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

時間:2022-03-30 10:40: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金融保險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金融保險專業實踐性教學模式的探析

【摘要】本文在學習借鑒了新加坡南陽理工學院“教學工廠”模式的實際運作之后,結合我院金融保險專業的實際,積極踐行該種模式,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本文在第二部分總結了我院金融保險專業實踐“太平人壽電銷班”的經驗,并且最后提出要進一步鞏固與完善“教學工廠”模式的措施與保證。

【關鍵詞】金融保險 教學工廠 實踐教學

一、新加坡“教學工廠”模式

教學工廠(公司)模式最初是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院長林靖東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實踐創立,該教學理念是實現教學課堂與企業的一體化,將生產車間(公司)直接安置到校園,破解了理論教學與實踐脫節的困境,以企業實際項目為依托,學校實現科研、培訓、教學、企業服務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該模式采用階段遞進式的“2+1”人才培養模式,即前兩年的專業基礎教學和后一年的企業項目研究與實習實訓,值得一提的是,從大三階段有半年的時間從事企業項目研究、實驗實訓以及畢業實習,這個階段的實習成績將成為考量學生的重要指標,學院與一流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一流的企業真實項目和實習機會。這種教學模式,使得學生不再被動接受課本知識,不再只是模仿模擬,而是讓學生投入到真實工作場景,將學生所學緊密結合實際工作崗位,同時由不同專業的學生共同來參與項目,學生在項目教學中不僅能拓展專業知識,更能夠充分將管理、財務等知識充分實踐,完全等同于真實公司運作。“教學工廠”模式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完善和有效的學習環境和過程,鼓勵和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精神以及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及深化學院與企業的緊密聯系。如下圖所示:

新加坡在實踐“教學工廠”模式中,采用“雙軌系統”方式,即將同專業學生分成A和B兩個教學小組,又將同一學年中的課程劃分成兩個相獨立、互不干擾的課程組合1和課程組合2,分別在同一學期同時開課,到了第二學期互換對調,在三年中都采用這種雙軌制教學模式。當A組在第一學期進行課程專項培訓,下學期學習課程組合2課程(企業實習和項目實習),而B組則在上學期學習課程組合2課程,下學期學習課程組合1課程。

采用這種系統教學方式能是使學院的教學設備、師資和企業得到充分利用,靈活安排課程,使綜合效益最大化,隨時可以保證學校與企業合作,進行項目開發與研究,確保企業項目的完成和企業實習崗位的分配,能充分保證“教學工廠”有足夠的學生參與實踐,教學工廠能夠正常經營。

“教學工廠”理念是由模擬到模仿到融合的三個步驟,通過將實際的企業環境引入教學環境之中,并將兩者融合在一起,其中,企業項目和研發項目是“教學工廠”里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使學生能將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應用于多元化、多層次的工作環境里。

二、金融保險專業“教學工廠”模式之實踐――太平人電話營銷班的運作

我院金融保險專業自建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從2012年以來,我院金融保險專業與中國太平人壽正式簽訂合作協議,通過開設“太平人壽輪訓班”和“太平人壽訂單班”交替運作的方式將新加坡“教學工廠”模式正式引入到實踐教學中。根據保險公司的運作模式和公司環境,在校內建立全真職場,由太平人壽公司講師擔任培訓和指導講師,學生可以足不出戶感受太平人壽保險公司的企業文化,實踐公司業務。在實施過程中,采用輪流訓練的方式,每期學員30人,采用“公司培訓+指導+贈險撥打”的方式讓學生在兩周的短期訓練中學習電話贈險的撥打流程和技巧,通過兩周的學習與實踐,學生可以進行體驗式營銷的嘗試鞏固和提升專業技能,另一方面在短期的實訓中,學生可以充分走進行業,認識今后的職業及崗位要求,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的零距離接觸。在二周的培訓過程中,由保險公司定制課程并承擔主要教學任務:

同時,公司通過與學校合作設立訂單班的模式,循序漸進的“培訓+實訓+培訓+實習+就業”五階段的逐層遞進,選拔部分學生參加訂單班學習,每兩周一次的培訓課程,并將學生在訂單班期間的培訓成績及實訓成績相結合進行考核。學生通過這種逐層遞進的模式實現專業水平和技能的進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可以接受由公司專業講師提供的培訓,又可以與專業學習相結合,同時能夠階段性的參加公司的實習及實訓,做到學習實踐兩不誤,保險公司從參加培訓的學員中根據學員的專業課程成績、培訓成績以及實訓業績評定獎學金,獲得獎學金的學生并有機會進入公司正式就業。

三、金融保險專業“教學公司”模式進一步完善的思路

“教學工廠”模式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模式已被許多高職院校學習、效仿,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困惑與瓶頸,筆者認為,要突破這些瓶頸,關鍵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師資團隊的建設

在實際教學中實施教職員工技能轉型計劃,構建“雙師型”教學團隊是破解教、學分離的當務之急。在實際操作中,應該:(1)加大從企業招聘實踐指導老師的力度;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與提升是實現人才轉型的重要途徑,定期地派專任教師到國內外知名學府進修學習,參與企業項目研發,并且實行輪換制;(2)提高教師的專業業務水平,既可以保證企業項目開發的連續性及與企業合作的延續性,使教師能力多元化,以適應新領域及多崗位的工作需求,以實現教師能力的可持續發展;(3)應改革高職院校對教師的考評體系,不再沿用普通高校對教師以科研為主導的考核方式,構建以實踐教學、項目化教學為重的高職教師考核體系,以與普通高校相區別,建立薪酬考核機制鼓勵教師走出校門重視企業兼職及培訓,積極參與企業的項目化運作,這樣的教師團隊才能滿足日益競爭激烈的職業教育需要。

(二)課程體系的校企接軌與校企課程的開發

國內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很大程度上還是照搬本科教學課程,以金融保險專業為例,基本是本科課程的壓縮版,與職業教育的本義有較大差距,課程設置與金融機構的一線需求存在較大脫節。課程可以說是人才培養方案的血液與靈魂,沒有與市場相銜接的課程,“教學工廠”將難以實施。高職院校課程的開發一方面應滿足專業教學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更應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緊緊圍繞國家經濟發展需求,依據經濟發展,著眼于未來并對未來經濟發展的規劃開發專業、設置課程。根據用人企業用人單位的需要,在開發課程前進行市場調研,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情況,然后成立有公司人員參與的課程開發小組,實施課程開發;在課程開發工作完成后,要提請有行業資深人士參與的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學院專家進行審批。這些措施保證既能課程內容能夠滿足公司崗位需求,又能保證課程內容的先進性與前瞻性。在課程實施之后,還應定期召開專業建設委員會進行研討,隨時根據行業發展情況進行修正。與企業合作開展項目開發與研究,是“教學工廠”的一個重要環節,企業工程師與教師、學生合作研究項目,使教學與項目相對接。通過項目研究,為教師提供與企業溝通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參與企業項目開發的機會,有利于教師及時了解企業前沿技術,積極超前地進行專業開發準備,在最短時間內迅速進行新專業與新課程的開發,同時提升專業教師的業務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可使學生體驗項目開發的全過程,使學生得到真實工作環境的鍛煉,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工作意識與創業精神。

(三)加強校企合作管理

實訓基地借鑒企業管理模式,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經營管理實訓要有經營業務,生產、科研實訓要有企業項目或研發項目,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完善和有效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體驗到公司的經營、銷售和管理,將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應用于多元化的、多層次的工作環境中,確保有關培訓課程與公司需求緊密掛鉤。這樣才能為公司提供最具潛力的人力資源儲備,保證學生在未來日趨嚴峻的金融行業中始終具備競爭優勢。

(四)拓展與企業合作的寬度與深度

從新加坡的經驗來看,“教學工廠”模式的成功實施關鍵因素在于新加坡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資環境吸引了大量的世界一流外資企業,并且由于新加坡屬于彈丸之國,高等院校數量并不多,所以理工學院(高職院校)具備非常大的與這些世界級優秀企業的合作空間,包括微軟、花旗銀行等在內的世界五百強均與這些理工院校合作。從這一點來看,國內的高職院校并不具備這樣的優勢,大量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不是合作企業的層次還是合作的深度都無法與之相提并論。

因此,下一階段各大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出路在于拓寬思路,拓寬深度與寬度,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依存度,提升教師的科研、社會服務能力,才能吸引企業與院校合作的動力。在合作企業的選擇上,可以立足實際,選擇當地一些發展情況良好,合作意愿較高的中小企業,建立真實合作項目,尋求合作空間;另一方面,企業也應該放長眼光,將學生培養、人才儲備作為自身的社會責任與并與企業長遠發展為掛鉤。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基于工作流程的金融保險專業課程體系探討

摘要:如何創新職業學校人才培養的模式,提高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滿足保險企業的需要,積極促進學生就業,已成為我們專業發展的重要任務。為此,以崗位需求為出發點,崗位所要求的素質為重點培養目標,建立工作流程的課程體系,實現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零距離對接是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工作流程;職業崗位;承保理賠

金融保險專業根據崗位實際需求,采用靈活的實踐教學形式,充分開展行業授課、頂崗實習,學生參與實戰經營;以崗位需求為出發點,崗位所要求的素質為重點培養目標,培養素質全面,適應力強,具有團隊合作精神與誠信、敬業的良好職業素養,掌握保險基本知識,具備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公司實務經營能力與基本技能,能在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保險公估公司、保險公司從事業務拓展、查勘定損、核保核賠、客戶服務等實務工作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一、培養目標及就業崗位

培養素質全面,適應力強,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和誠信、敬業的良好職業素養,掌握保險基本知識,具備保險業務經營能力與專業技能,能在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公司從事業務拓展、查勘定損、核保核賠等實務工作的高素質高技能保險一線人才。

工作崗位及主要工作任務如下:

(一)保險營銷 工作任務有:1.開拓客戶,確保銷售目標的達成;2.進行增員招聘、團隊建設、業務輔導;3.協助客戶進行理賠、給付、保全變更等服務;參加公司安排的各項業務培訓。

(二)保險承保 工作任務有:對承保標的進行篩選、對承保標的的費率或者價格進行確定、對客戶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解答等。

(三)保險理賠 工作任務有:確定理賠案件、查審證明和資料、核定保險責任、履行賠付義務。

(四)保險客戶服務 主要工作任務有1.通過電話、電郵、柜臺等多種方式為客戶及人提供投保、理賠等方面的專業咨詢及業務處理;2.負責保單及相關材料的紙制文檔及電子文檔的檔案管理工作;3.記錄、跟進客戶及人的訴求,轉呈相關部門落實客戶需求。

(五)綜合內勤 工作任務有1.幫助業務員解答與條款與契約相關問題;2.按照業管規則進行保單填寫與初步風險核保;3.負責與業管部門進行保單、產品資料交接;4.負責發票等重要有價證券的管理。

二、職業崗位要求分析

按照保險公司的工作流程設計專業崗位分別有:保險營銷、保險、保險承保、保險理賠、保險客戶服務、綜合內勤崗位等。

(一)保險營銷

是開展業務,特指保險公司的業務人員開展保險業務。保險營銷崗位工作要求:1. 開拓客戶,確保銷售目標的達成,正確選擇保險營銷渠道;2. 掌握社交技巧方法和營銷手段,對保險商品進行促銷;3. 正確計算保費;4.具備溝通協作、服務創新的能力;5. 協助客戶進行理賠、給付、保全變更等服務;具備團隊合作意識。對應開設課程主要有《保險營銷技巧》、《保險客戶心理》、《保險營銷禮儀》、《保險產品分析》。

(二)保險

保險崗位要求:1.依據確定目標市場的調研目的,用問卷、電話、訪談等方法進行調研;2.能與被調查對象進行有效溝通;能用準確、精練的語言表述保險條款的內容,熟悉保險的專業知識和一切客戶可能提出的相關問題的解答。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詳盡、準確、通俗易懂地解釋保險條款。具備較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3.靈活運用營銷和社交技巧、方法;4.能用電腦進行文字輸入,并熟練使用office軟件;5、能按照公司的要求填寫固定格式的投保單,并建立相關數據檔案;能按照保險公司和銀行的要求開立保費帳戶;按照保險公司要求領取保單和收據;及時交給客戶并介紹收據的作用和理賠程序、變更告知和理賠通知;6.具有金融財務知識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能正確計算保險費;會在銀行開立賬戶;7、時刻遵守職業文明禮儀規范;語言規范,舉止得體;8、能吃苦、耐勞,有持之以恒精神、工作踏實、認真、謹慎,積極主動;具備客戶至上的服務意識;9、具備團隊合作意識;具備抗挫折能力;具備及時總結自己工作、改正錯誤、補救失誤的能力;10、遵守相關法律(保險法\民法通則),有商業道德,保證最大誠信。需要取得《保險從業資格證書》。

(三)保險承保

將投保單資料輸入保險公司內部計算機承保系統;搜集風險信息,進行風險識別、評估和控制;根據核保政策對投保人提出的投保申請進行審核;決定是否承保并做出承保決策;繕制保險單證

保險承保崗位要求主要有:1.熟悉保險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政策;2.較全面地掌握保險基礎理論、核保專業知識;掌握保險條款、保險合同、實務處理方法及基本原理,熟悉保險核保業務管理的政策、流程及服務標準,并能正確貫徹執行核保方針、政策及制度;3.熟練運用辦公系統軟件,掌握統計和量化分析方法;4.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較強的溝通能力;5.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有團隊合作精神;6.具有較強的風險意識和風險識別、評估和控制能力;7.人壽保險要求具備一定的醫學知識,財產保險要求具備一定的機動車輛相關知識(車險)、進出口貿易相關知識(水險)等。

所開設課程主要有《保險承保》。

(四)保險理賠

保險理賠崗位要求了解保險理賠的相關知識;能夠協助理賠員為客戶提供理賠服務。

1、掌握接報案、查勘、定損的方法,及時進行手工登記立案。

2、根據立案通知書,及時登錄未決賠案,準確選擇出險原因,準確錄入預估賠款金額。

3、收集或催收有關索賠單證。

4、繕制理賠案卷,對于拒付的案件,能夠做到向客戶合理解釋拒付原因,并能妥善處理與客戶的糾紛。

5、及時通知客戶領取賠款。

6、按有關規定裝訂、保管理賠案卷。

7、按月編制理賠業務報表說明;編制季度、半年、全年理賠分析報告。

所開設課程《人身保險理賠》、《財產保險理賠》。

(五)保險客戶服務

保險客戶服務崗位要求有:

1、建立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對客戶信息進行整理、分析。

2、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客戶滿意為目的的為客戶服務。

3、多次溝通,穩定并拓展客戶,做好后續跟蹤服務。

4、運用互聯網、電話、傳真、信函等多種途徑與客戶溝通。

5、熟練運用office等辦公自動化軟件,業務系統操作熟練;具有較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工作主動性較強。

6、有較好的服務意識和溝通技巧,聆聽能力、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較強。

7、堅守保險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工作認真、責任心強、抗壓能力強。

所開課程有《保險客戶服務》等。

(六)綜合內勤

綜合內勤崗位工作任務有出單及核對保單,提醒外勤續保、錄入與存檔業務相關的資料、配合內勤主管進行單證整理對應開設課程《計算機基礎》、《保險客戶服務》、《保險產品分析》、《保險承保》、等。

三、學習領域構建

校外實訓大致包括:一是到保險公司業務管理中心、財務中心、客戶服務中心實地演練,熟悉業務操作流程;二是到各類保險標的責任事故現場、汽車修理廠等,培養現場查勘、核定賠償責任、分析理算保險賠款的能力。三是到保險公司營銷部參加晨會、夕會、業務培訓,隨保險業務員走訪客戶,掌握陌生拜訪、約訪、條款解釋、拒絕化解、業務談判、促成簽約等營銷技巧。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高職金融保險專業校企合作機制創新與實踐

[提要]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機制是提高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所在。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金融保險專業本著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原則,以專業指導委員會、校企共建二級學院為引領創新實踐校企合作機制。本文闡述該專業在校企合作實踐創新過程的主要工作內容,論證已經取得的實踐成效。

關鍵詞:高職;金融保險專業;校企合作

本文為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院級重點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和規律決定了高等職業教育必須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道路,校企合作已經成為培養創新型高素質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的最有效模式,各高職院校都在進行積極的探索與實踐。

近年來,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金融保險專業在省示范建設過程中重視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建設,強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增強辦學活力,實現行業企業與專業建設的互相促進,在區域經濟社會與高等職業教育和諧發展方面進行了廣泛的探索與實踐。目前,金融保險專業已與多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并在訂單培養、工學交替、課程開發、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師資培訓、技術交流、社會服務、頂崗實習、學生就業等方面進行了合作,總體來說成績是顯著的。

二、校企合作機制創新與實踐的主要內容

通過和行業企業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合作模式靈活多樣,促進了雙方共同發展,達到學校、企業和學生三贏。

(一)重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金融保險專業于2011年末重組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邀請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高管、行業協會及政府相關部門專家加入,校企合作形成強大合力,共同完成專業建設。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設定專業發展規劃研究專業調整與建設、研討課程開發與建設促進教學管理、協調學生實習、實訓頂崗與就業、實現專業教學要求與企業崗位技能要求對接。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不定期舉行研討會,就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人才培養方案展開卓有成效的討論,委員們對課程的開設門類、職業素質與能力的構造、校內外實習實訓等內容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重組對金融保險專業更好地為產業服務搭建了平臺,也有助于實現專業教學要求與企業崗位技能要求的對接。

(二)創辦江蘇財經?紫金保險學院

1、江蘇財經?紫金保險學院成立。2011年11月4日,學院領導與紫金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總經理共同為“江蘇財經?紫金保險學院”揭牌,當兩位領導的手緊緊握在一起時,頓時引起臺下一片掌聲。這一刻不僅標志著學院與紫金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的友好合作又跨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也為學院創新校企合作機制,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添寫了濃重的一筆,更為學院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能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2、江蘇財經?紫金保險學院章程。為明確江蘇財經?紫金保險學院的辦學指導思想和根本任務,規范學院內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合作雙方起草并通過了江蘇財經?紫金保險學院章程。章程由總則、組織機構、工作內容與形式、雙方的責任和義務、經費來源與財務管理、附則六部分內容構成。

3、企業參與課程考核與評價。為了讓專業人才培養更加符合企業要求,實現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金融保險專業聘請了紫金保險公司淮安中心支公司總經理及銷售部、客服部、人力資源部等部門高管作為金融保險專業兼職教師,參與財產保險、保險基礎等課程建設與課程教學,課程教學的部分內容轉移到了紫金保險公司實地進行,兼職教師對學生進行了現場教學,并根據學生的實地學習表現提供了考核評價意見。同時,紫金保險公司還接納了金融保險專業畢業班學生到公司頂崗實習,幾位高管還兼任了頂崗實習畢業生的實習指導及論文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實習表現提出了考核評價意見。由于紫金保險公司兼職教師在考核評價上更重視對學生工作能力與素質的評價,使金融保險專業借助江蘇財經?紫金保險學院這個平臺豐富了考核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考核評價更趨全面系統。

4、青年教師到紫金保險掛職鍛煉。在校企合作交流過程中,金融保險專業有數名青年教師在紫金保險公司掛職鍛煉、實踐實習。在實習掛職期間,通過輪崗學習,分別實習了前臺業務、銷售業務和理賠業務等,提高了自身實踐操作能力,提升了教學水平。

5、開設員工培訓班。金融保險專業與紫金公司共同開設了兩期培訓班,開展對紫金保險公司員工的培訓,講授風險與保險、財產保險、汽車保險知識,進行保險營銷技能培訓,培訓后紫金保險員工參加的保險營銷從業資格考試通過率達100%。

(三)與中國工商銀行共建“青年金融實踐體驗中心”。2012年11月27日,學院領導、中國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及淮安分行領導共同為“青年金融實踐體驗中心”揭牌。“青年金融實踐體驗中心”的成立,是雙方共青團組織積極探索服務青年大學生的新途徑,是為促進青年員工立功建業、幫助青年學生增加實踐機會的益事,也是工商銀行和我院金融保險專業深化校企合作的一項重要舉措。

共建“青年金融實踐體驗中心”以來,淮安市工行工作人員多次走進校園為師生宣傳金融知識、釋疑解惑,免費辦理網銀、手機銀行等業務;金融保險專業的學生也多次赴工商銀行城南支行體驗金融產品,熟悉崗位流程,提高職業能力;隨著雙方合作的不斷深入,將會為培養優秀人才和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四)校企共建實訓基地

1、校內實訓中心建設。近兩年來,金融保險專業改擴建了原有的模擬銀行、證券實訓室、保險實訓室等校內實訓室,建成了“仿真、集成、開放”的金融實訓中心。以金融行業一線操作、客服及營銷類崗位作為人才培養定位,本著專業建設服務產業的宗旨,金融實訓中心設有銀行仿真實訓室、銀行綜合技能實訓室、保險仿真實訓室、保險綜合技能實訓室、證券交易實訓室等八個實訓室,同時在建設規劃中的還有理財實訓室和貨幣博覽館。金融實訓中心配套了銀行柜臺綜合業務、銀行信貸業務、保險綜合業務、證券投資業務、銀行卡業務、理財規劃業務等實訓教學軟件,充分滿足學生職業素養訓練、業務流程操作、崗位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培養的需要;實訓中心充分模擬職場環境、營造職場氛圍,實現專業教學過程的“理實一體、學做結合”。金融實訓中心同時可用于企業員工培訓、繼續教育培訓、終身學習培訓,集成多種功能,是服務社會的基地,是金融保險人才培養的搖籃。

2、強化校外實訓基地功能。通過成立江蘇財經?紫金保險學院密切了與紫金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的合作關系。同時,金融保險專業與中國人壽淮安公司簽訂了長期戰略性合作協議,向中國人壽公司輸送即將畢業的學生參加暑期工學結合實踐,取得了良好成效,中國人壽對金融保險專業學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同時學生也對這樣的校企合作內容非常支持,他們說這樣的暑期實踐既鍛煉了他們的能力又增加了他們的收入,減輕了家庭的負擔。目前金融保險專業已擁有15家校外實訓基地。

(五)工學結合,推進一體化教學改革。一體化教學就是說將工作與學習一體化、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室與實訓室一體化、課堂與職場環境一體化。在金融保險行業專家的指導下,通過核心崗位職業能力分析,進行工作項目與工作任務分解,形成符合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需要的課程標準體系,幫助學生實現從學習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轉換。以職業能力為目標確定教學內容,以典型的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教學項目,依托校內外實訓基地的仿真或真實環境,增強學生的直觀體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通過金融實訓中心的建設,重組教學環境、重設課堂氛圍、重設教學評價等,重構課堂教學,全方位改造原有教學情境和場所,將課程教學設置在學做合一的實習實訓場所,實訓中心充分模擬職場環境、營造職場氛圍,實現訓練的仿真,教學的一體。以實訓室為教學場地,開放課堂,以專題培訓的方式請學生走出教室,將操作性很強,如銀行柜臺業務、產品營銷業務、客戶服務業務、證券經紀業務、現場查勘業務等,轉移到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校外實習基地實地上課,教學做一體化,實現學習和工作零距離結合,切實做到工學交替。

(六)校企合作開發課程。使培養的人才能更吻合金融保險行業企業的需求,通過開展市場調研與邀請金融保險行業企業專家座談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明確金融保險專業崗位職業能力,明確行業企業技術標準,課證融通,實現專業課程與職業標準的對接。并在此基礎上,與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業務骨干攜手共同開發建設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商業銀行信貸實務、金融產品營銷、財產保險、人身保險、證券投資實務等6門專業核心課程。在校企共建核心課程的基礎上,共同開發校企雙向使用的項目化教學(培訓)教材,教材內容選取金融企業真實業務,反映“理實一體、學做結合”的培養理念。

三、校企合作機制創新與實踐的主要成效

通過全面校企合作,廣泛搭建產學結合的職教平臺,形成了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合作辦學體制機制,促進校企深度合作,推進辦學模式的創新,增強辦學活力。

(一)創新了人才培養。根據建設行業特點,金融保險專業創新了“課證融通、工學交替、個性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此模式下金融保險專業大力推進“雙證書”制度,實現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接;校企合作發展,工學交替,實現專業教學要求與企業崗位技能要求對接;開展了分段式教學、仿真模擬實訓和任務驅動等教學模式。

(二)課程建設與改革開放見成效。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提高學生職業競爭力,在充分聽取和吸收行業企業專家意見,在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必備的專業應用知識、職業核心能力、職業主要素質,從而確定學習領域課程,構建了“學做結合、理實一體”的課程體系。同時,加強了課程開發與建設力度,與行業企業人員,共同開展課程建設,成果有省級精品課和院級精品課、優質課、達標課等。

(三)教師素質得到提高。利用校企合作平臺,按照“能工巧匠進課堂”的要求,初步建立起一支職稱、學歷、雙師、專兼結構合理,教學能力、專業能力、實踐能力、職業教育研究能力等全面發展的“雙師型”專業教學團隊。

(四)實訓基地建設多樣化。為加強教師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本著建設主體多元化的原則,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資金,遵循“校內建企、企內建校”的思想,充分利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資源和紫金保險學院優勢,整合校內外資源,組建了多模式的校內外生產性實訓基地和學習性實訓基地。如與紫金保險合作建成保險仿真實訓室、與工商銀行合作建成銀行仿真實訓室;在紫金保險、海通證券設立駐企工作站等。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關于高職金融保險專業建設的幾點思考

【摘 要】文章具體分析高職金融保險專業發展的必要性和職業崗位發展的方向,對專業建設特色情況進行說明,最后提出高職金融保險專業的具體建設目標。

【關鍵詞】高職金融保險;專業建設;思考

有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國內大約有金融人才300萬人左右,無論從數量上、結構上還是從質量上都遠遠不能滿足將來的發展需求。我國相關部門在對未來10年亟需的12類人才進行預測時,銀行、保險類人才位列其中。金融業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出“金字塔”式結構。一方面是隨著業務的多元化和專業化,對中高端人才迫切需要,如金融分析師、基金經理、證券經紀人、保險精算師、投資管理人才等六類金融人才炙手可熱。 另一方面,隨著業務網絡的擴展,對基層一線崗位人員的需求增多,如銀行業的柜臺人員、客戶經理、理財顧問,保險業的保險人、保險經紀人、內勤人員等。市場對專科生的需求呈上升趨勢,許多單位認為專科生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在實際工作中比較踏實肯干。尤其是經過院校培養的訓練有素、技能扎實的大專生更是大受歡迎。

一、職業崗位發展調研分析

根據《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2011-2015年》規劃綱要》提出要重點發展金融業,圍繞建設中部地區金融機構聚集區,推進金融一體化建設。加快發展湖北銀行、漢口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交銀國際、長江證券、合眾人壽、長江保險等本土金融機構,培育農村金融機構,引導和支持在武漢新設和遷入國際國內金融機構總部、地區總部、分支機構。重點打造漢口建設大道、武昌中南路金融產業及金融總部聚集區和武漢光谷金融港,將武漢打造成全國金融后臺服務中心,建設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培育優質后備上市資源,支持和鼓勵企業上市融資,推動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積極發展債券市場。鼓勵產權交易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發展,支持金融機構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股權質押、金融租賃、信用貸款等產品創新,推進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進行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試點。尤其是經過院校培養的訓練有素、技能扎實的大專生更是大受歡迎。爭取相關期貨交易所在我省設立稻谷、玉米、鋼材等期貨品種的現貨交割倉庫。拓寬保險服務領域,積極發展財產保險、人身保險、責任保險、再保險和保險中介市場。大力發展產業、創業、股權等各類投資基金。積極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爭取國家批準武漢離岸金融業務試點。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這就需要大量的高素質技能型金融人才,為了滿足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對金融人才的需要,要大力發展建設金融類專業。

高職金融保險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與專業相適應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能熟練掌握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具備一定的英語水平和熟練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并具備一定金融保險理論知識和理財技術、能夠熟練掌握金融保險業務的具體方法和操作技能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

金融保險專業崗位發展一覽表

二、專業特色建設

(一)教學內容的創新

教學以市場導向原則。市場需求是職業教育生命力所在,市場需要什么專業人才,學校就辦什么專業,緊貼市場需求。我們擬以主干課程為主導,以行業實際要求為主要內容來編寫實操性更強的教材,根據金融保險職業具體運作過程建立模塊化的教材體系,從而使學生“所學”在畢業后馬上就能有“所用”。

(二)教學方式的轉變

主要表現在不斷加大實踐課時的比重,很多職業核心課程的教學轉變為主要在實驗室完成教學任務,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并為學生創造相應的學習環境,實驗室教學也要由“放羊式”相應轉變為實行以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學習的以“導”為主的教學模式,真正突出以學生為中心,更多地考慮學生個體的需要而不是群體需要。

(三)樹立對教學質量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全員監督的新理念

教學質量是學校辦學的生命所在,對教學質量的監督不僅僅是對教學結果的監督,而應體現在對教學環節整個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跟蹤監督,包括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和落實的監督、教材編寫或選用的監督、任課教師任職資格和授課效果的監督、學生學習過程的監督、實習實訓環節的監督等方面。

(四)以突出職業技能培養為特色,實行“雙證書”制度,具有多種技能鑒定與考試認證資格

實施“雙證書”制度,讓學生不僅有學歷證書,還至少要有一種職業資格證書。將本專業的專業崗位技能證書考試信息及時傳遞給學生,鼓勵學生應考,同時注意教學內容與考證的對接。堅持應用型職業崗位所需要的理論與技能為本位,培養符合高職教育素質要求的應用型人才。將學歷教育、職業技能、職業認證三者緊密結合起來,實行“雙證書”制度,把教學重心放在培養學生能力之上。

(五)堅持校內校外實習實訓

建立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實現教育和崗位“零距離”。本專業的實訓由校內和校外實訓實習基地二部分組成。通過校內實訓,能實現部分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銀行業務和保險業務都是帶有營銷和服務性質,其實踐教學需要有一定的現場作業流程和特定的商業環境。高職高專培養的是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技能的培養和提高主要依靠實訓訓練。武漢市金融業發展迅速,從理論上來說,為金融保險專業的實踐教學能提供很有力的支持。始終堅持不懈與金融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經過面試的應屆畢業生到保險公司、銀行、證券公司進行定崗實習,同時專業教師跟蹤指導。這種定崗實習把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真正落實到實處,切實從根本上提高實際動手能力和就業水平,真正實現畢業直接上崗。同時我們還是需要考慮國有銀行和保險公司的特殊性,其審批程序非常復雜,因此,我們的思路保持,“以校內實訓基地為主,校外實訓基地為輔”,一方面,通過在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的觀摩學習,加強其對實際業務的感性認識,而實訓課程的模擬操作主要得靠仿真度較高的校內實訓基地完成。同時通過聘請富有本專業工作經驗的專家、能工巧匠做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及兼職教師,以縮短與實際的距離。

(六)德育與體育、心理健康、法制、安全、禮儀、就業教育相結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從學生個體發展與社會需求相統一的視角把握培養目標,具體來說就是“綜合素質合格+特長”,針對當前高職生存在的脆弱、傍徨心理,教師開展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培養他們誠信、務實、勇于進取,有責任心,吃苦耐勞的性格,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行為調控能力。同時加強文明禮儀教育,增強法制觀念,增強安全意識。總之,職業教育學校應該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專業建設目標

1、大力開展課程建設。構建銀行柜臺業務、證券期貨投資業務、保險經營與經銷業務三大技能模塊課程體系;建成一個共享型、教學互動的專業資源庫;出版融技術先進性、教學互動性、實踐標準性、內容科學性為一體的專業系列特色教材。

2、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個人金融業務的最大特點是客戶量大、分散,在滿足顧客在消費金融產品的同時還需要為顧客提供投資理財等相關的咨詢服務。目前銀行業最缺乏的是德才兼備的客戶經理。作為個人金融業務的客戶經理必需具備過硬的專業、行業知識,要能精通銀行各類業務。高職院校金融專業的教學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順應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趨勢,調整教學思路,在保證學生專業教育質量的同時,切實加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提高學生金融產品的營銷能力。

3、加大訂單式人才培養力度。通過繼續與各省市地的金融機構簽訂訂單式培養計劃,學校和企業一起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一起組成教學團隊、一起編制教材、授課資料、實訓資料、一起對學生進行授課和管理,企業和訂單班的學生提前簽訂就業協議,學生學習結束后可直接進入該企業實習和就業。

4、在加強職業技能培養的同時,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在注重培養學生技能操作力、崗位適應力、創新應變力的同時,還要加強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并重,即在注重“職”的同時不能忽略對“高”的教育引導。擴大校外實習實踐基地,增強與用人單位的溝通,以社會需求作為參考來確定教學,以教學來促進社會需求。積極的為學生開展人文素質教育,進行正面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引導,促使其在德育、智育、體育方面的全方位發展,使之能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之才。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高職金融保險專業教師企業行活動初探

【摘要】分析了高職院校金融保險專業教師進行企業行活動的意義,并以到保險公司進行實踐鍛煉為例,有針對性的談到了企業行活動的心得體會和作用。

【關鍵詞】高職 金融保險 企業行

當前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職教育發展也呈現良好態勢。由以培養綜合素質為導向的學術型人才、工程型人才為目標轉變為以培養就業為導向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由以學科為本位過渡到以能力為本位。為了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更好地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高校企之間的合作,促進教學改革,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我校也積極響教育廳號召,按照湖北省教育廳相關文件的精神,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教師企業行”活動。

一、意義

(一)深化教學改革。

要使高職畢業生在就業中具有競爭優勢,所培養的學生就必須與企業的需求緊密結合。在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具體崗位的實踐以及與同事們的交流,在掌握新技術新方法的同時熟悉具體崗位的職責分工,有利于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以及對本專業人才知識結構和職業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這為人才培養方案的修改

(二)有利于更新教育觀念和培養人才。

在企業實踐鍛煉時,教師可以與公司業務專家進行交流,可以對以往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開展專業調研活動,親身體會企業對人力資源的真實需求,了解專業崗位群的具體要求及發展趨勢,獲得企業對人才培養、專業課程設置要求的第一手資料,從而更有針對性地確定人才培養方案,適時調整專業結構和專業課程體系,在修訂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時更能有的放矢,并根據市場對各類人才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教學措施,把企業用人的要求作為培養目標,在專業設置、課程安排、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等方面適應市場需求,進行大膽改革,努力解決目前高職教育中存在的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夠適應市場,受到市場的歡迎。

(二)加強校企合作,實現“雙贏”。

以就業為導向,加強橋區合作。教師赴企業鍛煉增強了學校與企業的溝通、交流與合作,密切了學校與企業的聯系,創造了學生實習、就業的良好條件,促進了學校的發展;同時通過教師的企業鍛煉也有利于企業對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的人才儲備和發展、科研水平的提高,實現學校與企業的雙贏。同時,教師赴企業鍛煉也進一步推動了校企間聯合培養人才模式的構建,實現校企間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產教結合,加深了校企間人才供與需的緊密性和一體化。

二、實踐內容

2014年7月我作為一名高職金融保險的專業教師,來到中國平安金融集團第八營業部進行實踐鍛煉,從事的崗位是講師助理,其工作職責主要表現為:協助講師完成上級公司下達的教學培訓任務、公司各項業務培訓任務以及支援系統內各公司的業務培訓;協調并完成課程方案計劃;課件設計及維護;參與研究、開發、編寫培訓課程及教材;參與制定各級公司培訓計劃,包括參與公司組織的課題調研活動,廣泛了解銷售人員的培訓需求,撰寫市場調研分析報告和培訓需求分析報告。每天早上八點半,所有的保險同仁都會在聚龍部進行晨會。首先由全體參會人員起立唱司歌、讀公司訓導口號,接著是營業區業績戰報、人力戰報、最新險種及咨詢分析以及各項通知,最后是各個部門的二次早會。二次早會的內容主要是保險產品分享,即由最近已簽單的保險營銷人員分享自己的經驗體會:介紹客戶背景、簽單背景和促成要點分享。這對于每一個上臺發言人來說,都是一份榮譽。另外是本部門陳總監的分享。我將保險行業的晨會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開展了“45分鐘保險晨會”的活動,將金融保險12301班分為了五個項目團隊,每個團隊由七個人組成,每個團隊一周組織一次早會,早會由敬業時間(考勤)、晨曲、信息窗口、經驗分享、游戲互動和經理時間組成,取得的效果良好,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培養了他們的的團隊合作精神。

三、心得體會

這段時間,令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平安保險公司的處世哲學:做人有情有義、工作有聲有色、生活有滋有味。保險營銷已經到了一個境界:不是產品的營銷,而是人的營銷。陳總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把人做到位了,還怕產品銷售不出去嗎”?“敬人就有人緣,敬業就有業績”,他們把客戶當作是朋友、親人甚至是家人,對客戶的關心是無微不至,而且做得非常細致,有時候是一句噓寒問暖的貼心短信,有時候是一份用心的生日小禮物,讓你倍感溫暖。處在這樣一種工作環境使我深受感染,這個對我以后無論在哪個崗位上工作都是受益不淺的。另外一點另外印象深刻的就是平安保險公司有著非常發達的培訓體系,令人嘆為觀止。眾所周知,他們有一所平安大學,培訓分為師范類、營銷類和管理類,整個培訓系統非常完善,部門里有新人崗前培訓、新人鉆石沙龍、“麒麟營班”、主管模壓訓練、雛鷹特訓營等等,非常注重對員工在不同階段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一)有助于轉變觀念,提升專業教學。

專業教師通過在企業實踐鍛煉,更新了知識結構,提高了實踐技能。教學中能結合企業的實際需要,不斷向學生滲透企業新的用人標準,新的規章制度等,能避免空洞的說教。在此期間,我多次與同事們交流、探討高職應屆畢業生的表現情況,包括專業知識、技能、從業態度、職業能力和團隊精神等等,站在學校的角度,為了能更好的為企業服務,給企業輸送更優質的人才,有哪些建議。針對保險行業,企業更親睞的人才要滿足這些條件:即自信、有明確目標、能吃苦耐勞、溝通能力強、具備一定抗打擊能力,而且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在保險業留下來并能走得更遠。很多應屆畢業生到了實習單位,感覺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覺得要放低姿態,有這樣一個心理準備:社會也是所大學,自己在這所學校才從零剛開始,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要抱著學徒心態,空杯心態、海綿心態。你是在學習,哪怕你第二天就從這個單位辭職也不應放棄之前每一個值得學習的機會。一個良好的工作心態比任何一個好工作都更為重要。步入社會后,沒有人有義務來教育你,要從以前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用所學的書本知識適應工作的實際情況,并能融洽地協調人際關系和生存環境,對企業的正常運轉擔負起自己的崗位責任。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培養高職金融保險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課程設置研究

摘 要:對于高職金融保險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必須以工學結合為原則,并且以保險為典型的工作任務。本文通過圍繞培養高職金融保險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詳細研究,因而形成了實踐性的教學體系,最終建立起以實踐能力的培養為目標的課程體系。

關鍵詞:金融 保險專業 實踐能力 課程 設置研究

對于高職教育而言,要想成為職業教學界的共識,首先要做的就是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從而建立起新的課程理念。新的課程理念是在專業論和應用論的基礎上樹立起來的,并且是以實踐能力的培養為主要目標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并不是從所獲得的理論知識中產生的,而是要在對問題批判、解決和轉化的過程中產生的。因此,在高職教學的課程體系中,學生要在各種復雜的職業境界中進行交往,從而可以使自己的行為在復雜的環境中獲取一定的經驗。對于這一點,在教學課程的體系上,對學生的實踐性教育是必須進行的任務之一,從而建立起有利于學生實踐性教育的教學體系。

一、對于金融保險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體系所包含的內容

1.對所就業的崗位要有一定的認知實習。為使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在以后的就業方向上有一個明確的了解,應讓學生對金融保險專業的工作性質和工作任務有著初步的了解,并要求對專業的各項工作所在的崗位業務流程和職業能力所規定的要求做進一步的了解,進而實現學生對專業和崗位目的的充分認知。

2.在社會體驗中得以實習。通過社會體驗實習可以使學生的社會能力得以培養,為鍛煉和提高學生處理社會關系的能力,增強崗位上忍耐與抗壓的能力,提高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同時理解奉獻與價值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我們應對實習實訓基地進行充分的利用。學生在第一學期結束后,送到企業中進行社會體驗實習,時間長達三個月,最終實現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并且在實習過程中磨練自己的意志,從而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

3.對專業課程的實習。對于專業課程的實習而言包括兩個方面,分別是理實一體課程的實訓和對崗位仿真的實訓課程。而對于理實一體課程的實訓來說,是指在對專業核心課程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對實訓內容進行一定的設置,并且以實現學生在專業能力和方法能力兩方面得以加強為教學目標,授課過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法以及課堂與實習地點相結合成一體的教學法;在崗位仿真實訓課程中,主要是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從而建立與崗位仿真實訓相關的項目,在實訓過程中,對于這些不同的教學項目要求學生必須親自來完成,最終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以提高。

4.與所學專業相結合的綜合性實習。在同專業相結合的綜合實習過程中,學校可以安排專門的金融保險實訓室,通過實訓使學生在金融保險業務方面的處理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也為了畢業生畢業后直接能夠頂崗、就業打下基礎。實訓室應該配有專門的電腦及教學軟件,有專門的綜合實訓資料。其中綜合實訓資料可以由在校教師和保險行業專業人士共同來編寫。通過學生的上機操作也提高了學生的電腦操作能力和軟件操作能力。

5.畢業生的畢業實習。對于畢業生的畢業實習而言,原則是安排在教學的第六學期,所進行實習的時間應是半年。而在實訓上主要是以兩種形式進行的,分別為:(1)畢業實訓單位由學生自己主動聯系;(2)畢業實習單位由學校統一安排。對于畢業實習的學生要制定相關規定,比如要求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完成自己的畢業設計工作,以及所接受實訓的學生要完成一份具有質量保證的項目專題報告,并且此報告要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相關,學生通過運用畢業實習和市場的實戰經驗來完成。

對于以上進行的各項實訓項目,學校都應在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所規定的實習指導和考核標準來進行,同時要求學生嚴格按照實習指導服從學校所要進行的相關考核,進而使實習實訓的質量和效果得以保障。

二、實踐教學的實施所需的一定條件

1.在“2+1”培養模式下進行的實踐教學。對于“2+1”培養模式而言,是指在三年制的高職金融保險專業的教育中,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時間為兩年,剩下的一年時間是讓學生進行頂崗實習以及相關實訓項目的實施。為實現學校與企業之間無縫隙的銜接,應依據工學交替理論和實踐結為一體。當前金融保險產業人員綜合能力的開發主要是由“2+1”培養模式來起作用的。為使“2+1”培養模式在學校和企業間實施,必須以工作過程中的應用技能作為主要的路線,進而實現教學資料的整合。在金融保險專業實踐教學中,“2+1”培養模式的實施使實踐教學有了一定的時間保證,并且落實了各項實習實訓相關項目。

2.建設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對于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能有效地保證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此場所的建立主要是提供學校在實踐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頂崗實習、社會體驗實習、課堂與實習地點相結合教學等實習實訓項目進行實施的,同時它也作為對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應用創新能力進行培養的主要基地。在實踐教學體系實施過程中,為實現工學交替的實踐教學,就必須在思路上進行拓寬,同時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并且對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進行拓展。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不僅僅是彌補校內實習實訓的不足,它對創建出一種教與學雙向之間的互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在這樣的社會職業情境中可以有效地對學生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給以鍛煉、培養,最終實現學生順利地完成 “學校人”轉化為“社會人”這一過程。

3.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建立。為保證教學體系可以順利地實施,建立科學完善的管理體制是有必要的。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為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必須對實習實訓項目的過程管理進行相關規范,進而建立卓有成效的實踐教學質量檢查、監控、保障體系是在實施實踐教學前所必須進行的。對于各項實習實訓項目都應建立不同的實施方案和所要規范的實施細則,并制定相關的考核和懲罰制度。譬如在學生進行畢業實習實訓過程中,應建立相關的實施方案對此進行管理,在畢業實習結束之時,學生應向學校提交相關實習文件,如畢業實習的協議書、畢業實習任務書、畢業實習指導任務書、畢業實習安排明細表、畢業實習周記等等。

4.建設“雙師型”的教學團隊。在實踐教學實施過程中,對教師團隊的建設要有一定的要求,進而創造出一個在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兩方面均較高的教師團隊,其中包括專兼職教師,同時也可以稱之為“雙師型”教學團隊。為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整體教學水平能夠不斷地提高,在學生實習實訓過程中,應要求有合理學歷和技術職務以及技能結構的教師來對學生的實習進行指導。“走出去,請進來”并行的策略是在教學團隊的建設上應該堅持的,從而做到走專兼結合的道路。為提高專職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職業素養,應對專職實訓的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和考核;在學生實訓過程中,應聘用專業水平比較高的專家對學生進行指導,盡可能地實現工作與學習無縫隙的對接,從而實現教學、學習融為一體。在聘用兼職教師的過程中,應嚴格要求、認真選擇、科學管理,從而實現兼職教師的職責得以充分的發揮。

三、結束語

總之,對于金融保險專業而言,它屬于一個實踐性比較強的專業,在金融保險專業教學中如何實施有效的實踐性教學對于高職教學的工作者來說將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同時也是一個艱難的挑戰。但是,只要按照“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能力為中心,產學研相結合”的策略,使教師可以充分地發揮其自主的主動性,并積極思考,同時面對問題可以靈活變通,最終將會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并且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畢業生的競爭力,進而達到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培養高職金融保險專業學生關鍵能力的途徑

摘要:文章闡述了培養高職金融保險專業學生關鍵能力的必要性,并對提高學生關鍵能力的途徑進行探索,以提升學生的就業率和職業發展能力。

關鍵詞:高職;金融保險專業;關鍵能力;就業

作者簡介:皇甫紅琴,女,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金融保險。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研究課題“高職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及對策探究”(編號:2013B265)的成果之一。

我國保險行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對高素質的保險專業人才需求巨大,應該說在保險行業工作的人員會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經過調研,發現保險行業員工存在“高流失率”、畢業生難以在保險公司生存等現象,這已經成為行業和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要達到高職人才培養方案中“培養具有較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的目標,除了要對在校學生加強專業基礎知識教育外,還必須依據行業崗位的任職要求強化職業核心能力,即關鍵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使他們將來能在企業中生存,并獲得可持續發展。

一、“關鍵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1972 年德國的梅騰斯Mertens首先提出“關鍵能力”概念,并于1974年進一步將“關鍵能力(Schlucssclkompetenz)”定義為:關鍵能力是那些與一定的專業實際技能不直接相關的知識、能力和技能,它更是在各種不同場合和職責情況下作出判斷選擇的能力,勝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預見各種變化的能力。[1]目前一般認為,關鍵能力包括社會能力與方法能力,二者與專業能力共同構成綜合職業能力。

新加坡特許科技學院院長李德威在哈爾濱舉辦的國際職業教育論壇上提出:“面向全球的職業教育,要培養符合現代化要求的職業人才。這種人才不僅表現在掌握企業所要求的職業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備正確的價值取向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稱之為‘關鍵能力’”。

教育部在2006年16號文件指出,要“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并在辦學水平評估指標體系中要求測評學生的“自我學習、信息處理、語言文字表達和合作協調能力”。同時,在教育部與其他部委的相關文件中也一再強調學生及職業人士的職業核心能力,即關鍵能力的重要性。

加強關鍵能力的培養,不僅是當代國際職業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的主流趨勢,還是國家倡導的能力本位的有效載體,也是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更是增強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關鍵措施。

二、提高“關鍵能力”的途徑

1.鞏固專業思想,堅定信念。前些年,保險行業雖然人才需求量大,但需求短視,需要的是“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外勤員工。人才缺口巨大而員工供應不足,造成保險業進入門檻過低,外勤員工整體素質不高且缺乏專業知識,導致人們對商業保險的評價不好,行業社會形象大打折扣。高職金融保險專業招收的是“四批二”的學生,大部分來自郊縣和農村,對保險行業缺乏認識。

保險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發展前景廣闊。黨中央和國務院對保險教育工作非常重視,2006年《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將保險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發揮新聞媒體的正面宣傳和引導作用,普及保險知識,提高全民風險和保險意識”。如今,《保險伴我一生》知識讀本已出現在中學課堂上,為造就具有較強保險意識的公民奠定了基礎。而以房養老政策、銀行倒閉政策、國家將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的學歷要求提高至大專等舉措,均為金融保險專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中國保險市場的迅猛擴張為保險公司對大專及大專以上人才的需求注入了活力。因此,新生入校要做好以下兩件事:第一,必須對學生進行金融保險專業思想教育,使之初步認識保險,了解保險的意義和功用;第二,幫助學生制定職業規劃,使之明確奮斗目標。學生除了明確學習知識的目標,還要明確“與人交流、溝通、分析與解決問題”等綜合素質方面的目標,即在校期間努力培養關鍵能力,以提高畢業后的就業競爭力和職業發展能力。

2.構建“關鍵能力”培養的內容與方式。在傳統的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的任務就是按照學科體系講授基本知識、方法和原理,幫助學生弄懂重點與難點。但在高職教學中,對教師的要求很高,必須從教學內容與方法的選擇、教學設計與實施、教學過程的組織等方面加強專門技能與職業核心能力的整體設計,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及專門技能的同時得到關鍵能力的訓練。因此,專業教學團隊首先應依據崗位任職要求與行業企業共同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規格及核心能力,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發專業課程,做到專業與產業(崗位)對接。教師應根據保險實務優選教學內容,融入保險從業資格證考核的內容,做到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以學生為主體,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以行動導向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為主,以實際保險工作任務為驅動,圍繞保險工作崗位有針對性地采用案例教學、情景教學、角色體驗等教學方法,做到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對接。強化對學生關鍵能力的訓練,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筆者承擔的是金融保險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結合實踐將教學內容分為3個模塊:第一塊是理論知識,第二塊是素質培養,第三塊是保險實務。在教學中,筆者采用分組教學法,學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小組探究互助、合作與交流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同時,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滲透素質培養,按6個模塊“與人交流、與人合作、信息處理、數字應用、解決問題、自我提高”實施,分別是職業核心能力全國統一測評大綱八項職業核心能力的前6個。[2]

針對高職保險專業生源的實際情況,從學生開口說話開始進行關鍵能力訓練。例如,安排學生根據案例表演小品,以培養合作意識;給學生布置收集保險公司招聘信息的任務,以了解保險業、保險公司的狀況;要求學生會運用PPT宣講、會從網上選擇每周經濟新聞、分享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等。在開放式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既能發揮創造力,又可提升思維,經常有創新帶給大家歡樂和啟迪。在保險實務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經常采用案例教學,吸引學生積極參與互動。特別是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的教學章節,如《人壽與健康保險》中講到具體的險種,可邀請保險公司的兼職教師參與教學,介紹最新的險種;也可邀請保險公司的專家來校開展講座或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還可安排學生在大一下學期參與保險從業資格證考試,并在業余時間跟崗,為逐步實現畢業與就業零距離對接做好準備。

摘 要:中國雕塑的寫意,實質是在寫實與抽象之間。既不算深奧也不算淺顯單調,通過它特有的風格幫助人們從中尋找共鳴,從而更全面的感受作品,從整體到局部,本文通過對雕塑作品的介紹來展現中國雕塑的寫意精神。

關鍵詞:中國雕塑;寫意精神;分析

中圖分類號:J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6-0033-01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寫意”是我國藝術領域的靈魂,雕塑藝術也不例外。在傳統文化和獨特的民族藝術創作理念的繼承中,雕塑的寫意精神傳承至今,是造型藝術中的精品。中國古今,從政界到生活,到獨立的物象雕刻,有不少寫意精神飽滿的雕塑作品。

一、雕塑的寫意精神

中國傳統的雕塑風格有原始樸拙意象風、帝陵程式夸張風、民間樸素表現風、秦俑裝飾寫實風等,這些不同風格的雕塑有一個相同的精神特征就是神、韻、氣的統一。另外雕塑同其他造型藝術界的作品一樣,擁有獨特的“寫意精神”。“寫意”,其實是有意在前,寫在后。雕塑藝術中的“意”是與“象”相關聯的,可以說是“意象”,就是通過藝術的“象”來呈現其“意”。那么“寫意”就是通過“寫”來表達藝術的“意”。

雕塑的寫意有三方面的特征:形態的夸張意象、人物瞬間神態的意象和形體外觀隱顯的質感意象。旅法雕塑家熊秉明的“牛”系列雕塑作品,有著刀削的累累痕跡,但是在作品的整體看,就包含著一種氤氳之氣,充滿活力,凝固的熔巖仿佛要涌出一般。熊秉明的雕塑作品中包涵著中國的哲學、書法、詩歌和西方哲學、雕塑視覺構成的融合體,既深刻理性、又優雅富有詩意。此外,田世信、孫家缽、劉煥章、賀中令、邢永川等雕塑家的作品也有著一定的寫意性。這些大家將中國雕塑的寫意精神傳承,使我國的寫意雕塑資源取之不盡。但是對當代的雕塑家來說,把雕塑藝術中的寫意精神弘揚和深化也有著很大的挑戰性。

二、西方的寫意與中國的寫意區別

西方的寫意注重雕塑作品的造型。看西方人的教堂,是一種升向天國的建筑結構,都來源于他們的意志和信仰。所以說西方的造型藝術家是在理性的基礎上錘煉出一種看得見的“精神”。這種精神趨向于人的主觀,遠離或解構對象,例如羅馬尼亞雕刻家布朗庫西,它的作品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例如《睡著的繆斯》打破了人物雕塑的常規,只有一個頭部來代表繆斯,眼睛、鼻子和嘴巴也只是輕輕刻出,但是還是很合理的將女神的主要特征凝聚起來,表現她沉睡的神態,其余的部分就留給了欣賞者去幻想。因此西方寫意雕塑的形體塑造大都是“形而上”的。

中國的寫意雕塑不同于西方,中國的寫意雕塑有一個理論是“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作品更注重生活的原型,注重表現在生活中的感受,把無形的感受滲透到有形的雕塑中去。作品的生成往往是急速的,有著發散狀的外形,而不是看上去循規蹈矩的幾何組合體。除此之外,中國的寫意雕塑還注重“神”的寫意,著重刻畫作品對象的某一個定格的神態表情,并且在刻畫時會對其進行相應的“改造”,即把某種神態表情夸張、委婉、更具有表現力地刻畫出來。例如我國民間泥塑中的漢俑,漢俑造型較為生動,其中洛陽東漢墓出土的樂舞百戲俑,形體較小,姿態傳神,有著優美的舞姿,其動作和表情都是略微夸張;山西三門峽東漢墓土中的武裝部曲俑,手中都握著強硬的弩弓,控制著弩弦做準備發射的姿態,形態極為鮮明生動,這些都是古代雕塑藝術精品。

中國的寫意雕塑并不是雕塑者對著實物對象進行創作,而是靠雕塑者平時對生活的觀察和感受,以及對雕塑對象賦予的強烈的感情來進行創作。所以中國的雕塑作品在外形上看不到雕塑者眼睛里存在的對雕塑對象的解構,雕塑對象所呈現出來的是變形后的實物,這些變形的元素,就是雕塑者感情的載體,作品似是非是,又富有飽滿的感情,風格中庸化。中國雕塑的寫意理念很符合齊白石的一句話:“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

三、中國當代的雕塑寫意精神出現的問題

如今我國的雕塑藝術越來越“求新求變”,雕塑家拋開了傳統的規范限制,大大弘揚自主意識和創造精神,在藝術界形成了一種開放自由的寫意雕塑系統。但是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問題――過于將西方潮流作為參照。雕塑家要意識到一點:國際化的優秀雕塑作品,并不能反映中國的藝術理念。一些雕塑家傾向國家化的創作方向,在國際的作品群中成為“泛濫元素”中的一顆,在國內又缺乏代表性,得不到認可,所以成為毫無營養的作品。即使得到了西方人的認可,也是在西方人的普遍思維中得到的認可,并不是因為作品本身。所以目前我國部分雕塑家沒有將傳統放在創作的主位上,盲目的進行寫意創新,形成“風頭主義”。

四、結束語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但不能盲目創新,雕塑家在創作時要注意保留民族文化,雕塑總體來說還是要來源于民間,來源于生活。這種對傳統的重視,是對中華民族歷史文明的認可,是對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保障。吸收外來藝術營養進行創新的同時,還要積極地將中國雕塑的寫意精神融入到國際藝術的隊伍中。展現雕塑藝術中寫意精神的獨特魅力。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河北省金融保險專業社會背景與人才需求調研

【摘要】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只有金融業的高度發展才能又好又快地推動其他產業發展。本文主要對河北省金融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進行調研,并對金融保險人才市場及需求調查情況進行分析。

【關鍵詞】金融保險 人才市場 需求

一、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調研

近年來,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先后出臺了《河北省金融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3)》、《河北省金融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河北保險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金融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河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等重要文件,對如何壯大金融主體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思路,并就這個主題提出了金融環境建設的具體舉措。這一系列措施的實施,就是希望通過壯大金融主體,發揮其資金積聚效應、稅收效應、相關產業帶動效應,推動河北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與此同時,根據石家莊的“十二五”規劃的要求,今后五年將大力發展省會服務業,增多做強金融市場主體,積極引進更多的國內外金融機構落戶石家莊。做大做強市級投融資平臺,促進產業發展與金融發展良性互動。以現代服務業為核心,重點發展總部經濟、金融保險等行業,到“十二五”末,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達到44.5%。著力加快改革開放,在增強發展活力和動力基礎上實現新突破,加大金融改革創新力度,擴大直接融資渠道,健全金融服務體系,創建資本要素市場,優化金融發展環境。

我國保險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初步形成了保險的市場格局,險種體系基本健全,保險公司多極競爭的格局已經形成。截至“十一五”末期,全省共有保險公司省級分公司47家,其中,財產險公司22家,人身險公司25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105家,保險兼業機構5723家。保險業從業人員20余萬人。根據《河北保險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到2015年末,保險公司省級分公司達到80家,分支機構達到4500家以上;設立地方法人保險機構1~2家;保險專業中介法人機構數量達到120家。根據我們的市場調查和業內專家保守預測,未來5年內石家莊市將增加各類保險機構和營業點50個,需要新增保險專業理財顧問、經紀人、理賠定損員、壽險訓練師、基層團隊管理者等文化素質較高的各類保險從業人員至少1萬人,由此推及河北省需要新增5萬余人。而在河北省57所高職類院校中,有18家院校開設有金融保險專業,每年培養600名左右的金融保險人才,市場需求缺口很大。

“十二五”期間,我國保險業年平均增長率較為可能的浮動區間為9.5%~17.6%,保險公司體制改革與機制轉化將繼續推進,國有保險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將不斷深入,保險公司處在從規模擴張向追求效益的轉型期,對保險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將日漸提高,保險業發展需要一大批精通金融保險專業知識的人才,特別是基層的保險銷售、基層管理人員以及內勤人員。此外,金融業的混業經營成為一種趨勢,銀行、證券及保險業務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單純學習金融某一分支知識已經不能適應時展的需要。因此,現代金融保險業需要不僅要掌握保險知識,又要對銀行、證券、投資理財知識有一定的了解的保險與金融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

二、金融保險人才市場及需求調查情況分析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資本市場的建立,隨著中國經濟全球化過程,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等管理工具的快速發展,企業迫切需要進行項目投資融資、資本運作、稅務籌劃、成本控制等相關的戰略規劃及運作、參與并為決策提供信息支持的金融保險的專門人才;另外金融市場的不斷成熟和金融操作的日益現代化,使企業的財務活動以及與各方面關系將越來越復雜。對專業化的金融保險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

(一)金融行業“錢”景廣闊

金融專業畢業生其平均起點工資和平均定級月薪分別為2000元以上和3700元以上,與其他行業相比,明顯處于較高水平,對畢業生來說十分具有誘惑力。在具體薪酬方面,金融高端人才年薪都在15萬元以上,八個城市的基金經理平均年薪為21萬元左右。按照自身的條件不同,能力、學歷、經驗和背景的差別,往往同一崗位的人員所獲得的薪酬也呈現出較大的差別,其年薪為15萬~100萬元不等。

(二)金融類人才缺口巨大

上海、北京、廣東和江蘇這幾個省市對金融行業人才的需求量很大。這些省市金融機構相對集中,發展態勢良好,尤其是對金融行業的中高端專業人才需求量非常大,目前企業需求量與人才的供應量比例已經接近9∶1。這也直接導致金融行業人才求職活躍,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員會主動出擊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專家表示,因為金融行業總體上人才缺口較大,企業的招聘職位和數量都比較多,對個人而言可選擇的機會比較多,因此人才的流動率也較大。與上海、北京相比,石家莊的情況稍微平和一點,但有向這些大城市靠攏的趨勢。隨著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進駐石家莊以及越來越多的準金融機構(如私募基金之類)在石家莊發展,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端金融人才的缺口將越來越大,石家莊金融類人才的流動性和薪酬水準也會向上海這些大城市靠攏。而且現在不少國有銀行也開始轉變觀念,委托獵頭公司尋找相關人才,人才的爭奪將進入白熱化。

(三)金融類人才壓力也不小

據了解,金融行業的企業目前招聘的職位主要是銷售類、金融類、保險類和經營管理類等人才。從金融行業人才的職業分布情況來看,保險類的供求比例差距比較大,企業對保險類人才的需求較多,而市場上該類人才的供應量又相對較少。此外,金融業對高端人才的需求也格外強勁,企業需求較多的典型高薪職位包括基金經理、高級投資咨詢顧問、投融資經理、金融分析師等。這種需求也不斷造就業內高端人才頻繁流動,據資料顯示,在基金經理炫目的光環背后,是年均30%的淘汰率和年均54.3%的變動率。近年眾多明星基金經理轉投私募行業也令金融領域人才緊缺的困境越加明顯。與此同時,企業在招聘金融行業高端人才時,大多數對工作經驗都有嚴格要求,通常要求有5~10年及以上工作經驗,并且能夠熟練運用或精通一門外語,系統學習過一定的財務、金融和管理等專業知識,對相關的理論有較深入的研究。有些崗位甚至還要求候選人有過上億資產運作經驗,熟悉資金運作程序以及有海外資金渠道等。因此金融行業的高端人才往往在市場上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各大企業紛紛以高薪和各種附加福利待遇來吸引人才。”

(四)人才需求調查結論

根據本次調查,結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一份針對高校經濟學、工商管理類人才需求和培養現狀的權威報告顯示,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里,社會對經濟類、工商管理類人才需求意愿仍然很強烈,經濟相對較發達的地區的社會用人單位的需求意愿相對更強烈。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高職金融保險專業校企合作之我見

教育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指出,把職業教育納入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規劃,促使職業教育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提高教育質量將作為職業教育今后的工作重點。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決定,職業教育應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以及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但職業教育中的金融保險專業因其相關職業的特殊性,在培養人才中校企合作模式不能真正發揮作用。如何加深與金融企業合作,使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真正發揮作用,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將成為該專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金融保險專業校企合作背景

當前,我國經濟改革發展的重要時期,提高和發揮金融業的功能和作用對促進各地方經濟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金融業的發展需要有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將金融產品、理念滲透到各行各業、社會各個領域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進一 步發揮金融業在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和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為適應經濟發展對金融人才的需求,我國相繼有多家高職校院開設金融保險專業。

1.金融保險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范圍廣

多數院校以培養面向銀行、保險、證券、信用合作社等各類金融機構,從事金融產品營銷、客戶服務、維護與管理工作,以及從事銀行、保險、證券等公司的柜面工作的專業高素質、高技能、復合型型人才。

2.培養目標行業的特殊性

金融保險專業真正實現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復合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難度較大。原因有二,其一,金融,廣義上包括銀行、證券和保險三類,金融涵蓋面廣。過去,為降低經營風險,銀行、證券、保險分業經營。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單個業務利潤下降,混業經營成為金融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就意味著,培養的人才既要具備的經濟、法律知識,又要全面了解銀行、證券、保險等多方面的相關知識。其二,依據金融業的服務屬性,金融人才要將抽象的金融理論轉換成具體的金融服務操作、產品組合設計,為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而提供的多樣化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因此,對金融保險專業的人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要求更高。

3.教學重點轉移:從重理論到重實踐

在混業經營成為金融業發展必然趨勢的大背景下,金融保險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格和人才培養模式都要有所改革。從人才培養規格看,由重視理論向重視實踐轉變;從教學模式上,由學校教學轉變為校企合作模式。

以培養適合客戶經理為崗位人才例,在個人理財規劃中,客戶需要儲蓄、信貸、保險、證券、期貨等各種金融產品的一站式服務,教學中從銀行、保險、證券等方面的法律進行講解,實踐中還需要掌握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金融產品的特征,需要客戶經理熟悉各種金融業務,擁有豐富的金融從業經驗,具有優良職業操守、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組織協調能力。

通過以上分析,金融保險專業培養真正能滿足金融機構需求的一線崗位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培養人才的專業實踐能力和金融職業素質,校企合作顯然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但是,簡單的校企合作模式起不到教學的作用。

二、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經過各大院校的實踐,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的必然趨勢。 但就目前的校企合作方式而言,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

1.目前,校企合作方式

(1)專業建設委員會。由專業負責人、專業帶頭人、專業骨干教師、與專業密切合作企業的技術骨干等組成,共同制訂與實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崗位技術標準與專業技術核心課程建設工作,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建設。

(2)專家講座。專家介紹所在金融機構的發展史;宣講目前金融企業、行業的發展現狀;預測未來企業、行業發展趨勢;提出行業、企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以及對人才規格的要求,并針對不同崗位 指明職業生涯的規劃。

(3)認識實習。帶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初步認識和了解企業的運營情況,各崗位的工作性質,工作環境,工作范圍及工作職責等。

(4)校內基地實習、實訓。根據企業實際工作崗位,工作環境、工作范圍、工作職責、業務流程模擬實訓。

(5)企業提供崗前培訓。介紹崗位工作定位,工作流程,工作技巧以及職業道德。

(6)入企業頂崗實習。學生進入實習企業全真實習。

2.存在的問題

(1)校企合作范圍局限。開設金融保險專業的各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立之初都考慮到金融行業涉及的面比較廣(包括銀行、證券和保險),因此人才培養方案以培養面向銀行、保險、證券、信用合作社等各類金融機構,從事金融產品營銷、客戶服務、維護與管理工作,以及從事銀行、保險、證券等公司的柜面工作的專業高素質、高技能、復合型人才為目標。同時,考慮到銀行門檻較高,證券公司要求的人才層次較高,高職金融保險專業將重點傾向于保險。就合作意愿而言,銀行、證券公司與院校合作的積極性不高。因此,該專業與銀行、證券公司校企合作的機會很少,保險公司的合作意愿很強烈,但合作也僅限于保險銷售方面的學習,校企合作的范圍比較局限。校企合作的真正意義在于不僅培養金融人才熟悉某一個特定崗位的實務能力,還全面了解金融機構運規則、金融業務基本操作流程和管理流程并且理解其運作原理,明白特定崗位在整個流程中的獨特地位及與其他環節的關系。該專業目前的校企合作方式所達到的效果甚微。

(2)校企合作未形成長效機制。能夠進行校企合作院校,又因為合作缺乏長期方案、計劃的指導,合作經常終止。在校企合作實施階段,企業由于到月末、季末或任務攻堅或者經費問題而未能按教學計劃實施實踐教學,導致實習計劃中斷;或因企業人事變動導致校企合作取消等等諸多原因導致校企合作未能真正實施。

(3)校企合作動力不足。校企合作中,學校是“剃頭挑子一頭熱”,企業的合作意愿的積極性并不高。并且在大多的校企合作中,企業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原因有三:

第一,各地的金融保險機構基本上屬于該地金融保險公司的銷售機構,主要強調業績的完成,學生參與實習也主要是從事銷售或理財性質的工作。企業培養出一個優秀的銷售或理財人才非常困難,但不能保證其效力實習單位,實習企業付出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

第二,帶學生實習,加大金融保險企業員工日常的工作量及工作壓力,卻無任何資金補助,學校和企業缺乏經費支持;

第三,未找到合作的共同利益點,例如:高校的人才、技術、科研、培訓等資源的共享。

綜上所訴,企業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校企缺乏長期、有效、深度合作,根本原因缺乏共同的利益點和動力機制。

三、加強校企深度合作

如何維系校企合作,加強校企深度合作成為關鍵!加強校企深度合作的關鍵在于挖掘校企合作的共同利益點以提高企業長期合作的積極性;建立制度以維護合作;爭取政府經費以支持合作。

1.合作共贏,助威解困

以與保險企業合作為例,針對保險業目前發展的現狀:一保險市場極具潛力,但保險單品單一,保險產品需創新;二保險企業人力資源匱乏處于瓶頸時期,更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并需要高學歷人才向保險企業聚攏;三缺乏宣傳;而學校與險企的合作正好迎合這一需求。

校企對金融保險人才的共同培養不僅能滿足保險企業的發展對人才的 需求,同時可以對在職人員進行繼續教育,根據實際情況加大對風險管理、財務、核保核賠保險營銷等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學生到社區社會實踐,可以進行保險產品市場調查和保險知識宣傳,以此提升學生專業能力,優秀者險企優先錄用。利用學生反饋的信息,險企與學校專家可以在產品或服務上做出創新,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校企合作不僅完成對金融保險人才的培養,間接提高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水平,還有可能會為企業帶來盈利,基于這幾點,合作必然可以長期進行。

2.制定合作制度

為規范合作,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應制定出雙方的人員架構、合作方案、執行流程和利益分配標準。

(1)人員架構。人員架構分為三方面:一制度頂層設計人員;二組織人員;三方案執行人員。

(2)制定校企合作制度制定校企合作制度是有效深度合作的前提,包括:

制定和劃分學校、企業、行業的職責;

制定校企合作的實施方案和執行流程,例如:針對學生在校學習哪些課程;學生在分別學校和企業學習的學程和學分的制定;在企業的哪些崗位學習哪些業務內容,如何實施等方面制定方案和執行流程。又如:對企業在職員工的繼續教學實施方案的制定等。

制定質量監督評價體系。

有明確的質量標準,進行全程監控實踐教學過程和質量,評價做到有據可依。

3.尋求政府或企業經費支持

校企合作尋求到政府或企業經費的支持(包括金融保險知識宣傳普及推廣、公益廣告、科研等方面),深度合作的程度更高。

實踐證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提高人才質量的重要方式,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的校企合作,合作必將遠行!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如何加快金融保險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建設

【摘要】職業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屬性,又有職業技術教育的屬性,校內和校外相結合,形成具有人才培養周期短、教育實施靈活的特點。金融保險專業發展對職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實施個人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的知識和生存能力,從而培養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關鍵詞】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設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由“工業經濟”逐步邁向“知識經濟”,可見,高新技術在各個經濟領域廣泛運用,高技能人才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為了滿足時代對人才的需要,只有統一思想,加強金融保險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是提高金融保險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畢業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才能把個人教育和培養生存能力真正落到實處。因此要緊密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積極建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改善技能型人才結構,促進勞動者就業,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特色鮮明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選拔的教育體系。

一、科學的定位與培養目標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的基礎。準確定位是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前提。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是河北省較早開辦金融保險專業的高職學院之一。我院金融保險專業自2006年創建以來,我們一直遵循“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原則,按照復合型和應用性人才要求,以河北省金融保險業為依托,以石家莊及周邊地區金融保險行業為輻射區域,培養和輸送中高級金融保險人才。按照這一定位,我們確定了金融保險人才培養目標,這就是培養適應我國保險業現代化、國際化發展要求,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和誠信、敬業的良好職業素養,掌握金融保險基本知識和業務技能,外語和計算機技能全面,具有市場營銷、理財規劃能力和業務辦理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能夠在各類金融、保險企業從事金融保險業務“社會需要、行業認可、企業能用”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二、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是加快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的保障。專業培養計劃是專業人才培養的總體設計藍圖,是實施專業教育、保證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規格的重要性指導文件,也是組織專業教學的基本依據。為了辦好金融保險專業,幾年來,我們貼近現代金融保險業對人才的需求,依托我院財會優勢,在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和培養規格上積極探索,根據“夯實基礎、拓寬口徑、強化實踐、培養能力”的人才培養原則,在培養計劃實施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不斷總結經驗,從2006年第一個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以來,先后六次對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調整和修訂。為了使專業培養計劃更加科學合理,我們大膽摸索和改進制定培養方案的方式,改變“閉門造車”的固有思路,即在制定本專業培養計劃時,不僅借鑒兄弟院校金融保險專業先進的教育經驗,同時對河北省尤其是石家莊地區的金融企業進行多輪深入的調研,還邀請金融保險業的專家及高管人員參與我院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研討會,廣泛聽取他們對人才培養方案的意見,尤其是對金融保險業的人才規格要求和最新人才需求的信息,進一步完善本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另外,根據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完善教學方法,突出專業技能訓練,強化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等教學內容,從而使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更加貼近金融保險行業發展和保險市場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三、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和專業實踐平臺是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的重要環節。為了確保金融保險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我們經過幾年的努力和探索,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金融保險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和金融保險業務時間訓練平臺。首先,將社會調查、專業認知、金融保險專業業務流程、頂崗實習和畢業實習等實踐環節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形成了立體交叉的實踐教學體系,使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得到訓練,確保了培養質量。其次,構筑三個實踐平臺:一是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我系與河北天宇通信有限公司在我院內建立了生產性實訓基地,為學生實地得學習保險業務技能和了解金融保險行業提供了穩定性平臺,同時通過組建專業實驗室,購置金融投資、保險業務教學軟件,構筑本專業業務模擬實驗平臺。二是在現有的教學實踐基地的基礎上積極尋找新的實習、實訓基地即與石家莊市多家保險公司開展深度合作,建立校企互動交流平臺。三是努力搭建學生與企業專家、技術人員交流的平臺,即定期邀請實踐基地技術人員或行業專家到學院為學生學期授課或作專題報告,使學生能與行業專家或技術人員進行面對面交流,收到較好的效果。同時,組織學生參與金融機構的一些真實工作場景、業務流程,對于增強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增強對本專業的認知度從而提高其學習本專業的積極性以及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三個實踐平臺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滿足了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與鍛煉的需要。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的關鍵環節。課程落后,源于師資的匱乏。目前我院金融保險專業的師資大多來自于本科或研究生剛剛畢業,理論知識豐厚,雖然大部分教師已到企業進行過實踐,但是在實踐技能操作上還是略差一些,即“不熟悉保險公司、證券、銀行的基本業務,怎能培養出適合該行業需求的人才?”所以,我們需制定相應的師資培養政策和計劃,加大教師到企業一線實踐的力度,以增強教師的實踐操作技能;另外,還要尋找并創造教師與企業行業專家或技術人員的交流的機會,搭建教師為企業提供服務和解決難題的平臺,并把它作為一項重要、長期的工作來落實。同時,建立企業教師參與高校人才培養的系統方案,以保證企業教師到高校參與教學的數量和質量。當然這就需要政府要出臺相應的政策。

綜上所述,金融保險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是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實踐教學質量快速提高,加強宏觀管理的重要手段,以培養學生就有獨立創新、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造能力,使學生成為深受行業、企業和社會歡迎的有用之才。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基于素質目標的高職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研究

具體分析高職金融保險專業以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培養目標,據此對高職金融保險的人才培養定位問題進行了剖析,并有針對性提出加強高職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的具體措施。

高職金融保險培養目標人才定位

培養目標是人才培養的總原則和總方向,對教育教學具有指導作用。關于最新的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2006年教育部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是高素質的技能性人才。什么是“高素質”?文件中進一步解釋為具有“社會適應性”和“終身學習理念”,能夠“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的人才。這表明目前對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定位,意在把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企業崗前培訓相區別。一般地,普通高等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并不把短期就業能力放在首位;企業崗前培訓把短期就業能力放在首位,強調使受教育者在短期內成為某一特定崗位的初級工,甚至是熟練工;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既強調學生的短期崗位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創業能力,還強調具有長期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即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能夠適應未來崗位的變化。畢業時它可能只能成為某一崗位的初級工,但是它具有快速成長為熟練工的能力,并具有從一個崗位向另一個崗位轉移的能力,或者在行業內多次轉移基至是跨行業轉移的能力。

一、高職院校金融保險專業的培養目標分析

據此,大多數高職院校將金融保險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為面向銀行、證券、保險等金額領域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強調的是培養學生的崗位或崗位群能力。其原因或許是受招生壓力的影響,各高職院校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就業率,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可以讓學生很快適應崗位要求,找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可以使原培養學校擁有較高就業率。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就它同就業和經濟進展的關系而言,不應培養青年人和成年人從事一種特定的、終身不變的職業,而應培養他們有能力在各種專業中盡可能多地流動并永遠刺激他們自我學習和培訓自己的愿望。”將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僅僅定位在“勝任某種崗位”、“具備勝任某種崗位的能力”,顯然是不適應這一規則要求的。

如今的世界,科學技術發展迅猛,知識更新飛速進行。大學階段只能獲得需用知識的10%左右,而其余 90%的知識需要在工作中通過不斷學習來取得。因此任何教育都不可能教給學生終生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作為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高職教育只有培養學生具有自我獲得知識和更新知識的能力,才能實現職業發展的可持續性,才能實現短期就業與長期就業的相結合。放棄對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專注于單一崗位技能的培訓,也許會使學生在極短的時問內適應對應崗位的工作,并使期培養學校得到較高的就業率,但是如此培養的學生必然會在長期的就業競爭中敗下陣來,從而反過來影響原培養學院的聲譽。高職院校要想使自己在市場中獲得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首先使自己培養的學生獲得可持續發展能力。嚴偉、黃曉蘭在《建立素質本位的高職金融保險課程體系》一文中用實證調查得出相同的結論:金融專業偏向技能本位的教育方式已經不適合高職金融保險專業的學生,企業看重的是綜合分析素質能力。所以高職院校金融保險專業的培養目標應界定為為整個金融保險領域服務,培養高素質可持續發展的技能人才。

二、高職金融保險專業培養的人才定位

高職高專教育特別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除了需要普通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基本辦學條件外,還需要建設與現代生產技術水平相適應的實驗、實習、實訓設施,設備投入、維護管理、實訓耗材等成本費用很大。相關文獻表明,高職高專生的生均培養經費投入應該是普通高校的 2.5倍左右,然而,在實際辦學過程中,各地在教育投入上往往偏向于本科教育,沒有給高職高專在內的職業教育以足夠的重視。同時由于金融保險業、金融保險產業從總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因而在實習實踐基地建設方面遇到困難,影響了實踐性教學環節,培養出來的學生與市場吻合性差。社會對高職高專教育整體認同度偏低,據中國社會調查所對北京、上海、南京、武漢的學生家長調查顯示:有 65%的人認為包括高職高專教育在內的職業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低一個檔次;53%的人承認在與孩子談理想時,會輕視職業教育。

隨著國內“金融保險熱”的升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金融保險,然而很多人誤以為金融保險很時髦、很神秘,認為金融保險是一個高工資和高就業率的專業。這種誤解造成了人們趨之若鶩的現象。實際上金融保險專業學生必須先就職于金融保險一線崗位,積累經驗,才能發展成才。很多人對金融保險一線崗位操作的實際情形缺乏了解和認識,一些不切合實際的想法和期望值過多過高,對未來的工作缺少足夠的心理準備和承受能力。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定位于高職高專類,學生畢業后的學歷相當于專科學歷。根據調查,金融保險專業畢業的高職學生畢業后被金融中介機構如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錄取,大多從事接待和服務之類的工作。

從金融服務機構對金融人才的需求來看,國內銀行方面主要表現為以傳統銀行業務為主,發展基本穩定,對金融人才會有一定量的需求,但一般對學歷要求較高,而且數量不會太大;而中外股份制商業銀行一般只設一個支行或分行,業務也主要是以對私高端客戶和公司的理財為主,儲蓄業務有限。隨著業務的發展,這些銀行未來會增設一些分支機構,從而會增加對柜員和精通理財、信貸等業務客戶經理人才的需求;其他銀行如郵政儲蓄銀行、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隨著業務的發展,對于柜員的需求量會比較大,而且這些銀行對于所需人才的學歷不會做太高要求,主要要求精通、熟練業務;小額貸款公司和信用擔保公司業務主要與信貸有關。這兩類公司需要一定數量的精通信貸業務的金融人才。以上其他銀行和信貸公司、擔保公司是未來高職學生主要的就業方向。從保險業來看,各大保險公司對于保險人才的需求數量很大,要求的起點也比較低,而且人才需求持續的時間比較長。保險公司主要需要的是保險客戶經理,隨著保險公司業務開展的不斷規范,保險公司形象的好轉,人們對于保險公司認識以及保險觀念的轉變,保險市場人才需求潛力很大,而目前人才供給市場短缺,所以保險專業的高職教育大有空間。

三、加強高職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的具體措施

(一)高職教育要有自己的特色

高職教育要發展就必須突出自己的特色。對高等職業教育來說,特色就是質量,特色就是生命。特色體現在高職教育辦學的各個方面,包括專業和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學校管理和人才規格與質量等,在整個辦學的過程中,要著眼于辦出自己的特色,要充分發揮優勢形成特色,在同一層次、同一類型的學校中,辦出一流水平,創出自己的品牌。同時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存在著不平衡性和差異性,而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主要是為本地區經濟建設服務。高職院校金融保險課程應結合院校所處的地區及本校實情,從現實出發,找出自己的優勢及不足,體現出自己的特色,重點提高課程設置的彈性和適應度,以確保課程設置的質量。

(二)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核心設置課程

上面已經談到高職金融保險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可從事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包括信貸)、柜員服務和保險客戶經理等一線具體工作。可根據這些崗位設置相應的課程,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專業綜合能力實踐課程。專業基礎課包括金融基礎、點鈔技術、會計基礎等課程系列。此類實踐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具備基本的職業能力素養,為專業核心能力與專業綜合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專業核心課程包括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個人理財、商業信貸業務、銀行卡業務、保險營銷、證券投資實務操作等課程。此類實踐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具備金融崗位群所要求的職業能力,即基層金融人才必須具備的臨柜交易、服務營銷和理財三種能力。綜合能力培養與訓練主要通過專業認知實習、專業實習、頂崗實習方式進行,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后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三)在加強職業技能培養的同時,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

在注重培養學生技能操作力、崗位適應力、創新應變力的同時,還要加強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并重,即在注重“職”的同時不能忽略對“高”的教育引導。擴大校外實習實踐基地,增強與用人單位的溝通,以社會需求作為參考來確定教學,以教學來促進社會需求。積極的為學生開展人文素質教育,進行正面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引導,促使其在德育、智育、體育方面的全方位發展,使之能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之才。

(四)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

個人金融業務的最大特點是客戶量大、分散,在滿足顧客在消費金融產品的同時還需要為顧客提供投資理財等相關的咨詢服務。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目前銀行業最缺乏的是德才兼備的客戶經理。作為個人金融業務的客戶經理必需具備過硬的專業、行業知識,要能精通銀行各類業務。高職院校金融專業的教學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順應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趨勢,調整教學思路,在保證學生專業教育質量的同時,切實加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提高學生金融產品的營銷能力。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高職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摘要:中國金融保險行業的快速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金融保險從業一線的專門人才。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金融保險專業根據市場需求,準確確定專業定位,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創新“課證融通、工學交替、個性發展”人才培養模式,本文對該人才培養模式的提出與核心內容進行了詳細論證。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 金融保險 人才培養模式

1 概述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特質為高端技能型人才,這就是說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是要使學生即具有專業較高業務知識與業務技能,又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獨立的技術操作能力。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為省級示范院校,我院金融保險專業辦學歷史悠久,1977年開始招生,2004年轉型高職辦學,學制三年,現有在校生196人。

人才培養目標是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依據。確立正確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有助于提高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針對性、適應性和有效性,同時也是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的必然要求。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結合市場經濟的需要,通過調查問卷、走訪企業、組織座談會等形式進行社會調研,我們將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概括為:立足地方,面向區域,服務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對接地方金融服務重點產業,以商業銀行綜合柜員、金融產品營銷員、保險公司客服、證券公司客服為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為地方金融保險機構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出業績的優秀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2 “課證融通、工學交替、個性發展”人才培養模式的提出

2.1 推進“雙證書”制度,實現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接 “雙證書”教育是使金融保險專業學生在校期間通過職業資格考試取得進入崗位的通行證,即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教育使學生具備崗位工作能力或資格,可以快速地適應崗位工作,同時也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提高學生就業率。金融保險專業學生可以選擇考取的職業資格證書有銀行從業人員資格證書、保險人從業資格證書和證券從業資格證書,分別由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業協會和中國證券業協會組織考試,參加金融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是從事金融相關職業的“敲門磚”,金融從業資格證同時也被稱為金融行業的準入證。因此將金融從業資格考試的科目與專業課程教學相互融合,輔助學生考取從業資格證書,符合高職教育培養的目的。

2.2 校企合作發展,工學交替,實現專業教學要求與企業崗位技能要求對接 技能的培養離不開實踐,實踐是根基,是校企合作,工學交替。工學交替是指高職院校的學生在企業學習和在學校學習交叉交替進行,實現校內學習與企業實踐結合,工作與學習結合,學習與就業結合,工學交替充分體現了“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反復的實踐、直觀的現場教學模式不僅能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扎實有用的技能,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崗位技能的有效途徑。

2.3 推進素質教育,重視人才個性發展 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涉及銀行、證券、保險三個職業方向,雖然此三者共屬大金融類,但在職業素質甚至從業人員性格特征上都有不同要求,所以“個性發展”的培養模式就是通過合適的素質延展課程設置與企業聯合設立訂單班,幫助學生做好細類目職業方向選擇,充分展示個性特征,深化匹配性職業素質培養,優化職業生涯方案,提升就業質量。

3 “課證融通,工學交替,個性發展”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內容

3.1 重視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培養,推進素質教育 金融保險專業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以誠信教育為主線,培養學生的基本綜合素質和職業基礎素質,注重對學生個性培養,根據學生素質差異進行因材施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現代企業優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強化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培養。(見表1)

3.2 重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 在系校企合作理事指導下,重組金融保險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會由政府主管部門有關人士、行業協會、企業專家參加,集合“政行企校”四方力量,形成強大合力,共同完成專業建設。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定期研究專業發展規劃、專業調整與建設、教學管理、學生實習及就業、課程開發與建設等工作。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實現專業教學要求與企業崗位技能要求對接。

3.2.1 專業建設工作組

成員由企業專家、行業管理專家組成,對專業建設、專業發展、課程設置、課程開發、教學計劃等進行研究和指導。把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作為重點,使專業教學要求和崗位技能要求一致。

3.2.2 課程開發建設工作組

成員包括課程專家、企業專家及業內知名人士。主要通過市場需求分析、職業技能分析和課程體系分析,對課程的開發進行指導和評估,確保開設課程與用人崗位緊密聯系,以保證課程質量。

3.2.3 企業實踐與就業指導工作組

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專家組成,主要對學生頂崗實習能力、就業能力和企業用人情況進行研究,為課程建設工作組提供課改支撐,為學生成功就業尋找合適的用人單位和崗位,形成“雙導師”育人評價機制,積極推進“學生帶薪實習制度”實施“模擬招聘大賽”活動。

3.3 深化“課證融通”的教學改革 深入推進“雙證書”制度,深化“課證融通”的教學改革。將銀行、保險、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科目融入教學內容,采取“以證代考”的方式,組織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考試。例如通過銀行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個人理財》科目的可免考《個人理財》,通過保險人資格考試的可免考《保險基礎》。學生在畢業前至少獲得1本職業資格證書,方可取得畢業資格,實現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接。使學生能充分掌握從業知識,達到從業標準,有效提高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3.4 分段教學、開放課堂 實施“定活兩便”的人才培養,分段教學、開放課堂,在第3、4、5三個學期,選取一些課堂講解較抽象的職業技能課程,采用一段時間集中授課,一段時間完全開放課堂,以專題培訓的方式請學生走出教室,在理論講解的基礎之上,將操作性很強,如銀行柜臺業務、產品營銷業務、客戶服務業務、證券經紀業務、現場查勘業務等,轉移到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校外實習基地實地上課,分段時間由課程性質決定,實現學習和工作零距離結合,切實做到工學交替。

3.5 校銀校險訂單培養 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因材施教,制定個性化人才培養計劃,在第4、第5學期,通過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訂單培養的方式,實現人才個性發展。根據教學的內容性質和金融企業崗位職業能力及工作任務的不同要求,教學工作在學校和用人單位兩個教學地點交替進行,校企共同教書育人。實行“整存整取”方式,根據金融企業人才需求數量,確定訂單班人數,根據任職要求,確定訂單期限,“存入”訂單班的學生到期由企業“取出”,正式頂崗,達到學習與崗位直通。建設期內,與紫金保險公司、江蘇銀行、太平人壽等6家金融企業簽訂訂單協議,訂單人才培養學生數占畢業生的比例不低于30%。

3.6 培育產學研相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當人們強調高職教育必須走“產學研結合”道路的時候,不能忽略一個基本的事實:產學研結合教育的實施是以一批高素質高職院校教師的存在為前提的。很難設想,沒有一批高素質的既懂教學又具備嫻熟的專業技能的專業教師,高職院校的學生能夠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產學研結合的教育實踐的時候,必須首先培育教師的產學研結合意識。具體地說,一個真正合格的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師,除了應該具備一般教師的職業精神,還必須具有把握專業領域內技術進步總體趨勢的能力;具備把專業知識和技能有效傳授給學生的能力;具備與時俱進的專業技能,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學研結合“雙師型”教師。可以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廣泛吸收和鼓勵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和有特殊才能人員到學校擔任專、兼職教師,并聯合企業培養職教師資,進一步提高教師全面素質。如:每位專業教師定點掛靠一個企業,進行現場鍛煉,培養專業實踐能力,并及時跟蹤學習現場的新知識、新技能、新設備,使教學更好地貼近生產現場。專業教師在學校工作一段時間后,再送到企業培訓,使之確保能跟上企業新技能、新思路的發展;對從高校畢業生中招聘的青年教師,通過與企業合作,安排到企業進行現場鍛煉,并依托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對他們進行技術等級鑒定和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培訓,使青年教師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淺析《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對高職金融保險專業學生的能力培養

【摘 要】高職金融保險專業主要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養銀行、保險、證券、投資理財行業等服務第一線的專業技術應用型、技能型金融人才為目標。《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是直接對應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工作崗位,強調仿真教學模式,逐步加大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高職;金融保險專業;《商業銀行柜臺業務》;能力

隨著金融行業的迅猛發展,市場對金融類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對其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等職業教育金融保險專業的培養方向是針對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等各金融行業輸送基層從業者,是合乎市場要求的金融業務人才。《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作為金融保險專業的職業能力核心課程,培養學生能夠較快掌握柜面業務的操作要領和規章制度,并能在反復練習后達到相應的操作標準,為其將來去銀行一線崗位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以市場為導向,明確金融保險專業學生崗位職業能力需求

以金融企業崗位設置的層次特點來看,目前占有較大比重的仍然是操作應用型一線員工。而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方針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為迎合市場的需求,便要求在課程設置上準確定位,深入行業,全面強化職業,促進優質就業。因此,高職畢業生的去向具有很強的基層性和專職性.其普遍任職于證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一線技能型服務人員。高職院校金融專業的畢業生需要培養適應市場需要,既懂金融,又懂營銷、會理財、善管理并具有一定后繼續發展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基層技能型人才。其中商業銀行一線綜合柜員崗位所要求的職業能力包括:熟練掌握各商業銀行及其金融機構臨柜交易、客戶服務營銷、業務管理的基本知識與操作技作,能夠全面、系統、規范地處理銀行個人儲蓄業務、銀行卡業務和客戶經理業務。

二、以崗位職業標準為核心,明確《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課程教學目標

《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是金融保險專業的職業能力核心必修課程,課程直接對應從事銀行柜員、理財經理等崗位,是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所指向的最基本的崗位并符合金融行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

(1)《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課程概況。《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課程是以完成商業銀行柜臺崗位工作任務所需要的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緊扣職業專項能力培養的需要;根據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崗位的工作內容來確定教學內容;根據商業銀行綜合柜臺崗位處理業務的工作程序來組織教學過程,以具備商業銀行營業部工作環境并配備銀行營業部相同設備和軟件的實訓室作為上課場所;以具有商業銀行工作經歷的教師參與組織教學。(2)《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課程的教學目標。本課程的設計思想是通過仿真的商業銀行工作場景和仿真的商業銀行業務軟件進行大量仿真的商業銀行操作,可以訓練學生熟練從事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的職業能力,同時對應銀行柜臺服務客戶、面對客戶的特點,本課程亦能促進學生形成優良的服務理念和職業素養。其教學目標是在學生掌握初步的金融理論知識和經過基本的財經技能訓練的基礎上,立足銀行柜員的基本知識、基本素質、基本技能、基本規定、基本規程,在教學中突出對學生的業務規程的教學和訓練,通過在仿真的商業銀行工作場景中運用仿真的商業銀行業務軟件進行仿真的商業銀行業務操作,訓練學生熟練從事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的能力。(3)《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課程的整體設計。《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課程的整體設計在于每個工作項目的學習與實訓都按以標準業務操作流程為載體設計的活動來進行,以每一項工作任務為中心整合理論與實踐,實現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每一工作任務模塊都按照業務操作的流程順序逐項學習各項臨柜業務的操作要點,借助模擬銀行仿真操作設備、仿真業務憑證、業務印章、業務操作程序,通過設計情景模擬、角色互換等實訓練習,結合真實案例分析,培養學生勝任銀行綜合柜員崗位的職業能力。運用科學的課程開發方法,實現了課程體系的整體重構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三、以《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課程教學目標為依據,確定其能力培養方法

本課程是一門與銀行一線柜員實務操作緊密聯系的課程,因此銀行柜員的業務操作過程具有較好的可模擬性和可移植性,這為在教學中實現工學結合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為了突出該課程專業課的應用性和操作性,除保留傳統的課堂系統講授教學方法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方法上做一些創新,靈活采用項目小組工作法、分角色實訓法、專家講座等多種教學方法,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勤于實踐、積極達成項目訓練目標。(1)教師課堂講授法。課堂講授法是傳統的教學方法,作為基本知識、技能的傳授方式,課堂講授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課程的講授是利用多媒體設備和銀行柜面操作系統軟件及銀行柜面用具,老師介紹每種業務的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向學生展示每個項目每個模塊的基本流程,具體的業務操作由學生自己先摸索、先思考,老師再解答學生動手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使學生對每個業務的系統操作有個更深層次的認識。(2)項目小組工作法。項目小組工作法培養了學生綜合應用多門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小組協作和團隊精神,在應用中學習,在實踐需要時學習,將理論學習和實際應用緊密地結合起來,提高攀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程度,從而也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教師可以抽出大量的時間幫助程度比較差的學生,有利于進行“因材施教”。(3)場景模擬法。《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課程的主要學習工作任務就是在課程教學中,完成“個人儲蓄業務”、“對公存款業務”、“貸款柜面業務”、“銀行卡業務”、“結算業務”、“中間業務”等多個教學工作項目。利用模擬銀行的仿真環境,根據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運作的程序將學生分成不同的角色——柜員和客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業務模擬操作,要求不同角色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斷變換角色,最后形成業務操作報告,并將其作為該門課程成績的考核內容之一。利用仿真現場教學,讓學生與仿真的工作環境零距離接觸,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學生身臨其境,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使學生的職業素質得到較大提高。(4)學生實訓比賽法。在教學過程中,布置幾個實訓任務,然后限定時間,讓所有的學生開始實訓比賽,比賽考核以完成的時間和完成的質量為準。每次實訓比賽結束,作好成績登記作為學生平時成績的依據,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5)專家講座。定期邀請銀行工作人員給學生開展專題講座,可就柜面操作、信貸業務、內部機構服務、金融產品營銷等各方面,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舉辦這樣的活動,可以讓信息更為暢通,為學生了解更多銀行 實際狀況,也為學生熟練走上工作崗位做鋪墊。

《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課程作為金融保險專業核心課程,通過從教學整體思想的設計、教學方法的創新、在仿真模擬銀行環境中實施教學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使高等職業教育最終能實現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零距離對接。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以金融保險專業為例談高職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摘 要:在全面分析實踐教學體系的意義及學校經管類專業現有實踐教學體系存在不足的基礎上,以金融保險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為例,對經管類專業如何構建“以理實一體化教學為基礎、以校內實訓基地為支撐、以校外實訓基地為拓展”的實踐教學體系做出了設計與規劃。

關鍵詞:高職經管專業;金融保險;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高職實踐教學體系相對于理論教學體系而言,更注重高職教學的實踐性。實踐教學體系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實踐教學體系是由實踐教學目標、內容、管理和條件支撐體系構成的整體;狹義的實踐教學體系則特指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它是在教學計劃中體現的、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合理的教學設置和各個實踐教學環節的合理配置,建立起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的教學內容體系。本文探討的經管類實踐教學體系以狹義概念為主,兼論廣義概念。

1 高職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意義

明確高職經管類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意義是構建經管類實踐教學體系的前提。

1.1 實踐教學體系是高職經管類專業教學的基石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實用型、技術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構建適用的實踐教學體系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保障。學校與企業的融合發展離不開實踐教學,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提升離不開實踐教學,高職學生雙證書的取得離不開實踐教學,構建此教學體系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才實踐技能的培養受到重視,同時也提高了對高職教育的要求。在此契機下,高職院校只有通過不斷改革、發展實踐教學、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才能跟上社會需求,進一步與企業融合、共同發展,最終滿足社會需求,服務于我國的經濟發展。

1.2 高職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決定著高職經管類專業特色

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特征是由其學科的性質決定的,經管類學科既具有自然科學的特征,又具有典型的社會科學特征,因此經管類專業教學具有雙重性,而這種雙重性必須通過實踐教學才能體現出來,在不偏廢理論教學的同時,合理地開展實踐教學可以加強經管類特色專業的建設,突出經管類專業教學的雙重性。

1.3 科學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在實踐教學中,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使學生在行動中樹立學習的信心。

學生通過實踐教學,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實現“樂學”“學會”和“會學”不同層次的目標。“樂學”即對學習感興趣,實踐教學強調學生行動與思維的參與,與理論教學相比更能使學生投入其中;通過動手、實踐和體驗,各類復雜的知識更容易被學生掌握,即“學會”;同時觸類旁通的學習方法也在實踐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在“授之以魚”的同時“授之以漁”,“會學”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 我校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存在的不足

從全國范圍來看,近年來實踐教學對高職經管類專業教學的重要性日漸突出,其在高職經管類專業的教學中所占比重已經超過35%。高職經管類專業教學正朝著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突出實踐教學的教學體系發展。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講,理論界對我國高職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機制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管類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甚至成為高職教育發展的瓶頸。

對我校經管類專業來說,明晰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迫在眉睫。因為學校目前對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特殊性挖掘得還不是很深入;貼近社會需求方面的研究還不是很到位;對經管類各專業之間建立聯系、形成一體化的實踐教學探討得不夠;對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可操作評價分析不多。這些問題和不足集中體現在:

(1)經管類專業教師對實踐教學認識程度不高,依然偏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開展得比較被動,實踐教學目的不明確,教學內容不緊湊,教學效果不突出,缺乏完整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2)實踐教學重計劃而輕具體措施。雖然在教學計劃中有明確的實踐教學內容,但在實際組織過程中卻未能全面實施。

(3)教師的實踐能力與理念限制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經管類專業教師對組織實踐教學興致不高,一部分教師將實踐教學變相為在實訓室組織理論教學,使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從屬于理論教學。

(4)目前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以模擬軟件訓練為主,部分在企業開展的實踐教學由于難以評價,也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5)社會、企業對經管類實踐教學認可度低,往往使實踐教學與社會實踐混為一談:片面地認為只有工科類專業學生進入企業生產流水線生產產品、實際操作使用機床等才是實踐教學,而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就是指導學生走向社會、融入社會,因而,經管類專業開展的實踐教學往往被忽視,專業技能在實踐教學中得不到提高。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高職金融保險專業《汽車保險與理賠》中的教學方法

摘 要 高職金融保險專業《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應針對本專業學生特點,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主要是運用講授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法、項目教學法、現場教學法、綜合法,交替使用,達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 汽車保險與理賠 教學 方法

《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是一門既有理論深度,又要求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的職業核心課程。教學內容涉及眾多的知識點,不僅涉及到保險法,合同法,等法律知識,還涉及到汽車車身的結構等;既有保險的基本條款,又有汽車的承保,出險以后具體的查勘、定損及賠付等實際應用的內容,由此,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教學必須理論與實踐并重。

高職金融保險專業《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一般在二年級開設。學生已學過了保險學、人身保險、財產保險、保險營銷學等課程,他們此時對保險法較熟悉,所以對本課程的前六章學起來較容易。但由于金融保險專業的學生基本上都是文科生,缺乏必要的物理、化學知識,因此在交通事故鑒定與現場查勘、損失費用的確定、賠款理算等章節的學習過程中覺得非常困難。針對本專業學生特點,應當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其一,講授法。講授法是目前各國都普遍采用的教學方法,原因就在于它可以在短時間內向學生提供相當多的知識,雖然它也經常由于教師的誤用而受到人們的批評,但這種方法與其他方法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它能很快為學生提供新的知識,對完成教學內容非常適用。本文以張勇等編著的《汽車保險與理賠》為例,我們在第一章我國汽車保險現狀、第二章汽車保險的基本險與附加險、第三章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中用此法較多。

其二,案例教學法。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誘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 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從日常生活中,從網上、書上、報刊上、保險公司查找適合案例選取包含著本質或基本因素的典型事例來進行教學。案例的運用不重視是否得出正確答案,重視的是得出結論的思考過程。案例作為個人反思的催化劑,是通過不同觀點的撞擊、不同角度的論證,達到對知識的理解與升華。案例不強調難度, 而強調有普遍的代表性, 讓學生利用個人的親身經驗和知識的獲得,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來進行學習, 以達到為實踐行為做準備的目的。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方式,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其程序主要是案例與背景資料的提供;學生的閱讀和分析思考;教師對討論流程的設計;學生研討活動的展開;教師對現場的控制、對活動的回顧與點評。

其三,討論法。討論法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訓練學生良好的思維,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運用能力。另外,這種方法對于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創造生動活潑的教學局面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筆者在教學中發現,許多學生對某些理論知識有所了解后,非常愿意把自己的觀點、意見講出來,與其他人交流、探討,這就為討論法提供了條件。從組織形式看,討論法可分為小組討論和班級討論。其要點,一是對事件的定性;二是分析題及關鍵性問題是什么;三是研討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案;四是談有哪些啟示,或進行質疑與答疑;五是教師的歸納與總結。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對壟斷發言者、沉默不言者、離題閑扯者、交頭接耳者、表述不清者、固執己見者要有不同的處置方法。

其四,項目教學法。這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實行的教學行為。在職業教育中,項目是指以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工作任務。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正在進行轟轟烈烈的課程改革,來源于德國職業教育成功典范的行為導向教學理念正為越來越多的教師所認可,而作為實施該教學方法的重要形式之一的項目教學法也為廣大教師重視,許多人在教學過程中開始了有益的探索。在汽車保險投保實務、汽車承保實務、理賠實務等章節的教學中用的即是此法。

其五,現場教學法。課程第七章:交通事故鑒定與現場查勘,是教學的難點。我們采用現場教學法,就是教師和學生同時深入現場,通過對現場事實的調查、分析和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或總結出可供借鑒的經驗,從事實材料中提煉出新觀點,從而提高學生運用理論認識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現場教學具有現場、事實、實踐者、學生和教師五個要素。現場教學法的根本特征體現在現場成為課堂、事實成為教材、實踐者成為教師、學生成為主體、教師成為主導;其教學功能主要在于親臨實踐現場、直接認識事實,面對事實討論、掌握規律,啟發拓展思路、提高實際能力;其操作流程一般分為準備、實施、總結三個階段。

其六,綜合法。課程第十一章:汽車保險理賠典型案例分析,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采用講授法教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我們用的是綜合法,具體步驟是:(1)分四組布置任務:第一組任務是第一節關系到保險單證的理賠案例;第二組任務是第二節車輛損失險的理賠案例;第三組任務是第三節第三者責任險的理賠案例;第四組任務是第四節、第五節駕駛員資格問題導致的理賠及其它理賠案例。(2)規定時間分組學習、討論、準備(課外)。(3)每組代表發言。代表發言內容:案情介紹,利用所學知識進行案情分析,得出結論。形式:可用PPT(換燈片)、表演形式、演講形式、其他形式。時間:每組45分鐘。(4)學生評議。內容:給每組評分;評議每組的得與失,發表個人觀點。(5)教師小結。

通過上述教學方法靈活應用,強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通過直觀和感性的認識,再到理性的認識,結合具體案例,合理運用保險理賠程序,可以加深對枯燥知識的理解,增強對實際問題的診斷、分析能力,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作者: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教學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观看| 夫前人妻被灌醉侵犯在线|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 韩国三级在线观看久|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粗了大了 整进去好爽视频| 八区精品色欲人妻综合网|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精油按摩bd高清中文字幕|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青娱乐极品视觉盛宴av|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抽搐免费网站| 亚洲另类色区欧美日韩图片|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日韩一区国产二区欧美三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 无翼乌工口肉肉无遮挡无码18| 日本黄页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成av人片无码天堂下载| 十三以下岁女子毛片| 少妇下蹲露大唇无遮挡|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别揉我奶头~嗯~啊~视频| 苍井空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av|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丁香五月亚洲春色| 在线a人片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人人做人碰人人添|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少妇aaa级久久久无码精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