系女生,她們獨立性較差、優柔寡斷、依賴性強。應用性人格因素分析表明,護理系女生人格中的心理健康因素低于臨床醫學系女生,預示護理系女生比臨床醫學系女生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這一點在我們的研究中已得到驗證。應用性人格因素分析,護理系女生人格中的創造能力個性因素不及臨床醫學系女生。我們認為,護理系女生存在的這些突出的消極人格特質與該群體自身的特殊性也有很大的關系:缺乏異性的單一的學習環境,使她們在學習過程中,無法獲得男生在學習方法、思維方式、意志特征、個性品質等方面的感染和啟發,而聰慧性、恃強性、幻想性、獨立性、創造性等人格特質正是思維活躍、追求獨立的男大學生在人格上優于女大學生的突出方面[4]。臨床醫學系女生在日常的學習、集體活動中能夠受到來自男生的這些積極人格特質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她們在聰慧性、恃強性、幻想性、獨立性以及創造力人格特質方面優于護理系女生。

護理醫學論文:淺談針刀醫學護理

1.手術前護理

1.1嚴格掌握適應癥

針刀手術也和其它手術一樣有其嚴格的適應癥與禁忌癥。因此護士協助醫生做好手術前檢查,嚴格掌握適應癥,是提高手術成功率的關鍵。如常規化驗血、尿、大便常規、出凝血時間,心、肝、腎功能檢查,以排除嚴重的心、肝、腎器質性疾患或全身感染性疾患.拍X光片,必要時做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為手術提供了定位學診斷依據,另一方面可確診占位或其它非針刀治療適應癥的疾患。

1.2做好術前皮膚準備

護士應根據手術部位做皮膚準備,如頸椎病針刀手術范圍上至枕骨粗隆,下至第二胸椎,左右分別至耳根部.凡針刀達關節腔或骨髓的手術,如股骨頭缺血壞死、骨性關節炎等,應按骨科手術要求,常規備皮,防止術后感染。

1.3做好心理護理

特別是畏懼針刀或是初次接受針刀治療的病人,他們對針刀手術治療還不甚了解,因此,應耐心細致的向病人介紹針刀手術的規則及注意事項,并安慰病人,消除其恐懼心理,以最佳心理狀態接受治療。

1.4訓練床上大小便

某些腰椎病,如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等,手術后需要絕對臥床休息,對這類病人應術前訓練床上大小便,以防術后不習慣而導致便秘或尿儲留。

2.手術護理

2.1病人進入手術室后,根據手術的部位擺好體位,如需做好牽引時,協助醫生做好頸椎牽引或腰椎牽引,充分暴露手術野,并用甲紫軟筆定進針刀點。

2.2手術野常規皮膚消毒,鋪無菌洞巾。

2.3根據手術要求,遞送相應型號的小針刀。

2.4手術完畢以創可貼敷蓋刀口,并稍加按壓片刻,防止出血。

2.5協助醫生做手法整復,然后固定。

2.6整個手術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不時詢問針感,觀察面色,如病人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脈搏增快、頭暈、惡心,應立即停止手術,取平臥位后或頭低腳高位,必要時給予氧氣吸入。

3.術后護理

3.1術后保持傷口處清潔干燥

避免水和汗漬浸濕傷口,觀察傷口有無滲血或皮下血腫,如有應加壓包扎。創可貼如有脫落應及時更換,并經常觀察貼膠布處有無過敏現象等。

3.2體位

術后體位視病情而定.如:頸椎病術后,用適量的圍領固定7~15天,去枕平臥,同時,枕瓶半小時,頭部保持中立位,避免作前后左右旋轉運動。腰推病術后臥硬板床3~6周,翻身時采用軸心整體翻身法,保持脊柱挺直,不得扭曲,防止脊推滑脫。

3.3做好基礎護理

臥床的病人鼓勵其定時深呼吸、咳嗽,并定時為病人按摩骨突受壓部位,做好床頭交接班,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3.4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術后應觀察手術治療效果,用夾板或托板固定肢體者,要觀察末稍的血運情況.腰椎術后病人有并發腹脹和尿儲留的,應及時報告醫生,給予對癥處理。

4.小結

針刀醫學作為一門新興的閉合性手術療法,較開放性手術簡便,雖為閉合性手術,但也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以防感染。尤其是協助醫生嚴格選擇適應癥,做好手術前、中、后的護理,對提高治愈率、避免術后并發癥有著重要的意義。

護理醫學論文:基礎醫學護理教學改革途徑

1高職護理教育的發展趨勢

衛生部科教司《關于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狀況分析和加強護理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作的建議》中指出“加快推進護理教育教學改革,專業基礎課中應減少醫學基礎性知識的比重,增加與護理工作密切相關的內容,以突出護理的內容和特色”[1]。隨著護理教育改革的深入,護理專業的醫學基礎課學時逐漸減少,而社會和人文知識課程增多,這是順應社會發展,培養護理行業,實用性人才的發展趨勢。目前從國際護理教育改革來看,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采用“面向臨床”,注重解剖學在臨床護理的運用,將護理專業不常用的血管神經的小分支、一般肌的起止點等內容在教學中省略。英國的半島醫學院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不用任何的尸體材料,而是采用活體表面解剖和圖象獲取解剖學知識,這是基于“醫護人員所接觸的都是活體以及由各種成像技術提供的人體圖像”的理念[2]。這些都說明了基礎醫學的改革趨勢是學以致用,與臨床結合,與專業運用聯系。

2基礎醫學課程教學現狀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護理操作技術建立對人體形體本身了解基礎之上,基礎醫學課程是護理學專業必修的基礎課,作為護理教育的主干課程,是護士最先接觸的醫學課程,基礎醫學主要包括了《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原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和《藥理學》等課程這些課程間有著廣泛密切的聯系。學生對人體形態學知識掌握得如何,對其后續的其它護理學專業基礎課程和臨床護理學課程的學習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2.1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

目前的高職護理在教育上基本是本科的壓縮,課程體系上基本是臨床醫學專業課程的壓縮和翻版,很多內容已超出了護理學的實際需要。同時,各門課程都為了強調系統性、完整性,忽視了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忽略了與專業的相關性和實用性。

2.2教學方法

由于護理學科的不斷發展和新興學科的不斷涌現,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在日益膨脹,要在有限的課程計劃內完成繁重的教學內容,致使教師教學多采用灌輸式,以教師為中心,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動性,忽視了對學生的智能和創造精神的開發。純粹的專業知識傳授,只僵化于固定教材、大綱,重視生物、醫學護理,而忽視了社會、心理護理,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只會從事眼前的工作,缺乏做人的意識,不利于良好醫德的形成,不能滿足社會對高層次護理人員的需要。

2.3實驗教學

絕大多數高職教育的學校是由中專衛校升格,實驗室結構、功能、內容單一,只能以驗證性、簡單性實驗內容的開設為主。由于學科間長期缺乏橫向聯系,很少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忽略了實驗學對學生基本技術與方法、整體技能訓練的主要任務,普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實驗課時明顯偏少,安排欠合理,無暇顧及實驗教學的改革,學生不愿意或者沒機會動手參與實驗操作。結果造成實驗教學多年來基本停留在反復做幾個固定的實驗,沒有多大的改進,并且只強調實驗課的上課率,實驗質量無法保證。因此,高職學生實踐能力差的現象一直困擾著護理教育。

3對基礎醫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近年來我國醫學院校陸續進行了基礎醫學課程整合[3,4],主要是如下2種模式:一是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按照“從宏觀到微觀,從形態到機能,從正常到異常”的原則,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將《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學》和《病理學》等課程分別按人體器官系統進行整合,以人體系統逐一進行基礎醫學知識教學。從宏觀到微觀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從形態到機能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對功能的理解,從正常到異常的教學可以加強比較,增加對疾病病變認識,從而為學生學習醫學專業課程打下系統堅實的基礎。二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以問題為引導、學生 自學討論為主體的一種教學法,于1969年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在加拿大麥克斯特大學首創。目前,已成為國際上一種流行的教學模式,它以模塊式教學為構架,強調多學科的滲透融合,有利于高素質醫學生的培養。對于我們高職醫藥院校,對于優化高職護理基礎醫學課程體系應以專業培養目標為依據,以理論教學的應用為目的,以必要、夠用為度,以講清概念、強化應用為教學重點,突出特色的原則對其進行整合。

3.1轉變基礎醫學課程教學理念

基礎醫學教學的重點應該是整體優化課程結構,淡化學科界線,重視課程之間的相互聯系。強化知識的整體性和實用性,做到基礎醫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應與護理專業相呼應。護理專業一直提倡理論知識須以“必需、夠用”為度,隨著發展,其對教學改革的要求更加迫切。針對專科層次的護理專業,應壓縮基礎醫學中有關疾病表現、診治方面的內容,增加與護理程序、整體護理、健康教育、護理操作等有關的內容。如人體解剖學數學中可針對護理專業的特點,將最常用的護理技術操作歸納為3類,即注射類:如臀大肌、三角肌注射等;穿刺類:如股靜脈、鎖骨下靜脈穿刺等;插管類:如胃插管術、導尿術等。通過詳細介紹這些常用操作技術的解剖部位、特點、操作方法以及可能出現的損傷、并發癥等為臨床應用莫定堅實的形態基礎,從而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實用性,使學生對解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和啟蒙作用。教學內容按專業需要進行精選,著眼于實際運用,壓縮基礎醫學各門課程的學時,如有需要可增加選修課。

3.2創新基礎醫學教學方法

改革創新教學方法,即拋棄傳統的知識灌輸型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大課堂信息量和直觀性。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將教學過程作為學生對知識的再發現過程,創造更多的師生交流空間,激發學生獨立思考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溝通合作能力、動手能力,使學生成為持續發展的個體。同時,將人文素質、健康教育和相應的社會課程貫穿于基礎醫學教育的全過程,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協調發展。

3.3突出基礎醫學實驗

實驗課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理論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5]。增加實踐教學時數,使實踐與理論比真正成為1∶2,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實踐探索調整實驗內容,順應課程整合改革,優化重組實驗項目,刪除重疊、陳舊性實驗,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探索性、綜合性及基礎與臨床緊密結合的應用性實驗,突出學生實踐技能的一體化培養,把綜合能力、創新能力和個性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根據護理學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調整實驗教學內容,選擇性的弱化與護理應用相關性不大的知識,比如解剖學實驗中可適當增加人體表面解剖的相關內容,并加入臨床護理應用知識,實現系統解剖學內容和護理應用解剖學內容的有機結合,對護理專業學生將來學習輸液、注射和常用穿刺等操作技術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3.4完善實踐操作考核

完善實踐操作技能考核,根據實驗實訓教學大綱的要求分階段進行操作技能考核(即認識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及實驗結果分析考核(學生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針對不同層次的實驗,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客觀、準確、科學地評價學生成績,引導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基礎性實驗的考核主要依據:實驗預習與報告,實驗操作,實驗考試;綜合設計型實驗的考核主要依據:選題的合理性和難度,設計方案的完整性、合理性、正確性,測試結果和設計報告;創新研究型實驗的考核主要與項目作品、論文、答辯情況以及競賽結果相結合。

4結語

通過基礎醫學課程改革,逐步實現從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到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我訓練與提高為主的研究型實驗教學模式的轉變,從而創建一個傳授系統性知識、培養創新性思維、鍛煉動手能力的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應當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使實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主動獲取知識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出具有時代特征、能夠適應社會需求、具備高素質和發展潛力的護理人才。

護理醫學論文:醫學護理學院工作計劃書

本學期學院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是緊緊圍繞迎評工作的整改和建設,按照學校“以評促建、以評促改”的精神,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深化教學改革,強化教學管理,加強內涵建設,將迎評工作作為專業建設和學院整體提升的有效抓手,推動學院本學期各項工作更上新臺階。

本學期的九大工作目標和主要思路

一、加強迎評工作力度,積極投身整改階段

我校校內評估專家組上學期末對學院自評工作進行了考察評估,校專家們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學院將根據這一意見進一步加強和領會評估指標體系,制訂本學期評估工作行事歷并使評估的整改工作逐項逐條落實,補充和完善指標中的支撐材料,按時間節點,具體責任到人,通過全面整改,繼續提煉學院工作上的亮點,加強薄弱環節建設,迎接4月上旬校外專家組和6月初市教委的考察評估。

二、繼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努力培育一支結構合理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提高學院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學院本學期將逐步調整教師結構,重點抓好青年教師的業務培養和黨建工作,培養又紅又專的專業教師。在“引進”和“培養”兩方面著手,充實和調整師資力量,逐步形成一支梯隊的師資隊伍。

今年學校將我院衛生信息管理專業與計算機專業結合,進行專業調整,整合后的衛生信息管理系將有衛生信息管理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和軟件技術 專業等三個專業,學院將就這三個專業引進一名學科帶頭人以及相關專業教師,以支持和帶動該專業的學科發展。

本學期學院將劉芹、張默、王琰三位具有注冊“護士”的背景的指導教師在繼續擔任學生指導教師的同時參與臨床護理教研室和基礎護理教研室的備課、聽課及教研活動等教學工作,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有計劃地培養具有一定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的青年教師逐步充實到各教研室擔任專業教學工作。

三、加強專業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工作是學院的中心工作,本學期學院的教學工作繼續緊緊圍繞迎評工作,根據校內評估專家組考察評估的意見,從規范教學管理入手,建立良好的教學保障體系,提升教師教學能力,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各教研室將按照學院和各自的工作計劃認真展開教學工作:

(一)認真組織“公開課”教學活動,要求每位上公開課的老師通過精心備課上課,達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開展“說課”教研活動,本學期學院要求每位教師都能通過說課,提高講課水平,計劃以全院和教研室兩部分分別開展“說課”活動,具體安排另定。

(三)以“護理”專業為龍頭,有計劃地加強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已經上報學校四門課程建設項目,在此基礎上,四大教研室由各教研室主任把握方向,做好充分準備,準備申報校級精品課程建設項目。

(四)在抓好學歷教育的同時,本學期繼續開拓非學歷教育項目——《國家注冊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培訓》、《專升本輔導培訓》;本學期繼續探索建立中外合作學歷教育項目和海外招生的可行性,逐步建立較高層次的、不同形式的合作教育項目。

(五)繼續準備專業剖析材料。“護理”專業按評估指標體系進行剖析并增加支撐材料,同時準備“衛管”專業剖析工作。

(六)著手建立“基礎護理技能訓練”和“臨床護理技能訓練”校內考核的試題庫。

(七)本學期在支持和鼓勵青年教師做好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科研基金項目的同時,學院還設立專項科研基金,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和精品課程建設。

(八)狠抓實訓環節,繼續加強護理操作技能的教學,強化護理技術操作的練習,為學生進入臨床實踐,提早進入角色做好充分準備。

四、校本教材編寫工作

目前適應高職高專醫療衛生技術類專業的教材并不多,學院將逐步實現大部分或全部使用適應高職教學需求的自編教材。本學期《臨床護理實踐》已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開學后,此教材立即發至學生手中。《循證護理》和《多元文化與護理》兩本教材已通過人衛出版社審核,今年將可以印刷出版,醫學英語教研室編寫的《高職護理英語》這本教材已列入復旦大學出版社的出版計劃,學院各教研室將陸續制定系列自編教材計劃,爭取分批列入復旦大學出版社的高職高專醫護類系列教材出版計劃。

五、繼續加強學生職業化、規范化管理

本學期學院將繼續在保持已形成良好的院風、學風、教風的基礎上,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嚴格學生職業化、規范化管理,不斷提高學生職業素質,養成良好的職業責任,打造“上海護士”品牌,使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得到社會普遍認可。本學期將結合迎評促建這個核心工作,積極開展各項職業素質教育活動:5.12護士節慶祝活動、畢業典禮暨授帽宣誓儀式、職業素質教育講座暨醫德教育報告以及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

護理醫學論文:高年級護理本科生醫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

摘要: 目的提高高年級本科護生的專業英語應用能力。方法采用自編教材,要求英語教師學習護理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場景實戰練習,邀請護理專業教師、外教和留學生共同參與課堂活動。結果30%的學生能夠準確運用專業詞匯和正確的英文表達與“患者”溝通,服務質量和效率良好;46%的學生英語表達能讓“患者”理解,服務基本能夠被外籍“患者”接受。72.3%的學生認為在場景實戰中能夠綜合護理知識和語言技能,56.2%的學生在學習后表示有信心直接進入涉外護理崗位工作。結論課程改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和英語職業應用能力。

關鍵詞:護理專業; 本科生; 醫學英語; 教學改革

語言是人際溝通的主要方式,是醫患、護患交流的工具,是求醫問藥的最基本的要素。護理專業英語課程設置多偏重于一、二年級的英語語言基本技能訓練,高年級的實際應用能力,特別是職業英語應用能力不足。針對高年級護理專業學生醫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校對高年級護理專業學生醫學英語課進行了教學改革,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 教學中問題分析

1.1 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目前大學的基礎英語教學仍然是針對四、六級考試的應試教育,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詞匯語法基礎和應用能力, 但基本沒有在真實場景中運用過自己的外語工具, 在實際的護理操作中往往出現“聽不懂、說不了”的情況。專業英語學習因為缺乏需要溝通的語言環境多流于單純的文獻閱讀和醫學詞匯學習。涉外護理的場景教學條件的缺失使得教師和學生在不透明、不直接、不專業的環境中實施教學,大大降低了教學效果[ 1]。

1.2 教材選擇單一目前的醫學英語教材基本上以閱讀材料和簡單口語教材為主。閱讀材料主要有兩類:一種是以基本語法為線索,從abc 開始,涉及的內容多半只是醫學科普知識, 各種醫學文獻文體風格的體現不足,醫學詞匯的涉及面不夠廣泛;另一種選用的文章往往是專業性很強的科研文章, 作為護理專業學生的閱讀材料又嫌太難。以往高年級護生的專業英語學習多采用醫學生的專業英語教材和市面上流行的醫學英語視聽說教材, 與涉外護理相關的針對性、專業化的教材很少。

1.3 缺乏復合型教師專業課的雙語教學是目前很多學校采用的做法, 護理專業教師用英語授課常因英語功底不深,表達能力受限制,遇到復雜的知識點用中文重復甚至解釋, 學生在接觸雙語教學初期適應性較差[ 2],往往對中文講述產生依賴性,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在英文學習上。英語教師由于缺乏護理專業知識,容易將學科教學視作語言教學[3]。

2 教學改革嘗試

2.1 與基礎階段教學相銜接高年級護理專業醫學英語課程的基本任務是在鞏固和發展學生基礎英語技能的基礎上, 使學生逐漸從學習性的基礎英語學習轉入應用性技能培訓, 熟悉醫學術語,學習并掌握英語科技文體的一般特征,掌握各種醫學文獻的語言風格,為英語語言技能應用和獲取專業知識鋪平道路。

在教學當中, 學生普遍反映基礎階段聽力和口語的應試訓練多,實際工作中無法應用,是與外籍病患溝通的主要障礙。為了使基礎學習向專業英語學習過渡,先對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評估,然后根據基礎英語水平設計教材和課堂授課方式, 一方面充分利用基礎階段所取得的教學成果, 避免教學內容重復,另一方面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盡快將被動的內向型知識變成主動的輸出型技能。

2.2 教材選擇多樣化備課時,同時參考若干本醫學英語教程,根據醫學英語語言特點,以疾病分類作為章節主題編寫教案。每一章所涉及相關的閱讀材料都來自歐美科技讀物,由教師根據需要進行修改,在詞匯方面頻繁應用醫學英語的共核詞,突出醫學詞匯外來詞多、詞形長、結構復雜等特點,總結醫學詞匯的構詞及語音規律;在語法修辭及文體方面應注意收集那些能體現各類醫學文獻語言風格、文體結構、含有較多具有代表性的醫學英語習慣表達以及長句子、倒裝結構、結構分隔現象等的文章, 并盡量采用原文。

每個閱讀主題設計相應的場景練習, 要求學生課外閱讀大量跟護理交流實戰有關的書籍和有關口譯技巧的文章, 在課堂上播放歐美護理實景錄像和與醫療相關的電影電視劇片斷, 并在他們的課堂情景演練中考察學生的應用情況

2.3 課堂設計模擬英語工作環境高年級的護生已具有一定的外語能力, 教師在課堂上僅僅起引導和輔助作用, 一方面通過對一些疑難問題分析、解釋,幫助學生克服閱讀中遇到的障礙,同時對一些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特殊表達及構詞規律、文體結構等進行總結,要求學生重點練習、重點掌握,并作為教學考核的內容。

根據護士需要與病人頻繁交流的工作特點,在課前假設情景,要求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設計外籍病人看病情節,在課堂中進行情景演練。甚至要求他們模仿《急診室》、《仁心仁術》等歐美電影,設計自己的橋段,在課堂上表演。課堂教學中,適時講授一些公共服務口譯、聯絡口譯的技巧,同時提供機會,讓他們實戰演練。比如,在門診教學部分,設計的情節是“說英語的急性闌尾炎病人初次門診,由不會說英語的醫生接診,由會說英語的護士幫助醫患溝通,并執行醫囑”。學生被分成護士組、醫生組、病人組。各組之間不準提前溝通, 課堂上分別從各組隨機抽出1 個人即興表演。護士組的學生不得不在課前參考專業口譯員的準備方法, 熟記各種與主題相關的詞匯和表達方法。“演出”時邀請護理專業的教師,從護理操作、護理美學等角度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邀請留學生和外籍教師來充當“病人”,并請他們對“護士”的表現進行評判。通過情景教學,學生原本對外籍病人的“語言恐懼”減輕了,聽力和口語也得到大大提高。

2.4 配備復合型英語教師醫學英語課仍屬語言課范疇, 在教學中往往要沿用普通英語的一些教學方法和手段,與一般醫學專業課教學有所區別。英語教師熟悉語言課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在解決學生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時可充分利用學生已具有的語言基礎,分散學生的難點。但是,為護生設置這門課的最終意義還是在于將語言與專業知識完美結合,更好地服務病人,因此無論是理解還是運用都離不開專業知識的學習,要緊緊圍繞“護理”這一主題。因此,要求從事護生教學的英語教師了解基礎護理知識,提高涉外護理英語的教學和科研能力,同時為從事雙語教學的護理專業教師強化英語能力,以復合型教師培養復合型的涉外護士。

3 效果評價

3.1 成績評價考試模擬真實就醫或護理服務場景,邀請留學生或外教飾演患者,由英語教師、外教和護理專業教師分別從學生的語言運用、護理專業技能在英語環境中的表現和“患者”在場景中對學生“服務”的理解和滿意程度打分和評價。2005 級100 名參加考試的學生中,30%能夠準確運用專業詞匯和正確的英文表達與“患者”溝通,服務質量和效率良好;46%的學生英語表達能夠讓“患者”理解,服務基本能夠被外籍“患者”接受。這兩類學生可以在畢業后直接進入涉外醫療崗位,省去長時間崗前語言培訓的麻煩。

4 體會

通過場景教學和實戰演練, 學生不僅提高了專業英語的運用能力, 而且受到了專業的醫療英語口譯培訓, 大部分已經具備了直接進入涉外護理工作崗位, 無語言障礙地為外籍病人提供護理服務的能力, 有一些甚至能夠承擔起較為專業的醫療口譯服務工作。在教學中我們也認識到高年級護理專業本科生醫學英語課還有幾個方面亟待改進:(1)增加模擬實戰的份量,盡可能邀請外國人參與實戰練習,幫助學生自然融入涉外醫療的氛圍, 樹立起外語交流的信心;(2)主導醫學英語課的外語老師應加強護理知識,特別是護理人文知識的學習,還要了解國外護理倫理常識,培養學生的專業氣質;(3)盡快編寫系統化的護理英語教材,選擇主題、內容適合于高年級護生的材料, 將實戰場景帶入每一個階段和每一個主題的訓練中;(4)為學生創造更多與留學生和外籍教師溝通的渠道,特別是學術交流渠道。

護理醫學論文:重癥醫學科的護理應用研究

【摘要】 為加強重癥醫學科的護理安全管理,提高護理質量,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icu常規護理,護理要求及護理安全的影響因素等方面做了詳細的介紹。

【關鍵詞】 重癥醫學科;護理要求;護理安全

1 重癥醫學科概述

衛生部在《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中新增加了“重癥醫學科”這一診療科目,其主要業務范圍為: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和延續性生命支持;發生多器官功能障礙患者的治療和器官功能支持;防治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重癥醫學科是集中各有關專業的知識和技術,先進的監測和治療設備,對重癥病例的生理功能進行嚴密監測和及時有效治療的專門單位。其宗旨是為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癥病人提供技術和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即對危急重癥的病人進行生理機能的監測、生命支持、防治并發癥,促進和加快病人的康復過程,這是續復蘇后的一種更高層次的醫療服務,是社會現代化和醫學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隨著高新科技的不斷進步,多種檢測和支持設備廣泛應用于臨床,icu病房的普及與規范,人們對生命生理機能的了解也逐漸完善,因此,提高了對衰竭器官的支持和保護能力,使危急重病的搶救成功率明顯提高,許多危急重癥的病人在嚴密監護與精心治療下,度過了生命中最困難的時刻,而逐漸走向康復。

2 icu常規護理

2.1 監護護士要熟悉各類監護儀器及搶救儀器的使用,了解報警原因,全面了解所分管病人的病情,分工明確,團結協作。

2.2 所有病人均要持續24小時進行心電監測,每小時測量并記錄hr(p)、rr、bp、spo2,每4小時測量并記錄體溫,新轉入或新入院的病人要測量并記錄進病房時的生命體征,動態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及時準確記錄特護記錄單,并體現專病專護。

2.3 嚴格遵醫囑計劃輸液,必要時采用輸液泵輸液,不允許執行口頭醫囑(搶救情況除外),所有藥物使用時必須“三查七對”,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

2.4 保持尿管及各種引流管通暢,防止脫管現象發生,并預防交叉感染。

2.5 按時或隨機做好口腔護理、會陰擦洗,做好晨、晚間護理,做好“六潔”“四無”工作,危重病人臥位舒適,及時進行相應評分(gcs評分、鎮靜評分、breden評分)預防壓瘡及肺部感染的發生。

2.6 嚴格進行交接班工作,認真執行各相應的交接程序。

2.7 有氣管插管、s-g導管、機械通氣、氣管切開、iabp、持續床旁血液濾過等特殊監護及治療時按各常規護理執行。

3 護理要求

重癥醫藥科是醫院危重患者相對集中的地方。護理人員需要做到細致觀察患者病情,并做出準確迅速的判斷,必要時及時施行各治療措施,為危重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挽救患者的生命。

3.1 基礎護理技術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包括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實施胸部物理治療方法,幫助患者保持安全舒適的體位;護理人員需嚴格采用無菌操作技術,包括保持輸液通路,以及各種引流管、導尿管的通暢,避免發生交叉感染;加強對患者的生活護理,包括眼睛口腔以及皮膚等護理,令患者感到舒適。防止并發癥的發生;護理質量的高低,首先涉及到觀察能力,護理人員必須牢牢掌握觀察技術,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生命體征的變化,并做出綜合判斷及時采取有效處理;在護理已脫離危險期、病情相對穩定的患者過程中,需要幫助他們進行日常生活能力的鍛煉,盡可能使他們生活規律,恢復獨立生活的能力。

3.2 心理護理 醫護人員要牢固生命的觀念,把握一個“急”字,富有同情心和責任心,急患者和家屬之所急。在接診過程中,在嚴密監護患者的同時簡要詢問病史,并立即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施救過程中要求緊密配合和熟練操作,而且需要注意患者及其家屬心理上的狀況,安撫患者和家屬的緊張情緒,從而增強救治效果。如果患者需進行手術,則應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手術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如若是危重患者,還需馬上進行精神鼓勵。

3.3 醫護人員應當體貼關懷患者,穩定患者情緒,并注重與患者家屬的溝通。醫護人員要與患者盡可能多地接觸及交談,通過適當地介紹患者病情,以解除其孤獨感、壓抑感。

4 護理安全

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安全管理是指為保證患者的身心健康,對各種不安全因素進行科學、及時、有效的控制。隨著新的侵權責任法的頒布,醫患關系和護患關系的日趨緊張,再加上icu的收治對象是急、危、重患者,護理安全顯得舉足輕重。

4.1 醫護方面 隨著各種觀念的改變和新技術的逐漸發展,醫生處理某些各種疾病的手術方式發生了改變,而醫生與護士之間未進行及時的溝通,護士按部就班不與時俱進的話,往往會偏離了病情觀察重點,從而延誤治療。在人員配備上,人數以及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未謹慎對待,對患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安全隱患。icu 護理人員要求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和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以及優秀的心理素質,才能頂住壓力,按照護理要求照顧病患。由于icu實行無家屬陪伴制度,患者在精神上會感覺孤獨恐懼,家屬急切的關心,在與護士溝通交流時,可能會引起患者和家屬的強烈不滿,形成醫療糾紛的隱患。此外,護理文書書寫不規范、有涂改,記錄患者的病況前后不一致,也是護理安全需要注意的一點。

4.2 技術方面 各種新設備的引進,對醫護人員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患者在使用這些設備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正常預警或者是故障,由于護理人員沒有充分掌握,導致不能有效地處理,耽誤治療,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在藥物方面,各種新藥的不斷更新,各種抗生素的濫用,藥物的配伍不當,都增加了院內感染的概率以及患者安全和護理安全問題。

4.3 患者及家屬方面 簡而言之,就是不遵醫囑的行為影響了患者的自身安全。由于手術創傷造成的精神刺激,部分患者會出現手術創傷應激障礙綜合征或icu綜合征,術后表現為煩躁、極不配合護理、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都可能導致意外發生。

護理醫學論文:現代醫學中的心身護理質量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的中心也由過去的疾病護理轉移到現代的心身整體護理。怎樣不斷提高這種心身兼護的質量,使護理與現代醫學協調同步發展,是對每個護理工作者提出的新問題。現就這個問題淺談個人的看法。

1 充分認識新的醫學模式

現代醫學模式即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已逐漸取代了舊的醫學模式,新的醫學模式認為每種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都與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有關,但三者在不同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大小是不相同的。人類疾病是有機體的,自然的,社會的和文化的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種表現,是與環境關系不協調的結果。只有對人類疾病的本質有深刻的了解,對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有充分的認識,重視環境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才能自覺主動地在護理實踐中做好心身整體護理。

2 充分運用心理學

在新的醫學模式中,心理學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三分治療七分護理"也足以說明這個道理。心理護理不同于一般的臨床護理,它是運用心理學原理治療患者的疾病。其特點在于通過護理工作者的態度、言語、行為有意識地影響病人的感受和認識,從而改變病人不良的心理狀態和行為,進而達到防病治病,加速康復的目的。

3 廣泛運用倫理學

倫理學作為一門道德力量,對護理效果產生重大作用。臨床護理既是一個"藥治"過程又是一個"心治"過程。心理學是通過觀察,研究患者的心態進行護理,而倫理學則是通過道德發揮作用,即通過護理人員表現出來的高尚道德影響病人的心態,使病人感到自己處在一個良好的護理環境之中,從而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

4 加強心身兼護提高護理質量

舊的醫學模式把疾病看成是單純的軀體性病理表現,對病人的心理活動作用和影響并不重視,追求的只是患者的軀體健康。反映到護理工作上,則是以疾病為中心開展的一系列工作。這種護理模式,忽視了病人的精神健康。新的醫學護理模式,把環境,心理,生物和社會因素在疾病發生過程中的影響加以認真分析,并施以心身兼護。

心身兼護存在著對立統一的辨證關系。說它們對立,因為各自存在著既否定對方的健康因素,又包含著消除對方的疾病成分。說它們統一因為它們統一于病人的治療與康復之中。"心"與"身"這兩種護理配合得越默契,運用得越自如,越能提高護理質量。

護理醫學論文:如何提高醫學教育護理專業學生的計算機能力

論文關鍵詞:計算機能力 護理專業學生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創新能力

論文摘要:當前,計算機以飛快的發展速度進入醫學領域,在臨床中,護理人員掌握計算機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本文提出了要加強護理專業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培養和計算機教學的改革。文章強調計算機教學要從實際出發,努力為學生創造計算機學習的條件,使其在主動參與的過程獲得知識,以適應社會的發展。作者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創新能力等方面對計算機教學進行了研討,并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提出了一些做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處于信息時代的今天,計算機已成為醫學發展與進步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作為未來醫學工作者的護理專業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及其在醫學領域的應用,是其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要使學生理解和熟練地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術,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關鍵是提高計算機實踐課的質量。以筆者從事醫學專業計算機教學5年來的體會,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談談本人的一些看法。

在我校護理專業學生中,有部分學生認為計算機課程是一門不重要的課程,是一門普通的文化科。由于對計算機課不重視,在進行計算機實踐操作的時候出現玩游戲、上網甚至聊天的情況。也有部分學生把計算機課看成是一門傳統的課程,把理論知識背得滾瓜爛熟,完全應付計算機等級考試,認為只要考試前復習復習就可以了。實際上,計算機應用基礎教育既是文化基礎教育、人才的素質教育,又是強有力的技術基礎教育。對當代護理專業的大學生來說,計算機知識是衡量其素質的重要標志。計算機的應用推動了醫學的發展,僅靠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便可受用終身的狀況已經不復存在,解決護理專業學生缺乏計算機知識的問題,無疑是計算機基礎教育的重要任務。

如何使學生學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識,使他們能更好地適合專業的需求和社會的發展,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醫學領域計算機課程教學應該怎樣開展?結合筆者近幾年的教學經驗,就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一、 豐富而新穎的教學內容

豐富而新穎的教學內容是培養學生認知能力的基礎。傳統的教學內容多局限于教材,教學就是老師按照課本的編排結構將內容按部就班地傳授給學生,學生按圖索驥地記住基本原理、基本理論就算完成了任務,這種教學內容不可能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鍛煉。因此,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除了要讓學生學到教學大綱上規定的內容外,還要向學生介紹一些本專業領域的實際用途。在教授計算機應用時,就談到計算機的輔助作用。在醫學實踐過程中,計算機的輔助作用應用相當廣泛。如以計算機為手段輔助醫生進行醫學診斷工作,通常把各種征象或指標(如病人的病史、癥狀、臨床檢驗、實驗室檢查結果)輸入計算機,計算機運行已編制好的各類有關程序作出各種可能的診斷。這樣學生就可以把所學的計算機知識運用到臨床實踐中,并會通過自己查閱一些資料,積極地了解醫學職業中計算機帶給工作的便利,學生學起來就會變被動為主動。在學生剛接觸計算機課程時,常常覺得計算機課新奇而產生暫時的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抽象的概念、定理、程序越來越多,往往使學生應接不暇,學習興趣自然就漸漸淡薄了。怎樣才能把學習的暫時興趣轉化成長久穩定的興趣,調動學生潛在的能力呢?我們采取的方法是密切跟蹤計算機在國內、國外醫學界的發展現狀,結合成功的臨床病例展開討論,以此為切入點進行課堂知識的學習,將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讓課堂變得活躍起來。

二、 安排合理的實踐教學內容

實踐是計算機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通過實踐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并能檢驗學生對理論學習的效果,也能增加學生學習的快樂感和成就感。所以,應減少理論教學的課時量,同時增加實踐教學課時量,以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學習word的文檔編輯和圖文混排的章節時,我們首先給同學看一些漂亮的海報,然后提出明確的實踐目標,學了此章內容后我們必須給自己做一張精美的名片。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就更加注重實用性并能適應社會的需求,能讓學生通過實踐加強對理論內容的感性認識。

三、 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積極嘗試各種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傳統的教學方法重結果輕過程,以知識傳授為主,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對學生能動性和主動性的培養。而許多事實證明,培養學生自身的認知能力比教會其更多的知識具有更重要的價值,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很多學生在學習計算機課程時,不知道該學什么,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不知該從何開始,這主要是學生對課程的學習目的沒有把握好,采用問題驅動的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問題驅動,就是在每個章節或者每次課的開始設置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一般覆蓋了本章或者每次課程的重點或者難點。引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從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這樣也能培養學生的思考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自己摸索計算機軟件的使用方法,這樣的教學能使學生更深刻地記住知識點。在問題驅動的方式下,學生可以有目的地、思路清晰地進行學習,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習的效率。

四、 安排社會實踐教學

課堂的教學內容是有限的,可以組織適當的社會實踐來拓展學生的視野。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大醫院的網絡中心,通過醫院網絡中心的參觀,學生們了解到現代化的醫院實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計算機網絡管理,從門診掛號、辦理住院、處理醫囑、費用管理到病人出院全過程都利用計算機進行管理。臨床科室用計算機共有六大功能:住院管理、醫療管理、醫囑處理、費用查詢、報表打印、系統維護。其中在護理工作中應用較多的是醫囑處理、住院管理、報表打印、費用查詢。這樣,就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發現自己學習的不足,以此激勵學生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

五、 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創造力是人智力因素中最高的因素,是其他各種能力綜合運用的產物。而創造力的培養,要經過對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及實踐性過程的錘煉才能獲得,計算機專業課的教學過程應為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提供循序漸進的途徑。通過實驗、演示、參觀、實習、技能訓練等實踐性教學的有效方式,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在實踐課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起到指導的作用,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創新能力,自己動手操作。很多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往往會面面相覷、不知所措。這時我們應提醒學生可能會引起差錯的原因,讓學生自己動手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感受成功的喜悅的同時理解和接受知識。并且可以通過現場打分、答辯等形式,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認認真真地做好每次實驗,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隨著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護理工作由病人為中心的病房代替過去各種任務為中心的病房,計算機能力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越來越重要。所以,我們只有提高認識,加強教師自身修養、自身素質,不斷提高教學藝術和教學水平,才能實現計算機專業課教學的真正變革,才能培養出具有正確的人生觀、遠大的目標和創新精神的綜合型護理人才。

護理醫學論文:醫學護理專業行動導向教學法應用

摘要:隨著教學模式的改變,護理專業也在探索適合該課程的教學方式。文中所探討的護理學是一門以實踐性為主的學科,結合行動導向教學方法中的案例教學,頭腦風暴教學,理論教學,情景模擬教學等系列教學方式應用于醫學護理專業教學課程中,將醫學護理專業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相結合,通過調動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實現護理教學質量與課堂效率的最優化。為此,本文就行導向動教學法在醫學護理專業教學應用做了一個簡單探討。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法;醫學護理應用;多媒體;安全意識

行動導向教學自國外引入,在國內多個方面被廣泛應用。護理專業教學中教師利用行動導向教學法來確定共同學習目標,合理規劃教學課程,并通過多媒體等工具模擬實際情景,設計教學環節、課堂考核,引導學生學習,提升學生的醫學護理專業知識。

1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模式

參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和通過教學者不斷探索與臨床護理者的經驗總結,發現實踐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更符合當代社會教學需求。何為行動導向教學方法呢?行動導向教學是在以自我為導向學習環境中應運而生,結合實踐和理論,在教學內容上以職業實踐模擬作為導向,在組織形式上以臨床項目護理任務作為導向,通過多個單元的教學設計為學生構建綜合性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發揮學生主體的地位,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臨床護理理論知識,達到高質量,高效率教學效果。傳統模式醫護教學過程偏向授課,聽課,總結課后心得,學生的醫護理論知識很強,卻不會靈活運用。如:在護理過程中反復的詢問病人問題或者不耐煩病人的描述,依照理論來理解病人的感受,并作出判斷。然而行動導向教學內容結合了理論與實際,使得課程立體和豐富。如:教學環境中教學團隊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進行情景模擬,學生通過參加模擬環境總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設置評分體系。評分體系包含傾聽病人的訴求環節、是否執行醫囑、配發藥物是否準確、用藥注意事項、輸液等專業事項環節,醫患關系環節進行打分,并納入其學習成績中,培養醫學護理專業習慣。經過分組后的分組后的成員,在組長帶領下分別扮演護理人員、病人、家屬,盡可能的還原現實,病人有條理或者無條理描述自己的感受,護理者在其描述中找到可用信息,給予病人認可或者不認可的解決方法以及安撫病人情緒,家屬對于護理者專業素養的認可或者不認可等會出現的現實問題中學會靈活變通,處理三者間微妙的關系,不斷豐富臨床護理經驗。

2利用教學資源,合理規劃課程

醫學護理教學最終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此,既要參照傳統教學模式又要打破傳統單一教學方式,通過資源的共享和引導,合理規劃理論與實踐教學課程,注重實踐與理論的有效結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實現學和教的統一。在理論課程上,因為學生各自學習背景和教學資源整合存在差異,教師可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設計理論課程,尋找最新和高學府護理教學視頻,推薦學生觀看或者在課堂中一起分享,共同討論心得。學生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不斷的梳理和完善醫學護理專業的理論知識,將網絡資源和課堂知識融會貫通,完善醫護理論知識體系。在哲學有一句:理論來源于實踐,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可以看出,理論和實踐互通有無,理論知識積累越豐富,知識體系越完整,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檢驗自身知識的不足,以達到快速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理論知識與豐富臨床經驗的目的。不少醫護專業學校都會建立實訓基地,設立實訓課程,學生可通過實訓課程設計的不同科目,例如:正確執行醫囑,友好的叫醒病人,輸液時正確插管和拔管,以及如何讓病人配合護理過程中的量體溫,吃藥等環節進行針對性訓練。教師在設計實訓課程環節時根據不同的項目設計分數,設立考評制度。引導學生參與實踐環節,豐富臨床護理知識,靈活處理醫患微妙關系,提升綜合能力。在實訓中通過角色的扮演,病房巡房,設計每天日常工作圖等,設計崗前培訓式的技能教學為主線,按照課程規劃和步驟有效的學習,從中獲取護理專業知識,鞏固醫護基礎知識的基礎,并培訓學生的應變能力,積累臨床護理經驗,和諧處理醫患關系,做到專業護理。

3加強教育疏導,提升專業素養

一支優秀的醫護隊伍不僅需要自身有專業的護理知識,更應該在工作中學會保護自己,才能更好的幫助病人。通過OSCE數據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因為生活環境簡單,工作經歷存在不足,滿懷著一腔熱血和無畏參與臨床護理,卻很難預知護理過程中遇到的風險和隱患,在護理過程中不懂變通,遭受到很大的打擊,敗在了醫護關系中,使得自身也陷入麻煩中。在教學中根據設定的目標和專業標準,設計保護自身和法律意識培養。例如,教師可以將新聞中經常出現的醫患,例如:不信任,打人,病房無法安靜等問題通過視頻分享,通過設計情景環節,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如果自身遇到了視頻中所出現的問題,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和處理醫患關系。通過實訓課和環境的模擬,不斷探索臨床護理知識,靈活運用理論知識,而不是生搬硬套,更好的從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提高學生臨床護理的溝通能力,提高醫護專業素質。

4結語

行為導向教學在教學中不斷實踐,從中會發現效果也是顯著的。因為針對于不同閱歷的差異,教師利用行動導向教學規劃中結合學生的醫護學理論轉而又知識和實踐課程相互配合,提高不同學習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專業能力幫助病人,做一個優秀的醫護者。

作者:張芹 單位:江蘇省泗陽中等專業學校

護理醫學論文:醫學院校護理生物化學教學思考

[摘要]

目的分析目前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的困境,提出對應的解決措施,以期為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方法分析近幾年我院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的困境,顯示課程學時偏少、學生對生物化學教學存在畏懼心理、教材混亂、教學方法固定、師資不平衡等因素,均可對醫學院校護理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結果針對上述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困境的思考,建議學校可采取激發學習興趣、優化與重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及手段和歸納總結法等多種方法,進而提高學生對生物化學教學的興趣和積極性,以便提高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結論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尋在課程學時偏少、畏懼心理、等多種負面影響因素,對此,采取針對性措施能有效提高學生對生物化學教學的興趣和掌握程度。

[關鍵詞]

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思考

生物化學是護理專業學生必學科目之一,在整個專業學習過程中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學生對生物化學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后面的專業核心課程學習[1]。但顯示情況是,由于各種原因,生物化學教學的發展收到抑制,學生的學習質量不斷降低。因此,分析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的困境,提出對應的解決措施對生物化學的一線教學有著重要意義。

1存在的問題

1.1課程學時偏少

隨著目前社會和護理行業對護理人員的要求,護理教育不僅增加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心理護理等多門新型課程,還加大了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因此,護理專業學生在生物化學方面的課時也越發緊張,導致學生對生物化學教學內容僅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增加了學習難度,學生無法深入學習。董芳娟[2]的研究報告顯示,忻州職業技術學院2011年,生物化學占各全部總學時的比例為2.64%,有56.41%的護理專業學生能大部分生物化學教學內容。而在2013年,生物化學占各全部總學時的比例為1.10%,而能大部分掌握生物化學教學內容的學生比例僅為32.13%,兩年的大部分掌握學生占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報告指出學時的縮減程度與學生對生物化學的掌握程度有明顯的相關性,學時縮減程度越多,學生對生物化學的掌握程度越低。

1.2學生的畏懼心理

生物化學是一門理論性極強的學科,且還具有知識架構龐大、復雜,知識點眾多等特點。學生必須在有限的學時內掌握大量的知識,這種情況下,學生極大可能會產生畏懼心理。這種心理問題將進一步導致學生學習質量降低[3]。

1.3教材混亂

目前,我國教育部門尚未對護理部門統一規劃教材,而是教師或學校自主選擇教學教材[4]。這種情況下,學校一方面可能會使用自己出版的教材,導致教材雖然貼合院校實際情況,但存在教學內容刪減較多,學生對知識理解不夠透徹,無法滿足護理行業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即使學校使用傳統教材,具有教學內容豐富、基礎知識點經典等優點[5]。但隨之而來的是教學知識點落后、教學知識結構龐大、理論性過強、理解難度較大等缺點。第三種情況是學校選擇權威性外校編纂的教材,可能會出現與本校實際情況不符、教學專業偏差性較大等缺點。且教學教材混亂,也會導致教師對教材只有粗略的了解,上課時講的內容還是原來教材或老師認為經典教材的內容,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6]。

1.4教學方法固定

中國絕大多數院校現行的教學方法仍是以老師講課、學生聽講的傳統教學方法為主,缺乏新意,無法引起學生興趣。對于此,有部分院校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模式或多媒體結合傳統教學模式但由于生物化學知識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水平較低等因素,現代化教學模式的優點并未有明顯的體現。一項關于生物化學影響因素的研究[7]指出的,有43.8%的學生認為生物化學內容難學,有53.1%的學生認為無法跟上老師的教學思維。感覺到學習吃力,這真實的反應了在生物化學教學中,存在著嚴重的教學困難矛盾。

1.5師資不平衡

優秀的師資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質量,而在護理專業的生物化學教學中,由于社會對護理的輕視和對醫學的重視。當前大部分院校都將優質教師投放在醫學專業教學中,護理專業分配的教師多為年輕、教學質量不佳或偏向行政管理的教師,師資力量不足。

2對策

2.1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知識的向導”,激發學生的興趣能促進學生在課堂上課期間認真聽講,課后積極主動的進行自主學習。對此,建議:(1)在第一次上課前,首先向學生闡述生物化學對其日后工作和考學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從現實生活取例向學生講述生物化學在日后工作中的應用,引起學生對生物化學這門課的重視。(2)教學最好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點處進行導入,讓學生自然而言的進入生物化學的教學中。(3)利用大家熟知或感興趣的話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利用“三聚氰胺事件”引出蛋白質的相關內容,利用女生的減肥心理引出脂代謝的相關內容,以及利用“夜盲癥”“敗血病”引出維生素的相關內容[8]。

2.2優化與重組教學內容

護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以學生能熟練進行護理操作為主要目標。且對于生物化學的教學,也是以“實用”和“夠用”為度。基于此,建立學校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模式和內容進行調整。如整合和優化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選取與護理專業密切相關的內容進行重點講解,對相關性不大的內容進行簡略講解。如此既可以保證學生對生物化學知識的了解,又能在有限的時間里保證學生掌握實用的知識。第二,學校還可以打破教學上固定的教學順序,現教學生命物質的化學組成、結構與功能等靜態內容,在教學物質代謝過程與調節機制、能量代謝等動態內容,最后再進行肝臟的生化特點、肝功能的改變與臨床之間的關系等具體到人體臟器功能的內容。調整授課進程符合學生的學習思維順序,提高其學習效率[9-12]。

2.3優化教學方法及手段

優秀的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因此,探索好的教學方法對護理專業的生物教學有重要意義。因此,建議學校可引進多種適宜的新型教學模式,比如探究式教學法采用問題導出討論的教學模式,既能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又能有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選取現實生活中實際發生的、與生物化學教學內容的生活及疾病案例進行分析探討。如利用痛風癥的致病機制講解嘌呤核苷酸的代謝,利用其治病機制講解核苷酸代謝的相關理論,利用“三高疾病”講解營養代謝物相關聯系。通過案例教學法,一方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還能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識[13]。除了教學模式的改變,老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法,將生物化學內晦澀難懂的知識點利用動態圖形直觀的表現出現,簡化學生的教學內容,利于其理解和記憶。

2.4歸納總結法

生物化學的知識點不僅多,還比較零散,但多個知識點之間又彼此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學時很難將所有知識點完全串聯起來,了解每個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因此,課程完成后,老師可借助知識點關系網圖,將三大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直觀的展現給學生,幫助其進行領悟,并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形成。其次,知識點關系網可由學生和老師共同完成,繪制一次知識點關系網相當于將生物化學的知識再次復習一遍[14-16]。因此通過知識點關系網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知識點關系網圖。

3小結

生物化學教學是醫護專業學生的重要課程之一,對于護理專業的學生而言,熟練的掌握生物化學知識對其日后從事護理工作的基礎。因此,分析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的困境,并針對困境提出適宜的解決方案對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分析顯示,現在醫學院校的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存在課程學時偏少、學生對生物化學教學存在畏懼心理、教材混亂、教學方法固定、師資不平衡等多種教學困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影響教學質量。對此,建議學校通過利用多種措施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與重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及手段、歸納總結法等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和老師的教學質量。

作者:蔡洲 單位: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

護理醫學論文:臨床醫學上腦外科護理性安全問題淺談

1腦外科臨床醫學領域護理風險識別

1.1患者病理風險

腦外科收治疾病主要包括腦卒中、顱腦創傷、顱內腫瘤等,這些疾病給患者帶來風險屬性,主要體現在:(1)疾病變化性,如腦卒中急性期,患者病情變化性強,一旦處置不當、不及時,便可能造成嚴重后果,腦卒中康復期亦不乏有再出血、顱內壓升高、應激性潰瘍出血的患者,這些變化往往是負面的,嚴重影響預后。(2)疾病病理損害,腦外科患者常合并有意識障礙,意識障礙影響患者行動,患者不自主行為可能造成嚴重不良后果,如部分腦卒中、腦外傷患者可能合并癲癇,癲癇發作時,患者往往有較大的肢體動作,可能造成意外損傷,跌倒、非計劃拔管、誤吸、誤咽,患者在疾病發生、進展、轉歸過程中往往還存在許多潛在的病理改變,如長期臥床可能引發積墜性肺炎、褥瘡等,疾病還影響患者代謝、內分泌、免疫,破壞正常的機體防御機制,增加感染風險。研究證實,住院時間與醫院感染風險呈正相關,許多時候這些潛在的病理改變危害比疾病本身更甚。腦外科患者多死于各類并發癥、器官功能障礙,而非腦部病變,腦卒中死亡患者多與肺炎有關,這些病理改變往往具有隱匿性,呈漸進性加重,可突然爆發,是風險管理的主要目標。(3)疾病帶來的并發癥間接帶來護理風險,如運動功能障礙、意識功能障礙、吞咽功能障礙是跌倒、墜床、非計劃拔管、走失、誤吸誤咽、繼發性損傷高危風險因素。

1.2患者心理、行為風險

除病理層面風險因素外,患者心理、行為也可成為風險要素,主要體現在:(1)病恥感、卒中后抑郁、自殺與自傷傾向、抑郁與焦慮、情感障礙等,這些負面情緒可能進展為病理性心理問題,給護理埋下不安全隱患,如許多青年腦外傷患者,因病情突然、預后可能較差,常伴有較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治療信心不足,直接影響護理依從性,甚至產生抗拒,影響康復內容的落實,進而影響預后。(2)患者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或性格馬虎大意,或對醫囑重視程度不足,都可能埋下不安全隱患,臨床上不乏不聽從勸告擅自外出活動造成繼發性損傷者,患者不依從也與當前醫患關系較緊張有關,部分患者對護士缺乏信任感。

2腦外科臨床醫學領域護理風險控制

2.1識別風險患者

風險患者與家屬識別主要方法包括:(1)量表識別法,包括改良早期預警評分(MEWS)、壓瘡風險評估量表、意識障礙評分表、各類疾病認知水平量表等,其中部分為相關協會推薦、制定量表,一部分為醫院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的,一般具有較好的風險預測作用。(2)經驗法,護士據自身工作經驗識別風險人群。

2.2風險控制內容與方法

(1)風險等級管理:識別風險患者與家屬,進行風險等級管理。對于高風險人群,提高風險管理標準。通過加強巡視、提升護理服務質量水平等方法控制風險。此外,部分醫院建立有系統性的風險評估管理辦法,將風險發生率分為0~4級,將風險危害分為0~4級,風險評分則為風險發生率等級數×風險危害等級數。這種風險管理策略,不僅有助于發現高危、高發風險,還可動態評估風險分布情況,也可針對具體問題進行風險循證,尋找關鍵環節。如以顱內壓升高為例,主要風險事件可分為基礎性高血壓、水腫形成、脫水藥物劑量不足、體位變化等,醫院可進行調查分析,調整護理策略,從而控制風險。(2)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管理,主要內容為各類護理干預措施,圍繞健康教育,進行飲食干預、生活干預、心理干預等,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疾病管理水平。(3)落實護理技術準入制度,不同護士綜合護理能力存在一定差異,護理準入制度是降低風險危害的重要方法,對于高風險患者安排綜合護理能力更強的護士可有效降低風險事件危害,這與高風險患者抗風險能力較差有關。

2.3應急策略

許多風險為偶發事件,預防難度大,如誤吸、跌倒、各類急性器官衰竭、嚴重醫患沖突等,為降低風險危害。醫院還常設立有各類事件應急處置策略,如醫療糾紛處置方案、誤吸應急處置等。護士應熟知這些應急處置方案,熟練的掌握相關護理技術,以備不時之需,關鍵時刻挽救患者生命。應急處置能力也是考驗一個護士綜合護理能力的重要指標。

3小結

腦外科臨床護理風險管理是一門系統性工程,與臨床醫學有關的護理活動技術性強,潛在的技術風險也較高,管理應有科學的護理風險管理醫師。醫院腦外科風險特征,制定符合自身實際需要的風險管理策略。

作者:李哲 單位: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腦外科

護理醫學論文:醫學護理教育思路

1培養護生職業情感,實現護士職業誓言

南丁格爾是護理專業的創始人。自南丁格爾創立之日起,就倡導“關愛生命,維護健康,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精神”。多年來,廣大護理工作者就是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無論在戰爭年代,在突發事件、災難面前,或是在平日,護士都是以嚴謹的工作態度、精湛的護理技術,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戰斗在第一線。非典的發生,對于每位醫務工作者都是一種生與死的考驗。在關鍵時刻,護士忠于護理事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了南丁格爾“關愛生命、維護健康”的誓言。護士被人們譽為“白衣天使”,這與她們在護校接受良好的護理情感教育是分不開的。在校生應通過情感教育培養護理情感,以促進護生職業情感領域發生積極轉化,這對護士良好職業素質的形成起著決定和導向作用,所以護理情感教育應該作為護理教育的重要課題,護理情感培養應滲透于《護理學基礎》教學中,應早期開始、不斷探索、堅持不懈,為培養具有綜合素質實用型護理人才打好基礎。

2培養德才兼備的實用型護理專業人員

結合我國的國情和醫院對護理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國的護理教育已形成多渠道、多層次的教育體制,以高等護理教育為主的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生的教育體制,已逐步走向正軌。然而在基層,仍然需要許許多多的基礎護理人員。中等職業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初級實用型護理技術人才,畢業后能在各級醫療衛生單位獨力從事護理技術工作。在護理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尤其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同時,在教育過程中絕不可忽視道德教育。第一,我國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理念與國際先進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第二,由于現行中職教育受學生生源的影響,加之現在許多護士多為獨生子女,缺乏磨煉,因此,德育教育比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提高更為重要。因為品德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優秀品德的形成也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應從教育入手,使新一代的年輕護士真正懂得:關愛、尊重、真誠、無私奉獻是護士的美德,具備為護理事業勇于付出的精神。

3加大對護生人文教育的比重

今天,提倡醫學的人文關懷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已成為21世紀醫學發展的主旋律。所謂“人文關懷”,其內涵十分豐富,簡而言之也就是對人的關懷。人文關懷更多地應該體現在對弱勢群體的關心上。在醫院,人文關懷就應該體現在給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務上。護士只有在全心全意為患者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自己的職業誓言和人生價值。在市場競爭的大潮中,許多醫院紛紛進行體制改革,并在醫護人員中逐漸樹立起“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的觀念,要求醫護人員在治療、護理過程中學會尊重患者人格、理解患者心情、同情患者疾苦,這無疑是一個可喜的進步。為了更好地適應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教育發展過程中應該加大人文課程所占的比重,對在校生進行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的灌輸,使走上護理工作崗位的護士能更好地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同時也為建設和諧醫院文化作了重要鋪墊。醫院文化說到底是人的文化,護理人員作為醫院員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院護理文化的創造者。為了在醫院護理服務中更好地體現以人為本,護士的培養應該從根本抓起,即醫學護理教育應該加大對在校生人文素養的教育。

4男護士以其特有的優勢成為護理教育培養的一個新亮點

隨著急救醫學、創傷醫學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品種繁多的醫療儀器、設備被臨床護士廣泛應用,護理學的范疇已經不是單純的病情觀察、執行醫囑和健康指導等內容,以女性為特質的臨床護理工作正逐步被男護士所替代,男護士的優勢打破了綜合性醫院護士以女性為主的格局。我校陸續招收的男護生在就業時就很受骨科醫院、精神病醫院等醫療單位的青睞。所以在男護士的培養過程中應注意積累經驗,培養出特色來,使他們在護理工作中發揮出不同于女性的優勢,讓他們在將來就業時有很大的優勢市場。

5護生就業觀念的轉變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健康觀念的更新、疾病譜的變化、衛生保健體制的改革、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護理工作模式發生了很大轉變,護士工作范圍及內容日趨擴大,護士任務和角色也隨之發生了轉變,這些都對護理教育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護理人才提出了挑戰。所以,護理教育事業的發展,任重道遠。我國人口眾多,而且農村人口占到總人口的一多半,由于我國城鄉醫療資源配置還不夠合理和學生擇業受思想觀念、個人發展機會、經濟收入等因素影響,現代人都有想留在城市和大醫院的就業觀。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技術的發展,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不斷提高,護理人員從數量上看,顯然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在加大初級護理人才培養力度的同時,應該了解學生就業思想動向,為教學和擇業指導提供依據。在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中,應重視提高學生社區護理工作意識,畢業生應積極響應黨中央關于加大發展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號召,轉變就業觀念。護生畢業后要大膽走向基層、走向社區,不斷拓寬護理服務領域,由醫院內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逐漸延伸到基層、社區,為人群提供以“人的健康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的保健性護理服務,大力發展社區護理、老年護理、康復護理、臨終關懷等,開創護理工作新天地,促進護理事業的全面發展。綜上所述,護理教育工作者可通過加強護生的職業情感教育、強化護生的護理理念、注重護理課程設置的合理性以及積極探索不同形式的教育模式等途徑培養護生正確的職業態度。作為一名護士,發揚南丁格爾精神不是一句空話,它需要大力發展護理教育,在保持我國教育注重系統的理論教學、臨床護理和技術操作的基礎上,借鑒西方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研究性、創新性學習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從而形成綜合素質與能力全面培養的辦學特色,培養出有綜合職業素質的新世紀護理人才。

護理醫學論文:災難醫學護理教育思考

1災難醫學護理教育的必要性

1.1預警和疊測工作離不開護理人羹

為了及時發現災難事件發生的苗頭,在災難發生后能夠迅速做出反應,及時應對,有效控制危機局勢。必須建立預警監測和快速反應的專門機構。預警和監測系統建設是目前完善災難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2】。護理人員作為臨床一線工作人員,有機會在第一時間接觸受災人員,責無旁貸應做好災難事件的早期報告和監測工作,在有關部門做出反應之前,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

1.2護理人羹是開展災難事件相關知識宣傳赦1|的主力

災難事件一般具有突發性,容易引起社會的不安和人民群眾一定程度的恐慌。護理人員作為醫學救援臨時機構管理的重要成員。應是衛生宣傳教育的主要人力資源,開展從制定衛生宣傳計劃到實施宣傳計劃等一系列工作。通過宣傳教育,使公眾掌握個人防護的基本技能,了解預防控制災難事件造成的疾病和健康問題的有關知識,能夠正確理解和應對災難事件。

1.3護理人羹參與傷高曩的預槍分診

災難往往造成大批傷病員,無論是在災難現場還是在醫院,救治工作都非常緊迫,而救治力量又十分有限,因此,第一個緊迫的任務就是要做好傷病員的預檢分診工作01。通過預檢分診區分出輕重緩急、救治的先后次序,從而使有生命危險的傷病員當場得到緊急救治,較危重的傷病員得到優先救治,使一般傷病員得到妥善處理。預檢分診要求在幾分鐘內完成,因此。必須由有經驗的醫生、護士承擔此項工作,護士主要協助醫生檢傷,負責做好記錄并指揮擔架員運送傷病員進入臨時指定的救治室或醫院病區。

1.4實純對傷病靈的護理救治

災難事故的現場醫學救援包括赴傷病員集中點、難民營的巡診醫療,大量的傷病員病情一般明朗,急需進行各種創傷急救護理操作,包括軟組織損傷、燒傷的清創處理、保持呼吸道通暢等大量的急救護理操作。由于災難現場環境復雜、污染機會多,護理人員在實施各項操作的過程中,要做好個人防護,如戴好帽子、口罩、手套,盡量不直接接觸未經消毒的物品;行動時穿救援服及高筒靴,防止毒蟲、動物咬傷。

1.5組擔傷病靈的轉運、災民的撤離

傷病員經過現場以及災區醫療站的急救、治療之后,大部分需要轉送到后續醫療機構,實施更完善的治療。在轉運過程中,護理人員主要承擔轉運途中傷員的病情觀察、保障傷員的安全、測量傷員的生命體征,為重傷員、生命體征異常的傷員留置套管針,建立靜脈通路等工作。護理人員還要負責組織災民從受災地區暫時轉移到安全地區,并做好撤離途中的環境衛生工作,降低危險,確保人員的健康、安全。

1.6開展災后的心理護理

災難涉及很多人,包括不同性別和年齡的人群,受害者不僅需要立即的手術及藥物治療,同時遭受了極大的心理創傷,隨著人們對生理和心理康復需求的日益提高,災難受害者的心理治療過程可能更為復雜。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弱病殘需要更多的關注。護士的心理支持顯得尤為重要。護士應針對災民出現的精神癥狀,除了根據醫囑給予藥物治療外。主要進行心理疏導,減輕受害者緊張和恐懼的程度,幫助他們精神康復,重新開始正常的生活。

2災難醫學護理教育的措施

2.1囊學形式

2.1.1對護生實施規范事件應對初期醫護人員的應對不及、防治不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專業知識局限性的反映,也暴露了我國目前醫學教育內容尚不夠完善。提高我國災難醫學救援整體水平的最根本措施就是對醫學生、護生實施規范化培訓,在高等醫學院校專業中設立與災難醫學有關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將預防醫學、危重監護醫學、社會醫學等學科作為各個層次各個專業的必修課,在此基礎上開設一定的選修課,使護生了解災難醫學的基本思想、主要內容以及災難救援工作的任務和方式,為將來開展災難醫療救援工作打下基礎。

2.1.2對在崗開展繼續教育培訓目前國內絕大多數醫學院校尚未開設災難醫學課程,因此,絕大多數在崗的醫務人員沒有接受過災難醫學的培訓,特別是護理人員,缺乏現場救護的基本技能,有必要對在崗護士開展繼續教育培訓,特別是對現場維持、恢復生命的基本搶救技能,即心肺復蘇的訓練。形式上可以采取脫產或半脫產的方式。或利用現代化手段開展遠程教育培訓,對教學效果要進行統一評估,組織接受培訓者參加中國醫師協會這一行業協會的專業委員會考試,考核合格者頒發證書,即具有開展救護的資格。

2.1.3定期組織模擬演練醫療機構應定期組織常規災難事件衛生救援的模擬演練,根據緊急預案的內容組織實施,包括車輛調度、救護、心肺復蘇表演、急救知識、自救互救技術等。在職護士每年參加23次模擬演練,通過演練,一方面提高了護士應對災難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各部門的協調能力,使醫護人員熟悉各種工作程序,明確各自的工作內容,提高護理部門的管理能力以及整個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

2.2主要囊學內容

災難醫學護理教育的課程體系目前尚未建立,由于災難醫學在現場救護方面與軍事醫學有相似之處,課程的開設可以借鑒軍事醫學課程。目前軍隊開設的軍事醫學課程主要包括野戰內科學、野戰外科學、軍隊衛生學、防原醫學、防化醫學、軍隊流行病學、軍事心理學、衛生勤務學等。因此,從災難醫學救援的特征來看,災難醫學護理教育的主要內容應包括:(1)災難醫學系統組織的基本原理;(2)各種災難尤其是核、化、生災難的處理原則;(3)各項急救的基本技術,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抗休克、人工呼吸、心肺復蘇、解毒等急救技術;(4)傷員檢傷分類,包括現場分類、收容分類、后送轉院分類和醫療分類等;(5)傷員后送與轉院,包括后送的時機和條件、后送的要求、后送的組織、后送的體制、后送的方式和轉院到達后的交接等;(6)災區傳染病的預防和處理,包括各種災難傳染病的種類、傳染病流行的特點和預防控制傳染病的方法等;(7)災后的心理護理,包括災難引起心理障礙的表現特點和護理的措施等;(8)災難醫學護理管理,包括醫療隊的組織、災區醫療站(臨時醫院)的編組與展開、救治機構的部署、藥材物資的保障等。從教學內容來看,其課程至少涉及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危重監護醫學、社會學、管理學、災害學、倫理學、法學、心理學、公共衛生等。

2.3災難醫學護理囊1r量待解決的問置

2.3.1完善制度.規范護理行為在災難事件中。護理人員身處特殊的環境,為了使護理工作有章可循,按照科學、合理的工作流程展開,確保護理安全和質量。當前,醫療機構的護理管理部門應根據災難衛生救援護理工作的特點,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工作流程、消毒隔離實施細則等,并將其作為護理人員崗前培訓的一項重要內容。

2.3.2適度開展災難醫學學術研究目前國內還沒有相應的災難醫學學術組織,更缺乏對災難醫學有所研究的人才。護理人員應積極參與災難醫學學術研究,推動災難醫學護理學的創立和發展。切實提高應對災難事件的護理能力。

護理醫學論文:醫學護理教育發展策略

1培養護生職業情感,實現護士職業誓言

南丁格爾是護理專業的創始人。自南丁格爾創立之日起,就倡導“關愛生命,維護健康,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精神”。多年來,廣大護理工作者就是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無論在戰爭年代,在突發事件、災難面前,或是在平日,護士都是以嚴謹的工作態度、精湛的護理技術,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戰斗在第一線。非典的發生,對于每位醫務工作者都是一種生與死的考驗。在關鍵時刻,護士忠于護理事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了南丁格爾“關愛生命、維護健康”的誓言。護士被人們譽為“白衣天使”,這與她們在護校接受良好的護理情感教育是分不開的。在校生應通過情感教育培養護理情感,以促進護生職業情感領域發生積極轉化,這對護士良好職業素質的形成起著決定和導向作用,所以護理情感教育應該作為護理教育的重要課題,護理情感培養應滲透于《護理學基礎》教學中,應早期開始、不斷探索、堅持不懈,為培養具有綜合素質實用型護理人才打好基礎。

2培養德才兼備的實用型護理專業人員

結合我國的國情和醫院對護理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國的護理教育已形成多渠道、多層次的教育體制,以高等護理教育為主的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生的教育體制,已逐步走向正軌。然而在基層,仍然需要許許多多的基礎護理人員。中等職業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初級實用型護理技術人才,畢業后能在各級醫療衛生單位獨力從事護理技術工作。在護理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尤其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同時,在教育過程中絕不可忽視道德教育。第一,我國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理念與國際先進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第二,由于現行中職教育受學生生源的影響,加之現在許多護士多為獨生子女,缺乏磨煉,因此,德育教育比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提高更為重要。因為品德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優秀品德的形成也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應從教育人手,使新一代的年輕護士真正懂得:關愛、尊重、真誠、無私奉獻是護士的美德,具備為護理事業勇于付出的精神。

3加大對護生人文教育的比重

今天,提倡醫學的人文關懷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已成為21世紀醫學發展的主旋律。所謂“人文關懷”,其內涵十分豐富,簡而言之也就是對人的關懷。人文關懷更多地應該體現在對弱勢群體的關心上。在醫院,人文關懷就應該體現在給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務上。護士只有在全心全意為患者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自己的職業誓言和人生價值。在市場競爭的大潮中,許多醫院紛紛進行體制改革,并在醫護人員中逐漸樹立起“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的觀念,要求醫護人員在治療、護理過程中學會尊重患者人格、理解患者心情、同情患者疾苦,這無疑是一個可喜的進步。為了更好地適應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教育發展過程中應該加大人文課程所占的比重,對在校生進行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的灌輸,使走上護理工作崗位的護士能更好地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同時也為建設和諧醫院文化作了重要鋪墊。醫院文化說到底是人的文化,護理人員作為醫院員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院護理文化的創造者。為了在醫院護理服務中更好地體現以人為本,護士的培養應該從根本抓起,即醫學護理教育應該加大對在校生人文素養的教育。

4男護士以其特有的優勢成為護理教育培養的一個新亮點

隨著急救醫學、創傷醫學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品種繁多的醫療儀器、設備被臨床護士廣泛應用,護理學的范疇已經不是單純的病情觀察、執行醫囑和健康指導等內容,以女性為特質的臨床護理工作正逐步被男護士所替代,男護士的優勢打破了綜合性醫院護士以女性為主的格局。我校陸續招收的男護生在就業時就很受骨科醫院、精神病醫院等醫療單位的青睞。所以在男護士的培養過程中應注意積累經驗,培養出特色來,使他們在護理工作中發揮出不同于女性的優勢,讓他們在將來就業時有很大的優勢市場。

5護生就業觀念的轉變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健康觀念的更新、疾病譜的變化、衛生保健體制的改革、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護理工作模式發生了很大轉變,護士工作范圍及內容日趨擴大,護士任務和角色也隨之發生了轉變,這些都對護理教育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護理人才提出了挑戰。所以,護理教育事業的發展,任重道遠。我國人口眾多,而且農村人口占到總人口的一多半,由于我國城鄉醫療資源配置還不夠合理和學生擇業受思想觀念、個人發展機會、經濟收入等因素影響,現代人都有想留在城市和大醫院的就業觀。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技術的發展,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不斷提高,護理人員從數量上看,顯然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在加大初級護理人才培養力度的同時,應該了解學生就業思想動向,為教學和擇業指導提供依據。在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中,應重視提高學生社區護理工作意識,畢業生應積極響應黨中央關于加大發展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號召,轉變就業觀念。護生畢業后要大膽走向基層、走向社區,不斷拓寬護理服務領域,由醫院內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逐漸延伸到基層、社區,為人群提供以“人的健康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的保健性護理服務,大力發展社區護理、老年護理、康復護理、臨終關懷等,開創護理工作新天地,促進護理事業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護理教育工作者可通過加強護生的職業情感教育、強化護生的護理理念、注重護理課程設置的合理性以及積極探索不同形式的教育模式等途徑培養護生正確的職業態度。作為一名護士,發揚南丁格爾精神不是一句空話,它需要大力發展護理教育,在保持我國教育注重系統的理論教學、臨床護理和技術操作的基礎上,借鑒西方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研究性、創新性學習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從而形成綜合素質與能力全面培養的辦學特色,培養出有綜合職業素質的新世紀護理人才。

護理醫學論文:醫學護理化學教學思路

1加強素質教育。培養護理人才

南丁格爾曾說:“護理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現代護理專家提出護理是科學、藝術與愛心的結合。可見,現代護理要求護生了解護理的發展史、職業素質及行為規范、護理理論和護理程序,涉及人、環境、健康、護理等具體內容。護理的服務對象是人,是由生理、心理、社會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而成的整體。他們的健康與外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人體內環境密切相關,護生必須具有生理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所需要的全面智能結構,方能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整體護理服務。因此,學校教育應致力于全面提高護生的職業素質。化學教學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就必須從講課一開始就向護生灌輸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告訴護生在護理工作中,患者對護士的心理需求首先是職業道德,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質,包括服務態度、儀表禮儀、修養、溝通等方面。若能以“5?12”國際護士節或成立南丁格爾護理服務支隊為契機,組織護生參加優秀護士模范事跡報告會,講述南丁格爾的典型事例,組織護生為群眾提供護理服務等活動,將會對護生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形成良好的醫德護風起到推動作用,也將會對護生學好化學課起到促進作用。應堅持以患者為中心,激發護生對護理專業的熱愛,從這個角度來講,喚起護生責任感比單純傳授知識、方法更重要。

2在化學教學中滲透護理理念

護理是對人類現存或潛在健康問題進行診斷和處理的過程【l】。護理專業是一種對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人(包括個體和群體)提供健康服務的專業。在新的醫學模式下,護理科學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相互滲透的獨立應用科學。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及其應用、合成的一門自然科學121。化學課只有淡化學科意識,才能突出護理專業培養目標,注重護生整體護理能力的培養,使其樹立“先預防保健,后疾病護理”“先健康人群,后患病個體”的觀念。教材作為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需要適應科學技術發展和護理教育改革的需求。為此,化學教材應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目標,堅持以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為辦學方向,以護理教育理念為指導,以護理專業教學i-I-:~l和教學大綱為依據13],強調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適應性5性要求,體現突出護理、注重整體、加強人文、體現社區的特色。

3化學與醫學護理學的關系

醫學護理學的主要任務是:探求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找出防病、治病的原理和方法,確保人們身體健康并延年益壽。

3.1化學與人體生命的關系

人體生命過程是極其復雜的物質變化過程。人體各種組織都是由糖類、蛋白質、脂肪、核酸、無機鹽和水等物質組成。食物的消化、吸收都是化學變化過程閣。人體的一切生理和病理現象都和體內的代謝作用有關,而代謝作用與人體內進行的一切化學變化密切相關。所以,要研究掌握生理和病理現象的本質,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化學知識。生物化學就是應用化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體內進行的各種復雜化學變化的一門科學。通過對生物化學的深入研究,可以從本質上揭示生命的奧秘。把握生命運動的規律f4l。

3.2化學與疾病診斷的關系

在診斷疾病時,常常要對患者的血、尿、胃液、糞便等進行化學檢驗,以幫助醫務人員作出正確診斷,決定治療方法和步驟。例如,尿中葡萄糖、丙酮含量的測定,就是通過化學反應來實現的;臨床上常用的B超、CT、核磁共振等應用放射性同位素掃描,成為診斷腦、肝、腎、肺等臟器病變的一種安全、簡便的方法;?53I能確定甲狀腺的功能狀態;co放出的射線能深入組織,并對癌細胞有破壞作用。

3.3化學與疾病治療的關系

臨床上常用藥物來治療疾病,例如用氫氧化鋁、碳酸氫鈉、乳酸鈉來治療某些胃病;用磺胺類藥物來治療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為了正確使用藥物,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必須對各種藥物的組成成分、化學結構、理化性質及其在體內所發生的變化和作用有全面的認識。同時,藥物的合成制備和中草藥有效成分的鑒定、提取等也需要具有豐富的化學知識。

3.4化學與疾病預防的關系

在預防醫學中,使用化學方法對環境中的空氣、食物、飲水等進行監測,從而尋找預防疾病的措施。如配制注射使用的消毒劑、酒精、碘酒、注射液,研究藥物治療疾病的作用機制等都需要運用化學知識。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對遺傳、變異、疾病、死亡等生命過程的探索,越來越顯示出化學與醫學護理學的密切聯系。所以,化學是護理專業中不可缺少的基礎課程之一。

4學習化學的基本方法

4.1學會運用辯證法

學習化學與學習其他科目一樣,要逐步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全面認識和分析問題。例如,認識物質結構對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影響,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4.2牢固掌握“三基”

要準確、牢固掌握好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加強對“三基”的理解和記憶,做到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在記憶的基礎上加深理解,把“三基”靈活貫穿在教學和實踐過程中。

4.3注重鐮堂學習

在課堂學習中,要善于聽講,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要定期歸納總結,通過比較、分析,使知識系統化;要及時復習,抓住結構—性質一用途這一主線來學習。另外,還要多看書,多練習,以求溫故知新。

4.4理論聯系實際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許多化學原理都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所以要在學習化學理論知識的同時,重視實驗學習。在教師演示實驗和護生分組實驗中,注重培養護生的觀察、操作、分析推理能力和書寫實驗報告能力,使其養成嚴謹的態度和求實的作風。

5讓護生親身體驗護理工作的重要性

體驗是一種最能加強感性認識的方法。一些臨床工作,如藥物濃度的計算和藥液的配制、消毒滅菌原理、給藥途徑、冰袋和石膏繃帶的使用等,都可以讓護生親身體驗。另外,如有機會,還可以帶領護生到醫院檢驗科通過觀看驗血、驗尿的全過程對糖尿病、肝炎患者作出診斷,改變見病不見人和重操作輕患者的做法,使其樹立服務于患者、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帶領護生到病房參觀,觀察醫護人員的態度對患者情緒的影響。這樣不僅使護生學到與護理工作相關的知識,初步了解有關技能,而且可使護生逐步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系統化整體護理理念。綜上所述,為適應現代醫學護理的需要,在化學教學中,應圍繞醫護知識,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觀,讓護生明白學好化學可為學好醫學護理學打下基礎。

護理醫學論文:醫學護理能力強化措施

1對象與方法

通過提高護理專科生的綜合技能、開拓視野,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提高醫學臨床實踐能力。聘請國內一流的教授和臨床醫師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講座,定期組織臨床技能練習和測試,對臨床護理操作方法進行剖析和探討;發揮教師群的指導優勢等方法,對2004級以后在校護理專科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常規帶教組比較。實驗組采取以下措施:(1)首先了解護理本科生在臨床操作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面臨的困難。(2)強化基礎、拓寬專業知識面,特別注重學科交叉、融合及整體優化。聘請國內具有高水平的教授和臨床醫師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講座及輔導。(3)“新型的學”,以學生為主體的學。利用校園資源,發展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讓學生作為實踐活動的主體,使之相對獨立自主地充分展開實踐。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臨床護理技能論壇和測試,相互交流學習心得。剖析具有創新性臨床護理方法并加以學習和應用。(4)“新型的教”,教學活動跳出教師、課堂、教材為中心的舊教學模式,教師僅僅給予引導和指導。同時要發揮同一學科“教師群”的優勢,克服單一教師思維的局限,對學生操作規范給予集體指導。(5)對照組采取常規帶教的教學模式。(6)統計處理:對護理專科學生在校期間臨床操作技能測試及合格率進行統計分析處理。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較。P<O.05認為其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操作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面臨的困難知識面窄,視野不開闊;與臨床銜接不好,不能形成系列研究;未能充分利用教師群的優勢,發揮集體的力量。

2.2實驗組操作通過率與對照組的比較護理專科生在校期間臨床實踐通過率顯著提高,實驗組2004級以后,操作通過率逐年增多,2004級~2006級共有通過人數282人;其中優秀185人(18.7%),合格97人(29.6%);對照組共通過192人,其中優秀4JD人(13.7%),合格152人(23.4%)兩組相比具有顯著統計學差異(尸<O.05,P<O.O1);護理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合格、優秀率明顯增加。

3分析與討論從2O世紀8O年代后期開始,為了應對信息技術革命和經濟全球化的挑戰,為了適應臨床護理學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國際化的要求,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探索新的護理教育模式。醫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各醫學院校教學改革的目標和重點,已成為共識。臨床實踐的創新性教育不是一般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學內容的增減,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帶有全局性、結構性的革新和價值追求,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叫。從目前對臨床實踐能力研究的狀況看,取得了較明顯的進展。實踐能力的內涵包括智力,知識和操作。使之具有高素質、強大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三者是有機相聯的一個整體,在培養和訓練中不可或缺。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浩大的系統工程,必須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綜合建設。本研究僅對提高臨床護理專科生的操作能力作一初步探討,相信對于樹立創新教育觀念,轉變傳統教育思想有一定幫助。本研究發現,采用新型的教學方法,通過聘請國內一流的教授和醫師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及技能講座,開拓了學生視野,避免盲目追求理論培養,與臨床工作有效銜接,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和設備,立足實踐;定期組織護專學生進行學術論壇,對操作技能進行探討剖析;發揮導師群的指導優勢。克服了單一導師思維的局限。使學生綜合素質及操作能力得到明顯提高,通過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并且實驗組自身比較,通過率及優秀率也不斷提高。可以認為新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創新性及能動性,為學生奠定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創新是一民族進步的靈魂,是推動人類發展和進步的不竭的動力。知識經濟的基礎是創新,創新的基礎是創新思維,在知識經濟逐步來臨的今天,我們應加大力度培養醫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通過改革來促進教學、實踐和社會服務三大功能的協調發展,而人才的培養是通過教學和實踐這兩項醫學高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活動來實現的。沒有良好的理論基礎,實踐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要注重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動手能力或操作能力、開拓新領域的能力,從而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臨床實踐操作,推進學科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生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天天想你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老熟妇乱xxxxx|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动视频|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毛茸茸厕所偷窥xxxx| 欧美大屁股xxxx|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软件|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欧美丰满少妇xxxxx|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av综合天堂一区| 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五月丁香啪啪|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女人水真多18毛片18精品| 午夜成人鲁丝片午夜精品|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日韩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电影区图片区小说区| 国产重口老太和小伙乱|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奶头又大又白喷奶水av|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少妇一边呻吟一边说使劲|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 欧美成妇人吹潮在线播放| 免费少妇a级毛片|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