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9 03:10: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政治時政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晉江市安海中學,福建 泉州 362200)
摘 要:時政教學作為當前初中政治教學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內容,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政治理念的同時,體會到政治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的重要影響,是現階段初中政治教學必須關注的問題。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引入時政教學作簡要分析。
關鍵詞:初中政治;時政教學;措施
時政教學包括國內國際的時事政治、國家政策等,涵蓋了政治、軍事、經濟、教育、科技等多個領域。了解時政知識,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國情,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但是,當前我國的初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時政教學還存在很多不足,筆者淺析了當前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引入時政教學的現狀,并嘗試提出相關的優化策略,促進學生政治素養的全面提升。
一、當前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時政教學的現狀
1.教師的教學觀念有待轉變
初中政治學科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和生活態度,但是很多政治教師沒有重視這一點,反而將教學重點放在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上。由于教師的認知存在錯誤,使得教學思路不清晰,導致學生在學習該學科時學習態度不認真,不能發揮時政教育的作用。
2.時政教育沒有受到重視
時政教育是指將時事引入到教學中來,與政治理論有機結合。就單獨的政治教育而言,其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內容比較繁雜,學生在學習該學科時會感到比較枯燥,久之會對該學科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各學校在政治學科教學中要加強時政教學。但是,很多初中學校并沒有重視到時政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作用,一些教師認為引入時政教育為時尚早,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心理以及生理年齡還不適于接觸時政。還有一些學校雖然對時政教學有所涉及,但是為了提高學校的教學效率,提高升學率,時政教學缺乏新意。
二、初中政治教學引入時政教學的有效措施
1.增強時政教育意識
要想在初中政治學科教學中有效引入時政教育,關鍵在于師生必須加強時政教育意識,重視時事政治發展。例如,在傳統的政治教學中,教師按照書上的知識照本宣科,課堂枯燥乏味,但是在時政教育下,教師可以將近段時間發生的時事政治帶入課堂中,并結合書本上的知識激發學生的興趣。此外,時政教育意識的加強還要依靠學校的宣傳,如學校可以采取宣傳報或是手抄報的方式,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接觸時政,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時政意識,推動初中政治教W的進步。
2.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時政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對身邊所發生的事件的關注度,提高學生的政治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這些教學目標的實現都得益于學生對該學科知識的喜愛。教師在該學科教學中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課堂學習中對時政教育加以評論,提高學生的學科知識應用能力。但是,現階段初中政治學科教學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沒有得到有效激發,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遠遠不足。這一教學現狀對時政教育的有效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組,在引入一個時政教學案例以后,給小組一定的時間對這一案例進行討論,之后,各小組就本組討論得出的答案進行發言,教師就各小組發表的觀點進行總結并加以補充說明。這一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可以將時政教育充分融入課堂教學中。
3.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下面記錄。長期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思維受到禁錮,思維自然得不到發展。科學技術全面發展以及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下,這一教學模式嚴重阻礙政治學科時政教學的發展。為有效改變這一現狀,教師應該積極完善教學模式,保證時政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引入。例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將時事政治事件通過圖片或者視頻的方式在課堂上進行播放;教師還可以通過創設網絡學習小組的方式讓學生借助網絡進行時政學習,在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時政學習能力。
總之,時政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當前初中教學的重點內容。針對目前初中政治教學中引入時政教學存在的難題,筆者認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時政意識,教師也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同時還應該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時政分析、評論能力,將時政教育有效地引入到初中政治教學中,在提高教學水平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政治知識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摘 要] 一個國家的發展不僅僅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民族凝聚力,還需要過硬的文化軟實力。所以,近年來我國的教育體制一直在發生重大改革,盡全力把學生的文化素養提升上來,為國家培育出更多的優秀人才,盡快實現人才強國、科技強國的發展戰略。為了提高學生對政治時事的敏感度,加強學生對時政的了解,近來就有一項新的教育改革政策出臺,就是在初中政治課堂中引進時政教學。對于一名學生來說,初中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段,是學生精神上與身體上成型的重要時段。而時政的引入能夠使學生更加關注國家大事,提升愛國熱情。也使讓教學的開展變得更加有效,更有教育意義。
[關鍵詞] 時政教學;教學策略;初中生
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中國的學生幾乎都會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努力學習爭取考上大學。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許多的書呆子,只知道死學習,把考高分當成目標而對社會、時政缺乏關注,還有學生只關注娛樂新聞等等。這樣學生的德智體美勞不會得到全面發展,不利于人才的培養及國家的發展。所以在初中政治課堂中引進時政教學,不但使學生更加關注國家大事,提高對時政的關注度,也會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興趣。
一、引進時政教學之前的狀況
初中政治課是一門能夠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學科,而且貼近生活,具有極深的教育性和理論性。但同時它也有缺點,比如說有很多知識點非常零散,不系統具體。學習政治需要一個良好的理解能力,許多專業知識要進行深刻的理解。而且零散的知識又需要學生背誦記憶。
這就使學生對政治課缺乏熱情、興致不高,也使政治課的教學難度加大、效率低下。有的老師為了學生能考出個好成績,就會讓學生死記硬背。這樣反其道而行的后果就是學生的成績或許會在短期提高,但長期下來就會陷入惡性循環,學生的道德文化素養和政治素養根本就不會提高。所以將時政引入教學中,使政治課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提高學生對政治的興趣。而且現在的教材上的范例與不斷進行改革的高速發展的社會相比會有一定的滯后。這就造成學生學習起來變得更難,與實際生活相脫節,教材實例相對落后。在這種情況下,將時事引進初中政治課堂,就會使政治課堂“如魚得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關注時事政治,了解國家大事的動態將其引入教學中,并理論聯系實際使其更有帶入感。
二、把時政熱點作為課堂的導題引入教學
初中政治教材的知識大多是很抽象化的,所以使學生學起來很困難。這時若將時政熱點作為切入點導入政治課堂的學習,化抽象化為具體化并且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理解起來更輕松容易、更加深刻。也避免由于時代的快速發展而造成教材中的案例與實際生活脫節,與現代社會脫節。時政的新鮮感和熱度正好彌補這個缺點。教師更要時時刻刻關注當下的時政熱點注重將時政熱點進行靈活轉變,再利用時政熱點這個切入點,激發初中生學習政治的熱情,也使初中生更容易理解所學的政治內容。同時,老師要將課本里的知識與當下的時事政治的熱點相結合,適當地把時政中與課本教材上無關的知識刪掉,防止因為這些不怎么重要的知識造成學生對側重點的忽略,顧此失彼。而且也不能將一個涉及很多其他政治知識的時政熱點作為切入點,因為這樣老師會花費大量時間去解釋其他與現階段課堂無關的知識,也會使初中生產生強烈的挫敗感。所以政治老師可以要求初中生每天學習一些相對簡單的與書本上內容有關的或與以前所學過的知識有關的時政熱點,并找一個固定的時間段,在講臺上講給大家聽。這樣既會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又會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政治老師也可以給學生留一點作業任務,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通過通力合作來完成任務。一些沒有輪到在講臺上講課的同學,就要將自己做的這些時政筆記交上來,而老師要進行查閱批改之后返還,并將優秀的時政筆記在全班甚至全年級內傳閱,實現資源共享。老師給出的作業任務不能太難,難度要適中。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學習的氛圍更好,又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科成績。
三、初中政治課堂引入時政教學的策略
(一)在校內創建一個時事政治的論壇
在校內或年級組內創建一個論壇,能夠使學生在論壇上廣開言路,發表自己對某些時政的觀點看法,并對自己不懂的知識進行提問。這樣就會使學生充滿對政治學習的好奇心。政治教師也應該在論壇上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對有消極、不正確觀點或不正言論的學生進行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營造一個良好的共同學習的氣氛。在這個學校的論壇上每天定時發一些時事,鼓勵學生在論壇上學習互動。設置獎勵制度,參與話題討論者若是發表的言論非常精彩,就有機會獲得獎勵。這樣就會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以提高,也為初中生的學習生活增添了許多精彩,使政治學習變得不再枯燥乏味。
(二)積極開展時政教學評論
在學習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就是及時進行評價總結。只有不斷地進行批評總結并改正,才會使我們取得更大的進步。對于現下的初中生來說,他們還未完全成熟,所以評價分析能力還不夠成熟。這就需要老師及時對學生加以引導,幫助他們認識到自身的缺點不足并及時改正。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良好的思維方式,將自己學過的知識化零為整,整合成體系。老師也要多多利用上課的空閑時間,或定時定期舉辦評論研討會,組織學生對他們較為感興趣的時政熱點或時下最熱門的時政話題進行研討。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讓學生有勇氣、有能力去表達自己的觀點,也使學生對國家的大事小情有一定了解。
(三)大力開展新聞播報活動
可以在課堂或校內開展新聞播報,給校內所有初中學生進行時政教育普及,讓時政潛移默化地融入學生的生活中去。現在教育的改革已不再是課上只能聽見老師教書的聲音,在課堂上學生是主體,而老師則更應引導學生的學習。所以開辦新聞播報活動需要老師進行指導。
1.老師要給學生提示一下播報的大體方向,使學生相對容易上手一些,不易產生抱怨、厭煩心理。對于新聞的后期剪輯播放等幕后工作,老師更應該時刻監督指導,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出現,因為這個新聞的播放一定要對得起聽眾,要負起責任來。
2.老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對于國際新聞、體育新聞、科技新聞和娛樂新聞,要安排不同的人進行分工合作。做到各盡其能,各司其職。
3.定期組織有獎投稿等有意思的環節,使更多人關注這個新聞播報,關注時事政治。將時事政治的新聞活動內容變得更豐富,更加有意思,更加吸引人。
4.對在新聞播報活動中做出杰出貢獻的老師和學生,校方要及時進行獎勵,提高其積極性。
新時代的初中教師應該秉承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祖國的信念,堅定地將時事政治引入到初中政治課堂上,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習的熱情。使祖國的花朵早日成為國之棟梁,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摘要: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其中時政教育更是政治教育的重要板塊。一、規范課堂紀律因此,教師在正式授課前需要制定課堂紀律,規范課堂環境。因此,教師要認真準備課堂導入。因此,在進行生活化教學時,教師可以選取與授課內容最相關的事件進行專業解讀,讓學生通過發生在身邊的事情真正了解政治問題。學校及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尋找各種實踐機會,讓學生能夠在運用中體會到政治的實用性及重要性,繼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掌握程度,幫助學生適應社會生活。因此,教師要注重時政教育,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關鍵詞:政治教學;時政教學;方法探索
政治教育貫穿于學生受教育的各個階段,其目的不在于在考試中獲得高分,而在于讓學生在理解理論的基礎上提升社會道德感、保證正確的思想方向、了解社會政策,培養一定的法律意識。因此,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其中時政教育更是政治教育的重要板塊。在政治教育中,時政教育占有重要地位。政治課堂內容繁多,包括哲學、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思想、時政教育等,而時政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更加接近,其實踐性更強,更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在行動中接受教育。
一、規范課堂紀律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范課堂紀律,以保證良好的授課、學習環境是上課的前提基礎,而良好的學習環境有賴于課堂紀律的制定與實施,任何課堂要想保證課堂質量、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要有良好的授課與學習環境。因此,教師在正式授課前需要制定課堂紀律,規范課堂環境。雖然一般而言,課堂紀律需要班主任負責,但是授課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課堂紀律規范,要求學生嚴格遵守,這會大大提高授課效率。因為政治的課時安排比較少,一般被認為是“副科”,學生重視不夠,課堂積極性不高,容易違反課堂紀律。對此,教師在學期開始時,先要讓學生明確本學期的課程任務,知道本課程的授課要求,制定具體的課堂要求,并要求學生嚴格遵守,這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對課堂的重視程度,端正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態度,并能保證該課堂有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是教師授課的環境保證。
二、做好課堂導入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課堂的開始階段,導入的成功與否甚至決定該節課的成功與否。因此,教師要認真準備課堂導入。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保持學習的熱情,探索課堂知識。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做好情境導入,即根據課堂授課內容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伊始就能做好心理準備,盡快進入課堂授課環境。時政教學的課堂導入,則可以根據即將展開的授課內容,選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例設置相關情境,拉近學生與授課知識的距離,能夠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情境選擇。例如,在講解“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一章時,可以先從電視經常報道的人民代表大會談起,進而講到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黨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及宗教制度等,從而使學生對我國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有新的專業認識。
三、加強政治課的生活化教學
時政教學更注重政治的生活化教學,即利用最近生活中出現的政治事件解讀相關的政策,使學生從事件表面能夠深入事件內部,掌握政治專業知識。因為政治問題是彼此相互關聯的,一個事件包含很多政治知識。因此,在進行生活化教W時,教師可以選取與授課內容最相關的事件進行專業解讀,讓學生通過發生在身邊的事情真正了解政治問題。加強政治的生活化教學,不僅可以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消除學生對政治的神秘感,讓學生對政治產生濃厚興趣,更可以幫助學生在對生活事件的分析中理解政治理論,提高政治素養。例如,在講解“公民的政治參與”一節時,可以從村民選舉村官講起;在講解“生活與消費”一節時,可從學生最近的消費情況講起,列舉買東西時的情景,從學生比較熟悉的事件講起,可以加強學生分析事件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四、注重實踐教學
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社會公德心,使學生了解當今的社會政策,保證學生思想路線的正確性,有一定的法律意識。因此,教師要注重實踐教學,讓學生掌握政治理論知識后,能夠分析生活中的政治事件,明辨是非,確保自己有正確的政治立場。實踐教學要求學生走出課堂,在生活中體現自己掌握的政治理論。因此,學校及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尋找各種實踐機會,讓學生能夠在運用中體會到政治的實用性及重要性,繼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掌握程度,幫助學生適應社會生活。
五、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
要提高政治課教學效率,教師就要不斷地充實自己,不能拘泥于教學的一方天地。首先,教師要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習。“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要不斷學習,了解本專業的學術前沿,用最新的知識武裝自己。這樣,給學生講解問題時才可以滔滔不絕,對學生而言更有信服力。其次,教師要拓寬知識面。政治教師不僅需要有專業的政治知識,對其他學科知識也要廣泛涉獵,力求知識淵博。這樣,在授課時,教師就可以從各方面引經據典,各方面的知識都能信手拈來,用淵博的知識征服學生,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崇拜感,有利于加強該門課堂的吸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教師要時時關注政治大事,多多關注社會事件。因為政治事件的時效性較強,教師要及時關注,及時給學生傳達,幫助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大事,并訓練學生從事件的表面條理清晰地分析其中的政治知識,讓學生在真正掌握政治理論的同時學以致用,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運用所學知識。最后,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教師的任務不僅在于“教書”,還在于“育人”,對于政治老師而言,“育人”的任務甚至重于前者,因此,教師要時時提醒自己為人師表,要注意自己的言辭,用行動為學生做榜樣,讓學生在生活中能真正做一個素質高尚、公德心強的公民。總而言之,政治教育不僅需要學生掌握政治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以致用,能夠分析生活中的政治現象,能夠利用所學知識做出正確判斷。
【摘 要】時政熱點作為每年高考政治的必考內容之一,在考卷里占有著相當的比例,其目的在于考查學生對于時政熱點的關注程度以及與政治理論的結合運用情況。因此,高中政治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穿插時政熱點信息,和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時政熱點 政治教學 結合
一、引言
政治新課程標準對高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新的教學目標和指導思想,在“課程性質”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課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觀點教育,以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常識為基本內容,引導學生緊密結合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經歷探究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過程,領悟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切實提高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逐步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終身發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高中思想政治課與初中思想品德課和高校政治理論課相互銜接,與時事政策教育相互補充,與高中相關科目的教學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
時政熱點作為高中政治教學的課本補充內容之一,對于學生把握當下前沿政治思想和發展動態,迅速捕捉當今國際國內的焦點問題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時政熱點和高中政治課本教育有機結合,可以在豐富教學內容和課本資源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愛國情懷,全面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
二、時事熱點與政治教學相結合的具體分析
(一)注重信息搜集,靈活運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高中政治教師對于時事熱點的教學,首先應該在教學資源上做好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掌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不斷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比如在講解“資本主義的發展”這一章節時,可以有效利用當前國際油價的情況來引導學生認識資本主義發展手段。比如最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通過控制石油價格,意圖打壓俄羅斯的經濟,因為俄羅斯歷來是能源出口大國,油價的下跌必然會對俄羅斯的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引入這一時政熱點,可以讓學生初步認識到資本主義發展等一系列相關政治理論知識。時事熱點的教學是一項經久不衰的工作,每天國內外都會發生很多重大時政事件,教師在搜集素材的同時要兼顧一些知識點的考查,雙管齊下,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
(二)引導學生自主關注,多思多想多做
新教育理念發展多年,逐漸深入人心。高中政治教師要學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比如政治教師可以每天在晚自習前的30分鐘組織學生觀看《新聞聯播》,讓學生自主搜集和關注熱c事件,然后讓每位學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新聞信息整理好,并在各條信息旁邊標注上涉及到的政治理論。這樣堅持下來,引導學生多看多思多做,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能全面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利用黑板報形式,公布每周最熱門的時政熱點
教師可以把全班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每天由組長把政治教師強調的熱點時事整理到黑板報上,供全班學生學習和交流。為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可以定期組織開展黑板新聞評選,讓學生就黑板上的時事熱點話題進行解讀分析。教師可以將評選結果計入到學生的期中、期末考試成績中去,并且作為學生評選“三好學生”的參考內容之一。總之,政治教師要讓每位學生積極主動地關注時事政治,讓學生自己做學習的主人,自覺收集、歸檔、分享、評選各種時事信息。
三、結語
時政熱點與政治教學相結合,對于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將時政熱點引入課堂,能夠使學生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彌補課本理論知識抽象、難以理解的不足,有效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高中政治教師應充分利用時政熱點的優勢,緊緊抓住主流思想,與時俱進,全面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教給學生新的學習方法,避免學生死記硬背課本,多角度、寬領域地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活學活用,為迎接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中政治是高中學科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不僅起到拓展學生知識面和提高學生整體學習水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高中政治承擔著培養學生良好思想情感的重擔。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都非常重視將課堂教學與時政熱點相結合。本文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經驗,簡要闡述了時政熱點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進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率。而高中政治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抽象性,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高中政治教師往往需要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設情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種手段。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時政熱點,通過創設生活情境、信息情境、問題情境、懸念情境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關注度,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價格變動的影響》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利用這樣的熱點新聞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國家統計局某日的數據顯示,2016年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1.8%,同比漲幅略有回落,重回今年以來的低點。其中,豬肉價格在環比連續上漲三個月后轉為下降2.1%。此外,7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上漲0.2%,同比下降1.7%。學生看到這樣的新聞后會馬上想到自己的生活,并想到這樣的變化會對自己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從而讓學生產生了對“價格變動的影響”這一教學內容的探究興趣。由此可見,利用時政熱點可以迅速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新課的學習中,從而為打造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二、知識講解,增強學習效率
知識講解是高中政治學習的重要環節,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對教師講解的內容興趣不高,甚至有的學生在教師滔滔不絕的講解中無動于衷、沉沉入睡。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是因為部分教師教學理念滯后,另一方面是教學手段僵化。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將時政熱點引入課堂,將教學內容與學生身邊的事例建立聯系,學生就會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增強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提高政治學習的效率。
例如,在教學“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一課時,這節課教學內容的理論性較強,若單純地依靠教師進行講解學生必然興趣不大,學習效果也不會很好。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將這樣的時政熱點材料展示給學生:2016年8月8日在里約奧運會上,男子舉重56KG級決賽中,龍清泉6次試舉,5次成功,最終以總成績307KG成績為中國軍團勇奪第3金。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龍清泉時隔八年重奪奧運金牌的事例給我們什么啟示?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觀點看待這一問題?通過思考和討論學生明確了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樹立了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正確思路,真正理解了所學內容,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引起共鳴,實現思想教育
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不斷培養學生正確的人身觀、價值觀、世界觀和強烈的愛國情感。但是由于高中政治教材中的很多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一定的距離,無法激起學生的共鳴,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思想教育的效果。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學生關注比較多、興趣比較大的時政熱點、時事新聞,將其引入到政治課堂教學中,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激起學生思想上的強烈共鳴,實現思想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將這樣的時政熱點新聞利用多媒體投放給學生:有媒體8月9日報道,有15艘中國公務船8日進入釣魚島24海里內航行,引發日本方面不滿。教師通過為學生展示和分析這種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關注度較高的時政熱點,可以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提高自己的愛國意識,并付諸實際行動。
總之,時政熱點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種教學資源的重要性,并將其積極應用于情境創設、知識講解、情感培養等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實現高中政治教學內容與時政熱點的有機結合,拉近政治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不斷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熱情,提高政治教學的實效性。
【摘 要】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改善,人們對自己的精神追求自然而然提高了要求,對我國教育教學發展自然更加關注。初中教學作為我國教育教學系統中必不可缺的內容,不僅是學生學習成績提高的重要動力,而且是學生今后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初中政治教學是初中教學的基本內容,旨在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素質教學影響下,時政教育與政治教育有機融合成為初中政治教學重點內容。文章就初中政治教學中時政教學方式作有效解讀。
【關鍵詞】初中政治;政治教學;時政教育;分析與解讀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現在人們不再只是關注自己的衣食住行,轉而關注我國教學發展情況。初中政治教學由于其教學對學生思想模式影響的重要性而受到人們的關注,成為初中教學中所必須關注的問題。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時政教育作為傳統政治教學與現代教學有機融合的難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實際,全面激發學生的時政教育求知欲望,促進初中政治教學中時政教育有效性發展。但是現階段我國很多初中學校在政治教學中采取的教學方式仍然比較落后,以至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阻礙初中政治教學時政教育有機融合。筆者就目前我國初中教學中政治教學與時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發展發表自己的觀點,希望對解決相關的問題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推動國家教育教學大發展。
一、初中政治教學與時政教學的關聯分析
初中政治教學的難點在于學生剛剛由小學升入初中,不管是在生理還是心理上都還比較弱小,而政治學科作為一門新的學科,更難以被學生所接受,但是又由于政治學科教學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我們的生活,因此必須受到重視,以至于初中政治學科教學壓力較大。時政教育是政治學科教學的難點,主要體現在其時間的特殊性,要求教師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主要是因為,初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時政教育要求教師必須全面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例如,傳統的初中政治學科教學的側重點在于馬克思主義原理的講解以及應用,但是時政教育的側重點則與之不同,偏重于國家發展的政策方針,側重于黨的領導,因此,時政教育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較大差別。另一方面,傳統的政治學科教學模式重在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的分析能力進行培養,教學的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學校升W率,但是時政教育重點則是在于培養學生對所存在的社會現象以及社會發展趨勢的分析能力。除此之外,時政教育與傳統政治學科教學存在最大的不同點在于思想教育要求學生要形成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而時政教育的最大的內容在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夠主動去關心國家大事,而不是僅僅局限于書本上的政治思想知識。簡言之,雖然初中政治教學與時政教育存在較大區別,但時政教育的出現最終是為了不斷完善初中政治教學內容,提高初中政治學科教學質量。
二、促進初中政治教學中時政教育發展的有效措施探析
(一)培養學生的時政熱點分析能力
相對于其他的教學階段而言,初中教學學生由于剛剛從小學階段進入一個全新的環境,因此對知識的掌握或者是理解方面都存在較大難題。主要表現在很多初中學生在鑒別事物時鑒別的專業能力還明顯不足,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學生對時事政治的分析能力不足,以至于初中政治教學中有效融入時政教育難以得到有效開展,學生的學習成績難以提高有效提高。針對這一現狀的存在,要求初中政治教師在針對時政教育時要能夠將學生實時政分析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積極結合國家現狀進行分析,好比就我國釣魚島事件,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查閱相關的文獻,讓學生從釣魚島的歷史發展了解釣魚島的歸屬,了解釣魚島的歷史發展背景。這樣,教師在課上可以讓學生結合書本上的政治觀點,提出自己對該事件的看法,讓學生加強新形勢下國家國情的認知,培養學生的時事政治分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習效率
傳統的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往往都只停留在書本上,書本外的知識根本沒有涉及,以至于很多學生在學習時對于時政知識掌握能力欠缺,這種現狀的存在對初中政治教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現階段很多初中政治教師教學仍然還存在很多不足,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其最大的不足之一,因為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思想無法得到解放,對于學習的積極性自然而然不高。素質教育以及新課程改革下,教師應該著重解決這一問題,例如,教師在初中政治《我國政府受人民監督》相關知識時,教師為了增加課堂的有效性,可以通過講解或者通過多媒體播放短視頻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我國中央對反腐打擊的力度,通過多種渠道讓學生了解國家對反腐的決心,此外,就這一課而言,教師還可以通過材料教學的模式讓學生了解相關的內容,其中最典型的材料就是國家領導人的經典反腐語錄,這些教學材料在課堂中的作用可以使培養學生的時政解析能力,又可以讓學生知道我國政府為何受人民監督,以及人民在監督政府時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等等。在這些教學視頻、材料的輔助下,教師正視進入教學內容,讓學生帶著自己對政府受人民監督的相關內容進行聽課,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可以得到最大限度提高,保證初中政治時政教學模式得到施行。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政治教學是我國教學體系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直接的影響作用,而且對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也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價值,是目前初中教學中不得不重視的問題,就初中政治時政教學而言,雖然新課程改革下得到一定程度發展,但是在實施中仍然還存在很多不足,針對存在的不足,筆者認為,初中政治時政教學發展的關鍵在于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做到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有效參與到課堂中,將時政教學與書本知識做到無縫銜接,同時教學還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時政分析能力,全面實現時政教學與初中政治教學有機結合。
政治學科與其他學科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其與時政熱點聯系比較緊密。高考政治命題常常以最近發生的時政熱點為背景,借助新材料創設新情境,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及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因此,我們在平常的復習過程中,應多關注時政熱點,有意識地運用政治學科知識來理解和解釋時政熱點。下面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時政熱點專題復習策略。
一、科學篩選,準確把握
時政熱點問題有很多,哪些問題可能成為高考的考查點呢?這就需要我們在眾多的熱點問題中去粗取精、認真分析和揣摩。
1.時政熱點具有的特點
時政熱點有自身的特點,掌握時政熱點的特點有利于篩選出有價值的時政熱點,明確復習目標。高考考查的時政熱點一般具有四個特點。第一,導向性。導向性是指能體現當前國內國際形勢,體現科學發展要求、時代主題要求,與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與社會成員尤其是與青少年學生密切相關,能引領價值導向。第二,科學性。科學性是指業內人士已經基本達成共識,符合事物發展規律,不存在爭議。如:科學l展、依法治國、深化改革等,這些都不存在爭議,容易成為命題專家關注的問題。第三,常態化。常態化是指時政熱點在生產生活中經常遇到。如:自主創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第四,生活化。生活化是指時政熱點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或人們生活中不可回避。
2.篩選時政熱點的一般原則
命題者在篩選高考時政熱點時,并不是隨意進行的,通常會遵循一些原則。大致遵循以下原則:以近期為主;以經濟、政治內容為主;以國內為主;以定性熱點為主,以爭議熱點為輔;以長效的熱點為主,以短效的熱點為輔;以關注正面事件和傳遞正能量為主。
二、精心挖掘,精準對接
時政熱點好比一個豐富的礦產資源,選準后我們要對其進行開采、挖掘和利用。在進行利用時,要注意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分析,宏觀把握,微觀切入,以發揮其應有的效用。
1.從宏觀上把握,挖掘時政熱點
從宏觀上把握時政熱點主要是指整理、分析熱點材料時,將其進行大致的分類。整理、分析熱點材料是時政熱點復習的基礎環節。首先,應圍繞時政熱點搜集、整理相關材料。其次,應對熱點材料進行研讀分析,對其進行深加工。要弄明白熱點問題的來龍去脈和前因后果,弄清“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做”,了解熱點問題的主要內容和典型的素材,歸納出若干要點,領會其涉及的核心政治知識,掌握儲備一些時事觀點,并將其運用到主觀題答案的組織中。
2.從微觀上切入,實現時政熱點與考點或教材的對接
整理完熱點材料后,要從微觀上實現熱點與考點或教材基礎知識的結合,將熱點問題回歸教材,與思想政治的四個必修模塊知識進行多層面、多角度對接,站在理論的高度來認識熱點問題,從而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行對接時要注意三點:一是要突出重點,根據江蘇省高考政治卷考查時政熱點的特點,對同一時政熱點材料要分別從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與哲學的角度去詮釋,提高知識運用的準確率,切忌面面俱到,否則就容易造成知識濫用。二是要以小見大,高考政治試題對時政熱點的運用或選取主要停留在材料層面上,一般將其作為大背景出現,以提供比較豐富的有用信息,突出對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目標的考核。高考政治試題設問的角度比較小,具有明顯的指向性,重視解決具體問題。因此,要以小見大,找準問題的切入點,切口盡量小,切忌“高大上”。三是要以點帶面,在分析某一時政熱點時,既要把握這一熱點的來龍去脈,又要輻射這一熱點涉及的相關基礎知識,由點到面,實現時政熱點與考點或教材的有機結合。另外,同學們還要在此基礎上構建知識網絡。
三、有的放矢,強化訓練
同學們對時政熱點的掌握和運用最終要落實到專題訓練上。我們要把在考查范圍內的重大時政熱點當作后期復習、練習的訓練場,要以熱點材料為載體,以問題為紐帶,進行熱點專題訓練。選取相關習題時,要遵循以下原則:試題材料要涵蓋熱點問題的多方面信息,試題設問要體現多角度、多層次,應考查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與哲學中的任意兩個模塊,增強其系統性、綜合性和應用性。下面以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為例,談談對時政熱點的復習。
2016年10月19日3時31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從政治學科角度進行分析該時政熱點時,就要將該熱點與學過的政治學科的知識聯系起來。很顯然該時政熱點與“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這一知識點是緊密相連的。
學無定法,貴在得法。高考政治時政熱點復習有自身的規律,我們要以時政熱點為情境,以知識運用為主線,以能力提升為目標,“三位一體”推進時政熱點的復習,不斷總結解題技巧,提升思維品質,完成知識建構,提高復習備考的效率、針對性和有效性。只有復習策略得當,我們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我們的復習才能經得起實踐和高考的檢驗!
時事材料一般是指最近國際、國內發生的比較重大的事件。思想政治學科是與時事聯系最緊密的學科。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哲學常識,承擔著幫助高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重任。可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具有極強的時代性與實踐性,這就要求我們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習中不僅要重視書本理論知識,而且還要緊緊抓住國際與國內的重要時事內容來培養科學的政治思維。
高中政治復習是為了讓學生對政治原理有個基本的了解,對一些政治、經濟和文化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為了提高運用政治原理理解政治問題的能力,同學們需要結合當下時事政治進行高中政治復習,要對當今的國際、國內的政治形勢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政治學科與其他學科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其與時政熱點聯系比較緊密。高考政治命題也常常以最近發生的時政熱點為背景,借助新材料創設新情境,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結合時事政治進行復習,可增長同學們的政治知識、拓展同學們的政治思維等。
一、作用
1.增長政治知識
政治、經濟、文化等理論知識基本都是從實踐中獲取的,為了方便傳播才被編制成書籍的。但政治、經濟、文化等理論知識也在時刻變化著。同學們在理解一些政治原理的過程中,只有結合當下新的社會背景進行分析,才能對政治知識有深刻的理解。這就要求同學們關注時事政治,培養時刻關注時事政治的良好習慣,尤其是在遇到政治學知識的時候,同學們更應該借助報刊、網絡等拓寬思路,這樣才能有助于對政治知識的理解。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例,在對這部分內容進行復習的時候,應結合我國領導人發表的一些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新言論進行理解。例如,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但在提出這個目標之前,一直是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的,雖然只有一個字的差別,但根本的含義卻不相同。因此,同學們應多了解國家領導人的講話,這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新政策方針,而且對我們及時更新政治知識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2.拓展政治思維
由于面臨著高考、學習等巨大的壓力,故同學們的思維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在課堂上,老師會明確地給出多種題型的解題思路,使得同學在解題的時候會以固定的思維進行思考。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考試中的相關考題已開放化,答案也呈多元化,一些同學在碰到開放類題目的時候則不會變通。所以,同學們應時刻關注時事政治的變化,并進行深入的分析,尤其是面對一些具有拓展性的時事,要通過討論和借鑒不同意見得以拓寬自己的思路。
例如,在復習有關“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相關內容時,同學們應結合當今世界的國際形勢進行復習,也可就釣魚島沖突、南海問題、臺灣問題等進行討論。在面對一些國家挑釁的時候,我國應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和態度?對此,每個人的觀點和看法都會有所不同,有些同學認為應采取武力的手段解決,但一些比較冷靜的同學則認為,雖然我國的綜合實力已得到相當大的提高,但仍是發展中國家,一旦發生戰爭會嚴重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
二、運用策略――展開討論
為了相互學習,同學們可以利用當下社會的時政熱點進行討論,可以發表出自己對時事言論的不同看法。對當下時事政治進行討論的好處在于,可吸取別人的不同看法,學習別人的分析思路。同學們正處于高中階段,身心發育還不是太成熟,容易出現過激的反應,因此展開討論能幫助同學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例如,以“樹立正確消費觀”知識為例,同學們可以對當前人們盲目購買奢侈品的現象進行綜合分析。當下社會存在這么一種現象,有一些處在工薪階級的人們,在虛榮心的作祟下經常會花掉自己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薪資去購買一些昂貴的東西,例如衣服、手機和名牌包等,從而導致自己的經濟經常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這些人在面對高檔商品誘惑的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從而造成惡性循環的消費狀態。隨著信用卡的普及應用,為了便于自己的消費和還款,很多人都有著以卡還卡的習慣,導致自己的債務逐漸增多,一旦某個還款環節出現問題,以卡還卡的鏈條系統就會被打破,個人從而擔上巨大的經濟債務,甚至要遭到法律的懲罰。同學們可以針對這些現象進行探討,具體分析這種消費觀念的弊端以及產生的嚴重后果等。同時,也可以指出自己身邊是否存在這樣的現象、學生應該怎么樹立起正確的消費觀念等。
結合當下時事政治進行高中政治復習,不僅可以使同學們的政治知識和思維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時也能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能促使同學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摘 要 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經濟成分、利益主體、社會組織和社會生活方式的多樣化,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帶來深刻影響;日新月異的科技M步,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大趨勢,使中國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這對我國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適應當代社會發展和高中生成長的需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關注時政,對學生進行時政教育對每個思想政治教師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關鍵詞 思想政治 時政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所謂的時政,即時事政治,是某個時間段從國際局勢出發縱覽全局的、概括性比較強的事件。它具有政治性、政策性、廣泛性、信息性及實效性等特征。
一、思想政治課的理念
教師要與時俱進的根據時政熱點補充和調整教學內容,嚴格按照黨的新方針新政策新理念來指導教學,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在生理心理、道德、智力、體能方面的成長潛能,針對其思想活動的自主性、選擇性、多變性、可塑性等特點,采用釋疑解惑、諄諄教導的方式來幫助他們確立正確的價值標準,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教師還需要依據他們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未來成長需求,把理論知識同生活實踐相聯系,創建知識與生活相結合的課程模塊;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為他們在認識、適應和參與社會做鋪墊,讓他們感受我國經濟、政治及文化各個生活領域的不同。
二、時政對思想政治課的影響
時政對于思想政治有著很密切的關系。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其一是時事政治的一些內容補充了對思想政治教學內容。伴隨著實踐的不停發展,黨和政府在面臨實際問題的認識也在不停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及時把握時事中黨和政府的新認識、新觀點、新政策,并補充到教學內容中。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難免出現疏漏甚至是認識上的偏差;其二,思想政治課不光要學生的思想品德,還要培養學生關心“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優良習慣及熱愛祖國的愛國情懷;時政不光能幫助教師在教學內容上保持新鮮,還能幫助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時政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意義
1.時政對高考命題的意義。最近這些年,高考試題的命題思路開始慢慢轉變,由以前的“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也就意味著,考試的重點逐漸過渡到注重學生運用基礎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思想政治的教材許多內同也涉及到時政方面,并且需要教師與時俱進的補充新的內容。而時政往往反映了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由此可見,思想政治結合時事政治來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是非常合理的。所以在平時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我們應當把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和時事政治緊密結合起來,要學會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來對時政問題進行分析思考,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2.時政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義。對于時事政治的分析,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思考探究闡述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我們沒有必要對每一個熱點問題都去做系統全面的分析。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材料信息,讓學生自己去分析討論。要讓他們根據課本的基本原理結合時事政治熱點,堅持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僅能加深對課本內容的理解還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來實現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提高。
3.時政對教學工作的意義。世界是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各個時政也不是孤立的,有些時政問題共同反映了同一個規律性的東西,我們可以把這些問題做個歸類,從而以典型的問題來統帥眾多相似性的問題。例如黨和國家制定的新的路線方針政策,這些能體現了社會發展的趨勢的問題都能統帥其他相似的問題,對這種問題的深入學習,不僅僅要明確其內容的本身,還要知道它的背景、原因、意義以及影響。除了關注本年度與教科書上知識點結合緊密的時政熱點外,我們還要關注那些持續性比較強的熱點。譬如,如我們生存息息相關的環境問題、國計民生問題、以及國家對外的經濟政策問題等等。就在2016年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在北京召開高等教育改革創新座談會,53所在京的部屬、市屬、民辦高校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高等教育要著力圍繞服務國家創新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更多創新型人才。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意識,開展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教學,激發他們豐富的想象力,打牢知識根基,拓寬學術視野,推動科技創新。注重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踐行知行合一,多為學生提供動手機會,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助力提升中國產品的質量。
四、把握時政與思想政治的關系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還要注重時事政治。在考察時政熱點的時候,要時刻不忘基礎知識,不能脫離基礎知識去研究時政熱點,掌握相關知識的來龍去脈,明確知識的適用范圍。要系統的學好基礎知識,根據知識內部聯系,構建知識網絡,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樣才能做到正確分析解答實際問題。只有提高對基礎知識的把握,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才能更好的運用基礎知識來分析解決時政問題。
【內容摘要】在中學階段推行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在新課程標準改革背景下的必然發展趨勢下,對于奮戰在教學前線的政治教師而言,為了順應潮流,應當構建開放的教學系統。要求我們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下突出政治課知識在橫向及縱向聯系,使其符合當代社會的發展潮流,注重教學的實踐性,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注重時政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政治理論素養,同時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政治學科的必要性。
【關鍵詞】政治學科 課堂教學 時政
將時政融入到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是踐行新課程標準的體現,也是新型政治課堂教學的明顯特征,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于高中生來說課業負擔比較重,一般來說沒有過多的時間去關注時政,但是學習政治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用政治的思維去分析和處理問題,也就是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因此,將時政融入到高中的政治教學之中,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學習政治課的重要性,提升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要求高中政治教師通過改革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因素打破教師中心和教材中心,解除傳統課堂教學有形或無形的限制和封鎖。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培養主體意識,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自主學習,自主創新,使政治課堂教學“活”起來,讓學生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一、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作用
長期以來,應試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手段等因素導致對教學、對學生的評價過分側重于考試成績,從而教師的學生觀也較為落后,單純地將學生看作“知識的容器”和被動的接受者。學生在枯燥的政治教學中難以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而且所學內容與日常生活往往聯系不大,使得學生認為所學的政治學科在將來的生活中并不都能用得上,因此,就更加喪失了學習的興趣。眾所周知,隨著社會形勢地不斷變化,國內國外政治局勢日漸復雜,政治課理應是學生認識社會發展規律與社會現狀的主要視野,可是,在大多數學校里,教師為了自己的工作成績,只是生硬地向學生灌輸課本上的考試內容,多余的一句不講,這無疑是蒙蔽了學生的雙眼。實際上,國家開設政治課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提高政治理論素養,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用政治的眼光去辯證地分析和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因此,將時事政治融入到高中政治課堂之中,不僅可以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同時,也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政治學科的目的,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就目前江蘇所使用的政治教科書而言,其內容主要是對普通高中生進行一些基礎的政治理論教育,而且內容多年幾乎未變,時政的內容非常少,可以說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聯系性有限。因此,可以說將時事政治的內容融入到高中政治教學之中,正是對政治課本內容的一個補充,同時,對于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一樣大有好處。正所謂教學的目的全在于應用,教學的最終目的也體現在受教育者能力的提高上。如果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與好奇心,那么往往就不會主動去學習,更不會發現學習的樂趣,可以說教學就是失敗的。
二、如何有效地實施時事政治教學
1.自主x擇課堂教學內容
教材內容是開展政治學科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但是還需要教師在不偏離教材的基礎上不拘泥于教材,盡可能地超越教材,使教材成為課堂教學的真正“跳板”。教師可以根據學情,在保證教學大綱與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地整合課堂教學內容,融入一些時事政治的內容。改變過去以學生考試成績為主的舊觀念,強調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為主的新教學目標。作為一名高中政治課的教師,應該努力去探索自己的講課風格與方式,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將深奧的政治知識深入淺出地教給學生。這要求教師能夠在平時的備課過程中,主動去瀏覽一些先進學校的公開課視頻、網絡新聞熱點、頭版頭條等,或者去借鑒同事的優秀的教育教學方法,為提升自己課堂的趣味性與教學有效性。
2.根據教育大綱與教學目標選擇時事熱點
高中政治教師可以主動去尋找一些時政熱點,自主地去整合教學內容,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毫無目的地去組織教學內容,還是應該按照教育大綱與教學目標的要求來組織課堂教學。教師在選取時政熱點的時候必須要仔細考慮與探索,所選擇的內容一定是要符合新課程改革標準的,積極向上的,并且是符合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的。對于那些雖然是時政熱點,但是并沒有多少教育意義的內容應該舍棄。
3.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要多元
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學情,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靈活使用不同教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例如,一些書上帶有明顯的故事情節案例,就可以指導學生將課文內容組織、編演成小短劇,由學生在短劇中分飾不同的角色然后進行演繹,這樣不僅達到了學習課文的知識目標,也培養了學生聯系實際的能力目標以及表達內心感受的情感目標,用表演的方式詮釋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情境表演中,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和魅力,在快樂中學習。
摘 要:在初中政治的日常教學中,我們發現政治學科由于其理論體系的豐富和內容較為抽象,導致了學生對其缺乏興趣甚至將政治課當作“自習課”,長此以往,就出現了考試成績不理想的結果。本文針對這種現象,提出了將初中政治教學與時政相結合的方法,包括了如何對時政材料進行挑選,正確利用時政材料的策略方式等,以期使學生在把握知識體系、理解重點的基礎上,將理論知識與時政相結合,使學生從中感受到政治教學與生活時政的密切聯系。
關鍵詞:初中政治;時政;結合
一、精挑細選――課堂內容有“料”可言
要想在實踐中將時政與課堂內容巧妙的結合起來,就需要教師在備課階段,能夠對時政材料進行一個精心的收集和篩選。收集時政資料是該教學模式的首要條件,我們在開展時政課程之前,要對時政有必要的把握,只有這樣,時政與知識點才會真正的結合在一起,如果超出了自己的掌控,很容易在教學中出現模棱兩可的現象,反而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反作用。[1]
教師不能隨便選取一些“舊聞”來應付學生,當今學生對于信息的獲取能力并不亞于老師,若收集的內容偏舊,很難引起學生的關注興趣。所以,教師一定要把握當前較新影響較大的時政熱點,并且加以利用,從而使書本知識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呈現給學生。這樣即使他們處于課堂之上也能夠關注到社會的動向,并借此自我分析和進行理解,發表自身的意見。
同時,教師在汲取時政材料要注意把握準確可靠有價值的的內容。一方面就是資料的來源要正規,可以從一些官方電視新聞如《新聞聯播》、《焦點訪談》,還可以是某些知名的報紙,如《環球時報》《BBC雜志》,盡量避開在可識性不高的網站或者小雜志上收集時政材料。
另外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參與度跟熱情,可以在課前安排學生自行收集時政,然后在n堂上跟大家分享。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關注國家大事,同時也提高了整個時政教學課堂學生的參與程度。學生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搜集的資料,并結合知識點進行分析論證,將對其政治思維有所增益。[2]也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從而拉近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使政治課更受歡迎。
二、恰如其分――正確利用時政材料
收集、篩選時政資料是時政教學成功開展的第一步,更為關鍵的是如何在課堂中正確的利用時政材料。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時政教學早已被許多的教師使用,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時間便發現其作用和益處不大,因而選擇放棄,其中相當大的原因是因為無法正確的利用時政材料。
首先,時政教學切不可演變成題干,組合成題目讓學生進行解答,不僅會增加他們的負擔,也激不起他們的熱情。教師可以將其轉化為自由的形式,如可以組織“時政知多少”的小游戲,以此來激勵學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鼓勵學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當以引導和鼓勵的角色為主,而不能陷入傳統教學中的題海模式。
其次,教師在選擇了貼近生活和具有時代氣息的熱點后,如果能以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呈現的而不僅僅只是口頭上的表述,或只是文字信息的展示。這樣將會打造出一個有聲有色的課堂。例如,在教授《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播放201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事跡及頒獎詞,使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引發思考,并與課本聯系,思考那些人物的身上體現了哪些民族精神。然后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課文之中,使學生深刻明白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各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紐帶、支撐和動力,并且在時代的不斷發展中迸發中新的生機與活動。[3]學生通過充分的掌握教學知識,理解民族精神的內涵,便會對自己將來的行為做出引導。
最后,教師應當給學生機會,而不是事先把一切都安排妥當,學生如果純粹聽講,會讓他們缺乏思考并對教師產生依賴。如果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能夠將自身在課外收集到的材料和分組討論后的結果用PPT的形式展現,那么對他們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將益處不少。
因此,教師應當放手讓學生們自行去搜集材料,并進行自主的篩選、進行妥善的整理。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留有機會給學生發言,給學生一個自主展示的平臺。[4]不難發現,在這個活動中,教師可以很清楚了解到孩子們對時政消息的視角和觀點。教師將自主權交予學生,為他們創設一個自主學習、互相交流、暢所欲言的情境,同時學生還教師一個充分活化的政治課堂,可謂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將時政跟初中政治課堂相聯系,一方面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考驗,是教師“以人為本”的學生觀的重要體現,另一方面能夠促使學生踴躍參與到時政內容討論的過程中,既活躍了課堂又提高了他們的參與度,同時也提高了對時政的解讀能力和對初中政治的分析和運用能力。學生通過不斷地將知識與實踐融合,從而更好更扎實地掌握課本知識,這也是解決政治教學困境的最好方法。
【摘要】現階段隨著國家經濟的大力發展,國民生產水平變得越來越高,社會對公民的基本素質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因此有關政治教育問題得到了重視。但同樣我們面臨著嚴峻的問題,面對與時俱進的社會,就要求我們從小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要求和對政治社會的理解,并教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
關鍵詞:政治教育:初中課堂;教學
在初中的課堂里,政治課是一門理論性多但卻貼近生活的課程,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學生在不了解理論的情況下,就無法在生活中找到真實的案例進行理解分析,太多的理論知識導致學生們對學習政治沒有那么多的興趣,這時就需要就是進行改革,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引進時政教育,就是將當下討論最多的話題帶到課堂上,與學生們進行教學式的討論。本文就現階段初中生學習政治的狀況和時政教學的相關措施進行解析。
一、初中政治課堂上時政教學的現狀
在初中生的政治課堂上引進時政教學,主要就是要將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國家大事融合到需要教授的知識點里,對學生進行講解。這對于新式的教學方式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本質上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不僅是對于學生們的教育,還有對社會的認知。在初中政治課堂上引進時政教學,可以有效的緩解因理論知識而枯燥無味的課堂,通過故事認識理論【1】。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初中政治課上引進時政教學并不完善,主要是現在的一些學校包括教師對教學上引進時政教學的方式并不接受,部分教師認為只是剛剛接受新知識的原因,并不認為引進就會改變現在的局面,導致現在的教學質量并不達標。
二、在初中政治課堂中引用時政教學的必要性
(一)教育改革的需要
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一定的漏洞,很難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受到限制,當然政治這門課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太多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們難以接受,學習起來更是枯燥乏味,再就是教師教課的方式不對,導致了很多學生不愿意學習政治這門課程,表現出厭惡和消極的態度。而引入時政教學,教師教課方式有了改變,學生們的學習態度也就發生了改變,通過引進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具體事件,對知識點進行講解,以此來促進學生學習的態度,讓學生們在故事中得到啟發,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當前的社會新聞感興趣,也增加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一舉兩得的效果。
(二)市場變化的要求
在現階段的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社會的競爭力也越來越強。在這個復雜的環境下,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好的信息進行傳播,而現在的初中生正處在學習階段,他們還不具備完善的判斷能力,對信息還沒學會篩選,很容易接受到壞的信息,一但選擇了錯誤的道路,就會對自己的一生造成影響。如太過自我、有暴力侵向等等不成熟的想法出現都會造成惡劣的后果,嚴重時還會影響到學生以后工作的選擇。為了讓青少年沒有煩惱健康、快樂的成長,就必須對他們進行政治教育,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在引用實證教學時,可以引用一些反面的案例,將前因后果都進行講解,并對學生進行教育,讓他們意識到那么做的后果,避免自己出現類似的情況。引用時政教育不僅加強了學生們的社會意識,還培養了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又提高了有關法律的科普知識。時政教學為學生的成長打造一個美好世界的開端。
(三)世界局勢的改變
我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的同時,國際的經濟水平也在提高,隨著時間的加劇,這種情況越來越明顯,但也有一些微小的變化【3】。有關政治的學習就是為了學生們看清這個世界,樹立起自己的價值觀,培養自己的個人素質,要求自己要與國際一同發展,只有緊跟住社會的腳步才不會落后,為了適應社會,要開闊自己的眼界,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很好的規劃。
(四)素質教育的需求
一個人要具備一定的素質,而體現一個人素質的方式就是展現出來的思想和品德。對于一個人來說你可以沒有才華,但是不能沒有思想和品德【2】。在初中政治課堂上引用時政教學,就是在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在時間的潛移默化下,幫助學生提升思想。但在當代社會里,信息的不斷改變和延伸,致使人們接受信息的途徑也越來越多,從時政教學中接受信息也是其中的一種,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時政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結束語
由上文可知,在我國發展經濟事業的同時,還發展教育工作。在初中政治課堂上,教師引用了吸引人的時政教學,促進了學生對學習政治的積極性,保障學生們能夠在時政教學的影響下,將自己學習的政治知識融合到生活中去,并在時政教學的影響下,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念。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關注國家大事的習慣,還提高了學生們對政治這門課的學習積極性,引l學生們的探究能力,激發學生不斷地學習,有助于他們為自己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
政治和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引入時政教學,是生活化政治課堂的題中之意,既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政治課程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同時,還有利于增強學生理解思考、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一、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引入時政教學的必要性
時政教學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將時事政治作為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關心、認識、思考、參與社會與國家大事的重要途徑。時政教學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整合在平常的教學當中,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1.順應教學改革的需要。
在當前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導整個教學過程,大多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得到體現,從而導致學生學習政治課程的興趣不高,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將時政教學引入課程教學中,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也帶來了教學形式的革新。時政教學鮮活有趣的內容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熱情,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2.順應社會發展的要求。
在全球化深入l展的今天,思想觀念的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樣化對初中生產生不可避免的影響,而初中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時期,思想還不成熟,分辨能力不強,意志還比較脆弱,容易受到各種不良思潮的侵蝕。成長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巨大,要加強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將時政教學引入初中政治課堂,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可以通過引入社會上發生的反面事例,引導學生進行剖析和反思,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3.順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德才兼備是實現全面發展的基礎,時政教學屬于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初中生實施時政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HJ1.45mm〗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移動互聯網產品已經普及,學生通過上網可以接收到各方面的信息,這些信息泥沙俱下、良莠不齊,可能導致初中生在思想上或行為上出現偏差,影響其身心的健康成長。
二、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引入時政教學的策略
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引入時政教學,主要應著眼于引導學生關心時事政治,提高結合實際生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
1.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不能只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要關注外界,關注當下,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當中,在實踐中提升認知水平。如果不關心和聯系時事政治,就會跟社會脫節,難于深入理解與活學活用,學習政治這門課的意義也就顯得模糊不清了。
2.利用時事導入新課。
課堂導入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注重將時政熱點問題同教學內容相結合,并將其合理地設置為導入課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找準時政與教材的結合點。
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時政熱點事件中發問,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學《拒絕不良誘惑》時,教師可事先準備一些相關視頻讓學生觀看,讓學生領會到,只要有足夠信心和毅力是可以戰勝不良誘惑的。精心創設的問題情境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質疑思辨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課堂教學文本,及時捕捉學生信息,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就能夠讓學生產生好奇心,提高學習興趣。
4.開展時政熱點評論活動。
時事政治涉及面相當廣泛,而初中生由于受知識閱歷的限制,對政治問題的思考缺乏全面性、準確性和深度性。教師要精確把握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學習情況,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思維方式,全面、客觀、辯證地看待和分析問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時事政治評論活動,讓學生充分調動思維,自主發表各自見解。教師要注意把握討論方向,及時給予點撥、引導,以使討論不偏離正確的方向。通過開展時政熱點評論活動,讓學生理解時政熱點所滲透的政治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政治成績。
總之,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引入時政教學,符合政治學科教育的發展趨勢,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現實需要,是實現思想政治教學與時俱進的必然選擇,也可以讓政治課堂更接地氣,充滿陽光、充滿生機、充滿活力。
摘要:高考逐漸傾向于對政治學習能力的考察,這一傾向使得政治課堂不僅面臨不斷更新知識的挑戰,重要的是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改革與考驗,傳統做法為提高答題正確率,高三階段以題海戰術為主,但這種方法在使學生身心俱疲的同時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影響學生應考的信心。因此,政治課堂中,交給學生更多的答題技巧,注重方式方法尤為重要。本文主要淺析如何提高時政教育效率。
關鍵詞:政治教學;時政;效率;主體
時政作為政治課堂的一大主題,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把時政引入課堂很有必要,而時政內容的引入可以從基礎年級進行。有人說,基礎年級學習時政沒用,高考時新聞都成舊聞了,殊不知,時政雖然過時但用時政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卻留下來了。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分析、綜合、歸納、評價等高層次的能力 。從高考的效果來看,基本滿意。那么如何從基礎年級通過時政引入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呢?
1.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合理、適時引入
一直以來,政治課給人的印象始終是講大道理、背死教條、死記硬背、枯燥無味。這里有歷史原因、社會原因、也有我們政治課自己的原因,如果教學與學生實際相脫節,與學生認識水平相脫節,結果學生聽起來必然索然無味。要使學生學有所獲,知行統一,就必須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從學生關心的問題出發,有目標的入時政。這要求教師必須掌握教材,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處理教材,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用精練的語言準確的傳授基礎知識,揭示知識內在聯系,教會學生在體系中把握知識。在此基礎上,合理利用課本事例,恰當引入時政。從而使政治課教學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為了使引入的時政事例具有針對性,教師要注意博采,廣泛選材,電視、廣播、報紙、網絡都是選材的常用信息渠道,要注意精挑細選、歸類存檔。時政材料最好是學生熟知的,一來可以引起學生共鳴,二來可以無形中活躍課堂氛圍,有利培養學生的思考及分析能力。長久下來,學生自然會注意身邊時政新聞的寓意,這種教學使學生體會到政治課對生活的指導性,由此激發學生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并培養了良好興趣下的自主學習精神。這比傳授知識本身具有更大的意義。
2.激發主體意識,在預習中引入
激發學生興趣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表現。所以,預習在這一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引導學生搞好預習要講究方法,否則預習變成了家庭作業,會使學生感到厭煩。可以根據教材合理設置問題,巧妙引入時政內容。注重從基礎知識出發,小到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大到對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分析,恰到好處的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3.保障學生主體地位,采用多種形式引入
傳統政治課以教師講授為主,往往造成"一言堂"的結果,為提高參與意識,可以積極進行教學形式的改革。變政治課的"引人入睡"為"引人入勝",使學生活中求獲。具體可以用以下幾種方式在日常教學中加強時政訓練。
3.1注重點評。指在預習的基礎上,先讓學生結合自己實際發表觀點,并且進行記錄。然后,通過傳授分析掌握新知識提高學生認識能力,課堂小結之后,請學生點評先列的觀點,教師予以總結。這樣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學習基本理論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培養了學生運用基本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后還可以進行拓展:還能用這些知識分析那些現象等。
3.2時政欄目設置。政治課不僅要重視課內所學,還要不斷開闊學生視野。如果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其結果是非但圣賢書沒讀明白,窗外事也一無所知,學生視野狹窄,能力低下可想而知。因此,可以在課堂內外設置一些時政欄目。更新的時間以時政新聞意義而定,組織者可以是學生也可以是教師。內容可以是國內外大事也可以是班內或學校的新聞。期末評選出反映知識點、熱點的最佳新聞和典型材料的報道,對報道事件及時準確、報道效果反映很好的學生予以獎勵。這一做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開闊了學生視野,也培養學生關心時政的習慣。
3.3自由研討。我們常說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但在具體的操作中,由于課時所限、教學內容多的原因,真正讓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并不多。因此,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自由研討。在這個自由的時間里,學生就某個問題暢所欲言,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論題的確立、會場的組織都是學生,教師是配角。回顧一下,曾有許多熱點問題我們討論過,以政治為主,也有別的方面的,討論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合理評價他人的觀點,幫助他們提高認識水平和能力,教師可以發表意見,但話不宜多,重引不重論,否則,限制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創造力的培養。在自由研討中,學生感到自己是主人,主動發現問題,明是非、辨美丑,不經意中形成了歸納、演繹、分析、綜合等高層次的能力。
3.4課本劇。課本劇是指為強化教學內容,根據課本題材組織學生編演的舞臺劇的一種活動形式。一般來說,語文課的小說單元、外語課的口語訓練常采用這種形式。為提高政治課的參與意識,可以在立足政治教材的基礎上,改進了這種形式以適合本學科教學的要求。具體作法是以教材知識點或某一社會熱點為內容,借鑒成功電視欄目的形式,由學生擔任記者、主持人等對知識記性講解、采訪,這一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強化了基礎知識,提高了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培養了全方面的素質。實踐證明,把以上多種教學形式靈活運用于課內、課外,徹底地改變了傳統政治課給學生的印象,使學生變厭學為樂學,變被動吸收為主動探索,拓寬了視野,發展了能力,帶來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4.提前開設熱點專題課,提高效率
傳統做法一般都是在高三下學期開設熱點專題課,但由于學生以前很少接觸時政,或知識零散,突然整整一本熱點書都要在短時間消化,學生學習壓力和心理壓力都很大,知識接受效果差,更別說活學活用了。所以,提高開設專題課更有利學生吸收、掌握,能讓學生學會更多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由于學生對事物的前因后果明了,理解新問題既深刻又輕松,在節約寶貴的復習時間的同時,提高了復習效率。
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要根據各方面的實際情況統一考慮。常言道:"教無定法,教貴有法。"素質教育要求全方面的能力培養,實踐證明,從基礎年級引入時政教育,積極采取多種有效形式促進學生能力形成,體現了教改與考改的一致性,是提高政治n實效、完成政治課素質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
【摘 要】政治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課堂是學生接受政治教育的主要地。政治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以在考試中取得良好成績,更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緊跟黨的思想政策,具備一定的法律素養。時政教學是政治教學的重要板塊,探索其重要性具有很現實的意義。
【關鍵詞】政治教學;時政教學;方法探索
政治教育貫穿于學生受教育的各個階段,其目的不在于在考試中獲得高分,而在于讓學生在理解理論的基礎上提升社會道德感、保證正確的思想方向、了解社會政策,培養一定的法律意識。因此,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其中時政教育更是政治教育的重要板塊。
在政治教育中,時政教育占有重要地位。政治課堂內容繁多,包括哲學、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思想、時政教育等,而時政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更加接近,其實踐性更強,更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在行動中接受教育。
一、規范課堂紀律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范課堂紀律,以保證良好的授課、學習環境是上課的前提基礎,而良好的學習環境有賴于課堂紀律的制定與實施,任何課堂要想保證課堂質量、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要有良好的授課與學習環境。因此,教師在正式授課前需要制定課堂紀律,規范課堂環境。雖然一般而言,課堂紀律需要班主任負責,但是授課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課堂紀律規范,要求學生嚴格遵守,這會大大提高授課效率。
因為政治的課時安排比較少,一般被認為是“副科”,學生重視不夠,課堂積極性不高,容易違反課堂紀律。對此,教師在學期開始時,先要讓學生明確本學期的課程任務,知道本課程的授課要求,制定具體的課堂要求,并要求學生嚴格遵守,這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對課堂的重視程度,端正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態度,并能保證該課堂有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是教師授課的環境保證。
二、做好課堂導入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課堂的開始階段,導入的成功與否甚至決定該節課的成功與否。因此,教師要認真準備課堂導入。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保持學習的熱情,探索課堂知識。
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做好情境導入,即根據課堂授課內容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伊始就能做好心理準備,盡快進入課堂授課環境。時政教學的課堂導入,則可以根據即將展開的授課內容,選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例設置相關情境,拉近學生與授課知識的距離,能夠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情境選擇。例如,在講解“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一章時,可以先從電視經常報道的人民代表大會談起,進而講到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黨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及宗教制度等,從而使學生對我國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有新的專業認識。
三、加強政治課的生活化教學
時政教學更注重政治的生活化教學,即利用最近生活中出現的政治事件解讀相關的政策,使學生從事件表面能夠深入事件內部,掌握政治專業知識。因為政治問題是彼此相互關聯的,一個事件包含很多政治知識。因此,在進行生活化教學時,教師可以選取與授課內容最相關的事件進行專業解讀,讓學生通過發生在身邊的事情真正了解政治問題。
加強政治的生活化教學,不僅可以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消除學生對政治的神秘感,讓學生對政治產生濃厚興趣,更可以幫助學生在對生活事件的分析中理解政治理論,提高政治素養。例如,在講解“公民的政治參與”一節時,可以從村民選舉村官講起;在講解“生活與消費”一節時,可從學生最近的消費情況講起,列舉買東西時的情景,從學生比較熟悉的事件講起,可以加強學生分析事件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四、注重實踐教學
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社會公德心,使學生了解當今的社會政策,保證學生思想路線的正確性,有一定的法律意識。因此,教師要注重實踐教學,讓學生掌握政治理論知識后,能夠分析生活中的政治事件,明辨是非,確保自己有正確的政治立場。實踐教學要求學生走出課堂,在生活中體現自己掌握的政治理論。因此,學校及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尋找各種實踐機會,讓學生能夠在運用中體會到政治的實用性及重要性,繼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掌握程度,幫助學生適應社會生活。
五、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
要提高政治課教學效率,教師就要不斷地充實自己,不能拘泥于教學的一方天地。首先,教師要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習。“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要不斷學習,了解本專業的學術前沿,用最新的知識武裝自己。這樣,給學生講解問題時才可以滔滔不絕,對學生而言更有信服力。
其次,教師要拓寬知識面。政治教師不僅需要有專業的政治知識,對其他學科知識也要廣泛涉獵,力求知識淵博。這樣,在授課時,教師就可以從各方面引經據典,各方面的知識都能信手拈來,用淵博的知識征服學生,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崇拜感,有利于加強該門課堂的吸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再次,教師要時時關注政治大事,多多關注社會事件。因為政治事件的時效性較強,教師要及時關注,及時給學生傳達,幫助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大事,并訓練學生從事件的表面條理清晰地分析其中的政治知識,讓學生在真正掌握政治理論的同時學以致用,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運用所學知識。
最后,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教師的任務不僅在于“教書”,還在于“育人”,對于政治老師而言,“育人”的任務甚至重于前者,因此,教師要時時提醒自己為人師表,要注意自己的言辭,用行動為學生做榜樣,讓學生在生活中能真正做一個素質高尚、公德心強的公民。
總而言之,政治教育不僅需要學生掌握政治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以致用,能夠分析生活中的政治現象,能夠利用所學知識做出正確判斷。因此,教師要注重時政教育,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摘 要:結合課本,關注時代熱點,強化時政教學,是如今政治教學的特點,也是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價值追求的主要渠道。本文將為圍繞“為什么引入時政教學”,“高中思想政治時政教育的現狀”,“造成思想政治時政教育問題原因”,“如何開展思想政治時政教育”四個方面淺談高中政治時政教學。
關鍵詞:高中政治;時政教學
高中政治教學與時政教育相結合是讓學生了解當今國內外政治形勢的重要途徑。引入時政教學可以彌補教材上的不足,學生可以運用在書本和課堂上學習來的理論知識,來分析時政問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還能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熱情,培養學生關注國家大事,心懷天下的美好品質,因此,高中政治課堂的時政教學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一、為什么引入時政教學
思想政治課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是讓學生可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基本路線,出臺政策的一門學科,它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國家形勢,掌握國際社會發展趨勢,對于對正在成長、未來國家的主人的高中生而言,這門課意義非凡。
時政,即“世界發生的應人矚目的新聞”。當今世界局勢變化萬千,課本上的政治新聞,不可能跟上世界政治的發展。教師在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可以將課本上枯燥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案例相結合,就會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主動思考,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將理論知識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對于高中的政治課堂,時政教育就相當于另外一本政治教科書,里面的內容熱點是十分重要的。
二、高中思想政治時政教育的現狀
1、政治時政教育歷史和發展情況。時政教育的歷史由來已久,最早從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初,對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和教育就成了中國革命的需要,在革命干部學校出現了政治理論教育,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就是時政教育的雛形。經過新中國過的成立,,改革開放三個階段的發展,時政教育取得長足的進展。國家向來重視高中的政治教學和時政教學,在當今世界資源共享,全球化的浪潮下,時政教育更是被重視。有了國家的支持,經過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時政教育扎根思想政治課堂,同學對政治的興趣也越來越高。教育活動中,時政教育開展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數量和質量越來越高,時政教育的發展空間也越來越寬廣。某種意義上而言,體現了時政教育的影響力和重要性。
2、時政教育的開展缺乏保障。雖然時政教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在開展中也有很多不足。高中生面臨著人生中很重要的高考,在高中政治課堂上老師會過于重視教科書上的理論知識,將時政教育放在次要位置。不能真的將時政教育與教科書相結合,時政教育在高中的政治課堂得不到保障。
3、時政教育的內容缺乏保障。時政教育與思想政治課堂不同在于,后者有教科書而前者沒有。所以,現在的時政教育內容就面臨著兩大問題。一個是社會上沒有發生什么重大新聞時事件時,如何去做時政教育內容的選擇;二是,時政教育的內容來源于政治教師的挖掘選擇,如果老師沒精力挖掘質量高的時政新聞,或老師沒有時政新聞的來源,那么時政教育將無法得到保障。時政教育任重而道遠,如何保證高中政治時政教育的開展,和政治時政教育內容的質量,是時政教育工作者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三、造成思想政治時政教育問題原因
中國教育界的一場重大的變革就是素質教育的實行,但任重而道遠,離目標真的實現目標還有一段距離。在這場教育變革中,要求老師以學生為出發點,轉變對師生關系的理解,但由于長期以來根深蒂固“尊師”的思想,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雖然制度變革了,但分數依然是衡量一個學生成功與否的標準。在“填鴨式”教學下,學生沒法很好的接受時政教育,選擇時政教育就意味失去很多高考能用到的理論知識。老師也就將時政教育放在了次要位置,就造成了今天這種理論和實際失衡的局面。
面對高考,時政教育過于功利性。高中會考之后,理科班的思想政治課變為學習其他科目的自習課,本來理科班的文科課表就少,如此一來就失去了接受思想政治時政教育的機會。而文科班在會考之后會用理科課的時間上政治課,但是都是偏向于課本理論知識,對思想政治時政教育也都是強化記憶。在這種功利性的環境下,時政教育的比重就被削弱了。由于思想政治時政教育中,時政內容沒有一套完整的體系,高中政治的時政教學形勢也不固定,學校也不會對政治課中的時政教育進行考察,就導致師生產生一個誤區,認為政治課時政教育不重要,導致時政教育設計和安排上很隨意。
四、如何開展思想政治時政教育
1、將書本變案例。思想政治是學生了解黨和國家路線,基本方針,出臺政策的主要途徑。時政教育能通過一些時政新聞,直觀的將黨和國家的路線,基本方針等變現給學生,原本枯燥無趣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調動了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
2、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高中生思想活躍,對新聞事件敏感度高,理解能力強,都喜歡接受新鮮事物。我們就可以在政治課堂上根據教科書找出與本章有關的時政新聞,讓學生自己思考,引導學生關注時政。讓他們用書本上理論知識去分析和討論時政新聞,將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既讓他們學會了知識又培養他們對時政的興趣。
事實證明,近年來高考政治中,試題多數都以大家關心的熱點問題為框架,緊密的聯系著生活。
理論是高考政治中的出發點,時政是高考政治的延伸點。在平時的思想政治課堂中,在訓練好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選取高質量的時政新聞,刺激學生對時政的敏感性和把握能力,讓學生對時政新聞加以分析,考驗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將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才是高考政治中拿到勝利的關鍵鑰匙。
總結: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首先得知道國家的基本情況,黨的基本方針,國家的基本路線和政策,政治正是他們了解國家的重要途徑。作為新時代的主人國家未來生存的生力軍,不能僅僅滿足于了解本國,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只有了解國際時政,才能更好的去建設祖國家,與他國競爭。時政教育能培養他們這種心懷天下思想。所以,高中政治時政教育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