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學校體育論文

學校體育論文

時間:2022-03-15 06:23: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學校體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學校體育論文

學校體育論文:學校體育老師實習報告范文

一、實習結果

通過近一個月的教學實習,所教學的班級學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了跨越式跳高。在教育教學中,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的教學方法,努力培養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選擇的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能注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在課堂上逐步養成了認真學習的良好習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樂”中練,在練習“樂”,課堂氣氛充滿活力,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我在五年級學生調查中,幾乎人人都能做到從情感上、行動上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做到人人參與活動,人人健康發展。

二、實習體會

在體育教學中,有意識地融入德育教育,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培養學生服從組織遵守紀律,誠實、機智、積極進去的心理品德。通過教學實踐,為此,我在教學,“跨越式跳高”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的,并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圍繞這個問題談談我自己的一些淺薄的看法。

1、用高尚的精神去塑造學生

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和感染著學生。作為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具備一種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敬業精神,教師良好的言談舉止,會給學生樹立一個好的形象,再加上教師規范的動作手勢,行走坐臥、外在儀表和豐富內涵,是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模仿中審視自己,從而得到全面教育。

我在雜志上看到這么一節課。自己就拿來上了一下效果很好。我是這樣上的:上課之前我知道這個班學生特喜歡比賽,我借此給學生門提了個問題:“同學們,你們喜歡我們的省會嗎?你們喜歡比賽嗎?好那我今天就帶你們去參加比賽吧,為了班級能在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從現在開始起我們大家就要認真學習技術動作,把握好機會,勝利是屬于你們的,我相信你們有信心奪取最后得勝利,對不對?這時我出示了今天這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我按照設計好的教學方法,逐步引導,讓學生在“樂”中練,在練習“樂”,課堂氣氛充滿活力,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效果很好。鼓勵學生,使體育教學生動有趣。一位學生說:“老師,象這樣的體育課我們可喜歡了。

2、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學生

體育教學中,教師最能影響學生的是簡明扼要的講解,正確無誤的示范和行之有效的輔導,讓學生對此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在練習中學生,學生不敢做的動作,由教師示范,學生不會做的動作,教師應手把手教。教師要用自己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專業素質去影響引導學生熱愛體育運動。

例如我在跨越式跳高教學時這樣安排的,第一個練習,用激勵的口號代替傳統的“一二一”口號,在跨越式跳高練習前熱身活動中,我用激勵口號鼓勵學生,我自信,我成功、我參與、我自豪、我勇敢,練習跨越式跳高我能行!然后要求學生自主練習跨越式跳高過竿動作,幾次后通過體會去考慮。a如何才能保證練習時的安全?b練習跨越式跳高能使身體哪些部位得到鍛煉?得到的答案是:對于安全,大部分學生回答是按跨越式跳高動作要領去做;對于鍛煉的好處有的學生回答可以鍛煉下肢的力量,有的學生說可以鍛煉自己的膽量,有的學生回答好玩,有的學生回答可以鍛煉自己的身體,學生回答幾乎包含了練習的意義。教師及時加以指導,經常練習可以使人下肢更有力,關節更靈活,可以使人勇敢,但練習時注意安全,注意自我保護。

第二個練習,我設計幾組不同高度的跳高架,讓學生自己選擇高度練習,并提出問題:當別人跳不過去時你該怎么辦?多數學(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生回答我們要幫助他,教師馬上提出保護與幫助的方法,練習中發揚互助精神。不管在哪組上練習,我總是用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鼓勵和指導,尤其是對學習上有困然的學生,幾次練習后學生逐漸向有難度的跳高架靠攏。

3、用師生間良好情感去感染學生

在體育教學中,向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關鍵在于教師的言傳身教,而身教更勝于言傳,體育教師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大部分時間在室外,和學生的直接接觸最多。我們不論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都帶領學生去完成身體鍛煉任務。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教師的影響是最大的。酷暑中,我們所站的位置是面對太陽;寒風中我們所站的位置是面對風口……這種無形的教育方式,化為濃濃的師生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判斷,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從而提高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4、用祖國的召喚去鼓舞學生

青少年都有向往美好未來的愿望,都有為祖國貢獻自己青春的使命感,都想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體育技能。在道德理想與專業學習中,幫助學生樹立只有身體好,將來才能更好地為祖國工作的思想,在各種規章制度的約束下,使學生鍛煉身體成為自覺的行動,并使這種自覺行動體現在體育課的學習和鍛煉中。

學校體育論文:論農村學校體育工作實施現狀與思考

學校 體育是國民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建設和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面對我國文化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青少年體質卻不斷下降的現狀,國家對學校體育工作給予高度重視。2006年12月23日,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在北京隆重召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全國學校體育工作會議。會上,國務委員陳至立同志就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促進青少年健康問題,作出了重要講話,并提出要把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作為今后一個時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主要突破口。

2011年5月31日溫家保總理親自參加小學體育課,充分體現出黨中央、國務院及國家領導人對廣大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學校體育的高度重視。

四川省教育廳與體育局川教[2007]129號文件就如何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質作了明確規定。在各級政府、體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學校體育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們不能否認,學生體質下降趨勢沒有得到遏制,學校體育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足,重智輕體的思想依然存在

高考指標及升學排名對學校的壓力極大,但沒有剛性的學校體育考核機制,體育工作依然存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情況。學校學校體衛工作條例,陽光體育,課程標準沒有得到真正落實。

二、體育投入不足

基礎建設達不到國家標準要求,場地差,器材少,滿足不了教學活動的需求。許多學校連體育達標與體質健康測試內容所需器材都無法滿足。不少一千多名在校生的學校,別說樹膠跑道,就連200米碳碴跑道都不夠規范。許多大綱規定的訓練項目難以完成。

三、師資隊伍滿足不了教學要求

一方面是教師緊缺,學非所教現象仍然存在。一些學校無專職體育教師,體育課由其它學科教師兼任,教師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體育課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是學校體育教師缺乏相應的學習與培訓,不少專職教師從未參加過州級以上業務培訓,知識老化技能低下。三是教師缺乏相應的學習資源,許多學校沒有像樣的圖書館室,體育方面的圖書缺乏,不能滿足教師學習需要。

四、學校沒有統籌應用好教育資源

體育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未能得到發揮,工作缺乏工作熱情。設備管理混亂,器材閑置,更新不到位,有的設備器材被挪作他用。

五、學校對學生體質、健康缺乏監測

為了教學成績,學校只關注學生學習,對增強體質,保護視力方面的宣傳教育明顯不夠,甚至沒有任何監管機制,導致學生缺乏體質健康意識和知識。身體超胖,眼睛近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注重青少年體質健康,搞好學校體育工作是我國再也不能忽視的的工作,開展此項工作的責任在學校,關鍵在認識,成敗在管理。要真正將學校體育工作落到實處,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質,必須著力解決好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思想認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校長是學校的靈魂,校長的辦學思想、教育理念、管理宗旨決定學校的發展方向,規定著一所學校未來教育的成功與失敗。注重青少年體質健康,搞好學校體育工作,應成為當今校長思考的當務之急。

學校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質”工作的重要性,要牢固樹立“健康第一” 指導思想。要加強體質健康宣傳,制定管理和考核機制,要讓全體教職員工認識到,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是一個民族健康素質的基礎,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關系到民族的未來和國家的競爭力,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工作。要讓全體教職員工充分認識到此項工作不僅僅是學校管理者和體育教師的責任,更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共同職責,增強每位教育者的工作責任感。

二、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體育政策法規

按照《學校體育工作條例》《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開展學校體育工作,建立學生體質監測機構和學生體質健康教育評估考核標準。以“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為抓手,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改變重文化輕體育的教學現狀,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和課間操,全面推動青少年體育運動,營造人人參與、生氣勃勃的校園體育氛圍,切實增強青少年體質,保證學校輸出的人才首先是健康的人才。

三、加強體育師資建設,不斷提高專業隊伍素質

學校體育管理人員,教研人員、教師隊伍的素質是落實“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實現學校體育目標的先決條件。對學校管理者應加強政策法規、體育思想、管理機制,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培訓;對教師要進行體育知識、專業技能、活動組織等方面的培訓。在提高現有人員教學素質的同時,不斷引進新的專業教師,充實體育教育團隊,形成一支思想覺悟高,業務素質強的學校體育教師隊伍。

四、統籌協調,形成合力

學校是一個有機整體,體育教育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學校必須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本校實際擬定學校體育工作總體規劃;組織協調學校體育工作與各部門的工作關系;安排階段體育工作任務;檢查督促體育工作實施情況;制定體育工作獎懲,建立科學的體育工作評價機制;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引領全體教師們參與到學校體育管理中來,形成體育工作合力。

五、將學生體質健康納 入學業評價

這樣可以激起學生對體質健康的重視。采取全面措施增強學生體質,特別應把防止眼睛近視作為當務之急抓緊抓好,使學生成為開展體質健康的主體力量。

我國教育已經由普及到提高的教育轉型期,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問題逐漸成為教育的焦點問題,如果我們再繼續強化分數大戰而忽略學生的體質健康,我們的教育必須承擔無可挽回的損失。

學校體育論文:淺談學校體育與素質教育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國家為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跨世紀人才而提出的極具遠見的戰略性決策。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棗學校體育教學在實現素質教育中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

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體育運動能促進大腦的發育,改善機能,為人們從事智力活動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其次,可以促進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的發展。體育運動具有不同形式的對抗性,不論是個人或集體項目,因其有不確定性特點,則可把表現為肢體對抗的外在形式引伸為內在人腦間的智慧較量。例如在體育教學中,通過觀察法、對比法和示范法的運用,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技術動作的練習,有利于促進學生記憶力、想象力的發展;通過教學比賽和各種體育游戲,可以潛移默化地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敏性與應變能力。

二、增強學生的體質

學校體育對增強學生體質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隨著我國社會兩個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更好地貫徹國家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落實“一二一”工程,學校體育還需引進終身體育教育的思想,運用終身體育教育理論和方法,激發每個學生的體育興趣,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習慣和能力。使學生走向社會后,不僅有一個強健的體魄,而且具有一定的體育素養,以適應現代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也使學校體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向全社會延伸。

三、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

學校體育以其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為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如田徑、體操、球類、游戲等項目,在集體注視下完成個人練習、整體練習;各種體育競賽和體育表演或技評等,都是在同等條件下進行的。競賽是體育運動的突出特點,作為運動者都有盡快實現追求目標的心理動機,所謂求勝心切。為此,他們有必要不斷開發和發展自己最大能力的新的運動技術與方式。這種創造性的心理動機與行為,能使他們逐漸形成準備和樂意接受未來社會的各種新事物的心理傾向。因此,學校通過開展各種不同形式的體育競賽能較好地動員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竟賽或練習中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竟爭意識和進取精神。

四、鍛煉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

由于任何一種體育運動的成效都是人們在長期磨練的過程中獲得的。良好的意志品質是人們所必須具備的素質,意志努力總是和克服困難的行為相聯系的。它一方面在克服困難中得到體現,另一方面也在克服困難中得到鍛煉。在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中,學生必須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個又一個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難或障礙,并且每前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極大的意志努力,勝利也常常取決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所以,長期、系統的體育教育,能有效地鍛煉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

五、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

在體育教學、課外鍛煉和各種體育競賽中,學生都將獲得各種強烈的情感體驗,而這種情感體驗,具有鮮明、強列、豐富、多樣、易變等特點,對陶冶學生的情操具有特殊的作用。例如在教學中,教師經常采用相互觀察、相互保護、相互幫助的教學方法,學生在這種教法指導下,在從事各種身體練習中,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團結協作與助人為樂的精神。

六、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與審美能力

學生不但要形態美,還要心靈美。體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多姿多彩的學校體育中,教師各種教法手段的運用,各種隊列練習與技術練習,各種體育競賽與表演,以至體育場地器材的布置等,都可以使學生受到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熏陶,并獲得豐富的,多種多樣的美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熱愛美的情感,提高學生鑒賞美,創造美和表演美的能力,從而使學生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實施素質教育,對學校體育工作和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發揮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體育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與業務素質,善于吸收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結合實際,把學校體育改革推向深入,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質。

體育課與和諧氣氛的效果

唐根成

大家都知道,上好一堂體育課必須要有嚴明的紀律,嚴格的要求,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從而能自覺地、全心地去鍛煉身體。體育教學的雙邊活動,如能在一種和諧的氣氛中進行,體育課就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什么是和諧的氣氛呢?我認為就是教師上課時態度和藹,講解具體生動,示范優美正確,學生能在積極愉快,嚴肅活潑的氣氛中學習鍛煉。眾所周知,體育課主要是從事各種身體練習,身體練習屬于運動條件反射,它是在大腦皮層支配下而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意義的隨意運動。和諧的氣氛能夠使學生的大腦皮層建立起適中的興奮狀態,便于接受新知識,掌握新動作,并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學習鍛煉。相反,課堂氣氛沉悶,師生之間存有隔閡,學生的心理狀態就會出現不均衡,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就會降低,甚至會處于抑制狀態。因此主動肌與對抗肌的協作也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引起動作失調。

怎樣才能建立起和諧的氣氛呢?我覺得要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首先,必須建立好融洽的師生關系。教育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師生間無時不在進行著微妙的情感交流,學生的情感自始至終都伴隨著教學的各個階段。”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表情;或一個眼神,一句話都直接影響和諧的氣氛。如學生畏懼新動作或練習動作失敗時,教師要用親切的語言,信任的目光,反復的示范與鼓勵他們,去幫助他們找出癥結所在,增強他們完成的動作的信心。反之,教師如果有意或無意地流露出急躁,不滿的情緒或嚴加指責,學生就會加重原有的心理負擔,降低興奮性,就更難完成動作了。其次:教師要理解學生的自尊心理,循循善誘,少批評,多表揚,這點特別是對于身體素質較差,膽子小的學生尤為重要。如當他們完成動作稍有進步進(即使是失敗的)都要及時給予

肯定,那怕是點點頭,學生的精神上都會感到滿足,提高他們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增強學習的信心。再次,需要批評的通過采用動作、表情、提醒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容易接受和理解。如做徒手操時,某同學做操時動作不到位或者不認真,這時教師通過表情、動作結合的方法,對該生微笑地點點頭,(表示指他或她)再做一下要指正的動作,學生就心領神會,此時無聲勝有聲,也能收到立竿見影之效果。又如在教學內容分組練習中,常會遇到個別調皮的學生對練習動作不協調的同學進行裝腔作勢或出言不遜的譏笑;此時教師應采用嚴肅的表情和提醒的方式,對該生瞪一下眼,接著說:“注意團結,敬重同學”。事后,被批評者會感到慚愧而低下頭,虛心接受批評,被譏笑的那個同學感到激動和內疚,就會大膽積極地去練習。這樣既促進了同學間的諒解和團結,又提高了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的練習積極性,一舉兩得。

和諧的氣氛并不意味著不要上課的嚴肅性,二者是統一的,有著密切的聯系的。高度的組織紀律性是組織教學的前提,而和諧的氣氛則是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師要努力創造和諧的氣氛,讓學生在心情舒暢中上好體育課。

體育課中的紀律與課堂管理

唐根成

教師在教學管理中的主要任務,就是積極協調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對教學活動實行有效的控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以利于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紀律與課堂管理是體育教師為了維持正常的教學活動開展,鼓勵學生積極配合教師參與體育學習活動,阻止和處理違紀行為的手段與行為。目的在于為學生專心致志學習,積極主動參加學習鍛煉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

體育課中學生違紀的表現形式:

在體育課教學進行過程中,有時學生會出現一些違反紀律的現象,或稱越軌行為,這些行為從現象上分有兩種的形式:(1)是做一些明文禁止的事情;如在教師講解示范時,有些學生不聽不看,談論與學習內容無關的事情;有些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兩眼出神地觀望其他的事情;穿皮鞋,牛仔褲上體育課;教師吹哨要求停止練習而學生我行我愫等。(2)是不能完成教師所規定的任務或練習:如進行投擲教學練習時要求學生完成推鉛球練習時將鉛球放在鎖骨窩處,學生未執行;在跑的練習時,要求學生跑50米,學生僅跑30米;在力量練習時,要求學生完成多少組次,學生也沒執行等等。

以上的兩種違紀現象從性質上來劃分可以分成中性行為與消極行為。中性行為即既不進行也不干擾體育教學的行為;消極行為即直接干擾體育教學的行為,如故意干擾教師的指導或其他學生的練習。

學生中出現違紀現象的主要原因:

(1)安排的教學內容學生不感興趣,甚至是反感;教學內容進度欠妥偏難,學生無法完成;或偏易,學生覺得無收獲,沒意思。

(2)教師的講解聲音偏低,不清晰,學生聽不懂;教師的示范不規范,不成功;教師教學不負責,情緒低落,處理問題不當,不公正。

(3)教學的場地不平整,風沙大,場地器材布局不合理;學生練習互相干擾;受外界環境的干擾。

(4)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動機不端正;對學校或教師有成見,偏見;好表現與炫耀自己;害怕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怕臟,怕累;學生之間存在矛盾等。

三、維持紀律與課堂管理的要求:

(1)建立和一貫執行必要的體育課堂教學常規:

為了使學生能較好地配合體育教師參與體育學習活動,在教學之初,教師就要向學生明確宣布要求學生做的和不允許做的行為要求,為了維持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體育教師要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剛剛開始上課的時候,一定要狠抓常規的執行,待學生逐漸適應并形成習慣后,再使學生具有更多的靈活性。

(2)注意認真觀察與分析學生的行為:

體育課中師生的空間活動范圍都比較大,要維持良好的課堂紀律,教師必須及時全面了解教學過程中全體學生的情況,關注他們參與體育學習活動,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當學生出現違紀行為時,要作出正確分析與判斷,才能采取相應的,合適的措施。

(3)及時妥善地處理違紀行為:

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違紀行為時,教師必須迅速作出反應并及時處理。一般來講,如果一個學生只是消極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不必立即公開處理,可采用沉默,皺眉,走近等方法處理。如果一個學生的違紀行為已明顯干擾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必須立即處理,并按情況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懲罰的方法。如果學生了為吸引教師的注意而出現違紀行為時,教師可以用不予理睬來處理。總之,在處理違紀行為時,盡量不要中斷教學的正常進行,尤其是不要頻繁地中斷教學來處理違紀行為。

(4)正確運用獎勵與懲罰:

獎勵與懲罰是維持紀律,進行課堂管理的重要手段。獎勵積極性的行為是維持紀律的課堂管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俗話說:“罰其十,不如獎其一”。當學生的積極性行為得到獎勵后,這種行為將得到鞏固與強化。體育課中的獎勵方式通常是非物質性的,如口頭贊揚,口頭表揚“你終于成功了”,“真不簡單”“大家看,××同學做得真好”,或給一個滿意的,贊許的目光和微笑。為了維持紀律,一定的懲罰是必要的。懲罰是體育教師有意識通過使學生經受不愉快的體驗,以影響和改變學生行為的一種手段。懲罰的目的是為了制止或阻止違紀行為的產生和重現。在體育教學中,懲罰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挫折型:即暫時中止違紀學生參加體育學習活動的權利;二是否定型:即當眾批評,教訓,課后留下來,罰做俯臥撐,跑步等。在運用懲罰時,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白,懲罰的是違紀行為而不是人,一般情況下不搞集體懲罰。

(5)嚴密課的組織,提高練習密度:

體育課中學生的違紀行為大多出現在學生互相干擾或等待練習時間過長的時候。因此體育教師要注意嚴密課的組織,充分利用現有的場地器材,合理分組,增加學生實際從事練習時間,減少違紀行為現象的發生。

(6)提高體育教師自身的素質:

體育課中的紀律狀況往往與教師給學生的形象,威信,及處理問題的方式等密切相關。為了維持紀律和進行課堂管理,體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在思想,業務,方面的素養水平,熱愛本職工作,對工作充滿信心,情緒飽滿地投入教學,熱愛學生,與學生建立融洽的關系,并注意有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妥善處理違紀行為和進行課堂管理,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順利完成體育教學任務。

學校體育論文:淺談學校體育與素質教育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國家為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跨世紀人才而提出的極具遠見的戰略性決策。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棗學校體育教學在實現素質教育中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

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體育運動能促進大腦的發育,改善機能,為人們從事智力活動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其次,可以促進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的發展。體育運動具有不同形式的對抗性,不論是個人或集體項目,因其有不確定性特點,則可把表現為肢體對抗的外在形式引伸為內在人腦間的智慧較量。例如在體育教學中,通過觀察法、對比法和示范法的運用,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技術動作的練習,有利于促進學生記憶力、想象力的發展;通過教學比賽和各種體育游戲,可以潛移默化地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敏性與應變能力。

二、增強學生的體質

學校體育對增強學生體質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隨著我國社會兩個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更好地貫徹國家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落實“一二一”工程,學校體育還需引進終身體育教育的思想,運用終身體育教育理論和方法,激發每個學生的體育興趣 ,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習慣和能力。使學生走向社會后,不僅有一個強健的體魄,而且具有一定的體育素養,以適應現代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也使學校體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向全社會延伸。

三、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

學校體育以其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為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如田徑、體操、球類、游戲等項目,在集體注視下完成個人練習、整體練習;各種體育競賽和體育表演或技評等,都是在同等條件下進行的。競賽是體育運動的突出特點,作為運動者都有盡快實現追求目標的心理動機,所謂求勝心切。為此,他們有必要不斷開發和發展自己最大能力的新的運動技術與方式。這種創造性的心理動機與行為,能使他們逐漸形成準備和樂意接受未來社會的各種新事物的心理傾向。因此,學校通過開展各種不同形式的體育競賽能較好地動員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竟賽或練習中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竟爭意識和進取精神。

四、鍛煉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

由于任何一種體育運動的成效都是人們在長期磨練的過程中獲得的。良好的意志品質是人們所必須具備的素質,意志努力總是和克服困難的行為相聯系的。它一方面在克服困難中得到體現,另一方面也在克服困難中得到鍛煉。在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中,學生必須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個又一個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難或障礙,并且每前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極大的意志努力,勝利也常常取決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所以,長期、系統的體育教育,能有效地鍛煉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

五、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

在體育教學、課外鍛煉和各種體育競賽中,學生都將獲得各種強烈的情感體驗,而這種情感體驗,具有鮮明、強列、豐富、多樣、易變等特點,對陶冶學生的情操具有特殊的作用。例如在教學中,教師經常采用相互觀察、相互保護、相互幫助的教學方法,學生在這種教法指導下,在從事各種身體練習中,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團結協作與助人為樂的精神。

六、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與審美能力

學生不但要形態美,還要心靈美。體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多姿多彩的學校體育中,教師各種教法手段的運用, 各種隊列練習與技術練習,各種體育競賽與表演,以至體育場地器材的布置等,都可以使學生受到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熏陶,并獲得豐富的,多種多樣的美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熱愛美的情感,提高學生鑒賞美,創造美和表演美的能力,從而使學生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實施素質教育,對學校體育工作和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發揮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體育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與業務素質,善于吸收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結合實際,把學校體育改革推向深入,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質。

學校體育論文:試論未來體育及學校體有的發展趨向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系 向亦文

摘要:本文根據體育發展的社會心理基礎,指出未來體育發展的特點是:1、國際間競爭更加激烈;2、體育的社會功能增強;3、體育向身心和諧方向發展:4、健心健腦的新型的運動項目出現;5、體育的形式多樣化;6、主動模仿、主動學習成為未來體育學習的重要方式。因此,未來學校體育的整體戰賂思想是:以身心和諧為前提,終生體育為方向快樂體育為主體,進行健康教育,從而達到人的全面發展的目的。文章最后建議:1、培養未來社會意識;2、從整體上加強體育知識的系統學習,精心一、二項運動;組織學生的體育小團體;3、把身心問題、體育與心腦功能、未來技術手段與體育教學的研究,作為學校體育尤其是體育心理學、運動心理學的重要方面;4、強化體育系學生的迫切教育,樹立信息意識,注重體育學習指導能力的培養;5、加強在職教師尤其是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

1、前言

未來社會是建立在現代高度發展的商品社會的基礎上的。因此仍將帶有商品社會的烙印,如競爭性、求利性、開放性和平等性。同時,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全球信息資源的共享,使全球化加速,國際間、區域間合作加強,廣闊的空間性、快速的時效性。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深刻的變化。體育活動,因其能滿足人類對身體活動這一基本的需要,符合人類的攻擊天性,是“民族戰斗熱情”恰當的疏泄口:同時又體現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吻合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是青少年較好的社會化途徑之一[1]。因此,無論未來社會的生活方式如何變化,體育運動仍將蓬勃發展,并適應社會的需要而相應變化。

2、未來體育的特點

2.1、國際間競爭更加激烈

國際社會目前面臨著因高科技的發展所導致的全球化和因民族主義的抬頭所造成的分裂化兩大趨勢。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攻擊性這一人類的天性,在民族主義的包裝下成為“民族戰斗熱情”,亦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盡管戰爭,這一昔日民族戰斗熱情的最高體現形式,在人類文明進程中逐漸被淘汰,為世人所唾棄,但合法的文明戰爭,沒有硝煙的戰場體育運動,正越來越顯示出重要的作用。各國家,各民族,都將熱情傾注其中,不惜動員其政治、經濟、科技等各方面實力,大肆效量一番,使體育運動,這一傳統的健身,娛樂 形式的內涵發生深刻變化,成為民族戰斗熱情的疏泄口和閥門。

而信息技術的發展,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國際間的競爭更為激烈,特別是區域性(如亞太地區)合作與高科技化趨勢加強。富有民族特色的競技項目與國際上普遍采用的項目增多。體育競賽成為國家或區域間綜合實力的效量,對于促進各國或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具有很大的意義。因此舉辦奧運會等大型運動會的權力之爭將更加激烈。

同時,競技運動向文明戰爭方面向發展,與以健身為目的的非競技運動的分化日見分明。

2.2 體育的社會功能增強

未來社會的高度技術化及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靈活性與自由性,使人一機對話增多,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減少,但人是社會性的,有群居的要求,需要社會交往。因此,日常健身必不可少的運動場,作為社會的縮影,其社會功能明顯增強,成為人們社交的場所。形形色色的人聚集在這里,除健身強體外,青少年從中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平等參與意識、公平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成年人則為共同利益或興趣,在運動中結交朋友,融洽關系,商談業務,顯示社會地位;老年人健身防病,消除孤獨,激發活力,頤享天年。

2.3 體育向身心和諧方向發展

未來社會的快節奏、高時效、高技術密集型的生活方式,使人們心理緊張加劇,體力耗能降低,體腦倒置。為補償這種偏差,緩解腦力緊張,人們對體育活動的要求提高。不僅要求體育活動能鍛煉肌肉,更希望其能訓練心臟,增強心力,消除心腦緊張。因此,體育的趣味性增加,快樂體育成為主流,體育的藝術性提高。人們可以從身體活動中得到美感,享受身體的愉悅:體育的自然性增強,出于對于人與自然和諧的需要,人們渴望回自然,返樸歸真。古老的、隨意的、簡單的戶外活動如爬山、林間漫步等形式愈加受到人們喜好:同時體育的冒險性加大,在大自然中盡情展示自己,既享受自然的婍妮風光,又體驗戰勝自然的快感,在大自然中煉就機體、陶治性情。以致于新型的運動項目不斷出現,如江河漂流、攀巖等。

2.4 健心健腦的、新型的運動項目出現

因為信息共享,使各國豐富多彩,富于民族特色的運動項目得以流傳。其次,未來社會向腦力型轉變,體育必將適應社會需求隨之發生相應變化。以提高心力,培養腦力為主要目標,兼顧體力耗能的運動項目將日益受到歡迎,如球類、賽艇等。新型的運動項目可能被創造出來;如電子游戲、虛擬情境下的運動等,都可能發展為新的運動項目。

三是為糾正“強刺激持續作用導致感受性降低”這一不斷追求刺激所致的種種不良后果,如進行超高危險項目等。根據“弱刺激持續作用于感受器導致感性提高”這一基本的感覺適應規律;選擇、倡導、發展一些以強調內部感覺為主,利用暗示性套語調整呼吸、活動、疏通脈絡的運動項目,如氣功、太極拳等,并從中摸索規律,借鑒傳統文化,

創造新的健心健腦運動項目。因此,未來社會,新型運動項目將不斷涌現。

2.5 體育的形式多樣化,具有流行性社會所提供的信息共享,使人們能很快接收大量的、各式各樣的運動形式,古典的、現代的、國際的、民族的,只要感興趣就可模仿、學習、并且通過媒體傳播,形式一陣“熱潮,流行開來,如曾在我國出現過的氣功熱、呼啦圈熱”等。

同時信息社會的靈活性、自由性、使得大眾能各取所需、各盡所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動。因此自我體育增加,個體化明顯。有共同興趣的小團體活動增加,家庭體育活躍。非競技體育蓬勃發展。

2、6體育知識系化,主動模仿,主動學習成為體育學習的重要方式

未來社會公民的整體素質大幅度提高,對于人體科學的了解,對于體育學科的認識,對于動作技能的掌握,更加科學化、系統化。人們樹立了終生體育的觀點,能主動吸收各種信息,模仿、創造學習動作技能,自覺確定運動目標與運動方案,尋求各種形式的體育鍛煉。通過信息技術系統,主動模仿、主動學習功作技能,將成為運動學習的重要方式。因此,對教練員、教師運動學習指導能力的要求提高,特別是利用高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學習指導的能力

3.關于未來學校體育的幾點建議

未來體育的發展,對學校體育提出了挑戰。未來學校體育如何適應社會、適應體育的 發展?筆者結合國內學者有關研究,認為,未來學校體育的整體戰略思想是:面向社會,以身心和諧為前提,終生體育為方向,快樂體育為主體,進行健康教育,達到人的全面發展的目的。

具體措施是:

3.1培養未來社會意識

通過學校體育培養學生的平等參與意識,公平競爭意識,創新應變意識。培養競爭能力與拼博精神及應變能力與創造能力。

3.2 系統學習體育知識,精修一、二項終生項目

小學教育以培養運動舉趣、形成運動習慣為主,高頻率從事一、二項運動。

初中教育以學習人體基礎知識,普修各項運動,延續童年時代習慣為主。

高中教育深化人體科學知識,學習體育基本的實用知識,掌握基本技能,選修一、二項運動,樹立終生體育的觀點。

大學教育強調系統學習體育知識,任意普修各項運動,精修一、二項項目,初步掌握“怎樣進行健康(體力、心理)診斷;怎樣制定運動處方;怎樣實施身體鍛煉”的基本技能。組織學生體育小團體,培養共同興趣

3.3 加強科研工作,把身心問題研究,體育與心腦功能的研究,未來技術手段與體育教學的研究,作為學校體育科研尤其是體育心理學、運動生理學體育教育學研究的重要方向。

3.4 順應未來高等教育的潮流,強化體育系學生的通識教育,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尤其是文化素質,培養信息意識,即培養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掌握信息科學方法及信息科學思想觀念,提高運動學習指導的能力。

3.5 充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加強在職教師尤其是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學習。總之,未來社會的科技手段發展,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亦將對體育產生相當深遠的影響。學校體育更是首當其沖。本文僅是初步研究,亦為引玉拋磚,有持同道們百家爭鳴, 深入研究。

學校體育論文:淺析農村學校體育的狀況

發展農村學校體育是我國整個體育工作的戰略重點。目前,對發展農村學校體育工作必須作具體分析,要考慮主客觀的諸多因素,這是因為學校體育的目標與管理是一個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涉及到人的體育意識、物質基礎、師資數量和質量,地區差異和傳統習慣等一系列問題。

一、農村學校體育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學校體育作為全面發展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理論與實踐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但是,由于歷史的、傳統的和主觀的原因,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程度深淺不一,對學校體育的本質觀、目的觀、價值觀和質量觀的認識,目前仍還處在較低水平的社會意識層次上。農村學校體育的實施,由于條件的限制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忽視學校體育的功能。廣大城鎮和農村,因城鄉的差別,“望子成龍”心切,為考取高一級學校取得鐵飯碗為目標,對孩子參加體育活動不重視。這些陳舊的觀念影響著學校體育工作新觀念的形成與發展,影響著體育教學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數第一”、“升學第一”。據調查了解,社會上很多家長,一方面崇拜象李寧這樣的體育明星,另一方面卻不讓孩子參加體育活動,認為搞體育“出息不大”或“沒出息”。由于受這種觀念的制約,給學校體育的決策、管理和發展帶來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難發揮學校體育的各種功能和作用。

2.學校體育觀念的落后。體育學科的教學特點是:有德育、智育、美育、身體鍛煉與增強體質的教育功能,其他學科只能具備前三方面的功能,不具備后一個功能。體育具有多功能的特點,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不少人,包括相當一部分領導者,認為體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樂樂,而沒有從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高度和深度去認識。觀念的滯后,極大地阻礙了農村學校體育的發展。

3.把體育教學與競技體育混為一談。人們往往認為一個單位,一個人在體育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就是體育效果好,而對體育教學的質量問題不十分重視。當然,體育教學與競技運動有聯系,但也有區別。共同點都是為了增強人的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和促進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一種有目的、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不同點是,體育教學主要是傳授鍛煉身體的知識、技能、技術,培養道德和意志品質的教育過程。競技運動,主要是通過訓練和比賽,提高運動成績。體育教學和競技比賽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概念不同,目的任務也不同,只不過體育比賽容易見到效果,由于這種功利主義的片面認識,往往導致注重比賽,忽視了學校體育教學。

4.農村學校體育工作的管理體系沒有形成,體育工作在整個教育工作規劃中沒有充分體現。組織機構流于形式,鄉鎮中小學表現尤為突出(特別是村小和村辦聯中),對于體育教師、課外體育活動、場地器材建設、體育教學等的要求仍處于目標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觀目標和微觀管理意識,農村學校體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學化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5.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中小學主要分布在縣城及鄉村學校,發展城鎮和農村學校體育是整個體育工作的重點。目前事實恰恰相反,我國廣大農村學校財力不足,體育教師奇缺,同時因受到商品經濟的沖擊和影響,專業思想不鞏固,從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的結構來看,業務素質普遍較低,專業畢業的體育教師極少,很多是兼職或代課教師,對制定各種體育計劃和如何上好體育課都有一定差距,更談不上改革創新。

由于上述問題的存在,給農村學校體育的發展帶來阻力和消極因素。

二、解決現實問題的對策

1.加強對體育價值的輿論宣傳,通過各種新聞媒介大張旗鼓宣傳,提高全社會公民體育意識。使每個公民真正了解體育工作的重要意義。通過體育教學與訓練,促進人體結構和肌肉完美發展,增強體質,促進智力發展,培養學生崇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觀念、培養學生情感、情操和審美觀念,從而培養社會的合格人才。

學校和體育教師必須同社會各屆人士和家長密切聯系、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多側面不斷地宣傳體育的各種功能和體育的社會價值,加速推進體育社會化的進程,使全體公民有積極參與的意識。

2.加強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的學習,提高思想認識,使他們懂得一些基本的體育知識,充分認識到學校體育的價值具有終身效益。把體育納入學校教育的發展戰略,“三育”或“五育”同步發展,真正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提高對體育的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這是解決農村學校體育工作蓬勃開展的重要環節之一。加強對學生體育具有社會功能和價值意義的教育,培養鍛煉身體的習慣,形成自覺鍛煉身體的心理定勢,幾十年之后,他們將分布在社會的各條戰線和做了家長,這對增強整個社會體育意識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意義是深遠的,是一項迫切的教育任務和長遠之計。

3.加強監督職能:⑴發揮新聞媒介的輿論監督作用,對學校體育工作的好壞要“曝光。”⑵群眾對領導重視體育的態度及落實的措施進行評價。⑶

學校體育工作列入督導檢要內容,依據國家“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賞罰分明。

4.體育工作列入學校全面工作的評估條件,克服單純以升學評價學校的不良傾向,加強農村學校體育工作規章制度建設,使農村學校體育逐步實現規范化、科學化,不斷發現和培養鄉、村、聯中體育工作的先進典型,樹立榜樣,使得學有方向、趕有目標,創造良好的體育環境。

5.加強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⑴動員鼓勵中學生積極報考體育院校,不斷充實教育隊伍,增加數量,提高質量,積蓄后備力量。⑵建立縣、鄉、村三級輔導站,定時定點輔導,建立鄉村聯系點制度,努力提高業務能力,不斷提高體育教師工作水平。⑶加強專職兼職體育教師們的培訓、函授、進修和觀摩學習等,提高思想覺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質,掌握體育專業理論及相鄰學科的基礎知識,如美學、音樂、語言文學等方面的知識。掌握熟練的技術、技能,建立知識的立體結構,就能從各個學科體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融化到體育工作的實踐中去,使教學和業余訓練不斷地創新和發展。⑷關心廣大農村體育教師生活,穩定教師隊伍,正確對待體育教師的待遇、地位、榮譽、使用等,尊重體育教師的勞動,調動體育教師的積極性,使他們安心工作。

6.加強體育場地、器材設備的建設,注意增加體育經費的投入。具體措施是:⑴學校擠一點 ,上級撥一點,學生適當籌一點,爭取社會贊助一點,從幾個方面解決。⑵土法上馬,土洋結合,因陋就簡,因地制宜,自制為主,提供教學和業余訓練的必備條件。

三、優化體育教學內容與過程是發展農村學校體育的重要途徑

體育課是學校體育的基本組織形式,是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必修課。通過體育課堂教學,使學生較系統地掌握體育教學大綱中所規定的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增強體質,向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質教育。因而搞好體育教學,優化體育教學內容與過程是完成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根本保證,是發展農村學校體育的重要途徑。

當代學校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就是指選擇最恰當的教學形式和方式,使師生耗費最少時間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最優化要求全面考慮教學和教育的規律、原則、形式、方法、現有條件及所教班級和個別學生的特點,井在此基礎上使教學教育過程能按既定標準發揮最有效的(最優的)作用。最優化不是某種特別的教學方法或方式,而是教師在按教學規律和原則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教育過程,自覺地、有科學根據地(而不是自發地,偶然地)選擇具體條件下課堂教學和整個教學過程的最佳方案。

優化

體育教學內容與過程,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整體性原則。提高學生素質、實現培養目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要努力做到德、智、體有機結合、全面發展。轉變傳統體育教學觀念,從單向教學目標向多項目標轉化;從單純生物觀向生物、心理、教育、社會觀轉化;從注重局部教材教法的效益向注重整體效益轉化;從單調體育向愉快體育轉化;從微觀的體育教學管理向微觀與宏觀相結合的方向轉化,使體育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2.主體性原則。體育教學的內容,要緊密聯系中學實際、因地制宜,使學生有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過去的從屬型的師生關系向合作型轉化,從被動型的學習方式向主動型的學習方式轉化,把過去的“要我學”、“要我練”變成“我要學”、“我要練”,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中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和基本技能。

3.普遍性與指導性原則。優化教學內容與過程,要符合農村中學的實際,所獲得的效果要對農村中學體育教學工作帶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所以在選擇方法與手段上,要有針對性,實效性,簡單易學,鍛煉效果好,課堂練習密度合理,運動量適宜,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

4.完善人體全面發展的原則。要根據學生的生長發育規律和身心發展特點,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通過優化教學內容與過程,促進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各項都全面發展。

依據優化的實質和要求,結合

在農村初中多年的實驗研究,我們認為優化農村學校體育教學過程與內容,應做到以下幾點:

1.從農村實際出發,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以學校體育教學思想改革為先導,更新學校體育教學觀念,遵循教學規律,面向全體學生,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健康水平,培養“四有”的社會主義公民,培養適應農村建設的人才和為上一級學校輸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礎。

2.探索農村中學體育教學的規律,研究符合農村學校實際的體育教學模式,促進農村學校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研究農村經濟、文化的發展對農村學校體育教學提出的社會要求,體育教學怎樣適應農村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

3.根據農村自然和社會環境的特點,探索農村中學體育教學大綱和教材建設的原則、途徑和方法,為制定農村中學實用的體育教學大綱和教材,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

4.通過優化體育教學內容與過程,總結出有效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健康水平,掌握體育衛生保健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個性,使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內容和方法。

5.探索培訓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和途徑。

總之,只要我們認真分析和思索農村學校體育工作的現狀,研究農村學校體育發展的特點、規律,加強體育教學內容與過程的優化,層層重視,齊抓共管,農村學校體育工作一定會有新的局面。

學校體育論文:論學校體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身體和心理有密切的關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體,心理不健康則會導致身體異常甚至患病。因此,我們要使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實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合理的心理治療,從而保障學生能全面的得到健康發展。

1.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

我國大學生中的大多數都屬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約占20%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據天津市的統計,在該市5萬名大學生中,約有16%以上的學生分別患有恐怖癥、焦慮癥、疑病癥、強迫癥、抑郁癥和情感危險。《人民日報》1989年8月15日報道杭州市《大學生心理衛生問題和對策研究》的結果,2961名大學生中,16.79%的學生存在著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健康不良者有增多趨勢。從我院對400名學生進行的心理健康調查結果來看。我院學生18%的有心理障礙,69.8%有心理問題。目前,心理健康不良已成為大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據北京市16所大學的調查,因心理疾病休學、退學人數分別占因病休學、退學人數的37.9%和64.4%。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身體鍛煉的同時,應特別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讓學生對心理健康標準有一理性認識

在學校體育教育過程中,應充分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標準,使學生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心理水平有一正確的認識,從而能針對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和調整。結合我國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心理健康的標準主要表現在:

2.1正常的認識能力

正常的認識能力如敏銳的觀察力,較強的記憶力,良好的思考力和既穩定又能隨任務而轉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認識能力首先表現在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以,正常與否可參考其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但是,不能認為學習不好的人其認識能力都不正常,因為這里同經驗和基礎知識有關。

2,2就情緒的整體而言心情愉快、情緒穩定,反應適度心理健康的人積極情緒如愉快、滿意、高興、欣慰、歡樂等占優勢,身心處于積極向上的,充滿希望的樂觀狀態。如果經常籠罩于消極情緒中,憂愁、焦慮、苦悶、恐懼、悲傷而不能自拔,悶悶不樂,行動無力,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同樣,情緒穩定和反應適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標志。

2.3優良的意志品質

一個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有明確合理的學習和生活目的,并有達到目的的堅定信念和自覺行動。其行為表現出果斷、堅韌、自制和毅力。自制和堅韌能表現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受有害刺激誘惑,遵紀守法,勇于克服壞習慣,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的到。

2.4良好的人際關系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維護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在學習生活中,表現為樂意與同學和老師交往,既有穩定而廣泛的人際關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客觀評價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優人之優。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2.5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可視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謂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為和諧統一的人格。大學生的健全人格包括:

2.5.1人格結構要素無明顯的缺陷與偏差。

2.5.2具有清醒而正確的自我意識,不會產生自我同一性混亂。

2.5.3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為。

2.5.4有相對完整統一的心理持征。如果一個大學生無端懷疑別的同學在譏笑他,不管別人怎樣的解釋,他總是固執己見,就是人格上的一種偏執,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2.6合理的行為

心理健康與否,總要直接間接地表現在行為上。因此,合理的行為就是健康心理的體現。

以上標準,應視為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其間有互相依存,互相影響的關系。學生可針對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加強自身修養,以期達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3.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

3.1體育運動能促進身體發展,為心理健康發展提供堅定的物質基礎

人的心理是人腦的有機體,人腦是人體的一部分。心理健康發展,必須以正常發展的身體,尤其是以正常健康發展的神經系統和大腦為物質基礎。通過體育運動,促使身體正常、健康地發展,為心理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這是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

3.2體育運動的新需要與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為推動心理發展的一種動力

體育運動與日常自然的身體運動相比,無論內容和形式都不盡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滿足所學習的運動項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較短的反應潛伏期、良好的運動距離知覺和運動速度知覺。又如,籃球比賽中的帶球上籃,由于要了解隊員位置,要求有較大的注意范圍,既要帶球前進,又要防止對方攔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幾乎任何運動項目,都要求運動員有勇敢、堅持、自制、不怕困難等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樂觀、友愛、偷快、同情等多樣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動和心理特征,就一個人的自然發展水平來說,當然不能滿足運動學習和運動競賽的需要。但是,在學生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運動水平或戰勝對手而進行的運動活動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獲得提高。也就是說,體育運動的新需要與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動了心理的發展。

3.3推動自我意識的發展

體育運動有助于學生認識自我。體育運動大多是集體性、競爭性的活動,自己能力的高低、修養的好壞、魅力的大小,都會明顯的表現出來,使自己對自我有一個比較符合實際的認識。

體育運動還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較正確地認識自我的基礎上,便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修正自己的認識和行為,培養和提高社會所需要的心理品質和各種能力,使自己

成為更符合社會需要,更能適應社會的人。3.4體育運動能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體育一般都具有艱苦、疲勞、激烈、緊張相對抗以及競爭性強的特點。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時,總是伴隨著強烈的情緒體驗和明顯的意志努力。因此、通過體育運動,有助于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有助于培養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有助于培養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謙虛謹慎等意志品質。使學生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

4.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學校體育教育應制定相應的教育措施

4.1有領導、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目前,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重視程度還不夠,因而造成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各級領導、組織必須慎重對待并加以研究,以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能得到及時解決并使他們能保持健康的發展。其中,要制訂符合我國情況的指標體系,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有恰如其份的估計,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2在高校開展心理咨詢,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身體等方面出現的心理問題,使之更好的適應環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詢活動目前在社會上已有開展,有些高校也已開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咨詢活動,但是尚不普及,這就使得許多學生有問題只能悶在心里,長此下去,就極容易造成學生心理障礙。我院曾嘗試性的舉辦了兩次心理健康講座,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效果很好。

4.3采取有效方式,加強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從根本上促進和發展其心理健康。高校的大學生,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已經或正在形成,此時對他們進行積極健康的引導,對于他們形成正確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具有積極作用。同時,正確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能支配學生的行為規范,進而使他們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4.4加強體育課和豐富各種課外文娛活動,使學生有健康的身體,為健康的心理提供穩固的物質基礎。

通過加強對學生體育活動的鍛煉,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能起到積極作用。體育運動能促進身體形態的發育,改善人體機能,提高運動能力,并對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培養良好的情緒和意志品質,形成優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積極作用。由于體育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作用是通過學生自己的身體運動而實現的,所以,在學校體育教育過程中,應充分加強體育課和學生的群體活動,并配以教師的指導和啟發,使他們通過體育鍛煉,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

學校體育論文:淺論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關鍵詞:學校體育,素質教育,作用

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學校體育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然而,長期以來,由于人們總是認為,體育就是跑跑跳跳,屬于“次科”,不是統考科目,所以,學校體育往往不被重視,在學校教育中一直是薄弱環節。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進,體育在素質教育中舉足輕重,抓好學校體育工作越來越重要。那么,學校體育在推進素質教育中有何重要作用呢?本文在此作一淺述,以提高人們對學校體育工件的認識和重視,端正教育思想,做好學校體育工作。

一、學校體育是強健青少年體魄,使其為祖國和人民服務奠定基礎的重要內容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青少年的關懷,深刻地闡明了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免費論文參考網。

今天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學生,將是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的素質如何,直接關系著21世紀我國增強綜合國力和競爭力,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戰略目標的實現。而人的素質是多方面的,健康的體魄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所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曾說過:“無體無德智也。”指出了健康體魄是萬物之本。據1995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顯示,我國中小學生普遍存在著耐力素質、柔韌性呈停滯和下降趨勢,肺活量下降,肥胖兒童及超體重兒童比率增長快,近視眼居高不下等等,猶以城市學生為重。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社會的今天,人們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信息社會要求勞動者具有從事更為復雜的腦力勞動的能力,這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正常的生物適應能力,影響了人的健康狀況,乃至正常的進化與發展。而學校體育通過開展各種體育活動,可以全面發展學生的基本活動能力,增強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對疾病的抵抗力,并形成良好的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為祖國和人民服務。免費論文參考網。

二、學校體育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手段

創新精神的培養是以個性化教育為基礎的。基礎教育中的體育,內容十分豐富,形式多樣,有深刻的寓意和趣味,富有挑戰性的魅力,最適宜生命力旺盛與好動的青少年的“口味”。體育運動中,有些側重于表現,如技巧、體操、武術和舞蹈,教師總是鼓勵學生一招一式地表現出“美”和個性;對那些寓意創新變化的內容,如游戲、球類,教師總是啟發學生玩出自身的“靈氣”,表現出更多的自信和變化;對側重于實力而對抗性十足的跑、跳、投等,總能激勵學生競爭的渴望,最大可能發揮出他們的能力。體育實踐又有寬闊的容納空間,對不同動機,不同能力,不同年齡的青少年都具適應性,他們可以參與其中,或體驗,或娛樂,或觀賞,或競技,總之都能找到適宜自己的角色地位而受益。通過大量的對體育的參與實踐,不僅改善了學生機體的質量,更改變他們怯懦寡斷的性格,孤僻抑郁的氣質,樹立起勇敢,自信的人生態度,從而使他們敢于接受挑戰,勇于競爭,使他們貼近生活、深入生活、體驗生活,從而促使實踐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

三、學校體育對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有促進作用

隨著社會穩定,經濟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國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有了明顯的增長。然而,身體健康并不等于心理健康,現代社會競爭的激烈,以及獨生子女的增多,使許多學生心理品質方面存在一些明顯的弱點,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及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協作精神等都比較薄弱。體育教育以其他學科所沒有的學科特點,對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有促進作用。

體育的一大特點就是要表現自己,富有競爭性。學生通過運動,表現了自己,接受挑戰,提高了競爭意識,這其中經歷了意志力的拼搏,失敗。世上每一位冠軍都是飽經磨練,挫折,付出——再挫折——再崛起……這一過程充分體現了體育的辯證法則,這一過程也勾畫出了成功者永不停息奮斗的人生軌跡。基礎教育中的體育,總是在給學生“出難題”、設“障礙”、樹“對手”制造挫折環境,同時又通過表現、表演、評比、測試、竟賽等形式,誘導學生向難題、障礙、對手挑戰,其間,學生倍受肉體之苦,心理沖擊之累,實實在在地感受挫折的經歷,在這過程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勉勵其重新振作,督促其繼續前進,鼓舞他們要鍥而不舍,直至最終取得成功,在這不斷磨練中,學生學會了面對現實,以積極心態對待困難和挫折,理解和運用體育辯證法則迎接新的挑戰,提高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和競爭能力。

體育內容有很多是要以團隊形式參與的。團體操,球賽,乃至一場僅需幾分鐘的拔河賽,每一個隊員都置身于一個集體之中,齊心協力,互相合作。團隊榮我榮,團隊恥我恥,從而培養他們為集體而奉獻的品質,一次次的經歷,一次次的領悟,他們的心胸越來越開闊,他們因此善于處世,善于為人,樂于奉獻,從而極易融合于社會,適應社會。免費論文參考網。

四、對德、智、美有促進作用

在體育運動中,個人之間或個人與集體之間的行為關系復雜而且變化頻繁,思想活動非常活躍,這就要求每個體育活動的參加者之間的協調一致,有集體主義精神,尊重對方,講文明禮貌,并且明白必須自覺遵守體育規則,有嚴密的組織紀律性,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尊重裁判,尊重客觀事實,公開、公平地競爭,促進學生良好 思想品德及道德行為的形成。

學校體育還能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調劑精神,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有助于提高學習、工作效率。體育競賽中千變萬化的、瞬間即變的特點,有助于發展學生的觀察、思維分析、判斷能力,從而促進智力的發展。

在表現,表演和競技中,使學生們學會了表現美,創造美和鑒賞美,在體育中,他們遠離了矯揉造作和粉飾媚態,在他們心目是只有健康,真實,生命力才是真正的美。

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智、體、美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通過對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的闡述,使我們懂得,學校教育必須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適應二十一世紀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社會主義新人。

學校體育論文:創建體育教學特色學校申報材料

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這幾年,某某中學學校體育工作從“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出發,牢固樹立和堅持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扎扎實實地開展素質教育,加強體育教研組建設,探討新型教學模式,狠抓內部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逐漸形成自身的特色,走出一條求真務實的體育工作之路。某某中學體育教育教學訓練工作在市區中學體育界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管理到位

學校專門成立了以校長、分管副校長、體衛藝主任、體育教研組長組成的學校體育工作領導小組。學校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精神,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學校體育課時開齊開足,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正常開展。積極推行高中體育新程改革,實施選項教學,開設了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體操、健美操等模塊教學班,滿足了學生的體育興趣,為學生樹立終生體育觀念奠定了基礎。體育課經過三年的教學改革實踐,取得了很好效果,得到了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專家、校領導和同行的高度肯定,體育學科教改成效居某某市前列、某某區之首。

學校每年組織體育節,分春季和秋季兩次開展。春季體育節以群眾性體育活動為主,開展多人多足跑、跳長繩、火車接力賽、男子籃球賽、排球賽等,既注重競技性更考慮參與面,平均每班參與人數達90%以上;秋季體育節則以田徑運動會為主,突出競技性;課外體育活動正常開展。制定課外體育活動輪流表,安排體育教師到場指導,同時結合我校“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方案“,認真組織活動;積極推行“第三套全國中小學系列廣播體操“。學校采取各種措施以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學校購買了一套近4萬元、最先進的學生體質測試儀器;認真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為97.6%。學校還建立健全了體育教研組長、體育備課組長、體育教師、體育課常規和體育器材管理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近4年學校撥給體育專項經費為32萬元.

二、場地規范器材充足條件具備

我校擁有標準的250米塑膠田徑場,3個塑膠籃球場,1個排球場,羽毛球場4個,室內體操房1間,健身操室1間等運動場地;擁有7張室外專用乒乓球臺,單杠12付,雙杠10付,3架天梯,3架肋木、跳高架、跳高海綿墊、杠鈴、標槍、鉛球和訓練專用的橡皮帶等體育器材,這些運動場地與器材為我校田徑等項目的訓練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經費充足訓練正常財力保障

學校有專項體育經費,能保證課余體育訓練和參加各級各類體育競賽。學校將運動隊訓練列入學校整體體育工作計劃之中,組建田徑、籃球等運動代表隊,采取各種措施確保訓練時間、地點、人員和器材等落實到位。運動隊訓練時間分課余訓練(每周5次,每次60-90分鐘)和假期集訓、比賽40天。學校每年的體育經費約12萬,其中運動隊經費約5萬。

四、師資雄厚政策傾斜成效明顯

我校體育教研組共有8名體育專職教師,5名高級教師,全部為中共黨員,其中兩人為研究生學歷,某某區名教師一名,某某市優秀青年教師一名,某某區教書育人優秀示范崗崗長一名,某某區優秀青年教師兩名,某某區中學體育專業理事長一名,某某市中學體育教育專家指導小組成員兩名,某某市中學體育教師計算機技術專家一名;其中3人獲得全國體育優質課競賽一等獎,2人獲得全國體育優質課一等獎第一名,2人獲得湖北省體育優質課競賽一等獎第一名,5人獲得某某市體育優質課競賽一等獎,6人獲得某某區體育優質課競賽一等獎;5人參加某某區體育教師基本功比賽全部獲得一等獎,其中兩人分獲第一名,第二名。6月3人代表某某區代表隊參加某某市體育教師基本功比賽獲得團體一等獎,其中一人為某某區代表隊指導教師,一人為某某區代表隊隊長;某某中學體育組先后送教下鄉達到10余次,組織全國,省、市、區級公開課,大型體育教研活動達到14次。兩人是某某區中學青年體育教師中心學習小組指導教師。4人被授予某某市“體育工作先進個人“;

被某某市體衛藝指導室授予“體育工作先進集體“,我校體育組被評為某某區-教書育人示范崗。4月某某區體育高中課改觀摩活動在某某中學舉行,此活動被某某日報、某某晨報、某某市教育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道。在高考中,學校每年為高等院校輸送一批專業選手,近四年向高校輸送了百余名優秀體育生。

五、狠抓備課組建設,打造一流師資隊伍

1、以德育為先導,確保組內成員思想和諧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國內外許多著名的教育學家對教師的職業道德品質都有精辟的論述。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一百條建議》中寫到:“你們不僅是教課的 老師,也是培養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導師和道德教員。“盧梭也說:“在敢于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以前,自己就必須要造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范。“烏申斯基則認為:“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可見,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和人格品質對教育是多么重要。那么,我們應該從那里著手培養和提高組員的個人修養呢?

1.1政治思想修養

要成功構建一個和諧教研組,在思想上必須要有一個核心來統一。作為教研組長,更要嚴格要求自己,見榮譽要讓,有困難要上。在領導和教師之間不僅要起到橋梁作用,更要起表率作用,以實際行動來感化組內其他成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這樣才能成為教研組的核心人物,使教師凝聚在自己的周圍,形成生動活潑的政治氛圍,促進每個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逐步在教研組內樹立起自己的威信。

如我們的第一任組長皇甫紅兵老師,他既是一位黨員,又是一頭老黃牛,在健康狀況不佳的情況下,還堅持在教學的第一線,課余訓練從不缺席,常年與年輕教師共同訓練到天黑才回家;我們的第二任組長蔡其能老師,工作作風踏踏實實,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們的這種精神和作風時刻在感染著我們,因此我們教研組在他們的帶領下,現有組員8人全部是黨員。在政治思想方面我們教研組在學校里是獨一無二的,被稱為“紅色教研組“。

1.2個人道德修養。

個人是組成教研組的基本細胞,因此必須要保證他的健康,才能確保教研組的肌體健康發展。那么,提高個人道德修養從那幾個方面著手呢?

1.2.1愛崗敬業,樹立教書育人的社會使命感。

有人說,教師工作是一個“無底洞“,有看不見的深度,摸不著的廣度。這就要求,作為一個有志于教育的現代教師,為了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就必須具有堅定的獻身精神;并把它看成是一種事業,有正確的教育觀、價值觀、質量觀和人才觀,有教書育人,以身立教的社會使命感,才會為教育事業不惜嘔心瀝血,并在工作中時時感到苦中有樂,時時有一種幸福感和樂觀情緒。

在我們體育教研組中,大家時刻互相鼓勵,在認真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積極組織各種課外運動隊,并堅持常年訓練,每個教師為運動員所取得的點滴進步而高興;為他們在比賽中所表現的拼搏精神而感動;為自己在事業上的成功而幸福。正因為大家在這種使命感的驅使下,我們體育組近8年來以來榮譽不斷。如:我校體育組被評為某某區-教書育人示范崗;被某某市體衛藝指導室授予“體育工作先進集體“,皇甫紅兵老師、蔡其能老師、毛建輝老師、熊玲老師被授予某某市“體育工作先進個人“;蔡其能老師于被授予某某區名教師,被授予“某某市優秀青年教師稱號“,被評為某某區優秀德育干部,擔任某某區中學青年體育骨干教師培訓班指導教師,,皇甫紅兵老師于被某某區教育學會體育專業學會中學理事長,被某某市體衛藝指導室聘為專家指導小組成員。

1.2.2熱愛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康有為在《大同書》中提出要建立一個“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而教育部在有關教師素質的調查中也發現,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教師自身,認為教師最重要的品質,排在前三位的都與教師的職業品質、人格特征有關,它們是:第一,熱愛學生,誠實公平,敬業精神;第二,善于與學生溝通;第三,教學技能與教學策略。所以,熱愛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師應當遵循的教育和教學的規律,是做好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是教師必備的職業品質。

我們教研組內每個老師與學生的關系相當融洽,可以說課上是老師,課后是朋友。如庫振家老師與現在的學生年齡相差不大,互相溝通比較容易。他在上課時,認認真真上課,學生則規規矩矩練習,課后經常與他們一起打球和探討一些當今的社會現象,有時互相爭得面紅耳赤,這時他就與學生完全融為一體;熊國舫老師雖然與學生年齡差距較大,但也充分體現了他的優越性,學生如尊敬父母一樣尊敬他,他也象父母愛護孩子一樣愛護他們,經常對學生噓寒問暖,對個別家庭情況較差的學生,他還把自己的飯卡給學生……

1.2.3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既是師德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體現,更是素質教育對教師的起碼要求。

我們在體育課教學中,始終貫徹的一點是,要學生做到的事,教師首先要做到,絕不允許對人馬列主義,對己自由主義。

2.以教學為支撐,保證組內成員行動和諧。

教師不僅要有崇高的共產主義情操及良好的職業道德,還需要有精深的業務水平,教研組應經常組織教師學習教學大綱,討論教材的編排體系和知識結構,要熟悉教材,要支持教師學習相關學科的內容,使他們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和豐富的教育科學知識,教師要教好書,應該“多走一分,深入三分“,孟子曰:“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教研組內部行動一致,才能夠把正確的、豐富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把學生培養成建設祖國的有用人才。

2.1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

2.1.1開公開課,加強集體研討,共創和諧氛圍。

公開課是教師共同提高的一種形式。每學期我們教研組都安排了校內校外的公開課,課前集體備課,課后及時交流,肯定優點,提出改進意見,在對外公開課方面,我們積極發揮群體力量,對教案仔細分析研究,對課堂結構仔細推敲,對教學過程精心設計。在此基礎上,皇甫紅兵老師,蔡其能老師、毛建輝老師均獲得全國體育優質課競賽一等獎,其中我校體育教師蔡其能執教的《快速跑》一課在中學組的14節參賽課中脫穎而出,以其出色的課堂設計、實用的教學內容、輕松的教學氛圍贏得了大會中學組賽課一等獎第一名!所有聽課老師均對本次課進行了講評,大家一致認為是一堂不可多得的好課,受到聽課教師的高度評價。

2.1.2組內互評,隨時交流思想,體現民主意識。

“和諧的人際關系是群體積極向上的客觀環境“。這一環境的建立需要發揮每個人的能動性,發揚民主,讓每個人在和諧的人際環境中充分自由的發展,從而促進教研組的和諧發展。

我們教研組的全體人員在每周的教研活動時間內,除了討論日常事務外,另一內容是組員之間的互相評價,有教學上的;思想上的;行為上的……,有時會為一個問題爭論不休,始終無法達成共識。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允許各人保留個人意見。但在爭論中,有一原則是必須遵循的即“對事不對人“。

2.1.3學生評價,及時反饋信息,互相督促提高。

我們學校有一個學生對教師滿意度的測評表,到每學期結束,測評統計后,由校辦反饋給每位教師。而我們體育組老師的滿意度都高達90%以上。有時當個別老師的測評表上出現不滿意時,大家從不諷刺、挖苦、看笑話,而 是一起討論分析,及時找出問題,分析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在這過程中,大家共同勉勵,互相督促,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為以后進一步提高滿意度奠定基礎。

2.2建立青年教師輔導機制。

2.2.1以老帶新,培養后備力量。

老教師是學校的寶貴財富,青年教師則是一個學校的希望。但青年教師往往熱情高,干勁足,想把所學知識一下子全部教給學生,結果適得其反,這就要求教研組安排老教師指導新教師,形成“師徒“關系,在工作過程中,要求老教師以身作則,多聽課,多指導;青年教師要虛心好學,多請教,多提問。以老帶新的傳幫帶方式在我們教研組已經經歷了十幾個春秋,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成績,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

到目前為止,經我校培養的青年體育教師蔡其能老師已成為市優秀青年教師、某某區名教師,毛建輝老師現在是學校政教處副主任;皇甫紅兵老師是某某區中學體育專業理事會理事長。

2.2.2定時定人,進行業務培訓。

青年教師的一個最大特點是具有新的知識和新的教學理念,這是我們老教師所急需的,然而他們做事往往只憑一時的沖動缺乏耐心。我們針對這種情況,制定了一個定時定人進行培訓的計劃。即每個教師結合自己的特長,制定培訓方案,輪流上課。在整個培訓周期內,所有教師必須全部參加。我們經過長期的實踐發現,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既提高了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又使老教師獲得了新知識,還融洽了教研組內的人際關系,起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

在此基礎上,我們體育組在區、市級的各類競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如:皇甫紅兵老師、蔡其能老師、毛建輝老師庫振家老師在某某區體育教師基本功比賽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其中蔡其能老師獲得第一名,皇甫紅兵老師獲得第二名,6月,代表某某區參加某某市的決賽,獲團體比賽一等獎;

2.2.3切實可行,制定成材計劃

青年教師上崗后,我們一般制訂一個三年計劃,明確提出每一年必須要達到的目標,并把它列為年度考核的一個方面。但是,這個目標的制定要科學合理,要使青年教師能夠接受,并能為此而努力奮斗。如我們對第一年第一學期制定的是“四個一和一個十“,即上一節公開課或研究課,寫一節課的詳案,交一篇教學論文,帶一個運動隊,聽十節以上的課。

3.以科研為延伸,促使組內成員共同協作。

科研興教,科研興校,這是提高體育教師素質的關鍵,同時也是當前學校體育工作者的一個薄弱環節。我們要抓好教研組的課題研究建設,必須牢固樹立教學科研意識,堅持課題研究實用主義,反對課題研究功利主義,積極倡導采用課題研究的形式進行教學研究,建立符合學科特點和教師經驗與需要的課題研究系統,能夠用科學研究的方法解決教學和課改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同時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與科研素養。

3.1建立課題研究制度,形成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

在課題研究中,我們采用“人人都參與“的模式,這既能發揮教師創新個性,又能形成教研組科研氛圍和特色,既競爭又合作,這是幫助全體教師適應新課程教學,提高教師教學專題研究能力的有效措施,還容易出高質高效成果,使教研組充滿凝聚力和魅力。

3.2發揮群體力量,共同推敲使所選課題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合理性。

課題的選擇必須要科學合理,這就要求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探討。我們教研組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即每天早操結束后,大家在一起討論一些新想法,時間大概半小時左右,這樣既融洽了組員之間的關系,又時不時發現一些閃光點,久而久之,把這些閃光點集中起來,一個新的課題就從中產生。我們在申報的省級立項課題《高中體育與健康“小班化“選項教學的實踐與研究》就是這樣產生的。我們通過三年的研究,于完成結題。

我們在省級立項課題《高中體育與健康“小班化“選項教學的實踐與研究》結束階段,把有關資料全部集中歸檔,先共同分析三年積累的資料,然后每個教師根據自己的論文需要,選取所需內容,分別撰寫論文,初稿完成后,大家互相交換論文閱讀,并提出修改意見,這樣既保證了論文質量,又提高了個人的科研能力,也促進了相互間的真誠協作。在此基礎上,我們教研組全體人員獲得如下成績:

(1)皇甫紅兵老師論文《踏石過河,小步穩走--我校高中體育選項教學實施策略與研究》獲全國一等獎,并在湖南長沙舉行的全國中學體育論文報告會上做現場交流

(2)熊玲老師論文《高一瑜伽課選修教學的嘗試》獲得區一等獎

(3)朱翔《高中籃球選修課教學淺析》獲得區一等獎

(4)熊玲論文《運用體育作業實現課堂價值的研究》獲得全國三等獎。

(5)庫振家在全國十四城市首屆課時教學計劃評比活動中,教案《蹲距式起跑》獲全國二等獎。

4.以競賽為契機,明確榮譽要靠集體維護。

大家知道,在體育競賽中靠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唯有團結協作的集體力量才是戰無不勝的法寶。因此,我們體育組只要有比賽,總是全組出動,但不是去看熱鬧,而是每人都有具體的分管工作,確保在整個比賽過程中不出差錯。這種做法的優越之處是平時組員之間即使有一點小摩擦,但在學校榮譽面前往往會“相逢一笑泯恩仇“。

5.以教研組長為核心,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

從哲學上講,有矛盾就有斗爭。和諧教研組不是教研組內部矛盾的消失,而是矛盾雙方對立統一的結果,是矛盾差異的相對均衡,相對中和。請注意這里的“相對“二字。有矛盾、有沖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視而不見,不會做轉化工作。矛盾是學校,沖突是課題。能力在矛盾中展示。水平在轉化中提升。駕馭矛盾的本事在于不把局部矛盾擴大為全局性矛盾,不把非對抗性的矛盾搞成對抗性的矛盾。碰撞會產生火花。整合能化干戈為玉帛。“沖突融合再沖突再融合“這就是和諧教研組發展的軌跡。這不是循環論,這是波浪式前進。

在教研組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有矛盾是必然的。如何解決矛盾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我們要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教研組的正確途徑。我們的辦法是這樣的:建設一個核心;樹立一個依靠,實現“人人是管理者,人人是被管理者“的最終目的。

5.1建設一個核心。

一個教研組的發展,必須要有一個核心,作為教研組長理所應當的擔任起核心作用。這就要求教研組長必須在教學、科研和競賽上充分體現和發揮出自己的能力,在思想品德上有較高的境界,時刻做到以身作則,任何事情均從教研組發展的角度進行考慮,時刻把組員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在榮譽面前,作為一個教研組長不能有患得患失的思想,應該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該誰就誰,尤其要注意的是絕對不能論資排輩。

5.2樹立一個依靠。

教研組長在教研組的管理上,光靠自己是不行的,必須要有一個依靠,這個依靠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說他是教研組長開展工作的左膀右臂。一般而言,選擇組內的骨干教師(所謂骨干教師就是在教學上有一定的特長,在組內大家公認為工作上,思想品德上均過硬的組員)較為合理。組內的日常工作,完全可以交給他們處理,在遇到容易產生分歧的事情上,首先教研組長與骨干教師進行協商,初步統一意見;然后召開教研組會議,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盡量在會上統一意見,力求矛盾最小化,充分貫徹“人人是管理者,人人是被管理者“的理念,如實在無法統一,則按照最有利于教研組發展的方向作出決定。而一旦作出決定,全組必須步調一致遵照執行。

我們堅信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某某中學體育組老師會不斷更新觀念,刻苦努力工作,也一定能推動我校體育工作再邁新臺階。

學校體育論文:多媒體——學校體育教學新途徑

內容提要: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手段生動活潑、新穎多樣,克服了過去教師邊示范、邊講解的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它的使用既符合少年兒童求欲、求新的心理特點,又能營造比較好的情境和情緒體驗,引起并保持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從而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多媒體、生動、便捷、興趣、效果

信息技術的應用、教育手段的更新必然會對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教育觀念、教育思想產生一種沖擊。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正逐步走向成熟,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變得越來越走向成熟。各學科都在不同程度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體育作為溶知識傳授、技能培養、身體鍛煉為一體的學科更是大有用武之地。不論是體育理論課的教學還是體育技術課的教學,現代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手段生動活潑、新穎多樣,克服了過去教師邊示范、邊講解的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它的使用既符合青少年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點,又能營造比較好的情境和情緒體驗,引起并保持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從而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體育運動中,有許多運動技術不僅結構復雜,而且需在一瞬間完成一連串復雜的技術動作。例如:立定跳遠、跳遠項目的空中動作,體操支撐跳躍的連續動作,前、后滾翻的滾翻等,而且還是一些非常態動作。如投擲項目中,鉛球的最后用力順序;跳躍項目中,挺身式跳遠的展體,俯臥式跳高的轉髖等動作都是日常生活中從來沒有過的運動動作,這給教學帶來很大難度。一方面教師的示范動作受各方面的限制,隨意性往往較大,如教師對動作要領的領會程度、教師的年齡、臨場身體狀況、心理因素或自身其他條件等;另一方面學生的觀察角度和時機也有很大的局限,由于動作快,綜合難度較高,因此學生很難清楚地觀察到教師的動作示范,這必然對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影響。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把教師自己很難示范清楚的技術環節,用課件中的動畫或影像采用慢動作、停鏡、重放等教學手段結合講解、示范表現出來,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看清楚每一瞬間動作的技術細節,教師就可以講解各分解動作的要領,演示整個動作的全過程,進而抓住動作的關鍵部分,突出重點,難點。更快、更全的建立起動作表象,提高了認知階段動作學習的教學效率,縮短了教學過程。

教材(跨越式跳高),給學生介紹跨跳高的技術動作時,如果用傳統的教師示范和口授、講解的方式進行教學,效果是不甚理想的。首先,在上課時,老師將完整的動作示范出來,然后進行講解、分析,所講的一切都較為抽象,在視角上不能給學生一個直觀講解的感受,讓學生不易理解,學生的主要力容易分散,很難讓學生完全接受反之,我在上課時采用了多媒體電腦教學,將跨越式跳高的整個技術動作借助教學軟件,通過畫面出現教師預先錄制好的示范動作、圖形分解以及將助跑、踏跳過竿、落地的動作要領的文字打印在課件上。并且制作了跨越式跳高的分解和完整動作的課件,結合課堂上的需要使畫面重復播放、講解、加上教師在課堂上的示范。這樣,學生在大腦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術動作印象,練習起來更有勁,更積極主動,對動作要領更直觀理解,掌握技術動作更快。這也符合兒童對直觀、有趣、新奇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具有強烈認同這一心理特征。又如:容易出現的易范錯誤動作和糾正方法,我運用畫面展現各種錯誤動作的演示,學生通過認真觀看畫面,動腦思維。然后,教師仔細分析、講解產生錯誤的根源。同時,我還將一些優秀運動員在比賽中的技術錄像剪接到教學軟件中,在上課過程插入給學生看,使學生對跨越式跳高動作在運動中的應用有個初步認識,從而激發學習的動機,這樣對以后在室外繼續練習跨越式跳高動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點,他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往往比較短,不到半節課就開始東張西望,開小差了,特別是在講解、分析某位學生的動作時,學生聽起來也比較模糊,精神也不集中。但是,如果讓他們看動畫片,那情況就不一樣了,看幾小時他們都興致勃勃,這是因為動畫片的色彩和生動的故事情節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看完后印象特別深。因此,我們在多媒體電腦教學中可以借鑒動畫結合錄象的特性,使教學內容生動有趣,讓同學們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學到知識。現在學生把知名的體育明星當作自己的偶像,有意識地收集某明星的資料、圖片。如果在多媒體電腦教學軟件制作中,將一些國際上的較優秀的運動員的圖片掃描進去,再將運動員的簡歷輸入到軟件里。這樣再向同學們介紹某位體育明星時,既有圖片資料,又有文字資料就顯得直觀、生動。同時,抓住機會鼓勵同學們要積極鍛煉身體,取以后也成為世界冠軍,為國爭光。

運用多媒體進行德育教育,不受時間、空間、宏觀的限制,生動形象地結合體育教育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使思想教育內容更加鮮明深動,富有感染力,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如觀看集體項目的比賽時,教師在講授技戰術的同時,向學生強調互相配合的重要性,發揚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組織學生觀看重大的國際比賽,如奧運會、亞運會、世界錦標賽等,當運動員經過頑強拼搏取得勝利,站在最高領獎臺上,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

教育現代化的腳步越來越快了,現代信息技術已走進了校門,進入了課堂。只有明確現代信息技術教學與傳統體育教學的關系,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才能在體育教學中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不能作為體育教學的主要教學手段,它只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教學手段,一種形式,對教學起決定作用的還是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因此體育教師要發揮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將一些新的教學手段充實到我們的體育課堂里去,合理、正確的使用它,從而真正實現體育教學現代化。

學校體育論文:面對新課改如何發展學校體育

摘 要: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動素質教育的指導精神明確指出:“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場變革,是一項事關全局、影響深遠和涉及社會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其精神還指出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本文從指導精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圍繞知識技能、體育能力、學生體質、終身體育以及學生身心協調發展等方面進行探索,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為適應新世紀需要的一代新人。

關鍵詞:學校體育 發展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發展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勞動技能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為目標的教育。素質教育對學校體育的教育是“啟智、求知、調心、育人、健身”。學校體育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素質教育的需要。然而,當前我國的學校體育還存在著以下不適應的地方:認識不到位。學校體育在時間、人員、經費、設施方面難以落實:目標單一。學校體育目標放在“達標”上,忽視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和增進健康: 內容偏重競技。忽視學生鍛煉習慣的養成及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注重技術。體育活動過程苛求身體練習技術環節的準確和完美,而忽視活動是健康的手段:形式呆板。片面追求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忽視學生個性,使學校體育活動嚴肅而不活潑,緊張而不生動,挫傷了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對體育產生逆反心理,失去參與的積極態度和熱情,甚至心理上產生厭惡和懼怕。從日前學校體育狀況看,已經不適應新世紀教育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對學校體育進行探索,使之適應21世紀發展的需要。

1 轉變觀念,明確學校體育的作用

要轉變體育對健康體質作用的片面性、絕對性觀念,樹立體育與健康教育結合、科學鍛煉與合理營養并重的觀念:要轉變片面強調教師主導作用的觀念,樹立既強調學生主體作用,又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觀念,調動師生的共同積極性:轉變為升學服務、為比賽服務的目的觀,樹立為提高學生素質服務的目的觀:轉變只有升學的人才能成才,運動尖子才是人才的觀念,樹立指導、培養全體學生成材的觀念:轉變片面以考分、升學率、運動成績、名次為評價標準的質量觀,樹立以學生基本素質發展水平為標準的質量觀:轉變重尖子輕全體、重知識輕能力、重灌輸輕啟發、重教師教輕學生學的教學觀。樹立面向全體、打好基礎、發展能力、生動活潑、主動的教學觀:從人才、資源各自利用的觀念,轉變為其共享的觀念。例如,各校之間、社區之間場地充分利用,制作、發行電腦軟件,發展多媒體教學、遠距離教學等。

2 以素質教育的要求,確立學校體育的目標

明確素質教育的總體目標,以此作為學校體育實施素質教育的向導。素質教育總目標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等方面全面發展,成為適應21世紀素質要求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素質教育的具體日標是學會做人、求知、生活、健體、審美和創造。

根據教育方針、素質教育目標以及《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規定,進一步明確學校體育的基礎目標,其中包括學生身體全面發展目標:增進學生生理健康目標:學習體育文化目標:品德、意志、情操、審美培養目標:發展能力、創新目標:特長目標等。

3 以學校體育目標為目的,確立學校體育發展方向

學校體育應服從和服務于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全面適應教育和體育發展的要求。學校體育應以知識、技能為基礎,以培養體育能力為重點, 以增強體質為目的,以終身體育為方向,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

3.1 以知識、技能為基礎

體育課首先要體現出作為課程教育所賦予的傳授體育知識、技能的教學任務,這是體育教學過程的特點和功能,并在學科類體育課中充分體現。因此,體育課首先要以知識、技能教學為先導:其次,在活動體育課中,學生要大量運用、鞏固所學的體育知識、技術,有效地鍛煉身體、娛樂身心、培養能力。既有賴于在學科類體育課上學習掌握系統的體育知識、原理與技術,也包括在活動類課中所進行的有關知識、技能的教學。只有通過這些教學傳授的體育知識、原理、技術、戰術與技能,才能為活動課以及其他課外體育活動鍛煉提供間接經驗、理論與方法指導和技能基礎,在總體上具有明顯的主導、先導和指導作用。另外,它也為培養學生終身從事體育的能力和習慣以及科學鍛煉身體提供方法、技術。

3.2 以培養體育能力為重點

所謂體育能力,是指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和智力的有機結合,體現在體育教學中就是著重培養學生有自我身體完善的要求,有終身鍛煉身體的愿望,具有必要的活動技能和運用技能的能力。從以往情況看,絕大部分學生走向社會后,無法運用在學校體育中所學的知識、技術和技能來鍛煉身體。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長期以來,體育教學忽視培養和發展學生體育能力。近些年來,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紛紛對學校體育教學進行改革。改革的重點就是把增強學生體育能力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作為學校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例如,日本學校體育教學的宗旨就是促進學生的身心發育,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使學生掌握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健康知識,他們把培養學生終身堅持鍛煉的習慣作為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韓國的學校體育教學則注重把體育基礎科學、保健知識和各種安全知識運用在體育教學之中,十分重視學生自我能力的培養。

3.3 以終身體育為方向

這是對體育教學工作的一個長遠和根本要求。體育教學過程不僅僅是一個階段追求的近期直接效益或學校階段的效益目標,而是以終身體育為發展方向和長遠根本的目標,始終以培養學生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意識、習慣和能力出發,來處理不同類體育課和同類體育課中關于傳授知識技能、增強體質、發展能力和個性品德培養的相互關系,正確處理體育教學的近

期、中期和長期效益。并力求圍繞終身體育的長遠目標,注意兼顧在校期間增強學生體質、打好身體基礎對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積極教育作用與基礎作用:又注意發揮這種基礎對培養學生終身從事,體育能力的積累和促進作用,并重視在這種基礎上不間斷地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最終使學生不但在校具有強健的體魄、全面的身體素質、良好的品德,而且養成了在校后的終身生活中去自覺、科學地鍛煉身體的習慣和能力。從而使身體素質不但是在青少年時期得到全面發展和提高,而且在人的一生中部得到提高與保持。

3.4 以增強體質為日的

增強學生體質是學校體育的本質特點和基本功能,也是學校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具體任務。改革開放初期,針對學校體育的狀況,提出的“三為主”,它不僅對當時推動學校體育工作開展有直接作用,現今仍有指導意義。后來在闡述學校體育功能時,有人不同意學校體育只有增強體質的唯一作用,進而出現了“體質教育論”的說法。學校體育在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怎樣認識它的目的,如何理解它的功能,需要進一步研討。翻閱中外教育史的資料,對教育中體育的論述,都集中在促進學生身體的發展上,在這個過程中影響學生的心理活動,進而使他們身心全面發展。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增強學生體質,這也是學校體育的基本立足點。

3.5 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

體育教學活動是學生身心都積極參與的過程。在以身體練習為主的活動中,學生的生理機能、運動素質、基本活動能力、心理過程、個性品質、思想品質和作風等,都不同程度地得到鍛煉與培養。在身心協調發展思想指導下,體育教學既要高度重視體育的生物效能,發揮其對增強學生體質、提高生理機能的生物學改造作用:又要從體育教學過程的特點、功能及規律出發,充分挖掘和發揮體育教學的心理和娛樂效益以及教育和美育作用,在增強體質、培養能力的基礎上,真正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和諧發展,成為適應21世紀需要的一代新人。

學校體育論文:陽光體育運動在學校開展的緊迫性和實施措施分析

1、學校陽光體育開展的緊迫性

 1.1 學生體質現狀分析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穩定、經濟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們國家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有了明顯提高。2006年由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等10個部門聯合進行的全國第二次國民體質檢測結果對外公布。結果顯示:在我國學生身高、體重、胸圍有所增長,但學生肥胖人數比過去5 年內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達24%,有1/ 4 的城市男生是“胖墩”。學生各年齡組的肺活量水平繼續下降, 與2000年相比, 7歲到18歲和19歲到22歲兩個年齡段的城市女生,肺活量分別下降303毫升和238毫升,為下降率最明顯的人群。視力不良率仍然居高不下,視力不良率明顯升高:小學生31. 67% ,初中生58.07% ,高中生76. 02% ,大學生為82. 68%。我國青少年學生、兒童的近視率已居世界第二位。速度素質、爆發力素質、力量耐力素質水平進一步下降,與此同時,青少年怕吃苦、怕受累,意志品質薄弱、經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等問題也日益凸顯。有專家把現在的青少年體質概括為“硬、軟、笨”。硬,即關節硬;軟,即肌肉軟;笨,即長期不活動造成的動作不協調。以上這些觸目驚心的報道無一不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青少年體質健康不容忽視,加強體育運動勢在必行。

 1.2 社會現象分析

 獨身子女增多,家庭、學校放松了對學生的意志品質和吃苦耐勞精神的培養;受應試教育的錯誤導向,長期片面追求升學率,只重視智育教育,輕視德育、體育、美育、尤其忽視體育與健康教育; 學校體育課程被擠占,體育課形同虛設, 課外體育活動淺嘗輒止,諸多不良的現象牽制著學校體育運動的全面展開。 另外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會健康問題未受到重視,營養知識滯后,飲食結構不合理等等,也是社會忽視的社會原因。為此,陽光體育的開展“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是當前形勢的必然所需。

 2. 實施陽光體育的措施分析

 2.1 加強宣傳

 學校通過廣播、宣傳欄、橫幅等多種形式傳播健康理念, 大力宣傳陽光體育運動, 使“健康第一”、“每天鍛煉一小時,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輩子”等口號家喻戶曉, 深入人心。

 2.2 轉變觀念完善管理機制

 轉變學校領導、教師以及家長的觀念, 必須切實開足、開齊體育課,不得以任何理由削減、擠占體育課時間,充分保證一小時的鍛煉時間,各級教育、體育行政部門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 各學校要成立以校長牽頭的領導小組, 按照全國的統一部署,制定具體的措施,實行領導小組責任制,轉變重智育輕體育的思想;再次是轉變學生的觀念,讓他們充分認識到體育活動對身心的影響,樹立終身體育觀念,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

 2.3 形成良好的校園運動氛圍

 舉辦各類以陽光體育運動為核心的體育競賽、體育節、體育活動月、活動周等, 還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舉辦各種夏令營和各類培訓活動, 讓一些愛好體育的同學更加熱愛體育, 吸引和帶動更多的同學參與體育。

 2.4 加大資金投入、條件建設

 落實經費投入,改善場地、器材設施。體育管理部門應在這些場所加大投資, 多安裝體育器材,開辟校園空地, 開放體育場館等,避免場地器材不能滿足學生鍛煉需要。

 2.5 建立和完善監督機制

 學校在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過程中,設立專項基金, 實行專款專用, 為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提供經費保障機制。設立相關的領導機構,建立健全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監督機制, 加強督導檢查,嚴格管理制度,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總結好的經驗,及時進行宣傳推廣。對不認真落實的部門,應提出嚴肅批評,并限期改正,嚴格懲獎制度,才能使廣大學生真正的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 充分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 健健康康學習與生活。

學校體育論文:試論未來體育及學校體有的發展趨向

摘要:本文根據體育發展的社會心理基礎,指出未來體育發展的特點是:1、國際間競爭更加激烈;2、體育的社會功能增強;3、體育向身心和諧方向發展:4、健心健腦的新型的運動項目出現;5、體育的形式多樣化;6、主動模仿、主動學習成為未來體育學習的重要方式。因此,未來學校體育的整體戰賂思想是:以身心和諧為前提,終生體育為方向快樂體育為主體,進行健康教育,從而達到人的全面發展的目的。文章最后建議:1、培養未來社會意識;2、從整體上加強體育知識的系統學習,精心一、二項運動;組織學生的體育小團體;3、把身心問題、體育與心腦功能、未來技術手段與體育教學的研究,作為學校體育尤其是體育心理學、運動心理學的重要方面;4、強化體育系學生的迫切教育,樹立信息意識,注重體育學習指導能力的培養;5、加強在職教師尤其是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

1、前言

未來社會是建立在現代高度發展的商品社會的基礎上的。因此仍將帶有商品社會的烙印,如競爭性、求利性、開放性和平等性。同時,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全球信息資源的共享,使全球化加速,國際間、區域間合作加強,廣闊的空間性、快速的時效性。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深刻的變化。體育活動,因其能滿足人類對身體活動這一基本的需要,符合人類的攻擊天性,是“民族戰斗熱情”恰當的疏泄口:同時又體現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吻合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是青少年較好的社會化途徑之一[1]。因此,無論未來社會的生活方式如何變化,體育運動仍將蓬勃發展,并適應社會的需要而相應變化。

2、未來體育的特點

2.1、國際間競爭更加激烈

國際社會目前面臨著因高科技的發展所導致的全球化和因民族主義的抬頭所造成的分裂化兩大趨勢。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攻擊性這一人類的天性,在民族主義的包裝下成為“民族戰斗熱情”,亦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盡管戰爭,這一昔日民族戰斗熱情的最高體現形式,在人類文明進程中逐漸被淘汰,為世人所唾棄,但合法的文明戰爭,沒有硝煙的戰場體育運動,正越來越顯示出重要的作用。各國家,各民族,都將熱情傾注其中,不惜動員其政治、經濟、科技等各方面實力,大肆效量一番,使體育運動,這一傳統的健身,娛樂形式的內涵發生深刻變化,成為民族戰斗熱情的疏泄口和閥門。

而信息技術的發展,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國際間的競爭更為激烈,特別是區域性(如亞太地區)合作與高科技化趨勢加強。富有民族特色的競技項目與國際上普遍采用的項目增多。體育競賽成為國家或區域間綜合實力的效量,對于促進各國或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具有很大的意義。因此舉辦奧運會等大型運動會的權力之爭將更加激烈。

同時,競技運動向文明戰爭方面向發展,與以健身為目的的非競技運動的分化日見分明。

2.2 體育的社會功能增強

未來社會的高度技術化及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靈活性與自由性,使人一機對話增多,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減少,但人是社會性的,有群居的要求,需要社會交往。因此,日常健身必不可少的運動場,作為社會的縮影,其社會功能明顯增強,成為人們社交的場所。形形色色的人聚集在這里,除健身強體外,青少年從中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平等參與意識、公平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成年人則為共同利益或興趣,在運動中結交朋友,融洽關系,商談業務,顯示社會地位;老年人健身防病,消除孤獨,激發活力,頤享天年。

2.3 體育向身心和諧方向發展

未來社會的快節奏、高時效、高技術密集型的生活方式,使人們心理緊張加劇,體力耗能降低,體腦倒置。為補償這種偏差,緩解腦力緊張,人們對體育活動的要求提高。不僅要求體育活動能鍛煉肌肉,更希望其能訓練心臟,增強心力,消除心腦緊張。因此,體育的趣味性增加,快樂體育成為主流,體育的藝術性提高。人們可以從身體活動中得到美感,享受身體的愉悅:體育的自然性增強,出于對于人與自然和諧的需要,人們渴望回自然,返樸歸真。古老的、隨意的、簡單的戶外活動如爬山、林間漫步等形式愈加受到人們喜好:同時體育的冒險性加大,在大自然中盡情展示自己,既享受自然的婍妮風光,又體驗戰勝自然的快感,在大自然中煉就機體、陶治性情。以致于新型的運動項目不斷出現,如江河漂流、攀巖等。

2.4 健心健腦的、新型的運動項目出現

因為信息共享,使各國豐富多彩,富于民族特色的運動項目得以流傳。其次,未來社會向腦力型轉變,體育必將適應社會需求隨之發生相應變化。以提高心力,培養腦力為主要目標,兼顧體力耗能的運動項目將日益受到歡迎,如球類、賽艇等。新型的運動項目可能被創造出來;如電子游戲、虛擬情境下的運動等,都可能發展為新的運動項目。

三是為糾正“強刺激持續作用導致感受性降低”這一不斷追求刺激所致的種種不良后果,如進行超高危險項目等。根據“弱刺激持續作用于感受器導致感性提高”這一基本的感覺適應規律;選擇、倡導、發展一些以強調內部感覺為主,利用暗示性套語調整呼吸、活動、疏通脈絡的運動項目,如氣功、太極拳等,并從中摸索規律,借鑒傳統文化,創造新的健心健腦運動項目。因此,未來社會,新型運動項目將不斷涌現。

2.5 體育的形式多樣化,具有流行性社會所提供的信息共享,使人們能很快接收大量的、各式各樣的運動形式,古典的、現代的、國際的、民族的,只要感興趣就可模仿、學習、并且通過媒體傳播,形式一陣“熱潮,流行開來,如曾在我國出現過的氣功熱、呼啦圈熱”等。

同時信息社會的靈活性、自由性、使得大眾能各取所需、各盡所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動。因此自我體育增加,個體化明顯。有共同興趣的小團體活動增加,家庭體育活躍。非競技體育蓬勃發展。

2、6體育知識系化, 主動模仿,主動學習成為體育學習的重要方式

未來社會公民的整體素質大幅度提高,對于人體科學的了解,對于體育學科的認識,對于動作技能的掌握,更加科學化、系統化。人們樹立了終生體育的觀點,能主動吸收各種信息,模仿、創造學習動作技能,自覺確定運動目標與運動方案,尋求各種形式的體育鍛煉。通過信息技術系統,主動模仿、主動學習功作技能,將成為運動學習的重要方式。因此,對教練員、教師運動學習指導能力的要求提高,特別是利用高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學習指導的能力

3.關于未來學校體育的幾點建議

未來體育的發展,對學校體育提出了挑戰。未來學校體育如何適應社會、適應體育的發展?筆者結合國內學者有關研究,認為,未來學校體育的整體戰略思想是:面向社會,以身心和諧為前提,終生體育為方向,快樂體育為主體,進行健康教育,達到人的全面發展的目的。

具體措施是:

3.1培養未來社會意識

通過學校體育培養學生的平等參與意識,公平競爭意識,創新應變意識。培養競爭能力與拼博精神及應變能力與創造能力。

3.2 系統學習體育知識,精修一、二項終生項目

小學教育以培養運動舉趣、形成運動習慣為主,高頻率從事一、二項運動。

初中教育以學習人體基礎知識,普修各項運動,延續童年時代習慣為主。

高中教育深化人體科學知識,學習體育基本的實用知識,掌握基本技能,選修一、二項運動,樹立終生體育的觀點。

大學教育強調系統學習體育知識,任意普修各項運動,精修一、二項項目,初步掌握“怎樣進行健康(體力、心理)診斷;怎樣制定運動處方;怎樣實施身體鍛煉”的基本技能。組織學生體育小團體,培養共同興趣

3.3 加強科研工作,把身心問題研究,體育與心腦功能的研究,未來技術手段與體育教學的研究,作為學校體育科研尤其是體育心理學、運動生理學體育教育學研究的重要方向。

3.4 順應未來高等教育的潮流,強化體育系學生的通識教育,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尤其是文化素質,培養信息意識,即培養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掌握信息科學方法及信息科學思想觀念,提高運動學習指導的能力。

3.5 充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加強在職教師尤其是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學習。總之,未來社會的科技手段發展,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亦將對體育產生相當深遠的影響。學校體育更是首當其沖。本文僅是初步研究,亦為引玉拋磚,有持同道們百家爭鳴,深入研究。

學校體育論文:淺析學校體育的倫理審視

論文關鍵詞:學校體育;教育倫理;體育倫理

論文摘要:倫理具有深刻的批判反思與自我反省功能,同時,這種批判反思與自我反省功能直指學校體育這一倫理實體中的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因此從倫理去審視學校體育對于促進學校體育的發展具有積極而深刻的意義。學生體育權利的保障和實現離不開倫理對學校體育“實然”狀態的反思和批判。同樣,學校體育的健康、持續、高效開展也離不開倫理的價值導向與行為規約。學校體育由“實然”狀態向“應然”狀態的轉變,需要我們在學校體育價值取向上確立關懷生命的價值取向,重視學校體育的個體享用功能,在體育教學方面努力做到體育教學的公平與正義,在課外體育活動方面努力通過制度措施保障學生自由、平等參與體育活動權利的實現,在學校運動競賽方面確立競賽活動的人文性、游戲性、教育性、非功利性。

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學校體育的發展不僅需要得到教育學的診釋、社會學的關注、文化學的聚焦,更需要倫理學的審視和規約。“倫理作為人類的自我發展在個人欲望的滿足于社會秩序的和諧之間的一種平衡機制,既是人類自我實現的方式,也是社會矛盾的調節方式和調節社會關系的手段”。當前我國學校體育存在諸多倫理問題,表現為在價值層面淡漠學生生命價值,忽視體育的個體享用功能;在體育教學方面學生沒有被平等的對待,教師教學行為有失公平性和正義性;在課外體育活動方面,學生自由、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權利無法保障甚至被侵犯;在體育競賽方面,功利主義、錦標主義盛行,弄虛作假現象不斷等。本文綜合運用教育倫理學、體育倫理學相關理論對學校體育價值觀念、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運動訓練與競賽等4個方面進行審視,為學校體育由“實然”狀態向“應然”狀態轉變提供科學的價值導向與理性的行為規約。

1、學校體育價值取向的倫理審視

學校體育價值取向滲透在學校體育實踐的方方面面,規約著學校體育文化發展的方向和實踐樣態。影響學校體育價值取向的主要因素是人們對教育和體育的本質及目的的認識。要克服當前學校體育存在的工具主義、功利主義思想,就必須從倫理中心“人”和“生命”的維度去探尋教育和體育的本質及目的。

1. 1關懷生命—當代學校教育價值的新取向

20世紀90年代以來,從生命哲學的角度,教育界相繼出現了“生命是教育的起點”、“教育源于生命發展的需要”、“教育是提高人的生命質量而進行的活動”等新的教育理念。葉瀾認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反思了長期以來把“教育的目的異化為知識和技能的傳授”的工具性教育觀,強調教育的目的在于將知識技能融入生命,從而“優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質量”。“關懷生命”作為一種學校教育價值取向已經為當代中國教育界所關注和認同。

1. 2體育個體享用功能—體育本質的回歸

體育的本質和目的何在?有學者從哲學、人類學的角度指出“體育根源于人的本質,體育的本質在于人類的自我創造。”“從體育的本質來看,體育之所以存在,最根本的前提是對人的肯定,是追求人的價值和人的權力過程。”盧元鎮教授指出:“在現代社會里,體育要使整個人類的生存質量得到提升,肩負著崇高的使命,將其功能定位為:維系人類的健康,滿足人類的精神文化需求,最終使人類充分地享受自由和幸福。這應該是比較全面和合理的,任何時候都應成為體育的理想和追求。”黑格爾巴古希臘人喻為“自由自在,猶如天中歌唱的小鳥”,“世界是美麗的,生活是歡樂的。人們在這個世界中興高采烈地生活。這是希臘精神的特征。”這種希臘精神同樣深刻蘊含著體育精神:自由和快樂。體育是“人為”的更是“為人”的,其“為人”乃是對人內在追求(自我和諧、自我娛樂、自我表現、自我實現、自我宣泄、自我補償、自我完善和自我平衡等)的滿足。重視體育的個體享用功能,是時代的呼喚,更是體育本質的回歸。

1.3學校體育價值觀念的確立

學校體育具有促進社會發展的功能,但必須清楚看到:功能不等于本質,功能反映的是“學校體育有什么用”,本質標示的是“學校體育是什么”。服務于社會并不是學校體育的本質,人的生命質量的提升才是學校體育存在和發展的根本目的。康德有句名言:“人是目的,人在任何時候要被看成目的,永遠不能只看成是手段。”馬克思也說:“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因此學校體育應當確立關懷生命的價值取向,重視學校體育的個體享用功能,這也是當前學校體育“健康第一”理念的應有之義。

2、體育教學的倫理審視

2. 1教學倫理—體育教學的內在維度

“教學倫理就是以現代道德哲學和現代教學論為視角,審視教學過程中的倫理現象,揭示其深刻的倫理內涵和師生所應該遵循的倫理規范”。“教學倫理研究觸及教學的整個領域,它不僅涉及教學中人的行為,而且涉及教學的制度、目標、內容、過程、方法、手段、評價等。可以說,一切教學中的人與事都包括在教學倫理的視界之內。教學倫理研究最終既要為教學中的人立道德之法,又要為教學自身立道德之法”。教學倫理研究不僅在于給人們提供倫理知識,更在于賦予人們的內心一種倫理精神。在這種倫理精神的引導下,教師不斷地對教學要素和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倫理反思,不斷增強教學責任和教學智慧,實現教學有效性與正當性的統一。因此,關注教學倫理是體育教學過程的內在維度和應有之義。

2. 2教學倫理的缺失—當代體育教學之反思

體育教學過程的特殊性,如空間的開放性、人際交往的頻繁性、身體活動的多樣性、教學目標的多維性等特征,使體育教學注定成為一個倫理在場的過程。然而由于體育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實然”邊緣化狀況,因此體育教學過程的倫理性,或合道德性沒有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關注,使之長時間處于被遮蔽狀態。

首先,教育具有“人為”性和“為人”性,然而伴隨教育現代化進程,體育教學在呈現科學化的同時,表現出教學程式化、工具化、功利化的傾向以及學科中心主義。包括學生和老師在內的“人”的價值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失落了,教師只管運動技術的教學,而忽略了有著豐富情感和敏感內心世界的學生的存在。體育教師的職業倦怠、“學生喜歡體育,不喜歡體育課”則是對體育教學過程中“人”的失落的最好描述。其次,體育教學中的不公平現象廣泛存在,主要表現為課堂上學生體驗機會與結果的不平等,體育教師過分青睞體育尖子生,而忽略了所謂的體育“差生”。再者,部分體育教師在教學品格和職業道德上也存在諸多問題,突出表現在教師在教學中專斷獨行無視學生的權利與呼聲、頻繁體罰學生和傷害學生的自尊、缺乏責任感等方面。總之,倫理的缺失使體育課堂喪失了和諧與歡樂的本性。因此,教學倫理的回歸不僅是和諧課堂、優質課堂構建的需要,更是優化學生課堂生活狀態、提升體育教師職業發展水平的需要。

3、課外體育活動的倫理審視

3. 1課外體育活動的價值

學校不僅關涉到學生的未來發展,更關涉到學生當前的生命存在狀態。“教育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準備。學校必須呈現現在的生活—即對于兒童來說是真實而生氣勃勃的生活”。教育要關照學生的生命世界,就必須關照學生的學校生活。課外體育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主要包括運動競賽、廣播操、各種娛樂性的體育游戲、體育表演等。課外體育活動集教育性與娛樂性、競技性與游戲性、自由性與制度性、個體性與公共性于一體,是學生學校生活的重要內容,不僅是一種教育活動,更是學生自由、快樂生活的載體。

3. 2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是學生的一項基本權利

《世界人權宣言》、《體育運動國際憲章》、《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奧林匹克憲章》都詳細規定了“參加體育運動是所有人的一項基本權利”。這些“國際條約和非政府國際組織的規章,或站在人類自身發展的高度,或從生命健康權和文化及發展權等基本人權的角度,或從體育涵義及其功能的角度,闡述了體育權是天賦的應然權利,確認了公民體育權利的基本人權,規定了公民體育權利的平等性及法律保障性等公民體育權利構成要素”。我國《憲法》、《體育法》、《教育法》均對青少年學生的體育作了規定;《體育法》強調“國家對青年、少年、兒童的體育活動給予特別保障”、“學校必須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對學生在校期間每天用于體育活動的時間給予保證”、“學校應當創造條件為病殘學生組織適合其特點的體育活動”;《教育法》規定“教育機構應當完善體育、衛生保健設施,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學校應當保證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組織開展文化娛樂活動”;另外國務院及教育、體育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還制定了一系列的體育法規及規章在制度上確定并保障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權利,如:《學生體育工作條例》、《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辦法》等。

3. 3課外體育活動存在的倫理問題

學生有平等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權利,有自由選擇課外體育活動項目的權利。學校作為一種制度化的正規教育機構,具有從制度、設施等方面保障學生平等參與課外體育活動以及自由選擇課外體育活動項目的權利的義務。從倫理角度分析,每一個學生的體育權利均應當得到公平的尊重和保障,課外體育活動應堅持人文性、教育性、游戲性、非功利性。然而受各種功利因素影響,學生在參與課外體育活動過程中存在很多有悖倫理的行為,主要表現為:學生(特別是弱勢群體學生)平等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權利被侵犯;學生自由選擇課外體育活動項目的權利得不到保障;學生課外體育活動時間被無故擠占;課外體育活動管理的強制性,限制了學生的自由與自主;學校履行保障學生課外體育活動權利的責任感不強,保障經費不足等等。總之,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函需倫理的審視和關照,需要學校管理者反思和改進。

4、學校運動競賽的倫理審視

4. 1教育倫理的視角

“教育倫理學是一門研究教育與人的生存和發展的合理性、價值性的關系的學科”。“一切與教育有關的人和事,教育中的一切人和事,都應在教育倫理學的視野之內”。學校運動競賽作為學校活動的重要內容自然也在教育倫理學的視野之內,從教育倫理學的視角去審視學校運動競賽,可以使我們更加深刻地把握學校運動競賽存在合理性和價值性。

從本質上講學校體育競賽是“學生發展”而不是“體育發展”的教育活動,應隸屬于正規的教育評估體系。如果學校運動競賽活動變成了不是教育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它們不是在教育目標的指導下開展活動,學校競賽活動在學校是沒有位置的。然而當前學校運動競賽卻存在著嚴重的功利主義、錦標主義現象。人文性、業余性、教育性、游戲性、非功利性的喪失正改變著學校體育競賽的根本目的,學校運動競賽存在的合理性和價值性受到了嚴重挑戰。

學校競賽活動必須向學生回歸,向教育回歸,真正成為教育的載體、學生的舞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渴求學生在運動生活中成為“一個為運動而愛運動的人;一個審慎地尊重合理比賽規則,并在那些規則下奮力以自己的最大優勢對抗他所尊重的對手的最大優勢的人·····一個希望由業余運動員而不由職業運動員裝扮成業余運動員參加一場業余運動比賽的人;一個承認在大民主的生活中自己能證實自己是一個更加健康的人”。

4. 2體育倫理的視角

“體育倫理學作為應用倫理學的一脈,是關于競技體育運動道德矛盾與沖突、道德原則和規范的學說”。平等、公平、正義是最基本的競技體育倫理法則。校際間的運動競賽是以運動競賽為方式以促進校際間溝通與了解為目的的教育活動。校際間的運動競賽同樣應當遵守平等、公平、正義這些基本的體育倫理法則。然而受利益因素驅使,當前的學校運動競賽也出現了諸如運動員資格造假、虛報年齡、服用禁藥,承辦方操縱比賽等等違背體育倫理的行為。如,2009年4月重慶大坪中學女足以強勁的實力奪取世界中學生足球錦標賽冠軍。根據規定,參賽隊員必須是來自同一所學校的全日制學生,而多家媒體指稱該隊是以國少隊為班底組建,大坪中學僅派出兩三名選手。根據《新體育》報道,廣東省體育局對2008年全省各項目青少年錦標賽中獲得前8名的運動員和準備參加2009年省青少年比賽及第13屆省運會比賽的近1.5萬人進行了骨齡拍攝。結果顯示,年齡造假參賽的有3 000多人。而近年來,興奮劑等禁藥的使用也大有向學校蔓延的趨勢。在基層學校運動競賽中承辦方偏袒本校運動員,為了本校聲譽操縱比賽的事實也屢見不鮮。

學校運動競賽絕不是為某些人掙取榮譽與名利的工具,更不是為官員撈取政績的工程,它只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優化學生生活狀態、提升學生生命質量為目的的活動方式、教育方式。給學校運動競賽一個自由自在、自覺自為的發展環境,讓體育回歸生活,讓體育回歸“游戲”本性,讓體育回歸教育,這就是倫理對學校競賽的訴求。

倫理不僅指向善的價值,而且指向善的行為。學校體育實踐的健康、持續、高效開展離不開倫理的審視,離不開倫理層面提供的價值導向與行為規約。倫理為我們提供的視角廣闊而深刻,因此從倫理去審視學校體育實踐對于促進學校體育實踐具有積極而深刻的影響。學校體育實踐由“實然”狀態向“應然”狀態的轉變,需要我們在學校體育價值取向上確立關懷生命的價值取向,重視學校體育的個體享用功能,在體育教學方面努力做到體育教學的公平與正義,在課外體育活動方面努力通過制度措施保障學生自由、平等參與體育活動權利的實現,在學校運動競賽方面確立競賽活動的人文性、游戲性、教育性、非功利性。

學校體育論文:淺析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品德教育

論文關鍵詞: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 品德教育 滲透

論文摘要: 在中職學校的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學與品德教育從來都是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本文發掘體育教學中品德教育的作用,探究體育教學中開展品德教育的兩個原則,闡述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的方法。

德育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進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擇業觀和就業觀。體育教學通過對學生進行體育目的、體育意識和終身體育思想等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對于體育具有更為全面的認識,并把身體鍛煉與專業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更好地預防職業病,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奮勇進取、不怕挫折、吃苦耐勞、自強自立、樂觀開朗等優秀品質與心理素質。由此可見,體育和德育各有其特殊性,各自要求的教育任務不相同,但二者在某些方面有很多的重合點。早年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指出:“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體育,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由此可見,體育與德育從來都是在教育活動中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我們應把體育教學作為德育工作的一個有效途徑,深入發掘體育教學中的品德教育作用,積極探究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品德教育的原則和方法。

一、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的品德教育作用

(一)中職學校體育活動雖然比理論課和專業課學習輕松得多,趣味性也較強,但體育鍛煉更多的是讓學生承受運動中的負荷,其過程既鍛煉了學生的身體,又磨煉了意志,對學生形成堅韌的良好意志品質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體育教學中有許多集體活動。在集體比賽活動中,不僅要求參賽個人發揮出自己良好的技術水平,更重要的是團隊內部的默契配合和團結協作。這對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起著積極的作用。

(三)體育教學中有一些競賽類項目,如足球賽、籃球賽等。學生在賽程中往往會受到來自環境、對手、觀眾、個人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挑戰,要想取得成績或勝利,就必須具有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來戰勝困難,從而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培養了學生奮發進取、不驕不餒的良好品質。

(四)體育教學中由于其教學環境較開闊,因而在教學組織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為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必須要求學生服從命令,聽從指揮,這對培養學生的高度組織紀律性和集體主義觀念起著積極作用。

二、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的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中職學校的學生年齡多介于16—19歲之間,這個時期是個人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十分關鍵的時期,被心理學家稱為“心理斷乳期”、“狂飆時期”,這是一個人從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轉變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尚未定型,可塑性較強。一方面,他們的成人意識增強,獨立要求提高,另一方面,心理性格還不成熟,情緒波動大,對人生問題、社會問題倍覺迷茫,常以自我為中心,同時挫折耐力差。這就非常需要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對其進行引導和幫助。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要有一定的導向性,堅持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引導學生朝正確的方向發展。烏申斯基曾指出,只有個性才能影響個性的發展和定型,教師的個性是任何教科書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體育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主導者,不但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而且要具備正確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這樣才能以“個性影響個性”,當好學生的引路人和導航人。正如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所說:“除了智者,任何人都不能使別人成為有智慧的人。”

(二)個性化原則。人的個性是客觀存在的。中職學校的學生個性更為鮮明,他們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勝心,敢說、敢想、敢做、敢于標新立異;但他們又處于不成熟階段,做事大多不計后果,往往暴露出成長過程中的種種不足。這要求我們在體育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不同個性特征、不同年齡階段身心發展特點進行品德滲透。如一年級的學生剛入學,此時的教學應該以各種基礎技術的教學為重點,使學生對某些體育運動項目有一定的了解并產生興趣,進而自覺地堅持體育鍛煉,在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體育鍛煉的基礎,能掌握一些運動項目的基礎技術,這個時候的教學應該以戰術的應用、技戰術的結合為重點,使學生對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另外,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同時也要注重開發學生自我教育的潛能,將品德教育的育人功能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真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

三、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的方法

(一)直觀法。體育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學方法具有直觀性,整個學生活動也具有直觀性,如何利用教學中的直觀性進行品德教育是每個體育教師應該掌握的。如規范教師自身教學示范動作,優美的動作技術示范,能給予學生最直接的感官刺激,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再如組織學生觀看體育比賽,培養他們團結進取、相互信任、不驕不躁的精神。同時也能讓學生學會冷靜地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培養學生沉穩、堅韌的性格。

(二)制度規范教育法。中職學生中大部分學生紀律性不強,行動比較散漫。在體育教學中最典型的表現是在隊伍集合的時候,懶懶散散,橫不成行,豎不成列。例如在一次集隊清點人數的時候,我悄悄地進行計時,沒想到很簡單的一次人數清點的過程,竟然花了十分鐘。人數清點完畢后,我用很遺憾的表情向學生傳達了這個信息,然后按規范重新要求學生整隊、報數,體育委員上報人數等,結果這次只用了四分鐘。前后兩次整隊對比讓學生很清楚地看見規范與不規范之間的差距是多么大,使學生明白制度和規則對任何事情的重要性,從而學會自我規范行為養成,自覺遵守規章制度。

(三)拓展教育法。拓展教育在體育課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體育游戲,尤其是一些有挑戰性的游戲項目,如“沖過封鎖線”“打龍尾”“龍頭捉龍尾”等,可以培養學生勇于挑戰困難,敢于承擔責任,注重團隊合作的優秀品德。

(四)褒貶并用教育法。中職學生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的現象,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良好思想、行為要及時作出肯定的評價,以引導和促進其品德積極發展。表揚應盡量在公開場合進行,以激發其自信心與積極性。對于學生的不良行為和不正確認識,要及時給予糾正和制止,甚至給予嚴厲的批評。但是由于中職學生自尊心較強,批評可以選擇單獨進行溝通,這樣學生更能接受。

學校體育論文:論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法律學分析

論文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原因和法律責任認定的原則.以引起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的重視。旨在提高學校體育教育工作者的法律意識,保護學校、學生和教師三者的合法權益.依法治教,以促進學校體育教育活動的健康發展。

論文關鍵詞:學校體育 傷害事故 法律責任

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且是國家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教學不僅是國家人才培養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且對提高整個民族素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體育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學校體育活動中存在著傷害事故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因素,有的是可預見的,有的無法預見.這就是學校和體育教師所要承受的一種風險。因此,從法律上了解責任事故及其范圍,明確法律責任,正確處理和預防傷害事故的發生.對于學校體育工作的正常開展,維護學校、體育教師和學生的合法權益是非常迫切的。如何處理和防范這類事故。已經成為學校、家庭和社會都極為關注的重要J司題。

1.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范圍及類型

2002年出臺的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第2條明確了學生傷害事故的范圍:“在學校實施的教育教學活動或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以及在學校負有管理責任的校舍、場地、其他教育教學設施、生活設施內發生的,造成在校學生人身損害后果的事故。”學校體育傷害事故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1)在學校正常的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中發生的傷害事故;2)非授課時間(即課間休息或課外活動時)學生在校園內進行身體活動時受傷的事故:3)由于學校管理不善造成的學生身體傷害事故;4)由于教師的不當教育行為對學生身體造成的傷害事故。在這幾類事故中,責任追究處理引起爭議較多的是第二類和第三類。

2.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

2.1學校方面的原因

2.1.1對于存在明顯責任的傷害事故。如學校或教師對事故隱患沒有及時認真檢查,沒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學校衛生保健制度不健全,對易發生事故項目的教學、訓練、比賽組織不當,對學生要求不嚴格,沒有嚴格按教學大綱組織教學.責任心不夠強。

2.1.2明知存有事故隱患.但沒有采取相應有效的防范措施,如運動場地的器材、場地設施存在安全隱患學校沒有及時保養維修,造成傷害:學校或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意識教育,學校、教師玩忽職守,不能盡職盡責,存有嚴重的失職、瀆職行為,或辱罵、毆打、體罰學生等,給他人身心安全造成嚴重傷害。

2.2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學生不遵守紀律,不按教師規定的要求進行鍛煉或訓練等,或由于學生有先天性疾病等自身健康方面的原因,在參加體育活動時發生了傷害事故:還有些學生有特殊疾病或器質性疾病,不好意思說或者沒有意識到隱瞞實情的后果,思想上存有僥幸心理.學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按教學計劃正常組織體育課,屬于正當的教學活動,結果導致傷害事故的發生.由學生或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承擔其事故責任。我國《民法通則》第l1條第1款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大學生一般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完全應當充分預見到隱瞞自己的病情會產生的后果。學校并無過錯行為和不當之處.也就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2.3不可預見的意外原因

體育活動本身激烈的競爭性,再加上一些客觀上所不能預見的意外情況,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一些傷害事故。依據《民法通則》:“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此類情況應運用公平責任原則處理。如足球課中,足球守門員在撲球時不幸頭部撞到了球門柱上,造成的學生人生傷害就純屬意外事故《辦法》第12條第5款、6款規定:“在對抗性或者具有風險性的體育競賽活動中發生意外傷害的,學校已履行了相應職責,行為并無不當的無法律責任。”

3.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歸責原則

在學校體育中的責任事故處理中進行事故責任界定時.應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不能憑主觀臆想來判定事故的責任。在進行事故責任界定時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學校體育傷害事故歸責原則依據《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3款,132條規定,以及有關特別法的規定,包括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

3.1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原則是民事責任的一項基本原則,它同時適用于侵權行為責任和違約行為責任。《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一規定表明我國民事立法已把過錯責任原則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并確認其作為一般歸責原則的法律地位。其含義在于:過錯責任不僅是以過錯作為歸責的構成要件,而且是以過錯作為歸責的最終要件,同時,也以過錯作為確定行為人的責任范圍的重要依據。過錯是指行為人表現出的違背法律與道德的主觀心理狀態,從其形式上看有過失與故意兩種。學校或教師在管理教育活動中有行為過錯,致使學生傷亡事故的發生,學校應當依據其行為過錯程度而承擔相應的責任。例如:如果學校疏于對體育場地、器材等的維護和管理,或者體育教師在學校體育活動中未盡到應盡的義務,由此而發生的體育傷害事故.則學校在主觀上具有明顯的過錯,其法律責任不可推卸。

3.2無過錯責任原則

無過錯責任原則也稱為客觀責任、嚴格責任、結果責任是指在特殊情況下,無過錯的行為人也要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則。《民法通則》第106條第3款規定:“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是承擔無過錯責任的法律依據。根據法律規定,無過錯責任原則就是指當發生損害后,既不考慮加害人的過失,又不考慮受害人過失的一種法定責任形式,其目的在于填補受害人的損失。學生在校期間進行體育活動時造成傷害,是一種監護責任,適用特殊的民事責任中的監護責任。因此,學校也要承擔不傷害的民事責任給予受傷害者一定程度的補償。顯然,無過錯責任原則對于保護受害人的權益是十分有意義的。但這一原則不能濫用.如果行為人無過錯,但只要一有損害就追究加害人的法律責任,那么將會造成新的不公平

3.3公平責任原則

公平責任原則,也稱平衡責任,指當事人雙方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在不能根據法律適用無過錯責任,又不能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根據《民法通則》第132條之規定:“以公平考慮作為價值判斷標準,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當事人公平地分擔責任。”即學校應當給予受傷害學生一定的經濟補償,承擔一定的公平責任。法院可根據雙方當事人的實際情況,按公平合理負擔的原則判定,由雙方分擔損失的一種確定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現代各國的侵權行為法大多是過錯責任原則與無過錯責任原則并存,而公平責任原則是產生于這兩個歸責原則之后的另一個歸責原則,已逐漸被各國立法所采用。從各國立法情況看,公平責任原則雖然與無過錯責任一樣不以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為承擔責任的條件,但公平責任原則又是與過錯責任原則和無過錯責任原則有著本質區別的。

比如在課余體育訓練中體育教師安排學生甲踢點球.安排學生乙守門,結果學生乙沒有接住學生甲的一記勢大力沉的球,導致脾臟破裂。此案若認為體育教師不應該如此安排而有過錯,或是學生甲不應該用盡全力踢點球而有過錯。或是學生乙不應該守不住這個點球而有過錯而承擔有過錯的法律責任,顯然是不公平的。而這些事故均發生在學校體育活動中,既不能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又不能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來承擔法律責任,因此,適用公平責任原則,由當事人根據實際情況,公平合理地分擔損失,無疑是一個理想的解決辦法。

總之,學校體育中學生傷害事故重在預防,針對學生傷害事故發生的主要原閡.我國在有關學校體育的立法中都作了相應的義務性規定.為學校設置了一定的義務,通過其義務的履行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預防學校體育中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色区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av综合天堂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少妇放荡的呻吟干柴烈火动漫| 同性男男黄gay片|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午夜亚洲www湿好大| 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性xxxxx欧美极品少妇| 国产女主播精品大秀系列| 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 五月开心播播网| 极品人妻videosss人妻|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不卡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 乱中年女人伦av三区| 日本成熟老妇乱|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资源网| 欧日韩无套内射变态| 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 24小时日本高清www| 天干天干啦夜天干天2017|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 少妇被爽到高潮动态图| 18禁止看的免费污网站| 女人与禽牲交少妇|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免费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 真人性囗交视频|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76少妇精品导航| 激情五月开心婷婷深爱|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