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社會經濟論文

社會經濟論文

時間:2022-03-15 11:38: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社會經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社會經濟論文

社會經濟論文:加強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促進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已成為能否順利地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重要環節,成為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條件。總書記在黨的十五次代表大會的報告中再一次明確指出:要“積極推進各項配套改革。”“建立社會保障體系,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養老、醫療保險制度,完善失業保險和社會救濟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會保障。”社會保障是國家和社會對社會成員在生、老、病、死、傷、殘、喪失勞動力或因自然災害面臨生活困難時給予的物質幫助,以此來保障每個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維持勞動力再生產而建立的一種制度,它是使每個公民在社會生活中都有安全感的一種安全保護措施,能使整個社會呈現穩定的局面。

社會保障的主要功能,就是建立以社會化為標志的生活安全網,來消除競爭機制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社會不安定因素及其所引起的社會震動,它的作用就在于通過救助、扶貧和扶持經濟開發等措施,調節收入的過大差距,以緩和社會成員之間可能出現的矛盾。并通過社會保障的各種措施,增進公民的健康水平,提高其文化素質和生活質量,進而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和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說,社會保障是維護社會化大生產、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促進社會安定團結、使社會發展進入良性循環的社會穩定機制的調節機制。

現在,我市正處于一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重要轉軌時期,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發展,迫切需要我們盡快建立和完善我市的社會保障制度。但另一方面,我市經濟發展速度不快,地區間發展也不平衡,這又制約了我市保障制度的建立與完善,特別是遺留下來的各種問題,又給我市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帶來了重重困難。因此,我市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總體戰略目標應該是:結合包頭市的實際,通過失業保險、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為重點的改革,到本世紀末,逐步建立起適應我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能夠切實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權利的新型社會保障體系。

(一)社會救助

社會救助,它是指社會成員因受自然災害及其經濟、社會原因而導致他們無法維持最低基本生活水平,由國家和社會給予各種形式援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

我市歷來十分重視社會救助工作,始終把它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當作幫助城鄉貧困對象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重要措施。并始終貫穿“依靠群眾、互助互濟、自救自立、救人救本”的原則,突出了“生產自救”和“以工代賑”的思想,在安定人民生活,保持社會的穩定,促進生產的發展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我市也正處在社會、經濟轉型時期,原有的社會救助已明顯地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隨著企業的改革,大量的人員下崗而陷入生活貧困,而我市的財力又有限,使得社會救助工作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一是社會救助標準過低,除了孤寡病殘救助尚能勉強維持救助對象的基本生活之外,其余各項都僅是象征性的道義支持;二是社會救助經費沒有能夠與國民經濟發展同步增長。要解決社會救助方面存在的問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建立最低社會保障線制度,即國家為救助社會成員中收入難以維持其基本生活需要者,而制定的一種社會救助標準。實行最低生活保障線制度,是國家重視和保障社會成員生存權的重大舉措,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實行最低生活保障線制度后,可以依法對收入低于生活保障線的社會成員進行救助,覆蓋面廣,將其它保障項目解決不了的社會成員生活困難問題兜了底,我市已于1997年3月1日正式出臺了最低生活保障線制度,這是我市救助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完善,它大大地提高了社會救助的法制化、規范化水平。同時,也使社會成員的生活困難及時有效地得到解決,有利于化解矛盾,消除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更好、更直接地為我市經濟體制改革服務。

在實施最低保障線制度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二個問題:一是妥善解決好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線的經費。經費問題是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線制度的核心、基礎,如經費不落實,其他工作都無法開展。可以因地制宜,采取市財政與各旗縣區、各企事業單位共同承擔的辦法,并明確界定各自的職責、權限、操作運行的程序、資金管理和使用等問題,形成規范化的管理制度。二是要正確處理好需求和可能的關系,使最低生活保障線的標準要與我市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救助標準。不求一步到位。

(二)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是由國家通過立法形式強制實施的一種保障制度,是所有社會成員的一項基本權利,它是國家和社會基本政策的直接體現,也是維持社會政治、經濟秩序穩定和社會經濟正常發展的戰略性手段。但是社會保險提供的保障水平只能以一定時期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為基準,既不保證原有生活水平不變,更不會滿足遇險社會成員的全面生活要求。同時,它也是國家調節個人收入差距的特殊手段。

1、養老社會保險

養老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險制度中覆蓋面最廣的重要項目之一。它是指在政府立法確定的范圍內,對達到法定年齡的社會勞動者,當其按照規定正式退出勞動領域后,由國家或用人單位為其提供社會保險補償,以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我市現行的養老社會保險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是保險金的給付與保險費繳納相脫節,權利與義務不統一;二是養老保險繳費率過高;三是統籌范圍小,資金積累不足;四是地方與行業之間的社會統籌繳費比例不同,造成職工跨地區、跨部門調動困難,不利于勞動力的合理流動。

我市養老社會保險制度的改革應本著兼顧眼前與長遠的原則,既要堅持和完善現行養老保險制度中社會共濟性的長處,又要注意克服其“大鍋飯”統籌的短處;既借鑒與引入個人帳戶制度中的自我保險機制,又努力避免其缺少社會共濟性的弱點。博采眾長,形成社會保障與自我保障相結合,公平與效率相兼顧,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社會化、科學化、制度化的新型養老保險制度。

二是要以“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為原則,統一基本制度,改變制度分散、方法各異的狀況。同時,明確界定產權,分別立帳,單獨核算,提高管理的透明度,以增加受保人的信心。

三是實行統帳結合的辦法后,要打破投保單位中合同工、臨時工與其他職工的身份界限,以及各種經濟成份的界限,要使用統一的繳費標準和待遇標準。

四是在計算養老社會保險繳費比例時,要結合我市經濟發展還處于一個較低水平,仍有貧困地區存在的實際,充分考慮到這個繳費比例要有適當的基金積累水平和抗風險的能力。

五是要努力提高養老保險基金分級管理、市級統籌的能力、逐步擴大統籌范圍,加大基金的調控作用,以便在更大的范圍內調劑基金,發揮社會共濟、分散風險的保障作用。

2、失業社會保險

失業社會保險是對勞動年齡人口中有勞動能力并有就業意愿的成員,當其因非自愿原因暫時失去勞動機會,無法獲得維持生活所必需的工資收入時,由國家或社會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

我市的失業保險制度是1987年建立的,雖然時間不長,但在促進經濟發展,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保持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一是履蓋面窄;二是基金來源單一,保險水平低;三是再就業難以落實。

針對上述問題,我市的失業社會保險應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結合失業和就業的狀況,逐步建立起覆蓋城鎮全部職工,基金由國家、用人單位和個人三方合理負擔,救助與再就業相結合,管理和服務社會化的新型的失業保險制度。

一是逐步擴大失業保險的范圍。按照《勞動法》的要求,將失業保險覆蓋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城鎮國有、集體、個體私營等所有勞動者,真正解決非國有經濟從業人員有險無保的問題。

二是合理地確定失業保險基金的來源和繳納標準。擴大失業保險基金的來源,變過去國家包攬為國家、用人單位、被保險人三方負擔。

三是合理確定基金的使用結構。用積極的促進再就業,代替單純發放失業救助;用嚴格救助條件、縮短救助周期。

四是適當延長老年失業者的失業救助期限。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2年(含2年),且在救助期間未能重新就業的老年失業者、可延長享受失業救助至退休,但要降低待遇標準。

五是充分發揮失業保險的作用,并把失業救助與職業介紹、轉業訓練、生產自救等就業服務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統籌安排。

3、醫療社會保險

醫療社會保險,是指社會勞動者因病、受傷等原因需要診斷、檢查和治療時,由國家和社會為其提供必要的醫療服務和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我市的醫療社會保險制度的改革,雖然也實行了一些改革的措施,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從根本上來說,仍沒有消除其固有模式下帶來的種種弊端。一是缺乏有效的醫療費用制約機制,浪費嚴重;二是缺乏合理的醫療經費籌措機制和穩定的醫療費用來源;三是醫療社會保險起步艱難;四是醫療服務中價格體系不合理,管理漏洞也較多。

我市的醫療社會保險,要通過改革,逐步建立起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醫療保險費用由國家、企業、個人三方面合理負擔的,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履蓋城鎮全體勞動者的醫療保險制度。

一是要保障基本醫療,既要使勞動者在患病時能夠得到基本保障,不會因病陷入貧困無助的境地,又要將這種保障水平控制在政府和企業可以承受的范圍內。

二是個人承擔適當的經濟責任,通過建立醫療保險個人帳戶,個人自付部分醫療費用等形式,改變醫療費吃“大鍋飯”的狀況。

三是建立對職工個人醫療費用的有效制約機制,減少浪費。職工就醫,必須出示由醫療保險機構統一制發的帶本人照片的醫療卡。醫療費用首先從個人醫療帳戶支付;個人醫療帳戶不足支付時,可由社會統籌醫療基金中支付,但個人仍要負擔一定比例。個人負擔比例可隨費用的升高而降低。

四是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管理和監督,建立定點醫療制度,促使定點醫療單位通過合理競爭,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合理檢查、合理用藥,降低醫療費用。政府有關部門和醫療保險機構要對定點醫療和定點銷售藥品單位進行資格審定和定期檢查。

4、工傷社會保險(略)

5、其他社會保險(略)

(三)社會福利

社會福利,指國家、集體和社會為保障全體公民的基本生活,提高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而提供的福利性物質幫助、福利設施和社會服務。

由于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和經濟發展水平所決定,我市的社會福利不可能是從搖籃到墳墓全部由國家包攬的模式,而應有自己的特點。作為國家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一項社會措施,雖然步履緩慢,但已逐步形成了我市社會福利的體系,為滿足我市公民的社會福利需求,提供了服務設施與項目,也為我市的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努力。同時,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社會福利社會化程度低;二是單位自辦的福利設施,使用效率不高,浪費嚴重,經濟效益低;三是職工福利基金提取辦法還不盡合理,職工福利基金的項目和使用也比較混亂;四是我市的社會福利設施更新不夠,財政投入不多等。

社會福利這是一種較高層次的社會保障,它既不象社會保險只對職工失去的工資給予一定程度的補償,也不象社會救助只能起到“雪中送炭”的救急作用,而是以促進城鄉居民的生活福利普遍提高為目的。

——在社會津貼方面,將“暗補”變為“明補”。把對城鎮職工實行的糧食補貼、副食補貼等,都由過去的計入個人工資總額的辦法改為單位給付的形式,由“暗”變“明”,讓職工明白自己所得中哪些來自按勞付酬,哪些來自社會福利,同時,也有利于社會福利支出統計。

——在住房福利方面,要徹底改變對城鎮居民無償分配住房的狀況。現階段改革應分為三步;一是提高現在過低的房租,實現“以房養房”;二是公平出售新理住房,以吸收更多的住房建設資金;三是建房投資來源多元化,除國家、地方投資外,鼓勵企事業單位、機關,以及居民個人投資興建住房。

——在職工福利基金的項目管理方面,應進行調整。把那些不應由福利基金開支的項目,劃出來由其他經費解決。對有特殊貢獻者,可享受特殊的福利待遇。

——在福利事業社會化方面,企業要擺脫“小社會”的負擔,隨著生產化的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逐步實現,同時,應制定一些優惠政策加以扶持,大力發展社區服務事業。

(四)社會優撫

社會優撫是指國家和社會按照規定對法定的優撫對象提供確保一定生活水平的資金和服務,帶有褒揚和優待撫恤安置性質的特殊的

社會保障制度。

我市的社會優撫安置,做了大量的工作,對于解決優撫對象的實際困難,保障這部分人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促進社會的穩定,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也還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主要一是現階段優撫對象的各項撫恤補助標準明顯低于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二是優撫經費尚未建立起正常的增長機制;三是優撫事業單位還不能完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服務管理方式尚待完善,社會化管理的能力還很弱。

針對上述問題,必須對現行的社會優撫制度進行改革:

——科學地確定社會優撫經費在財政支出中每年的遞增比例,以確保優撫事業的正常增長的調整機制,確保優撫對象的生活隨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同步提高。

——優撫事業單位要加大改革的力度,以提高經濟效益和提高管理水平為重點,改革人事、用工和津貼發放制度、挖掘內部潛力,增強自身發展的活力。并積極籌建社會優撫的專項基金,創辦經濟實體,發展第三產業,努力創收,以保證基金的容量。

——要大力發展干休所的生產經營,增強干休所的活力和自我保障能力,積極探索社會化管理的路子,創造條件,由目前“大集中,小分散”的管理體制,逐步過渡到“小集中,大分散”的社會化管理體制。

——繼續實行退伍義務兵合同制的保護政策,使他們安心國防建設事業,同時又能適應國家用工制度的改革。

在建立我市的社會保障體系過程中,必須堅持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社會成員三者的關系;同時,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按照我國的社會制度、社會風俗、民族傳統、經濟和文化發展水平和特點,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保障體系。

1、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方針、政策、指導思想、目標、方式和重大意義,讓廣大人民群眾去認識它、理解它、支持它,為我市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2、要加強組織領導、各方面協調配合,通過試點取得經驗,逐步推開。切不可情況不明,底數不清,便盲目推進,給工作帶來損失。

3、要結合我市實際,認真做好我市未來一個時期內經濟、人口與社會保險三者的發展狀況的測算工作,以便科學確定合理和適度的社會保障水平。初始階段,一般不宜再增加國家財政和企業的負擔,個人的繳費,也應從實際承受能力出發,由低向高,逐步到位。

4、要加快立法速度,以法律的形式來規范國家、社會保障職能部門、企業和職工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各項社會保險費繳納比例和社會保險金給付標準的確定、調整,社會保障機構的設置、職能、工作程序,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與投資運營的原則和辦法,社會保險管理費用的提取比例、使用范圍與開支辦法等,使各項社會保障事業的運行法制化、規范化。

5、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要堅持城鄉有別,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就目前看,有的農牧區還不具備開展社會保險的條件,但在有的群眾生活溫飽有余、基層組織健全的地區和鄉鎮、蘇木,可以采取農牧民自愿和政府組織引導相結合的方法,積極穩妥地發展農牧區的社會保險工作。

6、注重社會保障工作專門人才的培養,盡快建立一支高素質、懂業務、會管理的社會保障工作的專業人員隊伍,為我市社會保障事業的繁榮與發展提供有生力量。

社會經濟論文:當代社會經濟生活變化的經濟學分析

20世紀即將過去,新的世紀即將來到,在世紀之交放眼世界,社會經濟生活有些什么重大的變化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萊姆特·瑟羅出版的新書《創造財富》中說:“人類生活在前所未有的科技大發展的年代。放眼過去,到處都是令人驚奇的新生事物:‘虛擬現實’和‘網絡空間’已成為大眾的語言;‘因特網’和筆記本電腦已使電腦購物成為現實;新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甚至改變了人們居住空間的地緣分界……一個接一個的奇跡令人眼花繚亂,無疑,一塊充滿了新的發展機遇的領域已經展現在人們眼前。”瑟羅稱這是“第三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末,其標志是人類生產從以農業為主轉向以制造業為主;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9世紀末,其標志是電氣化給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如機械動力代替了人的體力勞動,電燈、電話帶來了新的照明和通訊等);第三次工業革命發生在20世紀下半葉,其標志是人類的經濟活動從以制造業為主,轉向以服務業為主。在這樣的時代,放眼世界,社會經濟生活呈出如下變化:

(一)富者相對越來越富,窮者相對越來越窮。

在這里,“富與窮”是要表明社會財富的分配和占有在國家之間、企業之間、個人之間不平等的現象加劇。其主要原因是新技術的開發和利用,對社會財富的創造,比任何時候都快,而開發和利用新技術的企業家成為社會財富的最多擁有者。有人說“在過去15年中美國出現的億萬富翁比有史以來的總和還多”。1982年,美國只有13位億萬富翁,而到1998年秋天美國有189位富翁。這些富翁的資產價值都是在億美元以上,其中第一名是美國的比爾·蓋茨。這個公司1986年上市,當年每股獲利0.19美元,現年每股贏利有1.54美元,也就是說這10多年來每股贏利上升了8倍。但是它的股價升了500倍,今年7月16日每股價格為99.4375美元,每股價格與每股盈利相比(P/E)即市盈率是60倍,而且最近5年都穩定在這個水平。這樣使微軟股票的市值超過了5000億美元。如果未來五年能夠持續過去五年的增幅,則這一股票的市值可能超過5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GDP的1/10,而比爾·蓋茨的個人財產將達1萬億美元以上。如果把比爾·蓋茨的公司當成一個國家,并以GDP來衡量,則當前,它在世界上占第11位,(僅次于美國78000億美元,日本42000億美元,德國21000億美元,法國14000億美元,英國13000億美元,意大利11500億美元,中國9000億美元,巴西8200億美元,加拿大6000億美元,西班牙5300億美元)。有人說“比爾·蓋茨富有能夠敵國”,可以說毫不夸張。

從什么是財富和比爾·蓋茨對財富的占有,我們能夠得出:(1)當代,財富的創造不主要是勞動力作用于勞動對象,而主要是大腦對新技術的開發和利用;(2)財富的價值不完全取決于對財產現值的評價,更重要的取決于人們對財產的未來預期;(3)財富不僅以實在的物質產品的形式存在,而且以虛擬的有價值證券的形式存在。

富人越來越富,表明財富越來越集中,有什么力量可以使財富分散呢?答案只能是科學、技術平等的開發和利用。有人說“經濟全球化的強大動力將確保財富分散”。但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經濟環境,歷史學家戴維·蘭德斯在他的《富國與窮國》一書中說:“經濟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不同的文化造就了各國經濟狀況的不同”。所以,窮者越來越窮除了因為不能平等地獲得開發和利用科技的機會外,關鍵在于社會制度、思想觀念和政策選擇存在著差距。

(二)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不均衡,人們價值觀、消費習慣的改變帶來新興產業的出現和經濟理論的調整。

由于歷史的和社會的原因,發展不均衡是始終存在的。這種不均衡不僅表現在區域經濟上,而且表現在人們的收入上。由于區域經濟和人們收入上的差距,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這種改變產生的經濟效應不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而是社會財富的轉移。有資料表明:人們進入老年以后,閑置的貨幣收入比年輕人多,基于這種“不均衡”,聰明的企業家便建立和發展休閑產業。一些企業家利用這種不均衡成了億萬富翁。我國一些地區依靠旅游業的發展富起來了,證明了除了新技術的開發和利用外,還能夠利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不均衡走上致富的道路。這種變化還表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人們收入的增加,人類用以獲得生存資料付出的勞動時間減少,休閑時間增加。休閑時間增加為休閑產業興起創造條件,休閑產業興起不僅成為人類經濟生活的轉折點,如上述人類的經濟活動從以制造業為主轉向以服務業為主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標志,而且改變著傳統的經濟理論和對一國經濟發展的評價。如傳統的經濟理論通常都認為“所得”與“成本”是貨幣形式的收入與支出,而當代,一些經濟學家把休閑時間的取得也認定是人類生活的所得,相反,休閑時間的喪失是人類生活的成本。再如,有的經濟學家認為,一個國家的國民所得達到一定限度后,對人類帶來的福祉、效益會逐漸遞減。因此他們反對以GDP作為國家最終追求目標,主張人類素質的提高,經濟可持續發展。這是“人本主義”觀點,其含義是,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人類獲得自身的發展。從這一觀點出發,聯合國開發計劃署1990年提出了人力發展指標。

(三)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取決于創新變革精神。

當代各種社會主體(包括企業和個人)只有在競爭中生存和發展,生存和發展的背后意味著優勝劣汰。是自己優勝劣汰,還是讓別人優勝劣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選擇。讓別人優勝劣汰會形成抗爭,會遇到既得利益者的反抗,結果也許付出的成本代價大,所以,聰明的企業家通常選擇“自己優勝劣汰”,成功的企業家必須自我毀滅,才能保存自己。為此,需要走的途徑是:擴大規模;在企業內部引進和開發技術。企業擴大規模包含著破壞舊的,創造新的;引進和開發技術也是“吐故納新”。當代企業的規模擴大到一省、一國,乃至全世界,企業內部引進和開發技術的費用占了企業支出的相當比例,但必須指出引進和開發技術是一回事,利用引進、開發的技術成果使之產生效益又是另一回事

。一般說來,引進、開發技術,企業耗費的成本大,收益小,而利用已開發的技術成果對社會產生的效益大,成本小。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要發揮政府的作用,讓政府與企業合作,即開發技術由政府投資,而利用已開發的技術成果由企業投資。在這一方面,北美與歐洲相比各有特點,歐洲人與美國人一樣都注重技術開發,但歐洲人不如美國人注重已開發的技術成果的利用。

(四)政府的控制力下降,企業的擴張力上升。

政府作為社會的權威部門具有強大的控制力。雖然這種控制力主要在國內,而不主要在國外,但國外的某種因素干擾也能削弱政府的控制力。由于高科技的發展和資本追逐利潤的趨動,各國政府難以控制信息的傳遞和資本流動,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力度加大的情況下,更是如此。政府控制力的下降會產生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有序與無序”的選擇,即是選擇強化政府干預,只讓人們有必要的自由,還是弱化政府干預,讓人們有更多的自由。實踐證明:“有序”是必要的,但不能過度;“無序”也是不可少的,但不能越界。有序過度會抑制人們的革新精神和創造力;無序越界會抵銷人們的團隊精神和共合力。企業擴張力的上升,除了已開發的科技成果的推動和市場的推動外,20世紀末的企業并購起著“火上加油”和“互為因果”的作用。有人說1998年是“喜結良緣”的大好年,這一年創下了企業并購的最高記錄,全球主要工業國家企業并購事件12500多起,價值總額超過16000億美元。企業并購除了增強自己實力,增大自己無形資產,有利于競爭、提高運營效率外,重要的是控制、取代、左右一方,即控制一個行業、一個區域乃至一個國家,取代地方企業、某國企業、相關企業,左右科學技術、社會發展的趨向。要看到企業擴張力的上升,不僅影響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而且影響到人類的政治經濟生活、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

(五)通貨緊縮是下一世紀的難題。

有人說20世紀是通貨膨脹的世紀,而21世紀是通貨緊縮的世紀,理由是20世紀存在著規模巨大的、連續不斷的戰爭,戰爭使參戰國不得不實行通貨膨脹政策,進而影響全世界,而21世界戰爭將受到各種因素的抑制,人類能夠“和平共處”,通貨膨脹政策將退出歷史舞臺。這樣的評論似乎有點簡單、武斷。但不可否認,怎樣消除通貨緊縮將是21世紀的難題。

通貨緊縮,簡單地說,就是流通中作為交易媒介的貨幣減少,物價持續下跌。引起這種狀況的因素,主要有:(1)生活必需品過剩。科學技術迅速發展,財富的增長在較短的時期中超過過去的若干倍,反映在人們的勞動與收入中,是勞動時間可以大大減少,休閑時間可以相應增加。經濟學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芝加哥大學著名經濟學家羅伯特·W·弗格爾說“在美國,一個正常的人一年可以勞動2700小時,而維持一家人的物質生活水平只要520小時,約占20%”,這表明:如果僅僅為了維持一家人的吃穿用住,則只要付出20%的勞動所掙的收入就足夠了,而80%的勞動所掙的收入處于閑置狀態。對此,他撰文說:“經濟的快速發展、消費結構將發生深刻變化,美國在1875年,食品、服裝和住房等生活必需品占消費的75%,而教育和保健僅占2%,消遣為18%。到1995年,生活必需品占消費的15%,教育和保健幾乎與食品、服裝和住房的消費份額相當。但消費中增長最大的是消遣,1995年,僅消遣一項就占到支出總額的67%”。這表明在物質產品消費基本或完全滿足以后,經濟的發展就不再以生活必需品為主了,而必須為人們提供消遣的條件,發展休閑產業。所以,當代無論是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或在部分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與人們消費結構的改變都存在著不適應,為人們生活必需的物質產品生產過剩。這種生產過剩,必然導致物價持續下跌。(2)生產能力過剩。不少產品的生產能力過剩,家用電器、汽車生產過剩已經是公認的事實。有資料說“世界的生產潛力至少比可預計的消費多出1/3”。在生產能力如此過剩的情況下,企業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生產能力,存在著降價壓力,所以產品價格下跌是必然的趨勢。(3)新技術的開發和利用促使價格下降。在這一方面最明顯的是能源、礦產品和農產品,這些年來由于新技術在這些領域的廣泛運用,使得石油、黃金和農產品的價格大幅度下降。(4)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勞動成本降低。當代,隨著人口的增加,需要就業的勞動力擴大。存在著降低工資的壓力。有的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實行“彈性上班制”,這樣可以降低成本。(5)生產從高成本地區向低成本地區轉移,為價格下跌創造條件。(6)經濟危機增大降價壓力,因為只有降價,才能增加出口。

在通貨緊縮的條件下,實際利率上升(名義利率加物價下跌率),不利于債務人還債,降低投資者借錢投資的積極性,因此,要克服通貨緊縮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危害,要在政策上調動投資者的積極性,同時著力改善供給,特別是消除生產過剩。

社會經濟論文:增值稅轉型的社會經濟效應分析

目前正在東北地區進行的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與世界通行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仍然有一定差距,但其朝著規范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的改革取向是不可逆轉的,如同中國各項改革事業一樣,增值稅轉型也必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本文對增值稅轉型所產生社會經濟影響的分析,既考慮當前的情況,也盡可能考慮到更長遠的影響。

轉型與投資的關系

增值稅轉型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首先體現在投資領域:相對于“生產型”增值稅,轉型不僅增加了企業的收益,提高了企業的邊際效益,而且資金流動的增加使企業獲得了貨幣的時間價值,增加了企業可支配的投入資本額,從而使其增加投資有了現實的可能性。

但是,企業存在著增加投資的可能性,并不意味著一定轉化為增加投資的現實性。從我國目前經濟形勢來看,一定時期內增值稅轉型給投資者讓渡的稅收額度,能否轉化為投資,還要從如下兩方面來分析:

(一)在競爭性較強的領域,企業投資與否取決于投資的邊際效益,即產品有無銷路、企業能否盈利以及盈利多少。增值稅轉型后稅負的降低只是投資者附加考慮的因素之一,而不是決定因素

1.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特定商品的市場需求。當某種商品在市場上趨于飽和或者缺乏銷路,即使實施增值稅轉型與所得稅優惠,也不可能吸引理性的投資者增加投資。相反,如果某種商品銷售旺盛,前景看好,即使沒有增值稅轉型與其他優惠,也會吸引投資者增加投資。如我國目前由于城市化加速,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主要城市的居民住宅將保持持續旺盛的需求,由此導致的房地產投資旺盛。即使國家采取各種政策加以調控,增加各種稅費,也只能消退其過于炒作的成分,并未減少正常投資的增加。

2.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還取決于商品的盈利空間。企業在投資于某一個項目,或者增加投資于原有項目中,其考慮的核心是該項目的盈利與否。企業投資時要進行成本與收益核算,在企業盈利空間不斷縮小的情況下,如果增值稅轉型所產生的利益讓渡不足以彌補其盈利減少,即使產品還有銷路,理性的投資者也不會增加投資。如近幾年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和《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國家對這些目錄中的產業給予了很多優惠政策,但由于一些產業盈利的空間太小,發展前景不明朗,依然未能吸引來更多的投資。增值稅轉型帶來的稅負減輕,與這些稅收優惠政策的原理是相似的。相反,即使沒有增值稅轉型,該項目盈利空間仍然很大,企業也會增加投資。

3.增值稅轉型對投資的促進是相對長期趨勢,而非短期見效。這可以從資金的積累方面來分析。從1998年起,我國實行擴大內需財政政策,國家每年增加發行國債1500-2000億元用于基本建設投資,而各個渠道的配套資金則數倍于此,由此形成每年增加5000億元左右投資總額。而增值稅轉型所能給企業增加的資金則遠沒有那么大。根據東北試點的數據測算,如果按“兩個增量”的抵扣模式,則國家每年減少的稅收(亦即企業新增的可支配資金)也只有400-500億元即使在全行業實施全額抵扣,這一資金量也只能達到1000億元左右。而且,這些資金還將有一部分轉換成為企業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因此,企業實際得到的利益少于上述數額。從我國實行擴大內需政策在兩三年后才看到明顯的效應看,增值稅轉型所能給投資企業增加的資金流并不如前者那么直接,總量也要小得多,其所能產生促進投資的力量當然遠不如前者那么大。

況且,理性的投資者對于任何一個新政策出臺都有一個理解、分析和觀察的過程,從政策的出臺到政策發生實際作用往往存在一定的“時滯”。即使企業當年將上述400-1000億元新增可支配資金全部用于投資,對于我國目前每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已經超過7萬億元而言,也是微不足道的。按2004年全國投資總額70073億元計算,也只能提高當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0.5-1.21%,這對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達20-30%而言,力量仍然是有限的。因此,那種以增值稅轉型可能會帶來投資猛增、經濟過熱為由來放緩增值稅轉型的觀點是理據不足的。因此,增值稅轉型對投資的促進在很大程度上是長期的,從總趨勢上說也較為舒緩。

4.就單個企業而言,所需機器設備及其價格的整體性,也會在一定時期內限制了企業的投資增長。如某企業從客觀上需要3件設備,每件價格50075元,但該企業當年可支配資金(含自有資金和可獲得的貸款)最多只有600萬元,那么該企業當年就只能添置1件設備,實際投資500萬元。這說明,并不是所有計劃用于投資的資金都會在一個時段內用完。

(二)最近幾年來,我國一些行業或者企業出現的投資熱潮與增值稅轉型的聯系并不密切。其今后依然沿著自身的發展軌跡來發展,增值稅轉型對其影響的程度甚微

1.投資熱點主要集中的交通、能源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非競爭性行業,其中,前兩者屬于國家戰略發展的領域,由于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其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行業中大部分地方是依據城市化發展進程所需要進行必要的建設,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依然會沿著自己的發展軌跡,繼續保持較快的發展。增值稅制度的變化,對這幾個行業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2.房地產行業。作為競爭性行業,為了商業利益,近年來房地產開發商和一些炒家較為明顯的炒作性運作,使得房價提高迅速,由此帶動了能源和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升。但如果冷靜地分析,目前房地產的需求猛增,其實也就是對幾十年來欠賬在短時間內的集中償還,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國城市化加速發展的結果。就投資本身而言,還沒有到完全失控的地步。2004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3158億元,比上年增長28.1%;商品房銷售額10376億元,增長30.0%,其中銷售給個人增長30.4%,所占比重為93.3%.可見,投資的增長率低于銷售的增長率,從原理上說屬于正常范圍。由于其不屬于增值稅的征收范圍,增值稅轉型不會對其產生直接的影響。與上述交通、能源等領域相似,其快速發展,帶動了征收增值稅的原材料各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導致價格較快上升,增加了增值稅的收入。

3.在相當一部分雖然屬于競爭性但仍然具有“投資軟約束”特征的企業中,增值稅轉型與其投資增長的因果關系并不明顯。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3年,全國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達21661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5566億元的39%;股份制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為12733.6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2.92%。由于股份制企業中的大部分屬于國有控股,所以兩者相加達到60%以上。2004年,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33713億元,占當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70073億元的48.11%。可見,最近幾年新一輪經濟發展熱潮中,國有或者國有控股企業仍然是投資的最主要力量。從體制上看,我國的國有企業和相當一部分國有控股企業的改革不到位,企業“投資軟約束”機制依然存在,“利益最大化”尚未成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一些企業在投資決策時,上級黨政領導的意志、企業領導眼前業績甚至個人端不上臺面的種種利益,都成為重點考慮的因素。至于企業未來的發展、盈虧,以及諸如增值稅轉型帶來的優惠,似乎不成為投資決策所考慮的主要因素。因此,增值稅轉型對其投資的影響將十分有限。

轉型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1.從宏觀層面而言,增值稅轉型使得企業可用于實際發揮作用的投入資本逐步積累,促進投資量逐步增加,帶動經濟持續穩步地增長。可以預見,從現在起一二十年內,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經濟發展仍將繼續處于投資拉動型階段。我國目前居民尤其是農村居民消費需求仍然不旺,促進投資穩步增長必將繼續成為國家推動經濟健康發展的一個選擇。從微觀層面而言,增值稅轉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消費增長,進而促進經濟增長。一是轉型使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空間不斷縮小的企業資金相對寬裕,從而使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職工工資的擠壓;二是對于眾多小型企業投資者而言,增值稅轉型所產生的利益讓渡,不僅使其實際收益相應增加,更重要的是使消費信心指數增加。從而形成促進經濟增長的傳遞機制:收入增加一消費水平提高一拉動內需增加一經濟增長。

2.加快產業升級,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增值稅轉型對不同資本構成和技術構成的行業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積極影響。一般來說,增值稅轉型受益較大的是資本密集程度較高且產品附加值較低的冶煉工業、重化工業和機械制造業等傳統行業,因為這些行業的機械設備在固定資產中所占比重較大,資本有機構成較高。而目前定義的高新技術行業盡管產品附加值較高,但其所用的機械設備較少,其大量的成本是不能得到進項抵扣的人力資本支出和其他研發費用,因此,從稅收讓渡中直接受益不大。但增值稅轉型后鼓勵各個行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從而有利于高新技術生產設備的產銷,使其得到間接受益。至于勞動密集的加工工業,雖然其購進的機械設備相對于上述兩類行業較少,獲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就相對較少,但其在增值稅轉型后處于“不虧不賺”的狀態,因此也不能說增值稅轉型不利于勞動密集行業。總之,增值稅轉型帶來的生產設備成本的降低,使得各個行業都更有條件通過更新機械設備來提高勞動生產力,實現產業的升級,進而從整體上提高我國經濟增長的質量。

轉型與就業的關系

時下有一種“機器替代工人”觀點認為:一方面由于設備更新、技術進步,一部分技術跟不上設備更新速度的工人會被淘汰;另一方面,隨著工人工資的不斷增加、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企業雇用工人需要付出的成本更大,而增值稅轉型使機器設備的成本有所降低,兩種成本的彼增此減,將促使投資者不斷提高資本有機構成,使機器手代替人工手。由此引申出增值稅轉型要謹慎或者要緩行的結論。

筆者認為,這種觀點仍然停留在轉述“進口”經濟學理論的階段上,未能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作出客觀分析判斷。最近十多年來,產業的升級、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就業彈性下降,在未實行增值稅轉型的背景下就已經出現,因而不能以“影響就業機會增長”作為阻止增值稅轉型的理由。對于“機器替代工人”,在一些發達國家曾不同程度出現過,但大部分國家都通過制度創新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凍結原有制度以維持舊觀。就中國的具體情況而言,應采取適合國情的方式來加以解決:

1.目前,一些高科技領域或者特殊行業,如機械制造業、石化工業和冶煉工業,國際上的技術水平已經發展到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操作的工人不斷減少的程度。即使我國的增值稅不轉型,這些產業的發展趨勢也是如此,絕不能以憂慮“機器替代工人”為由抵御這種趨勢。而且我國近年來也出臺了各種優惠政策,來支持相關產業的發展,以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2.在一些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中,如電子產品裝配,服裝制造業等,盡管在增值稅轉型中不能直接受益,但是一方面由于增值稅轉型促進國內全社會投資逐步增加,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這些行業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增值稅轉型減輕了企業負擔,逐步提高了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能力,增加了出口。這兩方面都直接或間接導致這些行業的就業機會增加。

3.技術含量不高的加工業、中低檔建筑業,在高工資水平情況下,企業為追求利益最大化,具有機械設備與人工互為替代的可能性。但大量的資料顯示,從全國各地農村到珠江三角洲和東部沿海就業的“農民工”,其工資水平在近二十年來增長甚微,有些甚至一直沒有變化。這正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劉易斯描述“勞動力無限供給條件下”的“二元經濟發展模式”所決定的,中國經濟發展仍然處于這樣的模式中。只要中國城鄉還存在數量巨大的剩余勞動力,在這些行業和其他類似行業中,除了必要的設備更新和升級以外,出現大規模的“機器替代工人”的可能性不大。

4.從長遠看,企業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將利用增值稅轉型帶來的相對充裕的資金來開展研發或者投資于新領域中,進而逐步實現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從而在客觀上為社會創造出大量新的就業機會。如美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的航天、導彈、信息、生物工程,以至海洋開發,除了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外,還有無數中小企業的參與。這些企業之間分工合作,研究開發、中間試制、技術中介、產品推銷和配發,以及從事咨詢、策劃、會計和法律服務等等,使得產業內部配套成龍、產業之間聯系緊密,相互之間形成既嚴密周到又快捷便利的聯合體。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即使是在產業發展水平很高的情況下,也能夠形成高增長率、低通脹率和高就業率并行不悖的局面,打破了原先經濟學理論中低通脹率和高就業率不可并存的定律。因此,將增值稅轉型后帶來的產業升級同解決就業問題對立起來,將“機器”與“工人”完全對立起來,都是缺乏根據的。

綜上所述,增值稅轉型最重要的一個任務是提供一個公平的稅收環境,并不是政府給予企業的優惠政策,而是把企業原先應得的利益還給企業本身,是還增值稅“中性稅收”的本來面目,使之更趨于規范、科學,進而促進投資、經濟增長和就業。并且由于增值稅轉型給企業讓渡的稅收總量(亦即企業獲得的資金總量)有限,有限的資金經過一段時間積累,才可能對投資領域發揮相應的作用,因此,不宜對此作過高的不切實際的估計,從總趨勢上說,增值稅轉型對投資、經濟增長和就業的促進是漸進的、舒緩的。此外,增值稅對投資、經濟發展的影響畢竟有限,對于增值稅轉型,不應賦予其過多的、其本身難以承擔的責任,也不要把解決所有問題的希望都寄托在增值稅轉型上。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可以通過其他政策來解決,通過間接、甚至反向的動力來解決。

社會經濟論文:社會經濟發展促使楚雄彝族傳統文化轉型

[摘 要] 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促使彝族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

[關鍵詞] 社會經濟發展 彝族傳統文化 轉型

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體制的轉型,都在很大程度上沖擊著我們這個時代人們的思想、行為。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發展和完善,整個社會的生產經營方式、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彝族傳統文化進入了向現代化轉型的歷史階段,這種歷史性的文化變遷,必然沖擊了彝族傳統文化,影響著他們原有的生活方式。

一、社會經濟發展?g以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為主

市場經濟體制就是以市場機制配置資源,從而使社會的資源得到有效配置,提高整個社會的生產力,促使社會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市場經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競爭性和規范性

市場經濟的核心是競爭,競爭機制能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加快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提高整個社會的富裕水平。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環境,才能有效發揮競爭機制和市場機制的作用。我們不僅要有健全的市場結構,而且要制訂一系列嚴格的經濟法規,確保經濟政策的實施,達到預定的經濟目標。

2.成熟的市場經濟觀念

在市場經濟體制中,市場經濟觀念已經成為人們從事社會經濟活動的支點。資源配置的主體由過去的政府轉變為現在的市場。其優點就是在完全競爭的前提下,能夠實現社會范圍內資源配置的合理化,并給予每個經濟主體以經濟選擇的自由。亞當·斯密把市場稱為“看不見的手”,這只看不見的手以價格為杠桿最有效地配置社會資源。

二、社會經濟發展必然導致彝族傳統文化的轉型

社會向前發展的歷史潮流,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進程中,

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必然影響著中國傳統文化的變革,特別是沖擊著數千年來產生于農耕經濟基礎之上的彝族傳統文化。

1.經濟體制的轉型改變著彝族民眾的價值取向

世界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市場經濟體制的出現,改變了社會的分配方式,人與人之間不再靠掠奪來實現自己的利益,而是靠創造財富來增加自己的利益,于是整個社會的財富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市場經濟是在社會進步的曲折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社會秩序,這是一種具有巨大財富創造力的社會制度。

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了對中國式的集權計劃經濟體制的改革。從1978年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總結了中國農村走過的曲折道路,克服各種阻力,使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到普遍發展,富有生機的新型農村體制使中國80年代初的農業獲得了迅速發展,初步解決了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此后的近30年,我國的gdp總量不斷增加,并以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發展,中國的經濟實力空前提高,絕大多數人民的生活水平明顯的上升了。市場上的商品數不勝數,商品的質量和品種比30年以前提高了幾個檔次,只要有錢就能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中國富強了,百姓富裕了,銀行里的存款翻番了,人們衣食住行的條件改善了。這樣的經濟發展成就是我國幾千年歷史中從來沒有過的。經濟基礎的改變,中國民眾的價值取向在悄然發生改變,這種變化也滲透到彝族民眾之中。

在市場經濟出現之前和之后的社會,是兩個極其不同的社會。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每個人都愿意生活在市場經濟社會中,都希望自身的生活得到改善,財富得以增加。這種選擇,這種希望,也同樣是彝族民眾的追求。當彝族同胞走出他們原有的天地,他們會發現,在市場經濟社會中,人們發明、應用新技術并從發明成果中得到巨大的經濟回報,消費者的欲望、需求可以在市場經濟中得到滿足,人們的消費方式是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是豐富的,人們身上所釋放出的現代化因子,整個社會的現代化氛圍,都在吸引著彝族民眾,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吸引他們進入市場經濟社會中,學習新的事物,并分享社會經濟發展所取得的碩果,這種潛移默化的變化,最初可能是從某個彝族人、某個彝族地區的某種變化開始的,然后擴散到越來越多的彝族人以及彝族地區,慢慢地影響著彝族民眾的價值取向,這必然動搖了彝族傳統文化的根基。

2.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外來文化碰撞著彝族傳統文化

隨著國際間的商貿往來,經濟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跨國公司在全球的迅猛發展、企業跨國購并之風的興起,使不同國家企業之間能夠通過強強聯合,實現企業之間的優勢互補,降低生產成本,獲取規模效益,加快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進一步爭奪全球市場。在這種趨勢的推動下。世界各個地區和國家之間在經濟生活各方面形成日益密切的相互依存關系,他們都作為世界經濟這一有機整體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存在。經濟的全球化,隨之而來的是文化的全球化。于是,技術、信息、文化在全球范圍內傳播,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響,彝族傳統文化面臨著與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國別的文化之間的沖突和碰撞,這必然會打破楚雄彝族傳統文化機制原有的封閉性。

文化的全球化,如果具體到每個人,很多時候可能是自身所受的傳統文化教養與外來文化之間的沖突,這種沖突的后果怎樣?試想,在一種特定彝族傳統文化環境里長大的彝族人,從小受到彝族傳統文化熏陶,但現在卻要面對一種時髦的或新興的價值觀念和經濟體系,想要接受新的東西,又難以割舍自己固有的東西,而且自己固有的東西還有一種很強的慣性。這種現象實際上是由于外來的強勢文化和自己傳統文化之間的對峙所造成的。外來文化所代表的新興潮流,它在全世界范圍內鋪展開來,具有不可抗拒的勢頭;而幾千年來自己民族的文化所形成的傳統,具有極強的慣性。兩種力量的碰撞,自然會產生沖擊波,有時甚至放棄了自己傳統的東西。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面臨著文化多元化浪潮。楚雄彝族傳統文化不但面臨著發展的新機遇,而且面臨著被“同化”、“商品化”的兩難境地。

綜上所述,社會經濟發展促使彝族傳統文化轉型,這是一個保護、繼承、弘揚優秀彝族傳統文化的演變過程。

社會經濟論文:試論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論文關健詞】人口老齡化 養老負擔 養老保障

【論文摘要】中國人口規模大,基數大,人口老齡化來勢猛,我國“未富先老”的情況必然加重國家的負擔。人口老齡化還導致勞動適鈴人口比重低,勞動力供應不足,進而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為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解決好人口老齡化問題,就需要改革與完善社會養老保陣制度和醫療保險制度;提倡和鼓勵家庭養老,并與發展社區服務相結合;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組織老年自養。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人口增長過快阻礙了經濟的發展,為了嚴格控制人口數量,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我國的生育率迅速下降;同時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使得人們的死亡率下降和預期壽命提高,從而導致了人口老齡化。人口老齡化是人口轉變的必然結果,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現象,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一種標志。

一、人口老齡化的界定及特點

(一)人口老齡化的界定

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老齡人口的比重,相對于年輕人口所占的比重而言呈持續增長的趨勢;也就是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的過程。隨著人口預期壽命的延長和生育率的不斷下降,我國老年人口的絕對數及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不斷增加。人口老齡化是指當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的價值觀進步了,生育觀也從強制性的控制生育到自覺控制生育,從而人口出生率急劇下降,青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相應的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從這種意義上來說人口老齡化是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狀況提高的體現,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社會進步的象征,具有歷史進步性。

(二)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

1.我國老年人口基數大,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比較快。中國人口規模大,基數大,人口老齡化過程來勢猛,老齡人口規模不斷增長,使得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老年人口2000年占世界的2l29%;預計到2050年人口將增加到4.23億以上,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2.3%,那時世界每4個老年人中就有一名是中國人。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從國際上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由7%翻番到14%,所用的時間,法國為115年,瑞典為85年,前西德和英國為45年,美國預計要用75年,日本預計要用26年,中國預計也將用26年,成為世界上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2.中國人口高齡化顯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較早地出現了西方國家高度老齡化社會的所有現象,即80歲以上的老齡中后期人口的比重提高得較快。在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中,老年人口的增長速度快于總人口,而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口的增長速度又快于老年人口。1950年我國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不足200萬,200(〕年達到了1200萬,預計到2050年將達到0.88億。

3.中國將在經濟不發達的社會背景下進人人口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的發展具有時滯性。歐美國家的人口老齡化是伴隨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而來的,而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是在人為的條件下,通過全面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生育率和自然增長率急劇下降,從而青少年人口所占的比重降低,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上升,這是一種剛性的過程。歐美一些老年型人口的國家,基本實現了工業化,并制定了一系列較完善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可以說是“先富后老”;而我國進人老年型人口國家時,農村人口占64%,缺乏必要的物質、制度準備,可以說是“未富先老”。

二、人口老齡化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是人口轉變的必然結果,是世界各國遲早會出現的人口現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使得人們的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和預期壽命提高,從而導致了人口老齡化。上面已經提到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同于發達國家,它是在人為的條件下實行計劃生育形成的,具有剛性特征。人口老齡化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如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大,青年人口的比重就小,影響了人口出生率,減緩人口增長速度,能緩解我國人口過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利于人口素質的提高。

在當今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消極影響還不是很明顯,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更加嚴重,老年人口的規模繼續增大,在2020年以后,老齡化的弊端就開始暴露,老齡化帶來的問題日益突出。

(一)人口老齡化加重了社會養老負擔

人口老齡化不僅是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同時老年人口的絕對量也增加,老年撫養系數提高,社會用于退休金、養老保障、醫療保障以及相應的社會福利事業的負擔也加重。老年人的養老主要是由社會和家庭承擔的。我國城市的老年人口享有退休金和醫保,在經濟上社會養老負擔大于家庭養老負擔,但是城市計劃生育政策嚴格,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是“四二一”家庭結構,即在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家庭中,他們要面對四個老人和一個孩子,這時四個老人中只要有一個生病,便顯得十分吃力,如果獨生子女夫妻雙方面對的四個老人中有兩個同時生病,夫妻雙方就無暇顧及了;在農村,退休金和醫保還沒有普及,主要是家庭養老方式,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人口老齡化所導致的年輕人口的比重下降,而年老人口的比重上升,就意味著越來越少的年輕人口要養活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口,老年撫養系數大。

(二)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資源的影響

1.適齡勞動人口下降。人口老齡化導致勞動適齡人口比重低,勞動力供應不足,而勞動力狀況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阻礙經濟的發展。但是依據我國現階段勞動力過多的國情,勞動力數量適當地減少,可以緩解勞動就業壓力,緩和失業與下崗問題,但這種趨勢長期發展下去,勞動力數量持續減少,遲早會出現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2.勞動人口的高齡化。人口老齡化往往伴隨著勞動人口的高齡化,我們習慣上把15一44歲的勞動力視為中青年勞動力,把45一59歲的勞動力視為高齡勞動力。高年齡段的勞動人口技術熟練,但同年輕人相比缺乏進取心,創業精神,思想保守,這樣社會的主導精神就會趨向保守,在科學技術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化社會,容易變得相對落后。

(三)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結構和經濟結構有重要的影響

1.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結構的影響。消費結構是影響經濟結構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消費需求影響著生產調整。不同年齡的人口對衣、食、住、行、用的品種、規格、數量、檔次的需求各異。如老年人在吃的方面以方便、質軟的食品為主,穿、住、用講究實用和經濟實惠。老齡化使得適合老年人的消費需求,尤其是某些專用于老年人的特殊項目趨于增加。社會消費結構和經濟結構向老年人傾斜,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對醫療保健和勞務服務的需求急劇擴大,出現了一批專門為老年人口生產消費品的行業,以適應老年人的需要。

2.人口老齡化對社會投資內容和投資重點的影響。人口老齡化改變了社會投資的內容和重點,社會需要增加與老年人的需求有關的項目的投資,如養老院、托老所、老年保健中心,老年娛樂中心,減少用于幼兒園和中小學校方面的數量投資,而把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

3.人口老齡化對經濟運行的影響。社會上老齡人口的比重上升,使人們開始優慮經濟能否良性運行,老年人往往重儲蓄,消費傾向和投資意向趨于保守,從而可能削弱社會的經濟活力。

此外,人口老齡化如果越來越嚴重,就意味著人口再生產轉向靜止型甚至是縮減型,使人口的發展出現不可持續性。因此,應及時調整計劃生育政策,使人口年齡結構趨于合理。

三、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思路與對策

(一)調整計劃生育政策,實現合理的人口年齡結構

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是在人為的條件下,通過全面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嚴格控制人口增長,使人口出生率、生育率和自然增長率急劇下降的條件下出現的,因此,調整生育政策是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根源。如果現有的計劃生育政策繼續實行,生育水平繼續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這樣人口老齡化過程會更加迅速,并將在本世紀30年代進人高度老齡化社會。為了平穩地把人口年齡構成調整得比較合理,現在就要對計劃生育政策進行調整。調整政策時一定要慎重,否則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得到一定緩解,人口迅速增加對資源環境的破壞又突顯出來,就得不償失了。

(二)改革和完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和醫療保險制度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老年保障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受保障的人數和規模都迅速增加。但是養老保障存在很嚴重的城鄉差異,一方面在城市中的老人退休金不斷上漲;另一方面享受退休金的面卻很窄,鄉村95%的老年人口不能享受退休金待遇。因此要逐步擴大老年社會保障范圍,使更多的老年人口在離開工作和勞動崗位后享有一定份額的退休金,使他們的經濟生活有可靠的社會保障,這是社會的責任,也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象征。

社會醫療保險制度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社會的一項基本制度,它雖然經過了20多年的改革,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我們應繼續努力,致力于建設全民全社會健康醫療保險制度。

(三)提倡家庭養老與發展社區服務相結合

1.繼續提倡家庭養老。在我國,由于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與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的“時間差”的影響,不可能像發達國家那樣建立起適應老齡化發展需要的全方位的社會供養體系,因此,應繼續提倡家庭子女供養老人。另外,即使老年人經濟上有了保障,但也未必能適應隨著身體老化帶來的心理老化和精神老化,還需要子女的關心和照顧。尊老、敬老、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

2.發展社區養老服務。社區通常是指以一定的地理區域為基礎的具有一定的共同利益、共同心理因素和一定的內在凝聚力的社會群體,生活在一個社區內的人具有比較密切的社會交往關系以及相近的價值標準和道德規范。老年人口的健康、醫療、交往、文化生活等超越了家庭的界限,同時老年人又行動不便,因此,社區是他們活動最多的場所。實踐表明,加強社區建設和發揮社區功能對老年人的生活有很大幫助。

(四)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組織老年自養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大大提高,而我國現階段的退休年齡沒有改變,這就使得很大一部分退休老人仍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退休前從事技術行業的一些老年人,由于多年的工作經驗積累,其工作能力比年輕人還強,我們應善于發現這類老人,讓他們為社會的發展發揮余熱。對一些身體健康狀況好并愿意繼續從事勞動的老年人,我們應為其提供再就業的機會,滿足他們的勞動愿望,使他們自己養活自己,同時也會減輕社會養老負擔。

社會經濟論文:論社會經濟關系對道德的決定作用

【摘 要】 在人類發展史上,一切道德體系的作用性質及其變化,都源于社會經濟關系及其變化。社會經濟關系對道德具有決定作用。

表現在:社會經濟結構的性質決定了各種道德體系的性質;社會經濟關系所表現出來的利益直接決定了道德體系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范;生產關系中的矛盾和沖突決定了道德領域的對立和斗爭;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引起了道德的變化。

【關鍵詞】 社會關系;經濟關系;道德體系;決定作用。

示道德的社會根源、社會本質和歷史過程。在此基礎上,我們就能從各個方面探究社會經濟關系對道德的決定作用。同樣,從道德對社會經濟關系的依賴性出發,也能對社會主義條件下的道德問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一、社會經濟結構的性質決定了各種道德體系的性質。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經濟結構即社會生產關系體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生產資料所有制,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以及消費資料的分配方式。其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社會經濟結構的核心和基礎。因此,在研究社會經濟結構對道德體系的決定作用時,應著重于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社會經濟結構有兩種基本的類型:一種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和核心,另一種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和核心。這兩種類型的社會經濟結構,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不斷改變著自己的歷史形態。與此相適應,社會道德體系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歷史類型。

首先,原始社會的經濟結構,是以家庭、胞族、氏族、部落等公共占有生產資料為基礎,人們在物質生活過程中的關系十分簡單和狹隘。

與原始經濟結構相適應的道德,便是同風俗習慣混為一體的淳樸道德。

其次,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形成了不同階級的道德。同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和核心的社會經濟結構相適應,社會不再存在統一的道德體系,而是形成了各自不同階級的階級道德。而且,隨著私有制的歷史形式的改變,階級道德也不斷更換著它的社會內容和階級實質。例如:與奴隸主私人占有為基礎的社會經濟結構相適應,形成了互相對立的奴隸主和奴隸階級道德。同封建地主私人占有制為基礎的社會經濟結構相適應,形成了互相對立的地主階級的道德和農民階級的道德。同以資本家私人占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經濟結構相適應,形成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兩個根本對立的階級道德。最后,生產資料公有制社會,將最終形成作為全人類道德的共產主義道德。社會主義道德,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關系基礎上,是由無產階級道德發展而來的新型道德。由于社會主義經濟關系建立時間較短,經濟結構中多種所有制并存,以及舊道德體系的影響,因此,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正處于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階段。

二、社會經濟關系所表現出來的利益直接決定了道德體系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范。

恩格斯說:“每一個社會的經濟關系,首先是作為利益表現出來”。[1]這種作為經濟關系表現出來的利益,對于各種社會或階級的道德體系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范,都有著直接的決定作用。

首先,道德體系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范,都是從一定社會利益或階級利益中引申出來的,或者說都是從一定社會或階級的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關系中引申出來的。如何看待和處理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關系,是區別各種道德體系最顯著的標志之一。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關系,可表現為多個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在于追求整體利益、以及個人利益從屬于整體利益呢?還是追逐個人利益、以及整體利益從屬于個人利益?各種社會或階級的道德體系,都是根據這樣一個問題的不同回答,來確定它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范。在原始社會里,氏族、部落在調整內部個人與集體,個人與他人關系時,所遵循的道德基本原則,都是自發地追求氏族、部落的整體利益,將個人利益溶于氏族、部落的整體利益之中。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統治階級的道德雖然也會強調社會整體利益,但實際奉行的道德原則,總是追逐個人或者階級的狹隘私利,公開或隱蔽地使社會整體利益屈從于他們的狹隘私利。公有制社會道德體系的基本原則,在各個發展階段上,都要求人們自覺地追求社會整體利益。

其次,利益決定了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的適用范圍。各種階級或社會的道德體系,其原則和規范,究竟能不能真正成為社會統一的道德行為準則,發揮作用的程度如何,取決于它是不是真正反映社會的整體利益,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社會的整體利益。在原始社會,氏族、部落內部由于有著不可分割的共同利益,即個人利益和氏族部落的整體利益完全一致,所以才有了氏族部落統一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在各個階級社會中,從根本上不存在共同的社會利益,因此,各種道德體系的原則和規范,都是從各自階級的利益中引申出來。所以,除了某些人類公共生活最起碼的行為準則以外,任何一個道德體系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范,都不能真正成為全體社會成員統一的行為準則。社會主義和嚴格意義上的共產主義社會,是社會經濟關系在成熟度上不同的兩個階段,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一致性,同樣存在著程度上的差異。總的來看,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發揮作用的范圍和程度,是由作為經濟關系表現出的利益和利益關系所決定的。如果社會不存在共同的根本利益,就不可能有全社會成員共同的道德原則和主要規范。

三、生產關系中的矛盾和沖突決定了道德領域的對立和斗爭。

在階級社會中,各種不同道德體系之間的對立和斗爭是經常的,有時甚至是非常激烈的。這種對立和斗爭的發生,從根本上來說,都是由當時社會生產關系內的矛盾和沖突所決定的。

首先,道德領域內的對立和斗爭,首先是為了經濟利益而展開的。

在階級社會的生產關系體系中,由于人們對于生產資料占有關系不同,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由此決定了人們獲取社會財富的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甚至是根本對立的特殊利益。社會各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為了爭得自己的應有利益,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也形成了自己相應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以至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道德體系。階級社會的全部歷史表明,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沖突,都源于各自的經濟利益,這也決定了一切階級社會不同的道德體系,都具有強烈的階級性。

其次,各個階級在生產關系中的不同地位,也決定了它們道德體系的社會地位。在階級社會里,不同階級的道德體系,有的居于支配地位,有的則居于被壓抑的地位。從歷史來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里,奴隸主階級、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道德體系,總是先后居于社會的統治地位,而奴隸、農民和無產者等勞動者階級的道德體系,則總是處于被壓抑的地位。剝削階級的道德體系,之所以能夠居于社會的統治地位,并不是因為他們的道德多么“高尚”,而主要是因為他們在當時的生產關系中居于統治的地位,占有物質生產資料。因此,被剝削階級只有改變了自己的經濟地位,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居于社會的統治地位。

四、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引起了道德的變化。

在人類歷史上,一切道德體系的興衰和起落,進步與消長,歸根到底,也都是源于社會經濟結構狀況的。

首先,經濟結構的根本變革,遲早要引發社會或階級的道德體系的新舊更替。歷史的進程反復表明,隨著舊的社會經濟結構日益成為束縛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桎梏,新的社會經濟關系逐漸產生之時,相應的舊的道德體系,便日益走向衰落,新型道德體系的某些因素,便逐漸形成并發揮作用,新舊道德體系之間便有了越來越尖銳的沖突和斗爭。當舊的社會經濟結構完全被新的經濟結構所取代,那么,新的道德體系則會遲早取代舊的道德體系。人類道德的這種新舊更替,一方面繼承了前輩的某些道德傳統,另一方面又表達了人們生活于新經濟結構中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從總體上看,新道德總是具有根本不同于舊道德體系的性質,也必然程度不同地顯現出人類道德的歷史進步。

其次,同一經濟結構內部的某些重大變化,也會引起相應道德體系的變化。當某種社會經濟結構內部出現了重大改革,社會道德體系必然會做出相應的調整。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決定了道德的轉型。例如: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就是隨著公有制經濟關系的不斷完善而不斷發展的。建國初,隨著社會主義公有制國家的建立,社會主義道德也在無產階級和其它舊道德體系的基礎上迅速建立起來,并為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發揮了應有的作用。隨著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別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使得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自然進入了一個轉型發展階段。這種轉型首先在強調社會整體利益的同時,更有利于實現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的有機統一。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和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確立了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整體結構和基本內容,從而決定了社會主義道德的轉型方向,就是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這種道德體系必將對促進我國經濟協調與可持續發展,實現社會和諧,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社會經濟論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社會經濟效益分析

摘 要: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設可以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本文從民眾、企業、地區、環境等方面對社會經濟效益進行了定性的分析,并基于此對我國的軌道交通發展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社會經濟效益;城市軌道交通

在中國,有34個城市人口超過100萬人,其中8個城市人口超過300萬人。進入90年代以來,交通需求增長的速度明顯高于道路設施增長的速度,中心區經濟的高速發展、土地的高強度開發和中心區道路的改造困難使得中心城市的交通問題日益突出。地面交通方式的相對飽和使軌道交通逐漸成為城市發展的焦點。國家計委資料顯示,除北京、上海、廣州外,目前重慶、青島、沈陽、武漢、長春等多個城市也在籌建不同形式的軌道交通系統,擬建的軌道交通線路超過20條。“十五”計劃期間,我國城市交通投資將達8000億元人民幣,其中至少有2000億元用于地鐵建設。這表明,我國的一些大城市正在興起一股興建軌道交通的熱潮。

事實上,城市軌道交通除了起到緩解城市交通壓力、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作用,還會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社會經濟效益按照其是否可采用貨幣衡量的原則,可以分為有形效益和無形效益。按是否與項目主要目標相關的原則可分為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按受惠的群體又可以分為民眾效益、企業效益、地方效益、環境效益等。

1 社會經濟效益分類

1 .1 民眾效益

1 .1 .1 節約時間。從乘客的角度來看,軌道交通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準時性和高效性,選擇軌道交通系統使乘客的旅行時間大大縮短。

1 .1 .2 減少交通事故、增強安全性。軌道交通系統具有專用的運行線路,其本身事故比地面交通事故要少的多。而且由于軌道交通對地面公交客運量的分流,緩解了地面道路交通的擁塞程度,從而間接減少了地面機動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頻率。這不但減少了交通事故損失,提高了乘客本身的安全性保障, 而且為社會和家庭的幸福創造有利條件、增加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所形成的巨大社會效益。

1. 1. 3 提高勞動生產率。由于在途時間短,乘車疲勞度下降,軌道交通舒適度可使乘客的勞動生產率提高。根據前蘇聯“固定基金、基本建設投資和新技術經濟效果研究會”與蘇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的研究表明,運輸疲勞使勞動生產率降低的數值:軌道交通為l.4%,公交車為7%。乘客選擇軌道交通系統就意味著選擇了舒適的交通工具。

1 .1 .4 擴大就業。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本身和相關行業的發展,將為社會剩余勞動力提供大量的就業渠道。

1 .2 企業效益

1 .2. 1 提供需求。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需要投入巨額資金,這不僅產生對土木建筑、機械、電子等產業的直接需求,而且會促進與軌道交通系統有關的材料、儀表等行業的發展。而與這些技術、材料、儀表相關的行業更是多種多樣的。一個軌道交通項目的啟動將為相關的各企業帶來巨大的推動力量。

1 .2 .2 提供商機。沿線企業可以利用軌道交通體系效益的外溢性獲得間接經濟效益,如在軌道交通樞紐站地域建設大型商業服務機構,利用軌道交通的車站進行小型的商業開發等,都可以很好的利用客流提高購買力。

1 .2. 3 經驗積累。軌道交通系統,尤其是新型軌道交通系統的建設總是伴隨著一系列的攻關和科研過程。在此契機下,集中國內相關行業的優秀企業和科研單位,通過國家扶持、市場競爭的方式,研制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以及技術成果,并形成產業化。將使企業和科研單位積累寶貴的研發基礎。

1 .3 地區效益

1. 3. 1 房地產升值。城市軌道交通體系的建成通車,改善了沿線的交通條件,提高了沿線居民和企業可達性,造成軌道交通沿線土地和房產的需求增加,從而使沿線的房地產增值。地稅值也會相應提高。

1 .3. 2 節約用地。城市軌道交通在市內繁華區域基本采用地下或高架通過形式,對地面占用比較少。這對土地日益稀缺的城市來講顯得尤為重要。城市土地不斷增值的規律,使城市軌道交通的此項節約效益從長期來看是一筆十分可觀的收益。

1 .3. 3 促進區域建設。一個成熟化的大都市,往往在已有的中心區發展潛力有限,需要不斷的擴充其影響范圍,形成多個衛星城,而軌道交通系統的途徑的區域往往會迅速升值,成為新的城市中心。從而對整個區域的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以建成的日本東京地鐵12號線為例:

12號線環線部1990年開通后,沿線建設住宅樓、商業樓等,車站附近將呈現新的繁榮。預計環線部開通30年后,沿線將增加居住人口約38,000人,從業人員111,000人。新宿、上野、淺草、錦系町、龜戶、臨海等各副都心地區之間的聯系得到強化,進而刺激居民小區、小規模商業區的商業活動,對增加生產、增加收入、創造就業機會產生積極影響。對刺激地域經濟及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極大的效果。

進一步的預測表明:8000億日元的投資(不包括土地購置費)在全國范圍帶來約2萬1000億日元(投資額的2.64倍)的經濟拉動效果,在東京則帶來與投資額同等的經濟拉動效果。此外,這些經濟拉動將在全國增加13.9萬人的就業機會,創造出5200億日元的收入。

1 .4 環境保護

1. 4 .1 節約能源效益。軌道交通系統與公交系統相比,具有無污染、噪聲振動小、節能、運量大、方便快捷、運輸效率高等特點。無論是從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來講,還是從節約燃油的能源政策來講,城市軌道交通作為常規“綠色交通”都具有公共汽車難以比擬的節能特性。新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如磁懸浮系統以及直線電機輪軌系統在降低振動及噪聲方面表現的尤為突出。

1 .4 .2 降低污染效益。直線電機軌道系統的建成具有不受交通堵塞的優勢,因而可以促使原來的汽車用戶轉為乘坐該系統,隨著汽車交通量的減少,可以降低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大氣污染,降低造成地球溫室化的二氧化碳,從而為環境保護帶來了一系列的間接效益。仍以日本東京地鐵12號線為例:汽車交通量的減少會降低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分別降低47.7t/a、118.4t/a。另外,造成地球溫室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降低5566t-c/a。這相當于42萬戶家庭每天少看1小時的電視帶來的效果。

1 .5 其他

軌道交通系統所形成的社會經濟效益是十分廣泛的,除了上述內容還包括:改善城市交通結構,增加城市活力;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優化城市居住環境,美化城市景觀等等。這部分社會效益也是相當可觀的。

2 幾點建議

根據以上分析,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提出如下建議:

2.1 利用軌道交通沿線可產生新城市中心的特點,做好城市區域規劃,建設衛星城,引導城市健康發展。

2.2 加強對現有軌道交通模式的國產化步伐,加快企業的研發步伐,盡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降低系統造價。

2 .3 根據城市特點,積極從國外引進先進、安全、有效的軌道交通模式。如廣州引進的直線電機輪軌系統及重慶引進的跨坐式獨軌系統等。

2. 4 加強人性化服務和指引,加強軌道交通網絡建設,優化設計換乘路線,加強輔助設施建設。

3結語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能夠將城市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機的統一起來,是具有巨大國民社會經濟效益的現代化城市交通工具。大運量、快速高效的軌道交通系統是城市交通方式的巨大變革,也是城市演進的物質基礎。它支持沿線區域的高密度開發,并可以通過建立以軌道交通為導向的土地利用開發新模式(tod)引導城市產業布局和空間結構優化,最終促進城市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為民眾、企業、地區乃至國家帶來更廣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社會經濟論文:社會經濟管理中部門內部審計的現狀

摘要:當今,政府部門內部審計的推進工作十分的重要,然而就目前我國的政府內審和外國政府內審的發展相比而言,其對內需求存在諸多的不足。本文針對社會經濟管理中部門內部審計的現狀進行了論述并對其發展方向提出建議,希望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社會;經濟;管理

1引言

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在社會經濟管理當中,審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其主體性質對設計進行了劃分,一個是內部審計,一個是政府審計,一個是獨立審計。這里所說的政府審計就是政府審計機構需要根據法律實施審計,我國一般將其稱為是國家審計,其實就是政府審計機關對監督財政等行為實施獨立的檢查,作為政府,通過審計對國家財政預算資金的有效使用進行監督,也是鑒定財政決算的情況,這樣能夠在財政管理當中,進行改進措施的提供,對違法的行為進行揭露。更需要獨立監督政府單位的財政等,并且對其進行評價,對于政府部門內部審計工作,目的就是讓經濟管理加強,經濟目標得以實現。

2我國政府內部審計的現狀

第一,目前政府內部審計已經在一定的時間段得到了發展,并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格局和體制已經逐漸形成規模。和其他的機構內部審計機構相比,政府機構內審部門有著自身獨有的特色。(1)政府機關內部審計工作和政府系統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政府內部系統當中,進行審計工作的開展會更加的順利,在處理內部審計工作中一些事項時,會比較便利。(2)一般情況下,政府內部審計優勢,必須是由權利的支持下實現的,和其他機構內部審計工作相比,政府內部審計工作不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它的工作是獨立的,而且作用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發揮。第二,政府內部審計已經得到了極大的認可,這充分地體現了其的重要意義,當然了,政府內部審計有著其自身的優勢,在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內部審計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存在諸多的不足。(1)內部審計因為是在政府內部系統上建立的,所以,政府上級權力機構會給政府內部審計部門工作的開展帶來極大的影響,甚至有一定的制約性。所以,政府內審部門其作用的發揮并不是自由的,也是受到限制的,甚至會由于內部權利的影響下,審計信息會出現虛假情況。(2)在政府內部審計部門工作的審計人員,以及業務人員,都是在原本的部門從事審計或者會計方面工作的,并沒有對審計人員、業務人員進行特別的選拔。政府內部審計工作和普通的財務審計工作有著很大的區別,甚至有著其自身的優勢,查賬看賬工作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沒有進行過專門的培訓,或者有專業的人員進行帶領,相關的工作人們不能在內審部門當中發揮更好的作用,所以,內審部門的業務水平會受到限制,不僅在審計人才上缺乏專業性,更無法和其他部門協助工作,可以說,內審人員非常的缺乏,這就無法最大化的發揮政府內審部門的作用。(3)沒有真正地認識到內審的意義,不重視內審工作的開展。對于審計機關的審計署來講,它是獨立的,然而,在部門內部設立的內部審計部門其存在感就比較小了。內審在宣傳力度上有著諸多的不足,更沒有真正地認識到內審工作的必要性。雖然每個部門都進行了財務部門的設立,但是由于領導層對于該部門的忽視,雖然是在政府的要求下進行了內部審計的設立,但是在實際當中卻是不重要的角色,使得審計工作本身無法發揮真正的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能由財務部門來代替相關部門的工作。

3當代政府內部審計的發展

時代的推進,促進了我國政治經濟體制的改革,對于我國審計事業而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我國審計體系當中,政府內部審計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不管是理論上,還是實踐方面,都相對的比較落后,它對我國審計整體水平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今后的工作當中還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究和分析,針對當代我國政府內部設計的發展,提出下面幾點想法。

3.1重視思想

從思想的角度來講,作為政府內部審計工作,應該從思想方面進行大力的宣傳,只有讓政府內審部門的存在感真正的得到提高,領導層重視內審工作,并且對內審工作進行大力的支持,讓人們真正地認識到政府內審工作開展的必要性以及急迫性。

3.2規范政府內部審計的法律條文及規定

從思想方面,要讓人們真正地認識到政府內部審計,更要對政府內審重視起來,并且在條文法律中得以體現,主動性的推動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從規定中進行明確,才能讓內部審計流程真正地實現規范化,使得政府內審真正地實現嚴謹性,以及科學性。

3.3政府內審人員選拔、培訓的重視

由于工作人員的缺乏,以及工作的繁重是不成正比的,更是不科學的,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在實施內審工作時,會出現懈怠的情況發生。所以,作為政府,應該將內部審計人員進行增加,更要保證工作人員的質量性,在進行人員的選拔時,應該對人員有著極高的要求,更要對其的靈活性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考慮。

3.4賞罰系統的明確建立

通常而言,工作系統對賞罰系統非常重視,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對賞罰工作系統進行明確的建立,將權責進行細化。作為內審部門工作人員,應該重視內審人才,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待遇,從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4結語

當今時代,政府內部審計工作意義重大,作為管理層,以及內審人員,應該對自身的觀念進行改變,順應時代,對政府內審工作重視起來,更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使得內審在政府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陳曉英 單位:遵義師范學院

社會經濟論文: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社會經濟研究

摘要: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急速發展,公共交通管理儼然成為了社會關注的話題之一,各種限制因素的影響也促進了公共交通管理系統向現代化、智能化發展;從原有交通運輸設施不完善,交通堵塞、人流量大的限制因素,到現有的完善智能化、多元化交通運輸系統。以現代化的管理方式來實現新型公共交通管理系統。本篇文章主要對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社會經濟影響做出的評價進行闡述,以及對社會經濟影響做出探究。

關鍵詞:

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社會經濟影響;評價;探究

前言:

公共交通管理系統作為先進的智能信息化系統,實現了便捷、安全、可靠的運輸環境,通過對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的智能控制,很大限度的實現了道路信息的多元化傳遞,提高了道路的暢通和高科技的發展,探究和發展的最高標準也是完善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的多元化性能,增加出行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形成高標準、高質量的公共交通管理系統。

1、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社會經濟影響評價闡述

由于受交通運輸因素的制約,改善當今的公共交通運輸,緩解由各種天氣、堵塞等產生的影響,建立完善的交通智能化系統和管理體系很有必要,公共交通管理系統主要由監測公路、信息導向和語音功能幾個主要部分組成。監測公路:監測公路系統主要通過視頻圖像和監控攝像等設施來達到監視路面的實時狀況及突發狀況等,能準確快速的傳遞現場的路況分析圖,方便公共交通管理中心及時掌握信息。信息導向:信息導向系統主要是針對路況上的收費站和路段上的突發狀況進行交通上的采集數字報表和資料的傳遞,實現了完整的探測系統設備。語音功能:語音功能主要是采用信息探測的功能,無線電話系統和遇到突發狀況等。通過信息感應和圖像處理及時和應急中心取得聯系,大大提高了通信系統的智能性。遵循市場經濟的發展角度來分析,宏觀調控關系著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從公共交通運輸管理系統來講,經濟效益的發展對國家的貢獻有長久的影響,整個發展目標對于公共交通運輸管理系統有著很大個影響。隨著市場的變化,高新技術產業在不斷地快速發展,很多經濟企業避免被淘汰下架都在不斷學習與完善新型技術,通過新型的公共交通運輸管理系統的發展,運輸智能的新穎性也在不斷提高,加上企業間的競爭力只增不減,促使一些企業間形成了無形的效益競爭,更需要以經濟發展為前提,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為基礎,實現智能系統的多元化發展,為此通過整合總體的經濟效益的目標,最終需要多種措施來評價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社會經濟所做出的影響。

2、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社會經濟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根據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的終極目標來發展,全面建設綜合化系統管理必須要建立健全社會經濟發展指標,確定影響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的技術方法,在各種因素影響的前提下,通過分析路面交通、地域影響,明確研究評價的目標是完善社會經濟效益體系。通過國際權威的技術檢測來評價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的復雜性、選擇性都對評價方法做出了實際研究,多方面的技術應用發展也是建立的一個良好評價方法,系統經營者創造的一系列綜合效益成果的技術檢測,旨在揭示全社會以追求盈利的前提下,放眼于公共交通管理系統所帶來的評價以及最終的影響。公共交通管理系統一般是由成本和收入的最終效益來實現,例如,整個交通運輸的維護費和通行費都屬于企業的成本。大眾出行便利,車況信息完善,促進交通的暢通,都可以作為公共交通管理系統影響評價的有利特點,把社會產業之間的聯系又遞進了一步,從經濟的長遠考慮,提出合理的研究評價成果,能帶來產業的快速發展。

3、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社會經濟影響綜合評價內容

從經濟發展的長遠目標來看,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社會經濟影響評價的范圍很廣;包括了公眾駕駛車輛的行程,來往的駕車時間,天氣以及路面突發狀況的等對交通影響。一方面,對交通過程中產生的車輛損傷、人員傷亡及車載貨損等安全方面問題,做出了分析;另一方面,對車輛行駛中產生的尾氣、燃油消耗也對環境產生了影響,通過對出行的大眾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提高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的智能化,不僅方便大眾出行,而且還有利于系統的不斷完善,提高運輸的運作率,降低了成本效益的投資,維護了系統的耐用性。針對當前的市場經濟模式,確保大眾的切身利益,一部分可以直接得到效益,如運輸中途的時間縮短,燃油量消耗少;另一部分不能直接得到效益,而是由無形中帶來的效益;如改善公共交通管理系統化的提高、增加用戶滿意度,推行車輛自動性能安全性檢測。分析公共交通管理系統影響評價所涉及的各個領域及適應的各種環境。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社會經濟影響評價應該滿足于社會經濟的需求,從成本和效益的角度來分析,公共交通管理的系統化、多元化不僅能準確的識別自身的突出特點,還能明確評價的影響因素以及其他方面所帶來的成本和效益,利用對所選擇的各類系統性能、方法內容進行綜合評價,提出了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的多面分析,結合整理數據,實施評價的檢測和成果,從抽選的數據中來看,一些評價方案往往不能到達評價的預期目的,從中就要判斷符合綜合評價的分析,無非就是對已經實施生產的效益做出對比,從而得出衡量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和公共交通管理系統之間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牽動著經濟的需求,對于公共交通管理系統追求的利潤和成本,一般都會在最后的成果中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來要求和不斷完善系統化發展的長遠性,全面統籌分析客觀現象,著眼于當下的社會經濟水平,公共交通管理系統應該全面適當的改變格局,從實際出發,全面總結由實踐所帶來的檢測,有利于評價的最終研究成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目前的發展來看,通過對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的綜合闡述,主要分析了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社會經濟影響評價研究的因素、原則內容和方法,遵循著市場的經濟變化模式,構建完善的系統化、科學化管理。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社會經濟影響評價研究成果的科學發展和有秩序的進行,是建立公共交通管理系統的必要性。

社會經濟論文:社會經濟茶文化研究

摘要:

茶文化如茶道、茶藝、茶俗、茶禮之類清新淡雅的片斷是人類悠久流長歷史中沉淀下的一朵瑰寶,大唐盛世在政治經濟文化的推動下,茶文化在社會發展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論文主要從茶的起源、發展及文化的形成過程和內容,研究其作為中國文化發展的重要內涵及對其他領域的連帶作用,引起人們以對本民族文化的共鳴。唐朝是我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最鼎盛的時期,因而對茶飲文化發展有強大的推動作用。繼而出現的陸羽《茶經》等文字著作是對茶文化發展從飲食到文化的高度總結和精神文化的集中體現,茶葉的種植、采摘、加工、烹煮、品飲乃至于茶具、習俗,使茶文化從純技藝升華為精神文化,并集中體現在茶道文化這一次生的文化形式,其影響一直延續至今、流芳全世界。

關鍵詞:

唐代;茶文化;茶經

1.緒論

茶文化廣義上包括了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即茶具、茶館、運茶、制茶、茶道、茶政、茶禮、茶藝等等,而狹義的茶文化則是指其人文科學內容。而本論文則從廣義的方向入手來研究中國唐代社會經濟對茶文化的推動以及茶文化對后世之影響。從茶物質開始,在延伸至與其相關的人文精神素養。“茶文化是茶的物質產生和飲品利用過程的物質、記憶以及形成精神的成果的總和,其內容包含物質層面,技藝層面和精神層面。”[1]隨著唐代疆域的擴大,飲茶文化也逐漸從南方傳播開來。直至邊疆地區,對后世在經濟、文化、名俗乃至于民族融合上影響深遠。如唐代有言:“自鄒、齊、滄、隸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2]可見,飲茶、販茶在唐之前已經廣為流傳與普及。飲茶的起源可追溯到夏商周時期乃至上古,唐代以前并無“茶”字,只有“荼”的記載。茶圣陸羽首先提出了茶的起源是“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而至于全民品茶,論茶,斗茶,將茶發展出其專屬的文化品位,則源自于唐朝,它起到了加強經濟、融合文化、豐富藝術、促進交流、開源國庫的作用,有著無法預計的社會提升作用和效果。

2.唐代社會經濟對茶文化的推動

秦漢之際,中華民族的祖先飲茶始于藥用。有言“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3]“荼”即古代的“茶”(《爾雅》記載)。南北朝時佛教興起為茶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而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到了唐代,隨著國力、經濟的大力發展,中西方交流日益增多促成了茶文化的發展條件。安史之亂后,雖然經濟有所動蕩,但茶文化的發展趨勢仍未受到影響。正是在這種多元的文化氛圍下,茶飲文化正式的開始了發展和壯大。由此,茶葉貿易,貢茶制度,茶書著作,茶禪聯系都蓬勃發展起來。

2.1唐代茶葉貿易的盛行。

白居易《琵琶行》有言:“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浮梁是唐朝疆域里最東南的一個集散地,經濟交易十分頻繁。唐中葉以后,由于交易的經一步推進,使得茶葉文化從南向北擴散,呈網狀結構覆蓋全國。陸羽在《茶經》中更是羅列了無數的產茶州縣,現階段已經明確知道的茶業產區已有四川、陜西、湖北、云南、廣西、貴州、湖南、江西、江蘇、浙江、安徽、河南等十四個省區,覆蓋大江南北。這樣的網狀結構,在唐代這樣的廣泛交流時代,為茶葉的傳播和茶風的普遍化提供有利條件。

2.2貢茶制度的施行。

由唐代開始,朝廷開始在名茶產區設立貢茶院,由官府監督。當時最著名的貢茶院設在湖州、常州以及顧渚山等地。每年清明前,都需將上好的明前茶上貢至朝廷。貢茶制度勞民傷財,每次運輸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有其負面性。但另一方面該制度確實對茶葉質量的提升意義非凡。皇家飲茶習慣的發展帶動民間飲茶消費,當時宮廷里產生的許多新興茶飲模式成為民間習俗的風向標。自唐代開元以來對茶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甚至在產茶地設下御用制茶場。此外,唐代朝廷增收茶葉稅加以立法管理,也促成了茶文化的蓬勃發展。

2.3茶書發展及流傳。

唐代社會經濟推動茶文化發展的標志性產性—茶書興盛,對茶文化系統理論性研究愈加廣泛。自公元七六〇年左右茶圣陸羽所著《茶經》問世以來,陸續撰寫了《茶記》、《顧渚山記》等卷,系統介紹采茶、制茶、煎茶、飲茶之法并分列等級[4]。《新唐書-陸羽傳》記載:“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以。”[5]另外詩僧皎然、張又新、溫庭筠等著作《茶訣》、《煎茶水記》、《采茶錄》、《十六湯品》、《茶述》、《茶學大典》、《茶譜》等較為著名。這些茶書將飲茶學問詳細地論述,更加推動茶經濟貿易的發展。

2.4茶禪關系的發展。

由于茶味先苦后甘,與禪境十分相像,故自東晉后,飲茶便被列入禪規之中[6]。僧徒行蹤遍布全國,也使南方飲茶之風傳播到北方。茶對于僧人而言,其妙用在于精神層面,茶道所言清雅、寧靜、和諧、自由儉德等精神領悟與佛法之六度五戒暗暗相合。喝茶既可以通曉茶品、體驗自然、又可以通過觀茶色品茶味,識解佛性。總而言之,其共同特點在于,領悟自然的神妙。[7]同時,寺廟因為其清幽雅致、古樸無華的環境,成為了文人墨客與僧人進行儒釋文化交流的絕佳之地。這些活動與交往,擴大了茶文化的傳播。[8]

3.茶文化對飲茶物品貿易的帶動

《茶經》對采茶天氣、制茶工序、煮茶用水、品茶方法等的詳細說明,[9]明確了茶文化除茶葉貿易外,還存在飲茶物品的交易。其中所列的飲茶器具總共有二十八種,并稱為茶器。而采茶所用器具則稱為茶具。唐代茶器可分為兩類,一種是陸羽所言,乃文人學士所用。二是在陜西出土的金銀、秘色瓷、琉璃茶器,乃是皇室王孫貴族和宮廷所用。比如風爐、水方、碗、札等,平時并不一定要用全套茶器,但最好還是備齊全套,否則,“茶廢矣”。

4.結論

在唐以前一千多年里,茶飲文化經過了漫長的孕育期,在唐朝國富力強的時代以空前的速度發展起來,極大的影響了后世經濟、政治、文化、藝術,甚至人民的想觀念和意識形態,除了與飲茶實物的貿易外,茶文化在茶館、家庭消費等奠定了不容忽視的基礎,迄今不衰。茶飲已逐漸藝術化,國際化。

作者:光梓宜 汪翔 單位:西安交大附中 安徽大學

社會經濟論文:經濟法社會經濟功能分析

摘要:

在民商法因自身局限性而難以克服市場經濟自身漏洞的社會大前提下,經濟法為社會經濟功能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建立在以民商法作為基石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下。經濟法的發展過程經歷了由企業追求個體平等所應具備的權利到國家干預、宏觀調控的歷史過程。在此,筆者將探討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我國現有經濟法的缺陷及完善措施。

關鍵詞:

國家干預;市場調節;民商法;社會經濟功能

就現在社會背景看,經濟法作為一個已被確立的單獨法律部門,其所涵括的大量由國家正式頒布并嚴格施行的具有重要地位的經濟法法律針對國家經濟調節等問題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

經濟法作為我國現有的重要的法律部門之一,其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可以涵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使我國現有的經濟制度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我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其施行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在現今社會背景下,我國根據《憲法》的有關規定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的經濟法律法規,其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等。就目前情況來看,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我國現有的、已頒布的經濟法律法規在極大的程度上促進了我國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的發展,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保駕護航

經濟法之所以可以為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保駕護航是因為它可以起到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①經濟法可以發揮自身作為法律的本具有規范作用為我國社會體制改革向著正確方向發展作保障。②經濟法可以發揮自身作為法律的本具有的強制性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各項措施的貫徹執行提供可靠的保證。③經濟法可以通過法律手段針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進行一系列保護措施。

(三)使得對外經濟技術活動范圍變廣

我國現階段針對有關涉外金融、對外投資等方面的內容制定了一系列有關的經濟法律法規,其目的是為了擴展對外經濟技術的發展空間以加強其交流和合作。

(四)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作保障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正確的認識到經濟法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時也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的。在社會主義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各類經濟關系也變得日益復雜,這就需要有相關的經濟法律法規從中做調節以尋求平衡以保障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之路的持續、快速、健康。

二、我國經濟法現存問題

(一)經濟法的制定所存在的問題

①未形成完善的經濟法體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該體系在立法環節存在漏洞,有些經濟行為根本無法對其進行定義;二是該體系中一些法律法規不適用于當今全球化程度加深的中國社會;三是該體系中法律法規沒有做到有效銜接,造成現實經濟生活中各種不協調的問題。②我國現有經濟法可操作性差。一般來說,立法包括兩方面,分別為實體立法和程序立法。程序立法可以保障實體立法的有效實施。就我國目前經濟法立法情況來看,其程序立法較為簡單抽象,導致實體立法難以有效實現。

(二)地方保護主義現象的普遍存在

執法機構和執法人員是執法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在日常經濟生活中,一些執法機構和執法人員為了維護其區域的經濟利益而在執法過程中實施地方保護主義且該現象普遍存在。與此同時,在經濟執法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監督機制,這導致權力來亂用等現象時有發生。

三、針對我國經濟發現有問題提出的完善措施

(一)完善經濟宏觀調控方面的法律法規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完善經濟宏觀調控方面的法律法規是不可或缺的。2011年12月份,我國居民的消費價格大幅度增長,其存款同時也出現了負增長的現象。若要解決此類問題,就要政府對經濟市場進行宏觀調控,通過完善法律法規來嚴厲打擊哄抬物價的惡劣行為。

(二)針對外匯管制制定相關法律

在全球化不斷加深的社會背景下,針對外匯管制制定相關法律這一建議的有效落實是刻不容緩的,這也是為了適應社會背景所必須的。如今的當務之急是我國必須吸取其他國家外匯管制相關法律的精髓從而制定出適合我國國情并能夠應對全球化洶洶來襲之勢的有關的法律法規。其法律法規的制定落實,在維護國家金融市場穩定、保證國民經濟穩定增長有著深遠的意義。

(三)完善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隨著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房價瘋漲、物價動蕩等都對國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尤其是近些年的食品安全問題更是讓人擔憂,在對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的同時還嚴重的損害了中國的國際形象。在如此社會背景下,國家通過完善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在打擊不良商家的同時維護國家的國際形象,以健康且和諧的姿態迎接全球化,發展國民經濟,使得社會主義市場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就我國現有的經濟法體系來看,其還需要學者和業界攜手就現實現存的經濟問題、總結國內我歷史經驗來完善,以確保我國的經濟法體系可以接受復雜經濟市場的考驗,同時還要對經濟法的內容、構架等不斷調整以確保適應社會法杖。只有做到了這些,我國的經濟法體系才可以做到有效的宏觀調控市場經濟、維護國家利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保障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市場才可能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作者:石云 單位:遼寧建筑職業學院

社會經濟論文:社會經濟法論文

一、權利義務分配功能

法律對于權利和義務的分配功能是其基本的功能之一,通過對權利和義務的分配與協調,可以有效的促進是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權利和義務的分配貫穿于法律體系,也是實現法律價值的重要途徑,因此有很多專家認為,權利和義務的分配與協調,是經濟法的基本社會經濟功能。權利和義務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關系,二者之間既存在著對立關系,又存在著必然的聯系,正是這種辯證的存在構成了經濟法的基本運行機制,同時,這種運行機制對于權利主體的利益分配有著重要的影響。社會經濟的分配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層次,第一是資格與資源的配置,其主要是針對經濟主體從事某種活動的資格,使得符合條件的主體可以獲得相應的資源以及資源的使用權,這這種資格與資源的使用導致的利益分配結果也是有所不同的;第二是資本和資源的干預分配,國家對于經濟主體的資源使用行為進行干預,保證經濟利益的平衡性,不會造成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

二、經濟信息傳遞功能

在開展一項經濟活動之前,需要對從事的經濟活動以及從事的主體進行性質確定,同樣也需要對經濟行為和后果進行預測,所以在進行決定之前,需要對預期行為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確定經濟主體的行為。在決策的過程中,影響評估結果的主要因素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只有具有足夠的經濟信息為依據,才能充分發揮經濟法的作用,為人們從事經濟活動開展必要的信息傳遞,根據各種優惠政策和限制條件確定經濟活動的開展。通過這些規定,可以使經濟主體對其所開展的經濟活動和行為有客觀而全面的認識,也可以借助經濟法的信息傳遞功能,幫助經濟主體確定自己的行為方向,以此來獲取更多的信息。

三、激勵功能

參與經濟活動的主體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經濟主體的活動中大多存在著自立性、理性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典型特征。人在追求利益時,其動力來自于對利益的追求,同時人也存在著理性的約束,在約束條件下追求利益,才能保證其行為的可靠性;另外,參與經濟活動的主體在經濟利益的分析活動中,始終處在核心地位,這也是經濟法激勵功能的直接體現。人是經濟行為的主體,對利益的追求使得人們在參與經濟活動時形成鼓勵和促進的正面效應,提倡任何經濟行為的開展都要努力實現經濟活動的信息表達,也需要通過經濟活動的結果實施相應的賞罰。經濟法的激勵功能對于經濟主體的行為方向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不斷修正人們的偏好,并且嚴格規范經濟活動的選擇,以此來實現社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經濟法的激勵功能是較為明顯的,而且對于利益主體也會產生重要影響,在經濟活動和行為中具有顯著的激勵效果。

四、節約交易費用功能

交易費用,即交易成本,經濟活動的開展必然會產生相應的費用,而在交易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確定的是交易的伙伴以及交易的產品,然后再確定交易的費用,交易費用中包括談判費用、締約費用、監督履約費用等等,需要將這些費用進行詳細的核算,才能得到準確的交易成本數據。節約交易費用功能的體現,在于遵循經濟法和有針對性的經濟法的創建,二者均是節約交易費用的功能體現。遵循經濟法主要是在參與經濟互動的過程中,人與人、人與經濟之間關系的協調處理,同時也可以通過必要的人際關系降低交易成本。從創建有針對性的經濟法的角度來說,需要根據經濟活動的變化,依靠權益保護單位提供的相關信息,通過法律手段對自身的經濟行為給予保障,再通過法律的形式確定該信息屬于真實可靠的經濟信息,便可以節約大量的交易費用,在保障經濟主體的利益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五、結束語

本文主要對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其功能體現不僅反映了經濟法的價值和本質,同時也體現了經濟法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經濟法的功能界定,是當前社會研究領域中重要的理論基礎,因此,加強對經濟法社會功能的研究,對于加強經濟法的執法和理論研究力度有著重要的意義。

作者:黃秀甜 單位: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

社會經濟論文:金融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聯系

金融的特點是資金融通,而利息率則令當前消費轉化為未來消費,實物儲蓄轉化為貨幣儲蓄使儲蓄增值并轉化為投資成為可能。這樣也就決定了金融有條件吸納社會上的閑散資金轉化為儲蓄,進而為各業生產提供資金來源。與此同時,金融的特性也使它成為動員儲蓄和投資的最佳途徑:一方面,把分散的儲蓄者用于投資或存儲的資金集中起來需要大量信息和投資渠道,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而流動性金融市場能增強金融工具的多樣性和流動性以滿足持有多樣化證券組合的需要;另一方面,動員儲蓄牽涉大量籌資企業與擁有剩余資金的諸多投資者,金融中介則能夠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大量地動員和形成儲蓄,從而有效地避免信息不對稱的弊端。

由于金融的發展優化了資源配置,使得資金得以合理流動,進而提高了資本效率。金融能夠降低長期投資的流動性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項目需要長期的資金占用,為此,儲蓄者必須承擔因資金長期被占用而產生的資金流動性風險,以致不愿長期投資。而資本市場交易、各種金融工具的創新,金融中介的往來存款業務以及針對外部沖擊對流動性投資和非流動性投資進行的動態均衡組合部位金融則具有降低和分散流動性風險的能力,可為力爭回避流動性風險的儲戶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這就使得更多資金得以流向周期較長的項目。金融可以使儲戶節約獲取信息的成本,金融中介具有令個體儲戶更大的獲取和處理眾多企業、管理者和經濟環境方面信息的能力和專業評估技術,能為其成員提供投資信息服務的成本比個體儲蓄投資者通過個人努力獲取信息的成本要低得多。

正確認知金融風險,降低其對經濟發展的滯阻作用金融在社會經濟運行中所處的重要地位不僅體現在其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同時金融危機的爆發對整個經濟體系正常運轉的沖擊也顯現出了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負效應。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使人們認識到了金融的穩健發展對于全球經濟與社會穩定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穩定和促進作用。

金融活動中的不確定性是金融風險客觀存在的主因。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只要有不確定性存在,就會有風險存在。金融業是高負債經營的產業,自有資金所占比重相對較小,其資金來源主要依靠把零散儲戶的流動性負債轉化為對借款人的非流動性債權來得以實現的。前者的存在,須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儲戶對金融機構的信心;二是金融機構對借款人的篩選和監督高效。如果不能滿足這兩個條件,金融風險就會存在:一方面,由于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性和市場經濟主體對客觀認識的有限性,只要銀行經營穩健,儲戶就能認識到全體不擠兌更利于集體利益,但在銀行面臨“困境”時,儲戶就極有可能為降低預期風險而參與擠兌;另一方面,由于市場經濟主體存在機會主義傾向,金融機構管理者趨于采用高風險、高收益的投機策略,從而導致金融資產質量下降,借貸人也有可能采用不正當手段,如欺騙、違背合約以及鉆制度的空子來不合理占用資金,導致金融機構對借貸人的監督不能完成了解,從而產生金融風險。

金融對社會經濟運行的廣泛滲透性和擴散性導致金融風險具有較強的傳染性。首先,金融機構作為儲蓄和投資的信用中介組織,其若經營失策必將連鎖造成眾多儲戶和投資者蒙受損失。其次,銀行創造存款貨幣擴張信用的功能也會使金融風險具有數倍擴散的效應。再者,銀行同業支付清算系統把所有銀行聯在一起,任何單一銀行的支付困難都極可能釀成整個系統的流動性風險。最后,信息不對稱會因某一金融機構的困難被誤認為整個金融業的危機,進而引發恐慌。金融的這些特殊性使得其風險性相對其它行業而言具有快速、面廣的特點,極有可能使原本為局部性的金融困難快速演變為全局性金融動蕩甚至是經濟危機。

金融資產的高度流動性和金融風險的隱蔽性以及金融危機的突發性會導致金融風險易于演變為金融危機并將嚴重危害經濟發展。隨著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國際金融市場的迅猛發展以及科技的快速進步導致各地區金融資源融合和互動的規模加大、速度加快,任何一個國家或任何一個地區的金融風險都將會很快傳染到別的國家或地區。與此同時,信用存在的有借有還、借新還舊、貸款還息等特點以及銀行壟斷或政府干預等外在因素又很容易將其掩蓋,使其得不到及時解決并日益嚴重。如果這種金融風險逐漸累積到一定程度爆發時,就會演變成金融危機,并會加劇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不可預測的破壞。所以說,金融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具有雙重性。它既能夠極大地支持社會經濟的發展,又會產生金融風險,甚至引發金融危機,對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嚴重危害。所以,在積極發展金融業,創新金融服務的同時,必須加強對金融業的監管,及時發現和化解金融風險,預防和抑制其對經濟發展的阻滯作用。對于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要趕超發達國家,穩健發展金融市場顯的尤為重要。

作者:趙陽單位:中國工商銀行太原并州支行

社會經濟論文:論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體系耦合機制

森林資源和區域內生態壞境是林業資源型城市發展的物質基礎。森林資源的存在,特別是天然林的存在是維護陸地生態平衡并且是改善區域環境的最重要因素。生態環境的改善會促進區域內林業資源的再生,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經濟增長和社會良性發展為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提供資金和制度保障。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各子系統間的相互關系。

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系統耦合機制分析耦合是指兩個或兩上以上的系統或運動方式之間通過各種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以至協同的現象,是在各子系統之間的良性互動下,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的關聯關系。我們把林業資源型城市的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兩個系統通過各自的耦合元素之間產生相互作用、彼此影響的現象,定義為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系統耦合。

在整個林業資源型城市系統中,森林資源是其社會存在和經濟發展的基礎資源,也就意味著森林資源總量及質量支撐或者限制著社會經濟發展。社會經濟發展的提升會對森林資源及區域內的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反過來,森林資源總量減少及生態環境的破壞反作用于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分別表現為對環境污染治理的要求和對森林資源恢復的要求,其最終結果是促進森林資源再生和生態環境的改善。這樣一來,通過壓力———承載———反饋之間的互動就形成了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系統耦合。

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耦合目標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耦合作用的總體目標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區域內構建產業結構合理、生態功能高效、林業資源良性循環、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耦合關系為標志;以改善生態環境為主體,實現森林資源與社會經濟的平衡發展,在森林資源發揮出最大的生態效益的同時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社會經濟和民生質量的全面提高,最終實現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目前,國內學者對“社會—經濟—生態”復合系統進行耦合分析的成果已頗為豐富。尤其是系統科學的發展為區域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之間關系的研究提供了新視角,近年來許多學者采用系統動力學方法、灰度關聯分析法、協調發展模型等方法對存在互動關系的系統進行耦合測度的研究結果都表明耦合度結果不僅可以闡明系統間的互動關系,而且可以描述系統的演進態勢或趨向,對于調控系統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林業資源型城市是由社會經濟子系統與生態環境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共同維持的整體。因此需要從系統耦合的視角來看,通過分析其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耦合系統耦合機制的分析,建立適用于林業資源型城市的耦合度模型,以闡述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系統關系的本質和協調狀態尤為重要。

作者:王楠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社會經濟論文:綠色信貸在社會經濟資源的地位

我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發展現狀通過對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和浦發銀行七家銀行在綠色信貸政策制定與執行等現狀進行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發展現狀

一是在環境政策制定和執行措施方面,七家商業銀行均積極響應國家相關政策的號召,制定了詳細的信貸年度指引,并以相應的綠色信貸政策修正了原有的信貸操作流程,還采用了信息系統控制、白名單制等較為先進的管理方式來保障綠色信貸的切實實施。特別是興業銀行還在2008年成為中國首家“赤道銀行”,初步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符合赤道原則的制度體系,并在全面合規管理系統中融入了赤道原則的一些重要要求。

二是在專責機構設置方面,七家商業銀行里只有興業銀行建立了真正意義上的綠色信貸專責機構——可持續金融室;而類似于招商銀行綠色信貸領導小組這樣的機構,由于主要是由總行公司部、信貸部、授信部和審批部的相關負責人兼任組成,所以并不能稱為真正的專責機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等則將綠色信貸管理職能分散于授信、信貸管理、辦公室、企業文化、員工工作等部門,沒有設立明確的專責機構或小組。

三是在綠色信貸實際操作的力度方面,七家商業銀行都對限制類、淘汰類和“兩高”行業的貸款有了不同程度的退出,一些銀行還向環保項目和新能源開發項目投放了專門的貸款。根據工商銀行2011年的社會責任報告顯示,工商銀行2011年鋼鐵、水泥等7個產能過剩行業貸款余額僅占境內公司貸款余額總量的2.74%,且呈逐年下降趨勢。但從總量和占比上來看,我國商業銀行在“兩高”行業的貸款存量還占有不小比重,投向綠色環保項目的貸款比例仍然偏低。此外,相對于興業銀行等股份制銀行來說,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在綠色信貸業務創新方面明顯處于落后的局面。

四是在與國際準則接軌程度方面,除興業銀行公開承諾采納《赤道原則》外,工商銀行和興業銀行都于2009年前后加入了《碳披露項目》,興業銀行和招商銀行還加入了《聯合國環境署金融行動》。

五是在環保信息披露方面,七家商業銀行都了包含綠色信貸內容的社會責任報告,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浦發銀行還引入了挪威船級社、安永和畢馬威等第三方中介機構的審驗機制。

六是在環境表現方面逐步獲得社會認可。工商銀行和興業銀行曾獲得“最佳綠色銀行獎”,浦發銀行和招商銀行曾獲得“最佳綠色信貸獎”。

我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發展存在的問題從對我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的現狀研究來看,在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趨勢的影響下,綠色信貸理念得到我國銀行業的普遍重視,但還存在若干不足。

第一,我國商業銀行的相關政策與措施緊跟國家宏觀調控,潛在連貫性較差,且境內外難以統一。雖然本文所研究的七家商業銀行都在不同程度上制定了與綠色信貸相關的政策與規定,但是大部分商業銀行僅僅是在追隨國家宏觀調控的政策,并沒有自發根據國際規則進行主動性的調整。考慮到我國在環境方面的政策與國際上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還可能會繼續進行調整,目前這樣的情況可能導致商業銀行根據國家即期調控政策而制定的信貸年度操作指引不具連續性,造成難以準確預測一些期限較長的信貸項目風險的現實問題。根據我國當前環境政策所制定的年度信貸操作指引不一定符合通行的國際準則,可能會使我國商業銀行失去一些與國際機構進行合作的機會,并且難以對境內外機構進行統一的風險管理。

第二,我國商業銀行普遍還未建立綠色信貸專責機構,影響了綠色信貸政策的總體部署與長期實施。從綠色信貸專責機構的設置情況來看,我國商業銀行進展較慢,只有興業銀行成立了真正意義上的專責機構。目前,除去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規定的范圍以外,我國商業銀行的綠色信貸落實主要靠關鍵部門負責人以及相關人員的自發意識,還未能將綠色信貸的推進和管理提到核心和長期發展戰略的重要地位,操作中也普遍缺乏規范性、連續性和監督性,綠色信貸實施機制的缺位將對我國商業銀行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第三,我國銀行積極推行的環保實踐和宣傳活動與綠色信貸聯結性不足。為了樹立積極的企業形象,我國商業銀行參與了許多綠色理念倡導活動,但這些活動與綠色信貸的聯結性并不是很緊密。從研究的情況來看,目前尚未有任何一家國內銀行公開明確進行與綠色信貸理念相關的宣傳活動或是環保實踐,我國商業銀行對綠色信貸宣傳的廣度和深度遠遠不夠。加快我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發展的建議推進我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的發展,應當從我國商業銀行本身和外部社會制度兩個層面同時入手。

加強綠色信貸制度建設

一是積極加入和履行國際準則,保證信貸政策的連續性。我國商業銀行市場化經營起步較晚,綠色信貸理念在我國被廣泛認同的時間也不長,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加入國際準則的還比較少,但大部分商業銀行都對國際原則和協議進行了積極地研究與探索。對于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來說,雖然加入國際準則和契約意味著更嚴格的信貸管理標準、更詳盡的信息披露、更嚴厲的公眾監督以及可能在市場競爭中損失短期利益的困境,但考慮到我國未來對于環境保護事業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金融行業全球化程度的不斷深入,在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如果可以以可持續發展的眼光不斷推進與國際接軌的綠色信貸政策,將有利于自身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信貸政策的穩定性,規避中長期貸款的市場風險,同時還可以很好地提升自我的品牌形象和聲譽,獲得更多的國際合作機會。若在短期內接受國際準則的條件不成熟,也可以考慮盡快組成商業銀行的聯合機制,參考國際通用準則,制定適宜于中國國情特色的綠色信貸準則與協議,積極影響我國銀行業和宏觀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占取市場先機。

二是完善綠色信貸組織機構建設。綠色信貸作為一項政策關聯度強、技術含量高的新興業務,商業銀行在業務開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許多的困難與困惑。我國商業銀行可以考慮借鑒花旗、匯豐等赤道銀行的做法,成立綠色信貸政策委員會等綠色信貸組織機構來專門負責綠色信貸相關戰略、政策的制定以及重大項目的授信、審批和貸后風險管理。還可以考慮設置綠色信貸的專門崗位來貫徹執行相關的綠色信貸政策。未來,商業銀行還可以考慮成立低碳經濟專職服務機構,有針對性地服務于那些規模尚小的低碳環保企業,以增強綠色信貸業務的競爭能力。

三是進一步加強綠色信貸宣傳力度。綠色信貸業務創新要取得各方認可、獲得持續成功并最終實現商業銀行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需要各參與方充分認可低碳環保理念,并愿意將之付諸行動。商業銀行可以考慮通過開展各類環保活動、資助相關研究項目、積極組織或參與高端論壇等方式,向員工與客戶群宣傳綠色環保意識的重要性,吸引客戶群更多地介入與環境保護或新能源開發相關的項目,促進客戶群與員工共同主動參與到綠色信貸中。不斷完善外部制度生態社會建設既需要政策、法律手段的正式約束,又需要教育手段、社會準則與規范的非正式約束,因而完善的環境制度目標架構應是三足鼎立的“政府+市場+社會”的有機聯動。在社會制度建立方面,政府也應當適時采取建立全社會綠色環保理念長效宣傳機制、健全綠色信貸法律保障和環境污染懲罰機制、建立碳金融市場交易機制、落實綠色項目財稅激勵機制和建立有效的環保信息傳導機制等方式來不斷優化綠色信貸制度環境,以幫助商業銀行更好地推行綠色信貸的發展。

作者:陳曉李盧霞單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中國工商銀行博士后工作站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社會經濟論文:社會經濟轉型視域探討農地流轉

農地流轉是農村社會變遷中生產方式變遷的一部分,將農地流轉放在社會經濟轉型大背景中考察或許易于探究其本源。本研究正基于此理念,在對河南省農地流轉系列調研基礎上考察農地流轉問題。

1、調研說明與基本原則河南省是農業大省、人口大省、糧食大省,2011年全省人口已達1.0489億人,城鎮化率為40.57%(2011年全國城鎮化率達到51.3%),農村人口6233.6萬人占全國農村人口65615.9萬人的9.5%;2011年糧食種植面積986萬hm2,占全國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1057萬hm2的8.92%,2011年提供了糧食5542.5萬t,占2011年全國糧食總額57121萬t的9.7%[14-15]。因此,對河南省農地流轉狀況的調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為了做到調研工作深入、有效,近年來,筆者對農地流轉調研活動與數據整理進行了精心安排。

1.1力圖全面性調查人員主要是來自于河南農村的本科生,是動員、征召以經濟學專業為主的學生利用寒暑假進行調研,征召時基本要求來自農村。本研究所用的調研資料是基于2010—2011年寒暑假期間的調查,涉及河南全省18個地市中的56個縣(市)里的68個村,其中發放調查表900余份,回收有效調查表470份。

1.2強調真實性筆者在每學年以至每學期都對參與調研的學生進行培訓,傳授訪談調研方法,并要求調查人一定要入戶面對面訪談、自己記錄,調查資料做到求真、求實、寧缺勿虛。調查人由于自身來自農村,就較容易獲取調查內容,提問直入問題核心,容易獲得現場第一手資料。

1.3追求調研結果一般性在每次調研開始之前,筆者不僅強調入戶調研訪談的隨機性,而不論其是否有農地流轉,而且盡量避免被調查農戶集中較小范圍,不準刻意尋找農地流轉農戶。如果條件允許,可在對一個村莊做初步估計、整體分析基礎上,再入戶調查,保證調查資料的一般性,避免以偏概全。

1.4保證持續性本專題調查是筆者的研究方向所需,也適應有關課題研究。因此,筆者每學年組織學生調研,并促進部分調查人組成調研小組;除填寫、回收調查表外,每個調查人都撰寫調研總結。最后,筆者組織人員對調查資料整理,如剔除無效調查表、詢問調查細節、完善調研總結、總結經驗等。

2、河南省農地流轉的基本態勢——緩慢而急需雖然已有研究[16]將中原農區農地流轉歸納為農戶自發流轉模式、基層組織引領模式、龍頭企業引領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領模式和土地銀行模式等5種主要模式。但是,筆者綜合本專題調查成果內容包括調查表、訪談記錄、調研總結等,根據本調研的廣度,獲得如下基本事實。

2.1河南省農地流轉總體規模比例仍較小從匯總數據看,2010年農地流轉總轉出數占總承包地面積的7.01%,總轉入數占總耕種面積的16.18%;2011年農地流轉總轉出數占總承包地面積的14.48%,總轉入數占總耕種面積的18.1%,見表1。自2005年以來河南省“年底常用耕地面積”都在7200千hm2稍多[17],由此可估算出,2010年河南農地流轉總轉出承包地約504.720hm2,總轉入耕地約1164.96千hm2;2011年河南農地流轉總轉出承包地約1042.56千hm2,總轉入耕地約1303.2千hm2。根據河南省糧食播種面積統計信息,2010年河南農地流轉總轉出承包地占該年全省夏糧播種面積5306.67千hm2的9.5%,占該年全省秋糧播種面積4433.5千hm2的11.4%;2011年河南農地流轉總轉出承包地占該年全省夏糧播種面積5353.33千hm2的19.5%,占該年全省秋糧播種面積4506.54千hm2的23.1%。因此,總體來講,作為農業大省的河南省農地流轉總體規模并不太大。

2.2農地流轉收益較低雖然各類土地流轉價格有不同,一般趨勢是平原地區高于丘陵山區,交通便利地區高于偏遠地區。農地流轉收益以貨幣形式為主,其他形式(如糧食、約定物品等)在逐漸減少。但是,總體價格都偏低:丘陵山區或偏遠地區的農地流轉價格在2250~3750元/hm2(即每畝150~250元)甚至有些地方的土地不時出現撂荒現象;平原地區交通便利,流轉價格較高些,為5250元/hm2(即每畝350元)左右,土地撂荒現象很少見。

2.3農地流轉規模變化緩慢從上述調研數據計算可知,河南省農地流轉規模變化趨勢在擴大,即農地流轉總轉出數占承包地面積從2010年的7.01%提高到2011年的14.48%,總轉入數占總耕種面積從2010年的16.18%提高到2011年的18.1%。但是,由于總體規模不太大,這種變化也就顯得不太顯著。

2.4農戶家庭老弱人員從事農村經濟活動已成趨勢從入戶調查得知,農戶家庭人員從事生產經營情況可分為4種基本形式。①非農活動+糧食耕種主要勞動力常年外出從事非農生產活動,農忙時節偶有返家幫收幫種,老幼成員承擔農業生產活動。此類家庭固守農業生產,較少流轉土地,即便有流轉也是多因老幼勞動力較弱或缺乏而流轉出去少量土地。②糧食耕種+偶有非農主要勞動力在家從事農業生產活動,偶有外出從事非農活動。此類家庭大多會為增加土地經營規模而流轉土地入戶,多數家庭逐漸成為相對的種糧大戶,是農地流轉集中入戶的主體家庭。③非農經營全體勞動力常年從事非農活動,土地常年流轉出去。此類家庭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深化在逐漸增多,是土地流轉出戶的主體家庭。④農業經營全體勞動力常年在家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但多數家庭利用流轉入戶的土地從事非糧食種植活動。此類家庭雖然從事農業經營活動,但主要內容是非糧食生產,如池塘種養、家禽家畜養殖、瓜果種植、農產品加工等。此類家庭流轉土地情況是根據非糧食種植的經營需要,一般會增加流轉土地入戶。從調查總結中可知,除第三類家庭外,其他家庭都從事農村經濟活動,其老弱人員除非喪失勞動能力或求學,都會持續參與農業生產。因此,隨著農戶家庭生育率降低、小型化,家庭年齡結構趨于老齡化,留居家庭的老弱人員常年從事農村經濟活動成為一種趨勢。

2.5農民的農地流轉意愿變化明顯隨著務農收入水平與非農經營收入水平逐漸拉大,國家和地方對農民的各類農業生產補貼的發放,以及城鎮化進程加快所帶來的城市就業機會的增多,農民的農地流轉意愿出現明顯變化有2種趨勢。①部分轉出戶轉出意愿減弱這主要是由于補貼刺激了農業生產積極性,相對降低了耕種成本增加了耕種收益。但這種情況在總體變化中居于劣勢,主要在那些不容易獲得非農就業機會的家庭。當然,種糧大戶或上述第四類家庭本來就不會輕易轉出土地。②流轉意愿增強由于就業機會的增多,轉出戶從不放心、怕麻煩、隨意撂荒等轉為積極主動、多種方式、靈活協商流轉;由于政策趨于明確穩定、更容易成規模、多方式流轉,轉入戶也愿意為增大耕種規模、實現規模效益、加大耕種投入等進行流轉。這種趨勢在不斷強化,從表1中數據表現分析也是如此。

2.6農地流轉總體處于自發、無序狀態河南省農地流轉的農戶基本仍是在親戚、朋友之間流轉,但有依次向鄰居、同組、同村、外來人員等逐漸拓展的趨勢。但是流轉方式、程序、約定內容、流轉價格等關鍵內容都不統一,沒有統一的組織或平臺、專業人員、指導機構等,中介組織缺乏,大體都屬于自然、自愿、隨機、分散等自發狀態。因此,除少數實驗區、部分涉農企業參與組織外,農地流轉基本上無正式協議、無統一市場、無系統指導的“三無”狀態。用被調查農戶的話說就是流轉“不方便,要是政府攏著大家干就好了”。總之,從調研結果看,河南省農地流轉的整體態勢是進程緩慢,但從城鎮化發展趨勢要求與農民意愿不斷增強的現狀而言,河南省農地流轉急需順勢持續推進。

3、農地流轉深植于鄉村社會經濟轉型過程河南省農地流轉為何呈現如此態勢?在調研中,調查人員雖然主要就農地流轉狀況對農戶進行訪談,但是,絕大多數調查人都遇到類似情況:每次訪談稍有深入,農戶所談內容都會遠遠超出土地問題,非常自然地談到家庭勞動力安排、耕種方式變化、家庭收入來源變化、子女教育問題、人員流動趨勢、農村貿易問題、政府影響等。因此,從調研資料總結中逐漸得出,農地流轉不是農戶的一種孤立事件。“轉型所涉及的大規模制度變化,屬于人類所想象到的最復雜的經濟和社會過程之列”。不僅如此,轉型在根本上更是一個社會整體制度系統變革過程,因此,從總體上講,社會經濟轉型指一個社會在主要包括基本制度、職能結構、發展路徑三大方面從一種形態轉換到另一種形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相互關系和借以形成的經濟與社會體系的每一方面都會不同程度、不同速度地發生變革。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進入快速、大規模的城市化、工業化過程,鄉村社會經濟轉型似乎居于被動推動狀態,但這不表示由此發生的變革獨立于或脫離了整體社會經濟系統轉型,主動或被動地參與轉型過程只表明不同利益主體獲取利益的多少或權利轉移的狀態與趨勢。因此,農地流轉只是鄉村社會經濟轉型在一種具體體現,鄉村經濟運行方式(包括具體的生產要素和農產品交易方式、生產組織與生產技術等)、農民生活方式、鄉村治理方式等等變化都會影響農地流轉——主要體現經濟性質的生產要素交易方式的變革。所以,從鄉村社會經濟轉型過程影響農地流轉的各種具體表現來考察,可以得到更為清晰、系統的分析框架。

3.1農地流轉渠道農地流轉雖可采用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農地流轉渠道并不等同于農地流轉方式,但農地流轉渠道的多寡與暢通與否決定著農地流轉方式。在調查過程中,農民反映土地流轉“不方便”、“不劃算”、“拋荒得了”等現象,其實是農地流轉渠道少、渠道不暢、交易成本高的具體體現,是鄉村社會經濟現代轉型進行中的問題。為開辟多種渠道,促進渠道暢通,降低農地權利交易成本,需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因地制宜出臺促進農地流轉的政策措施;二是加強農地流轉中介組織的培育與發展。實踐探索與農民意愿也正體現在這兩個方面,但每一方面的發展、完善都需要一個漸進過程。

3.2勞動力結構變革傳統農業勞動力絕大部分在鄉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但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和快速城鎮化、工業化過程后,非農就業機會激增,如今的農村勞動力結構發生巨大變化。①主要勞動力遠走他鄉(主要為大中城市)尋找就業機會增加收入其中獲取非農就業機會尤其重要,已有研究[19-20]也得出非農就業機會激增對農地流轉的正向作用。從本調研中可知,長期外出人口已占農村家庭總人口的28.7%,考慮到“在學人口”不能算作勞動力,這個比例的勞動力人口實際上接近是農村家庭的全部強壯勞動力總量,見表2。入戶調查所看的情況也基本如此,最后形成老弱人員在從事農村經濟活動的趨勢。②農村家庭勞動力受教育程度有降低趨勢調查總結為小學及文盲人口比例超過1/2,占50.6%(包括嬰幼兒),根據中國戶籍管理制度與實際就業狀況,凡是農村受過中專以上教育的孩子都會轉為城市戶口到城鎮就業,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孩子一般保持農村戶籍。因此,農村孩子受教育程度越高,走出農村的人口就越多,最后,留在農村務農的勞動力基本是僅受過初中或小學教育,或者接近文盲。農村勞動力結構的這些變革必然會對農村生產方式產生影響。顯然,這種影響是漸進的、由點及面的過程,反映在農村勞動力在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等結構性漸變。

3.3農村生產方式的變革主要是農業基本動力、機械、化肥等生產技術的廣泛運用。從2000—2010年,河南省農用機械總動力分別為5780.6~10195.9萬kw,提升了76.4%,同時,全國農用機械總動力分別為52573.6、92780.5萬kw,提升了76.5%;河南省化肥施用折純量分別為420.71、655.15萬t,提高了55.7%,同時,全國化肥施用折純量分別為2161.5、2353.7萬t,僅僅提高了8.9%;河南省農村用電量分別為125.80、269.41萬kw時,提高了114.2%,同時,全國農村用電量分別為2421.3、6632.3億kw時,提高了174.9%[17,21]。農業新技術的運用促使農村生產方式朝著省時、省力、高效方向變革,縮短了農業播種與收獲季節的長度,帶動農村其他資源配置的變化(例如土地、勞動力、資金投入等),促進農村生產結構調整,出現農業生產的多樣化、高密度性、反季節性。這些變化也帶來農地利用方式或快或慢的變革,農地流轉自然居于其中。

3.4農村家庭生活方式處于緩慢變化之中農村生產方式變革逐漸帶動家庭生活方式變革,如家庭成員交游、就業范圍逐漸擴展并遠離故鄉,家庭成員思想趨向開放、靈活、多變等。在河南省隨機抽樣調查農戶中,河南農村平均每百個常住人口中61歲以上人數已由2000年的4.9人提高到2010年的9.6人,平均每戶中常住人口已由4.14個降為4.05個;每百個就業勞動力主要就業地點中“省內縣外”和“國內省外”已由2000年的3.0、5.9人提高到5.8、16.6人[17]。但是,許多變化是伴隨著勞動方式、勞動場所、收入結構等變化而變化,變化巨大的家庭多已移出鄉村。因此,在調研中發現,留居于農村的絕大多數家庭生活方式的變革總體呈現緩慢、被動狀態。

3.5城鄉社會互動狀況雖然快速城鎮化、工業化更多地吸引了農村資源向城市流動配置,但是,隨著農村家庭收入增長與農村生產、生活方式變革,城市產品與服務也在開拓農村市場。實際上,在整體社會經濟轉型過程中,河南農村金融創新和發展、戶籍制度的改革、產業集聚區建設、河南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等,都促進了城鄉社會互動。比較而言,這種互動對鄉村社會經濟轉型有更大的沖擊、推動作用。例如,農地流轉的方向、規模、方式等,都與城鎮化、工業化速度與規模的影響密不可分,特別是在城市周邊的農村地區。

3.6市場深化速度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來源于現代市場力量。樊綱等[22]的研究表明,中國市場化對經濟增長有巨大貢獻,市場化改善了資源配置效率和微觀經濟效率,從1997—2007年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39.23%是由市場化改革貢獻的。據統計[17,21],2000—2010年,河南省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1313.92、6904.35億元,提高了4.25倍,河南省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555.88、1099.87億元,提高了0.98倍;同時,全國平均每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107.1、430.1億元,提高了3.02倍。因此,單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看,河南省鄉村市場深化速度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約相當于其1/3;從城鄉差距看,河南省城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差距從2.36倍提高到6.28倍,差距反而在快速增大。這說明總體而言,河南省農村市場拓展速度較慢,市場深化速度有待進一步加快。更重要的是,隨著商品市場規模擴大,農村勞動力、土地、資本、自然資源等要素市場急需開發、深化。因此,從整體視角跳出農地流轉單一事件看,河南省農地流轉的整體基本態勢與鄉村社會經濟轉型過程密切互動,農地流轉是社會經濟轉型的具體體現,鄉村社會經濟轉型的緩慢決定了農地流轉市場發展是緩慢的。

4、農地流轉是農村重要生產要素利用方式的變革形式,通過對河南省農地流轉調研發現,農地流轉只是鄉村社會經濟轉型的一部分,考察農地流轉渠道與方式、流轉期限、交易成本、流轉對象與規模等,最根本的宏觀決定因素是鄉村社會經濟轉型整體進程,而轉型不是突然、大規模的發生,而是逐漸深入、由點及面展開的。但是,在加快新農村建設、城鄉統籌發展過程中,推進農地流轉規模擴大,促進流轉方式、渠道創新不僅是農戶所愿,也是鄉村社會發展現實所需。目前,以河南為例,統觀全國,《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的實施、中原經濟區建設、中部崛起等都急需傳統農村社會經濟的巨大變革。在社會經濟轉型大背景下,農地流轉應隨社會經濟轉型狀態順勢而為,不應強推也不必遲滯,可以積極有序引導。為此,從“社會管理環境、主體利益、規則系統、交易體系”等方面提出4個方面的建議。

4.1遵守市場規則,政府為農地流轉強化針對性的服務農地流轉本質上是一種市場交易,政府應轉換職能,政府職責重在為創造良好的市場發展環境提供公共服務,降低土地權利交易成本。例如,創新促進建立和完善農地流轉中介組織、多渠道及時非農就業服務信息、加大農業技術應用補貼、加快城鄉居民戶籍接軌等。政府提高服務意識、優質服務、尊重農民意愿、遵守市場規則、少用或避免行政命令,這為農地流轉建立有效的現代社會管理宏觀環境。

4.2以人為本,配套實施社會經濟發展政策,提高政策實踐效果農地流轉政策應以農民為本,以保障農民土地產權為核心,只有在許多促進鄉村社會經濟發展政策綜合作用下,才能順利有效,特別應防止“只見土地不見人”的強制性土地流轉。這為農地流轉提供政策協調機制,保障農民主體的核心利益。

4.3適時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規范農地流轉市場行為不論是政府、企業或其他組織,還是農民或相關個人,都應被視為同等市場主體,通過有法可依規范各自行為,保護農民土地權利,促進農地流轉市場健康、快速發展。這為農地流轉建立完善、有效的規則系統。

4.4因地制宜,創造性地培育和規范城鄉統一市場統籌城鄉發展的經濟動力來源于市場深化發展,靈活創新發展城鄉統一的市場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基礎,在當前一個時期尤其是在土地、資本、勞動等要素市場應當盡快統一,保證交易同權同質同價。這為農地流轉創新、保障農民利益提供公開、平等、公平的市場交易體系。

作者:萬舉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欧美成人精品手机在线|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日99久9在线 | 免费|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是什么心态| 色多多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无下载| 搡老熟女老女人一区二区| 三年片观看免费|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国内老熟妇对白xxxxhd|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 办公室荡乳欲伦交换bd电影|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欧美疯狂做受xxxx高潮| 男女性爽大片视频免费看|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色一本| 最刺激黄a大片免费观看下载|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新版天堂资源在线资源 |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播放器|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天堂√在线中文官网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流畅| 欧美性狂猛xxxxxbbbbb|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