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1 04:13: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小學音樂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近年來,教學方式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發展,小學音樂教學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全面的整合,促進整個音樂課堂教學更好的實施,信息技術把聲音、動畫、圖像和文字融合到音樂中來,對音樂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作用。以往的音樂教學方法單調、機械、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導致學生們對音樂課沒有興趣。隨著我國的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那么如何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與小學生的音樂教學整合到一起,來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呢,本文將對其進行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音樂;信息技術;整合
1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繼續深化,音樂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求通過音樂教學培養和凈化學生的情操,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審美感受和學習興趣。本文將通過明確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教育整合的教學理念、利用信息技術營造音樂教學的更好氛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探討和研究
2明確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教育整合的教學理念
信息時代教學比傳統教學中有著很大的不同,教師應該使用信息技術教學工具來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善于運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和其他信息工具進行教學,而課堂教學設計則繼續整合這些要素,使整個課堂教學能夠滿足信息時代的要求。此外,教師還應繼續培養自身使用信息技術教學工具的能力水平,審視自身的不足,努力提升自身音樂教學的能力,以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使信息技術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能夠有效結合。應該將教學的內容作為重點,同時要知道那些知識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選擇恰當的手段,使之和教學內容得到完美的結合。有條件的學??梢越⒁魳方虒W信息資源庫,同時不斷更新硬件和軟件資源。增進教師之間的溝通,以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和整合水平。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學習信息資源,這樣學生就可以走出教室進行自主學習。
3利用信息技術營造音樂教學的更好氛圍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綱要》中提出“改變過于注重傳授知識,強調積極主動學習,獲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必須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知識技能,改變被動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倡導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的功能”。為小學教育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對音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音樂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經過對小學生認知規律的研究發現,學生通過眼睛和耳朵獲得音樂信息,傳輸到大腦,再通過大腦組織接收音樂信息,并對其整理、分析從而形成學習經驗,然后用演唱或樂器演奏的方式表達出來。因此,音樂老師想要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應該喚醒學生的眼睛和耳朵對音樂教學感興趣,因此將多媒體資源進行整合,老師們可以將大量多媒體資源(如FLASH動畫、視頻、互聯網資源)集成到有意義的教學材料中,將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音樂,都能更好地展現給學生們。學生通過多媒體逐漸形成對音樂的強烈認知。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突破傳統的時間和空間約束教學模式,實現有針對性教學。多媒體信息技術使聲音和畫面得到更好的融合為學生提供音樂教學的良好情境,為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通過這些豐富的資源為學生創造一個有效的情境,從而震撼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提升學生對音樂知識學習的興趣。
4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傳統音樂教育方面,學校藝術教育方式思想陳舊、方式單一,將知識、教學材料、課堂教學作為重點,忽略學生的感受,學生只是被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事實上,隨著社會科技不斷得到發展壯大,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媒體、網絡來拓寬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從傳統課堂學習轉變為課堂內外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自由、全面、靈活地學習從而培養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在互聯網上自己學習一個歌曲或者舞蹈,或者可以組織學生排練自己的戲劇、音樂、喜劇、集體舞蹈,然后進行課堂表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盡量減少對學生的批評,努力尋找學生的優點,多鼓勵學生,多表揚學生,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通過這些不同的學習和活動,可以加強學生的探索性、實踐性、反思性、創造性、自主學習能力等等。
5結語
結合信息技術對音樂教學的優化,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表現欲望,使他們樂于投身到音樂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實現新課標中對學生音樂創造性思維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音樂教師應該清楚地了解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使信息技術與音樂教學內容得到很好的整合,為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構建一個和諧、愉快的氛圍,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音樂已經成為學校和教師不可忽視的一門學科,尤其是音樂游戲,它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這種教學模式能全面加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實現教學目標,本文分析音樂游戲在教學中的實踐,希望能促進小學生的音樂學習水平。
【關鍵詞】音樂游戲;教育作用;實踐分析
引言:
音樂教育不但具有游戲的外在形式,同時也具有游戲的內在精神品格。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的音樂游戲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夠使學生更直觀、形象、輕松的參與音樂體驗,從而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它也是提高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親切感,同時也是容易被小學生接受的基礎條件。目前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都會科學有效的利用音樂游戲教學這一模式,能對以往沉悶的課堂氛圍積極改變,釋放學生壓力,激發學生想象能力,保證音樂才華得到有效的彰顯。
1.音樂游戲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1.1有利于學生在音樂課堂上主動、積極的表現
階段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利用音樂游戲能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運用適當的時間把游戲元素充分的引入到課堂中,教師與學生能夠相互交流和溝通,讓學生認識音樂學科自身存在的魅力,保證學生在日后音樂課堂上都能主動、積極參與,對自身才華進行充分展現,保證教師對教學目標實現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熱愛。
1.2堅持教學的全過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
在音樂教學時,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真正屬于課堂上的主人,但教師要在一旁起到主導作用,在實際教學中制造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場景,保證學生緊張的情緒能夠在愉悅的課堂中得到釋放,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中,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加強。
2.音樂游戲應用實踐分析
2.1音樂游戲的律動性能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
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英國教育家洛克說:“教導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變成一種游戲似的。”比律動教學,所謂的律動,主要指的就是音樂旋律的節拍,結合規律展示出相對來說比較優美的動作。對于律動而言,能對學生節湊感進行培養,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美感。在上課前,小學生們應該感受著比較輕快的節湊和旋律走進教師,這樣保證學生能把學習熱情帶入課堂上。小學生不會對音樂律動感到陌生,例如:平時活動過程中的拍手、踏步等,都會含有一定的律動,他們會跟隨教師做些動作,同時還可以自己編制動作,對學生的節湊感進行不斷的培養和提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使用音樂問答方式,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2.2基于音樂游戲應用的音樂知識教學
小學生的天性都喜歡玩、游戲,在音樂教學中合理利用音樂游戲符合他們的發展特點,并且音樂游戲能夠對游戲者的行為起到規范作用,保證學生在游戲中能夠得到美的感受。運用音樂游戲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娛樂,保證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主要表現為:首先對音樂課件展示。例如:小動物們都在開會,但天空突然下起大雨,雨水滴在小草以及小花上……這時教師應該適當的對他們進行引導,提問大家在多媒體上都看到什么,然后將所看到畫面用自己的話講給大家聽。在這個過程中,班級的每位同學都能到講臺來以“演講者”的身份向全班學生講演,另外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特點和描述的狀況做好總結,以歌詞的形式,配上節湊朗誦。但是要反復朗讀,讓他們能夠理解其中字詞的含義,待學生完全領悟后,讓他們自己朗讀,可以讓學生有序走動,向朋友朗讀。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使用錄音機播放音樂。例如《小雨沙沙》,讓學生在聽歌的過程中也能想象春天的景象。另外還可以組織他們創造“春雨圖”編號,積極引導他們把畫中的內容利用歌詞進行表達,之后教師按照編號讓學生使用歌詞對《小雨沙沙》進行學習。
3.總結
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要結合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建立符合課堂教學和他們自身發展特點等多種形式的音樂游戲。應突出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音樂游戲活動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掌握音樂知識與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不斷激發對音樂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理解、表現、創造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最終目標。
【摘要】小學音樂是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站在素質教育的視角改革小學音樂教學有其自身之義,可以在培養小學生創造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本文提出幾點小學音樂教育培育學生創造力的對策,意在起到拋磚引玉之用。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程;小學生;創造力
目前,新課改在我國已經轟轟烈烈的展開,新課改提倡的基本要義之一就是大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貝多芬曾經說過:“音樂是比所有哲學、所有智能更高級的啟示?!弊鳛槿祟惥裆畹闹匾M成部分,音樂也是最具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對陶冶小學生的情操、激發小學生的想象、培養小學生創造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一線音樂教師,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音樂在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過程中起到的重要價值,要挖掘音樂教育在培養學生創造力方面的作用,為小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生音樂教育的功能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聽到一首音樂的時候,學生首先會在頭腦中對歌詞及曲調自動展開想象,比如描寫大漠、草原生活的歌曲會讓學生自己立馬想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麗場面,或者“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遼闊景象,當然,也有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意畫面。這些圖像或者畫面的呈現與電視、美術畫作等形式的畫面呈現不一樣,無論是電視這種媒介,還是美術這種藝術形式,他們都是比較直觀地將畫面展現在人們面前,而研究發現,人們的視覺比聽覺或者想象力等感覺更為敏感,視線如果先看到了圖像,那么其他感官的主觀能動性會受到干擾,大腦的抽象思維能力的發揮也受到了影響。而欣賞音樂大多時候是聽覺先行,人們的抽象思維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派上用場,從而得到鍛煉的機會也越多。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想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也要培養抽象邏輯思維,多聽音樂可以幫助學生實現這個目標。
(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小學生年紀尚淺,有著強烈的求知欲與好奇心。教師要保護他們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利用音樂熏陶可以實現這個目標。比如少數民族的音樂伴奏一響起來,學生會自動想到這是什么樂器,然后樂器的形象就會在腦海中自動出現,是北方少數民族粗獷的馬頭琴,還是南方少數民族細膩的葫蘆絲,不需要語言,不需要提示,頭腦中會大概有個圖像。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馬頭琴或者葫蘆絲長什么樣子,所以這個時候即使知道樂器的名字,腦海中的圖片形象是模糊的,有許多學生因為對這種音樂或者對這種樂聲的迷戀.而去查詢這種樂器的詳細介紹,這個過程就是一個主動求知并解惑的過程。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敏銳的發散性思維和急驟性聯想能力
發散思維,即無定向、無約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維方式。急驟性聯想是指集思廣益方式在一定時間內采用極迅速的聯想作用,引起新穎而有創造性的觀點。許多人都有這種體驗,就是在安靜的夜晚,一個人躺在床上,戴著耳機聆聽著播放器中的音樂,萬籟俱寂,人的思維跟著音樂節奏跳躍,可以是甜蜜美好的陽光燦爛場面,也可以是悲傷難過的風雨如晦畫面,任何一種,都是頭腦根據已有的見識、閱歷,自主自發勾勒出的情形。無論是哪一種情境,人們的心情都會變得很好,自己的頭腦異常清晰,這就是發散性思維在作用,讓人的內心世界因為自我創作而豐富起來。
二、小學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對策
(一)更新教學理念,促進小學生的個性化成長
音樂在促進小學生智力發展、完善小學生人格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要使這些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就要圍繞素質教育的基礎性、發展性和全面性等基本特征,避免以往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存在的盲目性、隨意性和單一性等問題,為小學生營造和諧、民主、開放的個性化教學氛圍,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引導小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逐步培養他們獨特的個性。有鑒于此,音樂教師要與小學生加強互動,信任小學生、尊重小學生,讓他們在生動活潑的環境中感受到教師給他們的關愛與信任,愿意用心感受音樂的魅力,形成良好的個性品格,為培養創造力奠定基礎。比如教師在開展音樂節奏教學時,可以為小學生組織《尋找生活中的聲音》的活動,引導小學生說一說自己在大自然中聽到的各種聲音。教師可以先為小學生舉了幾個例子,比如水龍頭沒有關緊,發出“滴答滴答”的水聲;刮風了,發出“呼-呼-呼”的風聲;上樓時有“咚咚咚”的腳步聲,其實這些都是節奏感的具體體現。在教師的帶領下,小學生可以打開思路,說出自己日常生活中聽到的有節奏的聲音,在此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創造力。
(二)加強啟發式教育,培養小學生的創造力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音樂教師要運用有趣生動的活動內容和場景,提高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的創造力?!毙W生對于音樂藝術有一種天然的喜愛,他們有著豐富的思維能力,關鍵要靠教師將他們的這種思維能力挖掘出來。啟發式教學法是取代注入式教學法的一種較為成功的教學法。在小學生音樂課程中,教師要善于捕捉小學生的智慧閃光點,對他們加以引導和訓練,激發他們的情感體驗和自主創造力,促進他們的多元化發展。比如在學唱《小烏鴉愛媽媽》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在不改變歌曲原有結構的基礎上,對個別詞匯進行創編,比如把媽媽改為爸爸、奶奶、爺爺,再重新演唱改編后的新歌曲,這種方式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創造力,體會到學習成就感。再比如在教學《拔河》這首歌曲時,可以引導小學生將歌曲中的“拔河”用其他運動器材的名字來替代,例如踢毽子、跳皮筋等,并想象自己在游戲中是怎么玩耍的,嘗試演繹新的歌曲,發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精心選擇音樂作品,運用多種方式演繹
作為人類的第二語言,音樂通過旋律、節奏、速度等要素來渲染情境、傳達情感。音樂藝術的思想教育內容也十分廣泛,愛黨、愛民、愛祖國的歌曲比比皆是,這些歌曲對催發人的思維情感有著奇妙的效果。比如《快樂的小木匠》、《雪花》、《山谷回音真好聽》、《小號手之歌》、《米老鼠進行曲》等,或是表現饒有趣味的童年生活;或是表達美好的生活情感;或是表現親人朋友的友好感情,無一不閃爍著璀璨的人文之光。古今中外諸多文人志士都對音樂藝術有著狂熱的癡迷。所以小學生音樂教師要為小學生精心選擇音樂作品,逐漸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藝術修養和創造能力。另外,在為小學生選擇音樂作品時,還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現有水平。比如針對《茉莉花》這首歌曲,這是一首風靡全國的江蘇民歌,很多小學生都能從頭唱到尾,即使不會唱出清晰的歌詞,也能哼出主要旋律,在課堂上教授他們這首歌曲時,難免激發不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選擇獨唱、合唱、鋼琴、小提琴等不同音樂體裁的《茉莉花》,讓小學生感受不同風格的音樂,這不僅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還能讓他們在抒情的旋律中感受音樂的風采,對提高他們的創造力大有好處。
(四)引導學生動起來,參與實踐活動
音樂必須由感而動,動是為了讓學生參與創造,這里的“動”包含了動口、動腦、動手、動腳,所有身體器官都可參與,而最重要的是動情,這是孩子從感知音樂到理解音樂、創造音樂的過程。不同的樂曲引導學生不同的動。如欣賞《騎兵進行曲》時讓學生模仿騎馬的動作,用嘴模馬蹄聲。如欣賞《四小天鵝舞曲》時可以模仿小天鵝跳一跳,自編節奏譜跟著樂曲拍一拍。如欣賞《鴨子伴嘴》時讓學生用嘴巴、舞板即興模仿鴨子呱呱叫聲,逗一逗,玩一玩,也可以用畫圖和文字題,看看學生是否理解了音樂。事實證明,兒童的智力、技能的形成最初依托于外部的動作,音樂教育是在動態中進行的,起伏的旋律,鮮明的節奏,強弱有序的力度,緩急交錯的速度,以及不同的情感交換都能激起兒童形體動作的反應,使兒童動起來,可以使他們的創造力也得到提升??傊?,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創造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著美妙的音樂。小學生教師要借助音樂課程培養小學生的創造力,為他們的日后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以教師為核心的方式正在向以學生為主體的模式轉變。新課改強調要凸顯學生在教學中的主要角色,使學生得到更多的課堂參與和表達的機會。尤其是在小學生的課堂中,學生個體活潑好動,學習能力、思考能力都有待提高,那么如何在課堂上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如何引導才能使課堂不出現“填鴨式”的教學現狀?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實踐,筆者發現將游戲法引入教學中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小學音樂教育游戲化教學的關鍵性
縱觀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基本現狀,筆者發現小學音樂教學方法存在滯后性。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大部分都采取教師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小學生根本不理解相關的音樂知識點,且教師也只是對音樂相關的理論知識點進行講述,或者是單純的聆聽音樂,使得學生無法切實地感悟到音樂課程的趣味性。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逐步對音樂失去興趣,最終導致音樂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傳統的教學方法過于死板,小學生參與、操作、實踐的機會少之又少,導致小學音樂教學處于困境。為應對當前問題,小學音樂教學必須要實現全面改革。深度考慮小學生的感受與興趣愛好,進而有目標地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的人性化與趣味性。游戲化的音樂教學,能營造更為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能創造更為愉快的學習環境,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把握音樂學習,增長音樂知識,培養音樂素養。
二、小學音樂教學游戲化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更新教學理念,滲透游戲化元素
素質教育與新課改的提出,標志著我國教育事業實現了全面的變革,教學理念更加偏重于人性化理念。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思想,這樣在實施教學活動時,才能更尊重學生、體諒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進而,使學生從中獲取更為豐富的知識點,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教師應意識到傳統音樂教學所存在的缺陷與不足,結合時代需求,全面更新教學理念,積極滲透一定的游戲化元素,烘托學生的主體思想與教師的指導地位,這樣才能讓學生扮演主人的角色,能讓小學生由傳統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繼而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的實效性。
(二)創設游戲情境,凸顯游戲化特色
小學音樂教育游戲化教學的開展,為凸顯課堂氛圍的吸引力與活躍性,應在實施音樂教育時,將游戲化教學應用其中,制定趣味性的音樂情境。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凸顯,會極大地調動小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在自然而然的狀態下即可實現對音樂素養的訓練與提升,這對于小學生的成長具有深遠意義。例如,在學習音樂基本知識點中的“音符”時,教師可以先準備好一些貼紙,在這些貼紙上寫下不同的獨立性小音符,然后將其貼在學生的身上,然后教師彈鋼琴,談到哪個音符,哪個學生就要跳一下,且還要讓小學生大聲地唱出來,表現錯誤的學生則要接受懲罰,表演節目,結合音符的不斷變化,小學生可以擺動身姿,律動身體,在此過程中能鍛煉小學生韻律感與節奏感。再如,為了能讓小學生意識到音符的區別,正確區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與十六分音符,教師可將音符進行劃分,分成“走”“慢跑”與“快跑”,然后教師通過喊口號與口頭指導,讓學生從中了解音樂速率中的快與慢。在節奏感訓練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尺子,然后寫出一串音符,先為學生進行模擬,然后讓學生用尺子與課桌間的敲擊來開展打拍子訓練,以組為單位展開訓練,若音調高,在拍打時則需要用力,若音調低,在拍打時則需要輕輕地進行拍打,力度大小的控制來源于手感,以鍛煉小學生的音樂節奏感。
(三)以多媒體為載體,營造音樂游戲氛圍
實施小學音樂游戲化教學時,應緊緊抓住游戲化教學的優勢與特點。教師利用好游戲化教學的主要優勢,爭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與效果,這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來說是一項重大的挑戰。為充分發揮好音樂游戲化教學的價值,必須對音樂游戲進行精心化設計,及時考慮幼兒的實際興趣與愛好,對幼兒教學方法進行科學性的教學,能實現音樂教學的不斷創新與優化,進而提高音樂教學質量。例如,以多媒體平臺為載體,選擇其特有的圖片、動畫等資源來優化課堂,積極設置游戲情境,讓整個氛圍更為濃郁、合理,最終可大大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演唱會的片段,此時,小學生熱情高漲,紛紛睜大眼睛去欣賞勁歌熱舞。然后,教師讓學生閉上眼睛聽音樂,聽聽現場所使用到的樂器有哪些,以鍛煉小學生對樂器音色的識別力,使得整個教學變得輕松、自然。綜上所述,游戲化教學是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合適的游戲,不僅能調動小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與動力,對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具有重大的意義。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音樂教育游戲化教學是充分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意愿的表現,同時也實現了小學音樂教學的創新性與創意性。將音樂元素與游戲元素相結合,繼而碰撞出激烈的火花,也可以促使教學效果變得更為科學、有效。
作者:石傳蘭 單位:菏澤市第一實驗小學
【摘要】作為我國教育的基礎,小學教育被國家和民族賦予希望,是長遠而重要的。中小學生除了學習政治、德育、語文、歷史、科技之外,還須開設藝術教育課程。而在藝術門類中,音樂特有的審美功能是其它學科不能替代的。本文基于新時期下,針對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音樂;音樂教育
小學階段,是小學生人生重要的發育生長期,音樂教育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成長需求,具有健康,高雅,積極的特質,所以,小學音樂教育是利于小學生健康成長的精神寄托,提高小學音樂教育,對整個小學教育來說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一、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現狀
1.在音樂教育中,教師沒有足夠的積極性和熱情
在具體的音樂教育中,各種來自于社會、學校的不同因素和壓力,都在影響著教師的教學熱情,有的甚至失去教學信心。所以,每周一到兩節課的音樂課,音樂教師只是將音樂教學當成任務來完成,讓不少音樂教師失去了對音樂教育的信心,從而加快了對音樂教學積極性和熱情的流失。
2.在音樂教育中,教師的教學沒有實效性
在新課程中,提倡讓學生在音樂的審美過程中獲得快樂的感受與體驗,強調模仿,倡導探究、合作、綜合。對此可激發小學生的想象力,對于音樂有自己的理解和見地,教師應給予鼓勵和保護。通過模仿,可積累學生的感性經驗,為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但針對新課程中所強調的種種,有不少音樂教師是不知道如何才能開展以上這些教學方式,許多教師仍然停留在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上,一節課就教學生唱一首歌,教師是一遍兩遍三遍的重復教,學生則重復唱,這樣下來,教師教的沒有什么味道,學生的學習也沒有滋味,而且一節課下來,學生還沒有掌握所學習的歌曲。
3.在音樂課程的學習中,很多小學生感到困惑
對音樂課程的學習,小學生不知如何進行。雖然在新課程中強調,音樂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提倡學生積極的參與,切身的體驗,但仍然有不少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學習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所以,大部分小學生只是盡量的去配合老師,而不是真正的用心去學習音樂。但也是有不少學生是喜歡上音樂課的,但是喜歡和明白如何去學習卻是兩個概念,因此,針對學生學習小學生對音樂課程表現出的困惑和無奈的現象,我們是可以理解和想象的。
二、基于新時期下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分析
1.側重于培養小學生學習音樂課程的興趣
了解小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喜好,側重于培養學習音樂的興趣,營造動態、多樣性的課題氛圍。在音樂教育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小學生多動手操作,教學生一些簡單容易上手的小樂器。如豎笛、口琴等,還可以組織小團體的演唱或演奏,雖然熟練度不高,但可以讓小學生對這些樂器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區別于傳統的音樂教學,不再是單一的教授,而是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讓他們真正的參與到音樂中,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遇到問題積極提問,這樣才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讓他們活躍起來,培養學生興趣,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提高音樂教學的質和量。
2.鼓勵小學生在音樂教學中多進行實踐操作
在第一點中我們提到,要側重于培養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這就要求不能僅局限于課本上的教學,這只會讓活潑好動的小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組織學生多進行動手操作。在這個問題上,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的優勢進行,簡單的教科書講解并不能帶動小學生跟著教師的節奏真正的參與進去,所以,提供多媒體設備和小樂器的結合方式,可有效的解決以上問題,在此過程中,音樂教師可單獨為學生演示內容,適當時,邀請學生一起進行演奏。例如,在進行《雪絨花》的教授上,教師可先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樂曲的短片,讓學生對歌曲和內容都有一定的了解,再組織學生進行簡單的樂器演奏活動。學生對這種生動有趣的課堂形式充滿了好奇,在課堂上積極跟隨老師的思路,加快了完成課堂任務的腳步。
3.對音樂課堂的內容進行豐富,使之具有多樣性
通過第一點和第二點的鋪墊,課堂氛圍創建了,學生興趣培養了,那么接下來就是要豐富課堂內容了,在音樂教學實施過程中,課堂內容的豐富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進行最基本的知識講解和簡單的樂器演示之外,還應更加豐富課堂的內容。在此方面,教師不應僅僅局限于演唱和樂器學習等方面,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性和趣味性的課堂小活動。下面我們舉個小例子,有的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課堂上,在進行了基礎知識講解和樂器演奏之外,還會組織學生對所學曲目的含義進行了解,根據樂曲所表達的思想內容,編排小型的音樂劇。并讓小學生自己進行報名決定,進行音樂劇的表演和樂器的演奏。在此過程中,學生都在積極參與,也盡可能的展現自己的能力,充分的發揮了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性,也很好的利用了他們貪玩的特點。在“玩”和“教”相結合的情況下,學生的表現更加的積極,對樂曲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4.對小學音樂教學環境進行有效的改善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音樂教學的環境較為單一。所以,為了提高小學音樂教育的教學質量,對教學環境進行有效的改善,也是小學音樂教育中關鍵的一步。對此,學校應第一個給予支持,并加大對此的投資力度,首先,建立一支有較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對教師的薪資待遇給予一定的調整,重視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其次,將基礎設置配備完善,并盡可能的為音樂教師提供豐富的器材和用具。讓學生隨時都有想要動手操作的機會,另外,為音樂教師配備多媒體設置,讓小學生在直觀、動態、全面的狀態下,感受、體驗音樂真正的魅力。
作者:楊露 單位:徐州市永安街小學
摘要:網絡新媒體是音樂教育的重要陣地。借助網絡新媒體平臺開展小學音樂教育,是順應網絡時代學生學習特點的必然要求,學校自身也具備了建立網絡學習平臺的便捷條件。要注重打造音樂教育網絡平臺,強化內容建設,注重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參與。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網絡新媒體;平臺建設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5]71號)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美育課程要注重激發學生藝術興趣,傳授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發展藝術想象力和創新意識,幫助學生形成一兩項藝術特長和愛好,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趣味、審美格調、審美理想?!币魳方逃菍W校美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學生的成長成才中起著重要作用。當前,微博、微信、客戶端等網絡新媒體發展迅猛,學校需要準確把握網絡發展趨勢,占領這一重要教育陣地,通過網絡新媒體平臺開展音樂教育,激發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愛好,陶冶他們的情操,更好的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借助網絡新媒體開展小學音樂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順應網絡時代的學生學習特點的必然要求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成長與發展重要奠基階段,音樂教育在這一階段具有重要導向、浸潤作用。音樂教育既能培養小學生的音樂素質,從中發展與培養一批有藝術特長、喜愛藝術的學生,又可以陶冶小學生的情操,培養他們的藝術思維,調整他們的身心健康、緩解學習壓力,幫助小學生全面、快樂的成長成才。當前,傳統意義上“課堂、課本、教師”的知識傳授模式正面臨著較大的挑戰,網絡新媒體時代知識的快速傳播,網上課堂、微視頻、慕課等大眾學習渠道的多元化,讓學習變的更加容易、更有樂趣與吸引力。因此,小學音樂教育要適應網絡時代的小學生學習特點,在開展好學校課堂音樂教學的同時,盡快建立網絡新媒體學習平臺,讓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變的更有樂趣、更加便捷。
(二)小學生具備使用網絡新媒體的條件
互聯網以及微博、微信、客戶端是網絡新媒體的代表,使用范圍廣泛,影響力大,具有信息傳播快捷、發散式傳播、“人人皆媒體”等特點。網絡新媒體諸多優勢,使其在小學生教育中也具有獨特的作用。當前,大部分學生家長配備電腦或者智能手機,能夠比較容易的上網。以QQ、微信為例,大部分家長開通有QQ和微信,通過QQ、微信交流信息、獲取各類咨詢。很多小學生能夠輕易接觸到這些設備,部分小學生也建立有自己的博客、QQ和微信,部分家長也允許小學生上網看動畫片、聽音樂、打益智游戲等,這為建立網絡新媒體音樂學習平臺創造了條件,提供了便捷渠道。
(三)學校具備建立網絡新媒體平臺的條件
當前,很多小學建立有自己的網站、微博、公眾微信號,通過各類網絡平臺介紹學校動態、推送學校信息、宣傳各類典型事跡,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積累起諸多的關注度和參與度。以微信為例,很多小學建立有微信公眾平臺,邀請家長加入其中,定期推送信息,家長也樂于關注學校動態;很多班級建立有自己的家長微信群,教師與家長在微信群里及時溝通班級動態,各類通知,方便了家長和老師的互通有無。鑒于網絡新媒體的普遍使用情況,對大多數地區的學校來說,已經具備了通過網絡新媒體平臺開展音樂教育的基本條件。
二、利用網絡新媒體開展小學音樂教育的具體措施
(一)打造音樂教育網絡新媒體平臺
一是建立互聯網學習平臺。小學音樂教育涉及到多個科目,比如聲樂課、鋼琴課、二胡課、琵琶課、小提琴課等,也并不是每所小學都有能力開展全部的課程。對此,地方教育部門可以聯合轄區內的學校,建立區域性的音樂教育網絡學習平臺,在網絡開放式學習平臺上,錄制音樂課程優秀教師的講課視頻,供轄區內小學生使用。二是在微信、QQ等新媒體平臺上開辟音樂教育專欄。以微信為例,學??梢栽陂_設的微信公眾號上開辟音樂教育欄目,定期推送關于音樂學習的優秀文章、優秀音樂作品欣賞、學校音樂教師作品欣賞等內容,把“音樂教育”打造成微信公眾平臺的一個特色欄目。
(二)強化網絡平臺的內容建設
把音樂教育納入網絡新媒體平臺,關鍵是要堅持內容為王,強化音樂教育的內容建設,要區別于傳統課堂教學的知識傳授模式,重在提供給小學生以趣味性、視聽效果強的音樂學習內容。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例,限于每天推送文章次數的限制,學??梢悦恐芡扑鸵坏絻纱我魳方逃龑n},內容包括:一是考察各年級學生的學習與心理特點,有重點的推送教師的教學心得體會文章,指法、聲音練習指導視頻,課堂點評、課后作業點評視頻等;二是推送各類音樂課程的名家名曲,比如著名鋼琴曲《愛之夢》《彩云追月》《百鳥朝鳳》《金蛇狂舞》等,既讓家長在欣賞名曲過程中陶冶身心、了解音樂教學情況,又可以讓家長與孩子一起欣賞優秀曲目,激勵孩子學習;三是推送音樂學習勵志故事,比如推送世界著名鋼琴家李斯特、肖邦、里赫特等的成才故事,以及中國著名鋼琴家郎朗、吳純、孔祥東、李云迪等的成長成才故事,以激發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愛好。
(三)注重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參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小學生音樂教育的開展,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互動。音樂教育融入網絡新媒體,一個重要的推動力在于獲取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很多學生家長不從事音樂類工作、不懂得音樂,對音樂教育對孩子成長成才的作用理解不夠。還有的家長、個別文化課教師認為學好文化課才是根本,音樂教育可有可無。對此,通過QQ、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開展音樂教育,也是對家長、文化課教師的一種熏陶和影響。尤其是音樂對小學生的重要性的系列文章,能夠讓很多家長改變對音樂教育的片面認識,引導家長喜愛音樂,進而督促小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
作者:韓璐 單位:淄博柳泉藝術學校
摘要:
進入新時期以來,基于心理學理論的學生認知水平研究日益深入。同時,在當前學校素質教育力度不斷加大,解決“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如何開展”的問題已各地農村學校音樂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
關鍵詞:
學生認知;農村小學;音樂教育
認知是人類個體內在心理活動的產物,是使個體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操作和能力。學生的感性知識與體驗,理解能力,應用能力,學習能力,注意力,記憶力,動作技能和智力發展等都反映了他們的認知水平。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通過問卷調查、課堂問答、談話交流、考試測驗等方式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特別是對于那些因智力發展緩慢而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的學生,教師應當對他們進行著重分析,并給予及時地幫助。
一、農村小學生音樂認識
農村小學生認知水平發展有其共同的規律,但由于所所處的教育環境不同,他們在認知發展上與城市小學生存在很大的差異。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農村小學教育的快速發展,雖然,這種差異正在逐漸縮小,但這種差異性始終存在。就目前來看,我國絕大數多農村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由于教育條件的限制,在獲取知識與解決問題上面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認知水平發展有鮮明的階段性、滯后性、一致性等特征,而這些特征對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為了更好地引出基于學生認知水平的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策略,以下對農村小學生的音樂認知進行說明。農村小學生音樂認知的階段性。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學生的思維發展呈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征。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把兒童青少年的思維發展氛圍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2歲),形式運算階段(12~15歲)四個階段。此理論適應于全體兒童青少年,農村小學生自然也在其中。盡管農村小學音樂教育與城市小學在各種軟硬件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但農村小學生也是經過這個從前運算階段(7歲入小學)到具體運算階段,再到形式運算階段的過程。這一點與城市小學生并無差別。農村小學生音樂認知的迫切性。雖然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在軟硬件方面與城市小學相比有些落后,但農村小學生對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渴望是非常迫切的。尤其是電視、廣播以及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農村小學生早已通過各種電視、廣播與電腦等感觸了音樂給他們帶來的快樂。他們希望音樂教師能夠給他們盡可能多地提供音樂知識,這就對農村小學音樂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當前我國農村小學音樂教師在數量上嚴重不足,即使有,其教學能力也比較低,遠遠不能滿足農村小學生的音樂需求需求。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當前我國農村小學生的音樂認知具有較強的迫切性。農村小學生音樂認知的滯后性。導致農村小學生的音樂認知出現滯后的原因有兩方面:其一,由于農村小學音樂教育軟硬件不足,致使農村小學生無法從音樂教師那里獲取充分且及時的音樂知識,他們只能從電視、廣播、課外讀物中獲取音樂知識,學習音樂技能。但是,對于農村而言,這些非課堂的音樂學習存在很大的滯后性,因為很多農村小學生根本無法購買、閱讀、學習各種最新的音樂知識,這就導致了他們的音樂認知出現滯后。其二,由于農村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農村家長認識孩子在小學階段應當打開文化課基礎,不應當將過多的時間與精力浪費在學音樂上面。尤其是偏遠山區的農村,以及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家長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學音樂,或出言責罵,訓斥他們不務正業,嚴重的直接拳腳相向,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小學生的音樂認知發展。農村小學生音樂認知的性別差異。在我國農村,很多時候,男孩被家長賦予了太多的責任,家長希望他們能夠接受學校教育得以出人頭地,光耀門庭,對于一些非文化知識的學習,家長并不認同,音樂自然也在其中。而女孩則不同,很多農村家長希望他們多才多藝,為此可以接受他們學習音樂。從這個情況來講,我國農村小學生音樂認知的性別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關于農村小學生音樂認知的性別差異,在我國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農村并不明顯,這里不對其作深入研究。
二、基于學生認知水平的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策略
我們對農村小學生音樂認知進行分析,目的就是為了以此為依據探討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有效略。具體來說,可實施策略如下:
(一)重視農村小學生的思維發展階段,以此為依據實施音樂教育
近年來,我國地方政府已經實行了“兩免一補”,即“免雜費、免書本費,逐步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學校布局優先考慮學生入學便利,也通過普遍的九年義務教育宣傳,要求家長保證適齡兒童入學,這為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大環境。適齡兒童入學后,音樂教師以皮亞杰的兒童青少年的思維發展理論為指導,按照學生的年齡層次設計、安排音樂教學內容,有計劃、有階段地提高他們的音樂認知水平。在具體實踐中,對于一二年小學生,音樂教師應多以童話歌曲為載體發展他們的想象能力,提高他們對美好事物的憧憬與向往,教學中多讓他們聽與看。而對于四五年級的小學生,應適當融入中國民族民間歌曲,并注重他們的表演能力,提高他們的民族意識,加強他們對民族音樂文化的理解與認知。小學一二年級是學生認知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是音樂教育最有利的時期。為此,音樂教師應當把“最近發展區”教育理念運用到音樂教育當中,切實提高農村小學生音樂認知結構的建構與完善。
(二)加強農村小學音樂教育資金投入
長期以來,制約我國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發展緩慢的一大原因就是農村小學音樂教育資金缺乏,無論是農村小學音樂教室建設、音樂教材開發,還是音樂教師配置,都直接影響到農村小學生音樂認知水平的發展與提高。為此,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資金投入,使農村小學生在健全、完善的教學環境下獲取音樂知識與技能。2015年,寧夏南部山區貧困縣涇源縣在權限的教學點開始鋪設網絡,配置電腦和大顯示屏。有了先進的教育設備,涇源縣農村的小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通過電子交互白板學習音樂知識,學習音樂的熱情高漲。除了涇源縣,近年來我國已經有許多農村小學鋪設了網絡,配置了電腦和大顯示屏。
(三)提高農村小學音樂教師在學生認知方面的研究能力
音樂教師除了要加強自身的音樂教學能力外,還要加強自身對認知心理學知識的學習與研究,能夠了解認知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基礎理論,研究農村小學生認知發展與音樂學習的關系,以及農村小學生認知水平對音樂教學的規范等。再教學實踐中,能夠運用認知心理學知識通過對話交談、課堂問答、問卷調查等途徑分析農村小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認知特點,然后以此為依據對不同音樂認知水平的農村小學生實施有針對性地音樂教育。另外,音樂教師要對農村小學生的真實情況(如家庭經濟條件、日常飲食、住宿,以及人際關系等)進行必要地調查分析,設計一些符合農村小學生生活的音樂教學內容與方法。例如,教師可以以“趕鴨子”、“割麥子”、“去趕集”、“下河抓螃蟹”等為主題設計音樂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親切感,深化他們對音樂知識的認知。
三、結語
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是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策略進行研究,對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學生的認知水平發展狀況,關系到他們能否高質量地獲取音樂知識、解決音樂問題。為此,本文探討基于學生認知水平的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策略,不僅能夠提高農村小學生音樂學習能力,而且能夠提高農村小學音樂教育質量,進而促進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的更好發展。
[摘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音樂教育對中小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中小學音樂實際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客觀問題,比如不重視音樂教學、音樂教學資源配置不合理、音樂教學方式落后、師生認知差異及音樂師資隊伍水平較低等。本文以某地區部分中小學為例,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這些學校的音樂教學現狀,在此基礎上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希望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發展有借鑒作用。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教學現狀;調查;分析
隨著基礎教育的不斷深入,中小學音樂教育取得了顯著成就和發展。特別是在新課改推動下,中小學音樂教育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教學水平、教學設備、師資配備等方面不斷完善。但市場競爭日益加劇,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中一項重要的基礎教育,其應試化特點日益明顯,教育功能日趨弱化。所以,必須要全面了解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正確認識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才能探索有效措施從根本上改善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
一、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調查
在某地區部分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調查中,以問卷調查為主,同時對相關人員進行訪談。(1)調查對象。本次調查對象為某地區轄區內的7所中小學的音樂老師、教學管理人員及學生代表,其中學生代表抽樣包含了小學1年級到初中3年級的各個年級學生。(2)問卷調查設計。問卷1:調查對象是學校音樂老師,調查內容包含音樂老師的學歷職稱、工作滿意度、對教材及課程改革的認知等方面。問卷2:調查對象是學校教學管理人員,調查內容包含學校音樂教學設備配備情況、各年級音樂課時設計及教學管理者對音樂教學的態度等。問卷3:調查對象為學生,調查內容包含學生的學習興趣、基本音樂素質、音樂課與其他文化課的聯系、家長對音樂課的態度等。
二、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分析
(一)不重視音樂教學
目前,中小學音樂課還不屬于高考范圍,除了一些學校招收特長生或高校自主招生中涉及音樂知識外,音樂教學對高考基本沒什么影響。受應試教育影響,在所謂“主科”沖擊下,中小學音樂課可謂是在夾縫中艱難地生存著。雖然國家對中小學每周音樂課設置已經做出了明確規定,但部分學校為了增加主科復習時間,在學期快結束時就會結束音樂課。在日常教學中,音樂課教學時間也會經常被其他主科占用。學校內部自上而下不重視音樂教學,這對師生教學、學習心態有非常大的影響,在音樂教學中就會出現老師敷衍了事、學生不在乎等情況,音樂教育目標也就難以實現。
(二)音樂教學資源配置不合理
雖然目前我國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但從地域上來講,經濟發達地區中小學音樂課程變革與教學開展得比較好,相對落后特別是農村地區,音樂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中小學音樂師資配備不足、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等問題客觀存在,尤其是農村地區音樂師資緊缺是短期內無法解決的。所以,為了有效提升中小學音樂老師教學水平與綜合素質,積極拓寬資源渠道,創新教學形式,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是十分必要的。
(三)音樂教學方式落后
長期以來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往往是音樂老師教唱一首歌,或乏味的樂理知識,教學形式單一,且教學是以老師說唱為核心,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在此基礎上,學生就會認為音樂課就是唱歌課,不能正確了解音樂課的豐富內容與知識,使得學生對音樂課沒有學習興趣。此外,隨著新課標改革與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國內部分中小學音樂教學理念、課堂設置結構、教學內容及方法都比較落后,仍以傳統的課程設置模式為主:重理論輕實踐、重廣度輕深度、重傳統輕創新,使得音樂教學不夠系統、內容不夠豐富,學生的情感、價值觀、知識及技能培養更是無從談起。
(四)師生認知差異
隨著時代的進步,音樂文化傳播速度非??欤餍幸魳穫涫芮嗌倌陮W生欣賞與熱愛,遠遠超過學校音樂教學范圍。在判斷不同音樂價值過程中,師生間存在一定的差異甚至是對立。備受學生喜聞樂見的音樂形式,在一些老師眼中就會成為沒有內涵的粗俗音樂,難以引入音樂教學;老師提出的內涵音樂,對于學生而言卻是無趣與死板。
(五)音樂師資隊伍水平較低
對于教學質量而言,加強師資建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國中小學音樂師資來源以高師及中師音樂專業畢業生為主。眾所周知,音樂教育人才培養周期比較長,高師與中師畢業生難以滿足中小學音樂教學需求。此外,大部分中小學音樂老師都是其他學科老師兼任的,這些老師沒有接受過專業學習與訓練,音樂綜合素質不高,專業技能水平低,直接影響了學校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
三、我國中小學完善音樂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認識
在我國,音樂教育是由學堂樂歌演變而來,在當時,受教學環境影響,口傳心授是學歌的唯一形式。目前,隨著現代科技水平日益提高,音樂老師如果還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無法滿足教學需求的。首先,必須要了解音樂是什么樣的藝術。音樂屬于一種聽覺藝術,根據一定的規律將不同的音組合起來,為聽者帶來美感;音樂屬于聽覺藝術,因此欣賞是主角。所以,在實際教學中,要以欣賞為主。學校開設音樂課,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首先要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再到師范學校逐步改變音樂教育結構,尊重音樂教育的感受特征,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多聽聽民族樂曲,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感情與愛好。
(二)建立健全音樂教育考核評價機制
當前,缺乏完善的音樂教育考核評價體系是中小學普遍存在的問題,音樂老師教學效果缺乏科學評價,勞動成果得不到肯定,一定程度上使得音樂老師的教學積極性受到打擊。此外,在考核中,學生音樂課成績比較隨意與邊緣化,無法體現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效果,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所以,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其標準嚴格執行并落實,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建立完善的課程考核評價體系,調動師生教學積極性,從分布上提高中小學音樂教學質量。
(三)加大中小學音樂教育投入
從實際調查中發現,目前很多中小學音樂教學缺乏相配套的設施設備,而完善的教學設施則是音樂課程建設的基礎,為了順利開展音樂教學,相關政府管理部門與學校要加大音樂教育投入,特別是硬件投入,確保教學器材充足。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中小學還可配備鋼琴、多媒體教學設備、常用民樂器及西洋樂器等擔當樂器與教具,為學生音樂教育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四)引入健康流行元素,豐富校園活動
在音樂教學中,與流行通俗音樂相關的內容學生都喜歡,這可能是音樂老師都具有的教學體驗,例如在課堂教學中,與當下流行的超女、快男及我型我秀等內容相聯系,就會引起學生共鳴,而且學生也能夠積極地與老師互動,如果有可以親自體驗的內容,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比較高。中小學音樂教學逐步與流行音樂相結合,但客觀上來講,結合度還不夠深。在西方國家,與國內超女、快男相類似的青少年演唱盛典節目,不但沒有遭到音樂老師反對,反而將其作為典范,鼓勵學生積極鉆研音樂,成為音樂鑒賞教學的新思路。所以,應該重視在教學中引入優秀的流行音樂內容,豐富音樂教材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五)提升中小學音樂老師綜合素質
首先,要重視培養中小學音樂老師,塑造優秀的音樂師資隊伍,通過與高校聯合或定向等培養途徑,加強音樂師資儲備。其次,合理優化配置資源,促進中小學音樂老師合理流動。一方面采取返聘退休老師、校際合作與跨校兼課等模式,同時在重點與普通學校間實施音樂老師雙向流動,在此基礎上確保教育資源平均分配,還能夠為普通中小學音樂老師創造更多的培訓機會,提高自身綜合業務能力。最后,加強并重視中小學音樂老師培訓,盡可能創造學習與深造的機會,從而有效提升音樂老師綜合素養。
(六)明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
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是教學活動的核心,教學活動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體現教學效果。所以現代中小學音樂教學要打破傳統的老師填鴨式教學模式,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老師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將學生看作是有主觀能動性、有活力的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從而充分發揮其在音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綜上所述,中小學階段是人生學習的啟蒙時期,所學知識對人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素質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因素,而音樂又屬于重要的素質功能價值資源,其教學是中小學開展美育教學的重要內容與途徑,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學音樂教育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學改革任務艱巨。但是我們要積極改善中小學音樂教學現狀,為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作者:孫美
摘要
教育創新是提升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關鍵點,以當前小學音樂教學工作開展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經驗,對小學音樂教育創新工作進行分析,以期可以有效提升小學音樂教學質量。
關鍵詞
教育創新;小學音樂;策略
從教育角度進行分析,創新教育是一種將學生放在核心地位的教育方式,其側重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通過有效創新音樂課堂教學活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可以健全發展?;诖宋闹兄饕匀私贪嫘W音樂教材為例,針對小學音樂教學中創新教育策略進行分析。
一、小學音樂教育中開展創新教育的必要性
其一,音樂作為我國文化歷史的結晶,流傳至今的音樂大部分都是對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文明發展有益的內容。小學生在學習音樂過程中,若是教師可以開展創新教育,將會培養學生音樂素養,進一步陶冶學生的心靈。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融入創新教育,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成更多優質音樂作品的產生,對于培養學生愛國情懷與核心素養具有較大幫助。其二,在當前大力宣揚文化軟實力的當下,音樂是民族文化的關鍵構成,對國家經濟、文明、歷史、文學等要素發展具有不可取代的現實意義。因此,我們需要在實際開展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實施創新教育,此舉十分有利于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其三,我國五千年文明發展長河中產生諸多影響至今的音樂,我國作為具備不可計數出色音樂作品及音樂文化的發展大國,必須要創新研發具備“中國特色”的音樂文化教育機制,這有利于繼承優秀音樂文化,強化國家軟實力。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小學音樂創新教育具備前瞻性發展內涵,小學生作為國家發展的接班人,必須要具備較強創新能力與音樂素養,因此我們需要在小學音樂教育活動中,積極開展創新教育。
二、當前階段小學音樂課堂教育發展情況
(一)教育觀念守舊,缺乏正確認知
據現有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小學音樂課程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在實際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經常存在課時設置不合理的現象,甚至有部分教師及學生家長認為沒有必要開展音樂課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對音樂課程教學價值性認知不到位。雖然有些管理部分與學校方面已經開始落實素質教育,但是依舊受限于應試教育,將升學率視作教育發展目標,并將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習表現及教師工作質量的唯一標準。同時,音樂、美術等課程暫時沒有成為考試科目,許多教師為了可以晉職評優甚至存在私自占用音樂課的現象。
(二)音樂教育設備投入力度不足
音樂器材作為小學音樂教師開展教育工作得以有序進行的物質保障,也是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優化改進教育方法,提升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但是從當前發展情況來看,許多小學存在教學條件差,缺乏音樂教學器材的問題。具體體現在:缺乏專業的音樂教室;缺乏音樂課堂教學中所需的音樂器材與相應的電子教材、音像資源等。由于教育條件的缺失,導致課堂教學活動變得十分呆板。即便是教師充分發揮自我教育潛能,也很難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除此之外,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唯一標準的評價制度是導致音樂教學長期停滯不前的重要因素。教育改革不應該是停留在表面工作,而是將切實創新課題教學活動,深度剖析新課程教育標準,精心設置課堂教育活動,進而有效解決以上教育問題。
三、小學音樂教育創新的具體策略
(一)不斷刺激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音樂創新思維
對于小學教育階段學生而言,灌輸式知識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創造能力。在我國現行的教育機制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凸顯出如下幾個問題:教師在實際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是關注教材中知識的教學與學生考試成績的好與壞,嚴重忽視了小學生音樂創新思維的培養。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自主參與并接納音樂知識,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合理設置一些有趣的音樂活動,以此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音樂《唐僧騎馬咚得咚》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西游記》圖片,引導學生說出圖片中的人物是出自哪部動畫片,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隨后引出本節所要學習的內容?;蛘咭龑W生分角色表演童謠故事,要求學生說出人物的主要特點,由教師讀前半句,后半句由表演這個人物的學生來讀,師生交替讀童謠。此舉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進一步加深了學生的學習印象。除此之外,小學學校方面需要不斷提升自我對音樂課程的重視,定期舉辦多種形式的音樂競賽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感悟音樂的藝術性,進而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
(二)充分融入情感因素
音樂作為人們情感表達的物質載體,觀眾賞析音樂的目的旨在獲取情感體驗,高效的音樂課堂教學,通常情況下都比較關注真實情感的表達,我國作為56個民族的集成體,每個民族都具備區別于其他民族的音樂色彩,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形式各異的音樂創作風格。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細致講述歌曲的產生背景,通過反復朗讀歌詞,深入體驗歌曲背后的內涵,將情感融入教學中,不斷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音樂《各族小朋友在一起》這一課時,這是一首弘揚民族團結的兒童歌曲,節奏鮮明歡快。歌曲為一段體,平行結構,第一、二樂句與第三、四樂句旋律基本相同,最后結束在主和弦的三音上,具有總結性和抒情性。教師可以從《好朋友》過度到《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引起學生拓寬好朋友的概念,如“各個兄弟民族的小朋友都是我們的好朋友,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是我們的好朋友”,這樣一來,有效擴寬學生的心胸,在唱歌時學生的感情也會變得更加真摯。
(三)不斷提高音樂教師的素養與教育能力
教師自身教學能力與核心素養的提升,對于提升音樂創新教育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也是落實音樂創新教育的主要途徑。因此,小學學校方面需要及時提高自我對其的重視,定期組織音樂教師培訓,強化教師群體的教學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生活化內容與音樂教學進行融合,盡可能多的教學有關音樂的知識,以此來有效加深學生對于傳統音樂的認知,有效掌握更多的音樂專業知識,進而切實有效的開展創新教育。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教育設備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發展,科技逐漸成為人們現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人們獲取信息、強化技能提供了諸多便利。因此,教師需要及時更新課堂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模式,將影像資料、教材內容、音頻等資源進行有機融合,必要時配合一定實踐操作,使教材中晦澀難懂的內容變得更為具體形象。這一做法對于提升小學生音樂鑒賞能力與音樂演唱能力具有較大幫助。同時,通過引導學生使用音樂器材,在實踐中發現學習問題,解決問題,有效提升音樂素養,這也是小學音樂創新教育的主要方面。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創新教育對于培養學生音樂素養,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及繼承發揚音樂文化具有深遠意義。因此,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一視角入手,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融入情感因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與創新能力。
作者:趙立秋 高志玲 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臨沂青年路小學
【摘要】
在小學的音樂教學中,應用趣味教學的教學模式可以提升教學效果,同時,依托音樂學科的特點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關鍵詞】
小學音樂;趣味教學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趣味教學的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中探索和思考。文章從重要性和實踐途徑兩方面分析探討,旨在提供一些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有效開展趣味教學的理論參考。
1.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小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并且其自制能力也較差。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合理有效地運用趣味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從而幫助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提升;此外,趣味教學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而創新思維又可以在所有學科中充分利用,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能力。
2.小學音樂教育中趣味教學的實施途徑
(1)將游戲加入音樂教學之中,是提升小學音樂教學趣味性的有效措施。教師在教學時可簡單地教授音樂的樂理知識,進而通過游戲的形式來開展教學。例如丟手絹游戲,選出一個學生來“猜”,其他學生圍繞成一個圓圈,將其圍繞在中心,然后在教師喊開始之后便讓手絹在學生之間傳遞,在教師喊“?!敝?,再讓中間的學生猜手絹在誰的手里,如果猜錯了就要演唱一首歌,猜對了,手里拿著手絹的學生便要唱一首歌。在音樂教學之中可以重復使用該游戲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將新學會的歌曲在游戲之中充分復習,在充滿趣味的、愉快的教學環境中學習,同時又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2)確定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趣味教學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音樂是一門藝術學科,它是發散的、開放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地在音樂上進行創新。因此,教師要營造創新的氛圍。首先,實現師生之間的地位平等,雙向交流,讓整個音樂課堂沒有所謂的權威,營造出一個寬松、民主、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例如在一首歌曲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自己就節奏、風格及演唱方式進行不同的嘗試,并且鼓勵學生也進行嘗試,最后學生之間進行談論,確定最佳的演唱方式。還可以鼓勵學生對歌詞進行合理的修改,讓歌詞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注入青春活力的元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
(3)將生活情趣引入音樂教學之中。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元素、情趣加入到教學之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加法”并不是隨意而為,而是具備一定的教學目的。例如教師在教學之中發現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時,就可以播放一段充滿各種動物叫聲的音樂,然后讓學生將識別出的動物名寫下來,并且讓學生模仿這些動物的叫聲。這個過程十分有趣,又對學生的音樂識別能力有較好的訓練效果,音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合理使用。小學音樂是一門藝術性科學,其在培養學生音樂鑒賞力的同時,也給學生帶來歡樂,因此在音樂教學中采用趣味教學模式是合適的。通過將游戲加入音樂教學之中、確定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以及將生活情趣引入音樂教學等,可以提高音樂課堂效率,提升學生的音樂興趣和音樂素養。
作者:徐艷 單位:揚州市蔣王鎮中心小學
0.引言
一直以來,受到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音樂教育作為一門藝術學科難以受到學校教育的重視,因而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較為松散和隨意的現狀,缺乏嚴格的教學要求,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了能夠有效改善這一現狀,必須加強對音樂教育的重視,打開學生情感的大門,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獲得良好發展。
1.音樂教育對于中小學生發展的重要影響
音樂教育對于中小學生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音樂教育對于學生智力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依據科學研究表明,中小學生的器官、大腦等組織細胞在音樂的作用下能夠得到有效的激發,優美動聽的音樂能夠促進人的左右腦保持協調,大大增強了大腦的記憶功能。同時,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其記憶力和思維能力均能得到有效的開發,有效增強了其感知力和創造力。其次,音樂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化內涵。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除了要教授歌曲的韻律之外,還要講授歌曲的文化創作背景和情感內涵,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文化情懷和精神素養。第三,音樂教育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音樂的學習通常在一個自由、寬松的氛圍中進行,這一氛圍幫助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情緒,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保持專注和熱情,無意間鍛煉了學生認真的態度和堅強的意志,促使學生朝著更加自由和健康的方向發展。
2.當前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現狀
2.1音樂教學難以得到有效貫徹
目前,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少中小學對于音樂教學認識不足,因而均把其設置為與正式考試科目無關的課程,有些學校的音樂課程只是擺設,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經常被其他主課程占用,音樂教育處于不受重視的地位,教學實踐難以得到有效貫徹,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雖說,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推進,但學校并未花費太多的精力和財力用于音樂教學的投入,日常音樂教學依舊出于突擊應付狀態,教學成效得不到有效的凸顯。
2.2音樂教學師資不夠雄厚
由于中小學音樂教學沒有收到足夠的重視,促使音樂教學師資力量不夠雄厚,尤其是在中小學教師隊伍中高層次的學科帶頭人和教研性人才比較匱乏。雖說不少學校已經采取相應措施來組織教師參加各類職業培訓,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音樂教師的整體素質,但與其他文化課教師相比,其差距較大,在知識面以及教學能力方面仍需進一步拓寬和加強。
2.3音樂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的音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音樂活動,又要不斷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為此音樂教師對課堂教學方法的把握極其重要。合理且有效的音樂學習方法能夠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避免學生產生厭倦情緒。然而,在實際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方法過于枯燥和單一,對于音樂的學習主要停留在教唱層面,難以陶冶學生的情操,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
3.提高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策略
3.1加強社會對音樂教育的重視
要想有效提高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質量,首先應該從加強社會對音樂教育的重視開始著手,不斷提高全社會對中小學音樂教育和課程的認知。中小學音樂教學處于音樂教育的基礎階段,其主要目的在于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對于有效開發學生的音樂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3.2提高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投入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經費的支持和投入,尤其是對于經濟比較落后的中小學地區,國家和政府應該加大投入,不斷改善音樂教育所面臨的資金不足和設備短缺等問題,在保證學?;窘虒W正常運營的情況下采購相應的教學設備。與此同時,要確保音樂教師的待遇與其他學科教學教師的待遇處于同等地位,不斷完善其養老保險和社會保障制度,促使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教學過程中。
3.3提升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整體素質
要全面提升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整體素質,首先要充分挖掘教師的師資潛力,這就要求教育機構要善于合理布局,對中小學音樂教學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其次要不斷促進教師進行合理流動,例如可以返聘退休老教師進行跨校兼課,同時在教育集團和校際之間實施音樂教師的雙向流動。再者,對中小學音樂教師開展定期的職業培訓。一來中小學要盡量為教師多提供學習和深造的平臺,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二來學校可以多組織一些教學交流活動,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促使教師主動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技能。
4.結語
總而言之,要想有效改變當前中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使其邁向一個全新的階段需要經歷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為此需要教育管理部門、學校以及廣大師生做出共同的努力。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另一方面要結合現狀不斷汲取經驗和教訓,從而不斷推動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學獲得良好發展。
作者:朱男 單位:海門市湯家初級中學
摘要:
我國戲曲文化具有這非常悠久的歷史,能夠展現出我國民族文化的魅力。而隨著流行音樂的興起和發展,戲曲文化不再是當下學生所喜愛的一種文化形式。對于漢調二黃來說,為了能夠使漢調二黃能夠很好的傳承下去,漢調二黃必須融入到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中才能夠繼續發揚我國戲曲文化的內涵。本文筆者通過分析漢調二黃的起源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重要作用來探討漢調二黃融入到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措施。
關鍵詞:
漢調二黃;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小學音樂;措施
漢調二黃作為一種地方非遺劇種,能夠反映出更多的地方特色和人們的生活文化。近年來,大部分的地方戲曲文化都出現了傳承危機,甚至瀕臨滅絕。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音樂教師應當采取一些措施將漢調二黃融入到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弘揚我國的地方非遺劇種的文化底蘊,培養學生對于戲曲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
一、漢調二黃的起源
漢調二黃也稱陜二黃、山二黃、“靠山黃”,或“二黃戲”,陜西省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陜南和隴東。是二黃腔調從湖北沿漢水進入陜西而形成的,漢調二黃因它是在漢水流域由西皮、二黃結合形成,故又多稱“漢調”。解放初期,為與皮黃系統各劇種通用名稱相統一,在安康地區又有“陜西漢劇”之稱。在陜西,唐代的黃幡綽擅長用黃管體調,后被成為二黃。到了明清時期,舞臺延長大戲由陜西流傳到了北京甚至到了臺灣。這些地方的人們習慣稱為秦腔或者西調等。早在1805年,楊家六世就開始通過招生來演藝漢調二黃。到了1860年,范仁保返回到安康將漢中和額西北方融合進行演唱,這使得人們感覺到了劇種的新穎。另外,范仁保又通過開辦科班來產生了漢調二黃的安康派。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重要作用
1.促進傳統文化的多樣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蘊藏著大量的精神財富。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能夠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繁榮以及精神文化的弘揚。另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能夠促進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實現傳統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2.增強民族凝聚力
文化對于人的思想和行為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民族情感。因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能夠增強人們的民族凝聚力,維系國家的統一,實現民族文化的創新發展。
3.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表現出人們的精神文化,在一定意義上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能夠使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實現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樣化。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是弘揚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種體現。
三、漢調二黃融入到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措施
1.提高教師的戲曲文化修養
音樂教師作為學生的帶領者,首先應當體會到漢調二黃的文化底蘊。因此,教師必須通過各種方法來提高自身的戲曲文化修養。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找到一些記載關于漢調二黃的資料,并通過多媒體來觀看漢調二黃的視頻,從各方面來感受漢調二黃的魅力。這樣能夠使自身感受到漢調二黃的不同人物的個性以及人們賦予不同人物的臉譜以及唱腔,加深自身對于漢調二黃的了解,提高自身對于戲曲文化的喜愛程度。教師只有提高自身的戲曲文化修養,才能使漢調二黃真正融入到學生的音樂教育當中,使漢調二黃真正的被傳承下去。
2.培養學生對于漢調二黃的興趣
漢調二黃作為一種地方非遺劇種,有著非常濃厚的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但是,隨著流行音樂的發展,學生更熱衷于對流行音樂的喜愛,對于戲曲并沒有多大的興趣。為了培養學生對于漢調二黃的興趣,教師一方面可以使學生了解地方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開展講座來使學生了解漢調二黃的起源、發展、創作背景以及漢調二黃的傳承的意義。這些都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漢調二黃的了解,提高學生對于漢調二黃的興趣。另外,教師可以使學生來真正的體驗以下漢調二黃的唱腔,使漢調二黃能夠在學生中間得到廣泛的傳唱。
3.漢調二黃與音樂課本有效的結合
校本課程是新課程改革之后大力提倡和積極踐行的一種教材模式,目的是將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有效的整合和融合。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漢調二黃與音樂課本有效的結合,通過對于漢調二黃的唱腔的范唱來加深學生對于漢調二黃的理解。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來為學生播放漢調二黃的舞臺效果,激發學生對于漢調二黃的興趣。
4.以流行歌曲的形式來學習漢調二黃
在當下,學生對于戲曲存在著一種厭煩心理,而更熱衷于流行歌曲。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流行歌曲和漢調二黃進行有效的結合,來激發學生對于漢調二黃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將一些流行歌曲通過漢調二黃的唱腔來演唱出來,有效的將傳統戲曲唱腔融入到流行歌曲當中。這種全新的結合方式一方面能夠刷新學生對于傳統戲曲的看法,另一方面也是音樂當中的流行元素與傳統元素的有效融合。這樣能夠使漢調文化得到很到的傳承。
5.了解漢調二黃的地域特色
漢調二黃作為一種地方非遺劇種,具有非常濃郁的地方特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漢調二黃的發源地進行采風,直接深入到漢調二黃的內部來進行演唱和了解。這樣能夠使學生在了解了漢調二黃的特色的同時也能夠加深對于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的了解。這樣也可以更好的了解漢調二黃的唱腔和人物的特點,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將漢調二黃運用到現代的流行歌曲中,對漢調二黃起到了一定的傳承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我國的許多地方非遺劇種都出現了傳承危機。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促進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增強民族凝聚力,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漢調二黃作為一種地方非遺劇種,必須有效的融入到中小學音樂教育中才能使漢調二黃很好的傳承下去。因此,我們教師必須通過提高自身的戲曲文化修養,培養學生對于漢調二黃的興趣,將音樂課本上的知識與漢調二黃有效的結合,以流行歌曲的形式來學習漢調二黃、了解漢調二黃的地域特色等方式來將漢調二黃融入到學生的音樂教育中,傳承漢調二黃的魅力,展現漢調二黃在民族藝術中的輝煌。
作者:佘小紅 單位:陜西省旬陽縣城關小學
摘要
中小學音樂教育作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領地,在全球化浪潮下如何擔負起保護和傳承區域音樂文化的重任,已然成為擺在廣大中小學音樂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從學校、教師、教材與課程三個層面進行分析,希冀為區域音樂文化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傳承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
中小學音樂教育;區域音樂文化;保護與傳承
區域音樂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空間、歷史時間中產生的所有音樂活動事項,包括內涵與外延兩個方面。內涵指音樂的內部結構及形態,包括旋律、節奏、調式、演唱(奏)風格等;而外延則指音樂的外部關系,包括創造與享用音樂的個人、群體,以及音樂的民俗、宗教、社會等功能、功用,歷史流變、傳播等。它意在將區域音樂放置于文化地理學、人類文化學語境中進行考量,使其與自然社會環境的聯系更為緊密。我國疆域廣袤、民族眾多、語言紛繁,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因地理環境、歷史文化等的差異,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區域音樂文化。2001年國家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對中小學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做出闡釋,提出“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為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學習,學生熟悉并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區域音樂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塑造民族性格、推動民族文化創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小學教育是普及民族文化的基礎領地,而中小學音樂教育則是傳播和傳承區域音樂文化的重要渠道。對外來文化的盲目追捧及對本土文化認同感的缺失,必然會使區域音樂文化在中小學的傳播和傳承遭受極大沖擊。因此,如何保護和傳承區域音樂文化,已成為擺在每位音樂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學音樂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學校層面——轉變教育理念、重構教育體系
區域音樂文化在同一個文化群體中,既有歷史上形成的共性,又有不同民族、不同地區或不同時代特點遺留給具體樂種(含歌種、樂種、曲種、劇種及綜合性樂種等)的千姿百態、豐富多采的個性。如此,便成就了其涵括民族性、豐富性、多樣性、區域性的特點。然而長久以來,我國音樂教育界存在著向西方探求所謂先進音樂教育理論的傾向,忽視了對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關注,對豐富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資源熟視無睹。同時,對西方理念的盲目推崇,造成了對區域音樂文化的誤解,認為其“登不得大雅之堂”。這種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對區域音樂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勢必影響到區域音樂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中小學教育是音樂教育的基礎階段,是喚醒民族文化記憶,建立民族音樂認同感的基礎領地。將區域音樂文化融入中小學素質教育,不僅能夠提升中小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而且有助于中華民族審美情趣的傳遞和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通過中小學教育的課堂導入,讓區域音樂文化得以活態呈現,并用現代科技手段將其記錄下來,無疑可以使古老的民族生命記憶得以永久保存和延續。這是日漸淡化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資源注入主流教育的推進過程,也是對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逐步認知過程,更是具有理性精神與人性發現的民族情懷的融合過程。因而,區域音樂文化進入中小學課堂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作為支撐。首先,學校應該明確義務教育在保護和傳承區域音樂文化方面的責任。教育的終極目標不僅是傳授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擔負起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學校管理者及廣大教育工作者應將教育理念提升至重建民族文化的高度,在意識形態上保持對外來文化的客觀、冷靜,辨識和回避全球化進程對民族文化的不利沖擊和消極影響。通過積極傳播和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有效激發中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樹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只有如此方能跨越障礙、沖破壁壘,讓區域音樂文化借力于中小學教育而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其次,《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中提出:“地方和學校應結合當地人文地理環境和民族文化傳統,開發具有地區、民族和學校特色的音樂課程資源。要善于將本地區民族民間音樂(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音樂項目)運用到音樂課程中來,使學生從小受到民族音樂文化熏陶,樹立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意識?!睂Υ耍瑢W校應根據自身所在的區域特點,結合歷史文化、辦學理念,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與方法、藝術實踐活動等方面進行區域音樂文化傳承的實踐探索,充分挖掘和利用區域音樂文化資源,豐富具有區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學內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改進教學模式和藝術實踐模式,使區域音樂文化資源與學校既定的教育體系進行有效對接,從而使中小學音樂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切實提高,更好地服務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二、教師層面———開拓教學視野、提升職業素養
區域音樂文化是民族民間藝術瑰寶,它從音樂層面上本質地反映出一個地區或民族的生存樣態、審美旨趣、情感寄托等,它以自身獨有的親和力和感染力間接影響著中小學生的心靈成長,對于培養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強民族凝聚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小學音樂教師是區域音樂文化傳承的中堅力量,有責任引導學生品味和欣賞民族民間音樂所散發的璀璨光芒,感受和領略民族民間音樂所折射的獨特魅力,有義務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較為完整而清晰的民族音樂文化理念。只有如此,才能使學生獲得對民族文化的良好認同感,在精神層面實現與民族音樂律動的內在對接。首先,中小學音樂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民族音樂知識儲備。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大多對民族民間音樂了解不夠,身體力行地到民間采集音樂素材的教師更是寥寥無幾。為了更好地發揮在區域音樂文化保護和傳承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廣大中小學音樂教師應強化民族審美意識,重視個人理論素養的提升,自覺探究和補充所缺失的那部分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知識,并可通過進修、培訓、民間采風、參加藝術展演和學術研討會等方式,加強對民族音樂教育的認知。其次,中小學音樂教師應適時調整音樂課堂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不應拘泥于傳統教唱的模式,而應在此基礎上,輔之以歷史流變、傳播概況、演唱方法、風格特點等背景知識的導入,使區域音樂文化的內涵與外延相互融合,并充分利用現代影像、網絡技術等,圖文并茂地呈現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區域文化中蘊含的豐富音樂素材,理解與其相關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教師也可打破單一封閉的教學模式,將課堂延伸至民俗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群眾藝術館、民間藝術團體等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大課堂中,帶領中小學生走出校園,通過參觀博物館、拜訪藝人、觀摩演出、參與民俗活動等方式,在民族民間音樂文化植根的土壤與環境中,切身感受鄉音鄉情,體悟區域音樂文化的深厚內涵,從而潛移默化地引導中小學生提高區域音樂文化的保護意識,為傳承與創新打下良好的認知基礎。
三、教材的編訂與課程的實施——利用資源優勢、體現區域特色
教材是教師進行課程教學的藍本和主要依據。按照《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規定,中小學音樂教材的編寫應“根據《標準》編寫的教材占教材總量的80%~85%,其余15%~20%留給地方教材及學校教材”的原則。據此,無論是國家課程的創造性實施,亦或是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的特色設置,都應充分發揮地方和學校的資源優勢。在編寫和修訂音樂教材的過程中,加強對區域音樂文化資源的有效利用,將體現民族精神、凸顯區域特色的,符合中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識規律的優秀區域音樂文化資源,整合納入到音樂教材的編訂之中。這一點有賴于政府、學校和教師的共同參與、通力合作。各級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應組織教育專家、音樂教師、文藝骨干開發課程、編訂教材,建立系統化、科學化的富含區域文化特色的中小學音樂教學體系。在此基礎上,逐步打破區域音樂文化傳承與中小學教育相互割裂的局面,讓義務教育明確介入區域音樂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成為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關鍵領地。近年來,蘇教版音樂教材在這一方面做出了表率和示范。在教材編訂和課程設計中,積極納入“非遺”保護的優秀成果,選擇富有江蘇地方特色的昆曲、古琴藝術、蘇州評彈、江南絲竹等適合中小學生聽賞、學唱、演奏的代表性唱段或曲目,編入教材,設計傳習。廣大音樂教師不僅肩負著傳播音樂基礎知識的職責,而且承擔著教習音樂表演技能的任務。因而,課程設置需要綜合考量中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認知規律,設定適合不同年齡、不同年級的教學目標。同時,在知識普及和音樂欣賞的基礎上,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不斷積累屬于本民族本地區的音樂語言、旋律音調等基礎理論,逐步培養和提高演唱、演奏能力。中小學生大多就讀于本地,在地域方言和民俗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熟識度。學??衫眠@一優勢,選擇某一極具區域特色的樂種融入課堂教學,并開發針對這一特色課程的系列教材。從文化普及、技藝傳承兩方面入手,多層面引導中小學生認知和熱愛區域音樂文化,堅定保護和傳承的決心。首先,學校應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創設良好的傳統音樂教育氛圍??衫眯@廣播、多媒體平臺定期舉辦區域音樂專題講座、民族民間音樂展播等活動;通過藝術長廊、宣傳展板設置音樂專欄,普及音樂知識、展示演出劇照及民族樂器照片等,對區域音樂文化資源進行宣傳,使中小學生耳濡目染于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良好氛圍之中。其次,課外資源也是強大的知識寶庫。通過開展音樂知識競賽等相關活動,拓寬中小學生的民族音樂知識視野,通過組建合唱團、民樂隊等校園音樂團體,提高音樂實踐能力,發揮中小學生的音樂感受、鑒賞和表現能力。此外,學校應加強與社會的交流和互動,定期帶領中小學生走出校園,向社會公眾展示和宣傳區域音樂文化資源,進而達到反哺社會,營造學校與社會共同參與保護的局面。亦可邀請“非遺”傳承人、民間藝術社團或民間藝人走進校園,通過舉辦講座、藝術展演、傳授技藝等形式,使中小學生直接接受民族民間音樂的熏陶,從而更加深刻地感悟區域音樂文化的魅力之所在。區域音樂文化具有濃郁的地域色彩,蘊含了別樣的風土人情。不同的區域音樂文化亦從不同側面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共有的藝術品格和審美情趣。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強調保護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絕不意味著閉關自守、固步自封。我國著名音樂理論家黃翔鵬先生曾說過:“從歷史上的演變過程到現存的音樂實際,中國傳統音樂都不是一個狹隘的、全封閉的文化系統。它是在不斷的流動、吸收、融合和變易中延續著藝術生命的;同時,它又穿過無數巖石與堅冰的封鎖,經歷過種種失傳威脅,才得以流傳至今?!苯裉欤覀儚娬{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重視區域音樂文化資源,同樣應該秉持開放、融合的態度。共同的歷史文化、共同的地域環境、共同的民俗傳統,鑄就了我們內心深處對國家、民族、家鄉的深厚情感,這種情感是一種融之于血液、難以割舍的情感,是傳統音樂文化世代相傳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依賴于這種情感,華夏兒女擔負起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的重大責任。囿于這種情感,面對傳統音樂文化,我們要堅持去粗取精、推陳出新,要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要尊重世界音樂文化的多元化、多樣性,以冷靜求實的態度、兼收并蓄的精神,虛心借鑒和吸納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只有如此,才能賦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以時代精神和旺盛活力,才能真正提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中小學教育作為人類教育的基礎階段,必須首當其沖地擔當傳承優秀文化的責任。在保護和傳承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區域資源,并納入課程體系,使傳承內容具體化;適時調整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使傳承途徑多樣化;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形成合力,通過藝術實踐、校內外合作等多維互動方式,使傳承模式立體化。在音樂教育實踐中不斷反思師資建設、教材編訂及傳承有效性等問題,力求探尋符合本學校辦學特色和創新發展的改革路徑。只有這樣,區域音樂文化方能搭載中小學音樂教育之舟而乘風破浪,得到切實的傳承和發展;也只有這樣,中小學音樂教育才能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今時代的發揚光大增磚添瓦,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光和熱。
作者:王鑫 單位:忻州師范學院音樂系
一、提升學生的音樂理解力
在音樂教育中,我們可以以國外的經典音樂為例進行教育,讓學生領略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音樂水平,并引導學生挖掘其蘊含的意象。利用國外的經典音樂進行教育,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教育素材,也降低了我們教育的難度,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學生的音樂理解力。在具體的實施中,可首先介紹一下音樂的創作背景,然后再進行具體的演奏教育,并在演奏中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根據音樂曲調、節奏來挖掘音樂所要表達的意象。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可鼓勵學生獨自進行音樂的演奏練習,然后學生在演奏中自己總結音樂的創作背景、表達的意象,繼而提升學生的音樂理解力。學生的理解力上升了,對音樂的感情脈絡將把握得更加準確,其演奏的音樂也就越容易感染他人。不過,最開始的曲目不應過難,因為過難的曲子既談不好,也沒有精力展開聯想,要采用循環漸進的教育手段。
二、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的不竭動力。提升音樂課堂的趣味性既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提升學習興趣的關鍵。相對于傳統的教育模式,多元文化的音樂教育更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由被動學習、吸納式學習向主動學習、探索式學習轉變。對于小學生而言,其自制力、認識水平有限,如果在音樂教育中不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那么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將會很快散失,而課堂的設置是音樂教育的重點,所以課堂的設置要注重趣味性的提升。在音樂教育的實踐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輕松愉快、互動性強的音樂進行教育,吸引大多數學生參與進來。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老師可引導學生對音樂進行即興改編,把學生熟悉、感興趣動作和音樂融入到音樂教育中,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教育活動的熱情,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運用音樂教育能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避免單純經典教育案例帶來的枯燥感。
三、讓學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音樂是一門善于表現和激發情感的藝術,情感意識濃厚是音樂的特點。盡管戲劇、舞蹈、繪畫、詩歌、雕塑、文學等同樣能表達和激發情感,但音樂更加的直接、純粹。當我們欣賞一首樂曲時,我們的視覺一接收到音樂信號,我們幾乎能立刻產生感情的認同,這個過程沒有思考、沒有觀察也幾乎不要任何的知識,我們的感情跟著音樂的節奏、音色、旋律、和聲不斷地發展和互動。也就是說,我們對音樂情感化的欣賞方式是無需分析、討論、理解,感情的獲得是直接體驗而不是客觀的理解。比如,在不知道作曲家的名字、作品的創作背景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感受到貝多芬《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如火上爆發而迸發出的“熱情”,因為鋼琴短促果斷的節奏、快速流動的音型把這種“熱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與繪畫藝術相比,音樂不能直接描繪現實生活的對象;與文學作品相比,音樂不能準確地表述概念,但對于大部分人而言,音樂藝術的魅力是無可替代的,因為音樂在情感的表達和傳遞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感情體驗激發得更加直接,也更加鮮明生動。本文對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作用進行了論述,希望能為大家相關課題的研究有所啟發,使得不同文化下的音樂能更好地為我們的小學教育服務。
作者:牛娜 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振頭小學
【摘要】眾所周知,小學音樂教育是小學的基礎教育學科,也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的基礎途徑之一。小學是孩子的啟蒙階段,所有學到的東西都對學生在以后的生活或者學習上的選擇都存在非常大的基礎作用,因此,應當對小學音樂教育予以高度重視,發展創新性的音樂教育,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啟蒙階段。對小學音樂教育進行創新研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等文藝類科目方面的興趣,而且還能夠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本文對小學音樂教育的創新進行研究,主要在于體現小學音樂教育的本身意義,帶給學生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創新教育
小學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藝術啟蒙的教育。小學音樂教育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藝術興趣的培養,從而增加學生對于藝術的認識,對學生的智力開發和健康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小學音樂教育進行創新的教育方式,對學生和教育行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
1、“重德輕藝”,傳統的音樂教育缺乏藝術特點
長期以來,由于受我國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的音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缺少藝術特點。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教育的獨立性,要么被歸納為德育領域,要么被歸納為智育領域,傳統的教育方法缺少必要的藝術特點,在進行音樂教育時缺乏教育目標,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引導學生對藝術進行接觸和培養,目的是為了對小學生進行藝術的啟蒙,而缺乏藝術特色的音樂教育很難達到這一效果。
2、小學音樂教育“重技輕藝”,教學目標狹窄單一
小學的音樂教育是對小學生進行藝術的啟蒙,對學生進行普及藝術教育,并不是專業的或者職業的藝術教育。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主要以技能傳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學的主要目標放在了學生對音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方面,沒有將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及學習能力等進行綜合考慮,沒有對學生進行個性發展及其知識、能力、品質等三位一體的發展,許多學校過于其他科目的成績教學,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從而忽略了音樂教育普及的基本目標。3、傳統教育對音樂的單一性評價傳統教育通常使用“傳授型”的方法進行教育,對音樂教育進行單一性的評價。長久以來,一般的小學傳統教育模式是通過教師向學生講授課本上的知識和引申的一些知識經驗,所以,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是師講生聽、師教生學的教育模式,這樣導致學生非常依賴老師的課堂講解,從而缺乏自身的思考能力,學生是被動的對音樂進行學習,這樣的教育方式很難將小學音樂教育的本質目標凸顯出來。傳統的音樂教育對學生的評價通常著重于學生對技能的掌握情況,沒有對學生的實際實踐能力及對音樂的領悟能力和相應的價值觀進行重視,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學生對音樂興趣的培養,只能讓學生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
二、教學理念的創新意識。
1、加強對音樂教學理念的學習和認識
音樂教育是以審美教育作為本質,音樂的核心是以審美價值的綜合價值形態,音樂的各方面價值,都是以審美作為核心內容,小學音樂教育重在對學生對音樂興趣的培養及對學生進行藝術的啟蒙,引導學生去接觸和喜歡上音樂,從而有興趣并主動的去學習相關的知識,接觸相關的音樂實踐活動。老師應當加強對音樂教育理念的認識,以引導學生接觸音樂,對學生的藝術教育啟蒙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從而讓學生能夠擁有創造性的思維,為學生的一生奠定基礎。
2、應當以學生作為主體對教學理念進行創新
我國的小學教育中加入音樂教育,其目的不是培養音樂方面的專業和職業的人才,而是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接觸到音樂,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方向上能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因此,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應當以學生作為音樂教學的主體,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創新性思維和良好的實踐能力。應當撇棄過去傳統教育中的師教生學的教育模式,轉而形成以學生為核心,將學生作為實際學習過程的主要建構者的教育模式。教師應當作為課堂上的組織者,對學生進行鼓勵性創新性的培養方式,讓學生自身去在活動中去互動,從中發現問題,從而對學生進行總結和指導,讓學生自身去親身體會和實踐,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夠讓學生主動去進行思考,從而達到音樂教學的本質目的,進行提高音樂教育的教育效果。
三、課堂教學的創新
1、重視情景創設,提高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
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時,應當注重對情景的創造和設計,提供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音樂教育課堂的設置有很多方法,例如:故事法、詩歌法、音樂法、游戲法等方法,教師們應當對各種方法進行靈活應用,從而提高音樂課堂情景的設置,激發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
2、以聽覺為中心,聆聽中體驗
音樂是一種利用聽覺的精神享受方式,可以對學生進行聽覺得培養,讓學生學會去聆聽,養成聆聽的習慣,從而使學生在審美過程中通過聆聽去感受音樂的美感。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在對音樂進行教育時,還應當用如今的現代化科技教學設備,對學生進行多樣化的音樂培養,引導學生利用現代化設備進行自主的學習和了解,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四、結束語
小學音樂的創新教育是對學生進行音樂啟蒙的最重要的教育階段,小學教育應當對以往的傳統式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利用先進科學的教育模式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在創新教育的新形勢下,必須對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創建良好的課堂氛圍,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進行教育教學,提高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及創新能力等方面進行培養,進而促進素質教育向縱深方向發展。
作者:王艷 單位: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莊子小學