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2 06:15: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園林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高職園林專業教學現狀分析
第一,高職園林專業在當前教學中的問題還比較多樣,所以要進行詳細分析,這對解決實際問題有著重要作用,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對課程的設置沒有得到合理化的呈現,當前還有諸多的高校在園林專業課程的設置上是采取傳統的課程體系。在專業基礎課以及文化基礎課等層面都是自成體系,沒有將重點得到突出,教學的內容也存在著重復的現象,由于內容的分工沒有明確化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最為主要的是不能有效達到實際教學效果。第二,高職園林專業的教學培養計劃和社會的實際需求沒有得到有機的結合,從當前的培養計劃來看是培養從事園林植物以及規劃設計和施工的中等技術科員,但在實際中比較需要的還是能夠在基礎生產服務以及技術管理的工作者。所以這就會造成眼高手低的現象出現,學生在具體的就業過程中也會面臨諸多的難題。第三,園林專業教學實踐環節的效果不是很好,首先在實際教學的方式上比較單一化,對知識只是強化某一方面,這樣學生在短期內對知識掌握的效果顯著,但也比較容易使得學生的思維產生固化,對實際問題的思考能力不能靈活的展現。再有是在科學的考核方式上以及標準層面較為缺乏,師資力量相對比較薄弱。第四,從學生的角度來說,一些學生對園林專業的學習目標并不是很明確,自主學習的能動性相對較差,敷衍態度比較嚴重。在職業的素養和個人的修養層面沒有得到匹配,當前我國的各個行業的競爭壓力都相對比較大,園林設計過程中通常是對實踐操作比較重視,但在學生的個人修養層面沒有得到充分重視,由于綜合素質中的個人修養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實施園林設計過程中對個人修養的要求也比較重要,所以要在這一層面得以重視。
二、高職園林專業教學改革的措施探究
第一,對高職園林專業教學的改革要能夠從多方面進行實施,首先要能夠對教師的資源能夠充分保障,這是將高職園林專業教學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礎。從具體的措施實施上要對園林專業教師的校內培訓和校外進修得以有效結合,盡快將現任的教師專業水平得以提升,充分將校內的現有師資得以充分利用,對其實施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教學要求。同時也可以派專業的園林專業的教師在園林企業當中進行鍛煉,或者是聘請有著豐富經驗的園林專家進行到校開展講座。第二,對高職園林專業教學的目標設計要能夠優化實施,首先是對教學的目標要能夠確定,結合自身的辦學條件來確定一個或多個教學目標,同時也要能夠按照職業的要求實施教學方案的設計。教學目標的確定要能按照園林景觀設計員的要求,從業務接待以及咨詢洽談等方面加以制定。而在基本的教學目標和拓展教學目標方面要以學生基本專業技能培養作為基礎的教學目標,同時進一步的培養學生更高層次的專業技術能力發展。第三,高職園林專業的老師要和園林施工單位保持聯系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在施工實習前可與園林施工單位提前聯系并選擇較為合適的施工場地,對相關的施工資料盡可能的借閱,然后根據教學大綱來選取具體的施工項目。從具體的施工步驟來說,主要是要能夠先進行現場的參觀,通過一個課時的時間來對學生講解園林施工現場的感性知識,例如對現場的地形地貌以及施工條件等要能夠有相應的了解。然后就是進行課堂討論再接著進行具體的講授,主要是講述園林種植工程的意義和特征。接著是實施現場實習,結合所講授的內容進行現場的實施,將施工的程序以及操作的方法等都要能合理化的實施。第四,對高職園林專業教學的考核方式也要能夠得到充分重視,構建以個人實踐為主的綜合考核方式,當前的考核是以理論為主,對學生的實踐考核沒有重視,所以要能夠針對這一問題加強實踐考核,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踐操作和實驗等。實踐性的教學課程通過單位為考核方式,將平時的表現以及理論和實踐等得到有機結合,這樣在考核的效果上將會有突出的體現。另外可舉辦實踐活動,在實習過程中對散式實習和聚式實習相結合,同時還要能夠和企業進行長期的合作,這樣對教學的效果上將能夠得到有效提升。第五,對高職園林專業極愛哦學的改革還要能夠將案例教學和現場教學等得到融合,通過對典型的園林建設項目的解剖,來引導學生對招投標以及設計等過程加以了解。另外在現場教學方面要能夠將課堂放置在具體的施工現場當中對于園林樹木學以及園林規劃設計等都可實施現場教學。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高職園林專業教學要能夠從多方面角度進行考慮分析,園林工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結合是改革的重要內容,從整體改革的目標上要能夠堅持專業化以及規范化和技能化的方向,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設計技能,為其就業提供有利條件。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進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論研究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作者:梅濤 李艷萍 劉洋 單位:河北旅游職業學院
一、中職學校園林專業的概況
隨著當今經濟的騰飛,城市乃至城鎮的建設步伐不斷加大,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所以人們對于城市和城鎮建設的環境、質量的要求也不斷地提高。建設生態城市一直是全國各類城市努力的目標,因此,全力打造適宜人文居住的環境成為城市建設的必要的需求。所以,與園林綠化相關的專業人才就越來越受歡迎,具有較強實踐技能的專業人才有比較好的就業市場。為此,在職業教育領域培養大批的中職園林專業的學生已經是勢在必行。中職園林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園林種植實踐能力,將他們打造成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能夠承擔起城鎮園林綠化的重任,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而在現實中,絕大多數中職類院校都是面對初中畢業生進行招生,尤其是大多數學生學習基礎不夠好,因此,薄弱的文化基礎,不夠良好的學習態度,都嚴重影響其審美能力的水準。而且,踏入中職學校的學生,多數都是懷著失敗者的心態的,因此,為了能夠改變命運,他們選擇了學習一項職業技能,他們往往對于職業技能的教育,是懷著急切的期待的。因此,如果中職的教師仍然照本宣科,采取傳統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
二、中職園林實踐教學的意義
(一)切合學生實際水平,設定新的教學計劃
現在的多數中職學生,雖然文化課基礎不高,但是動手實踐能力還是不差的。因此,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的技能作為重點培養。授課者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逐個章節逐一劃分為基礎理論和實踐技能兩類內容,而教學重點放在基礎理論教學和實踐技能的培養上。與此同時,教師要關注本地區的園林工程特點,在綜合采用其施工技術、施工設備及施工工藝的基礎上,合理擴充施工細節上的內容,這樣就可以使園林的基礎知識與實踐技能結合緊密,也確保學生學習到最實用的貼合實際的知識,從而培養出學生優秀的實踐動手能力。實踐課開設前,授課者要充分斟酌各個課程之間的內在關聯,把一些重復交叉的部分做好整理,合理有效分配課時。此外,對實踐技能進行實地訓練是必要的。例如,為學生提供園林場所的實習環境,通過實踐學會識別花卉和苗木,或者利用校園園林為學生提供學會育苗、移栽、扦插、嫁接等基本技能的實踐機會。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果。
(二)實踐課的課時比重要進一步加大
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多數學校還是偏重于前者。其實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它是理論知識能否靈活掌握的強有力的支撐與補充。理論和實踐的完美結合才能更好地展現職業教育的教學特征。只有加大實踐教學的課時量,才能培養學生較強的動手能力,才能更好地駕馭未來的工作崗位。實踐證明,在課時安排時,實踐課占總課時三分之一以上是比較合理的安排。
(三)改變實踐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利用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為輔,全新的啟發式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鍛煉能獨立探究問題的答案。此外,要為學生提供仿真性實習的機會,為學生營造看得見,摸得著的實踐環境。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更多園林植物的養護方法,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為將來與他人合作完成工作奠定基礎。
(四)利用學校校園為學生開展實習實踐活動
園林專業的理論知識毋庸置疑是學習的基礎,而實習實踐活動才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熱愛園林專業的好機會。學校可以引導園林專業學生自覺擔負起校園綠化養護工作。利用成立一些綠化興趣小組,植物養護社團,平時負擔學校花草樹木的養護工作。讓學生看得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增加大家的成就感。教師也可以此對學生做出水平評定,并對學生的實踐操作做出準確定位。
(五)改變傳統考核辦法,利用技能考核進行評價
改變原來傳統教學模式的筆試考核方式,將考核的重心由考試向實踐技能的考核轉變,并可以不斷完善健全考核評價體系。學校可以通過園林專業的技能大賽,對學生的插花、水培、盆栽等園林設計和養護能力進行考核評價,并正式記入成績檔案。另外,學校應該和勞動部門聯合,多為學生提供獲取社會承認的資格證書的機會,全面提高學生就業的競爭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中職園林專業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結合點,不但能提高學生的感性認知能力,而且能夠強有力地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通過鍛煉實際動手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將學生培養成實用型人才,更好地駕馭工作崗位,為社會服務。
作者:左明 單位:遼寧省本溪市商貿服務學校
一、瓊臺高校風景園林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
1.瓊臺高校風景園林專業課程設置的內容選擇
(1)海南高校風景園林專業課程設置
海南高校風景園林本科課程設置主要有園林建筑、園林植物、園林規劃設計和園林工程四大類課程,各高校又有不同的側重點。總的來說,農學特色更為突出,藝術類特色較弱,工學類風景園林專業教育重視工程技術,應用能力強,當前發展較快,也最受學生歡迎。以海南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的課程設置為例。從海南大學風景園林專業2012級培養計劃的專業課程學分、學時分配表可以看出,公共基礎課712學時,占總學分的31.3%,所占比例最大;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學分之比為8.5比1.5,理論教學比重大,實踐比重小,與省內教學型本科院校在辦學定位、課程設置的側重點方面有明顯區別。
(2)臺灣高校風景園林專業課程設置
由于臺灣地域空間的限制,當地大學之間的空間距離較小,景觀教育師資相對匱乏。往往一些知名的教授在不同的院校兼職,因此臺灣高校風景園林教學課程體系大致雷同,形成比較一致的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雖然不同的學院和院系都設立了風景園林專業,但各自課程體系的差別并不明顯。文章選取辦學早,與大陸合作交往緊密的東海大學2013年各年級下學期課程表為例。
2.瓊臺專業課程設置內容選擇的相同點
(1)理論課程設置理論課程設置
在低年級階段,是專業通識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專業素質與基本修養是教學的主線,培養重點在于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表達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使其掌握設計的基本規律與過程。兩地都開設的理論課程基本相同,主要有園林史、生態學、風景園林概論、風景園林規劃理論、測量學、透視學、園林植物學和造型設計基礎等課程。教學內容的范圍基本相同,個別課程有所不同。如,海南大學開設素描、色彩和園林設計初步三門課程以完成造型基礎和設計基礎的教學內容,相對具體些;東海大學開設基本設計這一門課程以完成造型基礎和設計基礎的教學內容,整合性較高。
(2)實踐課程設置兩地
在風景園林專業教育階段,都力求緊扣專業特色,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導向,使學生充分掌握風景園林設計能力與工程技能,形成以學生實踐能力訓練為主線的課程設置。主要表現在教學以實驗基地平臺為依托,強調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工程實驗實踐能力。兩地都開設的核心實踐課程基本相同,主要有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系列課程、種植設計、園林工程、建筑材料等課程。教學內容的范圍基本相同,與基礎理論課程相同,臺灣高校實踐課程整合性較高,海南高校趨于內容模塊教學。
(3)專業實習安排兩地高校
在風景園林專業實習階段,都側重學生專業能力向職業能力的轉化,注意培養學生綜合處理各種現實問題的能力,更具有綜合性與實際性,同時加入各種社會實習的環節,增加學生與設計行業接觸的機會,使其參與實際項目實踐。兩地高校設置的社會實踐及綜合實習都是為了將學生推向行業、推向社會,對該專業領域最前沿的實踐活動有著較為全面和系統的認識。設置的課程主要有社會實踐、島內外實踐、景觀專業實務、校外實習等。
3.瓊臺專業課程設置內容選擇的不同點
盡管兩地的風景園林專業課程設置方面有很多的相同點,但是由于所處背景的差異,兩地高校在課程設計方面也存在不同的地方。
(1)公共課程設置的不同點
海南高校風景園林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公共課程有8門,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的提升。臺灣高校公共課程有語文、英文、歷史、體育等,與海南高校該專業課程設置相比,其公共課程少2~3門課程,如計算機應用基礎沒有被納入臺灣高校風景園林專業教育。而比較特別的是,臺灣高校風景園林專業開設通識學分達到3分的資訊教育。最大的不同還是臺灣高校風景園林專業從一年級就開始對學生進行嚴格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教育。這一點與大陸高校的園林或相關專業教育截然不同。臺灣高校風景園林專業并沒有給學生更為寬泛的大學基礎教育,只是在專業教育范圍內,進行較為專門和嚴格的專業基礎教育和專業基礎訓練。
(2)專業課程設置的不同點
臺灣高校景觀專業課程在類別上多側重于都市景觀、景觀與資源評估、休閑游憩、環境與生態及環境心理、行為與倫理研究。在相關研究議題方面,則應用多于方法研究,而方法研究又多于理論的探討。學校各景觀研究所偏重的研究類型重復性較高,無法突顯出各研究所的特色及研究方向。具體課程設置上,數位景觀與模擬、地理資訊系統、遙測學與空間判讀等課程反映出其在園林技術應用上與歐美國家成熟的風景園林教育接軌;開設的環境經濟學、游憩統計學、環境影響評估和土地使用計劃等課程反映出其景觀研究體系健全,重視規劃內容的教學;開設的結構理論課程課時量更大。而海南高校僅開設工程力學選修課程,對結構內容涉及較少。這些都反映臺灣高校景觀教育研究性較高,學科體系較成熟。海南高校課程設置模塊性更強,園林設計、園林工程、園林建筑和園林植物四大模塊基本覆蓋了主體課程;也開設了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但從強度和深度來說不如臺灣高校;開設了模型制作、風景畫寫生技法、馬克彩鉛快速表現技法和水彩表現技法等選修課程,反映出對手工表現要求較高,手繪技巧的要求也更加全面。
4.對海南高校風景園林專業課程設置的啟示
(1)風景園林教育體系的建構定位和分工至關重要
海南風景園林教育體系的建構確立,4所高校開辦學士教育,2所高校開辦高職高專教育;各自定位基本形成,2所高校學士教育定位于農學,海南大學兼有工學和農學,1所高校學士教育定位于藝術學。但在專業分工的角色上沒有統一規劃與配對,沒有建立良好的體系分工及配套的發展。尚未建立省一級的風景園林教育指導委員會統一規劃設置和配套資源。
(2)風景園林專業科系循序漸進的發展模式
一個新專業科系的產生,有著不同的演變與發展歷程,但其仍有脈絡可循。臺灣景觀專業教育的發展基本上依循了課程—課程群—組—獨立科系—直屬科系(研究所)—跨系的院級整合的發展模式。海南風景園林教育專業科系建立經過完整漸進發展模式的只有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和三亞學院的風景園林教育專業尚屬第四階段的獨立科系,海口經濟學院的風景園林教育僅屬于風景園林教學組的階段。從整體而言,專業科系建立還不完善,需要借鑒經驗,整合資源,逐步健全。
(3)課程體系突出特點
臺灣高校景觀學教育強化景觀設計課程的核心地位,構成了臺灣高校景觀學的實質內涵。其高校以一系列的課程教學,培養學生景觀專業的實際技能和專業理論知識,并且灌輸相應的環境保護與規劃概念,幫助學生建立起景觀專業倫理和職業道德體系。但是,由于臺灣大學景觀學專業課程體系相對比較狹窄,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均圍繞景觀設計進行設置,造成景觀學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比較單一,與相關的園藝學科、城市規劃與設計學科等聯系不大,學生的就業領域也相對狹小。海南高校風景園林教育課程體系延續了大陸高校的建立模式,特別是海南大學,四大課程模塊構成體系,課程領域更為寬泛,專業學習內容更為龐雜,學生的知識結構更為綜合。但是,除海南大學以外的幾所高校由于受限于教育資源,課程體系不盡完善,或過于側重農學或過于側重藝術學。
(4)理論與實踐課程比例適當
輔仁大學陳文錦博士談道:“臺灣景觀教育在大學以下乃在培養專業技術人員為主,在研究所則另有不同的教學定位。故在不同教學層次及目標下應有不同的教學模式,但理論與實務仍未兼顧,造成畢業學生就業的問題,與專業實際需求落差。”這反映出臺灣高校景觀教育存在理論與實務課程沒有兼顧的問題。專業課的設置主要分為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性教學環節。在海南高校中,因辦學層次定位不同,風景園林專業實踐課程所占總課程的比重不同。海南大學定位于教學研究性高校,風景園林專業實踐課程比重輕;其余高校為教學性高校,且多為應用型高校,實踐課程比重應提高到適當比例,才能滿足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
二、瓊臺高校風景園林專業教學資源的比較
瓊臺兩地高校風景園林教育資源存在較大差異。從辦學條件來說,兩地高校情況相似,都是民辦公辦兼有,教學水平高低兼有,不能一概而論。從師資條件來看,臺灣景觀教育師資來源更為豐富,學緣結構較為合理,教師進修機制相對完善,海南高校風景園林教育師資引進較為困難,教育團隊實力較弱,學緣結構不盡合理,教師進修也相對困難,缺少企業掛職鍛煉、增強實踐技能的機會。
三、瓊臺高校風景園林專業教學特色的比較
兩地風景園林專業教學都重視交叉學科的研究和實踐教學。海南和臺灣的高校在各自發展過程中,都意識到交叉學科研究的重要性,都能夠比較好地將不同專業團隊的運作和跨領域專業進行適當的整合,從而在研究方面更好地利用資源,展示特色。臺灣高校重視實踐教學,從教學設計模式到組織落實和成果形成,都力求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海南的高校大力探索專業實踐教學,在重視實踐環節的教學,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并積極推進實驗室開放的同時,利用社會實踐、課程實習、畢業實習等方式,在生產結合、學生就業指導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和探索工作。總的來說,瓊臺兩地高校風景園林教學特色不同,甚至是各校各具特色。兩地高校都重視實踐教學、生態教育和教學方式的改革,具體方式方法不盡相同。
作者:張祥永 于鯨 單位:海口經濟學院美術學院
一、專業培養方案
學校于2013年4月集中修訂了2012級本科培養方案。在《方案》中針對風景園林專業,這樣描述“培養具備園林、生態學、建筑學等學科的基礎理論和方法,掌握景觀設計、各類綠地設計、景觀工程建設與管理等方面的技能,熟悉國家有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綜合分析、協調解決城市景觀建設問題的能力和景觀專業設計、管理方面的基本素養的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二、課程建設建議
在《2012級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下,形成了現有的課程建設方案。在景觀行業里面,存在著大量的效果圖公司及各種中介公司,它們為景觀設計方案提供效果圖出圖等服務。由于這種與原有設計方案存在脫節的二次加工,往往不能完全表達出設計人員的想法。在新常態經濟的影響下,可以預想到,行業對未來的景觀設計人員要求必將更加嚴格,相應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必須重新制定,專業課程建設也得做出對應的調整。
1專業課程設置現狀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做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旨在培養適應行業發展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的非研究型人才。考慮課程建設的專業性,公共基礎課程改革不在本次研究討論范圍之內。學校在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下設置風景園林課程結構體系(包括:①公共基礎課,其中必修40.5學分,選修96學分;②專業基礎課,其中必修43學分,選修17學分;③專業課,其中包括必修28.5學分,選修13學分;④集中實踐40學分)
2專業課程設置建議
在原有的課程設置中,專業設計軟件的課程只包括《計算機輔助設計》,即CAD。但是在工作中,對軟件操作技能的要求很高,因此建議增加Photoshop、skechup、lumion、3dmax渲染等課程,以及增加最新軟件BIM的課程教學,為未來行業輸送好的應用型人才。由于增加了專業設計軟件類的課程,就得相應減少其他課程的學時數。首先可以適當的減少理論課程的學時數,具體如下:48學時的《畫法幾何及陰影透視(1)》與32學時的《畫法幾何及陰影透視(2)》整合為一門64學時的《畫法幾何與陰影透視》;32學時的《中國園林史》與48課時的《西方園林史》整合為64學時的中外園林史。此外,在學時分配上要做一定的調整,有別于研究型院校,以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在人才培養方案中還有集中實踐課程,包括制圖綜合訓練、美術實習、工程測量實習、植物景觀設計課程設計、園林設計3~6課程設計、園林建筑設計課程設計、風景區與公園認識、園林工程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
三、小結
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目標在于咬合市場需求,風景園林專業人才的培養除了專業理論知識的傳輸外,更應該注重職業技能的訓練。專業理論課程建設方面應該整合現有理論課程,該取締的就取締,該合并的就合并。職業技能訓練方面,保留現有課程類別,但是把所謂的“課程設計”、“大作業”整合到對應的設計課程中;此外增加專業設計軟件培訓課程,以適應未來的行業人員需求。
作者:李莎 周津吟 闕怡 單位: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一、高校園林專業教育現狀
(一)園林專業教學理念落后
在實際調查中發現,我國很多高校的園林專業教學觀念還比較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園林專業教育水平的提升。例如由于很多高校開設園林專業的時間較短,園林專業教學經驗不足,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并沒有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很多教師根本就不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沒有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園林專業教學工作,這就無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影響了高校園林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
(二)培養目標不夠明確
高校園林專業的培養目標就是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具備園林苗木生產、園林規劃、園林施工等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但是很多高校園林專業一般為三年制或者五年制,使得學生的學習時間有限,在加上有些高校園林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致使園林專業學生在園林綠化方面以及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能力方面不如園藝專業學生,在園林規劃與施工能力方面不如城市規劃專業學生,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園林專業畢業生的順利就業。
(三)園林專業教學方法落后
先進的園林專業教育方法是提高高校園林專業教學水平的基礎,但是在實際調查中發現,很多高校園林專業教育方法還比較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園林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本來園林專業教學內容就十分枯燥,在加上一些高校園林專業教學方法比較落后,這就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很多高校園林專業教學還是以“填鴨式”、“板書式”教學方法為主,這種被動式的教學方法無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園林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但是在實際調查中發現,很多高校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實踐教學法在園林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園林專業實訓基地不完善,這就直接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四)考核方式不合理
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能夠使教學工作者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在實際調查中發現,很多高校園林專業教學考核方式還存在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致使園林教學工作者無法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到目前為止,很多高校的園林專業教學考核還是以理論考試為主,這樣這就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學生在平常學習不用心,而是在臨近考試的幾天突擊一下,這樣的考核方式無法使教學工作者真實的了解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無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改善園林專業教學,不利于園林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
(五)園林專業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偏低
高素質的園林專業教師隊伍是提高園林專業教學水平的基礎,但是在實際調查中發現,很多高校園林專業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偏低,無法滿足新時期園林專業教學的要求,影響了園林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例如有些高等院校園林專業開設時間比較短,再加上學校領導的重視度偏低,使得高校園林專業教師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無法滿足園林專業教學的要求,直接影響了園林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還有一些高校園林專業教學教師的職業道德偏低,對待園林教學工作馬馬虎虎,忽略了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園林專業教學效果。
二、高校園林專業教學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適應社會發展新需要
我國社會的發展對園林專業人才數量、質量以及類型要求也在發生著變化,高校園林專業教育根據社會發展以及園林事業發展趨勢及時調整園林專業知識結構,積極利用新及時不斷更新園林專業內容,既是遵循園林專業教學規律的一種嶄新方式,同時也是園林專業學生畢業后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要求。
(二)有利于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
我國素質教育的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須要重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同時隨著我國市場競爭的不斷激烈,園林專業人才只有不斷提高自身創新能力,才能提高自身的競爭力。而高效園林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能夠促使教學工作者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能夠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的創新型園林專業人才。
(三)有助于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效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在加上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傳統的高效園林專業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園林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而高校園林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能夠有效提高園林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高校園林專業教學內容的擴展能夠使園林專業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能夠有效拓寬高校園林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渠道,環節高校園林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壓力。
三、高校園林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
(一)加強園林專業教育的重視
隨著我國園林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教學工作者應該要加強園林專業教育的重視,首先高校教學工作者應該要制定各種園林專業教學方面的政策,這樣能夠給高校園林專業教育提供可靠的保障。其次,高校教學工作者還應該給園林專業教育提供充足的物資支持,提供必要的園林專業教學設備,加強園林專業實訓基地建設,這樣有利于推動園林專業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除此之外,高校園林教學工作者還應該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圍繞著學生開展園林專業教學工作,這樣有利于提高高校園林專業教學水平。
(二)明確培養目標,合理配置教材內容
園林專業要培養從事園林植物繁育、養護管理與應用,城鄉各類園林綠地的規劃與設計,園林施工組織與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復合型科學技術人才,因此高校園林教學工作者應該要進一步明確園林專業培養目標,合理設置園林專業教材內容。例如園林教學工作者應該將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園林植物栽培養護學、園林苗圃學、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學、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園林設計、園林建筑設計、園林工程、園林管理等作為園林專業核心教材,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生物學、林學、建筑學、設計藝術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森林公園規劃、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各類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園林植物栽培、養護管理的技術。
(三)積極創新園林專業教學方法
只有不斷創新園林專業教學方法才能有效提高高校園林專業教學水平,因此各大高校應該要根據學校園林專業教學的實際情況不斷創新園林專業教學方法。首先,高校園林專業教學工作者應該要加強實踐教學法在園林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把社會當成個大的實驗室,讓學生到社會中去學習,這樣可以使學生獲取更多的直觀地專業知識,同時高校還應該要加強與相關機構聯系,如其它高等院校以及植物園、園林局、城市規劃局、設計院等,這樣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訓機會。其次,園林專業教師還應該要加強小組互動教學法的應用,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劃分不同的學習小組,然后將教學任務分配到各個小組,引導這些小組自主學習,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
在新時期背景下,高校教學工作者應該要加強考核方式的改革,一方面要繼續加強理論考核的應用,這樣能夠督促學生掌握豐富的園林專業理論知識。另一方面,高校園林教學工作者還應該要加強實踐考核方法的應用,將學生的實訓成績納入到考核體系,這樣能夠使學生認真的對待園林專業實訓,進而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五)加強園林專業教學教師隊伍建設
隨著園林專業教學模式的不斷轉變,高校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園林專業教學教師隊伍建設。首先,高校應該要通過社會招聘、學校招聘等招聘渠道招聘一批高素質的園林專業教育人才,這樣可以有效緩解高校園林專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的壓力。其次,高校還應該要加強園林專業教學教師培訓,學校可設立園林科學研究所,給教師提供調查研究的實踐機會,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為高校園林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以及園林事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的高校園林專業教育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園林專業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在新時期背景下,高校教學工作者必須要轉變傳統的園林專業教學理念,加強實踐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在園林專業教育中的應用,同時高校還應該要加強園林專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園林專業教育教師的職業道德與技能水平,這樣才能為提高高校園林專業教育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李潔喻欣單位: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
一體驗式教學法在園林專業《園林花卉》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1明確教學目標
《園林花卉》課程是高職園林專業知識結構中的一門主干課程,是在植物學、生理學等有關學科的基礎上,主要研究園林中花卉資源的種類及其分布、生長與發育、與環境因子關系、栽培設施、繁殖與栽培管理及園林應用等的一門學科。為城市園林規劃設計中園林植物的配植和園林植物養護打下堅實基礎,是培養合格的園林專業高技能型人才必不可少的課程之一。在目標設計上,主要把握以下3點:一是激發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實現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的有機結合;二是讓學生學會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思維方法;三是探索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能力培養相結合的途徑。《園林花卉》課程的體驗式教學目標應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獲取知識能力、應用知識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為主體,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特征的教學目標體系。這一目標要求教學應該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中心,而不是以課程理論體系的邏輯關系為中心。在編制課程教學大綱時,課時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估都應該圍繞綜合能力培養為主進行教學目標設計。
2調整教學內容,優化知識結構
根據園林專業特點及《園林花卉》課程在專業中的定位,制訂課程標準,將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調整和補充,減少理論教學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占用的比重。理論教學為實踐教學鋪路,本著實用、管用、夠用為原則,壓縮、精簡理論教學內容,突出園林花卉栽培技術的實用性。實踐教學內容方面,根據花卉生產崗位群的專業能力要求以及園林花卉工職業標準和職業技能鑒定要求,對學生應當掌握的花卉生產基本技能進行重新擇優選擇、提煉、組合,制作成符合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認知規律實踐教學任務模塊。把課程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考試相結合,教學內容力爭做到緊貼生產第一線的實際要求,并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為學生進行技術分步講解。確保學生通過反復練習,從生疏到準確,從熟練到精巧,逐步勝任花卉栽培的常規技術管理工作。
3豐富教學形式,改進教學方法
在《園林花卉》課程教學中通過豐富教學形式,改革教學方法,把傳統的“教”和“學”變為“教”向“導”的轉變,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根據課程內容,以直觀感受體驗教學、情境體驗式教學、現場體驗式教學等方式來組織教學。
3.1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
以多媒體教室為載體,變黑板教學為CAI課件教學。在《園林花卉》課程教學中,由于花卉種植資源十分豐富,花卉的生長發育受到時令、地域、氣候等因素的影響,這無疑給該課程的教學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在黑板上講種花技巧,讓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而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制作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讓課程內容更加直觀,學生能通過大量的圖片認識花卉及其豐富多彩的園林應用,提高課堂講授的生動性和形象性。
3.2校內現場教學
按照課程教學要求,學生至少要認識200種花卉,在教室上課學生很難達到要求,近年來,本院開展了園林式校園創建活動,新建了書香園、閣園、若愚園等,栽種各種樹木花卉300余種,學院的校內實訓基地,也有盆景園、花卉苗木品種園,是學生園林花卉學習的理想場所。因此,對于花卉的識別,教師采用現場教學的方法,安排學生在校園和校內實訓基地現場教學,教師對著植物講其識別要點、生長習性、分布、繁殖方法、栽培管理及園林中的應用,這樣直觀性很強,學生易于理解、識記。花卉識別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因此,在該課程學習期間,成立課程學習興趣小組,興趣小組成員利用課余時間,在校內進行花卉識別和學習、討論花卉繁殖及栽培技術知識,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通過多種形式的現場教學,學生學會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不僅認識了花卉,而且也了解了其園林應用,同時了解該課程與本專業其他課程的聯系,從而對本專業的學習更充滿信心。
3.3動手操作型教學
在園林花卉的整地、播種、育苗、水分管理、施肥、移栽、上盆等實驗、實訓的操作過程中,教師根據各項技能的要求,制定相應的工作量和質量標準,學生分組進行操作,定時定量完成工作任務。學生在現場邊學邊做,教中學、學中教,教師將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操作中,即在進行實踐技能訓練的同時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時,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做,這么做的理論依據是什么。使學生的技能在實踐中得到鍛煉,知識在實踐中得到鞏固和升華。一般教師根據花卉的生長季節要求,每學期購買4~6種花卉種子,劃分一定面積的地塊,讓學生進行實訓,同時參加花卉生長、發育各階段的管理,通過實訓體驗讓學生學會了花卉栽培的一整套管理技術。
3.4角色扮演教學
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機會,在一個逼真而沒有實際風險的環境中去體驗、練習各種技能,可以訓練學生靈活地運用課程知識的能力,學生在角色扮演中也能夠將各種知識及時整理。如為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花卉生產栽培技術,我們與江西省樟樹市綠奇花卉園藝公司合作,讓學生到公司進行實習,實行“工學結合”,在實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同時,我們還模擬園林花卉工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的考核過程,對學生進行訓練,使學生通過考核情境的體驗,掌握園林花卉工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的知識。
4建立科學考核體系
傳統的考核模式容易使學生“考前背、考后忘”,雖然學生靠上課記筆記、背課本、臨時突擊就能過關甚至取得好成績,但卻不利于學生充分發揮自主學習和實際動手的能力。因此,花卉栽培技術課程考核必須以技能考核為主導思想,建立對學生學習效果和實際能力科學評價模式:理論知識采用筆試、口試;技能考核以過程體驗考核與任務體驗考核相結合,以任務體驗考核為主,分多次進行,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每個學生在各工作任務體驗時的具體表現(包括實踐技能的掌握程度、學習態度等),對學生進行考核。最后綜合理論考試、平時表現和技能考核等幾項成績給學生一個綜合的評價。對于基礎相對差的學生,理論考試的欠缺,可以熟練的技能操作來彌補,這種評價方法更能真實客觀、科學地地反映出學生對本門課程的掌握情況和綜合能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真正體現高職教學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特點。
二體驗式教學法在園林花卉課程教學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1任課教師要重視課堂設計
體驗式教學法不僅要求教師有淵博的知識和較好的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很好地引導和設計教學活動,要能充分調動所有學生參與其中,因此,任課教師對每一章節的內容都要進行精心的設計與安排,除了要根據教學內容不斷豐富教學形式外,還要重視課堂教學的基礎環節。
1.1預習與復習
除第一堂外,任課教師每次授課之前都要給學生布置明確的預習范圍,課后還要安排與教學內容一致的復習思考題,并提供參考閱讀的書目。
1.2課堂提問
任課教師每次上課都要設置課堂提問,內容包括課前預習和復習范圍的知識及本次課講授的內容,在提問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讓他們及時地把自己的體驗表達出來,強化他們的這種體驗,以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3劃分學習小組討論
將授課班級分成多個學習小組,目的在于使每個學習小組都可以在組長的組織下進行課后討論,集體完成作業,或推舉代表在課堂上發言,或以小組為單位參加課堂辯論。
2創設體驗式課外教學環境
2.1組織學生到企業基地參觀學習。任課教師積極同當地園林花卉企業建立經常性聯系,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調研,利用周六、周日到企業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
2.2創建園林類專業《園林花卉》課程教學網
如制作精品課程網,在網上課程標準、電子課件、教學科研活動信息,公開教師的電子信箱、聯系方式和QQ號等,以便學生與教師溝通,為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提供跨越時空界限的平臺。
作者:李香菊金平國單位: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生命科學系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信息管理與資源系
一國內外風景園林專業創新能力培養概況
針對我國風景園林專業學生創新能力不足的現狀,北大、清華等知名院校分別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對策。例如,清華大學提出:以“東西容通、新舊合治”為特征的教育理念;以“學科融貫、知行兼舉”為特征的課程體系;以“多尺度、公共性”為特征的學科發展方向;以“融通型、互動式”為特征的學科發展策略。“融通”包括“古今融通”、“東西融通”、“知行融通”;“互動”包括“學與教互動”、“規劃與設計互動”、“新知與古義互動”、“中外互動”、“學科間互動”以及“理論與實踐互動”等。清華大學十分注重風景園林專業課程體系引入相關學科;在課程教學上,又注重多尺度的園林設計課題訓練(場地設計—城市景觀設計—景觀和生態規劃—規劃設計綜合),通過富有特色的課程學習和實踐平臺,培養和提高學生從事風景園林的創新能力。國外知名院校的風景園林專業教育各具特色。歐洲的一些高等學校,風景園林課程一般包含理論與歷史、植物科學、工程技術、設計課程、相關議題等,設計課程是核心課程;學徒制體系還在延續,設計課都是小組形式,強調經濟、文化和藝術的大融合。美國的哈佛大學強調風景園林與其它專業的合作,在吸收不同專業學生的同時,還與城市規劃機構合辦學歷教育。他們很注重個人對空間的感受、對細節的表現,著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表現方法和應用技能,而并不把表現效果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日本的高校則強調風景園林專業教育的系統性、教學環節的實踐性和教學內容的發展性,通過設置系統的課程體系、教研室(細分的研究領域),通過扎實的實踐教育和與時俱進的教學內容,為學生的設計創作提供豐富的養分和想象的空間。
二風景園林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
1矯正培養目標要以市場需求為依據
以行業特點為基礎,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根本任務,以“實際(符合生產實際)、實用(企業急需)、實踐(訓練為主)、實效(學生就業率高,社會信譽好)”為教學原則,體現特色,提高質量。在教學目標的設定和教學實踐過程中,要始終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培養目標,要使學生具備從事風景園林行業一線工作的專業素質和能力,使學生“用得上、留得住、適應快”,做到讓學生安心、企業放心、家長高興。
2創新理論體系
要重視設計方法和設計過程的教學,以及跟設計關系密切的美學、藝術和植物學知識。風景園林的核心是園林,而園林的理論要素最早應該是“田園詩、山水畫”,講究的是“形、神、意、趣”。從人們對風景園林專業的要求來看僅有“形、神、意、趣”是遠遠不夠的,應該賦予風景園林專業生態學、植物學、地理學、土壤學、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理論知識,使學生能正確處理建筑、山石、地形、植物、聲光等元素之間的關系和場地分配,使學生的設計作品能真正落實到具體的物化過程中,做到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要將植物的生態習性和群落的概念引入到風景園林設計中,做到“適地適樹”,把營造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植物群落作為植物種植設計的基礎和落腳點。要進一步規范風景園林設計的步驟、成果和評判的標準體系。
3改革教學工作流程單一
課程體系的教學難以適應市場的需求,應當轉向以培養綜合能力為目標的教學及其實踐體系,注重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設計素材和全面把握設計主題的能力,使學生的設計更具針對性和創新性。為此,要制定科學的教學工作流程
4改進教學模式
要將過去的認知教學轉變為創新教學,要把課堂延伸到生產一線,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和創造能力,不僅要教會學生“形”的設計,更要教會學生“神”的設計,做到“形神合一”。設計無常形,卻有常理,要把“理”傳授給學生。設計靈感源于生活,出于實踐,因此在專業教學中應倡導理論聯系實際,要使學生提早接觸社會、接觸市場、接觸生產第一線。例如,加強同一些優秀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的合作,多給學生創造生產第一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參與實際工程項目。
5強化設計教學
風景園林設計的基礎是對地形、植物、建筑形態、設計風格、設計尺度的理解和掌握。任何一件富有創意和具備物化條件的設計作品,必然建立在專業基礎課程扎實掌握的前提下,因此,除了加強手繪、電腦制圖等專業基礎課程訓練外,景觀生態、工程施工和植物種植等相關基礎性學科知識教育必不可少。要訓練學生對設計理念的精準定位,對市場的成功把控,對設計元素、設計素材的合理收集、整理和運用。要豐富風景園林設計的教學內容,例如“別墅庭院設計”、“廣場設計”、“道路景觀設計”、“居住區景觀設計”、“公園設計”、“風景旅游區總體規劃”等,并以主要園林設計類型為平臺,綜合性地運用歷史、文化、地理、建筑、植物、小品等有形或無形的元素和素材,提高設計的針對性及其內涵。
三結語
經過實踐與探索,我校風景園林專業的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從歷屆畢業生情況調查和用人單位反饋信息來看,學生比較適應生產企業的工作,能熟練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經第三方評估,用人單位普遍給予我校畢業生以好評,認為留得住、用得上、進步快。近三年,我校風景園林專業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6%以上。
作者:柳海寧何賢芬單位:浙江萬里學院
一、影響風景園林專業學生創造力的主要因素
1.教學理念有待改革
風景園林專業在國外的高等院校是一門獨立完整的學科。在我國,風景園林依附于傳統園林,固有的設計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風景園林的創造,我國風景園林專業的教育理念有待改革。固有的園林設計過分追求形式上的園林景觀,其設計著重體現觀賞性,往往缺乏對學生生態設計方面的培養。近年來,各大院校紛紛開設風景園林專業,然而由于師資原因,園林專業的教育往往缺乏真實性和規范性。同時,我國高等院校園林專業的學生必須度過實習階段才可以獨立工作。國外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生往往在畢業后就可以獨立工作,成為較專業的設計人才。
2.教學改革滯后
目前,各大院校已經把風景園林專業確定為工學學科,從風景園林專業畢業的本科學生成為工學學士。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農林院校以園藝為主,工科院校以城市規劃為主,造成課程安排不統一。一些院校的園林專業注重書本知識的課堂講授,而忽略了風景園林專業的設計實踐,使專業課與實踐課具有不合理性。理論與實踐脫節限制了學生創造力的提升。教學改革滯后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種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風景園林專業學生創造力培養的要求。
二、培養風景園林專業學生創造力的有效措施
1.創新教學理念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國高等院校園林專業的當務之急是創新教學觀念,將專業觀念從傳統園林向現代園林轉變,從傳統專業向現代專業轉變。高等院校的風景園林專業應以培養專業學生的創造力為目標,培養專業設計師,以適應風景園林行業發展的需要。同時,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將理論知識與設計實踐有機結合,使學生通過系統的學習,積累風景園林的設計經驗,建立風景與設計相互協調的理念,提高學生的基本素養。通過教學創新,規范風景園林專業教學的核心內容,建立健全專業教學體系,以職業制度和社會需求為導向,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風景園林專業設計人才必須知識與能力并重,而且應該具備基礎牢固、知識面廣、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特點。只有這樣,其才能成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專業人才。
2.深化教學改革
各大院校在創新教學理念的同時,要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風景園林專業要實現教學規模的擴展,就必須引進城市園林綠化、大地景觀規劃和傳統園林學三個領域的知識。這三個領域知識包括了環境科學、園藝學、林學、生態學、社會學、藝術測繪、計算機應用等相關學科,使學生接受最新知識,了解最新科技動態,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深化教學改革,應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應秉持“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思想,積極運用能夠培養學生創造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模式。在風景園林專業知識的教學中,應借鑒國外風景園林設計課的內容,鼓勵學生在設計實踐中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為了拓展風景園林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學校可以邀請國內外知名專業人士到課堂為學生授課,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從而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平臺。
三、結語
目前,在我國風景園林專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學理念和教學改革滯后是限制學生創造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為了使學生的創造力不受到這些因素的制約,各大高等院校必須創新教學理念,深化教學改革,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為社會培養高水平、高素質的設計師。
作者:易慜鐘熾興單位: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一對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
1明確以地方經濟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需求
相適應的人才培養目標中職學校的園林專業要辦出特色,必須要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國務《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要為經濟結構調整服務;為促進就業與再就業服務;為農業與農村服務;為推進西部大開發服務。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對求職觀念的轉變,“職業教育是提供就業服務的教育”“學校是教育資源的集散地、是提供教育的服務站”這一現代職業教育理念正在逐步地深入人們的頭腦,職業教育在社會經濟建設中的基礎地位和作用日益被社會認可。因此,在定位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時,應在堅持國家培養目標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地方經濟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針對市場需求和學生就業與發展的需要來定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通過專業學習畢業生可以擔任園林樹木、園林花卉繁育、栽培技術員,花卉園藝技術員,園林苗圃技術員,園林植物養護管理技術員,園林植物種植設計員,園林工程技術員以及園林植物造景設計員等。
2構建以地方經濟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及市場變化需求
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對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構建符合中等職業教育規律,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中等職業學校園林專業建設和發展的關鍵。人才培養模式,一般是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采取的培養過程的構造樣式和運行方式,它主要包括專業設置、課程模式、教學設計和教育方法等構成要素。中等職業學校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體現為:以培養服務生產經營第一線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為根本任務;以培養園林生產經營實用技術和新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以“實踐應用”和市場需求為主旨和特征,來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學校與社會園林行業及用人部門結合,師生與園林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勞動者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園林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途徑。根據市場經濟和地方區域特點,通過多渠道廣納生源,完善教學硬件和軟件,運用靈活多樣的辦學機制,加快構建特色鮮明、結構合理、自主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來實現中職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3以實訓基地建設為依托
拓寬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渠道園林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學科體系,在探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園林專業教學機制過程中,應堅持以實訓基地建設為依托來不斷拓寬人才培養渠道:一是要加強學校內部的園林專業實訓基地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與現代園林科技發展水平和市場需求相匹配的園林專業教學、科研、生產、實習基地,引進從事現代園林生產科研的設施設備,積極申請承擔市縣園林教學、生產、科研課題和開展園林生產科研活動,為學生的實習實訓創造有利條件;二是要加強與地方的園林花卉企業合作建立校外教學實訓基地,聯合開展園林生產科研活動,建立和完善學校與企業互利雙贏的學生實習、就業途徑,為學生的實習就業搭建廣闊的平臺;三是利用校園內綠化的養護工作和承擔校外綠化工程及綠化養護工作,為培養學生的現代園林工程規劃設計和施工及管理等綜合應用能力提供實踐條件。通過依托實訓基地的建設來實現園林專業教學的“產—教—學—研”的有機融合,不斷拓寬培養渠道,逐步探索出一條“教學實訓—生產科研—實習就業”一體化的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4以教學方法改革為手段
創新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方法探索具有現代職教特色的教育教學方法是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因素。在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中,堅持以教學方法改革為手段,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方法。具體的做法是把園林學科教學內容分為基礎理論性內容和技術能力性內容及實踐操作性內容三個部分,根據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是對基礎理論課采用“講解—示范—設計—模擬—評價”的教師和學生雙向行為—學生能力自主構建—教師評價導向的師生互動教學方法;二是對技術能力課要求教師采用“指導地看—重點地講—針對地練—獨立地做—嚴格地考”的五步教法,培養學生“自覺地看—有目的地聽—針對地練—獨立地做—認真地改”的五步學法和模塊式教學法,如“嫁接”這一實用技術就可把它分為枝接和芽接兩大模塊,然后再把枝接分為劈接、切接及腹接等小模塊,把芽接分為丁字形芽接、嵌芽接等小模塊來教學,在實習時,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輪流對各個模塊進行實踐操作練習;三是對操作實訓課采用案例教學法、摹擬教學法等全真模擬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與園林生產接軌的仿真學習環境。在教學方法的改革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嘗試把教學課題以需要解決的問題和任務的形式交給學生,讓學生按實際操作程序、進行消息收集、制定計劃和組織實施、檢驗實施效果和評估總結,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逐步養成實踐中的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二堅持科學發展觀,不斷完善中等職業學校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措施
1強化現代職業教育理念提高綜合素質
面對飛速發展的國內外職業教育發展形式和迅速變化發展的市場需求,中等職業學校有許多觀念需要更新。學校應通過多途徑的媒體宣傳,舉辦各種形式培訓班,開展實用技術和新技術推廣、強化人們思想意識等途徑,主動參與到地方經濟建設、產業結構調整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活動中來,把職業教育在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基礎地位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同時,要不斷借鑒其他學校和發達地區學校的成功辦學經驗,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園林專業品牌,把培養應用型人才和提高教職員工整體素質相結合,形成互為有利的人才培養體系。
2優化教學資源分配,完善教學軟件建設
在專業設置上,通過廣泛的社會調查,科學研究,對園林專業加以技術改造,增設新學科和加強園林新技術和實用技術研究,使園林專業的發展突飛猛進。形成有生源保證和與地方經濟建設及與市場變化需求、學生就業與趨勢和發展需要相匹配的專業體系。在教學課程設計上,要根據專業的特點,重新調配基礎課、專業課的教學比例。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要針對職高生的學習特點,增設實踐性強的應用型知識和技術含量較高的工藝性、設計性、綜合性等實訓項目,逐步形成基本實踐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技能與綜合實踐能力有機結合的實踐教育體系。在師資隊伍建設上,首先要引進高新技術人才,聘請園林專業行家里手為專兼職教師,構建學校與社會的專家技能型人才流通渠道和交流平臺,對現有專業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形成基本實踐競爭意識;其次,要盤活園林資源和轉化用人機制及分配機制,鼓勵專業教師從事園林生產經營活動和承擔園林科研課題,把園林理論知識和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并通過技術推廣和產業示范作用來擴大職業教育的影響力;最后,要強化技能訓練,通過在崗培訓、高校深造、企業實訓等途徑來強化專業教師的專業技能,增加雙師型教師的比例,提高師資隊伍的職業道德和技術教育素質。
3擴大實訓項目基地,產學研相結合
在教學硬件上,加大投入,按技術能力模塊來規劃實踐教學基地,努力創建仿真、模擬、開放式的實踐教學基地與技術教育學習環境。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和聯合園林企業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獲取知識、掌握技能、服務社會提供有力保障,促進專業建設的“教學、科研、生產、實訓、就業”一體化進程。使專業建設走上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4堅持能力本位,德育先行
針對中職學校學生生活和學習行為習慣偏差的現實特點及學生畢業后要面對的就業競爭形式,在園林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過程中,應始終堅持“能力本位,德育先行”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養成教育,在實習和實訓中進行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熱愛生活、崇尚勞動的實踐教育,在日常生活中,開展品格和言行養成教育,使學生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通過日積月累,逐步使學生自覺養成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的敬業精神;養成自信自強、永不言敗的拼搏精神;養成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熱愛生活、朝氣蓬勃的生活態度;養成了善于和人相處、善于和人合作的為人處事原則;養成積極進取、敢于創新的開拓精神,為學生畢業后參與就業競爭和創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周世興單位:湘潭生物機電學校
一、構建風景園林專業模塊化教學模式
1.專業基礎教育模塊
大學專業與學生大學之前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區別,尤其是設計類專業更需要學生的圖面感,所以專業基礎教育模塊就是引導學生,為今后設計課打基礎。專業基礎教育模塊包括:設計素描、設計色彩、三大構成、設計初步。設計素描與色彩是塑造學生的造型能力與色彩感覺,三大構成是所有設計類專業的基礎課,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色彩的構成思維、空間立體思維、點線面綜合運用等能力。設計初步更偏向風景園林專業的教育,包括線條的運用、園林制圖規范、馬克筆表現是正式進入專業設計的第一步。
2.設計教育模塊
風景園林專業的核心就是設計,設計教育模塊的二級模塊包括:設計類、設計思維類與設計史類。設計類包括風景園林設計、建筑設計、場地設計、景觀雕塑設計。設計思維類包括景觀學導論、設計原理、設計學概論、環境心理學概論。設計史類包括中外設計史、中外建筑史、中外園林史。設計類以風景園林設計為中心,從大二貫穿到學生畢業,包括校園景觀、居住區組團景觀、濱水景觀、商業街景觀、廣場景觀、公園景觀、度假區景觀規劃,從小到大使學生們系統的掌握現代社會景觀的主要類型設計方法,為今后的工作做準備。其他設計屬于景觀設計中輔助組成要素,例如園林建筑小賣部等,廣場中心的主題雕塑等,都為專業課的核心風景園林設計做點綴。設計思維類主要是傳授學生專業理論基礎,設計方法等,為設計課做鋪墊,最終達到理論指導實踐的目的。
3.專業選修模塊
專業選修模塊設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專業能力,供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與能力選擇。專業選修模塊包括風景攝影、創意景觀鑒賞、景觀工程施工技術、景觀材料、景觀工程預算等。創意景觀鑒賞由教師點評優秀景觀實際案例的優缺點,逐漸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并把好的創意經過自己的思考運用到今后的設計課中。通過景觀工程施工技術的學習,能讓學生在設計的同時不脫離實際,是現在的施工技術能達到的。所以專業選修模塊的學習能對主要專業課學習起輔助作用,卻又是模塊化教學模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實踐訓練模塊
風景園林專業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應用型的設計人才,實踐訓練模塊是整個教學體系中重要的一環。按市場上的景觀設計行業面對的工程項目類別,分別設置對應的模塊化教學內容,每一教學模塊應包含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部分,模擬實際工程項目操作方式組織教學,培養學生面向市場的景觀設計和工程建設能力。實踐訓練模塊主要包括專業認識實習、專業課實習、認知實訓、畢業實習,每一個實習都搭配一個設計項目,使學生能真正的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二、小結
模塊化教學模式是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以培養設計能力的模塊設置,更是能消除各個課程之間的壁壘,使課程設立更科學,對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全面提升有重要作用。但是實施模塊化教學模式也需要一定的客觀條件和保障,師資的培訓與進修,實習基地的建設都是模塊化教學模式構建的保障。
作者:石圓圓單位:長春建筑學院
一風景園林與景觀雕塑的理論教學與應用關系
景觀雕塑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具體作用如下:
(1)用以表現園林主題
很強的表現力和生動的形態語言是雕塑的特征,因此,園林表達主題往往是通過景觀雕塑來表現。
(2)組織園林景觀
由于景觀雕塑三維空間的藝術特性,可供人們全方位觀賞,是景觀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環境景觀設計手法之一。現代園林中,優美的環境被許多具有藝術魅力的雕塑藝術品注入人文因素,往往多數景觀乃至全園的主景便是雕塑本身。環境的組織景觀、美化環境、烘托氣氛方面主要是靠這些雕塑來支撐的。
(3)點綴裝飾環境
一些具有幽默風趣、或夸張、或顏色鮮艷、或抽象的雕塑小品常在園林景觀中用來點綴環境。
(4)其它作用
園林中常設一些服務性設施,運用雕塑的表現手法,不僅擁有優美的造型,同時也滿足其使用功能。景觀雕塑設計課程是風景園林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在整個專業設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風景園林專業設置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出一批能具有審美能力和實際設計能力相結合的設計師。一個專業的設計師除了需要具備較高的藝術修養,而通過研習繪畫、雕塑等代表性的造型藝術形式來提高一個設計師的藝術修養無疑是一個好途徑。對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營造具有藝術氛圍的宜人環境空間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景觀雕塑作為公共環境空間中的設計要素,又在城市景觀中占有畫龍點睛的地位,所以面向風景園林專業學生開設景觀雕塑設計課程,使學生了解雕塑這種藝術形式,并且能夠建立從雕塑本身的設計制作與雕塑外環境的設計2個方面來考慮問題的設計意識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作為年輕的、應用型專業的景觀雕塑,其教學體系的建構既要符合藝術教學的基本規律,又要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因而景觀雕塑的教學內容首先應該是重基礎、應用能力的培養。作為交叉性特色濃厚的專業,它們還需要吸取建筑學、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園林設計、社會學、心理學的知識,掌握設計藝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這主要涉及繪畫、雕塑、設計基礎、設計表達、形式美法則、賞析、制圖、創意、計算機輔助設計等相關內容。專業實踐層面的學習是指教學與市場應用相對接部分的教學內容。該部分的內容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設計能力和協調工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主要途徑。主要涉及環境藝術和景觀雕塑設計考察調研、景觀藝術設計實踐課題以及到專業設計公司實踐實習等內容。
二景觀雕塑在風景園林的應用
1人文主題的雕塑
園林景觀在主題選擇上,以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特定文化、信仰、精神、概念為主題的雕塑藝術現代園林景觀,不包含特定歷史與地域因素,屬于人文主題雕塑現代園林景觀。
2歷史主題的雕塑
園林景觀很多城市的象征代表,往往是這個地方曾經的偉人,以及一些歷史事件,會以個體形式的主題雕塑來表現。景觀雕塑現代園林的策劃主旨帶有紀念性、歷史性,并由多件紀念重大事件、英雄人物的雕塑藝術組成時,雕塑藝術現代園林就可以被稱為歷史主題雕塑藝術現代園林。肖像雕塑藝術和抽象雕塑藝術是歷史主題雕塑2種情況。根據現代園林的特色特征,通過良好的策劃,在某種特殊的安排形式下,集中不具備相同主體性的抽象雕塑藝術可以在一個現代園林里表現出某種主題性的觀念與意義。
3地域主題的雕塑
園林景觀地域主題雕塑藝術現代園林是為了反映自然特色、地域文化。此類藝術現代園林內雕塑要求,是為了反映該地區的總體規劃與旅游策劃發展結合,為了能展示出這里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光,從而推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由于大的區域、大城市,其人口數量多、文化特色呈現多元化趨勢,所以當地雕塑藝術現代園林景觀表現主題的要求與大自然和諧相融,而小的地區則需要準確地定位和更為鮮明地反映人文內涵。
三結論
在雕塑藝術的影響下風景園林環境也不斷地呈現了一種嶄新的藝術面貌。風景園林和景觀雕塑之間不同層面的融合、碰撞,使得新時代人文藝術背景下人類景觀環境具備了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吳巍王浩單位:湖北工業大學
1培養目標
以實訓基地建設為依托,拓寬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渠道園林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學科體系,在探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園林專業教學機制過程中,應堅持以實訓基地建設為依托,不斷拓寬人才培養渠道:一是要加強學校內部的園林專業實訓基地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與現代園林科技發展水平和市場需求相匹配的園林專業教學、科研、生產、實習基地,引進現代園林生產科研的設施設備;二是要加強與地方園林花卉企業的合作,建立校外教學實訓基地,聯合開展園林生產科研活動,建立和完善校企互利共贏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的實習就業搭建廣闊的平臺;三是利用校內外的綠化養護工作和綠化工程,為培養學生的現代園林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及管理等綜合應用能力提供實踐條件。通過依托實訓基地,實現園林專業教學的“產—教—學—研”的有機融合,不斷拓寬培養渠道,逐步探索出“教學實訓—生產科研—實習就業”一體化的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2培養措施
2.1以教學改革為基礎
創新人才培養方式課程在教學改革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園林專業的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的關鍵問題。在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建構過程中,堅持以課程改革為基礎,不斷優化人才培養的內容。結合專業特點及實訓條件,發展基于生產流程的生產式教學模式;劃分實訓土地,責任到人,形成“責任田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融入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提升學生創業能力,發展“創業式”教學模式。
2.2優化教學資源分配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專業設置上,我校通過廣泛的社會調查和嚴謹的論證研究,在教學課程設計上,根據專業特點,重新調配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針對中職學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增設了實訓項目,逐步形成基本實踐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技能與綜合實踐能力有機結合的實踐教育體系;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引進高新技術人才,聘請園林專業的高級技術人員為專、兼職教師,構建學校與社會雙向的專家技能型人才流通渠道和交流平臺;對現有的專業教師進行崗前培訓,鼓勵專業教師從事園林生產經營活動和承擔園林科研課題,把園林理論知識和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并通過技術推廣和產業示范作用來擴大職業教育的影響力;強化技能訓練,通過在崗培訓、高校深造、企業實訓等途徑來強化教師的專業技能,增加“雙師”型教師比例。
2.3加強實訓項目基地建設,促進產學研相結合
2.3.1校內實訓基地及實訓室配置
按照課程改革及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要求,以現有實驗實訓條件和師資力量為基礎,學校對校內實訓基地進行改造和擴建,改善現有實驗實訓條件。根據校內實訓實習的需要,建立了品種園、苗圃園、組織培養研究中心與園藝植物標本室、園藝植物保護實訓室、花藝設計實訓室、植物生理實訓室、栽培技術實訓室和制圖實訓室等多個實訓室,滿足學校每年招收園林綠化專業學生實驗、實訓的需求,能夠支持本專業技能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及生產性實訓等實踐教學需要。
2.3.2校外實訓基地
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了教學實習和頂崗實習場所,學校積極與園林企業展開深度合作,簽訂合作協議,按學生人數,確定了學生與企業比不低于10∶1的簽約實習企業,滿足了學生的校外實訓要求。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遵循以下原則:專業基本對口,能夠滿足園林綠化專業學生教學實習的需求;按就近就地、相對穩定、節約開支的原則選址,至少要在3年內保持相對穩定;應能滿足一定數量的學生進行教學實習所必需的學習、工作、生活條件;有一定數量的具有較高專業技術水平和較豐富教學實踐經驗的兼職指導老師。
2.4堅持能力本位
德育先行針對中職學校學生生活和學習行為的現實特點,以及學生畢業后面對的就業競爭形勢,陜西省榆林林業學校在園林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過程中,始終堅持“能力本位,德育先行”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在實習和實訓中進行熱愛生活、崇尚勞動的實踐教育,在日常生活中開展品格和言行養成教育,使學生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
作者:馬曉梅單位:陜西省榆林林業學校
一、零散時間記憶法
由于園林專業學生課業負擔重于其他專業,且經常需要熬夜畫圖,缺乏大量時間,于是零散時間記憶法無疑為適合園林專業學生最佳的單詞記憶方法。關于零散時間記憶,主要是指借助于適合大學生英語學習的手機應用,如知米背單詞和百詞斬等。該類英語單詞記憶軟件有較強的時間規劃性,可督促大學生按時完成既定計劃,切勿拖延。可以在畫圖間隙抽出十五分鐘背幾個英語單詞,由畫圖時的抽象思維轉化為背單詞時的具象思維,既放松了大腦,又充分利用了零碎時間。每天的零碎時間總計1小時之余,如果充分利用好這1小時的零碎時間,學習效果則非常明顯。
二、讀音記憶法
英語單詞和漢字在音與形上各有不同特點。在說英語或用英語寫作時,如果想用某一個英語單詞來表達特定的意思卻一時想不起該單詞的拼寫,多數情況下是因為想不起單詞的讀音。而在說漢語時情況恰恰相反,當試圖用一個中文詞語來表達某種意思時,多數情況是因為想出了詞語的讀音而想不起漢字的字形,這種現象就是人們常說的提筆忘字。這一對比恰恰說明了以下兩個問題:一是語言首先是聽和說的問題。對母語操練者來說,語音比文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能夠較容易地通過語感在大腦中將語音信息調動出來。二是英語是表音的文字。單詞的讀音與拼寫之間有一種對應關系,這種對應關系就叫讀音規則。中文是表意的文字,讀音和字形之間不存在系統的對應關系,所以在英語單詞的記憶過程中,相對于表意的中文來說,讀音是更加重要的記憶線索。筆者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很多園林專業大學生英語單詞的記憶方法存在誤區,即簡單地將漢語意思與字母組合機械地聯系在一起,用此方法記憶的單詞在腦海中多是抽象的一串串字母而非單詞整體的概念,因而更易遺忘。由于園林專業英語多為具象單詞,例如:imperialgarden(皇家園林)。因此,讀音記憶法將讀音、漢語意思和該單詞的具體畫面相結合,在記憶單詞時,與漢語意思結合的不是抽象無規律的字母組合,而是一個讀音和一幅園林風景圖,顯然讀音和圖畫這些具象的東西更容易被記住。記住讀音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根據讀音拼寫單詞,這對于從初中開始接觸音標的大學生來講是小菜一碟。就像學習舞蹈一樣,要先把動作分解開,然后連貫起來,這樣才容易記住每一個動作,才能把每一個動作做到位。讀準了一個單詞內各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后,也就基本完成了對該單詞詞形的記憶。值得提出的是,讀音記憶法記單詞的另一優點體現在英語四六級考試中的聽力填空題上,有些空可以聽清發音但不知是哪些單詞,因此可以利用單詞的發音規律將單詞拼寫出來。筆者正是采用這種方法取得了六級考試613分的成績。
三、分解法
對于一些結構較長的英語單詞,我們可以利用分解法,弄清其內涵,便于記憶。例如:autobiography一詞乍看很長,記憶起來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但只要我們仔細分析這個詞的結構,就可以發現其是由auto-,bio-,-graphy三個詞素構成的。auto-是希臘語,表“自己”之意,bio-是希臘語,表“生命”之意,-graphy是希臘語,表“寫”之意,三個詞素合在一起就是“寫自己的生命”,也就是“自傳”。對于這些比較長的詞,不要有畏懼心理,只要能分清其內部結構,了解構成語素的意義,記憶起來則非常簡單容易。很多園林專業學生抱怨英語單詞易學難記,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結合園林專業特點,將園林專業學生擅長的具象思維與單詞記憶相結合,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定會有所收獲。
作者:范諸平單位:東北林業大學
一、三個基礎
1綜合基礎綜合基礎
包括大學生計算機基礎、數學、物理、化學等公共基礎課程的實驗環節,用于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多角度的思維能力和發展潛力。
2學科基礎
學科基礎是由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中的實驗實踐環節所構成,使學生獲得學科的基本知識,掌握繪畫及表現技法、制圖方法、規劃設計方法、插花技法、園林植物認知方法、栽培養護技術、育種技術,具備進行城鎮綠化、園林建筑、園林植物造景等規劃設計及表達、城市園林工程施工與組織管理及園林植物的繁殖、栽培、養護、管理與應用的基本能力。
3職業基礎
職業基礎是由綜合實踐、社會實踐、園林綜合實習2(頂崗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環節構成,著重培養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園林行業各崗位能力的需求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綜合實踐:組織大一學生進行社會調查,了解全國園林及相關專業的開設情況,每年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專科生招生和畢業的人數;全國園林相關就業單位的情況;園林行業不同崗位對園林人才知識結構、基本能力和素質的需求情況。讓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對園林行業有一個較直觀的認識,有利于樹立正確的職業觀。社會實踐:每年的寒暑假學校都會安排學生進行假期社會實踐,低年級學生主要圍繞當年的一些社會熱點問題進行社會調查和實踐,達到“未進社會門,先做社會人”的目的,促使學生更進一步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有利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也能將自己的才能服務于社會,體現自己的價值,增強自身的綜合能力。高年級學生主要進行就業創業見習實習,根據專業特征、自身定位,提前進入行業,了解行業特征和需求,為將來畢業后能更快地融入社會打好基礎。綜合實習:大三下學期進行的園林綜合實習2直接安排學生進入到園林設計公司、園林工程公司、設計院、研究院等企事業單位進行頂崗實習。學生直接接觸公司的實際崗位,了解園林行業每個崗位運行的具體情況、園林行業對崗位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具體需求,將自己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工作進行很好地轉換,發現自己的不足,給自己將來的職業進行更準確的定位,并在大四最后一年的在校學習中更有針對性地鍛煉職業所需的各項能力。畢業設計(論文):大四下學期為畢業設計環節,時間為16周。學生的畢業設計可以在校外進行,由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指導。鼓勵根據就業意向單位/實習單位的實際項目制訂畢業設計題目,使研究項目與具體生產實踐緊密結合,設計成果能被企業直接采用。這些與職業相關的訓練,促進學生對園林行業的了解,加強了學校與企業的聯合,增強了學生的職業技能,有利于學生畢業后能更快地進行角色轉變,更好地融入行業。
二、四個模塊應對園林行業多樣化的職業能力需求
突出實踐教學理念中的“綜合專業知識、重視職業訓練”兩個理念,將實踐教學體系中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實踐課按照園林要素類型和課程性質歸納為繪畫與制圖技法模塊、園林植物與生態模塊、園林規劃與設計模塊、園林工程與管理模塊4個模塊,以模塊為單位,系統研究這些課程實踐大綱的內容、訓練方式以及前后的銜接,做到必須訓練的內容不重復、不遺漏。除了課程包含的課內實驗實踐訓練外,還安排綜合實習環節融合模塊內所有課程實踐的核心內容集中進行訓練,促進學生綜合理解相關課程知識,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1繪畫與制圖技法模塊
繪畫與制圖技法模塊包括園林美術(素描基礎、色彩基礎、形態構成、表現技法等)、方法幾何與陰影透視、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效果圖制作等課程的實踐內容。通過此模塊的實踐訓練,學生能具備基本的藝術素養,掌握繪畫技法、風景園林表現技法及電腦制圖方法,具備手繪和電腦制圖能力,能將設計思想和設計思路通過圖紙完美地表達出來。除了課內實踐訓練外,園林美術實習和園林綜合實習3也對此模塊內容進行重點訓練,主要包括園林景觀寫生、手繪制圖和電腦輔助制圖等內容。
2園林植物與生態模塊
園林植物與生態模塊包括植物學、園林樹木學、花卉學、園林草坪與地被、園林生態學、城市生態學、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園林苗圃與樹木養護學、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觀賞植物組織培養、盆景學等課程的實驗實踐內容。通過此模塊的實踐訓練,學生能掌握園林植物的認知方法、形態特征、生態習性、栽培養護技術和育種技術等方面知識,具備園林植物的繁殖、栽培、養護、管理、造型與應用的基本能力。除了課內實踐訓練外,園林綜合實習1和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實習重點訓練此模塊的內容,主要包括園林植物認知、園林植物生態習性、園林植物應用、園林植物種植與養護等方面內容。
3園林規劃與設計模塊
園林規劃與設計模塊包括園林設計初步、園林植物造景、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園林規劃設計、風景區規劃、城市規劃原理、園林建筑設計、生態景觀設計、圖案設計、室內綠化裝飾、遙感與GIS概論、園林史等課程的實驗實踐內容。通過此模塊的實踐訓練,學生能掌握風景名勝區規劃、森林公園規劃、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城市規劃、各類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室內綠化設計的方法,能從事風景區、森林公園、城鎮各類園林綠地的規劃與設計。除了課內實踐訓練外,園林綜合實習3重點訓練此模塊的內容,主要包括典型園林案例實測、園林綜合設計等內容。
4園林工程與管理模塊
園林工程與管理模塊包括園林工程測量、園林工程、園林工程預算與決算、園林施工圖設計與制圖、園林工程管理等課程的實驗實踐內容。通過此模塊的實踐訓練,學生能掌握園林工程的測量、設計與施工、預算與決算及管理的方法,能從事園林工程制圖、預算、施工、管理等工作。除了課內實踐訓練外,園林綜合實習2重點訓練此模塊的內容,主要包括園林工程材料認知、園林工程設計、制圖、預算、園林工程施工及管理等內容。
三、結語
雖然實踐教學體系是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但想要培養出專業技能強、職業技能強、創新能力強的高素質園林人才,還需要優秀的實踐教學團隊、有效的實踐教學方法、優質的實踐教學平臺和高效的實踐教學管理機制為載體。本校園林系除了認真研究有效的園林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外,還在不斷地引進和培訓實踐教師團隊,積極地進行實踐教學方法改革,逐漸完善校內和校外實踐教學平臺,不斷改革實踐教學管理機制,經過幾年的實踐,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作者:劉敏厲悅徐洪國邵淑麗張志郭彥萃熊毅單位:齊齊哈爾大學
一、卓越工程師計劃對師資隊伍建設的要求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言傳身教對于人才培養至關重要。為了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卓越工程師,首先應該加強師資隊伍的道德建設。良好的道德水平是成為一個卓越工程師的前提條件,而作為培養卓越工程師的大學教師,更應該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必須有理想、有抱負、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堅持立德樹人,從而能夠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其次,教師需要有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合理的知識結構、扎實的基本功是從事教學實踐的基礎,了解學科、專業的最新發展,掌握新成果、新技術、新方法、新觀點,對于培養卓越工程師都是必要的。第三,教師要注意與培養對象加強協調溝通,同時加強與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和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在教學實踐中優化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第四,教師應該具備豐富的工程教育經驗。工程教育要求學生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掌握先進的技術,解決現實中面臨的工程問題。這就需要在培養時著重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因此對教師的工程實踐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五,教師需要有較強的專業外語水平。目前的工程建設需要在國際范圍內展開合作和交流,參與國際競爭,這就要求卓越工程師具備很高的專業英語水平。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開展雙語教學,吸收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成果,將教學實踐與國際接軌,充分適應國際化的要求。
二、農林院校園林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我國園林專業最初成立于農林院校,改革開放后,一些綜合類院校和建筑院校也相繼開設園林專業或類似專業,如景觀專業。在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農林院校園林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教師隊伍結構有了明顯變化,教學和科研工作成效顯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園林專業人才。但是,與國際著名高校的園林專業相比,師資隊伍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面臨不少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師德建設
需要進一步加強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教師的教學態度決定了教學效果的好壞。從平時一點一滴的生活習慣,到專業教學的全過程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另外,個別教師把精力主要放在了科研工作上,對教學工作不夠重視,缺乏責任感。
2.缺乏工程實踐經驗
高校教師大部分都是從高校或科研院所畢業直接進入學校工作,盡管學歷較高,但是實踐經驗相對缺乏,沒有相關企業的工作經驗。他們的知識結構很大程度是來自書本,是間接的。筆者的調查發現,許多青年教師認為在教學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實踐經驗少,教學語言不夠準確,實踐操作能力不強。
3.工程教育研究能力
需要進一步提高近年來,由于受到教師考核評價和職稱評聘條件的影響,專業教師隊伍普遍存在著重科研、輕教學,重、輕實踐活動的問題。教師基本坐在辦公室里,在電腦前寫論文,忽視了教學實踐及教學研究,導致教學質量沒有提高,甚至下滑。
4.缺乏國際化教育理念
教學中,教師視野不夠開闊,多強調本地化的專業知識,不重視國內外其他區域相關知識的介紹,不能從經濟全球化的戰略高度來認識人才國際化培養的重要性。
5.專職教師職稱評聘和教師評價考核機制
亟須完善在教學管理和教學實踐中,較低的勞動報酬直接影響教師工作的積極性,進而影響整個學校的教風以及教學質量;領導意志表現突出的教師評聘機制不能制度化,導致不能公平公正地對教師進行評判考核;落實各項人才待遇的時效性較差,使得部分教師的晉升空間受到擠壓。這些現象都嚴重挫傷了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工作熱情,導致部分教師不再把教學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更談不上去研究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研究,結果教學質量每況愈下,學生深受其害。
6.專業教師的生活和工作條件有待改善
隨著國家對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斷加大,教師的居住環境和工作條件有了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一些地方高校園林專業教師的收入與勞動付出并不成比例。例如高校教師與同等學歷、相同工作年限的其他行業人員相比,工資還處在較低的水平上,這也導致理論水平高、實踐能力強的園林專業人才選擇了薪金待遇更高的企業單位。
三、對農林院校園林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的建議
1.開放胸懷,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園林綠化成為城市建設中發展潛力巨大的行業。國內大部分農林類院校和綜合類院校都開設有園林專業,吸引了大批學子前來深造。另外,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在國外高水平大學的園林專業中也有不少中國學子。因此,應該吸引和鼓勵國內外優秀園林專業博士、碩士來校工作,積極投身于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中。
2.立足現實,培養已有的教師隊伍
第一,應該創造更多的條件,鍛煉教師的實踐能力。可以鼓勵青年教師去國內外知名園林企業掛職,學習企業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積極加入行業協會,貼近生產一線,經常參加行業會議,了解園林行業最新的發展動態。第二,鼓勵教師開展科學研究,增強教師的科研能力,使教學和科研互相促進。例如,東北農業大學園林專業教師通過積極開設開放實驗室項目,吸引感興趣的同學進行科學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教師的課題得以完成,又使學生體會了科學思想,鍛煉了實踐能力,培養了創新精神。另外,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的開展,更好地促進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可以使教師的科研成果與學生的創新、創業聯系起來。第三,增強教師國際化教學的能力。目前,東北農業大學70%的園林專業教師均有國外留學經歷,但是僅僅開設了一門校級雙語課程和一個省級雙語教學項目,雙語教學的潛力有待挖掘。應該通過邀請國外優秀的園林企業家、工程師、專家、學者來學校講學交流,招收國際留學生,以提高專業的國際化層次。第四,通過制定一課多師、一師多課以及集體備課制度,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取長補短,將教師的優勢發揮出來,同時可以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五,建立研究生助教制度。高校教師既有科研任務,又有繁重的教學工作,有時難以兼顧。可以借鑒國外研究生助教制度和助研制度,使優秀研究生能夠更早地參與教學實踐,為培養后備教師奠定基礎。第六,提高青年教師的職業滿意度。適當通過完善評價機制和提高生活和工作水平,來鼓勵青年教師更專注地從事教育和科研工作。
3.廣開渠道,吸引優秀工程人才來校兼職
聘任兼職教師是建立多層次卓越型教師隊伍最有效的措施,通過改革人事制度、財務制度,聘請企業界、工程界知名的專家、工程師到學校兼職。在人才培養理念、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制定、教學方法以及人才培養評價等方面聽取企業界、工程界專家學者的建議。通過開設專家講座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到園林規劃設計和園林工程的新技術、新方法、新理論。另外,可以安排校內教師和校外專家合作指導畢業實習,使學生盡早進入企業進行實踐鍛煉。通過以上措施,相信園林專業師資隊伍水平會有較大的提升,能夠保障“卓越園林工程師人才培養計劃”的實現。
作者:張璐劉威陳雅君單位:東北農業大學
一、調查師生對化學學科地位的看法
1.教師訪談
受頂崗實習引起課程數量與教學時間矛盾的影響,學校刪去了園林專業化學科目。沒有了化學基礎究竟對學生的專業學習有無影響,筆者對部分園林專業教師進行了訪談。他們談到了教學中遇到了諸多困惑:化學符號不認識、計算易出錯、不熟悉實驗器材、操作不規范等等,專業知識學習之前,要對這些知識詳細講解,費時費力。“磨刀不誤砍柴工”,化學課程在園林專業學習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行業反饋
2010園林班長陳同學,目前在綠化公司頂崗實習,從事植物養護管理工作。實習匯報時,陳同學特別建議學校開設化學課。據介紹,其在工作中遇到許多問題,如測定土壤的酸堿性、農藥的配制和肥料的使用等,都需要扎實的化學知識做基礎,常感覺力不從心。化學知識廣泛滲透在園林植物生產與養護諸多工作中。如用發展的眼光培養研究和創新性人才,需要重視知識的內在聯系,奠定學生堅實的科學基礎。
二、化學知識在園林專業教材中的滲透
化學與園林專業課程有哪些聯系,筆者對該專業《園林植物保護》《園林綠地施工與養護》《盆景制作》《花卉應用》《綠化工(中級)》等10多門課程中化學知識進行分析、統計。諸多課程在知識體系中多處應用化學知識。例如《植物基礎知識》課程,“植物形態解剖知識”一章中“植物細胞內含物及轉化”需要用到糖類化合物、油脂、蛋白質的分類與水解、可逆反應等知識,“根對礦物質元素的吸收”用到膠體、半透膜、滲透壓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植物生理知識”一章中“土壤溶液”涉及到元素周期率、元素周期表、水溶液的酸堿性與PH等化學知識,“根系的吸收”運用到鹽的分類、蛋白質的性質、電解質、電離、可逆反應與電離平衡等化學知識。“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需要有糖的分類、氧化還原反應、熱化學反應等知識基礎。“植物激素”需要學生了解乙烯、有機酸等化學知識。又如《園林植物保護》課程,“病蟲害的治理”中要學習“化學農藥、農藥的稀釋”等知識,學生不熟悉“溶液濃度的表示法、溶液稀釋的計算與實驗”等相關知識,學習起來就比較費力。再如《園林綠地施工與養護》《盆景制作》《花卉應用》等課程中,“適地適樹”、“施肥”、“保鮮劑”等板塊體現專業與化學的緊密關系。《綠化工(中級)》的“基礎知識部分”集中在“農藥、土壤與肥料基礎知識”環節體現“溶液稀釋的計算與配制、溶液的酸堿性與緩沖性、膠體溶液、化學肥料”等化學知識對專業知識學習的支撐作用。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專業課需要有化學知識積累。如果單靠學生初中一年的化學基礎,連簡單的化肥與農藥的名稱都無法正確理解,更談不上綜合應用與技能操作。因此在園林專業開設化學課的必要性是不容置疑。
三、如何體現化學在園林專業的重要性
1.校本教材的開發
調查中發現,很多學生感覺化學對專業學習是有用的,但又無法準確建立聯系。出現這一問題的關鍵是沒有選對合適的教材,讓學生誤認為化學與園林是兩個毫不相干的個體。園林專業課程與化學課程關系密切,在化學教學中應該將兩者緊密聯系起來,才能體現化學服務專業的功能,而通用的化學課本根本無法滿足這個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對化學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增刪、調整,凸顯園林專業特色,編寫一本實用的化學校本教材。如在物質的量一章的教學中,應降低計算的要求,增加溶液濃度表示法,強化一定濃度溶液的配制,增加波爾多液配制的實驗。
2.操作技能的訓練
園林專業中專生畢業后多安排在操作性崗位,對動手能力要求較高。化學作為服務專業的輔助科目,在平時教學中,有意識地強化訓練與專業技能相關的實驗、實訓項目,可更好地提高專業教學的效率。如滴定分析在測定土壤的有效磷、有效氮、酸堿度等性質時廣泛應用,在化學課上此類實驗可安排更多課時。
3.科學素養的培養
在化學教學中,始終貫穿對學生的科學觀培養,從化學的角度正確認識事物。教師以身作則,杜絕拼湊數據現象,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對藥品的取用與放置有嚴格的規定,培養學生節約意識和環保觀念;實驗操作時失誤和困難步驟反復練習,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于嘗試的精神;鼓勵學生用發散思維思考問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等。通過對化學知識的重整與教學方法的改進,相信化學會更好地為專業服務,為其專業教學奠定更好的理論與技能基礎,提高教學效率。
作者:楊書芹單位:江蘇省相城中等專業學校
一、積累課堂教學素材的意義
本人認為,園林專業的實訓是個大工程,有太多副產品可以收獲,而課堂教學素材是其中之一。教師在實訓指導過程中,進行教學素材的積累是解決以上兩個認識誤區的好方法。第一,積累課堂教學素材有利于課堂教學開展,有利于學生的素質發展。第二,積累課堂教學素材有利于實訓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
二、積累課堂素材的操作策略
1.內容的確立與采擷
一個園林綠化工程有好幾個項目組成,每個項目又有好幾個任務組成,每個任務又分成好幾個步驟,每個步驟中又有好幾個生產要點。園林實訓的內容是如此的豐富,都可以成為我們收集教學素材的對象。一般地,我們把合同簽訂、規劃設計、測量放樣、人員組織、任務落實、器材分配、經濟核算、安全規范、檔案記載(包括工作目的、工作內容、工作過程、工作結果)、工作日志、心得體會等文稿作為文檔素材。把園林工作過程中的重點技術、核心技能的講解、演示、操作,以及討論、分析會、現場諸葛會等錄像作為圖片或視頻素材。而利用園林綠化修剪養護時剩余的苗木、枝葉、圖紙、工程模型等作為實物素材。
2.形式的類型與選擇
素材的收集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有文本、圖形圖像、聲頻和視頻和實物等,一般不同的園林綠化工作內容常以不同的形式來承載信息,但同一內容也可以不同形式來表達,以便課堂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教學需要,加以選擇,所以收集整理素材時要盡可能地多采用幾種不同形式,特別是學生喜愛的形式,以便選擇合適的形式使用。
3.素材加工和歸檔
實訓時采集到的教學素材畢竟是原始的材料,雖然有些可以直接呈現給學生,但還有許多園林素材需要通過整理加工,諸如補充、刪減,潤色以及修改等使之完全符合我們的要求之后再利用。
4.注意事項
我們對任何事物都應一分為二辯證地看待,在園林實訓過程中收集教學素材也應注意以下這些事項:第一、爭取實訓單位的配合和支持畢竟對園林公司來說,完成生產任務、獲得最大利益是最終追求,而收集教學素材的過程不免要在一定的場景、人員的配合下進行的,同時為了強化突出某些效果,要有一定的設計與改變,甚至排演與重復等。這就需要我們的實訓指導老師與園林公司的領導、師傅、員工等做好溝通工作,從自身、更應從對方的角度,諸如工藝水平的改進提高,公司形象的宣傳等去說服他們。第二、分清主次,減少對公司生產的影響實習指導教師的主要工作是帶好實習,配合園林公司的生產過程做好實習指導,收集園林教學素材只是連帶的副產品。雖然副產品價值很高,但只有分清了主次,以主帶副,才能做到兩不誤。第三、選擇恰當的場合與時機園林專業的實訓是一個具有較長時間的教學項目,有些工作內容在整個過程中將反復出現,而有些工作內容則是偶爾出現,甚至是一過性的。我們要善于把握時機,進行素材的收集,對園林綠化工程中的一過性、偶爾出現的素材更應周密計劃、認真準備,做到遇到不放過,對將反復出現的素材則應有選擇,選一個最不影響生產又能反映主題的時機進行收集。園林專業教學素材積累過程,可以豐富教學實習內容,激發園林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認識和理解,解決園林專業教學實習的難點、疑點,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也是教學實習的重要輔助手段。園林專業教學素材的積累,為今后開展課堂教學積累了大量來自一線的現實素材,增加了園林綠化教學內容的可選擇性,有助于課堂教學設計的多元化,為同課異構創造了客觀條件,在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的同時,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前,筆者積極向老教師學習課堂教學經驗,但始終覺得自己腹中有點空,缺少點什么,上不出一堂使自己滿意的課來,為參加全國農林類專業教師說課比賽,筆者雖曾認真準備,但結果在寧波市選拔賽上就遺憾出局了。后來,筆者在園林專業實習指導時通過對教學素材的積累,心中有底了,教學的水平也隨之提高了,獲得了全國說課比賽一等獎。所以,年輕教師更應該利用生產實習平臺,積累課堂教學素材,促進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馬赤駿單位:鄞州區四明職業高級中學
1教學設計
1.1互動式教學
工程力學課程與其他課程有本質的區別,工程力學課程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解決問題,這就要求學生能理解解決問題的思路,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課堂上如果只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效果是很不理想的.但如果課堂上將主動權從老師轉移給學生,效果截然相反.但是如何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呢?措施如下
1.1.1緊緊結合課堂,有針對性的提問
高超的教學提問藝術,能很好的啟發學生的思維,使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教學中教師巧妙的提問常常可以一下子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還能增強學生的主體作用,鞏固強化已學過的知識.
1.1.2抓住重點難點,合理安排課堂討論
課堂上教師在講解了一定的知識點后,要及時的設計問題讓同學們思考并進行課堂討論,課本上的思考題或者自己平時教學過程中的積累設計成的問題,都能及時的引導學生課堂學習,有啟發性的問題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更能讓學生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舉例1在講解力偶和力矩時,一般是先講力矩再講力偶的,基本的概念、性質、定理講完之后,及時的問學生:力矩和力偶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分別是什么?這個問題一出,學生就開始思考,這時就可以組織一個小討論,讓大家自由發言.綜合大家討論的內容,學生基本上都能掌握力矩和力偶,而且也能完全的區分這兩個力的形式.舉例2在講解拉壓桿的強度問題時,要根據桿件的強度來確定結構的許用荷載,如圖1中所示結構,若已知桿1桿2的橫截面積和許用應力,要確定結點處受力的許用荷載.解法1根據結點A的受力平衡找出桿1和桿2受到的力與F的關系,然后根據許用應力確定F的取值范圍,取交集即可;解法2根據桿1和桿2的許用應力確定兩桿受到的最大軸力,再根據結點A的平衡計算力F的大小.這兩種解法,計算的結果完全不同.我們就可以問學生,這兩種算法是不是都正確?如果都正確,為什么結果不同呢?如果不全正確,哪個計算方法錯誤呢?錯誤又在哪里呢?這樣一來,學生就開始思考討論了.通過這樣的一個討論,大家就會明白桿件的許用荷載和結構的許用荷載的區別了.只要課堂上留給學生討論的時間,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遠比老師在講臺灌輸式的講解強的多.可見,老師少講,學生多想多討論,是件事半功倍的大好事.
1.2案例式教學
工程力學理論性強,比較抽象,與工程實際聯系緊密,與此同時,學生又沒有什么實際經驗,分析工程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限,而《工程力學》課程的學習目標就是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搜集和積累一些與工程力學相關的實例,激發學生學習基本理論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舉例1講解平面匯交力系時,基本的理論知識講完后,給大家舉例園林工程施工時的軋路碾子過障礙物的實例,如圖2所示.要大家根據學習的理論知識分析工程問題,計算拉過碾子的最小水平力是多大?拉過碾子的最小力又是多大?舉例2講解彎曲強度時,大自然賦予樹木的美好造型,如形成合理的圓形截面,能夠抵御不同方向的風力引起的彎曲內力和變形,上細下粗的樹身,各截面彎矩自下而上越來越小,形成等強度懸臂梁.
1.3重視習題課和課下作業
為了解決《工程力學》課時相對較少內容相對較多的矛盾,一般都采取加快授課進度的辦法,所以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要掌握一定的知識點,還要會熟練應用,就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展開一定課時的習題課和布置定量的有代表性的作業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根據工程力學的兩大部分,分別展開靜力學習題課和材料力學習題課各一次,一次2學時.
(1)習題課時一定要選擇好題目,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有一定難度,還要能聯系工程實際,重點是通過題目的講解培養學時的應用力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講解題目時盡量一題多解,讓學生通過一個題目的解決就能熟練掌握多個知識點;
(3)習題課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題目講解前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采取學生思考—設問—回答—分析—討論—講解—總結的過程,可以大大縮短學生掌握知識的時間;
(4)課下作業一定要適量,有針對性的溫習課堂教學內容,能夠及時評價課堂教學的效果;
(5)課后作業在下次上課時進行總結,將作業中出現問題較多的地方再重點強調一下,個別問題單獨糾正.總之,一定要利用好習題課的時間,重視課下作業的整體質量,通過習題課和課下作業讓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2考核辦法
根據工程力學課程的特點,考試成績不能采取一卷定高低的方法,而應該將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
(1)將課下作業做為考試成績的一部分,每次課下作業都給學生做成績記錄,不交作業的沒有成績,這樣也能提高學生做作業的動力,有效提升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2)將課堂提問回答情況作為期末考試的一部分,提高學生課堂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其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3)期末考試時,弱化學生死記硬背的內容,強化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將一些常見的公式印制在試卷上,增強學生的應用知識水平.
3結束語
如何在《工程力學》課堂教學中突出其應用型的理念,強調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增強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能力,是值得不斷的探索和總結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樹立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上來,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提高教學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的工程素質.
作者:于敏緱瑞賓肖昕迪吳偉東單位:安徽科技學院城建與環境學院安徽科技學院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
1教學改革的內容與途徑
1.1教學大綱的改革
生物化學教學大綱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的具體表現形式,包括了生物化學的教學目的、任務、內容、體系、范圍、進度、時間安排、教學方法、考核標準和辦法,是教師選編教材及組織教學的主要依據。生物化學課程組根據本課程的專業特點,從地方院校的實際出發,立足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遵循“從出口往回找”的原則,以課程與就業出口之間的聯系為依據,重新制定了園林專業生物化學的教學大綱。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從分子水平了解生命現象的化學本質,理解并掌握組成生物有機體的組成、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的關系、生物物質在體內的代謝規律及遺傳信息的表達與調控等。教學過程中,以講清基本理論、傳授基本技能和聯系實際應用為重點,著重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創造能力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掌握生物化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知識,為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以及今后從事科研、教學生物科技開發等工作建立牢固的生物化學基礎。生物化學新教學大綱中減少了理論課時量,增加了實驗課時量,理論學時由以前的80學時改為64學時,實驗學時由16學時增至32學時。
1.2課程內容的改革
生物化學課程涉及知識面廣,學生在理解和記憶時難度較大。其內容主要包括三大模塊,即糖類、脂類、蛋白質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結構、性質;生物大分子的代謝以及遺傳信息的傳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對以上模塊的基礎知識仍然重點講解,但在授課過程中適當增加基礎知識與時日常生產和生活的聯系,介紹生物化學的前沿和熱點問題。尤其是用園林研究(如植物生理學、病蟲害、園藝植物生物技術、園林植物栽培及植物育種等方面)中生化問題的解釋,來幫助學生對生物化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述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的結構異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大米和糯米為什么有不同的黏性;再例如吃菠蘿時常用淡鹽水浸泡一下,其原理主要是破壞菠蘿中的蛋白酶,進而解釋蛋白酶的催化作用。通過上述做法,使某些使抽象和枯燥的內容的變得更加有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
1.3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對于園林專業的生物化學課程,課程組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進行了各種探索和嘗試。
1.3.1啟發式教學的運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園林專業的教學任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在教學環節和形式上改變傳統單一的“封閉、灌輸式講解”教學形式,采用“課堂講解”“自主探究”“課堂討論”等多種相互聯系的教學環節和形式。每節課的結束都要給學生留下討論題目及預習題目,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疑問重點講解,實現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積極性的有機結合。
1.3.2多種教學手段聯合運用
隨著信息技術改革的發展和深入,多媒體輔助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通過多媒體技術把聲音、文字、圖形、圖象及動畫等多種信息傳遞給學生,使原來難理解的及枯燥的內容變得更加精美、生動。“多媒體投影+黑板”的綜合運用加速了課程內容的呈現方式,提高了課堂講解的表現力,生物化學課程組集體制作了精美適用的《生物化學》多媒體課件,連續用于4屆學生,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效果顯著。生物化學課程在每學期開課之前都將教學大綱、教學方案、實驗大綱、實驗計劃和課后輔導方案等課程信息錄入臨沂大學網絡教學平臺,這有利于合理地組織豐富的教學素材,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時空限制,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1.3.3傳統授課方式的改革
傳統的授課方式通常是教師講解、黑板板書和學生聽記,這種授課方式單一,學生興趣不大。臨沂大學在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同時,進行了一些嘗試:①采用雙向討論式教學,教師根據生物化學課程內容設計討論題目,將學生分成小組,引導學生思考,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可以適當地給予補充,討論結束后要求各組選出一個代表闡述本組討論結果,最后由教師總結,并對討論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講解,通過雙向討論式教學調動了教與學雙方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②對于氨基酸及糖的結構等內容,學生在高中以及有機化學課程中已初步學習,讓學生通過課前準備,制作多媒體課進行講解,教師根據學生講解進一步補充,在讓學生體驗授課的同時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③采用研究教學法,激發學生對生物化學的興趣,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索和學習去發現生物化學學習規律,提高生物化學學習能力。
1.4實驗體系的改革
實踐教學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措施。生物化學課程的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因此,我們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精心設置實驗項目,實行“3+1”模式。“3”指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研究創新性實驗3個層次,其中,綜合性實驗和研究創新性實驗不得少于總實驗的60%,“1”指開放性實驗,不斷提高實驗教學在生物化學課程中的比重,逐步提升實驗教學質量。綜合性實驗主要以生物大分子的提取、分離和純化為主。研究創新性實驗要求學生自己選題,設計實驗方案,準備實驗試劑,制定操作步驟,自主完成實驗,分析實驗結果。每學期生物化學課程組都組織相應的開發性實驗,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實驗。通過實驗體系的改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了求知過程,打下了堅實的實驗基礎。
1.5考核方式的改革
為了更加全面地考察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素質,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從2008年,臨沂大學進行了考核方式改革,增加了對教學過程的考核。生物化學課程的學業成績由3部分組成:平時成績(30%)、副卷成績(30%)和主卷成績(40%)。平時成績主要包括課堂考勤成績、平時測驗成績和課程論文成績,分別占平時成績的20%、40%和40%;副卷成績由實驗成績構成,包括實驗考勤、實驗報告成績和期末實驗技能考試成績3部分,分別占實驗成績的20%、40%和40%;主卷成績由期末閉卷考試成績構成,題型設置分客觀題和主觀題,分別占60%和40%。考核的目的是檢查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過程的掌握情況,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論
針對園林專業在生物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改革教學大綱、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實驗體系和考核方式等,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學效果。2012年,臨沂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生物化學課程被列為山東省精品課程,生物化學課程組將不斷充實與更新生物化學的教學內容,并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師資力量,鼓勵和支持教師外出進修和訪學。總結園林專業生物化學改革的成效,將其先進經驗用于其它專業的生物化學課程改革,為推動專業創新人才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于軍香單位:臨沂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一、園林專業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分析
(一)我國園林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現狀
隨著園林行業社會競爭力的加大和企業對人才要求的提升,近十多年來許多高校相繼開設園林專業、建立碩士點。據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76所高校(其中包括理工類、農林類、綜合類院校)設立了園林本科專業,135所院校及科研院所設立了園林及相關的碩士點,18所高校具有相關的博士點。國內現存的30余所農業院校,幾乎全部設置了風景園林本科專業,旨在培養園林行業急需的高級人才。由于園林專業本身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較強,包含了生命科學、心理學、生態學、園藝學、地理學、建筑學和藝術等,需要多領域知識的融合與創新,又需要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國外成熟的培養體系相比,各院校對于園林專業研究生的培養仍處于不斷探索、改進階段。目前國內院校已在積極向一些發達國家學習先進的方法與經驗,針對園林專業本身的特點,調整現階段教學中不合理的部分,力爭在短時期內突破傳統模式,在探索中不斷改革、完善研究生的培養方案。
(二)現階段我國園林專業研究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大部分院校園林專業起步較晚,辦學歷程短,專業成立的初期基本培養模式大多以北京林業大學教學體制為藍本,但辦學、師資力量薄弱,不同類別院校教學體制有所偏重,課程設置魚龍混雜:農林類院校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偏向植物造景、環境綠化、生態修復等方面;理工及綜合類院校的園林相關專業大多受到城市規劃學和建筑學的影響,教學重點和課程設置多以空間規劃、園林建筑設計為主;藝術類院校的教學體制方面則偏向環境美化與景觀設計。各院校對于研究生的培養更是沿襲舊的模式,以至于學生專業口徑過窄,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畢業學生優勢不明顯,綜合實踐能力也比較差,研究生科技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較弱。
(三)國內外實踐基地培養模式的探索
研究生基地培養模式,在國內外的許多高校園林專業中已經開展并有所成效。一些發達國家在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方面已進行了大量研究與實踐,如美國、英國己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美國還將碩士研究生能否解決實際問題作為評價研究生質量的重要標志,通過嚴格篩選,畢業淘汰率高達50%,而日本、德國則更注重課程教學目的及研究生獨立科研能力、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英國、美國、德國、日本、荷蘭等國家,具有園林專業碩士點的學校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已經積極與藝術博物館、展覽館、植物園、園林植物研究中心、種質資源研究所、生物分子技術試驗站等這些學校所匱乏的綜合性學習實踐場所合作,為學生提供不同方向、不同層次的教育。這種合作式拓展式教育路線現已經非常完善,既強調職業教育,也很注重基礎研究以及其他學科的相關研究。國外完善的實踐教育體系是國內園林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能夠走可續發展路線的方向與目標。據調查,在國內已設有園林專業碩士點的百所高校中,有十多所高校如北京林業大學、中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均與科研院所或園林相關企業建立了長久性的良好合作關系。通過基地合作模式培養出來的高素質人才擁有更扎實的理論知識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的能力,更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創新精神。經過培養的這類研究生人才在知識儲備與行動能力都處于優勢狀態,因此獲得了社會較高的認可。
二、園林專業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建設
(一)園林專業碩士研究生教學目標
研究生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專業性的高水平創新型人才,而作為園林高層次人才主體的碩士研究生應當具有更加廣擴的知識、更加全面的能力,應當了解我國及國際園林理論與實踐的前沿思想與發展動態,掌握園林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綜合運用國內外先進文化和藝術原理、設計理論和植物材料進行規劃設計和組織實施的能力,熟悉園林工程的技術、管理、監理等,植物與設計兩大方面內容必須整合為一個整體融會貫通,培養過程應多元化,具有開放性。實踐基地合作模式下,研究生人才培養要從以往單一的知識創新,擴展到技術創新、開發應用、知識轉化等領域,針對企業實際、注重實踐應用能力的綜合培養。
(二)校內基礎建設的改進
1.調整課程結構,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大多院校對于園林專業的碩士生培養為“1+2”的模式,研一期間學量的公共基礎課和專業理論課程,在保證教學內容的前提下,根據教學計劃適當縮短理論課課時,將其壓縮在一個學期內完成,同時增加與理論課配套的實驗、實習、實訓課程,實驗實習場所在一定的組織下供學生開放使用。授課方式也要靈活多變,組織培養、植物造景等課程要走出課堂,讓學生多在實驗、實習、實訓場地親自動手實踐,要利用好學校現有的資源,如東北農業大學擁有的向陽鄉實驗實習基地,讓實踐技能教育貫穿于整個課程體系。同時可以鼓勵學生成立科研小組,合作完成部分科研項目或參與到專業課教師的科研活動中去。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試行“雙導師”制度雙導師制度指由本校導師和來自園林生產單位具有高級職稱的技術人員作為合作導師共同組成的導師組負責制,同時為了確保研究生培養的質量,學校可制定校內外導師定期交流的機制,以便及時了解和掌握研究生學習、科研和論文進展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其優點是能夠彌補單一導師所帶來的知識結構欠缺,與企業的雙導師制培養模式能夠讓學生們提前參與企業的研發與實踐盡快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通過這一制度,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充實了學業,很好的落實了產學研相結合的國家教育培養方針。學校也在這些項目中,提高了學術水平,促進了學科建設。聯合培養的研究生,以其廣泛的知識面,活躍的思維,豐富的實踐經驗受到了高校、研究所和企事業單位的青睞。與此同時,學校也要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加強與國內外同行院校、科研單位的學術交流。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和素質,確保人才培養質量。
3.加大各院校各學科之間的學習交流當今各院校間教學的獨立,資源和教學成果壟斷,但是也會造成學生由于不能及時掌握旁系學科相關信息而產生設計單一化的情況。要根據時展和社會需求及時加大學科間、院校間的交流互動,充分利用各科交叉資源促進和加強在校生的教育和培養,可將同校不同學院師生或者其它學校師生組織起來合作比賽,既可以是本專業師生合作,也可以是其它專業師生交叉混合合作,做到知識互補,親自動手合作,充分利用現有教學優勢培養復合型和實用型人才,加強各院校、各專業的競爭力,推動各院校、各學院的建設和發展。
三、研究生實踐基地建設模式的探索
(一)校企合作定向培養
院校可以與一些達到資質要求的園林相關企業,如苗木公司、園林公司、科研院所,試行“1+2”的園林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即與企業簽訂協議(任務書、合同書、委托書),研究生在第一年的基礎課程修完并合格后,按照成績擇優選拔,在接下來的兩年當中科研與實踐均在企業內進行,科研內容可在簽訂協議前擬定,可根據企業的要求進行調整,畢業論文環節可在企業和學校的雙重指導下完成,學生采取邊工作邊學習的方式,企業按月給學生發少量補貼或設立專項獎學金以茲鼓勵。優秀學生畢業后可遵循雙向選擇方式到企業工作。如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與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園林設計院、天津方正園林建設監理中心、廣東棕櫚景觀規劃設計院、深圳北林苑景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等34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校外實習和就業實踐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了專業實習實踐、理論聯系實踐、提前了解行業現狀的重要平臺。從園林專業學生能力培養的角度看,只有提供功能全、數量足的實踐教學基地,才能滿足學生能力培養的需要。
(二)校校合作、校研合作
學院與其他已設立園林專業碩士點高校、研究所進行合作教學,充分利用每一所科研機構、學校的資源條件與師資優勢。定期進行實踐教學和學術研究交流,互派學生進行學習。從而達到知識貫通,技術交叉后產生相乘的倍性效果。學校可以與其他科研機構和院校聯合申請課題,分層次有序的不斷深入研究,進行多學科、交叉學科和前沿學科的綜合性的理論及應用研究,為研究生的科研活動提供輔助支持,科研院所良好的實踐平臺為學生最大限度的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更多的物質幫助與資源,而所合作的院校、科研院所也能加快研究進展,加快成果的獲益速度,從合作中受益。
(三)與學校其他學院合作
研究生是導師的科研助手,導師對科研的方向有前瞻性、引導性和決策權,研究生則肩負著實踐輔助的任務。園林專業作為省級重點專業,也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園林專業的研究生除了需要儲備本專業的知識外,還需要了解生命學院的生物技術、資源與環境學院的景觀生態學、農學院的作物栽培、病理,藝術學院的景觀規劃、空間布局等知識層面,因此,各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本校的資源,以各學院為單位,進行院院聯合培養,這不僅可以使資源利用達到最大化,也是對大學整體科研進展的一個更大的促進,為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研究生的培養與交流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與合作機會。
(四)校內承包制和股份制的建立
院校不僅可以和企業,科研院所進行合作研究、生產,也可在校內與師生建立合作機制。學校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以承包制或股份制的形式為老師、學生個人或小組提供一定面積的溫室大棚、苗圃、林場等校內實踐場所,組織師生親自動手生產、培育,為學生提供扦插、組培、鮮切花盆景選育、樹苗生產、誘變新品種等多種可供應市場需求的實踐機會,在生產過程中配以專業的教師進行指導管理,最后利用固定的合作渠道將產品應用于市場的銷售與收益。在項目規劃、建設的過程中,要吸引多方投資,各層共同參與,既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又能讓學校、師生有所收益,學校的收益同時又可用于實踐基地的建設,可謂“雙贏”。
四、實施效果
1.東北農業大學園林專業已與黑龍江省科學院大慶分院、吉林省農科院、哈爾濱市農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輸送了大批優秀研究生人才進行培訓、實踐,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部分學生研究生期間已能獨立完成復雜科研項目,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獨立科研能力顯著提高,能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
2.通過基地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對“雙導師”制度的試行,完善了課程體系,學生科研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又更好的了解了行業的最新技術和研究進展,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的能力,畢業生獲得了企業較高的認可度。
3.高校科學研究在具有較大的前瞻性、探索性的同時由于在產業鏈中并不直接與消費端對接,科研的成果距離市場需求也有一定的距離,而科研基地的參與,充分利用了其能夠更好地把握市場脈搏,針對于市場要求有一套完整的產品工藝程序,能夠較完整的使科研成果形成經濟效益等有利因素,與科研基地或企業聯合對研究生培養,提高了教師業務水平,學生和教師同時進步,與之合作的科研院所也收獲了優秀人才。
五、結語
實踐證明,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主線,以實踐基地合作培養模式為基礎,以市場開發為動力,創建研究生基地合作培養模式是增強園林專業研究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措施。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和校外聯合培養基地的建設,是學院發展趨勢和新課題。基地要與行業內企業及其它相關行業企業組成合作伙伴,共享設備、設施、人才等資源優勢,充分利用學校已有的資源,將企業作為實踐基地的延伸,不斷吸收企業的新技術和新工藝,合作開發新技術和產品,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校的教學質量。
作者:王金剛李洋龔束芳樊金萍楊濤車代弟單位:東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