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1 06:08: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煤礦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由建國初的人背肩扛到有簡單的機電設備再到高檔普采及綜合機械化采煤,使我國的煤炭生產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煤炭的經濟效益大大提高,安全生產大大改觀,不管是人工結合簡單的機械化生產,還是現代化的綜合機械化生產,抓好機電管理工作,對于保證煤礦的安全正常生產都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煤礦機電;問題;對策
從井上到井下,從采掘到輔助,一臺設備完好率達不到要求,就有可能不同程度的引起各種事故的發生,甚至造成全礦毀滅性的重大損失。針對于地方煤礦機電管理,我們只有認真抓好機電管理和維護工作,保證每臺設備的正常運轉,保證設備的完好率,上水平,達標準,才能保證煤礦的正常生產,以確保礦井機電設備安全性為中心,扎實地搞好管理工作,保證礦井機電設備可靠、高效、安全地運行。
一、地方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機電管理職能部門沒有充分發揮作用。
大多數礦井機電科都承擔兩種職能:機電管理和機電生產。機電科管理人員的主要精力放在生產上,管理作用沒能充分發揮。一些地方煤礦的領導對機電管理重視不夠,機電職能管理作用淡化。
2.對機電標準化工作認識不足。
一些礦井沒有專職機電標準化管理人員,多為兼職。部分機電職工標準化意識差,未能做到上標準崗、干標準活。
3.設備管理不到位。
設備從選型、購置、驗收、試驗、安裝、維護、修理直到報廢的全過程管理在某些環節還不到位。
4.設備存在隱患較多。
設備老、舊、雜,帶病運轉,安全設施、保護裝置不全,距《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差距較大。提升系統缺少緩沖裝置和托罐裝置,電控系統、制動系統保護不全。井筒裝備銹蝕嚴重,未能定期防腐。一些固定設備的電壓表、電流表、壓力表、真空表、安全閥未按規定定期校驗等。
5.機電技術力量薄弱,技術手段落后。
一些地方煤礦技術人員嚴重不足,技術管理不能指導生產,以政帶技的現象相當普遍。井下供電“三大保護”未能按技術要求進行整定、測試、檢查,一些儀器儀表老化而且不全,測試手段和方法落后等。
6.機電隊伍整體素質較低。
一些地方煤礦機電管理人員文化較低,專業技術水平不高。機電職工一般未接受過機電專門技術培訓,理論知識不足,實踐經驗缺乏,違章作業時有發生。設備故障率較高,因電氣失爆而引起的瓦斯、煤塵爆炸事故幾乎年年發生。
7.機電培訓走過場。
盡管地方煤礦的機電培訓工作年年進行,但由于針對性、實用性不強,抽象理論講解,職工無法在實踐中應用。未能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培訓達不到目的。
8.資金不足。
地方煤礦受資金制約,普遍存在設備數量不足、備品備件數量有限的現象。機電職工待遇相對偏低,一些高水平的機電技術人員紛紛跳槽,致使機電安全生產處于被動狀態。
二、改進地方煤礦機電管理的對策
1.重視管理,提高機電管理水平。
礦井領導重視機電管理是加強機電管理的關鍵。
實行設備運行全過程的管理,追求設備壽命周期費用最優化,從技術、經濟、組織三方面進行綜合管理。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把工程技術人員、職工組織到管理活動中來,學習先進礦井機電管理的經驗,制定規劃,分步實施,逐步提高機電管理水平。
2.因礦制宜建立機電管理機構,授予職權,統一管理。
礦井機電管理機構的設置、人員配備、組織形式、體系結構都要因地制宜、因礦而異,不能采用一個模式,但應相對穩定。對于井型較大、基礎工作比較扎實的礦井,設置機電管理科,負責全礦機電技術、設備管理、機電工作調度,對全礦機電工作實行統一管理。井型小、生產環節簡單、設備擁有量少的礦井,機電管理科和機電工區可以合二為一,有利于減人提效。
3.加強機電標準化管理。
建立健全標準化管理組織,提高全體機電人員的質量標準化意識,按標準化要求開展機電工作。機電標準化是確保礦井機電安全生產的基礎,地方煤礦應逐步完善機電標準化工作,成立標準化領導小組,制定標準化建設奮斗目標及具體措施、完成時間。
4.做好設備綜合管理工作。
設備管理的基本任務是掌握設備動態,各礦應建立設備綜合管理體系,完善設備綜合管理制度,配齊設備管理人員,實行流程化管理,扎實做好設備綜合管理工作,確保設備管理制度化、正常化、規范化。
5.認真落實規章制度。
礦井機電管理的主要工作對象是設備,落實規章制度必須以管好、用好、修好設備為主要工作內容。目前急需重點落實的規章制度是:機電管理人員責任制度;設備使用操作規程;設備維護保養、檢查、維修、質量驗收制度;機電事故管理、設備現場管理、技術管理、綜合平衡、班組經濟核算等制度。
6.計劃管理,綜合平衡。
計劃管理是機電管理的核心。編制機電工作計劃,一般應根據機電設備的技術狀態、礦井生產計劃、企業財力和物力、機電施工技術力量、技術條件手段、上級主管部門的意見、要求等進行編制并及時有力地正確協調平衡是計劃順利實施不可缺少的手段。
7.實行技術人員責任制,強化技術管理。
實行技術人員責任制,職責、職權和專業班組職責掛鉤,是充分發揮技術人員作用、強化技術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①嚴格技術文件的審批制度,分級負責,層層把關。②重視積累技術資料和科技情報的檢索工作,做好圖紙資料技術檔案的管理工作。③做好設備的運轉、檢查、保養、檢修、事故等記錄資料的分析整理,妥善 保管,存檔備查。
8.突出機電管理重點。
①安全可靠性。②井下供電和提升運輸2個系統。③操作、維護、修理3個環節。抓好這三方面,礦井的生產秩序也就基本保持正常。
9.提高職工業務技術素質。
業務技術培訓是機電管理的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受培訓的人員,既要學習基礎知識,又要學習當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設備需要的專業技術知識。培訓方式、方法必須做到學用一致,教材、教員、教室落實到位,因人施教,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同時建立激勵機制,如技術職稱評定,結合企業經濟能力提高技術人員的經濟待遇等。
10.明確指導思想,實行目標管理,認真考評機電工作質量。
礦井機電管理的總目標是使設備安全經濟合理運轉,追求設備壽命周期費用最優化,使設備綜合效率最高。每個礦井都要根據設備維修質量和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術素質、技術條件、領導重視機電工作的程度,制定具體的奮斗目標,逐步達到最高目標。
總之,提高地方煤礦的機電管理水平,必須從基礎工作做起:以提高礦井機電設備安全可靠性為中心,以“管理、裝備、培訓”為原則,以標準化統攬工作全局,以經濟杠桿為手段,扎扎實實地搞好機電管理工作,確保礦井機電系統安全、可靠、高效運行。
我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采煤國之一,煤礦多,分布地域寬,涉及面廣,就業人員多,是世界上其它國家無法相比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煤礦安全管理的難度。近年來,受經濟快速發展的強勁拉動以及煤炭作為我國基礎能源和重要原料的戰略地位的影響!煤炭產量激增,未來仍將處在高位增長階段,而與此同時,煤礦安全事故也頻發不斷,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過去經常見諸中小型鄉鎮煤礦的礦難,現在卻開始向國有大礦蔓延,給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造成巨大損失,在國內外產生惡劣影響。本文就我國近年來國有大礦事故頻發的根源作分析以及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超能力生產與設備老化
年我國煤炭產量為19.56 億噸,但其中有安全保障能力的只有12 億噸,其余將近8 億噸的煤炭是在沒有安全保障的條件下生產出來的。 年我國原煤產量可能按近22億噸,沒有安全保障的煤炭產量將會更高。什么是有安全保障的煤礦生產能力?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研究中心的《全國國有煤礦安全保障能力調研報告》將此定義為:一是生產具有合法性,證照齊全;二是安全管理體系完整有效;三是礦井生產系統協調、合理;四是礦井災害防治系統健全,安全技術措施完備;五是應急救援體系完整有效。按照此標準,許多國有煤礦在某些方面都難以達標。
當前,煤炭價格大幅上揚,受行情看好與高額利潤刺激,煤炭行業超設計能力生產與頻繁“擴能改造”現象成風,許多煤礦紛紛挑戰生產能力的“極限”,這不僅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和加速煤炭資源枯竭,更成為煤礦安全事故頻發的“禍首”。
據統計,在全國27 個產煤省區中,有20 個省區超產,其中19 個省區超產10%以上,有些甚至達到了50%。據國務院安委會煤礦安全檢查組對某省四大煤業集團進行的安全生產大檢查顯示,這些煤炭企業 年超產情祝十分嚴重,最多的超產達800 萬噸,最少的超產也達400 萬噸以上,而在這些企業的 年生產計劃中仍表現出了相當嚴重的超產傾向,這都將為煤礦的安全生產帶來極大的隱患。超能力生產另一個突出表現是嚴重的超通風能力生產。據某煤業集團提供的資料,該集團目前所屬的四個礦井都存在超通風能力生產情祝,超產范圍在20%~32%。在當前煤炭如此緊俏的形勢下,全國其他煤炭集團所屬礦井平均超通風能力也基本在20%左右。然而,由于我國煤炭賦存和開采條件差,95%以上都是井下開采,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礦井按近一半,因此煤礦通風能力是安全生產的前提,對此國家早就提出“先抽后采,以風定產,監測監控”方針。如果煤炭生產企業將通風能力置于不顧,勢必給安全生產埋下極大隱患。
談到煤礦的安全生產能力,讓我們追溯歷史,不難發現其中諸多歷史的深層次原因。自上世紀80 年代初起,由于國家實行“有水快流”政策,小煤礦濫采亂挖現象十分嚴重,煤炭生產逐漸出現供大于求局面而到了1993 年國家實施宏觀調控政策,煤炭市場則呈現蕭條景象。加之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到1998 年煤炭市場陷入歷史最低潮。20 多年來,煤炭工業滿足了國民經濟發展對煤炭的需求,但十幾萬煤礦工人為此付出了生命代價。目前,1/4 的礦井通風壓力偏大或通風困難,只有60%的國有煤礦建有集中監測監控系統,國有煤礦高瓦斯礦井只有60%建立了瓦斯抽放系統,而且主要是原國有重點煤礦。1/3 的煤礦存在防塵設施不足、老化的問題,部分國有煤礦機電設備超期服役。根據對某省四大礦業集團的調查,其主要設備超期服役率高達40%,其中上世紀50 年代的設備占30%,機電固定設備新度系數僅為0.5。各地煤礦的防災減災能力很難令人滿意。近年來,國家在煤炭的安全生產上不論從財力物力人力上,都下了大功大,使了大力氣。 年到 年國有煤礦安全資金投入總計124.14 億元,雖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遠遠沒有滿足產量猛增的需要。
(二)安全管理與監督不到位
長期以來,原國家勞動部一直是國家職業安全監察的執法主體。1998 年政府管理體制改革之后,新成立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不再履行這一管理職能,煤礦安全監察及安全生產綜合管理職能,交由國家經貿委新設立的安全生產局承擔。由于煤礦事故頻發,1999 年12 月30 日,國務院批準了《煤礦安全監察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設立一個專門機構—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履行全國煤礦行業安全監察職能。初,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在國家經貿委安全生產局基礎上成立,與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合署辦公,一個機構,兩塊牌子,行使國家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職能,歸國家經貿委管理,但涉及煤礦安全監察方面的工作,仍以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的名義實施,煤礦安全監察工作的體制不變,煤礦安全監察實行垂直管理,分級監察的管理體制。
在安監局成立后的4 年時間里,煤礦安全“國家監察、地方監管、企業負責”的基本格局確定,但在實踐當中出現了一些不完善的問題,主要表現是,如何把國家監察與煤礦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如何提高安全監察執法的權威性,如何發揮地方政府對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管理等諸多問題。一位從事煤礦安全工作的資深人士評論說,“管生產的管安全,把己經與國際按軌的由勞動部門作為第二方進行監督的安全生產體制,改得反而缺乏第二方監督了,大批安全工作者無奈離去或者改行”。而直接主管安全監察工作的地方政府也設有類似機構,主要監管地方國有煤礦、或者私有的小煤礦。然而,有關專家指出,當前地方機構存在一個普遍性的問題是,對這些屬于當地政府稅收來源的煤礦企業,地方政府的“保護情結”依然嚴重,很難真正起到第二方監督的作用,直接關系中國煤礦職業安全的第二方監管還面臨相當大的挑戰。
(三)煤炭高素質人才嚴重缺乏
煤炭人才緊缺是礦難頻發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由于煤炭行業技術人才多年流失,缺乏補充,各地煤礦
人力資源青黃不接,處于“斷檔”狀態。這不僅制約了煤炭產能提高,還嚴重影響到煤礦安全生產,使煤礦陷入“擴產一事故一減產”的怪圈,成為我國能源安全問題的一個“瓶頸”。某省一位安全監察局局長說,幾乎每一起礦難的背后都可以找到煤礦人才缺乏的身影。大部分煤礦事故都與井下沒有專職技術員、礦工不懂安全規程違規操作有關。國家總局副局長王顯政在通報遼寧阜新“2·14”特大瓦斯事故調查處理結果時指出,這起事故的直按原因就是由于工人違章帶電檢修,產生電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煤礦人才緊缺直接導致安全生產無人落實。煤礦采區技術員在處理突發事件、確保井下安全生產中不可或缺,以前每個采區一般有2~3 名技術員,但現在很多煤礦采區沒有了技術員,僅有的幾個懂安全、通風和機電的,都集中到生產科去了。沒有專業的技術員,生產方案拿不出來,安全措施制定不了,制定了也落實不上去,有重大危險源無法識別,有效的安全裝置不會使用,很多不該發生的事故就發生了。比如,近年來,各地都加大了安全生產投入,很多煤礦都裝上了“瓦斯報警斷電儀”,這本來可以有效減少瓦斯爆炸事故,可是由于沒有技術人員及時調試,這些昂貴的儀器就像聾子的耳朵一樣形同虛設。不僅如此,煤礦人才緊缺還使得產能難以提高。由于基層礦井沒有技術員,很多原來由技術員把關的采掘方案都交給了總工程師,不少工程由于人手緊缺,造成采掘接替脫節,不得不中途停工。關于煤礦人才緊缺的原因,恐怕是眾所周知的。上個世紀90 年代煤炭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煤炭行業艱苦、高危,煤校招生困難,不得不壓縮甚至取消煤炭類專業。
目前,全國煤炭行業原有的10 余所煤炭專業院校在大學生就業政策由包分配改為雙向選擇后,為適應市場需求紛紛改名換姓,脫去了“煤炭”、“礦業”的外衣,其煤炭類專業的學生比例由原來的70%下降到不足10%,造成全國煤炭企業采礦、機電、通風等專業人才只出難進,普遍出現了技術人才緊缺問題,有的煤礦甚至十幾年沒進過一個大學生而陷入“人才斷檔危機”。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主要能源,國家應站在維護能源安全的高度,充分認識到煤礦人才問題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在加大對煤炭產業扶持力度,增強煤炭產業競爭力、吸引力的同時,加強輿論引導,出臺優惠政策,創新培養模式,使更多的學生就讀煤炭專業、就業煤炭行業。只有這樣,才能切實解決煤炭生產與安全的瓶頸問題,才能有效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當然,我國煤礦事故頻發的原因遠遠不止這些,造成礦難的原因是復雜的和多方面的,有歷史的深層次原因,也有當前煤炭供求關系的影響。因此,治理煤礦事故要多管齊下,既要治標,又要治本。只有標本兼治,才能真正從源頭上杜絕礦難的發生。
二:煤礦監察健全制度安全管理
1 問題的提出
《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第五條規定:“煤礦安全監察應當以預防為主,及時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有效糾正影響煤礦安全的違法行為,實行煤礦安全監察與促進安全管理相結合、教育與懲處相結合。”這是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在進監察工作中必須遵循的方針,所以,探討如何實現煤礦安全監察與促進安全管理相結合,是搞好安全監察,從根本上提高我國煤礦安全生產水平的根本出路。
我們進行安全監察的目的,在于依照有關煤礦的法律法規,運用法律手段,及時發現和消除現場的事故隱患,保證煤礦實現安全生產。但是,我們煤礦安全監察員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盯在現場,實現煤礦的安全生產最主要的還是依靠企業自身加強企業的安全管理。因此,必須著力于構建企業安全生產的自我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和挖掘企業搞好安全生產的內部潛力。這是因為,企業是安全生產的主體,搞好安全生產決定性因素在于企業內部的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如果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缺乏安全生產的自律意識,那么,任何外部的監督檢查,都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如何通過安全監察,促進安全管理是我們作好監察工作的新課題。
2 煤礦安全監察與安全管理的關系
通過我們的安全監察發現,國有重點煤礦的安全管理機構比較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等管理制度比較完善,相對來說,安全管理水平比較高,但與國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職工的安全意識、技術素質比較低下,安全裝備水平普遍較低,煤礦企業領導的管理水平大多數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期的粗放型管理水平上,難以適應現在安全形勢的發展;與國有重點煤礦相比,地方煤礦,特別是鄉鎮煤礦在安全管理方面,是比較原始的,一些鄉鎮煤礦甚至沒有起碼的安全管理機構和安全管理人員,在安全管理制度上,有的甚至是空白,在裝備上有的還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生產水平上,在職工的素質方面,大多數是臨時工、季節工,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術素質非常低,煤礦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也相當落后。試想,處于這樣的煤礦企業管理水平,如果煤礦的安全執法監察不與企業的安全管理相結合,單純的安全執法力度再大,也無法實現煤礦安全的根本好轉。
對于煤礦安全來說,煤礦安全監察與煤礦企業的關系,是外因和內因的關系。提高煤礦的安全生產水平關鍵的因素在于煤礦企業本身。這是因為:一是煤礦是安全生產的主體,安全貫穿于煤礦一切生產活動之中,所以說日常的安全管理決不能脫離企業的經營活動而獨立存在,也就是說煤礦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安全生產水平才會有提高;二是搞好煤礦的安全生產在于企業是否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說煤礦是否有安全生產的自律意識,完全依靠外部的監督,自身沒有安全的自律意識,是不會搞好安全生產的;三是煤礦生產的主體是煤礦職工,因此職工是否有較高的安全意識、技術素質成為搞好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煤礦安全生產活動的實質是同井下現場的各種自然災害和違章現象作斗爭,提高職工的自身素質,建立安全生產自我約束機制,提高每一個職工的安全意識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關鍵;四是在安全生產管理中,起決定性因素的也是最為基礎的是企業安全管理機構是否完善,管理層是否具有現代化的管理意識,只有企業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機構,領導層具有較高的安全管理意識,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五是現場的裝備水平也對煤礦安全生產
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煤礦安全監察不僅可在現場及時地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制約煤礦的違法行為,而且要通過行政執法,依靠法律手段,強制性地促使煤礦建立健全各種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管理機構,加強考核,加大對煤礦的安全投入,提高煤礦的裝備水平,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術素質,從而提高煤礦安全管理水平。所以說煤礦安全監察作為外因對于煤礦安全生產實現根本性的好轉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加強安全監察促進煤礦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1)嚴格監督監察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落實。煤礦安全生產責任制是煤礦的各級安全生產管理者落實黨的安全第一的方針和有關煤礦法律法規的責任制度,是企業的一項最基本的責任制度和所有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它的建立健全和考核落實,使黨的安全生產方針和有關煤礦法律法規在現場得到正確答案,它使每一個管理者明確了安全管理責任,增強了安全管理的責任心,能夠真正做到依法辦礦、依法管礦;業務保安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是煤礦的專業部門和個人根據部門和個人專業的范圍,在制度上確保專業范圍安全生產的責任制度,如果部門業務保安做得好,每一個人在崗位上都能夠按章作業,每一個專業都能夠得到安全生產,那么全礦也就做到安全生產了;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制度是落實“預防為主”的重要基礎工作,它要求每一個專業和部門在一定的時間周期進行生產現場的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工作,各專業和部門在一定的時間內根據排查出的事故隱患,制定措施,落實時間、資金、人員、責任,限期整改,并進行驗收,使事故隱患真正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事故責任追究制是發生事故后對事故責任者根據責任的大小進行責任追究的制度,它促使煤礦管理者增強責任心,使管轄范圍內的安全工作達到標準要求,實現安全生產。
安全投入和職工的安全培訓和教育等都對煤礦安全工作有著直接的關系,也必須作為重點進行安全監察。
(2)監督監察現場生產情況。煤礦安全管理的結果反映到現場,就是現場是否具有較好的工程質量和完善的安全設施,職工是否具有較高的安全意識和技術素質,一句話,現場是否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有關煤礦的法律法規是否真正落實到現場。當然在現場的安全監察過程中,會發現事故隱患和違反法律法規的現象,要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制止違法行為,防止事故的發生。
(3)監察煤礦的安全管理機構是否健全。安全生產是一門綜合性的系統科學,是一項全面性、系統性很強的工作,涉及到生產過程的方方面面和諸多專業的正確配合。在生產的過程中,每個方面,每個過程,每個專業,每項工作和每個人、每個部門有缺陷或有漏洞,都會給煤礦的安全生產造成不安全因素。當前由于一些煤礦企業盲目的追求改革,減少機構,裁減了一些必要的煤礦安全管理機構,如有的煤礦將企業的內部監察機構裁減了,大大削弱了企業的內部制約機制,特別是一些鄉鎮煤礦沒有技術科、安全科、調度室等一些煤礦必須具備的安全技術管理機構,這樣就造成了煤礦安全管理機構的不健全,使煤礦的安全管理無法正常進行,現場的事故隱患不能及時發現和消除,時刻存在發生事故的危險,這是煤礦最大的事故隱患。
1液壓設備常見的故障及其成因
1.1泄漏故障
泄漏是井下液壓機械系統最常見的故障,主要是由于液體在液壓元件和管路中流動時產生壓力差及各元件存在間隙或者惡劣工況條件引起的。液壓系統一旦發生泄漏將會引起系統壓力無法建立的重大問題.甚至產生災難性的后果。如果是閥的表面幾何精度不夠,閥的同心度不夠引起的,此時應對閥進行研磨或更換。如果鑄造的零件有砂眼、氣孔、裂縫,密封件老化或損壞,都應予以更換;若是由于相對運動產生表面嚴重磨損情況的,應研磨修復或更換,油管接頭松動的,應擰緊并檢查是否扣壞。
1.2液壓系統不能供油
當液壓系統發生不能供油故障時,應盡快找出故障部位,加以維修。如若檢查發現油箱油位過低,可能是有泄漏,要及時查找油箱泄漏處并修補,隨后加油到規定位置;也有可能是吸油管路堵塞造成的,要檢查吸油管路及濾油器,并排除阻管路堵塞物;如果是油液粘度過高的問題,必須排空油箱,更換低粘度油;單向泵轉向錯誤也會造成無法供油,應進行更改線序進行換向;若泵內有渣塵,應拆泵進行清洗排渣,泵元件嚴重磨損或損壞,此時應更換泵元件或更換泵。
1.3系統沒有壓力和系統過熱的故障
如若液壓系統沒有壓力,應先對照液壓系統不能供油的情況進行分析與處理。系統沒有壓力主要是安全閥的原因,若是安全閥的誤動作,應檢查壓力調定值并進行調整,如安全閥彈簧失效,則需更換彈簧。由于存在雜質使得閥不能打開的,拆開并清洗;若存在閥漏油現象,要查找出失效的密封,更換或修理,液壓系統也會出現壓力正常而在某處卻沒有壓力的狀況,當液壓系統出現此故障時,可能是管路、小孑L或節流閥被臟物堵塞或漏損嚴重,此時應檢查壓力和油流情況。如果出現液壓系統過熱故障時,可能是安全閥壓力調定值不適或有故障,應檢查調定值并進行調整;如是泵磨損造成的內部漏油,則檢查泵的內部漏油情況并進行更換。泵修理后安裝太緊,則要拆開并重新組裝;要檢查油的粘度是否合適,不可過高或過低。
1.4工件機構運動不穩定
當液壓系統工件機構運動不穩定時,表現為逐漸減慢,突然增快及跳動等的現象,可能是由于潤滑不良,摩擦阻力增大引起的,此時應改善潤滑條件,清除臟物;也可能是油泵吸空,空氣進入系統所致,此時應檢查油位,油位不能過低,并檢查密封的完好性。若是壓力脈動較大或系統壓力過低,不足以克服外阻力的,要檢查溢流閥的調定值是否符合要求,中國新技術新產品不符合要求的應進行調整。如出現油中雜質堆積在節流通道壁上,或節流閥內外泄漏使之不穩定的。此時應檢查節流閥,并進行清洗或修理。
1.5牽引力不足故障
液壓系統牽引力太小的主要原因是主油路壓力低。應檢查是否漏油,如漏油則擰緊接頭更換密封件或管件;主泵或馬達泄漏過大,可更換馬達或主泵;如果是冷卻不良產生的油溫過高,可調整冷卻水量和水壓至額定值;若是安全閥調定值低,可重新調定;若補油量不足,則可能是輔助泵泄漏量大,需更換新的輔助泵。
1.6噪音故障
如果是機械系統的振動引起的故障,要檢查螺絲和聯軸節;也可能是空氣進人,出現氣穴,要檢查油位和密封裝置并排氣,如果泵體內有空氣,要排除泵內空氣;油流發生漩渦的情況,要減少流道的彎曲和截面變化。若油面過低,考慮吸油管堵塞或阻力太大等,要按規定加足油液,疏通進油管,清洗濾油器,緊固進油段聯接螺絲。如若油粘度大,則要使用合適型號的油;泵和電機不同心,重新調整使其同心。
2煤礦液壓設備故障的排除和維護
液壓系統故障的現象各種各樣,產生故障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在具體的實際檢修過程中,要根據工作經驗具體地判斷出故障的部位,然后按著檢修程序進行修理。在診斷時先要搞清楚故障的基本現象或特征,再根據液壓系統的構造和原理,深入細致地思考和具體分析有可能產生故障的部位和原因,按系統分段進行檢查診斷,檢查時可采用先查兩頭,后檢中間,逐步逼近的方法,最后作出正確的診斷。首先,任何故障在發生前總有預兆,所以首先要到現場問操作者,詢問設備出現故障前后的工作狀態及異常現象,產生故障的部位和故障現象,故障的癥狀以及故障是突然發生的,還是逐步出現的,同時還要了解過去發生的類似現象的處理情況,通過仔細詢問,可以充分了解故障發生的來龍去脈,在未搞清楚上述情況之前,切不可盲目拆卸。其次,要對液壓系統的工作情況進行仔細地查看,觀察故障現象,查找故障部位,查看泄漏情況,全面掌握液壓系統的外在現象,為故障的分析診斷提供正確、直接的依據。同時,要診斷液壓系統的異常聲響,并確定產生異常聲響的部位,仔細檢查該部位零部件構造和運行機理,再根據思考和分析,推斷出引起故障的原因和具體部位。此外,可用手觸摸有關零部件的表面,直接感受到零部件的溫度、振動及磨損等情況。通過一些有效的試驗及先進的檢測手段來進一步證實初步的診斷是否正確。比如,通過維修人員親自操縱設備,試驗故障產生的部位,體會故障的癥狀或通過更換某一個零部件利用排除法來試驗故障部位等。
3煤礦液壓設備的有效管理途徑和方法
煤礦液壓設備的有效管理,須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3.1加強技術培訓,提高人員素質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煤礦液壓設備中的科技含量、自動化程度、施工性能越來越高,對機械管理員、操作員的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要采取各種培訓方式不組織相關人員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掌握機械的結構、原理、性能,掌握安全操作規程。通過學習、培訓,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管理、會操作,具有良好技術水平的人員。
3.2完善機械設備管理機制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是設備管理的前提保障,設備管理涉及施工的各個環節建立機構、專人負責,重分發揮各個崗位人員的積極性,嚴格執行各項管理制度,落實到位,責任到人。獨立行使設備管理職能,減少管理中間環節,能夠更加行之有效的貫徹、執行各項設備管理規定,落實各項設備管理制度,提高設備管理、使用、保養和維修工作效率,確保液壓機械設備始終處于性能良好的技術狀態。
機械操作人員通過考試和考核競爭上崗,實行崗位、技能、工作定額工資制,引入設備使用與保養的激勵機制,必將極大地促進設備操作人員管好、用好、保養好煤礦液壓設備的工作積極性,最大限度的發揮機械的良好性能。煤礦液壓設備的安全管理,首先要以人為本,提高安全意識,掌握安全操作規程,確保不因機械操作失誤傷人或造成人為機械事故。另外還要抓好設備的安全,嚴格機械安全操作規程和機械使用制度,嚴禁機械操作人員違章作業、帶病作業和野蠻操作,杜絕因為操作不當造成機械損害。
摘 要:煤礦井下開采中的采面頂板管理是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關系到礦井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也影響著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據相關數據顯示,每年采面頂板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上亡占煤礦各種災害引起人員傷亡總數的2/5左右,因此,如何加強煤礦井下開采中的采面頂板管理工作,盡可能降低人員傷亡率,成為多年來煤礦開采安全管理探討的熱點。文章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對采面頂板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重點研究了提高頂板安全管理的途徑,以期對煤礦井下開采的安全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煤礦井下;采面頂板;安全管理問題;途徑
由于煤礦井下開采的自身特點,決定了開采環境的特殊性和復雜性,也給安全管理帶來一定難度。而作為引發礦難事故原因之一的采面頂板安全管理工作是煤礦生產管理的重中之重,采面頂板事故一旦發生,不僅給礦井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威脅到大量井下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強煤礦井下開采中的采面頂板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僅可以保證煤礦生產的順利進行,還能保證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井下采面頂板管理工作的概述
由于采煤工作面隨著開采工作的推進,采面頂板的狀況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即采面頂板的狀況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這就為其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復雜性,因此,采面頂板的安全管理常常通過現場控制,來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通常在采面頂板發生事故之前會有一定的預兆,是多種因素綜合在一起才導致事故的產生。根據經驗,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事前預兆來判斷事故的發生率,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人員的傷亡和經濟財產的損失。
1.1 采面頂板的預兆
①要注意當頂板發生斷裂時往往會發出比較清脆的響聲,而巖層和老頂分離斷裂則會發出較為沉悶的聲音,一旦人工頂板有碎石和煤渣持續掉落,則說明冒頂事故出現的可能性較大,應該及時撤離或采取補救措施。
②要分辨地質構造造成的頂面裂縫,通常可在裂縫中鑲入楔子,以檢驗是否由地質構造引起采面頂板裂縫。
③通過擊打法來判斷頂板發生的脫離現象。
1.2 支護的變化
通常在發生采面頂板事故前,支柱或支架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例如,如果單體液壓支柱的損壞程度明顯要比平常大,這就說明大型的采面頂板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3 煤層壁的變化
一般來說,在采面頂板等大型事故發生前,礦井的壓力將會突然增大,開采的煤層煤質會在巨大的壓力下變得柔軟,使得在開采時更容易、更省力,這就意味著采面頂板事故將要發生。
在進行煤礦井下開采中采面頂板的管理工作時,要充分利用上述事故發生的預兆,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補救或撤離,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
2 采面頂板事故原因的分析
由于礦井下的開采環境復雜,受限于開采空間,造成采面頂板事故原因主要有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
2.1 客觀方面的原因
這主要是由煤礦區原本地質結構引起的,如在開采過程中遇到斷層等地質因素,其中地質的破碎帶下的采面頂板事故最容易發生,這方面只能不斷的提高預測預報技術,盡可能的避免開采此類地質結構的煤層。
2.2 主觀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這主要與管理制度和開采人員的工藝技能,安全意識、處理突發問題的應變能力有關,導致不能在第一時間內發現并解決問題,而監督檢查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不能恪盡職守導致檢查制度缺乏執行力,也是導致頂板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不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科學的選擇合適的支護,大大降低了支護對采面板頂的支撐作用。此外,在煤礦生產過程中,不按照既定的規范順序進行開采,對巖層的爆破方法不科學等也會導致采面頂板事故的發生。
3 加強煤礦井下開采中采面頂板管理的有效途徑
3.1 提高開采工作人員的工藝技術
煤礦企業要對開采人員定期培訓,對培訓合格的人員才能上崗工作,并將其納入到考核機制,督促工作人員不斷的進行自我提高,培養其自我學習的能力,對施工工序、施工工藝按照既定的標準規范操作,可以設置樹立榜樣,評選優秀員工等獎懲方法來激勵施工人員。
3.2 加深工作人員對安全管理理念的認識
工作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是保證井下安全作業的關鍵環節:
①要求在每次作業后,管理人員都要對現場的整體情況進行一次排查了解,并做好記錄,以便交接班的班組能夠全面的了解現場的情況,節省工作時間,也為突發狀況提供可靠地信息支持。
②要求井下開采人員要提高安全意識,規范操作,認真的完成每一道工序,保證開采工作安全有序的進行。
此外,管理人員還要對支護質量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及時的處理,確保開采工作的安全可靠性。
3.3 合理的選擇支護方式
合理、科學的選擇支護方式是進行采面頂板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通常在選擇支護時需要考慮支護在工作時的阻力和支撐力,要根據開采工作的實際高度、頂板的變化幅度和工作面在控頂距離內頂板的沉降來確定支護形式。此外還應該考慮到煤層的儲藏的結構以及防滑防倒等因素。其次,巷道支護的確定。通常需要根據整個采面頂板的穩定程度來確定開采通道的支護方式,選擇合理的支護方式可以有效的保護采面頂部不會往下串矸石。
3.4 對地質構造帶進行特殊支護
①提高地質預測預報的技術,這就要求我們不斷進行創新,引進先進技術,對煤礦的地質構造帶進行全面的掌握,充分了解地質狀況,做好突發狀況的應急預案。
②要求加強現場管理,在預知的可能出現事故的地質構造帶做好防護措施,現場工作人員應當注意開采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事故,并且要求安管人員全程參與到現場管理當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此外,還要求工作人員嚴格遵守規章制度,一旦發生重大事故,保證逃生通道的暢通。
[提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我國煤礦事業發展非常迅速,已經成為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產業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煤礦生產工作當中安全管理有著很大的作用,它是促進煤礦產業長久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幾年,我國煤礦安全事故頻頻發生,這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其主要是由于煤礦安全管理工作不夠全面和系統,缺少事故發生之前預測能力以及防范效率。本文對煤礦安全管理進行介紹,分析當前國內煤礦安全管理現狀以及安全管理體制,最后對煤礦安全管理體制的必要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煤礦;安全管理;體制;必要性
目前,我國對煤礦安全生產工作非常重視,并且也采取了很多重要的舉措,這樣能夠促進我國煤礦事業的穩定、長久發展。盡管煤礦產業取得了比較優秀的成績,但是在煤礦安全生產的過程中,仍然會有很多問題出現。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煤礦產業的發展,同時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此要想促進煤礦產業發展,保障人們生命安全,就需要加強對生產安全的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體制,有針對性地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目前煤礦安全管理現狀
(一)安全管理觀念相對落后。目前,我國煤礦生產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其中相對比較嚴重的便是安全管理觀念落后的問題。在煤礦生產的過程中,安全管理體制并不夠完善,并且對安全管理體制也不夠重視,從而使安全管理體制發揮不出真正的價值,不能有效地處理生產、安全以及效益的關系。對于煤礦企業的領導人來說,如果不重視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這會對煤礦產業的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目前,我國大多數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觀念都比較落后,并且安全生產管理體制也不夠完善,這就嚴重地導致煤礦安全管理機制滿足不了實際生產過程,兩者嚴重的脫節,從而阻礙了煤礦產業的發展。
(二)煤礦安全管理體制不夠完善。目前,在我國煤礦生產中還存在安全管理體制不完善的問題。首先,我國大部分煤礦企業在日常生產的過程中,依然采用傳統的安全檢查辦法,只根據管理和監督工作人員自身經驗進行工作,對于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依據自身經驗對其進行分析和解決。如果一個煤礦企業沒有一套科學、合理的安全檢查方法,那對于煤礦工作人員的生命以及財產都是很大的威脅。其次,從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角度來說,如果缺少比較科學的安全管理體制,監督管理工作人員就不會依照相關規定進行工作,并且也沒有標準可依照,再加上管理力度的不夠,這就不能有效地保障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國家采取重要措施之前,煤礦必須意識到安全管理體制的必要性,要加強落實和實施安全管理體制,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保證我國煤礦企業能夠穩定、長久地發展下去。
二、煤礦安全管理體制
(一)煤礦安全監察化。對煤礦安全生產建設過程進行系統的監察便是煤礦安全監察工作。在煤礦安全監察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煤礦產業的特殊性,同時還要考慮環境以及生產條件的變化情況。煤礦生產過程中,工作地點具有移動性,并且作業情況也不一樣,因此在煤礦安全監察中,一定要根據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安全監察工作方式。監察工作方式包括很多種,例如日常監察、定期監察以及重點監察等。煤礦安全監察內容也有很多,其中包括檢查制度、檢查安全設施、檢查思想等,同時還要對該煤礦企業進行調查,查看其企業資質以及生產程序是否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
(二)安全管理法律化。目前,我國非常重視法律運用,這也成為我國發展過程中的評價標準。煤礦安全管理法律化包括很多內容,如法律、法規以及標準等。近幾年我國對煤礦法律、法規以及相應的標準進行了改進和調整,從而讓其更好地為我國依法治礦提供依據,嚴格控制煤礦企業工作程序。雖然我國一些煤礦企業還沒有完全落實相關的法律法規,但是我國煤礦企業仍有明顯的改善,之所以還沒有完全取得成效,其主要就是因為執法力度不夠,并且煤礦守法意識不強。
(三)煤礦保險責任化。首先,根據保險公司的相應保險條款,要設計好相關投保企業以及承包保險公司的責任,同時要激發煤礦生產企業的積極性,并且當煤礦安全企業發生安全事故的時候,承擔起相應的責任,要對其進行一定的懲罰,從而高效、安全地完成工作;其次,煤礦生產企業不要因為進行了保險,就不重視安全狀況,只在乎企業獲取的經濟效益,這會嚴重威脅到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綜上所述,整個過程就是煤礦保險責任化的內容和宗旨。我國要引用不同種的保險形式,單一的社會強制保險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對于煤礦企業來說,僅僅引入社會強制保險是不夠的,必須要增加一些和稅收相似的支出。從收取保險費用機構的角度來說,在加強煤礦生產企業安全監督以及技術改進的過程中,并沒有很強的經濟動力。
三、建立煤礦安全管理體制的必要性
在煤礦生產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以及設備的安全是需要管理人員關注的問題。煤礦產業是我國一次能源核心,要想促進我國煤礦產業的發展,就必須保障煤礦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同時煤礦安全生產形式會直接影響我國的經濟以及社會的穩定。當煤礦發生安全事故的時候,不僅會威脅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還會影響到煤礦企業的形象,甚至會降低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因此我國非常重視煤礦產業的安全性。近幾年,由于工作的不到位,煤礦安全事故頻頻發生,盡管我國的煤產量相對于其他國家高出很多,但是因事故而導致的死亡人數占世界煤礦安全事故死亡總人數的60%,所以我國的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受到世界的關注。煤礦安全事故頻頻發生,不僅會影響到我國整體形象,還會阻礙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建立完善的煤礦安全管理體制是解決煤礦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和手段。首先,完善的煤礦安全管理體制能夠規范煤礦企業工作人員的生產行為,同時還能控制監管行為,最主要的是完善煤炭安全管理體制,能夠提高煤礦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以及安全生產的意識,并且能夠有效地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其次,完善的煤礦安全管理體制不僅能夠規范煤炭企業的經營行為以及工作流程,還能幫助煤礦企業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安全生產意識,加強他們對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這樣不僅能夠促進煤礦企業的自身發展,還能提高我國煤礦產業在國際上的形象。
摘 要: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其對于能源的需求也不斷增加,煤礦開采規模急劇擴大。但是,煤礦礦井系統極為復雜,這就導致其安全影響因素控制難度大,其中瓦斯爆炸作為一項高發、危險性大的事故類型,如何做好事前預控極為重要。該文主要針對煤礦采掘工作面瓦斯評價程序的閉環管理做了具體探討。
關鍵詞:煤礦采掘工作面 瓦斯評價程序 閉環管理
我國是一個煤炭大國,直至2014年,其煤炭總量達到了40億噸,因此做好煤炭的安全生產工作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根據相關調查,我國半數礦井為瓦斯礦井,這也就使得瓦斯爆炸事故成為煤礦開采中的一大重要問題,做好瓦斯地質預報,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十分必要。
1 煤礦采掘工作面瓦斯爆炸災害分析
在煤礦礦井災害中,最為嚴重的五種災害分別為火災、水災、瓦斯、煤塵以及頂板。其中,瓦斯爆炸主要發生在煤礦采掘工作中,這是因為煤礦采掘工作面出口風流呈現為直角拐彎的形式,因此上隅角存在渦流,瓦斯無法被帶走,從而積存在采空區中;此外,若是采煤機截槽中、截盤附近以及機殼與工作面煤壁間通風不夠暢通,則十分容易導致瓦斯局部積存。在此情況下,煤礦采掘過程中一旦因為爆破或是摩擦出現火花,則極易導致瓦斯爆炸[1]。
一旦煤礦采掘工作面出現瓦斯爆炸事故,則會產生高溫高壓氣體,其高速向外沖擊的過程中必然會傷害到井下設備和井下工作人員。同時,瓦斯爆炸事故中的有毒有害氣體還會降低井下氧氣含量,對通風系統的正常運行產生不利影響,從而使得其他的采掘工作面無法正常工作。總而言之,煤礦采掘工作面瓦斯爆炸災害危害極大,應做好其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實現煤礦采掘工作面瓦斯評價程序的閉環管理。
2 煤礦采掘工作面瓦斯評價程序的閉環管理
在煤礦安全安全閉環管理中,其重要內容即為采掘工作面的“三項評價”:瓦斯、水害以及頂板支護狀態的定期評價。下文主要探討了煤礦采掘工作面瓦斯評價程序的閉環管理[2]。
2.1 瓦斯評價程序的組織架構
瓦斯評價程序的組織架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的組成人員主要是礦長、各系統礦長以及業務部門的領導,要求領導小組中必須有通風科,主要負責煤礦采掘工作面瓦斯評價等工作;(2)考核小組,考核小組的組成人員主要是礦長、副礦長,主要負責瓦斯防治評價的考核工作。
2.2 瓦斯評價程序的閉環管理
2.2.1 瓦斯評價資料收集
每月召開相應的瓦斯評價會議,其中業務部門做好會議中所確定的技術措施的落實工作,同時配合通風科進行采掘作業面通風基礎條件、瓦斯地質以及通風系統等等相關資料,從而為下一次的瓦斯評價會議提供完整有效的資料依據;安全監察科做好落實情況的監督工作。
2.2.2 瓦斯評價效果檢驗
針對業務部門所完成的資料收集工作,通風科應對其做相應的統計、分析,并與評價要求相比較,最終編制好本月《回采工作面瓦斯防治評價效果檢驗報告》,其主要內容包括:回采工作面隱患的辨析、各項安全措施的評價、校驗。要求相關部門根據報告進行相應的整改,提高自身安全防護水平。
2.2.3 瓦斯防治專業小組評價
通風科通報完畢后,專業小組應重點做好下一個瓦斯防治評價工作的部署。(1)專業小組根據本月報告進行討論,充分了解不足之處,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以實現下一個月瓦斯防治評價水平的提高。同時,還應根據各煤礦企業具體的管理辦法,做好評價人員的工作考核、打分。(2)業務部門參與評價的工作人員,應充分掌握本月所收集的資料以及評價報告,并在此基礎上做好下個月組長隱患辨識、防治。評價人員責任制度應嚴格遵循“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3)專業小組的組長應帶領所有的組員,對于已經討論出的下個月瓦斯隱患辨識、防治措施進行逐條確定,從而形成系統的安全技術措施。針對部分無法達成共識的措施,組長則應對其進行匯總,在瓦斯評價會審會議上進行討論[3]。(4)專業小組組長將經由討論后所形成的報告以及評價人員工作考核評分表格上交通風科。
2.2.4 瓦斯評價資料會審
在煤礦采掘工作面瓦斯評價的整個過程中,為了確保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需在每月的固定時間開展礦瓦斯評價集體會審工作,從而進一步明確瓦斯評價工作的組織領導、分工、監督、考核以及獎懲等方面的內容。在整個會議過程中,要求嚴格遵循“集體討論”原則,每個回采工作面組成一個小組,由小組組長進行隱患辨識和防治措施的匯報工作,會議進行統一討論,確保每一條措施科學、合理。
對于會議中通過的瓦斯隱患辨識和防治措施,應嚴格按照“誰評價(審核)、誰簽字、誰負責”的責任制,做好下一步的落實工作;同時,各部門工作需做好職責分工,確保評價工作有序、有質地進行,最終實現整個礦井生產安全。
2.2.5 煤礦企業瓦斯評價意見落實
煤礦企業評審意見下發后,應由通風科各負責人進行審閱,并以此為基礎制定相應的改進條例,及時聯系個業務部門做好整改工作。
2.2.6 瓦斯評價工作考核管理
瓦斯評價工作考核管理小組主要由業務部門的技術骨干所組成,其主要是通過百分考核制,對各個評價人員的工作進行相應的考核,其具體標準如下所示:(1)通風程序??20′;(2)評價紀律??10′;(3)評價可靠、準確性??40′;(4)公司批復意見的有效落實??30′。瓦斯評價工作考核管理工作的落實有利于進一步規范評價人員工作,并通過相應的獎懲措施,提高其工作自主性和積極性,有效提高評價工作質量,以達到超前防范事故的目的。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煤礦開采過程中,瓦斯事故是一種十分嚴重的災害形式,其直接威脅到煤礦企業的社會經濟效益以及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對此,在進行煤礦安全生產時,必須重視瓦斯安全隱患的提前預報,并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上文中通過煤礦采掘工作面瓦斯評價及其閉環管理,確保了瓦斯預報的準確性和防治措施的科學合理性,從而有效杜絕了瓦斯超限等問題的出現,最終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摘 要: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促使我國煤礦生產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逐漸提升。但是由于煤礦生產環境復雜,機電設備在運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故障,為了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必須對其進行維修和管理,而如何做好煤礦機電設備維修技術的管理、保證煤礦生產的安全運行已成為當前煤礦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煤礦機電設備;維修技術;管理策略;綠色維修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煤礦行業迅速發展,煤礦生產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煤礦機電設備的種類和使用范圍越來越大。對于煤礦企業來說,機電設備使用性能、使用效率以及使用壽命與煤礦生產的出炭量有著直接關系,同時也關系著煤礦企業綜合效益的提升,這就對煤礦機電設備維修技術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瞻觀現階段煤礦機電設備維修技術管理現狀,在資金、人員、技術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無法從源頭上消除設備故障,嚴重影響了煤礦生產工作的正常開展,為此,分析目前煤礦機電設備維修技術管理現狀和存在問題并積極探究有關管理策略具有積極現實意義。
1 煤礦機電設備維修技術管理現狀和存在問題
隨著煤礦生產方式的轉變,煤礦機電設備維修技術管理方式也出現了巨大變化,無論是大多數大型還是一部分中小型煤礦企業都相繼建立起了相應維修技術管理制度,并在企業內部設立了組織管理機構,一些企業還逐漸引進設備故障檢修和狀態檢修技術,以此來加強維修技術管理,實現機電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但是從總體上看,現階段我國煤礦機電設備維修技術管理仍以傳統管理方式為主,即事后維修、狀態檢修、定期檢修、改進維修,加上受到技術、人員、資金、環境等方面的限制,煤礦企業機電設備維修技術管理工作有待完善,比如目前仍然有很多企業實行的是以保障企業經濟效益為核心的機電設備維修技術管理模式,這就使得很多工作人員將設備維修工作中心放在了保證設備正常運行上,而忽視了企業整體對市場的適應力;煤礦企業與機電設備廠家缺乏必要的信息溝通,對設備的設計、加工、使用、保存、維修管理工作相對獨立,致使無法將設備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反映給生產企業,延長了設備維修時間,嚴重影響了設備原有使用性能;定期檢修和事后維修方式是煤礦機電設備故障維修的主要方式,定期檢修能夠保證及時發現并處理故障,但是由于設備運行條件在不斷變化,這種檢修方式可能會造成人力和財力的浪費,而事后維修則是在故障發生后進行的維修工作,由于不確定性較強,所以造成的后果也不可預知;監控系統覆蓋率較低,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無法及時獲取設備故障信息,不利于做出切實有效的故障處理對策,從而影響機電設備的運行效率。
2 煤礦機電設備維修技術管理策略
2.1 建立健全維修體系
當前,煤礦企業大都摒棄了單一的維修方式,而是根據設備運行狀況、故障特征通過選擇最為科學、最為合適的維修手段開展機電設備維修工作的。煤礦機電設備種類繁多,適應環境、場合和條件不同,設備運行規律和故障類型不同,不同機電設備故障維修方式也不同,所以維修成本、生產效益也會出現較大差異,基于此,應當建立健全維修體系,針對同一個設備要制定不同維修方案,這樣以來才能保證故障的及時排除,才能提高維修效率和維修質量。建立煤礦機電設備管理機構,設立專門機電設備管理部門負責對機電設備運行全過程的管理和維護,完善維修技術管理制度,強化監督管理力度,分配煤礦生產經濟指標和技術指標,落實獎懲機制、考核機制和責任機制,將機電設備維修技術管理責任落實到各個部門、各個人員,有效提升煤礦機電設備維修技術管理水平。
2.2 改進維修技術管理方式
在煤礦機電設備實際運行中,應加強對設備使用過程和維修過程的管理,使設備始終處于良好運行狀態,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提高設備工作效率。對于設備的使用和維修,不僅要從設備自身出發,還應重視人員在此過程中的作用,加大對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培訓力度,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訓或自主學習方式提升人員的專業技能,強化其安全意識以及對機電設備巡回檢查、日常維護、定期檢修的意識;根據設備日常檢查、技術測定、運轉狀況、設備特征、設備使用性能、運行環境特點等組織設備管理和維修編制工作,制定詳細的檢修計劃,進而形成科學、全面的維修技術管理方式,保證機電設備
的正常運行和煤礦生產的有序開展。另外,積極推行綠色維修方式,以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增強環境保護為目的,將環境影響和資源利用率有機結合起來,在保證產品保持或恢復原有性能狀態的基礎上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在實際維修工作中,不僅要使煤礦機電設備處于良好性能狀態,還應最大限度降低設備從維修到報廢過程中有害物、廢棄物的排放,以實現煤礦企業環保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目標。
2.3 推進維修技術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
近年來,煤礦生產自動化和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煤礦機電設備使用類型也逐漸朝著多樣化發展,那么機電設備維修信息也必然量大、繁雜,傳統管理手段無法實現對維修信息的高質、高效處理。現代生產管理技術和信息技術在煤礦企業中的應用則為做好設備維修技術管理工作提供了條件,我們應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勢積極推進維修技術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努力提高維修技術管理工作的可執行性、準確性與效率性。
2.4 強化對設備的改造和更新力度
煤礦機電設備在設計、制作工藝、材料、裝配調整等方面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有必要從這幾方面強化對設備的改造和更新力度,依靠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本著安全、經濟的原則對機電設備進行優化,以提高設備運行效率和質量,實現企業綜合效益的提升。首先,在機電設備維修技術管理中引入綠色管理和和綠色維修理念,貫徹落實節能減排和綠色生產目標,實現煤礦的無污染生產,爭取以最少的資源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其次,采用先進技術加大機電設備相關零部件、裝置、局部結構等的技術改造力度。再次,加大資金投入,盡量引進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程度較高的機電設備,簡化設備操作程序,實現煤礦機電設備維修和管理一體化。
3 結束語
總之,煤礦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隨著社會的發展,賦予了煤礦企業更高的責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必須對煤礦機電設備運行的安全性給予高度重視,正確認識維修技術管理的存在問題,深入研究機電設備維修技術和管理方法,改進當前機電設備維修技術,提升其管理水平,同時積極推行綠色維修方式,強化對設備的改造和更新,保證煤礦生產的科學性和安全性,促使煤礦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最終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最大化。
【摘要】一般大型能源公司中煤礦采用的都是以“科技興礦”為主要目標,另一方面也是積極開發新的先進技術和科技成果,并創建新的科技體系。隨著科技創新型礦井逐漸開發和建設,煤礦的科技創新管理水平也要隨之一同發展。本文對煤礦企業科技創新管理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評價,并且提出可行可靠的建議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煤礦企業科技創新;科技管理;運行機制
一、煤礦企業科技創新管理的指導思想
一般煤礦科技創新管理所采用的指導思想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用的條件下,探索并發現新一套煤礦企業科技創新管理的思路,同時盡最大的限度使用,改進配置企業中物資資源的不足,發掘新人力,實行科技創新管理的新戰略,以此提高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這些指導思想下,還要堅持科技興礦為宗旨,以市場上對煤礦的需求為引導者,激勵人才為主要核心,加強對科技創新的開發和管理、研發新的科技創新成果、創建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體系。一個煤礦企業是以科技興礦為主要方針,同時引進發達的的科學技術,培育創新管理新文化,從而創建新型礦井。也正因為如此才大大提高了礦井的經濟效益和提高礦井之間的競爭力。要想使科技能更好的為煤礦企業服務,首先要保證人才的利用和資金的投入,還要為技術人員創造良好的成長條件,以便培養專業的工程技術人才。另外引進先技術設備能有效的保證生產安全,能使技術創新的速度加快,使煤礦的生產能力提高,為礦井的發展奠定好的基礎。
二、煤礦科技創新管理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2.1 依靠自己的科技知識研究發現和引進先進技術結合
一些煤礦企業為了解決在礦井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增強了彼此之間的競爭力,和高新技術一同發展,引進了先進的理論技術,使科技創新管理水平能夠得以發展。此外,煤礦企業還結合了自身研發的科技成果,因此,自主研發和引進技術將科技創新轉化成為了生產力,使得煤礦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問題。
2.2 對科技人才的培養和任用
根據科學統計,煤礦的技術人員占全職工總數的比例是少之又少,僅僅不到10%,遠遠低于工業企業的平均值,所以導致科技人員缺乏,出現“機關學校普遍增多,生產線人缺少”的現象。此外,由于許多科技人員技術不達標,缺少好技術和素質佳的技術人才,導致企業在勞動上的分布不合理,結構失衡,學的用不上,用的不能掌握得現象。近幾年,由于市場經濟的影響,煤礦企業之間的競爭力越來越強,有很多煤礦企業中對科技人員的管理還只是局限于人事管理,而人事管理只是維護企業經營管理的手段,并不能帶動科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人才的開發和企業的發展方面。因此,煤礦企業對科技人員的培養也迫在眉睫。
2.3 對科技資料和檔案的管理
一般在科技創新資料和檔案里所指的都是煤礦企業科學技術的資源,它是科技成果的載體,在企業生產和建設活動中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是生產和建設的前提。而當前煤礦企業對科技資料和檔案的重視不夠,導致了管理人員沒有積極性,從而影響工作進程。
與其他企業相比,煤礦企業的科技資料和檔案周期長,在時間上不固定,涉及的范圍也比其他企業廣,但是收集時的難度卻比較大。煤礦企業的科技資料和檔案首先要求管理人員要對工藝流程和技術狀況有了解,此外為了避免產生遺漏和錯誤對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也很高的。由于煤礦企業在生產中有特殊性,生產中的科技資料和檔案也是處在一個變化的動態中,導致在管理資料和檔案的時候工作量大且繁瑣,如果不能及時歸檔,會導致資料檔案不完全不準確。煤礦信息化在近幾年雖然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但科技資料檔案的信息化卻跟不上進度,也阻礙了資料檔案高效的利用。
三、煤礦科技創新的走向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世界經濟技術、全球化、人才的競爭也在不斷加強,在此情況下,要想保持煤礦自身的優勢,必須發展科技,增強可持續發展,提高企業之間的競爭力。
1、煤礦的科技創新管理要體現規范化、現代化和高效化。說的是要發展機制創新來加強科技創新。還要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的工作制度,優化資源,以便提高自助研發的創新能力。
2、依靠自己的科技知識研究發現和引進先進技術結合,加快生產力轉化速度。
3、對多種經營實行結構的調整,使得能夠促進多種經營技術水平的提高
。根據煤礦企業經營的部署,要積極開展與煤礦有關的新技術和相關材料,還要在資金和政策方面大力支持技術含量高的項目。同時,開發新產品以提高市場競爭力。
4、加大對科技的投入,規范對項目的管理,完善競爭中的激勵機制,提高煤礦企業的競爭力和開發創新力。要做好這些,首先要有足夠的開發基金,同時規劃好資金的分配和資金管理,以便能為科技創新提供資金保證。在開發資金的同時還要改進質量,不斷增加新品種,加強對項目管理一確保質量和水平。三要對科技成果公平、公正、公開地評估,以此形成新的激勵機制。四要強化用人機制,使工作人員使用新機制,保證能更好的發揮創新技術的作用。與此同時,還要對科技人員按勞分配,在住房、工作調動方面給予優惠,形成尊重愛護人才的好氣氛。
四、對科技管理發展動向的探析
4.1 對科技創新建立長遠的規劃
什么事都是事先要有準備,才能得到成功,不然只能是失敗,對于煤礦企業,也是如此,要想更好的使科技創新為礦井生產,就必須要建立一個長遠規劃。煤礦企業首先要根據自身的生產工藝,生產狀況和裝備情況,為礦井提出長期規劃,為煤礦企業的科技發展提供發展方向。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將煤礦企業打造成為全國一流企業,在市場的競爭中百戰不殆。
4.2 建立專項的科技資金,改善激勵機制
煤礦的科技創新管理離不開激勵機制,它雖然不全是對資金的獎勵,但卻是以資金獎勵為主要方向。煤礦企業應該建立一個科技資金,研究合理完善的一種獎勵制度,同時發現有效益、有價值的科技資金并加以獎勵。煤礦企業不僅要對技術人員有科技資金獎勵,還要鼓舞全體工作人員舉辦科技創新活動,以便能夠創建好的科技創新氣氛,并提高煤礦爭產中的科技含量,另外以獎勵資金維護科技創新管理,能對生產經營的局面有改善,而當生產經營有好的效益資金獎勵也會隨之增加。
4.3 通過培養專業的人才來提高員工素質
煤礦企業的科技創新應該適應現代化企業管理的進程,加強引進現代煤礦企業的技術、管理方法、創建培訓體系還要提高員工的技術。在培養員工科學技術的時候,還要能夠掌握國內外煤礦行業的整體發展方向,以便能在競爭中獲勝,還能為煤礦企業未來的發展做貢獻。實際行動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科技創新的成果歸功于實際行動。煤礦企業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還要著重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只有員工的素質提高了,才能把科技和生產力緊密結合,發現問題并排除問題,才能讓科技創新能更好的為煤礦企業生產服務,為煤礦企業提高效益。
4.4 規定資料檔案的管理
煤礦企業在科技創新的同時要提高對資料檔案管理的重視,提高員工對資料檔案管理的認識,將資料檔單規劃到煤礦企業工作中。加強對檔案資料資金方面的投資,也可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使工作效益加快。將傳統的管理方式轉變為現代化,也可以加快信息化的進程。
結語
煤礦的科技創新需要以先進技術作為基礎保障,此外,科技創新管理還涉及煤礦企業中的各個方面,它是一項復雜的管理工程。另外,科技創新管理工作還要本著高效安全的方針,不斷完善創新技術,加強激勵機制,強化人力資源的配置,完善資料檔案的管理,提高煤礦生產中的技術,加強煤礦的競爭力,使科技創新能為煤礦企業的生產提供便利條件,實現科技興礦的目的。
摘要:目前,煤礦企業的施工和項目管理體制越來越完善,各方面制度也不斷健全越來越現代化,一個精細化的管理用在煤礦的各施工中必然會對煤礦的發展和各方面效益大有裨益。本文就煤礦企業的施工來談談精細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精細化 管理 煤礦企業施工 重要意義
0 引言
煤礦企業的兩根堅強支柱是:技術+管理,只有技術沒有一個好的管理不行,只有管理沒有好的一個技術支撐也不行,技術和管理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才能給煤礦創造好的更大的效益,在煤礦的施工中更是足以證明。當前煤礦的科學技術進步飛快,相關的煤礦管理卻有缺陷或是不完善,下面就結合實際來談談精細化管理在煤礦各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和深遠意義。
1 當前煤礦企業的施工管理模式分析
常言道,無規矩不成方圓,做任何事都得有規律有紀律,對于煤礦企業的施工管理來說更應如此,一,煤礦施工的環境較為特殊;二,煤礦企業的施工作業人員水平層次差別較大,因此在煤礦企業的施工管理中更應引進精細化的管理理念,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現如今的各煤礦企業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制定很重要,但是得不到有力的執行也是零,要把制度的制定貫徹到執行中,制定者和管理者帶頭遵循和踐行以為榜樣。煤礦行業大發展大繁榮的今天,工程管理人員就顯得尤為的突出和重要,由此工程管理人員也一直很缺乏,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基本現狀,亟待環節,在高校培養煤礦企業施工管理人才的同時,作為煤礦企業自身也要加大在生產一線培養實用型的煤礦企業施工管理人才。煤礦施工企業在加大的引進的同時加大自己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來培養精細化管理所需求的人才。縱觀目前的煤礦企業施工管理,沒有達到一個最佳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有:
①沒有從根本的內部抓起,沒有很好的貫徹學習的制度,在煤礦企業施工內部的管理上,在創建精細化管理時沒能很好的創建一個適合學習的工作環境,不能在工地需要時及時出現,沒能很好的解決工地的需求,沒能定期的定量的安排管理人員學習精細化管理的最新理念和最新研究進展。
②不能精細化很好貫徹執行的原因之二是不能很好的明確責任,不能做到分工明確。作為管理人員應做到事無巨細,應對每一天的工作進度做到統籌規劃,合理協調分配并及時做好臺賬的記錄。
③要嚴格執行領導跟班制度,合理協調安排領導的巡視,應做到每班都有人跟隨指導,及時發現和解決施工一線的問題,把問題處理在一線,保證煤礦精細化管理服務于煤礦施工的實實在在。
2 千方百計利用精細化管理確保煤礦企業施工的進度
無進度無效益,無效益就不能體現精細化管理的好處。煤礦企業的施工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導致工程進度緩慢或是停止,這對企業的效益影響是很大的,因此為了保證工程的進度,體現精細化管理,作為工程管理人員需要做到以下:
①一用一備,準備兩套施工設備,以備不時之需影響施工進度,并時常的定期的檢查設備的完好情況。
②充足的施工人員,對于掘進、打鉆、檢測等配備人員嚴格按要求來,對于關鍵的節點施工的人員力量配備要多做考慮,關鍵時刻節點的施工可以增加人員力量。
③及時上報施工一線的情況和數據給管理決策人員,以便及時的改進變更施工方法和設計,做到動態施工和動態設計,已達到最佳的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
3 煤礦精細化管理關鍵環節控制要點
凡事都得有原則,作為施工管理人員要嚴格做到“對事不對人、對人不對事”,不能搞裙帶關系,從各個小處、細節方面的管理做起來搞好工程施工的質量,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三步驟:一,精細化施工管理的前期階段;二,精細化施工管理的中間階段;三,精細化管理的后期階段。作為一個煤礦施工管理人員,考慮到煤礦施工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在做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要全程的全面的把關、控制和改進。
3.1 煤礦施工工程費用的控制
開源節流,多舉措控制煤礦施工的成本投入,節省開支。工程費用直接影響到工程的最終效益,對于隱蔽性工程更要加大監管,嚴防腐敗豆腐渣工程的出現,對于煤礦施工這樣危險性就大為增加,管理的效益一旦出現不安全隱患也就無效益可言。對于關鍵節點的施工和隱蔽性工程施工以及高投入的施工要全程記錄,嚴防偷工減料,同時加大審計。
3
.2 主動積極協調,管理全方位
作為煤礦管理人員,要積極主動的與相關部門協調,搞好關系,全方位的掌控整個施工,做到每一步都了如指掌。做好管理者的同時時刻意識自己是服務者的身份,一切為了施工,全心全意搞好精細化施工。
3.3 執行力落到實處是精細化管理的根本
要想將精細化管理的根本執行力落到實處必須要做到:①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嚴格的管理制度包括嚴格的培訓制度、嚴格的遵循合同要求,按要求辦事;嚴格的辦事流程,按合同約定的先后來辦。先簽合同后辦事,該完善的報批及時報批,不留拖累工程進度的隱患;嚴格的臺賬管理制度,明確責任人;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將安全分配到人,大家集體的搞好安全,作為管理人員,有人管安全時嚴格聽從,安全管理人員不在時,就要及時充當安全管理人員的角色。②規范作業、樣板引路,實行施工操作標準化、質量標準化,高起點高標準,把每一項施工都當做標準施工樣板來做。③作為一個出色的煤礦施工管理者應該清楚的了解每一個項目的重點是什么,什么地方可能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和困難,如巖巷掘進時,前方什么巖性采取什么施工方式和支護方式,遇到斷層該采取哪些措施,要不要增加特別的施工工具和措施。如此才能做到精細化,踐行精細化,享精細化之果。
4 小結
①精細化管理是體現煤礦企業施工水平的最好證明。中國從入世以后,信息革命和科技革命發展更為順猛,煤礦國有企業更應順應時代潮流,緊隨國家產業政策步伐,加大對國有煤礦企業施工管理的改革,大力度的宣傳推薦精細化管理的踐行,進行管理的體制改革,并在改革中融合再創新。推進精細化管理就是推進煤礦企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精細化管理時人本化管理的重要思想體現。新時期的煤礦企業在施工過程中更要注重管理人員素質的提升,注重長遠可持續發展的規劃。
②不論什么樣的管理都是以人為群體來操作執行的,所以在推進精細化管理的全程中要始終注重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作為煤礦企業施工中的管理,唯一同時具有能動性和創造性的就是人,所以以人為主體的管理就是為了確定人在管理中的主要地位。作為煤礦企業的管理人員要擁有“人人管事,事事人管”的思想,不扯皮、不踢皮球,積極主動的充實到企業精細化管理的大家庭中去。
③煤礦企業施工的精細化管理是由制度、管理人員和考核組成,根本是制度,關鍵是管理人員,精細化的結果好壞是考核。只有根本這一基礎打的好也就是管理的制度制定的好,才能后續工作開展的好,再好的制度,管理人員不領悟不踐行和不施行都是零,制度制定的好,管理人員管理的好,可是沒有一個好的嚴格的獨立的考核,還是不能有效約束制度和管理人員的最佳精細化體現。
摘要: 煤礦開采的事故發生率高、從業危險性高、要求勞動強度高。因此煤礦安全管理是煤礦開采的根本、效益的保障。本文就煤礦安全管理在煤礦開采過程中的重要性加以探討分析。
關鍵詞: 煤礦開采;安全管理;煤礦安全管理
0 引言
煤礦安全管理是批煤礦生產過程中的全部安全工作及一系列法制、組織、技術、措施和管理工作,從專業角度包括安全管理的基礎工作、生產建設中的動態安全管理及安全信息化工作。近幾年來,國家和各級部門召開多次會議,下達一系列關于煤礦安全管理的文件,事實表明這些理論上的工作是起不了太多效果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實踐操作到每一個具體企業,每一個煤礦職工身上。
1 我國煤礦安全現狀分析
煤礦開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煤礦安全監察體系的實行和強化,煤礦安全狀況有了很大改觀,然整觀我國煤礦安全狀況,災害事故仍舊頻繁發生,如瓦斯煤塵爆炸、透水事故、沖擊地壓和頂板災害事故。我國煤礦95%屬于地下作業,地質條件復雜,我國開采裝備的不良、科技水平低、自然災害以及諸多主觀原因等因素,是造成了我國當前煤礦安全狀況差的現象。隨著近年對煤礦的深度及強度上的開采加大,更多的重大動力災害也隨著開采條件的加劇復雜性而日漸頻繁。
目前,我國鄉鎮煤礦安全事故最高,國有地方煤礦次之, 國有重點煤礦最低的特點,這種形勢是由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以下問題導致的:①當前法律法規不夠完善,監察、監督方式方面的不足。比如:現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人員配置遠遠不夠,監察方式無法實現危險源的動態系統監控,以及大量煤礦事故企業對上面隱瞞不報。②安全觀念、煤礦開采生產技術(特別是安全管理技術方面)比較落后,保護意識不強。比如,目前還有1/3以上的鄉鎮煤礦還采用落后工藝式生產煤炭,使得資源浪費且安全系數低。③缺乏安全科技人才,對職工合理的現場管理及科學的安全指導的不善,增加了煤礦事故機率。④安全投入未合理落實,缺乏安全人才培訓與儲備。
2 煤礦安全管理的任務、意義與作用
安全管理是指對相關安全決策、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的進行,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企業管理和經濟效益的第一要素。煤礦的安全管理是煤礦生產的根本所在,是職工的效益保障,是煤礦發展的基本前提,其根本任務是預先發現各種危險,加以分析后,在生產過程中得到控制或消除,其目的是保護廣大職工的安全與健康,避免各種損失,防止傷亡事故發生,促進生產力和文化的發展。
2.1 防止傷亡事故和職業危害的根本對策 安全管理的缺失或失誤,能致使人與物的不安全情況、環境的不安全,這一連串的因素往往也是國內外發生重大事故的基本原因,可見安全管理在企業管理中起決定性作用。要杜絕煤礦開采過程中傷亡事故,必然從安全管理上加以控制,從安全管理、安全技術、勞動衛生方面進行優化,以提高煤礦安全管理的基本水平,以此防止傷亡事故和職業危害。
2.2 執行煤礦安全生產方針的基本保證 經過長期安全生產實踐工作經驗和教訓中,科學總結為十六個字“安全第一、生產第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這也是我國安全生產的根本方針。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體系,增強廣大職工的自我安全意識和自我防御能力,提高各級領導的安全責任感和自覺性,全面貫徹“三個代表”的落實,實施對各種事故的防止和職業危害的對策,切實保障煤礦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對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和持續穩定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和作用。
2.3 加強安全技術和勞動衛生的重要前提 搞好安全管理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根本保證,安全管理涉及在煤礦開采中對安全技術和勞動衛生的利用。安全技術措施
需要科學的決策,包括對塵、火、易爆品、水等的防范處理;勞動衛生包括對塵毒、噪聲、有害氣體等各種物理和化學危害的防范。煤礦災害防治水平的提高要改善煤礦的勞動條件,組織安全技術人員采取有效措施,并在開采先進設備,及時發現不安全隱患,是確保科學有效的安全管理的基礎工作,是企業管理改善和經濟效益提升得到體現的根本。
3 煤礦安全管理常用的方法
在安全管理過程中,對對環境因素的研究、安全措施的思考、安全隱患等措施的解決技巧,歸為安全管理方法。基于安全管理中安全工作的重要與復雜的特殊性,可以采用是一些基本方法,但必須隨著社會和企業生產的發展而不斷創新進步。常用的煤礦安全管理方法包括:安全檢查法、安全目標管理法、系統工程管理法、煤礦系統安全預測法、煤礦系統安全評價法。其中應用比較廣泛的,為前兩種方法。安全檢查,又稱安全生產檢查,是管理技術中一種很實用方法。包括查現場、查隱患、查領導、查制度、查管理、查思想六查。根據煤礦企業的生產特點,通過檢查與整改相結合、自查與互查相結合、領導與群眾相結合來促進安全管理應用于煤礦企業中。
安全目標管理是一種指導性的管理,在煤礦安全管理中應用較為廣泛,是實施全系統、全方位、全過程和全員性的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的目的和集中要求所在。通過工作任務的明確轉化,既重視人的作用,又強調工作成果,提高了系統功能,達到降低事故發生率;通過定目標、定方針、排日程、自覺行動與嚴格檢查,實現安全目標值,保障搞好企業安全生產這目的重要策略。
以上兩種為煤礦管理中的兩種主要方法。根據煤礦安全生產工程的研究內容多、范圍廣的特點,也需要用到系統工程管理法、煤礦系統安全預測法和煤礦系統安全評價法,從安全痢疾專業技術、安全生產管理技術及人的安全行為方面,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研究、對事故制定預防對策等,采取降低危險性的措施,實現系統安全化,從而達到最佳安全生產效益。
4 結論
煤礦安全管理是煤礦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原理就是研究煤炭生產過程中的自然條件、物的狀態、人的行為和管理工作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與煤礦開采的矛盾和對立統一的規律,是實現煤礦安全開采及煤礦職工安全與健康的重要保障。對于煤礦開采的安全管理需要把安全預防落到實處,安全管理必然務實,安全開采要強化細節管理,警惕不良習慣災難,安全工作需要強化閉環管理,但最主要的還是需要從業職工的自覺、自律的學習安全常識、增加安全意識和防范技能、自覺遵章守紀,才能保障煤礦安全管理各環節的安全開采。
[摘 要]抓好煤礦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建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做好各項基礎工作十分重要。要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真正落實在煤礦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中,成為全體職工的自覺行動,使廣大職工逐步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識轉變,進而達到“我會安全”的境界。
[關鍵詞]煤礦 安全生產 思考
一、全面建設是基礎
班組及職工的安全文化建設。運用職工班前安全活動、標準化崗位和班組建設、安全技能競賽活動、親情教育、“三不傷害”等傳統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設手段,培養全體職工的良好安全心態,強化安全意識,規范操作行為,提高安全技能,從而達到充分利用人的安全意識指導安全行為,用安全行為有效控制生產事故。
管理層及決策者的安全文化建設。通過系統安全評價、全面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責任制體系、嚴格執行“三同時”、安全例會制、安全工作定期匯報制、檢查制、獎懲制、崗位責任制等行之有效的傳統安全文化管理手段,促進管理層及決策者的安全意識與管理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強化事故隱患的排查與整改,加大安全投入,避免違章指揮,全面控制各種原因引發的事故。
作業現場的安全文化建設。對營造煤礦安全氛圍,強化職工安全意識,提升煤礦形象,現場事故多發點、危險點、危害點控制和塵、毒、煙三防管理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如:張貼安全標語;懸掛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等安全標志;制作事故警示牌等傳統安全文化建設手段。
人文環境的安全文化建設。采取舉辦安全宣傳墻報、安全生產信息;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安全競賽活動、安全演講比賽;組織事故報告會、安全文藝活動、事故祭日、安全賀年活動;實施安全宣傳的“三個一工程”(一場晚會、一幅標語、一塊墻報);青年職工的“六個一工程”(查一個事故隱患、提一條安全建議、創一條安全警句、講一件事故教訓、當一周安全監督員、獻一筆安全經費)等傳統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設手段,深入開展煤礦人文環境的安全文化建設。
二、“以人為本”是核心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人本理念是創建煤礦安全文化的核心。
堅持以人為本。安全文化建設是預防事故的“人因工程”,以提高勞動者安全素質為主要任務。煤礦作業現場點多線長,環境復雜,只有集中力量采取“多點打擊”的戰術手段,“全殲”安全文化建設上存在的各種薄弱環節,才能有效發揮安全文化的整體效益。因此,應著眼與實現“人的本質安全”,健全和優化“進入”、“退出”機制,對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素質低劣的職工予以及時“退出”,優勝劣汰。圍繞提升安全理念、職工素質和安全思想境界,不斷強化“人本建設”。如在職工中實行崗位作業標準化考核制度,由班(組)長、安檢員和驗收員三人負責,做到一天一考核,一天一打分,一天一公布,并與當日的計件工資掛鉤。通過“關口”前移,實現安全管理對象全員化、形式多樣化、效果跟蹤化,最終確保人的本質安全化。
堅持理念先導。心態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最能體現人本思想。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操作者,只有心態安全,才會有行為安全;只有行為安全,才能保證安全制度落到實處。
追求健康是人皆有之的基本需求,但為什么還存在“三違”現象屢禁不止的情況呢?關鍵問題就是沒有樹立正確的安全理念!比如說,少數煤礦管理者為追求利潤最大化,在安全管理的行為導向上,迫使或誘發本單位職工拼任務、拼體力,違章冒險蠻干;再比如,“我要安全”本來應是職工的內在需要,可現在卻變成了管理者強迫被管理者必須完成的一項硬性指標……錯誤觀念不破除,正確安全理念不樹立,安全文化建設就是竹籃打水。
發揮親情的感染作用。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是“我說你聽”,不是大道理滿堂灌,就是家長式的訓斥。解決安全教育入心入腦的問題,一定要注重情感投入,“于細微之處見真情”。如采取為職工過生日、送警句、交心談心等親情教育法,不失時機、潛移默化地向職工宣傳安全思想;并真誠邀請職工家屬參加到安全共保活動中來,充分發揮親情的感染作用,筑牢安全第二道防線。
三、激勵和約束機制是保障
塑造煤礦安全文化是一項長期、艱巨而又細致的心理工作,需要煤礦有意識
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長期的總結、提煉、倡導和強化,需要煤礦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作保障,把煤礦安全文化所確立的價值觀長期地、全面地體現在煤礦的一切經濟活動和員工行為之中,并得到更深的宣傳推廣。
積極創造切實可行的煤礦安全文化運行管理制度和機制。煤礦安全文化是需要設計和管理的,它重在實踐。因此,煤礦安全文化一旦定格,就必須積極創造適應自身特點的運行管理制度和機制,確保其融入到煤礦的經營管理中。煤礦在創建安全文化時,要與經營管理相結合,不可孤立地做文化。所以,安全文化建設需要煤礦不斷改革創新,完善運行機制,推行科學管理;加強職工的安全文化和業務技能培訓,不斷造就訓練有素的職工隊伍;積極開展民主管理活動,創造一個民主、和諧、安全的“家庭環境”;強化安全管理機制,實現監督與考核,建設一個煤礦與職工的利益共同體。
利用制度進行強化。要鞏固和發展無形的煤礦安全價值觀,不能單純停留在寫在紙上、掛在墻上、叫在口上,還必須落實在行動上,寓無形于有形之中,把它滲透到企業的每一項規章制度及工作規范、標準和要求中,進行強勢推進。使職工從事每一項生產經營活動,都能夠感受到煤礦安全文化的引導和控制作用。只有把制度建設與煤礦安全文化建設聯系起來,并有意識地結合于管理工作的具體實踐中,讓職工把那些約束行為的制度變成了自己的行動指南,真正從思想上接受企業倡導的安全價值理念,煤礦安全文化才有恒久的活力。
極鼓勵正確行為。煤礦安全價值觀的最終形成是一種個性心理的積累過程,這一過程需要不斷強化。當職工的正確行為受到鼓勵以后,這種行為才能再現,進而成為習慣穩定下來,并逐漸滲透到職工的深層觀念之中。不僅如此,對正確的行為進行鼓勵,讓職工感到我們的企業已經開始注重把煤礦安全文化的塑造更多地落實在行動上,也給其他職工樹立了實際的仿效榜樣,從而產生模仿效應。因此,對符合煤礦安全價值標準的行為不斷給予鼓勵和強化,是鞏固煤礦安全價值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四、管理者以身作則是前提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只有煤礦決策者和管理者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牢固樹立“生命至高無上,安全責任為天”意識,在安全生產的日常管理上“多看一眼、多防一步、多查一處、多支一招”,煤礦安全文化的創建才有生命力。
煤礦負責人以身作則、積極倡導。煤礦領導者在工作實踐中要積極宣傳安全文化,身體力行,讓職工看到企業提倡什么,反對什么,以什么樣的準則和規范從事工作。反之,領導不去倡導和身體力行,煤礦安全文化在職工中就不會得到強化,就難以變成全員共享的文化。久而久之,只能游離于安全文化價值觀規范體系之外,陷入空談,經過精心設計的積極的煤礦安全文化也會逐漸恢復到原有的狀態中去。
必須努力提高管理者素質。職工安全素質的高低與安全管理者的方法是有直接聯系。過去,管理者抓“三違”更多依賴的是批評教育加經濟處罰。尤其是個別管理人員在執行制度過程中方法簡單粗暴,很容易使職工感情上受到傷害,進而對安全管理人員產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使經濟處罰的有效作用大打折扣。為了增強管理效果,管理者應該在嚴格執行剛性制度的同時,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潛移默化改變人的習慣性違章行為。
【摘要】 煤礦企業的精細管理是一種經營理念,是創造價值和消除浪費,而煤礦企業精細管理的中心是財務管理。山西陽泉國陽新能新景公司經過十幾年的不斷創新與完善,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先進的煤礦企業精細管理模式——“三全崗位價值精細經營管理模式”,即全面預算管理、全員目標成本管理和全過程崗位價值精細管理。
【關鍵詞】 三全崗位價值精細經營管理模式; 全面預算管理; 全員目標成本管理; 全過程崗位價值精細管理
市場競爭的加劇迫切要求煤礦企業生產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細型轉變,應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煤礦企業的精細管理是一種經營理念,是創造價值和消除浪費,而煤礦企業精細管理的中心是財務管理,財務管理的重點是資金管理,資金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精細生產管理模式是一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企業管理和營運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生產方式,是組織低成本、高效率、高質量生產,最大限度創造價值的管理活動。山西陽泉國陽新能新景公司自1996年大力實施全員目標成本管理模式以來,經過十幾年的不斷創新與完善,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先進的煤礦企業精細管理模式——“三全崗位價值精細經營管理模式”,即全面預算管理、全員目標成本管理和全過程崗位價值精細管理。
起步經營抓源頭,用預算管理把握方向;經營過程抓方法,用多種全員目標成本管理辦法管形式、管效果;經營創新抓機制,用全過程崗位價值精細管理,模擬市場、價值管理、損益核算。十幾年的實踐證明“三全崗位價值精細經營管理模式”是傳統管理的延伸。它有適應市場經濟管理的本質特征,它有多層面反映約束管理者、操作者崗位經營情況的作用,它有激勵員工自覺雙增雙節的潛能。綜觀其管理內涵、運作方法、產生效果等,的確是一個可以借鑒推廣的成功精細經營管理模式。
一、全面預算管理是基礎
全面預算管理是被廣泛采用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其管理方法的核心是按預算辦事,有目的做事,從一開始就做到心中有數,要辦什么事、標準有多高、需花多少錢、錢從哪里來,這些問題都要明確;然后按預算執行。打有準備之仗、辦有計劃之事、走程序化管理之路。簡言之就是憑預算做事,通過預算管理,實現人、財、物等每項支出的精打細算;通過預算管理從容完成各項任務,從而做到管理預算化,量入為出精細化,有的放矢效益最大化。在此思想的指導下公司構建了較為全面的預算管理平臺,主要做法是:預算管源頭,以全面預算管理來宏觀把握經營走勢,以全面預算管理來分步控制成本費用,使每項工作置于全面預算管理之中。年初,以成本費用預算、銷售收入預算、專項資金管理預算把整個經營盤子編制出來,同時將所有的成本費用支出、各種專項資金投入落實到分管單位及人員;然后按成本費用、專項資金管理程序與規定依次發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實事求是編制預算;堅持宏觀把握微觀控制落實預算;堅持運用經濟杠桿和政策激勵員工完成預算。
二、全員目標成本管理是方法
(一)抓現場成本管理
煤礦企業要持之以恒地抓現場成本管理,不斷修訂材料定置化及管理標準,堅持常年累月靜態與動態相結合地檢查,建立靜態與動態檢查的書面反饋制度,獎罰分明,狠抓現場管理細節,使標尺永遠高于實際。有人說管理是一門藝術,有人說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有人說煤礦企業、煤礦井下作業材料使用有什么可管理的。而實際上煤礦企業應將井上、井下材料定置化管理看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性管理工作,管理就會有明顯的實效性與實用性。管理的意圖就是要向材料定置化管理要效益、要安全、要和諧、要形象,做到材料存放“碼見角、堆見形、立要直、放要正”;材料管理實現“標識、標志、編碼、定置化”;讓所有施工隊組所管轄的井上、井下現場成本管理責任區域內實現“新材料零浪費、舊材料零丟棄、現場零無序、視野無雜物”,從而打造一流的煤炭生產作業現場。
(二)抓標識、標志、編碼管理
對標識、標志、編碼管理要做到常抓不懈,煤礦企業要在追求管理效果方面看得遠、想得遠。21世紀人類已進入數字時代,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管理將是時代管理的最高境界。煤礦生產屬內臟式作業,管理者渴望掌握更多的現場情況。標識、標志、編碼管理能滿足這一要求,并能被廣大員工自覺接受。標識、標志、編碼管理能使找問題異常簡單、分責任異常清楚。煤礦企業還要注重原始數據的記錄與管理,要設置詳細記錄每一天每個班的工作量、完成工作量的負責人、材料消耗情況的臺賬,這為落實工作質量、作業消耗提供了嚴謹的歷史記載,也為以后追溯工程質量提供了證據,從而提高了員工干工作的責任心;還要設置詳細記錄每一天每個班作業消耗的動態流水賬,要求詳細記錄領入、發出、結余,它的主要作用一是反映材料的管理使用情況;二是便于管理人員掌握材料消耗信息;三是了解監督材料管理的歷史情況。
(三)抓磁卡管理、經緯線管理
1.煤礦企業要設立內部銀行推行磁卡結算,要結合煤礦企業的管理模式相應設置相關管理部門,負責成本費用的計劃管理與控制。負責對內部銀行所有開戶單位進行資金管理控制,辦理各種計劃外的費用批增,以及部分重點工程的跟蹤管理。發揮內部控制職能,對超計劃費用進行通報反映。實施嚴格的磁卡管理,通過磁卡對下一級單位的資金進行有目的的控制。循序漸進地抓星級攀升管理,每年按攀升或降級進行表彰與處罰,此項基層管理活動,考核指標切實可行,對提高管理與經營實績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運作公平公正,很受基層單位歡迎。
2.煤礦企業要涇渭分明地抓“經緯線管理”。所謂“經緯線管理”就是把原先至上而下的逐級管理作為經線用指標串起來,同時把生產、通風、機電、財務、供應、勞資等橫向職能管理作為緯線與之交織,形成一張完整的網,使整個煤礦企業任何一個點位的經營管理活動都能連接在一起。之所以用“經緯線管理”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上級管理單位往往看不到全貌,只知道該用什么,卻不知道從什么地方調整。而職能管理單位就能夠綜觀自己的余缺,合理地進行調劑。所以,以“經線”自控與以“緯線”調控相結合的經緯線管理法,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在上述一系列全員目標成本管理方法的引導下,煤礦企業牢牢地把經營過程人性化,所以說煤礦企業的經營管理決不是一個簡單的結果管理,而是一個充滿個性化形式與要求的程序化過程管理。
三、全過程崗位價值精細管理是目標
煤礦企業要認真抓全過程崗位價值精細管理,更新觀念,模擬市場,大膽實踐價值管理,執行崗位損益核算。崗位好懂,價值難定,準確衡量一個崗位的價值含量確實不易。如何把崗位和價值有機地聯系起來,使員工看到自身在企業的價值非常關鍵。
(一)明確崗位價值責任體
崗位價值責任體是指構成完整的成本消耗單元的主體,廣義上講它是能夠單獨進行計劃管理、定額管理、責任管理、指標考核管理的一個實體。狹義上講它既可以是一個實體單位,也可以是一個能單獨落實考核責任的小組(工段),又可以是一個單獨的工作崗位,還可以是承擔某項成本指標管理的職能單位或職能人員。傳統的崗位責任制是把崗位工作內容、工作量明確下來,按百分制形式進行考核,以考核分來確定獎罰。而崗位價值責任體精細管理,一方面是擴展了崗位責任的內涵,即完成崗位工作任務的同時必須考慮完成崗位經營指標,把崗位工作任務和崗位經營捆在了一起;另一方面是整合了崗位概念,把一個或幾個崗位的集合看作是崗位價值責任體,突出了崗位的共同作業性、可控性與可精細化管理性;再一方面是確立了崗位作業的經營性。煤礦企業在抓崗位經營中,把具體落實崗位經營指標擺在了重要位置,經營指標到崗位實實在在地體現在了對逐個崗位的核算與考核上,讓崗位經營的結果直接影響員工的工資。因此,員工把崗位消耗看得比以前重了,崗位經營成為員工上崗作業中認真考慮的內容,它與任務、安全一樣受到了同步關注。
(二)制定內部市場化運行管理辦法,建立較為完整的消耗定額
內部市場化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完成內部商品與服務的有價交換問題。能否認真執行內部市場化管理的關鍵是能否執行嚴格的索酬與索賠。為了確保內部市場化機制的正常運作,煤礦企業應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為了適應崗位價值精細管理核算的要求,煤礦企業應根據歷史數據與管理經驗制定較為完整的消耗定額。
(三)實施覆蓋煤礦企業的崗位價值核算管理
原先煤礦企業員工認為,到崗上班,能不能創造價值、創造多少價值與己無關,因為,上崗作業是按領導安排辦,只要遵守時間、不懈怠工作就可以了,至于完成多少工作量,是內部作業環境與外部作業條件決定的。而執行崗位價值精細管理之后,員工懂得了自己的崗位是有價值形態的,企業為員工提供了崗位,必須創造相應的生產價值或服務價值、管理價值,否則,就會出現負價值現象,負價值集合是肯定無法長期生存的。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就是不可避免的事,于是員工悟出了因人而易、同崗不同效的差異,主觀能動性會改變作業效果的重要意義。煤礦企業的崗位價值計量工作要求所有部門執行成本核算,最高一級管理部門通過匯算基層所有部門的基礎數據編制整體的成本報表,實現成本指標的閉合管理。
(四)確定切實可行的財務補貼與利潤分配辦法
根據工作地點的實際情況通過財務補貼的方法對定額的特殊情況進行修訂,根據修訂后的利潤或虧損進行分配利潤或彌補虧損,從而形成煤礦企業自上而下的考核激勵機制。崗位價值管理的落腳點是崗位價值增值,若把煤礦企業看作是一個大崗位,幾千員工上崗工作看作是小崗位,崗位大小之分只是崗位集合的大小問題,而不是價值大小的比較問題。管理層崗位、操作層崗位的價值含量不同,但都既是崗位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量的消耗者,只有崗位創造價值大于消耗價值才能實現崗位價值增值。而標志崗位價值增值的唯一標準是完成崗位價值考核指標。
(五)抓關鍵點運作崗位價值精細管理
在煤礦企業產銷兩旺的大好形勢下,往往追求增產的積極性高于抓內部經營管理的積極性,特別是追求大上產量時,經營工作一般會放在從屬位置,這給推廣崗位價值精細管理帶來了很大困難。所以煤礦企業一定要遵循關鍵重點崗位控制原則,力求精細管理把握大方向,做到以點帶面,以關鍵崗位為龍頭進行管理拓展。任何工作都是始于足下,行在過程,只有抓住過程,才會有好的結果和效果。煤礦企業應本著確立基礎、狠抓過程、看重效果的原則,認真抓住崗位價值精細管理的過程控制,不僅把眼光盯在指標分解、考核上,而且把精力投在實際操作上。追求價值最大化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根本。一個成功的企業,不僅是一個經濟指標完成問題,而且有企業的管理狀況、員工生產作業環境、安全、和諧、文明、企業的社會知名度等,這些全部需要經濟的支撐。正是有了運轉靈活、方法全面、能調動上下兩個積極性的經營管理體系的支撐,企業才會實現又好又快、可持續地、科學發展。
“三全崗位價值精細經營管理模式”有著令人深思與遐想的空間,全面系統地做到位,決不是一件易事。然而,做一分就會有一分的收獲。“三全崗位價值精細經營管理模式”在煤礦企業連續多年來的實踐應用,對實現產能提升、成本控制、企業增效、員工增收等方面發揮著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煤礦企業實現了核算基礎、經營方法、經營理念、經營組織結構的創新,從實踐中總結出運作“三全崗位價值精細經營管理模式”的五種經營理念是為事事都算賬、人人都管事的全員經營理念;編碼、標識、標志精準精益經營理念;人人都是經營者、崗位都是利潤源的自我經營理念;全面預算、全員成本、全過程崗位價值精細管理的“三全”經營理念;損失成本費用、經營收入,追溯到崗到人的責任經營理念。正是這五種運作理念,使煤礦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實現了從形式、到內容、再到效果的完滿結合。
全面預算管理、全員目標成本管理、全過程崗位價值精細管理構成的“三全崗位價值精細經營管理模式”,突出了一個全字,抓住了一個管字,落實了一個細節控制,將經營管理的應用方法、應用范圍、應用目標全部涵蓋了進去,使經營管理工作有秩序、有節奏、有目的地理性運作,良性循環。這一模式的突出特點是三者各占其位,互相鋪墊,發揮各自的管理作用。從實際運行情況看,這一煤礦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有很嚴謹的管理思想,是較為成功的經營管理模式。精細生產成本管理是通過系統結構、人員組織、運行方式和市場供求等方面的變革,使生產系統能很快適應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并能使生產過程中一切無用、多余的東西被精簡;每個員工及其崗位的安排原則是必須增值,消除一切不增值的崗位。精細生產成本就是及時消滅故障,消除一切浪費,向零缺陷、零庫存進軍,最終達到包括市場營銷在內的各方面最好的結果。所以精細生產成本管理模式是一種理念,是一種能保持企業持續發展的文化。這種理念和文化有助于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斷提高競爭力。
由傳統生產模式轉變為精細生產模式,由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轉變為精益生產成本管理模式,二者在互動中得到轉化就把握住了企業生存的要點——市場要求的成本競爭力,就能實現企業增利、員工增收的目標。
論文關鍵詞:煤礦監察 健全制度 安全管理
論文摘要:通過對安全監察與安全管理關系的分析 ,論述了煤礦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對其進行監督監察的必要性
1 問題的提出
《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第五條規定:“煤礦安全監察應當以預防為主,及時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有效糾正影響煤礦安全的違法行為,實行煤礦安全監察與促進安全管理相結合、教育與懲處相結合。”這是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在進監察工作中必須遵循的方針,所以,探討如何實現煤礦安全監察與促進安全管理相結合,是搞好安全監察,從根本上提高我國煤礦安全生產水平的根本出路。
我們進行安全監察的目的,在于依照有關煤礦的法律法規,運用法律手段,及時發現和消除現場的事故隱患,保證煤礦實現安全生產。但是,我們煤礦安全監察員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盯在現場,實現煤礦的安全生產最主要的還是依靠企業自身加強企業的安全管理。因此,必須著力于構建企業安全生產的自我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和挖掘企業搞好安全生產的內部潛力。這是因為,企業是安全生產的主體,搞好安全生產決定性因素在于企業內部的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如果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缺乏安全生產的自律意識,那么,任何外部的監督檢查,都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如何通過安全監察,促進安全管理是我們作好監察工作的新課題。
2 煤礦安全監察與安全管理的關系
通過我們的安全監察發現,國有重點煤礦的安全管理機構比較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等管理制度比較完善,相對來說,安全管理水平比較高,但與國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職工的安全意識、技術素質比較低下,安全裝備水平普遍較低,煤礦企業領導的管理水平大多數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期的粗放型管理水平上,難以適應現在安全形勢的發展;與國有重點煤礦相比,地方煤礦,特別是鄉鎮煤礦在安全管理方面,是比較原始的,一些鄉鎮煤礦甚至沒有起碼的安全管理機構和安全管理人員,在安全管理制度上,有的甚至是空白,在裝備上有的還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生產水平上,在職工的素質方面,大多數是臨時工、季節工,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術素質非常低,煤礦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也相當落后。試想,處于這樣的煤礦企業管理水平,如果煤礦的安全執法監察不與企業的安全管理相結合,單純的安全執法力度再大,也無法實現煤礦安全的根本好轉。
對于煤礦安全來說,煤礦安全監察與煤礦企業的關系,是外因和內因的關系。提高煤礦的安全生產水平關鍵的因素在于煤礦企業本身。這是因為:一是煤礦是安全生產的主體,安全貫穿于煤礦一切生產活動之中,所以說日常的安全管理決不能脫離企業的經營活動而獨立存在,也就是說煤礦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安全生產水平才會有提高;二是搞好煤礦的安全生產在于企業是否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說煤礦是否有安全生產的自律意識,完全依靠外部的監督,自身沒有安全的自律意識,是不會搞好安全生產的;三是煤礦生產的主體是煤礦職工,因此職工是否有較高的安全意識、技術素質成為搞好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煤礦安全生產活動的實質是同井下現場的各種自然災害和違章現象作斗爭,提高職工的自身素質,建立安全生產自我約束機制,提高每一個職工的安全意識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關鍵;四是在安全生產管理中,起決定性因素的也是最為基礎的是企業安全管理機構是否完善,管理層是否具有現代化的管理意識,只有企業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機構,領導層具有較高的安全管理意識,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五是現場的裝備水平也對煤礦安全生產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煤礦安全監察不僅可在現場及時地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制約煤礦的違法行為,而且要通過行政執法,依靠法律手段,強制性地促使煤礦建立健全各種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管理機構,加強考核,加大對煤礦的安全投入,提高煤礦的裝備水平,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術素質,從而提高煤礦安全管理水平。所以說煤礦安全監察作為外因對于煤礦安全生產實現根本性的好轉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加強安全監察促進煤礦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1)嚴格監督監察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落實。煤礦安全生產責任制是煤礦的各級安全生產管理者落實黨的安全第一的方針和有關煤礦法律法規的責任制度,是企業的一項最基本的責任制度和所有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它的建立健全和考核落實,使黨的安全生產方針和有關煤礦法律法規在現場得到正確答案,它使每一個管理者明確了安全管理責任,增強了安全管理的責任心,能夠真正做到依法辦礦、依法管礦;業務保安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是煤礦的專業部門和個人根據部門和個人專業的范圍,在制度上確保專業范圍安全生產的責任制度,如果部門業務保安做得好,每一個人在崗位上都能夠按章作業,每一個專業都能夠得到安全生產,那么全礦也就做到安全生產了;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制度是落實“預防為主”的重要基礎工作,它要求每一個專業和部門在一定的時間周期進行生產現場的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工作,各專業和部門在一定的時間內根據排查出的事故隱患,制定措施,落實時間、資金、人員、責任,限期整改,并進行驗收,使事故隱患真正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事故責任追究制是發生事故后對事故責任者根據責任的大小進行責任追究的制度,它促使煤礦管理者增強責任心,使管轄范圍內的安全工作達到標準要求,實現安全生產。
安全投入和職工的安全培訓和教育等都對煤礦安全工作有著直接的關系,也必須作為重點進行安全監察。
(2)監督監察現場生產情況。煤礦安全管理的結果反映到現場,就是現場是否具有較好的工程質量和完善的安全設施,職工是否具有較高的安全意識和技術素質,一句話,現場是否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有關煤礦的法律法規是否真正落實到現場。當然在現場的安全監察過程中,會發現事故隱患和違反法律法規的現象,要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制止違法行為,防止事故的發生。
(3)監察煤礦的安全管理機構是否健全。安全生產是一門綜合性的系統科學,是一項全面性、系統性很強的工作,涉及到生產過程的方方面面和諸多專業的正確配合。在生產的過程中,每個方面,每個過程,每個專業,每項工作和每個人、每個部門有缺陷或有漏洞,都會給煤礦的安全生產造成不安全因素。當前由于一些煤礦企業盲目的追求改革,減少機構,裁減了一些必要的煤礦安全管理機構,如有的煤礦將企業的內部監察機構裁減了,大大削弱了企業的內部制約機制,特別是一些鄉鎮煤礦沒有技術科、安全科、調度室等一些煤礦必須具備的安全技術管理機構,這樣就造成了煤礦安全管理機構的不健全,使煤礦的安全管理無法正常進行,現場的事故隱患不能及時發現和消除,時刻存在發生事故的危險,這是煤礦最大的事故隱患。
摘 要:加強煤礦企業安全管理,是維護企業生產經營環境的重要內容,而班組安全管理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基礎。搞好班組安全管理必須切實解決班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落實好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才能真正切實防止各種事故的發生。根據多年對煤礦各類班組長的培訓經驗,總結出煤礦班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關鍵詞:煤礦班組;安全;管理;對策
1 制定高透明度、科學的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導、維護安全管理、安全作業的依據,經多年調研,認為,搞好煤礦班組安全管理必須認真解決下列問題:制度應具有較強的透明性和可操作性。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安全生產。目前煤礦企業班組管理制度基本上是班組長個人說了算,管理獨斷專行,班組制度說變就變,說改就改,既影響了班組長的管理權威性,又傷害了安全制度的連續執行。更有甚者,有些班組的制度對上一套,對下又是一套,對一些特殊員工又是一套,長久以往,嚴重破壞了安全管理的中心地位,打擊了職工參與安全管理的積極性,導致消極怠工等現象發生。故此,班組管理制度透明度越高,也就不會存在特殊員工。越有利于制度執行,越有利于職工參與安全管理意識的提高。而制定高透明的制度并保證其可執行,可操作的關鍵:一是區隊等各級領導的參與及支持,二是制度本身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三是班組長個人全面素質的提高。
2 堅持班組安全教育、培訓的全員化、全過程化
班組全員安全培訓教育是搞好班組安全管理的基礎。班組的安全培訓教育應針對本班組生產實際和職工的作業安全需求,采取集中與分散、班前會、專業會、脫產送培等多種形式,分析典型經驗或事故案例,對要害崗位、特種作業人員、新上崗或換崗人員進行經常性安全業務和操作技能培訓,不斷增強職工自保、互保和聯保責任意識。提高處理和防范事故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從而避免和杜絕各類事故發生。
目前,煤礦班組安全教育培訓存在諸多問題,其表現現象首先是班組長參加脫產培訓人員少、次數少,有的甚至沒有參加過一次安全培訓,主要原因一是煤礦企業認識不足,認為班組長作為班組核心,生產骨干脫產后會影響生產,二是個別班組長只顧眼前利益,認為脫產培訓期間收入降低而派人冒名頂替培訓,甘冒違章違法風險。班組長不參加安全脫產培訓,不僅不利于班組長本身業務能力提高,也挫傷了職工學習業務的積極性,對班組安全管理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其次是不按需送培職工,對核心崗位人員、生產骨干成員不愿送培,針對強制性安全培訓應付差事,搞專業培訓戶,班組內甚至有人長期參加各類學習班。至于不脫產的安全教育培訓,如專業學習會,安全每周活動日制更無庸談及,班前會講安全也是一句“注意安全”了事。以上種種,不及時糾正,不及時提高,搞好班組安全管理就是一句空話。
3 嚴格細致落實班組安全管理措施
從嚴從細落實各項安全措施,是搞好班組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班組首先要嚴格貫徹規章制度,執行好各種安全獎罰措施,做到鐵面無私,平等對待。有的班組,在落實安全措施上,對外一套,應付檢查一套,對上級一套,而對下、對內、不檢查又是一套,注重面子活,不講實際效果,措施落實成為空中樓閣,好看摸不著。例如,對某些安全隱患的處理落實上,有的班組、制度措施落實常常是說起來嚴肅無情,做起來感情至上,先看面子,先看人情,制度落實因人而異,例如安全獎罰制度。有的班組、制度只有布置,而無落實的反饋與監督,制度落實聽之任之,放任自流,例如,班組“文明生產”此項規定。總之,制度不從嚴從細落實,就會危及制度、措施的嚴肅性、權威性。長此下來,班組安全管理也就隨風而逝。
4 經常注意班組安全檢查
注重班組安全檢查是搞好班組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環。班組要經常性自查互查、專項檢查等多種形式,對生產現場各類隱患進行及時查處和治理,糾正違規違法行為,堵塞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制定嚴密的監護措施,徹底消除事故隱患,以促進班組安全管理工作。各級執法人員、群監網員、青監崗員、班組長要切實負起責任,經常性、不定期地深入生產現場監督查處各類隱患和問題,確保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安全運作。班組安全檢查的主要問題也即是某些班組長們的“經驗”是如何應付上級單位和部門的安全生產檢查,他們摸清了檢查規律,例如月檢、季檢、年檢,檢查前大搞突擊,班組安全臺帳補得整整齊齊,各種隱患整改完畢,工作場所干凈整齊,生產停工準備迎接檢查。其實,這種自以為聰明的做法既不利于檢查,又不利于整改。給班組安全管理帶來了極大不利。要真正達到安全檢查的目的,班組安全生產應該“檢查前后一個樣,有無領導一個樣”,糾正應付檢查的思想,同時搞好互查、自查,讓安全檢查成為班組安全管理的檢察員。
5 建立科學的班組安全體系
班組要結合自身實際,建立一套科學的、有效的、相互制約的安全管理體系和嚴密的安全管理網絡;加強對各種設備設施的全方面管理和班組生產方式施工的全過程管理,加大安全管理的投入,提高班組生產中安全防護的科學含量。就煤礦生產而言,各種安全制度、措施不可謂不全,各種安全設施不可謂不多,如何組合成一個科學系統的班組安全管理體系,是一個煤礦人員面臨的而且應引起高度關注的重要課題,這方面,筆者認為,義馬煤業集團的“班組長職能轉變”這一制度值得借鑒。
班組是企業中最小的生產單位,在班組中形成齊抓共管的“大安全”格局,營造濃厚的“人人事事保安全”、“向管理要安全”、“向管理要效益”的安全文化氛圍,切實解決好目前煤礦班組安全管理中的一些問題,充分調動、激發每個職工的安全生產積極性,對搞好煤礦企業安全管理、提高煤炭企業效益、維護煤炭企業經營環境具有基礎性的意義。
6 抓重點,創特色,全面推動班組安全管理
一是搞好班組現場安全管理。企業的一切生產任務都要在班組完成,各項規章制度都要靠班組落實,把班組安全工作的重點放在現場,是企業把整個安全生產目標轉化為實施運作的有效途徑。搞好現場安全管理,必須把影響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即人、機、料、法、環)有機地結合起來,只有通過高標準、嚴要求、勤檢查等手段搞好班組的現場安全管理,才能確保安全生產。
二是進一步深化安全文化建設在班組的推廣,促進安全工作持續改進。要將“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等安全理念為廣大職工所接受和認可,形成制度文化。重點是將其具體化,以進一步落實到班組,落實到職工的生產和生活中去,形成職工的自覺行為。為此,應把安全文化和制度建設相結合,從職工的儀容儀表、日常行為、作業標準等方面進行了明確的規范,制定并推廣操作性、實用性強的安全行為標準,抓好人的行為規范和良好習慣養成。
三是班組安全生產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始終堅持“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安全先于一切,安全影響一切”的安全理念,按照“安全第一,生產第二”的要求,以“人員無失誤、系統無缺陷、設備無故障、管理無漏洞”為目標,做到不安全不生產,生產向安全讓路,以安全促生產。
四是建立完善班前提示安全、班中檢查安全、班后小結安全制度,規范班前會制度,完善班組安全活動日制度、班組技能培訓制度、班前安全宣誓等管理制度,抓重做好現場安全交接班、安全隱患排查以及登記編號、整改、巡查、驗收等工作。特別是建立職工“三違”檔案。對“三違”建立檔案,依據違章時間、地點、原因、人員,有針對性地對癥下藥進行教育。
五是完善班組安全互保(聯保)標準,實行動態聯保,切實落實安全互保(聯保)制度。強化互保(聯保)對子認真履行互保、聯保職責。工作中互保(聯保)對子之間要對對方人員的安全負責,做到互相提醒、互相照顧、互相關心、互相監督、互相檢查、互相保證。班組各互保對象之間,班組與班組之間,在作業過程中要實行聯保。在工作中發現互保對象以外的人員有不安全行為與不安全因素,可能發生意外情況時,要及時提醒糾正。
一、引言
隨著我國的經濟市場逐漸的開放,企業的在管理,在理念上發生了本質性的轉變。尤其是在成本管理上,管理的模式越來越多元化。在煤礦企業中,成本管理的有效實施,是提升煤礦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但從實際情況看,其在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存在諸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的制約著我國煤礦的現代化進程。因此,在經濟現代化的進程中,合理的規范成本管理是加快我國煤礦企業現代化進程的關鍵。
二、煤礦企業在成本管理中的問題
隨著煤礦企業的現代化建設,其在成本管理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出現,嚴重制約著我國煤礦企業的現代化發展。
(一)成本管理的理念陳舊。隨著我國經濟市場的不斷開放,企業的經濟發展不斷與國際接軌。然而,我國在企業的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管理理念。這嚴重阻礙了我國企業的現代化進程。尤其在煤礦企業領域,其在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嚴重缺乏現代化的管理理念。進而其在成本管理的過程中,還是片面的對成本進行管理,對部分的項目,存在人為臆斷的控制管理。雖然,在成本上降低了成本輸出,但卻疏于對對煤礦安全生產的有效管理,從而使得煤礦企業的事故頻發。這種重“表面”,而忽視“實質”的管理理念,嚴重制約著煤礦企業現代化管理的進程,同時陳舊的管理理念反而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輸出。
(二)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機制。我國煤礦企業,在實際的成本管理中,缺乏合理的成本管理機制,進而使得煤礦成本管理領域的混亂局面。在管理的過程中,經常出現管理項目不全面或漏算的情況出現。而且在管理的過程中,對成本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審核、復查等機制,這就更加使得管理秩序的混亂。在管理報表的形成中,過于的追求低成本的輸出,而忽視了管理中的實際約束。使得成本管理的數據價值不高,也就是說,當今的煤礦企業在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含有太多的“水分”。企業基于這種管理數據,是很難以得到本質性的發展。反而,會造成企業在重大決策上存上出現嚴重的方向性問題。
(三)缺乏合理的成本預算。煤礦企業在成本預算的環節中,缺乏合理的成本預算。煤礦企業在成本的預算階段,對于預算的項目費用不夠明確和具體。而且在預算的過程中,缺乏全面性。進而使得預算的結果與實際的預算存在較大的差距,同時在預算的過程中,對于關鍵領域的預算,缺乏有效的市場調查。
(四)我國煤礦企業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成本運營形式,嚴重制約著成本管理的創新性發展,也就是說,當今的煤礦企業的管理目標過于的短淺,缺乏有效的管理眼光。因此,現在的煤礦企業過于的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發展。同時由于注重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視了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所以,這種成本利益化的管理模式,嚴重的制約著我國煤礦企業的現代化建設,使得我國的煤礦安全事故過于的頻發。
(五)煤礦企業的管理方式過于呆板。我國的煤礦企業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在成本管理的方式上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基于計算機網絡平臺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數據平臺的單一化就是其關鍵性的問題。并且管理的過程中,數據的處理平臺也比較的落后,在對于復雜的成本預算時,平臺的運行效率不高。而且,在一些小型的煤礦中,甚至缺乏真正意義上成本管理,進而在生產的過程中,出現諸多的問題。由此可見,我國煤礦企業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基于計算機網絡平臺的成本管理模式就存在較大的缺陷。
(六)管理人才的缺乏。我國煤礦的成本管理,在管理層就缺乏合理的管理人才,而且現在很多的煤礦成本的管理者,往往是憑經驗對成本進行管理。這就使得我國煤礦企業的成本管理缺乏有力的基礎支撐,也就是出現形式大于本質的問題出現。因此,我國的煤礦企業在成本管理上,管理的形式就存在很大的問題,尤其是缺乏合理的管理人才。
三、加強煤礦企業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優化管理機制。煤礦企業的成本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這就要求企業要有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的機制,進而更加規范煤礦企業的成本管理。避免在管理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管理誤差。通過有效的管理機制,合理化管理的流程,尤其是過于冗長、陳舊的管理模式要逐漸的運用新的管理機制來代替,進而可以加速煤礦企業的現代化建設。
(二)優化管理的方式。傳統的人工的成本管理方式已經不適合煤礦企業的現代化進程。因此,在管理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優化自己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基于計算機網絡平臺的管理模式,可以很好的便于煤礦企業的現代化管理。而且基于有效的計算機網絡平臺呀,可以很好的實現管理數據的資源共享,進而使得管理的流程更加的科學化。這種現代化管理平臺的建立,對于企業的成本管理帶來了實質性的便捷。
(三)加強成本預算。在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加強成本的預算,可以優化企業的成本管理。然而,實際的成本預算過于的粗糙,沒有實質性的參考價值。因此,在成本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加強成本的預算,同時可以預算的結果進行合理的審核。因此,在煤礦企業的成本管理的過程中,不能忽視成本預算這個環節。而且要規范好成本預算這個環節。
(四)加速管理人才隊伍的建立。我國煤礦行業的管理人才比較的缺乏,有愛是對于成本管理的人才。因此,在實際的成本管理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加速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這樣可以為成本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我國的煤礦企業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成本管理的有效性是其發展的關鍵。然而,我國煤礦企業在實際的成本管理中,存在諸多的問題,進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我國煤礦企業的現代化進程,而且基于計算機網絡平臺的建立,是加速煤礦企業成本管理信息化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