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2 05:16: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地質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本文作者:高蓮鳳 張振國 韓秀麗 李富平 戚龍水 單位:河北聯合大學礦業工程學院
煤礦地質學一個明顯特點,就是應用性強,與生產實踐直接相聯系??梢栽诘V井開采過程中觀察到很多生產過程結束之后再無法見到的地質現象,從而對理論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又可以直接指導生產、服務生產實踐。例如,它可以通過勘探工作進行探采對比,還具有指導和監督采煤、選煤等生產環節。課程包含對煤礦建設生產中遇到的瓦斯、煤塵、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預測預報,防范措施和治理方案的提出;水文地質的專門觀測及綜合研究;深部煤層尋找與預測,組織開展煤層深部開采和外圍找煤,擴大礦產資源遠景及增加新儲量,延長礦井服務年限或擴大生產規模;礦井儲量動態管理等大量實際工作內容。
近年來,隨著相關科學的理論創新和應用技術的不斷提高,煤礦地質學研究內容也在不斷發展、提高,課程體系不斷完善。除理論研究需要進一步加強外,技術革新、前沿理論和高新技術的應用也成為今后重要的發展方向,如:遙感地質、數學地質、應用地球物理學等煤礦地質信息技術的引入和應用,礦產資源開發的可持續發展、礦產資源保護和綜合利用、礦井地質技術經濟以及深部煤層預測等。近年來,隨著資源開發的快速發展,國家對煤礦安全工程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與大學生整體就業難的趨勢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但我校針對煤礦安全工程專業開設的《煤礦地質學》,是專業基礎課程,具有理、工兼修的特性,既有大量的抽象理論(概念、定義)需要理解、記憶,又有不少的基本方法要通過實驗、實訓觀察認識掌握。很容易造成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同時,該課程課時設置偏少,一定程度影響了學生對煤礦地質學的進一步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要想全面、深入、系統的掌握并運用煤礦地質存在一定的難度。如何讓煤礦地質學能夠更好地和其專業密切結合起來,為學生的全面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礎,是該課程建設的前提和關鍵。
本課程安排課堂教學40學時,實驗課8學時。從整體內容來看,課時稍顯倉促,課程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今后該課程授課的努力方向是:依據我校人才培養目標,結合學生、教材、實驗條件等實際情況,優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實踐環節需要進一步加強。本課程包含豐富的地質基礎理論知識,又具有大量實際應用的技能要求,是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因而,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促進學生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的協調發展。而實際情況是,實踐環節薄弱,實驗條件有待大幅度提高。教學方法還需完善,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合理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手段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在此前提下,學校應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鼓勵教師根據個人特長、專業特點,開展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探索,著力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對影響煤礦生產的主要地質因素,如煤層厚度變化、地質構造、巖漿侵入煤層、巖溶塌陷、礦井瓦斯、煤層頂底板、地溫與礦山壓力等,對煤礦安全生產有很大影響,這部分內容應理論聯系實際,針對不同的礦井有不同的主要影響因素,選舉典型事例重點講述,探討啟發式、討論式、研討式、案例式、探索式等新型教學法,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教學方法的優化是改善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針對煤礦地質學課程特點及我校的實際情況,煤礦地質學教學效果的提高,應該著力在多媒體教學、實踐教學和雙語教學等三個方面下大功夫。多媒體教學是高等院校普遍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之一,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就本課程特點而言,由于其信息量龐大、知識點豐富,使用多媒體教學,一方面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特別是借鑒兄弟院校的精品課程課件,促進課程體系的優化;另一方面,可以有更為充分的時間進行備課,將更多的新內容補充到課堂教學之中。更重要的一點,是借助現代化的教育手段,促使抽象的教學內容更為具體,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例如對地質圖的理解和解讀、對礦物、巖石的認識和鑒別等。當然,還可以建設課程教學網站,使大多數學生有機會參與網站的建設,融自主性、趣味性于一體,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的熱情,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實踐教學環節是提高煤礦安全工程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包括課程教學實驗和實習兩部分。從學生素質方面比較,我校煤礦安全工程專業學生組織紀律性強、理論基礎扎實,而實踐動手能力和野外工作能力需進一步提高,這就需要在實踐環節方面下功夫。然而,這一環節也是我校整個教學體系相對薄弱的部分,是制約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提高的“瓶頸”。就實驗環節而言,該課程實驗的知識面廣、內容復雜,內容涉及礦物、巖石等實物標本的鑒定,地質圖件編制等基本技能,還包括巖石薄片制作、鏡下鑒定、礦物分選、樣品制備等專業技能。
這類實驗技術要求較低,學?,F有實驗設備通過資源挖潛,基本可以滿足。如果適當投入資金,對現有設備更新提高,如引進實驗室電化教學系統,可以將實驗室現有的實物標本,通過“二次開發”和數字化改造,賦予新的使命,將枯燥、靜止的標本變成生動的三維立體動態圖像。學生可通過人機對話的方式,可以觀察巖石標本的礦物組成、以及煤巖組分的顯微特征,還可以實現與教師的互動。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實驗教學質量。野外實習也是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重要因素,受經費短缺的制約,實習時間難以達到教學計劃的要求,該問題幾乎是同類院校的普遍現象,我個人的建議有兩個:一是下大決心一次性投入,建立實習基地,優先建立“現代化礦井仿真系統”,可以一勞永逸地緩解實習經費不足而產生的連鎖反應,以彌補學生實踐經驗缺乏的不足;二是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建設“虛擬野外實習系統”,該系統可以野外教學實習的內容為主體,利用計算機圖形處理、多媒體等技術,仿真野外地質實習過程。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計劃的進度,隨時安排學生在實驗室學習相關野外地質實習的基本內容和方法。通過課程實驗,分段觀摩野外教學內容,進行模擬技能訓練等一系列手段,學生實踐技能將會得到有效提高。
隨著教育國際化趨勢的不斷增強,國家、社會對人才培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地處環渤海經濟區開放前沿,雙語教學工作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從我院情況看,開展雙語教學工作起步較早,并取得一定的進展,但課程開設數量還遠遠不夠,質量也有待進一步提高。就本課程開設雙語教學而言,我個人認為時機尚不成熟,基于三個原因。首先,該課程屬于涵蓋面寬廣的專業基礎課,合適的外文教材較難選擇;其次,由于尚未實現多媒體教學,任課教師將不得不在課堂上花費大量時間板書英語內容,這樣勢必影響教學進度;第三,雙語教學對教師、學生及教學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可以通過扎實的備課,解決授課環節的問題,而對學生的要求,如基礎英語水平、專業英語水平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提高過程,很難通過一門課程的學習就能得到顯著改善。不切合實際情況的雙語教學,造成的可能后果是,教師盡心盡力,學生一頭霧水。我個人的建議是對個別章節先實驗性進行雙語教學實踐,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課后反映,逐漸擴大雙語教學的授課范圍,最后實現本課程全部內容的雙語教學。當然,這一目標的實現還需一個可靠的前提,即進一步加強公共外語教學的力度,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外語能力,最終提高雙語教學的水平。通過上述措施,建立理論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的教學思路,運用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設備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有效掌握煤礦地質學知識,達到全面成才的教學目的。
本文作者:常華進 單位:青海師范大學生命與地理科學學院
加強交流引導
學生入校后先進行3周的軍訓,然后就接觸到“地質學基礎”這門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如下情況:對課程學習的目的和作用不明白;課程的內容多,學生缺乏合理有效的學習方法,許多知識掌握不了;由于以上因素影響,學生會有些迷茫,學習積極性不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會導致學生產生負面情緒,影響課程教學和學習效果,甚至造成退學。筆者認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加強交流引導。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大一新生對大學生活充滿期待和好奇,對未來充滿憧憬和迷茫。不少學生被動地選擇了現在的專業,缺乏對專業的了解和興趣,甚至還帶有一絲失落和專業情緒。這時他們需要的是真誠的交流和正確的引導,需要被“領進門”。在交流過程中,他們可以逐漸認識到地理科學專業的內涵和作用,了解自己將來可以做什么,然后確立個人的奮斗目標,并規劃和安排自己的大學生活。師生見面交流會是較為有效且可行的引導方式。課程學習之初召開以專業為單位的師生見面交流會,首先向學生總體介紹本專業的培養計劃、課程安排、往屆學生的學習和就業等情況,然后詳細介紹專業課程及授課教師,最后學生與教師交流互動。通過見面會,可以讓學生認識地理科學專業,確立奮斗目標,明白課程設置的目的和意義,了解各課程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從而更好地學習。另外,“地質學基礎”課程講授時通過舉例說明,讓學生理解學習該課程的重要性,了解地質學與地貌學、水文學、中國地理、土壤學、生物地理學、地球化學等后繼學習內容之間的緊密聯系也是有效方法。
精選授課內容
國家對大學本科教育要求之一是“厚基礎”。在進行“地質學基礎”課程教學時,應根據地理科學專業特點和學習目的,從地質學課程豐富的內容中精選出主要內容,并著重加強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教學,把握主次,突出重點,讓學生學習起來有明確的方向和目的。由于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地球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發展歷史和演化規律,因此筆者認為在地理科學專業“地質學基礎”課程教學中,應以礦物、巖石、構造運動、地史為主要授課內容,拓展開來即礦物、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板塊構造、地質構造、地震、地質年代、地殼歷史研究方法、地殼演化簡史(表1)。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結合了青海省省情以及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的實際情況實踐了這一授課內容,表現為授課條理清晰,學生容易掌握這門課程的框架和主要內容,效果較好。目前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地質學基礎”課程課堂教學選用了宋春青等編寫的《地質學基礎》作為教材[3]。該書特點是內容較為翔實,閱讀材料較多,但學生學習時也抱怨閱讀量大,抓不住重點,定價太高。考慮到授課內容順序安排、編者的個人偏好、地質學的發展、學生的個體差異等因素,筆者向學生介紹了教材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并推薦了夏邦棟主編的《普通地質學》,以及陶曉風和吳德超主編的《普通地質學》作為參考教材,推薦了英國地質學家萊伊爾的《地質學原理》中譯本以及許靖華編著的圖書等作為補充,推薦了國內著名的地學期刊編輯部的網站,如《中國科學-地球科學》、《巖石學報》、《地質論評》、《第四紀研究》等作為學習的延伸。
改革教學方法
教學進度表是安排課程教學內容和進度的一種表格,它的填寫對于教學有一定意義。筆者主張將教學進度表電子化,即制成Excel表格形式,教師填寫好后,通過網絡發送給相關人員審核、打印并集中簽字蓋章。這樣填寫方便,更改容易,省時省力。雖然已經確定了授課的主要內容,也安排了教學進度,但在課程講授過程中還會出現重點不突出,過于注重細枝末節的問題。作為年輕教師,精力充沛,責任感強,有實踐“傳道、授業、解惑”的強烈沖動,試圖將自己所學對學生傾囊相授,知識面擴展得太大。另外由于經驗缺乏,往往把握不好該講多少講多深,出現本該多花時間講的沒有講透講明白,而應該少講的卻講多了。這可能造成學生對重難點的把握和知識點理解的困難,并導致自己面對的是一雙雙迷茫的眼睛。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提高教學效果,筆者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請教,旁聽了多位教師的課程講授,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揣摩、體會、總結和積累,獲得一套較為有效的方法,教學效果大為改觀。筆者講課中按照預先的方案開展,根據學生的反應情況適時調整,根據具體情況適當發揮。在講授過程中,尤其要注意信息傳達的技巧性和有效性[4]。多媒體是一項圖、文、聲、像結合的信息傳遞技術,是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5]。多媒體對于地質學課程教學的優勢在于[6]:圖片、動畫和錄像等使枯燥的地質現象更加生動、形象,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加深學生對復雜地質現象的理解,提高教學效果;減少教師在課堂上板書和畫圖的時間,提高課堂時間利用率;改善了教室的空氣狀況,減少了粉塵對人體的危害。鑒于此,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教學也采用了多媒體手段,將之前靠板書無法展示的大量圖片、影像內容生動呈現在學生眼前。
目前許多課程的教學采用了多媒體手段,但部分教師或過于迷信多媒體,或產生了惰性,或缺乏對多媒體教學的理解和技巧。筆者認為:多媒體在形象展示圖片動畫的同時,主要起到提綱或展示主要授課內容的作用,幻燈片上不適宜出現大篇幅的文字;授課不是讀幻燈片的過程,而是教師將幻燈片上展示的主要內容通過通俗形象的語言傳授給學生的過程,使其被學生接受、理解和掌握;多媒體教學不是授課的唯一手段,授課時除了用幻燈片展示圖片和其他內容外,可靈活利用黑板邊講邊畫來講授一些基本原理,還可利用實物,如典型的標本教學;課堂授課與作學術報告面對的對象不同,講授方式也應有區別[4],不宜快速翻動幻燈片,要對許多重要內容強調和重復,慢下速度來讓學生記筆記;可以讓學生拷貝多媒體課件,便于學生學習。在教學中發現,部分學生對教材依賴性強,一旦教師授課內容安排與教材不符,就覺得不正常,很不適應。這時要和學生溝通,改變他們對教材的看法,讓學生不迷信書本,教材只是一本參考書,并告訴學生將怎樣安排課程內容的學習。在教學中,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也是基本目標之一,即所謂的“授之以漁”,畢竟大學四年不是其學習階段的全部和終結,而僅僅是學習的開始。筆者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首先認真做到預習、聽講和筆記、復習、作業這四個步驟,然后根據個人情況閱讀相關書籍和文章,觀看相關影視資料來開闊視野;要求學生學習過程中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打牢基礎;鼓勵學生盡量用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的方法;通過一些綜合性較強的地質實例,讓學生領會各部分知識間的聯系,讓學生朝著能力培養和學以致用方向努力。鑒于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將來有學生從事中小學教育,筆者通過簡單的例子說明很多問題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中小學教師應引導孩子們思想火花的迸發,以此讓學生領會更為合適的教育理念。
重視實踐教學
地質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是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的科學[7]。地質學課程的許多內容必須進行實踐才能很好地理解,而且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掌握地質學的各種技能。因此,地質學課程不僅要講授地質學的基本理論,使學生掌握地質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而且也應加強實踐教學,讓學生掌握地質學的基本技能,比如礦物、巖石、化石、構造等的鑒定和識別,地質圖的閱讀和編繪,偏光顯微鏡的使用,地質羅盤和放大鏡的使用,地質剖面實測等。近年來,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積極協調增加了實驗場地,利用國家支持地方高校建設資金購置了部分實驗標本、器具和儀器,目前“地質學基礎”課程實踐教學安排了室內實驗和野外實習。室內實驗內容包括礦物、巖石、化石以及構造的鑒定和識別。野外實習安排在四川峨眉山-都江堰地區,通過野外路線考察,實測地質剖面,讓學生充分認識實習地區的巖石、地層、化石、構造和地質發展史,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并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地質圖的閱讀和偏光顯微鏡使用是地質學專業的學生必須要完成的課程訓練和必須具備的能力,而對于地理科學專業的學生來說,一則沒有安排專門的課程教學,在地質學課程中也沒有相關知識內容,二則教學時間有限,三則可能缺乏開設這些實驗的相關條件,導致許多高校地理科學專業學生沒能進行地質圖的閱讀和偏光顯微鏡使用訓練。在本科階段對學生進行相關訓練,讓他們掌握閱讀地質圖和使用偏光顯微鏡的技能非常有意義。為此,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購置了地質圖、偏光顯微鏡和礦物巖石薄片,也在新的培養方案中增加了地質學課程實踐教學的課時,擬將地質圖的閱讀和偏光顯微鏡使用納入到室內實驗中。革新實踐教學方法,提高實踐教學的水平和效果也是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特色專業建設突破點之一。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實施:督促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明確實驗(實習)目的,熟悉實驗(實習)內容,了解實驗(實習)過程;分組實驗實習,既可以減輕部分實驗器材缺乏的矛盾,也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提高教學效果;突出每次實踐課的重點,強化基本功訓練;在實踐教學、作業批改等過程中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其查漏補缺或糾正錯誤;對于對地質學較為感興趣的學生,可以提供更多的機會進入實驗室學習,也可以視情況引導其參與相關科學研究工作。另外,在課堂和實踐教學中可以借鑒王家生等[8]的建議,挖掘校園內部和校園周圍存在的豐富多彩的地質素材和現象。
結束語
“地質學基礎”是地理科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對于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學生來說,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打牢基礎,對于學習其他后續專業課程,乃至未來從事地理教學、礦產、環保、旅游、科研等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要積極進行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加強理論和實踐教學,還需要加大投入,購置相關實驗實習設備,努力建設地質學實驗室,改善硬件條件,力爭使地質學課程教學上一個新臺階,為青海培養優秀地學畢業生貢獻更多力量。
本文作者:李娜 單位:欽州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
欽州學院地理科學專業地質學基礎的課程現狀
欽州學院于2006年2月開設地理科學本科專業,其中目前地理科學普通本科專業包括四個方向:師范方向、地理信息系統方向、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方向、海洋遙感與信息處理方向,均開設《地質學基礎》課程。經過幾十年的蓬勃發展,地理科學專業已經成為欽州學院的重點發展和優勢學科專業之一?!兜刭|學基礎》一直是作為自然地理學課程的一部分內容來進行講授的,且不同方向課時均有限但又有所不同:地理科學師范方向的學生要在一學期上完自然地理學(一),其中包括了地質學基礎、水文學、植物地理學三門課程,一共80學時,每門課程的課時由任課教師靈活掌握;而其他三個方向只上自然地理學這一門課程,一共54學時,地質學基礎的課時也由任課教師靈活掌握,但學時有限,對于地理科學的專業理論來說是十分欠缺的,基礎也不夠牢固。而其他的同類型的師范類院校,大部分都對地理科學專業的學生進行地質學基礎、地貌學、氣象氣候學等自然地理學的分支學科進行單獨授課,有固定的課時,從而保證地理科學專業的基礎扎實性和學科知識的通識性,并且不是僅僅針對地理師范教育方向。目前,地質學基礎的講授只有一名專任教師,教學方式是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講授式,學生也會有參與課堂的機會,主要是回答問題的方式較多。教學手段主要是通過多媒體幻燈片、音頻視頻等綜合手段來講課,教學效果受到教師自身講課水平影響較大。
以往對于該課程成績的記分和考核方式主要是:平時成績(作業、考勤10%)+期中成績(試卷30%)+期末成績(試卷60%),成績往往是以期末論成敗,以背書答題論分數高低,這樣的記分方式本身也容易造就一些“高分低能”的學生,即平時不努力,在期末突擊背書往往獲得高分,而實踐能力不強。地質學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該課程內容的實習涉及到兩個環節:一個是校內實驗室的實踐環節,另一個是野外實踐環節;二者共同構建了地質學基礎課程的完整性實踐教學過程。對于那些剛學習了理論知識而又充滿新鮮感、好奇心的學生來講,校內實驗室的實習無疑是把課堂教學文字圖片知識、影像知識與現實的標本相結合,更加直觀形象,從而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而更準確地理解理論知識。而就欽州學院的校內實驗室情況來講,教學資源十分缺乏,表現為:實驗用的巖石、礦物、化石標本數量有限,往往是5-8人共用一盒標本,且實驗盒裝標本較小(不超過4cm)且不夠典型,有些礦物雖然是這個礦物名,但標本卻是多種礦物存放在一起,即便多次進行提醒,仍然有學生混淆誤以為是一種礦物;實驗課的小刀、放大鏡、無釉小瓷板、稀鹽酸等常用教學工具缺乏,使得一些基本的礦物巖石的物理性質難以得到確認。上述室內實驗課必備的教學資源的缺乏嚴重制約了室內教學的開展,學生室內實踐學習收獲也十分有限,而最重要的是會挫傷學生學習地質學的興趣和積極性。由于地理科學專業以前只有地理師范方向才會有相應的地質學基礎實習,并且是和其他的地貌學、水文學課程合并在一起稱為自然地理學野外實習。實習的地點和實習出發時間不固定,實習的目的和任務不夠明確,使得學生不像專業實習而是走馬觀花的體驗式旅游見習,其結果是實習過程中實習點的學習印象都有,但收獲較小,野外教學環節相對薄弱。
地質學基礎課堂教學的改革
地質學基礎一般是在大一第二學期開課,在此之前地理科學專業的學生已經學過了地球科學概論,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基礎。該課程的教學包括了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大部分。因此,針對地質學基礎當前面臨的教學現狀和問題,應從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實踐教學的改革兩方面進行。就課堂教學的改革而言,可以通過教學內容的改革和教學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來進行:地質學基礎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可以針對地理科學的四個方向做出如下改革嘗試:將地質學基礎的課程內容分為:通識性課程內容的課堂教學和專業方向性內容的課堂教學,其中通識性內容主要是包括地質學的四大版塊[5]———地球(自身的形狀與大小、物理性質)、地球的物質組成(礦物與巖石)、地球的行為(構造運動與構造變動)、地球的發展歷史(主要是地殼演化簡史),是該課程的核心內容也是基礎知識點。而專業方向性內容的課堂教學主要是在學生掌握了上述通識性內容后進行的針對學生本專業方向與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應用性的學習。通過對教材教學內容的拆分,有助于分清教學的重難點與內容的層次性,將引導性和核心性教學內容作為專業的重點知識和基礎性知識,將專業性教學內容作為教學難點,按照專業方向進行針對性分解,爭取讓學生學到與專業方向有關的“有用的知識”。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高教所儲祖望教授通過對比分析中美兩國地學類本科生的培養方法[12],認為美國大學教學與研究融為一體,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動參與,建立以本科生研究探索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從單純的知識接受者變成探索者,本科生可直接參與以前只有研究生才能參加的科研活動。
如MIT制定“擴大大學生研究機會計劃(UROP,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iesProgram)。此外,還開設了大量研討式課程,激發學習積極性,養成科學探索精神。由于受傳統的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條件等的限制,我國大學本科生教育還是以教師單純的講授為主,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課堂討論且很少參加科研及其他實踐活動,導致我國大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嚴重不足。從教學方式上可以嘗試借鑒美國大學的這種教學模式,具體模式有二:一個是可以以學生的探索研究為主,教師作為導師以指導總結為輔,即將每個班按照課程內容分成若干個組,在每次課前分配給學生一個課要講授的內容任務,以組為單位對其他小組進行講授,教師進行點評,在學生講課的過程中要特別鼓勵小組間的互動,允許各種質疑與討論,通過研討的方式強化知識學習;另一個方式是以傳統的教師引導講授為主,但學生課前要做好預習工作,每次課要對教師的講課內容提出問題并通過學習能夠答疑解惑。一般情況第一種方式適合于基礎較好、學習動機較強的學生,由于對學生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實施有難度,所以可以作為一種嘗試性選擇性的教學手段。而究竟選擇哪種方式要結合學生的基礎(可以做一個摸底測驗)和實際接受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兩種方式可以交叉進行以體驗教學效果的好壞。就目前實踐情況看,以講授為主,一學期會穿插大約兩次小組討論模式。課程的考核是對教學效果最好的檢驗方式,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如何改變大學課程臨時抱佛腳突擊背書的學習方式,可以嘗試在課程成績的記分方式上進行改變,變“期末突擊”的方式為“功夫在平時”,具體的改革方案為:平時成績(作業、考勤30%)+期中成績(書面考試10%)+校內實習成績(實習報告、實習測驗結果20%)+期末成績(40%,可以筆試或ppt展示)。這種新的記分模式需要說明兩點:一是平時成績中的作業,應該設置每堂課以個人為單位進行簡短的地質新聞或地學前沿信息的播報;一是期末成績的考核方式可以不只是試卷而是教師命題或學生自主命題進行的一個地質學知識擴展的報告,以幻燈片的形式,個人闡述。
地質學基礎實踐教學的改革
對于任何學習地質學基礎的專業而言,如果能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工作,其學習效果會是事半功倍的。以前由于專業教師和教學經費有限,使得部分學生學習到的都是理論知識,而對基本的地質技能———礦物巖石的認識、地質羅盤的使用一竅不通?,F階段,地理科學專業的地質學實踐教學可以分為校內室內實踐和校外野外實踐兩個部分的教學。其中:校內實踐以實驗樓的地質學實驗室為依托,主要是進行礦物、巖石、化石的認識學習,一般是在開設有地質學基礎課程的學期進行為期一周的校內實習;校外野外實踐通過近現兩年的探索,先后帶學生到不同類型的實習點進行地質知識的學習:有綜合性的地質知識的學習———廣西地質博物館、百色樂業的大石圍天坑、弄崗自然保護區、崇左生態園、大新德天瀑布等典型喀斯特地貌,八寨溝、浦北的五皇嶺花崗巖地貌、十萬大山的砂巖系統、防城港怪石灘、白浪灘、北海銀灘、東興萬尾金灘等海洋侵蝕與堆積地貌。通過多點多類型的地質地貌的觀察學習,讓學生進行不同地質現象的了解、學習,以達到室內理論室外實踐與實見相結合的目的,增強了學生的理解,教學效果明顯。
按照經濟社會和高等教育發展的要求,欽州學院以“基礎厚實,特長顯著,一專多能,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地方性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為目標,抓住北部灣經濟區大開發和欽州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重科教的機遇,與時俱進,加快學科專業建設和科技創新步伐,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將我院地理科學專業建設成為具有顯著地方特色、立足欽州、輻射北部灣、面向全國具有較高水平的特色專業。而這一切的實現需要有相關的課程體系進行支撐,地質學基礎這門地理科學的專業基礎課程正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重新調整了授課對象,培養地理科學專業各方向的學生對于地球科學的基本興趣,掌握這一課程與自身專業的一些知識聯系,通過校內野外實踐加強對課程知識點的理解,為后續的專業課學習提供必要的知識儲備,為教學管理部門和授課教師提供參考依據,最終使聽課學生受益。
本文作者:田麗賢 邱亮 朱蔓 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 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
構造地質學專業英語詞匯構詞法
派生表明的是詞根與詞綴之間的關系,是在原有的詞的基礎上再形成新詞的過程。通過派生可以構成很大的詞匯量,并且詞匯的形式有潛在的開放性。派生這一構詞法在構造地質學英語詞匯中應用廣泛。除了詞根意思的掌握外,對詞綴的了解可以擴充詞匯量并且可以推知生詞的意義,進而有效地提高專業英語的能力。詞綴有前綴和后綴。在構造地質學詞匯中前綴的使用較為廣泛,如表示反義關系的前綴un-,dis-,non-,anti-。它們在詞的意思上與詞根意思截然相反,如reconstruct重建;undeformed無形變的;discordance不協調、不和;disconformity假整合(平行不整合);unconformity角度不整合;non-penetrative非透入性的;syncline向斜;anticline背斜。在構造地質學中,很多詞匯很長,這就需要使用縮略法把單詞縮為較短的詞匯,從而有效的節省空間也方便讀者的記憶和理解,如在談論華南板塊(SouthChinaBlock)時可以縮寫為SCB??s略詞包括截斷詞、首字母縮略詞、首字母拼音詞和拼綴詞等。截斷法可以截掉詞的后邊部分,如在作圖時空間有限,有時會把斷層的名詞里的fault縮略成F.;刪去開頭的部分,如UHPmetamorphicrock(超高壓變質巖);S-Cfabrics(S-C組構)。再如,在區域構造綱要圖中,表示地層年代時,地質時間的詞匯常被縮寫,即Cretaceous(K),Jurassic(J),Triassic(T),Permian(P),Carboniferous(C),Devonian(D),Silurian(S),Ordovician(O),Cambrian(∈),Proterozoic(Pt)以及Archean(Ar),等等。此外有些詞是由組織機構或期刊名稱的首字母組成的,而這個組織機構和期刊的名稱有多重修飾語。如:USGS(USGeologicalSurvey)美國地質調查局;CAGS(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中國地質科學院;IGG,CAS(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JSG(JornalofStructuralGeology)構造地質學期刊;此外還有一些構造地質術語的縮寫,如:EPSL(EarthandPlanetaryScienceLetters)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NCB(NorthChinaBlock)華北板塊;XuefengshanTB(Xuefengshantectonicbelt)雪峰山構造帶;QDOB(Qinling-Dabieorogenicbelt)秦嶺大別造山帶;MCC(metamorphiccorecomplex)變質核雜巖等。
構造地質學英語詞匯的特點
對于上述構詞法的分析,在對構造地質學的詞匯有所了解的基礎上,可以對其特點做出以下歸納。詞匯是構成句子的基本元素,是語言最基本的意義單位。在構造地質學中,詞匯是專門的術語,很多普通的詞匯應用在構造地質學中就有了特定的意義,因而具有專業性。對于非構造地質學專業的學習者來說,可以稱之為熟詞僻意。如:core原意為果核、核心,地質學中為巖心或地核,意為從地殼中取出的巖石,或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有鐵、鎳等元素組成)[2]。此外,suture本意為縫線、縫合[3],但在構造地質學里為碰撞縫合帶。還有fault(斷層),opening(孔縫),cap(蓋層),bedding(層理),fold(褶曲),micafish(云母魚構造)等,這類詞看似簡單,但往往受本義或非專業詞義束縛,不容易理解和記憶[4],因此在學習中要把詞匯放到構造地質學的語境和情境中掌握,與日常的意思相區分[5]。除了不同的詞義以外,不同場合可能還會有不同的詞性,這點也應該加以注意。如base分別有名詞和形容詞的詞性,database數據庫(計算機),baselevel基準面(地質學),basemap底圖(區域地質學),basemetal有色金屬低價金屬(礦產)中含義也有不同[6]。因此,在構造地質學詞匯的學習中,應有意識地區分并掌握詞匯的不同含義??萍荚~匯多有抽象性的特點,但是一些形象的構造地質學詞匯利于專業詞匯的掌握并且是理解地質現象的重要輔助工具。在構造地質學中會使用一些非言語表達如圖表,從而使讀者對地質現象有更直觀的印象,對文章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對于圖表中英語詞匯的使用,由于版面空間的限制,盡量使用簡短的詞匯,這又體現了用詞的簡潔性。很多地質現象的描述除了圖表以外,還可以通過形象的詞匯來描述其具體形態,促進讀者的理解。如chocolate-tablestructure巧克力方盤構造,為石香腸構造的一種,形狀似布滿巧克力的方盤。當應變處于雙向拉伸時,巖層中的強硬層相對軟弱層將向兩個方向張裂發育兩組石香腸,形成“巧克力方盤”式石香腸構造。通過聯想巧克力方塊的模式來理解該構造的具體外觀,便于理解和記憶。tepeestructure帳篷構造,在剖面上形成低幅度的倒“V”字型構造像個帳篷。類似的詞還有boudinage布丁構造(石香腸構造);pinch-and-swell腫縮石香腸構造;centre-to-centremethod心對心法(研究韌性剪切帶動力學的一種方法)。這樣的詞匯表達形象生動,通俗易懂。在掌握詞匯的同時,對相應的地質現象也有更深的認識和理解。前文提到的構造地質學中的縮略詞體現了構造地質學英語詞匯的簡潔性??s略詞言簡意賅,減少閱讀空間,促進讀者的理解??缥幕浑H正變得越來越頻繁,所以在中文寫的文章中出現一些英文縮寫詞也是不足為怪的,如,MDD(multi-diffusiondomainmodeling)多重擴散域模擬,USGS(USGeologicalSurvey)美國地質調查局等詞匯的使用。這些詞的翻譯也可以稱為移譯,屬于零翻譯的一種[7]。移譯是把源語中的詞語原封不動的移到目的語中。這種翻譯手法常見于上述的報刊中。這些英文縮寫詞跟它們相應的中文單詞相比,占了較少的空間。但需要指出的是這種現象不應過分泛濫,從而維護漢語的純潔性。
構造地質詞匯的翻譯
對于構造地質詞匯的翻譯,可以大致將詞匯分為音譯詞、意譯詞、直譯詞、音意兼顧詞。音譯詞是用漢語中讀音相近的詞翻譯外來語而形成的詞。在構造地質學中有很多音譯詞,不僅利于學生記憶單詞的發音,同時可以根據其漢語翻譯加強對其概念的理解。如Indosiniantectonicevent印支運動;buddingage布丁構造;Indo-chinaBlock印支板塊;Jurassicperiod侏羅紀。對于很多構造地質現象,有時會用人名或地名命名,這種情況下一般以音譯為主。如Wilsoncycle威爾遜旋回,該詞于1974年由JF杜威和KCA伯克提出,為紀念加拿大地質學家JT威爾遜而命名[8];Frymethod弗萊法(或Fry法),是以發明該應變測量方法的構造地質學家命名[9]。在學習英語時會通過音譯英語轉換為中文來加強記憶,但是這種記憶方法的不足之處是英文學習受到母語的干擾,同時中英文之間很少有完全意義上的發音對等,因此這種方法不利于正確的英文發音。意譯詞不束縛于詞匯的本義,而按照詞義的轉義進行的翻譯從而利于目標語的表達和理解。例如footwall下盤,hangingwall上盤斷層形成后,一般形成有傾斜角的斷層面,在傾斜面下方的一塊巖石即稱下盤,斷層上面的叫上盤,如果按照直譯的方法則使人產生誤解。此處采用意譯的方法,從而使其構造現象更易理解。再如flat斷坪;ramp斷坡;faultpropagationfold斷展褶皺;faultbendfold斷彎褶皺[10]等。nappe逆掩褶曲,其最初直接音譯成拉鋪。由該詞可以看出詞匯翻譯中從音譯到意譯的轉變過程。意譯詞是在對源語詞的內涵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在目的語中選取內涵一致的詞而翻譯出來的,其目的是重在“神”似,從而有效地傳達詞匯表達的信息。直譯詞就是用漢語的構詞材料并按本族語言的構詞方式逐一翻譯外來的詞素而構成的詞。直譯詞既保留了源詞的形式又保存了源詞的內容。例如outliers外露層;butterflytwin顯微構造中的蝶形雙晶。再如sheepbackrock羊背石(一種風剝蝕形成的構造現象),對應各個詞素sheepbackrock翻譯出相應的漢語意思而構成整個詞語的翻譯。mullionstructure窗棱構造也有稱“窗欞構造”,“mullion”一詞原意系歐洲教堂建筑的高大窗戶的直立棱柱。如果知道該詞各個合成部分的詞義,直譯詞的掌握就會相對容易些。音意兼顧詞即選用接近外來詞詞義的漢字進行轉寫。漢語同音字多,為譯名用字的篩選提供了方便。如Molasse[m'lɑ:s](磨拉石)其含義是地槽抬升后,在槽臺周邊及小部分槽臺內部形成的凹陷區堆積的碎屑地層,其特點是下部為海相地層,上部為陸相堆積的碎屑地層。該詞不僅音譯其英文,并且“磨”字體現了研碎巖石成碎屑的狀態,形象直觀地體現了該詞在構造地質學中的含義。類似的詞還有flysch[fli](復理石)以及mylonite['mailunait](糜棱巖)等。音意兼譯兼有音譯和意譯的優點,保留原詞的語音或部分語音的同時,給出簡明的意思,便于理解。
結語
構造地質學英語詞匯屬于科技英語的一個分支,因學科差異詞匯的使用和翻譯也不同于其他專業英語。本文從形態學的角度對構造地質學詞匯進行相關分析的基礎上,對構造地質學的詞匯的特點及翻譯進行了分析。譯者和學習者應在學習和運用中體會構造地質學詞匯的特點并不斷強化自己的英語能力,從而利于構造地質學英語的學習和提高論文的質量。
本文作者:關英斌 李海梅 郝彬彬 單位:河北工程大學資源學院
建立CDIO模式下煤礦地質學教學大綱
CDIO是工科教育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就必須要有新的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是整個教學的靈魂,所有教學環節都要圍繞教學大綱。為滿足現代工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教學大綱的編寫要將基礎知識、個人能力、團隊協作與社會環境融合在一起,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睹旱V地質學》是一門服務于礦山設計、建設、開發生產的一門課程,其實踐性很強,依據CDIO模式的大綱對學生加強地質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在實驗、實踐中提高個人能力和素質,同時培養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溝通能力,最終培養出滿足現代煤礦企業所需要的人才。
建立CDIO模式下煤礦地質學授課體系
建立CDIO模式下《煤礦地質學》的授課體系,關鍵是改變教師的傳統的教學理念,把CDIO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運用于教學的各個環節。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介紹煤礦生產中有關地質的基本知識和工作方法,通過實驗和實習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參與科研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2]。把地質工作的新的理論和新方法引入到教學中,同時也要把一些傳統的內容壓縮或刪除,例如刪除課程中科普性的傳統內容,增加礦物巖石、構造地質、地層等相關方面的新理論、新知識;以新的國家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及編碼標準替代傳統A級、B級、C級、D級儲量分級標準等;隨著煤炭資源的開發,煤礦環境污染日益加重,保護礦區環境越來越受到重視,增加煤礦環境地質的新內容;隨著近年來地質信息技術的應用,在煤礦地質研究中,豐富了手段,提高了精度和可靠性,增加礦井地質信息技術及應用的教學環節,如運用計算機技術編制和管理各種地質圖件、介紹物探新知識和新儀器的應用原理和方法;更新傳統生產設計規范等[3]。本課程采用課堂講授教學為主,同時結合有關電視錄像片和野外、室內實習、實驗課等形式綜合進行。盡可能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改革傳統板書的教學方法。
在講授過程中,將多媒體講授與板書講授有機結合,通過二者的優勢互補,實現有關知識的融合與最佳傳授。如利用地形地質圖編制地質剖面、編制煤層底板等高線圖等方面,均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結合進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用實例式、啟發式、設疑式等教學方法,盡可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促進學生的積極思維、激發學生潛能,達到師生互動共同參與的目的。這種形式可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睹旱V地質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課程,在完成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努力作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安排與設計各類實驗和實踐教學內容。為滿足精品課程的教學設計和內容,依據《煤礦地質學》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從四個方面來設計實踐教學環節,一是實驗教學環節,這是一個認知性、驗證性的實驗教學環節,在完成理論課程講解后,對礦物、巖石等各類標本進行反復的觀察和描述,通過這樣的實驗使學生能掌握各類標本的鑒定特征,在實驗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驗報告;二是野外地質認識實習教學環節,在完成課堂教學內容后,進行野外地質現象的認識和觀察,把課堂講解的內容和實際聯系在一起,要求學生依據野外實習的內容編寫實習報告;三是課堂及課下作業實踐教學環節,這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加強學生基本功訓練的一個重要實踐環節,此環節要求學生能夠讀懂各種地質圖件并運用計算機軟件編制各種地質圖件、能夠從圖件中提取各種數據;四是科研實踐環節,這是一個提高創新能力的實踐環節,部分同學可參加教師的科研課題,在教師的指導下,把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科研工作相結合,達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網絡教學相比傳統教學模式,更能培養學生信息獲取、加工、分析、創新、利用、交流、的能力,網絡教學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把一些教學資源放到網上,為學生建立自學平臺。在網上和同學開辟網上留言、教師電子信箱、QQ等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個互動的學習平臺。建立網絡教學平臺,提供網絡學習課件,供學生課后學習。
CDIO模式下的課程教學質量監控
該課程在包含有系統的地質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的同時,重點突出了與煤礦生產緊密結合的地質知識和理論。課程內容龐雜,涉及多個地質分支學科,但圍繞煤礦生產這一中心,將眾多學科知識進行了有機整合,并融入了現代科技新進展,既體現了知識結構的多樣性、系統性、整體性,又突出了煤礦地質這一主題,反映了整個課程構思的科學性、嚴謹性。傳統的課程成績評定方法是以一次考試成績來決定,這種成績評定方法對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缺乏檢查和監督,不能反映學生的真實能力。《煤礦地質學》課程的成績評定包括:到課率及課堂紀律情況、完成作業的時間及質量、實驗報告質量、野外實習成績、期末考試成績等。
結論
《煤礦地質學》授課體系能夠在CDIO的模式下運行,其特點為:更新理論知識和規范,使教學和實際相結合。理論課程和實驗、實習相結合。學生成績的評定有平時、實驗、實習、期末考試等多個教學環節來確定?;贑DIO理念的《煤礦地質學》教學改革的目的在于為煤炭工業建設、生產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國內國外的很多成功經驗表明,CDIO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是先進可行的,對于工科教育教學完全適用。在《煤礦地質學》教學過程中對部分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還將進一步把CDIO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貫穿于《煤礦地質學》教學改革中。通過不斷的教學改革,才能培養出服務于煤礦建設、生產高素質的人才。
本文作者:吳偉 高迪 宋黨育 鄭德順 邢作昌 單位:河南理工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建構主義知識觀、認識論和教學觀
建構主義是目前最為先進的教育方法之一。建構主義理論教學源于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et)的建構論。皮亞杰提出了建構主義的知識觀,他認為主體對客體的活動應與主體的知識結構結合起來,智慧與知識的發展在本質上是主體轉變客體的結構性動作。皮亞杰還認為主體的認知結構是動作的一般協調結構及其內化的產物,是隨著主體活動的發展而不斷建構發展的。建構主義的教育教學觀念中,認為人類對世界的認知不是終極真理,只是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解釋,這種解釋會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及其認知手段的不斷提高而被超越和取代,而對于個體來說這個過程是建構不斷更新的過程。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是知識的主動構建者,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在實踐和學習中與外界相互作用來建構對知識新的理解。而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往往是向學生傳遞知識的中介,學生處于被傳授、灌輸知識狀態,在學習過程中屬于被動者,這與建構主義理論相悖。建構主義的教學觀認為,學生的認知是主動學習的過程,他們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在實踐和再學習過程中主動改造和重建原有經驗,構建新的知識建構,而新的知識建構則在新一輪的認知過程中變更為新的學習基礎,知識建構呈動態的階梯狀上升。以建構主義為教育指導思想,應當打破傳統教學中以“教”為主、教師主宰課堂的狀況,使學生從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變為主動的“知識建構者”。
建構主義指導下“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教改原則
把建構主義作為教學指導思想,應當遵循自主、真實、基礎、全局、靈活等原則。自主學習是構建主義教育觀提倡的方式,即鼓勵學生對整個問題或任務擁有自主支配權。傳統的教學方式通常設置固定的學習目標,而這個學習目標通常很難被學生接受,學生們只關心是否能夠順利通過課程考試,而不關心是否真正掌握知識精要,沒有將其融入自己的知識系統進行重新建構,這樣很難達到教學目標。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制訂的教學目標與學生學習環境中的目標不符合。鼓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加其對問題和任務的自主權,教師可以同學生通過討論獲取、優選具體問題和任務,讓學生感覺到其在課程學習中的主動性,感覺確定的問題是他們本人的問題,從而對學習任務產生足夠的興趣。真實性是建構主義教育觀中對教育環境的要求,即為教學提供貼切現實生活、生產實際等真實情境和學習任務。真實的活動是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重要特征。真實的活動可以使學生不依賴于問題表面特征,將所學的知識更有效的運用到實際中去。課堂教學中使用貼近生產實際、真實的、復雜的任務,有助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積極性,使他們意識到學習知識的意義所在。在“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教學過程中,應當把貼近油田勘探、開發的實際復雜實例放入課堂討論中,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的放矢,明白學習、認知過程的現實意義。
建構主義十分注重基礎知識結構對學習的影響,具備必需的得基礎知識后,才能夠針對具體問題實現新知識建構。教學的本質并非純粹的知識傳授,而在于教師和學生互動,共同構建、發展學生的認知結構。然而針對不同的認知對象,應有區別地分析他們已經具備什么樣的基礎,還有哪些基礎知識不具備。同一課程,對于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而言,因為其基礎知識的差異而必須區別對待?!笆团c天然氣地質學”課程是地質工程本科四年級專業限選課程,學生已經學習了“構造地質學”、“盆地分析”、“沉積巖石學”等相關課程并具備此類基礎,對學生的認知結構研究之后,適當地補充欠缺的基礎知識,如有機地球化學、生油理論等,使其具備完善的基礎知識,達到能夠獨立思考、討論現實問題,并進行認知體系的自我建構,從而改善教學質量。學習任務的制訂應當具有全局觀念?!笆团c天然氣地質學”課程的教學和學習中,應當首先將該課程的整體框架介紹給學生,保證學生明確具體學習任務和整體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每個具體教學任務完成之后,應當和學生討論總結,明確該學習活動在復雜任務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學生理解各學科間的基本結構和聯系。沒有哪種教學方法可以放之四海,針對不同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要懂得靈活施教。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應當尋找教學內容的性質和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方式因人而異,學生中心取向和教師中心取向可以交叉、混合使用,以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課程中的認知對象包括概念知識體系、復雜問題實踐和行業規范內容等,三者性質差異較大,需采取完全不同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模式。
建構主義指導下的教學改革設計
根據煤炭院校特征以及學生的專業知識背景,合理編排教學內容,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教學要精簡結合。河南理工大學地質專業的“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非主干課程,其課時量為32課時,遠遠低于石油類院校,因此必須在遵循教學內容體系結構穩定的條件下將該課程的內容進行刪減和融合?!笆团c天然氣地質學”基本內容包括了油氣藏基本特征、油氣藏形成理論、油氣分布規律、油氣田地質勘探4部分內容,其中前3部分內容為原理的討論,第4部分內容實踐性較強。由于課時量有限,將第4部分內容刪減掉,而在具體原理介紹中加入勘探實例分析。另外,根據學生的專業基礎背景,合理設置課程內容的授課方式,這樣有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重新組構。比如,在油氣藏形成理論的講授中,應當對比“煤地質學”中煤演化生烴過程進行講授,和學生討論分析煤演化和油氣演化的異同;而在油氣田分布規律的教學活動中,應當加強與“構造地質學”、“沉積巖石學”、“盆地分析”相關內容的類比;在油氣藏基本特征中,有關油田水特征的內容與“水文地質學”內容進行對比授課。強調學科知識系統化?!笆团c天然氣地質學”是一門知識銜接比較緊密的一門學科,各章節間聯系緊密,在授課過程中應當重視知識系統化。例如,油氣生成理論授課中,首先介紹傳統生成理論的模式以及不同階段的特征,其間可以對比學生在“煤地質學”等專業課程中掌握的煤演化過程,對比兩者存在的差異和相似處,掌握沉積有機質向煤、石油、天然氣轉化的異同點;再分析不同油氣生成理論在勘探歷程中的應用和地位,找出傳統油氣生成理論如何指導油氣田勘探,而未成熟-低成熟油、煤成油和天然氣生成等理論與傳統油氣生成理論的區別,在油氣田勘探過程中起到什么樣的推動作用;最后介紹現在油氣生成理論的完整模式,使學生能從發展的角度去認識“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理論內容,從而有利于幫助學生建構系統、完善的知識體系。實驗、實踐并舉,培養綜合分析能力。
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復雜的真實問題,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認知結構解決實際問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將我國部分油田在勘探開發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納入課堂討論內容中,給出問題發生前的所有地質參數供學生分析,討論方案確定后將解決問題后新獲取的地質參數作為驗證數據進行二次討論,討論過程中同學們積極回顧已經學過的相關知識內容,發現問題所在,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這樣,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增加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完成認知結構的更新發展。另外,積極利用我校已經具備的開放實驗室制度。我校與石油相關的實驗室有河南省生物遺跡與成礦過程重點實驗室、中心地質實驗室等,擁有大量常規地質儀器和大型地質儀器,學校鼓勵學生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免費申請不同儀器的開放實驗。由于“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實驗課時較少,應當引導學生在開放實驗課題中選擇石油、天然氣相關實驗進行練習。例如:在烴源巖質量分析過程時,鼓勵參與烴源巖TOC測定、鏡質體反射率Ro測定、干酪根類型識別等實驗;在油源對比課程教學時,鼓勵參與源巖抽提物和原油氣相色譜、質譜分析實驗;在儲層特征識別時,要充分利用大型偏光顯微鏡、掃描電鏡、能譜儀等進行觀察;在油氣運移授課時,鼓勵利用不同精度顯微鏡觀察不同類型巖石中裂縫組構,鼓勵利用熱臺-熒光顯微鏡觀察油氣包裹體各項參數;在油氣藏類型授課中,鼓勵學生參與大型地震解釋軟件的使用,進而識別大型油氣藏的類型。
在實驗、實踐環節啟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多解性,激勵學生對問題解決存在多種觀點,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構建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及其順序;針對不同內容,確定具體的教學方式、方法。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合理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學習內容的難度設為中等,主要以基本概念、基礎評價方法為主,涉及油田水特征、油氣的物理化學性質、油氣成藏靜態要素組成及評價方法、油氣演化模式和過程、油氣運聚原理、圈閉形成及油氣藏類型、油氣富集控制因素、主要的油氣田勘探方法概況等,其間穿插一些實例分析。教學內容的順序也大致如上述,由簡入繁、循序漸進。課程開始前,應當讓學生了解整體的學習任務和目標,而在各章節開始時應明確該章節所處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對于“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內容的學習,應當提倡區別對待知識差異。對于油氣演化過程、油氣運聚原理、圈閉的形成和有效性等基本理論框架,可以啟發學生找出差異,進行知識結構的自我完善。而在具體的實驗、實踐環節,鼓勵他們主動去尋找問題癥結所在,鼓勵他們在解決問題中的相互協作精神。明確教學目標,調查學生已具備的基礎,找準適當的學習切入點。教學過程應當以學生為中心,聯系他們原有的認識結構,找出與該教學單元相關的切入點。比如,在講解油氣生成理論時,應當用到構造沉降、煤巖熱演化模式等相關知識;而在講解油氣藏特征時,會用到構造地質學中斷裂系統、穹隆、褶皺以及沉積巖石學中的多種沉積相類型等相關知識。這些相關內容都可以作為新內容的引子和切入點,進而引起學生的求知興趣。如果對于新知識的學習,學生們欠缺必要的基礎知識結構時,應當先補充基礎知識,然后進行新知識的學習,杜絕學生因基礎不足而喪失學習積極性的情況發生。設置真實教學情境,引出研究問題。人們通常對于具體的、可聞可見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容易快速進入正題,而對于抽象的事物則相反?!笆团c天然氣地質學”是地質工程專業接觸到的唯一含“油味”課程,所見所聞較少,面對初次涉及的抽象課程,學生們往往興趣不大。
這種情況下,應當想方設法吸引他們的目光,除了講授基本理論和原理之外,應結合國內外能源局勢及油氣勘探開發現狀,結合我國油氣勘探開發規劃及其對人才的需求,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讓他們認清能源形勢;在不同授課部分,結合油氣田勘探生產中的具體問題,開設討論、習題課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自覺回顧先前的知識內容,討論課一般占總課程的1/3。這些方法啟發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所在,提高學生們學習油氣地質的興趣和熱情。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教學意境。通過學習,消除矛盾,實現新、舊知識系統的改進和更替。學習的過程包括對新信息的吸收和對舊知識系統的改進重組兩個方面。學生們對地下水、構造地質、沉積學、盆地結構等基礎知識方面均有零碎的舊知識系統,而在“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的學習和反復揣摩中這些舊知識得到不斷的應用,通過對油氣藏生、儲、蓋理論的學習,可以將這些知識碎片完全吸收、消化并對其系統化,進而完成認知系統的意義建構。組織實踐教學,培養基本技能和能力?!笆团c天然氣地質學”是一門具有很強應用性和實踐性的課程,多種實踐活動是幫助消化知識、構建認知系統的有效手段,這項活動不能被課堂授課所代替。例如,儲層類型的識別、蓋層封蓋能力的鑒定、生油巖演化程度的判斷、生儲蓋組合的判斷等等,都必須在實踐教學環節中進行,進而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認知系統的更新和重構。然而,這項工作在煤炭類院校常常被忽略,建議加大實驗、實踐課時;而同學們也可通過選修相關的開放實驗課題來完成部分實踐課程。完善建構主義教學測評體系。教學測評應分教師和學生分別進行。
對于教師的測評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①是否從權威授課者轉變為學生認知的合作者或輔導者;②是否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的多解性;③有沒有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使他們可以通過實驗、實踐活動進行獨立探索或者協作完成學習內容;④是否給學生提供了真實、復雜的實踐問題供學生分析、研究;⑤是否從學生已有知識結構出發,進行引導。另外,對于學生的測評方法也應當有所改變,不應以學生記住知識的多寡來衡量,而應當以學習中主動參與程度、協作中的貢獻大小、意義建構水平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對學生的測評內容應當包括:①學生是否積極地進行認知結構的重建和理解;②學生是否積極地參與教師、同學的協作,解決真實問題;③學生是否主動承擔了更多的管理學習任務。通過同學和教師反饋的信息,學生們能夠真實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協作、認知結構自我構建中來,進而達到增強學生們自我教育能力和水平的目的。將建構主義思想運用到“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教學中去,遵守自主學習、真實性、基礎性、全局性和靈活性等原則,因地制宜地將授課、討論、實驗與實踐相結合,預期在教學上取得以下成果:教師的基礎知識授課,可使同學們了解“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的基本理論、概念和評價方法。復雜問題的課堂討論,增加大量的自主學習機會,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積極回顧已有的基礎知識,自學相關未知領域知識,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同時課堂討論使學生們能夠自主分析油氣田勘探開發中遇到的真實、復雜的實際問題,而不僅僅是“紙上談兵”。開放實驗和實驗課的訓練,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學會如何利用實驗去解決實際問題。整體性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明白整個學習內容為一有機結合體,各部分內容皆有銜接和相互作用,同時和自己已有的知識結構存在大量聯系,在不斷碰撞、思考、實踐、更新認知中完成新知識系統的自我建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將體會到建構主義教學方式的科學性,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學會如何自我學習。
結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感性,認為學習是學生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是新舊經驗之間的雙向的相互作用過程。建構主義教學應當遵循自主、真實、基礎、全局、靈活等原則,合理編排教學內容。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應當明確教學目標,調查學生已具備的基礎,找準適當的學習切入點;設置真實教學情境,引出教學、研究問題;根據教學內容,確定具體的教學方式、方法;組織實踐教學,培養基本技能和能力;完善建構主義教學測評體系。建議在“石油天然氣地質學”教學中大膽嘗試建構主義的理論和思想,相信會取得良好的教改效果。
作者:舒良樹 解國愛 王博 胡文宣 徐仕進 單位: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的主要思路
第一,雖然通才教育是世界潮流,從專才或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的方向轉變已是大勢所趨,但在我國現行教學體制下,高校中的專業劃分仍然過細,專業數量明顯過多,部分知識老化,滯后于當代科學和社會的發展,對通用人才的一般學科訓練和技能訓練產生了不良影響,阻礙了素質教育、通用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進程。國家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能源與礦產資源建設的快速發展,各部門對通用人才的大量需求,要求學習該課程的學生具備了解最新科學前沿與進展的知識儲備。必須擯棄狹隘的專業意識,排除各專業間人為的隔閡,加強寬基礎、廣適應的課程體系建設,培養既有寬厚基礎知識訓練又有面向具體領域、具備扎實實踐訓練的高質量人才。這些新型人才不僅知識結構新、適應面廣,而且動手能力強,富于創造性和學科滲透性。
第二,長期以來,我國大學本科地質教育基本上采用前蘇聯模式。隨著近30年不斷深入的改革開放,地質教育體制和培養模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總的來說,原有模式的影響尚在,專業劃分仍過細,專業課程數量還是過多,學生負擔過重而知識面較窄,以致對通用人才的一般學科訓練和技能訓練產生了不良影響,阻礙了商品經濟形勢下素質教育、通用人才的實施進程,不能適應時展和國家需求。因此,需要繼續深化專業結構的調整和專業課程的整合,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他們面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普通地質學知識面廣,教學內容幾乎涉及地質學所有學科的基礎知識。在當今形勢下,教師不僅要向學生介紹地質學各個學科的基本知識,而且要介紹各個學科間的聯系及其社會、經濟意義,引導學生將各科知識互相結合、融為一體,使學生有充足的知識儲備,形成與時俱進的理念,在后續專業課程學習中和走向社會后能融會貫通所學過的知識。
第三,相當一段時間中,普通地質學的課堂理論教學和地質實踐教學是彼此獨立進行的。重理論輕實踐,重課堂輕實習,重卷面成績輕動手能力,不僅造成大學教育和生產、科研部門相脫離,而且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割裂了學生對地質學知識的連貫性認識思維,不利于人才培養的系統訓練,不能保證培養的畢業生符合用人部門的要求。陡增畢業生在適應期的時間與精力,降低了人才使用的效率。因此,明確教學和人才培養與形勢發展和社會需求的關系,加強學生的系統知識訓練、基本技能訓練,是適應形勢與社會的要求。必須建立并建設好以課堂教學、實驗課教學、野外地質實踐教學為一體的普通地質學課程體系,科學處理好三者的關系,加強實踐課、實習課的教學,真正把課堂理論、實驗感知和野外實踐3個教學環節連為一體,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精英與通才培養并駕齊驅。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在時間、經費和師資上給予充分支持和保證。首先是要有一支穩定的課堂、實驗和野外實踐教學一體化的師資隊伍,雖分工有異,但彼此配合,相得益彰,缺一不可。主講教師不僅授課,而且參與實驗課指導,更要帶班野外實習,及時了解教學效果、學生掌握程度,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確保普通地質學課程體系建設的順利執行,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第四,普通地質學的教學內容面廣、概念多、信息量大,以往的教學基本上屬于注入式教學,要求學生在專業詞匯、術語和記憶方法上花氣力,耗費了學生大量時間與精力。在這種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顧傳授知識,學生只管接受知識,從教學氣氛看,教師一人唱獨角戲,學生則呈現群體失語的局面。因此,轉變注入式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并實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啟發式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應該把學生花在基礎課程上的這些精力轉到基本概念理解和思維技能上來,知識面宜寬,深度宜淺。細節只是深入學習的延展,不是保證完整理解概念的前提。課堂教學中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動向。不僅要講解科學知識,讓學生打好專業基礎,更要啟發、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創造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獲得的知識與技巧協調一致。
第五,近20年來,地質學新理論、新發現的不斷涌現,計算機、數字模擬、遙感技術等高新技術的不斷普及和應用,要求對原有的地質學基礎理論進行修改、補充、完善。而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界日益突顯的國際化進程,要求學生適應時代的變化,具有進入國際科學前沿、適應最新進展的知識儲備,要求本科教學向國際化靠攏。因此,作為系統性介紹地質學原理的普通地質學教材和教學必須適應這一情況,對原教材作出相應修改和補充,反映地質學的新進展,體現普通地質學教材的科學性、先進性、系統性與普適性,滿足當代地質學教學的發展需要。我國地域遼闊,保存了地球各個演化時期豐富的地質信息和物質記錄。有地球上最古老和最年輕的造山帶,有各種類型的盆地構造,有世界罕見的華南巨量花崗巖,有豐富的礦產與能源。
具有獨特的地域特色和研究優勢,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地學研究和教學基地。結合有關知識講授,適當向學生進行這些實際情況的介紹,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增強和專業興趣的提高。此外,為了跟蹤國際化進程,歐美國家都加大了教學成本的投入,每年組織學生到世界經典地區進行現場教學,如地質理論搖籃的阿爾卑斯山、美國的盆嶺省等。這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借鑒。當前,地質學與數學、物理、化學以及信息科學等學科相互滲透更加明顯,各學科內部的專業界線日趨模糊。多學科交叉、跨學科聯合、整合集成研究已成為當今地質科學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途徑?,F代學生要拓寬知識面,要有廣闊的知識和掌握知識間互相滲透的能力,必須要具備適應多種局面、解決多方面問題的能力。
二、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的若干措施
根據國家對大學本科生培養的目標和要求,普通地質學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必須充分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定位在和世界同類課程先進水平接軌的基礎上,實行教學手段科學化、教學內容現代化、教學過程多樣化。具體措施包括:
第一,革新教學大綱,豐富教學內容。不僅注重當代地質學領域已經成熟的基礎理論,更強調介紹新興的理論、方法和各領域的新進展。教學內容和國際前沿緊密結合,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應對社會需求的能力,在新編教學大綱中,還增加了有關我國獨特的地學研究地域優勢以及我國地質界的突出貢獻(如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巖溶、熱河動物群與澄江動物群、陸相生油理論、花崗巖與成礦等),以及人類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城市與環境地質、地質災害與能源礦產等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使命感。
第二,編寫了一整套系統化的教學材料。利用各種機會,不斷收集了國內外同類課程的大量新資料,包括新版教材、多媒體課程、教案、講義等。在了解本課程體系國際進展現狀的基礎上,編寫一整套新的課程教材和講義,包括新編的彩色版《普通地質學》教材、新編《野外地質認識》《普通地質學實驗指導》《普通地質學思考題集》、自編的多媒體教程、網絡教程、講義和考卷集等,以提高教學質量,滿足學生課內、外學習的不同需求。在新編教材中和課件中,增加當代地質學的新理論、新發現、新進展等內容,體現本課程體系的基礎性、先進性、前沿性。教材和講義在編排結構上適應學生的邏輯思維。如新編的《普通地質學》教材由20章組成,彩色圖件近400幅。每章內容各具特色,環環相扣,既體現出一定的特色和新意,又不失嚴密邏輯。
第三,采用一系列先進的教學手段和科學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和光電設備,實行以多媒體課件為主,輔以板書,配置音響設備、標本、模型、掛圖、照片等教學手段;采用經典理論與新理論、基本概念與直觀圖象、主要專業術語和重要概念采用雙語教學、師生互動式的授課方法。提倡課堂內容為主,教材、講義為輔的學習方法,推崇分析歸納和批判性思維,鼓勵提問,即使答案正確也應該問為什么,反對死背硬記。實行高效的課堂剖析,對關鍵問題反復分析,使每堂課的內容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課程的后階段,開展不定期專題講座,講解文獻查檢和閱讀的方法,介紹一般論文的寫作流程和基本要領,鼓勵學生嘗試寫文獻閱讀報告,讓學生接受部分早期科學訓練,注意發掘學生的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第四,執行多樣化的教學流程。面對現代科學的發展趨勢和激烈競爭的商業化社會,普通地質學課程體系建設應朝著培養和訓練學生寬闊的專業知識面的方向發展。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大學教育的明顯差距是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弱,批判性思維欠缺,自主性學習不夠,基本上屬于“應試教育”。為此,普通地質學課程體系應該加強對學生獨立動手能力和規范化專業基本功的訓練。實行“課堂講授+實驗室實驗+課間野外實習+互動式討論與答疑+野外地質認識實踐”的多樣化教學流程,加強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聯系與貫通,使整個課程體系成為一個邏輯嚴密的完整知識體系。
目前,南京大學的課堂理論教學是70學時,實驗課訓練30學時,課間野外地質教學1~2天,野外地質實踐教學3周。為了增強普通地質學實驗課的教學效果,在全國各地專門采集了一大批礦物、巖石、化石、構造等標本。在南京東郊,建立了長久性的普通地質學野外教學實習基地,辟有多條連續完整的地層剖面、多個典型直觀的構造、巖石、古生物露頭點等,師資配置、師生的生活設施與交通工具也有保證。為了落實國際化教學計劃,正在籌建俄國貝加爾湖地區和法、意邊境阿爾卑斯山的地質教學路線和基地。第五,實行多元化的考核辦法。課程最終成績按分段記分法:課程考試60%,實驗課考試20%,實驗報告與習題作業10%,文獻閱讀報告5%,課堂表現5%。這種成績記分方法的最大好處是有助于更加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對課程各方面知識的掌握程度,能夠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思維,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實踐效果
實踐表明,一體化的課程體系、穩定的師資隊伍配置、科學化的教學手段、現代化的教學內容、多樣化的教學過程,有利于現代化的地質學基礎課程教育,有利于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基礎技能和綜合素質,滿足社會的廣泛需求。
首先,近10年來,我們新編的講義和教材、自制的多媒體課件,課堂理論、實驗感知和野外實踐等一體化的教學過程,效果良好,很受學生歡迎。廣大學生均能順利適應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發揮出堅實基礎訓練的后勁,在科研上茁壯成長。不僅地球科學學院各專業學生聽課,而且還有數十名城資系基地班、中科院南古所碩士生班以及西北大學等交換生一直選聽本課程。說明普通地質學課程體系建設已有一定成效,教學質量較高,享有一定信譽。
其次,課堂理論、實驗課、野外地質實習的一體化教學得到同學們的好評,提高了學習興趣,促進了創新性學習的自主性。在多年的全校教學質量評估中,連續獲優秀評分,并直接或間接地得到學生家長們和后續課程教師的贊許。再次,本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對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產生了明顯的效益,相關課程授課教師反映良好。主講人每年都參加了普通地質學野外地質認識的教學實習,跟蹤普通地質學的教學和人才培養,發現同學們對一年級的普通地質學課堂教學內容掌握很好。實習隊的老師們、與本課程關系較密切的構造地質學、巖石學、礦物學、地球化學等相關課程的教師們,對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和動手能力也都表示滿意。
最后,在考研、出國、就業、成長等方面效益顯著。調查表明,南京大學地科學院百余名學生每年就業率達到97%~100%。其中,20%~30%學生選取考研,其專業基礎課普通地質學100%考試合格,考分遠高于外??忌?5%畢業生考取歐美留學,國外大學對其專業基礎課程掌握程度普遍滿意;30%畢業生到科研院校工作,用人單位對其專業能力和基礎知識評價很高;約30%畢業生轉向社會求職,基本都能被錄取,能很快適應工作并迅速成長為業務骨干。近年來反饋的信息表明,廣大學生對本課程的教學均深表滿意。反映本課程體系教學質量有保證,既有嚴格的科學性,又有通才教育的普適性。
作者:王晚中 李為民 龍文韜 單位:潞安礦業集團公司 中國礦業大學 湖南省煤田地質局
構造地質學在工程地質中的應用在工程地質中,把地質體內的各種構造變形,如褶皺、斷層、節理、劈理,還有其他各種面狀和線狀構造,稱之為結構面,其基本特征、相互關系及現代活動性決定了該區域內的區域穩定性、巖(土)體穩定性及地下水滲流條件等,所以,地質構造控制著工程地質環境和工程地質條件。因此,構造地質學在地基穩定性、斜坡穩定性、地下洞室穩定性、區域穩定性等工程地質問題和滑坡、礦井突水、水庫滲漏、地裂縫等地質災害問題中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應用。下面著重從區域地殼穩定性、大型工程場地選址、斜坡穩定性評價、地下洞室穩定性等方面,闡述構造地質學在工程地質中的具體應用。
在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中的應用近年來,根據現代構造地質學研究中的大陸動力學理論和巖石斷裂力學理論,一些學者提出了區域穩定性動力學理論。區域穩定性動力學理論在區域穩定性評價過程中,能夠使大陸地殼動力學過程、構造和地震活動性與巖土體的工程地質條件得到有機統一,最終實現大到區域地殼、小到場地地基的穩定性合理評價。區域深層地殼的穩定性決定于地殼深部的變異層帶的性質特征,按結構和流變性特征,大陸巖石圈分為四套動力學子系統[1]。第一套動力學子系統是在上地幔頂部流變層。上地幔頂部的軟流圈和低速高導層之間夾著較硬的層位,在全球構造應力的作用下,軟層通過流動作用使硬層發生變形,在這個過程中能產生熱效應和力學效應,從而引發地殼各圈層間的拆離、剪切、增溫、加厚或減薄,從而導致巖漿作用和構造作用的發生。第二套動力學子系統是在殼幔過渡流變層。地殼和地幔沿該殼幔過渡流變帶容易發生較大尺度的水平位移,從而造成大規模的造山帶擠壓碰撞和逆沖疊覆及裂陷區的地殼減薄伸展。第三套動力學子系統在地殼軟弱層。大陸地殼按流變性、能干性、持力性等可以分為軟弱層和持力層兩大類,其中軟弱層自上而下還可以分為沉積蓋層與淺變質層間的拆離面、上地殼淺變質巖層與深變質基底間的拆離面、上地殼10km處的低速高導層、中地殼25~30km處的低速高導層等。這些軟弱層面構成了地殼內大尺度的水平滑脫層,常常作為造山帶的逆沖推覆、伸展垮塌、拆沉作用、變質核雜巖的拆離出露邊界,在拉張區中,也常常作為伸展成盆地遷移和滑動邊界。第四套動力學子系統在地殼持力層。地殼持力層在橫向上多被斷裂所切割,其與軟弱層交界處形成脆韌性過渡帶,該過渡帶地震易發;而孕震條件及機理決定于持力層與軟弱層之間形成的動力學作用耦合關系和活動協調性。
在大型工程場地選址中的應用大型工程場地一般都位于造山帶、盆地構造、盆嶺構造這三類構造區帶上,它們是由于近地表上地殼的擠壓推覆、擴張伸展和剪切走滑的構造變形作用所形成的[2]。造山帶一般都作為重大能源工程場地選址區域,資源開發、災害防治和環境保護等工程的進行決定于造山帶的結構、演化和動力學特征。根據造山帶的形成機制,其可以分為逆沖推覆型、伸展型和走滑型三大類。其中,逆沖推覆構造中形成的前鋒帶、沖起塊體和飛來峰等構造,它們的變形最強烈,形成的斷裂最密集,節理最發育,巖體最破碎;伸展構造的滑覆體前緣和滑來峰的穩定性較差。在進行工程選址時,應盡量避開這些構造不穩定地區。盆地是人類主要聚居區,故其選址更為的重要,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或者地震災后重建的居民選址工作中,比如三峽移民工程、汶川大地震中災后重建工程、以及舟曲重大泥石流災后的重建工程等等,需要特別注意盆地中的不穩定區域、隱伏的活動性斷裂等。按成因可將盆地分為壓陷盆地、走滑盆地、伸展盆地。其中壓陷盆地較為穩定,除了鄰近造山帶一側活動性較強;受地殼剪切走滑的影響,走滑盆地活動性較強,一般較不穩定;伸展盆地由于盆地中心地殼減薄、淺層破裂較發育,而盆地邊緣則受邊界活斷層的影響大,所以伸展盆地的中心和邊緣穩定性最差。還有,盆地的上下不一致常常導致其轉換處發生地震;盆地內部的隱伏斷裂常常導致地表發生地裂縫,直接威脅工程建筑的安全穩定,比如大同地裂縫的形成,是由于新生代以來,同盆地受來自青藏高原和太平洋方向的側向擠壓,而導致右旋剪切拉張以及地幔上隆,區內地殼減薄,基底地殼斷裂發展到上地幔,再伴隨著斷陷作用而發生地震和地裂縫。盆嶺構造是大陸淺層構造中的重要類型,其由正斷層形成地塹、地壘、掀斜和犁式斷層等組成,其中隆起區為穩定區,沉降區為非穩定區。
在斜坡穩定性評價中的應用我國是個多山區的國家,每年都會因為斜坡地質災害的發生而造成人員的傷亡和財產的損失,因此,做好災前的斜坡穩定性評價十分的必要?;隆⒈浪?、泥石流等是斜坡地質災害中最常見的三種,它們發生的主要因素都是來自自然方面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地層巖性、巖土體結構特性、新構造活動及地下水條件等。其中,地質構造控制著中國山體的總體格局,新構造活動的強弱反映該地區地殼的穩定性,而地貌與構造共同控制著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的發育程度。所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與斷裂構造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斷裂的性質、破碎帶寬度、節理裂隙的發育程度及其組合特征等都是影響斜坡地質災害的重要因素。在工程地質學中,通常根據巖體的結構面發育類型及程度將其分成Ⅰ~Ⅴ5個等級,不同等級的結構面的性質與組合形式不同,以此來判斷巖土體的穩定性與變形破壞方式,從而進行斜坡的穩定性評價。工程地質學中的結構面就是構造地質中的構造結構面,指巖體中具有一定方向、力學強度相對較低、兩向延伸的地質界面(或地質帶),例如巖層層面、節理、軟弱夾層以及各種成因的斷裂、裂隙等,反映了在長期內外動力作用下的地質構造現象?;碌男纬膳c發展受地質構造的影響表現為兩個方面:第一,滑坡往往沿斷裂破碎帶成群成帶的分布形成;第二,滑動面的空間展布及滑坡的范圍受到巖層面、斷層面、節理面、片理面及不整合面等各種軟弱結構面控制。因此,在斜坡穩定性評價中,必須先根據結構面確定滑動面的總體形態和空間展布,從而確定其規模,以此來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地質構造對崩塌的控制作用也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斷裂構造對崩塌的控制作用。具體表現在,當陡峭的斜坡走向與區域性斷裂平行或大致平行時,沿該斜坡發生的崩塌一般較多;而大型崩塌往往發生在幾組斷裂交匯的峽谷區;在斷層密集分布區,巖層較破碎,坡度較陡的時候,斜坡常發生崩塌或落石。第二,褶皺構造對崩塌的控制作用。褶皺核部巖層變形強烈,大量垂直層面的張節理在核部形成,而且在多次構造作用和風化作用的不斷影響下,破碎巖體往往產生一定的位移,從而形成潛在崩塌巖體,當褶皺軸向與坡面方向垂直時,斜坡一般多產生落石和小型的崩塌;當褶皺軸向與坡面平行時,在高陡邊坡上就容易產生規模較大的崩塌。由于構造作用形成的高差大、高坡度及大面積的流域溝谷等地形地貌,新構造運動下形成的巖體變形與構造結構面,為泥石流的發生創造了必要條件。因此,可以從構造角度分析泥石流的產生條件,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可以達到杜絕災害發生或者減少災害損失的目的。
在地下洞室穩定性維護中的應用地下洞室開挖后,如果不加以支撐和維護,則洞室圍巖繪制地應力的作用下發生變形或破壞,在采礦界這種現象稱之為地壓顯現[3]。在礦井事故方面,由地壓造成的危害主要有頂板下沉和垮落、底板隆起、巖壁垮幫、支架變形破壞、采井冒落、巖層錯動、煤與瓦斯突出及巖爆等等。這些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取決于圍巖的巖性和結構,特別是當巖體的地質構造發育充分而且復雜的情況下,洞室開挖后,容易形成構造應力集中區。比如在斷層、軟弱破碎巖墻或者巖脈等軟弱結構面附近,往往容易形成應力集中區,若不加以防范,則很可能發生事故。通過對礦井地質構造的分析,根據構造綱要圖對錨桿支護方式提供指導,可以取得良好的支護效果,保證安全生產。比如,在煤礦開采過程中,當掘進到向斜、背斜的軸部轉折端或斷層、陷落柱時,地質人員根據收集到的頂煤厚資料和煤層的節、劈理、產狀及含水情況以及巷道冒頂情況,準確地繪制出構造綱要圖,然后綜合分析影響巷道支護的地質構造因素,用所得出的結論預測巷道掘進前方可能遇到地質構造,從而采用合適的支護方式。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構造地質學在工程地質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山區,一些工程地質問題中甚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離開構造地質學搞工程地質,不僅使得工作將變盲目,可能浪費很多的材料與人力,而且容易引發新的地質災害,造成人員的傷亡和財產的巨大損失。例如,汶川地震災后重建的縣城,在災后第二年的暴雨之后又被泥水所掩埋,不僅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而且給當地的災民造成更大的心理陰影,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所以,在今后的工程地質工作中,一定要首先從構造地質學的角度認真分析擬建工程所在場地的整個區域的穩定性,確定穩定之后或者采取相應的措施可以維持穩定之后,再結合當地具體的地質構造分布情況,對工程進行詳細設計、施工,最終達到安全、經濟、效益的統一。
作者:許云 單位:河北工程大學
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一)科研成果與教學內容相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講授基本知識,還要拓寬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了解前沿的科學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將科研成果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會取得很好的效果[3]。例如,在講授巖漿作用時,結合我國華南鎢錫等金屬礦床的成礦實例,講述巖漿巖與多種金屬成礦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通過這些具體的教學實例不但讓學生明白巖漿巖與礦產資源的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相關內容的興趣和熱情,而且還將學到的有關巖漿巖的知識與有關的學科聯系起來,達到“學有所用、學有所悟”的教學效果,從而更好地認知學習的任務和目標。
(二)討論式教學地球科學的研究對象具有漫長的演化過程,人類對地球的認識也是不斷發展與完善的,現在對很多地質問題的認識尚未統一,也許我們今天認為是合理的解釋[4],若干年后可能會發現是不完全合理的,因此,在對學生傳授知識時不能局限于一種理論的解釋。對于同一地質現象,從不同的角度、層面去思考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如果教師能夠因勢利導,調動每一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講授竹葉狀灰巖成因時可以采用討論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不要拘泥于課本上的成因機理,要讓學生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進行文獻查閱,資料整理,并給出自己認同的觀點。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對不同小組的觀點進行分析、辯論,創造一種開放活潑的課堂氛圍。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只是一種角色,同時也擔任朋友、團隊成員這種平等的關系[5],與學生共同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每個學生得潛能都能得到充分發揮。
改進教學手段
(一)積極使用多媒體教學在地質類專業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已成為當前教師首選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教學在減少抽象的文字描述的同時,可加入大量的圖片、動畫、視頻等教學資料,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直觀,使學生在聽覺和視覺上得到滿足,同時也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思維[6]。如在講授河流的地質作用時,可以用動畫的形式展現河流從幼年期發展到壯年期及走向老年期的整個過程,同時輔以典型的不同發展時期的現代河流圖片,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河流演化過程中發生的侵蝕、搬運、沉積作用的特點;在講授內動力地質作用時可以讓學生觀看《火山》、《地震》等視頻,還可用動畫演示汶川地震的成因;在講授外動力地質作用時可以讓同學們觀看有丹霞地貌形成的美景,領略流水創造出的變化莫測的溶洞和秀美的桂林山水等。通過這些不僅讓學生學到地質知識,還增加同學們對地質現象探索的欲望,增強對本專業的興趣。
(二)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多數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特點,喜歡某位老師就會愛屋及烏的喜歡其課程;哪門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就喜歡哪門課,因此,在授課時教師應注意自己的形象,展現自己的個人魅力。比如,生動的教學語言,富有哲理的思想及融洽的師生關系等,這些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師要善于利用心理學中的負強化理論,積極鼓勵學生,鼓勵他們勤于思考,大膽提問,是學習成為常態而不是負擔。實踐證明,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一)精選野外實習線路普通地質學教學內容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實踐性強。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除了室內的實驗外,還必須進行野外調查工作,運用“將今論古”的思維方法,使每個新生能從地質實踐中認識分析典型的地質現象,理解地球科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普通地質學的野外認識實習是新生第一次野外地質實習,這就要求選擇的實習內容要具有簡單和典型的特點。通過地質認識實習,首先使學生初步掌握地質學基本知識,如認識一些常見的造巖礦物和三大巖石類型,掌握在野外如何鑒別與描述巖性、構造及地層的方法[7]。除了選擇地質現象豐富的線路外,還要考慮選擇景色優美的地方作為普通地質學認識實習地點,這樣可以讓初次接觸地質的大學新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從原先枯燥乏味的書本中體會地質工作的“樂趣”,化解對野外工作的恐懼心理,增強對本專業的信心與學習興趣。
(二)將地質現象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為了加深學生理解“普通地質學”教學內容,除了對實驗室的標本觀察描述外,還經常組織學生在課余時間觀察校園建筑中保存的各種地質痕跡和地質現象[8],如在校園教學樓內的地板磚、墻面、柱面很多都是由晶粒粗大的花崗巖、雪白致密的大理巖、晶形完整的閃長巖、輝長巖等石材裝飾。在這些裝飾石材表面不僅可以看到清晰地巖石結構與構造,還可看到一些常見的造巖礦物,如晶形完整的石英、長石、輝石、角閃石等。校園中的假山主要為石灰巖與白云巖,在這些巖石的表面可看到溶溝等溶蝕痕跡,在白云巖中可看到白云巖發育清晰的刀砍紋構造。在教學過程充分利用地質陳列室的優勢,安排學生參觀學習,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典型的地質構造、礦物巖石標本、模型、生物化石等,讓學生隨時都能觀察與感受地質現象。通過這種將課堂、實驗室和室外觀察結合起來,利用自然界豐富的地質現象來彌補理論教學的不足。
(三)組織地質科普活動為了激發大家學習地質的興趣,發揮實驗室、實習基地的作用,每年都會組織地質專業學生對非專業學生進行科普宣傳活動?;顒拥闹黝},展出的圖片、模型、礦物巖石實物均由學生自己選擇,解說工作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團隊進行講解。俗話說,要想給別人一滴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必須深入學習專業知識,查閱諸多相關資料才能達到為他人講解的能力。通過這一活動不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
本文對新生對地質類專業缺乏興趣的原因進行剖析,提出通過普通地質學來激發新生學習地質的興趣的一些途徑,首先,對地質類專業學生加強專業思想教育,加深專業認識,了解本專業的學習內容、方法、目標及就業方向等;其次,普通地質學的教學手段和實踐教學環節出發來培養大學新生學習地質的興趣。總之,在教學活動中要時時以學生為中心,不斷激發同學們對地學的興趣,從而促進其積極主動的學習,最終達到獻身地質行業的目的。
作者:肖維 單位:西華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
有側重地講授地質學基礎知識。水文地質學作為地質學的分支,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具備巖石學、礦物學和構造地質學等地質學基礎知識。但由于教學大綱規定的學時有限,且學校未開設地質學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能按照《地質學原理》的模式來教授這部分的內容。因此,要有側重點的使學生掌握三大巖性特征、地質構造、地質年代、地質讀圖等重要內容。同時,教材中與本課程聯系不大的其他內容:如地球概述等可以通過科普知識的形式進行簡單介紹。
結合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給水排水)考綱,有的放矢地教學。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給水排水)制度,不僅有利于規范從業人員水平,并對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起到導向作用[1]。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給水排水)考試分為基礎考試和專業考試,該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大綱、統一試題的考試制度?;A考試分為基礎考試(上)和基礎考試(下),其中基礎考試(下)為專業基礎課,共120題(每題1分),包括水文地質學共計20分。在考試考綱中明確規定了每門課程的考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考綱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學的重點章節,使學生扎實地掌握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基礎知識,使其具備良好的專業綜合素質及應用能力??季V考點主要分布在地下水儲存、地下水運動、地下水分布特征和地下水資源評價等內容中,因而教學中的重點章節應安排在地質構造、地下水形成、分布、循環、地下水流向井穩定運動和地下水儲量計算及開采量評價等。對于重點章節的教學要做到條理清晰,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
巧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對于概念和理論的闡述往往是抽象的,學生無法獲得直觀的感受,但形象的材料才易于被大腦接受和記憶[2]。多媒體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粉筆加黑板單一、呆板的表現形式,能將抽象、生澀、陌生的知識直觀化、形象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可見多媒體教學的優點在于將知識點和圖片、動畫有機結合起來,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另外由于課時所限,省略了實踐環節的教學,學生不能通過野外地質工作加深對于概念的理解,故通過多媒體教學展示礦物、巖石和構造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將能反映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的形成過程、結構及構造特點的圖片制成多媒體,使學生基本能辨認一些常見的巖石,進而深入理解巖石特性;通過觀看火山爆發、地震等短片,使學生了解火成巖的形成、結構以及地球內部狀態等。
采用有聲、有色、有形的課堂教學模式,加深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有助于記憶。但要避免多媒體放映過快,學生一味抄筆記的現象發生,教師在教學中需配合適當的講解和板書,將知識要點進行板書,再穿插實際工程講解,才能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水文地質是一門與實際工程緊密聯系的學科,而且掌握了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工程實際的方法,提高了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3]。
重視課前復習和課后練習
在每堂課開始新的教學內容之前,教師可以對上堂課的重要知識點進行提問并梳理上節課的主要內容,所謂溫故而知新,此舉在于承上啟下,并通過提問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課后布置一道習題,幫助學生在課后記憶重要的概念,要求學生在答題時盡量用自己的語言組織答題,而不是抄寫書本的段落。
結語
水文地質學作為給水排水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取得良好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在教授理論知識時,精選教學內容,配合使用多媒體教學,并盡量與工程實踐相結合,才能使課堂教學具體生動、易于被學生接受。同時還應重視課后作業的布置,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幫助學生鞏固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作者:孫永河 劉玉敏 付曉飛 楊文璐 單位:東北石油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書本知識與實際應用脫節構造地質學的教學不同于英語、數學等基礎課程,構造地質學是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它是由理論課、實驗課及野外實踐三個環節構成,描述性的內容較多,而計算公式和復雜的推理較少。我校在構造地質學的教學安排中沒有合理的分配這三個環節的教學時間,使得理論課與野外考查課間隔時間太長,不能將學習的理論知識及時有效地在實際的實踐中得到應用,從而使得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影響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
學校選擇的教材較單一教材建設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選擇一本好的教材是實現教學大綱、教學目標與內容的根本,也是統一教學內容與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由戴俊生老師主編的《構造地質學及大地構造》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主要是針對地質學專業和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的本科教學而編寫的。該書本著加強基礎、培養能力、追蹤學科前沿和突出石油特色的原則,系統地介紹了巖層產狀、應力、褶皺、節理、斷層等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研究方法。將基本地質理論與實踐作為重點,有輕有重、層次分明、突出重點、強調特點,較好地保證了地質類專業的教學效果。我校的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及資源勘查技術等其他地質相關專業均采用該教材,但該教材在構造地質學分析與研究方法教學方面不能滿足教學需求,因而對于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有一定的局限。
目前,構造地質學的教學在學生、老師和學校各個環節都存在很多問題,致使構造地質學的教學質量沒有得到顯著提高。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結合多年來科研和教學經驗,本人提出一些看法和改革建議:
介紹專業應用領域和前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了避免學生盲目學習,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要求我們在新生入學時或專業課開課前,盡量抽出一部分時間大致介紹一下專業的概況和本課程的應用領域和前景。可以邀請一些油田工作人員和專業課老師為學生舉辦一些介紹相關的專業背景知識的講座,也可以從國際和國內能源發展狀況來說明石油工業的重要性。石油作為一種戰略物資,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其實質就是對石油能源的爭奪。我國現在也高度重視石油工業的發展,把石油作為重要戰略物資,放在優先發展地位。介紹我們所從事的地質勘探專業是石油工業的龍頭專業,事關石油工業的突破和發展,這就更依靠年輕一代的大學生努力和拼搏。通過講解,培養學生的專業理想,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增強學生對所從事專業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同時介紹一些學習專業課的方法,特別是對于構造地質學這種專業基礎課,它不同于公共基礎課,需要學生改變學習思維和方法。
建設優秀的教師隊伍教學過程,即指教學活動的展開過程,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借助一定的教學條件,指導學生主要通過認識教學內容從而認識客觀世界,并在此基礎上發展自身的過程。對于年輕教師而言,通過組織培訓交流來積累經驗,還可以通過專家組的聽課評審來不斷提高實際的工作能力。教學過程作為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年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認識的過程,要明確教什么、怎么教,并避免灌輸式的教學,提倡參與式的教學,引起學生的求知欲;要避免結論型的過多而問題型的甚少;要避免教學設計過細,教學“彈性區間”較少。只有做到這些才能讓學生過多的參與進來,變學生的適應性發展為創造性發展,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免去了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能更多的開發學生的應用能力和智力??傊處熓钦n程實施的主體,教師的教學能力也關系到培養人才的質量。因此,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強化教師的競爭意識和責任意識,有助于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顯著提高。
注重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構造地質學是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除了良好的理論教學之外,構造地質學野外實習教學也是重要且必須得教學環節。學生通過老師的課堂講授掌握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但學生在對于構造地質學這門課程的學習時,普遍覺得枯燥、難懂、難記,對于一些抽象的概念、術語更是束手無策。基于這種情況,我校在進行構造地質學的教學安排時,加大實驗教學和野外考察的課時。為了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地質思維,實驗課要以學生為主體,放手讓學生盡量獨立完成實驗,教師僅就基本原理和要點進行講解和輔導,鍛煉學生的地質思維和文字表達能力。在做好實驗課的同時還要強化野外實習,雖然通過理論課程和實驗課的學習,學生對地質構造現象有一定的概念,但對相應的構造地質學內容了解還是比較少,不全面且抽象,加上實際地質構造現象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使得學生不能將課堂學習的內容和實際構造現象完全融會貫通。所以野外實習對于構造地質學的教學來說是必要的教學環節。同時應合理安排理論課、實驗課和野外實習的的教學日程。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做到理論與實際融會貫通,使抽象的概念描述轉變成具體的地質現象。
合理選擇教材,相輔相成合適的教材是一門課程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我校本科生培養階段所用的教材對于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教學是可以滿足要求的。但是對于分析和研究構造地質學、培養和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目的還有所欠缺。因此,從全面提高構造地質學的教學質量的角度出發,還應在教材選擇方面有所改革。對于不同類型的學生,在遵循大綱要求的前提下,對其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特別是對于一些轉專業的學生來說,在沒有一定專業基礎的前提下學習構造地質學會很吃力,所以對于這種情況的學生要積極引導,指導他們在課余時間主動自學,并與本專業學生多多交流。同時對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要有所側重,既要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還要防止有所遺漏??傊瑧Y合我校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教材,為提高構造地質學的教學質量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
專業課教學是大學教育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甚至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都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無論從學校、教師還是學生的角度,都要高度重視。要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和教學現狀,不斷進行探索、改革,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孟元庫 潘澄雨 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把所要講授的內容提前告知學生,由學生代表去講,從而針對所講內容提出問題,并由學生解答問題,若解答不了,再由教師具體講解。引領互動式教學,促使學生主動地學習、自發性學習、合作式學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進行小班授課(20~30人),小組學習,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可采取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圖2),做到小課堂連著大問題。同時組織形式的開放性與“隨意性”,打破教學的預期性,讓學生的學習過程隨著課堂的發生而發生,隨著問題的發展而發展。因此,只有在教學中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教師去輔導、引路,而不是灌輸,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否則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更不用提培養構造地質學人才了。
注重實驗,改變傳統實驗模式
構造地質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近1/3的學時都是在實驗室完成的。因此,實驗室的教學質量對于保證課程的教學質量至關重要。以往的實驗教學多以理論為主,比如計算斷層的位移滑移距離,計算某一個地區的應力大小來推測出應變大小,這些都是基于前人的資料,使自己的計算結果與前人的一致或相近,否則就要重新計算。筆者在本科階段的學習中早已體會,這樣的實驗教學方式,違背了培養創新型人才與研究型人才的目的。筆者認為,學校的實驗教學不應只注重實驗結果,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明白基本原理,以便對課上的理論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研究巖石破裂時的受力情況、斷層的形成過程和斷層在空間的展布形態時,應提前做好可模擬實驗的人造地層或人造巖石(自然巖石和地層可能需要很長時間,而且很難完全取到合格的沒有變形的地層),讓學生親眼目睹巖石的破裂和斷層的形成過程,即從無應變到一點一滴應變的積累以致最后褶皺斷裂形成的全過程,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結果,忽略巖石形變與斷裂的過程。對于最后取得的結果應順其自然,關鍵是讓學生從實驗中明白巖石變形動力學機制以及從微破裂到宏觀破裂的全過程,而不是單純驗證已知的結果。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實驗,記錄實驗過程,才能做到全方位激發學生潛力,為每一個個體提供思維發展的空間。
培養定量思維
在構造地質學的教學中,定量的內容必不可少。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把地質學當做一門以描述為主的課程來教授,定量的東西較少。很多專業詞語常用表述得不夠準確,沒有形成統一的認知,在野外每個人的認識是不同的,難免有所差別。例如,2011年11月份的研究生中期匯報中,一名碩士生由于定量化思維的模糊,在進行地震剖面構造解釋時,冠以全篇逆沖推覆構造的假說。評審教師萬天豐教授在審閱后無奈地嘆道:“這不是學生的錯,是老師的錯?!弊詈笕f天豐教授做了糾正。他還指出在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對逆沖的位移量加以定量化,只是描述性地講解,導致很多學生沒有定量化的思維模式,以至于工作學習中錯誤不斷。另外,對節理和規模過小的斷層沒有定量規定,只是描述性的區別,因此學生在野外對于位移量很小的斷層不免誤認為節理,到底位移量大于多少定性為斷層,小于多少定性為節理(假如可以把位移量大于1mm的叫做斷層,反之為為節理)。再次,破劈理與節理的定義也很含糊,很多構造地質學課本把破劈理定義為很密集的節理[1-3],這讓人很難琢磨。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對某些概念加以定量,應該主動地引導學生培養定量的思維方式,使構造地質學成為一門真正的地球科學而不僅僅是一門描述性學科。再者,盡早讓研究生參加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學術科技活動,并得到基本的的科研鍛煉,在此過程中培養他們的科學定量思維。
改革培養計劃
一個好的、科學的培養計劃對于優化資源配置以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根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2010年),每名碩士生導師可以輔導多名研究生,即每名導師最多可培養學生20多(除博導外)人,基本上相當于本科一個班的人數。學生太多,導師不能親自指導,最后就形成了“博士生帶高年級碩士生,高年級碩士生帶低年級碩士”的怪圈,而導師卻失去了培養人才的根本性作用。這種現象是我們目前碩士研究生培養中較為常見的,卻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歸其原因:(1)教學任務重,培養研究生的時間所剩無幾;(2)生產科研項目多,任務急,忙于項目匯報等;(3)利益榮譽驅使—多項目、多經費,多學生、多勞力。導師考核制度不嚴格,對于近三年在研究生導師考核制度中不合格的教師應取消其培養計劃,以便確保研究生培養質量。另外,改革構造地質學考試方式,全面實行教考分離。目前構造地質的專業課考試主要以閉卷為主。考試題目和歷年相同或者相似(很多學生借鑒歷年考題來復習,目的性太強,考什么復習什么),主要都是簡單論述題目,缺乏主觀性題目和創新型題目,題目過于機械化,無法真正考究最終的科研能力。再者,考試沒有完全實行教考分離,任課教師擔任出題人,以至于無法驗證教學成果,對于人才的選拔沒有實際意義。只有完全徹底地改革培養計劃,才能從根本上科學、系統、高質量地培養學生,為未來的地質學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培養全面人才
目前學校的課堂教學,分工過于精細,構造地質學教師只教構造,對于構造地質學中涉及巖石的問題全部歸于巖石學課程,而巖石學中遇到的巖石應力分析問題重新推回給構造地質學,割裂了巖石學與構造地質學的密切聯系,從而很多時候造成了一個教學上的“空白區”。因此加強學科的聯系是毋庸置疑的,構造地質學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需要巖石學、地球化學等相關學科的支撐。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多學科的聯系、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多元思維是其肩上的重大責任,也是培養全面人才必不可少的。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外語教學,它對我校邁向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沒有一流的外語教學就談不上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而外語教學中應旨在大力發展英語語種的同時,注重發展其他語種的教學,即常講的“多語種”教學,這對地質學教學來說刻不容緩。由于專業的特殊性,以地球為研究對象,走出國門去研究是構造地質學人才不可避免的,因此外語對于培養地質學人才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最后,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是時展對培養全面人才的基本要求,促成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的外在原因是社會時代的發展。如果我們還固守在傳統的教育觀念和陳舊的課程體系上,是不能適應現實社會和未來世界的發展要求。筆者相信,通過教學模式以及人才培養方式全面徹底的改革,以人才培養為主,給他們更多的科學研究機會,并積極開拓他們的國際視野,在構造地質學學科建設上力爭一流,我國的構造地質學發展必將迎來新的輝煌。
結論
(1)授課方式的改進是培養新一代地質人才的前提,從傳統的教師為主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是人才培養的關鍵與重中之重。(2)實驗是檢驗教學理論的基石,要關注實驗過程,更要把實驗的權利交給學生,要淡化最后實驗取得的結果,即過程是關鍵,學生是主體。(3)時刻明白定量化是衡量一門理工學科的基本要求,在構造地質學的教學中,教師要時刻培養學生定量化的地質思維,學會用理論公式去總結野外現象,用理論公式去推導與預測地質現象。(4)在培養人才方面不要單一的、傳統的教什么授什么,要引導學生建立多學科思考的思維模式,多語種的教學以及舊課程體系的改革,為未來培養優秀的地質學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馬亞杰 常江 韓秀麗 單位:河北聯合大學礦業工程學院學
教學方法改革
本課程教學改革的任務要求能夠實現小課時、大容量、重點突出,強化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培養。首先,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精心制作內容豐富、知識點凝煉、邏輯過程合理的多媒體課件,課件形式上文字精煉、以圖表為主,形象直觀、主題突出。水文地質學十分強調實踐性,許多概念描述現實地質存在,許多理論緊貼實際生活,因此在課堂講授中大量采用“概念聯想實際”、“理論聯系實際”以及“啟發式”、“引導式”方式,與學生互動討論,活躍課堂、深入理解問題。以第二章地下水賦存中的潛水部分為例,將對潛水的描述,凝練為地下水面-隔水底板-潛水-地下水埋深-含水層厚度-等水位線圖概念串。前5個概念以一張圖清晰展示,啟發學生聯想生活中的實際,思考這些概念對應什么實際問題,比如地下水埋深,會對應取水井最小深度,井中水位會上下變化。等水位線圖也以一張幻燈展示,啟發學生思考,這樣一個水位場的情況下,設置水源井選擇什么位置,這個水源位置各有什么優點和缺點。在“引導式”教學中,結合教學重點設計了兩個“工程問題引導式”補充教學內容,以鍛煉學生的“解決問題式”而非“解題式”工程思考能力,培養理論聯系的思維習慣,提高應用能力。如在第四章中,以“礦井涌水量預計”問題為引導,闡述達西定律的應用,并使學生掌握含水層劃分求參、井流計算的方法,認識涌水量預計的工作流程與內容,教學引導流程如圖1。
解決問題的“工程問題引導”較之于簡化了的“解題式”引導,能更綜合、多方面融合知識與理論,極大地激勵了學生們主動思考問題的主觀愿望,培養了學生們的地質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使課本上抽象的理論變為活生生的知識,使孤立的知識變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習也由任務變成了樂趣,由被動變成了主動?,F行應試教育模式影響下,國內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與能力上受到限制,與國外相比專業課課外延展不足、有難度,但課堂外延展是課堂教學重要的補充,能極大擴展學生學識容量,更有利實現小學時大課堂。在教學中我們設計了多種形式配合指令、建議與激勵,加強課堂外拓展。(1)組織學生課下觀看有益的影像資料,如山西襄汾縣“9.8”特別重大尾礦庫潰壩事故動畫模擬演示、開灤趙各莊礦九東F3斷層滯后突水多媒體演示、開灤東歡坨礦水害案例多媒體演示等;(2)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以調查報告、研究論文為作業方式,指令學生分組進行課下資料查詢、問題研究與總結,老師跟進階段,進行過程控制,避免沒有工作只有結果的抄襲;(3)當前資源勘查行業外向化快速發展,對學生外向能力有了更高和更緊迫的要求,水文地質學基礎為導論性課程,內容豐富,理論上不復雜難懂,很適合配合進行專業英語訓練,因此整理并選擇出內容適當的水文地質英文資料,建議并激勵學生進行翻譯,提高學生外向能力。(4)應用學術報告、工程師講堂等方式進行課堂外拓展。
考核方式改革
在課程教學中,考核方式具備檢驗和激勵雙重功能。一方面要實現全面、客觀、公平的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它的激勵功能,特別是在課外拓展學習中的激勵性。在該課程的考核方式改革中,細化了考核因子,采取成績一(C1)、成績二(C2)和成績三(C3)三種成績計算方法,如圖2所示。圖中上一級指標等于下一級指標乘以百分比權重的加和,如C1=P*30%+K*70%。為使考核更具激勵性,最終成績取三種成績中的最大值。考核方式更加靈活、全面、可操作性好。
結語
地下水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水文地質學基礎課不僅是專業教學,也是素質教學,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融會貫穿于每章每節。教學內容不斷融入代表學術前沿和發展的新元素,教學及考核方法靈活機變,需要教師以責任心、熱愛心、積極心漸進摸索,“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才能培養出優秀青年人才。
本文作者:齊武福 王娟鵑 單位:云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
云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依托自身在地學方面多年以來積累的辦學優勢,率先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開展旨在培養云南旅游業急需的高級應用性地學導游類人才的教學實踐。在該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中,《地質學基礎》被認為是一門必修的主干課程。就同名稱或同性質的課程而言,綜合性大學地理專業,師范院校地理教育專業以及地礦、水利、測繪、農學等專業開設的本課程已有相對成熟的課程標準和實施模式。但對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地學導游方向)擬開設的《地質學基礎》課程而言,在既無現成課程標準,又無合適教材的情況下,不論是課程目標和內容的確定,還是總課時數和課時的分配,都只能模仿和借鑒本科模式。但實施的結果表明:課程明顯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學生學習這門課的過程相當吃力,學習成績不理想,未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
一、降低和強化
上述問題的出現和存在與學生高考成績居中,客觀上存在著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穩定性差和缺乏自我調控能力等弱點有直接關系。同時也應看到,雖然學生的邏輯思維智能優勢不突出,但是明顯具有應用性人才的智能優勢———思想活躍、參與熱情高,表現欲望明顯、社會活動能力強。顯然,如何注重學生多元智能的開發,使課程更適合開發同學們的優勢智能,調動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學習,從而成為學習的主體等重要且基本的問題急待解決。一般來說,學術型、科研型和工程型人才由普通高等教育來培養,而技術型、技能型人才則由職業教育來造就。其中的技術型、高級技能型人才一般由高等職業教育來培養。因此,高等職業教育在類型上屬于技術應用型教育,而不是學科型、工程型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講,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地學導游方向)開設《地質學基礎》課程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培養學生闡述地質景觀之科學內涵(亦即特征和成因)的能力。
但上述問題的出現和存在表明:在教學目標既定的前提下本課程究竟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實際上還是一個有待研究的問題。經過學習和探索,提出了“降低和強化”的改革思路:“降低”即根據學生基礎相對比較薄弱的實際情況,適當降低對理論學習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要求,以“必需和夠用”為度;“強化”即基于本專業“高級應用性地學導游類人才”的培養目標,強化室內實驗和野外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以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上述改革思路在2004級旅游管理專業(地學導游方向)的課程標準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過深、過難的內容被刪除,某些理論性極強的內容其課程目標由掌握降為理解、或由理解降為了解、或減少課時數;增加實驗項目,增加某些重要實驗的課時數。但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發現,無論再怎么調整授課內容的多少,《地質學基礎》(地質類專業開設的這門課,雖然定位為入門課,但實質上偏重于地質學的二級學科———動力地質學;而其它非地質類相關專業開設的這門課,則是地質學主要二級學科核心內容的大綜合,這里指的是第二種情況)課程所依托的學科仍然是理論性的。顯然,將其設置為本科非地質類相關專業如地理、環境、鉆探工程、掘進工程、采礦工程、巖土工程等的專業基礎課,為培養寬泛職業能力或初步研究能力奠定專業基礎是可以的;但將其設置為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地學導游方向)的專業基礎課,主觀上想培養學生闡述地質景觀之科學內涵的能力,事實上卻沒有也無法直接承擔培養這種特定職業能力的任務。
二、緊扣和淡化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還發現:進高職學院學習的學生首先和最關心的問題不是“我怎樣才能學好這門課?”,也不是“我學好這門課對我素質和能力的提高有沒有用?”而是“我學好這門課對我畢業時的就業和工作有沒有用?”。換句話說,他們的學習困難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為其能力水平不足以支持課程的學習,而是因為他們普遍缺乏強烈的學習動機以及主動探索反思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不濃厚,積極性不高。上第一節課之前,學生翻開《地質學基礎》教科書,從第一頁飛快地翻到最后一頁,結果發現連“旅游”二字都極少出現,頓生“學了究竟有何用?”等諸多疑惑———由此而引發“緊扣和淡化”的改革舉措:緊密結合旅游專業,淡化學科界限。遂在課程名稱上,去掉學科色彩過于濃厚的“學”字,加上專業屬性鮮明的“旅游”二字,定為《旅游地質》。上述改革思路在2005級旅游管理專業(地學導游方向)的課程標準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改革緒論課實施模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刪除某些與本專業關系不大的章節,每個重要知識點都與旅游結合起來。
現在的大部分教科書和《緒論》課實施模式是典型的“學科”模式,即講述這門學科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與其它學科的關系,學科的歷史、現狀和未來,最多再加一點學習這門課程的意義。其實,這并不符合《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學生對這門學科一無所知,特別是像《地質學基礎》這種跨專業的課程,剛開始就給學生講這些內容,學生怎么可能聽得懂,又怎么可能感興趣?遂摒棄了這種“學科”模式,代之以“課程”模式,即講三個問題,一是為什么學?二是學什么?三是怎樣學?而且著重講第一個問題,第二、第三個問題則簡明扼要地一筆帶過。結果,《緒論》課講完后,學生反映較好———大部分同學聽得繞有興致,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但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也同時發現:將《地質學基礎》與旅游真正結合起來,談何容易!地質學的理論體系和研究問題的基本思路已相當成熟,要結合只能通過舉例來結合,但舉的有關旅游的例子終就是為了將理論講透徹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本身,因為也可以舉礦床、地下水、土木工程、環境、災害、農業等方面的例子,這正是理論+實例的、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以理論性學科為依托的課程實施模式。學生通過聽課和閱讀教科書后獲得的主要是一種觀察、分析地質現象的一般思路,而不是特定職業能力———地學導游能力所必需的那種觀察、分析和講解地質景觀科學內涵的一般思路。而這也只是針對那些刻苦努力、基礎又相對較好的學生而言,一般的學生獲得的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不得不記的一些零散知識點而已———從期末考試的卷面上可明顯看出來:能考90分以上的學生基本屬于第一種類型,大部分學生特別是考分在80分以下的學生基本屬于后一種類型。
三、校本式開發
僅僅“降低和強化”不行,在此基礎上“緊扣和淡化”也不夠———唯一的出路只有在本科課程標準和教材、與旅游結合起來、學生基礎相對比較薄弱這三者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有意識地去開發一種既合高職生“胃口”,又基本能夠被消化并可以從中汲取特定職業能力所需“營養”的新產品———《旅游地質》(而不僅僅是名稱上的改變?。?。在2006級旅游管理專業(地學導游方向)的課程建設中進行了這方面的初步嘗試。
1、對課程所依托的學科進行重新分析:《地質學》研究的是各種地質現象,沒有任何應用背景;而《旅游地質學》則研究的是各種地質景觀,有明確的應用背景;地質景觀肯定是地質現象,但地質現象未必都是地質景觀。理論性的《地質學》只有一門(當然,有學派之分),但應用性的《地質學》決不會只有《旅游地質學》這一門(其它如《災害地質學》、《工程地質學》等,但這跟學派之分沒有關系)。要懂《旅游地質學》必須得懂《地質學》;但懂《地質學》,未必真懂《旅游地質學》?!稙暮Φ刭|學》或《工程地質學》與《旅游地質學》之間肯定存在很大差別。顯然,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地學導游方向)開設的《地質學基礎》課程所依托的學科應該是應用性的《旅游地質學》。
2、對課程的內容進行重新梳理:作為應用性學科,以地質旅游資源為主要內容的《旅游地質》還可以與另外一門技術方法性課程《地質旅游資源調查》相配合培養學生的地質旅游資源普查、詳查或找尋、評價、開發的專業能力,但這種能力只能在區域地質調查能力的基礎上培養,有點類似于地學導游能力只能在導游能力的基礎上培養,而且主要是一種與物打交道的生產實踐能力,未受過系統的基礎地質課程教育的學生基本上不具備學習這兩門課的條件;同理,未受過系統的旅游經濟、文化、導游類課程教育的學生亦基本上不具備學習以地質旅游景觀為主要內容的《旅游地質》以及相應的技術方法性課程《地學導游》這兩門課的條件,因為這兩門課所培養的主要不是一種生產實踐能力,而是一種與人打交道的服務實踐能力。顯然,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地學導游方向)開設《地質學基礎》課程應該是以地質旅游景觀為主要內容的《旅游地質》。
3、對課程的層次進行重新定位:中職的相關課程一般稱《地質景觀導游基礎知識》。顯然,這樣的課程是知識性、介紹性和記憶性的,是各種成熟學科知識模塊的有機組合,最多只能叫“課目”。中職生只要能夠將主要的知識點復述出來,就算達到目的了;如果大學本科或研究生要開設,應該是學科性、探索性和引導性的《旅游地質學》(跟高職開設的《旅游地質》相比,多了個“學”字),是各位學者對這一領域前沿問題最新研究成果的系統梳理,對本科生或研究生的要求則是系統掌握各種學說和觀點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評價、反思和批判這些學說和觀點的能力。而高職擬開設的《旅游地質》顯然是原理性、分析性和理解性的,應該是以新的應用性學科為基礎建構的、為依托開發的,可以叫“校本課程”。高職生應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獲得觀察、分析及講解地質景觀科學內涵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才算真正達到了教學目標。如果說“模仿和借鑒”的做法僅使同名稱或同性質本科型課程的形式有所改變,“降低和強化”的改革思路又使同名稱或同性質本科型課程的內容有所改變;那么“緊扣和淡化”的改革舉措使高職《旅游地質》課程的形式發生了改變,而“校本式開發”則試圖使高職《旅游地質》課程的內容發生根本性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講,對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地學導游方向)開設的《地質學基礎》課程所進行的校本式開發還存在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探索。
1醫學地質學的概念
美國于1965年曾提出“醫學地質學”一詞,經過幾十年的科學研究和實踐,醫學地質學越來越多地為人類的生存環境、健康狀況提供更加合理、更加科學的理論依據。關于醫學地質學的概念,不同的學者都給出不同的定義,但實質都是人類健康和疾病的成因與地質環境的關系。概括地講醫學地質學是研究地質材料和地質過程對動物和人類健康影響的學科,是處理自然地質因素和地質環境與生態環境間關系的學科,是認識人類健康與疾病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的學科,是介于醫學與地質學之間的交叉學科。
2醫學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人類是在地球發展過程中,生物進化達到高等階段的產物,人的出現有賴于適宜的自然環境,他們相互依存和制約,經過長期的發展,自然環境達到了適宜人類生存的相對穩定的生態平衡,如果其中任何一種因素發生重大變化,這種平衡將遭到破壞,就有可能使環境不利于人類。醫學地質學就是以與人類和動物有關的有益的有害的物質為研究對象,地球上的無機物和有機物對人類、動物、植物的作用和影響正是醫學地質學研究的領域。醫學地質學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地質環境和人類健康的關系、地質環境與流行病學的調查、地質環境與地方病的調查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地質環境與藥物。
2.1地質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關系
人類的身體健康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出自戰國到東漢數代醫家之手集體著作,書內對于機體與外界環境的關聯、對于疾病發生的空間分布做了全面的闡述,倡導“人與天地相應”,指出了機體與環境應建立同步關系,并強調在辨證論治過程中應考慮地理環境因素,強調了人體與自然地質環境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關系。地質環境中的微量元素通過土壤-水-植物-食物-人體這個食物鏈進入人體,如果維持人體正常發育所需的微量元素供量不足或過剩,人體正常的發育生長及代謝都會受到影響。如人體嚴重缺硒會導致克山病,硒過剩會引起硒中毒,導致“堿毒病和蹣跚病”等。隨著現代社會工業化的高度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生存的環境污染程度日趨嚴重,生態環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人類健康面臨的威脅越來越大。
2.2地質環境與流行病學
流行病學是研究人群中疾病與健康狀況的分布及其影響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進健康策略和措施的學科。醫學地質學把地質環境與流行病學是否有關聯作為研究內容,就是要研究環境因素與人體健康之間的相關關系和因果關系,從而揭示環境的改變對人群健康潛在的和長遠的危害。
2.3地質環境與地方病的調查及防治措施
地方病是在某一特定地區,與一定的地質環境有密切關系的疾病,是由于地殼中元素分布不均勻,某些地區某種元素嚴重不足或過高引起的。長期的復雜的地質作用以及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使得地質環境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元素,如鉛、鎘、汞、砷、氟等,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致使人們產生疾病。在花崗巖和變質巖地區,沿活動斷裂帶的氡氣含量高于其他地區,斷裂帶附近的人群肺癌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地區。例如:原生環境中缺Mo的地區成為食管癌高發區。我國是地方病高發國家之一,我國古籍對地方病的記載已有數千年歷史。20世紀60年代中期,中科院地化所等科研單位就開始了全國范圍內的克山病與大骨節病的防治研究工作,30多年來,我國的地質工作者與醫學工作者密切配合,對我國幾種主要的地方病的環境病因、病區環境地球化學條件及可能與疾病有關物質環境、地球化學行為的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在地質環境與保護人類健康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2.4地質環境與中藥
2.4.1礦物藥的發展成就
我國地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是礦物藥資源的天然寶庫,足以保證礦物藥的藥材資源和臨床用藥。中藥學是我國醫藥中的國學,我國應用礦物(化學元素)治病已有2000余年的歷史。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可稱為我國最早的藥物學專著,記載礦物藥21種;春秋戰國時期的《山海經》記載礦物藥64種;到了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開創了礦物藥的先河,載藥1892種、附方11096個,對中國和世界藥物學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20世紀醫藥地質學代表性著作有李鴻超主編的《中國礦物藥》、郭蘭忠主編的《礦物本草》。
現代科學證明,能作藥用的礦物巖石有100多種。礦物藥主要是天然礦物,它們在藥品中的用量雖然很少,但治病的功效卻很好,是中成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動植物藥材同為重要的藥物資源。藥用礦物種類繁多,藥理作用也各不相同,其中能作內服藥的有30種以上,能作外用藥的有幾十種,例如雄黃。礦物中含有的一些微量元素也是人體所必須的,如銅、硒、鋅、鉬、碘、鈷等,可以補充人體之不足,增進身體的健康。醫療礦泉水也可治病。其中,氡泉的氡輻射有刺激肌體和殺菌作用,對心血管、神經系統、原發性高血壓、皮膚、關節炎等病有療效;碳酸泉水能中和酸而用于治療腸胃病、結石癥、糖尿病等;還有硫酸鹽泉、硫酸鈉泉、氯化鈉泉、硅酸泉等也都可以治療許多疾病。
2.4.2藥用植物的發展成就
中國是中草藥的發源地,目前我國大約有12000種藥用植物,對中草藥的探索也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并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本草學。《神農本草經》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專門本草著作,為我國早期臨床用藥經驗的第一次系統總結,被譽為中藥學經典著作。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分上、中、下三品,其歷史地位是不可低估的,它將東漢以前零散的藥學知識進行了系統總結,其中包含了許多具有科學價值的內容,被歷代醫家所珍視。而且其作為藥物學著作的編撰體例也被長期沿用,作為我國第一部藥物學專著,影響是極為深遠的。
與西藥相比較,中藥絕大部分是野生或栽培植物即藥用植物,具有取材天然、來源豐富、毒副作用小等優點,然而隨著我國中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及世界范圍內天然藥物的不斷發展,國內外對中藥資源的需求迅速增加,使我國中藥資源的消耗加大,給瀕危的藥用植物資源帶來毀滅性的危險。地質環境的改變對植物的生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現在中國處于瀕臨滅絕的3000種植物中,用于中藥或具有藥用價值的約占60%~70%,因此加大對藥用資源的保護,特別是瀕危藥用資源的保護,顯得極為迫切。
3醫學地質學發展的歷史
3.1醫學地質學在國外的發展狀況
國際地質科學與環境計劃委員會在1996年建立了醫學地質工作組,現已有5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在第32屆國際地質大會上,醫學地質學這一地學與醫學的交叉學科得到了廣大地學專家的重視。2002年瑞士、美國等地質調查局攜手參與名為“454”國際地質對比計劃項目——醫學地質學這一課題的國際合作研究,主題是環境污染、環境病理學、地球化學、地質環境、金屬元素暴露所產生的后果等分析,以及它們在環境、公共健康等方面的作用。此項目在全球范圍內聚集了發展中國家從事醫學地質學的科學家及其身處世界其他地方的同事,強調影響人類和動物健康的地球科學因素的重要性。
第七屆環境地球化學國際大會2006年9月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特別研討了兩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問題:地方病與人體健康的研究,如砷中毒和氟中毒等;生態脆弱區域生態系統功能的恢復重建,如西南喀斯特脆弱生態地區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的環境問題及生態重建。會議之前大會還舉辦了一個國際醫學地質學培訓班。我國學者在環境地球化學與健康研究方面,特別是在環境致病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引起各國學者的關注。
3.2醫學地質學在我國的發展和實踐應用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在劉東生院士的倡導下,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建立了環境地球化學研究室,開展了克山病、大骨節病、地方性氟中毒的環境地球化學研究。從事水文地質、水溫地球化學研究的林年豐教授在中國最早使用了“醫學地質學”這一術語,并出版了相關內容的專著。為了加強中國學者與國際醫學地質界的交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共同主辦了醫學地質學學術講座和研討會。
經過多年的研究,專家們發現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的病因研究有了新的進展,環境中的Se和Fe、Cu、Zn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是否適宜是發病率高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地方性甲狀腺腫是因為人體攝入碘缺少,因而甲狀腺的合成減少,血液中甲狀腺濃度下降,由于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使甲狀腺細胞增生和肥大,于是形成了甲狀腺腫,經過大量的實踐證明,用碘鹽來補充人體攝入碘的不足,對防治該病的效果是確切可靠的。
進入20世紀,建立與發展我國自主新藥研究體系,推動其產業化進程成為專家學者們面臨的挑戰。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傳統醫學由臨床醫學向跨學科合作研究發展,以期更科學、更大限度的為人類健康而服務。中國的醫學工作者和地質工作者們經過多年的合作和研究探討,積極開展醫學地質學研究,開發醫藥地質資源,將會為人類的幸福安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摘要:《構造地質學》對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工程教育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出發,分析《構造地質學》課程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從優化教學內容及環節、改進教學方式及方法、完善考核及評價方式三個方面提出本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
關鍵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構造地質學;教學改革工程教育認證制度是提高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的質量、促進工程教育的國際化的重要推動力之一,也是實現工程教育的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1]我國開展工程教育認證的目標是:構建中國工程教育的質量監控體系,推進中國工程教育改革,進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質量;建立與工程師制度相銜接的工程教育認證體系,促進工程教育與企業界的聯系,增強工程教育人才培養對產業發展的適應性;促進中國工程教育的國際互認,提升國際競爭力。我校于2015年9月啟動“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的工程教育認證工作,認證包括學生、培養目標、畢業要求、持續改進、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支持條件等七個要素共12條畢業要求。
《構造地質學》資源勘查工程專業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專業核心課,是目前工程教育認證體系中專業基礎課程。根據工程教育認證的標準,結合我校實際,構造地質學課程要求學生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能力要求:工程知識要求,即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具有應用相關數理化知識解決復雜地質問題的技能;問題分析要求,即掌握基礎地質相關的室內實驗方法與技能;研究能力要求,即掌握地層、沉積與構造分析與研究的方法;工程素質要求,即掌握現代相關實驗設備,能用于地層、沉積、構造及油氣地質等的鑒定與分析。
由于這門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基礎理論課程。[2]為提高這門課程的學習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該門課程達到工程教育認證的標準,筆者對《構造地質學》課程教學進行了系統分析,對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系統的分析。
一、《構造地質學》課程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課程性質認識不清。學生對于數學、英語等基礎課相對比較熟悉而對專業課比較陌生,對自己將要從事專業的認識也十分模糊。尤其在課程學習中,各個課程的任課教師往往片面強調自己承擔課程的重要性,使得學生在學習上存在認識上的誤區,把該課程的重要性與其他非核心課程等同對待,使得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影響學習質量和教學效果。
2.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與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不一致。與工程教育認證目標要求相比,我校以往《構造地質學》各部分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考核方式上不夠具體,在目標達成度評價時指標點拆分上,部分指標點的支撐難以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難以量化的問題較為嚴重。
3.理論知識與實踐環節脫節。構造地質學的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它整個課程體系由理論課、實驗課及野外實踐三個環節構成。而調研發現,我校在構造地質學的教學安排中這三個環節的教學時間及先修后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使得理論課與實驗課、實踐課在時間銜接上存在漏洞,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二、《構造地質學》課程教學的改革設想
以工程教育認證要求為目標,把地質思維能力、處理復雜地質問題能力的培養作為《構造地質學》課程教學的目的和實驗教學的指引方向。在進行課程有體系教學的基礎上,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擬從以下方面開展教學改革。
(一)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
1.樹立核心課程意識。從大一開始,引導學生樹立《構造地質學》的三大專業課的支柱地位。提出重要性的同時,循序漸進地啟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與好奇心,做到開端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注重之后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
2.理論教學環節。在理論教學環節,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教學改革。第一,對于地層產狀及接觸關系、褶皺、節理、斷層等核心內容,適當地增加學時強化講解,重點簡潔明了地講解力各種基本理論、研究方法和應用,盡可能多的在理論學習過程中展示各種實際野外圖片、仿真模型及實物模型等,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的同時,對各種構造作用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第二是,對于與本科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聯系不緊密的內容,比如大地構造學派、槽臺學說等內容在課時上予以適當壓縮。通過對核心內容的調整和強化講解,學生可全面鞏固構造地質學教學內容,增強對各種具體地質現象的現實認識,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復雜構造地質問題的能力。
3.實驗實踐教學環節。在實驗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教學改革。第一,在實驗教學中,首先要課前讓學生預習相關的理論教學的原理及演化過程,為實驗教學開展做好充分準備,預習情況計入實驗成績,作為課程成績的組成部分;第二,在課程作業環節,在教學過程中布置綜合讀圖分析及小論文,以3~5人為小組,課程結束后一周之內完成并上交;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校本地周邊環境及地質條件,利用周末時間組織一些典型構造剖面的課間實踐教學,以使得學生的理論與野外實際及時結合。
(二)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
1.注重啟發式教學,在講解一個知識點前,進行原理啟發,留下學生思考的空間,并在下次理論教學課上,進行討論,使學生有一個先行的模式,不正確還可以進行修正,加深記憶。
2.利用一些現今地質模擬軟件,給學生展示一些簡單模型,演化,受力分析等技巧,使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自行學習創新。
3.在實驗教學中,注重學生分析及合理演化能力的培養,在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中,發現優秀學生,分別帶領實驗小組,課堂上,可以有效指導實驗進行方向,課下可以隨時探討課后習題。
4.在完成一個章節教學后,可以選擇實際地質區塊,給予學生小組一些地質資料,讓其完成一個構造演化,或受力分析,或形態分析的報告,隨后對全班同學進行演示,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
(三)完善考核和考評方式
組織好課程考試不但能夠檢查出學生的學習成績,反映出課程教學效果,而且也能激勵學生勤奮學習,從而實現教學目的?,F有《構造地質學》課程主要由平時成績(15%)、實驗成績(15%)和期末成績(70%)三部分組成,平時成績主要看學生的考勤、作業等情況,實驗成績主要看學生實驗報告情況。結合課程教學現狀,成績考核方面主要從以下幾個環節進行:
1.平時成績方面。除了常規的考勤、作業等情況,增加課間實習、課程小論文等環節考核,并適當的將平時成績所占總成績的比例提高。
2.實驗成績方面。取消以往單看實驗報告給成績的思路,重點根據試驗過程給分,包括實驗預習情況、實驗流程規范情況、實驗報告質量情況等,每項分數均予以量化。
3.考試成績方面??荚嚢▎卧獪y驗和期末考試。單元測驗方面,按照教學大綱教學進度,開展階段性的單元考試,閉卷開卷、筆試口試均可,這樣不但給學生指出了學習重點,而且也有利于發現問題,促進教、學共同提高;期末考試方面,采用多種試題類型相結合的方法認真組織考題,既考知識,又考能力,既考基本理論,又考基本技能,不出偏題,怪題,避免死記硬背,重視理論的理解,要求學生在正確分析的基礎上答卷,使學生考試成績建立在對專業知識學懂、學活、會用的基礎之上,從而減少了考試失誤,也避免了學生突擊學習通過考試的僥幸心理。
三、結束語
我校資源勘查工程專業要培養掌握礦產資源地質調查與勘探的室內、外工作方法,具有對礦產地質、礦床分布規律等進行綜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構造地質學》作為專業核心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3]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要在改革過程中從優化教學內容及環節、改進教學方式及方法、完善考核及評價方式三個方面開展改革,激發學生對構造地質學的熱情及學習興趣、突出應用能力的培養,才能真正達到工程教育認證的畢業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