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

時間:2022-04-03 09:07: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工業產品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中國元素在工業產品設計中研究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飛速發展,東西方文化日益頻繁的交流與融合,這些都給現代工業產品的設計帶來了觀念上的更新。將鮮明的中國元素,恰當地切入到現代工業產品設計中,符合我國當下的審美流行趨勢與技術發展潮流。然而,對于中國元素在工業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多數情況下還停留在表面上的模仿與堆砌,而非情感和精神上的認同。鑒此,本文對中國元素在工業產品設計中的切入進行研究,通過具體的設計實例解讀,深入發掘與研究中國元素與工業產品緊密結合的形式,使附有中國元素的工業產品閃耀于世界設計舞臺。

一、概念的界定

1.工業產品設計工業產品設計最早由美國藝術家約瑟夫?西奈爾在1919年提出,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工業產品設計理念始于德國的包豪斯運動。國際工業設計協會聯合會(ICSID,InternationalCouncilofSocietiesofIndustrialDesign)曾5次公布或修訂工業產品設計的定義。1959年公布的工業產品設計主要界定了工業設計師的職責和任務;1967年的定義支持者較少;1969年定義了從生產者和用戶雙方角度解決產品的外部特征、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1980年的定義支持者較多;2002年的定義,沒有明確定義出工業產品設計的具體工作或研究范圍,專業性、體系性不夠強。針對我國制造業現狀,本文采用1980年ICSID在第十一次年會(巴黎)上的定義,即“就批量生產的工業產品而言,憑借訓練、經驗及視覺感受賦予材料、結構、形態、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裝飾以新的品質和資格,叫做工業產品設計”。

2.中國元素中國元素的概念首次由上海梅高創意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峻在2004年的一次行業聚會中提出。目前,中國元素的盛行已是不爭之實,但對于中國元素的內涵、概念的詮釋,業界和學術界的理解不一。郭有獻在《中國元素與廣告創意》中提到,凡是在中華民族融合、演化與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由中國人創造、傳承,反映中國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國特質的文化成果,都是中國元素。成陽在《中國元素論》中說明,中國元素的本質是中華民族精神與文化,應定位在中國文化環境外在有形和內在無形的物質載體上來理解。付璐在《論中國元素的設計與創新》中給出,中國元素是指被中華文化圈及世界文化認同的,其本質是特有地域的國家民族文明,積極正面的符號與精神形象。2007年,文化部在創辦大型系列活動“人文中國”時提出,凡是被大多數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認同的,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并體現國家尊嚴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號或風俗習慣,均可視為中國元素。綜上,雖然目前中國元素的定義還未統一,但從眾多專家學者的論述中可以發現,中國元素代表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體現出中國的精神。因此,本文所理解的中國元素內涵是,被歷代中國人認同,承載民族文化精神、體現國家尊嚴和民族利益的具象物質和意象元素。(1)具象物質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自然形成了源遠流長的文化脈絡。在這文化脈絡中,具象物質豐富多彩、包羅萬象。常見的具象物質分類:民俗民藝,如剪紙、中國結、春節;吉祥圖案,如祥云、太極、福字紋、卐字紋;文學藝術,如唐詩、京劇、書法、漢字、水墨畫;動物植物,如熊貓、梅蘭竹菊;器物器具,如青花瓷、矛、算盤;服飾飲食,如旗袍、筷子、餃子;表演體育,如二胡、琵琶、功夫;建筑景觀,如天安門、牌坊、飛檐斗拱;發明創舉,如司南、中藥;傳說故事,如梁祝、白蛇傳;紋路紋飾,如夔紋、蟬紋、蟠螭紋;其他,如長江、恭喜發財。(2)意象元素中國的思想文化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靈魂,是意象元素的反映形式。思想文化影響最深刻的是儒、道、釋三家的思想意識及其價值觀體系。儒家提倡“尚中”思想,崇尚中庸、和諧之道,以和諧的觀念進行產品設計,重視獨有的節奏感與韻律感。道家追求“天人合一”思想,提倡人與自然和睦相處,是現代綠色設計、簡約設計的根由,在設計中重視自然美。釋即是佛,崇尚“心識”思想,強調美由心造、無心識就無所謂美丑,著力于對立兩極之美、動靜結合之美、空靈寂靜之美。

二、對設計的認知過程

工業產品的競爭就是設計的競爭,人們對工業產品設計的認知,如圖1,包括以下兩個方面:首先,設計不可能游離于工業產品的功能而存在。戰國時期韓非曾說:“玉危無當,不如瓦器。”也就是說雖然是千金貴重的盛酒玉器,沒有底,連水都不能放,其價值還不如普通的瓦器。說明在古代人們就意識到器物首先要滿足使用功能。其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設計的要求更加關注與產品的情感交流。優秀的工業產品設計應包含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使人們能夠得到情感上的滿足。將中國元素恰當地切入工業產品中,使設計蘊含著中國文化的底蘊與內涵,滿足人們情感交流的需求。

三、切入實例研究

中華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彰顯民族風格的中國元素數不勝數。對中國元素切入工業產品設計的研究,內容涉及廣泛,因此不能不有所取舍,本文就所感興趣的幾個方面展開。

1.民俗民藝在工業產品設計中的運用與再創造剪紙是中國最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剪紙藝術,在簡潔明了的構圖和造型中表達出追求祥和安康、喜慶歡樂、美滿幸福的生活愿望。例如,微軟推出的珍藏版鼠標3500,如圖2a,汲取傳統的剪紙元素,晶瑩剔透的純白底色,傳統的紋理,頗具古典神韻。如圖2b,設計者將剪紙的吉祥寓意與高科技的電腦結合起來,既彰顯出科技的魅力又體現出中國元素的人文氣息。在中國民間配飾中,有一種繩結源遠流長,寓意深刻,被現代人稱為中國結。繩結看不到開頭和結尾,寓意永恒;四方形有四通八達、事事如意之寓;中間圓形路路相通,有處處順暢之意。中國結滲透著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富含豐富的文化底蘊。如圖3a,中國結優盤具有精致的中國結造型,古老而時尚,蘊含著獨特的東方神韻。如圖3b,中國結燈用于道路、廣場、酒店等地方的裝飾與照明,凝聚中華文化氣息,烘托節日氣氛,為城市增添光彩。

2.吉祥圖案在工業產品設計中的運用與再創造我國民間吉祥圖案寄寓著人們追求幸福、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它在藝術形態上呈現十分豐富的特征,中國吉祥圖案著重寓意著吉祥的內涵,重視結構形式,不追求對自然形象的真實摹寫,而是通過具有象征意義的抽象符號表現。如圖4a,聯想筆記本的“祥云”圖案與“漆紅色”色彩交相輝映,蘊含著吉祥的中國文化內涵。如圖4b,LG冰箱面板上印有唐紋吉祥圖案,為家居環境增添華麗與典雅,彰顯出悠悠的古韻。太極圖亦稱“陰陽魚太極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經典圖形。太極圖中的陰陽兩面象征著事物矛盾體的兩個對立面,它們彼此和諧相處、相互依存、渾圓一體,寓意宇宙萬物遵循對立統一、生生不息的基本規律。依照太極圖的構成形式,幻響神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i-mu太極音箱,如圖5a,音箱由一黑一白兩個音箱組成,突破了我們常規印象中的音箱外形設計思路,給人一種非常驚奇的感受。將太極圖形立體化,并巧妙地融入沙發的設計中,如圖5b,這款設計獲得了有“工業設計界的奧斯卡”之稱的德國紅點獎,設計師把中國的傳統文化,精妙地運用到時尚之中。

3.文學藝術在工業產品設計中的運用與再創造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傳承中華五千年文化的載體。漢字異乎尋常的藝術魅力和獨特的形式美感,都蘊藏在一筆一畫之中。例如,陳幼堅先生將中國書法與太極拳融合在一起,設計出太極馬克杯,如圖6a,選擇跟缺失筆畫部分造型接近的太極拳經典姿勢動作圖案,配合到三個書法字體當中,使之組合成為字體的一部分。華晨汽車集團中華轎車的車標是由“中”字構成,如圖6b,字體是小篆演變過來的一個中字,很好地反映了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設計淵源。水墨畫是中國畫的一種表現形式,由墨色的焦、濃、重、淡、清產生豐富的變化表現物象,具有獨到的藝術效果。例如,華日BCD-268(圖7a)、香雪海BCD-290HN(圖7b)多開門冰箱的鋼化玻璃面板,施以中國水墨畫花紋裝點,極具中國風,時尚大氣,受到消費者的熱捧。

四、中國元素在工業產品設計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工業產品的設計越來越趨于國際化。同時,世界各國家、民族的文化也在相互交融、相互抵消。隨著人們民族意識的強化,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發揚和維護本民族的文化,并將其賦予到工業產品設計中[6]。中國元素植根于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存在無限的拓展空間,但同時面臨嚴峻挑戰與考驗。如果僅將中國元素視為標簽,只為迎合人們的心理訴求,成為潮流發展的附庸,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必然就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如果我們把它視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切入點,一種參與主導世界的意識形態力量,借助中國元素在工業產品設計中所表達出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使工業產品設計理念得到發展和創新,那么,中國元素與中國工業產品必將作為品牌走向世界,影響世界。

作者:高芝 張斌 羅江陵 潘曉亮 單位:井岡山大學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工業產品設計課程“服務換技能”的構想

一、現實教學對服務型實訓模式的需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悄然走進了社會的各個角落,我們的教育方式也在發生著悄然的變化,從以前的黑板教學到現在的多媒體教學,從實物模型演示到數字化演示,教師的教學形式得到了極大的擴張,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學校與時俱進,通過設立工業產品設計的服務機制,可以完成以下三方面的需求:

1.提高學生工作技能的需要。職高的學生具有強大的創造創新潛力,他們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而職高學習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發揮學生的特長,培養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借助工業產品設計的服務模式,教師能完成專業的、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模型,增強教師的教學技能,有助于教師隊伍的成長;有利于教師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高,緩解傳統教師在新教學模式下的壓力。

3.響應“服務為本位”的需要。本著“以服務為本位”的教學理念,設計以服務為主體的工業產品設計課程實訓模式,讓學生在校不但學習知識技能,同時加深對“服務”的理解;學校通過以服務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來拓展全新的實訓途徑,加快教學與企業的溝通與交流。以“服務”帶動學生、學校、企業三方面知識、技能、經驗的傳遞與提升。

二、“服務換技能”實訓模式的內容和實施思路

“服務換技能”模式的重點在于服務,通過服務來達到知識的實戰運用效果,服務模式作為牽引力,將企業的專業知識和教師的經驗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渴望知識的學生手中;通過服務的成果,即設計經驗積累和設計素材積累來實現從學生到教師、從服務到教學、從學校到企業的三重反饋效果。

1.服務的主體。該服務模式的主體應由以下幾個方面組成:(1)以學生為主體。工業產品課程的全體學生作為設計的主體,以小組合作為主要機制,完成來自學生、老師、企業的各種設計需求。(2)以教師為輔助。教師在服務實訓模式下主要起輔助作用,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老師幫助解決,并且將這些遇到的問題全部記錄下來,以點帶面,起到補充知識、提煉知識的引導作用。(3)以企業為支撐。聘請企業專家為學生、教師提供技術支持,這樣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實踐經驗、教師的教學能力。

2.服務對象。工業產品設計服務對象大致分為三類:(1)學生。學生有著驚人的思維和想象力,但是很多時候,他們的專業知識無法滿足他們思維的腳步,這時,工業產品設計學生就作為技術支持,幫助他們實現他們的設計。(2)教師。以信息化能力較弱的中老年教師為主。他們通過交流看到了先進教學模式帶來的高效與便捷,從而提高學校整體的教學水平。(3)企業。以自身設計改進能力較弱的中小型企業為主。他們無法投入太多的資金在設計與改善上。通過與我們的合作,我們可以將他們部分的想法變成現實,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服務方式。本著“以服務為本位”的教育宗旨,結合本校工業產品設計專業自身的特點,研究搭建以服務為驅動,以專業學生為主體,以教師與相關企業專家為輔助的實訓方式,通過服務對象表達需求生成服務任務單學生組隊接單發現問題學習、詢問(教師和企業專家)、解決問題完成服務任務總結任務經驗這7個步驟來實現服務換技能的實訓目的。

三、實踐中可能碰到的問題及對策

我們的師生已經習慣了傳統的上課模式,對于這種服務性的實訓模式,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以前不曾碰到的問題,需要我們提前準備和應對。

1.服務訂單不足的問題。在本實訓模式開始的初期,學生、教師和企業3方在有需求的情況下,但不知道有我們這樣的服務團隊,不會主動來找我們。這就需要我們師生共同努力在前期做好宣傳工作,儲備一定量的服務訂單,在運行一段時間以后,會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

2.服務訂單的時效性問題。我們知道,有時候師生參加比賽,或者企業試制樣品,對于我們的設計是有時間要求的。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他們的設計要求,需要我們合理安排課程,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兩種辦法:合理利用晚自修、活動課和其他休息時間段,開放機房,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參與設計;學生分組完成不同的任務訂單,達到最大的產出效能。

3.服務模式下如何確保知識的全面性和連貫性問題。我們接到的任務都是實際的問題,牽涉的內容難易程度不同,涵蓋的知識點也各不相同。這種教學模式下,考驗老師的是如何既能保證順利完成訂單,又能保證學生獲得全面的知識和技能,這取決于任課教師的合理篩選和分層次教學。中職工業設計服務模式建立后可面向全校師生服務。以我校為例,我們的團隊已經幫助解決了幾十名教師信息化教學方面的困難,幫助其完成教學動畫、模型等制作,效果反饋良好。部分學生和老師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共同參與研發智能仿生魚,第一代仿真魚已完成設計與制作。這些成果充分肯定了以服務為導向的實訓模式的價值,因此,本實訓模式有著較高的推廣意義。

作者:林將毅 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工業產品設計探索型教學研究

人類在生活、生產中,創造了一些極具美感的物品,這些物品既體現了人類的智慧,也通過設計讓它在人類的生活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以工業產品為例,既是藝術,也是技術,是人類長期的生活經驗和創新思維的集中體現。很多人具有這樣的設計天賦,在藝術和技術的雙重要求下,逐漸探索出一條設計之路。目前,很多高校開設了相關課程,并在教學中注重教學體系的構建,讓學生接受到完整、系統的教育,從而將學生的天賦發揮到極致。其中,探索型教學在工業產品設計上效果突出,應該給予高度重視。

1探索型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區別

在工業產品設計的領域中,探索型教學已經發展成了一個成熟的教學體系,能夠幫助學生發揮自己的天分,并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促進學生成長,設計出更優質的工業產品。

傳統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也是有一定成效的,而且在長時間的應用過程中,也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設計人才,其功勞不能抹滅,但是也要以發展的眼光,客觀評價傳統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方式多是由教師照本宣科,按照教學大綱,將教材中的知識點交給學生,并給學生規定題目,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指導學生,讓學生能夠按時完成任務。但是,從學生發展的角度看,學生并沒有獨立思索的時間,都是按照教師的要求一步一步完成,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不利的。

而探索型教學方式則不同,教師并不是急于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和實踐中的難點事先告訴學生,從而讓學生在設計中規避這些問題,而是利用演示法、實踐法等,讓學生首先接觸設計,引導學生注意難點和知識點,這個過程就是讓學生獨立思索、獨立探索的過程,對于學生能力的提高有著積極意義。通過探索型的教學,讓學生將設計的全過程印刻在頭腦中,并且能夠獨立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通過探索的方式讓學生盡快成長起來,并提高學生的獨立設計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在工業產品設計方面,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探索型的教學方式是不同的,雖然在理論知識的學習方面,傳統的教學方式更扎實、更全面,但是在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方面,卻是探索型教學方式更能夠發揮效力。

2工業產品設計探索型教學體系探析

要想讓學生迅速成長,需要在學習階段就著重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并為學生提供成長的平臺,因此,要充分掌握,并利用探索型教學方式,從而形成一個完善的探索型教學體系,讓學生能夠接受到最適宜的教育,為工業產品設計行業培養專業型人才。

2.1注意工業產品設計的生活性工業產品中也存在著一定的藝術因素,要求設計者在設計中注重美觀性和藝術性,但是,作為人類生活、生產中的工業產品,還是應該以生活性為主,要著重體現其使用價值。因此,在探索型教學體系的構建中,應該盡量貼近現實生活,讓學生從入門之初就有這樣的思想準備,根據生活中的實際需要來設計工業產品。一方面,產品設計要以提高實用性為基本準則,要求設計者注意生活性,并將生活性融入到設計理念中;另一方面,在教學中應該向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要求每一件設計產品都是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和生活性的,在教育體系中要將“生活性”的要求擺在最前面。

2.2注意工業產品設計的美觀性工業產品設計的美觀性也需要注意,畢竟設計品不能只注重生活性和便捷性,如果不需要考慮美觀,那么就不存在“設計”二字。由此,在探索型教學體系的構建中,要引導學生培養審美意識,并積極開設相關課程,如《藝術理論》、《美學理論》等課程,提高學生的欣賞美、感悟美、創造美的能力,并將這種美學意識應用到設計過程中,從而提高工業產品設計的美觀性。在教學體系中,除了要培養審美能力,還要培養創造能力,因為固步自封是不會創造出美好的設計品的,要鼓勵學生去創造,引流時尚潮流,創造出具有美觀性的設計品。

2.3探索型教學體系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探索型教學體系就要搭建一個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的平臺,讓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提高創造能力,為以后的工業產品設計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要謹遵探索型教學的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在整體教學體系中,為學生的思想和行動把關,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地脫離教師的束縛,發揮想象,讓學生在設計中盡情馳騁,才能收到良好的設計效果,設計出美好、實用的工業產品。

2.4探索型教學體系要合理安排實踐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要合理安排理論和實踐課程,尤其是要側重于實踐部分,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實踐空間和時間,讓學生能夠專心于設計,雖然不能忽視理論教學,但是也不能讓理論教學占用太多的時間。對于工業產品設計的工作來講,實踐機會對于學生的提升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3結束語

工業產品設計是一項設計性和藝術性并重的工作,要求設計者具有超強的設計意識、審美能力、生活體驗等,從而設計出既實用又美觀的工業產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充分而又合理的教育,利用好探索型教學模式,控制好理論教學和實踐環節的比重,構建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使教學活動在科學、合理的氛圍中進行。

作者:劉秭岑 單位:四川職業技術學院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參賽培訓工業產品設計論文

一、選拔參賽選手

要想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參賽選手的選擇毫無疑問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前提,選好、選對了參賽選手相當于成功了一半。那么,參賽選手應具備哪些條件呢?本人認為除了最基本的對軟件的操作能力及一定的審美素養外還應具備以下條件。

1.能吃苦耐勞。培訓的強度相對于一個中職生平時的課程學習來說是超強的,甚至可以說是超級強的,而培訓的過程又是漫長且枯燥的,有時甚至是令人煩躁的,除了每天重復相同的操作外,還要犧牲許多課余時間,甚至是休息時間,去鉆研軟件及設計產品的工藝等,如果參賽選手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是不可能堅持到最后的。因此,吃苦耐勞的精神是最基本且必不可少的。

2.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自律精神。和現在許多用人單位一樣,較強的自學能力和自律精神也是選拔參賽選手的必備條件。有較強自學能力的參賽選手比一般只有自覺學習能力的參賽選手具有更強烈的求知欲望,并且善于積極思考,敢于質疑問難,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強烈的探索和進取的精神。而自律精神則是參賽選手健康人格成熟、穩定的表現,只有自律性好的學生才能夠按照制定的培訓方案完成培訓計劃。因此,只有同時具備這兩種能力和精神的參賽選手,在參賽過程中才能更容易在技能和知識上更好地穩定發揮。

3.想要獲獎的欲望。欲望就是激情,欲望就是動力,如果參賽選手抱著得不得獎都無所謂的態度,那么就不可能在日常的培訓中時刻保持較高的學習積極性。比賽中,沒有激情和動力的選手,能力也就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因此,參賽選手獲獎的欲望越強,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4.有較好的心理素質。能夠去參加比賽的選手都是各市、縣、校經過層層選拔、精心培訓的優秀選手,可謂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進入最終賽場的都是高手對決,當賽場上遇到突發問題或是一時半會兒不能理解的問題時,較好的心理素質可以及時調整心態避免心理緊張,使選手的能力得以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二、制定培訓內容

工業產品設計CAD比賽項目跟別的項目也一樣,制定培訓內容是培訓參賽選手最具體,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培訓內容除了具有科學性、條理性外,更要注重時效性和模擬訓練。因為從知道具體比賽通知到參賽,培訓時間通常不會很長,為了使參賽選手在規定的時間內能達到預期效果并訓練他們快速適應賽場,時效性和模擬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達到預期效果,意味著比賽獲勝的機率會變小;不能快速適應賽場、及時調整心態,意味著參賽選手有可能因為緊張而影響到水平的正常發揮。我校在制定培訓內容時特別注重了時效性和模擬訓練,特別是在培訓后期,幾乎天天“比賽”。除了根據比賽要求給出具體操作題目外,由于工業產品設計CAD比賽項目所涉及到的產品太多,為加深學生對產品實體的了解和美感、創意的培養,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安排學生去商場參觀產品,這樣不僅能讓學生跟更多的產品有直接的接觸,使他們在未來的比賽中對要求設計的產品多了一份“見過”緣,而且在緊張、枯燥的培訓中得到了適當的放松。事實證明,比賽的作品往往是我們在實際制定的培訓內容中沒有培訓過的,但我們的參賽選手都能較好地完成,用他們的話說就是“我們雖然沒練過,但我們見過”,問他們“緊張嗎?”說“不緊張,跟平時培訓差不多,習慣了”。

三、指導老師在培訓過程中的主要角色

指導參賽的老師在培訓過程中除了是指導、引導參賽選手的導師外,還要是善于發現參賽選手亮點和潛能的伯樂,更是參賽選手的心理輔導師。扮演好以上三個角色,成功的距離就更近了。

1.導師。在培訓過程中,指導、引導參賽選手學習、訓練,是指導老師最主要的職責。雖然經過層層選拔出來的參賽選手各方面都已經很優秀,但由于培訓的時間短,因此指導老師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學習、訓練的方法和技巧教會參賽選手,參賽選手才能在后面的自我學習和訓練中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更好的調整。只要指導老師的培訓方向正確,那么參賽選手的方向也就不會錯了。

2.伯樂。在培訓過程中,指導老師要善于發現參賽選手的亮點和潛能,并對其加以指引,使其能在比賽中發揮出應有的功力。例如,有些參賽選手在創意方面特別富有想象力而喜歡花大量時間在產品的創意設計上,但比賽的評分標準往往是創意部分所占分值并不太高,因此要求指導老師在平時的培訓中要多注意觀察參賽選手的訓練情況,及時引導,讓參賽選手在各方面最大限度的發揮特有的能力,獲得最理想的分值。

3.心理輔導師。在培訓過程中,指導老師是跟參賽選手接觸最密切的人,隨著培訓的不斷深入,培訓強度也在不斷地增加,而培訓期間采用的往往又是全封閉式的培訓方式,很多參賽選手在堅持到第二個星期時會出現煩躁、想家、想放棄參賽的種種不安情緒。此時,指導老師就要充當心理輔導師的角色,對參賽選手進行各種心理輔導,使參賽選手減輕心理壓力,穩定情緒。比如跟選手們一起聊聊天,開開玩笑,偶爾做個小游戲獎勵一些零食等。切忌過于死板,永遠只會按照培訓計劃按部就班地去要求選手。

作者:黃秋燕單位:廣西欽州商貿學校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造型設計的工業產品設計論文

一、產品設計初期效果圖表現

手寫板完成線稿后或者掃描紙張上的線稿圖,在PS中打開調整色階、色彩范圍、閾值等命令,將背景調整為白色,線稿線清晰可見。根據產品色彩整體填加顏色,這其中可以建立選區填加,也可以建立圖層蒙版,再用畫筆顯示或隱藏線稿中不需要的部分,可以同時配以不同軟硬畫筆和圖層填充不透明度,當然還有其他方法,但是需要一定實踐經驗。這部分是做整體色彩和大的光影關系,需要一定美術基礎,或者有一定效果圖制作經驗。在此基礎上,再次使用選區、羽化、加深工具、減淡工具、涂抹工具等進一步細化高光、明暗交界、暗部、反光等光影關系。遇有產品分型線情況,則可以建立選區,執行N個像素灰色描邊,加深、減淡工具進一步表現光影關系,也可以采用另一種方式,繪制一條黑線,再繪制一條白線,即可表現分型線的空間關系和光影。需注意的是空間關系是通過線的明暗體現出來的,這也是產品分型線表達的基本思維和方法。人機界面,如按鍵,這種立體的小結構按鍵,一般是用形狀工具或選區工具描邊后建立基本形態,然后做徑向或線性漸變,再進一步用加深、減淡工具細化結構特征,最后用斜面浮雕效果等圖層樣式進一步加強產品立體感。

二、產品設計深入階段的造型設計

工業產品設計中的產品比例、材料、質感、產品色彩、產品結構是產品造型設計的主要關鍵設計要素,這些要素的表達,無疑是設計深入階段的表達重點,表達比例更準確的方式是輔助工具(標尺、網格、參考線)的應用及相關參數設置。例如在做鼠標設計效果圖時,先打開標尺,定義和文件一致的設計單位,打開網格及其設置,單位也調到一致,子網格調校為整數,可以借助輔助線找準中心、邊界及出血位置,這樣做好輔助設置后再打開吸附參考線、網格功能,可以開始精準繪圖。工業設計的五大材料分別是金屬、木材、陶瓷、玻璃、塑料。以金屬為例,在表現的時候,常規方法就是添加雜色和動感模糊配合使用,具體數值要根據文件及材料粗糙程度而定,也需一定實踐經驗。同時,質感區別于材料,是人為賦予產品的表面肌理感覺,例如鋁合金材料就可以有噴砂(啞光珍珠銀面)、拋光(形成鏡面)、拉絲(形成類似緞面效果)、電鍍(覆蓋一層其他金屬)、噴涂(覆蓋其他非金屬涂層)等不同的肌理。每種不同肌理的表現是沒有固定模式的,要靠平時經驗積累,但基本方法是離不開各種濾鏡的使用,包括內置和外掛濾鏡,例如其中的拉絲肌理可以用雜色加動感模糊完成,噴砂可以白像素上填充雜色再光照通道再模糊。產品色彩可以通過拾色器賦給。最后還有結構設計方面,因為是三視圖的效果圖,涉及到結構問題可以參考產品造型設計初期效果圖表現內容。

三、產品設計后期三維處理

以戒煙的公益廣告為例,主界面是美女人像焚燒為警示效果。要大致遵循以下程序:程序1:新建文件,大小為2300*1600,72分辨率,顏色RGB,背景透明,如果需要打印,分辨率300。程序2:打開素材,現在需要做的是刪除背景和復制麻豆,在通道面板,右擊通道觀察圖片的最佳對比度,選擇紅色通道,右擊通道并復制通道。每張圖的通道對比度都不相同,根據需要選擇相應的通道。選擇通道副本,將人體輪廓與背景的反差調到最大。程序3:使用減淡工具,選擇中間調,曝光度37%,擦亮的區域是頭發和身體的上輪廓;使用鋼筆工具沿麻豆下輪廓做一個路徑,刪除影子,重新做個影子。程序4:右擊并選擇選區,使用畫筆工具,按D鍵設置前景色和背景色,按X切換前景色和背景色,涂抹整個選區;執行:選擇,取消選擇,使用減淡工具擦亮其他區域。程序5:選擇畫筆工具,點擊X鍵設置前景色,將美女整個區域都涂成黑色,執行圖像-調整-反相,按CTRL+單擊圖層按鈕做一個選區,復制選區;返回原圖層并粘貼,使用自由變換改變麻豆的中心,雙擊圖層,重命名為美女基礎。程序6:按CTRL+單擊圖層載入選區,執行:選擇——調整邊緣,參數設置如下,調整后取消選區,使用污點修復畫筆工具來修復皮膚的瑕疵,需要一個完美的肌膚;然后載入煙灰素材,執行:選擇——顏色范圍,點擊背景中的紅色,設置容差為95;這個選區并不完美,不過也能使用,按Q進入快速蒙版,選擇畫筆,硬度100%,涂抹余下的地區,調整畫筆大小。程序7:按Q退出蒙版,復制選區,返回原文并粘貼,執行:圖像——調整——去色,降低圖像飽和度;打開沸凝土素材,使用仿制圖章工具,設為柔角筆刷,按ALT+單擊上方的區域,圖層命名為煙灰,使其不可見,現在決定哪一塊區域制作香煙燃燒,命名為草圖,使用畫筆畫出燃燒的區域。程序8:鎖定圖層使其不可編輯,使用移動工具和CTRL+單擊圖層讓其在最上面,CTRL+j拷貝圖層,圖層混合模式為正片疊底。程序9:為提升圖層意境,選擇黃色圖層,執行:圖層——新調整圖層——漸變映射,選擇默認漸變,設置成圖層混合模式為顏色減淡。程序10:最后,關閉調色板和混凝土的可見性,選擇漸變映射圖層,選擇全部圖層,合并復制并粘貼,執行:濾鏡,其他,高通,1.5像素,混合模式為疊加。

作者:吳曉慧單位: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數字化工業產品設計論文

1工業產品數字化的狀況

隨著數字化在全球的發展,有許多發達國家都開始把數字化引進工業產品設計中。例如,美國密歇根大學和貝卡羅來那大學、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等諸多著名大學開設研究項目,轉變工業設計理念。

2工業產品數字化的前景分析

2.1對傳統工業產品設計的影響

傳統的工業設計的核心是產品設計,就是對人與自然關系中產生的工具需求的響應,其中包括維持生存和發展的物質需求,即產品能夠很好地匹配使用者的身心。(1)對傳統工業的沖擊。傳統的手繪效果圖是20世紀90年代以前工業設計的基本表現方式,但是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軟件的開發推廣,數字化工業產品設計被廣泛的應用,原來的工業模式有了跨越式的轉變,但是有些企業不切實際的使用數字化,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影響經濟效益。此外,許多設計專業的學生喪失了基本徒手制作的能力,而淪為電腦的奴隸,設計的作品呆板而又機械,缺乏人文氣息。(2)對傳統工業的革新。數字化技術對傳統工業設計的革新是毋庸置疑的,不僅表現在產品的設計形式上,而是全方位思維模式的創新,無論是設計的意念、工業流程、展示與評估、產品形態,還是設計教育,數字化在工業上的應用革新都是巨大的。

2.2對現代工業產品設計的影響

(1)新思維方式的轉變。現階段,在數字化領域中,出現兩種設計思維:一是非物質的設計觀,二是界面設計思維,兩者共同促進虛擬化、網絡化、界面化、服務化的產品設計形式,并包含人性化的特征。非物質設計以計算機為輔助工具,從產品設計向服務設計發展。界面設計就是能使產品的設計過程轉變成動態的交流過程,使人機界面成為相互交流和作用的窗口。總的來說,我們用數字化的思維和數字化的技術去設計具有數字化技術和思維的產品,已經成為一種既定的設計風景線。(2)基于VR技術下的互動模式方案。VR技術是可以創造虛擬世界,使人在自然環境中有高度逼真的視、聽、動等行為的人機界面系統。現在它已經被廣泛應用到我們生活的各個地方,對于政府來說,這種技術已經應用到航天領域,它所創造的價值也是巨大的,所以它的發展具有前瞻性和廣闊性。(3)工業產品面貌的改變。新時代下,工業產品應該具有以下品格:以人為本,尊重客戶需求,以客觀化、實用性為設計標準,批量生產。要有追求和精神意義,具備美學功能,設計應該容易被理解,并且注重細節。設計者遵循誠信原則,睿智創新。遵循生態原則,簡單耐用無污染。具備這些設計原則的設計者才能夠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改善人們的心靈。

2.3工業產品設計數字化發展的趨勢

首先,軟件設計的剛性需求超越硬件設計;物質的、有形的向非物質的無形的轉變;智能的設計和第六感應研究逐漸適應于數字化中,并把資訊融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消除隔閡;設計真正實現民主。我們對數字化的揣摩并不是空穴來風,數字化時代的來臨是有可能的。

3結語

未來的產品的設計已經離不開數字化技術,將有推出更多的數字化產品設計理念,未來的產品形態也會體現出產品設計的新程序、新狀況和數字化技術標準。所以,數字化的出現會革新世界,它非凡的魅力,強大的功能,將會造就一個信息世界、數字世界,將虛擬世界中無限力量轉變成現實。

作者:劉艷萍胡靜單位:南昌大學共青學院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文化原則的工業產品設計論文

今天,最成功的新公司所依賴的不是生產出新穎的實體產品,而是構思出新想法,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比如,谷歌起初是一個個性化廣告的商業性搜索平臺;Facebook是社交媒體平臺,它讓人們分享他們的個人經驗和內容;此外還有輕博客平臺Tumblr。他們了解到,通過正確地引入設計,同樣可以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花費、流水線的費用,提高產品生命周期的管理,打造品牌價值,將客戶轉變為忠實的追隨者,并獲得最大利潤。即使是老牌虛擬公司,如微軟,也面臨著轉變戰略需求的挑戰。年輕的企業如Salesforce.com,打破了企業軟件的封閉、獨享模式,通過互聯網來銷售智能應用程序;而甲骨文卻被迫出資數十億收購具備云能力的公司,因為他們缺乏內在創造力,無法在新興市場中進行競爭。人類對任何產品的使用都不能脫離實際。因此,作為設計師,我們面臨著多個設計層面:產品層面涉及的是設計元素,系統層面涉及的是整個結構。但是整體存在的前提是我們要將之視為一個整體,如何看待整體以及如何對其進行分類并最終對其做出評價取決于我們對整個結構的看法。例如,蘋果公司在設計上的成功是以設計的這三個層面為基礎。

首先是產品層面。在設計蘋果產品時,哈特穆特.艾斯林格和后來的喬納森.艾夫結合了迪特.拉姆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博朗產品設計中使用的“功能性”抽象和高科技設計的展示。在系統層面,蘋果公司一直以來都奉行“終端到終端”的系統理念。蘋果的iPod這個概念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為整體系統的所有要素都是為音樂聆聽者設計的。在開發iPod時,蘋果公司對產品的這些功能進行了優化:音樂回放(iPod)、同其他產品的交互作用(Mac和PC)、購買音樂的流程(iTunes商店)以及音樂使用流程(iTunes)。iPod是一款標志性產品,一個重新定義整個行業客戶體驗的門戶。它的成功表明這種互動不僅營造了一個全面的用戶體驗,而且從用戶的角度而言還帶來了較高的附加值。蘋果公司的成功說明,工業產品的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時代的到來,設計必須要對創新有一個廣泛且系統化的了解,并不是技術的進步或生產出新的產品就是發展。蘋果公司建立的是一種以設計為導向的文化,要求人們突破產品層面,對文化層面產生一定的影響。

所以這自然意味著設計必須要關注人類的需求是什么,并要關注如何滿足甚至改變這些需求,使其產品通向一系列持續體驗的門戶。可以通向價值非凡且不斷發展的客戶體驗。世界上居住在人口高密度地區或特大城市的人越來越多,這意味著設計要進一步加深對城市基礎設施的了解,從綠色和社會的角度,在這一領域大力發揮設計的作用。產品服務系統常應用于城市,而產品也通常是在城市消費的。這樣一來,以未來為導向的設計模式才能促進基礎設施和基本體制的建立,該基礎設施和基本體制將會創建一個更持續、更人性化的工業模式。以智能手機為例。目前智能手機的設計通常是在美國、日本或韓國,但制造過程是在中國完成的,在大部分情況下,智能手機的回收率十分低。如果產品在哪個地區上市和消費,就在本地進行構思和設計,這會是一種很好的生產模式。

未來的智能手機可以采取模塊化的設計,這樣各部件的價值就可以發揮到最大。產品的最后組裝可以在本國的市場和文化環境下完成。這樣,更多的消費者在本地消費時可以更深切地了解產品的生命周期、利潤和成本。社會責任以及環保等目標既重要又充滿了巨大的挑戰,這些目標將減少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如果我們創立的企業和生產模式既充滿活力又有責任感,財源自然會滾滾而來;可持續性“綠色”產品會越來越受歡迎,這類產品的業績也會超過傳統產品。設計師同商界、政界、教育界以及行業界的所有領導一樣,在為地球上的所有居民創造一個更充滿活力、更光明的未來這一進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我們需要設計、構建一個更加智能及環保的生產—產品支持—回收的工業模式。而設計出優良的產品并不是解決方案的最后一步。把我們設計的產品外包給其他地方進行生產無法抹滅污染等生產過程中造成的負面影響,這就如同我們不能用把垃圾扔到鄰居院子里的方式來處理自家的垃圾。設計師有責任為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我們必須要重新審視我們的目標和生產過程,以進一步推動科學和商業的人性化發展。我們在商業上做出的努力不但在經濟上要獲得好的利益,也要有益于家庭、友人、鄰居、社區以及世界上的所有人。

設計必須要幫助塑造甚至啟發我們對未來文化的憧憬。然而,大規模生產文化已走過了幾十年的歷史,這使設計很難承擔起這一艱巨的任務。這就是為什么設計學科必須要進行變革的原因之一,眾多跡象表明,設計要發展成一個全球性的推動文化變革的力量,這樣才能為開創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后工業時代以及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做出一份貢獻。同時,設計師也肩負著一種道德責任,他們有責任將人們的需求同科學、技術以及商業中存在的新機遇相結合。唯有如此,他們設計的產品才會具備文化價值,才能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才能促進政治的進步,才能推動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推動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進步,建立一個更美好、更光明的未來,綠色和人性化的工業和商業模式的新理念將成為關鍵性因素。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就能夠開創這樣一個未來,在未來世界人們將堅信環境保護和社會平衡同戰略設計一樣,都是商業行為,一樣都具有很大的價值。

這種可持續性創新戰略設計可以不斷增強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還可以增強消費者的情感歸屬感和社會歸屬感,促進環保性工業產品設計的發展。設計師肩負著一種責任將人們的需求同科學、技術及商業中存在的新機遇相結合。唯有如此,他們設計的產品才會具備文化價值,才能促進政治的進步,才能推動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亓曉丹許開強單位:湖北工業大學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職業高中工業產品設計論文

1工業產品設計的細節設計

在工業產品設計過程的最后環節,細節是體現產品設計精致化的關鍵。若學生的工業產品設計只表現出大體造型,細節缺失讓產品經不起推敲則是工業產品設計完整性缺乏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切實加強對細節處理環節的關注,以避免學生養成設計惰性。細節設計通常強調學生對產品操作指示性符號的處理,指示性符號是利用符號形式和所要表達意義之間存在的實質性、必然性關聯或邏輯關系,并基于因果邏輯關系或時間、空間上相接近的認知,促使學生能了解其意義所在。

2當前職業高中工業產品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職業高中工業產品設計教學中,更多關注的是產品設計課程的教學組織,這要求學生能夠完成至少一個產品開發或設計任務。學生在產品設計中,主要包括市場調查、草圖構思、設計表現,并最終制作成宣傳版面等幾個環節。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諸多問題。比如,在市場調查環節,學生對工業產品的使用環境、使用者、同類產品的造型、品牌及價格等各方面均進行了調查,但所有調查不夠深入,僅浮于事物表面,缺乏必要的調查分析和思考過程,導致調查報告和工業產品設計的構思存在脫節問題,調查報告不能對設計構思予以實質性的指導,學生在工業產品設計完成之后再補做調查報告;在草圖構思階段,學生主要采用看圖片資料、尋找靈感的方式開展設計,使產品設計缺乏理性思維的過程。這種全憑感覺、嚴重缺乏創意的設計難以取得良好教學效果;在設計表現階段,多數學生太過專注于效果表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只重視了設計技能,而非良好設計思維的培養。

3職業高中高質量開展工業產品設計教學探析

為了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職業高中工業產品設計教學中,應以探索式教學為主線,使學生在教師引導之下進行發現式的學習,具體措施如下:

3.1不斷優化工業產品設計教學的內容優化工業產品設計教學內容,關鍵在于合理化選題。結合學校所在地區的地方經濟特色,通過合理化選題,引導學生開展全面而系統的設計課題研究,把系統化設計思維和理念融入日常教學活動當中,培養學生通過獨立思考來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與企業需求相結合的手段,使學生學會由市場需求和競爭、產品開發,以及企業的發展戰略、工程技術、銷售策略等角度開展工業產品設計。這樣的設計課題與實踐需求相呼應,更可能轉為社會效益。

3.2切實豐富工業產品設計教學的方法首先,采用現場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以教學內容節點要求為依據,讓學生深入企業、市場進行全面的設計調查研究和參觀學習,使學生獲得真實的設計感受與體驗。同時,學生通過實際動手操作,借助相關設備實現設計想法,填補自身對工業產品加工工藝知識的認知。其次,采用案例教學法。工業產品設計的實踐性極強,在教學活動中,可借助當地地方經濟特色優勢,將教學活動導入到企業真實項目中,把刻板枯燥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多姿多彩的真情實景中。通過真實、可觸摸的現實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與企業設計師合作完成教學活動,更能讓學生切實了解到市場和企業的實際需求,激勵自我掌握工業產品設計技能及先進的生產知識。再次,討論式教學法的運用不容忽視。采用討論式教學法開展教學,要求教師與學生均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教師應結合學生當前的認知水平與心理情感特點,緊貼教學目標與要求,選擇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典型性討論主題,并通過學生的合作討論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觀點,進而產生更具價值性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探索更廣闊、更深層次領域的欲望。討論法運用得當,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并對討論過程進行必要的監督與引導,能適時糾正錯誤、及時肯定和總結正確觀點。

3.3不斷完善工業產品設計的教學環節現代工業產品,具有更新換代速度極快,產品設計與制造周期相對較短的特點,往往幾個月的時間新產品就會上市。而且,工業產品中塑膠件及沖壓件較多,對整個產品工藝過程和質量控制要求也十分嚴格。對現代企業來講,只有借助于工業產品設計的力量,方能開創出具有戰略性價值的產品,從而提高市場占有率,提升企業的品牌競爭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完善和改進各環節教學活動。如進一步完善設計調查環節,通過學生實際調查深入了解和分析產品,得出工業產品設計的要素框架結構圖,并以此結構圖為基礎著手開展設計,才能實現設計目標。

4結語

職業高中的工業設計專業培養的是具有應用能力的實用型人才。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具備手繪、計算機表現等基本技能,促使學生具備專業知識素養,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者:沙玲朱單位:江蘇省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數字化工業產品設計論文

1工業產品數字化在國外的狀況

隨著數字化在全球的發展,有許多發達國家都開始把數字化引進工業產品設計中。例如,美國密歇根大學和貝卡羅來那大學、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等諸多著名大學開設研究項目,轉變工業設計理念。

2工業產品數字化的前景分析

2.1對傳統工業產品設計的影響傳統的工業設計的核心是產品設計,就是對人與自然關系中產生的工具需求的響應,其中包括維持生存和發展的物質需求,即產品能夠很好地匹配使用者的身心。(1)對傳統工業的沖擊。傳統的手繪效果圖是20世紀90年代以前工業設計的基本表現方式,但是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軟件的開發推廣,數字化工業產品設計被廣泛的應用,原來的工業模式有了跨越式的轉變,但是有些企業不切實際的使用數字化,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影響經濟效益。此外,許多設計專業的學生喪失了基本徒手制作的能力,而淪為電腦的奴隸,設計的作品呆板而又機械,缺乏人文氣息。(2)對傳統工業的革新。數字化技術對傳統工業設計的革新是毋庸置疑的,不僅表現在產品的設計形式上,而是全方位思維模式的創新,無論是設計的意念、工業流程、展示與評估、產品形態,還是設計教育,數字化在工業上的應用革新都是巨大的。

2.2對現代工業產品設計的影響(1)新思維方式的轉變。現階段,在數字化領域中,出現兩種設計思維:一是非物質的設計觀,二是界面設計思維,兩者共同促進虛擬化、網絡化、界面化、服務化的產品設計形式,并包含人性化的特征。非物質設計以計算機為輔助工具,從產品設計向服務設計發展。界面設計就是能使產品的設計過程轉變成動態的交流過程,使人機界面成為相互交流和作用的窗口。總的來說,我們用數字化的思維和數字化的技術去設計具有數字化技術和思維的產品,已經成為一種既定的設計風景線。(2)基于VR技術下的互動模式方案。VR技術是可以創造虛擬世界,使人在自然環境中有高度逼真的視、聽、動等行為的人機界面系統。現在它已經被廣泛應用到我們生活的各個地方,對于政府來說,這種技術已經應用到航天領域,它所創造的價值也是巨大的,所以它的發展具有前瞻性和廣闊性。(3)工業產品面貌的改變。新時代下,工業產品應該具有以下品格:以人為本,尊重客戶需求,以客觀化、實用性為設計標準,批量生產。要有追求和精神意義,具備美學功能,設計應該容易被理解,并且注重細節。設計者遵循誠信原則,睿智創新。遵循生態原則,簡單耐用無污染。具備這些設計原則的設計者才能夠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改善人們的心靈。

2.3工業產品設計數字化發展的趨勢首先,軟件設計的剛性需求超越硬件設計;物質的、有形的向非物質的無形的轉變;智能的設計和第六感應研究逐漸適應于數字化中,并把資訊融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消除隔閡;設計真正實現民主。我們對數字化的揣摩并不是空穴來風,數字化時代的來臨是有可能的。

3結語

未來的產品的設計已經離不開數字化技術,將有推出更多的數字化產品設計理念,未來的產品形態也會體現出產品設計的新程序、新狀況和數字化技術標準。所以,數字化的出現會革新世界,它非凡的魅力,強大的功能,將會造就一個信息世界、數字世界,將虛擬世界中無限力量轉變成現實。

作者:劉艷萍胡靜單位:南昌大學共青學院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綠色設計與工業產品設計論文

1樹立綠色設計觀念重新發現現代設計

將防止產品及工藝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提升到與產品環境屬性相同的高度,并將其作為綠色設計的目標。綠色設計觀念的樹立能夠讓綠色設計產品是現代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新式武器的觀念深入到每個工業設計師的心中。

工業設計師在21世紀所擔負的使命,比過去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艱辛,面對的問題更加繁雜:第一,需要了解“產品設計—生產—消費”的方法和過程;第二,能夠有效的利用有限資源、使用可回收材料,用來減少一次性產品的消耗量;第三,還要從選擇材料、結構功能、制造過程、包裝方式、儲運方式、產品使用和廢品處理等各個方面,考慮資源利用和環境影響及解決方法。工業設計的造型由以往單調的機械化轉變成語意化、人性化的設計,并追求簡潔的造型,占用更少的空間,減少材料的消耗。同時使產品更加耐久,因此,綠色設計在需要設計師的理性的同時,更需要融入新科技,并獲得廣泛的社會性。綠色設計的推廣也不能局限于工業設計師中,而應該飛入尋常百姓家。

2綠色工業產品的市場前景

盡管我國早于1993年就開始實行綠色標準制度,并制定了嚴格的綠色標志產品標準,但其實施情況并不能讓人滿意:上海(我國最大的工業和消費城市),每天產生好幾十萬個不能回收的一次性餐盒,大自然需要200年才能消化掉它們,常年累月同廢水、廢氣等一起擠占著我們人類的生存空間。好在,越來越多的城市快餐盒已改成可溶解的材料,大型商場、超市也在積極推廣布袋或紙袋的使用。而在國際市場合格的綠色產品更是企業的通行證,越是發達的國家,消費群體更能意識到蘊含在產品里面的生態價值,并接受它們。這對綠色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只有無公害、能耗低的產品才能被大眾接受,才能被市場認可,方能走向市場。

目前綠色標志認證在世界各國家得到了推廣,一來可以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二來也可以提高本地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著名管理學家喬治?溫特所著《企業與環境》如是說道:“總經理可以不去理會環境的時代已經過去,將來的公司必須善于處理生態環境才能賺錢。”這表明,綠色產品在目前的市場競爭中,擁有更明朗的發展前景。

近些年來,工業與設計的變革,使人類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大大改善了人類生存條件,但同時極大地破壞了人與自然原本和諧的關系。能源危機、生態失衡、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都拋在了人類面前,甚至人類自身的生存問題也面臨著威脅。當下頻繁出現的國際新名詞“可持續發展”,恰恰說明人類能否在地球上長久生存已經成為了謎題。“適度設計,健康設計”的原則被設計理論界提出,嘗試給設計新的地位,以改善工業設計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讓人類重新過上健康的生活。正如國際工業設計協會聯合會主席彼得先生說的那樣:“設計作為人類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除可能成為人類自我毀滅的絕路,也可能成為人類到達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捷徑。”

作者:伍聰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工業產品設計教課研討

1產品設計競賽課程的教學內容

設計創新是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和源泉。隨著現代社會對設計創新重視程度的提高,國內外各種設計比賽也愈發突出。政府、企業、行業協會、院校等不同的社會層面與群體均舉辦過的各類設計競賽。由于各類工業設計競賽舉辦頻繁,且水平參差,在進行選擇產品設計競賽課程的教學內容時,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當年時效性、先進性和前瞻性的競賽主題。今年我院工業設計專業,結合自身情況,選擇2個設計比賽作為產品設計競賽課程的教學內容。分為為:2013年紅點(reddot)獎比賽和第四屆(2013)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創意設計大賽。reddot設計獎可以追溯至1955年,是世界上知名設計競賽中最大最有影響的一個競賽對于設計者們,贏得reddot獎及清楚地預示著設計概念在市場上的潛在成功可能性。選擇紅點是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國際工業設計比賽中,通過國際性的比賽來衡量自己的專業水平。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創意設計大賽是為進一步促進我國兒童玩具自主設計和創新水平,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自2010年起,每年定期舉辦全國性的創意設計大賽。目前大賽已成為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最具權威和公正性的設計盛典。選擇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創意設計大賽是因為我院地處中山,是童車的生產基地之一,我院與不少童車企業進行校企合作過,學生基礎也較好,能夠調動學生參賽的積極性。

2產品設計競賽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

2.1教學方法

產品設計競賽課程是一門實踐課程,但它又有別于其他的實踐課程,它沒有固定的實踐地點。但我院是獨立學院,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較差,所以整個過程老師要監督和指導。故采用分散和集中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兩個比賽根據時間分開,學生分組完成,每組不超過3人。前半個學期開展紅點比賽,后半個學期開展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創意設計大賽。做每個比賽時教師都要按照流程把學生集中到教師一起分析討論,然后學生分散完成任務。

2.2教學設計

根據課程內容,為保證教學質量,課程按以下流程進行教學設計。1)進行主題分析,確定創意方向。集中兩次課堂教學,進行大賽主題分析,了解相關的競賽背景及各項要求,確定展開設計的切入點。重點在于分析歷年獲獎的作品從而有利于更直接把我競賽的目標方向和評選特點。

2)關注生活,發現問題,確定設計主題,完成構想和創意。由于我院學生在技術、工藝和材料創新上難度大,故在設計時,設計的創新重點在對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狀態以及生活行為的創新。好的設計必須為人服務。從眾多的獲獎作品中分析,發現合理巧妙以及別出心裁的解決生活問題的作品更容易受到評委認同。通過分散教學,學生按小組進行小組分析、課后調研,多關注生活,發現問題,確定設計主題,并完成設計構想和概念創意。

3)完成貼合比賽要求的構思草圖方案設計構思草圖方案是整個設計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學生分組分散完成,在這階段學生借助所學的工業設計方法進行草案設計,在這個階段關鍵是貼合比賽主題,進行創新設計。構思草圖方案每組必須有一定的數量(10個以上),并對每個方案進行分析討論。

4)進行方案的優化和效果圖表達根據設計定位、小組討論,從構思草圖方案中選擇1~2個方案進行進一步優化。在這個階段應考慮解決設計中的問題,綜合考慮產品的結構、材料及工藝分析,完善設計方案,并借助計算機輔助設計工具進行效果圖的表達。最后,根據競賽主辦方要求,完成合格的效果圖和版面設計,并提交作品。

3結語

開展產品設計競賽課程,對工業設計專業學生而言,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專業積極性,又能培養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實際應用能力。每參加一個設計競賽可以讓學生綜合運用學過的專業知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計的專業能力,積累設計實踐經驗。

作者:張春紅劉艷霞單位: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實用工業產品設計論述

1結構設計

結構設計的前題是要理解該產品的相關標準,包括國標及出口國家的標準,使參數設計符合要求。結構設計最重要,基本上就是定型產品了,包括各個零部件的材料、質量及加工工藝,可以預計產品的價格、功能情況。同時,好的結構設計可以節約能源和原材料,提高勞動生產率,并使得裝配容易等。例舉產品的機頭內部圖如圖2所示。

1.1產品結構設計遵循自頂向下的裝配思路,通常畫出裝配草圖。先簡單畫出零件功能造型,經裝配后再修改成實際形狀。創建標準零件庫,可重復地使用庫里的零件,也可通過修改參數做出一個新零件,提高了設計效率。

1.2干涉檢查是三維設計軟件最大的優點,非常實用與方便,其目的是減小設計過程中的疏忽。運行干涉檢查,可在本裝配中以警告色顯示干涉處,也可在不同的剖切面直觀顯示,檢查移動零件有無碰撞情況,修改好零部件直到沒有出現干涉。

1.3按設計要求模擬出機構的動作,提高設計的成功率。通過運動模擬,可以擺脫大量的復雜計算,避免了重復的制圖,減少了設計人員的勞動。曲軸與給進刀架簡化運動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圖中的曲軸以500r/min的轉速旋轉,進刀架按水平方向做往返運動。通過運動分析及綜合模擬情況的反饋,進一步地調整結構,使產品設計更合理。

1.4靜態應力分析,其歸屬于有限元分析,是軟件的高級應用。如圖4所示為數控插針機上部的圓盤支架中心軸靜態應力分析配置圖。指定中心軸為普通碳鋼(屈服強度為220MPa,密度為7800kg/m3),固定好約束面,對中心軸施加1000N的靜態壓力,網格化分析零件(網格尺寸5mm×5mm,網格公差±0.25mm)。圖5所示為分析的結果圖,最大應力處在中心軸的根部為32.7MPa,最大位移處在中心軸的頭部0.02mm處。分析結果符合使用要求。工程材料的力學性能有屈服強度、塑性性能、硬度等參數,他們是設計結構與選用材料的主要依據,關系到產品的質量與使用壽命。在實際設計中設計人員時常是通過對相同材料、形狀相近的樣件與設計件進行比較,記錄好數據,來提高對結構的判定能力與選擇材料的經驗。

2知識擴展

知識擴展對設計人員也很重要,只有學到這方面的知識,才能設計出真正的產品,才能正確加工設計件,使結構設計得以成功實現。工業產品設計中常用的知識如下。

2.1鈑金知識鈑金歸屬于沖模,如圖6所示為機床前蓋的外形與鈑金展開圖。在實際應用中,可通過修改折彎系數(K因子)與軟件內置計算表,來提高展開尺寸的準確度,通過調整鈑金件的形狀,來改善實際生產中的合理排料。級進模設計有Logopress插件,UG為Pro-gressive、Die、Wizard,軟件中的模擬程序可方便地計算沖模的中心重力點、材料的使用率及需要的沖床壓力噸位。特別是Logopress插件,正確裝配好模具零件后,在軟件中設定好進料步距、沖頭行程、卸料行程,可以模擬出沖孔、翻邊、拉深等各個工位狀態的動畫。

2.2模具知識模具廣泛應用于汽車、家用電器等領域。工程塑料具有質量輕,耐化學腐蝕等優點,設計合理的塑料件可代替復雜加工的金屬件。隨著高分子工程塑料的性能提高,更多的金屬零件被塑料零件所代替。如圖7所示是本機器內部電器盒的模具分解圖,在圖中可以看到產品、已分開的靜模腔、動模芯、銅極及側抽芯。此產品的材料為阻燃聚碳酸酯,可順利脫模,模具工藝正確,設計件符合注塑加工。注塑模、壓鑄模設計有Imold插件,UG為Moldwizord,包括設計初始化、模具修補、分型、標圖7電器盒的模具分解圖準模架的添加、標準件的添加和管理、澆注系統和冷卻系統的設計等。

2.3測量知識測量要依據機械制圖的繪圖原理,合理選擇基準面與參照點。在測量各零部件的尺寸中,遇到難以測量的配合尺寸,要制作專用量具或必要時剖切產品來測量。對高精度的曲面可借助三坐標測量儀。

3結語

結構設計應盡量地簡單化,簡單代表可靠與穩定,可簡化裝配,減小成本。隨著裝配件的增加,相互傳遞過程功耗會增加,容易增加故障的范圍。設計產品要以市場為目標,也要與企業生產能力相結合,聯系實際情況,設計才會有價值,設計才會持續創新與發展。當今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設計人員更要緊跟社會技術的步伐,擴展相關行業的知識,使設計產品在品質、美觀等方面逐步地完善,更好地滿足人們的要求。

作者:雷小建單位:浙江嘉興學院機電一體化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工業產品設計中的體驗策劃

產品設計的情感功能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來展現:形態和色彩。假設一件產品的外觀能喚起使用者的美好心情,使他們能產生共鳴和愉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感情,這就足以讓使用者對產品產生美感和良好印象。因此在產品設計時應在重視功能和經濟原則的基礎上,注重情感化設計,強調尊重,以贏得人們對產品的信任和欣賞,產品就會更具人情味和吸引力。這款量勺設計中,五款生動顏色大大提升了產品的魅力,不僅能使人感到愉悅,絢麗的顏色也給人一種想要體驗的沖動。

產品的“體驗設計人性化”是當今設計界一直以來所遵循的一個發展目標,同時也為消費者追求更好的體驗設計提出了更多的可能性,它是后工業時代頗為明顯的特征,更是工業文明發展的必然產物和最優結果。作為體驗基石的產品也已不再以一種單純的物質形態存在,而是更加注重人際互動,以形成良好的互動體驗。這就要求設計師應當把產品當作人來對待,用一種換位思考的角度,從使用者的心理上謀合人們的欲望,滿足人們的需求,進行更加深入的設計。

1影響體驗設計的因素

影響體驗設計的因素很多,形態、色彩、材質是產品外在的表現形式,技術則以其為基本載體顯現其中。這當中不僅隱含著社會人文特色,還傳達著產品的基本信息,使其形成體驗前的感受與價值認可。產品色彩通過視覺刺激帶給人視覺感受,它所傳遞出來的情感性反應調節人的感知產生積極或消極影響。材質是材料和質感的統一,是產品不可或缺的外在屬性,是產品的物質承載者。技術則是人類生產力水平進步和發展的重要標志,對產品來說是功能的有效體現。

產品的基本形式語言就是由產品的形態、色彩、材質、技術等這些因素決定的,而體驗預知并非形態、材質,色彩、技術等單一作用的結果,是其需要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的有一定信息量的語言形式。體驗預知的形成是通過這種語言信息包括視覺、觸覺的基本感知器官在內與人建立關聯,從而使人的心理感受達到共鳴效果,使其達到對社會文化認知的認可。體驗預知具有一定的整體性、差異性、模糊性。它不是具體的而是形象化的,是停留在表層的體驗形式。體驗預知是一把雙刃劍,存在積極和消極的方面。其決定因素則是多方面的,它不僅受到人的影響,也有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制約。

2體驗設計對于設計師的要求

站在用戶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再進行產品設計是設計師必須要遵循的規程,只有這樣才能將產品的內在寓意及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樣也更能迎合使用者內在情感上趨于安全、舒適、親切的心理活動需要。設計師設計產品最終能否達到用戶使用標準,使用戶獲得滿足舒適宜人的體驗是衡量產品設計成功否的標志之一。當今設計領域是一個以產品體驗設計作為出發點的設計大環境,對于設計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設計產品更要求充分考慮用戶可用性為目標,以用戶體驗目標為出發點進行設計。

優化人與產品之間交互的關系是在產品的交互設計中始終要遵循的問題關鍵。因此,交互設計師在設計之初,使用戶在使用產品時能有舒適宜人、輕松愉悅的享受感。一份交互設計若能達到令顧客滿意、令用戶愉快、有趣味、有用途,不但富有美感、還讓人有成就感及讓人得到情感上的滿足這樣的要求,它不僅提高的是用戶與產品互動的品質,更是凸顯了產品的價值和內涵,大大提升產品的檔次和水準。來自荷蘭工作室Atelier010的創意,書蟲書架(BookwormShelf)帶給大家一種悠閑的生活方式,隨手畫出的首尾相連的環狀,卻能將書架和沙發這兩種家具融合在一起,你不僅可以舒服地躺在上面,還能夠充分利用儲物的空間精心布置你的書櫥,很好地將產品本身的用途凸顯,還將使用方法詮釋了出來,營造了情趣和氛圍的同時增加了體驗和互動,充分體現了人與產品的交互性這一理念。

3結語

工業產品體驗設計是過程中的再創造,是情境的營造,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本文描述了體驗設計的表達形式與影響體驗設計的因素,以及體驗設計及其基本特征,對體驗設計的情感功能加以解讀。通過舉例,形象生動地詮釋了體驗設計的情感化現代產品設計的表達,這也對產品設計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顧客提供和創造良好的用戶體驗提出了更大的依據和可能性,同時也為工業設計帶來了更為周詳的引導。相信體驗設計一定會有一個廣闊而光明的未來。

作者:康輝李晶單位:華北電力大學機械工程系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中小企業工業產品設計服務平臺的建構

1需求分析

貴州省中小企業主要分布在航空航天、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優勢原材料、煙酒、民族制藥和特色食品加工等重點行業。由于受資金、規模、從業人員素質等方面的影響,發展一直受到很多制約,融資難、銷售難、留人難、生存難,使得中小企業在成長路上步履艱難。我省中小企業在銷售網絡、品牌、宣傳、人才、資金等諸多方面處于劣勢,現在普遍的狀況是:市場開拓能力弱、資金緊缺、技術創新能力弱、人才匱乏、信息閉塞、管理落后。如何能夠克服上述困難的中小企業才能夠成長壯大起來,如何幫助這些中小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對于貴州實施工業強省戰略來講至關重要。目前,貴州省中小企業工業產品設計分析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情況大致分布如下:

(1)應用得不錯的企業:目前達到這種水準的中小企業實在太少了,不到10%。而且大多還是只取得了局部的成功,整體成功的比例更小。

(2)用不好:約10%的企業用不好,這是需求問題,企業沒有足夠的準備來應對應用新技術之后的適應性問題,效益無法得到體現。許多企業上了信息化系統,不但沒有為企業帶來效益,反而還要花錢養活它。

(3)不會用:約20%的企業不會用,這是人才問題,大多數中小企業缺乏信息應用的人才,很多人對計算機、信息化有畏懼心理,導致很多企業面對信息化系統束手無策,無從下手,只好放棄。

(4)用不起:約20%的企業用不起,這是成本問題,信息化相關工作和種類軟硬件、設備價格不菲,很多企業望而卻步。

(5)不想用:約20%的企業不想用,這是意識問題,企業沒有意識到信息化能夠帶來的好處和變化。

(6)暫不需要:約20%的企業暫時不用信息化也可以做得很好,即使做了信息化也產生不了太大的效益,企業暫時不需要。因此,貴州省中小企業在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開發過程信息技術的實施成本和風險較大;軟件跟不上企業的變化;信息資源和信息渠道的利用率不高。而貴州省中小企業工業產品設計分析技術服務平臺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中小企業新產品開發、新工藝改進的難處,提高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幫助中小企業以較低成本實現信息化即是平臺的主要工作。

2技術可行性

貴州省中小企業工業產品設計分析技術服務平臺已建立了貴州省中小企業產品開發技術需求信息庫,采集了全省300多家中小企業的技術需求和技術難題信息,并根據貴州省“十二五”規劃方案和貴州省科技支撐工業十大產業振興實施方案提出了當前我省電力產業、煤炭產業、裝備制造業、冶金產業、有色產業、建材產業、煙酒產業、新興產業及民族制藥和特色食品(旅游商品)產業相關新產品開發關鍵技術需求50余項;圍繞中小企業工業產品開發過程中所需的信息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開展專業技術人才培訓服務。主要服務類型如下:

(1)平臺圍繞貴州省中小企業產品設計和分析方面的需求,積極提供應用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服務,推進數字設計和生產制造一體化等先進制造模式,強化CAE、CAM、CAD、CAPP、PDM(4CP)等單元技術在中小企業產品設計、分析、優化、制造、管理等中的應用和創新,2011年,平臺收錄了150余家中小企業產品設計分析過程中的關鍵技術難題。對60余個新產品開發設計提供了數字設計分析技術服務。

(2)平臺根據我省中小企業實際情況,利用成員單位公共科技資源,建設適用、有效的生產和管理系統,解決企業產品生產、管理等過程中主要瓶頸問題,提高產品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2011年,平臺成員單位為中小企業提供專業技術服務60余項。

(3)平臺通過整合資源,推動我省制造業信息化產學研合作,積極引進推廣信息化先進技術;充分發揮制造業信息化專家組技術咨詢、服務和指導作用,2011年,平臺專家組對全省40余家中小企業信息化進行了技術指導和咨詢服務。

(4)平臺通過與教育部門、勞動部門的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進一步加強信息化人才培訓基地、培訓中心建設,大力開展信息技術應用人才和生產技術人才的培訓。平臺成員單位2011年,舉辦制造業信息化培訓期數總計524期,共計培訓各類制造業信息化管理、技術人才6890人次,其中培訓管理人才860人次,核心技術人才2568人次、其他技術人才3462人次。培訓的內容包括:4CP、PDM、ERP、數控技術、電子商務、CRM系統、MES系統、網絡計算與資源共享等制造業信息化相關的管理及應用技術。

3服務內容

3.1技術服務業務內容

(1)計算機輔助設計服務。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CAD,ComputerAidedDesign)是指在工程和產品設計中,以計算機作為工具,利用先進的設計軟件,幫助工程師完成從總體設計、造型設計、結構設計到工藝過程設計等環節的一切實用技術的總和。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能極大地提高設計質量、提高設計工作效率、縮短設計周期、降低產品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新產品研發風險。

(2)計算機輔助工程服務。計算機輔助工程(CAE,ComputerAidedEngineering)主要對設計對象進行仿真分析和評價預測,并對其進行綜合優化設計,直至設計結果達到最優。將其與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共同用于新產品研發,可以獲得更優的研發成果。

(3)計算機輔助測試服務。計算機輔助測試(CAT,ComputerAidedTesting)在機械工程領域可進行動態參數測試、動態特性評價、信號分析與處理,可實現對機械設備遠程運行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CAD、CAE、CAT三者有機結合用于新產品研發,所獲得的成果在確保成果先進性、縮短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投入、控制研發風險等方面,是采用傳統的設計方法與理論難以比擬的。

(4)信息與標準化服務。主要開展國內外機械行業經營管理、技術發展相關信息及相關標準的調研、搜集、分析研究、標準化人才培訓等技術創新工作。并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質檢機構提供機械產品、設計開發、制造、體系認證、咨詢等標準化政策信息、標準文獻資料服務。

(5)工業設計服務。工業設計是以工業產品為主要對象,綜合運用科技成果和工學、美學、心理學、經濟學等知識,對產品的功能、結構、形態及包裝等進行整合優化的創新活動。工業設計能為產品提供造型、色彩、功能、使用方式的優化解決方案、提高產品的附含價值和市場競爭力;能為企業提供視覺傳播設計及優化方案,提高企業形象和企業產品的傳播度。

(6)培訓服務。目前,我省中小企業普遍缺乏既有高學歷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才,企業急需的是具有扎實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豐富的產品設計經驗,熟悉CAD/CAE/CAM等先進設計手段,對產品開發能起到關鍵作用的技術人才。企業希望能夠針對技工和高層次的技術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以提高員工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水平。因此,平臺培訓主要以工程技術人員、技工、高層次的技術人員和大學高年級學生為培訓對象,在數字化設計領域,采用知識講授與操作實訓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各類專項培訓,以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和滿足技術創新的需求,使學員在更多地、更好地、及時地了解國內外先進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全面地、高效地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3.2服務模式

依托貴州省中小企業工業產品設計分析技術服務平臺的聯盟單位,將先進的制造技術、信息安全技術、網站技術等集成,為我省中小企業工業產品提供數字化設計的全方位服務,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為政府相關部門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同時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建立科研合作關系。加強專家團隊打造。完善專家組建設,充分發揮專家的咨詢、參謀作用,積極組織開展相關活動,包括企業需求調研、提供決策參考和咨詢意見、培訓等工作。平臺采用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化管理方式,根據不同要求,采片“中心組織+平臺成員單位相關行業專家技術指導+企業派人參加”、“中心組織+平臺成員單位技術開發+企干骨參加”、“政府安排+中心組織+企業參與”、“產學研相結合”等不同的服務模式進行服務。

3.3服務手段

充分利用平臺的“導航”和“窗口”作用,整合全社會的科技資源和科技力量,廣泛吸納各專業技術服務機構(如科研單位、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等)和專業技術人員加盟平臺的建設與服務,分行業、專業、地域,建立和健全基于平臺的科技公共服務網點。建立一支與平臺建設和運行服務相適應的人才隊伍。建立靈活、有效的用人機制,廣攬各類優秀人才投身到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中來。同時,建立科學的、符合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工作特點的人才評價標準和培養方式;大力培養高層次的人才,開展從事科技創新公共服務有關工作的專業科技人員技能培訓和在崗繼續教育工作。大膽啟用年輕人才并委以重任,通過挑戰性的工作,滿足他們的成就感,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科技創新公共服務管理、技術與服務推廣工作團隊。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加大平臺建設與服務的宣傳力度,形成公共資源共享的文化;大力宣傳和弘揚科技創新創業資源共建共享的理念,提高社會公共資源的共享意識,通過平臺的開放共享,創造社會成員享有使用科技資源和參與科技創新創業的公平機會。

規范服務流程,嚴格把好技術服務質量關。平臺技術服務人員與服務對象溝通交流,明確需求、確定方向、達成合作意向、技術協議、項目實施、提交報告,從而保障技術服務的水平和質量。會員制推廣服務策略。平臺根據企業的共性技術需求,組織有關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關企業,開發遠程設計服務程序并通過會員制方式把程序提供給企業使用。這樣,可以降低企業的軟件購置及運行費用,為企業的產品創新做好技術及信息服務。

4結論

貴州省中小企業工業產品設計分析技術服務平臺,依托高校、科研機構、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內相關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設備資源優勢和技術人才優勢,針對不同類別的企業需求不同,進行有針對性的、深入的研究,展開各有側重的技術服務,并提供相應技術服務方案;同時平臺通過與用戶企業和IT企業,組建由用戶所在行業的行業專家參與的專家團隊,針對信息技術應用的各個階段工作的需要協同工作,為用戶提供用戶咨詢和參謀,對提高我省中小企業產品設計分析能力有重要促進作用。

作者:高瑩單位:貴州省科技情報研究所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工業產品設計技術操練方式探微

本階段培訓為期四周,在此期間,學生通過設計機械零件項目來掌握Inventor這一軟件的三維建模命令。此過程培養了學生解決空間幾何問題的能力、空間思維能力、繪制和閱讀工程圖樣的能力。

第一階段:用Inventor軟件設計小型消費電子產品的零件造型。本階段主要采用項目教學法,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設計才能,我們要求每個學生提出自己的設計方案并徒手畫出設計草圖,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并提醒學生在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的同時必須首先注重創意和革新。本階段的教學進程如表1所示。下面以豆漿機的造型設計為例,詳細介紹整個教學進程:

第一周,要求學生掌握參數化實體模擬的技能,這些技能包括制作和修改草圖,制作由拉伸、旋轉、放樣、掃移、穿孔、挖殼及環圈實體特征構成的零件,并在零件上放置圓邊、倒角、斜面、線性陣列、環形陣列、鏡向重復特征。在零件制作的過程中特別強調工作點、工作軸和工作面的建立和使用,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及構造復雜零件的能力。學生完成的部分零件如圖1至圖3所示。

第二周,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四種基本裝配約束條件的應用。這四種裝配約束條件包括結合、角度、切面和插入。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要求學生了解導出的約束條件的使用及在裝配的狀態下制作新的零件。在此基礎上,學生可進一步理解自適應技術的重要性。

第三周,要求學生掌握工程圖和爆炸圖的制圖技能。In-ventor提供了創建二維工程圖(零件圖和裝配圖)的功能,而且可以做到二維與三維相關聯更新。但是工程圖中有大量的人為規定,例如簡化畫法、縱向筋按不剖處理,以及過渡線的處理。目前的三維軟件都不能很完美地生成各種視圖,這就要求我們利用Inventor在工程圖環境下進入草圖模式對工程圖進行修改、對視圖進行改造,以符合我國的制圖標準和行業標準。這一階段,學生需要學量制圖的有關規定。

第四周,讓學生熟悉Inventorstudio是Inventor的一個附加模塊,具有獨特的環境,它能夠對Inventor創建的零件及裝配進行渲染和制作動畫,生成具有真實效果的渲染圖片及裝配動畫效果的多媒體文件。

第二階段:在第一階段中我們主要是依照真實物體進行拆解、測繪、完成物體的抄畫。在接下來的這一階段,教師可選擇一些優秀的工業產品圖片供學生欣賞,并讓他們比較每一種電子產品的外觀優劣,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加強對配色、渲染的理解。此外,在國賽中只給定了產品的范圍,由于培訓時間有限,不可能讓學生對范圍內的產品都進行練習。于是,筆者采用產品分類的方法,舉一反三進行訓練,先把產品以建模的方法進行分類,在每個類別中,再挑選一些構造相對復雜的產品進行練習,這使訓練效果更佳。

實踐證明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學生都能熟練掌握Inventor的主要功能,并能完成具有較復雜曲面的電子產品的建模、裝配及渲染。要想在技能大賽中取得好成績,必須不斷地訓練,不停地操作,沒有量的積累,就不可能達到質的飛躍。這就要求學生積極鉆研,苦練專業技能。此外作為輔導教師,一定要重視自身能力素質的提升,熟讀競賽規程,關注競賽信息,認真制訂計劃和目標,分析比賽方案和各種可能遇到的困難,把困難克服在平時的訓練和指導中。

作者:楊崇英周自斌單位:河南省工業學校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工業產品設計管理論文

"從遠古的洪荒年代起,直到現代文明的建立和發展,人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對于造物的苦思冥想,和實際的造物活動。"

人通過這種有意識的活動改造了自然,并使自己獲得人類的靈氣。自然界就被賦予人的意義,出現反映人的意向和活動的世界,"文化"也就開始了它的一發而不可止歇的生命運動。一塊天然的巖石不具備文化意蘊,但經過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價值觀念,進入"文化"范疇。人類適應環境、改造環境并改造自身的過程與產物就是文化。人打磨石器的過程,人在打磨石器的過程中知識和技能的提高,在打磨石器中人與人結成的相互關系,以及最后成就的這件包蘊著人的價值取向的石器,都是文化現象。

文化是指在人類社會的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人類為了以一定的方式來滿足自身需要而進行的創造性活動"。"社會的人是動物長期發展的產物。但是,只有當人不滿足于坐享大自然的賜予,而開始親自生產他所需要的消費品時,人類的文化史才開始了。"這種文化誕生于人類最初的"造物"活動之中,可以稱之為"造物文化"。只是到了后來,生產力發展了,人的需要豐富了,文化的內涵就由簡而繁、由單一到多樣,文化的概念也隨著文化學研究的深入而被賦予越來越復雜的內涵。但有一點,即人類文化是由一元向多元發展的,沒有改變。

一部人類的文化史,無論哪個地區和民族,可說都是從制造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開始的。人類在打制第一件石器作為工具的時候,并不是出于"藝術"和"審美"的考慮,而完全是出于"勞動",利于"生存"的實用目的。也就是俄國普列漢諾夫(1856-1918)提出的"實用先于審美"。因此,從最早的意義上講,造物活動是綜合的、籠統的、實用的。但是,一般的人造物只要一旦作為物質出現,就會具有一定的實用功能;作為物質的存在,就會對人產生精神的影響。在"勞動"、"生存"的實用目的達到以后,就開始了附加上"藝術"和"審美"的考慮,一般的人造物就上升為造物藝術。在長期的歷史中,隨著人類進行"藝術"和"審美"考慮的越來越豐富,人造物作為它原來的載體已不能充分滿足了,便逐漸從中派生出、分離出現在所謂的"純藝術",由此形成藝術文化,譬如獨立欣賞的繪畫。以致出現了"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野。然而,造物文化作為原發性的"母型"并沒有被解體,而是沿著自身的軌跡發展。而此時的造物文化也就是造物藝術文化。

人類的造物活動,是以人類自身的創造性獲取一種自然界中本來所沒有的功能形式,求得在自然中的主動生存的開始,是最本質的文化現象。造物文化就是一種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間或之上未經分解的文化,帶有原發性和綜合性。張道一教授在造物藝術論中把這種兼具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而不可分離的文化稱為"本元文化"。并在《跨世紀的造物藝術》一文中說:

"……一般的人造物,按照通常的說法,多稱作為''''物質文化'''';它是相對于''''精神文化''''而言的。……嚴格地說,這方面的''''人造物'''',不能算作純''''物質文化'''',而是帶有文化的綜合性,我稱之謂''''本元文化''''。即在文化分為多元之前,一種最早的文化形態。隨著社會的和生產的分工,文化由一元而分作多元,本元文化并沒有被解體,而是同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并行發展。而且由于它同科技的發展同步,又合著生活的脈搏,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如以陶瓷為例,從它的歷史演變中不難看出,盡管技術變了,生活方式變了,它的制作、式樣、用途也隨之變化,而且能夠看出各代陶瓷和品類式樣上的風格差異,成為實用與審美的統一物,但上萬年來并沒有中斷。由文化上的綜合性,決定了它在藝術上和美學上的綜合性。我們所要研究的''''造物藝術''''及其設計,正是指這一類的文化。"

作為本元文化的造物文化從其出現的時候就具有了實用和審美的雙重社會功能。實用功能的發揮是個體的,而審美功能的發揮是整體的。

而造物藝術文化從它形成起就具有了造物文化的性質。前蘇聯學者卡岡認為,藝術文化從文化形態上是不同于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殊文化,由此,他將整個文化分為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藝術文化三部分。物質文化是指從自然向文化的轉化,包括物質生產的產品和方式;精神文化是指由精神生產創造的意識形態方面的文化,兩者是互為的。而藝術文化則是這兩種文化有機互融的結果。他認為:"人的藝術活動的這種特殊的精神--物質完整性導致了:定形于藝術活動周圍的藝術文化不能納入精神文化的界限內,它在文化的空間中既區別于精神文化,又區別于物質文化,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而這就是說,藝術文化的內部結構具有特殊性,既區別于精神文化的結構,又區別于物質文化的結構,因為它由藝術活動本身的特性所決定。"這里卡岡所說的"藝術文化"就是造物藝術文化。

人類文化的發展,如今已是豐富多樣,絢麗多彩。高爾基把大自然看成是"第一自然界",而人類創造的文化是"第二個自然界"。他說:"學者觀察著,研究著一切存在在''''第一自然界''''里的現象,教人用這''''第一個''''的力量去創造''''第二個'''',教人關心自己的健康,延長自己的生命。藝術家觀察著人的內心世界--心理。"他認為"三個人是創造文化的:學者、藝術家和工人。"藝術是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它的品類更是錯綜復雜,幾乎無法從同一個角度進行分類。一般的藝術,是"純然"的意識形態,作用于人們的精神,起著認識、教育和審美的社會作用,是易于辨別的。但是也有的藝術門類,并不純是意識形態,它以物質形態出現,同時又影響著人的精神,這就是造物藝術。造物藝術直接關系到人們的衣食住行,它既是物質文化又是精神文化,是適應著物質生產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表現的藝術。造物藝術也就兼具了造物文化和藝術文化的特征。

大千世界中,多樣的造物藝術已是司空見慣。然而,當我們生活在一切需用之物齊全的環境里,對這些無時無刻不接觸的造物藝術的存在以為都是天經地義的。于是便視而不見、熟視無睹了,對這些人造物的"母型"地位也就漠視了,把這種造物文化簡單化地歸入"物質文化",斥為工匠之作,并排除在藝術與美學之外。特別是我國自先秦以來,奉行形而上之道,以形而下之器為不齒。造物屬于形而下的范疇,由此它從思想觀念上和社會實踐上都被納入了世俗末流之中,這種思想影響于歷代。正是我國這種傳統的"重道輕器"思想的沿襲,在實踐上強烈的社會需求促使工藝及產品大量介入人的生活,成為一種左右社會和人們心態的物質力量;而在人們觀念上卻又鄙視這種工肆之人的藝術勞動,不僅大批藝人、工匠得不到應有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造物活動作為一項文化也沒有在整體意義上得到相應的承認和重視。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們甚至"坐而論道":"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這種"君子不為",不知影響了多少人。

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因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為基礎,人們的國家制度、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我們不能否認造物藝術文化的本質。造物藝術文化是藝術文化的基礎和根源,又是藝術文化的一種特殊形態,是視覺藝術語言,是藝術語言的一種表現形式。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造物藝術文化的不斷積累,才將人類的藝術文化逐漸充實豐滿,才將人類的文明高高托起。

我們知道,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因為自然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礎條件,人也不能離開自然而完全獨立生存。人類的祖先就是這樣作為自然的一部分而生活于自然之中。在這種狀況下,人類的生存受到當時人們的意志難以改變的、復雜的法則的支配。在自然中固定著自己的位置,不能從自然的循環中擺脫出來。當時,人們依kao樹木的果實、優裕的自然而維持生命,遇上嚴酷異常的自然災害時,只有凍死、餓死。這樣,自然對于人類的存在來說,是絕對的條件,同時,有時也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為此,人類便開始努力,盡可能逃避不利的自然環境,創造出有利的環境以便更容易生存。人類變得有意志和自然相對抗了。拒絕由自然來擺布本身生存的一切,開始作用于自然而又改造自然,對此,人類在人和自然之間,創造出了應稱為第二自然的人工環境,借此,從自然的直接的異動中逃避出來,開始調整人類和自然的關系,把自己生存的某部分掌握在人類自己手中。因為"動物僅僅利用外部自然界,單純地以自己的存在來使自然界改變;而人則通過他所作的改變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界。"

因此,不管自然環境如何多變,隨著創造出適應多種情況的人工環境,人類便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生存。人類創造了制服獵取物的武器,創造了滿足各種生活所必需的工具。最初是kao手,盡管所用的材料也往往是原封不動地搬用自然的材料,但已經深深地刻上了人類的痕跡。在保留著打擊痕跡的人類第一件工具的石器中,卻能看出,人類經過漫長的歲月制造出了最順手的和最能發揮功能的造物藝術。"可以把一切意識性的、物象化的、符合某種目的的物品都稱為產品設計。若一般通俗地說明的話,即,把具有目的,由人類創造出來的所有實體都可稱為產品設計"。這些造物藝術都是手工產品,因此,也可以籠統地稱為工業產品設計。

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技巧的熟練,所使用的材料既有取自自然的,也有人工制造的。譬如說,制陶術的發明,是人造物由物理的性質向化學的性質擴延的一次大的成功。人類從此不僅能改變天然物的形態,而且能利用火對粘土的燒結,改變材料的性質。這是中國科技史上的一大發明。這一發明,是燒制出規整、飽滿的陶器。從而開擴了工業產品設計的領域和及其性質,藝術的手段可以輕而易舉的被體現,只不過當時的工業概念仍然是手工業。

在人類社會文明高度發展的過程中,工業革命開始以后,造物藝術伴隨著大工業生產技術和藝術文化的不斷融合,并在20世紀初凝聚成為工業設計,并作為一門獨立完整的現代學科得以確立,工業產品設計才成其真正意義。

工業產品設計就是對工業產品的功能、材料、構造、工藝、形態、色彩、表面處理、裝飾等諸因素從社會、經濟、技術等方面進行綜合處理,既要符合人們對產品物質功能的要求,又要滿足人們審美情趣的需求。

也就是在對工業產品進行外觀設計時,不僅要研究工業產品制造的可能性、操作時的可kao性、經濟上的合理性、形態表現的藝術性等,同時還要研究工業產品對社會的價值,對環境的影響,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這里的"藝術性"是一種綜合性的概念,它不僅包括產品的造型處理、色彩處理、紋飾處理與視覺效果相關的結構處理、紋理效果處理,還包括人的觸覺、聽覺等綜合感覺效果的處理。

工業產品設計也是人類創造的物化形態、是一種造物藝術的同時,它已經成為一種綜合藝術語言。作為人類造物活動的延續和發展,同樣是一種藝術文化。在技術手段上,它擁有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無可比擬的現代工業文明;在審美精神上,它又是傳承不斷的人類創造力與文化傳統的延伸與發展。于是,工業產品設計將人類完善自己制造產品的努力從個人性的勞動轉變為專業化的社會性勞動,變為運用社會的宏觀力量控制和優化人類生活與生存環境的浩大工程。這意味著,人類已不滿足于將生產力的發展僅用于從自然中獲取財富;人類已覺悟到、并有意識地運用現代工業技術和藝術手段去拓展文化生活中的精神空間,以求得人類自身的不斷完善。

前"全蘇工業設計科學研究所"所長尤里·蘇羅維夫曾把工業設計評價為人類的"第二文化":"從屬于文化,即由各種產品創造出來的''''第二文化'''',反映了由社會經濟體系、意識觀念的差異和物質與精神之間的矛盾所產生的全部結果的復雜性以及沖突。將工業設計這一行為和其成果(產品)內潛的長處和短處,與社會經濟的形式及其設計所適應的社會文化分開來考慮,這已是不可能的了。"因此,一方面,工業產品設計必須依賴具體的文化環境;另一方面,工業產品設計本身,也創造了文化。工業產品設計的本質,也就是用藝術的語言(造型語言)體現造物文化,是藝術質的造物文化活動。在藝術質的造物中,藝術因素是一種本質的要素,它的存在實際上是將使這種造物更具文化的意義和深刻性。

大工業生產的產品不只是為了滿足自給自足的生產和狹隘范圍集團的要求而生產,而是以廣闊的市場為目的。在加工技術機械化的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材料也不斷產生了,過去不存在的各種工業產品漸漸進入到了人類的生活之中,過去不曾有的藝術手法紛紛顯現于工業產品之上。工業產品設計向全社會生活普及和滲透。如今,塑料、汽車和電視,在現代生活中深深扎下了根,而我們卻已忽視了工業產品設計的本質。

工業產品設計論文:藝術工業產品設計管理論文

"從遠古的洪荒年代起,直到現代文明的建立和發展,人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對于造物的苦思冥想,和實際的造物活動。"

人通過這種有意識的活動改造了自然,并使自己獲得人類的靈氣。自然界就被賦予人的意義,出現反映人的意向和活動的世界,"文化"也就開始了它的一發而不可止歇的生命運動。一塊天然的巖石不具備文化意蘊,但經過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價值觀念,進入"文化"范疇。人類適應環境、改造環境并改造自身的過程與產物就是文化。人打磨石器的過程,人在打磨石器的過程中知識和技能的提高,在打磨石器中人與人結成的相互關系,以及最后成就的這件包蘊著人的價值取向的石器,都是文化現象。

文化是指在人類社會的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人類為了以一定的方式來滿足自身需要而進行的創造性活動"。"社會的人是動物長期發展的產物。但是,只有當人不滿足于坐享大自然的賜予,而開始親自生產他所需要的消費品時,人類的文化史才開始了。"這種文化誕生于人類最初的"造物"活動之中,可以稱之為"造物文化"。只是到了后來,生產力發展了,人的需要豐富了,文化的內涵就由簡而繁、由單一到多樣,文化的概念也隨著文化學研究的深入而被賦予越來越復雜的內涵。但有一點,即人類文化是由一元向多元發展的,沒有改變。

一部人類的文化史,無論哪個地區和民族,可說都是從制造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開始的。人類在打制第一件石器作為工具的時候,并不是出于"藝術"和"審美"的考慮,而完全是出于"勞動",利于"生存"的實用目的。也就是俄國普列漢諾夫(1856-1918)提出的"實用先于審美"。因此,從最早的意義上講,造物活動是綜合的、籠統的、實用的。但是,一般的人造物只要一旦作為物質出現,就會具有一定的實用功能;作為物質的存在,就會對人產生精神的影響。在"勞動"、"生存"的實用目的達到以后,就開始了附加上"藝術"和"審美"的考慮,一般的人造物就上升為造物藝術。在長期的歷史中,隨著人類進行"藝術"和"審美"考慮的越來越豐富,人造物作為它原來的載體已不能充分滿足了,便逐漸從中派生出、分離出現在所謂的"純藝術",由此形成藝術文化,譬如獨立欣賞的繪畫。以致出現了"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野。然而,造物文化作為原發性的"母型"并沒有被解體,而是沿著自身的軌跡發展。而此時的造物文化也就是造物藝術文化。

人類的造物活動,是以人類自身的創造性獲取一種自然界中本來所沒有的功能形式,求得在自然中的主動生存的開始,是最本質的文化現象。造物文化就是一種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間或之上未經分解的文化,帶有原發性和綜合性。張道一教授在造物藝術論中把這種兼具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而不可分離的文化稱為"本元文化"。并在《跨世紀的造物藝術》一文中說:

"……一般的人造物,按照通常的說法,多稱作為''''物質文化'''';它是相對于''''精神文化''''而言的。……嚴格地說,這方面的''''人造物'''',不能算作純''''物質文化'''',而是帶有文化的綜合性,我稱之謂''''本元文化''''。即在文化分為多元之前,一種最早的文化形態。隨著社會的和生產的分工,文化由一元而分作多元,本元文化并沒有被解體,而是同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并行發展。而且由于它同科技的發展同步,又合著生活的脈搏,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如以陶瓷為例,從它的歷史演變中不難看出,盡管技術變了,生活方式變了,它的制作、式樣、用途也隨之變化,而且能夠看出各代陶瓷和品類式樣上的風格差異,成為實用與審美的統一物,但上萬年來并沒有中斷。由文化上的綜合性,決定了它在藝術上和美學上的綜合性。我們所要研究的''''造物藝術''''及其設計,正是指這一類的文化。"

作為本元文化的造物文化從其出現的時候就具有了實用和審美的雙重社會功能。實用功能的發揮是個體的,而審美功能的發揮是整體的。

而造物藝術文化從它形成起就具有了造物文化的性質。前蘇聯學者卡岡認為,藝術文化從文化形態上是不同于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殊文化,由此,他將整個文化分為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藝術文化三部分。物質文化是指從自然向文化的轉化,包括物質生產的產品和方式;精神文化是指由精神生產創造的意識形態方面的文化,兩者是互為的。而藝術文化則是這兩種文化有機互融的結果。他認為:"人的藝術活動的這種特殊的精神--物質完整性導致了:定形于藝術活動周圍的藝術文化不能納入精神文化的界限內,它在文化的空間中既區別于精神文化,又區別于物質文化,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而這就是說,藝術文化的內部結構具有特殊性,既區別于精神文化的結構,又區別于物質文化的結構,因為它由藝術活動本身的特性所決定。"這里卡岡所說的"藝術文化"就是造物藝術文化。

人類文化的發展,如今已是豐富多樣,絢麗多彩。高爾基把大自然看成是"第一自然界",而人類創造的文化是"第二個自然界"。他說:"學者觀察著,研究著一切存在在''''第一自然界''''里的現象,教人用這''''第一個''''的力量去創造''''第二個'''',教人關心自己的健康,延長自己的生命。藝術家觀察著人的內心世界--心理。"他認為"三個人是創造文化的:學者、藝術家和工人。"藝術是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它的品類更是錯綜復雜,幾乎無法從同一個角度進行分類。一般的藝術,是"純然"的意識形態,作用于人們的精神,起著認識、教育和審美的社會作用,是易于辨別的。但是也有的藝術門類,并不純是意識形態,它以物質形態出現,同時又影響著人的精神,這就是造物藝術。造物藝術直接關系到人們的衣食住行,它既是物質文化又是精神文化,是適應著物質生產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表現的藝術。造物藝術也就兼具了造物文化和藝術文化的特征。

大千世界中,多樣的造物藝術已是司空見慣。然而,當我們生活在一切需用之物齊全的環境里,對這些無時無刻不接觸的造物藝術的存在以為都是天經地義的。于是便視而不見、熟視無睹了,對這些人造物的"母型"地位也就漠視了,把這種造物文化簡單化地歸入"物質文化",斥為工匠之作,并排除在藝術與美學之外。特別是我國自先秦以來,奉行形而上之道,以形而下之器為不齒。造物屬于形而下的范疇,由此它從思想觀念上和社會實踐上都被納入了世俗末流之中,這種思想影響于歷代。正是我國這種傳統的"重道輕器"思想的沿襲,在實踐上強烈的社會需求促使工藝及產品大量介入人的生活,成為一種左右社會和人們心態的物質力量;而在人們觀念上卻又鄙視這種工肆之人的藝術勞動,不僅大批藝人、工匠得不到應有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造物活動作為一項文化也沒有在整體意義上得到相應的承認和重視。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們甚至"坐而論道":"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這種"君子不為",不知影響了多少人。

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因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為基礎,人們的國家制度、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我們不能否認造物藝術文化的本質。造物藝術文化是藝術文化的基礎和根源,又是藝術文化的一種特殊形態,是視覺藝術語言,是藝術語言的一種表現形式。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造物藝術文化的不斷積累,才將人類的藝術文化逐漸充實豐滿,才將人類的文明高高托起。

我們知道,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因為自然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礎條件,人也不能離開自然而完全獨立生存。人類的祖先就是這樣作為自然的一部分而生活于自然之中。在這種狀況下,人類的生存受到當時人們的意志難以改變的、復雜的法則的支配。在自然中固定著自己的位置,不能從自然的循環中擺脫出來。當時,人們依靠樹木的果實、優裕的自然而維持生命,遇上嚴酷異常的自然災害時,只有凍死、餓死。這樣,自然對于人類的存在來說,是絕對的條件,同時,有時也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為此,人類便開始努力,盡可能逃避不利的自然環境,創造出有利的環境以便更容易生存。人類變得有意志和自然相對抗了。拒絕由自然來擺布本身生存的一切,開始作用于自然而又改造自然,對此,人類在人和自然之間,創造出了應稱為第二自然的人工環境,借此,從自然的直接的異動中逃避出來,開始調整人類和自然的關系,把自己生存的某部分掌握在人類自己手中。因為"動物僅僅利用外部自然界,單純地以自己的存在來使自然界改變;而人則通過他所作的改變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界。"

因此,不管自然環境如何多變,隨著創造出適應多種情況的人工環境,人類便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生存。人類創造了制服獵取物的武器,創造了滿足各種生活所必需的工具。最初是靠手,盡管所用的材料也往往是原封不動地搬用自然的材料,但已經深深地刻上了人類的痕跡。在保留著打擊痕跡的人類第一件工具的石器中,卻能看出,人類經過漫長的歲月制造出了最順手的和最能發揮功能的造物藝術。"可以把一切意識性的、物象化的、符合某種目的的物品都稱為產品設計。若一般通俗地說明的話,即,把具有目的,由人類創造出來的所有實體都可稱為產品設計"。這些造物藝術都是手工產品,因此,也可以籠統地稱為工業產品設計。

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技巧的熟練,所使用的材料既有取自自然的,也有人工制造的。譬如說,制陶術的發明,是人造物由物理的性質向化學的性質擴延的一次大的成功。人類從此不僅能改變天然物的形態,而且能利用火對粘土的燒結,改變材料的性質。這是中國科技史上的一大發明。這一發明,是燒制出規整、飽滿的陶器。從而開擴了工業產品設計的領域和及其性質,藝術的手段可以輕而易舉的被體現,只不過當時的工業概念仍然是手工業。

在人類社會文明高度發展的過程中,工業革命開始以后,造物藝術伴隨著大工業生產技術和藝術文化的不斷融合,并在20世紀初凝聚成為工業設計,并作為一門獨立完整的現代學科得以確立,工業產品設計才成其真正意義。

工業產品設計就是對工業產品的功能、材料、構造、工藝、形態、色彩、表面處理、裝飾等諸因素從社會、經濟、技術等方面進行綜合處理,既要符合人們對產品物質功能的要求,又要滿足人們審美情趣的需求。

也就是在對工業產品進行外觀設計時,不僅要研究工業產品制造的可能性、操作時的可靠性、經濟上的合理性、形態表現的藝術性等,同時還要研究工業產品對社會的價值,對環境的影響,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這里的"藝術性"是一種綜合性的概念,它不僅包括產品的造型處理、色彩處理、紋飾處理與視覺效果相關的結構處理、紋理效果處理,還包括人的觸覺、聽覺等綜合感覺效果的處理。

工業產品設計也是人類創造的物化形態、是一種造物藝術的同時,它已經成為一種綜合藝術語言。作為人類造物活動的延續和發展,同樣是一種藝術文化。在技術手段上,它擁有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無可比擬的現代工業文明;在審美精神上,它又是傳承不斷的人類創造力與文化傳統的延伸與發展。于是,工業產品設計將人類完善自己制造產品的努力從個人性的勞動轉變為專業化的社會性勞動,變為運用社會的宏觀力量控制和優化人類生活與生存環境的浩大工程。這意味著,人類已不滿足于將生產力的發展僅用于從自然中獲取財富;人類已覺悟到、并有意識地運用現代工業技術和藝術手段去拓展文化生活中的精神空間,以求得人類自身的不斷完善。

前"全蘇工業設計科學研究所"所長尤里·蘇羅維夫曾把工業設計評價為人類的"第二文化":"從屬于文化,即由各種產品創造出來的''''第二文化'''',反映了由社會經濟體系、意識觀念的差異和物質與精神之間的矛盾所產生的全部結果的復雜性以及沖突。將工業設計這一行為和其成果(產品)內潛的長處和短處,與社會經濟的形式及其設計所適應的社會文化分開來考慮,這已是不可能的了。"因此,一方面,工業產品設計必須依賴具體的文化環境;另一方面,工業產品設計本身,也創造了文化。工業產品設計的本質,也就是用藝術的語言(造型語言)體現造物文化,是藝術質的造物文化活動。在藝術質的造物中,藝術因素是一種本質的要素,它的存在實際上是將使這種造物更具文化的意義和深刻性。

大工業生產的產品不只是為了滿足自給自足的生產和狹隘范圍集團的要求而生產,而是以廣闊的市場為目的。在加工技術機械化的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材料也不斷產生了,過去不存在的各種工業產品漸漸進入到了人類的生活之中,過去不曾有的藝術手法紛紛顯現于工業產品之上。工業產品設計向全社會生活普及和滲透。如今,塑料、汽車和電視,在現代生活中深深扎下了根,而我們卻已忽視了工業產品設計的本質。

主站蜘蛛池模板: 风流少妇按摩来高潮|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 黑人巨茎大战中国美女|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中宇| 欧美freesex黑人又粗又大| 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www牛牛|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男人添女人下部高潮全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亚洲人成色99999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六月丁香 | 噜噜噜噜私人影院|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下载| 亚洲 欧美精品suv|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不卡|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激情航班h版在线观看|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国产小呦泬泬99精品 |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一 |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av影片| 黑人处破女免费播放|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 无遮挡又黄又刺激又爽的视频 | 无码专区heyzo色欲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熟妇好大好深好满好爽| 亚洲和欧洲一码二码区别7777| 欲色天天网综合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