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生物教育教學論文

生物教育教學論文

時間:2022-03-26 05:49: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生物教育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生物教育教學論文

生物教育教學論文:談職業倦怠對生物學科教育教學的影響

教師職業倦怠已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其結果對教師自身和對學生發展都會產生不良后果,但不同學科的教師,職業倦怠時產生的影響并非都是一樣的,對于生物學科教學,其對教學影響更甚一疇,主要是因學科特點不同而造成的。其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科目地位是促成生物教師倦怠心理的主要因素

生物學是一門傳統的自然學科,具有自身的特點,是一門實踐性和現實性極強的學科。要想上好一堂生物課,課外所需的準備往往超出課上45分鐘的若干倍。一個剛出大學校門的年青教師,滿懷激情踏上所任學科的教學崗位,但現實卻是如此:初中升學生物時不檢測,更不列入中考測評記分學科,生物課程設置遭到排擠和冷落。事實上,生物學科上得好也不一定得到家長和學校的任可,試想,考試升學在即,哪一位家長哪一所學校的領導會支持自己的小孩、學生多花時間去學習升學不考、不記分的科目?得不到家長、甚至教師的認可,教師的激情遭遇冷水,消極也在情理之中,滿腔的熱情只能隨現實而逐漸消退,倦怠也極易形成。

二、職業倦怠在生物教育教學中的負面影響

倦怠的心理導致了職業態度紊亂,無心從教,情緒消極低落,倦怠的形成導致教學動力喪失。我們常說,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這一桶水從何而來,是教師的職業責任,然責任的延續需要動力來維持和支撐,更需要教學中的成就感來支撐,沒有動力,教學將顯得平靜而無生機。在教學中具體體現為:不面對課題,隨意備課,不作教學準備;不分析學生對生物知識了解情況;隨意上課,無心面對課堂,隨意講解,不求教學質量;負面心理影響學生發展,不與學生交流溝通,方法生硬。

生物學科教學,教學準備功夫往往在課外,比如《在人體內物質的運輸》這一章學習中,講到《輸送血液的泵——心臟》這一節時,心臟結構掛圖、心臟結構模型或豬的心臟三者中至少要有其一,需要教師在課外做好充分準備,在教學中讓學生體驗,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容易理解,這樣才能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倦怠會關閉教學準備的大門,教師教學能力會倒退便是意料之中的事,更談不上教研和創新了。

作為學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原動力、成就感,同樣是學習的催化劑,它對學生自覺學習生物知識和運用生物知識有著特殊的作用。消極教學,則無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談不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性。

教師引進門,修行靠個人,這雖是句老話,但卻說出了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引就是激發,想辦法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啟學生的心智之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生物教學中,聯系生活實際就是教學的“引”子,培養學生興趣的源泉。在血液環的途徑講解中,我們常有這樣的設疑,某某人得了某某病,當護士在手背打點滴時藥物到達病變部位時要經過哪些途徑,這類題為本章節的一個基本檢測點,也是檢測學生是否學以致用的最佳題型之一。

與其說是設疑,更應該說是引導,是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科常用的一種教學模式,生物教學素材的信手拈來,教學方式的靈活多變,喪失激情的教師是無法做到的,更何況長期倦怠的教師。再有教學中,倦怠心理教師往往在講解中講得比較膚淺,不愿花時間了解自己和自己所生存的環境,解釋和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不去聯系學生周圍存在的相關生物學問題,如,生物與農業生產、生物與衛生保健、人的生老病死、生物與環境等的關系;不作深入介紹,如,基因工程、基因技術與人類關系等當前生物學領域的前沿科學,就難以讓學生知道學習生物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更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三、職業倦怠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師范院校的座右銘,新世紀教育的發展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必須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倦怠消極的情緒,在課堂教學中,往往做不到管教管到,甚至任學生自由做與上課無關的事。在生物教學中,在演示、實驗、展示環節中,只會使課堂紀律混亂,教學秩序失控,無法完成教學任務,更談不上什么教學質量。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教師的言行舉止會影響學生,使消極思想在學生中延續,其結果只會導致教師厭教、學生厭學,造成惡性循環和不良的社會影響。

生物教育教學論文:醫學微生物學教育教學方法分析

[摘要]

一個好的醫生或醫護人員,除了應有精湛的醫術外,還應具有很強的責任心和高尚的醫德,因此醫學人文精神對于醫護人員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這不僅可以提高醫療服務水準,還能使醫患關系更加和諧,提高醫護人員和病人之間的相互信任。醫學微生物學是基礎醫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探討在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加強人文醫學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徑,促進醫學人文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

醫學微生物學;醫學人文教育;教學方法

醫學人文教育是醫護人員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醫護人員除了在學習當中掌握醫學科學知識,還要在科學知識的基礎上提出新的醫護理念、預防觀、衛生觀等等,這樣才能更好的滿足人們對衛生健康的需求和保障,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發展。醫學微生物學是一門連接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是醫學基礎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門學科,一方面要求學生掌握與醫學相關的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和診斷方法及防治原則等理論知識,從而為學習臨床相關的感染性疾病以及超敏反應性疾病打下堅實而牢固的基礎;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與醫學微生物學相關的觀念和原則:如無菌觀念、交叉傳染、杜絕“濫用抗生素”等原則,這些觀念和原則的把握,會使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學習和實際工作中,有助于學生個人和職業素質的進一步提升[1]。

1醫學人文精神的內涵

醫學人文有著悠久的歷史。一百多年前,加拿大著名醫學家及教育家威廉?奧斯勒說:“醫學是一種專業、而非一種交易;它是一種使命,而非一種行業;從本質來講,醫學是一種使命,一種社會使命,一種人性和情感的表達。這項使命要求于你們的,是用心要如同用腦”。“人文”一詞源自拉丁文“humanists”,指的是人性與教養,也指人的精神文化[2]。人文涉及面很廣,包括文化知識、宗教信仰、道德倫理、風俗習慣等,只要是與人類精神活動有關的內容都可以歸屬于人文的范疇。而醫學人文精神是指在醫療實踐過程中要敬畏生命、崇尚健康、維護尊嚴、撫慰心靈,簡單來說,就是以病人為本的精神,從人性出發,關心、關懷和尊重病人,其核心是“以人為本”,具體體現在對生命價值和生命意義的尊重和敬畏,發自內心地關愛病人。醫學人文精神主要包括“知”和“行”兩個方面:“知”是理念,即以人的生命和尊嚴為主旨,把人的發展完善和精神自由的信念深植于心;“行”則是實踐層次,即在醫療實踐活動中,醫務人員應一切以病人為中心,急患者之所急,憂患者之所憂,為維護患者的生命健康而努力[3]。當前,許多醫院頻繁發生惡性暴力事件,醫患關系日益惡化,這與少數醫務人員職業道德的缺失也有一定的關系,因此,醫學生在學習階段更應注重素質教育,強化醫學人文精神培養。

2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人文精神培養的方式與途徑

2.1教師加強重視,轉換角色

在現代教育理念中,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教書是把自己的知識、學問傳授給學生,而育人則是把學生培養成具有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世界觀,使學生成為正直、善良、有益于社會的人。因此教師不僅要求滿腹經綸,還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教師只有具備了高尚的師德,才可能把“育人”恰如其分地滲透于“教書”之中。這就要求教師要與時俱進,轉變角色,不能把自己僅局限于教師的角色,除了傳授知識外,還應該能夠傳承一種精神,一種人文關懷的精神。所以,教師在授課中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科學知識,還要把醫學人文的精神文化傳承給學生,言傳身教,讓學生充分體會到醫學人文精神的內涵,培養他們關心、關愛、理解別人的精神和責任,只有這樣他們離開學校進入社會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服務于病人和社會。因此,在醫學微生物學的教學中,教師同樣要轉變角色,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結合本學科相關內容把醫學人文的精神傳遞給學生,促進醫學人文教育[4]。

2.2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促進醫學人文精神的培育

強化學生的自身感悟。醫學微生物學所涉及的病原體種類繁多、內容龐雜,且各章節之間邏輯性不強,學習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本學科易于理解但難于記憶[5]。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法,是以教師為主體,全程采取灌輸式教學,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對醫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醫學人文精神的培育必須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如采用以案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的啟發式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的合作精神,積極開展情景模比、課堂討論、課外閱讀及學術研討,鼓勵并創造機會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和觀念,使醫學生通過自身體驗把人文價值理念內化為醫學人文精神。實驗與理論相結合,將醫學人文教育融入實驗教學。醫學微生物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也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實驗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無菌觀念,設計“空氣的細菌學檢查”試驗,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細菌無處不在,應時刻注重無菌操作技術,防止污染,為以后工作中防止醫院內感染的發生及傳播打下良好基礎;而“口腔、手指的細菌血檢查”試驗,讓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正常菌群與條件致病菌的概念,認識到自然界大部分微生物為正常菌群,有些對人類無害而有利,微生物與人類、與自然界和諧相處,密不可分,只有少數才會引起人類疾病。

2.3針對社會熱點問題,加強醫學人文精神教育

2.3.1抗生素濫用與“超級細菌”的出現

青霉素的發現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自1941年青霉素應用于臨床后,人們相繼發現了上萬種抗生素,其中200余種抗生素應用于臨床治療。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可以說挽救了無數生命,至今抗生素仍然是感染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藥品。然而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引起人類疾病的許多細菌已經對其產生了耐藥性。而人類抗生素的濫用加劇了微生物對抗生素的耐藥程度,特別是近年來出現了對多種抗生素耐藥的多重耐藥菌株,甚至是“超級細菌”。超級細菌不是一個細菌的名稱,而是一類細菌的名稱,這一類細菌的共性是對幾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強勁的耐藥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超級細菌的名單也越來越長,主要包括產超廣譜酶大腸埃希菌、多重耐藥銅綠假單細胞菌、多重耐藥結核菌、泛耐藥肺炎桿菌等。為了減緩細菌耐藥性及超級細菌的出現,要求醫生合理規范使用抗生素,應嚴格掌握抗生素的適應證、禁忌證,以及藥物的配伍禁忌,或根據藥物敏感性實驗,選擇敏感的,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用于臨床治療;嚴格控制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并在使用過程中,加強耐藥監測。

2.3.2正確認識艾滋病,消除恐艾與歧視

當今社會環境下,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仍存在不少誤解與偏見,針對這一現象,在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這一章節的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重點介紹該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為性傳播、血液傳播和垂直傳播,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盡管目前我們尚不能治愈艾滋病,尚未研發出預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但是通過宣傳教育,嚴格控制血液和血制品,以及提倡安全性行為等一系列積極有效措施,HIV的傳播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當前HIV感染率仍居高不下的事實,分析原因,這與艾滋病患者被歧視、不安全性行為、醫療機構的商業利益驅動等種種因素密不可分,歸根結底是個人道德、醫生醫德等醫學倫理素養缺乏所致。這就要強調學生要有職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不僅要積極宣傳預防,還要以身作則,潔身自好,同時教育學生應該正確對待艾滋病患者,培養學生尊敬他人、理解他人的優秀品德。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將人文精神培育貫穿其中,將醫學人文理念真正滲透到醫學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信念。

3結語

現代教育的培養目標包括知識、技能、情感,三方面缺一不可,特別是醫學不同于其他科學,研究對象是人,服務對象是患者,所以醫學具有其特殊性,因此,醫務工作者除了要求有精湛的醫療技術外,還必須具備高尚的醫學人文素質,這樣的醫務工作者才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患者,真正做到“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因此醫學生人文教育更為重要,在授課過程中將人文素質教育有機融入到專業課,這就需要教者精心的構思和設計;此外,人文素質教育相關案例也需要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同時促進醫學生的醫德教育,使學生更能勝任將來的工作崗位,在某種程度上緩解醫患關系,促進醫學教育和醫患關系的和諧發展。

作者:張金平 曾靜 胡曉艷 單位:西南醫科大學病原生物學教研室

生物教育教學論文:高中生物素質教育教學分析

一、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固化,評價標準單一

部分教師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未跟上國家新課改步伐,未真正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采用的仍是“千人一面,萬人一書”的教學模式。具體表現為:一些年齡稍大的教師過分強調教師的威嚴,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教學方法過于陳舊和單一,仍以傳統的“滿堂灌”為主,對合作學習、小組學習、探究學習等方法認識不足;某些教師對素質教育理解上存在誤區,例如,有教師認為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只會使學生在實驗室打鬧嬉戲、浪費時間,根本學不到真正的知識;部分高中生物教師的教學目標是提高高考升學率,教學內容僅以考試大綱為依據,單方面、機械地向學生灌輸知識,甚至擠占學生周末的休息和體育鍛煉的時間,未考慮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就評價方式而言,分數仍是教師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部分教師只關注學生的考試結果,忽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程度、人格發展和實踐能力的提升。為了激勵學生考取更好的成績,一些教師往往將學生獎學金、助學金的評定與考試分數直接聯系起來,甚至在學生的褒揚與批評方面有意袒護高分學生,最終造成學生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的錯誤觀念,甚至出現考試作弊等行為。目前,應試教育之風盛行,以考試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仍是當前我國高中生物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

(二)知識儲備不足,專業技能欠缺

專業素養是指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與專業技能(課堂監控、演示講解、練習指導等)。高中生物教學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就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在學生的自主探究中,學生會問出各種五花八門的問題,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指導者,就必須具備全面、扎實的生物專業知識和精湛的專業技能,而部分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有所欠缺。有關調查顯示,一些地區高中生物教師整體素質不高,甚至出現教師短缺的現象。

(三)職業倦怠突出,心理壓力過大

教師的工作是一項重復性的工作,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師職業倦怠現象較嚴重。調查顯示某些地區高中生物教師普遍存在職業倦怠現象,個人成就感喪失嚴重。嚴重的職業倦怠表現為:工作熱情偏低,情緒不夠穩定,教學中安于現狀,不追求自身素質的提高,對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提倡表現冷漠。目前高中生物教師不僅要面對學生結業考試和高考的雙重壓力,還要承受著來自學生家長、學校、社會等多重壓力,高強度的職業壓力易使教師忽略素質教育在教學中的實施。

二、從教師方面探討高中生物教學中推進素質教育落實的策略

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認清自身的主導地位,還原學生的主體角色,善于從工作當中總結經驗,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中。教師要推進素質教育的落實,需從以下四方面開展工作。

(一)加強轉變觀念,豐富評價方式

針對當前高中生物教師以傳統教育方式為主的現象,首先,學校需提高教師對新課改的認識,正確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可通過學校宣傳教育、專家講座、同行交流等方式開展。其次,教育部門應根據學生的發展要求,聯系當地學校、社會環境的實際情況,充分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和社會化發展,將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終身發展作為教學目標,切實保證學生德、智、體、美和勞動技術等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再次,開展素質教育的同時,教師需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使其與考試成績成正相關發展,促進素質教育的真正落實。此外,評價學生的方式應多樣化和科學化。實驗教學中,可以將學生的合作能力、實驗設計的能力、動手能力等適當量化,加入總考核測評。日常教學中,可對學生平時生物課上回答問題是否積極和準確、是否幫助其他同學學習、與人相處是否和諧、學習態度是否端正等適當進行點評和勉勵。期末生物總分測評中,應將學生的實驗課表現、日常表現、期末考試卷面成績等以一定百分比的形式加入。

(二)升華知識技能,提升職業素養

高中生物課程分為必修與選修兩個部分,內容覆蓋廣泛,涉及范圍涵蓋植物學、動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生物化學、人體解剖生理學、免疫學等。因此,專業知識結構方面,高中生物教師需要具備豐富、全面、系統的知識體系,以滿足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此外,為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還需要具備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班級管理、課程與教學論等相關教育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技能,將知識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以最佳方式傳遞給學生。提升教師職業素養有多種途徑:可通過積極參加各種相關培訓,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優秀教師高超的教學技能,并結合到自身實際教學中。或者通過網絡視頻或現場觀摩優秀教師授課方式,也是提高教學技巧的有效途徑。還可通過同行相互聽課和評課,了解自身教學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此外,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定期總結,努力完善自身教學觀念與提高自身教學技能。

(三)創新工作方式,避免職業倦怠

研究表明,教師職業倦怠與教師的心理健康、職業壓力、職業幸福感存在一定關聯。教師創新教學和管理方式可避免職業倦怠,第一,根據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組織教學,增強教學的新穎感;第二,不斷加強自身學習,豐富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法;第三,關心關愛學生,盡可能地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從德智體美等多個方面肯定學生,而不單從考試成績評價學生;第四,著眼學生的長遠發展,為學生的未來和終生著想,而非片面追求自身利益和當前利益;第五,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創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除此之外,加強同事之間的交流合作,與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是減少職業倦怠的有效途徑。

(四)注重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率

高中階段學生的智力處于逐步完善期,在學習上普遍存在“最近發展區”,若給予學生適當的強化和引導,定會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智力并提高學生的能力。第一,課前布置預習任務,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學習“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之前,教師提出問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過程及特點是什么?舉例說明兩者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有哪些?”,學生通過預習對問題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能明確困惑所在,上課時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難點和重點。第二,課堂逐步引導,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在學習“細胞核———系統的控制中心”時,教師可通過資料分析,引導學生得出細胞核的功能,繼而再由“細胞核為什么功能如此強大,居然能夠成為細胞的‘大腦’和‘控制中心’?”激發學生對學習細胞核結構的興趣,促使學生形成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第三,課后設置復習,教師可通過難易相當、形式多樣的習題和課后任務,鞏固已學知識并鍛煉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融貫。如:通過實驗探究設計、模型設計、調查研究、私人訪談等課后任務布置,并采用個人或小組展示、比拼等形式進行評比,激起學生執行任務的決心和戰勝困難的勇氣。

作者:楊翠 劉夕芳 李艷紅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教育教學論文:初中生物環境教育教學論文

一、創造學習情境,讓學生了解到環境教育的重要意義

以“生態系統”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多媒體視頻,由于我國部分地區環境保護做得不夠好,我國的綠地已經逐漸減少,綠地減少使得當地溫度變高,土壤缺少水分而沙漠化,沙漠化的地區綠色生物變得更少,生物也不能在此地生存,繼而人類也不能在此地生存。該視頻片斷說,像這般沙漠化的地區在我國變得越來越多,如果持續下去,我國將是一個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教師引導學生繼續思考,目前經常出現的霧霾問題、溫度升高的問題,學生從多媒體視頻中理解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又從自己身邊的例子感受到改善環境問題迫在眉睫,他們就能夠感受到環境教育的重要意義,愿意自主吸收與環境教育相關的知識。學生愿意自主學習,教師的課堂教學會更有效,而有效的教學又能推動環境教育的展開。

二、探索知識規律,讓學生領悟到科學探究的方法

在有效教學的理論中,如果強行塞給學生生物理論,學生不僅不會對這些知識感興趣,也不會意識到這些概念的真正意義。初中生物是一門要求學生自己探索知識的課程,只有在探索中他們才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生意識到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后,接下來他們就會迫切想要了解怎樣做才能改善未來的環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索以下日常生活中容易看到的現象:樹皮中有白蟻類的昆蟲,這些昆蟲依附于樹木提供的營養而生,啄木鳥食昆蟲而生活,啄木鳥死后尸體被細菌分解,細菌能夠存活,細菌分解后的營養物質成為土壤中的腐殖質,樹木吸收腐殖質中的營養,它們生長得更茂盛,茂盛的樹木給昆蟲提供更多的營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學生經過思索能夠發現它們屬于食物鏈的關系,如果食物鏈中任何一個環節斷掉,那么與之相關的生物都將不能存活。這時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思考,我們目前的環境為什么會惡化呢?學生經過思索就能感受到我們的自然環境就是一個大的食物鏈,人類在這個食物鏈的頂端,現在我們親手破壞了綠色植物,這導致整個生生不息的食物鏈遭到破壞,所以我們必須付出代價。想要改善環境,首先就要從恢復食物鏈開始,而恢復食物鏈第一要務,就是要做好綠化工作。學生通過探索知識規律,就能夠明白解決環境問題最終的方法就是做好綠化工作,而做好綠化工作的根本,就是從現在開始重視初中生物知識的學習。教師要應用有效教學理論引導學生探索知識,讓學生在探索中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并促使讓他們努力地學好環境保護相關的知識。

三、重視知識實踐,讓學生尋覓到環境教育的宣傳途徑

在有效教學理論中,如果學生僅僅只是學習理論知識,他們依然無法真正理解學習知識的意義,如果能夠讓學生把學過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他們就能夠利用自己的知識去解決問題。當學生意識到學好初中生物知識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進行調查,比如,要求學生去調查自己居住的小區、街道的綠化情況,并讓學生思考怎樣運用學過的環境知識才能改變現在的生活環境。學生經過實地調查就能發現,雖然我國現在很重視綠化工作,可是在生活中很多人依然沒有環境意識,破壞環境的事情時有發生。學生發現了問題,就會積極思考要怎樣宣傳才能讓周圍的人了解環境與人類之間的關系,讓周圍的人不再破壞環境。學生一邊學習一邊進行環境保護的宣傳,教師的環境教育才會變得更有效。使用有效教學的理論能夠推動教師的環境教育工作,它使整個初中生物教學變得更有效。教師可以以環境教育為例,進一步思索如何在課堂上開展有效教學。

作者:管砥霞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田家炳中學

生物教育教學論文:初中生物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一、現階段初中生物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受傳統教學思維和教育模式的影響,初中生物在教育教學中也存在著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安靜地聽講,中途穿插著教師的提問,這是教師一直以來所采取的最普遍的教學方式。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其課堂參與程度低,學習效率低,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差。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由于教師長期僵化的教學觀念導致的,傳授知識一直以來是大多數教師的教學目標,而對學生創新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養則完全忽視。同時,在升學率的壓力下,教師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最終目標,以知識掌握的牢固與否作為提高學生考試能力的保障。因此,教師一直將知識的灌輸作為課堂的主要任務,將每節課的知識內容安排得滿滿當當,學生忙于記錄教師所講的內容,很難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在這種教學觀念和教育思維的指導下,教師教學的重點多為枯燥的理論傳授,側重對書本知識進行梳理、講解和補充,而不注重對學生感性思維的培養,缺乏相應的實驗課,導致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停留在抽象的理論上,對存在于現實生活中的生物現象和問題卻不甚了解,使生物教學趨于理論教學,忽視了其實用性。

二、完善初中生物教育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要想對生物的教育教學進行改進,提高其教學的有效性,就需從教師的教學思維和教學能力上進行改進,使其不斷與時俱進,與時代相適應。

(一)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對教學目標進行重新設定

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注意向學生傳授學習的方法,而不僅僅是現成的知識內容,防止學生喪失自主學習的能力。此外,一言堂式的教學方法,還會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下降,束縛學生的思維,于生物教學無益。

(二)教師要改變教育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1.改革傳統的課堂學習模式,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創新思維往往是在討論的過程中激發出來的,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積極的討論,而不應為了強調嚴肅的課堂紀律,緊閉了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或者由學生自由組合,集思廣益,對生物課上的一些課后問題進行討論。例如,教師在講解蝗蟲的有關知識之前,可以提出一些諸如“蝗蟲是靠什么感知外界信息的”這類問題,學生通過自己的常識和對昆蟲的了解,查閱相關的書籍,提出自己的觀點。不論觀點正確與否,教師都應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理由。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能夠調動自己之前所學的知識和日常生活的見識,積極討論,組織答案,這個過程對學生學習思維的鍛煉有很大的作用。

2.重視生物實驗和實踐活動

生物課是一門實用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然而在許多的教學中,教師都只注重學生的理論和書本知識,忽視了實驗課的重要性,這不利于剛剛接觸生物知識的初中生對生物得到直觀的理解。因此,教師應該在相關理論知識講完后,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實驗課,讓學生自己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結構,自己動手看細胞在不同酸堿情況下的變化。學生對這種環境下學習的知識記憶能力更強,同時更有學習的興趣。另外,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到戶外觀察一些生物現象,捕捉昆蟲仔細觀察,了解他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習性,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有利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有利于學生對生物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3.利用新技術,豐富教學形式

有些生物知識比較抽象,尤其是一些學生不常見的動植物,學生對它們的認知程度低,很難理解。若教師可以通過幻燈片、動畫等形式展示出來,則能夠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同時一些3D特效做成的,如種子發芽過程之類的動畫,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書本上的圖片和教師的講解所不能實現的。

初中生的學習壓力大,初中生物教學是學生接觸生物知識,真正了解大自然規律的開始,對于學生意義重大。因此,教師應該采取多樣的、符合學生特點和心理需要的教學方式,在和諧的課堂和自由的實踐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喜歡和重視生物課,提高初中生物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顧玉文 單位:甘肅省酒泉市玉門市第三中學

生物教育教學論文:中職生物教育教學探索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當前已經進入科技時代,新的歷史時期對中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中職教育承擔著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生物學科是一門將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學科,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得到了普遍應用。中職學校必須及時轉變教學觀念,認識到中職生物教育教學的重要性,引進先進教學方法,筆者從事中職生物教學工作多年,積累了一定數量的教學經驗,本文主要論述了中職生物教學的方法與課程建設等幾個方面,希望對我國中職生物教育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職;生物教學;方法;探索

最近幾年,國家著力進行中職教育教學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中職教育承擔著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但筆者通過研究我國當前中職教育現狀發現中職教育中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問題。中職學生都是不能順利升入高中的學生,本身不具備較好的學習態度,不能主動投入到學習當中。如果在中職教育中教師應用傳統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知識灌輸的容器,而不顧學生的親身感受,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地位,那么更會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收不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這種形勢下,中職學校的生物教師必須盡快轉變教學觀念,引進新型教學方法,激發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發展學生的各種能力,才能保證中職學生早日成長為國家需要的高質量人才。

一、及時引進先進教學模式

中職教育教學不應只重視傳授給學生較多的理論知識而應該將大量的實踐工作經驗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教學建設要與當前市場需求相適應。中職教育不同于普通中學教育,有著較強的教育針對性與專業性,應該利用教學活動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保證學生應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才能得到全面發展。所以中職學校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重視發展學生的職業能力,將傳授給學生豐富的技能放在重要位置,根據當前市場需求著力培養技能型人才。

二、要認識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性

筆者調查了學生對生物課的看法,發現很多學生根本不重視生物課的學習,認為學好專業課就可以了,這種現象不利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教師要利用各種策略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生物學科的重要性,重視開展思想教育。如講解生物學的發展史,講一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學知識等,如生長素的發現過程、農業生產中如何應用激素等。

三、幫助學生夯實生物學基礎

通常情況下,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不能與普通中學相比,筆者通過調查發現,很多中職學生認為生物老師講課速度較快,學生不能理解。因此生物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首先要深入研究學生的實際特點,適當放緩講解速度,幫助學生夯實生物學基礎,才能進行深入學習。如果學生具備了堅實的基礎知識,那么在實踐學習與動手訓練中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如果學生不具備生物學的基礎知識,那么就會嚴重制約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在生物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

在生物課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將較為抽象的問題轉變為形象直觀的學習內容,降低了學習難度。同時多媒體可以播放聲音、圖像、視頻、文字等多種課件,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參與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教學情景,因此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五、針對市場需求科學設計實驗

實驗課在生物課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要想學好生物課就需認識到生物實驗的重要性。學生在生物實驗中可以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發展專業技能,同時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敢于放開手腳大膽創新。因此做好生物實驗實訓教學,不但可以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而且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中職學校要在實驗實訓室建設方面不斷加大投入,在設計實驗實訓內容時,要結合實驗實訓的開展順序進行,逐步減少理論驗證、基礎知識方面的實驗,大量增加提高學生操作技能、實用性的實驗,保證實驗與當前市場人才需求方向相一致,才能為社會培養高質量專業人才。總之,中職學校承擔著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所以要幫助學生認識到學好生物的重要性,著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生物教師要善于為學生發展創設教學情景,發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引進新型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在生物學習中提高專業技能,才能早日成長為國家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生物教育教學論文:初中生物素質教育教學研究

一、轉變教育觀念

當前我國在迅猛的發展之中,作為世界制造工廠的地位在穩步提升。作為制造大國,我國當今所缺少的不是普通白領,而是高級藍領。因此,我們要改變以往對職業學校的偏見,更好地促進職業教育發展。職業學校的課程設置更側重于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以我所任教的生物課為例,教學不應該僅僅作為知識灌輸的工具,而應該是發展學生認知事物、突出實踐、提升技能的手段。在素質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要徹底改變以往的封閉式教學,讓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自然,在生活中去探索,在實踐中去驗證,改變以往填鴨式的知識傳輸模式,積極培養學生對知識的追求興趣,把指令性教學變為指導性教學,尊重學生創新能力,讓學生看到希望,為自己樹立遠大的目標,并為之而奮斗。

二、加強觀察、實踐,注重能力培養

一個人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主要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兩方面。生物學科的知識和技能的取得是一個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只有通過平時的觀察與實驗,才能夠做到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有機結合。同時實踐過程也是一個學生思維敏捷的時刻,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所學到的知識會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觀察和實驗的功能,能使學生學得牢,記得活,理解得透徹,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對中學生來說,他們的實踐和研究能力比較薄弱,我們可以根據他們現有的知識設計相應的實驗課題,提倡創新能力的發揮,讓他們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和已有的經驗、能力發現去問題,并通過思考去解決這些問題。探索性實驗和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是初步培養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自己設計安排,也可以給出實驗課題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和實驗方法,自己選擇實驗,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這樣有助于他們自身技能的提高。

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具體實施者,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制約著素質教育的成敗。著名文學家、科學家張衡說得好:“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我們要在生物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并在教育事業中取得成功,毫無疑問地要求每個生物老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例如:積極參加教師隊伍的普通話、多媒體教學培訓、新課程改革教研等各類繼續教育活動;每個學期訂閱兩至三種有關教育的書籍,不斷地學習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廣泛收集生物學科以及相關學科的發展信息,進行知識更新等。通過學習,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知識素養、技能素養、理論素質會不斷提升,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開拓和推進素質教育,是適應21世紀教育的需要。

四、加強實驗,提高實驗開出率,重視勞動技能的培養

生物學科的性質決定了它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實驗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實驗教學的目的有:(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獲得和鞏固基礎知識;(3)培養實驗操作能力;(4)培養觀察和實驗記錄能力;(5)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學習方法等。其中生物實驗操作技能、實驗能力和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學習方法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和將來走向社會所必備的基本素質。為了加強實驗教學,更好地滿足學生強烈的探求興趣,我在初中生物教學保證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開出率達100%,借助投影、錄像和多媒體等電化教學手段,加強直觀教學,并將部分教師演示實驗轉化為學生實驗。教學中要杜絕“黑板上畫實驗,課堂上講實驗,課下背實驗”等紙上談兵的應試模式,要把教材中的每個演示實驗認真做好,就要做到課前進行周密的準備,到實驗室或者大自然中去做這些實驗,使實驗的現象明顯,效果良好。實驗前要告訴學生一些操作規范和注意事項,實驗中要求學生要注意觀察,善于思維,聯系自己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判斷。實驗后要認真做好實驗記錄,填寫實驗報告,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在課外活動中教師應指導和鼓勵學生做一些家庭小實驗,培養他們善于自學和勇于創新的意識。

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育

當前初中生大多為獨生子女,由于社會、家庭諸多因素的影響,其心理素質十分脆弱。作為一名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重要內容。因此,課堂教學時應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引到他們積極面對、健康發展。如教學青春期發育時,教師可按教材中所規定的內容介紹和講解一些青春期特征、營養、鍛煉和衛生保健方面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性心理的產生、發展和性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通過談心、心理輔導,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找到問題的癥結,對癥下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素質教育在我國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在科教興國的強大氛圍下,已經深入人心,以后也必將在教育行業中出現全面持續發展。根據我校多年來對素質教育的推進結果來看,學生各個方面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學生在工作崗位上得到用人單位的賞識,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必將出現新的色彩。

作者:范蘭慈 單位:河北省邢臺市威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生物教育教學論文:初中生物啟蒙教育教學論文

1.競爭意識的滲透

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是初中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初中教學處在教育的基礎階段,對學生滲透競爭意識的啟蒙教育,有助于學生進入社會后更加容易適應社會生活。

(1)啟蒙競爭意識。在初中的生物教學中,會發現許多有關競爭意識的知識,比如適者生存、物競天擇的生物進化論。在學習生物進化論中會發現,生物與生物之間具有復雜的關系,既可以互相幫助,又存在互相競爭。螞蟻之間的互相幫助、公羚羊為了配偶的互相爭斗等,這些生物進化論的知識都在滲透著競爭意識,生物之間會為了食物進行競爭,會為了陽光與水競爭,會為了生存而競爭,在生物進化中,只有不斷地競爭,才能生存下去,只有適應競爭的生活,才能繁衍后代。因此,初中生物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競爭意識的滲透。

(2)分析、深化競爭意識。對學生進行競爭意識的培養不能單純地停留在啟蒙階段,要讓學生不斷地理解、深化社會生物知識,真正地了解競爭意識的內涵。競爭意識會激勵學生不斷地成長進步,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奮斗精神。在生物教學中,生物之間既相互依賴又相互競爭。“為什么螞蟻之間就可以相互幫助,而公羚羊就要相互競爭呢?”教師要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生物之間的關系,了解生態系統的循環,從而了解競爭意識的內涵。將競爭意識運用到學習與生活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潛能,強烈的競爭有助于學生的成長與進步。

2.適應意識的滲透

社會不斷在發展與變化,沒有什么會一成不變。學生要適應社會的變化,就要擁有很強的適應意識。學生要適應校園的生活,適應教師與同學,在社會就要適應工作,適應環境。因此,加強適應意識有助于學生的發展與進步。

在生物學習中,會發現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適應,適者生存是生物生存的法則。每一種生物都要適應環境的變化,環境是最不穩定的因素,今天陽光明媚,明天或許就陰雨連綿,生物只有不斷地適應環境的變化才能生存,比如生長在懸崖的樹木和冬天開花的梅花,都是在適應環境后才得以繁殖。生物還會在結構上適應環境的變化,比如鳥的翅膀、魚的鰭;在生理與行為上適應環境,比如鳥類的遷徙活動、夏眠與冬眠等。生物教學都在講述只有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才能生存發展,21世紀的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只有培養學生的適應意識,才能使其在社會中生存下去,只有培養適應意識,才能在社會中取得成功。為適應社會的需求,學生必須有很強的適應意識,因此對學生進行適應意識的啟蒙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3.整體意識的滲透

科學發展觀要求學生從整體出發觀察與思考事物,整體意識的培養,可以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

生物體是一個整體,生態系統也是一個整體,在初中生物的學習中,要培養學生從整體出發去分析生物的結構的能力。比如人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其各項生命活動由各個系統完成,神經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等八大系統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作用,它們密切配合、協調活動,共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在進行生物教學時,要潛移默化地進行整體意識的滲透,不斷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念,讓學生在看待事物時,從整體觀念出發,用聯系與發展的觀點思考問題。

啟蒙教育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以適應現代教育與科學發展的需要。現代意識是一個中學生必有的素質,更是一個公民要擁有的意識。初中生物教學要不斷深化對現代意識的理解,加強對中學生現代意識的培養。初中生物教學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啟蒙意識,將教材知識與生活相結合,實現教學目的,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作者:周盧婷 單位: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東部分校

生物教育教學論文:高校生物教育教學情境綜述

一、創設高校生物教育教學情境的方式

1.通過實驗課程創設高校生物教育教學情境實驗是生物學學習的基礎,通過不同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驗的過程中得到了實際操作的鍛煉,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在創設實驗課程的生物教育教學情境下,學生更好地形成了對生物實驗這個新領域的好奇,通過實驗也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更有樂趣。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加深了學生對于知識框架的理解與運用。2.通過生活中的現象創設高校生物教育教學情境在日常生活中,生物學的現象無處不在,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的能力。偶爾組織一次踏青活動,在更加貼近自然的環境中,感受自然,感受生物的存在。一次蟲鳴、一次鳥叫都是生物學的探索與發現。讓學生發現生物學一直就在自己身邊,這種貼近的生物學的感覺,會給學生一種正能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3.通過熱點聚焦創設高校生物教育教學情境選取當前國內國外有關生物學的熱點問題,類似于美國“生物圈2號”、太空培育植物等情況。對這些內容進行擴散與細分,創設熱點匯焦型的生物教育教學模式,讓學生參與進討論的過程,激發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保證學生對于高校生物教育教學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在高校生物教育學習方面的效率。通過創設高校生物教育教學的情境,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以及學習動手能力,根據現有的教學材料,在教學目標不偏移的情況下對高校生物教育教學情境進行創設,使學生得到全面能力的發展。4.多樣化教學手段通過高校的硬件設施,例如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對生物學教育教學課程進行生動的講解。依靠各類輔助工具,給學生營造一個圖文并茂的學習情境。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傳統的教學手段,創造一個相對輕松、活潑的教學環境,更有利于激活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生物學教育教學的效率。利用多媒體直觀的表現出生物學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克服傳統教學手段單一的問題,綜合利用各方面的硬件設施,對生物學教學做好一個鋪墊作用,對學生在生物學學習上做出積極的貢獻。

二、創設高校生物教育教學情境的意義

傳統的高校生物教育教學因為其治學嚴謹的特點,無法對于抽象的概念做出有效的表達。通過創設高校生物教育教學來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由于社會的發展步伐迅速,高校的硬件設施得到不斷的改善,給我們改善高校生物教育教學模式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讓生物學回歸到生活本身,通過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來達到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目的。就生物學學科的本質來說,它源自于生活卻高于生活,通過對生物學進行專業性、系統性的學習,可以達到更好的服務于生活的目的,形成“生活—生物—生活”的一種良性的循環。從宏觀上看,設立高校生物教育教學情境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而是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在生物學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提高、得到全面性的發展,使之更好的運用于生活,達到源自生活服務生活的目的。知識在與情境的融合之后,化抽象為生動,便可以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不再是知識的強行灌輸,而是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汲取,主動運用。突破了學習難度,讓學生在創設高校生物教育教學情境下,把知識更好的運用于日常,既收獲了知識,也得到了能力的提升。

三、創設高校生物教育教學情境的步驟

1.圍繞教學大綱,對知識難度進行層級解答創設高校生物教育教學情境的目的是為了更容易的達成教學目標。了解學生對于生物知識學習的興趣所在,確定教學目標,建立完善的教學結構,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在生物學方面的學習。2.設計教學方案,建立完善的教學框架根據課程目標,建立完善的教學框架,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3.根據階段學習目標,創設合適的高校生物教育教學情境高校生物教育教學情境的創設,主要是服務于課程目標的達成與開展。因此,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對高校生物教育教學具有重要意義。一般選擇要求的原則是:目的性原則、誘導性原則、發展性原則以及理論聯系實際原則。4.安排合適的操作實驗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單一的進行知識的學習無法滿足生物學教學目標的達成。安排合適的實驗操作,可以對學生的動手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進行提高。5.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改進創設高校生物學情境是一個沒有確定模式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進程中自然會存在一些不足與問題。要發現這些問題并進行分析討論,找出合適的改進方式,為下一次教學的開展提供更好的幫助。

四、結束語

在創設高校生物教育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我們要立足于生活,選擇一個切入點,由點到面全面的對生物學學習進行概括以及輔導。結合教學大綱,確定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情境,做到生物學與生活的完美融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提高高校生物教育教學效率的目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更好的讓學生能熟練運用生物學知識,服務于生活。教師通過對于學生的引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更好的為我國生物學發展儲備人才。結合學生的個人興趣以及各方面的綜合情況來看,創設不同的高校生物教育教學情境對學生的培養效果也存在差異,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選擇最佳的教學情境十分重要。

作者:張梅秀 單位:濱州學院

生物教育教學論文:提高初中生物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摘 要:初中生物是學生接觸生物知識的開始,對于學生生物基礎的奠定、生物興趣的培養都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初中生物在教育教學方面都應受到極大的重視。尤其是新課改的要求下,所有學科都在積極創新,尋求提高教學效果的方式,都為生物教學提供了參考,帶來了活力,符合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育教學;有效性

尊重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的教學目標。在初中階段,課堂教育是最主要的教學形式,因此要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課堂效率,改變傳統的生物教育教學思路和觀念,采用科學、多樣的教學手法。

一、現階段初中生物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受傳統教學思維和教育模式的影響,初中生物在教育教學中也存在著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安靜地聽講,中途穿插著教師的提問,這是教師一直以來所采取的最普遍的教學方式。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其課堂參與程度低,學習效率低,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差。

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由于教師長期僵化的教學觀念導致的,傳授知識一直以來是大多數教師的教學目標,而對學生創新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養則完全忽視。同時,在升學率的壓力下,教師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最終目標,以知識掌握的牢固與否作為提高學生考試能力的保障。因此,教師一直將知識的灌輸作為課堂的主要任務,將每節課的知識內容安排得滿滿當當,學生忙于記錄教師所講的內容,很難有獨立思考的機會。

在這種教學觀念和教育思維的指導下,教師教學的重點多為枯燥的理論傳授,側重對書本知識進行梳理、講解和補充,而不注重對學生感性思維的培養,缺乏相應的實驗課,導致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停留在抽象的理論上,對存在于現實生活中的生物現象和問題卻不甚了解,使生物教學趨于理論教學,忽視了其實用性。

二、完善初中生物教育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要想對生物的教育教學進行改進,提高其教學的有效性,就需從教師的教學思維和教學能力上進行改進,使其不斷與時俱進,與時代相適應。

(一)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對教學目標進行重新設定

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注意向學生傳授學習的方法,而不僅僅是現成的知識內容,防止學生喪失自主學習的能力。此外,一言堂式的教學方法,還會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下降,束縛學生的思維,于生物教學無益。

(二)教師要改變教育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1.改革傳統的課堂學習模式,鼓勵學生進行討論

創新思維往往是在討論的過程中激發出來的,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積極的討論,而不應為了強調嚴肅的課堂紀律,緊閉了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或者由學生自由組合,集思廣益,對生物課上的一些課后問題進行討論。

例如,教師在講解蝗蟲的有關知識之前,可以提出一些諸如“蝗蟲是靠什么感知外界信息的”這類問題,學生通過自己的常識和對昆蟲的了解,查閱相關的書籍,提出自己的觀點。不論觀點正確與否,教師都應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理由。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能夠調動自己之前所學的知識和日常生活的見識,積極討論,組織答案,這個過程對學生學習思維的鍛煉有很大的作用。

2.重視生物實驗和實踐活動

生物課是一門實用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然而在許多的教學中,教師都只注重學生的理論和書本知識,忽視了實驗課的重要性,這不利于剛剛接觸生物知識的初中生對生物得到直觀的理解。因此,教師應該在相關理論知識講完后,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實驗課,讓學生自己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結構,自己動手看細胞在不同酸堿情況下的變化。學生對這種環境下學習的知識記憶能力更強,同時更有學習的興趣。另外,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到戶外觀察一些生物現象,捕捉昆蟲仔細觀察,了解他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習性,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有利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有利于學生對生物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3.利用新技術,豐富教學形式

有些生物知識比較抽象,尤其是一些學生不常見的動植物,學生對它們的認知程度低,很難理解。若教師可以通過幻燈片、動畫等形式展示出來,則能夠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同時一些3D特效做成的,如種子發芽過程之類的動畫,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書本上的圖片和教師的講解所不能實現的。

初中生的學習壓力大,初中生物教學是學生接觸生物知識,真正了解大自然規律的開始,對于學生意義重大。因此,教師應該采取多樣的、符合學生特點和心理需要的教學方式,在和諧的課堂和自由的實踐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喜歡和重視生物課,提高初中生物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 甘肅省酒泉市玉門市第三中學)

生物教育教學論文:淺談中職生物教育教學

摘 要:生物科學是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的學科,已被廣泛應用到社會的各個領域。隨著社會的發展,21世紀儼然已經步入了科技時代。在此背景下,社會對于高素質生物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中職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承擔著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生物人才的重任。針對中職生物教學的實際,結合多年的教學經歷,對中職生物教學的模式和方法、課程建設等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職;生物教學;方法;探索

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中教育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數以億計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任務。然而,就目前中職教育工作的現狀來看,形勢不容樂觀。由于中職學校學生大多成績較差,甚至不符合初中畢業的合格要求,是應試教育淘汰的失敗者。文化基礎差,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對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夠,缺乏主體能動性。而教師用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方法,容易產生“恨鐵不成鋼”的急躁情緒,導致心灰意冷,最終影響教學效果。基于此背景與現狀,中職學校的生物教育教學工作應轉變教學理念,明確培養目標,突出職業特色,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與方法,構建以能力為基礎的生物教育教學模式,讓中職生物教學在促進學生“成人、成才、成功”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確定教學模式與建設

教學模式從傳統的學科導向型教學模式向實踐型教學模式轉化,教學建設應朝著標準化、技能化、社會化發展。與普通中學相比,職校的教育往往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能有效地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因此,職校應當用職業標準來組織教學,以技能教學和全面素質培養為核心,大力推行技能培訓,培養出面向社會、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人才。例如,在教授“真菌”這一章節時,安排學生參觀甚至參與食用菌菌種的生產以及食用菌栽培管理的個別環節。

二、提高對生物教育教學的重視

通過對我校學生生物教學看法的調查研究發現,多數學生對生物學科重視不夠,大多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專業課上,這對于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作為教師,想讓學生學好這門學科,首先就得先重視這門學科,認識到該學科的重要性。因此,教師首先應該從思想上對學生開展教育。比如,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介紹生物學的發展史,舉一些生物學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的例子等。如:生長素是如何發現的?激素在現代農業中的作用及運用,通過激素的調控,使得荔枝、香蕉等達到優質高產的效果。

三、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

一般來說,職校的學生基礎知識比起普通中學往往有著一定的差距。經調查發現,我校多數學生反映老師講課進度過快,學生常常難以跟上。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切忌把起點定得太高,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在牢固掌握基礎知識之后再進行二次深化學習。這樣,有了扎實的基礎為前提,之后的實踐學習、動手訓練等問題也會迎刃而解。如果學生掌握不好基礎知識,往往會導致剛剛培養起來的學習興趣再次消失。

四、營造輕松課堂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是開展生物教學的主要場所,因此,能否營造輕松的課堂環境對學生學習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1.強調學生參與,發揮學生主動性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學生是教學的對象,作為被動者接受學習。這種被動的學習局面并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為改變此局面,教師在課堂中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給學生一些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學生不再是教師灌輸知識的“容器”,而是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在課堂上體現出來的主觀自由體。課堂也不再是老師的“一言堂”,而是一個可以發揮才能,表達想法的“多言堂”。學生們在課堂上爭先恐后地發言,積極踴躍地討論,課堂儼然成為大家共同交流、共同進步的一個平臺,完全打破了之前沉默寂靜的狀態。這樣輕松的教學環境很顯然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表現欲,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發揮自己的潛能,不斷提高綜合素質。經筆者的實踐證明,這種增加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改變,收效明顯。

2.教學手段多元化

多數學生表明多媒體教學比傳統課堂教學更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是的,計算機多媒體作為集聲像、視頻、文字、動畫等于一體的教學工具進行教學,對于改善教學條件、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大意義。尤其對于生物此類學科,其中一些理論知識往往非常抽象難懂,這給空間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制造了難題。而合理科學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它可以把抽象的生物知識和現象具體化、直觀化,從而更加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授“生物的進化”這一章節時,我就多方搜集素材,制作出切合章節知識點的課件,通過多媒體演示,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學生能夠從感觀上理解“自然選擇”的生物進化理論。

3.開展室外第二課堂

生物學作為一門研究大自然生物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教授過程不能脫離大自然、不能脫離動手和觀察。因此,開展室外第二課堂對于生物教學也變得十分重要。筆者在生物學科教學實踐中,室外實踐也占據了一定的課時量。并且,適當地開展一些課外活動,讓學生有機會親密地接觸大自然、觀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發現大自然中的各種生物現象與規律。這不僅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例如,除了正常課時安排的實踐外,還組織學生自由組合,分組開墾校內閑雜地,利用課外時間,在開墾的地塊上增殖種苗、種植花卉等,通過這些手段,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力。

4.注重情感教育教學

中職學生大多活潑好動,自控能力較差,時常出現違紀違規行為。部分老師在此問題上往往采取簡單粗暴的懲罰方式,這不僅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還可能導致學生對教師產生反感與抵觸甚至對立情緒,進而造成對學習的厭惡等負面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耐心地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和疑惑,使學生全身心感到愉快。一個人的情感體驗越深,他的求知欲就越旺盛,鉆研精神、學習勁頭也就越強烈。筆者在講“生態環境”這一節時,引入了有關環境保護的例子,學生們反響熱烈,他們從中認識到了生態破壞所造成的嚴重后果。此堂課激發了學生關心生態環境的意識,加深了其責任感和使命感,更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五、強化實驗實訓教學,加強配套設施建設

生物科學是一門以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因此,生物實驗教學也是生物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過生物實驗,學生不僅能夠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其思維能力、探索能力、創新能力等一系列綜合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強化實驗實訓教學,既能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也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中職學校應大力推動實驗實訓室的配套建設。在實驗實訓的安排上,充分考慮實驗實踐的先后順序和內容的銜接,適當減少基礎性、驗證性的實驗,增加綜合性、實用性的實驗內容,使實驗能保持知識和技能的連貫性,通過實驗提高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生物教學作為職業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應有目的、有意識、有組織地為主體創設具有一定氛圍的環境,全方位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潛能,使生物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素質的載體,從而提高中職學生的就業能力,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作者單位 福建省長泰職業技術學校)

生物教育教學論文:農林高校生物分離工程課程教育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摘 要:農林高校在開設生物工程專業教學中有著獨特的教學環境與優勢。依托農林高校的大生物背景,利用優勢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并進行教學改革,探索適合農林高校生物分離工程課程教育教學的模式,以適應農林產業化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農林高校 生物分離工程 教育 教學

隨著現代農業的興起與發展,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推進,農產品深加工技術日新月異,生物工程下游的生物分離技術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所有這些變化對農林高校教授生物分離工程課程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們有責任在新形勢下,依托農林高校的優勢資源和大農科生物背景的支撐,通過不懈努力,為國家培養一批生物工程領域的創新型應用人才。

1 以農林高校資源為平臺,教育教學同時抓

長期以來,受傳統觀念和社會習俗偏見的影響,人們總愛將農林高校專業與綜合性大學或工科大學同專業作比較。以我校開設的生物工程專業為例,即便我們使用的教材、設置的專業課程與學時、所授的學位與綜合性大學或工科性大學完全一樣,也很難讓學生在思想上產生認同感。一些學生在學習專業課時信心不足,興趣不濃,缺乏學習熱情,上課時不認真聽講,不做筆記,課后不交作業。針對這些現象,學院組織學生參觀了學校農博園、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設施農業工程園以及教師的科研成果。學校還邀請了國內知名校友和國外杰出校友來校講學作報告。通過參觀學習和分享校友的經驗體會,學生逐漸感悟到農林高校的學生同樣可以大有作為。在了解了學校辦學特色后,學生深感我們農林高校就像一個生物大磁場,在這個磁場中不僅有傳統的農業、林業、園藝、植物保護、農化、畜牧、獸醫等國家一級學科,而且還有很多的二級學科。各個生物類學科與專業不僅齊全,而且各生物類專業的實驗室、科研條件、師資力量都具有相對的優勢,這對農林高校開設生物工程專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保障,也為生物分離工程課程的教學與實驗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在認識了農林高校辦學特色和優勢后,學生轉變了觀念,熱愛學校、熱愛專業、認真學習的風氣在學生中悄然興起。

2 以農林高校資源為支撐,教好學生教師需先行

2.1 不斷學習,完善自我

教師是教育之本。對于畢業于綜合大學,有著工科教育背景的青年教師來說,要想站好農林高校的講臺,就得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完善自我。依托大農科生物背景,有意識地補充相關學科的知識,并將這些知識與本專業知識有機整合,融會貫通,只有這樣才能在講課時游刃有余,得心應手[1]。當然這個過程也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和自我展現與提高的過程。常言道“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因此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站穩講臺,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探索一種適合農林高校學生發展的生物分離工程課程教學模式。另外,教師應該用自己的創新能力和愛崗敬業精神去影響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2 努力鉆研,認真備課

生物分離工程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結合比較強的課程。要教好這門課,教師應對所講內容十分熟悉,為此,筆者除了選定孫彥主編的《生物分離工程》為該課程教材外,還選了一些相關的參考書籍,如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現代生物分離工程》《生化分離技術》,俞俊棠等主編的《生物工藝學》,嚴希康主編的《生化分離工程》以及我校教師編寫的《生物分離工程》(普通高等學校“十一五”規劃教材)。對以上每部分內容認真鉆研,從各書中取長補短,使教學內容更為充實和完善。對遇到的疑問和難點一方面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一方面與學院在該領域有實踐經驗的教師探討,同時積極參與學院教師在生物分離方面的相關課題研究,通過實驗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在講課時做到言之有據,論之有理,句句經得起推敲,堂堂講得精彩。

3 依托農林高校優勢,優化教材內容,改革教學方法

3.1 加強興趣培養,注意互動教學

歌德有句名言“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為了培養學生對該門課程的興趣,在講《緒論》時,首先,指出生物分離過程貫穿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的生產實踐,在化學工業、生物工業、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生化產品能否產業化的關鍵。自然界中很多生物是可以被人們所利用的,而有用物質的最終產品需要較高的純度,而有害物質需要充分凈化和妥善處理,這些都必須借助各種分離技術加以實現[3]。我校植保學院張興教授等人研制開發并投入生產的生物農藥,就是利用植物或微生物為原料(如雷公藤、放線菌),采用生物分離的方法(如有機溶劑沉淀、柱層析等)得到的。生物農藥的成功研制產生了極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借助我們身邊的人和事很快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認識到該門課程并非是空泛的理論,而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4]。其次,選擇得當的教學手段,做到與學生互動,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如講固液分離這一部分內容時,設置問題:“為什么要先進行發酵液的預處理?”通過提問的形式,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給予肯定或糾正。這樣學生在討論中學到了許多知識,也鍛煉了思考的能力。

3.2 豐富教學內容,注意教學效果

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收獲最多知識和技能,在講解《萃取》一章時,我們將重點放在原理及影響因素上,對有關萃取的計算略講,讓學生課后自己推導,這樣既保證了對全章內容的學習,也鍛煉了學生自學的能力,同時避免與其他課程(如化工原理、物理化學等)內容重復。在講課時不一定按教材的章節順序,可按照生物質分離的基本工藝流程順序講解。將學過的一些技術方法進行比較,哪種最好,它們之間的先后順序怎樣最合理,這樣,學生的思路很自然地跟著教師的講解走,不但使學生熟悉了生物質分離的整個流程,還對每個技術方法印象深刻。講課中還可穿插一些學科前沿知識及最新研究進展,將熱點研究的新型分離手段引入課堂教學,如雙水相萃取,它作為一種新型分離方法,與其他方法比較有哪些優點,目前還存在哪些問題需要解決,以后的發展方向及應用領域等,讓學生了解國際一流的技術和信息。這對本科畢業班的學生很有吸引力,而且對學生考研或就業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將學院教師的科研工作,如發酵、分離提取具有抑菌活性的新物質,建立雙水相體系等方面的工作內容帶入課堂,用科研的實例加強學生對抽象理論知識的理解。鼓勵學生參與科研,將國內外有關生物分離工程與設備的經典書籍與期刊推薦給學生閱讀,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這種多樣化、豐富的教學內容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教學質量,也提高了教師自身的教育素質和教學水平。

3.3 適當使用多媒體,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多媒體教學是當今大學課堂教學的主要方法之一。它的出現與應用使得一些在傳統教學手段下很難表達的教學內容或無法觀察到的現象生動、形象地顯示出來,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從而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提高了學習效率[5]。在簡介分離操作單元時,為了防止由于學生對分離生產設備及生產工藝的感性認識不足而對大量的分離操作單元學習感到枯燥乏味。筆者用多媒體課件,將復雜的分離操作單元通過動畫或視頻的方式表達出來,使其簡單化、實際化、生動化,讓學生得到了充分的感性認識,對所學內容印象深刻。但教學中如果完全采用多媒體授課,也會讓學生有時跟不上教師的速度,因此要配合適當的板書,對于重點知識可以在黑板上書寫以示強調,使教師與學生的思維同步。對于一些需要重點講解的公式推導等內容,在運用多媒體時以板書補充為佳,這樣更利于學生理解掌握。另外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將傳授知識與能力培養兩者有機結合。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課堂講解內容,給學生布置一些課程論文,通過讓學生查閱文獻資料,鍛煉學生檢索文獻以及撰寫論文的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自學能力。

4 發揚農林高校的教學傳統,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是農林高校的優良教學傳統。實踐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該課程的講授過程中,為配合理論課教學,學院多年來不斷進行探索與改革,開設了一些與理論緊密結合的實驗課程,亦配有發酵、生物分離等實驗室,為實驗課的開展提供保障。在開設的生物工程綜合大實驗中貫穿了從發酵到產品的分離提取的內容,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讓學生親自進行菌種活化、接種、發酵以及發酵產物的后續分離與提取,使學生對生物分離工程知識有了全面的認識,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對各種技術的應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任課教師在正式實驗之前,首先應做好預實驗,熟悉實驗流程,保證實驗課的順利進行。在實驗課開始后督促學生預習實驗及填寫實驗報告,在實驗過程中幫助學生分析并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實驗課結束后,還應安排學生到相關企業參觀實習,讓學生了解和接觸生產實際,將專業理論同生產實踐密切結合,增加生產知識和提高操作技能,為踏入工作崗位或繼續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從學生做實驗以及去工廠實習的情況來看,學生對典型生物產品的生產原理、工藝過程、主要設備及構造等理解和掌握情況都比較好,達到了生物分離工程教育教學的目的。

生物教育教學論文: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育教學

摘 要:新課改以來,高考對生物的要求更加開放,對老師和學生的要求也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新課改講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老師要一改傳統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式,要能有效的指導學生學習,在課堂上要能讓學生發揮主動性等;學生要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課堂上要變被動為主動,變個人學習為合作探究,學會評價別人的觀點,善于歸納總結等。

關鍵詞:教學理念;高效課堂;主體地位;合作探究

新課改以來,高考對生物學的要求更加開放,課本知識結構也發生了變化,而新課改對老師和學生的要求更是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新課改講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老師要一改傳統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式,要能有效的指導學生學習,在課堂上要能讓學生發揮主動性等;學生要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課堂上要變被動為主動,變個人學習為合作探究,學會評價別人的觀點,善于歸納總結等。因此,高效課堂已經成為老師們探討的熱點問題。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高效課堂?本人根據這幾年新課改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對高中生物教育教學的看法。

一、教師要一改傳統的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

不同的教育模式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要的是全能的人才,要的是高素質的人才,所以作為教育者的我們積極探索好的教育模式,以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

(一)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點。傳統的教學,老師往往是主角,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教什么、教多少,學生就學什么、學多少,學生不能自主性的發揮自己的想法,思想被束縛起來,那么學生的技能就很死板,沒有創造性。而新課改要求課堂的主體是學生,老師不過是引導者。課堂上要讓學生大膽的發揮,發展學生的思維。

(二)新教育教學策略。新課改講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上在老師表明了本節課的重難點,學習的知識范圍之后,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學生自由發揮,各抒己見,組內歸納總結,然后小組互評,取長補短,最后老師點評并歸納總結,這就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學習,提出自己的觀點,在學習中不斷的提升自己,在學習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表達能力,還能使學生形成集體榮譽感。

二、教師要不斷學習,做全能人才

新課改下老師一節課講的少了,這樣是不是對老師的要求就不嚴格了,老師就輕松了,不,其實對老師的要求更高了,以往我們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有的時候錯了學生不說我們都不知道,但是新課改理念下,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會發現并提出很多的問題,包括生物知識、技能,還有其他如物理、化學、工業、農業、醫療、生活等等方面的知識,都要老師解決,如果老師沒有大量的知識儲備就不能很好的為學生解決問題。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只有我們老師全面的掌握了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和學生很好的合為一個整體,相互探究,得出正確的結論。所以我們老師平時不僅僅要學習專業知識,更要關注和學習其他發面的知識,認真向別人請教,探討,還要不斷的總結,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

三、運用學科特點,激發學生興趣

俗話說學之不如好之。只要學生愛好學習,就不怕學不好,成績就不怕提不高,所以我們在教學時要不斷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知道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是一門與工業,農業、醫療、生活等聯系非常緊密的科學,這就要求我們要養成對生活的熱愛,要關注生活,關注工農業發展。在教學中我們老師就要利用這些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學習克隆動物和試管嬰兒時,學生就很感興趣,先讓學生下去查閱資料,課堂上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列舉自己知道的例子,老師不斷的加以糾正和補充,最后歸納總結二者的過程和區別,這樣學生就能了解的更加透徹,掌握的更加準確。再比如在植物組織培養的學習中,有條件的可以帶同學們去植物組織培養室調查學習,增強學生愛好。

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有些學生學習非常的刻苦認真,就是成績不能提升,這是以為沒有好的學習方法,所以我們老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能力的發展,不斷的教授學生一些好的學習方式,學生取長補短,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一)歸納總結。在進入高三一輪復習時,我要求學生要認真的讀課本,歸納總結,對每一節的知識要能畫出網絡知識結構圖,然后對每一章的知識也要能畫出網絡知識結構圖,而且要在課前完成,一節或一章學習完之后要對自己構建的知識加以修飾和改正;每一節除了課本中“本節聚焦”中給出的問題外,要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要用專用的筆記本寫下來,這些問題就是學生不會或不懂的,上課要重點解決;復習時,第一遍做要用一種顏色的筆,第二次修改時要換用紅色筆來修改和注解。

(二)類比學習。在學習知識時,一定要理解,這樣才能記得牢,通常我們可以用類比的方法記憶,尋求自己在生活中最感興趣的,常見的知識來類比,加強記憶。比如主動運輸,就好比一個不會游泳的人要過河,不但不會游泳,并且還要逆流而上,這就需要一個載體協助他,還消耗額外的能量。所以通過運用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例子加以類比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立錯題庫。學生應該有一個專門的筆記本,筆記本上應該有學生平時犯錯的知識,比如不會做的題,常常寫錯的字,不明白的知識點等,平時要求學生常常翻出來看,這樣一來學生以后就會很犯錯了。

總之,新課改的出現,使得我們每一個人都發生的或多或少的變化,我相信,只要我們在新課改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我們都將會成為最終的受益者。

生物教育教學論文:淺談自制教具在生物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摘要】生物學實驗是中學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隨著教材的改進,實驗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重,但是由于實驗儀器的短缺,教師自制教具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自制教具工作,在中學生物教育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歸結起來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①自制教具加速生物實驗建設的基本途徑及有效課堂;②自制教具在生物教育教學中的作用;③自制教具對引入新課激發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④自制教具是當前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⑤自制教具能有效培養師生的創新精神和素質教育;⑥自制教具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關鍵詞】自制 教具 生物 教育 教學 作用

生物學實驗是中學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隨著教材的改進,實驗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重,但是由于實驗儀器的短缺,教師自制教具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自制教具工作,在中學生物教育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加速生物實驗室的建設,開展實驗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以及開發新的教學儀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還可以開發學生智力、鍛煉學生操作技能、化抽象事物為具體事物,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還可以增加課堂教學密度,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再且素質教育的發展,對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培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學生聯系實際生活的應用能力、操作創新能力的培養,既有智力因素的培養,也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針對新課程改革的發展需要,廣大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大膽創新,通過自制教具,引導學生制作學具,并應用于實踐,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持續發展。本人就自制教具在中學生物教育教學中的作用談談自己的看法。

1.自制教具加速生物實驗建設的基本途徑及有效課堂

由于教育事業量大、面廣、學校多、辦學條件差、教育經費不足,完全靠國家投資購買大量的教學儀器,購置大批的實驗設備來滿足實驗教學的需要,是我國目前的經濟所承受不了的。據有關方面統計,全國現有中小學若按原教育部頒發的第四配備目錄標準配備實驗儀器,需要花60多億元,用20年的時間。但是教學儀器是開展實驗教學的必要條件。在儀器短缺的年代,解決目前這種缺儀器缺經費的困難:一方面靠國家較大幅度地增加教學儀器經費,依靠鄉村集資和學校自籌資金;另一方面就是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發動師生自己動手,加快實驗建設的步伐開展好生物實驗教學。我們學校辦學條件差,為了改變我校生物實驗設備嚴重缺乏的現狀,適應教育形勢發展的需要。我校大力展開師生自制教具活動。幾年來,經過我及師生們的不懈努力,目前我校實驗條件有了極大的改觀,各種各樣設計精巧、制作精良的現代教學儀器以及有豐富的實驗教學軟件可供教師使用。因此,我校原枯燥無味的生物課堂變成生動有趣。

2.自制教具在生物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新課程改革的發展需要,廣大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大膽創新,通過自制教具,引導學生制作學具,并應用于實踐,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持續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關心社會、熱愛自然的科學素養已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大目標。例如:在中學生物教育教學中,我講到“ 開花和結果 ”我讓學生課前預習花的結構并制作桃花,上課開始了,同學們紛紛展示自己的杰作,哇!太漂亮了,下面我請幾個同學先說說自己制作桃花用的材料及花的結構,同學們踴躍舉手,積極發言,他們自制教具所取的材料都是我們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品或一些廢棄物,如:可樂瓶、牛奶瓶、廢紙、鐵絲、線、顏料等等對這些廢物體進行“再創造”,培養了學生具有變廢為寶、節約資源、熱愛環境、熱愛自然、關心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素養,讓學生體會到生物課的樂趣,并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通過學生動手自制教具開發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從而還能意識到自覺熱愛環境是我們中學生應盡的責任。

3.自制教具對引入新課激發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

好奇作為思維和興趣的先導,是中學生思維上的一個特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奇心是成功的起點。在教學中,利用自制教具適時適度地進行演示,有意識的創設好奇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導入新課。例如,在講述“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 時,根據課程特點,我選擇了氣球、吸管,線,硬塑料片等材料制作了一只魚,還帶上一個裝有水的盆,新課開始,出示自制教具(學生驚訝:老師要干什么?)我開始演示:把魚的背鰭解下來,頓時,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一起,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我把魚放到盆里:哈哈哈,老師你把魚弄死了,看看魚側翻了,此時不失時機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這樣,利用自制教具創設好奇情景,因勢利導組織教學,對于激發學生求知欲,提高教學質量,將有極大的幫助。

4.自制教具是當前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不但涉及到教育理論、人才培養模式、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而且也必然涉及到展示手段,再現方式,實驗內容,實驗模式等方面的改革,這就對實驗儀器和實驗器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制教具或指導學生制作教具可以豐富實驗內容,拓展多科實驗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和對自然界的好奇心及豐富想象力,提高觀察、實驗、操作等實踐能力。開展師生共同參與的自制教具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能力的訓練,而且是推動基礎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可以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提高教學質量也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5.自制教具能有效培養師生的創新精神和素質教育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全面到來,創新精神和素質教育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增強國際競爭能力中的至關重要作用日益凸顯。對于基礎教育而言,師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既是教育教學質量的成果,又是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因而自制教具完全可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開展自制教具的核心是創新、自制教具的發展也是創新。在學校生物教育教學中,發動師生自行設計實驗,自行組裝制作實驗裝置,開展探究性實驗,形成一種開放的探究氛圍,可以培養師生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一絲不茍的工作作用,不怕困難與挫折的意志。

6.自制教具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自制教具的過程既是教學的實際需要,也是教師訓練、考查和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需要。教師要想制作出適合教學需要的教具,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留心教材、吃透教材精神實質;留心學生,研究學生認知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留心教具,精通現有教具的作用和性能,知道還需要補充的教具;留心材料,仔細揣摩哪些材料運用起來得心應手;留心技術和方法,努力拓展專業知識,并在各各學科領域都有所長。所以,制作教具的過程是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過程。每設計一張草圖,每制作一個部件,每完成一件教具,都需要教師全身心地投入,都需要教師付出極大的耐心和韌性。從而在自制教具的過程中,能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總之,在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面對新課改的要求,面對更加關注內涵式發展的基礎教育的現實,過去那種僅憑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和一本教案的教學模式一去不復返了。因此只要生物教學在系統講授的同時,還應輔以表演實驗,并要求學生自己動手。這里的表演實驗其實就是科學探究活動。“這些實驗的教育價值,往往與儀器的復雜程度成反比。”如今,在新課程理念下,自制教具卻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課程資源,尤其是在農村中學的生物科課程的教育教學中更顯現出特有的優越性。因此我們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不怕困難,以科學發展觀來研究和推動自制教具活動,就一定會使自制教具活動越辦越好,讓生物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讓生物課堂成為學生的學習樂園。

生物教育教學論文:試論新時期高中生物教育教學舉措的可行性

摘 要: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廣大人民群眾早已接受國家對教育的呼聲,我們一線教師也兢兢業業的投入教育事業中,在各自的崗位上奉獻自己的才華。我作為一名高中生物學科教師,結合自己近些年的教育教學積累,對新時期高中生物教育教學舉措的可行性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其主要做法如下。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師備課;導入教法

一、高中生物備課的可行性的探討

教師都認識到,備課的重要,其生物的備課呢?我認為有以下好做法:

首先,有效備課,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活化教材。張老師說:“誰能吃透教材,誰笑到最后。”我校備課組據新課標下高考的特點,強調走進教材,又活化教材。走進教材就是要了解教材編排體系和主旨,對教材進行個性化和創造性地意義構建,也就是吃透重點難點,抓住核心,瞻前顧后,通篇考慮。而活化教材就是在不改變核心內容的前提下,將文本教材情景化,將靜態知識動態化、可操作化,使教材知識生活化、科學通俗化。除了把知識點與社會聯系加強之外,我校還嘗試讓學生動手操作或者合作性探究等方式進行學習。可是大多數探究性活動都“無疾而終”,學生難以探究出所以然,有些學生甚至難以擺脫傳統教學的模式對活動不以為然等等,最終只好等教師把結論“捧”出來。基于對新課標素質教育的疑惑,我對探究性學習的開展簡單地進行調查:選項非常欣賞這樣的環節為體現新課標而做作教師應多給時間學生活動交流、評價部分有待完善這個環節可有可無評課教師4(26.6%)2(13.3%)3(20%)6(40%)0授課教師解決了教學重難點,是自己比較滿意的環節這個環節不好把握,希望以后多嘗試學生18(31%)3(5.1%)29(50%)5(8.6%)0很喜歡,希望以后多寫這樣的活動我覺得無聊希望老師能給一些時間我們活動不知道怎么評價同學的介紹收獲不大,還不如讓老師進行介紹初步結論是,探究性學習確實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性,符合教材與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但是與高一階段學時緊內容多等有矛盾,建議在高二理科班多實施探究性學習小組活動。

其次,備透學生“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則特別強烈。”蘇霍姆林斯基道出兒童最本質的學習心理特征。生物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要面向全體學生,即:尊重每一個學生;課標制定的標準是面向每一個學生的最低、最基本的要求;課標制定的標準并不意味著忽視那些優秀、有特長的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排除干擾和影響學生智力活動的因素,如挫折、害怕、緊張、焦慮、妒忌、抑郁、灰心等不良情緒,創設濃厚的教學情意場,使增個教學過程沉淀在一種民主、平等、和諧、愉悅的氣氛中,使學生進入最佳的思維狀態;啟發學生克服認知系統的障礙;促進學生形成認字結構、能力、品德,控制好教學過程。

二、高中生物課堂導入法教育教學可行性

在高中生物新課程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導入很多,據本人的理解與積累,我對背景呈現法很感興趣。其可行性的體現如下:對一些理論(如分離定律)的分析和概念的理解(如免疫)常常只需向學生介紹其背景知識而不必詳細講解具體內容的教學方法稱為背景呈現法。如必修模塊1《光與光合作用》一節的教學,老師只須向學生介紹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生物的物質來源、能量來源和氧氣來源,至于光合作用的過程、光合作用的應用等知識完全可以讓學生自行去學習和探究!必修模塊2中,孟德爾8年種植豌豆發現了遺傳學的兩大基本定律和袁隆平雜交水稻研究的經歷會使學生迫不急待地去學習和掌握遺傳學中的相關的理論、概念;必修3中的《穩態的調節》等內容更少不了背景呈現法,如人口渴了為什么要喝水又要到處找水喝,感冒、發燒后食欲不振等日常生活現象更吸引著同學們自發去查資料、去學習探究與內環境穩態有關的知識。背景呈現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尤其是對自學能力較強的學生,適當的背景呈現可使他們迅速準確地把握知識的來龍去脈,為他們進一步的學習、探究指明了方向。

三、高中生物教師注重對知識的理解、鞏固以及運用可行性的揭秘

高中生物教師在講課時,要做到能夠與學生交流互動,避免出現整堂生物課都是教師在講,學生在聽的局面,致使生物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學生一直在聽教師講,自己不會動腦思考。為了讓教與學結合起來,生物課堂的氣氛不再沉悶,使其真正活躍起來。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學會聽學生對于新知識的理解與感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會根據學生的感受,而產生新的想法,更利于生物教師的教學。例如生物教師講“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內容之前提出:向日葵為什么總是圍著太陽轉?為什么含羞草碰一下就會合上?教師提出問題之后,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被激發出來,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對于生物知識的鞏固,有大部分都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的,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把握,使學生了解思維加工對學習生物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把知識記牢。記憶知識的方法有很多種,生物教師要把經常用的且有效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用對自己有效的、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通常情況下,學生學了一段時間后,教師就要求學生做相關的練習題,通過做練習題,學生學會運用知識,學會對知識的遷移,注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

綜上所述,對高中生物的教育教學其措施多樣,可行性也并非一種,教無定法,主要取決于教師的著力點,多研究適合于適應自己教學對象的措施,新時期高中生物教育教學舉措的可行性也列入其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宝好涨水快流出来免费视频|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软件|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 毛片tv网站无套内射tv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电影| 三个男人躁我一个爽公交车上| 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h漫全彩纯肉无码网站|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深深爱|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脱了老师内裤猛烈进入的软件|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女同| 永久天堂网 av手机版|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兔费|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男男啪啪激烈高潮cc漫画免费| 中文在线а√天堂| 日韩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幕无线码中文字蜜桃| 翘臀少妇被扒开屁股日出水爆乳|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动态图 | 美女裸体a级毛片|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香蕉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国产精品www夜色视频| 内射爽无广熟女亚洲| 成人无遮挡裸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蜜臀亚洲|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